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医疗工作总结

2022-08-05

忙碌的时光虽然匆匆,但不虚度,无论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我们应当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反思。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详细记录自身的成长,可促使我们认真、全面的了解自身,改进自身的工作方式,提升自我,在往后的工作之路上,不断成长。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传染病医疗工作总结》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传染病医疗工作总结

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情况检查表

机构名称法定代表地址联系电话

一、传染病疫情报告

(一)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有 □ 无□

(二)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员(名单)

(三)对工作人员是否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培训有 □ 无□

(四)疫情报告方式:网络直报□、报告卡□、电话□

(五)传染病防治:门诊日志有□ 无□ 登记 齐全□不全□

传染病疫情登记簿有□ 无□报告卡有□无□

(六)现场检查门诊日志、传染病报告登记簿、传染病报告卡、并与疫情网络核对,

发现:是否有瞒报、缓报、谎报有 □ 无□

二、消毒灭菌及隔离制度执行情况

(一)消毒管理制度和程序有 □ 无□;

(二)专(兼)职消毒人员 有 □ 无□;

(三)医疗器械、用品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记录有 □ 无□;

(四)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效果监测记录 有 □ 无□;

(五)对消毒产品、一次性医疗器械进行索证、验收、登记有 □ 无□;

三、医疗废物管理

(一)废物管理制度有 □ 无□;

(二)是否设置负责医疗废物管理部门和专(兼)职人员 有 □ 无□;

(三)相关法律及专业知识培训有 □ 无□;

(四)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

1、是否符合标准有 □ 无□;

2、是否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中文标签)有 □ 无□;

3、是否将医疗废物按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容器有 □ 无□;

(五)医疗废物产生地点有无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文字说明有 □ 无□;

(六)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设施、设备是否符合卫生要求有 □ 无□;

(七)医疗废物登记资料有 □ 无□;若有,

登记内容有无以下项目:医疗废物的来源□ 种类□ 重量(数量)□交接时间□ 处置方法□最终去向□经办人签名□

(八)医疗废物是否与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混装有 □ 无□;

(九)医疗废物是否交废物处理中心处理有 □ 无□;

如: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

1、是否销毁 有 □ 无□;

2、有无再次使用 有 □ 无□;

3、感染性废物是否进行消毒处理 有 □ 无□;

医疗机构负责人签名(盖章):检查人员签名:年月日

第二篇: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为指导医疗机构进一步规范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确保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传染病疫情预防控制决策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一、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职责

1、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2、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制度。在诊疗过程中,填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进行疫情报告,并妥善保管各种资料。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同时负责收集和代报责任范围内的村卫生所及个体诊所报告的传染病信息。

3、对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及疫情报告知识的培训。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同时承担责任范围内村卫生所及个体诊所医生的培训工作。

4、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做好医院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工作的督导、检查;根据有关法规、政策制定和修订本单位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5、设立具体部门科室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日常管理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对本单位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进行质量控制,定期对本单位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汇总分析。

6、落实传染病报告奖惩制度,针对实际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中疫情报告的漏报率、及时率、完整率和准确率等指标,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考评,奖优罚劣,不断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

二、医护人员传染病诊疗登记、报告制度

(一)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等相关记录

1、所有医疗机构必须建立规范的《门诊日志》,至少要包括就诊日期、姓名(14岁以下儿童需填写家长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9项基本内容。

《门诊日志》应由临床医生填写,病名项目应填写诊断的病名,不能填写症状;对于门诊量较大的医疗机构,可指定其他具备医护资质的人员协助填写除诊断项目外的相关内容,待病人就诊结束,由接诊医生填写诊断内容,并签名确认。

县直医疗单位和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要建立健全医院HIS信息化管理,完善《门诊日志》9项基本内容的查询,增加传染病病例自动提示功能,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降低传染病的漏报率。

2、《出入院登记》实行床位负责制,所有病例均需进行《出入院登记》,由负责其床位的临床人员负责填写。 《出入院登记》内容至少包括姓名(14岁以下儿童需填写家长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是否死亡、死亡原因、死亡日期等)等10项基本内容。

