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同志先进事迹

2024-05-04

陈涛同志先进事迹(精选8篇)

篇1:陈涛同志先进事迹

陈涛同志先进事迹

陈涛同志,男,汉族,大专文化,1966年出生,1992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官埠桥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该同志多年以来个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工作出色,深受当地干部群众好评。

作为领导干部,陈涛同志一贯维护班子的团结和权威。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求长远,顾大局,积极主动为班子优化决策出主意,想办法,献计献策。当好参谋和助手。在执行班子决议时,不变通、不走样,力求创造性地圆满完成。

在自身学习生活方面,陈涛同志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持党员先进性。他从不放松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实用技术、现代科学、领导技术及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

陈涛同志分管全镇的农业、畜牧、林业、水产、农机、农技等工作。对每一项工作,他都当作事关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事来抓,统筹兼顾,使上述各项工作均得到长足发展。

为了当地农、林、牧、渔产业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陈涛同志带领涉农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走遍全镇的每一块农田、深入实地搞调研,探讨适合具体情况的发展路子,与农民交朋友、结对子、引导、扶持他们更新观念,面对市场,发挥自身优势,打造相对稳定,具有潜力的特色产业。2008年,全镇发展特种蔬菜1万亩,水产养殖25000亩,规模养鸡80余户,早、中、晚稻全部参加“三农”保险。期间,农业技术人员实施全方位、不间断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农民生产有技术指导,收获有出售保障。2008年全镇农业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人均纯收入增加669元,达到3915元。

在陈涛同志的带领下,官埠桥镇在全区率先建立了标准化、规模化的农业服务中心办公大厅,农技、水产、畜牧、农机、水利等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办公,接待群众咨询,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对我镇农林牧渔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陈涛同志不但千方百计为群众“增收”,还非常重视群众的“减负”。在农经管理工作中,陈涛同志严格把关,确保中央的决策精神落实到千家万户。同时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村级财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群众监督,使税费改革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陈涛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勤恳工作,孜孜以求,把自己全部身心都奉献他所热爱的事业上。

官埠桥镇供稿 2009年元月16日

篇2:陈涛同志先进事迹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同志们:

今天市政府召开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扩大会议,目的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省食品安全委员会扩大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全市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今年以来,各级各有关部门都对食品安全工作非常重视,市政府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召开了两次食安委全体会议,省人大常委会从5月份开始开展为期5个月的省市县三级人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大检查,这充分表明了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层面抓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心,也再次提醒我们在座各位肩负的沉重责任。刚才,马军副秘书长传达了省食品安全委员会扩大会议的精神,刘德军同志通报了前期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工作的情况,从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四个层面对存在问题的原因作了分析,并对下步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各地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抓好落实。这里,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真分析和梳理食品安全排查中存在的问题

今年5月份,根据省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工作的部署,市政府组织开展了全市食品药品领域隐患大排查大清理活动,至今已历时一个多月。总体上看,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中,各地、各有关部门行动积极,排查深入,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5月底,全市共对7027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排查清理,排查清理出食品安全问题隐患410个,其中382个问题隐患已经整改化解到位,还有28个问题正在限期整改。通过这 1 次排查行动,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少数部门工作落实不到位。一是思想不够重视。少数部门没有充分意识到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及时传达贯彻省、市的文件和精神,没有认真组织排查。二是工作不够深入。对照省里排查发现的9大类39种食品安全隐患,我市查出的4个环节30种隐患基本是无证无照、标签不规范、制度不落实、设施设备不到位等表面现象和问题,深层次、技术性的问题隐患触及不多。排查不够全面细致,某些层面、部门存在走过场嫌疑。三是工作上报不及时。少数部门没有按照市里的部署和要求及时上报排查总结,在反复催报后还有部门没报或自称没有发现问题隐患。

(二)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仍较大。市食安办已将省里排查发现的9大类39种食品安全隐患印发给大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我市实际认真对照分析。如病死猪肉问题,我市是全省养猪大市,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有近750万头生猪,养殖过程中生猪因病死亡率约6-8%,按此计算,每年有几十万头生猪死于各种疾病,而这些病死猪肉无害化处理的比例有多少?到底有多少是流入了市场、进入了居民餐桌?此外,水果、蔬菜、水产品等农(兽、渔)药残留超标、重金属超标,以及非法使用三聚氰胺、莱克多巴胺(新型瘦肉精)等添加物,甚至使用明令禁止的剧毒农药等现象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一些常见食品的安全问题仍令人担忧。

(三)食品安全监管漏洞较多。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实行分段监管体制,涉及部门多,职能交叉现象严重,客观存在着一些监管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力量分散等问题。同时从中央到地方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都还处于不断调整改革之中,必然给监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大量的流动小商贩游离在监管体系之外,尤其是校园周边流动摊贩聚集,食品来源不明,安全和质量难以保障。另外,随着流通方式的改变,食品网络销售现象增多,安全问题突出,隐患极大,对于大量无实体店的网上食品经营行为,监管部门无法进行现 场核查、流通许可和追溯,质量管控形同虚设,造成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各类问题,各地各部门都要采取有针对性的行动,强制整治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隐患,整治不到位的,坚决予以取缔。对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和风险,各部门要立即开展整治;对属于职责范围之外的,要及时将掌握的信息通报各级食安办、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不能推诿扯皮、踢皮球,防止出现管理脱节。

