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湖南省博物馆有感

2022-09-04

第一篇:游湖南省博物馆有感

游碑林博物馆有感

艺术美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

51 李鸿超 2150201015 自从听了黎荔老师的课以来,感觉受益匪浅。从对美学的知之甚少到现在的有所了解,深感美学对个人乃至全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从黎荔老师对审美及各个领域的美的讲述中,我了解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会对人们的审美观念产生重大的影响,而文字始终伴随着中华民族发展,因此我想,从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过程中必能看出一些时代的印记。所以,在完成这一期末报告的时候,我选择了碑林博物馆,在此表达我的一些感悟和不成熟的想法。 西安碑林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对研究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有着极其宝贵的艺术价值。它于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为保存《开成石经》而建立。九百多年来,经历代征集,扩大收藏,精心保护,入藏碑石近三千方。现有六个碑廊、七座碑室、八个碑亭,陈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在名碑荟萃的展室里,展示了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经;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以及宋元名士的潇洒笔墨。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书画同辉的笔墨迹以及诗画双绝的王维的竹影清风更为碑林增辉溢彩。西安碑林以其独有的特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物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不是第一次游历碑林,之前游碑林更多是出于好奇和从众,而这一次,我则是对其中的石刻碑文及书法艺术中所蕴含的美感抱着更大的兴趣。去到博物馆的路上路过书院门,一幅幅丹青,一阵阵墨香,干净的石板路,古味的建筑,融融暖阳让心灵跟着宁静许多,身处这自然美与文化美交织、融合的无比融洽的环境中,我不由得放慢脚步,贪婪的享受这仿佛置身世外的时光。

进入博物馆,道路正中矗立着一座四角形两层飞檐的亭子,亭上一块大匾,上书“碑林”二字。亭边有三两游人,亭子里面竖立着的就是著名的《石台孝经》,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加注,并用隶书行文,丰腴爽利,书法工整,字迹清晰,华美飘逸,在唐代隶书中堪称佼佼者。驻足石碑前,看着这保存完好的碑文,顿感盛唐之气概扑面而来。 再往前走进入碑室,一种仿佛来自远古的沧桑感瞬间侵占了心灵,那一块块矗立的石碑都在倾诉着各自的历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经典传世名篇字字珠玑,凝练有力,凿刻于碑石之上,1100多年前凹凸的镌刻字痕历历在目,驻足良久,面对这满屋的碑文,感叹古人智慧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不一样的美感。很多人都会说,这一屋子冰冷的石碑有什么美感可言?但在我看来,正是因为他的冰冷,才让他有了历史的厚重感,才让他有了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之美,更让这文化之美得以流传至今,供世人欣赏、寻味。思绪渐渐飘远,仿佛隐没于阵阵锤拓声中。

接下来,进入碑林的第二展室。这里主要陈列唐代著名书法家书写的碑石,唐代书法是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高峰时代,自唐太宗以来历任皇帝的酷爱和提倡,造就了全社会对书法的普遍重视,一大批书法家涌现出来,如同百花齐放,因此历来都是人们学习书法的范本。第二展室中有唐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书写的《皇甫诞碑》,以及他的儿子欧阳通书写的《道因法师碑》。更有有颜真卿书写的《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晚唐书法家柳公权书写的《玄秘塔碑》和怀仁和尚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又被称为“千金贴”起初并不了解其中典故,听了导游讲解方知其中缘由。这里还有中外驰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从这些唐代大家们的书法艺术中,我们不难看出唐朝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这些碑刻书法,或方整劲健,或雄浑肥厚,或超脱清逸,无论是楷书还是草书都颇具大气之风,大唐长期政治稳定和社会快速发展的盛世景象可见一斑,也正因如此,才造就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我在这些碑石,看的最久的是颜真卿的几块,虽然对其中意思不甚了解,但却十分喜爱颜真卿的“颜体”书法。我在初中时曾学过一段时间书法,时间不长,但却从老师那听过颜真卿的书法,他初学褚遂良,后来跟随张旭学习草书,在正楷中参用篆书。颜真卿的书法可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圆、大、厚、方”。他的行书气势开张,挥洒自如,后人多有模仿。《多宝塔碑》为颜真卿44岁时所写,代表了他的早期风格,常被人们作为学习颜体的入门范本。《颜氏家庙碑》是他73岁时所写,笔力雄健,气韵醇厚,书法造诣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争座位稿》是他55岁时所写,是写给当时另一位官员郭英义的书信手稿,指责郭在公众场合把宦官鱼吵恩的座位安排在许多大臣之上。行笔苍劲有力,一气呵成,是颜体行草书中的精品。作为一个只能算是略懂的人,或许我并不能看的多么明白,品的多么专业,但我始终认为,只要在我伫立在碑前时,心中能有那么一丝对于美的享受,能让我的内心升起片刻的愉悦,这就足够了。

