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原理精讲范文

2022-06-06

第一篇:p2p原理精讲范文

全国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美学》原理_串讲精讲笔记

参考教材:

朱立元著:《美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串讲目的:

帮助同学提纲挈领、层次分明、系统的掌握美学原理内容和相应复

习方法,顺利通过考试并达到个人最优成绩。

听课注意事项:

◆注意掌握知识脉络体系,具体理论内容如暂时不懂不要纠缠,紧跟

课时进程。

◆知识重点的含义。

◆听后复习一定要主次分明、循序渐进。

全书线索和各章线索

★美学是以体现着人与世界审美关系中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为

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的综合性人文学科。

审美活动论:以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构成的审美关系为理论核心。

审美形态论:各种形态都是从不同的途径要达到对人的生命存在的价

值肯定或价值判断。

审美经验论:是审美主体在与审美对象的关系中构成并做出评价的体

验过程。

艺术论: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艺术品是创造意象世

界,传达审美经验。

美育:情感性的、潜移默化的提升境界、定向教育

一、美学是什么

(一)研究对象

体现着人与世界审美关系中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1、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代表性看法:三种思路

◆从客体出发:柏拉图、黑格尔

◆从主体出发:审美经验、审美心理

◆从审美关系出发:蒋孔阳、教材所持的观点

2、审美现象(为什么说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

从艺术美、自然美、科技美、日常生活的美四个方面说明

(二)研究定位

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1 、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对。

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美学的特点  2、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它与哲学、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研究方法都有关系。

哲学是美学的根基,美学必然包含着哲学的品格。

(三)研究方法

多元多样、首推哲学。

为什么首推哲学?

(四)产生发展

三个阶段、两个标志、一个人物

1、美学发展三阶段

◆审美意识:初级审美意识、高级审美意识

◆美学思想

◆美学学科

2、美学的诞生发展

◆诞生标志:专门系统著作、独立研究对象和范围

◆美学之父:1750年,鲍姆加登《美学》一书出版,标志着学科诞生。

二、美学的哲学基础

(一)哲学基础

以马克思的实践论和社会存在论思想为主干,同时吸收人类思想史上各种哲学思想的精华。

1、实践论的主要观点

◆实践概念覆盖了人的全部社会生活。

◆实践概念是生成性的。

◆物质生产劳动决定着其他一切实践活动,是最基础的。

2、存在论的基本内容

◆紧扣现实生活来理解人的存在。

◆始终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思考人的存在。

◆最根本的一点,从人与世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达到统一来说明 人的存在。

3、实践论和存在论的关系

◆存在论以实践为根基,是与实践论紧密结合的社会存在论。

◆实践的根本内涵就是指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

◆马克思的存在论是以实践论为根基的,而马克思的实践论则内在包含存在论。马克思的实践论与社会存在论的结合,亦即实践存在论就构成美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二)为什么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为基础(即怎样理解美学的哲学基础)

1、整个审美活动、审美关系都在实践中双向建构、同步发展。

2、要以自由概念为中介 。

◆自由的根本含义:人通过自己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全面人生实践而获得超越和解放。

◆德国古典哲学把自由提升为美学范畴,与审美发生内在联系。

◆马克思的自由是在实践论与存在论框架内被考虑的。

表现为三种:物质生产中的自由,社会存在获得的解放,感性个体的超越。

其中社会关系的解放是本体论意义的自由。 

三、美学的基本问题 

(一)审美与人生

1、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 (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人类基本活动和生存

方式)

◆审美活动促进人生实践的发展。

◆审美实践以人生实践为源泉

2、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

◆境界在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中生成。境界的本体之根深植于人生实践。

◆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

◆人生境界是人们通过自身锻炼修养、提高觉解水平而不断生成的。

◆审美境界有一个基本条件是要求在人与世界之间实现比较高程度的有机统一 。 

(二)基本问题

1、 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

◆审美关系

(1)定义:从属于人与世界的存在论关系,是人与世界复杂多样关系中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性关系,是人对世界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

(2)特点:

审美关系不是理智的认识关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

审美关系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

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

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而存在,而不是审美主、客体逻辑上先于审美关系而存在。

◆审美活动

(1)审美活动与审美关系属于同一层次的概念。

审美关系的外在展开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的内在构成是审美关系。

审美关系是通过审美活动而建构起来的,而审美活动则只有通过审美关系才得到体现。

(2)审美活动的根本动力是审美需要。

(3)审美活动一旦发生,便必然要由一般的人生境界向审美境界发展。

2 、美与审美形态

◆美:是广义的美,甚至包括审美意义上的丑,它是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能激发主体美感的审美对象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

◆审美形态可理解为人对不同样态的美的归类和描述。

3 、美与审美经验

◆美:审美经验亦称美感经验,简称美感。是在现实的审美关系、具体的审美活动中,与美(审美对象)同时生成和当下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是感性的人生经验,不同于理性认识,感性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又不同于感官欲望。

4、艺术和审美教育

◆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的方式、也是最典型的形态。

◆美育即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两层意指。

◆从美育来看审美活动:

以“感性”的方式最为丰富、全面地触及人生的真相。

不仅如此,它还提升人,人的生命境界也得到了提高。

一、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

(一)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

1、审美需要

◆定义: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内在具有的,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观照自己的精神要求。

◆特点:①人所独有的生命需要。 ②是一种高级的精神追求。

2、审美理想

◆定义 :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

◆特点:①形象性。 ②稳定性。

◆作用:①决定主体对审美对象的选择及审美判断。②直接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审美趣味

◆定义:个人在审美活动和评价中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

◆特点:①个性差异。先天气质类型,后天生长环境等等都会造成独特的个体性。 ②主要因素是后天社会条件。

◆“趣味无争辩”观点的分析:(趣味是否健康的标准) ①是否充分反映审美对象的客观特点; ②受到主体审美理想的制约。

(二) 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  1、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  2、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  3、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  4、是自律性和他律性的统一 

(三)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

1、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

2、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

◆以主体为根据和目的的特殊主客体关系。 

◆ 要受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刻制约。 

3、审美活动作为价值活动的特殊性

◆能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获得情感体验。

◆内在的包含“真”、“善”、“终极关怀”,是从整体上赋予人生意义。 

4、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

◆它是一种超越性的、自由的、应然的存在方式

二、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对象

(一)审美主体与对象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

1、美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

2、只有在主客体关系中才能把握审美主体的性质。

◆审美主体不可能离开审美对象而孤立地存在

◆主体的审美感觉与审美能力是在与对象的人化关系中产生并得到确证。

◆人的“主观感觉”包括审美感觉与这种感觉的社会性,是长期实践活动的历史产物。

3、人的对象化活动建构起主客体间的审美关系的规定性。

小结: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审美活动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相互激荡的矛盾运动过程。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所以可能并具有现实性的根本条件。

(二)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

1、惊异:从日常生活中的跃出

特点:◆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既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召唤,也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向往。

◆审美惊异的产生既依赖于主体一定的自身条件,也依赖于对象本身一定的客观条件。

2、体验:沉浸在与对象直接的相处中

定义:主体陶醉于客体,心灵受到震撼的独特精神状态。

特点: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具有整体性和根本性。

3、澄明:走向本真的世界

指一种最高的存在状态。一种摆脱束缚的自由状态。

(三)审美对象的生成与显现

1、审美对象自身的客观条件:色彩、线条、形状

2、审美条件向审美对象的转化

只有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才现实的生成。

而主体越是忽视自身的现实存在,越有助于对象的存在。

3、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与开放性

非实体性:审美对象是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相互渗透从而熔铸成的一种独特意象 。

开放性:指审美对象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穷尽性。

三、审美活动的发生

(一)理论概述

1、游戏说

◆ 代表人:席勒

◆主要观点:游戏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是人性的主要标志。这种游戏是人在摆脱了物质欲望的束缚和道德必然性的强制之后所从事的一种真正自由的活动。它由生命力的盈余推动。

◆评价:揭示了审美活动与人的自由本质间的关系,肯定审美发生的生理性基础,这些是合理之处;缺陷在于,完全忽视了对社会历史条件的探讨,把游戏与审美几乎等同。

 2 、生物本能说

◆代表人:德谟克利特、博克《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根源》、达尔文、弗洛伊德 

◆主要观点:审美的发生来源于人的本能。

◆评价:合理之处在于拓展了审美发生理论的思维空间,说明审美发生有其生物性基础。缺点:把动物快感等同于人的美感,忽视了对社会根源的探讨。

3、巫术说

◆代表人:人类学家泰勒《原始文化》、弗雷泽<金枝>

◆主要观点:巫术活动是孕育艺术的母体,人类最初的艺术只是适应巫术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并作为巫术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的。

◆评价:用巫术说在解释原始洞穴壁画和岩画时它具有更为可信的说服力。缺陷是不能把审美发生等同于艺术起源,即便巫术是促成艺术发生的一种因素,却绝不会是唯一因素。

4、劳动说

◆代表人:普列汉诺夫

◆ 主要观点:审美起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

普列汉诺夫的观点:①劳动先于艺术②劳动使审美要求由潜在转化为现实。③审美能力也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一致。比如节奏。

