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基层党的建设研究

2022-10-23

第一篇:创新基层党的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对策研究

省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

2008年第5期 ——党的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新的形势、新的情况、新的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切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从而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理论与时俱进。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应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1、创新观念,完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思路

一是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放到城市化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去思考。在我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城市文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向农村渗透,农村已经开始从过去单纯、封闭的农业社会,逐步向开放、多样的城市社会转化。但是农村人口和资源的集聚程度远不如城市社区,它地域更广、人口更分散,居民相对来说文化更低。因此,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对的是带有转型趋势和特征的农村社会,既要继承和发展农村传统工作职能,又要应对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从过去单一抓农业、抓经济,逐步把党的建设和工作渗透到居住物业、环境卫生、社区教育、文化生活、社会治安等全方位的社会生活中,为协调和整合包括村民和外来居民在内的各种社会利益力量,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从传统的以管理为中心的模式中转到以服务为中心的模式中,通过发展村级经济和争取政府部门的扶持和支持,不断夯实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农村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为农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信息、疏通渠道、开辟市场,为农村弱势群体解决各种实际困难等,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在村民中的凝聚力。

二是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放到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的系统中去思考。当前,农村基层党建中的大量问题已不是局部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推进全局的、整个上层建筑的改革。如村级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村级民主建设的推进、村干部的管理和教育,这些问题涉及到的不只是乡村局部性的问题,而是涉及到镇村关系,涉及到整个农村管理体制,甚至涉及到城乡发展的战略问题。在目前的农村管理体制下,村级组织不是一级政权,但却承担着大量的政府行政职能,特别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化进程中,村级组织公共事务大量增加。为此,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的财政公共支出,增强其服务功能,同时也要转变以往对村级组织考核的机制,尊重村民自治的自我管理,强化对农村稳定、文明建设、民主建设、干群关系的考核。

三是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放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中去思考。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及村民自治组织的完善,促使党的基层组织和干部在民主政治实践中提高能力,以比过去高得多的执政能力去实现党的意志;同时,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带来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兼有国家“代理人”和农村“当家人”双重身份的角色变化,面临着如何使这双重身份和两种权力和谐相处的执政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改革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理念来思考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依法按程序管理农村事务,积极支持和引导农民当家做主,推进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村民自治中的领导地位;从制度上理顺村民自治与党的领导关系,着力推进两委关系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推进村级民主建设,转变党的工作职能,运用民主的方式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创新组织设置,构筑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体系

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必须突破过去的地缘和行政区划限制,根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按行业、企业、新农民组织及党员自身等情况灵活设立党组织,使党组织的设置从单一走向多元、由行政区域型向产业型和功能型转变,以利于更好地实现对农村不同利益群体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坚强领导和分类指导。

一是设置产业型党组织。适应农业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围绕农业产业化目标,按照区域经济布局,在农业产业化链条上建立具体产业的党组织。

二是设置行业型党组织。农民就业形式日趋多样化,形成了许多行业协会,依托行业协会设立党组织有利于党员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三是设置引导型党组织。大力支持、鼓励更多的农村党员、村支部成员积极参加与党组织目标一致的农民组织的活动,在人数较多、影响较大、党员也较多的农民组织中建立党支部、党小组,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引导、带动各类农民组织健康发展。

四是设置地域型党组织。在地理位置相近、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村,建立强村弱村联合党支部、村企党支部,达到富村带穷村、企业带乡村共同进步的效果;在地域相对集中或兴办某项公益事业、或发展同一产业、或调处某一矛盾需要涉及的几个村建立党总支。

五是设置流动党员党组织。在加强对本地务工的农民党员进行组织化教育管理的同时,以流出地和流入地联建党组织、或派驻党组织、或建立临时党支部等形式,着力创建流动党员党组织,接受村、联村党组织或乡镇党委领导,或委托务工所在地党组织领导,或实行共同负责的双向管理机制,并对流动党员实行IC卡身份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确保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转移不转向”。

3、创新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干部领导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一是改革选任方式,选好干部。树立科学的选人用人观念,拓宽渠道,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开、竞争、择优的乡镇领导干部任用机制,进一步落实竞争上岗、“公推直选”等举措,调整充实乡镇机关干部;实行公开竞聘机制,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全面实行本人自荐、群众推荐、党员推荐、组织推荐、乡镇党委审查、党员大会选举“四推一审一选”的办法选任村党组织书记,对软弱涣散村支部选派第一书记;注意培养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农村优秀青年、退伍军人、机关事业单位分流人员、科技示范带头人、经济能人担任村干部;坚决破除求全责备的选人思想,把那些思想端正、敢于创新、勇于进取的“初生牛犊”选进班子;加强后备干部的教育培养,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与党员队伍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勇于创业带民创业的党员干部培养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和主力军。

二是加大培训力度,育好干部。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分级培训责任制;以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突出思想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行政管理、先进实用技术和农村工作方法的培训,着力提高村级领导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民主管理的能力、驾驭全局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

三是强化激励约束机制,管好干部。建立三级“一把手”直接抓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提出要求、严格考核;实行绩效挂钩制度,对表现好、政绩突出的乡镇干部要优先推荐提拔使用,对在村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岗位上任职时间长、贡献大的人员要落实有关待遇和保障;对那些身体弱、能力差、无实绩的村干部要及时调整。

4、创新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创新培养方式抓党员发展。要转变工作方式,强化党员发展责任制,变被动坐等为主动培养,把种养殖大户、农村致富能人、外出打工青年、复员退伍军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列为重点发展对象,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逐步优化党员结构。

二是创新长效机制抓党员教育管理。建立党员学习、教育、管理、联系群众、监督、民主参与等长效机制,真正使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探索建立党员学习积分考核制度,为每名党员建立学习积分卡,形成党员理论学习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思想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制度,依托党员干部培训基地,逐步实现远程教育进村入户,大力开展党员创新创业技能培训,努力使每名党员掌握一技之长,增强“自富带富”的本领。

三是创新活动载体抓党员作用发挥。以“三级联创”为抓手,探索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主题实践活动长期化的有效形式,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设置多种党员服务岗位,通过广泛开展党员“设岗定责”、“承诺制”、“扶贫双结”、“双带”、“献爱心”等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三五先锋联创”活动,创建“五好乡镇党委”、“五强示范村”、争当“五先锋党员”;大力实施“四培养”党建工程,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致富能人培养成支部书记,把优秀支部书记培养成基层党建的典型;大力推进村级党组织办公活动阵地建设,实现活动经常化、作用正常化、管理规范化;切实实施党内凝聚力工程,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建立农村党员创业扶助资金,开展创业帮扶活动,对具有一定技术素质、创业愿望强烈、信用良好的农村党员,特别是农村经济困难党员的创业,实行专项贴息,激发农村党员带头创业的积极性,带领群众致富。

5、创新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一是思维方式要由“为民作主”向“让民作主”转变。当前一些村民自治组织和党组织陷入“到底谁当家、谁说了算”的无谓之争,其问题的关键就是缺乏对村民自治的正确观念和对法律原则的尊重。村民自治的本质是“村民当家作主”,党组织就要为村民当家作主创造条件和铺平道路,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是党组织的义务和责任。

二是工作方法要由“强行推进”向“引导、说服、提供服务”转变。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致力于提高“掌舵”能力,及时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帮助解决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自主选择权,更加注意采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典型引路的方法做群众工作,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

三是处理村务要由封闭式向公开式转变。全面推进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做到真公开、常公开;注意扩大基层民主和运用法律的手段,实现少数人说了算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民主决策监督的转变;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农村“说事”和“一事一议”制度,引导农民说大事、说难事、说发展。

