对人生迷茫的小学生作文

2024-04-12

对人生迷茫的小学生作文(精选19篇)

篇1:对人生迷茫的小学生作文

有的时候得到不一定是快乐,人生就是如此患得患失不必为失去而感到悲伤。你失去的不一定就是悲剧,有时你会觉得失落,让你无法自拔甚至把你变成一个堕落的人。只要你心中有信仰和阳光一切都会有希望,要不惧风浪和寂寞方能获得重生。

把你的烦恼和忧伤都抛在十万八千里外,不必去想它你的心方能获得自由。让你的心跟着感觉走不在彷徨,不在让你心灵受到创伤。不要把失落带进你的生活里,要把阳光和希望带进来。别怕黑暗和孤单只有这种状态你才能战胜失去的一切,放下负担奔向新的未来。在此你要保持一个乐观的态度,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去克服。

不必去计较得与失,因为有得必有失。这是人的生活规律在,在这大千的世界里你总会找到你想要的答案。人生的起点不同,人的价值观也会不一样。所谓:“人生无志向,生活也渺茫。”不要去逃避现实,要学会去面对和克服它。生活本就是苦中作乐,你要学会掌握这门技巧。你方能把握住你的生活和幸福,让你的不在有失去的痛苦。

有时你的双眼会迷糊的心智,让你不在相信你的目标。只要你坚持信仰和理想,才能让你重见阳光。人生:“事事无常,何处无凄凉。”“淡看人生,笑看悲状。”你方能不迷失方向,让你人生重新起航。不必理会别人的眼光,坚守自己的道路总会有光芒。

在这茫茫人海里,你如何让你的杨帆不在迷失。你要会掌舵方向,勇敢的面对狂风暴雨,方能到达你心中的岸港。

有时失去未必不是件坏事,得到未必不是件好事。所谓:“福兮有所依,祸兮有所伏。”往往是坏事其实起好事,往往是好事其实是坏事。人或事要把它往好处想,不要以为着别人在嫉妒和讽刺你。别让你的五浊迷糊了你的眼线,让你的生活陷入恐慌。

五浊: “疾浊、劫浊、烦恼浊、见浊、心浊、”

只要你放下五浊,之心,人生才能永远的不能迷失方向。希望你们的人生不在迷茫,愿你们早日冲出人生的低谷。不在堕落和彷徨,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篇2:对人生迷茫的小学生作文

后来,

我终于知道他们为什么要那样说,人生本来就是一句玩笑话!神,上帝,,是他们导演了一切,让我们措手不及!或许全部人都认为那是玩笑而已但是结局难免有些许惨重了!都认为听天由命吧!!

我终于知道她们为什么要那样说,生活本来就是一个误会,有时欢喜也有优不是吗?梦中是谁闯进了,他说生活就是扯淡关键由你去决定怎么扯那就是什么形状!他还说上帝的玩笑就是一个误会,是他们激起你心中那根奋发的神经!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控!

我终于知道它们为什么要那样说,你的投胎欠你父母的,你的成长欠你导师的,你的安定欠你情侣的!!你的亏欠太多了,就让一切付出代价,可我不要选择用血还债,那就让自己的一番成就报答吧!

篇3:对人生迷茫的小学生作文

一、父母对子女教育观迷失的成因剖析

(一) 社会因素

1. 社会环境和经济状况的不同

当今初中生的父母一般以70后为主, 70后人主体来说, 要靠自身的努力来改变现状———生存和认同。他们的子女一般都是90后, 90后人成长的社会环境, 特别是经济状况和他们父辈相比有了天壤之别。所以两代人势必存在代沟, 存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品质方面较大的差异。孩子觉得自己还好, 可父母总觉得他们努力还不够。

2. 家庭成长环境的不同

曾看到《中国青年报》上有一篇70后父亲的困惑, 孩子要玩手机游戏, 不给手机就不上学。当事情发展到如此棘手的地步, 该父亲才想到了求救。笔者认为, 很难说该父亲就没有管教孩子, 相信作为父母都会管教子女, 关键是该怎样管。70后与90后成长的环境不同, 70后成长中一般都有兄弟姐妹, 而90后多数是独生子女, 他们在独享父母给予的“满足”和“期望”的同时, 却更多地承受着世界上最难以承受的孤独!他们除了和伙伴玩, 和手机电脑玩外, 还能跟谁玩呢?而恰恰是这“满足”使孩子学会了任性、独断, 当有一天家长不能满足孩子时, 孩子就会变得很不听话, 很难管教。也正是这种不要让子女步自己后尘的“期望”, 增生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他们除了以不学习来抗争外, 别无他法。

(二) 学校因素

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 学校的教师依然处于强势。当孩子不做作业时、考试成绩不理想、在校和同学打架时, 家长都会收到老师的信息反馈。当问清事由, 孩子受到误解时、当看清作业批改有误时, 家长能对孩子说什么和做什么呢?

现今的家长就像他们当年上学一样视老师为权威。孰不知, 当今的老师也在变, 思想、境界、素养有时变得连你自己都很迷茫, 怎能教好你的孩子呢?一味的配合和听从教师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有时会耽误孩子的一生!

(三) 家长因素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现今的父母功利性太强,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总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除了要孩子上好课外, 还要逼着孩子上各种培训班, 弄得孩子精疲力竭, 怕上学、怕学习。在教育方法上, 一会儿学西方, 当感觉不行时, 又转为学传统, 弄得自己都摸不着东西南北, 孩子更是一头雾水, 不知道到底该怎样做才对。

当一个人不能静下心来反思时, 必然会迷失自我。作为家长一定要静心思考:我的孩子是个怎样的孩子?我能为他做什么?我期望孩子将来能做什么?孩子自己将来想做什么……

二、父母树立正确的子女教育观的对策

(一) 社会方面

受从众心理的影响, 人都有一个适应群体的倾向, 没有群体认同感的孩子其实内心是很孤独的。因此, 社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笔者认为, 可从社区入手, 因为除了学校, 社区就是孩子接触最多的社会环境, 况且, 社区各种人才都有, 有着很好的教育资源。在教育层面上, 社区要给家长和孩子一个积极向上的好环境。例如, 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家长会, 交流成功的育人经验, 吸取教育失败的教训, 学习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又如, 社区可以开展读书月活动, 建议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定期交流读书心得活动。每次将请一个家庭来介绍本月他们看了什么书, 书中说了什么, 以及你怎么看待所说内容。再如, 还可在社区图书馆内每个家庭闲置的书籍集合起来, 专门开设一间阅览室, 供家长和学生共同阅读。

(二) 学校方面

1. 给予教师自主教学的权利

学校从上至下的一致, 不为一次、两次的排名所左右, 让教师自主教, 学生自主学。就拿小学语文来说, 笔者曾与不少的小学语文老师交流过, 大家都认为小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就是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这就要彻底改变目前应试教学的评价标准, 确立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

2. 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不但要提高专业知识, 而且要更新教育理念, 在实践新课程教学过程中, 抛弃浮躁, 多沉思, 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所谓“名师出高徒”, 教师首先应是一本耐人品味的“好书”!