3、检验登记、影像检查登记实行首检医(技)师负责制,所有传染病异常检查结果均由负责检查的人员进行登记,对于工作量较大的医疗机构,可指定具备医护资质的人员查看报告单协助填写,但须有首检医(技)师签名确认。对于异常(阳性)结果,检查单建议不直接交给患者,建立返回送检医生或科室的反馈机制(包括门诊和住院),请患者到开检查单的医生或同科室的医生处领取。医生结合临床与检查结果作相应传染病诊断时,应及时进行报告。

检验科登记内容应包括送检科室和医生、病人姓名、年龄、检验结果、检验日期、检验医生等基本项目。阳性单和阴性单分开登记。

X线检查结果登记应包括开单科室和医生、病人姓名、年龄、检查日期、检查结果、放射科医生等项目。阳性单和阴性单分开登记。

(二)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和登记

1、传染病报告卡实行首诊负责制,由接诊医生负责填写,对于门诊量较大的医疗机构,可指定其他具备医护资质的人员协助填写除诊断项目外的相关内容,由接诊医生填写诊断病名和诊断时间,并签名确认。

2、所有门诊和病房实行传染病报告卡登记制度,对填写的报告卡片由预防保健科负责登记到传染病报告登记簿,并实行双签字。

3、报告病种和内容

①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甲、乙、丙类传染病共39种。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1种):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实行重点控制的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其他传染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恙虫病、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人感染猪链球菌、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疾病、其它聚集性发病的病例)。

③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④在临床诊断中无论第几诊断,只要出现可疑传染病诊断必须按照传染病报告。

4、突发传染病疫情报告

发生某种传染病就诊人数突然增多,有可能发生暴发、流行;发现历史上未曾出现过或本地罕见的传染病;急性病例死亡;数天内就诊多例(2例以上)同一病症临床不能明确诊断的急性疾病;发现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范围等情况时,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县疾控中心报告。

5、填报要求 ①传染病报告卡填写

《传染病报告卡》统一格式,由自治区疾控中心用A4纸统一印刷,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填报人签名。

②传染病报告病例类型:

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结果五类。其中,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等其他传染病;乙肝的病毒携带者不需要进行网络直报;阳性检测结果仅限采供血机构填写。

③分型报告:

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分型报告。 炭疽分为肺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五类;梅毒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五类;疟疾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三类;肺结核分为涂阳、仅培阳、菌阴和未痰检四类。

未进行发病报告的死亡病例,在填写报告卡时,应同时填写发病日期(如发病日期不明,可填接诊日期)和死亡日期。

④专项管理传染病:

国家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开展的专项调查、报告和监测的传染病(肺结核、鼠疫、艾滋病及HIV感染者等),按照有关要求执行。

⑤不明原因肺炎: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的监测和报告按照《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和《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的规定执行。

三、疫情报告管理

(一)预防保健科和疫情管理人员工作职责

1、负责填写和督查疫情登记资料,包括对门诊、出入院病例的登记、对传染病人的登记及检验科、影像科室等资料核查、登记。

2、负责每日报告、收集《传染病报告卡》,并按照国家规定的时限和程序进行网络直报。

3、负责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知识培训。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的保障措施

1、县级医院至少指定1名专职和1名兼职疫报人员、乡镇医疗机构指定1名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本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及管理工作,同时还应设臵1~2名的兼职人员作为补充。

2、乡镇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应配备疫情专用计算机和上网必要的设备,确保疫情及时通过网络开展直报。

3、乡镇级疫情管理人员负责辖区内个体诊所、村卫生室的传染病疫情代报工作,并负责督查个体诊所、村卫生室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三)《传染病报告卡》的录入

传染病网络直报人员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须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重卡等检查,对有疑问卡片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经确认报告填写无误后才进行网络录入。确认重复报告的卡片应作标记,不再通过网络录入。对于网络录入完成的报告卡,还应再一次核对,确保网络录入的信息与报告卡填写的信息完全一致。

(四)《传染病报告卡》的订正和补报

1、订正:发现已报告病例诊断变更(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例诊断为确诊病例等)、死亡或填卡错误时,责任报告人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报告,并注明订正前报告病名),并按规定完成网络订正操作。对报告的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排除或确诊。

