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林同志先进事迹

2022-09-16

第一篇:周兴林同志先进事迹

周保兴同志先进事迹

周保兴,男、1969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大板桥街道办事处小哨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自任职以来,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贯彻好、执行好、落实好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求真务实,锐意创新,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艰苦奋斗、更新观念,改变了单一的传统生产方式,大胆尝试农村新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生产,村民收入成倍增长,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使全村呈现安全祥和,勤劳致富的良好局面。

在工作中,认真抓好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教育,努力提高业务知识,强化领导班子的团结,使班子成员成为一支有凝聚力和有战斗力的队伍,真正为人民办实事、好事。

周保兴同志曾多次说过:“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所以必须把权力用在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上,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党。”为此,他首先做到一是勤学:通过不断加强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政策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管理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二是思考:如何结

1合本村实际,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如何让群众尽快致富奔小康?这些问题时刻打动着周保兴的思想,他在对市场和全村的产业状况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及时向全村群众提出了“因地制宜,确定发展战略,开拓创新,建设新小哨”的经济发展思路,通过充分利用靠近昆明新机场的优势,大力引进和发展企业,促进本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解决了一部分剩余劳力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是勤走:走上,主要是抓项目、抓资金、抓引进开发;走下,主要是走访群众,掌握情况,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他的足迹踏遍了小哨的山山水水、寸土寸地,为小哨的事业发展、群众的生活富裕日夜操劳、四处奔波。在他的带领下全村经济有较大的发展,2010年总产值达73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3670元.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关键在狠抓落实。周保兴同志首先从解决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水”着手,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投资30多万元,解决了小哨村多年来人畜饮水的困难及水浇地灌溉,为粮食丰收和产业结构调整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是从解决农村“五难”问题抓起,抓好村庄的改造,基本完成

农村改厕工作。发动村民积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解决群众看病难和因病致困的问题;建起居委会老年人娱乐文化活动中心,积极组织和支持居民的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加强党支部和居委会办公设施建设,新建起了居委会的宣传橱窗,硬化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软件,深受群众的好评。

在和谐文明建设中,继续加强村两支队伍建设,建立村干部带班的民兵义务巡逻、邻里纠纷调解,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目标;加强土地管理和农房整治,深入实施精神文明建设“细胞”工程,每年都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及党员评星定级评比活动,加大民主管理力度,规范程序,阳光操作,让百姓心里明白、亮堂,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群众综合素质有新提高。“建设新农村,关键要培养新农民”。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让群众既富口袋,也富脑袋。提高群众的种养水平和就业能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建设农村文化大院和小康书屋,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大投入,让群众在休闲娱乐时不知不觉的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增长知

识。

“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党支部一班人一心一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周保兴同志经常教育两委一班人,要办好小哨的事情,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及居民代表的作用,要建设素质高、作用好、团结奋进,能带领全村群众致富的坚强班子,必须从自己做起,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一是整章建制强化管理,依法治村,民主管理;二是抓学习,对村、组干部和骨干进行必要的理论和科技培训,提高领导能力和致富能力;三是经济问题集体讨论决定,严肃财经纪律,坚持定期做好村务和财务公开,增加透明度。由于他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班子互相团结,政通人和,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坚强集体。

周保兴同志在带头致富和带领大多数群众致富之后,没有忘记那些弱势群体,对五保户、孤老户、特困户急症病情户更是百般关心,惦记他们的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生产和收入等情况,每逢年过节,他都带着党的温暖上门慰问,使他们体会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2009年入冬以来,小哨社区和我省其它地方一样,遭受百年一遇的干旱,给社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困难,为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周保兴同志在上级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筹集资金26万元,并亲自带领两委成员和部份群众,放弃休假日,加班加点,从杨官庄架设一条1800多米的管道至村内,解决了全社区的人畜饮水困难。

在周保兴同志的带领下,小哨村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本人曾先后获得“昆明市优秀市民”,“ 昆明市抗旱先锋党员” 等荣誉,村党支部、居委会的工作也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2003至2008年都荣获昆明市市级文明村称号,2009年荣获云南省省级文明村称号。

中共小哨社区支部委员会

2010年7月30日

第二篇:周建忠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一位深受职工尊敬的“内当家”

