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是家长夸出来的

2022-12-13

第一篇:好孩子是家长夸出来的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一次,我去听一位家庭教育专家的讲座,其中一句“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而不是批评出来的”引发了我的深思。很多父母每天只盯在孩子的缺点上,不断的批评指责孩子,使孩子产生一种自卑感,进而导致孩子不自信,没有上进的动力,这样是不可能改变孩子的。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和缺点,父母要把孩子的优点逐渐放大,时间长了,优点就固定下来了,这样他的自我价值就会升高,进而会产生自我完善的欲望。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是成功的家庭教育的真谛。

那么如何恰当的夸孩子又是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夸多了怕孩子骄傲,有些话说出来孩子又觉得父母虚伪,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其实表扬孩子是有技巧、有原则、还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的。第一,表扬要具体,父母应该具体的指出孩子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取得了进步,而不是泛泛地说:“做得不错,继续努力”。表扬得越具体,孩子就越清楚哪个地方做得好。比如,孩子写完字后,我们要挑出其中写得好的对他说:妈妈喜欢这几个字,看起来很干净、很工整,没有出格。”这种真诚的有内容的夸奖孩子是很容易接受的并且下次会把其他的字也写得越来越好。第二,表扬孩子付出的努力和取得进步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比如,孩子考完试取得了好成绩,这个时候很多父母会说“你真聪明!”这种敷衍泛泛的表扬是不合适的,应该夸孩子用心看书,努力背诵,很用功,考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其实聪明与否不是孩子所决定的,大人的重点应放在奖赏孩子认真努力的行径上,这样他会意识到好成绩是由踏踏实实的准备而来的。第三,不要事先表扬,要事后鼓励。有很多家长在孩子考试之前经常说:我相信你,你肯定能考好,爸妈等你的好消息。这样看似鼓励表扬的话实际上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很多考生临场发挥不好都是由于孩子心里承受太大的压力所致。考前父母的态度应该这样告诉孩子:考试就像平时做作业,要有平常心,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即可。在考试过后,如果考好了,就要肯定他平时的努力和认真复习的过程,如果没考好,或者遇到比赛失败等现象,这时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肯定、支持和鼓励,这是培养孩子良好心理素质和敢于尝试直至成功的关键时期,从失败中建立起来的成就感会让孩子变得更加的自信强大。第四,要人前表扬。很多父母习惯性的在人前夸别人孩子,贬低自己的孩子,这样最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了。想让孩子有自信,一定在人前表扬他,诚心诚意的把孩子的性格中的闪光点、行为上让人欣赏的地方说出来,让孩子真正的感觉到你为他骄傲。比如,生活中的一点点小事,像会主动帮你倒垃圾、主动帮你拿东西或者说话很有礼貌等等,但要注意的是不是人前炫耀孩子的成绩,否则孩子会变得爱炫耀或自傲。第五,不要用物质交换,很多家长经常说如果你考高分我就给你买山地车、买高档手机、游戏机、带你去旅游,如果考不好就哪儿都不要去,在家补习功课,这种是典型的“有条件的爱”,这种有条件的爱会直接导致孩子根本学不会感恩,学不会自律,也产生不了安全感,我们必须把对孩子的爱和孩子的行为分开,即使孩子做了错事,也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无条件爱他的,接下来要语重心长的谈心,鼓励他不要灰心并告知接下来怎么做。教育孩子是天底下最难的事情,所以天下父母要有耐心,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今天表扬一下,明天又开始批评了,控制不住自己。要想改变孩子必先改变自己,真诚的表扬孩子,平等的尊重孩子!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一个不舍得赞美孩子的家长,往往会使孩子变得令他们无法赞美。”一个长期得不到别人认可的孩子,他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认可自己?特别是在周围充斥着质疑声时,父母一句温暖的认可、及时的表扬显得尤为可贵和重要。学会恰当的表扬孩子才是教子成功的法宝!

