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生同志先进事迹

2024-04-29

徐永生同志先进事迹(精选6篇)

篇1:徐永生同志先进事迹

徐永生同志先进事迹

徐永生,男,现年44岁,中共党员,在职本科学历,系埇桥区顺河乡王垄村人,宿州市兄弟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宿州市兴牧养猪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安徽省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宿州市第三届人大代表。

徐永生是靠养猪、生猪营销发家致富的。自1995年起开始小规模养猪,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他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生猪生产大户、营销经纪人。2001年,他投资200余万元创办的三八办事处周尚村大型养猪场,现存栏能繁母猪126头,年出栏生猪2000余头。2007年初,徐永生抓住国家能繁母猪补贴的政策机遇,大力推广优良品种,调整养殖结构和布局,在顺河乡蔡沃村投资800多万元建设宿州市兄弟养殖有限公司,是一个占地50余亩,存栏能繁母猪500余头,年出栏生猪10000余头的高标准、现代化的养殖小区,并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扩大养殖规模,带动农民养殖致富。2011年6月,为更好地推进生猪养殖技术,他在原公司基础上投入700万元扩建厂房,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技术,以自身的力量示范引导广大养殖户。现在该公司已经成为埇桥区乃至宿州市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花园式养殖公司。在他的带领下,仅在埇桥区就涌现出生猪养殖大户1200余户,饲养量80万头,占埇桥区生猪养殖总量的75%以上。该同志长年从事生猪调运,每年都组织宿州市四县一区及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等地农户销售生猪20余万头,销往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实现销售收入达3.25亿元,养殖户人均增收8000多元,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养猪业的发展,活跃市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徐永生富了,但他致富不忘乡邻。他说:“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靠我的示范,扶持和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多年来,他先后提供资金100余万元,帮助周围30多困难户养猪致富;每年捐资5万元,对环村道路、乡村主干道进行整修;从2004年开始,他每年资助50名特困学生重返课堂;每年提供数十万元资金帮助贫困家庭致富;每年为孤寡老人捐款捐物,使他们能乐享晚年。多年来,他利用种猪繁育基地,先后采取免费提供猪苗、饲料、技术服务等方式,帮助周边6个乡镇近百余农户走上养殖致富路。他利用自身的技术以及资源优势,通过结对帮扶带动该村贫困户李军、孙礼环等十余农户发展养殖走上致富道路。在此基础上,他牵头成立了宿州市兴牧养猪专业合作社,下辖生猪购销服务部、技术研发部、市场营销部、后勤保障部,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养猪事业,有力地促进皖北地区养猪业的发展。据统计,2011年,合作社生猪饲养量达47.2万头,出栏26.8万头,实现产值4.8亿元。随着党的富民政策和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养猪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怎样把群众养的猪及时销售出去,让养殖户提高经济效益是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巨石,前一段时间,由于受市场行情影响,养猪业进入“盈亏”平衡阶段,为寻找生猪销路,增加农民收入,他长期奔波在外,脸变黑了,人变瘦了,体重也减少了10多斤,他说:“为了养殖业的发展、老百姓尽快致富,再苦再累都值得”。

丹心一片作奉献,脚踏实地铸辉煌。徐永生勤劳致富,并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用智慧和汗水在农村这块热土上实现了自身价值,他的业绩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赞誉。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后被授予2007安徽省农民创业带头人、市“十佳”杰出青年、市“双带双培”先锋等多项荣誉称号、2008年光荣当选为宿州市第三届人大代表。

篇2:徐永生同志先进事迹

一是扎实开展学习活动。全县各部门、各单位组织干部职工召开专题学习会,联系实际,谈认识、谈感想,撰写个人心得体会;邀请各行业代表,围绕学什么、为何学、怎么学集中组织开展专题座谈会,深入挖掘事迹内涵,弘扬时代价值;召开“学习三秦楷模刘永生 争做新时代先锋”专题组织(民主)生活会,组织党员干部结合自身实际,见贤思齐,查找不足,深入剖析查摆,在对标看齐中强化干事创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二是深入开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强化宣传,切实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努力在全县上下营造学习楷模、争当楷模的浓厚氛围;开设专栏,深入报道,以刘永生真实事迹为素材,拍摄制作微视频、金城碎戏等,积极邀请中省市媒体来潼深入挖掘刘永生同志先进事迹,广泛报道;组织成立刘永生先进事迹报告团,深入机关、学校、企业、村社区等召开专题报告会;组织文艺工作者下基层,通过多种类的文艺创造,真实还原刘永生感人事迹,组织精干力量完成《医者仁心—刘永生》故事汇编。