对于调查核实现住址查无此人的病例,应由核实单位更正为地址不详。

实行专病报告管理的传染病,由相应的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对报告的病例进行追踪调查,并对所发现的《传染病报告卡》错误信息或排除病例及时订正。

2、补报:日常工作、传染病疫情报告自查中发现漏报传染病病例时,应及时补报。

(五)传染病疫情资料保存与安全管理

各医疗单位纸质《传染病报告卡》按卡片编号顺序整理归档,与《疫情卡片收发登记簿》装订,以便于查找,资料至少保存三年;每年应有分病种按月份传染病报告卡统计情况。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报告的《传染病报告卡》必须进行登记备案,纸质《传染病报告卡》由收卡代报单位(即网络直报单位)保存。

四、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控制

(一)报告时限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以及其它暴发的传染病疫情时,接诊医生诊断后应立即向医院负责疫情管理的科室或人员报告,医院应在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县疾控中心报告。暂无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以最快方式在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报至县疾控中心。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相关资料

1、《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

要求登记齐全、字迹清晰可辨,分科、分月装订成册。《门诊日志》登记数与该科挂号数符合率要求在80%以上,并逐步提高;《出入院登记》与住院病例数符合率要求100%。

查阅诊治传染病有关科室的《门诊日志》,将其中诊断为传染病的病例与网上报告的或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核对,统计传染病登记报告情况。本单位报告的传染病要在《门诊日志》或《出入院登记簿》中可以查到。

传染病登记报告率=实际报告数/登记数×100%

2、《传染病报告卡》

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医生或检验医生在诊断传染病后,须按照《传染病报告卡》的要求填报。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报告卡填写必须完整、规范、字迹清楚,无错项、漏项和逻辑错误,填报人应签名。应尽可能填写工作单位(学校或托幼机构名称),以便于及早发现同一单位(学校或托幼机构)的疫情。肝炎、菌痢、梅毒、淋病必须填写实验室诊断依据。传染病死亡病例,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应同时填写死亡日期。

①《传染病报告卡》填卡及时性:传染病病人诊断必须注明具体时间,自传染病诊断至卡片录入不得超过24小时。

②《传染病报告卡》填卡完整性: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患者单位、现住址、职业、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含日期、时间,准确到小时)、填卡日期、疾病名称10项为必填项目。现住址的填写,原则是指病人发病时并在诊断传染病的潜伏期内的居住地,不是户藉所在地址,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患者若为学生,患者单位必须填写患者就读的学校或托幼机构名称,详细填写年级、班级;14岁以下儿童必须填写家长姓名、联系电话。符合以上要求的为填写完整卡片,1条未达要求即为不完整。

③《传染病报告卡》填卡准确性:凡字迹清楚,无逻辑错误,提供的基本情况准确的卡片判断为准确,否则为不准确;录入计算机的信息与原始报告卡吻合的为录入准确,否则为录入不准确。

(三)信息安全及疫情保密要求 医疗机构及其疫情管理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疫情信息报告系统操作帐号和密码。发现帐号、密码已泄露或被盗用时,应立即向县疾控中心报告,采取措施,更改密码。

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故意泄露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未经授权不得发布传染病疫情。

五、管理措施

(一)认真开展院内传染病报告管理自查工作

医疗机构要建立传染病报告管理自查制度,成立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自查小组,成员应包含分管院长、各临床科室主任、疫报人员等。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自查小组每两个月至少开展一次全院各科室报告情况自查,乡镇级医疗单位及专科医院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自查,自查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是否漏报、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完整率、准确率、奖惩兑现、规章制度及整改措施落实到位等情况,每次自查都应有记录、参加人员签字,以及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另外,疫报专职人员要定期对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薄进行自查,建立门诊日志电脑管理的医院应每天自查1次;未建立电脑管理的医院每旬至少自查1次;在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薄中已报告的传染病在备注栏标记,注明“已疫报”;同时要认真核对检验、影像科室传染病阳性结果反馈、报告情况。发现传染病漏报现象要及时督促临床医生填写报告卡补报,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做好记录,并将经治医生传染病漏报情况定期汇总统计,报告院领导小组给予惩处。

