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外墙渗漏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探讨

2022-12-20

1 造成建筑外墙渗漏的原因

房屋建筑工程外墙渗漏是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是建筑工程中主要质量通病之一, 房屋的渗漏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给人们造成财产损失和精神负担, 也给物业管理和专业维修带来麻烦。因此, 顺藤摸瓜、逐本溯源的寻找其成因。

1.1 墙体质量方面

1.1.1 墙体砌筑质量不高

工程实践表明:因构件线膨胀系数不同, 致使材料内部剪应力超出其抗剪强度, 引起结构开裂, 这是建筑外墙发生渗漏的一大主因。如由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线膨胀系数比砖砌体大出一倍, 即使在结构发生允许变形 (指变形仅受温差及混凝土干缩作用影响) 的条件下, 墙体也易形成分布在墙与梁、柱交接部位的横、纵向有规律裂缝;同样, 温度线膨胀系数存在较大差异还可造成门窗框与墙体交接周边处产生渗漏水, 或由于砌筑砂浆强度不同产生的材质差异造成承重墙与非承重围护墙在墙体交接处出现裂缝, 由此形成渗漏。具体如下。

(1) 砖层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足内容80%, 竖向灰缝无砂浆 (空缝或瞎缝) , 为雨水渗漏预留了内部通道。

(2) 框架结构中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或板底时, 未经停歇, 即砌斜砖顶至梁、板底, 以后随着砌体因灰缝受压缩变形, 造成墙体下沉, 斜砌砖体与梁、板间形成间隙, 外墙抹灰或刮糙时, 在此间隙处形成裂缝。

(3) 框架柱与填充墙间的拉接筋不满足砖的模数, 砌筑时折弯钢筋压入砖层内, 形成局部位置砌体与柱间产生较大的间隙, 抹灰时该处易产生裂缝。

1.1.2 外墙洞口处理不当

(1) 上料口封堵砌筑时, 与原有洞口接搓不严。

(2) 工程竣工后, 住户在墙体上凿取空调管洞、太阳能热水器管孔、排气扇孔洞等, 造成墙体及外粉裂缝。由于条件的限制, 住户及装修者, 无法对此进行认真的处理。

(3) 剪力墙施工时的螺栓套管在内外粉前, 未认真进行封堵或未封堵。

1.2 选料方面

目前, 现在建筑施工多采用高标号商品混凝土, 其本身易加剧墙体干缩变形。砌体材料的选用, 多以空心砖或轻质多孔砌块替代实心砖, 虽有利于改善墙体隔热性能、减轻墙体自重, 但却降低了建筑外墙的整体防水能力。此外, 将添有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的大流动性泵送混凝土用于墙体材料, 其特点是体积稳定性差、收缩量大, 当墙体分布筋配筋量不足时, 亦易形成结构的早期非受力裂缝, 从而引起渗漏。建筑外墙防水效果的材料影响因素还包括:砌块质量差、外形尺寸不合格:饰面材料含水率高、存在裂纹缺角及防水涂料、门窗材料、密封材料不合格等。

1.3 施工方面

施工方面原因很多, 具体如下。

(1) 外墙装饰采用吸水性强的无釉面砖, 或使用本身抗渗及抗老化性能均较差的饰面涂料而未对基层作必要防水处理, 墙面找平仅使用普通水泥砂浆。

(2) 饰面砖背面砂浆未贴满, 加之施工勾缝时存在砂眼或细裂纹, 造成雨水渗入, 形成蓄水腔, 由积水形成的水压力引起重力渗透。

(3) 外墙基层抹灰厚薄不匀, 或基层水分未干透即覆盖涂饰, 造成墙面收缩裂缝。

(4) 门窗洞口尺寸超偏, 造成安装门窗框时空隙大小留置不当, 或进行门窗框安装二次施工时嵌填、塞缝不密实。

(5) 砂浆拌和不匀、稠度过大、砂过细、含泥量大、抹灰操作时未进行二次压实, 引起砂浆找平层质量差, 当天气炎热、阳光直射时易导致水分蒸发过快, 形成抹灰层裂缝。

(6) 采用一次性大面积先抹灰、再切缝的施工做法, 外墙抹灰时未预埋分格条, 或分隔缝留置位置、宽窄、间距不当, 形成砂浆收缩裂缝。

(7) 主体结构施工不良, 导致墙面平整度及墙、梁、柱界面连接处理不符合要求, 形成开裂。

(8) 施工组织管理不善, 如未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施工淌水对下一楼层砖缝砂浆的冲刷破坏作用, 由此形成渗漏缝隙;土建与相关专业互不配合, 造成事后任意开槽砸洞, 从而使部分墙体在管线埋置部位留下渗漏隐患。