三是认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在深入学习宣传刘永生同志先进事迹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特点,在各行业开展“学习三秦楷模刘永生,争当新时代先锋”十大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学习楷模、争当楷模、赶超楷模,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

篇3:徐永生同志先进事迹

1 注重产品创新产品研发实现新突破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滇西地区开工建设了一大批交通、能源、水利和城建重点工程。但由于滇西地处“三江”流域, 地质情况复杂, 桥梁、隧道、大坝等重要建筑对水泥性能有特殊要求, 省内水泥难以满足施工需要, 成为影响建设工程的一个难题。作为滇西地区水泥行业的龙头企业和云南省第一家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 公司义不容辞地承担了特种水泥的研发任务。徐敦山高度重视, 把新产品研发当作一项支持重点工程建设的重要政治任务和关系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在他的直接领导下, 公司组织制定了新产品研发计划和方案, 组建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培养和组建了新产品研发队伍, 加大投入改善技术装备, 克服重重困难, 认真开展研发工作, 反复进行试验, 不断总结经验, 努力攻克技术难关。通过不断努力, 近几年来公司成功研发了中热水泥、低热微膨胀水泥、高抗硫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4个特种水泥, 通用P.I、P.II62.5R级水泥、P.O52.5、42.5低碱水泥、抗冻水泥等一系列技术含量较高的新产品, 较好地完善了公司的产品结构, 满足了重点工程需要, 多项产品还填补了云南省水泥生产的空白, 提升了云南省水泥生产技术水平, 荣获多项技术创新奖, 创造了十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其中, 中热水泥成为世界最高双曲拱坝小湾水电站大坝混凝土专供水泥, 公司共供应小湾大坝中热水泥130多万吨, 从未出现质量问题, 得到了我国多位水电建设专家的高度评价, 荣获云南省建材行业技术革新一等奖、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三等奖、国家水电顾问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三等奖。目前, 我公司生产的中热水泥已广泛用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的金安桥、鲁地拉、功果桥、里底、乌弄龙和缅甸伊江上游密松水电站等建设工程。低热微膨胀水泥被列入“云南省科技攻关及高新技术发展计划”, 供应云南文山马龙塘水电站、金沙江上游阿海水电站等重点工作, 荣获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二等奖、云南省建材行业技术革新一等奖。高抗硫酸盐水泥供应昆明掌鸠河饮水工程, 荣获云南省建材行业技术革新二等奖。低碱水泥52.5、42.5水泥, 供应大丽铁路。通过新产品开发, 公司产品达到15个, 实现系列化、差异化, 取得了四个特种水泥和通用硅酸盐水泥等级最高的62.5R级水泥生产资质, 可生产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6大系列34个强度等级的水泥产品, 真正建立了人无我有, 人有我精的产品创新机制, 使产品紧跟市场需求变化, 企业挺立市场竞争潮头, 实现了工艺技术优势向产品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转化。公司也因此成为云南省水泥行业新产品研发能力最强、水泥品种最齐、供货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

2 坚持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

水泥是我国主要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行业之一, 水泥企业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为落实国家政策, 推进水泥工业向绿色节能环保产业转变, 履行好水泥企业的社会责任, 徐敦山同志以超前的眼光、务实的精神、负责的态度, 在企业内部认真推行清洁生产,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同时, 高度重视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公司围绕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工作, 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实施余热发电新技术。余热发电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鼓励推广的高效节能新技术, 是水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方式。实施余热发电可以有效降低产品单位能耗、节约生产成本、减少高温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提高环境和经济效益。公司充分利用4条干法生产的有利条件, 投资1.4亿元, 积极实施余热发电技术, 分两期规划实施了12MW的余热发电项目。一期工程 (4#窑6MW发电系统) 于2008年11月开工建设, 2009年8月投运发电。投运以来, 运行良好, 发电量处于行业良好水平, 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被列为云南省第一批余热发电示范推广项目。二期工程 (1—3#窑6MW发电系统) , 于2010年12月开工, 计划2011年底投运。项目全部投运后, 公司余热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2兆瓦, 按设计年总发电量可达7800万度, 年节约标准煤2.74万吨, 年减排二氧化碳7.4万吨、二氧化硫600t, 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将进一步提高。

