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安全检查表

2023-03-16

第一篇:污水处理厂安全检查表

污水处理厂安全检查自检自查情况报告[模版]

消防安全检查自查情况报告

按照贵站关于组织开展区内建设项目现场消防安全检查自查的通知,为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法制观念,全面提高建筑工地抗御火灾的能力,预防建筑火灾事故的发生,近期我项目部在建设单位的重视下,协同监理单位组织现场施工人员班组负责人进行宣传教育,及消防演练,对施工中存在的消防隐患问题逐一排查,并组成消防安全生产检查小组,小组人员名单:

1、

2、 组长:史岚 副组长:刘树林

成员:吴秀亮 苗振芬 梅兴元 吴昱宪 朱亚强

刘冬 赵俊岭 苗建睿

2013年12月7日检查小组将污水处理厂在建工程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逐一进行检查,现将检查内容汇报如下:

一、 自查工作落实情况

为抓好此次自查工作,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目的,在开展自查前,我项目认真学习了关于组织开展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检查精神,对项目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工作。认真落实文件内容。

二、 自查内容及整改情况

1、

2、 项目部2013年12月7日已制定消防管理制度。 项目部有消防管理制度并定期开展消防检查,明确消防安全负责人,消防安全负责人由刘树林担任。

3、 已制定结合现场实际专项方案。

4、 已制定用火、用电和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储藏及使用等消防制度。

5、

6、

7、 已组织消防防火演练。 现场设有吸烟室。

施工现场活动板房建设符合规定,民工宿舍无乱拉电线、私接大功率电器,私自使用燃气现象。

8、

9、 施工现场设置消防给水系统,管径40完好,使用方便。 电、气焊人员均持证上岗,作业时焊工穿防护衣具,焊工作业范围内有焊工操作规程及安全警示。

三、 施工现场消防设施配备情况

自查中发现项目部消防设施配备不全,现根据文件要求配齐消防设施(灭火器、消防水源),防止突发火灾事件中贻误救火最佳时机。

四、 消防安全检查自查落实情况

1、 项目部已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回消防安全检查,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将目标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员,严把材料采购关。

2、 对动用电、气焊等明火实行严格的动火审批制度,并设动火监护人,实行监护。实行明火作业时,必须避开易燃易爆品和装置。操作完成后要认真清理现场,防止暗火发生。

3、

4、

5、 严禁在明火作业范围从事油漆等易辉发性气体作业。 严禁在施工现场吸烟,并设吸烟室。

各种用途的临时用房、仓库、堆料等布局合理。

五、 检查用火、用电、用气情况

检查中发现施工人员对用火、用电、用气常识了解不全面,已按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普及消防法律、法规和用火、用电、用气常识教育,使从业人员了解消防要求,增强消防意识,提高自救能力。营造了解消防、关注消防、参与消防的社会氛围。

通过此次自查工作,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今后我项目将严格按贵站文件精神,正确认识消防防范方面的不足,不断提高抗御火灾的能力,预防建筑工地现场火灾事故的发生。

特此报告

廊坊市中太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12月13日

消防安全检查自查情况报告

工程名称:永清县城污水处理厂扩能提标改造项目施工单位:中太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2013年12月13日

第二篇: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方

根据《XX县水务局关于开展全县水务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的内容要求,现将XX县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方案制定如下:

一、工作目标和重点

工作目标: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整改、重实效”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开展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通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全力保障XX县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开展,全力保障设施设备运行安全。

工作重点:重点围绕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特点对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开展检查和整治,特别是要全力确保重点设备和关键设备运行、有限空间作业和危险化学品等安全生产。

二、组织机构

成立XX县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成员如下:

组 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运营部。办公室负责与相关部门、污水处理厂(站)联系,负责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的具体组织协调和指导。

三、安全生产大检查范围、内容

(一)检查范围

1、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落实情况。重点检查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保障安全投入情况。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重点检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安全生产管理、操作技能、设施设备和作业现场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情况;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落实情况。

3、安全风险管控情况。重点检查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完好状况和日常管理维护情况;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和公告。

4、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重点检查建立事故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自查自改自报。