龙文教育第一届“龙文杯”教育征文大赛入选作品

原标题:《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作者:刘丹丹

城市:北京

第二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大全)

,好孩子是考出来的

一、关键词:肯定、鼓励、赞扬

二、背景:艺术班的学生在老师的心目中是另类、张扬、无拘无束,很难

管教。如果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平时言谈举止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就是这么评价他们的,那么学生自己也会认为自己如此。后果就是,我就这样了,破罐子破摔,甚至会往更坏的地步发展。

我接手艺术班班任工作后,决定用肯定、鼓励、赞扬等手段来欣赏他们,给艺术班的学生戴上高帽子,让他们觉得在班任心目中他们是优秀的、好学生,在他们想做什么坏事时会觉得不好意思,时时、处处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他们就成了不错的、遵规守纪、积极向上的好学生。

案例一:肯定

艺术班学生考完术科,回到学校准备文化课学习,备战高考的第一节班会课,我是这样上的。首先肯定他们大半年在外地学习术科,付出大量的心血和精力,非常辛苦和不容易。第二,辛苦的付出肯定会获得回报,相信他们的术科成绩一定不错,静等佳音到来。第三,班任肯定他们用不到白天的奋斗,用自己全部的、百分之百的努力,文化课一定会达到自己投考院校的要求。第四,得出结论,我们艺术班的学生绝大部分都能考上本科院校,甚至会会有许多重点本科院校。那么我们艺术班的升学率可以和实验班相媲美。我们就是另一个实验班,我们应有实验班学生一样的实力,我们一定会有实验班学生的素质,我们应高标准,严要求自己。不让学校、学生、老师看低我们,我们不比实验班学生素质差。我们要改变全校师生对艺术班学生的看法。经过这样反复教育与肯定,艺术生从心底自我肯定,从而也就从言行上约束自己,慢慢地,成为一种习惯,也就成了好学生。

案例二:鼓励

艺术生刚回来不久适逢东北三省一联考试,许多学生认为自己文化课荒废太久,参加考试打不了多少分,怪不好意思的,决定不参加考试。我鼓励学生参加考试,相信自己,即使自己得分低,也是正常的,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更重要的是摸一摸自己的底,自己现在的文化课是一个什么水平,好在下一步确定自己努力的目标。在我的鼓励下,绝大多数学生都参加了一联考试,而且是自己真实的成绩。一联成绩出来后,成绩比学生自己想象的要好,学生的信心也大增。我趁热打铁,鼓励学生吧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鼓励他们给自己定下提高的目标,争取二联实现,一步一步把自己的文化课成绩提上来;稳步提高,不要急于求成,反而欲速则不达。在我的鼓励与指导下,艺术生的文化课成绩稳步提高,在2012年高考中,他们绝大多数学生文化课成绩在300分以上,400分以上学生有四人,达到了重点院校文化课的分数要求。

案例三:赞扬

艺术班学生从三月份组建后,学生的纪律越快越好,学生无论是班干部的工作,还是学生日常规表现,如果有谁不小心犯错,会非常惭愧地主动找我承认错误。而我也会在班级,尤其在班会课上,非常真诚地赞扬他们,表

达老师对他们的感谢。有一周我班与流动红旗擦肩而过,学生非常遗憾,在下一周,当艺术班终于赢得一面流动红旗时,学生激动地与我分享着他们的喜悦,他们的自豪。

艺术班学生的上课纪律,尤其晚自习的纪律非常好。晚自习一直以来都是一点声音都没有,可以说鸦雀无声。各位任课教师也愿意到我班坐班,非常省心。后来,作为班任的我习以为常,不再赞扬他们时,他们会对班任的我夸说,老师咱班晚自习纪律多好啊,一点也不比实验班差;老师咱班比上届艺术班好多了等等。

心得: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正面的鼓励、激励、肯定、表扬的教育效果要比反面的批评、否定、责骂效果要好得多。暗示的作用非常大,肯定学生,学生会觉得自己很好;否定学生,学生会觉得自己很糟。这样的暗示作用的效果美国早已有人做过成功的实验。

但我们教师,尤其班主任,眼中更多地是学生的毛病与不足,更多是批评与责骂。而很少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而且更吝啬我们对学生的表扬。我们应努力在工作中用正面的教育带动学生改掉自己的毛病,师生关系会更融洽,教育效果会更好。

第三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读后感

读《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有感

沁阳一小刘艳萍时代在变,观念在变,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必须随之改变。作为新时代的父母应该懂得以欣赏的眼光和平等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孩子。