二、再接再厉,进一步深化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工作

(一)要理清监管职责。国家明文规定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各地方政府有责任、有义务理清辖区内食品监管职责不清的问题。对于各地、各部门在前期大排查大清理行动中梳理的问题和隐患,各地政府、食安委要统一协调落实责任。职责明确的,相关部门要及时排出整治计划和工作方案及时加以整治;对职责有交叉的,市食安办要及时研究协调落实监管部门,并抄告相应部门或县(市、区)政府;市食安办难以协调落实的,要及时提交市食安委或市政府协调,由市政府明确监管部门,或交由食安办办理。下步省里将对归纳总结的13项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专项整治进行部门交办,届时我们也要按照省里要求将这13项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整治任务交办给各有关部门,希望大家能够切实承担起责任,解决好、落实好。食品安全重点难点问题政府交办、联合办理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今后也可作为一项制度来执行,更好地明确落实监管责任。各县(市、区)也可参照执行。

(二)要加大监管力度。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不力,甚至监管人员参与违法犯罪已经是食品安全领域的大问题,省食安委在4月27日召开的2012年第二次全体会议上通报的新昌药用胶囊铬超标事件就是一起典型的部门监管不到位,甚至部分监管人员与企业存在某种利益关系的案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事后除对涉案的企业相关人员从重处理外,对当地政府和监管部门领导也进行了大力度的追责。各地、各部门都要深刻吸取教训,切实承担起 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强化对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绝不能推诿扯皮、“睁一眼闭一眼”,或者以罚代管,要采取专项整治的方式或几个部门甚至市、县联合综合执法的形式严格排查。市食安办要加强督查,及时了解汇总各地、各部门对问题和隐患的整改落实情况。

(三)要严处违法行为。要始终保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从严从快从重处理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违法犯罪行为。监管部门掌握的案件线索,要及时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决不能以罚代刑,一罚了事;公安机关对食品安全案件要格外重视,加大侦查力度,毫不手软,同时加强与检察、法院等单位的沟通协作,确保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应有的惩处,维护法律的威严。对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企业,依法加大惩处力度,该关停的坚决予以关停,加大刑事责任追究力度,提高其违法违规成本;对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失职、渎职行为,要严肃查处,坚决纠正食品安全执法中的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对食品安全问题突出、事故频发的地区,要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严肃追究地方政府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决不姑息包庇。

(四)要加强舆论引导。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和载体,展示我市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和综合治理的成果,介绍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惩处严重失信行为的典型案例和重点部署。要加强诚信教育,建立“黑名单”制度,严格外部约束,营造惩恶扬善、明信知耻的氛围,推动建立让诚信者获益、失信者受惩的长效机制,使食品生产经营者不敢、不能也不愿生产经营伪劣食品。要深入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科普知识,深入开展食品安全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等宣传教育活动,让群众能够了解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动员全社会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形成维护食品安全的强大合力。同时,要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合作,自觉接受媒体的监督,新闻媒体则要客观公正地加以报道,不故意炒作,不肆意渲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强化保障,切实解决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困难和问题 在前期的食品安全整治行动过程中,各部门都向市食安办反映了一批问题,也提了一些建议,各地各部门都要加以重视,认真研究,努力改善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存在的困难局面。

(一)要加强监管力量。前面我也说到,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着监管部门多,力量分散的问题,这是一个全省乃至全国性的难题,从中央到地方都还在不断探索改革中。各地各部门要集思广益,多管齐下,充分借鉴其他地方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积极整合力量,用好用足现有的监管力量,探索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新机制。

(二)要整合检测资源。我市食品安全检测存在资源分散,重复投入,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等问题,从数量上看,全市现有食品检测机构16家,农业、质监、卫生、食药、检验检疫都设有检验中心,并不算少,但检验水平不高,缺乏有规模、上档次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下步,市食安办要牵头,因地制宜整合好食品检测资源,明确市、县检测机构各自的功能定位。市级检测机构要立足于高端和难点突破,特别是要做好那些县里做不了的事情;县级机构要立足于覆盖面广、易操作,同时也鼓励县级监管部门整合检测能力。市食安办要尽快拿出资源整合方案,同时把市、县检测能力建设标准的制订提上议事日程。关于检测经费,财政部门要统盘研究,适当给予倾斜支持。

(三)要形成监管合力。食品安全监管涉及部门多,职能交叉也多,许多复杂问题需要多个部门一起协作解决。下步我们将按照省里的要求和口径,对相关疑难问题进行部门交办,各部门要做好准备,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相互补台,共同填补监管空白,特别是牵头部门要主动与相关部门会商,抓紧制定方案,组织落实整改措施;相关部门要互通信息,积极配合。对不涉及体制和职能调整的,要积极探索,研究重大疑难问题的综合治理,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同时,各职能部门要经常性地开展联合检查专项行动,建立联动工作机制。