5、应急管理情况。重点检查应急组织体系建设情况;编制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配备必要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情况;开展事故应急处置的总结评估工作情况;加强岗位应急培训情况。

(二)检查内容

检查内容包括由公司负责运行管理的XX县污水处理厂,以及微型污水处理站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情况。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各厂(站)的主要负责人要亲自负责,组织落实,层层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实施,并深入操作一线逐点排查,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大检查收到实效,不流于形式。

(二)做好查出问题的整改

各厂(站)要根据主要内容认真对照检查。坚持“查出即改”的工作原则,发现的不安全因素要分析产生原因并及时消除,对查出的问题要尽快整改。对威胁人身、设备安全的重大缺陷或隐患,要立即解决。对暂时不能消除的要制定控制措施,落实责任人并制定整改计划,确保可控在控。不能确保生产安全的,按要求及时上报公司协调解决,坚决杜绝发生季节性事故。

(三)全面做好设施设备异常的应对工作

各厂(站)要继续做好汛期应对措施的落实工作。要结污水处理行业的实际抓住重点,做好高低压供用电柜、生化处理系统、潜污泵、风机等重点部位出现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置工作,完善应急预案,保证应急物资的完备,保证应急队员的通讯畅通,提高管理人员及运行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四)坚持标本兼职,构建长效机制

对检查中发现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及时总结提炼,固化为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建立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的长效机制。要把安全生产检查贯穿于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与安全专项整治重点工作相结合,标本兼治,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细化到每个岗位的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第三篇:污水处理厂巡回检查制度

巡回检查制度

一、队组对所内全部设备实行“三级”“五定”巡检制度,“三级”即操作工、维修工、队干三职, “五定”即定点、定人、定方案、定标准、定巡检周期。

二、巡回次数规定:值班员每小时一次,维修工每班进行一次巡检,队干每周进行一次巡检。

三、在设备巡检过程中,发现事故和缺陷隐患,应逐级汇报处理。

四、值班人员应每一小时对污水处理厂设备进行一次巡回检查,检查项目如下:

1、水泵运行情况是否正常。

2、各种阀门管路有无滴漏现象。

3、各水箱水位情况。

4、加药装置是否正常。

5、生物指示池内有无树叶杂草。

五、队组应加强对所管辖范围巡检工作的管理,随时检查所管辖范围人员的巡检情况。

第四篇:污水处理厂环境监察现场检查方法

一、运行设备现场核查

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由进水口超越管、格栅、提升泵房、沉砂池、曝气池、二沉池、接触池、排污口、污泥脱水车间等构成,可以从这些设备外部运行状态初步判断处理工艺运行情况。

(一)超越管

多数污水处理厂设置有超越管,要根据超越管位置进一步核查确认进水水量。超越管设置有的位于进水提升泵的集水井中,有的位于生化池前的分配井中,个别污水处理厂在这两个位置都设置了超越管。如流量计位于超越管前,且超越管阀门开启,核算时要扣除溢流部分的水量;如流量计位于超越管后,则流量计读数就是实际进水水量。

(二)进水口

根据水的颜色气味初步判断水质情况,一般颜色较深和气味较重的水有机质成分较多,污染物浓度也较高,且可根据水位初步判断流量。

(三)粗格栅

格栅作为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第一步环节,可以通过格栅上是否有运行痕迹、有无栅渣存放工具、栅渣洒落痕迹等判断格栅是否运行。

(四)提升泵房

查看泵池的水痕、水位。若提升泵正常开机,水痕上下波动不大,水位较低;若刚开机,池壁上的水痕明显带水,水位较高,并且可能下降幅度大。通过查看水泵额定流量、运行时间和台数,校核流量计进水流量。

(五)沉砂池

沉砂池有大量底泥上浮,说明排砂系统长期故障,底部积泥,预处理效果差。

(六)曝气池

查看活性污泥的颜色气味,判断工艺运行是否正常。一是运行正常的生化池活性污泥的颜色呈黄褐色,有泥土气味,泡沫较少呈白色且容易破裂;二是曝气不足、进水水质偏高、生化不充分、污泥龄短、污泥负荷高,会导致污泥颜色发黑发臭、泡沫增多且不易破碎;三是曝气过量、进水水质偏低、生化过量、污泥龄长、污泥负荷低、无机化的污泥会导致污泥颜色发黄接近泥土、气味小、泡沫呈茶色灰色,污泥不易被打碎。

