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咸两朝山西隰州粮价波动的周期与差异分析

2022-10-01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历朝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大体实行重农政策,以保证税收,促进经济增长,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粮食又是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是治国安邦的前提,关乎百姓生计、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我们试通过对山西隰州自道光元年(1821年)至同治元年(1860年)四十二年间山西的五种主要粮食的价格数据进行分析,以期在其波动与差异方面有所发现。

一、研究综述

(一)隰州的粮食生产情况

山西地形复杂,物产丰富。清朝山西主要生产的粮食有粟(小米)、麦子、荞麦、高粱、豌豆等。隰州地处山西西方,境内垣面高阔残缺,沟壑纵横,丘陵起伏。可以种植的粮食作物种类也非常丰富。隰州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然而在道、咸年间山西经常大旱,尤其是山西省中南部受旱灾影响极大,隰州也不例外。

山西向来是谷类作物的重要产区。谷类作物本就适宜山地寒旱环境,粟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类,在隰州种植较多。一般四月种植,八月收获。在不少地方小米都是百姓最平常的食物,山西小米也向来养人,因此在隰州,小米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清代山西的豆类品种繁多,而豌豆作为主要的杂粮,既可当粮,又可做菜,分布广泛。多与平原大田作物间种,作为一种补充性作物,产出比重一般不大。但隰州多山地,豌豆种植亦不少,一般三月种植,七月可以收成。在凶岁时可以作为救荒之粮。

山西小麦有春、冬两种。隰州种植春小麦,因土壤贫瘠,地形不利,灌溉困难,种植相对较少。寻常人家有种植者,多作为奢侈品,用来迎接贵客。最早二月春分前开始种植,七月处暑后收完。

荞麦因耐瘠耐寒,常种植在山地上,因其适应性较强,大多以其为灾后救荒补种的作物,但种植面积很不稳定。隰州因地形之便,又常被大旱影响,种植略多,多作为春夏旱后补种的作物,一般五月种植而八月收成。

高粱具有很强的耐旱、耐寒和抗涝能力,适应范围极广,早至二月晚至五月都可以种植,最晚九月收完。山西各地普遍种植高粱,但由于隰州高粱味苦,不堪食用,多用于酿酒、造醋,所以种植比重不是很大。

(二)关于影响粮价因素的研究

货币制度在根本上影响着粮食价格的计量尺度。除此之外,诸多影响农业经济的因素,如战争、灾害、气候变迁、政府政策等,都会使得粮食价格发生变动。

关于货币制度,在中国古代一直有以银计量和以钱计量两种不同的计价方法。根据马国英(2015)的研究,整体而言清代山西省以银计量的粮食价格呈现出较为稳定的态势。如果以钱计量的话,粮食价格存在上升的趋势。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银钱兑换的比率在不断变化。而银钱兑换比例的趋势则是银贵钱贱。罗畅(2012)指出道光以来,因罪恶的鸦片贸易使得白银外流,进而导致银贵钱贱。这是造成“道光萧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自咸丰三年(1853年)起,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应对大规模的军费支出,清廷大量铸发减重的大钱,滥发官票、宝钞,导致制钱迅速贬值,白银价格上升。这引起了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恶性通货膨胀,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战争是影响粮食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历史上,我国北方农业经济经历了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究其原因,许多学者都认为主要是北方地区频繁的战乱,消耗了人口,摧残了北方的农业经济。战争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可见一斑。正是在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的北伐军途经山西南部数个州县,挥戈向北京而去,沿途引得百姓的拥护和支援。马国英(2016)指出,虽然山西不是战争的中心地区,但这并不说明山西受战争影响不深。山西省商业较为发达,政局的变化可以透过商业,对山西省经济局势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倪根金(1984)提出气候变化也会影响农业经济,他认为气候变迁对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经济带来的危害是沉重而广泛的。其危害程度极大,不仅使粮食产量减少、自然灾害频繁、生产熟制改变,而且还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地的丧失。其危害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粮食种植这个领域,而且还影响到林、副、牧、渔各业,造成多种经营生产的萧条。李伯重(2007)指出,19世纪初期发生的气候巨变是引起“道光萧条”的原因之一。道光元年(1821年)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处于从温暖期向小冰河期变动的转折时期,气候巨变对经济生产造成了十分显著的影响。而华北地区对此气候变化十分敏感。

王业键、黄莹珏(1999)考察了气候变迁、自然灾害与粮价间相关关系,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长期气候变迁与粮价并无明显关系。第二,华北地区气候的冷暖周期与旱涝的多寡有关。冷期自然灾害较多,正常年较少;暖期自然灾害较少,正常年较多。第三,清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粮价高峰大都出现在自然灾害多的年份。第四,1641—1720年,1741—1830年粮价与当时旱灾的变动大体一致,1831—1880年的粮价与当时涝灾的变动一致。