6、创新基层工作保障,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

一是逐步实现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着力解决村级债权债务问题、公共建设投入问题和基层党建活动经费来源问题,保障基层党组织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通过审计、划转、抵偿债权等方式挤干乡村债务水分,按照“区别情况、逐步化解”的原则清理消化不良债务、依法清收能交未交的欠款、整肃无理拖欠合法税费的不良风气,大力化解乡村债务;适当增加村级转移支付,加大项目支持力度,逐步把农村的公共管理和服务纳入到政府的公共预算范围,保障乡村公共建设的资金投入和项目进度;根据当地人口和党员规模及党建工作目标,核定党建办公经费和党员学习教育经费,并明确相对稳定的经费来源。

二是建立健全激励约束保障机制,不断改善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政治经济生活待遇,保护乡村干部和党员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要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待遇,对有突出贡献的乡镇干部要大胆提拔任用,把担任过村干部作为培养乡镇干部的有效途径,鼓励干部到村级组织任职,坚持和完善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公务员的制度;要保障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合法权益,为那些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的干部撑腰,对打击报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坚决依法严肃处理;要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经济待遇,有条件的地方对村干部的工资实行由财政统一发放,建立健全在职村干部工资补贴最低基数保障制度和退职村干部养老金保障制度;要改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环境,科学制定乡镇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和改进乡村干部的考核评价制度,减少对村级干部不切实际的考核指标;要完善对农村无职党员的激励保障,进一步推行和完善“设岗定责”和“党员承诺制”及其相应的考评激励机制,发挥无职党员的作用,同时要保障无职党员的党内民主权利,关心和爱护无职党员,特别是生活困难的党员。

7、创新工作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加强制度建设,理顺县、乡、村管理体制,促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为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权威提供法律制度和工作制度保证,努力形成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保障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工作机制。

一是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尽快制定《村民自治法》,以法律制度的形式严格规范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制定《乡镇村关系法》或《乡镇村关系工作条例》,修改《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明确乡村两级党组织、乡镇政府、村民自治组织各自的权力范围和工作职能,具体规定“党务”、“政务”、“村务”的内容及办理程序,以便规范各自的权力和行为。

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民主管理新机制。建立和完善村两委工作协调机制:要建立村党组织召集、书记主持的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在民主协商基础上对村级重大事务进行决策,然后按各自职能组织实施,实现农村党组织与村委会之间分工合作的制度化;建立健全民主管事的工作机制:要规范村级党组织会议、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委员会议、村民调解会议等村级有关决策会议的职能和议事规则,坚持先党内后党外的原则,重大村务决策由党员代表议事会商议,在全村公示,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依法提交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作出决定;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要以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民主评议基层干部为主要内容建立完善民主评议党员、民主生活会、党务公开、落实公开承诺、村务公开等制度,设立村民理财小组、村务监督小组等监督组织并明确其职能和监督规则,探索村民点题公开和群众质询答复等多种村务公开形式;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常性督查制度:要定期或不定期就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专题督查,支持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党组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并正确处理好相互关系。■

(课题组成员:陈世强 夏志云 张忠诚 农华西 汤晓玲)

第二篇:文章标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创新研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负有义不容辞的重任。因此,要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深入研究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改革发展的

突出问题和农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六个方面的工作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文章-http:///找范文,到]

一、创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坚决破除就党建抓党建的做法,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抓牢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发展的效果来检验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成效。一是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注重特色,认真抓好“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二是应落实政策,深化改革,建立完善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免除农业税、退耕还林、粮食直补等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在资金、人才、技术上继续加大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继续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使农民获得长期稳定、持续可靠的收益。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加快对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多种形式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支持,助农增收。三是应积极推广“支部 协会”的有效模式,整合农业资源,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快速扩张,积极发展粮油、畜产品、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与规模龙头企业联姻,发展订单农业,延长产业链。四是应把农村劳务开发作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支柱产业来抓,提高劳务输出质量和效益,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壮大劳务经济。五是应充分发挥中心村和小城镇的辐射作用,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形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的支撑点。

二、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根本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能否实现,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和带头人。因此,要高度重视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大胆地把那些政治素质高,市场经济意识强,群众公认的农村能人选拔到基层组织领导班子中来,特别是要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特别是要努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要求的四个方面的本领,即提高科学发展、致富群众的本领,提高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的本领,提高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本领,提高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的本领,使他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体现其先进性。农村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要切实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要抓好学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增强农村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水平。要抓好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要抓好党员帮扶工作,对年老的和文化素质低、致富能力弱的农村党员,要主动关心,搞好帮扶,认真解决其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带动广大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创新解决农村基层突出问题的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赋予和谐内涵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把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一是应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全方位关心、支持农村教育发展。加大对贫困家庭子女就学的帮扶力度,多渠道解决贫困子女上学难的问题。通过成职校、农民夜校等各种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新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群众致富能力。二是应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事业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切实解决好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三是应继续推进农村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工程,切实解决农村通讯、信息条件差的问题。四是应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四、创新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硬环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标志是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显著改善。一是应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加快荒

山、荒坡的综合治理,积极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切实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问题。二是应围绕活跃农村经济,加强城乡交流,切实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推进乡村公路建设进程,尽快实现农村公路畅通、快捷的目标。三是应围绕提高农村供电安全和降低农村电价,抓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和小水电建设,确保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四是应围绕农业废弃物的有效

利用,抓好农村沼气建设,完善农村循环经济链条,发展生态农业。同时,还要开展以改路、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等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整治,实现农村环境的美化和亮化。

五、创新民主管理机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牢广泛的群众基础

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力量源泉。因此,要创新基层民主政治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是应健全议事制度,逐步完善和规范重大事项决策程序、村民代表议事程序等相关议事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化,严格按程序办事;二是应健全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村民代表议事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等群众性组织,实行民主管理,推进监督民主化。三是应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理清村党支部与村级其它组织的关系,健全协作制度,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推进管理民主化。

六、创新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领导机制,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农村党支部要加强对村民委员、共青团等村级组织的领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突出建设重点,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乡两级党组织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统一领导,明确政府各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职责,建立健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协调机制,整合力量,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创新研究》来源于,欢迎阅读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创新研究。

第三篇: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研究

一、摘要

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调查民意、掌握民心、紧密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同广大基层党组织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但也要看到,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改革的深入,当前党的基层组织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基层党建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党和国家的政策在企业的落实,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创新、基层党建、银行业

二、研究背景

经济社会发展及改革的深入,使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样的新环境和新形势之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基础的指导,对党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内容和精神进行全面贯彻和积极的落实,对总书记所发表的重要讲话以及所传达的精神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贯彻,始终坚持建党、治党的结合,这对于新时代下,党执政基础、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当前,党的建设包括基层党建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发扬改革创新的精神,在改进中加强,在转变中适应,在发展中提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商业银行作为专门从事金融服务的经济主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桥梁纽带的作用,地位举足轻重。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剧,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商业银行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对于稳定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更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银行自身的稳健和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在新形势下,作为引领商业银行各项工作的基层党建工作更是突显重要,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就成为重中之重。

三、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的意义

基层党建组织建设工作是我们整个党建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党紧密联系群众最重要的桥梁与纽带,对于切实坚强党的领导,促进基层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进而推动企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有的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要结合各基层队的实际情况,提高认识,拓展党建工作思路、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和整改措施,发挥党政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而保证工作的稳定发展。夯实党建基础建设是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是强化党的执政地位基石,创新是基层党组织永葆生机的力。

四、调研开展

制定调查问卷,从党委、党务工作者、党员和群众多方面多角度展开调研,汇总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成因,总结基层党建工作方式创新的意见建议。

五、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决心,对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地严格落实党中央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能力不高