二是实施高压变频调速改造。高压变频调速和高效电机是国家重点推广和鼓励支持的节能措施。公司结合实际制定了详细的技改计划, 加大投入大力开展高压变频调速和高效电机改造, 近几年相继完成了1#、2#、3#生料磨排风机、1#、2#、3#、4#窑尾排风机、1#、2#、3#、4#高温风机、4#、5#、6#、7#水泥磨主排风机等主机设备高压变频调速节能技改23项, 完成1#、2#、3#煤磨主排风机、1#、2#、3#水泥磨循环风机等主机设备低压变频改造14项, 并在生产线上逐步更新和采用高效电机节能率, 取得十分显著的节能效果。如3#生料磨循环排风机高压变频改造后节电率达到60.1%, 2#煤磨高温风机低压变频改造后节电率达到66.3%。

三是加强“三废”治理。公司按照国家的“一控双达标”政策的要求, 投入6 300多万元资金在生产线上安装了技术性能可靠、除尘效率高的除尘设备, 对强噪声源的车间采用封闭式厂房, 隔音门、窗, 安装消声器、减震器等;2008年投资260万元建设了日处理能力400t/d的中水处理系统, 对公司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回用, 回用污水量为62m3/d, 年减少生活污水排放量22 630m3。经处理的污水用于公司生产、绿化等用水, 实现了污水零排放及等量水资源节约。通过加强“三废”治理, 公司实现清洁生产的同时, 收到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经环保监测部门连续多年监测, 公司内外区域环境、烟气、噪音等环保项目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要求。2008年公司顺利通过清洁生产现场审核, 成为大理州建材行业首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的企业, 被云南省环保局列为“云南省清洁生产示范企业”, 2009年公司荣获“环境保护优秀企业”称号, 成为国家环保数据库入选单位。

四是积极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和城市污泥应用技术研究。此项技术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 (工信部节[2010]582号) 提出的一项节能新技术。目前, 云南省内尚无先例。在徐敦山总经理的努力下, 此项技术经董事会批准后, 公司已立项开展工作。此项技术的成功应用, 将为大理市保护洱海、保护海西直接发挥作用, 还将对水泥工业转变为兼顾污染物处置的新兴环保产业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 近几年公司节能减排取得了显著效果。以2009年为例, 公司4条生产线可比水泥综合能耗较2008年下降16.23kg ce/t, 降幅16.5%, 产品综合能耗总体控制在限额以内, 直接节能量25 494t ce, 超额完成大理州政府下达的3 000t ce节能目标任务, 荣获云南省节能优秀奖, 受到云南省人民政府的表彰奖励。

3 重视管理创新管理水平得到新提升

管理创新是企业的永恒主题, 徐敦山同志历来重视企业管理工作, 擅长用新理念、新思想、新办法改革创新管理, 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近年来, 他把强化管理、细化管理作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和市场竞争加剧的有力武器, 在内部认真开展ISO标准认证、实施对标管理、精细化管理, 创新了企业管理制度, 培育了管理、技术、品牌和人力资源优势, 增强了企业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为公司管理、人才、技术、品牌输出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1993年公司成立后,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班子, 确立了法人治理结构。近年来, 公司按照上市企业要求进一步健全机制, 完善制度, 规范权责, 制定了审计、战略、提名、薪酬和考核委员会、预算、审计、担保、信息披露和董事会秘书工作制度, 进一步规范了“三会”工作程序和议事规则, 使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完备, 机制运行更加规范。

二是建立内部管理体系。徐敦山同志始终坚持公司依法治厂, 制度管人;以德治厂, 道德育人的管理宗旨, 他反复强调, 制度建设是企业发展中根本性、系统性、长期性的一项基础工作, 必须抓紧抓好。在他的高度重视下, 近年来公司以开展ISO国际标准计量检测、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测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认证, 以及国际采标认证工作为契机, 全面建立完善了公司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物资、能源、质量、环保、安全、采购、营销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内部管理体系, 较好地保障了企业的高效规范运行。