(七)二沉池

主要查看出水堰的出水水质是否清澈、活性污泥絮凝沉降性能,运行较差的二沉池,浮渣泡沫较多,出水混浊。

(八) 消毒及排污口

查看排污口处理水的感官指标,处理较好的废水应该是清澈透明的;出水发黄可能氨氮或总氮会超标;在总排口生长较多的丝状藻类,通常源于出水总磷偏高;如二沉池沉淀效果不好,泥水没有明显分界线,可导致SS和COD超标,同时查看排污口建设是否规范。

(九)污泥脱水车间

根据脱水后的污泥判断工艺运行情况,运行正常的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呈黄褐色、有泥土气味、不沾手、结成块状,运行不正常的腐败污泥或无机化污泥颜色发黑、沾手,呈松散状。

二、自动监控设备与中控室现场核查

(一)在线监测设备

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设备包括进、出口流量计、化学需氧量、氨氮、悬浮物、总磷、总氮测定仪、PH计等。

1、流量计

查看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一是根据瞬时流量计显示流量,同时查阅中控室进水水量历史曲线,对照近期每天进水量变化规律,估算日进水量;二是根据累计流量计显示流量除以对应的时间计算得出日平均进水水量。用累计流量核查进水水量要与中控室进水水量历史曲线进行校核。

2、污染物测定仪

一是查看仪器管路完好性,防止因部位老化影响自动分析仪运行的性能,导致数据不真实;二是检查仪器量程设置,防止因人为调高测量量程,导致测量值与真实值偏差较大;三是检查在线监测采样探头安装以及采样频次设置是否符合规范,四是检查反应试剂浓度配比、有效期等,防止人为改变药剂性能。

(二)中控系统 中控室是全厂运行的一切数据和设备状态的集中体系,可直观地反映污水处理厂整体运行情况,实时监控进出水量、COD、NH3-N、SS、曝气池的溶解氧(DO)、污泥浓度(MLSS)、鼓风机电流、鼓风量、曝气设备的运行状况等指标。现场主要查看中控室核查期内上述参数是否保存完整(一年以上)、能随机调阅趋势曲线图,通过曲线图的关联性验证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例如,提升泵电流曲线和进水量两条曲线应该有同步同向变化,即同时增大或减小(对于带变频调速的提升泵,则比较其运行频率和进水量是否同步同向变化)。集水井液位曲线、提升泵扬程曲线、瞬时流量变化曲线逻辑走势一般规律是:集水井液位增加,提升泵扬程减少,流量增大;如集水井中液位明显上升,而进水量没有明显变化则推断可能存在超越偷排;当集水井液位降低时,提升泵实际扬程增大,流量减少。生化反应池污泥浓度一般在2000mg/L~5000mg/L之间。反应池厌氧段溶解氧浓度在0mg/L~0.2mg/L之间,缺氧段溶解氧浓度在0.2mg/L~0.5mg/L之间,好氧段溶解氧浓度在1.5mg/L~3mg/L之间。对于生化反应池好氧段来说,如果溶解氧过量,会出现污泥发黄、无机质成分增多、氨氮硝化过度、总磷吸附量下降等情况,可导致出水段泥水分离快、总磷偏高。同时,由于好氧段溶解氧过量,又可能导致缺氧段和厌氧段溶解氧浓度升高,不利于反硝化脱氮。如果生化反应池好氧段溶解氧过低,会出现污泥颜色发黑、生化不充分、氨氮硝化不足等情况,可导致废水处理效果降低,出水COD、NH3-N和总氮超标。

三、减排台帐现场核查

减排台帐主要包括生产运行月报表、厂内自测化验单、电费单、购药发票、污泥处置记录等原始单据、自动在线监测数据及趋势图、监督性监测报告、第三方巡检记录、日常检查笔录等。可进一步通过查阅生产运行台账校核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一般吨水干泥产生量0.1~0.12千克;湿泥产生量比例要根据污泥含水率计算,如污泥含水率为80%,则一般吨水干泥产生量0.5~0.6千克,还可通过用电量验证处理水量,一般吨水耗电量为0.2度~0.35度。

