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队伍生产管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老龄产业发展与政府职能界定 ——中、英、日三国的比较研究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这里的“应对人口老龄化”,与这样的事实有关:到2016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 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且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预计2020年底,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约占总人口的18%;2025年将突破3亿,2033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16年10发布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2015年,中国城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达4063万人,约占同期老年人口总数的16%。而与此同时,中国人均GDP大约为8000美金,比西方发达国家的4万美元左右,低许多。所以,我国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社会。这使得我国的养老问题日益严峻,社会各界应更加关注我国的养老问题,政府科学合理地履行养老职能,必要性非常强,也非常紧迫。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选题研究老龄产业发展问题。这对深化老龄事业、产业方面的理论研究,有较强的意义。同时,这对我国制定老龄事业、产业发展战略、政策,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养老,是一种复合型的社会活动。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法学等均关注养老问题。本文以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定性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以下问题有进一步深化研究的空间:第一,老龄产业的发展,肯定离不开政府职能的介入,但政府职能与市场职能的边界分别是什么?第二,老龄产业的产生、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那么,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老龄产业会有什么不同特征,政府又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分别扮演什么不同角色?第三,中国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且老龄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国外成熟的做法、制度,对我国有何借?第四,如何根据新时代经济社会的总体特征,优化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政策?这些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也构成了本文的切入点。本文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界定老龄产业、老龄事业、养老产品等核心概念,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提出本文的切入点。第三,构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分别介绍了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理论中与养老相关的内容,提出了本文分析的逻辑思路。第四,分别研究了英国、日本和中国老龄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主要内容,及政府职能的演变;在此基础上,对这三国老龄产业发展及政府职能演变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相同点、不同点及可借鉴之处。第五,结束语,包括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主要创新点和未来研究方向。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养老活动是特殊的人口再生产活动。其特殊性在于在人口出生率不变、不增加人口数量、也没有完成人口世代更替的前提下,从另一个层次上相对增加了人口的数量,提高了人口的质量,增加了劳动力资源。这也是国家、社会需要高度重视养老问题,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的重要原因之一。2.养老活动有积极的外部性。科学合理的养老活动,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一部分非理性老人的养老生活。其次,科学的养老活动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水平,也可以适当减轻子女的家务及养老负担,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到自身的工作、生活中。再者,科学的养老活动可以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在全社会形成孝文化、和谐家庭理念,有助于文明社会、社区的建设。养老活动积极的外部性,是政府养老职能不能缺失.、缺位的重要依据。3.老龄产业是一组价值链活动的集合。老龄产业横跨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本文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老龄产业的定义,将其界定为一组在不同流程、阶段生产价值、转移价值、实现价值的企业的集合体。4.养老产品有一定的准公共产品属性。这些养老产品主要包括非盈利性的养老机构,以及养老机构内的公共设施、公共用品等。无论是社区养老还是机构养老,都会在容纳人数达到“拥挤点”时进行排他,以保证养老服务非竞争性的实现。这也是政府养老职能履行的重要依据。5.老龄产业的健康发展依赖于政府职能和市场职能的共同发挥。养老产品作为具有外部性和一定的准公共产属性的产品,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来提供,单独依赖于任何一方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养老需求。在养老周期的不同阶段,要合理分配政府职能和市场职能,找到均衡点,“两只手”互相协作、各司其职,满足不同养老阶段的各种养老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福利水平。6.英国政府:立法、供给与监督“三管其下”。从20世纪前后英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开始,英国老龄产业走过了国家政策主导阶段、福利国家型养老阶段、市场化养老阶段、亟待转型阶段四个阶段。综合分析后,本文得出结论,英国政府在不同时期养老职能的履行,主要体现在立法、供给养老产品与监督老龄产业发展等三大方面。7.日本政府:将发展老龄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自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与产业界提出老龄产业的概念,到今天短短40多年的时间,其老龄产业走过了萌芽、形成、扩张的道路,现在意欲开拓海外市场。日本老龄产业的发展,深深地打下了“政府干预”的铬印。日本政府积极引导老龄产业的发展,将老龄产业的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上升为国家战略。8.中国政府:老龄事业与老龄产业并行推动。中华民族高度推崇孝道文化,敬老养老有悠久的历史,很多传统的养老理念至今仍有影响和遵从价值。但是,只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有真正意义上的政府主责、全民共享的养老活动。纵观中国老龄产业的发展历程,政府对养老问题的态度非常明确与坚定,期间不断调整对养老问题的介入,从过去的大包大揽走向全社会、多方面共同承担,从只做运动员走向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也是由于养老活动特殊性和重要性所决定的。