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北大通选

2022-08-25

第一篇:社会心理学北大通选

钢琴音乐鉴赏(通选)课程论文

莫扎特和他的小星星

每一个人喜欢上一种音乐都会有一个契机,就像我喜欢上钢琴或者说是古典音乐有一个契机一样,它就是一部音乐动漫番剧《四月是你的谎言》。

这部动漫其实就是讲一个音乐天才少年逐步找回音乐梦想的故事,其中就少不了各种钢琴名曲为这个故事进行铺垫,《小星星变奏曲》就是其中一首。由于自己在之前完全是一个钢琴方面门外汉,所以并不熟悉斯克里亚宾、拉威尔和肖邦的各种作品,唯独《小星星变奏曲》是不同的,至少这里面存在着每一个孩子童年必不可少的旋律,后来偶然在评论里看到这样一句话:“相信我,这个曲子到后来完全听不出来是我们熟悉的小星星。”就这样,我想我感受到了古典音乐的魅力。

《小星星变奏曲》是莫扎特的作品。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他的父亲是宫廷天主教乐团的小提琴手,也是一位作曲家;母亲也热衷于音乐并会拉大提琴和小提琴。少年时期的莫扎特锋芒初露,他这时的作品已经显示出创作体裁的广泛性和对歌剧创作的兴趣。在曼海姆时,他得到一些市民音乐家的帮助与同情,听到第一流管弦乐队的演奏,这一时期,莫扎特在曼海姆创作的协奏曲和奏鸣曲反映了此时的作品明显受曼海姆乐派的影响。1780年,莫扎特完成歌剧《伊多梅纽》,这一时期莫扎特的作品严谨,在形式上出现了新的要素,这些增强了他的音乐作品的戏剧性,此时莫扎特的作品渐渐成熟。

小星星变奏曲是为钢琴独奏所创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原题为“啊!妈妈,我要告诉你”的十二段变奏曲。据传此曲是莫扎特停留巴黎时为一位女弟子而作的,音乐主题出自一首古老的欧洲民谣,有好几个国家用不同的语言歌唱过,而在我国就是充斥在每个孩子的童年里的一闪一闪亮晶晶。这个主题的节奏与旋律单纯质朴,莫扎特为它配上十二段可爱又富有魅力的变奏,乐声一直自然而愉快的流淌着。

乐曲最开始就是轻快简单的旋律,随后音符和音阶的巧妙导入衬托出一种华丽明亮的效果,接下来左手沉重的琶音在这个快速段落中登场,但沉重的时间并不长,作品又恢复了以往的轻快明亮,而接下来的旋律渲染了一种反复无常的气氛,这时的乐曲听起来很有趣。接下来的第五变奏中乐曲重新回归宁静,轻快的音符中混入了一部分听起来略微不顺畅的音符,进一步烘托出小巧玲珑的气氛,此时的乐曲中充满了灵气。随后能明显的感觉到演奏者弹奏的速度明显变快,乐曲的旋律变重,雄伟壮观的感觉油然而生。在随后的变奏中,和声丰满,轻快的音符响彻四方,乐曲再次恢复了以往的明亮轻松。在第十一变奏中,乐曲变得慢而缓,安静而柔美,唯美而轻松,主题的旋律在其中若隐若现。就像暴风雨前的安静一般,在这种柔缓温和的氛围下乐曲迎来了最终变奏。第十二变奏以快速段落开始,速度非常快,情绪经铺垫后直接在最高点喷薄而出,最后以大跨度的渐强结束,乐曲在最雄壮的时刻戛然而止。

人们曾有一度认为莫扎特的音乐技巧复杂,思想艰深,属于华而不实的类型。其实无需深入的考究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偏激的想法,指导莫扎特生活与创作的基本原则正是卢梭提倡的回归自然,莫扎特的作品正是验证了“艺术即自然,自然即艺术”这句话。莫扎特是唯一可以在优美的乐曲中表现悲伤和痛苦的作曲家。他从来都不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所以即使是他高兴的时候,他的音乐中仍然有一个悲伤的低音。他能表现人类的灵魂,在他之前或之后却没有别的音乐家能做到。伟大的德国作家歌德认为莫扎特是“禀承了上帝旨意的创造力的化身”。

罗曼罗兰说过,莫扎特的音乐是生活的画像,但那是美化了的生活。旋律尽管是精神的反映,但它必须取悦于精神,而不伤及肉体或损害听觉。所以,在莫扎特那里,音乐是生活和谐的表达。不仅是他的歌剧,而且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他的音乐,无论看起来如何,总是指向心灵而非智力,并且始终在表达情感或激情,但绝无令人不快或唐突的激情。

人如作品,作品如其人。就像《小星星变奏曲》中表现的一样,没有激情与骄傲,没有哀愁与悲恸,没有过于艰深且华而不实的技巧,莫扎特的钢琴声中充满了宁静,幻想,浪漫,自然,这是一种不同于肖邦或者其他钢琴家的浪漫,它虽然简约,质朴,却依旧抓住了聆听乐曲的人内心最基本,最美好的感受。他反抗过、辛苦过、窘迫过、成功过,其路漫漫,其人命运多舛,其作品变化莫测。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莫扎特的最终竟也像第十二变奏那样,在最辉煌的三十五岁戛然而止。

第二篇:北大社会心理学历年考题整理

(三)名词解释 1. 再社会化

答:是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做重大的调整,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 2. 社会角色

答: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3. 角色扮演

答:即角色实践,它是角色期待和角色领悟的发展,是个体按照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环境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 4. 归因 答:人们从可能导致自己及他人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5.基本归因错误

答: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6. 自我设障

答:个体常常将失败归于外因,但有时也积极主动、预先设置障碍,以其作为后来失败的归 因,达到保护自尊的目的。 7. 社会认知

答: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8. 刻板印象

答:所谓的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印象。 9. 自我实现的预言

答: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怀有某种期望值这种期望值将会不自觉地)引导着这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行为,这一系列的行为将最终导致另外一个人也朝着这个原先的期待值前进,最后这个预言得以实现。 10. 社会比较

答:个体就自己的信念、态度、意见等与其他人的信念、态度、意见等做比较 11. 社会态度

答:个体对社会存在(某一特定的人、事、物)所持有的具有一定结构且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它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构成。 12. 利他行为

答: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13. 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答: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我们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应对事件做出判断这种对情境的判断受他人反应影响的现象就是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14.责任扩散

答: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因为每个人都认为助人的责任和助人失败所带来的可能成本应该由大家共同承担,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 15. 攻击行为

答:就是违背了社会主流规范,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或试图伤害他人心理或身体状况及破坏其他目标的行为。 16. 社会影响

答: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17. 群体思维

答: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寻求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价受到压制。 18. 去个性化 答: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

19. 群体极化答:在一个组织群体中,个人决策因为受到群体的影响,容易做出比独自一个人决策时,更极端的决定,这个社会现象,被称为群体极化 20. 偏见

答:是指人们基于非客观、非真实的认识而对他人或他群体产生的消极态度和情绪指向。 21. 从众

答: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的倾向。 22. 服从

答:由于受到外界的压力,个体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与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外界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他人和规范 23. 领导

答被看做群体或组织中特定的人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为实现既定目标,对所在群体或组织和所属成员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行为过程。 24.锚定效应

沉锚效应,心理学名词,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25. BATNA 最佳替代方案(BATNA:Best Alternative to a negotiated agreement):指的是假如目前的谈判不成,达到目标所在的其他可能性,如果除了目前的谈判结果之外,其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么谈判者就应该尽量将谈判谈成而不是放弃。一个人对BATNA的估计决定这个人的谈判底线或者临界点在哪一点,在这一点之上,任何谈判条件都超越他的期望,都是他可以接受的

26.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费斯廷格提出的。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在费斯廷格看来,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比如你本来想帮助你的朋友,实际上却帮了倒忙。费斯廷格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如你和你喜欢的人一起郊游或不理睬与你有过节的另一个人。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如尽管你很不喜欢你的上司夸夸其谈,但为了怕他报复你而恭维他。 27.社会感染

社会感染,个体通过语言、文字、表情、动作和其他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或行为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社会感染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影响方式。它由感染者、被感染者和感染信息构成。 28. 归因

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具体的说,就是观察者对他人的行为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归因指人们如何解释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 是人对影响或解释其行为的因素做出结论的一种认知过程(McCabe & Dutton, 1993)。自Heider (1958)提出归因概念和理论至今, 归因始终是社会心理学的热点研究领域。) 现场研究

顾名思义,有别于学院的高度控制的实验室研究,需要实验者进入实际环境进行长期观察、采访,搜集大量显示数据和资料,并最终通过分析得到相应结论或推论。人类学家进行的现场研究较普遍,如林顿进行过马克萨斯人、塔纳拉人的现场研究。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情况下,现场研究耗时较长,有的时间跨度以年为单位。

(四)简答题

1.简述对应推论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琼斯与戴维斯(Jones & Davis)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品质与他们的外在行为相对应。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有:(1)行为的社会合意度: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接受时,如当一个人做了不道德的事(如杀人),我们就可以从其行为推论出他/她是一个不道德(如残忍、无人性)的人。(2)行为的自由选择性:如某人从事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而非在外在强大压力下才做的,那我们就会认为此人的行为与其内在的品质相对应。

2.简述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P110-111

答: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是由凯尔曼于1961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人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1)服从。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物质或精神的满足或为了避免惩罚而变现出来的行为叫服从。服从行为并非出于个体的内心意愿,并且是暂时性的,只是为了达到自己一时一地的目的而被迫表现出来的表面的行为。(2)认同。认同是指个体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和行为,并有意无意地模仿他人,是自己的态度和他人要求相一致。(3)内化。态度改变进入内化阶段以后,个体就完全的从内心里相信并接受了他人的观点,从而彻底改变自己的态度。 3.