(二)严格落实奖罚措施

医疗机构要建立完善疫情报告奖罚制度。发现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的,要严格落实处罚措施院内自查中发现法定传染病迟报1例扣绩效工资或罚款50元,漏报1例扣绩效工资或罚款100元;县卫生局督查中发现法定传染病漏报1例扣绩效工资或罚款200元;省、市督查中发现法定传染病漏报1例扣绩效工资或罚款500元;并建议与经济效益、职称晋升评聘分等挂钩。对玩忽职守,违章办事,造成传染病蔓延、流行的科室或个人,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第四十条等有关规定依法追究其责任。

对按管理要求认真做好疫情报告工作的科室和个人,经医院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阶段考核认可,根据医院有关规定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并将其作为评选先进科室和个人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定期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专业培训与考核 医院应定期组织临床医生、新进人员开展关于《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的专业培训,注重培训内容的更新,及时学习卫生部下发有关传染病诊断、报告、防治管理方面的文件,并注意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每次培训完成后要及时整理归档培训通知、签到表、培训内容、考核成绩、培训小结等材料备查。

(四)建立医院内部传染病疫情分析、通报及处理机制 预防保健科及疫报人员负责做好本院传染病报告数据的常规分析,分析不同时期医院接诊的主要传染病,并将分析结果在院内及时通报。分析内容应包括病种分析、报告质量分析、各科室报告情况分析、传染病聚集及暴发情况、自查情况、奖惩、存在问题、整改措施等。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应每月分析1次,乡镇级医疗单位及妇幼保健院等报告传染病较少的专科医院可两个月或一季度分析1次。

(五)建立健全检验科、影像科室传染病阳性(异常)结果返回送检医生或科室的反馈机制

医疗机构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可操作性强的传染病阳性(异常)检查结果返回送检医生或科室的反馈机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反馈机制要求检验科、影像科室的检查登记项目齐全、登记完整,反馈要以反馈记录或临床医生签字为准。

第三篇:2021年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总结

按照xxxx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局印发《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的通知》的要求,x区高度重视,制定综合评价方案,全面开展新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评价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组织安排

制定并向辖区内相关xx家医疗机构下达《xxxx年x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方案》,要求各医疗机构按方案要求展开自查及整改,将责任落实到人。本次评价按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分类评价试点工作手册》要求,根据现阶段直管区的实际情况,对辖区内医疗机构本底xx%、共xx家单位开展综合评价(其中包括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新区精神卫生中心及xxxx年国家卫生监督“双随机、一公开”医疗机构单位、籍田街道所有村站、两家民营医疗机构)。

二、综合评价情况

综合执法大队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要求,将xx家医疗机构按照级别分为一级医院和未定级医疗机构,进行分类分级监督。检查内容包括综合管理、预防接种、法定传染病疫情防治、传染病疫情控制、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医疗废物处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和监督抽检x项内容,监测内容包括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

综合执法大队按照监督检查评价表的要求实施综合评价,采用标化分做为医疗机构最终得分结果。经综合评分,xx家单位中,有x家评价结果为优秀,x家不合格(这家同时也是国家双随机抽查单位),其余xx家为合格,并及时进行了信息系统基础资料录入工作。大队同时已对监测及评分不合格单位进行了行政处罚和公示,并将其纳入重点监督单位,目前已督促其整改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将持续开展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在xxxx年对辖区内未定级医疗机构综合评价率分别提升到xx%以上,xxxx年达到xx%以上,对在评价工作中发现的重点监督单位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整改到位,并定期开展“回头看”工作。通过综合评价,坚决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逐步提高新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水平。

第四篇:中医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和感染防控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规范中医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行为,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x中医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和感染防控监督执法专项检查方案》的通知要求,x县卫生监督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对辖区内中医医疗机构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检查对象

x县辖区内共有中医医疗机构xx家,本次开展监督检查机构xx家。其中中医医院x家,门诊部x家,中医诊所xx家,检查比例为xx%。

二、检查结果

(一)组织管理:x县中医医院成立了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专人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定了传染病防控相关规章制度;设立了医院院感感染委员会,指定专人分管院感管理工作,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定期组织人员对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置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知识进行培训。x家中医门诊部及xx家个体诊所明确有专人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建立了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制度。