2 控制治理措施

2.1 选料对策

墙体渗漏首先是不合格材料引起的, 所以首要的对策就是要选料。首先, 为克服材料影响因素作用, 工程监理单位应充分发挥其技术咨询服务职能, 必要时, 可通过工程技术实测数据资料分析, 开展专题论证, 以保证建筑外墙用料科学合理。在此基础上, 监理人员应建议选用经实践证明具有良好防渗性能的外墙材料;其次, 是杜绝在外墙施工中使用不合格材料。为此, 监理单位应严格执行进场材料管理程序, 认真审核材料的质量证明资料, 对施工单位采购的各类墙体材料如砌筑块材、防水涂料、密封材料、饰面材料等, 应要求其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监理人员确认, 及时见证取样, 送指定质量检测机构进行检验和试验。以此避免施工过程中误用外观尺寸及内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

2.2 施工设计对策

工程设计特别是结构构造设计是防止建筑外墙发生渗漏的基础和前提。为此, 在工程开工前, 监理人员应深入研究建筑外墙的抗渗设防要求、认真熟悉设计图纸, 做到尽可能在图纸审核或图纸会审阶段, 预先发现可导致渗漏的设计疏漏和缺陷并向设计单位反馈信息, 从而使之得到及时弥补与纠正。因此, 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 同时加强抽查、复核。严禁干砖上墙, 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 保证砂浆饱满度, 水平缝要满铺砂浆, 同时以挤砌等方法来保证。竖缝不饱满处可用勾抹子仔细补喂灰浆勾填的方法来保证 (此法要求在外墙体内双面操作, 施工单位常因外墙外部施工操作麻烦且不易检查到而忽视, 从而造成隐患) 同时应注意的是外墙斜顶砌之上下灰缝, 应于抹灰前3天于外墙操作架上再检查一次, 遇有未勾又沉裂的应补勾填实, 沉裂缝应踢出宽度不小于1 0 m m的大缝, 以保证重勾填实。

2.3 施工环境对策

(1) 认真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 并督促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监理单位审核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应放在:查明施工技术与组织方案是否将外墙防水项目明确纳入施工要求, 有无制定专项控制标准和措施, 对施工方案确定采取的施工工艺、方法、手段可导致出现渗漏因素的, 有无提出切实可行的预控对策及处理办法。与此同时, 为保证相关措施落实到位并具有可操作性, 监理人员还应督促施工单位就外墙防水施工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及施工注意事项, 及时做好详尽的技术交底工作, 以此保证施工质量的事前控制效果。同时要加强基层施工质量管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要保证外墙打底不得太厚, 对局部太厚处要采用喷浆或加钢丝网 (特别在建筑设计要求有特殊造型的部位) 来加强, 其次外墙打底应分次、分层, 打底在终凝前要防止暴晒或雨淋, 并加强养护。

(2) 严格过程监控, 强化检查验收。施工过程监控的目的在于通过严控施工作业即工序操作质量, 消除可造成外墙渗漏的各种施工影响因素作用。为此, 监理人员应通过采取包括现场巡查在内的各种监督检查方式, 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操作的不规范行为, 从而保证施工单位按事先审定的设计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 依照施工工艺和施工操作规程的要求, 严格组织施工。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渗漏隐患, 应责成施工单位及时整改, 对整改后仍达不到合格标准的, 应不予进行工序验收并严禁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摘要:建筑工程外墙渗漏可导致室内墙面、顶棚等部位发生潮湿、霉变, 除影响室内装饰效果外, 严重时还会引起电气短路, 危机安全;而由于长期积水造成墙体逐渐开裂, 必影响房屋的结构可靠性。因此在工程监理过程中, 为有效杜绝建筑外墙发生渗漏, 必须深入分析造成该质量问题的原因, 在此采取有效的监理防治措施。本文重点论述外墙渗漏的原因并提供控制措施方案。

关键词:建筑外墙,渗漏,控制

参考文献

[1] 编委会.外墙外保温技术百问[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2] 杨小青, 房屋结构知识与维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上一篇:新课标下南通农村初中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下一篇:浅析新农村财务管理机制的改革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