◆ 评价

解释出劳动在艺术和审美活动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它没办法解释由物质生产到精神审美的中间环节,而这个中间环节正是审美活动的特性所在。

(二)审美发生的条件与标志

1、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

◆工具的出现 。

◆工具包括人所独有的运用语言符号的能力。

◆运用工具的劳动与人的意识互相促进。

◆工具的历史因素推动人类历史不断前进,即是人类创造的物质产品,人又借以实际地改造自然的一种物质手段。 ◆人类使用工具的劳动活动,不仅造成外在自然的人化,而且也同时造成人本身内在自然的人化。 2、审美发生的社会中介因素

在审美发生中,巫术礼仪活动应该是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中介因素。

◆巫术活动是原始人生活中最重大的事件,是最集中地表达原始人根本利益的一种符号形式。 ◆ 巫术对审美发生的重要意义。

巫术的神圣性和严肃性,强化并提高了人的主体意识。 巫术的仪式化功能,推动了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

巫术活动的操演直接孕育着原始艺术的产生。比如绘画,舞蹈。 ◆巫术原则与艺术的精神实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逼真的模仿

模仿是在一种虚拟的情境中进行 ,这正是审美态度。 3、审美发生的特殊标志  ◆最重要的标志:原始审美意识的出现。  审美意识:指人对自身审美需要和外在对象的审美意义,以及二者之间所构成的审美价值关系的心理反映形式。它主要包括人的审美愿望、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内容。

 ◆原始意识的特征  具体中包含着抽象性。早期文化文物的修饰物。  蒙昧中渗透着真实性。  神秘中凝聚创造性。  ◆原始意识是孕育包含审美意识在内的人类各种意识的母体。审美意识在原始意识的解体中逐渐确立。

(三)原始审美活动的基本类型  自觉的审美活动基本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  1、原始人类在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审美创造  2、原始人类的自我修饰与美化①固定性装饰②非固定性装饰  3、原始艺术的主要形式与特征  ◆雕刻:最早在叙利亚发现的卵石小雕像,成熟是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 。  ◆绘画:多是动物形象.  ◆音乐与舞蹈:古乐器,绘制图案

第三章 审美形态论

一、原理部分

(一)内涵和特征

1、定义: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以复杂的人生样态、自由的人生境界为核心的审美情趣、审美风格等感性显现的对象化的形态,以及人们对这种不同形态的逻辑分类。

◆对象化感性形态

◆逻辑分类形式

2、不同的界定方式:

◆美的形态 、审美风格、审美类型、审美范畴、人生境界说

◆我们为什么选审美形态:广泛性和普适性、 统摄性、历史性。

3、特征

◆ 生成性 :①审美形态的历史生成②审美形态的个体相对性生成

◆贯通性 :指民族文化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

◆兼容性 :是以一定存在形式和审美风格为特征,以人生样态和境界为底蕴,以审美情趣贯彻其中的有机整体。

◆二重性: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二)形成和发展

1、审美形态的历史性

◆是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发展阶段的产物

◆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演变的。

◆东西方审美形态初步形成分别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

2、审美形态与思维

◆中国古代思维方式:象数思维

◆古希腊人乃至整个西方主要思维方式:抽象思维

3、审美形态与语言

◆语言文字分为:表音和表意文字。

◆汉字是代表性的表意文字,重视词汇,长于抒情,具有形象性和完美性。拉西语系重语法,叙事和论证,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思辨性。

◆表音文字是理性的产物

4、审美形态与文化

具体体现在宗教和哲学思想方面,哲学思想更为重要。

◆西方审美形态的孕育与宗教仪式紧密联系在一起。

◆中国的审美文化则具有世俗化特征。

◆西方审美形态的发展早期的美和悲剧以精神性、理性为核心;中国的人生哲学几乎不变 “中和”思想的贯穿

二、优美与崇高

(一)优美

是最早被人类认识、最一般的审美形态。在西方早期,美和优美往往混为一体。因此,在广义上,美包括崇高、优美、悲剧、喜剧、丑和荒诞等形态,但在狭义上,美则主要指的是优美。

1、优美的内涵和特点

◆内涵:真善美最大限度的和谐统一(本质)。包含社会性内容。

◆特点:是超然优雅的人生境界的表现。

秀雅协调的外在形式特征 。

内容和谐化一。

审美体验是心旷神怡、愉悦轻快。

2、对优美的理论探讨

◆在古希腊时期,优美与节奏、和谐、对称等紧密联系。

◆近代以后,博克仍然从表面特征上总结优美的特性。

◆康德和席勒已经把物性与人性结合起来考虑。

◆不同领域中优美的不同特点:

自然领域:优美主要表现在自然对象感性形式的和谐性。

社会领域:现实对实践的肯定性,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

艺术领域:和谐内容与完美形式的统一。

二、优美与崇高

(二)崇高

对立冲突。

1、崇高的内涵与特点

◆内涵:在对立和冲突的审美体验中体现伟大超越的人生境界。

(1)最早把崇高作为审美范畴研究的是18世纪的博克。

(2)崇高是一个相对弱小却代表正义与善的主体与强大的敌对势力奋斗抗争的过程,通过这种奋斗与抗争展示人的精神与力量。

(3)崇高体现人生超越的审美境界

(4)崇高的具体体现:

人与自然的对立和超越

人与社会的对立和超越

◆特征:

①雄伟壮阔的力量之美。②社会价值实现的昂扬之美。

③刚毅坚强的品格之美。④恢宏豪迈的尊严之美。

2、对崇高的理论探讨

◆古希腊时期,郎吉努斯的《论崇高》第一次较为明确的把崇高与优美并列讨论 。

◆“崇高”正式作为美学范畴是博克;真正把崇高作为审美形态来看待的是康德,康德把崇高分为力学的崇高和数学的崇高,看到崇高与人的不可分离性。

◆现代以来,由于对整个理性精神的逆反,“躲避崇高”成为一时的潮流。崇高的当代转向表现为,崇高的超越不在那遥远的彼岸或是神圣的理性之中,而就在于我们自身的生命,强调日常真正的生命体验。

(三)优美和崇高的比较 

1、联系

都是基本的审美形态,都是人的社会实践的存在方式,崇高在对立中展现出了人的存在,而优美则强调了和谐与人的存在,实则是殊途同归。从审美价值来说,都能使人有所得。 

2、区别

◆体现互相对立而又互相补充的两种人生境界。

优美主要展示了人的存在中的统

一、平衡、和谐的状态;

崇高主要体现的是人生实践中,主体在实践中的冲突和对立状态,

并且在这一对立冲突中,作为主体的人对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超越。 

◆崇高和优美的事物在量的规定性上的形式差异。

◆崇高的审美形态的具体体现,由自然、形式上的规定性,进而发展到社会伦理生活中去。

三、悲剧与喜剧

(一)悲剧

1、内涵与特点

◆内涵:在于体现人的存在的实践主体暂时被否定,而最终被肯定的过程。

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内涵的三个核心因素。

◆特征:

悲剧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

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

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验。

2、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

◆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是亚里士多德《诗学》。

◆黑格尔的“矛盾冲突”理论,使美学史上对于悲剧实质的探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悲剧冲突”。(辩证思维)

◆尼采《悲剧的诞生》把生活中的悲剧与审美意义上的悲剧有意识地进行了区别,这是美学史上的一大进步。

◆克尔凯戈尔推进了现代悲剧理论的发展,使得现代悲剧理论出现了立足于存在论解释的趋向。

(二)喜剧

1、内涵和特点

◆喜剧以“笑”为载体,因此,笑及其原因的探讨就成为喜剧理论的核心。

◆内涵:是人类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同时由于包含着深刻的理性批判的内容和犀利的讽刺,因此往往是接近悲剧的。

喜剧的原型是原始狂欢,喜剧一般是以形式与内容悖离为主要特点的。

◆特点:

喜剧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内容,这种对现实生活内容的反映是以与现实错乱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喜剧具有不和谐、悖谬的形式特征。

喜剧的情感形式表现以笑为主的特征。

2、喜剧理论的历史考察

◆在西方美学理论中,最早对喜剧进行探讨的是柏拉图《斐利布斯篇》。

◆从喜剧的心理效应来论述喜剧发生原理较有深度的是康德《判断力批判》。

◆黑格尔从矛盾冲突的观点出发,在悲剧与喜剧的比较之中揭示喜剧产生的原因。

◆马克思、恩格斯将喜剧奠定在现实的社会冲突之上。

◆在现代美学理论中,更多地把喜剧和人生存在的阐释联系在一起来解释。(苏珊朗格—人的存在感受;马赫金—“狂欢化”思想) 

(三)、作为人生存在的悲剧和喜剧

1、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和喜剧,比作为艺术类型之一的戏剧中的悲剧和喜剧的范围要宽广得多。