(二)疫情防控:x县中医医院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卡填写符合要求,未发现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现象;设立了预见分诊台和传染病分诊点,对分诊出的发热病人进行隔离治疗。中医医院未开展临床用血治疗活动。检查x家中医门诊部和xx家中医诊所配备有传染病疫情登记本和传染病报告卡,未发现有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现象。

(三)消毒隔离制度:检查的xx家中医医疗机构购进的消毒剂、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均能出具相关资质证明文件;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的机构xx家;进人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达到灭菌水平的机构xx家;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达到消毒水平的机构xx家;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器械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的机构xx家。x县中医医院未设置消毒供应室,与x县第一人民医院签订消毒供应和洗涤合同,消毒供应工作由x县第一人民医院承担。

(四)医疗废物处置:检查的xx家医疗机构均与x德坤环保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医疗废物回收协议。医疗废物按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容器的医疗机构xx家;医疗废物交接记录登记完整的机构xx家;建立医疗废物储存设施并符合要求的机构xx家。

(五)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x县中医医院因实验室布局不规范,未向x市卫生计生局提出实验室备案申请。实验室人员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实验过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建立了实验档案。中医医院实验室未保存菌(毒)种样本。

三、处罚情况

对x家医疗机构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的行为给予立案处罚,罚款x.x万元,x家机构无医疗废物处置相关记录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

四、下一步工作

(一)卫生监督人员应加强对《中医药法》的学习和宣传,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切实保护广大群众的健康权益和就医安全。

(二)严格按照《中医药法》、《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中医医疗机构的监督执法力度,对不符合要求的医疗机构增加监督频次,督促指导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单位依法进行处罚,逐步规范中医医疗机构执业行为,促进中医医疗机构依法执业。

第五篇:医疗与传染病

一.单选 1.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生产企业应取得( B )卫生许可,方可从事消毒产品的生产?

A.国家

B.省级

C.市级

D.县级

2.关于医疗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收集的医疗废物达到专用包装物或利器盒的3/4左右体积时应进行封口

B.医疗机构暂存的医疗废物不得超过2天

C.暂存设施必须设置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

D.运送医疗废物的专用工具使用后应当在指定的地点及时消毒清洁 3.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属于哪一类废物 ( B ) A.病理性废物

B.感染性废物

C.损伤性废物

D.化学性废物

4.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 C )可以宣布本行政区域部分或者全部为疫区。

A.县级人民政府决定

B.必须经省级人民政府决定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

D.报国务院决定

5.医务人员使用的针头、备皮刀等医用锐器,使用后应当( A ) A.直接放入利器盒 B.扔入垃圾袋

C.放入消毒液中浸泡 D.收集后卖掉

6.内窥镜使用中的消毒剂浓度必须多长时间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 D ) A.每月 B.每季度 C.每周 D.每日

7.进入组织或无菌器官内部的器械,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的危险性分类是( A ) A.高度危险性物品 B.中度危险性物品 C.低度危险性物品 D.无危险性物品

8.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C ) A.麻疹、风疹

B.艾滋病、麻风病

C.肺结核、百日咳

D.疟疾、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9.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多大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B ) A.2/4 B.3/4 C.2/3 D.3/5 10.医疗机构发现规定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于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B ) A.1小时内 B.2小时内 C.6小时内 D.12小时内

11.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法定传染病的: C A. 乙类传染病管理 B. 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 C. 乙类传染病乙类管理 D. 丙类管理 12. 医疗保健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发现传染病时,对传染病患者实施隔离治疗所采取的行政行为属 B A.行政强制执行 B.行政控制 C.行政处罚 D.非行政行为

13.下列那个传染病不属于乙类法定传染病管理? B A. 人感染H7N9禽流感 B. 甲型H1N1流感

C.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4.传染病防治工作方针与原则是〈A〉。

A.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 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B.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措施果断、加强合作

C.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防治结合的方针 , 分类管理、反应及时、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D.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防治结合的方针 , 统一领导、依靠科学、措施果断、加强合作

15.《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甲类传染病是指(D) A. 黄热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 艾滋病、肺炭疽 C. 登革热、黑热病 D. 鼠疫、霍乱

16.在医疗过程中,应定期对消毒后的内镜进行生物监测,其监测时间为 B A.每月一次 B.每季一次

C.每月2次 D.每天一次

17.根据规定,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鼠疫、霍乱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B.)

