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与信息化

2022-06-29

第一篇:翻转课堂与信息化

基于信息技术对翻转课堂教学的影响与作用

摘 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飞速进步的今天,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得到飞速发展并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当今的高等教育中,新型教学理念和方法随着信息技术产生。随之而来的是信息技术与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深度融合,创新型的教学改革方案不断推出。借助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方法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本文围绕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改革模式,采用信息化手段将其融合,为教学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翻转课堂 影响 作用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得到飞速发展并起着重要作用[1]-[2]。在教育领域,信息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至关重要。尤其是信息化发展与新型教学方法的深度融合,通过信息化的发展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更丰富的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3]-[4]。在教育领域中,借助信息化技术,当前翻转课堂的创新方式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广泛研究。本文围绕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改革模式,采用信息化手段将其融合,为教学发展提供新的思路[5]。通过阐述翻转课堂的起源和发展,由此进行信息化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方法分析,最终给出信息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2.基于信息技术对翻转课堂的影响与作用

翻转课堂的起源应该追溯于2000年,拉格教授和普莱特教授在2000年的时候发表的著名论文中,提到翻转课堂的概念[6]。贝克尔教授在国际十一届大学教学会议上首次提出翻转课堂的概念。世界著名的可汗学院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在其学院开展了翻转课堂的实验教学,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了翻转课堂领域的领军人物[7]-[8]。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第一种模型,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资源和网络上的课程资料,通过在线的讨论获取课程的基本知识。之后,学生通过课程的测试,完成学习过程。

第二种模型,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记录问题,并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教师加以引导,解决学生的问题,并补充问题使学生真正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第三种模型,学生的学习分为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两个部分。在这两个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为翻转课堂提供学习的前提,为学习环境和学习情境的建立提供有力的保障。

信息技术虽然不是翻转课堂的唯一建立途径,但是信息技术为翻转课堂提供了多样的、丰富的和个性化的教学资源,提供了多种途径的交互方式。比较传统的教学环境来说,这种引入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更能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3.结语

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技术对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其次对信息技术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教学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互联网信息的获取教学、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和互联网信息的再创新三个方面进行了信息发展对翻转课堂创新教学方法影响和作用的深入分析。引入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创新教学方法,有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且能够在人员成本、设计成本、教育教学多样性、互动性和趣味性等多个方面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为今后创新性教学模式发展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丁建英,黄烟波,赵辉.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01).

[2]陈安.基于同伴教学法的翻转课堂的思考和实践――以高职《会计信息化》课程为例[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

[3]戴鹭坚.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推动教学信息化快速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04).

[4]冯琳玲.利用信息化平台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方法[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7).

[5]唐洪鹏.微课程与数字教学的大数据――兼论翻转课堂应用与教育信息化[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12).

[6]周春花.信息化环境下的“翻转课堂”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1).

[7]银涛.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1).

[8]李云晖,王君.高等教育信息化趋势下翻转课堂学习模式设计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4).

第二篇: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魅力

---2016第三届翻转课堂大会有感南梁中心小学 狄小燕 11月19日,我们翻转课堂课题研究组成员在教研室高德权书记和南梁中心校侯权校长的带领下,一起奔赴山东宁阳参加了2016全国第三届翻转课堂大会。到达宁阳已是晚上7点多,我们谁也顾不上歇息,迫不及待地阅读了本次翻转课堂会议日程安排和课堂教学展示安排,提前做好了计划。

在这两天的时间里,与会的千名教师通过顶级专家讲座、县教育局长校长圆桌论坛、翻转课堂名校校长高峰论坛、翻转课堂现场观摩、指导及研讨形式,从理念到实践过程,从专家到一线教师,全方面地剖析了翻转课堂,分享了教育信息化,将翻转课堂的实践过程一一呈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不同翻转模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从中寻找出适合我中心校的模式并进行教学应用。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的风采在于课堂。在本次课堂教学展示课中,我听了宁阳恒文学校刘延鹏老师的《多边形的面积》和肖亭老师的《解决问题》两节同课异构翻转课,体现了不同的教学模式,不论哪种课型,师生们都展示得淋漓尽致。