三是实施能效对标管理。徐敦山同志在公司大力倡导精细管理理念, 深入开展能效对标管理、全面预算管理, 全力推行精细化管理方式,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2009年以来, 在徐敦山同志的倡导下, 公司按照《水泥企业能效对标实施指南》要求, 在内部认真开展对标管理, 新制定了《主机运转考核管理办法》、《取样及监控管理办法》、《余热电站发电量考核办法》、《管理人员工作绩效考核指标》、《出厂水泥28天抗压强度标准偏差考核标准》、《出磨生料及出窑熟料率值点合格率考核指标》、《能源管理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工作措施, 细化了电耗、煤耗、机物料消耗指标, 提高了废气排放考核标准, 完善了设备、工艺、质量、成本、安全、环保等各专业的考核指标, 建立了以对标管理为基础, 以经济责任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 在节能减排、降耗增效上收到了显著效果。

4 实现业绩创新企业发展跃上新台阶

徐敦山同志以企业发展为已任, 一心一意抓生产经营、聚精会神谋企业发展, 千方百计保障民生, 稳定员工就业和工资收入, 带领全体员工团结拼搏, 确保了生产经营指标的稳定增长, 确保了国家税收、股东收益、职工工资的稳定增长, 不断创新业绩, 使企业发展跃上了新台阶。

一是创新生产经营业绩。近年来, 水泥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经济形势严峻复杂、能源供应出现紧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企业生产经营难度增大。在公司生产经营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 公司领导班子坚定信心、沉着应对, 团结带领全体员工奋力拼搏, 创新了生产经营业绩。近三年来, 公司产品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指标均实现大幅度增长。2008年、2009年、2010年公司产销产品, 分别增长4.3%、75.3%、22.7%;实现销售收入, 分别增长2.5%、26.9%、25%;上缴税费, 分别增长0.6%、20%、0.3%。

二是创新企业发展业绩。徐敦山同志认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生存犹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企业不发展就要被淘汰兼并, 只有发展才能更好的生存。他高度重视企业发展战略, 2007年制定了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明确提出了企业发展的方向、目标, 定位、措施, 并认真组织实施。在徐敦山同志的精心组织下, “十一五”期间, 公司实施了一批发展项目, 建成了3 000t/d生产线、余热发电站一期工程, 引入大型水泥集团华新水泥公司合作建设景洪2 000t/d生产线、与入滇央企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合作受托管理腾越水泥公司2 500t/d生产线生产运营工作, 开工建设余热发电二期工程, 立项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和城市污泥利用技术研究, 使企业走上了做强做大的发展之路, 走上了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并取得了显著业绩。“十一五”期间, 公司生产规模由2005年的150万t扩大到2010年的300万t, 产品销量由2005年的118万t上升到250万t, 销售收入由2.84亿元增长到6.5亿元, 利税总额由“十一五”期间的2.11亿元提高到6亿元以上, 四项重要经济指标均实现翻番, 职工收入也得到大幅度增长, 继续巩固了公司在滇西地区产能最大、发展实力最强的区域性龙头企业的行业地位。随着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 公司拉开了新一轮发展的序幕, 企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走出了资本、管理、人才、技术、品牌输出发展的扎实步伐, 开创了用新项目推动新发展, 用新目标聚集新力量, 用发展事业凝聚人心, 用发展业绩报答股东、报答员工、回报社会的工作新局面。

篇4:徐永生同志先进事迹

张丽莉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教师,今年5月8日在交通事故发生的危急时刻为抢救学生被轧断双腿,她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人们牵挂她的病情并为她的精神所深深感动,经过多方共同努力,目前张丽莉已经脱离生命危险,身体正在逐渐恢复。

李长春在讲话中说,张丽莉老师胸怀高远、追求进步,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今年“七一”在病房中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的人生夙愿。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危险留给自己,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生命赞歌。她热爱教育、关爱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教育事业,用自己的爱心照亮了每一名学生的心灵。她潜心钻研、积极进取,以“要做就做到最好”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把三尺讲台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努力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人民教师。她乐于助人、甘于奉献,把助人为乐作为自己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是用实际行动关心帮助身边人,在传递人间真情中收获幸福和快乐。