A.1小时 B.2小时 C. 6小时 D.12小时

18.传染病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用品的消毒处理原则为 A A.应先清洗、后消毒,然后根据要求再消毒或灭菌;病人出院后严格终末消毒 B.应先清洗、后消毒,然后根据要求再消毒或灭菌;病人出院后一般终末消毒 C.应先消毒、后清洗,然后根据要求再消毒或灭菌;病人出院后严格终末消毒 D.应先消毒、后清洗,然后根据要求再消毒或灭菌;病人出院后一般终末消毒 19.疫苗预防接种单位应当履行的法定职责不包括有:D A.依照规定建立并保存真实、完整的疫苗接收或者购进记录的; B.依照规定对接种疫苗的情况进行登记并报告的; C.及时报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D.查验儿童的预防接种证。

20.目前已经不再纳入《消毒管理办法》的卫生许可管理的产品为D. A. 卫生用品 B. 消毒剂 C. 消毒器械 D.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21.下列属于超执业地点、范围执业的是( C )。 对病人实施紧急医疗救护的

B.临床医师依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定》进行临床转科的 C.外出会诊

D.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义诊

22.下列属于医师执业义务的是( D )。

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 B.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C.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D.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23.下列属于医师执业规则的是(D )。

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 B.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C.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D.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24.医师在执业活动中除正当诊断治疗外,不得使用( D )。

麻醉药品 B.医疗用毒性药品 C.精神药品 D.以上A、B、C均是 25.医师在执业活动中造成医疗责任事故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执业活动( B );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A.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B.6个月以上1年以下 C.6个月以上18个月以下 D.1年以上,18个月以下

26.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有效期满需要继续执业的,应当在有效期满前(A )申请再注册。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年 27.医疗机构未经许可擅自开展性病诊疗活动,其违法所得2万元,应当( C )

A.按无证行医处罚,应当取缔

B.按扩大诊疗活动范围处以3千元以下的罚款

C.按扩大诊疗活动范围处以3千元罚款,并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D.根据《性病管理办法》,只能警告,没有处罚条例

28.医疗美容外科项目分为四级,其操作过程复杂、技术难度和风险较大,因创伤大需术前备血,并要气管插管全麻的美容外科项目属于( C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29.护士被吊销执业证书的,自执业证书被吊销之日起多长时间内不得申请执业注册?( B )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30.不能独立从事医师执业活动的是( C )

A.执业医师

B.在乡、民族乡、镇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

C.在教学医院中实习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毕业第一年的医学生

D.外国医师

31.医疗机构在办理变更时不正确的行为是( D )

A.改变执业地点的应当向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

B.整体迁建应当重新办理许可手续

C.在执业点外开设分支机构必须办理新的执业点的变更和执业登记

D.在办理整体迁建变更申请时,只要受理申请后,就可以在新的执业点执业 32.没有设定有效期的执业资格证书的是( C )

A.《护士执业证书》

B.《乡村医生执业证书》

C.《外国医师短期行医许可证》

D.《医师执业证书》

33.医疗执业监督的相对人是( B )

A.医疗执业监督的客体

B.与医疗执业监督相关的机构和人员

C.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

D.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

34.医疗机构应当于校验期满前,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校验手续的时限是( B )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四个月

D.六个月

35.在暂缓校验期内的门诊部不得( B )

A.调整内部管理人员

B.从事医疗行为

C.限期改正

D.申请停业

36.医疗机构应当对出现超常处方( B )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

A.2 B.3 C.4 D.5 37.下列属于血站的是( D )