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仍应采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中国需要借鉴学习国外先进养老经验和养老模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厘清政府职能和市场职能的边界。由于我国老龄产业处于成长阶段,政府职能应比发达国家有更多体现。9.政府养老职能边界的总体结论。在前面八条分项总结的基础上,本文对政府养老职能的边界,从总体上作如下总结:第一,鉴于养老活动有积极的外部性、养老产品有一定的准公共品属性,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模式中,政府均有履行职能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第二,无论是老龄事业,还是老龄产业,政府均扮演以下角色:制度制定者,监督管理者,发展引导者,基础设施、公共用品(劳务)供给者。第三,在下列情形下,政府还应履行提供私人养老产品(劳务)的职能:失能老人,生活困难的老人,乡村留守老人,高年龄的老人。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些老人,无论是居家养老、非盈利性机构养老,还是盈利性机构养老,无论是有固定养老金,还是没有固定养老金,政府都应分类履行一定的养老职能。10.中国还需要从体制、机制、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老龄产业发展政策。中国老龄产业近十多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且其产业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回避,老龄产业在体制、机制、制度等环节,还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本文的主要政策建议包括:1.探索适合国情的养老模式,建立独生子女养老休假制度。笔者建议,在总结一些地区经验的基础上,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出台独生子女养老休假制度。内容应包括:在父母一方达到一定年龄(如70岁及以上),或失能、重病卧床等情形下,独生子女可以带薪休假,专门照料父母。应强调的是,这类政策对居家养老、非盈利性机构、盈利性机构养老,都应适用。2.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并为其提供配套完备的法律依据。通过完善养老保障制度,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养老的后顾之忧,保证其养老的有效需求,提高老年人晚年的幸福指数。在建设养老保障体系的同时,还需重视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对达到一定年龄的老年人,实行免费或低费的政策,保障老年人的养老基本条件。同时,还建议,对高龄、失能、失智等老人的医护费用,无论其发生在医院、社区,还是在家里,均应纳入医保报销范围。3.支持养老社区(机构)拓展服务功能,建设“医养结合”特色小镇。养老社区(机构)可以通过物联网、互联网技术,构建“互联网+”养老平台,打造“智慧养老社区”,提高社区(机构)服务信息化的水平,及时观测老年人的身体信息,并解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在现行政策的基础上,由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出台政策,鼓励“医养结合”特色小镇建设。这样的小镇应位于大中城市的周边,有完备的生活设施、医疗条件、购物中心、文娱场所、居住条件,可供包括老人在内的全家居住。这样的小镇,是家庭养老、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三合一”的载体,也是我国老龄产业成长的一大空间。政策上应鼓励退休的医护人员到家庭、社区、养老机构,为老人提供医护服务。对这样的退休医护人员,政府应补足其退休金与退休前收入的差额。4.政府全面规划,扶持老龄产业发展。政府扶持老龄产业的发展,可以通过专项拨款、补贴、税收减免等措施适当给予老龄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发展老龄产业。政府也可以直接购买养老产品(劳务),向老人派发。老年人作为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其消费权益时常得不到保障,所以政府应加快研究制定老龄产业的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老龄产业的发展予以引导。5.坚持政府监管与民间监督相结合。我国可以借鉴英国和日本的做法,一方面,指定某一个部门来牵头负责,从政府角度对老龄产业的发展进行监管;另一方面,委托民间社会组织来负责对养老服务机构的评估与检查等。政府监管和民间监督相结合,可以发现老龄产业、养老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有效地解决。6.加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国家应加快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进行人才培养,在高职高专培养专门人才(护理),为老年人提供形式多样的养老设施和专业化的护理人员。拓宽老龄产业人才培训的渠道,鼓励社会培训机构加强对家庭服务人员、老年人专业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建立持证上岗制度,积极引导人才流向、调节人才分布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报酬制度。建议将其报酬标准定位在不低于当地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报酬。在养老机构,尤其是公办机构确因条件限制,其工作人员报酬的实际发放额少于当地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报酬时,地方政府应补足二者差额部分。7.创建“时间银行”服务体系。瑞士有“时间银行”养老模式。即将人们在年轻时照顾其他老人的时间存储起来,在自己将来进入养老周期、生病或需要人照顾时,再“提取”出来使用。申请参加“时间银行”储蓄的人,必须身体健康、善于沟通和充满爱心,每周或每月有一定的时间,到家庭、社区、机构(含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照顾需要帮助的老人。其服务时数将会存入社保系统的个人账户内。通过“时间银行”这种方式进行养老,不仅可以为国家节约用于养老的开支,也可以为自己养老时积累一些需要服务的时间,还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解决一些其他的社会问题。8.设立政府老龄产业基金,鼓励“PPP”项目参与老龄产业项目建设。由各级政府出资设立“老龄产业基金”,支持老龄产业的发展。政府应通过“PPP”融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老龄产业的发展。这不仅可以缓解地方政府用于养老的财政压力,还可以创新老龄产业的管理模式,进而匹配国家治理模式现代化的创新。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四个:1.提出了“养老是一种特殊的人口再生产活动”的观点。其特殊性在于在人口出生率不变、不增加人口数量、也没有完成人口世代更替的前提下,从另一个层次上相对增加了人口的数量,提高了人口的质量,增加了劳动力资源。这拓展了对人口再生产理论的认识。2.构建了老龄产业绩效评价指标。根据产业经济学的一般原理,结合老龄产业的特点,本文认为,老龄产业的政策目标是老龄产业增长、价格稳定、供求平衡和养老生活满意度。这也可以作为评价老龄产业绩效的基本指标。3.建立“时间银行”养老模式。与现行的志愿者活动结合,将人们在年轻时照顾其他老人的时间存储起来,在自己将来进入养老周期、生病或需要人照顾时,再“提取”出来使用。4.提出了从体制、机制、制度等环节完善老龄产业政策的设想。包括,第一,对高龄、失能、失智等老人的医护费用,无论其发生在医院、社区,还是在家里,均应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第二,对到家庭、社区、养老机构为老人提供医护服务的退休医护人员,政府应补足其退休金与退休前收入的差额。第三,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报酬标准,应不低于当地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报酬。