在游览其他的展室时,还有几个令我印象深刻的石碑。其中,最看不懂的就是张旭和怀素的草书,他们的作品《肚痛帖》和《千字文碑》可谓狂草的代表作品。狂草,即狂放的草书。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据讲解员说,张旭他为人豪爽,嗜酒如命,经常喝的是酩酊大醉,酒醉之后为求尽兴竟然用自己的头发蘸墨来写字,疯疯癫癫的,因此也被人称之为“张癫”。我私下认为,像张旭这般潇洒豪放,难怪选这不羁的狂草以抒情达意。

在碑林博物馆中,除了书法碑刻,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图画碑刻。比如清代马德昭《魁星点斗图》此图以儒家修养的标准“正心修身,克己复礼”八字组成魁星形象,左手托砚,右手执笔,一脚翘起托一“斗”字,一脚立“鳖”字上,取魁星点斗独占鳖头之意。形象生动,拼字巧妙,当时我在碑前站了很久,看清这块碑的各处之后,感觉趣味横生,妙不可言,瞬间对作者升起敬仰之意,心想,这也称得上是难得的美的体验吧。

除此之外,清《关帝侍竹图》图中有一竿风竹和一竿雨竹,仔细看此图由竹叶组成五言绝句一首:“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此诗图实为当时文人附会关羽而拼组的文字游戏之作。

这两幅作品充分体现了古代文人在文学艺术创作上的匠心独具,其中所展现的智慧令人敬佩。

最后看到的是两个石刻艺术的代表作昭陵六骏和老君像。

昭陵六骏,相传由著名的画家阎立本所作的。营建昭陵时,诏令立昭陵六骏的用意,除炫耀一生战功外,也对这些曾经相依为命的战马的纪念,并告诫后世子孙创业之艰难,六骏采用高浮雕手法,以简洁的线条,准确的造型,生动仪神地表现出战马的体态、性格和战阵中身冒箭矢、驰骋疆场的场景。它们分别是(白蹄乌,特勤骠,飒露紫,青骓,什伐赤),由于他们过分的精美,其中飒露紫和拳毛瓜两骏马石刻于1914年被以美国人勾结封建军阀盗运美国,现存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中。六骏经过了1000多年的风雨沧桑但他们的造型依旧健美,神态逼真,是唐代杰出的艺术珍品之一。

老君像,这座老君像原来位于西安郦山的老君殿,老君既老子,他是道教的创始人,当时统治阶级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推崇道教封老子为创始人。据说这座老君像是安禄山为了取悦李聋基让人用汉白玉雕刻而成,采用了圆雕的手法,既细致入微有自然生动,也是属于国宝级文物。 参观了碑林博物馆,收获很多,或许仅是短暂的艺术美学的课程不足以彻彻底底的培养出我们对于美学的高度认识和深层次感悟,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必将坚持自己对于美的感悟,不会放弃对美的追求,努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意识。在当代社会,充斥着错误的审美观念和美学看法,纠正这些,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责任,我们任重道远!

第二篇:游徽州博物馆有感

徽州博物馆以前已经去过一次了,那次是班级活动,同学们一起参观了徽文化博物馆,那次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此次,由于思想政治的实践课,我决定再次去拜访徽文化博物馆,让我再次走入历史时代的徽州,去感受徽文化的博大精深,欣赏徽文化的绚丽多彩!

