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2022-07-10

第一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乡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考评办法

灵鹫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责任考核制度

一、考核原则

考核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奖惩逗硬的原则,对各村生活垃圾治理进行分类考核排位。

二、考核内容

1、乡部门协助搞好场镇管理;

2、乡部门联系街道、责任区及住户有无白色垃圾、灰尘带、袋装垃圾是否定时投放;

3、环境卫生:乡全域范围内有无积存陈年生活垃圾,主要道路、河道、沟渠及村民房前屋后有无明显生活垃圾;

4、设施设备:农户是否配备旧筐、旧桶、编织袋等自备户用垃圾收集容器,村垃圾坑数量是否满足要求,设施设备是否完好,运行是否良好,垃圾清运车是否配齐;

5、保洁队伍:保洁人员是否配齐,是否履职尽责,是否有统一标识,保洁人员工资是否发放到位;

6、村级是否建有废旧品回收点;

7、村规民约是否健全,是否公示上墙,是否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

三、考核方式

采取明查暗访、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实行群众打分,评议,考核小组根据考核的情况对照考核评分进行量化加减分制。

四、评分办法

考核总分100分,其中,明查70分,暗访30分。明查以

1 每周集中整治为依据,实行现场打分。

考核扣分办法:

1、部门未认真组织参与联系的路段整治活动,每次扣10分;

2、所管路面不干净、路面、绿化带整治未达标,每次扣2分;

3、所管路段有灰尘带,每次扣1分;

4、所管路段有污水直排,每次扣1分;

5、所管路段有乱扔果皮、乱丢乱倒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建筑垃圾现象,每次扣1分;

6、环卫设施不整洁,每次扣1分;

7、生活垃圾袋,定点定时投放未达要求,每次扣1分;

8、所管辖区主要道路、河道、沟渠及村民房前屋后有积存陈年生活垃圾,每次扣1分;

9、所管辖区内农户未配备旧筐、旧桶、编织袋等自备户用垃圾收集容器,每次扣1分;

10、所管辖区内保洁人员未及时收集收运生活垃圾,每次扣1分;

11、辖区内未建有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点,未对村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知识培训的,每次扣1分;

12、未制定村规民约的,每次扣1分;

13、对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宣传不到位的,每次扣1分。

二〇一五年一月十四日

第二篇:藤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汇报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既制约新农村建设,又严重影响了我区“城乡清洁工程”的正常开展,更是困扰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的问题之一。我县因地制宜,在全县选取两个乡镇的5个行政村试行“一村一池一人一车”(即一个行政村建一座生活垃圾池,落实一名环境卫生保洁员,购置一辆垃圾清运木车)管理模式,探索出农村生活垃圾县、乡、村分级管理的新机制,使农村生态环境和卫生面貌发生有效改善,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典型事例

我县自2006年开展城乡清洁工程工作以来,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列入“城乡清洁工程”日常工作,根据群众意愿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坚持城乡统筹,把以县城为主的城乡清洁工程工作开展迅速扩展到农村。每年都成立了由县长挂帅的城乡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制定了《藤县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工作方案》,在全县开展了创建“文明街”“文明村”、“共建美好家园”和治理“五乱”( 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垃圾乱扔、广告乱贴、工地乱象)等集中整治活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级管理的长效机制。其中做的较好的村是濛江镇的江权村,具体做法是:

1、户集中。以户为主对房前屋后进行综合整治,对日常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一是把一些可燃可腐烂降解的垃圾分拣出来统一燃烧,然后运送到田间地头,就地沤肥;二是把纸板、书报、塑料制品、金属等分拣出来,作废品变卖处理;三是对一些不方便处理的生活垃圾统一堆放到某处转运处理。

2、村收集。在交通方便、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建造垃圾池,村上配备了一名保洁员。报酬由县财政负担一部分,村里自筹一部分。保洁员主要负责村、组公共区域内的卫生清洁管理,每天打扫一次。保洁员统一收集后运到垃圾池使村容村貌经常保持干净卫生。

3、乡镇转运。县里2010年设立了垃圾填埋场,镇上设垃圾填埋点。镇里的垃圾填埋点在离该镇2公里外较偏僻的山里,不影响环境治理。垃圾基本每周清运一次,转运车辆及费用由镇上负责。

二、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在农村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清楚,缺乏环保意识,时有乱丢乱倒垃圾现象。数量庞大、成分复杂的农村垃圾是一个很大的农村环境的污染源。农民对垃圾的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不强,对农村垃圾的危害性认识不到位,很难将其循环利用。

2、缺乏农村环保法律法规,缺乏有效监督

目前在农村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农村环保及农村垃圾处理利用的法律法规,加之农村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使得有法也难依、有法也不依。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有点脱离农村实际,采取行政处罚的方式在农村中的可行性不强。村民集体对环境保护缺乏有效地监督,对任意排放处理农村垃圾不重视。