刘延鹏老师在前一天晚上把多边形面积的微视频内容提前发送给了学生,微课中有讲有练,涵盖了新课的重难点。学生通过看微课完成课前自主学习的任务,老师可以借助这个平台看到所有学生的作业情况,视频是否浏览,各个题目的正确率,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有了这个后台的数据,教师的备课更有针对性,困此才有了学生课堂中精彩的展示。 肖亭老师能紧紧把握重点,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从各个角度、用不同的策略组织自己的教学活动。本着一切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她以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敢于放手,大胆尝试,让学生自己主持讨论活动,真正提高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我们领略到了翻转课堂中信息技术魅力的同时,也被我们老师的文化底蕴和教学智慧所折服。

聆听了专家的讲座,观摩了名师的翻转课,对翻转课堂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有了更多自己的思考。

1、翻转课堂的引入首先需要老师们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传统的课堂模式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老师独霸课堂,整堂课几乎是老师的才华展示,学生是按照老师的预设完成学习任务。翻转课堂则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角,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师变成了课堂的管理者。

2、翻转课堂要根据每课的教学内容,合理确定借助微课。

初期制作一节微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首先要考虑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借助微视频。它切入点应该是怎样的,怎么将一个知识点融入到一个仅有几分钟的微视频中,如何将知识点的呈现变得有趣,让学生爱看并且自主学习,课堂翻转以后,所学的内容学生已经在家学习过了,基本上已经掌握了,那么课堂时间如何处理?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怎么设计?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需要琢磨的,需要时间和点滴经验来处理的。

3、翻转课堂模式的实施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翻转课堂的实施是基于微视频的,微视频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一份精美的微视频从设计到制作完成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研究,我们在不断学习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实践,沉下心去精心设计。同一个问题,不同角度的设计,不同技术的处理,在课堂上微视频的效果大不相同。从宁阳学习归来,我校老师在微课方面已经有了起步,学习录制有用的微课,并且自己用微讲师开始录课。

4、翻转课堂模式的实施更需要我们课题研究组成员的团结协作。

我中心校正处于翻转课堂改革的初期,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前期需要准备的太多太多,单单是微视频这一项,就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因此我校的老师们要团结协作,巧用分享,再加上信息技术的助力,能将这巨大的压力化小,推动教育改革在我中心校的顺利实施。

翻转课堂的引入,给我们南梁中心校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力量,很幸运时代赋予我们一个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机会,我们课研组成员将积极投身于翻转课堂的改革中,争取在短期时间内翻出学生的精彩,翻出老师的精彩,翻出南梁中心校的精彩,让南梁的老师走起来。

第三篇: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

【摘 要】从课程内容分析、学情分析、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和考核评价等方面开展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并以电力类高职专业电力系统分析技术及应用课程中的“电压调整的措施”一课为例,具体阐述翻转课堂模式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情况。

【关键词】翻转课堂 信息化 教学设计 高职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77-02

一、问题的提出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作为一种颠覆性的教学新模式,正在日益引起教育者的关注。翻转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借助信息技术,课前传授知识,并在课堂上实现知识内化。这一模式在激发学习主动性、扩大教学空间、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被教育者寄予厚望。基于翻转课堂模式对高职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职课堂教学设计要把握高职教育的性质和高职课程体系的特征。这就决定了课程内容不仅是教授某个知识,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如何服务于职业能力目标。在高职教育中,不存在纯粹的理论知识课,而是在学和做中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这点和中小学教育,乃至本科教育存在明显不同。因此,在对高职课程进行翻转课堂的设计时要特别注意考虑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和技能型的特征,与任务导向等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教学法相结合。同时要充分考虑我国高职生基础薄弱的特点。本文将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开展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并以电力类高职专业电力系统分析技术及应用课程中的“电压调整的措施”一课为例,具体阐述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情况。

二、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思路

(一)课程内容分析。与常规的教学一样,教师仍然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并分析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梳理课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自学能力,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重点,录制成微课,供学生课前自行学习;而对于课程难点,考虑到高职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最好是在课上由教师引导进行强化,课下再发放有针对性的微课,供学生反复观看。同时,高职教学特别注重能力目标的达成,因此对课程的能力目标,一般应在课堂上,由教师结合岗位工作,创设教学情景,设计岗位任务,以“做中学”的形式达成;对情感目标,也应在课堂的教学情景中与技能训练融为一体。根据这样的思路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师便能明确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课前和课堂上分别应该如何设置教学活动。