第五篇:城区污水处理设施检查汇报材料

陇西县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

建设和运营情况汇报

陇西县人民政府 (2011年10月17日)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和运营情况检查的通知》(甘政督字„2011‟30号)精神,为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实行预警监控确保完成全年污染减排目标任务》(甘政发„2011‟103号)要求,我县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力整改落实,目前全县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运行正常。现就我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及配套管网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情况

(一)全县给排水整体情况。陇西县地表水贫乏,城区用水全部为地下水。工业用水井大部分在渭河河谷城关—文峰地段,生活用水井主要分布在西河河口、乔家坪—文峰古河床及东三十里铺渭河右岸。县自来水公司有三座水厂(城关、文峰、乔坪),一座加压泵站(李家营加压泵站),300立方米和500立方米高位水池各一座,有水源井17眼,全部取用地下水;日供水能力1.2万立方米,主要供应县城及文峰镇生活用水。目前,全县除城市统一供水外,还有西北铝加工厂、华兴铝业有限公司、西北

有色冶金机械厂、酒精厂等单位均为自备水源供水,日供水能力2.5万立方米,主要供应东、西郊工业区生产生活用水。目前,县给排水公司平均日供水量约为5500立方米,高峰日供水量9000立方米。另外,随着引洮一期工程的开工建设,我县计划建设陇西县城区供水工程首阳水厂,2015年设计供水规模为9万立方米每吨,2020年设计供水规模为15万立方米每吨,供水范围包括首阳镇、巩昌镇及文峰镇,该项目已经过初步设计审查,即将进入施工图设计及施工建设阶段,项目建成后可全面解决城区工业生活用水问题。

陇西县城区原有市政建设底子薄、基础设施差,近几年全县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分别在巩昌镇、文峰镇等部分道路建设中兴修了排水设施,基本上做到了雨污分流。目前,全县建成区现有排水管道 23.5公里,排水井877座,城区生活污水汇入城东3000多立方米的化粪池,经物理(沉淀)处理后用污水泵提升排入渭河,但雨水仍采用明渠排放,就近排入河流或农田。

(二)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情况。2002年,经过市、县两级大力争取,陇西县城区污水处理工程于2003年批复, 2004年正式开工建设,2008年底建成,年底通过省环保厅验收,2009年县上按照给排水一体化要求,整体移交给县给排水公司管理运行;设计日处理能力8000吨,污水处理采用SBR工艺,设计水质排放为二级标准。按照2010年全县城市公共供水262万吨,自备水源供水260万吨估算,以生活污水70%、工业污水80%标准核算,全县日排放污水1.1万吨左右,实际污水收集4000

吨左右,收集率为40%,收集的污水全部汇入污水处理场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超负荷运行的问题。县污水处理厂在竣工验收时,省环保部门根据黄河流域水质排放新要求,未按设计标准二级验收,而是按照一级B排放标准进行了验收,当时机械设备、工艺技术、运行条件等不完全具备运行条件,但我县还是想方设法,克服各种困难,保证了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运行初期,污水收集量少,日处理污水仅为2000立方米左右,运行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后来县上通过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工艺调整、流程控制等办法保证了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完成了各污染减排指标任务。2010年,县污水处理厂累计处理污水312万吨,削减COD1330吨。目前我县污水处理厂的日污水处理量已达到4000吨左右,今年1-9月份已处理污水115万吨,削减COD322吨,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均达到50%左右,按设计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负荷率为50%,实际已达到90%,处理水水质除氨氮外基本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但就目前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看,要使各项削减量达到设计要求,各项排放指标符合一级B标准,要么在牺牲容量、提高标准的基础上升级改造,要么直接实施改扩建。

二是运行费用短缺的问题。县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费用主要为公共供水水价征收的污水处理费。我县污水处理费从2002年开始征收,征收标准为生活用水0.15元每吨,其它用水0.20元每