3、财政投入不足

由于县财政困难,目前政府投入的相关资金很少。农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较少。

三、建议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大财政投入,优化农村环保管理。

2、完善农村环保的法律体系,加大对农村环保的法律监督执行力度。

3、开展村民群众自治,加强邻里之间的协调合作共同管理。

4、加强农民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藤县“城乡清洁工程”协调督查

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一一年四月十二日

第三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调研报告

为摸清当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状、典型做法和问题,总结可推广可复制模式,农业农村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办公室派员赴xx省xx苗族xx自治州xx县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走访了xx县的5个村庄6个村小组,现场考察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与省市县乡村干部、技术人员、农民群众等进行了充分交流。总的看,xx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行业部门结合重点项目,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对贫困山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进行了一些探索。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治理模式

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我们梳理总结了当地3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这几种模式是全县现有主要治理模式。

(一)城乡一体化治理模式。城乡一体化治理模式是通过城乡统筹,以基层设施共享为原则,在交通条件便利的农村地区,采用“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转运、县/市处理”的模式。原则上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的服务范围为30公里,生活垃圾水泥窑协同处置工程及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的服务范围为50公里。

(二)片区相对集中治理模式。片区相对集中治理模式是在县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服务范围以外,较为集中的相邻镇区域内,按照服务范围为30公里新建村镇级垃圾处理设施并完善垃圾转运系统。

(三)偏远村庄分散治理模式。偏远村庄分散治理模式除上述乡镇外,仍有部分布局分散、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在环境相对不敏感的农村,有机垃圾就地堆肥,其他无法资源化利用的垃圾采用卫生填埋或卫生焚烧进行处理;重要区域的村庄有机垃圾就地堆肥,惰性垃圾就地填埋,塑料、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定点存储、定期清运。

二、主要经验做法

2015年,xx县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全县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2017年被住房建设部列为全国农村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示范县,积极探索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利用的道路和模式,切实提高对垃圾分类工作认识,在垃圾分类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工作成效,并积累了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和做法,基本实现了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村容寨貌明显改观、管理机制不断创新、村民幸福指数得到提升。

(一)党委政府关心,科学决策有统筹。成立组织机构。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常务副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和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住建局。制定实施方案。印发了《xx县关于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创建工作实施意见》《xx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创建工作推进计划》等,为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配齐收运设施。投入资金1080万元建设垃圾压缩站3个,中、西部片区已投入使用;东部片区将于近期投入使用;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采购垃圾斗1012个、垃圾车25辆、垃圾分类桶3万个。用好农村卫生保洁员。xx县自筹资金598万元,聘请了59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员,负责村寨公共路段、公共区域的卫生保洁和垃圾分类指导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健全轮流观摩、先建后补、“回头看”督查和评比挂牌等制度,确保统筹有效。

(二)村民自治用心,长效机制有亮点。注重发动村民的自觉性、自主性、积极性和能动性,注重发挥村规民约的有效监督约束和自治管理作用,各乡、村、组、寨相互学习借鉴,有效探索、健全了400余个行之有效的村规民约。如:“一委三包五按月”(“一委”指村级卫生管理委员会,“三包”指包农户、包路段、包河道;“五按月”指按月收费、按月评比、按月公示、按月表彰、按月奖惩)、“七户联诚”(指以7户村民为一个小组,向村委会承诺在卫生、孝亲、消防、禁赌等方面做到位,而村委会根据他们的承诺完成情况在惠民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4+5”管理模式(“4”是指四个责任主体,即各农户、各自然寨管理小组成员、各组管委成员、各村两委班子,“5”是指对垃圾处理的5个分类办法即:将有机物垃圾作为沼气池的原料,与猪牛粪便一并倒入沼气池进行处理成肥料;将可回收再利用的金属、玻璃、纸壳、电器等集中收集,卖给废旧收购商;将废弃妇幼用品、化纤物以及枯枝落叶、纸屑等其它垃圾由农户自己在房前屋后焚烧处理;对破砖碎瓦等建设垃圾用作铺路或在指定洼地堆填;其它不可处理垃圾分类进行统一填埋,杜绝对农村垃圾不分类或简单填埋的问题)等。宣传引导机制。通过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等广泛宣传发动,普及垃圾治理常识,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从“要我干”到“我要干”。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并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编进民歌传唱;通过村民会议商议,每户每年缴纳120元用于垃圾转运。