2、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存在论的角度来看,悲剧与喜剧可以说是人生的两种存在状态。

3、悲剧与喜剧作为审美形态,其本质只有从人生实践角度才能获得更深刻的说明。

4、悲剧和喜剧具有社会性,是从人生存在实践的基本观点来理解的。

四、丑和荒诞

丑与荒诞的内涵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代表了社会人生的负面价值,是对于美好事物的否定性因素,是与美相比较、相对立而存在的生活样态。

(一)丑

1、丑的内涵和特点

◆内涵:丑揭示的是现实生活中非人性的一面,体现的是一种负面的生存实践。在这种否定性的审美呈现中,肯定了正面的生存价值和审美意义。

◆特点:由丑陋引起的情绪感受仍然是一种审美情感

作为丑的审美形态,表现为反常、混乱、给人以恶性的刺激等形式。

2、“丑”的理论的历史考察

◆传统:丑的价值并不在其自身,而在于它衬托了美,在一定程度

下可以转化为美,或者可以使人透过丑的现象看到或联想到美。

◆文艺复兴后,审丑的加入使得审美活动趋向了复杂化。审丑与审美的分化趋势出现。

◆ 19世纪1853,罗森克兰兹出版了《丑的美学》,标志着现代丑学的

开启。

◆在现代艺术中,对于丑的形态的表现,成为一个基本的主题。波德莱尔《恶之花》、艾略特《荒原》,《白痴》《格尔尼卡》。

(二)荒诞

1、荒诞的内涵和特点

◆总论:从形式上看,荒诞与喜剧相似,但荒诞的形式是与内容相

符的,并不像喜剧那样揭示的是形式与内容的相悖或形式所造成的

假象,所以荒诞不可能让人发笑。

从内容上看,荒诞更接近于悲,因为荒诞展现的是与人敌

对的东西,是人与自然、社会的最深的矛盾。

荒诞的对象不是具体的,无法像悲剧和崇高那样去抗争与

拼搏,更不会有对抗与超越。

◆内涵:是对人生的无意义的虚无性的审美感悟。

荒诞感是指主体对荒诞的感受与经历,是人对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对人的存在与意义的直观和体验。

荒诞是社会、自然、人三者之间矛盾的必然产物。

广义的荒诞实质是人的异化和局限性的表现。

◆特点:

荒诞是一种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

荒诞的审美意象的象征性。

荒诞具有怪诞的表现形式。

2、荒诞理论的历史考察

现代,最严重的是人的存在本身具有了根本的荒诞性(人变为“非人”的真实含义包括三个方面)。

◆人不再是全面体现人的本质的人,即人失去了自身的类的特性。自觉、自由。

◆人失去了在西方世界中所继承下来的本质,失去了终极关怀的基础。

◆荒诞之所以与自由结合为一体,是因为西方在工业社会中建构起来的所谓自由只是哲学意义的消解权威与核心的结果,是一种观念形态的自由,而并非现实的人生的自由。

(三)丑与荒诞作为特殊的审美形态

1、丑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

◆在审美这种人生实践中,人能够相对全面而自由地占有自己的本质。

◆因为离开了审美活动,离开了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中的任何一方,都无所谓美丑。所以:

审美活动、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都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丑也就必然会与美一起进入到审美实践之中。

人生境界也分层次,也有高低,有道德、天地境界,也有自然、功利境界,其中也包含丑的因素。

丑之所以成为一种审美形态,与劳动的异化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它是人类异化劳动的感性存在状态和结果。

非理性主义美学思潮兴起都为丑冠冕堂皇地走进审美领域奠定了思想基础。

艺术创作中包含了大量对于丑的描绘和创造,而且,呈现出了以丑代美的趋势,客观上为丑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奠定了现实基础。

2、荒诞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

◆因为再创和重现荒诞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方式是以一种特殊的实践方式显示其特殊的存在价值。

◆荒诞审美形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把审美实践与人生实践的距离拉近了。

◆重现和再创荒诞,从表面上看是反理性的和反传统的,但实质上仍然是西方理性主义之树上结出的果实。

第四章 审美经验论

一、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

(一)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1、古希腊时期:柏拉图的“迷狂说”和“回忆说”。

2、中世纪时期:奥古斯丁把审美经验归为对上帝的爱。

3、18世纪中叶之前,夏夫兹伯里 “内在感官说”(第六感觉说);

荷加兹提出蛇形线最美,这种线条使人愉悦。

4、德国古典美学时,康德及以后的德国古典美学家开始把审美经验

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

5、现代,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类型。

(二)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

1、为什么用审美经验代替美感?

◆美感理论强调主观感受;审美经验强调人与对象之间便是一种浑

然一体、水乳交融的关系。

◆审美经验根本上乃是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2、审美经验的定义:

指的就是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

(三)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

审美经验在根本上是一种非理性活动,但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理性

与感性、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1、直观性

◆它是一种感性直观的活动。

◆同时也是一种本质直观活动。

2、非功利性

◆从审美对象的角度来看,由于审美经验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因此

只涉及事物的外观和形式,与事物的实际存在毫无关系,自然也就

不会与对象发生任何利害关系。

◆从审美主体的角度来看,审美经验的基本功能在于让人们产生审

美的愉悦, 这要求人们摆脱功利困扰。

◆审美经验是一种非功利性的行为,却并不意味着审美经验不可能

产生任何功利性的作用。

3、超越性

◆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

◆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的超越。

◆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的超越。

二、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

(一)、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

1、感知

◆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

◆感知是审美经验的起点,视听起主导作用。

◆特点:

总与情感交织

具有积极选择能力

以完形方式把握对象,因而具有整体性。

◆功能:

使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出现了一种物我不分、主客统一的密切关系

2、想象

审美经验的核心是想象。  ◆定义:想象是一种通过加工和改造记忆中的表象来创造新的思维表  象的过程。  ◆分类:又分为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种。  (1)初级形式的联想:       接近联想:指由于两件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较接近,人们在有关经 验中经常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因而很自然地会从其中的一个联想到另 一个。

类似联想:由两件事物在性质和特征上的相似而引起的。

对比联想:是指由对于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而引起与其具有相 反特点的其他事物的联想形式。

(2)高级形式的想象:

它们综合运用上述三种想象形式,因而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艺术创 

造和审美欣赏。

再造性想象:主体根据自己或他人原有的知觉表象进行加工和综合, 

从而在自己的头脑中重新形成关于事物形象的心理功能。

创造性想象则不是为了再现原有的思维表象,而是要通过主体的创 

造性思维产生原来没有的新表象。 

3、情感

教材强调情感主客关系背后的社会根源。

◆自然的人化与感觉的人化通过实践相互对应。

◆审美情感具有比日常情感更为显著的社会性和理性特征。因为它

是从对象能否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和审美理想出发作出判断,因而

具有更多的理性因素和社会色彩。

4、理解

理性因素在审美经验和科学认识活动中的参与方式有根本的区别:不

是从普遍性的概念、规律出发去判断特殊事实,而是从特殊的事物和

感受出发去寻找普遍。

◆理解的特点

必须具有非概念性的特点,与其它心理要素和谐无间地交织在一起。

多义性特点。

审美理解并不是无客观规律可循。

(二)审美经验的结构法则

1、审美感知与其它要素的关系

◆感知是审美经验的起点,是其它要素的基础。

想象需要感知活动先来提供表象材料

想象必须表达一定的意义,这就必须与审美知觉联系在一起。

◆其它因素也影响审美感知

情感实际上成了人们进行审美感知的选择尺度

理解促成感知成形。

2、审美想象与审美情感的关系。

审美情感是审美想象的原动力。

情感也是审美想象的对象和内容。

情感活动对审美想象的支配和调节,渗透在艺术形象之中,使其染上明显的情感色彩。

3、审美想象与理解的关系

想象要受到理解的制约才能产生审美价值;二者通过游戏的方式统一在一起。

4、情感与理解的关系:理智渗透于情感之中,而情感又受到理智的引导。

(三)审美经验的心理建构

同化与调节是审美心理结构建构中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审美心理结构是在同化——调节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以它作为审美经

验的生成规律。

1、同化

人类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一种认知结构一旦形成就造成

一种认知心理图式,遇到外界新事物就用这种图式去同化它,把它纳入现成的图式去解释。

2、调节:

审美主体的自我调节就是这种有意识的功能调节与无意识的结构调整的有机统一。

3、二者的关系和功能

◆在调节的后面有着同化的基础,因为同化不了才需要调节;

◆同化使人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使人产生自然而然的反应或反映;调节,却使人打破这种稳定,从而不断地进入新的、更高的审美层次。整个人类的审美经验的产生和发展,既是同化的结果,又是调节的产物。

4、自调节审美

◆建立在审美的一般规律基础之上,服从审美的一般规律——即审美经验特性部分;

◆自己的特殊要求主要体现在 :有目的与无目的辩证统一。反馈调节。

三、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根据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关系的变化,可以把审美经验划分为呈现阶段、构成阶段和评价阶段。