如何减少群体冲突和偏见?P266-268

答:偏见是普遍存在的,并且产生着各种各样消极的后果。但是,偏见并非是不可消除的。(1)消除刻板印象。偏见的认知成分往往是一种社会刻板印象。由偏见对象表现出与刻板印象相异的行为来,会有助于偏见的消除。(2)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只有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才有利于真实地了解对方独特的能力、性格、爱好、抱负等,避免陷入为主的判断,从而达到预防和消除偏见的目的(3)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为不同群体设定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奖励的给予视全体是否共同合作而定)的任务,而非互斥性的竞争任务,是消解群体间的敌对情绪和偏见的重要途径。

4.

什么叫宽大效应?这种现象为什么会产生?P83

答: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人们比较关注与重视负性消息,但是人们却倾向于对他人作正性的评价,这种现象叫宽大效应。这似乎是一个矛盾,人们之所以对他人的评价如此宽容,原因可能有:(1)人们希望自己的周围都是好人好事,这样自己会感觉舒服些;(2)在大多数文化中,正性词汇比负性词汇更常见;(3)人们通过对他人的宽容来显示自己的大度与仁慈。 5.

什么叫基本归因错误?产生的原因有哪些?P89

答: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错误。基本归因错误产生的原因可有:(1)人们有一种信念,相信人们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多以内因来解释人的行为,而忽略外因的影响。(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情境中的其他因素往往更突出,所以,人们更容易注意行动者,而忽略背景因素、社会因素。 6.简述改变态度的方法有哪些?P111-117 答:改变态度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1)劝说宣传法。这是一种借助语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广告等各种传播媒介来传播信息、影响人们,使之态度发生改变的方法,是一种极为常见和广泛使用的方法。(2)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通过角色对承担角色的个体所具有的约束和影响来改变个体态度的,该方法在态度改变方面具有特殊作用。(3)团体影响法。通过团体对个体所具有的影响也可以有效的改变人们的态度。 (4)活动参与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引导人们参加与态度改变有关的活动来改变人们的态度。 7. 为什么在其他人需要帮助时会出现旁观者效应?P165 答:(1)责任扩散。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因为每个人都认为助人的责任和助人失败所带来的可能成本应该由大家共同 承担,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2)对模糊情境的社会性定义。当时间的性质模糊不清时,我们倾向于参考他人的反应来对事件做出判断。(3)评价焦虑。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在注视着自己,就会按照别人期待、以能够被大家喜爱和接受的方式表现自我,避免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很不成熟或傻气,以减少社会贬低的发生。 8.

简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P129-132 答:(1)熟悉。人际关系的由浅入深,是从相互接触何处不交往开始的,通过不断接触, 彼此相互了解,容易引发喜欢。(2)接近。生活的时空性决定了我们只能与空间距离接近的人有密切来往(互联网例外),距离越接近,交往的频率可能就越高,越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相似。我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及人格等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4)互补。交往的互补性是指双方在交往过程中获得相互满足的心理状态。(5)吸引你的个人特征。

9.

简述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内容。P106

答:认知失调论是费斯廷格于1957年提出来的所谓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冲突,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当在认知上产生失调状态时就会引起个体心理上的不愉快和不舒适的感觉体验,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感,从而驱使个体去减轻或消除失调状态,使认知互相协调一致。通常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1)改变认知(2)改变行为(3)增加新认知 10.什么是从众?为什么会产生?P212 答:从众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的倾向。从众行为的产生有两个原因:(1)信息型社会影响。信息型社会影响是人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该观点认为,人们从众是因为人们信其他人对一个模糊情境的解释比我们自己的解释更正确,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选择一个恰当的行为方式(2)规范性社会影响。规范性社会影响是由社会规范而引发的从众行为,并因我们以别人作为信息来源,而是为了不引人注目,不被他人嘲笑,不至于陷入困境或遭到排斥。 11.

简述自我概念是通过哪些渠道逐渐形成与发展的。P58-59

12.

在说服他人改变态度时,发起者(说服者)的哪些特性会影响说服的力度? 13.

简述从众的积极与消极意义。

14.

攻击行为是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那我们根据哪些线索来判断一个人的攻击行为是故意的?

(五)应用分析题

1.有一则新闻报道如下:2003年5月15日下午在广州白云区京溪路,一名来自湖南的16岁少女光天化日之下被一男子调戏,少女不从,该男子找了一把刀,当着20多个围观者的面,对她狂砍8刀,围观者竟无一人上前制止。

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种“众人围观见死不救”的现象。

2.阿尔贝•施佩尔是希特勒的首席顾问,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围绕在希特勒周围的官员唯唯诺诺,即使希特勒提出了最野蛮的、毫无人性的决策,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没人提出异议。

请用学过的内容分析、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答:1)希特勒是独裁式的领导,要对其服从。服从的定义服从的原因:命令者的权威性、合法权利(角色规范,应该服从)、责任转移等(2)周围官员之间出现从众现象,从众的定义,从众的原因:

(1)信息性社会影响(2)规范性社会影响

3.在现实生活中,每个群体内的各个成员间可能既存在竞争,也存在合作。很多事实表明,不良的竞争常常会两败俱伤,相互合作常会产生双赢的局面。请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及您自己的经验来阐述:

(1)影响群体成员竞争与合作的因素有哪些。 (2)怎样做更有利于群体成员间合作的形成。

4.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后72秒爆炸,机上人员全部遇难。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取证后发现,在飞机发射之前工程师对发射提出过置疑,认为空气的温度过低会对飞船的安全造成威胁。但是两位高级管理人员并不同意这个意见,他们强迫操作者发射了飞船。他们对自己的观点非常自信,因为美国宇航局已经有55次成功发射的先例。反对 者迫于压力,保持沉默,于是出现了一致通过的假象。 请说明为何会产生这种悲剧?如何减少这种悲剧的产生?

第三篇:北大心理学考研经验

2006-5-22 17:23

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打印】【关闭】个人经历部分:

我一直以为北大是所有崇尚自由和信仰的人的圣地,打小就希望有机会在这片圣地成长和学习,在这所中国最好的学府去了解这个世界,然后证明自己的价值,数一数有10年了。我渴望正确的了解一切,但在成长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时候我连自己都不了解,这就是起初我学习心理学的原因,我对任何不明白的东西都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而且一定要弄明白。快到大三时,就自然而然有了报考北大应用心理学的想法,而且因为自己的理工背景,学习工业与组织管理方向也很有优势……

最后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一年的体会

1 备考过程关于时间安排,这个东西比较难一致,因为每个人能用的时间都不一样。去年这个时候,我是大三的在校学生,在北大选了实心和普心(花了父母1600金,心痛死了),虽然大部分时间花在这上面,但自己的功课总得稍微顾一下,生怕老师觉得我太不给他们面子直接给挂了,考研的人都怕两头空,这种心情在10月左右还会有。

下面是几个主要的时间段,供大家参考

1入门在七月之前,我差不多在北大听完了每周的课,平时也看了看相关的书,基本上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菜鸟变成了个小虾。不过听实心的时候有时在睡觉(它的课在中午,往往是我本校的课上一会我就往那边赶,赶到时特累,午觉时间也到了,然后直接睡到听到老师说下课之类的话,特别奇怪人在上课的熟睡中对这类词的觉察域限扎就能这么低呢,谁明年上了去研究研究)