个别基层干部不愿意做党务工作,主要把精力集中放在抓经济建设,对党建工作只是应付、被动地去做,对党建工作组织不力,抓得不紧,再加上部分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自身能力不高,在传达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时,层层打“折扣”。

(二)

工作上缺乏协作和担当意识

基层干部由于整天忙于业务性工作,往往容易忽视与群众面对面的交心谈心,在工作上,相互之间沟通协调不够,导致领导班子之间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对于工作担当意识不强,过多的考虑个人利益,不愿意承担责任和义务,想方设法逃避矛盾。

(三)

党员队伍发挥作用不够明显

主要表现在党员的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意识正在退化。有的党员满足于“平平淡淡”,在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形象方面信奉“既不出事、也不多事”,没有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的党员在参加党员活动、履行党员义务时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只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事情;有的党员不仅不履行党员职责,而且带头扰乱社会秩序,甚至参与涉黑涉恶事件,严重损坏党员队伍形象。

六、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思想上还不重视

个别领导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对党建工作责任制执行不力,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党组织成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开展党组织活动的重要性,没有认真严格按要求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致使基层干部对党建工作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一切以利益为导向”的市场经济原则深入人心,部分党员的理想信念开始动摇、政治思想开始滑坡,“对党忠诚”不再成为某些党员的政治追求,他们更重视的是金钱享受和物质利益。某些党员参与党建活动的积极性明显不足。思想上的不重视导致抓基层党建的氛围不浓。

(二)导向不清造成动力不足

导向不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人用人的导向不清。在现实的政治格局中,由于抓经济建设和业务建设给党支部书记自身带来的政绩更为明显,许多抓经济建设得力、抓党建工作无为的党支部书记受到了组织的提拔重用,而许多不愿盲目抓经济建设、默默无闻干实事的党支部书记却不受上级“关注”;二是绩效考核的分值设置不够科学。某些党组织对业务发展等经济工作极为重视,其考核分值在绩效考核总分中的占比较大,给予的物质奖励也较重;而基层党建工作则有表面上越来越重视、实际上被边缘化的趋势。导向不清最终造成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动力不足、兴趣不浓。

(三)谋划不精造成落实不力

在工作谋划上,由于调研不够细致、思考不够充分、措施不够细化等原因造成许多党建工作停留在口号上、表面上,缺乏针对性、吸引力、硬措施和强手段。有些地方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创造性不够,热衷于按照上级政策“依葫芦画瓢”,造成政策规定与基层实际脱节;有些地方不注重深入基层调研,全凭“一把手”主观臆断,造成许多工作设想因阻力过大而中途流产。工作部署安排上的不足造成基层党建工作推进滞后。

七、如何创新基层党建的工作方式

(一)创新理念,强化党建工作认识

我们要创新理念,要正确处理党建和业务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党务工作与银行业务工作之间的关系。对于业务来说,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辅相成,不能将其割裂开来。党务工作重在政治引领,而政治引领也要紧扣银行业务的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同时保持党组织强有力的政治引领功能,为工作中各项业务提供方向引领和重要保障,促进基层治理发挥实效。因此,要在坚持党对各项业务工作核心领导的大前提下,秉承党务工作为业务工作服务理念,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使党务工作多角度嵌入业务工作之中,利用党组织在人员选拔、组织沟通、政策解读等方面的优势,为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丰富资源,实现党建对银行工作中各项业务的有效引领。党建是思想和灵魂,引领业务、促进发展,有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领导核心,才有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带动作用,才能推动银行各项业务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创新方法,提升党建工作实效

我们要创新方法,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实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工作上同步”,进而提升党建工作的实效。在重点工作开展前,要针对工作特点和任务要求,发动党员干部结合工作职责,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为各项工作的科学、正确决策提供依据,确保业务工作顺利进行。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人、凝聚人和激励人的功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促使全体机关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创造性地完成好业务工作。在重点工作完成后,要把党建目标任务与部门或单位目标任务相结合,把党建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一起考评奖惩,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做好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创新机制,改进党建工作方式

我们要创新机制,改进党建工作方式,在党建过程中注重互动式、情景式、在线学习等多种方式,增强党建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学习内容要做到紧跟形势、紧贴实际,可以先召开支部委员会进行学习研究,筛选学习重点,找准和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全体党员进行学习,以学到的知识为工具结合岗位工作展开充分讨论,实现政策上下相衔接、宏观和具体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贯通的效果;要将理论学习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思路、举措和实践,努力使党员干部学出忠诚、学出使命、学出担当,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思践悟、知行合一

(四)创新作风,落实党建工作基础

我们要创新作风,各基层党支部完成党建之后,党委要加强调研走访,开展不定期的随机考核,全面了解党建工作的落实情况,以便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并为定期考评提供第一手资料;要将自上而下的考核与自下而上的监督相结合,从党员群众中掌握民主评议党员、党员教育管理成效等真实情况,尽可能扩大座谈、测评等范围,鼓励大家讲真话、说实话,避免人情分、印象分;要建立综合分析制度,从平时掌握的情况对党建责任落实情况进行动态分析评判,不唯资料论英雄,避免材料考核“一刀切”现象,对于形式主义的党建留痕要加强监督执纪,对于造成的不良后果要严肃问责

(五)以服务意识的增强来切入创新学习型党支部的建设

通过主动的创新学习来发现问题,改变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通过问题的解决被动进行创新学习,提升服务意识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而且还大大改善了与其他部门同事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单位的和谐发展。我们要培养并增强服务意识,让支部党员有主动学习与创新的意识,并在服务过程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来改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进而提高自身修养与服务水平。

(六)把业务创新与党建创新学习融入到党支部建设中去

要以创新作为动力来引领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谋求发展,这是创新学习型党支部始终要围绕的发展方向。一是培养和发展创新思维与理念,培养创新思维、树立创新理念就成为了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创新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常态。二是创新提升业务水平与业务能力,创新学习型支部的建设要落到实处,就要从日常的工作中打开突破口,通过业务创新与党建工作整合,提高党员业务能力服务社会。三是创新工作方式来带动支部组织活动的创新。要把业务创新与党建工作融合,就要在形式上有所作为,要把业务训练与竞赛和党建工作、支部组织活动融合一体,通过工作方式的创新来创建创新学习型支部。

八、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围绕银行转型发展,持续优化组织架构和人才结构,使党的建设在转型发展中发挥了政治优势。但是源于传统党建理念的禁锢、“企业特殊论”和银行党务干部复合素质的局限,党建工作在方式方法还存在着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有的同志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为了加强党建工作,必须找准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要求,坚持把党的建设与转型发展同步谋划,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推动全行转型发展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史环宇.

国企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研究(《农家参谋》2019.9.23)

[2]马建民.

着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中国税务报》2018.8.22)

[3]朱琴.党建工作与国企发展的融合与创新(《中外企业家》2019.9.15)

[4]杜传贵.

企业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思考与实践(《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

[5]丁鸽子.企业党建工作精细化管理创新研究(《智库时代》2019.9.26)

[6]高杨博、史参、巩建萍.

浅谈“90后”党员的时代意识

(《新西部》

2018.2)

[7]王迪.