------记佳兴紧固件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财务主管周建忠

人们多称一个单位的财务主管为内当家。当内当家容易,但当好内当家不易,当好一个受到职工尊敬的内当家就更难。财务主管周建忠在职工眼里不但是位合格的内当家,而且深受职工尊敬。

周建忠,今年49岁,现供职于太仓市陆渡镇的一家台资企业------佳兴紧固件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紧固件、密封件及汽机车零件,注册资本390万美元,投资总额680万美元,占地面积约80亩,现有职工300多人,年主营业务销售收入约8000多万元。这样的台资企业在经济发达的当地规模不算大,但效益却是同类企业中最好的。用该公司老总庄英肃董事长的话说,公司之所以搞得红红火火,主要一靠市场,二靠管理。公司井井有条的管理是企业不断成长的基础。周建忠是公司管理工作的有功之臣啊。

周建忠从1998年3月进公司至今已是十年。现在他虽然身兼党支部书记和工会主席,但他所花精力最多的是财务主管工作,并且他发挥身兼党支部书记和工会主席的优势,推行全员参与的财务管理活动,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为企业财务活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他在财务经理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工作,干

1 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近几年,他分别获得了“江苏省工会优秀积极分子”,“苏州市百佳文明职工”,“太仓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太仓市会计学会优秀会员”,陆渡镇“十佳外企员工”、“十佳共产党员”、“优秀工会工作者”等诸多荣誉。

“不断‘充电’是防止知识‘折旧’的最好方法”。周建忠只有高中学历,他深知要做一名合格的财务工作者,不学习是难以胜任的。在进公司之前,他从事过内资企业会计工作;进公司后,他发现以前一套会计核算方法与外商投资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完全是两码事,于是,他深悉自己知识的缺乏,同时也悟到了道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的知识是不断“折旧”的,而“充电”是防止知识“折旧”的最好方法。现在,他虽然年近五十,但他认为,知多知少不在年龄大小,不知不问无知白头到老,只有不断向书本学,向社会学,向实际学,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多年来,他抓住每一个能够学习机会。1998年,他从基础学起,参加了苏州财经函授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全科班学习,系统学习了会计学原理、工业会计、财务管理、政治经济学、经济活动分析等10多门课程。以后几年,又参加了江苏自修大学会计专业学习,并取得了国家自学考试会计学原理、工业会计等部分大专单科结业证书。1996年,通过考试,取得了会计师中级职称。

由于他具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他所在镇成立了会计学会陆渡外资小组,并兼任组长。在市会计学会的领导下,他积极开展学组活动,与其他会员一起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进行相关交流,取长

2 补短,探讨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促进企业做好会计工作。陆渡外资会计学组连续六年被太仓市会计学会评为先进学组。

“严谨核算,降低成本,是企业积聚能量、提高效益的关键”。企业财务信息正如企业的导航、气象预报系统,准确地提供财务信息是财务部门的重要职责,这就要求财务人员严谨扎实地进行财务核算。在他主管的财务管理科,每笔经济业务都能统一用规范的会计语言来清晰、完整地表达,做到不多写、不漏写一个字,每一本整整齐齐的凭证,每一张凭证后的完备有序的附件资料都凝结着他的心血。一张发票从签订合同到记帐,经过了计划申请部门、供应部门、厂部、物资管理部门、仓库、财务近十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的资料分不同的时段汇集到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三人以上对资料进行审核、复核,检查流程是否符合内控制度,数量、金额、税额是否正确,然后才能据以付款记帐,确保财务数据合法、真实、完整。按照财务制度规定,现金流量表作为报表,可以一年编制一次,但财务部门为了让公司领导及时了解资金情况,实现决策最优化,提高企业生产要素的配置能力,他每月编制现金流量表,详细反映资金的流动和结余情况。

在会计的日常核算中,他不断创新方法,不断改进成本管理工作。为了使核算精细化,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他对生产车间领用模具、牙板、打头针等主要消耗品的实际消耗定额作了反复测算,制订了每万生产量的不同消耗定额,并对这些定额反复多次修改,反复验证后,制订出了较为切合实际的定额标准。使单一产量计件制,顺利转变为现行的产量与消耗挂钩的生产承包制,实行责任考核到人,超额自负、