3. 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

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 学会与他人相处, 尤其要学会和家长沟通。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身边的事, 体会生活, 体会人生, 做一个不浮躁的, 务实的人, 在不断反思中, 去自我提高和完善。

三、家庭方面

1.使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 养成良好的习惯

(1) 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人是地球人, 就要遵照地球的规律作息。这个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适当调整起床和睡觉的时间。

(2) 锻炼的好习惯。一个人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可能实现自我理想。要引导孩子从小热爱运动, 锻炼身体。

(3) 良好的饮食习惯。这个问题看似简单, 往往被大多数家庭所忽视。吃对于人真的很重要。我国向来对吃很有研究, 只不过现在生活好了, 反而忽视了。家长要为孩子树立全面营养、健康饮食的好的榜样。

2.给孩子成功的体验

当我们全力以赴地去做一件事情却屡遭失败时, 我们会怎么做?多数人可能会选择放弃。孩子也不例外, 当他们在学习上很努力却一直得不到赏识, 得不到鼓励时, 选择放弃是很正常的, 每个人都有畏难情绪。所以, 在这种时候,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创造机会, 让孩子不断尝试成功的喜悦。比如, 有的孩子喜欢下棋, 可以利用这个契机, 让孩子在围棋上通过和棋手对弈, 进而取得成功。人在愉悦的状态下, 其他方面也会得到良性发展, 孩子会把这种自信带到平时的学习中, 从而持之以恒, 体验成功, 体验快乐。

3.让孩子从小为自己的事情负责

从小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而非父母的事情。学好学坏是自己的事情。一些物质奖励对孩子的发展并非有利, 有一天或许就变成:你不满足我的要求, 我就不学了。

另外, 整理书包、做作业等也是孩子的事情。当孩子没有完成老师的要求, 而受到老师的批评时, 对孩子来说是有好处的。好处之一是长记性;好处之二是增强抗挫折能力。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报导:学生被老师批评几句就受不了, 不想上学了;孩子被父母说了几句就出走了, 甚至以自杀相威胁。所以, 家长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 千万不要溺爱孩子, 把孩子培养成一株弱不禁风的小苗, 而要让他们经风雨见世面, 培养一棵经得住严寒酷暑的参天大树。

4.不要过多关注孩子的每次成绩

过多的关注成绩就可能导致孩子放弃努力学习, 原因很简单, 因为他觉得永无止境, 烦人。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有个人一看到你就对你说:要好好工作啊!一次、两次, 你觉得是关心。时间长了, 说的次数多了, 你会觉得厌烦。笔者把这称为祥林嫂现象。

5.做个以身作则、和孩子共同进步的父母

这一点往往也是父母们难以做到的。一般都是我们家长要求孩子不要看电视, 不要玩电脑, 自己却在旁边看电视、玩电脑。这样做对孩子的影响极其不好。人都有一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意识, 所以, 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 自己首先要做到, 家长要为学生树立一个勤奋好学的榜样。在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中, 和孩子共同进步。另外, 由于独生子女的缘故, 孩子很孤独, 所以, 父母要前卫一些, 经常主动和孩子多沟通, 能有个共同的话题, 对孩子来说, 这样的父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父母。

篇4:迷茫背后的精彩人生

姚传华,是一位检察官,确切地说,是合肥高新区人民检察院的副检察长。同时,他又是一位作家,是合肥市作协常务理事,全国检察系统为数不多的作协会员之一。他已出版了两部长篇小说,其中第一部反腐题材的小说《迷茫》,不仅在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金鼎奖”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奖;在第五届安徽图书奖评选中,被评为“二等奖”;而且,由该书改编的20集电视连续剧,如今正走进千家万户。

对于这样一位极具实力、创作颇丰的检察官作家,我们的心中充满了钦佩与好奇: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是如何走上文学道路,并且创作出如此分量沉重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为了寻找答案,3月的一天,《检察风云》编辑部的记者,走进了姚检的办公室。

姚检的办公室虽与一般办公室无异,有办公桌、电脑、沙发、高大的书橱及其他必须的办公设备,朴素而庄严。但是,与其他办公室不一样的,这里给人一种很浓的文化气息。书橱里,不仅整齐有序地摆放着各类文件、资料、理论书籍,还有不少的文学名著。其中一面墙的上方,悬挂着一幅古朴、厚实的牌匾,上面裱着安徽省著名书法大家赖少其先生赠送给“传华”的几个大字“为人可钦”;屋角摆放的几盆常绿植物,散发出沁人肺腑的清香。坐在我们面前的姚检,不过40多岁,略显瘦削的身躯显得十分干练。当我们从《迷茫》开始问起他的创作经历时,爽快的姚检向我们敞开了心扉。

农民儿子爱上文学

“我,一个农民的儿子,土包子一个,偏偏喜爱上了文学……”这是姚传华在《一个喜爱文学的检察官的自白》中所说的话。其实,这是他自谦之语,农民的儿子不假,但并非土包子。从18岁入伍走进军营,他参加过“这辈子最能引以为自豪的、在和平年代有幸参与了1979年的自卫反击战”,经受了战争的洗礼。1983年,他考取了空军后勤学校,三年的军校生活是他最为难得的知识积累时期,从abc学起,为他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姚传华是勤奋的,且勤奋刻苦的精神令人慨叹不已。为了弥补十年动乱中被耽误的岁月年华,他曾背记过《汉语词典》,以此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从军校毕业后,书法、写作、读书几乎占用了他全部的业余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解放军文艺》和一些杂志上,陆陆续续有他的习作刊出;他的书法作品,也如他戏说的那样“不时有几张被不识货色的人看中换来几十元小钱买烟抽。”

在部队这座大熔炉里,姚传华不仅如凤凰涅槃一般,从一个农民的儿子锤炼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而且,通过苦学,走上了业余文学创作之路,为理想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1987年,军校毕业、本可以分配到空军后勤部的姚传华,从部队转业来到合肥市西市区检察院,当了一名助理检察员。在熟悉检察业务、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仍笔耕不辍。1989年,当《两院公告》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廉政风暴时,姚传华创作了《本案没有被告》4集电视连续剧。

1997年,已经担任开发区检察室主任的姚传华,被调到市检察院,并被任命为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检察院副检察长。

从助检员起步,10年间,他已成为一名成熟干练的检察官。

反腐前沿著《迷茫》

基层检察院的工作繁杂又琐碎,尤其对姚传华这样一个大小也算个头头的副检察长来说,七七八八的事情更多,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少得可怜,“假如哪一天能关上手机静静地坐下来思考自己喜爱的问题,那简直是一种享受。”姚传华感慨地说着。紧张的工作和对文学的爱好构成了矛盾,使他苦恼,然而,创作的欲望又时时折磨着他,使他欲罢不能。

身处反腐前沿,他见了太多的“人民公仆”一步步滑向腐败泥淖的案例,当一些人在认罪后痛哭流涕、悔恨万分地痛恨自己:“要这么多的钱有什么用时?”姚传华也不无痛心地思索,他们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通过对他们犯罪轨迹的探寻和犯罪心理的剖析,姚传华以一个检察官作家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腐败的滋生,除了个人原因,还有社会、法制、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就那么几步,红与黑、黑与白的界限就那么一步之遥、一念之差。一些腐败分子,其实已经什么都有了,并不想要钱了,但是一旦涉足到了泥淖里,便很难拔出来了。”“贪欲是一个没有终极的黑洞,人一旦陷入其中,从此失去了人生的航标。是非颠倒、良知泯灭、人性沦丧……”强烈的责任感促使着姚传华要拿起笔,把自己的思考、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想辩解的理由抒发出来,呼喊出来,而文学便成了他的武器和工具。他希望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命运展示,以使更多的人不要陷入迷茫。

当时,涉案、反腐题材的影视文学作品气象万千,可是一些创作者由于缺少对这一领域的深入了解,既无法真正反映出检察干警与腐败斗争的艰辛,而且所编之剧存在不少弊端。在职业检察官看来,一是虚:缺少真实的生活,故弄玄虚编造故事;二是假:违背常识、违背法律、难以引发心灵震撼;三是黑:黑得使人们对党和国家甚至对整个社会失去了希望,在揭露腐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实腐败份子并不是天生就坏,他们的犯罪、堕落也是渐进式的,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作为一名检察官,他更觉得有一种责任,去写一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一写自己熟悉的反腐题材作品。