走进徽州

这部分向我展示了新安的大好山水,徽州人和徽州。

徽州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风景秀丽,美不胜收,生活在徽州这片大地上,给人一种“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感觉。不然也不会有诗人发出“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感叹。

另外还介绍了徽州的历史演变。

徽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地理概念,包括古徽州 “一府六县”——歙、黟、休宁、婺源、祁门、绩溪。

天下徽商

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它是指旧徽州府籍商人或商人集团之总称,是明清时期最杰出的商帮之一。他们敢为天下先,突破几千年来重农抑商的封建藩篱,勇敢地驰骋商海。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甚至涉及海外,创造了“无徽不成镇”奇迹.

徽商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以及辐射力和影响力之大,都是当时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他们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

因为徽商崇尚儒学,所以徽商不仅在商业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还为中国的文化艺术,社会风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徽文化的重要支点,是徽文化崛起和繁荣的坚实基础。

徽商的成就离不开一群人——徽州女人。徽州男人漂泊异乡,归无定期,女人们为了他们的成功,默默在站在男人的身后,为他们解决一切后顾之忧,无怨无悔,从一而终。她们的勤劳、贤淑、聪慧和牺牲成就了徽商的辉煌岁月,她们的远见卓识孕育了文化大开的风气,她们的克己奉献铸成了一座座无言的丰碑。

看到博物馆里一个个徽州女人的故事,不得不为之叹服,让人敬佩。她们的默默付出成就了徽商,也是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礼义之邦

徽州,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家文化的圣地,是享誉海内的礼义之邦和人文望郡。她是宋以来中国理学的重要源头和实践地。以理学大儒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先儒名贤比肩接踵”,老百姓中也是“肩圣贤而躬实践者”众多。受儒家观念和伦理纲常熏陶,徽州社会重视道德教化,人们唯朱子“书”、“教”、“礼”自持,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行为准则。社会风气崇文好儒,这里文教昌盛,名人辈出,被誉为“东南邹鲁”。特别是明清时期,更是“人文郁起,为海内之望,郁郁乎盛唉”!无论在教育、思想和学术领域,还是文化和艺术的各个方面都有突出的创造和非凡的成就,并影响辐射至周边地区,乃至全国。

由于受儒家思想与程朱理学的影响,文教昌盛,书院私塾遍布城乡,“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书”。文风的昌盛造就了徽州科举的赫赫成就,明清新科状元数,徽州位列全国前茅,成为我国历史上重要的英杰辈出之地,先后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家、学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和艺术家,可谓群贤荟萃,众星闪烁。如程朱二人,戴震,胡适,詹天佑,等等。他们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浓的一笔,同时也让人记住了徽州这片大地。

说道徽州的文化就不得不说一下徽州的宗族。古徽州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管理制度——宗法制度,旨在让观众获得这样的认识:徽州是我国宋元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宗族社会的典型代表,宗族制度和文化对徽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徽州宗族制度对凝聚同宗势力,加强社会伦理道德教化,激励后代发奋图强,以及维护和谋求本宗族的社会地位和特权曾经起到了的重要作用。

徽州建筑

徽州建筑是指明清时期徽州府辖区内一种以强化儒家伦理道德秩序为主要精神特征,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乡土建筑。

其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和园林及其附属构件砖、石、木雕上。特别是其村落民居,从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儒家伦理和地域美饰倾向。

徽州建筑是徽文化的重要载体,集建筑、书画和雕刻艺术于一身,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和审美价值。