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就要学会夸奖孩子,所以我们要用“夸奖”的方法培养出孩子“乐”的兴趣。在孙京媛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中,广义上使用“夸奖”一词,其意思包括“鼓舞”、“鼓励”,也就是“表扬”、“赞扬”、“理解”、“支持”„„夸奖是成功的催化剂,是最有效、最轻松的教子秘诀。掌握好夸奖这个法宝,就抓住了孩子成功的关键!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不愉快。这时,孩子可能会表现出自信心不足及学习情绪的低落。父母如果能够在此时适时地给予孩子欣赏、鼓励和支持,对孩子来说不仅是一种力量,更多的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同时也增加了孩子对父母的感情及信赖。这本书从9大重点通过不同的事例讲述了如何让孩子更加成功:欣赏你的孩子,其实天才就在你身边;正面教育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父母赞赏孩子必备的10种技巧;错误的表扬将会适得其反;父母最大的错误就是不允许孩子犯错误;责备只能给孩子带来身心的伤害;在批评中表扬,在表扬中批评;父母也要经常自我反思;让孩子先成长再成功。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认识到作为家长,在使用夸奖这个利器时要发挥我们的智慧,准确地把握好尺度和方式。只有这样,夸奖才

能产生最好的教育功效。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到以下几个适度:

1.夸奖时的感情流露要“浓淡”适度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孩子稍微有一点进步就欣喜若狂、赞不绝口,甚至是广为宣传,久而久之,必然助长孩子的自满情绪。事实上,语言、表情、目光、动作都可以用来表达赞赏,但在夸奖孩子时,应高度重视情感的作用,尽量做到“浓淡”适度,有时对孩子轻轻的一个微笑,也会起到许多赞美之词难以起到的作用。

2,夸奖时采取的方式要“虚实”适度

对孩子的评价应该是公正、准确的。但是,夸奖作为教育孩子的一种多功能手段,在具体运用中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即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下,允许有一点“虚”的内容。这里的“虚”主要指的是两个方面:第一,是对事实的适度夸张。例如,孩子纯粹因为好玩,挥着扫帚在院子里“扫地”,家长此时明知如此也不必点破,应及时表扬他爱劳动的行为,这种夸张有益无害。因为它既是对孩子正确行为的肯定,又可以让孩子知道,劳动是一种美德。第二,是对孩子将来的期望。例如,孩子的美术作业老做不好,每次总得低分,心里很自卑,这时家长就可以这样跟他说:“你现在还没有掌握方法,以后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去画,肯定会画得很好!”这种鼓励尽管超越现实,但对孩子来讲却是必不可少的。

3,夸奖时的点面关系要“结合”适度

孩子取得一些进步,家长应该针对进步的点进行着重的表扬和夸奖,适当的外延是可以的,但要控制好范围。比如说孩子最近的学习成绩有进步,就针对这方面重点表扬和鼓励,乃至奖励;即便这里

面有一些偶然因素,家长仍可借机对他的学习态度和自觉性等方面进行鼓励,这可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但家长切不可由此认为孩子一好百好,把他夸得跟天仙似的,而忽视或掩盖了他在劳动或纪律等方面的不足,这对孩子有百害而无一利。

总之,只要我们发挥自身的智慧,把夸奖提升到艺术的高度,运用中做到以上几个“适度”,那么,夸奖在教育孩子方面就是一件很好的“利器”。但仅靠这个利器还不能教育好孩子,因为还缺乏另一利器——“批评”。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历来都是主张教育孩子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但两者缺一不可。如果片面强调“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就是无论孩子怎么做,即使犯了错误,也要说“好好好”,即使批评也是轻描淡写、隔靴搔痒,那就大错特错了。正确的做法是:当夸则夸,对孩子每一点细微的进步、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应及时给予夸奖和鼓励,让孩子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促使他不断进步;当批则批,对孩子的错误行为、错误想法,在注意方式方法和策略的前提下,应及时给予批评和纠正,让孩子明辨是非、知耻后勇,促使他改正错误,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第四篇: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语言评价在体操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时间是学生进行身体练习,不像其他学科,可以通过纸笔测试来表现自己,体育课堂上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表现的明显而频繁的应答关系——学生以动作应答老师的施教,老师则应对其动作予以语言评价。多样,生动,丰富的语言评价,能使学生如沐春雨,使整个课堂充满勃勃生机。语言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就像电影中的慢镜头或特写镜头,能刺激感官,发人深思,能够让参与者在评价中,享受成功,认识自我,明确是非,升华感情。

体育常用评价语言共有六种:

1.激励性语言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表现有明显进步时,教师应及时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评价,并适当给予方法的指导,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如:“你瞧!比上次进步多了!再来一次!”“你真勇敢,再做一次给大家看看!”“相信你,你一定能做得更好!”

