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潜能,突出“创”字

2022-09-12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各项“内容标准”(即“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四条线)的要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观念要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要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音乐文化修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情操。

1 引导学生想象,激发创新思维能力

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大多数教师都是采用初听、简介感知———复听、逐段分析———再听、小结概括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不要急于对音乐作品作太多的解释,而是提供给他们一个天真无邪的心灵去感受乐曲多姿多彩和它每一个震撼人心的细节,不受约束地发表对音乐作品的独立见解与感受。例如,在指导欣赏民族器乐合奏曲《丰收锣鼓》时,笔者就一改过去传统的欣赏教法,先告诉学生要欣赏的乐曲是一部旋律优美、热情欢快、场面粗犷的民族器乐合奏曲。让他们闭上眼睛随着乐曲的行进,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想象在音乐中经历了什么场景,见到了什么画面,然后把自己在音乐中的感想说出来,并为乐曲添上标题。结果,学生热情高涨争相发言:有的说他亲历了闹元宵的场面,而为乐曲命名为“闹元宵”;有的说他参加了校运会的入场式而为乐曲命名为“校运会奏名曲”;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一位同学说看过出殡仪式的热闹场面,有气势磅礴的大鼓吹乐队,穿着鲜艳服装、迈着整齐步伐的铜管乐队,雄赳赳、气昂昂地一边吹奏乐曲,一边换着队形,而命名为“出殡进行曲”,结果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学生这些多姿多彩的发言充分表述了他们各自在听赏音乐时的不同感受,以自己丰富的情感融化于音乐之中,所编织出来的一幅幅绚丽画卷的生动描述,也是以艺术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对乐曲的再创造,笔者当即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自身的价值,也为下一步的教学活动作了情感的铺垫。

2 创设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探索能力,老师要从权威者、教授者的位置上退下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应给学生充分活动的空间、时间,保证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体验,表现音乐,从而使学习变成一种主动的探索,在教学中时常会围绕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课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学生课堂提出的问题呢?笔者在初一第三单元的《金色的秋天》欣赏教学中有一位同学提出为什么《庆丰收》《丰收锣鼓》《扬鞭催马运粮忙》都是欢快热烈的音乐情绪,而《金色的秋天》与《四季》则是较为抒情的让人感到心情舒展、心旷神怡的感觉?笔者在教学时改变了以前满堂灌回避学生提问的教学方法,而是对这为学生给予表扬,并对所提问题进行讲解。首先引导学生看这些曲子的节拍进行比较,如《庆丰收》《丰收锣鼓》《扬鞭催马运粮忙》都是(2/4)拍子,而《金色的秋天》与《四季》是(4/4)拍子,接着结合乐理知识讲解(2/4)与(4/4)的音乐特点:(2/4)较进行曲风格,节奏坚定或欢快,(4/4)则较为抒情缓慢。笔者又引导学生观察《庆丰收》《丰收锣鼓》《扬鞭催马运粮忙》的节奏型:八分切分音符的节奏。(XXX—XXX)所以旋律热烈欢快。并让学生用手拍打节拍然后进行创造,如有的同学把《庆丰收》的节奏改为(XXX|XXX|XXX|XXX|)即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的节奏互换,也有的同学加上符点节奏(XX·|XXX|XX·|XXX|)每个同学都积极构思,学生读自己创作的节奏谱后,相互讨论评价然后唱给同伴听,这种“我也行”的感觉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使他们尝试到创作成功的喜悦,既很好地掌握了节奏,又提高了创编的能力。

3 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体验

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体,自己主动的去探索、领悟时才能使他们全身心的进入音乐,从而获得音乐审美体验,为此课堂教学中开展一些音乐游戏,角色扮演,形象事物,用学生自己的想象创造自己的音响效果,从中体会创造想象和演唱的乐趣。如:《扬鞭催马运粮忙》可以让学生选择一种民族打击乐器或自制打击乐器,随着音乐模仿马蹄声、马车的铃声,并随节奏做动作。有的同学就用钢丝做成三角铁、用塑料盒子、易拉罐等废料做成打击乐器模仿马蹄声,也有的同学根据对音乐所表达的内容、情绪、意境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用肢体语言表达出赶车人骑马的动作来表现出热烈欢快的情绪。于是课堂上教学生跑跳步来模仿骑马的动作,也有的围成一圈进行表演,教师再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分组表演,舞蹈较强的同学来跳舞,节奏较强的同学用乐器吹打,然后配上音乐,同学们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通过逼真的表演使学生体验到创作的快乐。

总之,几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手段,新的教学形式,更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大胆地超越自己,同时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自由的讨论氛围,要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动”起来,只有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着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欣赏时学会创新,才能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摘要:现代学生有充沛的精力,自我认识水平提高,喜欢独立地观察、认识事物并作出判断。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多层面的心理体验活动。本文提出音乐欣赏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使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富于联想、勇于创新,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引导想象,发展个性,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 修海林,罗小平.中国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4.

[2] 彭剑飞.音乐心育艺术[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S].

上一篇:均值量化在音频数字水印中的应用下一篇:别嘌呤醇降低血尿酸水平以控制慢性肾病的临床观察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