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屋工程外墙渗漏的防治

2022-09-1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建筑水平的进步, 社会上对房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房屋外墙渗漏是建筑工程中比较普遍的现象, 外墙渗漏不但影响了房屋的使用功能、建筑物的外观, 还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给人们造成财产损失和精神负担。影响房屋外墙渗漏的因素很多, 牵涉到材料、设计、施工、维护管理等诸多方面, 但并非不可避免。下面就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建议做简单的介绍。

1 外墙渗漏原因及防治

1.1 钢筋混凝土框架填充墙的渗漏

框架填充墙渗漏主要发生在填充墙与框架梁、柱的接壤部位, 特别是顶楼屋面梁底与砖墙砌体顶面接触处, 是裂缝和渗漏的多发部位。这是因为混凝土和砖砌体这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 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比砖砌体大一倍左右, 在相同的温度下由于混凝土和砖砌体的变形值不同, 因而在接壤部位就会产生裂缝, 因此雨水在风压作用下沿裂缝会渗入屋内。而顶楼钢筋混凝土的屋盖与邻接的墙体存在着较大的温度变形差, 且屋面梁底与砖砌体接触处即无钢筋连接, 又不易填嵌密实, 在外界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砌体收缩等因素的不断作用下很容易出现裂缝, 形成渗水通道。

防治措施:严格控制墙体日砌筑高度, 每天不宜超过一步脚手架高度或1.5m;雨天施工不宜超过1.2m。砌至距离梁或楼板底部约200mm高时, 余下的墙体, 至少须隔7日, 待下部砌体稳定后再用灰砂砖斜砌挤紧。砖必须与梁、板、柱顶紧, 斜砌砖与水平方向夹角宜大于60°, 空隙用砂浆充分填实。并在抹灰时, 可采用满挂钢丝网的方法进行加强处理, 而挂网时, 应严格控制网与网的搭接宽度;而钢丝网应由墙体向梁柱延伸搭拉满挂, 从而起来防裂作用, 应特别注意, 钢丝网应尽可能避免在墙体与梁柱交界处出现网与网的搭接。

1.2 破损砖块的使用导致外墙渗水

目前的框架结构住宅工程中填充墙, 基本上为非承重的灰砂砖或小型砌块。灰砂砖和小型砌块在运输与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破损, 缺棱掉角等缺陷。若在施工中使用了受破损或由于设备管暗装的需要对已砌外墙进行凿打, 人为地造成外墙砌体破损, 也较容易在外墙砌体形成渗水处。

防治措施:为提高砌体防水能力, 外墙砌筑所使用的砖块之朝外面应选择棱角齐全的, 且在砌筑过程中不得打砖, 当墙的长度与砖模数不符时, 不足模数部分由实心砖或素砼调整。外墙砌体砌筑完毕应尽量避免凿打, 如有预埋暗管, 砌筑砌体时可事先于安装管道位置两侧留通缝, 缝间竖向每隔600mm留拉结钢筋, 拉结筋伸入墙内各250mm, 砌后浇C20细石混凝土;同时对诸如脚手架眼、缆绳孔等造成的墙体缺陷要先修补完成后方可打底粉刷, 不留隐患。

1.3 填充墙砌体沿砖缝空隙渗水

在砌筑时, 竖向头缝砂浆往往不密实;水平灰缝刮浆时, 容易流入到砖孔内;砌体墙没按施工规定将砖预先充分湿润, 干砖很快吸收了砂浆中的水分, 使砂浆干缩开裂。其中最主要的是竖缝不密实。

防治措施:在多孔砖或三孔粘士砖砌筑时, 采用“三一”砌筑法, 保证竖向头缝砂浆和水平灰缝砂浆的密实;同时应严格按施工规定将砖预先充分湿润, 在前一天已砌筑的墙体上加砌时, 应对原有墙体进行淋水湿润, 从而避免通长裂缝而引起渗水。在施工中, 应认真组织技术交底及过程控制, 确保了砂浆的饱满度及材料湿润程度。

