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试教育学习题

2022-08-16

第一篇:教师考试教育学习题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就是培养完成完全中等教育之后的人,使他们成为具有高深知识的专门化人才的社会活动。

2.高等学校: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的专门机构,其组织结果和制度安排以及教学内容都体现出高等教育的特点。

3.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综合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指学校为实现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4.课程体系: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上。

5.教学活动:广义,凡是涉及知识传递和经验获得的活动都可成为教学活动;狭义,教学活动指发生在教育领域之内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围绕共同的内容,借助一定的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展开的认识和实践过程。

二、简答题

1.高等教育的三个层次:专科、本科、研究生

2.高校的三个职能:高校的主要职能是培养人才(基本职能)、发展科学(重要职能)和为社会服务(派生职能)。三大职能是逐渐完善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校发展的内在逻辑等因素都对这几类职能有重要影响,而且三大职能有综合交叉、辩证统一的关系。

3.教师工作环节:(1)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写教学方案。(2)上课。(3)辅导。(4)布置与批改作业。(5)测试。其中,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5.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大致可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宏观上主要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等。微观上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结构、师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存在的问题:专业偏狭、科类单一;规模偏小、教职工与学生的比例不协调;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调整策略:建设少数一流大学,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实现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一致,大力推进学科专业综合化;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多样的投资结构;加强西部知趣高校的发展等。

三、论述题

1.关于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或教学程序,是以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间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的方法体系。组成方法体系的要素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信息传输的载体(语言、文字、视觉形象)、工具(音响系统、声音处理设备、投影设备等等)。任何一节课都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具体到教学过程当中,在某一个环节选择某一个教学方法由教师灵活组织。无论以哪一种教法为主,都是结合学校的设备条件以及教师本人的特长而定,要注意时效性,不要生搬硬套某一种教学方法,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由:讲解法、练习法、实验法、演示法、谈话法、探究研讨法、尝试法、自学辅导法等。其中讲解法和练习法最为常用。教学方法的选择还应考虑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比如,低年级适用实验法、演示法和引导发现法;高年级适用讲解法和自学辅导法。高校常见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发现法或问题教学法,暗示教学法和自学指导法。

2.关于教案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

第二篇: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分章节习题及答案(第3章)

一、单选题:

1.教育现象广泛存在于动物界,这是(

)的基本观点。

A.劳动起源论

B.模仿起源论

C.生物起源论

D.心理起源论

答案:C

2.我国最早将“教”和“育”两个字连起来使用的人是(

)。

A.荀子

B.许慎

C.孔子

D.孟子

答案:D

3.“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出自(

)。

A.《四书集注》

B.《说文解字》

C.《论语》

D.《中庸》

答案:B

4.教育是生活的准备,如何经营完美的生活是教育应教导的一件大事,这是(

)的观点。

A.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B.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

C.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D.美国教育家杜威

答案:C

5.教育是(

)。

A.生理现象

B.社会想象、生物现象

C. 社会现象

D.生物现象

答案:C

6.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

)。

A.人类固有的

B.教育本身固有的

C.生物固有的

D.社会固有的

答案:B

7.教育内容是(

)。

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客体

B.主客体的统一

C.受教育者的客体

D.教育者的客体

答案:A

8.教师是(

)。

A.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B.教育内容的主体

C.教育过程的主体

D.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答案:D

二、多选题:

1.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

)

A.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B.教育具有经济功能

C.教育具有政治功能

D.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E.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答案:ADE

2.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

A.复杂性

B.意识性

C.目的性

D.社会性

E.规律性

答案:BD

3.构成教育活动最基本的因素有(

)

A.教育形式

B.教育者

C.教育环境

D.教育内容

E.受教育者

答案:BDE

4.在教育构成要素中,(

)

A.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

B.受教育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C.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D.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复合主体

E.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

答案:ABCDE

5.学校教育和一般教育活动相比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

A.以提高效率为目的

B.有一定的规章制度

C.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来承担实施

D.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最强

E.有一定的作息时间

答案:CD

6.学校教育内容的特殊性主要是(

)

A.具有明显的系统性

B.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

C.具有更高的教育价值

D.具有明显的目的性

E.具有明显的全面性

答案:ABCE

7.教育要素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

)

A.教师与社会的联系

B.教育内容与社会的联系

C.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间的联系

D.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E.教育活动之主客体间的联系

答案:CE

8.教与学的矛盾两方面的同一性具体体现在(

)

A.它们互为存在的依据

B.教是为了学,学的前提是有了教

C.教与学在范围和程度上相同

D.它们互为存在的条件

E.教与学有着共同的指向对象——教育内容

答案:ABD

9.将教与学的矛盾视为教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因为(

)