李长春指出,张丽莉老师在危急时刻的突出表现,是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关爱他人、勇于担当优秀品质的集中反映,代表着当代社会的道德高度,是我国社会思想道德主流的真实写照,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她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师德,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充分展示了当代青年和人民教师的时代风采,她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真正的英雄,是我们身边最美的教师,不愧为教育战线的杰出代表,不愧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李长春强调,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满怀信心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社会特别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开展向张丽莉同志学习活动,大力弘扬张丽莉同志的崇高精神,用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高尚精神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更好地推动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要以张丽莉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情操、弘扬新风正气,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践行者,做良好社会风尚的积极推动者,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篇5:刘永生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上世纪70年代后期,作为当地唯一一名接生员医生,曾经一个晚上接生了3个孩子。一次面对一位大出血产妇,他第一时间将产妇送到县医院,却又遇上血库缺血,了解血型后立即说道:“时间紧迫,抽我的!”产妇和孩子都保住了,他才松一口气。20多年来,他先后接生了500多个孩子。

当上村医以后,有多少个日日夜夜,他拼命研读医学书籍,刻苦学习,并做还笔记,经常为了一个问题或医疗观念而食不甘味,夜不成眠。如今虽年近花甲,仍然每日勤学不辍,经常自费外出参加各种培训,遍访名医专家。他熟练掌握了“透皮疗法”“走罐疗法”“火针疗法”“放血疗法”等偏土疗法,力求治疗过程快、效果好、痛苦小、花钱少。

1991年夏季的一个夜晚,外村张常军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母亲病情复发,他赶到卫生室求救,刘医生二话没说,连忙穿上衣服,连伞也没打,提着医药箱赶到患者家里,由于治疗及时使病情得到了控制。

57岁的盛学义,六年前患脑梗,在大医院无法治疗,回家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求刘永生诊治,经过三个月的精心治疗,患者生活基本可以自理。

30年前,谢双喜兄弟三人因私制爆竹引起爆炸受了伤,顿时生活陷入困境,刘永生跑到谢家,掏钱到他们辗转到西安、郑州看病。老二谢双喜到了结婚年龄,别人先后介绍过21个姑娘都因家贫穷而转身离去,这时刘永生出面向人家保媒。为了保证结婚,他把自己的二层楼房给了谢家,还购置了几件家具,随后又为谢家买了犁地车,使他过上安稳的日子。

40多年来,他在医生生涯中几乎没有什么积蓄,患者欠他20多万元都让他一笔勾销,还毁掉账本,蛋挞在追求医学的道路上却始终如一,自己刻苦钻研业务,用中药治疗脚扭伤;用手法治疗肩周炎;用外贴法治疗感冒发烧;用中药治疗椎间盘、坐骨神经等,还用外用药法治疗急性阑尾炎、、、、、、为中医药的发展利用付出心血。

,一支由农民、理发师、厨师和医生等组成的“刘永生志愿者服务总队”成立了。有17个分队,共1000多人,长期为群众进行看病等各种无偿服务,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他先后荣获“潼关县道德模范”“最美渭南人”“渭南市扶贫济困优秀党员”“渭南标杆”“中国好人”“陕西省第四届道德模范”“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白求恩精神奖”“中国好医生”的荣誉称号。当选为潼关县政协委员。他的事迹入选陕西省中小学生“爱国教育系列读本”,又被授予“三秦楷模”荣誉称号。受到国家、省、市、县重要领导的亲切接见。

篇6:徐晓玲同志事迹简介

徐晓玲,女,1969年生人,中国共产党员,毕业于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2001年她多方筹措资金成立了兖州市绿源食品有限公司,公司现已发展成为集种鸭饲养、鸭苗孵化、饲料供应、肉鸭宰杀、冷链物流、蔬菜基地、出口创汇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在徐晓玲的带领下,绿源公司始终持续稳健发展,先后获得省市级以上多项荣誉称号。2014年绿源公司先后被评为中国质量诚信企业、山东省食品行业(肉制品类)十大品牌企业,兖州区2014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并在同行业中率先取得了欧盟出口注册和BRC(食品安全全球标准)认证。她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杰出创业女性、山东省优秀女企业家、齐鲁巾帼十杰、山东省十大农民女状元、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山东省最具影响力女企业家、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创业明星”等荣誉称号,并当选为山东省党代表、济宁市人大代表。

多年来,徐晓玲一直秉承“来源社会,回报社会”的企业精神。作为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积极参与市妇联的“巾帼联手共建帮扶活动”、“巾帼创业行动”等活动,为农村贫困妇女、失地妇女、欠发达村妇代会等提供信息、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的扶持,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推进了城乡妇女和谐发展。带领公司员工不断开展赈灾救危、捐助贫困学子、患病儿童、贫困母亲、困难职工等公益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

上一篇:一年级年级总结下一篇:(国旗下讲话)让我们都来读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