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论文

2022-04-15

摘要:信息技术有着采集、处理、储存、整合、挖掘、解析等功能,在与生物技术不断融合的过程中,促使生物技术向可计算、可调控、可定量、可预测的方向发展,驱动生物科学的研究进入了更新的范畴。同时,生物体中神经元的信息交换和处理、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思路。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工程发展的规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论文 篇1: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本科专业规范的比较与分析

摘要:我国高校生物学领域本科教育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三个密切相关的专业,并制定了相应的专业规范。如何体现各自的科学、技术及工程内涵与特色既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人才市场和报考学生和家长极为关心的现实问题。生物科学专业为典型的理学专业,培养科学型和教学型人才,授理学学位;生物技术专业以理为主、以工为辅、理工复合,培养应用研究型或技术型人才,授理学、农学或林学学位;生物工程专业以工为主、以理为辅、工理复合,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授工学学位。本文进一步通过比较分析三个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及实践环节设置,提出一些参考意见,以期为专业的进一步规范、教学计划的修订,为社会及学生和家长的专业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专业规范;比较分析

一、引言

我国高校生物学领域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三个密切相关的本科专业,并制定了相应的专业规范。如何体现各自的科学、技术及工程内涵与特色既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人才市场和报考学生和家长极为关心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这三个专业的本科专业培养规范,上提出一些参考意见,以期为专业的进一步规范、教学计划的修订,为社会及学生和家长的专业选择提供参考。

二、专业类型

生物科学专业为传统典型的理科专业,培养科学型和教学型人才,授理学学位;生物技术专业以理为主、以工为辅、理工复合,培养应用研究型或技术型人才,授理学、农学或林学学位;生物工程专业以工为主、以理为辅、工理复合,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授工学学位。其专业类型的描述和划分比较清晰明了,比较规范和恰如其分。

三、培养目标

从专业规范中培养目标的描述(见表1)来看,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差异很小,仅有从事生物科学与从事生物技术之差,但从目前的就业市场来看从事生物科学与从事生物技术差异很小,难以界定。而从专业类型可知,生物技术专业可授理学、农学或林学学位,这些特色理应在培养目标中有所体现。

四、公共基础课

在三个专业的本科培养规范中,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两个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人文社科和自科)完全一致(见表1),而生物工程的公共基础课形式上有一定差别,可本质上看不出有多少差别,也缺乏需有差别的理由。从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要求来看,三个专业的公共基础课要求可统一,学分要求也应统一,要求工科学生在这一环节增加近一倍的学分极不公平。线性代数等可在公共基础选修要求中解决。

五、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体现了从科学、技术到工程的循序渐进过程(见表1)。然而从科学到技术的差异很小,仅增加了工程基础课4学分(约11%),应为技术基础课,且应明确例举。从技术到工程的专业基础课要求有了明确的变化,按课程类别从科学到工程变化率近50%。学分的控制宜统一,且应规定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最低学分要求中技术基础课学分应达20%以上,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最低学分要求中工程基础课学分应达40%以上。且可给出典型的工程类专业基础课名录,如机械零件、电子电工基础等课程。另外生物工程专业基础课将《机械设计基础》列为可有可无的选修会造成该专业工程基础的严重缺陷,且应在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中保留生物技术专业的细胞工程、酶工程等选修课(见表1)。

六、专业课

专业课的设置也体现了从科学、技术到工程的循序渐进过程(见表1),从科学到技术的专业课调整率达30%,而从技术到工程的专业课虽然有较大变化,但所列举的课程多为非典型的工科专业课(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回避了典型的工科专业课如氨基酸工艺学、抗生素工艺学、有机酸工艺学、酿造酒工艺学等。学分的增加也不尽合理,三个相近专业,不论理科还是工科,学分基本要求应尽可能一致。向上浮动及在各选修课程间适当调整则是各校应有一定的自主权。另外生物工程是典型的工艺类专业,专业必修课缺工艺类专业应有的分析检测课也会给工艺过程及产品研发和生产中的质检质监和质控及产品安全留下隐患,故建议3+X模式中3应包含专业分析、X应例举氨基酸工艺学、抗生素工艺学、有机酸工艺学、酿造酒工艺学等。