谢美娥(2010)探讨了自然灾害、生产收成与清代台湾米价的变动间相关关系。在自然灾害与粮价变动的关联方面,证实了自然灾害因素仅在部分的短期年段对米价起作用,长时段的作用并不显著。在生产收成与粮价变动的关联方面,某些价格明显升高或骤降的短期年间——主要是在米价上升期,确实符合丰收价降、减则价升的原则。但是收成与粮价的相关程度不弱亦不显著,足见年成丰歉对米价的升降变动,只在一定程度之内产生影响,应是年成以外的其他因素与之相互作用的缘故。而在米价下降期,年成丰歉并不是影响米价变动的最主要因素。

周志斌(1995)概括了康雍乾时期清政府的粮价平抑政策,主要包括以下类型:第一,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第二,兴修水利。第三,丰年不忘荒年。第四,截留漕粮。第五,进口粮食。第六,倡商贩运。第七,完善粮食仓储制度。石涛、王斐和胡鹏(2015)以道光十四年(1834年)山西泽州旱灾为例,运用模型得出政府低价能有效抑制本地粮食上涨,并且政府控制粮食的价格越低,抑制作用越强。对于内陆地区灾害等级较低的旱灾,政府利用仓储以尽可能的低价出售粮食是比较有效的救荒措施。但是晚清以降“政府发挥的作用受到了限制”,“常平仓储作为政府最主要的一项稳定市场粮食价格的政策,光绪年间随着山西省粮食仓储的消耗逐渐丧失”。

“民以食为天”,粮食作为必需产品,其价格的波动对居民和政府都有着直接影响。目前,学术界尚未有人对道、咸两朝的经济波动进行分析,粮食价格作为衡量农业经济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业经济的波动。粮食价格变动的原因是深刻而复杂的,大多数人可以想到作物周期、政府政策会有影响,但是尚未有人深度探究是否存在逻辑联系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影响因素。因此,研究粮价的周期性波动有这必要意义。我们以山西隰州为例,研究其小米、麦子、荞麦、高粱、豌豆五种粮食价格的波动。探究其波动背后是否存在规律性变化,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二、粮食价格的波动性问题

我们对粮价波动的分析从其周期性和频繁性入手,运用计量的方法,分析其背后的规律,探究其原因。在运用X-12、移动平均比率的季节因素分析等计量方法时,我们对数据做了初步处理。将原本粮价数据中的闰月进行冷处理,即剔除掉闰月,转换为公历来分析。对于部分缺失数据的月份,我们将其按照上月的数据填写,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对于最低价、最高价不做合并处理。

(一)年度性周期波动

通过处理得到,小米、荞麦、高粱最低价在1849年前大体稳定不变,麦子最低价呈现轻微上升趋势,豌豆最低价在1849年前也基本稳定不变,但这五种作物最低价在1849-1860年间出现先骤跌后骤升的大幅波动。1849年前,小米、高粱最高价呈现上升趋势,麦子、荞麦、豌豆最高价基本稳定不变。1849年以后小米、麦子、荞麦、高粱最高价呈现急剧下降趋势,而豌豆最高价呈现上升趋势。总体来看,五种作物最高价波动较最低价波动更为剧烈。尤以小米、高粱波动最为剧烈,麦子次之,荞麦和豌豆变动最小。且可明显看出五种粮食作物价格都存在周期性变动。

由此可得出结论:第一、每月最高粮价的走势都与年度最高粮价走势相似,每月最低粮价的走势也都与年度最低粮价走势相似。第二、同种粮食的最高价与最低价走势没有明显相关性。麦子、荞麦、最高价水平与最低价水平的差距较大,小米、豌豆、高粱的则较小。第三、这五种粮食的最高价走势之间存在一定相似性。最低价走势之间也有一定相似性。第四、小米、麦子、高粱的价格波动较为剧烈,荞麦、豌豆的价格波动较为平缓,其中豌豆的最低价在咸丰九年(1859年)之前一直非常稳定。总体上来看,各种粮食的价格都围绕某一个值上下波动。但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和咸丰三年(1853年)左右,各种粮食的价格水平均出现大幅下降。