A.它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

B.它是教育过程中其他矛盾发生的根源

C.它是教育过程的全部内容

D.它是教育过程产生、发展的根本动力

E.它对教育过程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答案:ABDE

10.在教与学构成的主要矛盾中,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因为(

)

A.教的主体对学的主体的活动具有决定性影响

B.教的时间大于学的时间

C.教更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D.教的主体大于学的主体

E.教先行地理解和体现着社会的需要

答案:ACE

三、名词解释:

1.教育 (广义的):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

3.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是教育者。从广义的角度看,教育者包括一切对他人施加有意识的教育影响的人;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教育者主要指教师。

4.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以学为职责的人被称为受教育者。 从广义的角度看,受教育者包括所有为提高自身素质处于学习状态的人;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受教育者特指教师“教”的对象一学生。

5.教育内容:是“教”“学”双方共同的客体,它是教育活动中教与学的主体间所传递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

6.教育的本质:就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指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即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和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四、填空题:

1.在讨论教育的特点时,需首先确定教育特点的____,这个参照系就是与教育活动处于同一层次的其他____。

答案:参照系 社会活动

2.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在已有的教育事实的基础上对教育特性的____。

答案:抽象和概括

3.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____活动。

答案:有意识的社会

4.动物对后代的爱护、照顾和抚育是一种____的活动。

答案:本能

5.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____的活动。

答案:社会经验

6.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人类的教育活动具有____和____。

答案:社会性 意识性

7.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____活动。

答案:社会实践 m

8.人类所特有的传递经验的方式是____。

答案:教育

9.在早期,人类传递社会经验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有人有意识地提供____或____,让另外的人模仿;其二是有人利用语言文字将____总结归纳出来,以浓缩化、集约化的方式提供给另外的人,让他们理解并掌握。

答案:行为模式 活动模式 知识经验

10.人类传递社会经验的教育方式和动物的____方式相比有极大的优越性。

答案:信息遗传

五、简答题:

1.简述分析教育特点的方法论。

答:第一,分析教育特点就是寻找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事物的特点是指事物所独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事物的特点必然是事物的性质,但是事物的性质不一定就是它的特性,教育的特点、特性就是指教育所独有的性质、特殊性。

第二,任何事物的特点或属性都是相对而言的。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真正认识教育的特点。教育作为社会活动之一,确定教育的特点就是确定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区别。

2.为什么说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教育本身所固有的?

答:所谓质,就是使该事物成为它自身而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定性,质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而不是人为强加或由人的认识决定的。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由教育自身的矛盾特殊性决定的,它表现看教育独有的矛盾运动规律。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不是意识所决定或规定的,而是教育这种社会活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生成的。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在已有的教育事实基础上对教育特性的抽象和概括,是教育本身所固有的。

3.简述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的具体表现。

答:第一,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而不是动物界的一种普遍活动,人类的教育活动具有社会性和意识性。

第二,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人类利用语言文字将知识经验总结归纳出来,以浓缩化、集约化的方式传递给他人,这就是人类所特有的传递经验的方式——教育。

第三,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过程中传递社会经验的目的在于培养人,促进人的身心的发展。

4.怎样理解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答: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而不是人作为动物所具有的生存活动。在动物界,虽然也存在着与人类社会的“教”和“学”相类似的现象或行为方式,然而那些现象或行为方式却不可与人类的教育等同视之。相似的现象表现着根本不同的本质。动物界的抚育、养护活动只是一种本能的活动,人的教育则是一种社会活动,具有社会性和意识性。社会性和意识性正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5.为什么说动物界的养护、抚育活动不是教育?

答: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活动,动物界不存在这种活动,原因在于:

第一,动物对后代的爱护、照顾和抚育的活动是出于一种本能的需要,是一种本能的活动。人类的教育则是人作为主体所意识到的社会需要。

第二,动物没有语言,也不具备明确的意识,不能够将自身的经验积累起来向同类传授, u也不能将个体的经验类化,变成共享的经验财富。人类则可以通过语言和其他物质形式,保存个体经验,并使之类化。

第三,所谓动物的“教育”,其最好的结果不过是使小动物适应环境,独立生存并维持生命。人类的教育则不仅具有适应环境的价值,而么具有改造环境和发展自己的目的。

6.简述人类传递社会经验的教育方式优越于动物的信息遗传方式的表现。

答:第一,教育扩大了人的认识范围。人可以在教育过程中超越现实的局限,认识个体经验范围以外的种种现实。

第二,教育可以大大加速个体或全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教育把人类历史上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呈现在个体面前作为认识的基础,从而保证了人类社会认识能力的加速度发展。