记得那个时候会在课余跟民族大学的一个研友(她也考上了)和其他的研友用书上的术语看看玩笑,学以致用。

英语的阅读基本上是天天做,这个相当重要,一定要持之以恒。

2暑假专业课开始学第二遍,我没有查漏补缺的习惯,比较懒,之前学过的就是复习了,之前没学的和老师讲课睡过去的就稍微多花一些时间,还有些不懂的能问就问,因为不懂还是比较多,心里就想反正之后还有不少遍,就暂时留着。

政治还是没有开始英语的阅读还是天天在做3 9-11月花了一段时间强化背单词,这是这段时间印象最深的事情,按照艾宾浩斯那种记忆曲线背的,大家在网上能查到(顺序:1 2 4 7 15 30),其实这种方法大家不怕麻烦也可以在政治和专业课上效仿。

阅读还是在天天做。

政治开始每天看了,我的计划是比较详细的,公共课和专业课每天看多少章,怎么复习,怎么做题,只是没全完成。产生挫折感的同时,深深地感觉到,做个细致的量化的计划,一定比没做这种计划学的东西多。但挫折感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有一点时间什么都不想做,

不知道是不是算扯平了:)。

对策呢,就是这种时候去做点自己喜欢,能放松的事情,太憋自己了不好, 玩一会,有点虚度的内疚感了回来学习保证状态巨好(好像是废话)

4 11月—考前但需要提一下的是,至少在11月中旬后专业课这边所剩下的工作就应该是巩固和背诵了(心理素质巨好的另当别论),所以大家在制订大致计划时一定要要注意。

我在考前两个月没怎么看进书,包括公共课,就是因为专业课还有一些不懂的,心里老究着不放,一翻开书,就在想这还有不懂的,那还有不懂的,很郁闷,干脆一怕脑袋,回去看柯南解解闷,这段时间最大的收获就是柯南的主线全看完了。那段时间特别痛苦,整日都是不看书空虚,看书郁闷的状态。呵呵,实在把我逼急了,去报了一个凯程的考前冲刺班(关于京城的辅导班下面有些介绍。绝对良心)。

所以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好好计划,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考前翻开书头会大(至少我和我熟悉的几个人会这样),解决的最好方法还是说自己在之前有个精简的笔记(或者像普心或实心那种大题作为提示性线索),最后阶段就是看着它们,对自己复述或写,想不起来再看书,否则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哪些能答出来,到了考场才知道的话…………

5、最后的结果等啊等啊,终于等到了复试通知。

一般来说,考生需要在接到复试通知后跟导师联系(不在北京的邮件最好,电话有点唐突),说明自己的背景,询问老师是否还能带研究生,自己怎么准备复试。

偶觉得这个相当重要,比如我的导师让我去看一本新的书准备复试,而另一个文化方向上的女生就被告知复习和初试一样的内容就行,这样应该说进去问的问题会有些不同。

关于研究计划,一般会先包括自己介绍(跟简历一样,要会显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之后再是自己的计划,偶是跨专业的,写不出什么细的,只是写了一些对与自己工科背景的人力资源相关问题的看法

复试时要看看导师和相关方面最新的研究了,至少把北大心理系网页上那些大的研究看看,再是就看看相关学术杂志的研究,对写研究计划很有好处,而且复试时老师会问你到“最近有没有看看什么研究之类的。至于去哪查,北京的可以去北大图书馆或心理系图书馆(5RMB/次),里面的老师都很和善:),外地的一般学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会有不少期刊,偶也用过。

复试完等消息的时候很难受,什么也不想做,自己根本不愿意去想,但会有朋友和同学问到,特别痛苦。等了一个礼拜吧,没有消息,就自己过去看。结果教务处的老师告诉我没什么问题, 北大是先通知被淘汰的,所以上周还好没接到消息:)。然后头很空,估计被幸福撞晕了,有点缓不过来,马上到哲学楼西边的小操场去坐了好一会,然后给爸妈打电话……

2 专业课信息部分:

1、参考书的选择:

多看些官方指定外的书,特别是普心类的,对了解心理学的全貌有很大的好处,一般看书,需要遵循这样的流程故事——理论——实验统计的话(推荐从英文书看起,最后考试的大多数东西是基础的,看英文书

有助于深入理解),可以和这些书并行着看,因为话语相当相当的简单,如果有点不明白的话,看看甘老师的ppt上的东东很快就ok了。

普心《人格心理学概要》?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探索心理学研究的历史》? 《普通心理学学习手册》? 《心理学思想的流变》《现代心理学发展趋势》实心 除指定教材外推荐参考书《实验心理学-通过实例入门》(适合大家入门看)? 《心理学实验纲要》(北大版)? 《心理实验方法》(吉林教育出版社)

统计《Statistic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A First Course for Students of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的多元回归,因素分析这两章《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 因为出得很晚,所以我没怎么看1-17章跟讲义上差不多,18-20没怎么看,所以今年的那几个选择题基本上靠猜但是21章是很值得大家多看看的,类似于这种东西很能让人深入理解和比较各种方法, 就比如像英文统计书上的box这种东西,大家学完基本的东西后了,一定要把它们都看懂

3、关于辅导班:

考北大心理的,双跨的人太多,所以大家都会有选择的上一个辅导班。

去年正式的也就2个,今年突然冒出很多,eel不知道怎么样,没资格评论。

4、复习方法。

上周末的时候,有的朋友问,怎么用好书,每一遍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这个问题有点难回答,心理学这种东西我觉得是一种思想流的问题,因为根据基础和悟性,或者说个人兴趣,必然会出现有的板块比较熟,比较懂,有的还得等到好几遍之后才明白,之后才是说在理解基础上的背诵。打个比方,因为感兴趣,普心里社会和决策那块我很快就能说出个所以然,但感知觉那块始终不得劲,一直有点一片混乱的感觉。所以学习时一定要做到学习完做题,做完题后好好总结,之后不定时复习的习惯

至少该达到的程度:是第一遍二遍下来,你能在迫选中做对大部分,第三第四遍下来,那些名词,现象,理论及阐述性的大题能自己闭上眼睛吹上一下。大家一定都在抱怨题太少,真题没答案(但除了统计,大多数答案其实就是就是根据书上的理论阐述,大家看一两编书后就不会这么着急了) 但个人觉得其实没多大问题。

对统计来说 无论你用的是什么(3样东西内容大同小异,看英文能加深理解,)看完一章就得做下面的东西

1北大上课的习题(大家都有吧,有答案的)

2前面的题量是远远不够的,英文统计书课后的习题(偶数题有答案)才是最大的来源,自己做题需要按甘老师讲义上的步骤做,一来考试时可以多拿分,二来思路清晰,便于尽快掌握方法。

3北大版的中文统计书(这本书18-21章是英文书和ppt没有的,去年考试考了一些概念性的东东)——综合性练习,适合在学习后期做4历年真题 这个东西一定要在考前弄得七七八八。绝大部分分数都是很基础的,需要拐弯的地方不太多,只要把前3项做好,至少能拿80%的分数。

P.S 统计做题,在平时做题需要提高速度,但不是说就以降低正确率为代价。因为最后和实心一起考,一般来说先做统计是明智的选择,它的题会就会,不会就不会,答题时应该尽量把时间留给可以发挥的实心上:)

普心:看完书

1从心理学与生活的配套习题做起,每看一章就该好好做每章相应的题,上面题型丰富(简答,选择,判断等),基本上覆盖了核心知识点

2本科生的小测验,半期,期中考试题,历年真题

3gre中psy sub的题目,以前的有师兄说可以参看参看,但从我的感觉来说做了上面的题有百益而无一害。它的出题方式让你很容易的理解和比较相关知识。

自己总结一个普心的知识结构也是很重要的,换一种方式贯穿知识点比自己机械的重复看好得多,打个比方,总结关于中西方个人和集体主义在各个方面的差异(原因,爱,在集体中表现,自尊,)。

实心:不同于普心,纯粹背的和比较难理解的东西更多,个人觉得,比较好的方法是这样,(虽然我也没全做到),在第二遍开始看书时就应该边看边记下每章的要点或者总结出结构,这样看完之后,马上看着笔记去想或者复述,想不起来的就看看书,做做标记。一些东西暂时看不懂没关系,但得用小本记录下来,方便日后讨论请教和回顾。(这个方法对普心,统计也适用)

但需要提一下的是,至少在11月中旬后专业课这边所剩下的工作就应该是巩固和背诵了(心理素质巨好的另当别论),所以大家在制订大致计划时一定要要注意。

小结:

罗嗦一句,计划的制订(包括公共课)需要量化和具体化(每月,每周,每天做什么,怎么做),做多少),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自己的潜能。

具体多少施行一段时间自己再合理调整调整。稍微松一点,前几天校运会里比赛时那些对自己状态心里没数,先冲得最快的人往往最后跑不起来,得不到前面的名次。

我最爱的运动除了足球就是马拉松,每年在国际马拉松的后半程里,很多人的腿都是拉伤或者抽筋了,但是很少见人放弃,你能看到很多人瘸着腿完成最后一段,因为我们都清楚我们都完成了很多很多,只要坚持下去,我们就胜利了。 考研是一场更艰辛的马拉松,但是很多人在最后放弃学习,去找工作,或者什么的,就是因为他看不到自己已经做了很多很多了。如果有人会觉得自己没希望而放弃时,提醒自己:那些考上的并没比自己多做多少,只是他们坚持了下去。

So,永不言弃!