企业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现代企业文化》2011)

第四篇: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体制创新问题研究

撰稿单位:中共班迪尔乡委员会

调研组组长:宴毅

撰稿人:李四虎

职务:班迪尔乡党委委员、副科级组织员

撰稿时间:二○一一年六月六日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关键在于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领导体制创新是领导主体主动顺应时势和环境变化的要求,创造性地解决各种新矛盾、新问题,以不断图强、图优的领导变革与发展过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直接领导者,农村基层党组织唯有进行领导创新,才能增强领导能力。

[关键词]农村党组织、领导机制、创新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关键在于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领导体制创新是领导主体主动顺应时势和环境变化的要求,创造性地解决各种新矛盾、新问题,以不断图强、图优的领导变革与发展过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直接领导者,农村基层党组织唯有进行领导创新,才能增强领导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决策,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我们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随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但是,在新形势下,农村党组织建设仍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体制机 1

制,不断提高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成为当前农村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面临的挑战

(一)村级党组织工作任务面临挑战。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部分农民不断地转换职业和就业空间,出现了各种社会阶层并存的局面。村级党组织作为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工作任务也发生了变化,由以往直接管理具体的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事务转变为为农村各阶层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以党员队伍的模范带头作用来带领各阶层群众致富,以此获取农村各阶层群众的倾心支持。

(二)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模式面临挑战。过去,农村党组织对村级事务实行“一揽子”统包的领导方式。党组织和群众的关系是一种单向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在这样的单向关系中,党组织直接面对群众,党群关系缺少中间环节。如果党支部成员素质不高,很容易造成党群关系紧张。面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任务,村级党组织从农村各种矛盾中“解脱”出来,由单向直接管理发展为总揽全局、间接领导,寓领导于服务之中,使农村各阶层群众切实感到党支部能够给他们带来实惠,能真心实意帮助他们当家作主。

(三)集体经济发展缓慢影响和制约着村级党组织的威信与作用的发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村党支部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不明,发展经济的能力不强,集体经济薄弱,党组织很难从物质条件上为村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群众意见大,村干部威信低,党组织在开展工作时举步维艰,党组织很难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其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二、面临的新问题

(一)村领导班子成员素质偏低,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当前新形势下,切实维护和发展农村各阶层群众的利益,对村领导班子成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和文化素质,具有较强的致富能力。部分支部领导班子特别是支部书记缺技术、少本领,相当多的一部分村干部面对市场经济束手无策,缺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其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部分地方“两委”关系不协调,影响了农村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是相互对立,即党支部和村委会互不服气,明争暗斗,各管各的事。二是领导关系错位,各唱各的调。村“两委”大事不讨论,小事不商量,遇事推诿、扯皮,影响了村庄内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双放双让,即党支部和村委会都不能认真履行职责,相互推诿,放弃工作,致使村里无人管事。

(三)经济基础薄弱制约了村级党组织工作的开展。村党组织没有固定的村财收入,陷入“无钱办事”或办事实力不强的境地。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就很难从物质条件上为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其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难以充分显现,导致农村社会各阶层对党组织缺乏认同感,农村各项工作难以开展。

三、对策思路

(一)创新农村党组织的组织设置模式

农村基层党组织以行政村为单位的这种单一模式,已难以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成分和经济主体多元化,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流动的需要。为了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应当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模式进行大胆创新。

适应农业专业化生产的要求,打破原有行政村建制局限,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从单一走向多元,由区域型向产业型、功能型转变,根据农村阶层分化后的现状,围绕农业产业化目标,把党组织建立在产业链上,按照区域经济布局,建立具体产业的党组织。

可以采用村村联建模式,即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将相邻的两个或几个村的党组织合并归一,联合建立党组织。还可以采用涉农部门与村联建模式,即由乡镇的农业技术推广站、林业站、兽医站等服务部门与行政村联合建立党总支,既强化了涉农部门的服务功能,也给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

针对务工农村党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地域设置党组织。随着农村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外出务工的党员越来越多,形成了农村党员的特殊群体,如何将这些人组织起来,发挥更大作用,成为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要特别加强对本地务工农民党员的管理,以乡、村或联村为单位建立务工流动党员党组织,构建以流入地党组织管理为主,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双向互动、共同负责

的流动党员管理体制。要根据农村党员的流动态势及特点,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经济组织或行政组织中,设置流动党员党支部,确保党员走到哪里,党组织的覆盖面就延伸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

(二)创新农村党组织的领导体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必须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农村基层自治制度,从体制机制上理顺村党组织的领导和村委会的自治之间的关系。

一是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解决以“制”办事的问题。要进一步规范党支部权力运作,实行民主管理,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当前,尤其要注重建立完善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会、村民议事会或村民代表会议事制度,凡涉及村里重大事务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都要经过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会、村民议事会或村民代表会讨论决定。

二是努力建立健全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两委”协作共事机制。要不断完善村“两委”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村“两委”的具体职责和工作程序,建立起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协调一致、良性互动、高效运转的运行机制。不断倡导建立“两推一选”的党支部选举制度,扩大村党组织的群众基础,增强民众的信任度。实行两委干部交叉任职,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减少职数”,有利于“两委”加强沟通,减少摩擦。目前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两委”的设置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肩挑”,即通过党支部书记被群众选举为村主任,或村主任通过党内选举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方式。另一种是“二元化”,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分开设置。在实际工作中对两种模式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优化村干部设置,本着“减少职数、增加报酬、减少负担、提高效率”的原则,合理调整村干部设置,力求在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上求突破,从制度上对“两委”关系加以详细、具体的规范。与此同时,要将强化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与保障村民自治的民主权利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制定村委会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村党组织参与村重大决策制度、党组织保障村委会依法行使自治权制度、村民评议村“两委”制度,把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村级党组织工作的着力点要放到督促村委会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实行自治上来,村级党组织要通过规范村干部施政行为实行对村务管理的有效监督,要通过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三)创新农村党组织开展活动的有效形式和载体

发展农村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保障。“自己不会富、不配当干部”,“光顾自己富、不算好干部”。通过创新农村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改进农村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致富、带富能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已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农村基层组织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积极探索抓党建促发展的有效形式和载体。

以集体经济为依托,增强村党组织的聚合力。村党组织的根本任务,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当地经济建设搞上去,带领各阶层群众奔小康。农村经济发展了,各式各样的阶层利益矛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党组织在经济建设中没有作为,在农村各阶层群众中就没有地位。村级集体经济没有实力,党组织在农村各阶层群众中就没有凝聚力、吸引力和号召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村各阶层群众的收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农村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是农村党组织增强凝聚力、吸引力的物质基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一是走资源开发的路子。在集体经济薄弱的村,以村集体和农户股份合作开发的形式,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在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村,由村集体组织开发技术含量高、规模比较大的项目。二是走盘活资产的路子。对集体所有的房屋、企业、场地等资产实行租赁经营、参股经营、有偿转让。三是走发展特色产业的路子。四是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实行有偿服务,加快土地流转。

要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大力推进“双培双带”工程(即:“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能人不断进步”)。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是将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创新工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双培双带”工程,应抓住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这个根本,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目标,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把“培”向提高素质、注重效果、增强能力上转变,把“带”向建立经济利益纽带、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开拓终端市场、减少流通中间环节上转变,不断探索丰富“培养”和“带动”的方式和途径。

要努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的本领,在带领群众闯市场、搞营销、增收致富中体现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在全国第一个建立农村

党支部的安平县台城村,党支部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不忘党的光荣传统教育,注重党员意识和党员能力的培养,以实际行动体现党的先进性,带领农民群众不断前进。农村党员干部只有不断提高带头致富的本领,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四)创新农村基层党员管理模式

党员是党的细胞,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如何,直接取决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情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实抓好。

不断完善农村党员队伍的吸纳更新机制。针对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致富本领不强、先进性作用发挥不突出等问题,做好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工作,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与此同时,要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疏通不合格党员出口,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形成党的肌体自我纯洁机制,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从保证农村党员权利入手,完善农村党组织的党内监督机制。要对党员进行党性观念和监督意识的教育,增强监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敢监督和会监督。要建立健全党内监督制度,通过完善民主生活会、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民主评议等制度,规范监督程序,健全监督机制。要提高监督质量,定期召开党员民主生活会,在党内开展深刻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向党员通报,接受监督。要通过建立民情恳谈会、社区党员民情走访制度等工作机制,发挥好农村党员的模范作用。要建立村支书、村主任述职述廉制度,建立纳新党员公示制度,建立基层党委与村委领导、党员谈话制度。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党员干部的个人行为,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建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对农村一般党员,要根据其自身情况,结合村工作目标,设置合适的岗位职责,规范上岗程序,使无职党员能够积极参与“两委会”工作,使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基本做法是:自我认岗、支部定岗、公示明岗、引导履岗、考核评岗。使每个干部、党员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明确了所应担负的具体责任,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心,调动了工作积极性,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篇:基层供销社改革发展与体制创新初步研究