2.赏识性语言

当发现学生“闪光点”时,教师要及时抓住时机并运用赏识性语言进行评价,让他们的良好表现在赏识中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优秀。如:“对!”“非常好!” “OK!你最棒!”“你的行动说明你是最优秀的!”“我赞成你的想法!”

3.启发性语言

当学生讨论问题或进行尝试性练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用启发性语言进行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动脑,去探究、去发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你的想法不错,可有没有想一想,换个方向运球会怎么样?”“他说的很对,但最重要的一点没说到,大家帮他想一想?”“他的动作象什么?好在哪儿?”“这个动作如果是你来做,该怎么做?”

4.建议性语言

当学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经过努力依然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时,教师应主动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所在,这时可运用建议性语言进行评价,提供解决问题的

方法。如:“跑得快多了,把大腿再抬搞试一试?”“起跳快一些,你看看能跳多远?”“出手速度快,成绩会不会提高?”“如果你加大步幅,成绩可能会更好的!”

5.期望性语言

当教师发现学生有潜力可挖或新有改过时,运用期望性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更容易产生“暗含期待效应”,会进一步地激励学生向预设的学习目标去努力。如:“今天你有了好的开始,以后一直这样就会达到成功的终点!”“只要你继续努力,一定没问题!”“你已经改掉一些毛病,我相信你一定也能改掉这个毛病!”“你能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给老师看吗?”

6.反思性语言

单个进行小结时,用反思性语言进行评价,会促进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想一想,老师今天为什么对你的课堂表现不满意?”“这样的动作能做吗?想一想,是不是很危险?”“说得好,还有谁愿意帮老师总结一下的?”“我对同学们的很满意,你们自己感觉呢?”“玩得真开心,请你告诉我有什么体会?”“帮我想一想,你们的意见对我很重要!”

下面是我在体操教学中怎样运用语言评价的案例:

体育课上,学生分四小组进行练习肩肘倒立,练习了几分钟后,我看到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默,有的女生坐在地上,有的男生做起了难度比较大,并且比较危险的动作。这时,我没有批评学生,而是集合学生,讲解了肩肘倒立的评价标准:优:倒立展髋充分,身体伸直,姿态好,倒立稳。良:倒立展髋较充分,身体较直,姿态好,倒立较稳。中:倒立展髋欠充分,身体不够直,姿态欠佳,倒立欠稳定。差:倒立不直,展髋超过45度,完不成动作。各小组分开练习5分钟,然后各小组进行比赛。这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各小组的同学在练习的过程中,对照评分标准进行小组互评,纠正错误,教师轮流指导,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的评价,有一位叫李叶的女同学,她胆子小,缺乏自信,我就鼓励她:你能行,加把劲胜利就属于你,试一试,老师帮助你,棒极了,教师率先鼓起了掌。经过练习,她掌握了动作要领,克服了困难,获得了自信。课后小结时,教师问,谁是本课之星呢?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李叶。在以后的体育课中,我发现李叶同学变了,变得主动积极,变得勇敢,并且在校运动会上还取得不错的成绩。

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应用丰富的语言评价,能刺激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在这个案例中,将语言评价与目标激励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气氛活而不乱,同时在教师指导和激励下学生能树立学习自信心

第五篇: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

2010年7月9日视频培训:好学生是鼓励出来的一头来自印度的大象名叫伏兰特,是一家马戏团的明星演员,既温和又敬业,但辗转各地多年后,有一天它却无缘无故“发疯”了,给马戏团和观众们带来不小的威胁与麻烦。当地警官要求马戏团老板处死它,老板无奈答应了。临刑前有一位戴礼帽的小个子先生匆匆赶来,他竟要求老板给他两分钟时间治好大象,并自愿立下生死文书。老板同意后,这位先生进入铁笼,他果真只用两分钟就治好了这头“疯”象。所有观众起立鼓掌高声欢呼,马戏团的明星伏兰特得救了!小个子先生尔后感情深沉地对老板说:“大象伏兰特没有发疯,它只是思念故乡,它想回去,所以我用印度语同它谈了一会儿心。它从小在印度长大,太想念家乡了……”马戏团老板后来细看生死文书的签名,发现这位小个子“医生”竟是英国一位有名的作家和诗人,1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水珠

日本的科学家们曾做过这么一个有趣的实验:取同样材质的大米,在一口普通的电饭煲里煮熟,而后将这些在同等环境下生长起来,在同等温度下完成升华的饭粒盛装在同等大小的瓷碗里。当然,瓷碗的材质也并无差异。最后,用保鲜膜覆盖。