(一)呈现阶段

1、定义:  是借助感知对对象感性特征加以把握,也就是使对象在主体的意识之  中呈现出来。  2、特点:

 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对象的,因而审美态度的确立就成为审美活动开始的主观标志。  3、审美态度  指主体在摆脱了日常的功利和实用态度之后,所产生的一种观照、欣赏的态度。

(二)构成阶段

1、定义:构成阶段就是通过想象力的作用来构成完整的审美对象。  2、先验想象力和经验想象力的区分。  ◆想象力得已发生的前提:审美距离。  审美距离指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必须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 ◆在经验想象中,最终结果乃是构成了关于审美对象的格式塔。  这并不是两种不同的想象力,而是同一种思维活动的两个方面。所谓  先验的想象力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在根本上乃是一切想象活动得以  进行的先决条件。而这种条件是任何人的想象力都必然具备的。

(三)评价阶段

1、定义:主体要从自己的价值标准出发,对于已经构成的审美表象做出具有普遍性的评价和判断。主体的理解力在此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在评价阶段审美主体表现出来的仍然是感觉,但这感觉与一开始的直观感受已经有了差别:

◆对象不同。前者所把握的只是对象的外观,而后者所把握到的则是具有一定深度的意义。

◆主体在后一种感觉中呈现出了一种新的态度。

对于审美对象的深度体验使审美活动本质上成为一种与对象的精神交

流,审美活动中的理解活动也就成了一种特殊的交感思考。

第五章 艺术论

一、艺术与艺术作品

(一)定义的困难:

1、被“艺术”范畴所指称的对象本身就处在不确定之中。

2、划定艺术的标准和规则,而这种变化是没有止境的。

3、“艺术”自身的价值在人类的文化视野也不是确定不变的,

4、对艺术的规定往往会受到人们对艺术的功用判断的左右,而这种规定;而这种规定又影响着“艺术”概念的内涵。

(二)历史上对艺术的定义

1、从艺术起源角度定义

◆游戏说:代表人:康德、席勒、斯宾塞

主要观点: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游戏,是由游戏发展而来的。

评价:艺术与游戏的确有相通之处,这是“游戏说”的合理之处;但两者又有本质区别。游戏给予人们的是纯粹的虚幻性,艺术则提供给我们深刻的真实性;游戏可以使我们沉浸在单纯的悠闲的快感中,艺术却能以其深邃而广阔的思想内涵,给我们以审美快感以外的人生启迪。

1、从艺术起源角度定义

◆集体无意识说:代表人:荣格

主要观点:把“无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两种,认为 “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艺术体现出人类群体的超越了时空界限的心灵。

评价:它揭示了艺术与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某种内在联系。然而,并没有足够的生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根据;同时,这种理论抹煞了艺术家的个性,也是不符合艺术创造的实际的。

2、从艺术本质角度定义的

◆模仿说

代表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主要观点: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以再现现实为宗旨的现实主义文艺可以说是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

评价:其合理性在于,把握到了艺术产生的源泉。根本缺陷在于,忽视了艺术自身的审美特质;另一方面它忽视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和表现性,因而未能全面揭示艺术的本质。

◆表现说

代表人:康德 最早提出“天才”论,强调艺术是天才的创造和表现,

主要观点:表现说批评模仿说机械复制,强调艺术必须以表现主体情感为主。 

西方:“天才”论、“直觉”说、“心灵”说 

中国:言志说、心生说和缘情说

评价:表现说把艺术本质同艺术家主体情感的表现联系起来,突出了艺术的审美特性。但是,表现说完全回避艺术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无视主体情感的客观根源,因而仍然是片面的。

◆有意味的形式说

代表人:英国美学家贝尔

主要观点:

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结构。

所谓“形式”,就视觉艺术而言,指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组合起来的纯粹的关系;

所谓“意味”,是纯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着的艺术家的独特的审美情感。

评价: 突出了艺术的审美本质方面,但完全脱离人类的具体实践,抽象地谈论审美情感,陷入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

◆符号说

代表人:美国女哲学家苏珊·朗格

主要观点:

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具有表现情感的功能;

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情感不应是个人瞬间的情绪,而表现一种人类的普遍情感或情感的人的“生命形式”。

评价:把艺术的本质与人的符号本质联系起来,理论上达到了更高的层次;但也因而把艺术本质非社会化、非历史化了。

3、从艺术功能角度定义的

◆载道说

◆娱乐说

(三)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

1、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

2、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

3、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

结论:艺术品是人工制品中一种审美的精神产品,它以创造非

现实的意象世界来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

(四)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

1、经过审美加工和创造,非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转化成艺术品。

2、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非艺术品领域渗透,拓宽艺术品的领地,所以:艺术品是创造意象世界,传达审美经验。

第五章 艺术论

二、艺术品

(一)艺术品的层次结构

1、物质实在层2、形式符号层 3、意象世界层4、意境超验层

(二)意象世界

1、意象的界定

◆意象的结构:是一种心理存在,一个审美的表象系统。分为“意”

与“象”两个方面。

◆意象的生成:审美情感的发生喻示着主客体之间的融合,也便是

意象的生成过程。

(二)意象世界

1、意象的界定

◆意象的主要类型

仿象:主体通过模仿对象世界的形态创造出的意象。绘画

兴象:主体以客观世界的物象为引导,给接受者提供借以触发情感的契机,在此基础上生成的“象”便是兴象。特点为天然和隐蔽。

喻象:创作主体以“自我”为体,以“世界”为自我的延伸,并根据主体心灵来创造新的世界。

抽象:创作主体经过自己的头脑加工,将客体舍弃具象而代用一些纯粹的形式符号来唤起读者审美情感的一种意象。书法、音乐

◆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

2、艺术品就是要创造意象世界

◆虚拟性:意象一经物态化和物化进入艺术品中,便成为艺术意象,也就同时进入了非现实的层次。

◆感性:主体不需经过自觉的理性反思,仅凭感觉便可直接感知到意象的存在 。

◆想象性:想象性是审美意象的最重要特征,也是艺术品超越现实,具有虚拟性的内在原因。

◆情感性 :情感与“意”有密切联系,是艺术熔铸意象的重要动力和导引,并伴随着意象创造的全过程。

(三)意境

1、定义: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的本体意味境界中。

2、意境与意象

◆相通点:意境以意象的存在为前提。它要求的亦是主客一体、物我合一的境界:二者均是主体与物象碰撞时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

◆主要区别:所达到的层次、深度不同,意象主要讲的是审美的广度,意境则主要就审美的深度而言,

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它是主体心灵突破了意象的域限所再造的一个虚空、灵奇的审美境界。

在中国文化中,意象属艺术范畴;而意境则指的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广阔无涯,与中国人的整个哲学意识相联系。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无我之境”,指创作主体的完全消失,隐在艺术意象的后面;

“有我之境”中的“我’则以强烈的主观色彩明显地渗透于艺术意象中。

三、艺术的功能

(一)艺术的功能是多元的 :

审美功能、娱乐消遣功能、认识功能、道德教育、宗教感化、思想启迪、政治宣传、心理平衡、社会干预、文化干预、商业

广告十一种。

(二)审美是艺术最核心的功能

(三)审美在艺术诸功能中的首要地位

四、艺术的存在方式

(一)艺术首先存在于艺术的意象世界中

(二)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

1、意象与艺术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

2、意象又与艺术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审美经验有本质的联系。

(三)艺术存在于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

1、作为中介的艺术品的特征

◆他律性

◆形式符号性

◆开放性

2、艺术创造过程是艺术存在的三环节中第一个也是首要的一环,它处核心地位。

3、只有接受者的欣赏活动才能使艺术获得现实意义。

小结:这三个环节的动态流程是一个整体系统,任何一个环节有了缺陷或发生了障碍,艺术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也就无所谓艺术了。

第五章 艺术论

五、艺术意象的创造和生产

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

(一)意象的孕育:是主体意识和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

1、以主客体的相遇开始。主客体之间的感动关系是孕育艺术意象的内在动力。

2、孕育意象需要艺术家具备一种“虚静”的精神状态。

3、孕育意象最佳的状态是“神思”状态。

(一)意象的孕育

◆它是主体意识的自身协调或主、客体契合达到共振的一种自由状态。

◆刘勰出色地描绘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意象和原型的不同;

客观原型转变为知觉表象。

表象上渗透着主体的主观情感因素。

表象与表象的关系依主体自身的规律发生转变。

表象本身作为主体的心理形式与原型就完全不同。

也有意象根本无客观原型。

◆意象是“长期孕育,一朝生成。”

(二)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物态化和物化的表达。

1、意象的整体化。

2、意象的意义与符号形式的结合。

3、物态化与物化的实在形式。

4、艺术意象的创造和艺术品的完成,实质上也是一种生产。

六、艺术的创造力与艺术技巧

(一)艺术天才是客观存在的

天才的形成是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两个方面合力的结果。

(二)艺术敏感: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

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指这种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