因此,在2001年初春,经受了长时间创作欲望“折磨”的姚传华,终于开始了小说《迷茫》的创作。没有事先拟定的大纲、没有约束自己的创作计划,只有活生生的人物、故事,长期积聚在脑中的思考、构思,此时如山洪暴发、一泻千里。夜深人静,独自坐在电脑前,两眼盯着屏幕,在吞云吐雾中不停地敲击着键盘,在万籁俱寂中,享受着一个写作者特有的快乐。书中的人物几乎与他融为一体,他用心在与他们对话、交流,与他们同哭、同笑、同乐、同忧……一章又一章,如行云流水般,故事和人物不经意间便流淌在指尖。不到10个月的时间,一部35万字的长篇就这样流淌了出来。

唱响人间正气歌

《迷茫》出版后,没想到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安徽文艺出版社称这本书是安徽第一部反腐题材的作品;《检察之光》发了书评;省政法界、法制报社等为此书召开了研讨会;省文联副主席沈培新在《心灵的呼唤》一文中写到:“在我的印象中,检察机关总是和惩治犯罪相联系的,检察官更是令人望而生畏的职业,真正见到了小说《迷茫》的作者,才认识了检察官也认识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实实在在的基层检察院的检察长。但我怎么也不相信,《迷茫》出自一位业余作者之手,而且是处女作,但事实就是这样。

姚传华的这部处女作,是思想性、文学性和可读性得到较好统一的成功之作,是一曲正气歌,也是一口警示钟。这部小说的问世,是安徽文坛的又一喜讯,安徽文学创作队伍又增添了一位新人……“省委宣传部、省检察院等领导为此书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专门作了批示;中央电视台评价:视角独特、在同类题材中是比较突出的一部,本台将跟踪拍摄……”

姚传华,从一个农民的儿子,到一名合格的军人,再到反腐前沿的检察官,直至今天成为一名检察官作家;从背《汉语词典》开始,姚传华成功地完成了人生路上的一次又一次跨越。

继《迷茫》之后,姚传华的第二部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长篇小说《哑女》也已出版,并在全国检察机关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金鼎奖评选中获得二等奖,同时将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而他的第三部长篇,亦在创作中。用姚传华自己的话说,三部小说构成了他的人生三部曲。

篇5:对人生迷茫的诗句

2.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

3.举杯投筑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5.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6.而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依今葬花人笑痴,他日葬侬知是谁?

7.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8.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9.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0.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12.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1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4.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篇6:对人生迷茫的句子

2、爱的,不爱的,一直在告别中。

3、当一个女子在看天空的时候,她并不想寻找什么。她只是寂寞。

4、该笑的时候没有快乐,该哭泣的时候没有眼泪,该相信的时候没有诺言。

5、会过去的,就会过去的。我们的痛苦,我们的悲伤,我们的负罪。

6、梦里弥漫着我遗落的花香,缭绕在永恒的梦境里,风吹着窗帘微微颤动,我依靠在窗户旁看着风里被吞噬的一切,一下一下敲击在玻璃上,随后残酷的破碎在我面前,留下一道曲曲折折的伤痕,遗失在深邃的黑夜里。一瓣瓣拼凑着我支离破碎的回忆;一瓣瓣在冰冷的手心里消逝;一瓣瓣在我身后颓废的盛开,随即的败落,我带着淡淡的哀愁离去,感受着风里散发的清香,似乎在肆无忌惮的吞噬着我一旦触摸就会破碎的心。

7、那些离别和失望的伤痛,已经发不出声音来了。

8、那些美丽的小鱼,它们睡觉的时候也睁着眼睛。不需要爱情,亦从不哭泣。它们是我的榜样。

9、你的头发美丽而哀愁。就象你的灵魂。

10、裙子起舞,心却哭了。一种心情悄然充溢心间,涌上心头。也许我只是希望路的`尽头有一簇玫瑰曾经火红。虽然总有一些路需要我们独自走,可是总会有办法让我们相约在尽头.

篇7:对人生感到迷茫的诗

我撑着天堂伞踱步在泊油路上

朦胧的世界朦胧我的.视线

我欲看远方却只有迷茫

一个人走是伤,一个人停是痛

忘却心情徘徊

如行尸麻木或许才是最好的人生

可谁能在这抑郁的空气麻木?

当手脱落了伞

当雨浸湿了自己

我看到的花也被践踏

这是我心中唯一存在的美

泪液岂不在雨中飘絮

一片泪一滴雨

一步沉一步空

我的目的在何方

我的人生是否也如那飘落的花

早被践踏到面目全非

没有美的心是否也该退散在这世界

没有心的我是否也该消散

迷茫、迷茫、迷茫

谁能填平我空荡的心?

篇8:对人生迷茫的小学生作文

这类迷茫, 传递出了不同的信息:表明新闻学子具有忧患意识, 因而有一定意义;一些同学对前途心存疑虑, 此属情有可原;为此而失去前进方向和动力, 不思进取, 则不可取。

当今时代, 传播技术高度发达。只要具备相应的条件, 谁都可以通过网络和手机进行广义的新闻报道。公众在更大程度上、以更高热情参与新闻传播, 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许多情况下, 公众不再仅是媒体所作传播的一般意义上的受众, 而已成为新闻信息的提供者甚至是首发报道者 (是这一层面上的传播者) , 或已成为其观点借助于新兴媒体进行直接传播的新闻信息的评论者———总之已是新闻传播的经常性的参与者。这是前所未有的景观, 同时也是人们常说的传播格局变化的重要内涵之一。

然而, 即使如此, 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新闻人, 仍有用武之地, 仍可大有作为。他们以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从事新闻工作, 凭着自己对新闻精髓的深刻理解, 能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相当明显的优势:

一是在旁人发现不了新闻的地方发现新闻。这是因为他们通常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 非未经专业训练者所能及。1982年3月初, 范敬宜夜宿一公社秘书办公室, 结果“睡出”了一篇好新闻, 此事被传为佳话。这篇新闻, 题为《两家子公社干部开始睡上安稳觉, 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作者谙熟农村生活, 深知公社干部在两个时段往往难得安稳:一为夜间就寝时常被要求解决各种问题的电话声吵醒, 二为大清早即被有各类诉求的农民“堵门”。因而, “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这一悄然变化, 本身就是很大的新闻。范敬宜充满睿智地报道了一般人想不到去加以报道的新闻事实, 使人赞叹不已。这与他非同寻常的专业素养是分不开的。《北京青年报》的记者, 从法警背被告上法庭这样的小事中, 敏锐地发现并恰当展现此事所隐含的不容忽视的新闻价值:由司法体制改革所带来的执法者对犯罪嫌疑人人格的尊重。一个“背”的动作, 浓缩了全部深意;但这一简单动作, 又是很容易被湮没或被忽视的。能对不被人们注意的新鲜事加以关注和透视, 并挖掘出其中深藏的内涵, 并非易事, 有赖于平时所受的良好的专业训练。

二是能将旁人都能做的新闻做得胜人一筹。做一般的新闻并不难, 难的是能做得比别人的高明, 或是通过深入采访获得别人没有得到的素材, 或是在同题材中选取异乎寻常的角度, 或是有自己独特的选题和发现, 或是报道体现出相当的深度, 或是报道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启发性———在以上诸多方面, 受过专业训练者常能凸显出自己的优势。《河北日报》的成就报道《我省交通图五年七变》, 聚焦于全省交通图的多变, 从一个侧面巧妙地展示了道路交通建设的巨大成就, 委实高于一般的成就报道。专业素质所起作用毋庸置疑。