(二)学情分析。高职生普遍存在思维活跃、信息化素养较高、学习的职业导向性强的特点,因此,结合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模式契合学生的需求。但是高职生理论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自学习惯等缺点也十分突出,因此教师在进行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课前供学生自学的微课涉及的知识点及配套练习不宜过难,要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保持自学的信心,任务量不宜过大,要考虑到学生的课外学习压力;二是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将课程内容与实际的工作岗位任务结合,同时要把任务拆分为多个简单的子任务,降低任务难度。

(三)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信息化教学环境为翻转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全方位的交互形式,比传统的教学环境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张金磊等提出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是翻转课堂学习环境创设的两个有力杠杆。信息技术的支持和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保证了个性化协作式学习环境的构建与生成。

(四)考核评价。在实行翻转课堂模式的过程中,应形成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多维度评价体系,以客观地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在信息化手段的支撑下,课程的考核评价可以更高效、客观地实现。比如,利用慕课平台等课程网站技术,可以管理学生的课外学习行为,客观记录学生学习的时间、频次、活跃程度等,同时设置的在线测试考题可以实现自动评分功能。而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自动化软件完成岗位任务时,也应尽量采用软件来实现学生技能操作的过程记录和自动评价。

三、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实例

本文选取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中的“电压调整的措施”一课(2课时)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开展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课程内容分析。本课主要介绍4种电压调整的措施及优缺点,并结合变电站运行人员的岗位任务,开展电压―无功综合控制训练。

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其一,知识目标,即掌握影响母线电压的四种因素、四种电压调整的措施及其优缺点、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其二,能力目标,即能够识别电压越限的母线、能够恰当选择调压措施。其三,情感目标,即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培养根据行业规程规范作业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如何推导出4种电压调整的措施,教学难点则在于这如何恰当选择合适的调压措施。

综合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和重难点,梳理本课课前、课堂两部分的教学任务为:课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学重点的自学;课上,教师在检查确认教学重点达成后,采取多种手段,带领学生攻破教学难点。

(二)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电压降落的公式(1),有能力通过自学理解本课负荷母线电压的表达式(2),并推导出影响母线电压的四种因素。

(三)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过程设计。具体如下:

教学难点1的攻破(15分钟):在讲述调压措施的优缺点时,由于教师生活中调节温度的例子与调节电压非常类似,因而可设计一段flash动画来进行类比讲解,将调电压类比成调节温度,将发电机类比成中央空调,输电线路类比成热量输送的管道,变压器分接头类比成中央空调的遥控器,电容器类比成额外装设的空调挂机。通过这种生动的讲解形式,学生可以自行开展对四种调压措施优缺点的讨论。

教学难点2的攻破(50分钟):在对教学难点2进行讲解时,教师可创设变电站的工作场景,引入一个任务:“当发现母线电压偏低时,运行人员该如何根据监视画面上的实时数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调压手段呢?”这就是变电站运行岗位的日常工作之一――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同时也是本课的第二个教学难点。教师可首先介绍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概念,并将控制策略下发给学生。随后借助变电站运行仿真平台,让学生开展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练习。该仿真平台能让学生在变电站监视界面上模拟设备投退、变压器档位调整等操作,同时,学生能在界面上实时看到操作对线路功率、母线电压带来的变化。教师通过该平台下发几种不同的初始状态,每组学生对一种初始状态进行调压,并根据教师下发的控制策略来调节变压器分接头档位或投切电容器组。调压的过程将被仿真平台自动记录并评分。随后每个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调压心得。至此,通过仿真任务的完成,第二个教学难点得以解决。

(四)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考核评价设计。本课的教学评价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软件自动评分,比如课程平台自动记录的学生在线学习活跃数据、在线测试结果,以及仿真软件平台对学生操作的自动记录和评分;二是教师评分,即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分;三是学生推优的评分。

经实践证明,将翻转课堂模式引入高职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效率。在应用翻转课堂模式的高职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紧密结合高职教学的特点,构建以技能培养为主要目的的翻转课堂模式。

第四篇:探索微课教学模式 体验翻转课堂 推进教育信息化

——巨野县凤凰小学15位教师赴青岛学习“翻转课堂、微课程与教学模式创新”