1、艺术敏感不只是主体对客体的被动感受能力,更是主体对客体的

赋予能力。

2、艺术敏感是艺术家感受、体验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基础与起点。

(三)艺术想象力:指艺术家在感受生活,孕育意象过程中展开想象、

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的能力的程度。

1、在这种想象中,由艺术敏感所激发的艺术意象逐渐得以发展、鲜

明和形成。

2、艺术想象力以艺术的感悟主旨为归,形成独特的心理时空和情感

逻辑,来整合心理意象。

(四)灵感 :艺术家在意象创造中,处于高度协调的自由状态而突然

生成的想象力空前活跃的一种思维活动的境界。

1、在创作中,灵感是客观存在的。但它是艺术家在自身生理——心理素质与后天深厚体验和积累基础上综合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和活动。

2、灵感是主体艺术状态对日常状态的超越。

(五)艺术技巧:

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艺术的形式。艺术形式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七、艺术的形态

(一)艺术形态的划分标准

1、依据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2、依据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3、依据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二)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1、空间艺术

◆建筑

建筑材料的审美性质。

建筑的形式结构。

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直接影响其价值。

◆雕塑:

关于物质材料:必须符合雕塑的基本要求

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统一。

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瞬间加以化静为动的表现。

◆绘画 :

整体和内容。

基本语言:线条、色彩、形式等。

内在韵律 。

2、时间艺术

◆戏剧:

媒介自身的审美作用。

一般来说,戏剧的情节结构总有一个从开端、发展,再到高潮和尾声的变化过程。

◆音乐

声音自身的质量决定着音乐的美感。

各种声音按照一定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规范组合起来,就能够塑造出一定的音乐形象,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

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必须以表演者的演奏为中介。

只能通过欣赏者的听觉来把握不断变换着的节奏和旋律。

声音所构成的形象是十分模糊和宽泛的,这使音乐所表现的对象和思想显得极为抽象。

八、艺术意象的接受和重建

(一)艺术接受的核心仍是意象的生成,即重建

1、艺术接受中的意象再生成靠接受主体意识运动产生。

2、接受者的意象生成的契机来源于艺术品。

3、重建的意象不可能完全获得创造者的原始意象。

(二)艺术接受的主体性

1、艺术意象的再创造是审美对象在被接受过程中的现实生成。

2、艺术接受的主体性,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视界”。

3、艺术品形式的结构,是一个“图式化”结构框架。

4、一切艺术品的意象潜藏在复杂的结构系统中。

(三)艺术品的鉴赏过程

1、观 :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

意象。 ——形式符号层

2、品 :指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观照,发挥想象力,重建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的阶段。

3、悟:指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

第六章 审美教育论

一、中西美育观的源流

(一)中国美育思想简述

1、“乐化”。

2、建安时期,徐幹首次提到了“美育”一词

3、美育实现目标的过程,便是朱熹“消融查滓”的过程

4、近代,美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蔡元培、梁启超、王国维

(二)西方美育思想简述

1、古希腊罗马是西方美育思想的最早开端。 

2、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是柏拉图。

3、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谈到文艺的功能时,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的

原则。

4、1795年席勒发表《美育书简》,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史上正式出现了。

5、马克思从对异化现实的批判出发,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终极目的确立美育的基本任务。

二、美育的内涵 和特点

(一)有关美育的三种历史观点:

1、美育是人格教育。

2、美育是情感教育。

3、美育是艺术教育。 

(二)界定美育的三原则

 1、美育内涵的确定应该体现手段与效果相一致的原则。  2、应遵循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兼顾的原则。  3、还应遵循独特性的原则。 

(三)美育的内涵:

 1、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 2、关键词:

直接作用情感世界

潜移默化塑造人,提升人生境界 

定向教育

(四)美育的特点:

1、诉诸感性

◆因为审美对象首先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具有吸引力的感性对象。

◆由于诉诸感性,不需要进行直接的推理和深刻的理解,因而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价值。

2、潜移默化

3、能动性

审美活动本身不仅是一种消极的享受,更体现了主体的内在追求。

三、美育的功能和目的

(一)美育的功能

1、怡情养性

它是对人的精神领域进行一种调节,从而达到心理的平衡、人格的完善。

2、化性起伪

荀子以“化性起伪”来解释人性和文化的生成,从中也体现了美育的功能。

审美活动本身就在陶冶着主体的性情,审美的过程就是主体心灵受到感化的过程。

(二)美育的目的

1、培养人,发展人

2、美育必须依存于审美活动,美育与审美活动是一种同源共生的关系。

◆对美的不同理解直接规定着不同美育理论对审美教育目的的不同设定。

◆我们认为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生实践。

◆把美理解为一种自由人生境界的感性显现。

3、美育根本上就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的教育

◆美的形式的教育。属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审美教育的基础。

◆审美理想的教育。要求把审美的自由人生境界转化为受教者自觉的价值追求,体现着美育的根本主旨。

二、考试预测与分析:(仅代表个人意见)

1、总体介绍

◆因为本教材是07年的新教材,我们先要清楚新旧教材发生变化的情况:

第二章、第四章与旧教材相比内容基本是推倒重来的,而这两章又是论述题出现比例特别高的章节。从02年到07年的历年论述题来看,都没有出第二章、第四章和艺术论部分。

第一章、三章、八章都会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

◆美学原理考试覆盖面大、对考生文史哲基本功的考察渗透其中,加上理论性强,有些部分确实比较难读比较大,所以在心态上不要过于求面面俱到,一定要抓思路、抓条理。

二、考试预测与分析:(仅代表个人意见)

2、应试方法:

关于选择题:

例1:娱乐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07年真题)

A.艺术的起源 B.艺术的功能

C.艺术的本质 D.艺术的形式

这是在考艺术定义的知识点,在准备时应是按照名词解释或简答来准备的。所以重要的是知识点,知识点掌握了,就是选择繁简的问题。

例2、“人闲桂花落”与“飞泉挂碧峰”这两句话所体现的艺术风格是()

(07年真题)

这就是考综合文科功底。(所以功底不同,复习时间不同)

A.优美和崇高 B.崇高和优美

C.均为崇高

D.均为优美

二、考试预测与分析:(仅代表个人意见)

2、应试方法:

关于名词解释:

例如:无我之境(03年真题)

分析:名词解释一定要先看分值,分值的制定决定了它答案的分布,

这是一道三分的题,

答案:a无我之境是意境的主要类型之一;(理论语境)

b指创作主体完全消失,隐藏在艺术意象的后面。(是什么)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即无我之境。(也可略)

二、考试预测与分析:(仅代表个人意见)

2、应试方法:

关于简答:

绪论部分、美育部分的知识点内容归为简答处理。

注意我们今年新旧教材这部分的变化,

例如:

怎样理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绪论)

审美关系、审美活动的定义和特点。

荒诞的含义、特点、产生原因。

中国美育思想的线索。

二、考试预测与分析:(仅代表个人意见)

2、应试方法:

关于论述:

例如:画家郑板桥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看 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 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题画》)请结合艺术意象的孕育与生产过 程,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02年真题)

 分析:材料分析是最好抓分的论述题。首先确定属于哪一部分的理 论,然后马上要注意那一章的答题线索,一定要结合例子说明理论。 

答案:

a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由“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 中之竹”即表现了这一过程。

b艺术意象的生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即孕育阶段, ”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即生产 阶段。

c意象的孕育起源于主体与客体的感性相遇。客观事物在这种相遇中 从美的角度展示自己,主体则激发起创作的冲动。 “晨起看竹„„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即是这一表现。

d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了物态化和物化,内在的 意义转化成了外在的形式符号。

“磨墨展纸”、“手中之竹”即这种完成。

论述一定先看变化部分理论最清晰、最整齐的部分。

小结:

◆最后注意:只要复习了,论述题如果临阵想不起来,也不要乱答, 有材料的就分析材料;没材料的判断它归属的章节,按照我们的线索找 最接近的。

第二篇:高级经济师考试《管理学原理》考点辅导精讲2

管理者

根据我们对管理涵义的理解,管理者是指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达到实现组织目的的人。具体地说,就是在组织中执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人。虽然这些人有时也要完成一些具体工作,但是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整个组织或分支机构的目标,并创造出一种能诱导其他人参与工作的良好环境,有效率的实现组织目标。

首先管理者不同于操作者。操作者是指组织中直接从事具体实施和作业工作的人。例如,汽车装配流水线的装配工人,餐厅中制作菜肴和食品的厨师,商业卖场的售货员、学校中授课的教师,医院中为病人看病的医生等。这些人处于组织中的最基层,被称为作业层,不具有监督指挥他人的职责。

1、管理者的角色

20世纪50、60年代,一些研究者从领导者行为和管理者实现活动的角度来探讨“管理者干什么”的问题,加拿大学者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影响,为后来的学者所推崇。明茨伯格通过对总经理的工作研究发现管理者扮演着10种不同的,但却是高度相关的角色,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即正式权威和特殊地位产生了人际关系工作中的角色;获得信息独特地位的信息传递角色和与决策相关的工作角色来源北京安@通学校。