不到片刻,保鲜膜的内里便结满了澄明的水珠。此刻,他们需要做一个让众人大跌眼镜的举动——在不同的瓷碗上贴上不同的标签。说是标签,实质是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言语。譬如,你很美丽,你很漂亮,你很丑陋等等。

三个瓷碗上皆是讽刺、打击的言语,唯独其中一个瓷碗被贴上了“你很漂亮”之类的赞美的话语。很多人会想,这不是多此一举?难不成,人类的语言可以改变米粒发霉的周期? 对!你说对了!这些只属于人类的语言确实可以改变米粒发霉的周期!

通过镜头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在第四天清晨的时候,那三个被贴上恶毒之语的瓷碗里的饭粒,已然失去了光泽。水珠也由原来的澄明变成了散乱的雾气。而那一个被贴上赞美之辞的瓷碗里的饭粒,却变得比初始更为动人。

一个星期之后,三个被讽刺粘身的瓷碗里的饭粒,均已泛出微微的霉黑。而那一个被赞美附体的瓷碗里的饭粒,依旧保持着当初的模样。

两个星期之后,三碗原本只是微微有了霉黑的米饭,无可避免地尽数成为了乌黑,水珠消失殆尽。此时,令人不可想象的事情终于发生了,那一碗贴有“你很漂亮”之辞的饭粒,直到此刻,才微微显露出不易察觉的霉灰。保鲜膜的内里,水珠像群星护月一般淤积在一起,一颗稍大的水珠周围,聚满了洁净等分的小水珠。

没有人不为这样的景状而感到诧异,百思不得其解。也有人提出揣测,这可能只是事物发展的某一个巧合,也不能就此论断,这些没有生命的物体,却真真实实地能听懂仅属于人类的语言。

这类实验,仅在去年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名叫《拯救危机》的栏目里就做过数十个。鲜花,冰块,水珠,等待。

结论是,只要与水有关的物体,这个实验,就一定能成立。

于是,我们不得不回头想想,自己家中整日顽劣淘气的孩子。他们的身体里,不也流动着一股与水一样的液体吗?既然,那些不能言语,不能感受到疼痛、忧伤、快乐的液体尚能知晓

人类所要表达的意图,产生不同的反应,那么,我们自己的已经会大哭大闹、大悲大喜的孩子,又当如何?

没有一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坚强、独立。可事实,往往让人失望。因为,没有一个聪明的孩子在自己的幼年时期不顽劣,不任性,不调皮。可我们所采取的治愈手段是什么?言语攻击?抑或变相暴力?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水珠。他们从呱呱来到这个尘世,就已经具备了一颗流动的心。你如若渴望他们坚强、勇敢、独立,那么,你首先就必须做到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 教育者的责任就在于通过尊重、鼓励、激发、唤醒的方式让它能够高效运转起来。

赞美,就是这样一种神奇的力量,会让自然界的水珠都为之动容。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一句赞美的话能当我十天的口粮。人们对赞美的渴望是最持久、最深层次的需要。赞美,曾经让许多人的生命,有了奇迹似的改变。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持着一种古老的仪式,当族里的某个人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其站在村落的中央,整个部落的人都会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用述说他身上优点的方式来“教训”他。这种赞美,唤醒了犯错者自省向上的灵魂,无疑是最智慧的“批评”方式。成年人尚且需要赏识,而爱犯错误的小孩子更需要赞美。因为赞美里面的赏识和爱,会让孩子这颗晶莹剔透的“水珠”得到滋润,永不干涸!

物有优劣,人有长短;避其短靠批评,扬其长赖表扬。表扬作为育人的重要手段,常被教育者使用,使用得当,则激人奋进,使用失当,则适得其反,所以表扬应该讲究艺术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自信心、进取心,不屈不挠,不卑不亢等良好品质,主要是在教师的教育和培养下发展和形成的。其中班主任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心灵进行恰当的点拨、诱导、启发、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动机,增强其上进心和责任感,发展其良好的品质。明代教育