3 节约奖励的分配制度。多年来,施行的这个考核办法,使企业主要消耗品费用比原来下降了30%左右,职工工资和奖励收入比原来提高了1----2倍,做到了企业与职工互利双赢。

在全面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同时,他注重抓好节能降耗、减排增次活动。他积极倡导环保优先理念,推动企业循环经济上台阶。公司不断加大投入,车间全面改装节能照明,照明用电比原来节约20%;下水道均采用雨水分离,并将生产和生活污水排入污水处理池,将处理后的水用于花草浇灌,冲洗厕所、清洗车辆等。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先后开展了“我为公司献一计”金点子创新活动,全体员工纷纷响应,积极参加,共同献计献策。2007年收到合理化建议165条,今年1----6月份收到合理化建议70条。例如,斗成品仓库提出的1/8冲模组装3/16通用,仅该项全年可节约费用近10万元,预计金点子创新活动每年可节约30多万元。今年7月,又在全公司开展了“节约一张纸、节约一滴水、节约一滴油、节约一度电”的全员岗位技能竞赛活动,并将7月份定为环保月。发动全员职工人人参与,党员干部积极带头。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公司全员参与财务管理的各种效益已在不断显现,不但提高了企业效益,也创造了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2006年,公司通过了ISO16949质量体系认证及ISO14001环境质量体系认证。

“以人为本,营造和谐氛围,也是财务管理追求的新目标”。如何让员工在企业安心工作,这是周建忠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也是他倾注最多精力的一件事。他充分利用财务总管这个平台,在公司经济

4 效益不太理想的状况下,设法征得公司高层领导的同意, 2006年,公司筹建了职工之家,为职工开辟了电视卡拉OK室、乒乓室、桌球室、棋牌室、羽毛球等活动场,同时,负责建立起了“职工读书站”。坚持每星期

一、

三、五准时开放,自愿承担起义务图书管理员。他许下的一句诺言就是:“党员就应该多奉献点”。为了凑职工休息时间看好书,他常常放弃自己休息为大家服务。图书馆也不断更新书册,读书站现增添到各类图书2000册,各种报刊杂志20多种。为确保读书站有一个舒适的环境,他特地安装了空调,添置了书桌、书椅,石台、石凳。为了便于职工思想文化交流学习,他在厂区相对安静的地方开辟“求知角”,从而能在工作紧张之余,让职工有一个精神享受的空间。

在平时工作、学习、生活中,他处处用感情去贴近职工生活,用真情去帮助职工,用真心去维护职工利益。在公司,无论是谁生病住院了,他都能去探望,让其感受到公司的关爱。为凝聚职工的心,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他负责建立了职工婚丧喜事走访慰问制度,让职工体验到大家庭的温暖。

由于公司的员工来自五湖四海,各人的生活与饮食习惯不一。周建忠积极协助行政人员在合理的伙食定额标准内,增加水饺、砂锅、小米粥和牛肉面等多品种面点供应,扩大了用餐选择范围。从今年7月起,职工伙食标准从原来的每餐4.4元增加到每餐5元。逢年过节,发放节日礼品;高温期间,他带领工会员工每天定时组织分发冷饮,防暑降温。除此之外,他还利用节假日和工作之余组织职工开展联谊

5 和外出观光等活动,使大家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相互之间增加了了解,增进了友谊。

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一个财务主管,如何充分发挥作用,搞好企业内部管理,体会最深的是工作要得到领导支持,争得领导支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能否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方法更为重要,尤其是在台资企业里,要根据企业特点结合实际开展工作。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面对各种新问题、新情况,他迎难而上,知难而进,主动应对,创新思路,寻求合理解决方法,他坚信只有找准方法才会成功。在他面前方法总比困难多,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一分耕云一分收获。在他多年的努力下,一个非公经济的台资企业里已真正做到了劳动合同签订率100%,社保、医保、失业、工伤四金100%参保,住房公积金100%缴纳,另外再为每个员工投保了一份意外保险。职工享受带薪年休假,工作8小时,实行双休制,加班工资按规定计算。每件工作的落实,都包含着他的心血和汗水,因此单位先后被评为太仓市“文明单位”、太仓市“党建工作示范点”、太仓市“模范职工之家”、太仓市“环保诚信企业”。