(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

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是指管理者履行的礼仪性和象征性义务的角色。它设计管理者与其他人的关系。作者认为包含三个具体角色,即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挂名首脑这一角色指所有的管理者都要从事本部门或组织中礼仪性和象征性的活动,如作为学院院长出席学生的毕业典礼,作为企业经理参加颁奖仪式等。他们都在扮演挂名首脑的角色。而领导者则是指管理者的职能角色是指挥领导他人,这一角色包括招聘、激励、培训、奖励和惩罚员工等。这一角色在组织内部的作用极为重要。联络者的角色是指管理者在不同的人群中充当联络员。明茨伯格把这种角色说成是与提供信息的来源接触,这些来源可以是组织内部的,也可以是组织外部的。例如,人事经理从销售经理那里获得信息属于内部联络关系,而人事经理与外部的人才招聘机构发生联系时,他就有了外部联络关系。

(2)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

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是指所有的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都要从外界收集和接受信息。管理者在信息传递方面也扮演了三种角色,即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通过各种公众媒体或与他人谈话来了解公众兴趣的变化或竞争对手的情况,被明茨伯格称为监听者角色;而向组织成员传递信息,就是传播者的角色;当他们代表组织向外界表态时,这类管理者就扮演着发言人的角色。

(3)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

扮演决策指挥者的角色,是指在组织各层次中拥有决策指挥权的管理者。他们的基本职责是负责组织或组织内各层次的全面管理任务,拥有直接调动下级人员,安排各种资源的权力。通常指各管理层的“一把手”。明茨伯格在决策角色中又划分出四种类型。一是作为企业家,管理者发起和监督那些改进组织绩效的新项目;二是作为局面驾驭者,管理者采取纠正行动应付那些未预料到的问题;三是作为资源分配者,管理者负有分配人力、物质和金融资源的责任;四是当管理者为了自己组织的利益与其他团体议价和商定成交条件时,他就扮演着谈判者的角色。

2、管理者的层次

按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地位划分,管理者可分为:

(1)高层管理者。指负责制定组织的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有权分配组织中拥有的一切资源的管理人员。在西方,企业中的高层管理者一般是指CEO,即行政首长(又译首席执行官),COO即业务首长(又译首席经营负责人)及CFO即财务首长(又译首席财务负责人)等。在我国工商企业中的经理、厂长,学校的校长,医院的院长等都属于高层管理者。

(2)中层管理者。指负责制定具体的计划及有关细节和程序,以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作出的决策和计划的人员。大公司的地区经理、分部(事业部)负责人、生产主管、车间主任等都属于中层管理人员。

(3)基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又称一线管理人员。具体指工厂里的班组长、小组长等。

3、管理者的技能

管理人员由于处于不同的管理层次和不同的管理岗位,其发挥作用的大小也不相同,但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是管理者是否真正具备了相应的管理技能,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1)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人熟悉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技术与方法的能力。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例如,在企业中,工程师、会计师、广告设计师、计算机程序员等被认为是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员。但在组织的管理中,是指管理者掌握或熟知某一专业领域的技能,并能运用其有效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技术技能的要求程度是不同的。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这些技能更为重要,因为管理者要根据这方面的技能来从事管理工作。

(2)人际关系技能

管理者要指挥协调他人的工作,这就需要管理者具有较好的人际技能,能够有效调动和发挥员工的工作热情,善于激励、引导和鼓舞员工的信心、能力完成艰巨的任务。

人际技能是指管理者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关系的技能,即理解、激励并与他人共事与沟通的能力。人际技能包含内容比较多,诸如管理者的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协调能力等都会直接影响其人际技能的发挥。因为管理者除了领导下属人员外,还得与上级领导和同事打交道,得不断运用沟通、说服、激励等各种手段和方法调动相关人员有效开展工作,完成任务。可以说,不论是哪一管理层次的管理者,掌握良好的人际技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必须在与上下左右进行有效沟通基础上,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组织的目标。

(3)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特别是对组织发展的远大目标、战略方向的把握及判断力,具体地说是指洞察组织与环境相互影响因素的能力、确定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以及权衡不同方案优劣势和内在风险的能力。具有这方面的能力要求管理者能够站在一定的组织高度,从组织的整体角度理解和促进组织的运行,能够快速敏捷地从混乱而复杂的动态情况中辨别出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准确地把握问题的实质以及可能出现的后果等。因此,管理者所处的层次越高,其面临的问题复杂,越需要其概念技能。

处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应掌握和应用的技能是有一定差异的,一般讲,高层管理者主要应掌握概念技能,能很好地理解组织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组织的战略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有清晰的把握和准确的定位,使组织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但是在组织中的基层管理者则需要有很好的技术技能,他也没有条件站在组织的全局的高度把握或关注组织的方向性问题,但是要在基层的作业环节有效带领团队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研究表明,不论是基层、中层还是高层管理者对他们同等重要的就是人际技能。

第三篇:精讲多练

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高三政治复习课课堂教学优化策略丁华娟 摘要:本文就高三政治复习,谈谈就教学实际如何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怎样才能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怎样才能改观目前高三政治成绩的不足,如何才能使“讲”讲的更透彻,“练”练的更到位?使之达到完美结合。

关键词: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近几年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我市许多学校的政治成绩开始下滑。对于这种情形,许多政治教师疑惑不已,我们已全力以赴,为什么高考成绩却不如人意?究竟症结何在?其中的许多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去深思。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只有一条,即课堂教学效益低,学生思维能力欠缺,最终造成了这种不理想的结局。优化高三政治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改善教学,已成为我们当前中学政治教研的迫切性课题。众所周知,高三的教学课型主要有三种:复习课、讲评课和练习课,而复习课在高三课堂教学的三类课型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研究复习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于提高高三教学效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从高三复习课教学模式的角度,结合当前高三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广大政治教师一起探讨复习课教学模式和具体的教学方法,希望能为高三政治教学,提供一些可以参考的办法和意见。

从这几年的听课调查中发现,许多教师在复习课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教师对第一轮复习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问题缺乏了解,认为第一轮只是抓好基础,而第二轮复习才是抓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容易人为地割裂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联系,只有知识传授,而无能力培养。

其二,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法单一。教师教学以讲授法为主,教师霸占了课堂教学的所有时间或绝大多数时间,教学成了一言堂。教师认为,高三复习内容太多,必须使用讲授法对学生灌输知识,提问、讨论、谈话、阅读等促使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方法都成了多余。这样的教学势必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被动,教师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由于缺乏适当的训练,学生在新情境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解题能力也不能得到应有的提高。

其三,个别教师的教学只是简单地重复旧知识,上课如同“炒冷饭”,学生听课则如同嚼蜡,无新鲜感,无趣味感。

其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只停留在对教材的浅层次的感性认识上,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教学缺乏理论深度,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理论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远远落后于高考对学生的历史理论和思维能力的考查要求。

其五,个别教师还“惟书”、“惟上”、“以本为本”,在许多政治问题上又未能吸取当前的研究成果,教学缺乏开放性。

其六,少数教师认为“复习”只是重现以前学过的知识而已,所以教学只不过是对旧知识的重新讲授,这使得学生“温故”却不能“知新”,不能对知识形成更进一步的认识。

1有些教师也注意通过练习的形式对学生加强训练,但他们在练习的设计、练习的时机、处理方法等方面的技能上有所欠缺,难以发挥练习的各种功能。

高三政治复习内容多,难度大;学生普遍基础薄,思维能力弱。教师要上好复习课,提高教学效益,必须首先对高考的命题特点、命题趋势以及《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以及高三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主要特征有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并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改善教学。高三政治复习课不同于其他年级的复习课,它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在教学目标上,高三政治复习课并不是单纯地“复习”旧知识,它要求学生既要“温故”,更要“知新”,既要巩固知识,更要对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提高思维能力、解题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需要强调的是,从考试改革的主要趋势来看,对能力的考查将得到进一步强化,所以高三第一轮复习务必要高起点,高要求,要强调学生理论层次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强化其灵活运用历史知识和历史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上,教师的讲解、讲授确实极为重要,在接受学习中也存在意义学习,但是布卢纳的发现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策略是教师所无法灌输的,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通过“发现学习”,通过探究、合作和体验,才能使学生实现能力和认知策略的自主建构。目前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中“发现学习”的方法主要有讨论法、谈话法、问题解决法、练习、阅读法等,这些学习方法的应用,势必要求我们教师在高三复习教学中打破“一言堂”。惟其如此,“知识”、“能力”、“思想教育”的三大目标才不会落空。