徽州建筑的勃兴,功在徽商。徽州建筑是徽商“富而显贵”的表达方式,是徽商雄厚实力的象征。

徽州的建筑组成了徽州古村落,徽州的古村落有民居、祠堂、书院、牌坊、楼台亭阁及水口等建筑群。

其中西递宏村是徽州村落的典型代表。

从博物馆里出来,又让我看到了徽州的传统工业“三雕”——砖雕、石雕、木雕。我上前仔细的观看了雕刻艺术,不得不佩服徽派的雕刻艺术,让人叹为观止。

当我走出徽州文化博物馆后,我感觉我就像是翻完和体味一部厚重的历史文化教科书,相信洗去的是铅华,增添的是凝重,蕴蓄的是期待。

11机械卓越班

徐亚周

第三篇:游宁波居家博物馆有感

宁波鄞州商场/郭淑文

夏末晴光潋滟的某一天,因着团建活动,我跟随着红星同事的脚步踏进了一间青砖黛瓦的老宅里,小桥流水、花草正浓。斑驳墙面旁边的高树上,间或漏出几声鸟鸣,一个老伯悠然坐在门口红木桌前,桌上摆着访客登记的本子,不需要门票,也没有冷冰冰的铁栏,登记即可入内。老伯笑盈盈得问着我们从何处来,身后藏着个胖乎乎水灵灵的娃娃,偷偷地看上我们一眼,又害羞得躲回老伯身后。同来的丁师傅兴致勃勃地跟我介绍,这就是宁波居家博物馆。博物馆是私人的,热爱家具的村民翁林芳自筹资金,花费30余年收集各类居家物品,历时4年选址建立,耗尽积蓄,身负外债,也甘之如饴。3万余件年代久远的家居用品,分门别类得被安置在老宅内,大同堂、退思院、品鉴轩、真隐堂、千金阁、红妆厅,一间间宅院错落有致围拥着,这些从全国各地搬来的古民居,有着自己的岁月痕迹,与各具特色与故事的旧时家居相得益彰,静静等待有缘人欣赏它的故事与传奇。

从照壁转出,芳草依依,小桥流水的胜景映入眼帘,衬得博物馆更加诗情画意。一方池塘上横贯着两座旧时的小桥,一为“戌溪桥”,一为“幻浦桥”。池塘名叫“悦沁塘”,所有的建筑都围绕着这一方小塘,自成格局。正对大门的是真隐堂,是清代的建筑,为纪念北宋学者杨适而取名。杨适是北宋庆历年间鄞县县令王安石为创设鄞县县学而聘请的先生。而真隐堂则被布置成了旧时的私塾和书房,书桌、书橱、多宝格等等旧时家居形成了厚重的书香气息,仿佛仍能听见好学的孩子们摇头晃脑背诵着三字经。印象最深刻的是“雕床馆”,一个小小的庭院,几棵翠竹泄露出一抹翠色。恰如其名,雕床馆里面陈列着各种古时木床,各种高档木材被精雕细刻,有着复杂的雕饰与图案:比如麒麟送子,福星高照,于细枝末节的精致处透露出古人对于生活与未来的美好期许。我想要转身表达自己的感慨时,旁边的同事竟然都已被各色家居吸引着四散,可能这样的岁月静好不想要被打扰,我默默收藏着感动的情绪后走进了旁边的一处院落。院落里端然伫立着一座戏台,顺着斑驳的墙面寻找到通往二楼戏台的楼梯,楼梯的吱呀声让人恍然以为登上台面便可以看到绚丽舞动的彩袖及纷繁锦绣的面容在吟唱,息壤的看客在叫好。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下了台才发现戏台旁边搭着一处修理台,一个须发花白的老伯在默默敲打修理着一个凳子的凳脚,旁边围绕着制作家具后刨下的木花屑。老伯俯身,仔细的看着自己修补的地方,慢慢做着调整,神情里的认真让人不忍打扰。

离开后,突然觉得感慨,一件件的家具散发着旧时的光辉,吸引我的除了那精致的纹路与迷人的色彩,更多的确实这些家具所承载的故事与情绪。我想,中国人骨子里有着对于家具的执着,我们将生活的细微情感投射到家具上,从家具的点滴细节刻画我们的性格。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骨,一个时代就有着一个时代的家具风格。一个人的情感取向,一个人的气质情绪,都能够从家具中窥得一二,正如这些从各地搬来的古居,承载着主人的精神执着,也体现着主人在那个时代的生活步调,珍爱的物件构成了家,构成了可以褪去浮躁,回归平静的港湾。

第四篇:游张掖城市湿地博物馆有感

初二(1)班

陈蓓尔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天气宜人。利用十一长假,爸爸妈妈带我参观了张掖城市湿地博物馆。张掖湿地公园,是距离城市最近的湿地,以前来过许多次,但还没有参观过新建成的城市湿地博物馆。据介绍,张掖城市湿地博物馆于2012年3月开工建设,2013年8月8日竣工。