吨。2009年污水处理厂运行后,政策性调整为生活用水0.60每吨,其它0.95元每吨,收费方式是随城市公共供水水价一同征收,自备水源部分分文未收,污水处理费实行专款专用,给排水公司随水费代收后上交县财政,县财政核算后再返还到污水处理厂,全部用于污水处理厂的管理运行。就今年而言,截止8月底,累计征收污水费102.4万元,实际总支出161.61万元,主要包括工资、“四金”、电费、水费、劳保及运行中的一般管理费用,不包括设备维修、更换及技术改造等专项费用,运行费用入不敷出、资金严重短缺。

三是机械设备老化的问题。我县污水处理厂由于设计早、建设周期长、机械设备配套不尽合理,在近三年的运行中加速了设备的老化,各种问题和矛盾日益增加,严重制约着污水处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一是设计标准低,验收考核标准高,给运行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我县污水处理厂2002年完成可研设计,设计排放水质为二级,日设计处理能力为8000立方米,而2008年项目验收和目前的运行考核都是按一级B排放标准执行;为达到标准要求,在实际运行中,县上调整了SBR池的运行时间,将4小时一个周期变为6小时一个周期,增加曝气时间0.5小时,这样不但造成运行费用高,而且处理能力也达不到设计处理能力,现在日处理仅为4000 立方米左右,特别改变运行周期后,除磷脱氮效果不明显,仍需提标改造。二是厂区进水不平稳,忽多忽少,影响处理水质。一般每天凌晨1点到早上10点左右进水量少,处理池不能满池运行,而在10点以后到夜间12点进水较多,

基本能满池运行,这样高低水位的交替运行对反应区的活性污泥有一定的影响。三是雨污混流,来水杂质较多。在污水收集管网中,老城区有部分路段的管网雨污混流,下雨时雨水渠道内带入大量的沉泥和垃圾,造成了SBR池污泥外观发黑,并产生较多泡沫。四是污水处理厂原有设计时未设计事故池,如遇停电、检修、雨天时,污水不能暂时贮存,无法完全处理,只能开启事故排出口阀门外排。五是SBR 1号、2号池已负荷运行3年多,池内从未进行清理,池底无机物堆积,造成鼓风机曝气压力增高,设备故障频发,池内曝气量跟不上。六是厂区预处理区段粗细格栅拦污效果差。由于对杂物不能全面搭捞,致使杂物进入SBR池,造成人工清捞强度大,池面悬浮物较多,易形成浮泥,影响出水水质,并且外观感觉极差。七是污泥脱水间脱泥机控制线路凌乱,运行故障多,特别是螺杆泵,多级加压泵漏泥、漏水,现场卫生差,脱泥机脱泥效果低。八是出水口氨氮在线监测设备运行时间长,配件老化严重,运行时故障易发,监测数值变化波动大。九是SBR池上安装的污泥浓度计、溶氧仪、氧化还原电位计等仪表运行时间长,检测数值不准,虽然县上对最关键的溶氧探头已进行了改换,但改换后监测的数值与实际有出入,监测的数值只能作为参考,指导生产的依据还是以实际化验数值为准。十是数采仪上传的进出水量数值与实际数值相差较大,多时出现进水量小于出水量的现象,目前进出水的计量以提升泵运行时间和额定出水量计算。

四是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目前污水处理厂现有职工

30人,内设中控巡视、化验加氯、在线监测、污泥脱水、设备维修等班组,但实际只有2名学过污水处理相近专业的人员,其余人员均为给排水公司以前从事供水泵站操作的人员,专业技术力量薄弱,污水处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二、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和运营情况

根据《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和陇西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及渭河流域综合治理要求,我县在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中完成了9.4公里的截污干管工程,2005年又完成了15.49公里的污水处理工程配套管网项目,使污水处理场的收集能力进一步提升,但实际运行中污水处理厂还是受污水收集管网不健全等因素制约,日处理污水仅2000-4000立方米。针对以上情况,我县在继续争取污水收集管网建设项目的同时,积极争取以奖代补专项资金全部用于污水收集干管工程建设,近年来县上结合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先后筹资完成了金宝路、南河大道、人民西路、滨河路等14条道路25.97公里的污水管道建设;截止今年8月底,全县累计建设污水管网50.86公里,其中建成45.38公里,在建4.48公里。由于已建成管网未完全投入使用,县污水处理场实际污水收集能力并未显著提高,目前污水收集率仅为50%左右。“十二五”期间,我县计划申请投资17210万元,结合城市道路建设和项目建设,建设污水管网188公里,全部建成后,污水处理场实际日收集收力将达到60000立方米。