第三篇: 学习周恩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周恩义同志1949年出生,1965年参军,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普通一兵成长为团政治委员,学习周恩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1992年转业到兴隆台区,任区委宣传部副部长,1997年任区委常委、宣传部长,2002年任区委副书记,2006年任区委常委、宣传部长。2011年3月退休后,任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参加工作46年来,无论是在部队守卫祖国边境,还是在地方做宣传思想工作,他始终牢记宗旨,忠诚于党的事业,危难之时冲锋在前,日常工作尽职尽责,是党员群众的好榜样;他淡泊名利,热爱宣传工作,职务安排不论高低,各项工作唯旗是夺,是宣传干部的好榜样;他扎根基层,服务百姓,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农民致富的好帮手,是乐于奉献的好榜样;他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把理论宣讲大众化,积极践行先进文化,是工作创新的好榜样。

他的先进事迹得到了市委、省委的充分肯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先后被评为兴隆台区十佳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劳动模范,盘锦市业绩突出的县处级领导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辽宁省勤廉兼优先进个人。

他牢记宗旨,忠诚党的事业,是党员群众的好榜样

对党忠诚,是每个共产党员应该烙入灵魂的毕生操守,是共产党员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周恩义从1966年10月10日加入中国共产党那天起,无论在部队服役,还是在地方工作,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忠诚于党的事业,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忠实地履行着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义务,危急时刻舍生忘死,职务变动无怨无悔,慈母去世不下火线,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的高尚品质。

1965年,他作为战士,以五项军事训练科目全优的成绩名列全团新兵第一。1969年,作为班长,他以政治优秀、军事过硬,被破格提升为连指导员。在实弹训练后引爆“哑弹”生死关头、在国防施工中排除“哑炮”的危险时刻,他总是把安全留给战友,把危险留给自己。

1972年秋天,周恩义所带的炮兵连在实弹射击中,一发加农炮炮弹发射后没有爆炸,成了“哑弹”,如果不及时排除,会危及附近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事迹材料《学习周恩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他叫上文书董荫春、通讯员常子华和司机刘帮超,快速赶到目标区,找到了弹着点。这发炮弹重达40多公斤,已钻地两米多深,随时都有可能爆炸。一旦炸响,周围数十米内的人将粉身碎骨。周恩义立刻下令,让刘帮超、常子华撤到附近的山包后隐蔽,他和董荫春确定炮弹入地的走向后,用铁锹谨慎地挖了起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见到了炮弹,他像抱婴儿一样小心翼翼地将炮弹抱了出来,放到坑边,然后麻利地捆好了炸药,放到炮弹下。他命令董荫春撤到安全地带后,接上雷管,点燃导火索,迅速向附近的炮弹坑跑去。当巨大的爆炸声响彻山谷,弹片、泥土像暴雨一样砸到他的身上,他立刻成了“土人”。战士们冲过来,眼含着热泪和他紧紧地抱在一起。

1992年,43岁的周恩义从团政委的岗位转业到兴隆台区,担任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职务连降两级,身份地位出现较大落差。区委副书记王殿元征求他的意见,他说:“我在部队28年,一直做政治思想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正好发挥作用,能够为党的事业作更大的贡献。”谈及降职使用,他坚决地表示:“在部队我是做别人工作的。请领导放心,咱是党的人,职务安排不争官大小,物质享受不争多和少。听从组织安排。”他在宣传部副部长的岗位上一干就是6年,先后配合三位常委部长开展工作,始终做到摆正位置,尊重领导,勤恳工作,团结同志,默默奉献。

1995年8月,辽河洪水袭来。周恩义拖着受过伤的左腿一瘸一拐地检查所有险工险段,日夜战斗在抗洪大堤上。老家的妹妹一连给他发来了6封电报,都是一样的内容:“母病危,速归!”周恩义16岁离家,多年来一直在外工作,和母亲相聚的日子很少。现在母亲病危,他恨不能一下子飞到母亲身边,给母亲喂口水、擦擦脸。然而,此时正是抗洪的紧要关头,防汛大堤多处套堤、民堤决口,河水水位暴涨,时刻威胁着城乡人民的生命财产。周恩义手里拿着电报,眼圈湿润,热泪奔涌……他决然擦干泪水,把电报悄悄地揣进了口袋,转身上了大堤。抗洪胜利了,他急匆匆赶回老家,可是母亲已经辞世。(范文先生网 )妹妹哭诉着说:“哥,妈在临走前,嘴里一直叫着你的小名啊!”他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感情,“扑通”一声跪在母亲的遗像前放声大哭,悲声道:“妈呀,我对不住你呀!我也想早点回来,给你老人家尽孝。可是辽河发大水,那么多老百姓面临危险,我是党的干部,不能回来呀!”