——from m-eel-y

第四篇:北大社会学教程 考点总结

1.公民社会(2001,名;2002,简;2016,论)

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也被称为市民社会,是指以自由契约关系为基础,而与以强制力量为基础的国家(政府)相对应的人类生活形式。它是人们按照契约规则,以自愿为前提和以自治为基础的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领域。

公民社会这一概念涉及到“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讨论,是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社会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领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讨论可以追溯到近代政治哲学家霍布斯和洛克等人的相关论述。如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认为,在自然状态中,是“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人们通过订立契约,成立了国家。国家是高于个人的存在。

2.社会唯实论,社会唯名论

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它外在于个人而独立存在,并对个人具有强制作用。尽管社会是由无数个人联合而形成的,但它本身具有超越于个人的突生性质,而这些性质无法在单个个人身上找到。社会唯实论的代表人物有斯宾塞和涂尔干等人。如斯宾塞认为,社会是一个拥有器官和功能系统的超级有机体;涂尔干认为,社会是一个客观存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对社会的研究不能还原到生物和心理层次上。

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只是一个名称而已,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社会真正存在的是个人以及个人行动,认识社会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个人。社会唯名论坚持还原论的观点,它认为认识社会必须还原到个人的生理或心理层次上。社会唯名论的代表人物在经典社会学时期有吉丁斯和韦伯等人,而在现代社会学时期则有布鲁默和戈夫曼等人。

3.文化元素,文化丛,文化模式(2014,名) 文化元素是指文化中最小而有意义的单位,即它是能独立地反映某种文化意义的东西。在人类社会中,人们常常将自己行动的意义用某种器物或符号表示出来,这些器物和符号就是文化元素。文化元素可以分为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物质的,如电灯、火车、轮船等;非物质的,如一种礼节、一种观点、一个手势等。

文化丛是指相关的文化元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功能单位,这种文化丛在时空中可以作为一个单位存在并发挥作用。比如,农民的犁头、耕牛、套具等会形成一个文化丛,它们的结合可以发挥耕地的功能。文化丛是相关的文化要素按照内在的功能逻辑进行整合的产物。即是说,相关的文化元素之间的联系是有一定逻辑的,不符合逻辑的文化元素的堆放并不能形成文化丛,也不能发挥作用。

文化模式是相关的文化丛经过有秩序、有条理地整合而形成的整体。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文化模式:第一种文化模式的理解用于不同民族文化的本质性区别;第二种文化模式的理解是从功能角度出发,它指的是任何文化体系中在较大时空中发挥功能的、由文化丛结合而成的整体。文化模式可以分成特殊文化模式和普遍文化模式两种类型。美国社会学家威斯勒曾在《人与文化》一书中提出了普遍文化的九个方面。

《菊与刀》的作者、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也写过一本同名著作《文化模式》(1934)

4.主文化,亚文化(2004,名),反文化

主文化是指在一定族群中占主导或统治地位的文化,也被称为主流文化。

亚文化是与主文化相对的文化,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与社会主导性文化不同的文化。亚文化是处于次要地位的文化现象,或是一局部的文化现象。亚文化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否定主导性文化,仅仅是忽视其某些方面,并以自己特有的形态补充主导性文化。亚文化通常会产生特殊的生活方式、语言和价值体系。从发展的角度看,主文化和亚文化并不是绝对的。两种都在变化,也能相互转化。

亚文化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等

反文化是指,亚文化一旦不与主导性文化共存,而是反抗主导性文化,这就成了反文化。反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有主导性文化的抵制。

5.我族中心主义,文化相对主义(2005,名;2016,名)

我族中心主义,也被称为民族中心主义,是指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认为本民族的文化优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而排斥和否定其他民族文化的现象。人们习惯于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对本民族的文化高度认同并有自豪感,对其他文化不易理解,这是正常现象,这并不是民族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是比较极端的认同本族群的文化而否定其他文化的现象。我族中心主义并不只是发生在民族文化的层面,有时也发生于同一民族的亚文化之间,即某一文化对另一文化的排斥。我族中心主义常常导致文化冲突。

文化相对主义,也被称为文化相对论,认为文化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的文化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其他民族的文化,而要依照他群的文化逻辑和文化模式去判断和解释他人的行为。文化相对主义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强调不同文化之间共存和相互吸收对方的长处。费孝通先生曾对此有过一句经典的论述,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6.社会性断乳

社会性断乳也称为心理上的断乳,它是相对母体对婴儿的生理上的断乳。社会性断乳是指少年、青年在其成长过程中力图脱离家庭及其他方面的监护、独立自主地进入某些社会生活领域,但是他们又经验不足,从而产生危机的状况。其性质不是生理性的而是社会性的。它一般反映为少年、青年不愿向家长和师长述说自己的想法,自己因缺乏经验和主见而犹豫不决、焦虑不安,在行动上则带有混乱的特征。社会性断乳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阶段,它是一个人从依赖他人到独立的中间环节。要减缓社会性断乳对少年、青年的冲击,施教者要加强与少年、青年的沟通。费孝通先生曾在其《生育制度》(1947)一书中对社会性断乳有过专门论述。

7.代沟(2006,名)

代沟这一概念是由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所著《代沟》中提出的,指的是由于社会的迅速变迁,两代人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上产生巨大差异的现象。她认为人类发明的技术把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前成长起来的人与此后成长起来的人分开了。当新一代到了读大学年龄的时候,老一代是极为孤立的。另外,老一代的魅力已不复存在,年轻人面对的是一个没有楷模和先例援引的世界。

8.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2007,名;2015,名),逆向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是指在人们基础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以适应社会生活、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继续社会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扮演新的角色,如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职业人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新角色;;另一种是对同一角色的进一步学习,这往往是由于时代的迅速变化,已有的知识不能适应角色的需求,如信息社会的来临,使得许多职业必须学习相关的知识。

再社会化(resocialization)是指原有的社会化失败或基本已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群体和社会文化的过程。再社会化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非强制性的再社会化,即个体主动地、自觉地适应新的社会生活这类社会化多是由于社会文化或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造成的,如移民国外;二是强制性的再社会化,即对那些思想和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人,在管制下进行教化。这种教化一般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机构,如监狱、工读学校等来实行。如犯罪人员的劳动改造。

逆向社会化,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传统的受化者向施化者传授社会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就是逆向社会化(reversal socialization),南京大学的周晓虹也把这种现象称为“文化反哺”。逆向社会化的产生是由于社会的迅速变化,造成年长一代的知识陈旧落伍,而年轻一代则可能因贴近时代具有新的知识。逆向社会化并没有否定一般社会化的意义和作用,相反,它表明传统社会单向度的社会化方式正在向双向乃至多向的社会化方向转变。

9.集体行为

集体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帕克在其1921年出版的《社会学科学导论》一书中提出的。集体行为指的是缺乏组织的一群人受到某个因素的刺激或影响而形成的众多人的共同行为。集体行为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如时尚、骚动等。集体行为具有如下特征:群体性,集体行为是众多人共同的、一致的行为;匿名性,这是因为集体行为以群体的形式出现,责任分散,“去个性化行为”发生;非组织性,集体行为虽由许多人的行为构成,但却缺乏组织;突发性,集体行为常常是在现场突然发生的。

10.社会角色(1997,简;2000,简;2003,名;2012,名)

角色(role)原本是戏剧中的名词,它指的是演员在戏中扮演的人物。社会科学家将其引入到社会研究之中,产生了社会心理学和人类学两个学术研究传统,如米德的儿童角色扮演、林顿将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联系。社会角色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社会角色不仅是个人社会地位的表征,也是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规范。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角色分成不同的类型,最常见的有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规定角色和实际角色等。