第三,教育和学习过程的存在引起教育的生理基础、特别是大脑有了更快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人类自身不断得到完善和改造。

7.简述早期人类传递社会经验的两种主要方式。

答:第一种方式,是有意识地提供行为模式或活动模式,让另外的人模仿。

第二种方式,是利用语言文字将知识经验总结归纳出来,以浓缩化、集约化的方式提供给他人,使其理解并掌握。这种方式也就是教育。

8.简述《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教育的广义和狭义的解释。

答: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9.简述学校教育的特殊性。

答:第一,学校是培养人的专职机构,有专职人员来操纵和管理。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学校和专职人员——教师来承担实施的,其基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人才、发展人的素质。

第二,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最强的系统性教育活动。学校教育是系统化的教育活动,它谋求有明确目的而且系统的教育,以便更快、更好地改善人的素质。

10.简述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及其各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整理整理

答: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

11.怎样理解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答: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教育者把教育内容和受教育者作为“教”的对象,以教育影响为手段,把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变化作为活动目的,力求使自己“教”的对象的身心发生合乎自己要求的变化。因此说,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人的因素,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更确切地说是“教”的主体。

12.怎样理解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答: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学习是一种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活动,并非盲目、自发的活动。受教育者以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为“学”的对象,以接受教育影响为手段,力求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受教育者相对于学习对象来说,他处于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地位。整理

13.简述学校教育内容的特殊性。

答:与其他教育活动相比,学校教育的内容呈现下列特殊性:

第一,学校的教育内容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学校对进入教育领域的内容进行严格的比较和筛选,选取最能体现社会性质、方向和水平,最能促进人的素质发展的内容。

第二,学校的教育内容具有更高的教育价值。学校总是选择对于人的身心发展能够产生积极作用的内容,而不仅仅看内容是否具有社会价值。

第三,学校的教育内容具有明显的全面性和系统性。r学校在教育内容的择取和处理上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力求以全面广泛的内容来影响学生,力求体现内容的系统性。

14.为什么说教与学的矛盾是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答:第一,这一矛盾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只要有教育活动就有教与学的矛盾运动存在。

第二,这一矛盾统括着教育过程中的其他矛盾。换言之,教育过程中的其他矛盾都可以在教与学的矛盾中找到生发的根源,都包容在教与学的矛盾之中。整理

第三,这一矛盾是教育过程产生、发展的根本动力。此矛盾的存在表明着教育活动的存在,其发展代表着教育活动的发展,其解决意味着教育任务的完成和教育活动的结束

六、论述题:

1.怎样理解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答:第一,人类的存在不但表现为一种生存,而且表现为一种生活。这些复杂多样的生存方式和社会生活经验的代际传递或积累,单纯依靠遗传基因是不可能的,需要一种有效的方式来实现社会经验的传递。

第二,人具有意识性,能够理解自己的行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经验所具有的价值。同时,人类有语言文字,从而能够将经验类化,使个体经验存在于个体意识之外,脱离个体而独立存在,并可以使类经验转化成为个体经验。于是,人们利用语言文字将知识经验总结归纳出来,以浓缩化、集约化的方式提供给他人,使其理解并掌握,这就是人类所特有的传递经验的方式——教育。

第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经验的传递,教育活动本身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因此说,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2.怎样理解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答:第一,教育是人的活动,是以传递社会经验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因此教育的直接活动对象必然是人。与其他动物相比,人在出生时非常弱小,而且生长期特别漫长。人之所以能在发展过程中变得日益强大,是因为他发挥了大脑的优势,接受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类经验,而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生理意义上的人要成长为社会意义上的人,必须接受教育。

第二,教育是一种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但传递社会经验本身不是其目的。教育过程中传递社会经验是为了培养人,促进人的身心得到发展。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影响和发展人的身心。通过社会经验的传递使活动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发生改变,这是教育与其他社会生活的基本区别。因此,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3.试论作为“教的主体”的教育者与作为“学的主体”的受教育者之间的联系。

答: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共同存在于统一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二者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密切联系。这种复杂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第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为活动的主客体。在教的活动中,教育者是活动的承担者,受教育者是教育者认识、教导和’塑造的对象,是教的客体;在学的活动中,受教育者是活动的主体,而教育者成为其学习的对象或客体,教育者的人格精神、行为模式、知识技能等都成为受教育者学习的内容。

第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着共同的活动对象,即教育内容。教育者具体研究、处理、教授教育内容,使之为受教育者更好地把握或吸纳;而受教育者则学习、理解和掌握教育内容,使之内化于心,发展自身素质。