作者: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调研组

【摘要】供销合作社的改革能否取得突破性成效,关键要看基层社。中国供销合作社经济学会调研组就基层社改革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基层供销社的现状,重新认识了基层社的地位及其深化改革的极端重要性,总结了基层社改革过程中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几个理论问题,提出了对改造、新建基层社的几点看法和意见,以及深化基层社改革发展的若干对策和建议。本文分析透彻、中肯、深刻,内涵丰富、新颖,对深化供销社改革很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基层供销社 改革 发展 体制创新

回良玉副总理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以下简称全国供销总社)“四代会”上指出:“基层社多在农村,贴近农民,是供销合作社联系和服务农民的基本环节。供销合作社能不能办成真正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关键在基层社;供销合作社的活力强不强,关键是基层社;供销合作社的为农服务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看基层社。”回良玉副总理在这里讲的三个“关键”非常重要,也非常中肯地概括出基层社在供销合作社(以下简称供销社)系统的地位、作用和职能,提示出对基层社进行深化改革的基本动因。

长期以来,基层社在供销系统中是个薄弱环节。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虽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到目前为止,基层社总体的形势不容乐观,基层社这个基础还不牢固,仍然存在着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体制障碍。全国供销总社主任白立忱同志在今年全国“四代会”上指出,“夯实基层社这个基础”是今年工作重中之重。这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但如何夯实这个基础,如何深化基层社改革,如何加强基层社建设,这既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因此,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将“基层社改革发展与体制创新”作为2005年学会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做好这篇大文章,学会特别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三位专家,组成了调研组,在学会秘书处和学术委员会的组织带领下,就基层社改革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一是于今

1 年六月、九月份,先后赴四川、重庆和吉林等省、市,对基层社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调研。在调研过程中通过考察、走访、座谈等方式,掌握了不少第一手资料。二是向部分地、市、县供销社征集了有关基层社改革的相关材料。三是以“基层社改革发展与体制创新”为主题,于11月份在杭州举办了“第八次中国供销合作经济论坛”,进行专题研讨。在此基础上,调研组经过反复研究思考,并吸收总社有关方面和各地的调研成果,写出了这份研究报告。

一、基层供销社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供销社系统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两个5号文件的精神,按照全国供销总社提出的“四项改造”的要求,围绕把基层社办成真正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目标,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和多种途径,对基层社进行改组、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

1.做大做强和搞活了一批基层合作组织。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发现基层社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共同特点:只有加大改革力度,才能更彻底地从旧体制的桎梏中及沉重的历史包袱中解脱出来,转换经营机制,与市场进行全面对接,提高造血机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通过改革、创新,改组和改制了一部分基层社,重组和新建了一批多种形式的基层社,发展了一批新型合作组织(专业社、社区综合服务社、农产品流通协会),使基层社扩大了组织规模,增强了活力,焕发了生机,盈利水平有所提高。结果是基层社实力增强了,职能恢复了,地位提升了,新的增长点增多了,农民接受了,政府重视了。

2.激活了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合作性。改革的前些年,供销合作社系统出现断层,合作出现断带。近几年来,在四川、重庆、吉林等地,我们看到,通过加强基层社的改革,各级联合社特别是县联社与基层社之间的联合和合作明显加强,各级联社不仅在基层社的改革中进行规划、指导、扶持和服务,还在业务经营、盈利分配等方面,向基层社进行倾斜,在推进基层社改组改造中,倾注了一定的人力和资金,使基层社在改革中有了主心骨和靠山,感受到了合作社之间合作的好处。

3.密切了农民的关系,促进了“三农”发展。实践证明,基层社通过多2 种形式和多种途径对本身的体制、机制进行了改革,同时又创办多种专业合作社、社区综合服务社、各种合作性质的协会、三农服务中心,开展农资和日用工业品等配送中心和连锁化经营方式等,使合作社组织基础、网络建设和服务功能增强了,因而与农民的关系密切了,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给农民也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实惠,农民成为基层社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4.取得了“有为”和“有位”的效果。在我们调研的四川省、重庆市和吉林省的基层社改革,都由地方政府制定供销社改革的基本政策的前提下加以全面推行的,如重庆市供销社系统,由于政策到位,措施得力,方向明确,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在发展“两社两化”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大了,在政府中的“位臵”也相应提高。重庆市社每年可以从市政府财政获得700万元扶持专用基金,用于发展农村经济和基层社的改革。 5.转换了经营机制,与市场进一步接轨。当前基层社的改革主要是改制为主。基层社改制的结果,一是扩大了资本联合,实现了产权多元化,产权更加明晰,人员更加精干;二是市场化取向更为明显,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初步摆脱了生存危机,有一些基层社,又重新夺回了失去的阵地,在农村市场中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服务功能和经济实力得到增强,盈利能力得到提升。

在充分肯定基层社改革取得初步效果的同时,还应该高度重视当前基层社在改革发展中存在和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1.目前基层社改革所实行的“改制”与基层社改革目标有相当大的差距。这种改制是将合作社的基本制度——合作制改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将以农民社员为主体的合作社组织改为多元化而农民成份极少的股份制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这种把社企合一的基层社组织等同于联合社社有企业进行的单纯企业化改革使基层社体制内出现了异化倾向,单纯的企业化和趋利化增强,而合作性和服务性弱化明显,广大农民群众在改制中被“制”外化或边缘化,一些基层社变为农村少数种植大户、农村经纪人等“能人”和社会企业法人的单纯的“强者”联合体,体制内资本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凸现出来,作为更广大的弱势群体的农民群众则难以成为合作社的主导者。这种改制与

3 基层社改革的方向、目标存在相当大的距离。

2.一些地方的基层社在改制中出现失控和偏差的情况。主要表现:一是简单套用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作法,忽略了供销社作为合作经济组织的特殊性,将改制后的基层社完全等同于一般性的公司,将为农服务看成使公司今后发展的一个负担,最后使基层社成为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一般性企业;二是改革走过场,换汤不换药;三是将改革简单化,实行“一卖了之”,卖光分光,导致基层社的资产低估、贱卖,量化给个人,使一些优良资产大量流失;四是有些地方政府借基层社改制或行政区划调整、城区改造之机,任意平调和无偿占有基层社的财产,或者强迫基层社低价出让房地产,使基层社的发展失去了依托和根基;五是在改革和改制中不求进取,不找出路,靠“租摊子,收租子”过日子,基层社的基本职能完全丧失。

3.基层社数量大幅度减少。2004年底,全国供销系统共有基层社22537个,比1999年的30311个减少7774个。由于调整基层社建制,把基层社做大、做强,建立中心社、一县一社等等,需要撤并和减少一些基层社,这是正常现象。有一些空壳社实行破产也在所难免。但有些基层社是在改制过程中资产卖光,人员走光,业务丢光,阵地失光,很多基层社也就不复存在了。这全属非正常现象。基层社数量的锐减,意味着供销社的阵地缩小,为农服务的能力和与农民的联系减弱,对“三农”的影响力大大下降。

