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学龄前期儿童家庭保健指导

2022-09-10

学龄前期是指3周岁后到6~7岁之前的小孩, 即从幼儿期到可以上小学这段期间[1]。此期儿童体格发育的特点是: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快, 但不成熟, 易患儿童传染病和免疫性疾病;同时智力发展迅速, 求知欲及可塑性强, 喜模仿而无经验, 所以易发生意外事故[2]。因此, 在社区保健指导中突出加强学龄前期儿童的家庭保健指导至关重要, 这对于提高他们今后的学习及获得知识的能力以及劳动技能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1 营养与饮食指导

学龄前期儿童厌食症在儿科门诊病人中所占比例是仅次于感染性疾病的第二大常见病, 该病的发生对患儿一生的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3]。为了预防该病的发生, 家长应采取适当措施, 培养学龄前儿童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学龄前期儿童的膳食结构接近成人, 每日三餐, 也可有2~3次加餐[4]。小儿食欲受活动和情绪的影响较大, 增进食欲的方法包括:进食前保持愉快宽松的气氛, 使用小儿喜欢的餐具和舒适的桌椅等。还有食品制作要多样化, 并做到粗、细、荤、素食品搭配, 保证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但是要避免坚硬、油腻、辛辣、刺激性较大的食物。食谱要经常更换, 以促进小儿食欲。成人应该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保证每日三餐食欲旺盛, 注意避免小儿挑食、偏食和多吃零食, 否则会引起小儿食欲不振, 消化功能紊乱, 时间久了还会得厌食症[5]。同时成人还应为儿童树立健康饮食习惯和良好进食行为的榜样。

2 生活起居指导

2.1 自理能力

学龄前期儿童已有部分自理能力, 如进食、洗脸、刷牙、穿衣、如厕等。但其动作缓慢、不协调, 常需他人协助[1], 可能会花费成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但应给与小儿鼓励, 使他们能更独立。

2.2 睡眠

睡眠需求个体差异较大, 6~7岁平均每日睡眠时间为10~12小时。睡前是孩子与家长相互沟通的好时间, 家长应利用此机会更多地了解和帮助孩子, 增加亲子情感。而且此期儿童想象力极其丰富, 可导致小儿怕黑、做噩梦等[1]家长需安抚小儿, 可在室内开一盏小灯, 入睡前可与小儿做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以减轻紧张情绪。

2.3 户外活动

学龄前期儿童十分活跃, 他们从日常游戏和活动中可以得到较多锻炼。所以此期儿童每天需要有户外活动、体格锻炼的机会, 如做体操、参加团体游戏或比赛等, 还可进行空气浴、日光浴、温水浴或游泳等活动。

3 疾病预防指导

3.1 龋齿

目前在我国小儿龋齿分布广, 发病率高, 儿童患病率50%~75%, 是危害儿童健康的一种最常见最普遍的疾病之一[6]。因此儿童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选择合适的牙刷, 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可选用含氟牙膏[2], 并注意营养, 多晒太阳,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以便早期发现龋齿, 早期治疗。

3.2 弱视

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力的眼病, 其发生率达3%左右, 治疗弱视是保护儿童视力的重要环节[7]。我们在培养小儿良好的用眼习惯时, 要经常注意孩子的眼部卫生或用眼卫生情况, 每年定期做视力检查。预防弱视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弱视的疾病, 消除隐患。

3.3 小儿肥胖症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儿童肥胖症也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肥胖对儿童的身心发育存在严重不良影响, 尤其对心血管系统危害较大, 是引发成人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8]。所以小儿应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以粮谷类食物为能量的主要来源, 适当少用一点油脂, 以保持合理的膳食结构[9]。父母肥胖的定期监测儿童体质, 以便早发现, 早干预。

3.4 心理问题

在儿童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调查中, 国外有人报道15%~20%的学龄前期儿童有行为问题;国内使用中文版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学龄前期儿童行为问题进行调查, 报道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10]。因此, 家长要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 注意经常与儿童的交谈沟通, 给他们宣泄和表达的机会。通过引导儿童与同伴和成人的交往, 培养其健康、正确的社会心理。让小儿在交往中获得技巧, 懂得基本的道德规范, 在处理各种矛盾和挫折中历练心志。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活动, 包括游戏, 塑造儿童的性格, 培养稳定的情绪, 让儿童获得愉快的、成功的心理体验, 从而增强自信心。

4 学前教育指导

4.1 安全教育

学龄前期儿童活泼好动, 运动能力逐渐增加, 但是机体发育不完善, 安全意识及识别能力差, 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且专人监护力度又相对减弱, 所以此期儿童是意外伤害发生的高发年龄段。因此要适时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 家长和托儿所机构应定期且及时地检修活动场所、玩具等, 预防意外事故发生。

4.2 学前教育

学龄前儿童绘画、搭积木、剪贴和做模型的复杂性和技巧性明显增加, 且游戏的模仿性更强[1], 因此可安排动静结合的活动内容, 使儿童在游戏中增强学习兴趣、开发智力, 学习关心集体、团结协作、遵守纪律及如何与人交往[2]。我们要重视学龄期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 使其形成心理健康、品德高尚、意志坚强、自主、自尊、自信、自立、自律等健康的人格雏形。同时, 学龄前期儿童好学好问, 家长应耐心地回答孩子的提问, 尽可能给予解答, 并且要按照小儿的智力发育特点, 安排适合的教育方法与内容。

摘要:本文从饮食、生活、疾病预防、教育等方面阐述了社区学龄前期儿童的家庭保健指导, 旨在为学龄前期儿童的家长如何呵护好自己的孩子提供借鉴。

关键词:社区,学龄前儿童,家庭保健

参考文献

[1] 崔焱, 张玉侠, 尹志勤, 等.儿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40-59.

[2] 赵秋利, 陈先华, 王健, 等.社区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89~90.

[3] 王慕进.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4.

[4] 祝小仙.看小看大学前期护理重点要牢记[J].家庭护士:上半月, 2007 (6) 78.

[5] 韩卫军.496例学龄前期儿童厌食原因调查分析[J].医学创新研究, 2007, 10, 4 (30) :153.

[6] 杜绍娥.小儿龋齿的调查及预防[N].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1995, 12 (1) :238.

[7] 朱向红.小儿弱视225例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07, 4, 14 (4) :32.

[8] 刘海云.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调查分析[J].中华临床新医学, 2005, 5 (4) :352.

[9] 黄小媛, 张桂娣, 周丽珍, 等.学龄前期儿童超重、肥胖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 :944.

[10] 孙立杰.600名学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7Fl1 (6) :332.

上一篇:精准扶贫政策项目进村入户的调研下一篇:新形势下基层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