第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着共同的活动目的,即发展受教育者的素质。无论是教的活动还是学的活动,其基本目的是发展受教育者的素质,进而满足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此可知,在教育活动中,虽然作为“教的主体”的教育者与作为“学的主体”的受教育者各自所承担的任务不同,但是他们都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开展者,二者联合构成教育活动的主体。

4.试述教育活动的主客体关系。

答:教育过程中主客体关系较为复杂。

第一,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成为教育活动的客体,关键看主体如何确定。

(1)相对于教育者这个活动主体来说,教育内容和受教育者都是他的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教育者既需要研究和把握教育内容,又要研究和了解受教育者,采取适当方法使教育内容为受教育者所掌握。

(2)相对于受教育者这个学习主体来说,教育者和教育内容所构成的复合客体是他学习的对象。这一复合客体回答了:向谁学”和“学分么”的问题。

第二,教育内容作为教育活动的客体,构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联系的中介。教育内容既体现教育者及其所代表的社会要求,同时,也体现受教育者的需要。

第三篇:2018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知满天教育)

2018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知满天教育) 1:一个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有(

)。 多项选择题

A、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B、明确的共同目标

C、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D、有详细的班级管理规定 E、一定的组织结构

2:参观法能使学生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老师在教学中应多组织这类活动。(判断题 对 错

3:下列哪些特征不属于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 多项选择题 A、平衡性 B、连续性与阶段性 C、定向性与顺序性 D、差异性

E、非定向性与顺序性

4: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 判断题 对 错

5:教师要确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最为主要的内容是指(

)。 多项选择题 A、教育观 B、人才观

C、应试升学观 D、教育质量观 E、精英教育观

6:教学过程是一个程序化过程,也是一个动态过程。 判断题 对 错

7: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和核心是(

)。 单项选择题

A、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 B、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C、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D、老师职业道德的基本修养

8:谈话法的特点是(

)。 单项选择题 A、师生对话 B、教师问学生答 C、学生问教师答 D、教师起控制作用

9:教学过程是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

) 判断题 对 错

10: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

)能力为标志。 单项选择题 A、创造

B、学习 C、生殖 D、思考

11:老子英雄儿好汉。 判断题 对 错

12:“学不躐等”反映的是身心发展的什么规律?(

) 单项选择题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不平衡性

13:目前我国小学开设语文、数学、社会、自然等课程,总共是(

) 单项选择题 A、八门课 B、九门课 C、十门课 D、十一门课

14:根据少先队活动的自主性原则,少先队的活动应该让他们自己去计划和组织,辅导员要彻底放手,不要指手画脚。(

) 判断题 对 错

15: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关系是(

)。 单项选择题

A、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

B、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方针,二者指的是同一件事

C、教育方针属教育政策范畴,教育目的属教育理论范畴,二者没有直接联系 D、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16: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 单项选择题 A、学科设置

B、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C、学科顺序 D、课时分配

17: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单项选择题 A、幼儿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青年期

18:课业及进程的结合是指(

)。 单项选择题 A、教程 B、课程 C、课表 D、学期

19:课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

)。 多项选择题 A、群众性活动 B、自发活动 C、小组活动 D、个人活动

)。

E、社会活动

20:直观教学的具体手段包括(

)。 单项选择题

A、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B、实物直观、挂图直观、言语直观 C、实物直观、模象直观、挂图直观 D、模象直观、挂图直观、言语直观

21: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单项选择题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22:热爱学生是现代教师必备的(

)。 单项选择题 A、思想政治素质 B、教育理论素质 C、职业道德素质 D、职业技能素质

23:教育行政复议机关做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期限是(

)。 单项选择题 A、15天 B、30天 C、45天 D、60天

24: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

单项选择题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25: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活动。(

) 判断题 对 错

26: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单项选择题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27:据记载,我国的小学最早出现于(

)。 单项选择题 A、殷周时期 B、秦代 C、唐代 D、明代

28:介入教学是一种(

)。 单项选择题 A、教学方法 B、教学技能 C、学习方法 D、教学技能训练法

)的教育。

29:德育过程是由(

)几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多项选择题 A、德育理念 B、教育者 C、受教育者 D、德育内容 E、德育方法

30:教师从探讨题意人手,引导学生分析课题从而导入新课的方法是(

)。 单项选择题 A、直接导人 B、问题导入 C、审题导入 D、情境导入

查看答案 1:答案A,B,C,E 解析 D项仅仅公布一些管理规定,并不能表明班级成员已经融为一个集体。 2:答案错误 解析 3:答案A,E 解析 4:答案错误

解析 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5:答案A,B,D 解析 教师要确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最为主要的内容是指教育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 6:答案正确 解析 7:答案B 解析 8:答案A