同志们,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最近省市县人大开展的联动执法行动给我们指出了一些问题,也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大家把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人大食品安全执法检查结合起来,在抓好隐患排查治理的同时,抓好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的整改落实工作。

篇3:陈涛同志先进事迹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受胡锦涛总书记委托, 看望了刘义权同志的家属和报告团成员。他强调,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 是对刘义权同志的充分肯定, 也是对全国档案工作者的鞭策和鼓励,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 坚决贯彻落实。要深入宣传刘义权同志的先进事迹, 学习他坚守信念的政治品格, 践行使命的执着精神, 甘于奉献的价值追求, 乐观向上的人生情怀, 努力营造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浓厚氛围。

新华网北京10月11日电 (记者李亚杰)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就学习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 希望全国档案工作者学习刘义权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

10月11日, 刘义权同志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会开始前,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受胡锦涛总书记委托, 看望了刘义权同志的家属和报告团成员。他强调,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 是对刘义权同志的充分肯定, 也是对全国档案工作者的鞭策和鼓励,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 坚决贯彻落实。要深入宣传刘义权同志的先进事迹, 学习他坚守信念的政治品格, 践行使命的执着精神, 甘于奉献的价值追求, 乐观向上的人生情怀, 努力营造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浓厚氛围。

李长春指出, 刘义权同志的先进事迹生动感人, 催人泪下, 平凡中见伟大, 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 集中反映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革命军人的优秀品格。38年来, 刘义权同志立足本职岗位, 无私奉献, 忘我工作, 为党和军队档案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不愧为全国档案战线的优秀楷模, 不愧为在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业绩的先进战士, 不愧为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先锋。刘义权同志的先进事迹和成长经历启示我们, 不论岗位多么平凡, 不论工作多么普通, 只要把本职工作当作崇高事业来追求, 脚踏实地、勤奋敬业, 就能在平凡的岗位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就能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尊重。

李长春指出, 当前, 全国上下正在认真学习宣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广泛开展弘扬“双百”人物和全国道德模范崇高精神的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要通过开展学习刘义权同志的活动, 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浓厚氛围, 激励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饱满的热情、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刘云山、徐才厚、令计划和陈炳德、李继耐等参加了会见。

报告会由中央宣传部、解放军总参谋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举办。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代表, 在京档案系统工作人员、部分高校师生代表, 驻京部队大单位和武警部队的领导同志及官兵代表等5000余人参加报告会。报告会上, 报告团成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切感受, 饱含深情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讲述了刘义权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现场听众深受感动和教育, 全场不时响起阵阵热烈掌声。

篇4:陈涛个人半年总结

通过半年的日常工作和学习积累使我对华农有了一定的认识,华农作为个新公司有着令人敬佩的地方。公司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的思想在实际工作贯彻,这样可以充分的调动我们的工作积极性,也及时让我发现了个人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已下是我对这半年以来对工作的一个总结

一、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工作,使自己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每一项工作顺利开展并最终取得成功的保障。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能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兢兢业业做好本职业工作,半年来从未迟到早退,用满腔热情积极、认真地完成好每一项任务,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平时生活中团结同事、不断提升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一本《细节决定成败》让我豪情万丈,一种积极豁达的心态、一种良好的习惯、一份计划并按时完 成竟是如此重要,并最终决定一个的人成败。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渴望有所突破的我,将会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时时提醒自己,以便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精彩。

二、认真学习岗位职能,工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根据目前工作分工,我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查勘与定损,通过完成工作,使我认识到一个称职查勘定损人员在与客户交谈过程中应当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的处理问题能力、有效的对外联系能力,随着保险市场对客服工作要求进一步的提高发现很多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里面还有很多技巧。

三、不足和需改进方面。

篇5:陈涛励志故事:金钱的自白

在中国古代,金钱一度成为富人们鄙夷的一种物品,成为清高者眼中的“阿堵物”。据南朝时期的《世说新语》记载,西晋时期的名士王衍“品行高尚”,从不屑于提到“钱”字。为了试探他是不是真的绝对不说“钱”字,他老婆便趁他睡觉的时候,叫仆人把王衍的床用钱堵上,看他怎么应对。第二天,王衍醒来,看到满地的钱挡住了他的路,便叫仆人说: 拿开这些阿堵物。阿堵是这个的意思,阿堵物,就是指“这个东西”。把钱称为这个东西,不仅仅需要清高的精神,还要有充足的金钱做后盾。一个没有钱的人鄙视钱,只会让人觉得这个人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富人鄙视钱,给人留下的印象,也不过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无论对于穷人还是富人,都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当金钱代表具有实际价值的财富时,是一个令人喜欢的东西。这个时候,用金钱可以换来几乎一个人所想拥有的所有东西。