三是在旁人做不出新闻精品的情况下能做出新闻精品来。新闻精品是新闻作品中制作相当完美、特别优秀者, 既与特定主体投入的精力、进行的打磨有关, 也受制于他们的专业素养、业务功底。通讯《申纪兰的市场观》, 对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农村妇女申纪兰进行了报道。申是第一至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她受到过毛泽东的接见, 在周总理家中做过客, 同邓小平一起照过相, 江泽民称她是凤毛麟角, 胡锦涛、李鹏、朱镕基、薄一波还亲自到西沟村看望过她。关于这一人物的已有报道多矣, 再作报道甚难。上述通讯则写近不写远、写新不写旧、写略不写详、写神不写貌, 生动深刻地记述了新时期点燃起向前奔的光亮火炬的申纪兰。 (1) 该报道独辟蹊径, 举重若轻, 堪称精品。报道者具有的专业素养, 是文本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性因素。

在新媒体语境中, 新媒体的一部分使用者作为非专业新闻工作者, 通过写微博或传视频等方式, 披露新闻信息或进行评论, 确实是做了广义的新闻业务工作中的一部分工作, 其意义不容低估。而新闻媒体、新闻人往往接过接力棒, 按新闻规律进行有序操作和深度开掘, 每每能使相应的新闻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层次上产生影响、发生作用。

因为受到过系统的专业训练, 新闻学子具有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士所不具备的素质:他们有着很强的新闻敏感, 能够及时发现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事实所隐含的新闻价值;他们对新闻传播规律有着较为深刻的了解和理解, 能在实践中自觉遵循;他们能采善写, 具备采写深度报道的较强能力。

以上就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新闻人仍然具有存在价值的理由, 也是以培养优秀新闻人才为己任的高等学校新闻院系依然有必要继续存在的证据。

新闻学子们, 如果正处于迷茫中, 请从迷茫中走出来吧。你们有许多理由通过扎实的努力, 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请对迷茫说“不”!

参考文献

篇9:谁的人生不迷茫

前些天,参加一场新书分享会。读者提问环节,有位女生站起来问作者——我最近对任何事情都丧失了兴趣,生活的方方面面,感觉都热爱不起来,人生空虚又迷茫,应该怎么办?

作者笑了,扶了扶眼镜,说,你来参加我的新书分享会,不就是一种兴趣吗?不就说明你对生活还葆有热爱吗?年轻人总喜欢说迷茫,以为迷茫是人生路上的绊脚石,不铲除无法往下走。殊不知,谁都有迷茫的时候,就像我,四十岁了,依然有许多问题想不开。和孤独一样,迷茫也是人生的常态,不要对抗迷茫,要学会适应迷茫,和迷茫相处。

听完这段话,夹在拥挤人群中的我,突然感到一种无来由的轻松,甚至还有淡淡的愉悦。原来,在这世上,你我都一样,一边迷茫,一边成长。

念大学的时候,认识一位副教授。大四那年,面临考研和找工作的两难选择,如同大多数学生一样,我迷茫、无助,除了浪费余下的光阴,似乎再也找不到出路了。一次去食堂的路上,遇见了微笑走来的他。面对面坐在餐桌旁,和我话起了当年。

他说,研三那年,面临考博和找工作,自己同样有过一段迷茫的时期。当时,他参加了一家杂志社的招聘考试,笔试、面试都很顺利,但薪水微薄,在上海那样的大城市,养活自己都成问题。在兴趣和生计之间,他不得已选择了生计,考了博,博士毕业,顺利在高校任教。通过自己的努力,又从讲师升职到了副教授。

他说,那种迷茫的感觉,这些年来,始终未曾消逝。很多次午夜醒来,他都会问自己,如果当初进了杂志社会怎样?是不是生活就会变成另一副样子?无需再写一篇篇令人头痛的论文,无须再绞尽脑汁地备课,只需审阅作者投递的稿件,余下的时间,都可以用来阅读和写作?是不是自己的路一开始就选错了?

问多了,自己渐渐明白,生活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每一种光鲜的生活背后,都有陰霾;每一个世事洞明的人,也会有迷茫相伴。剔除了迷茫的人生,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他一面说着,一面忍不住呵呵笑起来。多年后,我依然会想起那个夜晚,想起他语声轻柔,想起食堂昏黄的灯光,以及外面沉沉的夜路。每一次想起,都会觉得沉重的生活被稀释了,就连周遭的空气,似乎都轻盈起来。

谁的人生不迷茫?迷茫是人生的常态。很多时候,你之所以陷入迷茫的情绪里无法自拔,或许是因为,你把迷茫看得太重了,你夸大了迷茫的分量。

在我们长长的一生里,迷茫实在是无足轻重的一部分。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遇到自己的迷茫期,每个人都有找不到路的时候。此时此刻,别怕,停下来,闭眼小憩,然后继续往前走,你的视线或许会更清晰。

请相信,迷茫从来不是人生的底色。它只是你头顶的一片乌云,乌云会聚拢,也会消散,只消走过去,你就能看到晴空万里。

(摘自作者微信公众号 ID:grlgzh)

【观点引路·走过迷茫】

谁的人生不迷茫?迷茫是每个人的常态,因为生活没有标准答案。大多时候,我们不知所措,是因为自己夸大了迷茫的成分。其实,多迷茫都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走过迷茫,走向更宽广的路,走向更好的明天。不管当时你做了什么决定,或肆无忌惮,或安分守己,都能让你走出迷茫,继续前行。

【观点引路·人生选择】

人之所以迷茫是因为有选择,每一种光鲜生活的背后,都有艰辛,也有选择,然而正是这选择的权利,让我们的人生无比精彩,也多了一种可能。每一个看不清楚的未来,每一个看似平凡却得做出众多决定的一天,走到最后都难免有遗憾。但这就是现实的人生,我们庆幸曾经历,它也值得被想起。

篇10:30岁对人生迷茫的感悟

人生永远都是迷茫的。没有人能真正预测出未来。生活在世间的咱们也是如此,在迷茫中成长。万物的人生,同样也在迷茫中度过。迷茫的未来,迷茫的世界。

在这样的世界里,我就是一片树叶,伴随着风,悠闲却烦恼的度过了我的岁月。我比知道自我的未来,更不知道存活的梦。正因我是如此的渺小。风,静静的飘着,我站在大树下,看着掉落的叶子,知道坠落在最底层。我或许就是这些叶子,知道坠落了却还是没能在迷茫中找到方向。

曾多次,我随着风寻找丢失已久的梦;曾多次,我随着风茫然的寻找白色的未来。之后,我才知道,时刻的迷茫,迷茫的时刻,是万物的成长。没有了方向,我就想一个刚会走路的小孩,跌跌撞撞,摔摔倒到。

我想过很多很多的或许,但是迷茫让我无助的跌倒。世间永远都是那么的迷茫,试图探索的咱们却永远被封印了。我无奈,也无能为力,正因,我只是千千万万颗沙子中的,最平凡而普通的一颗。无奈使我忧郁。

风,柔顺而舒心,向我轻轻的飘来,有不舍的离去,只是转眼的时刻,只留下迷茫的我。世界如此迷茫,连我的梦也走得匆匆,使我茫茫寻找。

迷茫了,我能怎样办,我只能放下焦急的心,在迷茫中学习并领悟像风,静静地飞,慢慢地走。许久许久,我才知道,人生所应对的每1条分叉口,都是一种未来。而我,却在那里迷了路。