4.基层社的购销额比重连年下降,盈利水平低。基层社购销总额占全系统的购销总额中的比重从1999年的32%下降为2004年的24%。这种状况的产生,据我们分析,一是由于供销社系统的合作社欠缺,“联合社不联合,合作社不合作”,对基层社未能尽到联合社的职能;二是由于一些地方将县基之间的联合关系,演变为竞争关系,县市联合社与基层社争业务、争利润,使基层社有限的利润又被联社所瓜分。这种趋势任其发展下去,不仅各级联社的利润增长难以持续,而可能由于基础坍塌,危及全系统的生存。

与经营业务购销额直接相关的盈利水平很低,发展后劲不足。2004年全国基层社实现利润总额1.5亿元,平均每个基层社盈利仅为6655元,基层社的亏损面则为11.37%。有一定规模和实力并在农村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的基层社很少,大多数基层社都处于盈亏的临界点。全国基层社盈利水平如此低下,4 表明基层社为“三农”服务的总体能力较弱,在农村市场的地位必然不高。

基层社在改革中问题的出现,总体上来说,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基层社改革、改制,缺乏理论指导,改革者特别是改革的领导者,对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没有认真学习和深入体会,改革、改制便仓促上马,因而在实践中必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和盲目;二是缺少来自上级的整体性的统一规划、实施步骤和具体措施,如此大的基层社改革、改制动作,没有一个从中央政府部门到全国总社,及至各级联社纵向下达的明确和统一的指导性和权威性的文件;三是基层社改革过程中,缺少总的与基层社命运相关问题的原则性规定,如基层社改革是改什么?在改革中如何对社有资产进行处臵?在变卖资产时应遵循什么原则?等等,基本上各地各搞一套,使大批基层社在改制中资产流失了、网点萎缩了、人才外流了、职能削弱了,一部分基层社改没了。

通过对目前基层社改革、改制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和探讨,目的是找出问题的症结之所在和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法,使基层社在今后改革、改制过程中少走或不走弯路,最大限度的降低改革成本,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正确的思路和良好的对策。

二、基层供销社的地位及其深化改革的极端重要性

基层社是根植于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广大农民直接联合而建立起来的利益共同体,是分散农民通过协同力量走向市场参与竞争的依托,也是广大农民实现自身利益走向共同富裕之路的组织保障。基层社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和职能的合作组织和经济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是多年来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在供销社系统中始终是一个最薄弱的环节。在我们调查中所见所闻,存在困难的,主要是基层社,联合社也有困难,但相对较少,大多数联合社日子还算过得去,有的联合社实力还相当雄厚。联合社与基层社之间的这种错位,其根源在联合社,因此应首先提高联合社对基层社重要性地位的认识。基层社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⑴基层社是全系统的组织基础。供销合作社系统中有着一整套健全和完善的组织体系和组织架构,基层社则位于基础部位,是构成整体组织框架的基石。因此,从供销社系统这一组织结构来看,基层社的强弱和发展状况,

5 决定着构建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各级联合社的生存和发展态势,进而决定整个系统各个部位、各个环节、各个层次的衔接和联动及运转状态,最终决定全系统的整体功能的优劣。从系统建设的角度看,应首先夯实基层社这一基础,否则,各级联社的发展将失去根基,成为空中楼阁。全国总社提出将基层社作为供销社系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切中时弊的,并从中找出了系统的关键部位所在和薄弱环节,这对提升整个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整体发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⑵基层社是全系统联合发展的前提。供销社是农民的合作组织,个体的农民和农户是构成整个供销合作组织体系的“细胞”。无论是哪一层次的组织,无论是哪一环节的机构,都是以广大农民的联合为自身产生和生存的前提。农民联合和合作的目的和宗旨,规定出各级联合社的基本职能和作用,基层社直接服务于农民,而各个基层社再次联合起来组成联合社,目的是要求联合社更好地扶持、指导和帮助基层社发展。要求在合作社的经营服务体系内,合作社必须合作,联合社必须联合。只有联合和合作,才能产生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⑶基层社是全系统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村流通的先导。供销社主要是流通领域的合作社,其基本职能是组织商品流通,开展城乡物资交流,基层社处于服务“三农”的第一线,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通过产、购、销、运、储、加等系列化服务,与农民、农业、农村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特别在农村的基础市场中占有重要位臵。正是由于基层社在农村市场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对于农业再生产的顺畅运行、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农村资源的有效利用、农产品的市场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市场的扩展都具有先导性的功效和作用。特别在商品总量供大于求农产品卖难和工业品需求不足的市场条件下,基层社在开拓城乡市场和国外市场中的作用会越发突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无论是在全系统的组织体系中,还是在全系统的经营服务体系中,基层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鉴于基层社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基层社的现状又令人十分堪忧,因此,继续深化基层社改革,不仅有它的必要性,更有它的极端重要性和迫切性。

⑴基层社的现状很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6 经基本确立,市场配臵资源及市场机制调节经济的功能越来越明显。基层社作为市场经营主体,改革虽已20多年,其自身在组织结构、经营观念、经营体制、企业制度等方面,仍残存着很多与市场经济不相融的传统体制的痕迹,难以适应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如果不尽快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和脱胎换骨式的改造,根据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重构组织体系和企业制度,很有可能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整体上逐步萎缩下去,最终被市场所淘汰或被其他经济组织形式所取代。

⑵目前的基层社距农民的要求相距甚远。国际经验和现实情况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经济在农村中适合于不同市场发育程度、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经济规模、不同经济制度的需要,涵盖农业和农村经济所有领域,与农业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得最为紧密、最具有成效、农民从中获取最大利益的经济组织形态和企业制度。因此在农业经济领域中,大力发展合作经济,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共识和普通做法。我国合作经济发展由于历史原因,曾遭受过巨大挫折,走过一些弯路,供销社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改革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的目标差距甚远,与迅速发展的农业经济和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不相适应。因此,如果不对基层供销社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进行实质性改革,不仅有被市场淘汰的危险,还有可能被农民所抛弃。

⑶基层社与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形式不相适应。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数量扩张型的粗放式农业,向质量增长型的效益农业转换时期,农业产业结构正面临着全面调整,农业内部专业化分工更加细化,已成为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农业的专业化分工细化使农业的规模效应和集约效果更为明显;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使农民的收入增长点增多;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更加丰富了农业的内涵,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巨大动力。在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者主要是由合作经济组织来承担,并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合作组织,才能将广大农民结成利益一致和目标统一的联合体。在合作经济组织统筹之下,通过科学的市场运作方式和合理的利益实现形式,形成农业产业内的合理分工和产业链的联结,并将分散性农业生产与市场贯通起来。

7 由此,将农业经济运转纳入到农、工、贸、产、销、加一体化流程中,不仅可以大大扩展市场空间,还可以大幅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并可能使农民在产业链的多环节上获得更多的利益和收入。目前,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由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滞后,供销合作社改革不到位,经济力量薄弱,满足不了农业产业化的需求。

随着经济国际化、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特别是加入WTO以后,这一趋势更为明显。这种情况既给我国农业经济特别是千家万户分散性经营的农民带来严峻的国际挑战,也给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为广大农民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条件。但我国目前农业产业及产品结构、科研水平、农业组织、农业经济形态等农业总体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国际竞争中的风险要远远大于机遇。因此,在当前国内和国际市场条件下,除政府对我国弱质农业加以保护,农业自身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外,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国际竞争中维护自己的利益。目前我国农民最大的合作组织——供销社的状况很难适应这种客观要求,为此,供销社首先要深化改革特别是基层社的改革。

三、基层社改革过程中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几个理论问题

改革既是体制和制度变革的过程,也是观念更新的过程,又是一个新事物、新现象和新理论不断出现和逐步认识和提高的过程。目前来看,基层社改革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原有的或新产生的理论问题,因没有结合改革的实践加以阐释而含糊不清;或由于分歧过大没有定论,在一定程度上使改革在思想上陷入迷茫和盲目之中,改革的实践也出现曲折和反复,进展迟缓。因此,对于这些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深入探索,对进一步深化基层社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认为,弄清以下几个主要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1. 基层社的概念和基本内涵