家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

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鼓励”是孩子成长中的精神食粮

曾在《读者》上看到一篇教育孩子的文章,大意是讲一个男孩子上幼儿园时非常活泼、好动,老师很生气地对他的母亲说,这个孩子太难管了,简直就不能安静地上一节课。妈妈听了心里很难受。当儿子怯怯地问妈妈老师对她说了些什么时,妈妈却故作轻松地说:“老师说你现在可以安静地听一小会儿课,如果你再认真点,就可以完整地听一堂课了。”孩子听了后,没说什么,但之后,他在课堂上真的安静了许多。当他上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母亲都用同样的方法鼓励孩子。孩子在母亲的鼓励下,考上了理想的重点学校。在孩子到大学报到时,他给母亲写了一封信,信上写道:妈妈,我非常感谢您这么多年来对我的鼓励。因为我知道我从幼儿园起,就不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但是您从来不批评我,放弃我,总在鼓励我,让我找回了自信,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当我看到这篇文章时,我有种落泪的感觉,为他的母亲,为他的儿子在成年时写给母亲的信。当然,孩子的成功,母亲在其中肯定付出了很多很多。一句话的力量只是他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精华。孩子的成长需要从各类食品中汲取各种营养,使他们的身体更加健康,那么支持他们的精神营养品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是“鼓励”,一种不断进取的“鼓励”,包括老师的鼓励,家长的鼓励,来自于外界的鼓励,使孩子从小就对未来充满希望,伴随他们克服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前段时间阅《读者》读到一则短文,内容大概如此:有两个小组的文字爱好者,每组三人,做文章大家讨论。A组的人每次互相给彼此的文章以很高的评价,找出文章的可取之处予以鼓励,大家士气高涨,写作之情绪飞扬。而B组的三人每次做完文章,互相指责,找出文章的缺点和败笔,意在吸取教训。大家颇受挫折,总觉自己的文章不够完好。十年后,A组

的三人都成了有名的作家,而B组的三人仍然在指责着彼此文章的缺陷。

很显然,A组的三人在得到朋友的鼓励后激起了创作的热情,而B组的三人只能得到朋友的建议,意在找出问题修正缺陷。心里学讲,A组的人受到了鼓励,而B组的人却是受到了打击,他们的创作激情被遏制了,创作不就是靠的激情吗?

鼓励在儿童教育问题上越来越明显的提到议事日程。记得有这样一则故事:老师每开家长会,必要挑足学生的缺点报告家长,利在促进学生的进步。

同学某本是个学习中下等的学生,理所当然,他妈妈每次开会都被老师告之以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位同学的妈妈并没有因为老师的告状而谴责儿子。相反,她隐瞒老师的批评,只给儿子以鼓励:老师说你比上次进步了,上课爱发言了,你一定能考上高中了。这位同学在他妈妈的鼓励下一直走向进步,老师并不明就理,仍试之同法,在家长会上依样夺取所有学生的骄傲。

这位同学的妈妈依然每次为儿子准备着一份份编制好的鼓励。直到考大学前一次,老师仍是一样的口气:你别指望太高,加紧努力,你儿子也许能考上普通的大学。这位母亲没有以老师的话告之儿子,她只轻描淡写地说:老师说,凭你,一定能考上重点大学。这位同学在其母亲的一再鼓励下,最后终于考取了全国一流的某重点大学。其实,凭这位学生的资质真不是很好。但他却在母亲的一再鼓励下赢得了最终的成功。

我想如果他知道了这件事情背后的秘密,他也会为自己的成绩而赞叹不已的,也会继续为自己而鼓励,为他的孩子而鼓励。因为他的母亲教给了他努力,教给了他自信的源力——鼓励。

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表扬真正起到教育、激发、强化的作用,就必须讲究艺术性。

1.表扬的程度要和学生的行为相符。

表扬要围绕教育目的和激发良好行为而进行,避免印象看人,既不应“有功不赏”,也不应“无功而赏”。

2.表扬要及时。

学生取得一些进步时,要立即给予表扬,即时强化,这一方面可坚定学生继续良好的行为的信念,又一方面可推动其他学生去做让人赞扬的事。

3.表扬的方式和方法应灵活多变。

表扬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同样做一件好事,对好的学生,只要向他点头、微笑即可,对一贯表现不好的学生,则应大张旗鼓的表扬,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引导,增强其自信心,并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表扬有的要直接表扬,有的要间接表扬,需要间接表扬时,直接表扬就像阳光直射一样,叫人不舒服。有的需要口头表扬,有的需要书面表扬;有的需要随时表扬,有的需要阶段表扬……总之表扬的运用要灵活多变。

表扬就是鼓励、激发和勉励。人人都有自尊心,乐意听表扬的话,这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突出表现,通过表扬,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态,进而激发起良好的行为导向。