为促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新型教学理念,提高教师微课开发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探索和总结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的新模式,12月27日——12月30日,巨野县凤凰小学组织15位教师到青岛市黄岛区弘文学校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研究论坛及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实践指导专场研修班”的专题培训。

三天的学习分别由苏州电教馆馆长金陵、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柯清超教授、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教科所所长刘永春、重庆市聚奎中学教科室主任张渝江四位知名教授担任主讲,并有计划地安排了六节微课和翻转课堂展示课。整个活动以理论讲授、案例观摩、展示研讨及交流等相结合,以微课理论、设计与制作、翻转课堂的应用为主线,使教师掌握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有效应用模式。

对于凤凰小学教师来说,本次参会可以说是第一次有意义的近距离接触“翻转课堂”、“微课程”等教育新理念。教师们观摩了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副校长王水丽等六位教师的翻转课堂教学展示,聆听了专家们有关微课和翻转课堂教学的专题讲座,受益匪浅。尤其是柯清超教授的讲座更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他亲自讲解制作微课的方法和相关软件的实际操作,为大家打开了微课制作的一道厚重的大门。整个讲座如同行云流水,洗涤着每一位听课教师的心灵。

巨野县凤凰小学校长刘金庆说:“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学校一直在探索翻转课堂的实践,回去后,学校将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学习,力争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运用微课等教育手段和资源、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打造出高效课堂的途径。”

参加此次培训,强化了凤凰小学教师对基础教育领域实施微课教学和翻转课堂重要意义的认识,丰富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增强了推进微课教学和翻转课堂的决心和信心,更为学校进一步开展“翻转课堂”,促进新型教学模式和微课程设计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动力和理论支持。

< 2014

巨野县凤凰小学 孙巨林> 年12月31日

第五篇:翻转课堂:信息技术下的先学后教

“翻转课堂”:信息技术下的“先学后教” “翻转课堂”是最近出现的一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新教学模式。其具体流程如下:学生在课下观看教师事先精心录制的微视频并进行在线检测,课上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尝试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检测反馈的结果及大家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有针对性地一对一或一对多辅导。我们不难看出“翻转课堂”的整体流程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课下自己看微视频、做在线检测和同学之间的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可以看作“学”;第二部分是教师课上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我们可以看作“教”。所以,我们可以把“翻转课堂”看作“先学后教”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或信息技术下的“先学后教”。对此,有学者提出异议:“过去是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课,现在是在家里听教师讲课,只是换了个时间和地方,翻转的是时间和地点,但没

一、“翻转课堂”的优势

(一)“先学”素材丰富,操作控制灵活

曾有专家研究“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发现其问题:“先学”素材是文本式的学习材料,不生动、不形象,学生自己占用时间过长,无法永久保存,也不便于经常性的回溯复习。而“翻转课堂”恰好解决了上述问题。基于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翻转课堂首先丰富了学生自学的素材,文本、声音、图像集于一身的微视频不仅形象生动,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整合了网络的优质教育资源,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实现了学习资源的个性化,同时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了解到很多课本上没有、教师讲不到的知识。笔者认为这对于学优生与学困生都是有益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所有同学面对同一张导学案或其他“先学”材料,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这两部分同学都得不到理想的发展。而在”翻转课堂”中,学优生可以借助于网络的共享资源学习更多、更深的知识,为将来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使学优生通过因特网了解外面的信息,寻找自己的不足,避免成为”井底之蛙”;学困生则借助网络技术挑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以及时弥补知识的不足,避免了”想学但跟不上”的窘境。其次,基于人机交互技术的”翻转课堂”体现了界面的智能化,”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反复观看教学视频或教师制作的辅助性课件,期间可以灵活地暂停、重复或快进,并做好学习笔记”。学生可以自主掌握学习的节奏及进程,实现了学习过程的个性化选择。从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到学习进程的灵活控制,真正落实了”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的课程基本理念。