解析 9: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错误

解析 这是一种遗传决定论的观点。遗传素质仅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的现实性。 12:答案A 解析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错误 解析 15:答案A 解析 16:答案A 解析 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学科设置。 17:答案C 解析 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童年期。 18: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了课程的含义,即课业及其进程。 19:答案A,C,D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20:答案A 解析 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有:实物直观(实物与标本,演示性实验和教学性参加等形式)、模象直观(教具直观)、言语直观(口头和书面言语)。 21:答案D 解析 22:答案C 解析 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素质。 23:答案D

解析 24:答案D 解析 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25:答案错误

解析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学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作用,失去任何一方,教学活动便不存在。 26:答案D 解析 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雅典的教育。 27:答案A 解析 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西周时期,周天子建立了小学,这是我国最早的小学。 28:答案D 解析

29:答案B,C,D,E 解析 德育过程包括四个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30:答案C 解析 从“探讨题意”这一词组可以判定选择“审题导入”。

第四篇:山西省2011年初中教师远程全员培训继续教育—教育反思考试练习题

1 山西省2011年初中教师远程全员培训继续教育—教育反思考试练习题

0

1、提高教师素质的根本途径是:

参观

√学习

锻炼

社会磨砺

0

2、课程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授学生知识

教给学生技能 培养学生情感 0

3、长期以来,教育实践中评价学生的唯一主体是:√教师

学生自己

家长

学校管理者

0

4、评价可以被评价者看到自己的成就和不足,能够激起被评价人发扬优点,改进工作,这说明评价具有: √激励功能

反馈功能

调整功能

导向功能

0

5、教研组工作的核心工作是: √学科建设

队伍建设

名师培养

骨干教师培养 0

6、学科学习的根本目的是:

掌握基础知识

掌握阅读技巧

提高写作水平

√ 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全面提高

0

7、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来临,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中所占的比重:

越来越大

√越来越小

基本不变

或大或小

0

8、练习指导、阅读指导和活动指导,这些都属于教师的:

显示行为

教材行为

对话行为

√指导行为

0

9、教师要搞好事业,首先要: √爱学生

认真备课

积累知识

不断创新

10、考察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否具有从事教学的专业知识及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是否具有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这是考查教师的:

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

√业务素质

文化素质

11、评价活动方案的核心部分是:评价目标

评价结果

√评价准则

评价解释

12、中小学教师常见的论文类型是: 研讨型论文

√经验型论文

述评型论文

报告型论文

13、教师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需要自己进一步努力的新方向,于是,他们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改进自己的教学,这是一种:

自我激励

√自我调整

自我评价

自我监督

14、实用文体的语言风格、格式等特征,学生只需: √基本了解

熟练掌握

能够应用

形成技能

15、课程目标的实现最集中体现在:

教师备课

学生学习

学校活动

√课堂教学

16、教育案例开发的前提是:

编制研究性教材

对教师实施培训

√教育案例的资源积累和再生

让师生接受研究性学习理念

17、新课程提倡对学生实施:

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终结性评价

18、学生学习素质构成要素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知能素质、智力素质等,在其整体诸要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

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

√ 知能素质

智力素质

19、课程评价的核心是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是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是:

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学生的接受能力

课堂气氛

20、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事实上,分不仅是老师的法定更是老师的命根,这意味着: 考试这种手段必须彻底放弃

考试决定一切,我国评价过于功利化 评价手段过于单一

√评价内容太狭窄

21、课程评价要注重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体能和智商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2、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反思:

√从学生眼中反思

√从同事的感觉中反思

√ 从理论文献中反思

√ 自我批判反思

23、教师工作绩效评价一般从哪两方面进行

√工作数量

√工作质量

教师心理

教师身体

24、下列属于《课程标准》关于学习评价的内容的是:

√评价应充分发挥论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

√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应注意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联系与区别

√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

25、关于教育案例正确的包括:

√教育案例是与教育实践密切相关的

2 √教育案例是与教育行为、目的和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密切相关的 √教育案例是与教学变量、理论观点的多元性密切相关的 教育案例的最终目的是教师和学生省力

26、新课程前景下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教师转变自身定位必须认识到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是教育的研究者

√教师必须反思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的结合

教师必须以自我为中心

27、课堂教学评价发展的趋势包括:

√从分等鉴定到诊断激励

√从重结果到重达到结果的过程 √从重知识到重全面素质

√从与感情无关到与感情相关

28、关于考试,说法正确的包括

√不要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

√不要做严肃的统一的命令

考试应该彻底取消

√不要以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

29、教师精湛的教学技艺包括哪些内容

√扎实的听、说、读、写的基本功

√教学能力的结构 √科研能力的结构

写得一手好文章

30、教育案例分类的意义在于

√有利于教师更清晰地把握教育案例的形成规律

√有利于帮助教师诠释与研究教育案例,并从对教育案例事件多角度的归纳分析中受到启发 √有利于教师的学习和积累

√有利于教师的自我培训和专业发展

31、教育论文的写作问题是现代中小学教师在学会教育反思、学会案例后也必须掌握的知识√

32、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对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作用不大 ×

33、以人为本,以改进学习、推进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是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对

34、反思是教师理解、评价教学实践的唯一手段---错

35、反思就一定会成功×

36、对教师而言,交流与合作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一起分享理解*----对

37、教育反思仅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

38、教师进行教育反思既是一种学校本位的研修途径,更是一种教师本位的教学研究,其研究内容指向研究着自身的生活史√

39、只有定量评价才是科学的

------错

40、教育案例也是教师梳理、记录、传播自己教育教学学生涯中教育教学经验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对

41、教育案例是指包括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对

42、情感互动必然都是积极的互动----对

43、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44、由于前人已经对教育研究透彻,一线教师现在已经没有课题可研究-----错-

45、教育案例蕴涵了教育教学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问题性。-----对

46、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提高人的素质、而人才培养,没有合格的教师,只能是一句空话

47、在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中,课堂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主阵地的位置已经失去--错-

48、教师评价是整个教育评价中的全部内容---错

49、教育的职能无非是在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之间建立桥梁,通过传授文化内容而培养人,通过培养人而弘扬文化-----对

50、教研组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组织,是学校实施教学的基层组织,也是学校行政赖以领导教学的有效形式--------对

51、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对

52、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别---对

53、教育案例是指包括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对

54、上课就是教师单向地输出知识的过程----错

3

55、教育案例分类必须绝对化-----错

56、教育反思作为一种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科研形式,能够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增强自信心,消除职业倦怠感谢,从而形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对

57、教育科研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思维活动,并且又需要把其科研成果描述也来让别人了解。---对

58、教育反思是传统教研方式的创新,是形成研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对

59、由于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尤其是劳动对象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劳动过程具有特别的创造性---对

60、研讨型论文是针对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专题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方法的论文---对

61、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联想力和想象力在内,这些都属于人的

√智力素质

知能素质

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

62、教学反思的重点在: 学

√ 思

63、以往的教学评价,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学习过程 √ 学业成绩

学习状态

学习情绪 6

4、学生自己参照标准体系对自己的活动状况或发展进行自我鉴定,这是一种: 面谈法,√自我评价,问卷法,作品分析法

65、所有教育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基础是:√立论

评价

结果

假设

66、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 以书为本

√以人为本

以课程为本

以考试为本 6

7、新课程提倡评价方式和内容:标准化

√多元化

公式化

模块化 6

8、对学生而言,最好的老师是:√兴趣

家长

班主任

学术性教师 6

9、开展学术研究的第一步,也是科研的关键是: √课题的选择

资料的搜集

分析比较

组织实验

70、对教育科研现象的调查情况,经过整理分析后的记录,这就是:

开题报告团

研究报告

经验总结报告

√调查报告 7

1、教育反思的本质是:

传送具体的知识内容,把所解释的意义灌输给学生,√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沟通,给学生问题 7

2、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教学态度

教学手段 7

3、具体来说是,教育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表现在:

√问题意识的培养,保持传统教材框架 √ 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养成

√ 教学实践合理性的追求 7

4、写好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诀窍有:√重在思考,√注意观察√,注意学习,√交流与讨论 7

5、关于教育案例说法正确的包括: √教育案例是与教育实践密切相关的

√教育案例是与教育行为、目的和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密切相关的 √教育案例是与教学变量、理论观点的多元性密切相关的。 教育案例的最终目的是教师和学生省力 7

6、教育案例包括哪些特征:

√特定的教育情境,

√有典型性,

√启发性教育案例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与特殊性, √完整性教育案例能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的框架之内

77、教育评价根据课堂教学运用评价方法的时间顺序来分,主要有三种,即: √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内部评价 7

8、教研组研讨中,促进协作实现共同提高的三项主要原则是:

√以老带新,培养后备力量; √ 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智慧;

√上研究课,加强集体研讨是;加强政治学习

79、教育反思的四个步骤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确立假设,√验证假设 80、叙事研究报告可分三类,即:

优良的教学效果,

√关于某一节课或某一教学片段的具体反思,

4 √关于教师与某个或几个学生交往的生活故事,使之成为一份具体的师生关系或学生生活的案例

√教育研究、论文研究、资源开发实践等教程中的思考体会 8

1、教育案例分类并非绝对化,它们之间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人们根本无法相互割裂使之孤立地单独存在------对

82、教育反思特别是反思性的教学实践与教师的专业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对 8

3、教育反思是教师基于日常的教育实践所进行的思考和评判---对

84、确定正确的方向是教师评价工作的重要前提---对

85、教育反思,即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对

86、考分高低不仅是学生成绩好坏的标志,也是教师教学实绩的唯一标准,这是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教育的现实情况。---对

87、教师作为研究者,其批判性思维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对 8

8、研究性学习仅仅是一种课程形态、一种学习方式----错

89、指导性教育案例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有较先进的思路,有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思考,对大家的实践和教育行为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和推广价值。------对

90、教育案例分类必须绝对化------错

91、把教育案例分为教育类、课堂教学类、品德修养类、音美类、教育活动类、教育管理类、教育科研类、教师培训类等,这是依据:

√教育的任务,教师的兴趣,观察方法,教学水平 9

2、判断正误题、配对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这些都属于: 主观性试题,

√客观性试题

,低难度题,

高难度题

93、学生现有水平和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高原效应,水桶效应,阀门效应,√最近发展区 9

4、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振兴;------- √教师为本,经济为本,发展为本,创新为本 9

5、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

以书为本, √以人为本 ,以课程为本,以考试为本

96、与其它教研组、跨校际与其他语文教研组之间的横向对比来确定教育组评价标准,这就是: 差异标准,纵向标准,√横向标准,国家标准

97、所有的课程学习都要面对:

√全体学生,优秀学生,落后学生,部分学生

98、现代教师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专业发展,提高学生成绩,与年终奖金挂钩,提高教师师道德修养 9

9、评价信息的反馈会引起学生的不安情绪和焦躁感,这种心理被教育心理学家称作:

蝴蝶效应,

高原效应,

√测验焦虑

,马太效应 多100、新课程提倡哪种课堂教学: 满堂灌, 一言堂

√启发诱导

√合作交流 多10

1、年来教研组培训骨干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

√每学期重点读一本书,

√ 每学期承担一节研究课, √每学期写出一两篇经验总结或教研论文

每年都要培养几位学生进入大学 多10

2、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扮演什么角色:

√学习的参与者,

√学习的促进者,

课堂的主宰

教育的权威 多10

3、教育叙事研究的要点包括: √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

√教育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传统的教育论文,

√叙事研究报告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

√教育叙事对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多10

4、教育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学习的功能,其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帮助学生的记忆和促进迁移 √促进学生自我评价

对教师的管理的监督

多10

5、教育反思的内容包括:

√记录教育过程中的优点,

√写教育教学中不足、失败之处,

5 记录对学生家长的需求,课后打电话索取。

记录学生的缺点,告诉家长,让家长好好责难 10

6、在新课程改革人全面推进中,课堂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主阵地的位置已经失去。---错 10

7、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对 10

8、教师劳动通常都是以集体形式进行的---错

10

9、学校骨干教师原则上应该每学期写出一两篇经验总结或教研论文------对

110、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载体,教育反思虽然始于某一现象或问题,但并不只是就事论事的思维活动。------对

1

11、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合理性的追求永无止境------对

1

12、理论是他人创建的,是高高在上、远离实践的阳春白雪,对一线教师具体的实践活动是没有或用不上的----错 1

13、确定正确的方向是教师评价工作的重要前提------对

1

14、教育反思是教师基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所进行的思考和评判------对

1

15、以人为本,以改进学习、推进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是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对 1

16、教师从事的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既劳心又劳力的特殊复杂劳动------对 1

17、现实中,教师职责范围的界限相当明晰----错

1

18、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标准,关键是-----教师

1

19、教育反思的对象是----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思考对象

120、开设选修课的最终目的是---无非是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的基础上 , 使学生真正有所学,从而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将个人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对

第五篇:2018山西长治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知满天教育)

2018山西长治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知满天教育)

1:实施小学德育的出发点和检验小学德育是否达标的质量标准是(

)。 单项选择题 A、小学德育目标 B、小学德育的内容 C、小学德育的原则 D、小学德育的方法

2: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 单项选择题 A、注意力 B、观察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3:遗传素质的成熟对身心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多项选择题

A、个体的器官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B、先天素质在发展中逐步成熟

C、机体的成熟为一定特征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D、有些早期运动机能是直接建立在成熟基础上的 E、成熟决定了受教育的内容