三、今后工作打算

按照省政府《关于实行预警监控确保完成全年污染减排目标

任务》(甘政发2011„103‟号)要求,结合省、市环保部门检查时提出的整改内容,我县高度重视,及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整改落实,目前厂区预处理区段粗细格栅拦污效果差、污泥脱水间脱泥机控制线路凌乱、进水口在线监测站房标准化建设已整改落实到位,其余问题正在积极整改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县将以这次省、市督查为契机,切实加大项目争取和资金投入,加快配套管理建设进度,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引进和机械设备的检测维修,全力保障全县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一是要加大项目争取建设,切实提高运行能力。近年来,我县结合全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先后争取上报污水处理设施项目5项,其中滨河路污水截污干管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排水管网扩建工程已完成可研、环评后报国家发改委待批;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已完成可研和环评,项目实施后将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污水厂运行难、技术难的问题,届时日污水处理能力将由目前的4000立方米达到30000立方米,除磷脱氮问题也随之解决;中水回用和新建道路污水管网工程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通过了第一次审核。同时,今年县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提标改造工程建设后,可先期完成污水处理厂氨氮指标的达标排放。

二是要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设备更新维护。今年,县财政计划安排106万元,用于污水处理厂机械设备的维修改造,目前已到位资金80万元,对大的设备坚持做到了每月检查一次,对易损易坏件做到了勤查勤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今年前9个

月已完成各类大小设备检测维修750多次。今后,县上将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污水处理场机械设备的检测与维修,切实保障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三是要健全完善各项制度,严格落实管理责任。要严格按照省市环保部门对污水处理厂制定的各项制度和要求,坚持定期检查和集中整改相结合,把发现问题作为搞好运行管理的前期,把解决问题作为搞好运行管理的关键,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把运行管理责任制落到实处。同时,要根据环保部门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在线管理、设备维护、水质化验、巡查巡视等制度和考核办法,将绩效考核与工资挂钩,当月兑现奖罚,切实靠实各级人员的管理责任。

四是加强人员培养引进,提高业务工作能力。为有效提高全污水处理场各工种操作人员的业务技能,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对所从事的工种达到应知应会,并能够熟练操作,县上计划今后每月坚持开展一次人员培训,由内部专业技术人员分别从中控巡视、加氯化验、脱泥处理和机械保养维护等方面进行讲解和现场指导。同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污水处理专业人员的引进,并积极邀请相关厂家技术人员来厂对全厂人员进行现场培训,通过理论讲解和现场示范操作,使各相关工种的操作人员准确掌握各项操作规程和要领,切实提高污水处理从业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和水平。

四、几点建议

一是建议省环保部门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费用正式纳入政

府财政预算。污水处理是一项社会性的公益事业,在目前配套设施不完善的、环境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处理后的中水无法再利用,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只是高投入而没有产生任何经济效益。同时,随着污水收集管网的不断完善配套,污水收集处理量也会不断增加,仅靠污水处理费保障运行远远不够,机械设备的定期保养维修、仪器仪表的更换、一些关键设备的升级改造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建议省环保部门积极衔接争取,将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正式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以从根本上解决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费用不足的问题。

二是建议省环保部门对已在运行中问题较多的污水厂进行一次专项升级改造,由上级对专业人员从机械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和现场指导,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需改造的项目安排专项资金进行升级改造,使硬件设备条件达到运行标准,确保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达标。

三是建议省、市业务部门定期加强对污水处理从业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污水处理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专业性强、政策性强、考核力度大,任何的生疏和失误都会给运行和考核带来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县实际从事污水处理工作的人员大多数文化程度偏低、没有参加过正规的业务培训、更没有操作实践,加之县级培训能力有限。因此,建议省、市相关业务部门定期加强对污水处理从业人员的培训指导,以提高他们的业务工作能力,保障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上一篇:网上购物系统需求分析下一篇:卫生法学选修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