(二)共享优质教育,量化学习评价

目前我国教育发展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丰富的教学资源、优秀的师资力量、良好的发展平台及全国重点大学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的教育始终困扰着国家教育的整体发展。”翻转课堂”的出现无疑为西部地区带来了福音,西部地区的学生可以基于网络的共享教育资源平台聆听优秀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学习借鉴别人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想,弥补自身的不足,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翻转课堂”除了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与加强文化交流的功能外,还有利于解决社会上令人头疼的“择校”问题。“择校”本质上并不是选择学校,而是选择优秀的师资力量。借助“翻转课堂”无论什么学校的学生都能享受最好的教师与教育资源,又有谁还去”择校”昵? 新课程改革提出:”学习评价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一线教师与众多学者在过去质性评价课堂的基础上引入量化管理的评价体系,为了使评价更加科学与合理,避免由于个人主观教学经验所带来的误判,更好地掌握学生学习的进程,及时调整教学措施与手段。那么如何量化,尤其是学习过程的量化,一直困扰着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与研究者。”翻转课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系统充分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在”先学”阶段进行在线监测,评估自己的课前学习情况,教师借助其全面的分析系统准确地了解学情,从而准备课上有针对性的”教学”;在”后教”阶段,学生又可以通过在线测试来检验自己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哪些方面存在不足,教师可以跟进学生的后续学习、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

(三)促进教师发展,深化教育改革 随着不少学校开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角色得到专家学者的重新审视,并提出了教师角色转型的有效路径:(1)教师要由课前教案的书写者转变为课程视频的设计制作者;(2)教师要由课堂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交流互动的组织参与者;(3)教师要由课后练习的局外者转变为学后反思的促进辅助者。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发展新的教学技能的要求。首先,教师需要掌握设计制作视频的技术,借助图表、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形式配上教师的讲解模拟课堂教学情境,并且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及需求,设计的视频要生动形象,便于学生自学。第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中心,他们需要在实际的参与活动中通过完成真实的任务来建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策略达成这一目的”。教师除了要有新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外,还要具备组织学生参与课堂的能力,让师生、生生之间充分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独特的认知方式、个性特征、交流互动方式等多种因素,以确保学生积极有效地在同伴中交流课前自学到的知识”。第三,教师要学会数据分析,对学生的在线检测能够给予准确及时的反馈,同时要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及方法。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教师应“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信息技术知识”,“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应用到教学中“以及”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翻转课堂”的要求恰好与《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不谋而合,再一次体现了“翻转课堂”促进教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功效,积极推动着中国教师的“卓越”进程。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指出: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倡导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而“翻转课堂”怡好就是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翻转课堂”的应用、实施及推广有利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缩小与欧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差距,为深化教育改革增添助力。

二、对“翻转课堂”的反思

(一)实施对象、条件、科目的选择

余文森教授基于二十多年的学习、实践和研究认为:“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然后针对学生阅读和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这就是一一‘先学后教’。”但是如何判断学生已经有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的能力昵?这是一个长久以来困扰一线教师的问题。即使能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界定,那么必然存在一部分自主学习能力缺失的同学,他们的教学怎么进行?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对特级教师进行访谈后,认为:我们可以借助于“翻转课堂”的现代信息交互技术对学生进行在线测试,判断他是否有自主学习能力;然后让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教材与教师进行—对—的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课程标准要求之间的差异来进一步判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了何种程度。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着学科的差异,即:一个学生语文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强,他的数学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可能很弱甚至不具备。那么对于第二个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可以打破原有的班级常规教学,把某一学科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安排在一起上课,把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同学安排在另一个教室上课,学校教学实行“走班制”即进行差异性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进行“先学后教”模式下的“翻转课堂”教学,而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同学则应进行“先教后学”。至于这一点,有学者曾说过“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必须先教后学,但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教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上面”。也就是说,通过“先教后学”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达到一定程度后,转化成“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这就启发教师不要盲目跟风,别的地区、学校、班级“翻转课堂”进行的热火朝天,我们不假思索地也要去效仿实施,结果必然是失败的。教师应该认真分析自己学生的状况,根据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归类,然后在前人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

同时,我们要注意实施对象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状况。虽然很多地区的小学正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并且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小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期,对成人有高度的依赖性,让他们进行课前的微视频自学,形成错误的认知将会使后面的教学难上加难。正如有的专家明确表示:“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年龄还小,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以及学习的自觉性还不够强,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开展‘翻转课堂’并不适宜。”相反,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强,心理成熟度高,已经初步具备了辩证思考的能力,在大学推广“翻转课堂”将会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更加广泛的联系与深入的思考。