望着那蓝天之路,才明白,原来我一向都是那片坠落的叶子,漂游在迷茫的天地之间。风,又吹了过来,不一样的是,他带走了我的不解,也带走了我的无奈。他把我的梦坏给我了,那个对未来的梦。

篇11:迷茫的人生作文

迷茫时,总是喜欢走出门。把迷宫暂时的扔弃,让自然来解开它。

屋外的天空,总是会让人舒适。碧空加上白云,就像是微笑着的妈妈的脸庞,那样美好,亲切。田地里,微微入夏,小麦也已透出一抹金黄,成片成片,在阳光下,闪出耀眼,夺目的光泽。和阳光一同照暖着心。

也许,这就是自然最为神奇的地方。它能用一个看似在平凡不过的事物来解开一长串的缠络在一起的问题。此时无声胜有声,大自然用它无声的方式点亮了“分岔路口”的灯盏。

飞蛾扑火。一向是被我认定为一种可笑而愚笨的行为。因为明知道自己会失败却还是执迷不悟的放弃自己的生命去扑向火焰。可是,飞蛾的行为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的,它不放弃,勇敢,不贪生怕死……这些远远都是自诩为高等动物的人类所缺乏的。再或者是落叶归根吧。落于跟上,是为了能更好的养育下一代,虽然不似人,能陪伴却有着同样的本质目的,而且反倒更有奉献之精神。或又是花朵的绽放。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样子,颜色,精神,性格,同人一样。但有一点,她们都敢于开放自己,即使在短暂,也不放弃绽放的机会。即使无人问津,也要做到最好的自己。

篇12:迷茫的人生作文

这段时间自己的情绪感觉有点变坏了,也许是自己变得自私了一些,对于许多的事,都不能想得很开,当一些事情不能如自己所愿的时候,就是知道怨天由人,感叹社会的不公平,等等,却不去反思自己有没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去调整自己的心态。

不知不觉到了人生的第三个本命年了,以前总是觉得离自己很遥远的年纪,居然一不小心就来到了,而自己的所谓理想却离自己越来越远,总是想让自己下狠心去放弃现在的生活,可到最后却总是不了了之。

今天一早就让自己起来,就是一个人静静的坐着、待着、想着,梳理一下自己的种种,这时突然好想听老一点的粤语歌,越老越好,这也算念旧的一种吧,人们常说念旧的人是心态老了,可这时的我却顾不了这么多了,想着就马上打开电脑,开始搜歌了。

找的老歌多是自己十岁左右听到的,那时的自己就是走很远的地方看电视,看着《射雕英雄传》、《霍元甲》、《神雕侠侣》等等,也听着里面好听的片头片尾曲。上学、下课,放学三三两两回家的路上不时的学着那里面的调子哼唱,虽然那时的自己听不懂粤语,但就是喜欢那种略有点古典意味的曲调,连那歌词也很有古典意境,总之就是说不出的好听。配合那个年代独有的纯真、干净的快乐,真的是一种无法形容的快乐!每天的生活都是那么的充满阳光、欢笑,期待。尽管那时的我在物质上是很贫脊。但情感上的快乐与满足却是很富有的。

歌曲都是有灵性的,也有时代的印迹,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经典,都有各自的喜好。那些动人的旋律,优美的歌词,都承载着一代人的快乐与悲伤。

篇13:对当前大学生人生目标建立的思考

1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在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的今天, 大学生同样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压力。据统计, 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280万人, 2005年达到338万人, 2006年达到413万人, 2007年达到495万人, 2008届毕业生达到559万人, 而2009届毕业生已经达到611万人。自1998年扩招以来,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除少数重点院校及热门专业外,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较2002年均有所下降。尤其是大专生下滑比较明显, 而地方院校和专科院校受到的冲击最大。另据一项抽样调查显示:高校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率目前不足60%, 也就是说, 有40%的毕业生在走出校园时, 其就业前景还是一片茫然。而2009年, 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我国的大多数企业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会大量缩减,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应该做些什么?现在有很多大学生在走出校园时还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 在哪干, 从何干起, 不明白自己内心到底想干什么。总是觉得生活中遍地都是金子, 到处都有人凭着这样那样的方法“轻而易举”地找到了金子, 羡慕的同时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还有大学生徘徊在就业门外?为什么机会总是让别人先占了?而机遇是永远给有准备的人。

2 人生目标的重要性

人生目标就是每个人在行走人生旅途的过程中所想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李白早就发出过“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吼声。人是一种追求目标、实现目标的生灵, 没有目标, 即使是个天才, 也只能白白地把自己宝贵的一生浪费掉。人生目标就是一块承载成功的基石, 它让我们的人生有方向, 事业有目标, 让我们脚踏实地、满怀信心地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盖尔·希伊在《开拓者们》中, 通过一份内容十分广泛的“人生历程调查问卷”, 访问了6万多个各行各业的人士, 发现那些最成功和对自己生活最满意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致力于一个其实际能力所难于达到的目标。他们的生活有意义, 而且比那些没有长远目标驱使其向前的人更会享受生活。目标是人生发展与奋斗的方向, 是人生追求的成果, 没有目标就没有事业的成功。

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之中, 而很多人却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很容易迷失自己。这就造就了现在80%的人拥有20%的财富。人生在世, 最要紧的不是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 而是自己将要达到的位置。大学虽然说是人生中不长的几年, 但因为它汇聚了每个人的青春年华而影响深远。大学是各种人才的孕育地, 是国家与民族的希望所寄, 所以大学生更要努力在这里书写下人生中最动人的篇章, 而及时、恰当地建立人生目标便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3 大学生与人生目标

1953年, 耶鲁大学对大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人生目标的调查, 当被问及是否有浅析明确的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计划时, 结果只有3%的学生做了肯定的回答。20年后, 有关人员又对这些毕业多年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 结果发现, 那些有明确目标计划的3%的学生在财务状况上远高于其他97%的学生。通过这个调查可以看出要想获得日后事业的成功, 就必须在大学里建立人生目标, 否则, 对当代大学生来说, 在现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之下, “毕业即失业”将不会是一句空话。耶鲁大学的调查说明了在大学里建立人生目标的重要性。现代大学生身为祖国的希望, 理应为祖国做贡献, 用自己的成功去实现人生价值。

4 大学生如何建立人生目标

4.1 客观评价

要学会积极地思考, 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自己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情。要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 要学会重新选择生活, 要充分扩大自己的内在光晕。那些毫无成就的人, 总在浪费自己的时间、生命, 没有一点自我期许的梦想, 即使有, 也被他们的朋友动摇了自己的意志, 这些朋友不仅冷嘲热讽他在做梦, 也不断地“证明”那些梦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要知道世事是公平的, 自己最希望得到什么, 并为此付诸努力, 就会有所收获。世事也是不公平的, 如果自己的“心想”超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或者只想不劳而获, 就会一无所有。心想与事成就象生活的此岸与彼岸, 之间有一段不可逾越的距离, 梦想一夜之间或者不付出就从心想到达事成, 怎么可能。所以要客观地评价自己, 以恰当的目标为自己铺就成功之路。