A.中心血站

B.血液中心

C.中心血库

D.单采血浆站

38.无偿献血的血液使用要求正确的是( A )

A.必须用于临床,不得买卖

B.可以用于临床实验

C.剩余的血液可以卖给生产血液制品的单位

D.可以卖给单采浆站

39.下列属于超执业地点、范围执业的是( C )

A.对病人实施紧急医疗救护的

B.临床医师依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定》进行临床转科的

C.外出会诊

D.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义诊

40.下列医疗机构中( A )必须每年校验一次。

A.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

B.整形外科医院

C.临床检验机构

D.肿瘤医院

二、多选

1.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很多,概括起来可有以下( ABC )个方面。

A.直接关连传染病防治的法律规范

B.特定传染病防治的法律规范

C.与传染病防治有关的法律规范

D.非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

2.传染病疫情的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是( ABC )。

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医疗机构

C.采供血机构

D.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执行职务的人员 3.《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应当( ABC ) A.接受消毒技术培训

B.掌握消毒知识

C.按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D.取得《消毒机构人员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从事职业活动 4.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应做到( ABCD )

A.工作人员岗位固定

B.设备固定.耗材有储备量

C.挂号.化验.药房.诊疗活动均为专区管理

D.设有专用出.入通道

5.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 ABCD )

A.相应类别警示标识

B.系中文标签

C.标注医疗废物产生单位

D.标注医疗废物产生日期

6.压力蒸汽灭菌的常规监测包括 ( BC )

A. 工艺监测

B. 化学监测

C. 生物监测

D. 温度监测

7.综合性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微生物指标包括( BC )。 A.粪大肠菌群数 B.肠道致病菌 C.肠道病毒 D.结核杆菌

8.感染性疾病科内应设( ABC )。 A.污染区 B.半污染区 C.清洁区 D.控制区

9.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均不得检出的微生物指标包括( BD )。 A.细菌菌落总数 B.大肠菌群 C.真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10.抗(抑)菌制剂不得标注的内容包括( ABCD )。 A.宣传消毒效果 B.宣传灭菌效果 C.暗示疗效

D.用于性生活中对性病的预防

11.申请医师执业注册时 , 应提交下列材料 ( ABCD )

A.医师执业注册申请审核表

B.医师资格证书

C.注册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出具的申请人 6 个月内的健康体检表

D.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拟聘用证明 12.下列属消毒产品标签及说明书禁止标注的内容有:(ABC) A. 卫生巾等产品禁止标注消毒、灭菌、杀菌等内容 B. 消毒剂禁止标注广谱、速效、无毒等内容

C. 隐形眼镜护理用品禁止标注全功能、高效等内容

D. 卫生湿巾禁止标注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

13.接种单位接种疫苗,应当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并在其接种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第一类疫苗的下列内容(BC) 14.根据《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应当由卫生行政部门实施的行政处罚有:(A C)

A.医疗卫生机构未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或者未保存登记资料的 B.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未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 C.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未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采取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的

D.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卫生机构外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的

15.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有:(AC) A.艾滋病 B.手足口病 C. 甲型H1N1 D.流行性腮腺炎、 16.下列属于医院感染管理领域推荐性卫生标准的是:(ABD) A.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B.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C.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D.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17. 下列消毒产品需要进行安全评价报告备案的有:(ABCD) A.压力蒸汽灭菌器 B. 84消毒剂 C.环氧乙烷灭菌指示物 D. 碘伏

18.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ACD)

A. 停工、停业、停课;

B. 停止一切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C.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以及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D.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 19.护士注册可分为( ACD )

A.首次注册

B.重新注册

C.再次注册

D.连续注册

20.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下列哪项行为应负法律责任。( ABD ) A.使用未经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

B.发现传染病疫情未按照规定报告

C.对患者不进行健康教育

D.出具与自己与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文件 21.以下那些说法不正确( CD )。

A.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

B.国家实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

C.乡村医生不需要注册

D.临时外聘医生不需要注册

22.医师变更那些注册事项时,应当到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法第十三

条的规定办理变更注册手续( ABC )。

A.执业地点

B.执业类别

C.执业范围

D.执业科目

23.下列那些说法是正确的?( BCD )。

A.执业医师法不适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的医师。

B.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C. 取得医师资格的,需向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