他淡泊名利,热爱宣传工作,是宣传干部的好榜样

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名利、地位,党员干部如何坚持应有的价值取向和基本操守?周恩义说:“党的干部应该是一颗螺丝钉,不论拧到哪里,都一心为党,不求回报,不讲代价,不给组织添麻烦。”他职务多次变动,每次都义无反顾地坚守宣传岗位。他左膝半月板破碎,自己悄悄手术后仍然工作在一线。他热爱宣传思想工作,多次得到省市领导的称赞。

1997年,周恩义担任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全区的宣传思想工作连续获得省市的表彰。2001年,区党政班子进行部分调整,区委副书记的岗位出现空缺,凭周恩义在区里的威望和能力,完全可以胜任副书记。区里主要领导找他,让他担任这一职务。朋友们也劝他,让他换换岗位。他却坚定地推荐了年轻干部。2002年,他服从组织安排,担任了区委副书记。2006年,区委换届,副书记指数由两人减少到一人。大家认为不管是论能力,还是论业绩,他都堪当这一重任。可是,周恩义却主动找到领导,要求退出,他只说了一句:“把机会让给年轻人,他们为党工作的时间更长。”再次选择担任了宣传部长。大家不理解他的举动,周恩义诚恳地说:“我是老宣传了。只要是做宣传工作,为老百姓服务,不管职位高低,我都乐意做。区委副书记的位置是很重要,但从更多内容请访问:

《学习周恩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第四篇:学习周恩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周恩义同志1949年出生,1965年参军,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普通一兵成长为团政治委员。1992年转业到兴隆台区,任区委宣传部副部长,1997年任区委常委、宣传部长,2002年任区委副书记,2006年任区委常委、宣传部长。2011年3月退休后,任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参加工作46年来,无论是在部队守卫祖国边境,还是在地方做宣传思想工作,他始终牢记宗旨,忠诚于党的事业,危难之时冲锋在前,日常工作尽职尽责,是党员群众的好榜样;他淡泊名利,热爱宣传工作,职务安排不论高低,各项工作唯旗是夺,是宣传干部的好榜样;他扎根基层,服务百姓,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农民致富的好帮手,是乐于奉献的好榜样;他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把理论宣讲大众化,积极践行先进文化,是工作创新的好榜样。

他的先进事迹得到了市委、省委的充分肯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先后被评为兴隆台区十佳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劳动模范,盘锦市业绩突出的县处级领导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辽宁省勤廉兼优先进个人。

他牢记宗旨,忠诚党的事业,是党员群众的好榜样

对党忠诚,是每个共产党员应该烙入灵魂的毕生操守,是共产党员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周恩义从1966年10月10日加入中国共产党那天起,无论在部队服役,还是在地方工作,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忠诚于党的事业,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忠实地履行着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义务,危急时刻舍生忘死,职务变动无怨无悔,慈母去世不下火线,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的高尚品质。

1965年,他作为战士,以五项军事训练科目全优的成绩名列全团新兵第一。1969年,作为班长,他以政治优秀、军事过硬,被破格提升为连指导员。在实弹训练后引爆“哑弹”生死关头、在国防施工中排除“哑炮”的危险时刻,他总是把安全留给战友,把危险留给自己。