(三)因地制宜核心,异彩纷呈有创新。突出生态理念,坚持不砍树、不拆房、不推山、不填井的“四不”原则,因地制宜建设,将生态理念贯彻于始终。突出特色创新,深入挖掘,大胆探索,按照“乡乡有创意、寨寨有特色、组组有新招、户户出亮点”模式推进,创新取得突破,特色体现到位。突出业态培育,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为业态培育发展奠定基础。评选“明星村寨”40个、“优秀村寨”40个、“优良村寨”60个,奖励经费300余万元。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寨”1个、“省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村”4个、“国家卫生乡镇”1个、“省级卫生乡镇”1个、“省级卫生村寨”19个、“州级卫生村寨”27个,“县级卫生村寨”29个,“和谐乡村”15个。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xx县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全国具有普遍性,需要深入研究、加快解决。

(一)垃圾分类宣传落实较困难。部分地区制定了各自的垃圾分类标准,采取措施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发动,但调研发现,仍有不少乡镇、村庄村民的知晓率低,参与度不高,大多数村庄农户除了能卖钱、可回收的垃圾有基本分拣外,从村庄到乡镇,即便是有分类垃圾箱,各种垃圾还是混装转运,没能落实分类收集;有的条件好的村庄,即便是能卖钱的垃圾,因为不值钱,又占地方影响环境,村民也懒于分拣一并丢弃。有的实行分类收集的乡镇,村民按垃圾分类标识分类投放了垃圾,但后续压缩转运、焚烧填埋,又都混合在一起,只有前端的分类、没有后端分类处理的跟进,垃圾分类不能真正落实。

(二)资源化利用政策措施还不到位。一是部门参与度不高,合力不足。对能卖钱、可回收的垃圾,除个别村庄设立再生资源回收点,大部分都需要拿到县城、乡镇废品公司回收或等待流动废品回购商流动回收,回收不方便;物资部门更多是通过市场调节开展废品回收,住建部门除按照示范工作要求进行指导外,没有具体抓手,回收的积极性不高,统筹推进再生资源利用不足。二是市场体系不完善,未建立回收利用的补贴激励机制。受市场影响,可回收的废品品种有限,塑料袋、塑料纸一般不收购,啤酒瓶、玻璃瓶回收价格低,回收时间长,堆放废品占地方、影响环境,村民回收积极性不高;有机垃圾堆肥后处理成本高、运用狭窄。全省没有有毒有害垃圾处理的专门机构,有毒有害垃圾分拣后不了了之;各种不同分类的垃圾再生资源处理措施和技术跟不上,资源化利用水平低,分类收集处理后减量带来的效益未体现。

(三)建设运维资金保障困难。作为西南欠发达地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市场化程度低,采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困难。部分村寨收运设备配套欠缺,特别是公共区域垃圾收集设备配备不足,村民收集后无处投放,自行抛弃田间地头。

四、具体工作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应协同推进“四个一”,即做好一个规划、筹集一笔资金、总结一套模式、宣传一批典型,全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一)规划先行,统筹发展。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原则,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与城市发展一体规划,努力促进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等化。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功能区域、农村人口分布等因素,区分轻重缓急、先易后难确定建设时序,提出合理目标任务。

(二)资金保障,治理关键。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属于准公共产品,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应加大投入力度,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整县整村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示范。探索适宜合规的市场化运营模式,吸引民营企业、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捐助等形式,积极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县级层面对有关项目资金进行整合,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施“以奖代补”资金补贴政策,对验收达标的村庄,每年安排一定资金予以支持,主要用于村庄保洁运维、垃圾转运、设施设备维护等。

(三)因地制宜,选择模式。根据村庄或村组区位分布、农民生活习惯等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城乡一体化治理、片区相对集中治理、偏远村庄分散治理等模式。同时,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配套垃圾桶、垃圾斗、清运车等。因地制宜选择专业公司运行管理、村民组织自我运行管理、乡镇统一维护管理、县有关部门运行管理等多种模式,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收集、转运、处理等。支持发展市场化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维护服务,探索建立生活垃圾治理农户合理付费制度。

(四)宣传引导,全民动员。加大宣传力度,推进一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典型模式,加强基层创新经验交流。通过村规民约、宣传标语等方式,引导农民群众形成良好垃圾分类习惯,从源头上减少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量,营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妇联、共青团等组织作用,以“小手拉大手”学校教育活动共同促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此外,农村生活垃圾工作一直由住建部门分管,农业农村部门对此项工作不熟悉,缺少必要的业务知识,有必要在地方机构改革完成后,组织开展相关培训活动,使管理部门的人员尽快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政策。

第四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总结

根据《xx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按照省、市、县城乡环境治理相关要求,龙马镇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各级干部、发动全镇群众,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治理效果,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党政重视

1、建立机构。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副科级以上两位领导为副组长,其余党委委员、村(社区)支书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镇上成立了办公室,每村2名保洁员、每社1名保洁员,负责全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日常工作。

2、加大投入。2011年以来,各级财政投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经费235万元,一事一议投入资金155万元。做到了每10户有1个垃圾池,每村1个垃圾回收点,有毒有害垃圾存入回收点,一辆垃圾运输车,每户有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筐,户户有垃圾凼。