(二)月份波动差异

粮价的波动不仅反映在其具有周年性波动上,而且五种粮食作物还各自具有其价格活跃的月份。我们将每种粮食价格的波动频数统计了出来。波动频数为四十二年间的每个月份最低价波动次数与最高价波动次数之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可知,十月是四十年间各种粮食波动最频繁的月份(34次),其次为三月(22次)和六月(21次)。二月为各种粮食波动次数最少的月份(14次),其次为一月和十二月(均为15次)。小米价格变动在十月最频繁,三月次之。麦子变动在七月和十月最频繁。荞麦变动在十月最频繁,高粱变动在四月和十月最频繁,六月次之。豌豆变动在六月最频繁,三月次之。

(三)影响因素分析及形成的机理

供求总是影响价格的最重要的因素。在古代的农业社会,粮食最主要的用途就是供民食用,所以粮食的需求主要由人口来决定。《续修隰州志(光绪)·卷二·户口》中记载了道光元年隰州户口为20163户70564人,到同治元年,增加到20297户95246人,可以认为人口在不断增加,导致粮食需求上升。清代粮食供给市场已经有一定的发展,但因为隰州附近多为山地,运输成本较高,故粮食供给主要来自本地的出产。四十二年间隰州的作物种植比例未有太大变动,受灾情况记载相对山西其他州府也比较少。在如许情况下,可以认为隰州的粮食是自给自足的。因此,粮食价格的总体平稳是可以理解的。

从供求关系来看粮价相对水平的高低,可以看出需求较高而产出较少的麦子的价格水平最高,其次是需求较高而产出较多的小米、豌豆,然后是需求不是很高但产出较多的荞麦,最后是需求较低,产出也不多的高粱,这符合一般的供给需求理论。

造成粮价周期性波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根据隰州农业生产的经验,从作物周期来看,在粮食种植、收获的月份,粮价总会有所波动,这是由于粮食的种植和收获直接影响到了粮食的供给规模。

政府调控的税收政策也对粮价波动有一定影响,《大清律例·户律·仓库上》明确规定了每年税收的时间,“凡收夏税,于五月十五日开仓,七月终齐足。秋粮,十月初一日开仓,十二月终齐足。”而在税收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粮食价格波动相对频繁,在税收结束的一段时间内,粮食价格波动较为平稳。究其原因,可能与税收影响粮食的供给与需求有关。

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九月左右粮食价格发生了普遍的大幅下降,我们认为这与当年清查州县钱粮积欠的政策有关。由于鸦片战争带来的巨大财政压力被转嫁到了地方和民间,导致当时银贵钱贱的问题十分突出,州县钱粮积欠已经积习难改,国库日趋空虚。为迅速充盈国库,朝廷限定各省必须在八个月内清查完毕各地积欠钱粮,即从道光二十九年二月开始,至十月结束,不许延误时期。虽然朝廷称此次清查只是为了弄清亏空数目,但地方官员都明白清查后亏空是要追补的。因此,地方官一方面隐匿亏空,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进行横征暴敛。市场上的白银和粮食供给同时减少,这就导致了粮价的大幅下跌。

另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事件是咸丰三年(1853年)的恶性通货膨胀。这次通货膨胀是由于清廷滥发货币,使制钱的价值下降,导致白银价格急剧上升,因此以银计价的粮食价格大幅下降。清廷的货币政策很快宣告失败。货币作为计价尺度,其变动带来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各种粮食的价格水平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另外,此时隰州已经引入的高产作物的种植,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价市场。如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在此时也已经有种植。而这部分作物可能由于存在于粮价奏报体系之外,因此其对五种主要粮食作物价格所产生的影响没有显现。

三、最高价与最低价的关系

正如前文所示,五种粮食作物在四十二年间的价格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我们手中的数据是隰州五种粮食作物的最高价与最低价,在整体分析完最高价与最低价之后,我们意识到一个问题,最低价与最高价是否可以拆开单独分析,每种粮食作物的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是否存在关系?按照主观意识的一般推断,人们普遍会下意识地认为最高价和最低价之间有联系,它们会随着物价水平等因素的变动而同方向波动。如果是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具有某种关系,那么什么会造成它们的跌宕起伏。如果最高价和最低价之间没有关系,又是为什么。我们对此先展开了计量研究,明确每种粮食作物的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是否存在关系,进而深究其背后的原因。

(一)最高价与最低价在计量上的无关

要验证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是否存长期均衡关系,就是要对这两串时间序列做最小二乘估计,以求出其回归方程,便可以得到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的关系。首先对五种作物的最高价和最低价利用ADF方法进行平稳性检验,通过EViews软件我们发现它们的原序列都不平稳,在5%的显著水平下都拒绝原假设,但是都在一阶差分上平稳,即在5%的水平下接受原假设。