当金钱仅仅是一个数字的时候,实际上可以说,毫无意义。这就像海盗抢劫之后却迷失在海洋上一样。这时候的海盗有数不清的金钱。可是,仅此而已。他们最需要的,是食物。没有食物,他们只能等死,金钱对于他们自然失去了意义。

在以前,流传着一个古老的笑话,或者说是寓言故事。故事讲的是,大灾难来了,地主和农民一起逃难,地主背了一口袋金钱,农民背了一口袋馒头。等到休息的时候,农民便开始啃头,地主呢,只能看着自己的钱袋子发呆。因为太饿,地主想用一块金子换一个馒头。在平时,这块金子换回来的馒头,可能这个地主一辈子都吃不完。但是,农民不答应。即使地主想用他所有的金钱换一个馒头,农民照样不笞应。谁也不知道他们的逃难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农民要给自己留下尽量多的食物。在这样的情况下,金钱就只是一个数字,而馒头,才是财富,才是可以进行交易的“金钱”,是这种环境下的硬通货。

之所以农民会带着馒头逃难,是因为他没有什么金钱,或者说,他不拥有什么财富。要逃难,出于本能,他便带上吃的。而地主则受了“财富观”的毒害,在灾难面前,没有回过神,没有意识到,逃难的路上,谁有吃的,谁才是富人,谁才掌握着话语权。他的观念,仍然停留在“金钱即财富”的错误观念上。

有的时候,金钱当然就是财富。但是,只是有的时候,这个概念才会成立。这个概念成立的基础,是金钱必定能够换来他所需要的其他事物。

金钱,在某种意义上,就像食物一样。对于一个地主来说,无论他拥有的是十亩地,还是一百亩地,甚至是一万亩地,他所能吃下的粮食,一亩地的产出便足够了。剩下的那些粮食,如果他屯在自己家的粮库里,是一文不值的。他仍然是一个穷人,和那些只有一亩地的农民一样,每天吃掉的粮食是差不多的。甚至那些没有地只是给他打工的农民,吃的也不会比他少多少。

他的粮食,只有卖出去,交换成别的东西,才具有价值。这才是他勤奋耕作,收购田地,积攒家业的目的。他富裕的目的,他想更加富裕的手段,不是把粮食全部屯在自己家里,而是根据需要,把这些粮食全部消耗出去。他可以把更多的粮食分给他的雇工,让他们更有力气劳动,给他耕作出更多的粮食。他可以把粮食换成其他任何他想要的事物,包括为了改良土地需要的牲口、农具。他也可以用多佘的粮食换取一些对他其实完全没有实际用处的事物,比如挂在墙上的鹿头,比如金银餐具。他在做这一切的时候,其实都是在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对他的生活都有着正面的影响,虽然他未必能意识到这一点。

这就是金钱,赤裸裸地躺在那里。关于金钱的所有秘密,就这样赤裸裸,毫无掩饰。当你去关注它的时候,你看不见它的秘密在哪里。只有当你关注它的秘密的时候,你才发现,它所有的“秘密”,其实都只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而已。金钱真正的秘密,其实就是,秘密就是它的本身。抛开金钱本身,金钱毫无秘密。

篇6:陈涛同志先进事迹

《留住青山》的英文名也叫《大山的儿子》。李振华老师不愧为大山的儿子, 他为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献了青春, 献终身”的执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让我感动。他舍弃了对自己父母的孝而选择了对国家的忠, 他牺牲了自己、儿女和妻子而成就了贫困山区老百姓孩子的精神让我震撼。在电影中每当看到感人之处时我就会为之动情落泪, 我想可能大家都有这样的心情。因此今天我不谈李老师的奉献, 我想谈一谈李老师的快乐。因为李老师一生经历的磨难是一般人无法承受的, 而他的快乐也是一般人所不曾拥有的。如果李老师没有快乐, 他不会倾其所有投入到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而且坚持到现在。就像电影在结束时李老师所说的“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一、感动的快乐

大学刚毕业的李老师抱着一腔热血来到了沂蒙老区。失落, 困窘, 漫漫长夜的焦虑, 只灯伴影的孤独, 以及每天晚上传来的阵阵狼声的惊恐, 李老师的精神似乎就要崩溃了。那个时候, 他想走。可大山里的人民太需要知识来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 因为缺老师已经半年没上课的山里孩子们也太需要知识来改变他们的命运。为了留住李老师, 乡亲们知道这位来自南方的城里娃不适应山里的生活, 便变着法尽可能让他吃好。山区的气候特别冷, 大婶们便亲手纺布为他缝制了御寒的棉衣、布袜和钩子鞋。逢年过节, 乡亲们知道娃子想家, 便争相邀他进门过节。每当李振华外出学习或开会, 乡亲们总是把煮熟的鸡蛋和烙饼塞到他的背包里, 甚至大伙一起送他走上好几里路。沂蒙山人民山一样的胸怀, 水一样的深情让年仅17岁的李老师决定留下来。后来南京发来一次次的调令, 他也想走。可是大山的人民已离不开他, 乡亲们一次次为了挽留他而自发组织的感人肺腑的送别场面, 又让他留了下来。就是因为这种感动的快乐让年仅17岁的李老师留了下来并扎根沂蒙山区, 并且为了山区的教育事业倾其大半生。