表扬也并非尽讲好话,表扬与批评是教育的统一体。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肯定积极因素,以表扬为主;但对其消极因素也不能放过,合理利用批评方式,使消极因素化为积极因素。这样只会产生对立的情绪和相反的效果。表扬中的希望,本身就是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批评”。

表扬应注意的事项:

一、表扬要实实在在

要在深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对事实进行客观公正的表扬,不能随意夸张。如果尚未搞清事情的真伪、表扬不准确,不仅达不到效果,反而会影响教师的威信。

二、表扬要把握时机

一般来说,表扬要及时,只有及时的表扬才能强化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和自卑感强的学生。一旦发现值得表扬的事件就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激发其树立自信心,否则表扬晚了,就失去效果。当然,也不是都必须马上进行表扬,如对有高傲情绪的学生,就不要轻易地进行表扬。

三、表扬要注重细节

如果是一般的、言之无物的表扬难以产生鼓动性和影响力。例如:“你最近学习有进步了”、“你关心集体了”等等缺乏具体内容的表扬,效果不好。如果针对学生某一具体的进步进行表扬,例如:“你近日课堂上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勇于创新,老师为你自豪,你表现棒了!”“你近日能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并且书写规范而整洁,要倍加努力,奋发向上。”这样的表扬内容具体,一定会有好的效果。

作为金笔作文教师还要通过自己仔细的观察,发现学生身上值得表扬的但却比较隐蔽的优点进行表扬,对学生也是极大的鼓励。例如,“听说你最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并积累了许多优美的词句,希望你能持之以恒。这样,不但开阔了你的视野,而且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写作能力,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最近你的书写进步很大,听说你每天坚持练习,要是你能持久下去,将会写一手漂亮的字。到那时,老师会为你骄傲的!”真挚的表扬加上适当的鼓励,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各方面都关心自己,前进的动力就会自然增大。

四、表扬要恰如其分

如果表扬度掌握不好,过分夸大,“你简直聪明过人,谁也比不上你了”等等过分表扬之词就不会有好的效果;如果使学生常常受表扬,也会使他们沉溺于表扬而缺乏创造性;如果不值得表扬而被老师表扬了,又会使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你能每天送给学生100顶“高帽子”吗?

如果你能,那么你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好老师,你会感受到来自学生的许多惊人的奇迹和感人的故事。

有人说,学生调皮捣蛋,老捧着他们怎么行?其实你只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把他们当朋友,去欣赏他们,你一定会发现学生中的许多优点和可爱来。

有人认为,给学生表扬多了,他们的尾巴就上了天。可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经拿两个班做实验,一个班专门批评,另一个班专门表扬,结果,受表扬的班的智力水平、成绩状况均好于另一个班。

还有人认为,这不是恭维、阿谀逢迎吗?其实,我们不妨以大人为例,如果你的上司总是鼓励你,你工作起来就会感觉非常舒心;而因为一些疏忽和错误就一味地批评你,那你就会工作干劲不大,那么学生更是如此。因此,“高帽子”只要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夸奖和赞誉,学生是一定能在不断地激励中逐步前进的。

我带过几任所谓“差班”,开始两个班,心里老是觉得学生不好管,总是用批评教育的办法,但结果适得其反。后来,我改了一下方法,尽量发现学生优点,去表扬鼓励,哪怕是一点点优点,我都会加以肯定。有个学生的字总是写不好,没有一次合格的。我就采取鼓励的办法,哪怕发现他有一个字写得有进步,我就会加以表扬。后来,这个学生的进步是惊人的,还在写字比赛中得了奖。

就是在这样的鼓励声中,我所带的“差班”成绩每每总是后来居上,学生思维特别活跃,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

我想,每天给学生100顶“高帽子”吧,这是做教师的光荣。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表扬学生“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等词,但我们的学生不知怎么了,他们不吃这一套,他们有的沾沾自喜,有的依旧我行我素。甚至产生

负面影响,成为一种麻醉剂,不能激励学生进步,我们的教师感到迷惑了:怎么这孩子软硬不吃,这么难管教呢?