4.2 摒弃烦恼

在客观地评价自己之后, 为自己拟定一个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 不要因为它的遥远而放弃努力, 要将它分成一级一级的“小目标”, 并从最低的那一级开始做起, 再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 这样就会逐渐靠近那个自己当初看是多么遥远的目标, 此刻已唾手可得。其实, 正如一句谚语——万事开头难。做任何事, 只要迈出了第一步, 便走上了成功之路。但是成功的路上荆棘遍布, 会因为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烦恼而陷入痛苦的泥潭里不能自拔, 也会因为对自己的评价不当而在路边徘徊良久再也没有勇气迈开脚步了, 此刻就要学会避免和解决每一个困难。还要学会接受无法抗拒的事实, 就会有勇气和力量走过生命的冬季。只要拥有一种乐观的心态, 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势, 那么在前进的人生道路上就一定会阳光明媚。

4.3 寻找勇气

人生匆匆, 稍纵即逝, 只要无限发光, 一瞬流星也会留下一道光芒。大学生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使自己尽可能地发光并尽可能地亮。如果自己还在无聊的深渊中沉陷, 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苦恼, 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苦恼, 为曾经的失败苦恼, 为生活中的琐事苦恼等, 那么将一事无成。要知道, 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有差距的, 遇到可能改变的现实, 要向最好处努力;遇到不可能改变的现实, 不管让自己多么痛苦不堪, 都要勇敢地面对, 用微笑将痛苦埋藏。要知道, 有时候机遇在一些人面前确实是平等的, 只是当机遇出现在面前时, 有的人却迟疑了, 犹豫了, 结果与之擦肩而过;而有的人却能主动上前, 大胆追求, 便赢得了机遇的倾心, 可以说这是偶然, 但又怎能说这不是必然呢?要知道, 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要正视失败, 直面困难, 坚持努力下去, 自己想要得到什么就自然会得到, 因为顽强的意志可以改变一切。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曾说过:“失去财富者损失不轻, 失去勇气者则一无所剩”。要知道, 生活本来就是十有八九不如意的, 和人交往就要尽可能多看优点, 少看缺点, 要容忍和接受他人的观点, 发现并承认他人的价值, 能以这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就会觉得这世界很美好, 烦恼自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在追梦的路上就会有无限的勇气和信心。

很多时候, 并不是因为事情难而不能做, 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所以事情才变难了。到达梦想的彼岸其实并不难, 只是大学生很容易被别人的一些经历所吓唬, 而梦想的实现与“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 锥刺骨”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只要大学生建立自己合理的人生目标, 并咬紧目标不松口, 长久地坚持下去, 就一定会到达彼岸的, 因为每一个人的时间和智慧足够让自己去圆满做完每一件事情。

参考文献

[1]周明星, 咸桂彩.现代职业生涯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9) .

[2]刘海峰, 夏莉.你不笨, 为什么没有野心[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5, (1) .

[3]赵丁.人生准则[M].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3, (8) .

篇14:人生有主见,青春不迷茫

什么是“群羊”?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个十分有趣的笑话。

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他兴冲冲跑进会议室,却发现会场座无虚席,早已没有了自己的座位。于是他灵机一动,喊了一句:“伙计们,听说了吗?刚才他们在地狱里发现了石油!”

此话一出,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生怕落后一步被别人夺走了利润,于是纷纷向地狱跑去。人们蜂拥而出,顿时天堂里空了下来,石油大亨刚想找个椅子坐下来歇歇,忽然听到外面的人在议论地狱里的石油丰富、开采成本小等等,这位大亨心里纳闷,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天堂里又空无一人了。

其实,笑话本身就告诉了我们盲目地做“群羊”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其实,所谓的“群羊效应”,是指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也被称为“从众效应”。人们会追随大众所同意的,自己并不会思考事件的意义。

生活中,很多人有这种“群羊”的想法,他们一味地从众,从来不去考虑做的事情本身是否正确,缺乏自己的判断和主见。不能看清自己的状况,总是让别人牵着自己的鼻子走,结果损失惨重。

王涛是一个典型的富二代,在他20多岁的时候,拥有一个大型集团的父亲把下属的一家规模不小的酒店交给了他,希望他通过打理这家酒店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管理才干。

王涛深知父亲的良苦用心,因此对于酒店的管理也挺负责。虽然酒店生意不是十分火爆,但也算过得去。

这时,他的一个朋友出主意说,酒店应该推出一个主打产品,如今天气冷了,火锅的生意特别火爆,很多火锅城的顾客络绎不绝,不如将大酒店改建成火锅城,生意肯定会更好。王涛听了觉得有理,便投入了20万元将所有餐桌都进行了改装,又添置了不少设备,做起了火锅生意,可运行了一段时间,生意并不见好。

这时候,又有朋友建议说,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中式快餐挺热门的,不如将酒店改作专营中式点心的快餐厅。王涛觉得这个主意也蛮有道理的,又投资十多万作了改建。可是不久,又有朋友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这样折腾来折腾去,一年多工夫改了四次,投进去五十多万,却没有多少回报。

最后,难以为继的他垂头丧气地来到父亲面前求救。父亲听了汇报后只问了他一句话:“你把失败的原因都归结为朋友的点子不行,那么作为一个总经理,你自己的主见在哪里呢?”

我们处在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异常发达,如果盲目地随波逐流,往往结局与自己的愿望南辕北辙,究其原因,皆在于没能认清自己,没有自己的主见。

当然,很多时候,盲目跟风的原因是我们的目光不够长远,看不清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无法为自己做一个长远的规划,仅仅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结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西班牙的葛拉西安说:“要了解自己的性格、才智、判断力与情绪。不了解自己,就无法驾驭自己。为能明智地处理事情,应该精确地估计你的明慎程度和领悟能力,判断一下自己会怎样迎接挑战,探探自己思想的深度,量量自己资源的广度。”

生活中,每个人都不相同,有的人聪明,有的人平庸;有的人强壮,有的人羸弱。而且大家的性格、能力、经验也各不相同。我们只有充分认识自己,看清方

向,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纵观中外历史,无论哪个领域,大凡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做人有主见,处事敢决断。胆小怕事的“鸵鸟人”和人云亦云的“鹦鹉人”永远都不会走近成功。

(摘自《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天津人民出版社)

篇15:迷茫的人生励志作文

如果问一个很老套的问题,比如,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精髓是什么?你会怎么回答呢?很多人的人生是迷茫的人生,对这些问题做不出解答。

但我可以,有梦想的人都可以。

人生是一段旅程,有起点,有终点,有需要到的地方,有内心规划好的方向,如果没有方向,我们就会迷路,就会随波逐流,很可能误入险地。

人生理想就是方向,有了方向,心态才会从容,因为我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中,即便遇到一些艰难险阻,也不会着急浮躁,而是想方设法去解决,在这种充实的状态下,我们的人生有滋有味。

因为有目标有理想,我们不会陷入迷惑中,人生中的一些引诱对我们无效,因为我们很清楚一些诱惑如果陷足其中,我们的理想就完全没有实现的可能,为了自己的未来,我们不会允许自己沉迷,不会允许自己的.意志力软弱。因此,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诱惑,对我们而言毫无威胁。

篇16:人生迷茫作文

恰巧那是我在学驾照,别人问怎么没上班,就说考驾照的,有借口,现在驾照考玩了,年龄到了18岁了,想出去上班了,但是迷茫还没有离我而去,是个男生都想挣钱孝敬父母,买房买车,找个好媳妇,中专毕业的我,没什么大本事干什么都被人说,干不成大事,自己脑子也笨,问这个学不学问那个学不学,都说太难学不会,我自己也知道在这样下去迟早人就这样浑浑露露的一直就这样了。

可是现在的我真的好迷茫,干这个不行,干那个不行,难道我的一生就这样,睡过吃,吃过睡,真的希望老天有时候发发善心可怜可怜我,我现在觉的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迷茫的时候,区别在于有的.人早看开,有的人晚看开,还有的人一辈子也看不开。