11.先赋角色(2004,名),自致角色

先赋角色又叫归属角色,是指个人与生俱来的,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或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由先赋地位所规定的角色。先赋角色是与自致角色相对的一种角色。先赋角色包括两类:一类是由遗传、血缘等先天或生理决定的,如性别角色、种族角色、年龄角色等;另一类是由社会规定的先赋角色,称之为制度性的先赋角色,最典型的就是世袭角色,如通过世袭获得的王位、贵族身份。先赋角色主要反映的是个人角色获得的被动性。

自致角色也叫成就角色,指的是依赖于社会成员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现代社会中的学校角色、职业角色中绝大多数都是自致角色。自致角色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竞争性,自致性角色的获得要靠个人奋斗。但社会学也认为,自致角色的获得除了与个人努力有关外,也与社会制度有关。在现代的开放社会中,人们通过个人努力获得自己所期望的地位和角色的可能性更大。

12.规定角色,开放角色

规定角色是指那些权利义务、行为规范有严格限制和明确规定的角色。法官、警察是最典型的规定性角色,人们在扮演这些角色时其行为受到很大的约束和限制。违反规定的行为将会受到惩戒,严重的会遭受法律制裁。在现代社会中,各种组织中的角色规范要求都比较明确,对某些重要职位要求更加具体和严格。

开放角色是指那些权利义务、行为规范没有严格限制和明确规定的角色。社会成员可以根据对自己社会地位和社会期望的理解,比较随意地去扮演这类社会角色。扮演这类角色时,个人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如在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就是一种开放角色。

13.理想角色,实际角色,角色距离

理想角色,对于处于任何社会位置、承担某一角色的成员来说,社会都为其设计了一套应该遵循的、理想的、被期待的行为规范来指导其行为,这套行为规范被称为理想角色。理想角色是以维持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发展为基础的,一般地,它是一种标准和较高要求。如古代儒家的三纲五常等。

实际角色是处于某一社会地位上的人实践其所应遵循的角色规范的情况,而实际表现出来的角色。

实际角色与理想角色之间的差距就是角色距离。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对游乐园中旋转木马的观察发现,这种木马只适合

3、4岁的儿童玩耍,其他年龄的人则不能很好的进入角色。角色距离的研究表明,个人在某种角色上能否积极地发挥作用取决于他与该角色相适应的程度。但变化如此之快的社会,又哪有一成不变的角色,另外这种角色又是由谁规定的,自己活他人。

14.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指的是一个人承担某种社会角色,并按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行动的过程。“角色扮演”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提出的,米德从社会化的角度分析角色扮演对儿童成长的意义,认为儿童的各种游戏,如过家家等有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角色扮演一般需要经历三个阶段: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还提出了角色扮演的技巧,如理想化表演,神秘化表演等。

15.角色混淆,角色紧张(2013,名),角色冲突,角色失败 角色混淆是指人们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和角色规范认识不清,从而使扮演该角色的行为与其他角色的要求发生混淆的现象。角色混淆的发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角色认知不清,即人们对自己要扮演的角色规范认识不足;另一个是场景分辨不清,即角色扮演与一定的情景想联系,某种情景中的角色行为不能应用于另一情景中。角色混淆主要是社会化出现了问题。 角色紧张是指个人在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中所引起的在时间和精力上的紧张。一个人并不仅仅承担一种社会角色,而是具有多种社会角色。当许多种角色同时对同一个人提出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时,角色紧张就会发生,即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就会发生矛盾。角色紧张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长期的,长期的角色紧张会带来心理压力,以致引发心理疾病。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诸如此类的角色紧张更是时常发生,如许多人在家庭和工作之间就难以取得平衡。

角色冲突,围绕着某一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组角色被称为“角色丛”。在现实中,一个人同时承担了多种角色,而且其中的两种或多种角色对承担者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协调,从而使角色扮演者左右为难,这种现象称为“角色冲突”。中国文化中常说的“忠孝不能两全”就指的是角色冲突。角色冲突反映了人们社会生活多样化、复杂化的现实。

角色失败是指个人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产生的极为严重的角色失调现象。它是一个人未能或无法成功扮演某种角色的情况。角色失败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角色扮演者未能有效地按照社会的期望进行表演,从而角色行为失败,如有的学生因各种原因而中途退学;另一种的是角色关系体系解体,原来的角色承担者无法再继续扮演原来的角色,如夫妻之间因各种原因难以适应而离婚。虽然角色失败属于负面事件,但处理得当也会为以后的成功角色扮演提供经验。

16.内群体,外群体

内群体和外群体,又称作“我群”和“他群”。这一对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在《民俗论》(1907)一书中提出的。萨姆纳认为,根据成员对自己与群体关系密切程度的自我感觉以及对不同群体的态度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凡是成员感到自己与群体关系密切、对群体有强烈归属感的,就是内群体。而那些由他人结合而成、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群体,就是外群体。内群体和外群体是通过“我们”和“他们”的群体界线来划分和定义的。这些群体界线,有的是有形的,如校徽就是一种群体界线符号,然而,更多的是基于一种感情上的亲切和态度上的认同。

17.参照群体(2014,名) 参照群体也被称为参考群体,它是人们在确定自己的地位时进行比较的社会群体,或人们在决定其行为和态度时所参照的群体。参照群体是与所属群体相对应的一种群体,有的是人为树立的,有的是自然形成的。参照群体具有对照比较功能和价值规范功能,我们的自我估价会受到选择的参照群体的重要影响。因此,参照群体是个人社会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18.群体凝聚力(2008,名)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它是不同个体结合成群体的基本要素和内在机制。群体凝聚力表现为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团结。群体凝聚力的发展一般表现为三个层次:第一是人际吸引,即群体成员由于某种原因而渴望相互接触的冲动;第二是群体规范的形成与遵从;第三是成员把群体的目标自觉地作为自己的目标,把群体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另外,群体凝聚力的形成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群体之间的信息沟通、群体受到的外部压力等。

19.初级社会群体(2001,名;2006,名;2010,名;2013,名)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初级社会群体是最基本的一种群体形式,也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初级社会群体(primary group)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其写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的。初级社会群体,也被称为首属群体、基本群体,指的是人们面对面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类型有家庭、儿童游戏群体、邻居等。初级社会群体一般具有以下特征:规模较小;持续的直接而全面的交往;人际关系密切;非正式控制。库利把初级社会群体称为“人性的养育所”,是培育个人的爱心和同情心的地方,是个人走向社会的桥梁。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998,名)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一部关于古代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起源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代表作之一。副标题为“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是在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基础上写出的著作。书中主要观点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产生了私有财产,因此形成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由于各阶级的冲突导致以血亲家族为基础的旧社会被摧毁,被组成国家的新社会所取代;家庭制度受所有制支配。

夫妇式家庭

夫妇式家庭是有美国学者威廉,古德在其所著的《家庭》一书中提出的。夫妇式家庭的产生是与工业化有关的,传统的家庭是一个经济协作体,而现代化过程中,家庭的经济功能逐渐外移。使得夫妻关系逐渐平等。夫妇式家庭的特征主要有:择偶自由;婚后小家庭独居;对夫妻双方家庭同等对待。

核心家庭,主干家庭(2016,名),联合家庭

核心家庭,指的是一对夫妻与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主干(直系)家庭,是核心家庭的扩大化形态,指的是三代或四代同堂,每代至多只能有一代夫妻,且最小一代上面的那一对夫妻必须健全。

联合家庭,指的是同一代中有两对夫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家庭生命周期(2003,名)

家庭生命周期(family life cycle)是反映一个家庭从形成到解体呈循环运动过程的范畴。美国学者P.C.格里克最早于1947年从人口学角度提出比较完整的家庭生命周期概念,并对一个家庭所经历的各个阶段作了划分。一般把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与解体6个阶段。标志每一阶段的起始与结束的人口事件,如表所示

家长制,科层制(2006,名;2011,名) 家长制是组织管理的一种方式,是传统社会中比较普遍的管理方式。家长制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组织管理方式。家长制具有以下特点:组织管理的权力高度集中于组织最上层,不向下分权;最高管理人和领导人基本上凭个人经验进行管理;管理行为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组织的领导人把组织当成自己的领地,不容许他人干涉;组织中缺乏严格的办事准则,没有明确的规范。

科层制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根据理想类型观点提出的,指的是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科层制具有以下特征:组织中有严格的规则,它指导着各个职位上职员的行动,从而组织成员的行为都有章可循;组织中的成员都具有专业的资格;组织中中以事为中心,排除个人的情感。科层制有利于提高组织的合理性,提高组织的效率,但也容易造成对个人情感的忽视。乔治,瑞泽儿在1993年出版的《社会的麦当劳化》一书中对当代社会中的科层现象进行了描述。