关键词:老龄事业;老龄产业;未富先老;政府职能;市场机制

学科专业:产业经济学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三、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文献研究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

二、养老与养老周期

三、老龄事业与老龄产业

四、养老产品

五、养老模式

六、政府职能和市场职能

第二节 相关文献研究

一、老龄产业与老龄事业

二、发展老龄产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三、养老模式及其政府职能

四、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五、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调整

六、述评及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第二章 本文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养老活动的经济学分析

一、养老是特殊的人口再生产活动

二、养老活动的外部性

三、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老龄产业的经济学属性

一、老龄产业是一组价值链活动的集合

二、养老产品的准公共品属性

第三节 政府职能和市场职能的体现

一、养老周期不同阶段政府职能和市场职能的均衡

二、政府养老与市场养老的替代

三、政府对老龄产业的监管

第四节 产业发展理论与公共经济学

一、产业发展理论

二、公共经济学

第五节 本文分析的逻辑思路

一、研究对象的确定

二、研究的逻辑起点

三、国别比较研究的依据

四、老龄产业政策的传导机制

第三章 英国老龄产业发展与政府职能界定

第一节 经济自由主义与养老职能的探索阶段

一、英国经济自由主义的经济社会特征

二、探索阶段的老龄产业发展特征

三、养老的职能探索阶段中政府职能分析

第二节 经济转型与养老的政府主导阶段

一、英国经济转型阶段的经济社会特征

二、经济转型阶段的老龄产业发展特征

三、政府主导养老的职能

第三节 国有化浪潮与福利国家型养老阶段

一、国有化改革时期的经济社会特征

二、福利国家型养老发展特征

三、福利国家型养老中政府职能分析

第四节 私有化改革与养老的市场化阶段

一、私有化改革时期的经济社会特征

二、养老的市场化发展特征

三、养老市场化改革中政府职能分析

第五节 经济结构调整与老龄产业转型阶段

一、经济结构调整的经济社会特征

二、转型阶段的英国老龄产业发展特征

三、转型过程中政府职能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一、老龄产业发展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二、政府职能转变特征