此时要进行最小二乘法须保证回归方程通过协整检验,于是,我们开始求出每一种作物各自最高价与最低价的估计方程的残差项,并对其进行协整检验。如表2所示,我们可以看出小米、荞麦、高粱和豌豆的残差都显著地未能通过协整性检验,而麦子的单位根检验值为0.0332,介于1%与5%之间,不能够完全认为其通过协整性检验。

对于非平稳的时间序列且不能通过协整检验,我们通过VAR模型,确定其滞后阶数,而后进行Johansen检验,以确定在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是否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五种粮食作物在最佳滞后阶数下的Johansen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正如结果所示那样,五种粮食作物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在5%的水平下不存在相互的联系。通过Johansen检验,证实了每种粮食作物的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对于为何会有这种结果,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二)最大值与最小值无关性的原因

我们的研究数据来源于《清代道光至宣统间粮价表》。粮价奏报制度于乾隆初年形成,乾隆三年起,粮价奏报的内容、程序和格式有了统一的规定。并且,从一开始就将保证粮价数据的真实可靠性作为该制度的基本要求。余开亮先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他的文章中提到户部主张不能将粮价细册作为核销凭证,这种做法使粮价细册和地方实际利益的关系分离,使粮价细册制度成为一项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制度,因而地方官员造假的动机减少,这都是为了保证粮价数据的真实性。当然,尽管粮价数据整体质量较高,但随着时间推移,清代后期中央政府控制力逐渐减弱,地方政府的报告质量确有可能下降。因此胡鹏和李军主张在使用清代粮价数据资料时,一方面假设粮价整体质量较高,另一方面通过分时段分析,尽量降低由于可能的粮价质量变化引起的计量偏误。

我们确实是摘取了其间四十二年的数据进行分析,这相对于乾隆三年(1738年)往后至宣统末年(1912年)一百七十四年的时间不足四分之一,但假设整体质量较高是否可行?我们所研究的时间大致处于清代晚期的前段,处于封建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折点,封建清王朝正逐渐的衰落,内有捻军战火连绵,外有列强兴风作浪,经济凋敝,民生衰落,官吏无为,在这种情况下还能维持的粮价奏报,我们对其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持有怀疑态度的。余开亮先生将影响粮价数据质量的制度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原因,受制度设计和制度执行环节中的缺陷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导致不可避免地要产生粮价数据质量不佳的问题,另一类是主观原因,主要是地方官员在执行制度时存在主观行为,如粉饰太平、取悦皇帝,或漫不经心、敷衍塞责,导致粮价数据偏离真实而引起粮价数据质量的下降。我们认为这些现象在直隶隰州也必然会发生,地方小吏懒政庸政,直接使用上月粮价等情况存在,而且为了媚上欺下,谎报粮价的情形也存在。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对最高价与最低价的关系干扰必定是存在的。

粮价奏报制度流程为县级地方官员从集市搜集本地粮价后上报,府级官员根据各县所报粮价取最高者和最低者作为本府粮价代表制成清单按月呈报,府级官员所制清单即为现存之粮价清单。我们知道,粮价单以府为单元奏报各地的粮价,府级单元的粮价数据则来源于县级粮价数据。隰州多山,地形较为复杂,且人口不多,直隶隰州还下辖蒲县、大宁、永和三县,在每月统计粮价时,必定是综合四处的粮价,对比取其中的最高价与最低价上报,这就会形成一种地区间粮价错位现象,即有可能出现最高价是隰州本地,最低价却是蒲县的。这种情况的存在对最高价与最低价的均衡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四、结论:

通过对道咸两朝直隶隰州的五种粮食作物最高价与最低价的分析,在剥除掉其他干扰因素后,我们发现了这些粮食价格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这些周期特征对经济有很大影响。并且小米、麦子、荞麦、高粱、豌豆五种作物存在各自波动最频繁的月份,例如小米在三月和十月的价格波动可能性是远高于其他月份的。在这种周期性和波动差异背后的主要因素还是粮食供求关系的周期性变动,最直接的因素就是作物的播种与收获的影响,在作物播种和收获的月份往往波动的可能性较大,就会形成一个波峰。其次税收时间的影响也是一个长期因素,会引起粮食作物的价格波动。此外,我们的分析还注意到政府政策、通货膨胀以及突发性事件对粮食作物的波动造成了干扰。