1972年秋天,周恩义所带的炮兵连在实弹射击中,一发加农炮炮弹发射后没有爆炸,成了“哑弹”,如果不及时排除,会危及附近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他叫上文书董荫春、通讯员常子华和司机刘帮超,快速赶到目标区,找到了弹着点。这发炮弹重达40多公斤,已钻地两米多深,随时都有可能爆炸。一旦炸响,周围数十米内的人将粉身碎骨。周恩义立刻下令,让刘帮超、常子华撤到附近的山包后隐蔽,他和董荫春确定炮弹入地的走向后,用铁锹谨慎地挖了起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见到了炮弹,他像抱婴儿一样小心翼翼地将炮弹抱了出来,放到坑边,然后麻利地捆好了炸药,放到炮弹下。他命令董荫春撤到安全地带后,接上雷管,点燃导火索,迅速向附近的炮弹坑跑去。当巨大的爆炸声响彻山谷,弹片、泥土像暴雨一样砸到他的身上,他立刻成了“土人”。战士们冲过来,眼含着热泪和他紧紧地抱在一起。

1992年,43岁的周恩义从团政委的岗位转业到兴隆台区,担任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职务连降两级,身份地位出现较大落差。区委副书记王殿元征求他的意见,他说:“我在部队28年,一直做政治思想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正好发挥作用,能够为党的事业作更大的贡献。”谈及降职使用,他坚决地表示:“在部队我是做别人工作的。请领导放心,咱是党的人,职务安排不争官大小,物质享受不争多和少。听从组织安排。”他在宣传部副部长的岗位上一干就是6年,先后配合三位常委部长开展工作,始终做到摆正位置,尊重领导,勤恳工作,团结同志,默默奉献。

1995年8月,辽河洪水袭来。周恩义拖着受过伤的左腿一瘸一拐地检查所有险工险段,日夜战斗在抗洪大堤上。老家的妹妹一连给他发来了6封电报,都是一样的内容:“母病危,速归!”周恩义16岁离家,多年来一直在外工作,和母亲相聚的日子很少。现在母亲病危,他恨不能一下子飞到母亲身边,给母亲喂口水、擦擦脸。然而,此时正是抗洪的紧要关头,防汛大堤多处套堤、民堤决口,河水水位暴涨,时刻威胁着城乡人民的生命财产。周恩义手里拿着电报,眼圈湿润,热泪奔涌……他决然擦干泪水,把电报悄悄地揣进了口袋,转身上了大堤。抗洪胜利了,他急匆匆赶回老家,可是母亲已经辞世。( )妹妹哭诉着说:“哥,妈在临走前,嘴里一直叫着你的小名啊!”他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感情,“扑通”一声跪在母亲的遗像前放声大哭,悲声道:“妈呀,我对不住你呀!我也想早点回来,给你老人家尽孝。可是辽河发大水,那么多老百姓面临危险,我是党的干部,不能回来呀!”

他淡泊名利,热爱宣传工作,是宣传干部的好榜样

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名利、地位,党员干部如何坚持应有的价值取向和基本操守?周恩义说:“党的干部应该是一颗螺丝钉,不论拧到哪里,都一心为党,不求回报,不讲代价,不给组织添麻烦。”他职务多次变动,每次都义无反顾地坚守宣传岗位。他左膝半月板破碎,自己悄悄手术后仍然工作在一线。他热爱宣传思想工作,多次得到省市领导的称赞。

1997年,周恩义担任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全区的宣传思想工作连续获得省市的表彰。2001年,区党政班子进行部分调整,区委副书记的岗位出现空缺,凭周恩义在区里的威望和能力,完全可以胜任副书记。区里主要领导找他,让他担任这一职务。朋友们也劝他,让他换换岗位。他却坚定地推荐了年轻干部。2002年,他服从组织安排,担任了区委副书记。2006年,区委换届,副书记指数由两人减少到一人。大家认为不管是论能力,还是论业绩,他都堪当这一重任。可是,周恩义却主动找到领导,要求退出,他只说了一句:“把机会让给年轻人,他们为党工作的时间更长。”再次选择担任了宣传部长。大家不理解他的举动,周恩义诚恳地说:“我是老宣传了。只要是做宣传工作,为老百姓服务,不管职位高低,我都乐意做。区委副书记的位置是很重要,但从

培养干部的角度看,让给年轻干部更合适。”时任盘锦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的李旭评价周恩义说,“很多人当官是能上不能下,周恩义是能上亦能下。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无论上还是下,都能一如既往干得那么好。”