二、满足的快乐

母亲得了脑血栓, 10年里, 竟先后有8位沂蒙老乡的孩子, 接力般轮流到南京去照顾李振华的母亲。后来贤明通达的母亲来到沂蒙山一年多就病逝了。闻讯赶来的乡亲、家长和成年学生哭倒了一片, 有人哭喊着:“老人家, 您别怪李老师啊, 是我们对不起您哪!”乡亲们已经把李老师的母亲也看做自己的亲人。就像李老师的女儿所说的, 爸爸不要难过了, 奶奶虽然走了, 但我想她是满足的。是的, 人民没有忘记她有一个好儿子, 国家也没有忘记她有一个好儿子。就是因为这种满足的快乐让李老师把他对父母的内疚之情深埋在心底, 继续奉献在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上。

三、幸福的快乐

学生虎子从小顽皮, 李老师为了转变他, 一直和他同吃同睡到虎子初中毕业。虎子师范毕业后, 结了婚并生了个孩子。虎子说没有恩师李老师, 就没有他的今天。因此孩子取名字没有随父亲姓, 而是随李老师姓李。当李老师的女儿得知这一切后, 她和虎子之间儿时的矛盾在这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亲情面前冰释前嫌, 她也开始理解一直不称职的爸爸。当李老师和老支书这两家人为孩子过满月时, 这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亲情让李老师感到的是幸福。就是这种幸福的快乐让李老师的家人在他退休之后继续支持他对教育事业的奉献。

为了培育山区的孩子, 李老师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和爱心, 家乡群众自发捐款为李振华雕铸了一座汉白玉半身雕像。活着而被塑像瞻仰的普通劳动者, 从古到今能有几人?李老师值得快乐!他的快乐也是一般人不曾拥有的。乐业成就伟业, 乐业成就人生。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 参加工作已经有十来年了。虽然我没有像李老师那样成就伟业, 但我一直都在忙忙碌碌地尽职尽责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有时晚上回到家都在想着班里的事, 明天的课有哪些地方还没处理好, 班里有个学生我得好好跟他谈谈, 明天如果某某学生再不交作业怎么办等等, 但我也是快乐的。

篇7:陈涛同志先进事迹

邹宁浩同志入伍11年来, 他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勤恳工作、无私奉献, 致力于消防宣传工作, 为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提升全民消防素质、树立消防部队良好形象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2次被公安部消防局评为“全国消防部队优秀报道员”、被《走近中国消防》栏目评为2015年度宣传报道优秀通讯员, 3次被浙江省消防总队评为“全省消防部队宣传报道先进个人”, 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恪尽职守深入一线彰显忠诚

邹宁浩同志常说:“作为消防宣传员, 深入火场不仅仅是搜集写作素材, 更重要的是把灭火救援现场中的每一个细节通过手中的摄像机、照相机记录下来。”

担任消防宣传员以来, 无论在支队机关、还是在基层大队, 他始终牢记神圣职责, 保持消防宣传职业高度敏感性, 每一起灭火抢险救援任务中, 总能看见他肩扛身背摄像机、照相机与战斗员并肩战斗的身影, 他总是哪里最危险就跟进到哪里, 哪里最困难就战斗在哪里, 全力以赴、尽心尽力用自己手中的“武器”战斗在灭火救援的第一线。

2016年12月16日16时35分义乌市消防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义乌市洁康管业有限公司发生火灾。接警后, 支队立即调派北苑、稠江中队9辆消防车61名官兵以及12支专职消防队16辆消防车73名专职消防队员赶赴现场扑救, 支队全勤指挥部遂行出动。

邹宁浩同志当天并未值班, 但他在得知火情后, 仍坚持以警情为命令, 主动请缨, 立即携带宣传器材赶赴火场。车子刚开出营区, 邹宁浩就看到了几十米高的巨大烟柱在空中翻腾, 他敏锐的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到达现场后, 只见2号楼已完全笼罩在浓烟和烈火之中, 各种沉闷的爆炸声不停地从起火建筑中传来, 现场形势万分危急。全体参战官兵不顾自身安危, 全副武装、及时设置水枪阵地, 全力阻截火势蔓延。