⑴基层社的概念。从合作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合作经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商品经济的组织形式或经济制度,是经济领域中弱者的联合体,通过协同力量,维护自身利益和共同追求共同富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特别进入现代市场经济以后,虽然合作经济的基本原则、宗旨、8 基本价值和基本制度没有改变,但从它的结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管理制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因此对于我国基层供销社的概念,应与时俱进地从两个方面来加深认识:一是从合作制来看,基层社是以广大农民为主体直接联合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是供销社系统的基层合作经济组织。二是从市场经济角度来看,基层社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组织方式、生产力配臵形式和利益实现形态。因此,基层供销社作为一种微观经济运行实体及市场主体,需要通过市场来调配资源,接受市场机制调节,并根据市场来确定企业战略和目标在承担市场风险的同时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这一层面来看,基层供销社需要根据市场发展和变化,对自身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因而基层社整个组织体系包括组织形式、成员结构、经营方式,管理制度都是处于动态之中。从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可以发现,由于我国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重组,农业经济的内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所从事的经营行业增多,身份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基层供销社的社员成份呈现出多元化倾向,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种养殖业农民,还包括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农民,城市居民;不只是弱势农民的联合体,有越来越多的农村种养殖大户、运销大户、农村经纪人和社会法人企业等相对强势群体业加入进来,并且在管理和经营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从总体来看,成员主体结构是农民,基层供销社的根在农村,主要经营服务活动在农村,主要服务对象是“三农”。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除少数地区外,凡有合作社的供销社的地方,基层供销社的这些基本特征,无论今后如何改革,市场经济发展到什么样的水平,也是不会改变的。由此,我们认为基层供销社的概念可定义为:新型的基层供销社是以农民群众为主,按照合作社原则直接联合起来的联合体;是根植于农村,服务于“三农”以市场为导向并以流通和服务环节为主要合作内容的社企合一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基层合作组织。

⑵基层供销社的内涵。确定和认识基层供销社的内涵是基层供销社改革的理论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供销社具有双重属性。一是合作经济组织即经济社团组织属性。这一属性是基层供销社本质属性,规定出基层供销社的性质、宗旨、目的,成员主体构成、组织治理结构和经营战略等核心

9 内容,反映基层供销社的本质特征。基层供销社的另一个属性是企业属性。基层供销社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经济实体和利益主体,与其他一般性企业一样,通过参与市场竞争,既有不断发展壮大的机遇,也有被市场所淘汰的危险。从这一点来看,基层供销社在市场中与一般性企业没有本质区别。

⑶基层供销社双重属性具有内在统一性。其主要表现是,基层社的服务与利润两者具有高度的统一;一是基层社在流通和服务领域为社员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是参与市场竞争,获取利润的过程,因为基层社经营中很大一部分业务是在为社员服务过程与获取利润过程的同时完成和实现的,盈利寓于服务之中。二是合作社对内是坚持为社员服务的宗旨,对外贯彻市场原则,通过公平竞争获取最大利润。基层社的获利水平的高低,是其综合竞争能力和为社员提供服务能力的象征。在我们所调查的基层社中,能够坚持为农民提供服务的都是市场竞争力和经济实力较强的基层社,正因为基层社有了较强的公共积累和经济实力,在某些经营业务中,即使在微利、无利甚至亏本的情况下,也能为社员提供一定的服务;三是基层社由于剩余利润而形成的公共积累,是归基层供销社社员共有的财产。马克思说过:财产利益是属于最高层次,更长远利益,是人类一切经济利益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基层社财产的增大,不仅反映了基层供销社的经济实力增强(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同时加大了社员对基层社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四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基层供销社的服务宗旨与获取利润两者结合得更加紧密,越来越趋向一致。特别是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现代流通方式的进一步推开和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会使基层社在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通过产供销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方式与农民结成更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2.对供销社前期改革的反思和评价。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供销社改革也是在前期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当前对基层社进行改造、改组,首先应对前期的改革进行反思并加以总结。

从世界范围来看,近代的国际合作社运动的发展有着两条主线,一条是资本主义的西方国家合作经济发展之路;另一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经济10 发展之路。二战以后,西方国家合作经济发展继承了罗虚戴尔公平先锋社的衣钵,采取务实政策,将合作经济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有效组合方式和手段,与现实商品社会相融合,特别是将合作社的运行与市场经济相对接,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走出了一条现代化的农业经济与合作经济相结合的发展之路,确立了合作经济在农村流通领域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而社会主义国家则更多地延续了古典合作经济思想的空想成份,普遍将合作制作为生产关系变革的武器和工具,实行虚幻的生产关系过渡和拔高,结果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使农业生产力大幅度倒退。我国供销社也走过一条曲折发展之路,教训十分深刻。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广泛弥漫着“恐合症”的情绪。政府及有关部门一方面对西方国家合作制发展的成功经验,刮目相看,大加赞赏;另一方面,又怕合作经济真的发展起来后,会动摇现行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重蹈传统体制下的合作社甚至人民公社的复辙,导致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迟缓甚至处于停滞状态。

从供销合作社改革过程来看,有以下两点值得反思和汲取:⑴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对供销社改革多次发布文件,作指示,但往往只有方向性、原则性规定,如将供销社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恢复“三性”等等。实际在一些领导人思想上并不完全清楚中国农村为什么要搞合作社,怎么搞合作社,搞什么样的合作社?因此,长期以来对供销社的改革既没有制定出一个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分阶段、分步骤的实施办法,也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部门负责组织、领导、督促和检查,更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和合作社法加以保障。因此,改革20多年来,其成效不大,或事倍功半。⑵由于对我国上个世纪50年代所搞的合作化运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左”的指导思想影响以及对我国农民的文化传统习惯估计不足,特别是90年代初我国确定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后,要求长期存在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供销合作社尽快转换,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真正农民的合作社,这是不切实际的。首先是对这种根本性的转换和改革的艰巨性和困难程度认识不足。因此也没有明确规定一个阶段性目标和用来学习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一个过渡期,想轻而易举和一蹴而就,实践证明这是不可能的。目前供销社的改革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应对前期领导不力和不切实际的一些做法加以纠正。

11 3.基层社改革的目标。应该强调,中央提出的将供销社(首先是基层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的本质规定和内在要求,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农业对生产力有效组合的关键所在。什么是真正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其主要标志是什么?我们认为,首先,农民的合作社必须有农民自愿参加、入股入社,积极参与和充分利用合作社,以体现合作社的群众性,这是前提。第二,在合作社的财产中,社员股金归个人所有,合作社的公共积累归合作社全体社员所共有。社员股金和合作社经营积累共同形成了合作社的法人财产,归合作社法人占有、使用和支配。第三,为农民提供服务汲及维护农民利益、使农民从合作社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这是农民组织合作社的根本目的。第四,社员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使农民自己当家作主。概括起来,即“民有(包括社员股金个人所有和对公共积累的集体所有)、民管、民享”。其中最能体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性质的就是坚持合作社原则,农民能够真正参与管理,利用度高,享受到合作社为他们提供的优质服务和分享合作社的经营成果。其目的不仅解决了他们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而且要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小康,走向共同富裕。

以这些标准来衡量基层社的改革,其改革目标的实现也不是可望不可及的事。从产权归属来看,改革后的基层社,实行产权多元化后,产权更加清晰了;基层社改革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只要它能够为农服务,就受到农民的欢迎和认可;农村新一代农民大多有文化、有知识,信息掌握快,参加合作社的领导和管理也比过去容易。基层社只要沿着既定目标和方向继续深化改革是大有希望的。