有时候真的很羡慕一些人,有个稳定的工作,有个美满的家庭,虽然挣得不多,但是人活的开心幸福,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我写的这篇文章是想看到的人,能早日看开一些,不要和我一样现在还没看开。

篇17:对人生迷茫的小学生作文

中考是芊芊学子们3年寒窗的结果,就像蝉一样在地下孕育4年,只为一朝破土而出。我们努力3年只为中考这一转折。

时光不会辜负有准备的人,准备的越充实,获胜的几率越大。

高尔基说过:“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它从不给谁一份。勤劳者能叫时间留下串串果实;懒惰者时间给予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托尔斯泰说过:“世界上最重要的时间是现在,因为它是我们唯一有所作为的时间。”昨天如何的让人值得留念和回忆,但也石沉大海了;明天有多么的灿烂辉煌,它都还没到来;今天有多么的平凡,多么暗淡,它都在我们自己手里由我们自己支配。掌握好我们的现在也为将来。

中考的倒计时抨击着我们的心灵,微笑,里头掺杂着汗水。伤心,收获了错题。激动,值得纪念的时刻。也许有人选择逃避现实,但,要知道,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绝对不会想到在时间里浑水摸鱼,因为他们深知,唯有努力学习才能在考场上平步青云,才能不断地打磨自己提升自己的做题能力,为中考获取成功的概率。

天上不会白白地掉下馅饼,奢望不劳而获纯属做白日梦,忽悠学习的人到最后却被学习忽悠,所以,身为学生的我们,不妨在心里种下努力的种子,让努力成为鞭策,激励,监督我们的力量,最终促使我们中考顺利。

篇18:用爱与宽容唤醒学生对人生的激情

我尝试着利用情感的力量用“爱”唤醒特殊学生,让他们重拾学习的兴趣、人生的目标。实践中,初步形成了自我暗示、亲情疏导、认知感悟、心理支持等具体方法。

一、自我暗示

重拾人生信心,重要的是自己调整心情,让自己快乐起来。我尝试着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自我暗示法助已成长。例如:1.给自己一份自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早晨起床上学前不妨对着镜子大声说:我很酷,我是最厉害的。上学路上别忘了欣赏路边的风景,放飞快乐的心情。2.用欣赏眼光看世界。常准备个小本子,每天记下快乐的人或事,不开心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努力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3.换个想法。人生的态度不同,成长的速度、人生的处境也会不尽相同,有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时我们需正视自我,换个想法看问题。4.运动中体验激情。每天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如踢足球、打篮球、跑步、单双杠、体操等,在运动中感悟同学的真诚、生活的美好。

二、亲情疏导

亲情,是打开特殊学生心锁的金钥匙。特殊学生多为父母离异、单亲甚至孤儿等,导致监护失控。亲情疏导,首先,电话送亲情。如建立亲情电话专线,告诉特殊学生电话号码,定期与特殊学生交流日常生活琐事,沟通所思所感。其次,可以利用学校集体活动感受亲情。

三、认知感悟

认知感悟,是以纠正特殊学生错误认知为重点的一类心理按摩。它以改变错误认知为主要目标,使其情感的变化带动行为的变化,以消除不良人生观、世界观,帮助特殊学生感悟不良思维活动产生的原因、表现、后果,引导他们寻找改正自身的方法。我归纳的常用的方法如下。

1. 辩证看问题法。

例如,特殊学生心灵深处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认为自己一事无成被别人看不起,心理孤独、厌学,而过激行为可能会吸引同学注意,等等。我尝试着引导他们回忆过去美好时光里的点点滴滴,帮他们分析过去的人生目标、心理定位、行为习惯、成功之处等,尽可能地用他们曾经精彩的一面赞扬、鼓励他们,重拾他们对学习、生活、人生的信心,阳光地看待身边的事与物。这样他们不仅能公正客观地认识事实,而且能一分为二地分析现状、描绘未来蓝图。

2. 意志改变法。

即引导特殊学生用坚强的意志克服自我偏激需求。例如,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特殊学生的自我为中心的感觉更为强烈:“我应该并且一定要得到我想要的东西,这是我的权利”。相应的自我意志控制法强调:“尽管我非想得到某件东西,但我只是有权利去争取,并不意味着我一定能得到或别人一定要给我才行”。

3. 阿Q胜利法。

这种方法是要引导特殊学生消除自己的消极思想,提出积极的想法。例如,消极的想法:我很愚蠢;积极的想法:我会聪明起来的。我觉得自己越来越不如别人;只要努力,我一定能超过别人。我太软弱了,我会坚强起来的,等等。

4. 行为分析法。

引导特殊学生给自己诊断,尝试着在笔记上面针对日常学生活中的每个敏感行为分析:原汁原味地记录产生这一行为当时的真实想法;描述这一行为产生的后果;用理性的思维对行为重新分析到底怎么做?为何要这样做?事情又会发展成怎样呢?

四、心理支持

老师应以心理学知识和方法,采取劝导、启发、鼓励、支持、同情、说服、等方式,来指导特殊学生分析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使其发挥最大的潜在能力和自身的优势,正确面对种种困难或心理压力,以解开心锁的一种疏导方式。老师提供的心理支持主要有:倾听,释疑,措施,激励,后盾,等等。

1. 倾听。

老师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善于倾听特殊学生的诉说,这不仅是了解特殊学生情况的需要,而且是与特殊特殊学生建立情感纽带的桥梁,让他们真正感悟到老师是在真心实意地关心自己,这样才能消除顾虑,增进信任,走出阴影,从而树立克服挫折的勇气与信心。

2. 释疑。

在师生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面对问题,老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用最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剖析问题的根源,解释问题产生的后果,提出真诚的劝告。

3. 措施。

老师提出的措施要科学、合理、适度,留有余地。否则,如果该措施尝试失败了,则不仅会导致特殊学生完全失去信心,而且可能会产生过激行为。同时,老师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己作出选择,努力引导他们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督促他们尝试再尝试。

4. 激励。

需要激励的情况主要不外乎两种:在跟自卑作斗争的过程中,激励特殊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当特殊学生犹豫不决时,督促特殊学生勇于行动。老师可以用自己的经验或过去成功的实例进行激励,但不要激励他们做实际上办不到的事。

5. 后盾。

在特殊学生焦虑、苦恼时,给予坚强的后盾是很有益的。老师在作出承诺前,一定要有足够的根据和把握,使特殊学生深信不疑,促使他们尽量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同时真诚地表达出对他们的期望。当然心理支持还有很多种形式,如:亲情支持。老师应加强与学生父母的联系,引导他们从特殊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精神上经常给予鼓励支持。特别是当他们遇到心理问题时,要及时与老师交流沟通,反馈信息,预防家庭教育的监护失控。又如同学、友情支持。这种支持的形式更为多种多样。

事实证明,特殊学生是相对的,在特殊学生中同样有出类拔萃的人才。德国大诗人海涅是学校里众人皆知的后进生,老师常骂他对诗“一窍不通”;达尔文读中学时,因成绩不良而被老师、家长视为“智力低下的人”;大诗人拜伦在阿巴丁小学读书时,成绩也是全班倒数第一;举世闻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在读小学时被誉为“爱捣蛋的孩子”……由此可见,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人才,特殊学生也是如此,而老师的任务就是帮助特殊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定位,抱着“一碗水也要救活几棵秧苗”的信念,坚持“誓把锈铁炼成钢的精神”,对特殊学生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把一个个“特殊分子”转变过来。因此,特殊学生并不是天生的,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用爱与宽容善待特殊学生,教育得法,因势利导,持之以恒,特殊学生也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江苏教育研究.