2007年元宵节,周恩义迎着暴风雪走了4个多小时,检查完灯展情况,左腿再也迈不动了。28年军旅生涯,一次次特殊环境的抢险,在周恩义身上留下很多伤痕。35年前在一次军事演习跳越障碍时,左膝关节受伤,韧带撕裂,半月板裂开。转业时,他怀揣着六等伤残军人证。多年超负荷的工作,使他左膝的旧疾越发严重,左腿时常肿得老粗,少则一周,多则半个月,都得去医院抽出一二百毫升的积液……同志们把他送到医院检查,医生当场下了诊断:“左膝半月板断裂,必须马上进行手术!”周恩义心里早已盘算好:抓紧时间做好工作,利用“五·一”长假做手术,不影响工作。主意打定后,他拖着伤腿,奔忙在各个街道社区、乡村。4月26日,他向区委书记姜冰请假说去检查身体,悄悄赶到北京301医院。医院骨四科主任王志刚检查了他的伤势之后,告诉他半月板已经破碎,必须马上摘除!当时医院已没有空床位,周恩义做完手术,就躺在医院的走廊里。痛苦稍有减轻,就拿起本子,写起理论辅导材料。王志刚看到这一切,对前来探望的区领导大声感叹:“周恩义,铁人哪!”

周恩义工作作风扎实,雷厉风行。为了使全区思想政治工作规范化,他利用休息日带领大家深入社区摸底调查,帮助基层总结经验。他总结出的“健全领导机制、强化大局意识;健全责任机制、强化阵地意识;健全考核机制、强化竞争意识;健全投入机制、强化服务意识”的工作方法,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时任省委副书记的张行湘在盘锦考察工作时,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并把兴隆台区的模式作为典型,在全省推广。为了胜任工作,他每天回到家里,都要学理论、记笔记。多年的积累,他写下了60多万字的读书心得、100多万字的讲课教材。

今年,兴隆台区再一次承办了盘锦市元宵节大型文化系列活动,区领导想到周恩义连续多年负责这项工作,经验丰富,就请他做顾问。他二话没说,帮助做好活动计划、制定活动方案、选择彩灯样式、查看焰火燃放地点……

周恩义的“有为”,带出了一支优秀的宣传队伍,宣传部80%以上的同志都立过功、受过奖,宣传部连续多年被评为“文明机关”、领导班子年年被评为优秀领导班子,14名青年干部相继走上了科级和县处级领导岗位。

他扎根基层,服务百姓,是乐于奉献的好榜样

周恩义常说:“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就是最好的思想政治工作。”他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只讲奉献,不图回报。他每年都抽出三分之一的时间到基层搞调研,联系群众,准确把握群众期待,努力实现群众愿望,从群众中汲取智慧、获得力量,在群众中树立起新时期基层宣传干部的良好形象。

1994年冬天,周恩义骑着自行车到裴家村调研,发现村支书裴昌学愁眉苦脸,连忙问起原因。裴昌学说:“农村水稻丰收了,可农民家中的大米却卖不出去。这么多粮食老在家里堆着换不回来钱,老百姓都没心思过年,我这个支书束手无策,着急上火啊。”周恩义当场表态:“老百姓是咱们的衣食父母,百姓的事就是我们干部的事。放心吧,我来想办法。”说完,他骑上破旧的自行车,顶着寒风跑了4次邮局,向他在部队时的驻地内蒙古巴林右旗巴林石矿、美术公司等单位连发9封电报,请老朋友帮忙。最后一封电报拍过去第5天,两台大挂车急匆匆开进了村,村民的12万公斤大米以每市斤高于市场2分钱的价格卖了出去。村民们喜出望外,交口称赞:“周部长可帮了我们大忙了。”“周恩义是咱百姓的贴心人”。

赵家村是个特殊的村落,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它成了“城中村”。城市在长大,耕地在减少,村民要变成市民,出路在何方?1993年,周恩义主动来到赵家村蹲点,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根据赵家村的实际,结合发达地区经验,给村里出了三条计:“发展路边经济带,引领农民包商网,转移剩余劳动力。”接着又结合华西村经验,提出建设“赵家新村”。这几条计策,在上世纪90年代初,可谓惊人之语。在他的鼓励下,支书崔再仁、主任张国荣带领村民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几年时间,建起闻名遐迩的“瀚新花园”,率先进入全市第一批小康村、第一批文明村行列,成为全市第一个亿元村。现在赵家村有事,村民第一个想到的还是他们的“高参”周恩义。