我们来看我们的孩子们,他们们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里的小皇帝,都有很强的自我意思,宠惯了的他们,谁不认为自已是最棒的?而我们的教师,有时提很简单的问题,提供很容易的任务,然后表扬他们,说他们是最棒的。这样导致的结果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骄傲自满,认为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说我是最棒的,我则可能不听讲了,谁也不放在眼里。一种则认为,这么简单的问题给我做,我是不是太笨了。第三种,学生不愿接受更有挑战性的题目,怕完不成任务,会使自己看起来不聪明,急流勇退。学生没有体会到解决过程的快乐,因为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得到肯定。如果教师长期这样只表扬学习结果,就有可能导致学生学习也只顾结果,从而抄习作业,投机取巧,加上家长们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看分数不顾学生的学习行为,则更会助长歪风邪气。

《新课标》提出,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评价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对学生的评价应以表扬为主,其原因不难理解。因此,我们认为,教师应发挥表扬的作用,使学生体会评价带来的快乐,从而愿意评价,喜欢评价,积极评价。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学习过程中来。

一,表扬应针对具体的行为和事物,而不是对人。

小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当你笼统的表扬他时,他有时感到自己确实各方面做的都不错,易产生自我满足感,有些教师常说:某某这段时间表现挺好,希望你继续努力;你表现不错嘛,等等。确实有可能使孩子觉得自己各方面己经做的不错了,易产生满足感。这就要求我们在表扬时切忌笼统,应该不断寻找新的突破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中要害。如学生作业做全对了,你表扬他“做得不错”,孩子会认为受表扬是理所当然的,丝毫不感到意外,如此一来,即使以后经常得优,孩子的上进心也会慢慢消失。我们可以换个方法表扬孩子,抓住要点或者“投其所好”地进行表扬,说“确实不错,我一直看着你,你今天学习非常专注。”这样,教师把对孩子的表扬引入到做作业的情感态度中,切中了作业做全对的真正原因,学生听了,会觉得自己受到了教师的关注,从心底感到高兴和激动。又如,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积极举手发言,教师评价他“你真棒”,学生会感到高兴,但他不知道怎样才能“真棒”,而当教师评价他“你真棒,能说一句完整的话,”“能开动脑筋想办法”,“你听讲真认真”。当学生和别人合作完成一项任务时,教师适时肯定他们的合作办法及合作精神等。这些针对具体的行为和事物的肯定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又使学生找到了操作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赞赏学生付出的努力。

作文课上,班长积极举手主动要求上台演示,演得不错,老师说“真了不起,不愧是班长。”班长从此上课再也不敢积极举手了。他害怕自己做错了,有愧于班长这个称号。刘帆同学是新来的,他温文尔雅的样子真逗人喜爱,老师情不自禁的说道:“真不错,像个小绅士。”过不多久,有同学反映,刘帆动手打人。回顾这些事时,发现是教师赞赏他们的语言在作怪——“不愧是班长”“小绅士”的美称使他们感到有压力,它带来了恐惧与不安,给学生带来的不是快乐和欢愉;学生在无意识地抵制这种赞美,他们需要的是老师肯定他们为做这件事所付出的努力。

假如老师对班长说:“你审题真仔细。”对刘帆说:“你今天扩句扩得真不错。”学生会觉得是我的努力得到了赞扬,以后,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他们会想方设法解决困难。这将使他们保持热情,增强自信。

有关研究发现:赞美学生付出的努力,较赞美学生的智能或表现更能有效地提高他们面对挫拆的能力。

三、表扬要针对不同的个体需要,缺什么补什么。

人和人之间存在差异,人和人的需要也存在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表扬时,无论是精神表扬还是物质表扬都要针对学生的需要进行,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表扬效果。

周弘老师在《教你如何赏识孩子》中,针对一个家长的提问:“我女儿写作业很慢,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怎么办?”他回答:想要孩子快,不说孩子慢,你越讲他慢他越慢,在孩子动作快的时候就进行表扬,优点不说不知道,缺点少说反而逐渐少。

确实,在教学中,老师们都抱怨,某学生做事粗心大意,作业磨磨蹭蹭,老师提醒了无数次,说了无数次却不见效。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一种观点,一旦经过多次强化,就会在孩子心中生根。因此,当老师一再指明孩子粗心大意,动作慢等缺点时,学生会形成一种惯性,真的认为自己粗心或慢,相反,若老师把目光放在孩子细心的时侯,动作快的时侯,多次强化之后,学生的心里就有一种“快”的心理暗示,越来越快。

因此,老师在针对学困生进行教育时,不妨改变对学生的关注点,用老师的细心,爱心和耐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赏识他,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优等生进行表扬时,不妨提出更高的要求,激励他迎接更高的挑战

上一篇:环境教育教研工作计划下一篇:环境管理体系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