三、政府职能转变效果

四、主要结论

第四章 日本老龄产业发展与政府职能界定

第一节 日本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

一、该时期日本的社会经济特征

二、该时期日本的养老模式

三、该时期日本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日本老龄产业的萌芽阶段

一、萌芽阶段日本的社会经济特征

二、此阶段日本老龄产业的发展状况

三、此阶段日本老龄产业中的政府职能

第三节 日本老龄产业的形成阶段

一、形成阶段日本的社会经济特征

二、此阶段日本老龄产业的发展状况

三、此阶段日本老龄产业中的政府职能

第四节 日本老龄产业的扩张阶段

一、扩张阶段日本的社会经济特征

二、此阶段日本老龄产业的发展状况

三、此阶段日本老龄产业中的政府职能

第五节 小结

一、结论

二、启示

第五章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与政府职能界定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养老简况

一、先秦时期:孝道养老文化基础的奠定

二、秦朝至清朝晚期:国家养老的承续

三、清末至民国:西方理念与传统文化并重

第二节 新中国养老事业的发展

一、经济特征

二、人口结构与老龄化

三、中国养老模式的形成

四、中国政府在养老事业产生与发展中的职能体现

第三节 中国老龄产业的萌芽及政府职能的演变

一、萌芽阶段中国的经济特征

二、人口结构与老龄化

三、中国老龄产业的萌芽

四、政府养老职能的初步演变

第四节 中国老龄产业的形成与政府职能的调整

一、中国的经济特征

二、人口结构与老龄化问题的初步显现

三、老龄产业初步形成的标志

四、老龄产业发展现状

五、此阶段中国老龄产业中的政府职能的履行与调整

第五节 中国老龄产业的成长与政府职能的优化

一、发展阶段中国的社会经济特征

二、中国老龄产业的成长状况

三、政府职能的优化

第六节 小结

一、中国养老敬老历史悠久

二、政府的老龄事业职能不能被完全替代

三、未来老龄产业有更好更快发展前景

第六章 英国、日本及中国比较研究

第一节 政府职能履行背景的比较

一、英国

二、日本

三、中国

第二节 政府职能履行的内容比较

一、英国

二、日本

三、中国

第三节 政府履行职能绩效比较

一、英国

二、日本

三、中国

第四节 总结

一、相同点

二、不同点

三、对比分析经验总结

第七章 中国政府老龄产业职能履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

第一节 全国层面的共性问题

一、政府作用发挥不够,市场发展相对滞后

二、政府主导存在缺失,致使养老群体精神文化需求难以满足

三、“医养结合”任重道远,政府职能介入的空间大

四、医保政策保障存在不足

五、养老服务人员需求矛盾巨大,需政府大力引导

六、养老机构良莠不齐,政府监督机制不健全

七、硬件条件无任何标准规范,且许多不达标

八、“以房养老”模式水土不服,迫切需要政府引导

第二节 一个印证的案例:LA市养老服务业现状调查

一、养老服务组织和市场主体发展严重不足

二、养老工作队伍严重缺乏

三、农村养老工作难度大

四、医养融合推进缓慢

五、基本用房等硬件条件得不到有效满足

第三节 改进政府职能履行的政策建议

一、探索适合国情的养老模式,建立独生子女养老休假制度

二、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并为其提供配套完备的法律依据

三、支持养老社区(机构)拓展服务功能,建设“医养结合”特色小镇

四、政府全面规划,扶持老龄产业发展

五、坚持政府监管与民间监督相结合

六、政策积极引导加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七、支持创建“时间银行”服务体系

八、设立政府老龄产业基金,鼓励“PPP”项目参与老龄产业项目建设

结束语

一、主要结论

二、创新点

三、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访谈提纲

上一篇:企业经营绩效农业科技论文提纲下一篇:艺术本科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