3、落实责任。

①有制度。制定工作标准,建立会议、协调会商、巡查、监督整改、考核评比、保洁员管理等制度,健全部门协作联运机制。

②有责任。各村(社区)、镇及各部门落实党政一把手负责制,镇级部门落实专职分管领导和人员。镇上制定考核办法,每年与各村(社区)、镇级各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纳入全年工作目标考核。

二、认真治理

1、搞好宣传。

①全镇每季度召开1次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专题会议,各村(社区)半年召开1次村(居)民大会,专题讲解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意义、目的及村民应尽的义务、承担的责任。同时利用学校加大对学生卫生知识和环境治理特别是垃圾分类减量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小手牵大手共同参与治理。

②充分利用广播、led、专栏、标语、手机短信、宣传资料、宣传车等形式,重点宣传《xx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网格化管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村民自治,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和参与意识。

2、定期开展大扫除。镇机关干部及镇级各部门每月集中开展1次大扫除活动,对本单位、本辖区内的环境卫生进行清理。各村(社区)每季度组织村民开展大扫除,对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道路沟渠开展一次拉网式的清理,确保不留陈年垃圾,2011年以来先后进行9次。

3、村(社区)配备的2名专职保洁人员,社配备的1名专职保洁人员,定时收集清运本辖区内垃圾,并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确保了垃圾日产日清。同时,发挥村(社区)可回收垃圾点的作用,定时不定时回收可回收垃圾,方便了群众。

4、签订目标责任书。镇与村(社区)、各单位签订农村环境治理责任书,村(社区)与村(居)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和村民公约,并与保洁员签订了责任书。

5、搞好检查评比。建立了镇对村(社区)、村(社区)对社、社对户及保洁人员的考核评比机制。镇对村(社区)每月考评,村(社区)对社天天检查、每月考评,社对户每月考评,做到了镇村社都有评比公示栏。

三、取得成效

通过几年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农村的卫生面貌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卫生意识明显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农村生活垃圾转运量每日仅1吨左右,沟渠河渠亮了,房前屋后整洁了。

第五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考核办法

景阳乡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考核办法 为贯彻落实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5年行动精神,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将我乡建设成为郧西县山区特色新型城乡化示范乡,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垃圾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精神,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及范围

考核对象为各村村委会。

二、考核内容和要求

(一)组织管理。

1.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纳入各村村委会年度议事重要内容,村“两委”高度重视,有研究、有办法、有制度,落实专人管理,具备条件的村要落实保洁人员。同时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纳入村规民约,教育和引导群众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 各村村委会制定有符合村情实际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施办法,组织实施效果较好。

(二)宣传教育。

1.经常采取“村村响”广播、会议、网络、宣传标语等形式,宣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有关政策、技术标准和工作要求;在集中居住区、主干道沿线刷写宣传标语;村民知晓率、参与率均为100%。

2.积极宣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对损害环境的行为及时制止,对当事人进行宣传教育。 3.制定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宣传单,发放给每一位村(居)民。

(三)设施管护。

各村村委会要制定相关管护方案,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转运、处理等设施设备的日常管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四)资金投入及管护。

1.各村(居)委会要按照村规民约的要求,对集中收集处理生活垃圾的对象收取一定的垃圾服务费,尽量做到应收尽收。

2.积极吸纳社会资本投入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中。 3.及时公开农村生活垃圾缴费明细等相关内容及治理工作动态,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五)治理效果。

1.农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所有不可用的垃圾进行了定点填埋,无白色垃圾和露天粪坑;

2.集镇、居民点责任区内干净整洁,所有生活垃圾进行了集中处理,公共区域和公共设施卫生有专人按时清扫,生活垃圾有专班定期清运;

3.河道沟渠责任区内干净整洁,水面无垃圾漂浮物,沟渠两旁无暴露垃圾,无乱挖、乱占河道现象; 4.公路沿线责任区内干净整洁,公路两侧无积存暴露垃圾,公路路面无占道、乱堆、乱放、乱晒、乱挖等现象。

三、考核方法及结果运用

(一)考核方法。考核工作由乡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成考核组,每半年进行一次。采取“听、查、看”的考核方式进行,即听取各村村委会工作情况汇报,查阅考核对象工作记录、工作台账和相关档案资料,实地查看现场治理效果。

抽查比例为:集镇及其周边村、县级以上道路,集中居民点抽查50%,沟渠堰塘抽查30%,分户处理的村抽查10%的农户。

(二)考核计分。考核计分实行百分制,具体详见《观音乡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考评细则》(附件)。

(三)结果运用。一是考评结果直接与乡政府确定的“以奖代补”经费挂钩,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半年一拨付、一年一结算。二是考核结果与各村村委会年终目标考核和文明单位评选挂钩。

上一篇:年段家校联系总结下一篇:农村商业银行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