D.执业医师法规定,未经批准非医师行医的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吊销其执业证书

24.外国医师申请来华短期行医 , 应提交下列材料( ABCD )。

A.申请书

B.经公证的外国医师学位证书

C.经过公证的外国行医执照或行医权证明

D.外国医师健康证明

25.《血站管理办法》规定,血站严禁采集的血液。( BC )

A.冒名顶替者

B.健康检查不合格者

C.频繁献血者

D.单位组织计划献血者

26.( ACD )的违法行为应按无证行医案处罚。

A.药店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

B.个体诊所聘用其它医疗机构在职医师行医的

C.医疗机构未经批准在登记的执业点以外开展诊疗活动

D.非本医疗机构承包医疗机构科室并以本医疗机构名义开展诊疗活动 27.( ABC )的违法行为按医疗机构诊疗科目超出登记的范围处罚。

A.医疗机构未经许可擅自开展人工受精技术

B.医疗机构未经许可擅自开展性病诊疗技术

C.医疗机构未经许可擅自开展医疗美容技术

D.医疗机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科室名称 28.血站对献血者采集血液应当做到( ABCD )。

A.在每次采血前必须免费对献血者进行必要的身体健康检查

B.采血前应当对献血者身份进行核对并进行登记

C.遵循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原则,并对献血者履行规定的告知义务

D.对献血者血液按检验标准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测 29.全科医疗诊疗范围是( ABD )

A.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

B.社区现场应急救护

C.血液病诊治

D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

30.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 ABCD ),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A.医疗卫生管理法律

B.行政法规

C.部门规章

D.诊疗护理规范

三、判断

1.临床用血医疗机构可将用不完的无偿献血血液出售给单采血浆站或血液制品生产企业。(×)

2.血站检查发现艾滋病病毒,应按规定报告疫情。( √ )

3.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 ) 4.疫源地是指存在传染源的场所。( × )

5.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发现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可以采取封闭公共饮用水源的临时控制措施。( × ) 6.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 )

7.医疗机构取得与性传播疾病诊疗相关的诊疗科目即可开展性病诊疗业务。( × )

8. 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 ×

9.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监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试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 √ 10. 港口、机场、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甲类传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向国境口岸所在地的卫生监督部门或者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互相通报。 ×

11. 应当接受隔离治疗的患者或病原携带者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

1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进入被检查单位和传染病疫情发生现场调查取证,查阅或者复制有关的资料和采集样本。被检查单位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

13.疫点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点。 ×

14.根据《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袋可以使用聚氯乙烯(PVC)塑料为制造原料。(×) 15. 一级、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可以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16.执业助理医师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5年,可申请个体行医。(× )

17.在突发自然灾害时,医师在执业注册地点外参加医疗救治工作对,必须变更注册。(× )

18.执业医师必须在注册的执业类别、专业内开展诊疗活动,但美容医师除外。(× )

19.护士申请延续注册的时间应为有效期届满前半年。(×) 20.在实践层面上,护理最根本的职业特征是博爱精神。(×)

21.申请注册的护理专业毕业生,应在教学或综合医院完成临床实习,其时限至少为8个月(√)

22.护理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23.申请护士执业注册的时限为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之日起2年内(×) 24.医疗广告,是指利用各种媒介或者形式直接或间接介绍医疗机构或医疗服务的广告。(√)

25.医疗机构发布医疗广告,应当在发布前申请医疗广告审查。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不得发布医疗广告。(√)

26.医疗美容项目由卫生部委托的中华医学会制定并发布。( √ ) 27.实施医疗美容项目必须在相应的美容医疗机构或开设医疗美容科室的医疗机构中进行。( √ )

28.医师在办理变更注册手续过程中,在原注册事项已被变更,新变更事项许可前,可以从事执业活动。( × )

29.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 )

30.对出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除罚款外,情节严重的还应当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 )

上一篇:成人读书读报手抄报下一篇:城市化进程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