为了更好地拍摄到具有强大冲击力、影响力、震撼力的影像, 记录下现场真实情况, 全面客观地反映参战官兵的英雄壮举。邹宁浩不断寻找最佳拍摄地点, 经过侦查后, 最终从1号楼东侧楼梯进入建筑二楼内部进行拍摄。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邹宁浩用他手中的“武器”留下了许多惊心动魄的瞬间, 正当他全身心的投入到属于他自己的战斗中时, 突然, 一条橘红色的巨大火舌“轰”的一声从正对面2号楼二楼的窗户中凶猛的窜出, 夹杂着炙热的浓烟毒气向他所处的拍摄方向喷射过来, 并迅速引燃了该栋建筑二楼的可燃物品。很快, 整个二楼就被无情的大火和浓烟吞噬, 突如其来的火情变化, 致使邹宁浩直接受到火焰烘烤, 并吸入大量毒气和烟雾, 晕倒在撤离的路程中。18时50分, 官兵们在获知邹宁浩未撤离火场时, 大家发疯似的四处搜救, 最终在距离二楼东侧楼梯口约15米处的堆垛下发现了邹宁浩, 躺在地下的他双手把照相机紧紧的护在胸前。战友们立即将他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他的青春面容和他的照片一起永远定格在这个悲壮的夜晚。当战友们得知这个消息以后, 大家悲痛万分。

笔耕不辍消防宣传建功立业

邹宁浩同志常说:“如果自己能在各类媒体上多传播一些消防知识, 能够多开展一些实实在在的能让老百姓受益的消防宣传活动, 就能让老百姓免受火魔的侵扰。”这是他成为“消防站地记者”最大的初衷。

邹宁浩同志的父亲邹能武, 曾是浙江省上虞市消防大队战斗班的班长。他人如其名, 骁勇善战, 在上虞三角站油库大火扑救战斗中, 曾3天3夜不下火线。一直以来, 老邹都希望邹宁浩能子承父业, 到消防部队当一名出色的战斗员, 再成长为一名出色的火场指挥员。2005年12月, 邹宁浩放弃寻找更好工作的机会, 带着父亲的殷切期望, 毅然选择了憧憬已久的绿色警营, 成为一名光荣的消防战士。

在丽水服役期间, 邹宁浩除了做好战斗员的角色外, 还积极撰写宣传报道。然而, 当经历过一次次触目惊心火灾现场, 眼望着一把把熊熊大火无情燃烧, 百姓家园付之一炬, 邹宁浩内心都会产生莫可名状的惨痛心情, 心里也渐渐地有了自己的想法, 他不禁想起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故事, 感到眼前豁然开朗起来, 他想“如果自己能通过普及消防知识来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 或许就能减少火灾发生, 人人重视消防, 及早杜绝隐患, 或许远比肩扛水枪在火场救人更有意义”。从此, 邹宁浩深刻地懂得了让消防安全常识走进千家万户是多么重要而神圣的事业, 在肩扛水枪火场救人的同时, 他又拿起了另外一种有力武器———笔和相机, 并决心在消防宣传这块阵地上再次奏响凯歌。

虽然平日里还要担负紧张的灭火救援任务, 文化程度不高的邹宁浩立志努力提高消防写作水平, 从来不会因为繁重的工作任务而放弃笔耕。每天都会利用休息时间, 自学消防业务理论知识, 锻炼各类新闻写作技巧, 从不轻易放弃任何一次火场新闻采写的机会, 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 哪里有险情, 哪里就能看到他在战斗一线忙碌的身影。邹宁浩说自己是一名消防宣传战线的“战斗员”, 必须要把灭火救援现场中的每一个细节通过手中的摄像机、照相机记录下来, 一方面可以作为消防新闻报道的素材, 另一方面也为消防部队科学处置各类火灾事故提供实战经验。

火场中他常常置个人安危于不顾, 抢占有利地形, 最大限度地展示消防官兵的光辉形象, 他的摄影作品角度独特, 现场感十分强烈, 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他的文字剖析入理, 深入浅出,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入伍11年来, 邹宁浩先后在丽水消防支队特勤中队、金华支队宣传科、浦江县消防中队、义乌市消防支队北苑中队服役, 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忠诚地履行一名“战地记者”的职责, 在《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工人日报》等中央、省、市级媒体刊登了3万多篇新闻报道, 他拍摄的多个灭火救援现场的视频曾被中央电视台制作成专题播出, 2016年11月9日, 主笔出版《都市火魂》消防报道集供全国的报道员学习参考, 公安部消防局宣传处处长周久经在序中写道:“品读宁浩的文字或照片, 马上能感受到这些新闻作品清风扑面、沁人心脾, 有兵味、接地气, 真实再现了消防工作的艰辛、灭火救援战斗的英勇, 弘扬着社会正能量, 传递着中国好声音。透过字里行间, 也能深深体会到他艰苦跋涉、不断进步的汗水与足迹。其中的一些作品虽略显稚嫩或稍欠火候, 但相信宁浩凭着锲而不舍、恪尽职守的进取精神, 假以时日, 必成大器。”邹宁浩真正做到了与战友们同生共死、共同进退, 是一名名副其实的消防战地记者和消防宣传战线上的“战斗员”。

心系人民知行合一真学雷锋

邹宁浩同志常说:“当兵就要当一个服务群众、回报社会的好兵。”