七、实习及毕业实践环节

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实习及毕业实践环节完全一致(见表1),未能体现从科学到技术的差异特点以及生物技术可授农学或林学学位的特色。毕业设计是工科工艺类专业最为特色的实践环节,但在许多学校以“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出现,实际实施则只做毕业论文,没有毕业设计,使毕业设计名存实亡,致使许多学校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根本就不知道何谓毕业设计,许多学生甚至把毕业论文当作毕业设计。建议明确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为必修环节,可以设计论文二者兼顾,至于是“大设计小论文”还是“大论文小设计”可依各校情况而定,唯有如此,生物工程专业才能名符其实。

八、师资要求

师资的最低要求在规范中描述不尽一致,应加以统一。且应规定专业课的师资要求,因为能承担专业课的老师一般能胜任专业基础课,而能承担专业基础课的老师则不一定能胜任专业课。这在工科尤其如此。故除规定学历职称要求外,应规定专业要求,即“本科为相应或相关专业”的师资应大于专业师资总数的50%。

九、其他

近年由于社会办学、企业办学、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网络教学、数字图书资料等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和方式的发展,统一实践等硬件条件形式较为困难,而且也不符合时代要求。建议教室(专用或生均面积)、专业课实验室(面积及专用设备)、图书资料数据库量设定为刚性要求,研究所(室)或技术中心、实习基地规模和数量等宜设定为柔性、选择性或特色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科学专业规范[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1,1(2):3-9.

[2]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技术专业规范[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2(1):3-10.

[3]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工程专业规范[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2(2):3-10.

[4]陈朝银,余旭亚,林连兵,孟庆雄,刘丽.生物工程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D].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研讨会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陈朝银,熊向峰,韩本勇.生物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兼做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与探索[J].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讯,2011,(8):26-28.

作者:陈朝银 赵声兰

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论文 篇2:

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

摘 要:信息技术有着采集、处理、储存、整合、挖掘、解析等功能,在与生物技术不断融合的过程中,促使生物技术向可计算、可调控、可定量、可预测的方向发展,驱动生物科学的研究进入了更新的范畴。同时,生物体中神经元的信息交换和处理、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思路。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工程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融合发展

在智能化和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海量数据爆发式增长给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信息技术的计算、存储和分析得到爆发式的增长,随之而来的能耗、效能挑战使得信息技术急需寻求新的发展方向。生物技术神经形态和DNA数据存储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成为了国际前沿的研究方向。信息技术的革新从生物结构中寻找思路成为了当前活跃的新兴研究领域,未来20年,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将进入最重要的时间窗口,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一、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意义

(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驱动力

1994年,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dinger)发表的《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学观》一书中关于“是什么让生命系统似乎与已知的物理学定律相悖”这一问题启发了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等物理学家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进而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开启了现代生命科学的大门。随后,物理学家在进一步的探索中提出了信息论和控制论,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以此为起点沿着各自的轨道不断发展。之后,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让人们从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角度对生命科学的发展规律得到了新的认识,拉开了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融合发展的序幕。

在生物技术驱动信息技术的发展之前,信息技术在生物技术开发和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已经有了规模化的应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就是生物信息学,像日本建立的DNA数据库、美国的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是发达国家依据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前景建立的三大数据库。人类基因组計划的开展使得代谢组、基因组、蛋白质组、转录组等生命科学组数据急剧增长,信息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邻域有了更大规模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推进,生物技术逐渐向着系统化、工程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和向可计算、可定量、可调控、可预测的循环模式跃升,生命科学研究也进入了“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的第四范式时代。

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的融合,改变了生命科学“实验驱动”的发展方式,向着“数据驱动”转型。信息技术的发展得益于生物体的处理过程,受到了更多的启发,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有力支撑。近年来,产业界和科技界逐渐将目光投向了生物启发计算、DNA存储、神经形态芯片等新的交叉技术领域。相互推动、齐头并进是当前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新方式,成为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驱动力。