湿地博物馆位于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南大门,依水而建,总建筑面积约为5570平方米,展厅面积为5000余平方米,占地面积为18万平方米,是西北内陆河流域首个城市湿地博物馆,也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建有室外水生植物繁育收集区,野生动物驯繁观赏区,室外湿地景观展示区,湿地文化题刻区,以及湿地观鸟塔等服务设施,是及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科普等功能为一体的湿地生态博物馆和城市主题展示馆。

游人如织,我们随着大家经过湿地博物馆门口清澈的河水,绿茵茵的草地,茂盛的树丛进入博物馆内。整个展区以“戈壁水乡、生态绿洲、古城文明”为展示主题,以“塞上江南、印象张掖”、“地貌大观,多彩张掖”、“丝绸重镇,人文张掖”、“湿地之城,生态张掖”、“城市未来,大美张掖”、“湿地,生命的摇篮”为展示脉络,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立足综合、开放。公众参与的特点,采用声、光、电控制技术和大量的标本、图片、文字等资料,建成了六大展区以及4D影院,游客休闲区等基础设施,浓缩了张掖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反映了 历史文化名城与湿地生态保护之间的战略关系,凸显了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战略地位,地质地貌,自然资源,环境演变及生态保护成就,构成了室内与室外、实景与虚景、历史与现代相结合的湿地生态科普科研基地,是市民了解张掖、展望未来,开展爱国主义,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平台;也是播撒生态文化种子、加强对外交往,促进国际间相互沟通的宣传窗口。

馆内多媒体数字技术与逼真的典型湿地景观完美结合,使大家如同置身于湿地环绕的奇妙世界中。逼真的湿地模型,极具感染力的典型湿地复原景观特别壮观,超大屏幕的多媒体技术,向大家直观的介绍了张掖市湿地的资源情况,主要特征以及湿地与中国持续发展的关系,还有各种动物的标本让大家目不暇接,也领略到了它们的魅力之处。

此次参观虽然只有短短的1个多小时,但是让对家乡的大美湿地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们的心灵受到美得震撼。通过这次参观,使我进一步了解了湿地的科学知识与文化,更加懂得了湿地是地球上一种多功能 、重要的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明确了爱家乡、爱湿地的情怀以及对自然保护的责任。

第五篇:梦幻博物,和谐常州——游常州博物馆有感

梦幻博物,和谐常州

——游常州博物馆有感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中心小学

五(1)班 谢书婷 (小记者)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所有的动物、植物都开始了新的生命里程。今天我和学校的大队委、科技小明星一起参观“常州博物馆”,去寻求生命定义。

踏进博物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下了惊奇,如同进入了绚丽多彩的世外桃源,多种奇趣的动物、植物,错落有致地组合向我们展示着生机勃勃的自然景卷。除了“地球生命的进化故事”、“纷繁多样的美丽自然”和“行行色色的动物世界”,最吸引我的是那“秀丽多彩的故乡大地”,只能用一个词形容——“震撼”。特别的灯光作用下海洋的一角显得那样深邃、幽静。奇形怪状五彩斑斓的珊瑚、色彩艳丽的海星等静静地躲在海底。世界稀有的长须鲸、中华鲟等在自由自在地畅游。“啊”那是大白鲨!看那血盆大口,看那像匕首一样的尖齿,凶狠的目光盯住了前方的猎物在伺机捕食!这个凶狠的样子让我不由退后了三步。多么生动逼真的场景啊,让我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海的神秘!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又参观了“规划馆”。那里展示的城市总体规划图,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常州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未来的巨大发展,也让我体会到人和自然的和谐。

时间总走得那么快,我还没看够,转眼间,我们就又踏上了回校的旅途。回想起各种各样的自然景象,我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壮观、和谐;回想起宏伟的城市规划图,令我无比的自豪!我们的未来是美好的,我们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指导老师:常州武进前黄中心小学 杨玉娟

上一篇:银行服务金点子汇编下一篇:演讲稿责任胜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