除了整体分析五种粮食作物的价格,我们在将最高价和最低价拆开对比时发现了其背后的无关性,这似乎与常识相悖。但事实上,清朝晚期封建统治的中央集权力度有所衰弱,使得地方官员谎报、不报现象泛滥,数据的可靠性产生了折扣,影响了单种作物最低价与最高价的关系。并且粮价奏报制度本身的方法是造成最高价与最低价无关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由于存在着区间粮价错位,使得最高价与最低价所对应州府不匹配。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还可以对先民的生活环境的某个侧面做出一定推测和想象。在这一时期,农业生产规模虽然还在不断扩大,但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粮食生产速度,而且整体生产效率已经不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反而在不断下降。由此可以预见隰州百姓生活的煎熬,也难怪山西百姓会对太平天国北伐军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而且,此时清朝的财政开始逐渐崩溃,向着半殖民地的财政滑落。中央已无法确保对地方财政的严格把控,地方官员行政效率也在不断下降。粮食价格的变动已经清晰的表明了这一点。朝廷对接踵而来的农民起义也显得有心无力。然而当时的统治者囿于一隅,并不能对社会状况有清晰的认识。回首前尘,我们不胜唏嘘。

粮食不论在任何时期都是一国之战略物资,从上述结论当中我们可以得到对当今的启示。针对粮食作物存在的周期性和波动性,政府可以对预测到粮食作物价格的上涨和下跌做出适时地反应。在粮食价格上涨的时期向市场开仓济粮,以稳定市场,在粮食价格下跌时期则要对农民进行生产补贴或高价收购,以保障农民的收益。农民也应有预警心理,适时地出卖粮食或存储粮食,实现收益最大化。

摘要:粮食一直是重要的生产生活物资。清朝道光、咸丰时期(1821-1860)正是中国封建历史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农业经济波动频繁,粮食价格的波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对山西隰州1821年-1860年五种主要粮食作物的价格波动数据的分析,得出了粮价波动的年度性周期波动和月份周期波动规律,并从通货、战争、灾害、气候变迁、政府政策等方面对形成这种规律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同时分析了粮价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无关性及其原因。而且从粮价波动的周期与差异,可以窥见当时凋敝的民生、腐败的政治、混乱的社会,对当代社会的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粮价波动,经济周期,差异性分析

参考文献

[1] 姚延玲.清代道咸同光时期的灾荒与救助[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2009.

[2] 李辅斌.清代河北山西粮食作物的地域分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1):123-153.

[3] 马国英. 1736-1911年间山西粮价变动趋势研究——以货币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5,(3):117-125.

[4] 罗畅.道光萧条刍议——以粮价数据为中心[J].古今农业,2012,(01):53-61.

[5] 马东玉.论咸丰朝的通货膨胀[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6,(4):72-76.

[6] 孙石月,宋守鹏.太平军北伐在山西——纪念太平军北伐一百三十周年[J].山西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04):69-73+68.

[7] 马国英. 1736-1911年间山西粮价变动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1-23.

[8] 倪根金.试论气候变迁对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经济的影响[J].农业考古.1988,(04):292-299.

[9] 李伯重.“道光萧条”与“癸未大水”——经济衰退、气候剧变及19世纪的危机在松江[J].社会科学,2007,(06):173-178.

[10] 王业键,黄莹珏.清代中国气候变迁、自然灾害与粮价的初步考察[J].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9,(03):3-18.

[11] 谢美娥.自然灾害、生产收成与清代台湾米价的波动(1738-1850)[J].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0,(12):110-127.

[12] 周志斌.试论康雍乾时期清政府的粮价平抑政策[J].学海,1995,(08):80-84.

[13] 石涛,王斐,胡鹏.清代前中期灾害恢复周期研究——以1834年山西泽州旱灾为例[J].中国农史. 2015,(10):64-73.

[14] 马国英,陈永福,李军.晚清山西粮食价格波动、市场成因及政府行为(1875-1908)[J].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2,(3):81-94.

[15] 周育民. 1840-1849年的清朝财政[J].山西财经学院学报,1982,(02):30-37.

[16] 刘海峰.道光二十九年清查州县钱粮积欠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114-116.

[17] 余开亮.粮价细册制度与清代粮价研究[J].清史研究,2014,(4):1-12.

[18] 胡鹏,李军.两套清代粮价数据资料综合使用之可行性论证与方法探讨——基于文献学和统计学方法的分析[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6,(2):42.

[19] 余开亮.清代粮价数据质量及其制度性因素探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8,(9):95.

[20] 王业键.清代的粮价陈报制度及其评价[M]//王业键.清代经济史论文集.台北:稻乡出版社,2003:1-36.

[21] 史志宏.清代农业的发展和不发展(1661~1911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上一篇:浅谈中职电子课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下一篇:市政园林设计工作中海绵城市理念得到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