1.4 外墙窗框四周渗水

外墙雨水多是从窗框与外墙粉刷层间的裂缝渗入室内的, 并集中在窗天盘、窗台和窗框竖直边与外墙粉刷层间的裂缝处。主要原因有:发泡剂硅胶不密实, 窗框安装时不牢固, 在长期的风压作用下产生裂缝, 组合窗中拼管连接不规范, 在天盘处没有设置滴水槽, 窗台处倒泛水和窗框四周粉刷咬窗框等。

防治措施:在结构阶段, 尽量保证窗的预留洞口几何尺寸的准确;在铝合金窗安装时, 要求窗框的几何尺寸要准确, 左右和进出尺寸正确, 并同时确保射钉的深度数量;用发泡剂填充窗框四周的空隙, 发泡剂必须填充密实;组合窗的拼管要比窗框高出2cm, 并伸入到混凝士结构面内, 以保证窗的稳定性, 拼管和窗框用套插连接, 搭接的长度为1cm;窗框和玻璃连接用橡皮压条, 压条压入窗框的深浅一致, 顺直在拐角处斜交, 压条要比窗框边长大3mm, 以保证压条固定牢固;窗框两侧墙面粉刷和面砖厚度与窗框基本平齐, 或略大于窗框2mm, 并在墙面层和窗框间留出6mm~8mm深的凹槽, 该部分用硅胶填实;在打硅胶时, 采用胶带布, 以确保硅胶顺直、均匀和饱满;在天盘线角处, 设置1cm的滴水槽;在天盘面砖, 设1.5cm的鹰嘴;在窗台处, 做出2cm的圆弧和2cm的向外坡度, 确保窗边不积水;下框开设排水孔, 确保框内不积水;在验收时, 做好喷淋试验,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不姑息, 不留隐患。

1.5 基层产生裂缝渗水

外墙抹灰层一次性打底太厚或为保证全高垂直度而使局部打底偏厚, 又未采取适当加强措施而产生裂缝;墙体层表面太光滑, 结合不良;外墙大面积打底而基层未设分格线, 产生不规则收缩裂缝。

防治措施:对于基层产生裂缝, 首先要保证外墙打底不得太厚, 对局部太厚处及墙体与梁柱交接处要采用钢丝网来加强, 其次外墙打底应分次、分层, 打底在终凝前要防止暴晒或雨淋, 加强养护。做好分格线, 特别在装饰面层为无分格线的面砖、马赛克等外墙上打底也应在适当位置留置分格线, 用油膏填缝后, 方可上面层。对于混凝土柱、梁等较光滑的结构层, 可用聚合物砂浆“毛化”处理, 涂在光滑的面层上, 湿养护7d, 使之“毛化”以增强粘结力, 而后再全面打底, 可避免空鼓、结合不良等缺陷。

1.6 砌体施工过程中不规范

工人在砌体施工中未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 砌筑砂浆不饱满, 特别是竖缝砂浆, 以及, 砂浆的强度不达标或干砖上墙, 使砂浆中的水份被砖吸收, 从而造成砂浆强度偏低;这都是人为导致砖和砂浆分离, 砌体整体刚度下降, 产生墙体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防治措施: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 应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 同时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比如严禁干砖上墙, 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 保证砂浆饱满度, 水平缝要满铺砂浆, 用勾抹子仔细补喂灰浆勾填的方法来保证外侧竖缝质量, 斜顶砌之上下灰缝, 应于抹灰前3天于外墙操作架上再检查一次, 遇有未勾又沉裂的应补勾填实, 沉裂缝应踢出宽度不小于10mm的大缝, 以保证重勾填实等, 都是预防墙体出现裂缝导致墙体渗水的有效措施。

2 结语

渗漏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不仅仅是施工问题, 而是—项与设计、施工、监理都有关联的系统工程。故此对于房屋渗漏, 应该采用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复合防水、多道设防、刚柔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 完善方法, 努力解决房屋渗漏这个质量通病。

摘要:文章简单地介绍了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外墙渗漏的一些基要本原因, 并针对各种渗漏原因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及控制要点。

关键词:房屋工程,外墙渗漏

上一篇:浅谈新课程中初中化学教学方式的转变下一篇:运用生本教育理念培养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