4: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是以(

)的发表为标志的。 单项选择题 A、《大教学论》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漫话》

5:不属于课堂要素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学生 B、学习过程 C、学习情境 D、学习信号

6:在教育系统的诸种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

) 单项选择题 A、学生与课程 B、学生与教师 C、学生与教材 D、学生与教学

7:学生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显著特点是它的教育性。(判断题 对 错

8: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 多项选择题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E、个别差异性

9: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无条件的。(判断题 对 错

)

)

10: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 单项选择题 A、注意力 B、观察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11: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王明同学又在翻来覆去的摆弄试题,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过了一会儿,他又在下面翻找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 “王明”,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 他脸陡地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 我听了气不打一处来,“你„„”竞一时语塞,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 “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我故做轻松地说。 他可能考虑到当时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

多项选择题 A、提倡民主教学 B、师生之间应该换位思考

C、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 D、以平等的心态和学生交流

12:学生的成长完全仰仗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 判断题 对 错

13: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 单项选择题

A、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B、讲授法、谈话法、启发法、演示法、练习法 C、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游戏法 D、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诵读法、练习法

14:电子教案是课件的一部分。(

) 判断题

对 错

15: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 单项选择题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课本

16:“洪堡式”大学的传统是由(

)传承的。 单项选择题 A、巴黎大学 B、剑桥大学 C、柏林大学 D、哈佛大学

17: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防止和克服(

)。 单项选择题

A、单纯依赖书本。排斥实践,强调个人经验,否定理论知识的作用 B、儿童中心论

C、空洞说教,单纯知识传授 D、片面单一知识的学习

18:“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话讲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教师的传道者角色 B、教师的授业、解惑者角色 C、教师的示范者角色 D、教师的研究者角色

19: 二战后的现代教育出现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的趋势。(

) 判断题 对 错

20: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构成要素包括(

)。 多项选择题 A、不耻下问 B、教书育人 C、为人师表 D、献身教育 E、钻研业务

21: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单项选择题 A、顺序笥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22:据记载,我国的小学最早出现于(

)。 单项选择题 A、殷周时期 B、秦代 C、唐代 D、明代

23: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以感知觉为基础,发展心灵中的观念,培养能自我管理的人”的教育家是(单项选择题 A、夸美纽斯 B、卢梭

)。

C、裴斯泰洛齐 D、洛克

24: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发展水平就越高。(

) 判断题 对 错

25:我国现在实施的义务教育的年限目标是(

)。 单项选择题 A、10年 B、6年 C、9年 D、12年

26: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这说明其思维具有(单项选择题 A、指向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独创性

27:作为一名教育者要适应个体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 单项选择题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28:组织教学是在上课开始时进行,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

) 判断题

)。

对 错

29: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单项选择题

A、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B、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C、普及性基础性实践性 D、普及性基础性综合性

30: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

)。 多项选择题 A、学校教育 B、社会教育 C、闲暇教育 D、家庭教育 E、业余教育

查看答案 1:答案A 解析 小学德育目标是实施小学德育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小学德育是否达标的质量标准。 2:答案C 解析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 3:答案A,B,C,D 解析 成熟是心理与生理机能与能力达到的比较完备的阶段,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可能和限制。 4:答案C 解析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一书的发表使教育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并以心理学和伦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5:答案D 解析 6:答案B 解析

7:答案正确 解析

8:答案A,B,C,D,E 解析 略。 9:答案错误

解析 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有条件的,它不能包括社会条件,更不能违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 10:答案C 解析 智力一般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思维力是核心。 11:答案A,B,C,D 解析 12:答案错误

解析 这是典型的教师中心论,它仅仅看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实践中很容易使教育活动脱离学生的实际,以致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13:答案A 解析 14:答案错误 解析 15:答案B 解析 考查课程计划的定义。 16:答案C 解析 17:答案A 解析 18:答案A 解析 19:答案正确 解析

20:答案B,C,D 解析 21:答案B 解析 因材施教即指对不同的人施以不同的教育,反映了人的个体差异性。

22:答案A 解析 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期,西周时期,周天子建立了小学,这是我国最早的小学。 23:答案B 解析 题干所述是启蒙运动的先锋卢梭心目中的教育目标。 24:答案错误 解析 25:答案C 解析 我国现在实施的义务教育的年限目标是9年,小学6年,初中3年。 26:答案C 解析 思维的变通性,也称为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27:答案A 解析 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循序渐进地做好教育工作。循序渐进并不是消极地迁就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而是要向学生不断提出高于现有水平又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28:答案错误

解析 组织教学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光是在上课开始时进行。 29:答案B 解析

30:答案A,B,D 解析 教育从横向看,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上一篇:净水器买什么牌子好下一篇: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