建议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做好基本概念掌握实、能力情感领悟实。

一、基本概念掌握实。领悟基本概念的内涵,,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在2011年试卷中,大部分试卷离不开对基本的核心知识的考查。《经济生活》较多考查的基本概念和重点有:效率与公平、市场与计划、纸币、价值与价格、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劳动者、财政的作用、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主干知识。 《政治生活》考查了我国政府职能和责任、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的地位、党的执政方式、我国的政党制度、我国的外交政策等。 《文化生活》考查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灿烂的中华文化、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 《生活与哲学》考查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等考点。 从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来看,试题的编制和答案的组织都贴近教材,部分试题甚至直接用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来命题。基于此,我认为高考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第

一、重视对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以不变应万变。如果对某个知识点一无所知或知之不全,一旦考到就很难得到高分,对于考点的理解,必须抓住概念―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 第

二、学会对重点知识的整合和重组,真正做到融合贯通。例如,要正确回答―如何看待农产品价格变动带动市场物价的变动‖必须对导致商品价格变动的各种因素都有所了解,包括商品的价值、供求关系、货币本身的价值、纸币的发行量、国家的政策、营销策略、消费心理等。 第

三、注重政治概念的敏锐性。近几年的政治高考往往迎着社会热点上,以现实问题为载体,设置一些新情景、新材料、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立意问题,所以,必须对热点问题予以高度关注。如2012年热点问题相关的概念有价格、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政府职能、党的领导、文化产业等等。

二、能力情感领悟实复习政治做到心领神会,心彻为知。

复习时注重结合真实的生活和情感,树立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政治学科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并不是教会的,也不是背会的,更多是领悟和体会。其实,政治高考复习也可以不枯燥乏味,高考也不是死记硬背条条框框。 2011年的江苏试题材料―iPhone所产

生的中美贸易差额‖ 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上海卷中―志愿者精神‖一题要求考生运用内外因关系原理分析评价某一高中生自述理由能否支持其观点,此题考查考生一致性评价能力,这是有别于一般的价值判断的评价能力。2011年高考山东卷的第20题展示了―好客山东贺年会‖的成绩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第21题说明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需要学生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第22题陈述了山东省建设新的山东省艺术馆和11000个文化大院等文化设施,引导学生关注山东发展。第

23、24题引导学生关注飙车、醉驾等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的兴衰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考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第37题选取侯海燕的先进事迹为情境材料,考查学生―怎样提高个人的社会公德修养‖通过材料的积极引导和设问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来倡导团结友善的精神,推动学生学习乐于助人的社会公德、奉献社会、等等。 另外,热点事件中:如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 居民生活阶梯电价、文化产业大发展、绿色新秩序、转变发展方式等。这些热点材料都可以立意积极而深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参与社会现实的思考。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来引领和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运用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辨别复杂的社会现象,培养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平时训练有素,把每次练习当高考才能指高考当成一次练习。注意答题技巧与规范。做选择题时要在审题的同步找出关键词和题目材料的主旨。通过―排误,表述不正确的和排无与材料无关的,选出表述正确的选项比较、对照找出正确并符合题意的答案。做材料题时审材料中心和关键词,从设问的角度切入,找到材料与所考知识的结合点,有条理地写出答案。注意写材料题的答案时,要全面具体、重点突出,恰当运用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等知识和术语,条理清楚的表述。

结合高三政治复习课的特点,以及中学政治《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教学要求,提出了“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下,整个课堂的教学活动按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分为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训练”两种活动(即“教”与“学”),同时通过谈话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的使用,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进而使“讲”与“练”实现有机结合。通过“讲”与“练”的交替进行,使问题逐个突破,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但“讲”与“练” 并没有严格的顺序要求,可先“讲”后“练”,也可先“练”后“讲”。需要注意的是,“讲”与“练”相互之间决不能是机械的重复关系(例如,在练习中,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直接从课本中,找到答案,这样的教学就是毫无意义的低效重复),两者应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基础知识的“讲”与“练”上,应抓“大”放“小”,削枝强干。那么,为什么“练”与“讲”必须交替进行?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于把课堂教学过程分为两个时段,第一段由教师主讲,第二段由学生练习。这种模式下的教学有几点不足。首先,这样的教学中,教师讲解的时间通常都远远超过学生训练的时间,有时因为时间问题,而把课内练习改为课外练习,既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容易增加学生学习负担。课堂内能解决的问题,决不能放到课后去解决,不要每一节课都布置大量的课外作业。教师只能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教材,做少量练习,以便消化已经复习的知识,或者预习将要复习的内容。而在笔者提出的模式下进行的教学,既能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又能让学生获得足够的训练,并能避免“一言堂”,教学效益大大提高。其次,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教师连续讲解的时间太长,形成长时间的单调刺激,对学生的大脑皮层产生抑制,使学生易于疲劳,注意难以稳定,思维的灵活性降低。相反,在“讲练结合”的模式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各种形式的训练,完全符合无意注意的“变化律”,这样的教学势必能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提高教学效益。另外,在笔者提出的模式进行教学,“练”的作用尤为突出。此时的“练”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及时反馈每一个小框题的教学,使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

1、真正的讲练结合,应该保证练习在课堂中所占的比例。很多教师都知道讲练结合效果好,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真正认真实施的很少,经常是讲着讲着就忘了时间,给练习的时间自然少了。所以,在备课时,应该严格地把练习时间写进教案,并严格按教案进行教学。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讲练结合。

2、真正的讲练结合,应该明白教学中讲和练的真正作用。

在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上,教师的讲解、讲授确实极为重要,在政治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布卢纳的发现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策略是教师所无法灌输的,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通过自主学习,通过探究、合作和体验,才能使学生实现能力和认知策略的自主建构。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消化和理解老师讲解的内容,才能慢慢把知识变成自己的。而且,学生在每次解出题目后,获得成功感,进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迎接下一次的挑战。

3、真正的讲练结合,备课是重点。

要保证练习在课堂中所占的比例,备课才是考教师的关键。在备课时,要讲透教材的重点,非重点内容可以略讲,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理解、掌握的问题可以不讲。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作精辟的讲解,使学生能从纷繁复杂的教材内容中理出头绪,抓住中心,并腾出一定的时间,加强基本训练,加强能力的培养。

“多练”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并加以指导,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练”,达到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精讲”可以让学生对新知识有初步的了解,而“多练”则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

4、真正的讲练结合,练习设计是难点。

练习设计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着手:练习形式方面,可以是课前预习,课间巧妙穿插有针对性练习,课后布置相关的作业,每次月考中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方面;练习内容方面,比如:课前预习题,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要求学生动脑动手,在重点内容上划上记号,使学生在阅读中懂得如何区分主次,抓住关键,掌握中心。待到教师精讲时,学生头脑中已经有了有关内容的基本框架,教学效果自然更好。课堂练习题,教师 要精心设计,我觉得边讲变练效果较好。把每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列出来,不要多,两三个就够了。每讲完一个知识点,立刻给一些有针对性,由浅入深的练习。课后练习题,再给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教师改作业后,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可以及时调整下节课的教学。

5、真正的讲练结合,分层教学是升华。因为学生基础和理解能力不同,所以,在讲解和练习的过程中,如果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分层讲解和分层练习,效果会更好。讲解上,可以用多个设问的形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或让他们按层次分组讨论。练习上,可以多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选择练习。

这样,既满足优生的“胃口”,又可以让差生找到自信。

“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关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气氛紧张活泼,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抓住了重点和关键,集中注意力进行思考,有利于培养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精讲”和“多练”这对相互制约的教学因素中,“精讲”是首要的条件,只有保证了教师的“精讲”,才能实现学生的“多练”的目的。一味的强调“多练”,忽视或者避谈“精讲”,“多练”就会成为乱练和瞎练,不仅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而且还会让学生在过分的自主中迷失自我,最终成为“放任自流”。

综上所论,讲练结合模式是符合现代教育理论,能适应当前教改要求的教学模式。只要领会其中精髓,在实践中灵活创造,扬长避短,科学设计运用,就能做到“真正的讲练结合”,就

能使政治教学在不断改革中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

2、陈桂生著:《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5、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第四篇:精讲八

第8章讲义

第八章 关税

本章在《税法Ⅰ》中约占10分左右,重点掌握关税的计税依据,从客观题上掌握关税的种类,关税计税价格的选择,关税的征收管理,关税的减免。 第一节 关税概述

一、关税的起源与发展(了解)

二、关税的概念(了解)

关税是由海关根据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以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商品税。 1.关税是一种税收形式。

2.关税的征税对象是货物和物品。货物是贸易性商品,物品是指个人随身携带入境物品。

3.关税的征税范围是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

三、关税的特点(掌握)

1. 征税的对象是进出境的货物和物品。

货物和物品只有在进出关境时,才能被征收关税。 2. 关税是单一环节的价外税。 关税的完税价格中不包括关税。 3. 有较强的涉外性。

四、关税的分类(客观题掌握)

(一)按征税对象进行分类,可将关税分为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

(二)按征税标准分类,可将关税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此外各国常用的征税标准还有复合税、选择税、差价税、滑准税。