(二)是大国和创新企业的战略选择

早在2001年,美国各界就高度关注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融合的发展趋势。在《会聚观》《21世纪的新生物学》等报告中都提出了生物技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就是信息技术等的会聚。随之在一些重大计划像“精准医学计划”“脑科学计划”等计划中广泛地融入了信息技术手段。同时,美国的信息技术联盟对于“半导体合成生物学”这一邻域十分关注,并实行了重点布局,这些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融合的发展举措,加快了生命科学解决方案的开发,催生了信息技术大数据存储和分析的需求。除此之外,各大型信息技术企业也纷纷和生物技术企业或医药投资者展开了战略合作,像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Sunovion、拜耳、巴斯夫等医药制药公司开展合作和交流,再比如,泛林公司作为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已经在合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做好了战略布局,还有像谷歌、微软等大型信息技术企业也加强了和大型生物技术企业的战略合作。

(三)催生更多的新兴布局空间

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像美国的“脑科学计划”“人体微生物组计划”等项目,也将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工业等更多的新兴布局空间。生命组学与半导体领域的交叉融合,将促进生物电子细胞、CAD/CAM等的发展;与通信领域的交叉融合,将带来移动医疗、可穿戴设备、电子处方等的发展;与互联网领域的交叉融合,将带来人机交互、远程医疗等的发展;与脑科学领域的交叉融合,将促进计算神经科学、3D生物学等的发展。

二、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带来的变革

(一)新的科学发现

下级结构形成上级结构,上层设计约束下层单元,这是生命系统和信息系统共有的特征。器官是由组织形成,组织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由分子组成,同样地,在信息系统中,互联网的作用的发挥得益于计算机,计算机由模块组成,模块由逻辑门组成,逻辑门由晶体管组成,二者的结构、功能、系统组成有一定的可比性,部分与整体、运行于调控、结构与功能的规律认知必将引领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新科学发现。

(二)新的产业模式

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在促进催生更多的新兴布局空间的意义下,也必将驱动产业新模式的形成,改变传统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带来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的创新,带来像分子影像、生物线路、核酸界面、体外诊断、生物服务等新兴产业模式。

(三)新的技术发明

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已经在多个领域催生了技术新发明,生命信息的计算、存储和感知,启发了基因合成DNA存储、人工交互、系统生物学分析等技术的开发,催生了生物纳米物联网、生物传感器等新技术。也带动了合成生物学开放语言、生物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设施的开发,使得现代生物的形态得到更大程度的丰富。“会聚技术”发展的动力和源头也将在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融合发展中找到更多的思路,带来“涌现效应”。

(四)新的制造能力

生物技术工程的发展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引入,在细胞制造、DNA合成等方面有了强有力的支撑工具,实现了质的突破。比如在DNA的合成上借鉴了半导体技术,像第二代DNA合成仪的开发通过半导体技术引入了基于硅片的喷墨式合成仪器、物理掩膜法原位合成仪器、喷墨式打印DNA原位合成仪器等技术,这一领域也将走出类似“摩尔定律”的路径。细胞制造产业的发展形成“细胞设计”“细胞制造”“细胞测试”三大环节,需要不同企业协同分工,也将带来细胞制造的成本的下降。这些方面的突破,也为信息技术的带来了新的空间。信息系统的发展实现向“小规模”“高效能”“细胞启发”方向发展,“生物—半导体混合系统”也相比于传统的电子设备具有前所未有的能力。

(五)新的健康理念

“生物—社会—心理—环境”的医学模式在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之下有了更加强大的技术支撑,促进该种医学模式以“健康”为中心取代“疾病”为中心;以“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取代“单一要素防控”;以“实践优势”取代“理论优势”;以“治已病”取代“治未病”;以“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取代“服务部分人群”;以“社会整体联动”取代“依靠卫生健康系统”等,全面利用健康主动管理、健康状态辨识、健康制动促进、健康风险评估等技术支持“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一理念,构建起支撑各年龄阶段的、各社会群体的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推动预防、治疗、康复的一体化发展,早日实现健康管理“一人一方案”“一人一路径”的个性化、精准化、数字化的新健康理念。

