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林规范化管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山东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效果、问题及对策

摘要:产权问题是经济体制研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问题。鉴于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其“公共物品性”及经济的“外部性”,决定了森林、林地、林木产权形式的特殊性。林权制度是否合理,关系到林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影响着集体林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广大林农的林业生产活动及收入水平的提高,最终关系到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能否实现这一核心问题。建国以来,山东省集体林区林地、林木权属,经历了从个人所有集中到集体,又从集体分配到个人的过程。每个阶段的林权改革,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制度安排上的缺陷。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有林权制度中存在的产权主体模糊、权责利不清、收益权不落实、政策执行不规范等问题日益暴露出来。山东省作为中国北方少林省份之一,从2008年起开始实施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林权改革,己经取得初步成效。尽管如此,林权制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客观上决定了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不断完善和深化的过程。为此,研究工作从对产权制度的基本认识入手,深入分析山东省集体林区林权改革背景、实施过程、总体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以村级案例调查为重点,运用参与式研究方法,对沈官屯、任庄和大青太村三个典型案例村进行了实地调研,最后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林业产权除具有排他胜、可分性、可转让性等产权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产权客体关联性、特殊约束性以及外部性等特性。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兼有诱导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征,森林资源稀缺、现有林权制度效率低下、制度环境发生变化等是促进改革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2)政府主导、林业部门具体实施、林农直接参与是山东省林权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调查中发现,林农对改革的支持率高达99%,改革参与率及林权纠纷调处率均达到90%以上。 (3)林权改革初步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林业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等方面。截止到2009年底,全省明晰产权率达85%,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比上年增长28.4%,全年人工造林21.9万hm2,森林案件发生数同比下降35%。 (4)不同地区改革效果存在差异性。林农对林地的依赖程度越高,改革效果越明显,所面临的问题也越突出,林农林地流转的积极性越低,反之亦然。 (5)尽管林权改革提高了林农从事林业生产的积极性,也促进了林业合作组织和林产工业的发展,但是以砍伐为主的粗放型传统经营模式尚未改变。 (6)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林权流转机制、林业保险、林业合作组织的建立与完善,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7)积极探索各因素在林业产权安排中的影响。为此,在充分了解林农意愿的基础上,结合山东省正在逐步完善的配套改革进程,围绕提高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保障林农合法权益、提高林农经济收入等改革目标,提出以下建议:尽快研究与建立以森林经营方案管理为核心的管理制度;积极引导林业合作组织建设,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完善林权流转的政策法规,稳步推进林权流转规范化;完善公益林补偿及经营管理体制,制定出更为合理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方式以及补偿资金来源、资金使用与管理等的具体办法;林改后加强林权长效监管及保障机制的建设等。

关键词:山东省;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

学科专业:森林培育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林权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

1.5.1 对产权理论的基本认识

1.5.2 制度变迁的理论基础

1.5.3 林权制度改革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2 材料与方法

2.1 资料的搜集

2.2 参与式农村社会调查法

2.2.1 参与式农村社会调查法的概况

2.2.2 调查方案的确定

2.3 对比分析法

3 山东省基本情况及其林权制度的历史沿革

3.1 基本省情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水文条件

3.1.4 气候条件

3.2 基本林情

3.3 林权制度的历史沿革

4 山东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省级调查结果

4.1 林权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4.2 林权改革的总体进程

4.3 改革的主要内容

4.4 林权改革的初步成效

4.4.1 产权基本明晰

4.4.2 经营权得以放活、处置权得以落实

4.4.3 保障了收益权

4.4.4 造林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4.4.5 农村社会更加稳定

4.4.6 林改后林农家庭收入普遍提高

4.5 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4.5.1 基层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对本次集体林改认识不足、工作缺乏积极性和创新性、 工作力度小、工作进展缓慢

4.5.2 部分林农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热情不高问题

4.5.3 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不够

4.5.4 以往遗留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方法简单

4.5.5 非林地森林如何进行林权改革

4.5.6 处置权有待完善

4.5.7 公益林补偿标准偏低,管护难度大

4.5.8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制尚未健全

4.5.9 林权流转机制尚未健全

4.5.10 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缓慢

5 山东省林权制度改革村级效果、评价

5.1 案例村简介及改革背景

5.1.1 官屯村

5.1.2 任庄村

5.1.3 大青太村

5.2 案例村林权改革方式、效果及问题

5.2.1 因地制宜,自主选择林权改革方式

5.2.2 林改后农民家庭收入普遍提高

5.2.3 林农生产积极性提高,但经营方式尚未改变

5.2.3.1 林业劳动时间

5.2.3.2 造林与抚育面积

5.2.3.3 林地资金投入

5.2.3.4 林业合作组织建设

5.2.3.5 林产加工业发展

5.2.4 干部充分发挥作用,干群关系得到改善

5.2.5 农户满意度较高,但仍有问题存在

5.2.5.1 纠纷处理情况好

5.2.5.2 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仍需完善

5.3 林改后林农意愿

5.3.1 林农经营林地的意愿

5.3.2 林农林地流转的意愿

6 产权制度安排影响因素分析

6.1 研究背景

6.2 土地产权制度形成研究回顾

6.3 山东省试点县产权制度安排情况介绍

6.3.1 经营模式分类

6.3.2 产权制度安排变化情况介绍

6.3.2.1 各试点县林改前后产权制度安排变化情况

6.3.2.2 各村产权制度安排变化情况

6.4 理论基础及方程的推导

6.4.1 理论基础:产权的供给一需求理论

6.4.2 各类经营模式林地变化模型简化式推导

6.4.2.1 说明性方程组

6.4.2.2 各类经营模式林地变化简化方程

6.4.2.3 产权安排似乎无关回归方程组

6.4.2.4 实证模型

6.5 实证分析

6.5.1 变量描述

6.5.2 计量模型结果及分析

6.5.2.1 计量结果

6.5.2.2 假说

6.5.2.3 计量结果分析

6.6 小结

7 深化山东省林权制度改革的方案要点

7.1 领导重视是关键

7.2 宣传发动是前提

7.3 加大林业投入放宽资金的准入制度

7.4 依法依规,及时调处山林纠纷

7.5 适当放宽农村土地管理政策

7.6 完善限额采伐制度,落实林农的处置权

7.7 关于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的问题

7.8 建立健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制

7.9 健全林权流转机制

7.10 强化政府职能,建立合作组织

8.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上一篇: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论文提纲下一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