社会人假设(1999,名)

社会人假设是对组织管中,对人性的一种假设,在传统的管理中,人是理性的存在,也就是“理性人”假设。但霍桑实验发现,在组织中,职工不仅有经济需要,也有广泛的社会需要,如心理,情感等,也就是“社会人假设”。社会人假设形成了全新的管理思路,突出了人在组织的因素。正式群体外的非正式群体就是社会人假设的一种表现。

社会资本(2000,名)

社会资本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组织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的概念。系统的社会资本概念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他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相互默认的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这种网络从集体拥有的资本的角度为各会员提供支持。另外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之间的关系,它是由信任、义务和期望、信息网络、规范和权威等组成,是存在与人际关系结构之中并能为结构中的个人实现目标提供便利的东西。

单位制(2000,名;2003,名)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社会学家沃德关于中国国营企业的研究开创了单位组织和单位制度的研究。单位制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实行的、以企事业组织为单位,承担政府的社会分工目标并对其成员进行全面管理的制度,执行这种制度的企事业组织被称为“单位组织”,简称“单位”。单位制具有 以下特征:功能合一;组织资源的非流动性;组织成员对组织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具有行政等级性。

社会分化(2007,名;2015,名)

分化是事物由同质性向异质性的变化过程。而从社会结构角度来讲,社会分化是指原来承担多种社会功能的社会单位变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个单位,以及诸多社会单位由地位相同变为地位相异的现象。在这里社会单位既指社会个体,也指各种社会群体。社会分化具有两个特征:功能专门化和地位多样化。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社会分化分成不同的类型,最典型的是分为水平分化和垂直分化。

等级制度(2008,名) 等级制度是在传统社会中,将阶级差别用居民等级划分而固定下来的制度。等级制度是划分社会集团的制度。其划分是以阶级分化为基础的,是阶级差别的一种形式。社会中不同等级成员的不同权利、义务及加入或排除于某等级的条件,都是由国家法定的。等级身份一般是世袭的;个别成员的身份有时因战功、贡纳或罪罚等而升降。等级制度的实质是法律规定了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在欧洲的前资本主义社会中以及我国古代社会的某些时期都盛行过等级制度。

身份制度(2012,名)

“身份”一词具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在一定情景中对角色的区别,即人们在角色关系网络中所处的地位,应用于社会互动;另一种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对某一位置的评价,应用于社会分层。身份制是对各类社会成员进行社会声望评价并将其规范化、体系化的制度。它规定了不同类别的社会成员有不同的权利和机会,而且不同社会成员那以改变自己的身份。身份制度实际上是对社会成员进行划分的制度。如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就是一种身份制度。

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caste)是一些国家所采取的封闭性的社会分层制度。在这些国家中,一个人在社会分层的体系中的地位是一出生就确定的,即是先赋的,而且这种地位终身不变。在种姓制度中,不同种族之间是相互隔离的,不同种族之间的婚姻或性关系是被禁止的和违法的。族内婚是种姓制度的一个特点,它有助于保持本种姓内血统的纯正性和划清层次之间的界限,从而巩固种族之间的等级关系。如在传统印度,种姓制度从高到低依次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社会阶层,社会分层

社会阶层概念是社会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社会学把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称为社会阶层。社会阶层是社会分化的结果。与社会分层相似的概念是社会阶级。马克思是从社会的不平等去看待社会阶级,期望用革命去改变不平等的实施,而韦伯则关注社会阶级中的地位,机会等因素。

社会阶层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著名的由马克斯韦伯的权力、财富和声望分层体系,及马克思的生产资料占有划分等。

地位一致,地位相悖(1999,名)

不同的分层标准会产生不同的分层体系,因而同一社会群体在不同的分层体系中会有不同的地位。地位一致是指一些群体或职业在不同的分层体系中的地位大体是一致的。地位一致实际上反映了社会资源在不同的谁群体中分配相对集中的情况,即社会资源优先被某些社会群体所占有,而另一些群体很少占有资源。

地位相悖是指社会群体或职业在不同的分层体系中地位的排列完全相反。比如,改革开放初期对私营企业主的评价就是如此,私营企业主在经济标准中具有很高的地位,而在政治标准中则具有较低的地位。地位相悖反映了各种社会资源在不同社会群体中分配较为分散的状况,它是不同群体的在不同资源分配体系中各得其所,它反映的是社会结构多元化。

社会流动,代际流动

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结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移动的过程。社会流动不是物理空间上的流动,而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地位上的变化。判断某种变动是否属于社会流动,关键是看当事人在社会结构中获取或占有他所期望的资源的机会是否发生了变化。 社会流动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如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代际流动和一生流动等。

代际流动指的是子代相对于父辈而言社会阶层的变化。当子代的职业、地位与父辈相比发生了变化时,也就发生了代际流动在一个开放、不断不进步的社会中,代际流动在总体上也表现出向上流动的倾向,即子代的职业地位高于父辈。反之,在一个封闭的、停滞的社会中代际流动较小,子代的职业和地位具有更多先赋的色彩。

精英循环(1999,名;2002,名) 精英指的是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成员。对精英的界定主要是看一个人在某一个领域是否有超凡的、出类拨萃的表现。意大利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帕累托是最早对精英理论进行系统论述的学者。他认为,精英这一概念与道德或名誉无关,它只是在一定圈子内“具有最高才能指数的人”。他把精英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政府中直接或间接发挥作用的人组成的统治精英;另一种是有其他人员组成的非统治精英。帕累托认为,精英地位是与卓越的才智相关的。当精英的地位与能力不对称时应该要求精英的循环,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而当已有的精英阻止具有非凡才能的人进入精英行列时,精英循环就会受阻,这样就会产生两个结果:或者是社会、国家动荡,衰败,或是用暴力推翻过时、无能的精英。

超稳定结构

超稳定结构是20世纪80年代由金观涛、刘青峰所写的《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一书中提出的。超稳定结构主要是对我国传统社会结构的一种剖析。在我国传统社会中,由于小农经济发达,工商业不发达,社会分层较为简单,社会流动的规模较小,也不剧烈。人们向上流动的的机会主要是读书和军功,中国社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稳定性社会分化和社会流动都不显著。

社区(2001,名) 在社会学领域中,社区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世纪末期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其所著的《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社区是指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所形成的、关系密切、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组合方式。在其后,社区的概念不断发展,综合来说,社区指的是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社区具有以下构成要素: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人群;一定的地域;共同的社会生活;社区文化;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城乡二元结构

二元结构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同时存在着有重大差别的部分,而且两者又相互隔离、无法沟通的现象。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在研究发展国家经济时提出“二元经济”理论,借用他的概念,我国社会学家提出了“城乡二元结构”概念。城乡二元结构指的是城市和乡村在经济类型和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享受的社会福利待遇和受教育机会,乃至在政治与社会权利方面存在重大差别的现象。这一概念高度概括了我国的城乡差别,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城乡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

郊区化,逆城市化(2016,名)

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2005,名;2011,名) 制度是经济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并形成了著名的制度学派和新制度学派。正式制度是指人们有意识的创造的、正式的、由成文的相关规定构成的规范体系,他们在组织和社会活动中具有明确的合法性,并靠组织的正式结构来实施。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不成文的、指导人们行为的道德观念、伦理规范和风俗习惯。非正式制度往往对正式制度发挥着补充、支持作用,重视个人的创造性。制度学派的诺斯曾经提出过“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

制度化,制度变迁(制度生命周期),

制度化,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活动方式的模式化,规范化的过程,反映在人们重复的共同活动中。制度化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制度化是一个过程,是指规范是人们在一定情景中通过互动、相互调整而逐渐形成的,并调节着其后的互动,使其稳定。通过这一过程,制度化的模式得以建立、维持或改变。制度化是一种结构,是指当人们的互动制度化时,可以说某一种社会结构也就存在了。对制度的起源,有两种观念:一种是自然起源论,一种是人为设计论。

任何社会制度都不是永恒的。制度生命周期指的是一种社会制度从其产生、不断完善到成熟、再到衰落直至消亡的过程。从功能角度讲,这一过程是:制度因不完备而发挥有限的功能--制度因成熟而发挥充分的功能--制度因落后于人们的需要而不能有效的发挥功能--制度因过时而不能发挥积极功能。制度生命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形成阶段、成熟阶段、形式化阶段消亡阶段。

适度人口,结构性失业,结构性贫困(2005,名) 适度人口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保持某种特定标准或指标达到最高水平所需要的人口数量。适度人口是一种理想状态。