[3]中国教育新走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展望.广东教育出版社.

[4]王其华.开放课堂放飞个性.

[5]刘守旗.当代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透视.

[6]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

[7]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19:因为迷茫,所以才叫人生

这就是人生,穿越一个又一个迷茫历程。这是哈佛大学心理学界福尔摩斯送给所有年轻人的心灵指南。

这是一本心理解放书,它能够引导我们寻找自我,并做出独立宣言。这本书鼓励我们在自己身上找出从痛苦的人际关系、矛盾,人生的苦难、伤痛中摆脱出来的方法。虽然忠实于自己的心理旅程是非常艰难的,但是值得去尝试一下。当走过充满荆棘的行程,在彼岸发现千疮百孔的自己时,心中不免会泛起一丝苦涩,但是,这将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自我虐待——危险的复仇记

女孩认为在能力方面,自己跟前辈并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只有前辈得到认可,自己却没有,所以心里感到不安和烦躁。再加上她重新上班没多久,因此在公司里自身的存在感很微弱。她需要开辟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域,但是因找不到头绪而发慌。这种状态使她失去了工作上的自信,而且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对付优秀前辈的最容易的方法就是贬低前辈。

于是,她就再也不帮前辈打开电脑了。那么,前辈是否认为这就是她的报复呢?

也许对前辈来说,有人帮她打开电脑并不是令她高兴的事情。那么女孩是不是自作多情了呢?她看起来是比较亲切和热情的。遗憾的是,她不善于看穿人际关系的本质。职场并不是互相帮忙和关照的地方,而是做自己分内业务的地方。虽然在自己的领域内完成任务时,也要互相帮助,并且这很重要,但是一厢情愿的帮助有时候会妨碍对方。不管是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后希望得到认可是理所当然的。前辈把工作做得很好,本质就在这里。

她想用沉默的方式无视前辈,那么前辈是否认为自己被无视了呢?很有可能前辈对她根本就不在乎。其实让人担心的是女孩,不跟前辈说话,能够正常地过好职场生活吗?那位前辈是公司认可的员工,而且能一边自由地做自己的事情,同时能处理好公司的业务。如果跟这样的人不说话,吃亏的人该是谁呢?

她想报复前辈,可这种行为相当于虐待自己,她的感情状态弄不好就会走向患抑郁症的地步。如果这种状态维持得过久,很有可能被大家看成脾气不好的人。一旦形成这种氛围,她的职业生涯会很难维持下去,最后她会考虑辞职,或者她已经想辞职,只是找个合理的借口把原因推给前辈罢了。很显然,这个女孩正在走向错误的道路。

女孩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前辈身上。她已经对前辈的日程一目了然,对她的一举一动都很敏感。她讨厌前辈的同时又羡慕前辈。因为羡慕,所以一直都在偷窥前辈。到此为止,她能不能敞开心扉,认可前辈的能力呢?只要认可了,就什么都好解决了。很难认可前辈“足够优秀”、“比我做得好”,这只能是她自己的问题,而与前辈毫无关系。女孩正掉入陷阱里去,贬低前辈并不等于能够提升自己的价值。

但是,她不知道,别人的成功跟我的成败毫无关系,别人的升职和我的升职是毫不相干的两码事。所以,她不但不愿意承认别人比自己强,还会怨恨世界不公平,找借口抱怨和诉苦,为隐藏自己的缺点,欺骗自己。

建议:

现实生活中,大家普遍认为别人的成功会提高我的失败率,但这是一种误区。别人的成功会成为我的绊脚石的想法也是相同的。别人的失败并不代表我的成功。别人升职并不会阻碍我的升职,我升职也不会阻碍别人的升职。

如果女孩能做到认可前辈,找回独立的人格,那么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当然,摆脱对自己的欺骗,并审视自己的过程会非常痛苦,但我们仍然需要克服这种痛苦,对自己更加诚实一些。

因创伤而哭泣的你

我们偶尔会遇到一些为人处世干脆利索、非常讲原则的人。他们个性鲜明,所以在生活中努力遵守自己所建立的原则。那么他们真的满足于自己的人生吗?

“我今年三十一岁,是上班族。我认为对待弱者要温柔,對待强者要强硬。我相信‘以牙还牙、以毒攻毒’是最好的做法。在公司,我说不出拍马屁的话,只会说实话。如果上司提出过分的要求,我会当场跟他评理。而且对那些在公司里搞政治或者跟高层套近乎的人,会有意表示冷淡。”

究竟是什么让这个女人如此强硬?一句话,独立自信。但是不知为什么,在我看来这个女人有些令人同情。她为什么要进行自我防御呢?

女人把自己的生活方式概括为:大家都说“好”的时候,只有自己说“不好”。她好像在误解一些东西,在她内心的某个地方隐藏着一个系错的纽扣。

我悄悄地探视着她的心,她好像在大声呐喊:“不要小看我。我要按照我的意愿生活。谁要是敢来冒犯,我一定要报复!”虽然她把自己武装得非常严实,但其内心却是出乎意料地空虚。她“以牙还牙、以毒攻毒”的信念,只不过是“不能被别人欺负,如果被欺负,就必须报复”的自我保护意识罢了。

她因自己的人事评议不好而害怕被解雇,还担心当离开公司的时候,会听到一些不好的评价。她比谁都努力过着正直的生活,可为什么对自己如此没有自信呢?从表面上看,她很独立,而且一点都不会遮遮掩掩。但是她心里充满着自我保护意识,她用攻击性的态度表现心里的恐惧和不安。表面上她是一个充满自信的原则主义者,可背后却隐藏着一张畏惧的面孔,当感觉到不安和恐惧时,他们会用攻击对方的方式防御自己。他们认为这是能够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

大家都说“好”的时候,自己说“不”,所以大家都害怕自己。其实,是她误解“不”的含义。当所有人都说“好”的时候,其中肯定有充分的理由。这时候去了解大家为什么说“好”,才是能够保护自己的最佳方法,她需要进一步深刻地反思自己。

她在公司的工作能力不亚于任何男人,以至于公司的人把她当做“男人婆”,她自己也不知不觉中成为女强人,俨然是一个男人似的存在。这种类型的人在公司的成就会很高,最少也会升职到管理层,会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但成为负责人之后,结局就会不太理想。她分明是一个女人,可是在生活和工作上像个男人,所以会惹来不少闲话。而且作为管理人员,她并不会成为大家的典范,反而会成为反面人物,他们心里嘀咕,“我好担心成为像她那样的人。我绝对不能像她那样。”表面看来这个人非常成功,但实际上很让人惋惜和同情。

她说自己是原则和信念很强的人。但实际上却是没有原则和信念,而只有行为方式的人。我们把这种人叫做“刀客”,刀客只会按照命令挥刀,而不知道自己挥刀的原因。

公司有时候需要这种刀客。当需要裁减人员或者处理棘手事情的时候,刀客是非常必要的。平时这种女人是大家说闲话的对象,而且口碑也不好,所以对公司来说她是最好的人选。遗憾的是,等办完事情之后,女人就吃大亏了。因为女人只顾着自己的“信念”,所以看不清真实的自己。殊不知,自己只不过是个被冠以好听的名义的替罪羊而已。

建议:

其实,那些越是强调信念的原则主义者,往往越是畏惧感极强的可怜人。在生活中坚守信念固然是好事儿,可是问题却在别的地方。随时跟别人强调自己的信念,正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旁证。那些原则主义者认为别人不认可自己的时候,就会进行更加强烈的反抗,就好比被逼到角落的老鼠反咬猫一样。

上一篇:工人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格式下一篇:时间调整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