根据现有的实践与研究,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教学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效果更为突出。笔者反思,是不是所有的理科教学都适合“翻转课堂”?以数学学科为例,进过实践研究发现有些抽象的概念性的知识还是以传统的教师讲解为主效果比较好,例如微积分的初步、复数、逻辑与演绎等。同时,“翻转课堂”能不能应用于文科教学?适合运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的知识存在哪些特点?大量的实践证明:翻转课堂的实施在扩展到其他学科的课程以后,虽然由于学科特点不同,在实施内容、实施方式上会有一些差异,但基本上没有原则性的障碍。

(二)翻转课堂本土化的困境

“翻转课堂”产生于美国的教学实践,它符合美国人的教育理念与教育需求。由于中美两国在传统的文化观念、教育理念及课堂教学环境等诸多关键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将翻转课堂应用在中国的实际教学中必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基于已有研究,翻转课堂本土化的困境主要有两点:一个是我国实施翻转课堂的教育差距: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对学生需求的关注;教师以讲授为主,研究性学习尚待深入普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对教师依赖性较大;教学限定于大纲及进度要求,灵活性较弱。另一个是我国实施翻转课堂的现实困难:教育循规蹈矩,变革意识较弱;区域经济差异较大,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教育信息化程度、软硬件环境差异较大;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各级学校班级人数规模普遍较大;家庭、社会对实施新模式的理解和支持程度不一。 此外,我国的教学课程改革经过几十年的实验与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教学模式与方法深深扎根于本土,充分考虑到了我国一线教师与学生的现实情况与具体需求,在实际教学中谋求课程变革,在课程改革中谋求教育发展。面对当前“翻转课堂”的火热局面,笔者认为我们要冷静地分析与思考,不能盲目地放弃甚至否定已有的研究成果,将现有的课堂全部翻转成“翻转课堂”。如何将国内现有研究成果与“翻转课堂”结合,提炼出适合我们的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将考验我国教育专家与学者的智慧。有学者经过“洋思课堂”与“翻转课堂”的比较研究提出:“‘翻转课堂’必须与‘洋思模式’等传统的、经实践证明有效的课堂教学相互补充,相互整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与此同时,基于我国传统文化与新课程教育理念,结合已有的教学模式和“翻转课堂”,学者们积极建构新的“翻转课堂”模型。虽然这些中国本土化的“翻转课堂”模型只是理论上的建构,有待于实践的验证与研究,但是从这些学者努力的方向我们能够看到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者正在理性地吸收、融合国外先进教学模式进行再创造的可喜一面,更难能可贵的是一线教师也开始参与进来并取得了一定成绩,被专家称道的“重庆聚奎中学和深圳南山实验学校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国内基础教育领域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旗帜”。

还有,“翻转课堂”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而对于教师来说则是一个更大的挑战。教师除了要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与数据处理能力之外,还需要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对教师角色重新定位,“由‘先教而后学’转向‘先学而后教’,由‘注重学习结果’转向‘注重学习过程’,由‘以教导学’转变为‘以学定教’”。同时,教师必须想尽各种办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师生情感交流的缺失

基于人机互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能影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导致学生对智能设备的依赖,降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人际互动氛围,促进人际关系健康发展。毕竟,教学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两者面对面的情感联系会对知识的取得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古往今来的无数教育实例告诉我们:教师的一句看似随意的关心、鼓励、启发都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的发展。然而,“翻转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减少了师生情感交流的时间,弱化了教师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华东师大的钟启泉教授指出:“教育需要当面交流,课堂是不可复制的,这都是教育常识。同时,教学的过程一定是人际互动智慧的碰撞„„没有思维碰撞,教育就无法完成。”在实际的“翻转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毫不客气地提出“师生之间的现场互动减少了,教师在微课中的讲解也是课前预设的而不是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现场生成的”。也有教育行政人员谈到“翻转课堂的做法失去了课堂教学最宝贵的交流与沟通”。同时,学生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可能加重学生的负担,形成负面情绪,甚至产生厌学的情况。由于“翻转课堂”目前还缺乏师生之间的有效情感沟通与交流,许多教师因不能及时了解学生而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这些都是当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

(摘自《教学与管理》2015年10月,作者:于洋、傅海伦、张艳丽)

上一篇: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下一篇:副总经理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