其中,滑准税(滑动税)是从价税的一种特殊形式,当商品价格上涨,采用较低税率,而商品价格下跌则采用较高税率。(选择题掌握)

(三)按征税性质分类,关税可分为普通关税、优惠关税和差别关税 重点掌握优惠关税。

差别关税包括加重关税、反补贴关税、反倾销关税、报复关税,均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实施的。(单选题)见教材p261 第二节 纳税人及征税对象(选择题)

一、纳税义务人(掌握)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是关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推定人。

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包括该物品的所有人和推定为所有人的人。(多选题) 一般情况下,对于携带进境的物品,推定其携带人为所有人;对分离运输的行李,推定相应的进出境旅客为所有人;对以邮递方式进境的物品,推定其收件人为所有人;以邮递或其他运输方式出境的物品,推定其寄件人或托运人为所有人。

二、征税对象(掌握) 关税的征税对象是准许进出境的货物和物品。货物是指贸易性商品;物品是指入境旅客随身携带的行李物品、个人邮递物品、各种运输工具上的服务人员携带进口的自用物品、馈赠物品以及其他方式进境的个人物品。 第三节 税率的适用

一、关税税则制度(了解)

二、进口关税税率(多选题)

自2004年1月1日起,我国进口税则设有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普通税率、关税配额税率等税率形式。对进口货物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实行暂定税率。(选择题)

四、税率的运用(选择题掌握)

1.进出口货物,应当按照纳税义务人申报进口或者出口之日实施的税率征税。 2.进出口货物到达之前,经海关核准先行申报的,应当按照装载此货物的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实施的税率征税。

3.进口货物的补税和退税,适用该进出口货物原申报进口或者出口之日所实施的税率,但下列情况除外:

(1)按照特定减免税办法批准予以减免税的进口货物,后因情况改变经海关批准转让或出售或移作他用需补税率的,应当适用海关接受申报办理纳税手续之日实施的税率征税。

(2)加工贸易进口料、件等属于保税性质的进口货物,入经批准转为内销,应按向海关申报转为内销之日实施的税率征税;如未经批准擅自转为内销的,则按海关查获日期所实行的税率征税。

(3)暂时进口货物转为正式进口需补税时,应按其申报正式进口之日实施的税率征税。

(4)分期支付租金的租赁进口货物,分期付税时,应按该货物原进口之日实施的税率征税。

第四节 关税完税价格(重点掌握)

二、成交价格的调整项目(计算题重点掌握)

(一)未包括在进口货物的实付或者应付价格中的费用,应计入完税价格(计算题)

以成交价格为基础审查确定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时,未包括在该货物实付、应付价格中的下列费用或者价值应当计入完税价格: 1. 由买方负担的下列费用:

(1)除购货佣金以外的佣金和经纪费。 (2)与该货物视为一体的容器费用; (3)包装材料费用和包装劳务费用。

3. 买方需向卖方或者有关方直接或者间接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但是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特许权使用费与该货物无关;

(2)特许权使用费的支付不构成该货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条件。 见教材p267

(二)进口货物的价款中单独的列明的下列税收、费用,不计入该货物的完税价格:

1. 厂房、机械、设备等货物进口后发生的建设、安装、装配、维修和技术援助费用,但是保修费用除外;

2. 进口货物运抵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后发生的运输及相关费用、保险费;

3. 进口关税、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及其他国内税; 4. 为在境内复制进口货物而支付的费用; 5. 境内外技术培训及境外考察费用。

三、加工贸易内销货物的完税价格(选择题)

四、特殊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一)运往境外修理的货物(单选题)

运往境外修理的机械器具、运输工具或其他货物,出境时已向海关报明,并在海关规定期限内复运进境的,应当以海关审定的境外修理费和料件费,以及该货物复运进境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估定完税价格。

(二)运往境外加工的货物(单选计算题)

运往境外加工的货物,出境时已向海关报明,并在海关规定期限内复运进境的,应当以海关审定的境外加工费和料件费、以及该货物复运进境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估定完税价格。

(三)予以补税的减免税货物(单选计算题)

完税价格=海关审定的该货物原进口时的价格×[1-补税时实际已进口的时间(月)÷(监管年限×12)] 公式中,补税时实际已进口的时间按月计算,不足1个月但是超过15日的,按照1个月计算,不超过15日的,不予计算。

五、进口货物相关费用的核定(了解)

六、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单选题)

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由海关以该货物的成交价格为基础审查确定,并应当包括货物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输出地点装载前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

(一)以成交价格为基础的完税价格(单选计算题) 下列税收、费用不计入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1.出口关税;

2.在货物价款中单独列明的货物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输出地点装载后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

3.在货物价款中单独列明由卖方承担的佣金。 第五节 原产地规定(了解) 第六节 关税减免

关税减免分为法定减免税、特定减免税和临时减免税,重点掌握法定减免税。 见教材275页。 第七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重点)

一、从价税应纳税额的计算(重点掌握)

关税税额=应税进(出)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税率 注意从价征税应纳税的计算与增值税、消费税相结合出题。 第八节 关税征收管理

一、关税缴纳(掌握)

纳税人应当自海关填发税款缴款书之日起15日内,向指定银行缴纳税款。如关税缴纳期限的最后1日是周末或法定节假日,则关税缴纳期限顺延至周末或法定节假日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单选题)

关税的纳税义务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在国家税收政策调整的情形下,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海关总署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单选题)

二、关税的强制执行(计算题)

关税滞纳金=滞纳关税税额×滞纳金征收比率×滞纳天数 滞纳金的起征点为50元。 滞纳金比率为每日万分之五。

三、关税退还(多选题)

按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进口货物的纳税义务人可以自缴纳税款之日起1年内,书面声明理由,连同原纳税收据向海关申请退税并加算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息,逾期不予受理:

1. 海关误征,多纳税款的。

2. 海关核准免验进口的货物,在完税后,发现有短卸情形,经海关审查认可的。 3. 已征出口关税的货物,因故未将其运出口,申报退关,经海关查验属实的。

四、关税补征和追征(了解)

五、关税纳税争议

纳税争议的申诉过程:纳税义务人自海关填发税款缴款书之日起30日内,向原征税海关的上一级海关书面申请复议。逾期申请复议的,海关不予受理。海关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以复议决定书的形式正式答复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对海关复议决定依然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单选题) 本章总结:

1.关税这一章作为进口货物的计税依据重点掌握计算题。

2.进口货物的适用税率和完税价格确定的其他方法(见教材p266,注意多选题)。 3.关税征管中关于滞纳金的计算和关税的计算结合容易考单选计算题。 《税法1》一共介绍了八章内容,第一章所占分值较大,应重点掌握;第二章增值税所占分值很多,重点把握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增值税的出口退税,并且结合第三章消费税来掌握;第四章营业税和增值税可以结合出题;关税所占分值比重也较大;资源税可以和增值税结合出计算性题目。

在学习过程中要分清主次关系,掌握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特点,应针对每章的核心考点加强习题的练习

第五篇:精讲巧练[推荐]

精讲巧练、示范准确——中小学体育课的讲解与示范

学习日志

讲解与示范是体育教师传授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是 体育教学中最普通、最直接,应用最广,而且最为重要的直观教学方法, 也是使学生建立正确技术概念的途径之一。讲解与示范是体育教师教学的基本功,教师讲解、示范的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体育教学提倡精讲多练,就是在体育课中讲解不能占用较长时间。讲解时要做到目的明确、术语规范、时机恰当、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有启发性、有层次性。讲解要抓住所教内容的重难点,就所教技术动作结构而言,可先讲解所教的动作技术的重点,再讲解各技术环节。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技术概念。用最精炼的语言(术语)、最短的时间,把技术动作的概念、要领直观形象地讲明白,把各种活动办法有层次地交带清楚。使学生一听就懂,便于理解、记忆。在教学中可以用口诀强调重点动作。例如,行进间单手肩上上篮(俗称“三大步”上篮)的上篮步伐:“一大二小三上篮”。讲解也可以结合提问进行教学,它能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分析、判断动作的正确与错误。教师的示范就是最直观、最形象和最生动的向学生演示技术动作,让学生了解动作的结构、顺序、形象以及要领和方法,从而更好地进行模仿,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示范,对关键技术动作可以反复示范,示范的位置要根据学生队形、动作性质以及安全的要求来选择最佳位置进行示范及带领学生练习。示范的方向,应根据动作的结构和要求、学生观察动作的部位而定。示范与讲解应结合运用,两者结合运用能够缩短学生对技术动作的认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讲解与示范结合起来运用,才能让学生对技术动作建立完整、正确的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提高练习效果。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p2p原理精讲范文】相关文章:

p2p定义范文05-18

p2p和理财范文05-23

p2p的定义范文05-23

p2p金融平台范文06-06

p2p理财服务范文06-06

网络理财p2p范文06-06

中美p2p差异范文06-06

p2p平台分析范文06-06

p2p融资平台范文06-06

怎么安装p2p范文06-06

上一篇:必备古诗75首范文下一篇:优秀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