(六)新的环境要素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再到土壤、水源、大气,包括近人体空间的小环境。不论是人体的内环境,還是传统的外部环境抑或是环境“新要素”,都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环境要素,基于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使得这些在以往研究较少的环境“新要素”与传统的环境要素结合起来,开发新技术、新标准、新场景、和新体系,充分研究新环境要素在社会安全、人体安康、家庭安居中的更多作用。

三、我国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现状

我国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依旧存在布局上的短板,过于依赖国外生命科学信息分析和采集仪器,在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带来的模式和范式等方面缺少进一步的认知,前沿技术布局的系统性还有待深入。比如在DNA存储这一领域,依旧还面临着诸多的技术问题,现有的编解码方式及纠错机制、生物技术、随机存取等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四、促进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布局前沿引领技术

以类似“摩尔定律”的性能升级路径为导向,对3D生物学分析和仿真技术、DNA存储与计算技术、人机智能交互技术、细胞半导体界面等前沿技术领域,制定关键技术战略发展路线图,采取工程化的模式,在战略发展路线图的基础上实施前沿技术的布局,实现自主“所有”。

(二)开发关键共性工具

通过对环境和体系的模拟验证、仪器的分析、软件的设计,针对跨尺度、高纬度、多模态的生命信息采集工具,仿真感知所需基础模块、原件等,率先布局开发关键共性工具,支持发展所需,在工具的循环中,驱动工具开发能力的提升。

(三)构建使能技术平台

构建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智能化细胞制造平台、生命健康数据平台等使能技能平台,支持协同“所创”,推动理念的融合,促进会聚范式的形成,实现工程协同和技术集成。

五、结语

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的融合发展为改善和创造新的技术、解决技术难题、促进技术改革提供了新的原理和方式。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驱动力,是大国和创新企业的战略选择,有助于催生更多的新兴布局空间。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的融合发展将会带来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健康新理念和环境新要素等的变革,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国际前端研究方向,其发展前景广阔,必然会带来颠覆性的技术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丽杰,张孝余,李珊珊.大学生生物技术创新创业调查分析——以齐齐哈尔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为样本[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09):21-23.

[2]汪洋,陈枢舒,魏鑫,孔丽华,洪学海,廖方宇.生物技术启发下的信息技术革新.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01):43-49.

[3]刘晓,王跃,毛开云,范月蕾,陶诚,陈大明.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刊,2020(01):34-40.

作者简介:李海洋(1999— ),男,汉族,湖北荆州人,本科,研究方向:生物工程、生物医药。

作者:李海洋

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论文 篇3:

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改革实践

【摘要】生物制药工艺学是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重要骨干课程。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本质要求,在课程讲授内容安排、教学方式选择、实践教学比重调整、课外实习和岗位锻炼等课堂教学延伸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专业素质和动手能力大大增强,课程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均为100%,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生物制药工艺学 课程改革 教学方式

生物制药工艺学是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1],是具有很强实践性的骨干课程,掌握好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操作是保证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应用型本科院校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应用性,因此其课程设计也应该突出应用性[2]。有鉴于此,我们立足于我校地方性、应用型新建本科院校的特点,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形势,对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 重组课程讲授内容,丰富教学方式

1.选用经典教材、增加应用性知识内容

在选用国内经典教材传授相关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3,4],结合学生前期已经学过的课程,删减与前期课程重复的内容,同时参考国内较为典型的高职高专学校突出实践教学的有效做法[5],增加实训操作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掌握生产一线急需的、前沿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应该掌握哪些知识技能,怎样才能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因此,将课程按照知识技能的要求进行重组,如讲前沿进展时,增加近年来国际国内制药行业的动态变化,剖析成功和失败案例,从技术角度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如过去豫北地区红火的诸多红霉素制药生产企业,因为没有新产品研发,工艺控制较为落后,产品生产成本较高,受国际国内市场影响最终难以为继而纷纷倒闭。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安杨森等制药企业因为选准高技术含量新产品、优化工艺控制而在同行业中异军突起。还有,在讲述工艺下游成品提取部分,添加新的、高效的提取方法,从环境友好型、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增加产品提取工艺应该考虑的因素。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内容,增加了兴趣,学习效果良好。