结构性失业指的是因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导致的失业。在结构性失业中,失业常常带有群体性特点,这种失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技术更新换代中会经常发生。

结构性贫困是指由于社会结构、社会分配制度而造成的相当数量社会成员的平困现象。比如一定时期政府忽视农民利益而使相当数量的农民处于贫困状态;劳动政策的调整使得大量缺乏竞争力的中年工人失业,导致家庭贫困。结构性贫困具有群体性特点,影响着社会结构的形态。

人性的自然秩序(2000,名)

人性的自然秩序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在其1901年出版的《社会控制》一书中 提出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大规模的向城市移民使城市中的越越轨和犯罪频繁发生,社会秩序称为问题。罗斯认为这种混乱与某些初级社会群体的解体有关,与人性的自然秩序被破坏,人们缺乏自我约束和相互约束有关。

罗斯认为,同情心、互助性和正义感是天生的,是人性的自然秩序。人性的自然秩序可以调节自己的行为,并与他人和平相处,从而维护社会秩序。但是在移居的城市中,某些初级社会群体的解体,人们的自我意识难以形成。这样人们生活在陌生的、缺乏同情和互相帮组的环境之中,各种社会问题就容易产生。罗斯认为,在人性的自然秩序遭到破坏下,要维护社会秩序就需要社会力量,这就是社会控制。

相对剥夺感

相对剥夺感是指人们面对自己实际达到的与期望达到的有一定差距时的心理感受,相对剥夺感实际上是不满足感或不满意感,这容易引发一致的行为。

结构性压力(2002,名) 结构性压力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斯梅尔赛提出的一个概念,用来分析集体行为。他认为集体行为实质上是人在受到不可靠、威胁或极度紧张等压力下,为改变他们的环境而进行的尝试。这是结构之下对个人心理上的反映。他指出集体行为发生的六个条件:结构性助长、结构性紧张、概化信念、催发因素、行动动员和社会控制机制。

文化堕距

“文化堕距”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在1923年出版的《社会变迁》一书中首先提出。他用这个概念来说明在社会变迁中由于社会各部分变化的速度不同而产生的种种问题。奥格本认为,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物质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变迁速度往往是很快的,而制度与观念等部分的变化则较慢,这就产生了一种迟延现象。他认为,有的迟延现象可延续较长的时间,有时甚至达数年之久。这种迟延产生的差距即文化堕距。

社会趋同论(1998,名)

“趋同”原是生物学术语,20世纪40年代后,西方学者将这一术语引入社会科学领域。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在1949年所写的《俄国与美国》一书中首先使用这一慨念。社会趋同论认为,所有社会和民族都将普遍经历现代化过程,并形成大体相同的社会特征,即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组织管理上的科层化、城市化和文化的世俗化。社会趋同论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是现代化不同阶段的体现,发展中国家经过现代化过程,最终会会形成发达国家。社会趋同论的理论基础是工业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性,但却忽视了文化的影响。

后工业社会

后工业社会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其所写的《后工业社会来临》一书中提出的。在这本书中写道,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出现的种种迹象表明,在今后的30-50年里,人们可以看到一种可以称之为“后工业社会”或“知识社会”的社会形式出现。后工业社会具有以下特征:服务性经济的创立;专业和技术阶级占据优势地位;理论知识的首要地位;对技术的发展进行规划和控制;新的智能技术的兴起。后工业社会反映的是技术变迁所引发的各种经济、社会、政治的影响。

风险社会,有组织的不负责任

风险社会这一概念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贝克提出的,用来捕捉当代社会发生的新的变化。 在贝克看来,现代化发生到今天已经发生断裂,20世纪后半叶之前的现代社会是古典工业社会,现在则已经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形式--风险社会。它取代了古典的工业社会。如果说工业社会的轴心原则是财富的生产和分配,是财富的生产和分配逻辑统治风险的生产和分配,那么风险社会的轴心原则则是风险的生产和分配,是风险生产和分配的逻辑统治着财富生产和分配的逻辑。现代风险具有高度复杂性、广泛影响性和危害的全球性,因此风险治理超出民族国家的范畴,而需要全球治理机制。

第五篇:北大自考《教育心理学》听课笔记

北大自考《教育心理学》听课笔记 2007年10月10日 星期三 01:56 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是在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

2、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过强时效率反而下降,只有保持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才最高。

3、实验研究:它是在某种控制情境中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4、相关研究:研究者并不创造某种情境,只是对自然界发生的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从而得出两个变量理否相关的结论。

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1)正相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也增大。

(2)负相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反而减少。 (3)零相关。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保持不变。

5、描述性研究:不涉及探导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只是对一些有趣的事件或现象进行描述,这类研究就是描述性研究。

麦兹在1978年进行了一项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描述性研究。

6、发展:指的是人类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身心变化,即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7、生理发展:个体的生理发展,也叫生物因素的发展,指人类个体的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本能的变化。个体的生理发展过程是一种内发过程,即个体按照自身预定的程序和节奏而自然成熟、成长的过程。

8、心理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狭义的个体心理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

心理发展包含两种过程:一种是"渐进论"的观点,即认为从婴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连续量变过程。另一种是"阶段论"的观点,即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过程。

9、先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时受之于父母的遗传素质。 后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以后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影响。

10、自然成熟论:心理学家彪勒等人认为,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奏与生物因素的自然成熟相联系,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按生物因素自身预定的程序及节奏自然成熟的,外部环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或减慢心理发展的速度,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律。

11、环境决定论:心理学家华生等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

12、印刻:劳伦兹在对幼小动物的依恋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刚刚会走的幼小动物倾向于追随它在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的客体并很快与之建立很难改变的依变关系,这种现象,劳伦兹称为"印刻"。

13、他律: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客观的价值标准支配。 自律: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的支配。

14、学习: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15、反射学习:掌握一定的刺激和一定的反应的学习。 认知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行为举止的学习。

16、经典条件作用:巴甫洛夫于19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对狗的消化过程进行研究中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由此开始了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研究。

17、获得: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铃声(CS)反复与食物(US)相匹配,从而使狗学会对铃声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称为条件作用的获得。

18、消退: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当狗对铃声的条件作用建立以后,若使食物(US)不再伴随铃声(CS)出现,那么狗对铃声(CS)做出的唾液分泌反应(CR)就会越来越弱,直到最后消失。这一过程称为条件作用的消退。

19、自发恢复: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已经明显消退了的条件作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还会以很微弱的形式重新出现,这种现象叫作条件作用的自发恢复。

20、刺激泛化: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当狗学会对一个高音产生唾液分泌反应以后,一个稍低一点的音调也会诱发它的唾液分泌反应,这种CR自动扩展到CS以外的其他刺激上的现象,叫做刺激泛化。

21、刺激分化: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CS和与CS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称为刺激分化。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过程。借助于刺激泛化可以将学习扩展到原初的特定刺激以外,而借助于刺激分化则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泛化。

22、二级条件作用:由一个已经条件化了的刺激来使另一个中性刺激条件化的过程,称为二级条件作用。 填空或选择

1、我国心理学家(潘菽)在其1980年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美国1971年出版的《教育百科全书》指出:"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党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

2、前苏联的彼罗夫斯基在其1972年主编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研究教学和教育的心理学规律。"

3、(拜瑞斯等人)进行的(良好行为游戏)

4、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强调教育要与心理学相结合,倡导(直观教学的)原则,认为只有如此,才能丰富学生的感知,发展学生的思维。

5、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把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付诸了实施。他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来,其学生将上述四个阶段进一步发展为(准备、提示、联想、系统和方法)五个阶段。

6、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是在(19世纪后半期)发生的。 1867年,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发表了(《教育人类学》)第一卷,它是(教育和心理知识的必要源泉)。

1988年,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问世,这就是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捷烈夫)的(《教育心理学》)。

1896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开始对动物的学习进行实验研究,于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一般认为,正式的教育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开创的。

7、联结派以(桑代克、华生、葛斯瑞、赫尔、斯金纳)为主要代表。

8、认知派以(魏特墨、考夫卡、苛勒)为主要代表。它们主张"完形说"。

9、1908年,我国出现了第一本关于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是由房宗岳翻译日本小泉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之后,又出版了(陆志韦)翻译(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陈德荣)翻译(盖茨)的(《教育心理学》)。

10、个体的心理发展受(先天)和(后天)两方面因素的制约。

11、(格赛尔)著名的(双生子爬递实验)

