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黔江区中小学四节体育课执行情况的思考

2023-02-05

“健康校园”建设实施以来,笔者针对黔江区中小学四节体育课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黔江区中小学四节体育课执行基本情况

严格执行市教委《关于增加普通中小学体育课时的通知》(渝教基[2009]24号)精神,小学1—6年级,初中1—3年级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

一是统筹规划了三年分年度目标,积极推进30片中小学塑胶运动场建设;到2015年将达到81片。黔江区发改委、区教委与区财政局等部门加强统筹协调,认真组织实施30片塑胶运动场建设工程。根据《重庆市健康重庆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建设中小学塑胶运动场地的通知》(渝健发[2009]3号),黔江区2009年完成了8片中小学塑胶运动场的建设任务。2010年规划建设塑胶运动场12片。截至目前,全区正在施工8片,即将完工投用,正在设计或招标4片。

二是下发了调整课程计划通知,增加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时间。黔江区教委根据重庆市教委《关于增加普通中小学体育课时的通知》(渝教基[2009]24号)的文件精神,要求全区各中小学及时调整课时计划,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坚持每天组织中小学生做好课间操、眼保健操,每周安排一到二次课外体育活动,保证中小学生在校期间每天锻炼1小时。黔江区教委还下发了《关于开展体育、艺术、科技“2+2”项目实验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校校有特色”,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简便灵活的体育健身活动,培养学生掌握1-2项伴随终身的体育运动技能。

三是加大投入,配套安排了塑胶运动场建设资金。2009年,黔江区重点围绕推进8片塑胶运动场建设任务,完成投资1390万元,按照400米运动场补助100万元、300米补助80万元、200米补助60万元的标准,共计安排市级财政补助540万元,我区投入850万元。2010年规划12片,预计投入资金27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200万元。

除了积极推行上述重点工作外,黔江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还继续实施已有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按照市教委市体育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要求,黔江区中小学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和定期公告制度;将农村中小学纳入到市民健身工程,由体育局负责把村级和社区的部分体育设施设备安装到学校,由学校管理。继续按照《重庆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方案》,把初中毕业生体育成绩以满分50分计入中考成绩;切实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将中小学体育工作纳入学校过程督导考核的重要内容;采用以会代训、专项培训等方式,加强对全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

二、当前黔江区中小学四节体育课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小学体育教师紧缺。

按照《黔江区“健康校园”实施方案》的要求,每班每周4节体育课和每个体育教师每周16节(最大课时量)进行计算,所需体育教师见下表。

(二)设施设备和器材不足。

目前,黔江区中小学体育场地不足,体育器材配备暂不能满足中小学上体育课的需要。尤其是城区的人民小学和人民中学等12个学校运动场生均占地面积尚未达标,60%以上村小需要配备一批基本体育器材。按照“健康重庆”决定的要求,到2012年中小学体育场馆达标率要达到80%以上,体育器材达标率要达到98%以上,全区中小学现有体育场馆及设施离目标尚有较大差距。

(三)对中小学生安全的顾虑影响体育课程正常开展。

据部分中小学校领导和体育老师反映,由于对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安全的担忧,使学校和体育老师不敢大胆开展体育教学。现在学生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文化学习,但对孩子的体育锻炼重视不够,对中小学开展体育课支持和理解不够,特别是对上体育课时中小学生因锻炼负伤,不论原因一概要求学校和体育老师承担全部责任,让许多老师不敢大胆组织开展体育训练。

形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使中小学体育始终未得到应有的足够的重视。在应试教育体制的推导下,学生课时总量大,计划课程安排满。在现行中小学总课时及各科目课程计划不变的情况下,造成了每周4节体育课没有执行到位,主要表现在农村学校,尤其是村小。二是原有中小学校规模及体育场地配置与新的中小学体育要求不相适应,满足不了现实需要。三是部分学校缺乏正确的体育锻炼防范知识、保护措施,对校方责任险的认识不够。

三、中小学四节体育课执行建议

中小学四节体育课没完全执行到位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为全面提高青少年体质,确保“健康重庆”、“健康校园”等目标任务的实现,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解决。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政府和各级部门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规划和方案不能只停留在纸上。建议将中小学体育工作列入“十二五”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进行统筹安排部署,并予以重点支持。

2、积极争取,加大投入。

将中小学体育工作纳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民心工程给以重点保障。一方面,建立以学校体育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校园”建设经费投入机制,将中小学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每年不断增加资金的投入,加大对体育公益性事业扶持力度。另一方面,从实际出发,努力挖掘学校潜力,缓解学校体育场地不足的压力。积极探索学校体育场所设施与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的资源共享,将体育部门所属公共体育设施作为学校体育运动固定场所。力争到2012年,50%的中小学有标准化运动场、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和课外活动需要,让各中小学体育设施实现“旧貌换新颜”,全面夯实中小学体育事业发展基础。

3、采取措施,优化队伍。

加大体育教师编制配备工作,增加体育教师结构比例,努力满足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开展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水平。建立青年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制度,巩固和提高青年体育教师基本技能。合理解决体育教师待遇,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争取到2012年,培训和培养市级体育骨干教师3名、区级体育骨干教师60名,市级健康教育骨干教师1名、区级健康教育骨干教师20名。

4、明确载体,重在落实。

把切实增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作为中小学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常抓不懈。坚持经常化、制度化、传统化、科学化工作思路,坚持以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文化与体育相结合,城市与农村相结合的方式。一是开齐开足四节体育课程,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寄宿制学校坚持每天在校内出早操。二是认真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制度。认真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深入推进体育、艺术、科技“2+2”项目实验工作;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三是进一步完善各级体育竞赛制度,每年举办1次中小学生运动会,办好中小学生单项体育竞赛项目。广泛开展各种趣味性运动会。各级各类学校要办好校运动会。

5、加强督查,严格考核。

一是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健康校园”建设创造良好外部条件。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内容。二是强化对学校四节体育课的专项检查,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增加中小学体育工作的教育督导、各项教育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权重。三是建议从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凡中小学校未落实每周4节体育课时、每学期不少于7学时健康教育课规定的学校,实施行“一票否决”,取消学校当年度一切创优评先资格,并追究学校校长及相关责任人行政责任。

摘要:“健康校园”的实施是努力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一条重要途径。中小学四节体育课的实施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落实。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对黔江区中小学四节体育课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对进一步推进“健康校园”的实施有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体育课,现状,建议

上一篇:浅谈市政安全施工下一篇:浅析11分制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