邹宁浩是这么说的, 更是这么做的, 从身披光荣的橄榄绿、头顶庄严的警徽的那天起, 邹宁浩同志就已经牢牢地把“雷锋精神”铭刻在自己的心上, 以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

邹宁浩是一个存不住工资的人, 他对自己节衣缩食, 从不讲究吃喝穿戴, 而他却用自己有限的津贴和工资长期无私资助困难家庭, 把爱心和温暖默默送到一个又一个困难群众的身边。2011年, 邹宁浩得知金华市婺城区瀛头村老戴一家生活困难, 他立即与爱心志愿者取得联系, 并立即掏出500元捐出, 他还带着慰问品前往瀛头村, 看望了老戴一家;2012年, 金华女孩庄晨玲因父亲患上白血病而无力支付高额学费, 邹宁浩毫不犹豫地捐献2000元工资为庄晨玲垫付了学费, 并与其确定了帮带结对关系;同年12月, 邹宁浩被永康市大徐小学聘为消防校外辅导员, 他将自己亲手制作的内有800支棒棒糖、30本《新华字典》以及消防知识读本的“圣诞大礼包”送到孩子们手中, 给孩子们带去了特殊的节日祝福;2013年, 邹宁浩得知学生郭小会自幼父亲病逝、母亲出走, 1岁时就与姑妈住在废品回收站, 邹宁浩立即与她进行了结对, 并承诺每学期为其支付学费。邹宁浩说:“每个人都应该有享受教育的权利, 有追逐梦想的自由, 只要遇到失学儿童, 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去帮助他们圆求学梦”。

邹宁浩是一个闲不住的人, 入伍11年来, 他积极参与各类公益事业, 义务献血16次, 献血量达5000余毫升;积极参加植树、治水、义务维修、道路清理各种公益活动650余次, 2014年, 邹宁浩被金华市文明办评选为助人为乐类“金华好人”, 2015年邹宁浩被义乌市文明办评选为“优秀志愿者”。

邹宁浩还是一个拥有5万粉丝的微博小达人, 2013年的一天, 他在写微博突然看到一则消息:芝英镇有位老年痴呆症患者走失, 家人正着急寻找。他立即帮忙转发, 希望借助粉丝的力量帮助寻找。“这样的老人, 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啊!”邹宁浩心想。为此, 邹宁浩通过自己的微博向网友寻求解决办法, 后来, 有位消防志愿者告诉他, 现下有一种黄手环, 可谓是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身符。听闻这个消息, 邹宁浩非常高兴, 他立即行动, 把写有老人住址、电话和消防逃生知识的字条塞入黄手环, 做成独特的“消防锦囊”, 短短几日, 便义务赠送800余条黄手环, 为许多患有老年痴呆症患者提供了一份安全出行的保障, 受到了老人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篇8:陈涛同志先进事迹

1 董福财同志先进事迹介绍

1.1 董福财同志的治沙植树梦

董福财所在的北甸子村, 地处辽宁省彰武县西北部, 在辽宁省最北端, 它的西、南、北三面与我国最大的沙地, 内蒙古科尔沁沙地接壤。20 多年前, 这里曾经风沙肆虐, 看不到一点绿色。 “十山九秃山, 风起白沙飞”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老董净瞎整, 在沙坨子里栽树是干傻事! ”面对这些质疑, 董福财选择了自己先干起来。 如今, 3 万亩的绿色, 将这个初夏映衬得格外美丽, 沙原上数以万计的柳树、白杨、樟子松迎风起舞。 他被誉为“治沙书记”。

1.2 董福财同志的筑路梦

他带领群众移沙筑路, 找项目、筹资金, 抓施工、出义工, 把阻碍村民出行几十年的沙丘夷为平地, 扫清了村民脱贫致富的障碍。

1.3 董福财同志的致富梦

他带领群众大力发展养殖业, 请专家、办贷款, 兴建养殖示范小区, 全村养殖户超过了60%, 人均增收4000 余元, 使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2014 年, 全村人均收入达到9700 元, 比2000 年增加了近8 倍。

2 根据董福财事迹所总结出来的董福财精神

2.1 董福财事迹体现了他有一种苦干实干精神

同北甸子村民聊天, 老百姓的共同感受是:北甸村如果没有老董的苦干实干, 也就没有北甸村的今天。从1997 年, 栽下第一棵树起, 董福财就与风沙打起了“持久战”, 一干就是近20 年, 他生命的最后1/3, 都倾注到了栽树上。 村里67 岁的老会计白景章通过今昔对比颇为感慨地讲, “过去栽树, 第一年不活, 第二年不活, 第三年就不栽了。 北甸子村治沙能有这么大成绩, 关键是有董福财这样的好带头人”。 其实, 董福财也不是神人, 他栽的树也死, 最开始成活率也就35%, 用他的亲家陈其华的话说, 他补苗补得“邪乎”, 有时候补的树苗比原来栽种的还要多, 特别是最近几年, 就更是专门“打补丁”了。正是在老董的苦干实干精神感召下, 在近20 年时间里, 董福财和乡亲累计栽树300 多万株, 北甸子村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家园, 还将辽宁省防沙治沙的第一道防线, 足足向北推进了13 公里。