12、人类口语发展的关键期是(2-3岁);书面语发展的关键期是(4-5岁);数概念发展的关键期是(5-5.5岁)。

13、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最初是通过(观察儿童玩"弹弹子"的游戏)开始的。

14、皮亚杰指出,(11岁)是儿童的道德判断由外在标准支配转向内在标准支配的转折点。

15、(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石,它在教育心理学中处于重要的(核心地位)。学习理论所解决的学习的(实质、过程和条件)等学习的根本理论问题是指导学生有效地学和教师有效地教的理论基础。

16、学习理论主要分为:(联结派的学习理论)、(认知派的学习理论)、(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17、人和动物与环境保持平衡的行为方式有两种:(本能行为)、(习得行为)。

18、加涅的学习分类:(1)智慧技能;(2)认知策略;(3)言语信息;(4)动作技能;(5)态度。

19、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可将学习区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的关系,可将学习区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

20、奥苏贝尔将有意义学习分为:(代表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21、彼得罗夫斯基在其1972年主编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一书中,将学习分为两大类:(反射学习、认知学习)。

22、我国学者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心智技能的学习和社会生产规范的学习)。

23、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把学习过程看成是:(信息输入-编码-加工-储存-译码-输出的过程)。 判断

1、研究教育心理学不能脱离教育过程。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年长的一代都要以某种方式将社会经验传递给年轻的一代,每个人从出生开始,都在不断地接受他人的影响。

2、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经验传递的过程。

3、研究教育过程不能脱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外界环境虽然能对个体的生理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但却无法改变其发展的内在程序和节奏。

5、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过程。

6、先天的遗传素质和后天的环境条件共同制约着个体的心理发展。

7、狭义的学习,指的即是学生的学习,这也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学习的含义。 简答或论述

1、教育心理学应为哪5个方面提供理论指导?

答:(1)确定教学目标;(2)了解学生特点;(3)运用学习过程的心理规律; (4)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执行;(5)教学测量与评价。

2、教育心理学必须从哪些方面学习心理内容?

答:(1)学习理论;(2)学生的学习;(3)学习策略;(4)学习迁移;(5)学习动机。

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目的任务是什么?

答:(1)提示学校教育中的基本心理学规律,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上的实际问题。 (2)建立系统的教学理论,促使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4、简述莱普尔的实验。

答:莱普尔将学前儿童随机分为三组,使他们都用一种儿童喜欢的彩笔作画。第一组和第二组为获奖组,只是第一组被告知作画后将得到奖励;第二组则不知道有奖励;第三组为控制组,作画后不予奖励。结果发现,第一组儿童继续选择作画的次数仅是第二组和第三组的一半。由此莱普尔得出结论,外部奖赏一旦撤除反而会降低个体从事该种活动的原有兴趣。这便是外在奖赏损害内部动机之结论的由来。从莱普尔的试验看出实验法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是随机分配被试;第二是对变量加以控制。总之,实验法要求实验者对实验情境进行严格的控制,实验遵循预先拟定好的实验设计,实验的实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实验结果也要进行精确的测量。正因为如此,实验法通党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可*的方法。

5、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实验法具体分为哪几种?

答:(1)实验室实验。这是一种严格控制实验情境,从而准确、周密地观察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采用实验室实验的最大好处在于它允许实验者对研究中的所有因素做最大程度的控制,因而这类研究具有很高的内部效度。它的局限在于其实验情境具有较高的人为性和过于简单化,因而其实验结果难以推论到现实生活情境中去。 (2)随机化现场实验。这种研究是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的,研究一般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其目的在于评价某种教学程序或其他教育措施的效果。

(3)单一个案实验。拜瑞斯等人所进行的"良好行为游戏"实验就是单一个案实验的例子。在单一个案实验中,实验者无需对所得结果再做检验和说明,图表本身已经一目了然。这是单一个案实验区别于其他等组实验的一个特点。

6、联结派共同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联结派以桑代克、华生、葛斯瑞、赫尔、斯金纳为主要代表。第一,把一切心理现象都归结为刺激或情境(S)与反应(R)之间的直接联结,用S-R公式作为解释所有心理现象的最高原则;第二,主张学习的实质就是通过条件作用被动地在S-R之间建立联结;第三,在学习问题的研究方向上,注重外部现象与外在条件的探索,忽视内在过程与内部条件的研究。

7、认知派在理论上的表现有哪此方面?

答:认知派以魏特墨、考夫卡、苛勒为主要代表。它们主张"完形说"。第一,否认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认为行为受意识的支配,以意识为中介;第二,主张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构造完形或形成认知结构,而不是被动地形成S-R联结;第三,在学习问题的研究方向上,主张对学习的内部过程和内在条件进行探讨。

8、试述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答:教育是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最主要的影响,也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育受个体已有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又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 (1)个体心理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个体的学习准备状态包括生理准备状态和心理准备状态两方面。生理准备状态,尤其是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与成熟的程度,是个体接受教育的自然前提。心理准备状态包括智力因素的准备和非智力因素的准备两个方面。 (2)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1、发展性教学;教育受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仅仅是教育与心理发展关系的一个方面。在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中,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2、早期教育。

9、简答维果斯基的发展性教学主张。

答: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的主张。他认为,在确定个体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可能性的实际关系时,应考虑到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儿童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即儿童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水平是儿童目前正在形成和刚刚发展的能力水平,即儿童借助于成人的指导和帮助而有可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他称之为"最近发展区"。由此,维果斯基指出:"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

10、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答: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理论的基本概念。(1)图式。动作或心理运算的结构,它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心理模式,图式既可以十分简单,也可以十分复杂。(2)同化。是将新的客体或事件纳入到已有的图式中去。同化类似于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3)顺应。为适应新的情境而改变已有图式的过程,皮亚杰称之为顺应。(4)平衡。在已有的理解和新的经验之间恢复均衡的过程,称为平衡。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认为所有儿童的认知和发展都依次通过这四个发展阶段而不能逾越其中的某一阶段。不过,不同的儿童通过这些阶段的速率可能会有所不同,儿童在不同时期,尤其是在过渡时期,还可能会表现出几个阶段的特点。(1)感觉运动阶段(0-2岁)。婴儿的智慧表现在动作中。(2)前运算阶段(2-7岁)。在感觉运动阶段后期,幼儿的语言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日益频繁地运用表象符号代替外界事物。(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具体运算阶段以"守恒"的出现为标志,守恒意味着儿童思维具有了可逆性。儿童的思维比前运算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不仅掌握了守恒的概念,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对事物进行比较、分类、归类和排序等智力*作,均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进行入青春期以后,青少年开始运用抽象的规则思考问题。

(三)对教育的启示。(1)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并认真倾听儿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理解儿童目前是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知觉周围世界的,从而正确地判断儿童目前所处的思维发展水平。(2)教学应该适合儿童目前的认知发展水平,越越儿童当前发展水平的教学只会徒劳无益。(3)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概念的实例。

11、试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答:埃里克森构造了一个庞大的人格的毕生发展理论,即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个体从摇篮到坟墓的人格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面临着一个核心的心理社会危机。 第一阶段:信任对不信任(0-1.5岁); 第二阶段:自主对怀疑(1.5-3岁); 第三阶段:主动对内疚(3-6岁); 第四阶段;勤奋对自卑(6-12岁); 第五阶段: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12-18岁); 第六阶段:亲密对孤独(18-30岁); 第七阶段:创生对停滞(31-50岁); 第八阶段:自我完善对失望(51岁以后)。

12、试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答:

(一)人格的发展是自我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各个阶段心理危机的产生和危机的解决都与环境作用密切相关。因此,在人格发展的问题上,不但要重视自我教育的作用,而且还应特别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个体的教育作用。

(二)人格的发展在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任务,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格发展特点,引导个体向着对立发展过程的积极方向发展。

(三)人格的发展虽然在各个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点,但从总体上看,各个阶段的人格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连续作用过程。

13、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答:科尔伯格提出人们道德判断的发展共经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1)前世俗水平(9岁以前)。阶段1.惩罚与服从阶段;阶段2.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2)世俗水平(9-20岁)。阶段3.好孩子定向阶段;阶段4.法律与秩序的定向阶段;(3)后世俗水平(20岁以后)。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阶段6.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阶段。

14、如何把握学习的定义?

答:首先,学习表现为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第二,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比较持久的。 第三,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因经验的获得而产生的。 第四,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现象。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社会心理学北大通选】相关文章:

北大心理学自考范文06-07

北大心理学本科教材08-02

北大心理学专硕多难考05-11

北大校庆北大校友05-06

北大燕园范文05-15

北大培训感言05-12

北大教授刘萍05-16

考研上北大05-17

北大法硕心得05-19

北大考察讲话04-25

上一篇:上海婚纱摄影店排名下一篇:三好一满意自查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