周恩义曾先后与3个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东跃村的朱景武因肠道疾病做过大手术,体弱多病,丧失劳动能力。全家一贫如洗,住在别人家的仓库里。周恩义就自己掏腰包拿出三千元钱,协调乡党委、政府和村里给予帮助,为朱家盖上了新房。然后又给他们出主意,协调区民政部门出资,帮助朱家办起建材店,过上好日子。朱景武致富后,总想请周恩义吃顿饭或是送点东西表达谢意,都被周恩义谢绝了。后来,朱景武想到了一个“报恩”的办法:请周恩义给他找个贫困户。他说:“您帮我们脱了贫,我们也要帮助帮助别人。”

2012年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九,大年之日,陈屯村的大街小巷鞭炮声此起彼伏,周恩义带着儿子周雷、儿媳张放和7岁的孙子周炜强,抬着大米、豆油、黄花鱼,拿着干果、糖果、对联,来到他的帮扶对子、72岁的张素兰家,一家人欢欢喜喜地贴上对联后,周恩义照旧送给张大姐500元钱。张大姐说:“老周啊,你都退休了,就别来了。”周恩义把儿子、孙子拉到她跟前,诚恳地说:“大姐,我人虽然退休了,但是扶贫的责任不能退。等到有一天我走不动了,我的儿子、孙子会接着照顾您。”

他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是工作创新的好榜样

周恩义有很多被广为流传的“名言”,其中最有名的,是“围绕中心转,帮忙不添乱,服务不吃饭”、“要有主动性,不能有惰性;要有创造性,才有先进性”。工作中,他大胆探索、创新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新模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为了使宣传工作更好地服务“三农”,周恩义把帮助农民致富当做头号工程,提出培养政治理论加致富技能的新型党员,每年拿出详尽计划,组织农村党员进行理论、技能培训。他精心挑选致富课题,走遍全市所有的种植养殖基地为农民选项目,带领全区300多名农民代表和村民组长以上干部走出去参观学习。他亲自上门邀请高级农艺师王京平、养河蟹专家曹景方等各方面专家,为农民上课传授技术。一次办河蟹

第五篇:学习周恩义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近日,我镇组织干部认真学习了周恩义同志的先进事迹,使我感触很深。如今,奉献和勤奋在部分人看来太“老套”,他们更愿意讲求回报和享受。学习周恩义,就要学习他勤以自强,恪尽职守的奉献精神,倡导忘我工作、无私奉献,顾全大局的精神境界和工作作风,自觉抵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始终坚持把实现远大目标和做好本职工作统一起来,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干事。

当下,党的改革发展事业步入关键时期,意识形态多元化,诱惑不断增多,一些人不能经受考验,只顾追求个人利益,在工作上得过且过,脱离甚至背离群众,对党和国家形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学习周恩义,就要学习他诚以修身、一心为民、求是探索的精神,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永葆公仆本色,全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致力于为群众更好地服务,甘做人民的公仆,把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事业中去,以对党和人民的忠心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和他相比,我想我们一部分人缺少的并不是该有的活力,而是对工作的踏实、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执着热爱这片土地的热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基层工作就是和老百姓同吃苦同学习的工作。我们都应该乐观的看待我们的工作和我们的生活。当村民希望你去帮忙解决矛盾纠纷时,我们不应怀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而是能放下知识分子的高架子帮一把

手;当村民向你咨询有关法律和农业方面的知识时,我们不应用急躁和责骂的口气答复他们,而是能耐下性子帮一把手;当村民有不明白的政策、看不懂得文字时,我们应该主动上前帮一把手。 只要我们都能像周恩义一样热爱着这份工作,扎根基层,勇于奉献,我想我们一样能做出成绩,收获付出的喜悦、劳动的幸福。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扎根农村,服务村民,让我们用滚烫的热血和活跃的青春,凝聚奋发向上的力量,不断在基层磨砺自己,为农村的富裕、和谐生活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上一篇:追寻人水和谐之路等下一篇:中学教导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