2.2 董福财事迹体现了他有一种责任担当精神

作为村干部, 董福财肩负着为党尽忠, 为民办事的重任。 1996 年, 国家有关部门的一个工作组得出了考察结论: 北甸子村不适合人居, 并提出了整体移民规划, 然后原地造林固沙。过去, 北甸子村不是没栽过树, 但到头来都成了“活人栽死树”, 6 万多亩地还是那副“十山九秃头, 风起白沙飞”的老样子, 沙里栽树太难了。久而久之, 栽树似乎成了村里人的思维“禁区”。 对此, 董福财心里也明镜儿似的, 但他深知, 北甸子村贫困闭塞的总病根就在这风沙上, 治不了流沙, 北甸子村永无出头之日。 困难面前, 为党分忧, 当时还是村委会主任的董福财, 以共产党人大无畏的勇气和担当精神, 毅然把造林固沙这份沉沉的担子扛到肩上。

2.3 董福财事迹体现了他有一种榜样表率精神

董福财始终践行着自己说过的话:“啥叫党员, 就是要遇事冲在前, 打出样, 比普通群众奉献多! ”1997 年, 董福财贷款一万块钱包下了200 亩荒沙坡, 领着妻子和两个刚成年的孩子开始种树。 治理风沙, 他要先干出个样来给乡亲们看看。 2001 年, 国家出台退耕还林政策。拿出自家耕地栽树, 很多村民一时还难以接受。“这项利国利民的政策可不能卡在咱手里”, 董福财主动退出自家的30 多亩耕地, 第一个在自家耕地栽上了树。很快村民也都想通了, 他们就认一个理儿, 跟着董书记, 没错!这些年, 北甸子村人均退耕还林约15 亩, 董福财累计退地60 多亩。

2.4 董福财事迹体现了他有一种公正公平精神

董福财党村干部期间, 严格要求自己, 舍小家顾大家, 从没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家人和亲属办过一件私事。在农村, 分地是头等大事, 每次都是董福财负责拉线测量面积, 如果别人家能分上30 垄, 他的兄弟们往往就是29 垄。 在村民刘玉国看来, 老书记这辈子最亏欠的就是家里人。“有一次老董女儿家盖房子, 想砍两棵树, 老董硬是没让。这样不顾家, 不穷才怪呢。 ”

2.5 董福财事迹体现了他有一种律己奉献精神

在很多村民眼里, 董福财绝对是能人:种地, 他是好把式;贩牛, 他是好商人;当村支书, 他是好干部。 但“他帮着很多村民致富了, 自己却依然清贫”, 最近10 年来, 北甸子村可没少盖新房子, 但董福财依旧住在“老青年点”里。 董福财常说, 一心不可二用, 我要搞养牛, 就不能集中精力干集体的事了, 既然当了村干部, 大家还认可我, 那咱就不能三心二意。 董福财身上, 有着共产党员普遍具有的优秀品质——甘于奉献。 阿尔乡镇镇长孙猛说, 上任之初, 老董就给上了一课。 当时下乡调研, 路上发现老支书顶着中午的烈日坐路边吃饭。“我问他大中午为啥不回家, 老支书却说是为了看树苗, 怕给牲畜糟践了, 就凭这也值得我向他学习。 ”

3 学习董福财事迹精神, 践行“三严三实”基本要求

党对党员党性教育内容要求从来就是和党在各不同历史时期所肩负的任务紧密相连的, 这正是党性教育的活力所在。 结合当前对党员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 就是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基本要求。 那么如何践行呢? 我认为关键要做到以下三点:

3.1 要把学习董福财先进事迹精神与开展 “三严三实”的党性教育结合起来

党性修养是一个由内而外的变化过程, 它需要在认识与实践的交互作用中反复锻炼和提升。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 应该努力做到:一要要经常进行党性分析和自我剖析;二要注重在实践中磨练自己;三要勇于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 我们要对照典型找差距;对照“三严三实”查找“不严不实”问题, 带头践行“八个带头、八个自觉“, 着力解决信念信心不足、开拓意识不强、责任担当不够、工作作风不实、自我约束不严、能力素质不适应等六个方面的“不严不实”问题。

3.2 要把学习董福财先进事迹精神与做董福财式好干部结合起来

要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梦想, 就必须有一批像董福财那样埋头苦干、迎难而上的好党员、好干部。 具体讲:一是学习董福财先进事迹精神, 做踏实肯干的好党员、好干部;二是学习董福财先进事迹精神, 做真抓实干的好党员、好干部;三是学习董福财先进事迹精神, 做埋头苦干的好党员、好干部。

3.3 要把学习董福财先进事迹精神与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结合起来

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董福财同志为榜样, 敢负责、敢担当、敢作为, 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 深化改革、推动发展, 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福利, 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上一篇:花和品质作文下一篇:5月20日“找、抓、促”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