2.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式

在传统教学和现代多媒体教学基础上,增加主题式教学[6-8]、讨论式教学[9,10]和一线专家讲座等方式,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扎实的生物制药工艺学理论知识。主题式教学中,将学生按照学期上课周数分成10个左右的小组,每个小组设置一名组长,其他人为组员,每个小组用两周的时间准备一个主题汇报,主题围绕教学大纲内容,关注当前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做成多媒体(PPT)进行汇报,每组推举一人汇报,每个汇报10分钟,其他成员补充与主题相关的知识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点评5分钟,共计20分钟。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过几年的实践,这种方式很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很好。讨论式教学中,根据大纲要求,选择几个有争议的热点问题,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辩论小组,学生利用周末到图书馆或从网络上获取正向和反向观点和支撑该观点的文献,当课程进行到该知识点时,利用20分钟时间进行课堂现场辩论,正反双方提出各自的支持或反对的理由,充分讨论,深化认识,提高能力。每个学期聘请2~3位经验丰富的生产一线专家来学校讲学,重点介绍企业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生产所需人才,应该掌握什么样的技能才能满足企业生产的要求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运用,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对当前热点、难点和有争议的问题有了更明晰的认识,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为学生认识社会、踏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1.适当压缩理论教学学时数、增加实践教学比重

基于前期课程内容和本课程特点,在修订教学大纲时,适当压缩(与前期课程重复)理论教学学时数,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在课程实验基础上增加生产模拟和外聘专家讲座等学时。目前,新大纲的理论讲授和实践学时从原来的8:2改成6:4,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明显提高。

2.豐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生产实践能力

除了常规实验教学以外,结合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参与到生物制药工艺发酵等相关的科研课题中,并承担相应的任务,在完成科研课题的同时,锻炼学生查阅文献、动手操作、总结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使之具备基本的科研素质。生产模拟中,学生根据课程相关内容,分成8-10个小组,自己在线设计工艺参数,在实验室小型中试生产线上进行验证,不同小组间设计不同的工艺组合,根据结果筛选最佳工艺参数,并分析各个参数的影响和功效,锻炼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够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大大缩短实习见习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三、延伸课程教学,培养社会急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利用生产实习和假期勤工俭学,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生产岗位锻炼,一线专家现场指导操作。生产实习中,学生按照岗位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岗位锻炼一周以上,然后进行岗位轮换,争取每个学生一个生产周期下来经历一个完整的生产链条,熟悉整个生产流水线,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以达到培养社会急需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假期中,推荐学生到实习基地企业做勤工俭学,不仅为实习单位解决用工荒问题,更为主要的是学生熟悉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到企业后立即进入岗位角色,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问题,专业对口,兴趣浓厚,这些实习单位与学校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学生生活、安全方面较有保障,不存在管理脱节,扯皮推诿事情,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四、结语

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改革实施三年来,上这门课程的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毕业学生共计337人,临毕业前对学生进行该课程满意度调查,满意率为100%。三届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考试中,选择生物制药方向的学生占报考研究生总人数的36.6%,该方向报考人员录取率为95%以上。学生到企业参加工作后,根据所毕业的三届学生满一年工作后,进行的企业满意度调查,2015年调查2014届毕业学生39人,2016年调查2015届毕业学生22人,企业对学生满意度均为100%。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4,4(4):3-7.

[2]马建荣.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教学设计——从学科逻辑向问题逻辑转化的视角.中国高教研究,2011,4:89-91.

[3]吴梧桐.生物制药工艺学(第三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

[4]何建勇.生物制药工艺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5]胡莉娟,李存法.生物制药工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

[6]袁顶国.主题式教学设计的内涵、外延与特征.课程·教材·教法,2006,26(12):19-23.

[7]李淑君.主题式教学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5.

[8]吕朦,刘桂华.CBI理念下主题式教学模式拥有的实证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3:173-175.

[9]柳世玉.大学讨论式教学研究—管理的维度.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10]孙彦波.讨论式教学法在大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8.

作者简介:刘玉玲(1972-)女,安阳工学院,汉,河南省长垣县人,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细胞遗传学。

作者:刘玉玲 刘震

上一篇:人民币汇率升值危害论文下一篇:音乐的教育功能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