当前的基层社改革,大多是一种纯企业化的改革。在改制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不规范的所谓股份制公司、合伙公司或股份合作公司等企业形式,在企业制度上和公司治理结构上与一般性公司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不过是有些地方还保留了原“供销合作社”这块牌子。我们认为,目前基层社的这种改革,实际上是一种经营机制转换,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三农”发展需要,又能保证基层社生存发展下去不得已而为之的措施或权宜之计,尤其是那些特困基层社为实现自救,谋求新生的唯一选择,别无他路可走。问题是,基层社的这种改制是否与其改革目标背道而驰了呢?当然不是,但确12 实存在这种可能性和发展因素,如果在改革中掌控不好,或听其自然,或把目标锁向公司,基层社很可能最终脱离供销社系统,沦为一般性企业或公司。但如果改革的领导者能够坚持合作制的改革目标不动摇,坚持为农服务,操作又得当,大力抓发展,抓建设,使资产不断增值,实力逐渐增强,这样就为基层社后继改革,向合作经济回归打下坚实基层。我们从调查中了解到,有的经营业务活动中仍然贯彻基层社的为农服务宗旨,增加了农民收入。 4.合作制与股份制的关系。合作制与股份制是两种不同的制度,但又存在很多共性,并且有互补性。按照马克思理论,一是两者同源于资本主义信用制度。信用制度是私人企业转化为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的主要基础,也是合作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所以在合作制与股份制建立和发展时,在筹资和组织方式上都采取入股的形式,这是必然的。所不同的是,前者是劳动群众采取社员股金和建立合作社的形式,后者是资本所有者以资本投资和建立股份公司的形式。二者实行的企业制度都是现代企业制度。现在人们只知道股份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热衷于股份制的推行。实际上,合作制也是现代企业制度,因为现代企业制度是法人制度。所谓法人制度就是依法拥有法人财产权,行使法人权力,应尽法人义务。合作社也是法人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有权占有、有权使用和支配法人财产。同时,也要依法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尽法人应尽的义务,如照章纳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等。这些都是与股份制的股份公司是相同的。三是两者在历史上都有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方式,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因此,从合作制与股份制这些共性来看,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两者水火不相容,完全对立,合作制与股份制是完全能够相容相通的。也不要认为股份制先进,合作制落后。它们各有优势,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在不同领域发挥自己的特有作用。因此两者又可以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在基层社改革中,除一些发达地区的基层社,由于经营规模较大,已经实行社企分开的企业,可以选择股份制外,社企合一的基层社则需要坚持合作制,在合作制基础上借鉴股份制的某些优势,补充合作制的不足。 5.合作制与股份合作制的关系。股份合作制是在合作制基础上借用股份制的一些做法,扩大了资本联合,实行产权多元化,使合作社产权更加清晰,责任更加明确,更适合当前农村合作社改革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农村专业

13 合作社、社区综合服务社、乡镇企业、农村合作银行等大多采用股份合作制。与此同时,一些供销社的基层社改造重组后,也多采用这种企业制度。我们认为股份合作制是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经济组织,它是合作制发展的一种形式,还属于合作制范畴,应该加以支持,推动其发展。但是由于股份合作制兼容了股份制的资本联合与合作制的劳动联合于一体,两种制度结合在一起,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地方做法向股份制倾斜,有些地方做法可能向合作制倾斜,从发展来看,必然发生转化,不是转化为完全的合作制,就是转化为完全的股份制,所以它带有其过渡性。为此我们在推行股份合作制过程中,在借鉴股份制一些做法的同时,如何坚持合作制的服务宗旨,用好合作制的原则,保持合作制的基本特征,引导向完全的合作制方向转化,则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其中关键问题是要掌握好社员股份和股权的设臵,以维护小股东即大多数农民股东的权利。

目前基层社实行的股份合作制,主要是基层社剩余资产和供销社干部职工入股而成,有的还吸收社会企业法人和自然人入股,农民参加入股的很少。因此这种股份合作社并不是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社,今后随着基层社改革的深入,必须大量吸收农民入股进社,农民股金应占基层社总股金一半以上的份额,以体现农民合作社的性质。

6.供销社的治理结构。供销社的治理结构问题一是如何真正建立起规范化的治理结构;如何正确处理好治理结构内部各方面的关系。

基层社治理结构的产生,是先由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不应由政府或联合社任命,应切实尊重社员的民主权力。社员选举产生的理事会是供销社在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最高权力的执行机构,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社员股东再大也必须服从理事会的领导和管理。理事会是全体社员的理事会,不能只代表哪一个或哪几个大股东的利益。为了防止理事会被大股东或内部人控制,那就是监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应真正发挥监事的作用,不能成为一种形式或摆设,必须对全体社员负责。合作社经理层都受聘与受雇于理事会,在理事会授权下工作,对理事会负责。经理层中任何人,不管能量多大,都不能凌驾于理事会之上,干扰和干预理事会的行政,施展自己不该有的非法权力。实践和理论都证明,理顺和处理好上述诸多关系,14 才能在合作社内部,形成一套彼此分立而又相互制衡的,融决策、经营管理、监督于一体的完整的治理结构体系。这一套体系,才能使合作社运作具有较高的效益和效率。因此,凡具有合理的治理结构的企业成本是最低的。原因在于这种制度的组织严谨,用人唯贤,运作轻便,功效大,能耗低。 7.县联社与改制中的基层社的关系。首先在产权关系上,县联社和基层社是两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在产权界定上是清晰的。县联社对基层社有指导、协调、扶持和服务等职能和义务,无权对基层社的财产进行平调和处臵。但由于目前基层社正处于改制的特殊时期,为了防止基层社在改革中资产被低估、卖掉和分掉,县联社作为上级组织机构,从基层社今后发展的角度和广大农民根本利益出发,有权力也有义务担负起改制中基层社的财产保全的责任。但应明确,县联社对基层社改制后的剩余资产,只有代管权和一定程度的资产运营权,没有所有权,更无收益权。所有权与收益权只有归基层社。条件成熟时应“完璧归赵”。其次在县联社履行职能上,在目前基层社改制这一特殊县联社特殊对于基层社的指导也包含着领导的内容,在为基层社服务的同时也带有行政管理的性质。这是特殊时期体现出的特殊县基关系,随着基层社改革的深化和到位,县联社对基层社这种领导或行政关系将逐步淡化,最后必须还原成正常合联关系。

四、对改造、新建基层社的几点看法和意见

当前,全国各地在基层社改革、改组、改制和重塑中,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多种不同措施和方式,如:1.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改造或者代替基层供销社;2.通过建立社区综合服务社(站)发展或取代基层社;3.通过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将基层社门店改为农村商品流通的网络终端,发展基层社;4.通过建立各种市场来带动基层社的发展;5.改变原有建制,通过小社并入大社和弱社并入强社方式,组建中心社,做大做强原有的基层社,等等。我们认为,通过多种形式对基层供销社进行改造、重组的发展,不搞一个模式,不搞“一刀切”,是可行和可取的。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对改造和新建基层社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意见,供参考。

1.大力新建基层供销社。全国供销总社提出重塑基层社,采取改造与新建并举,以新建为主的方针。我们认为,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以新建比改

15 造旧的省时、省事,易于达到预期效果。因为新建基层社没有旧体制带来的种种束缚和障碍,也不需要经过先改制后回归的迂回曲折的道路,一开始即可按合作社原则建设规范化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民合作社组织。新建基层社着重新建什么形式的基层社?我们认为:

(1)新建基层社首先应建立供销社系统的基层供销社,特别是那些基层供销社已经空白的地方和数量不足的地区,通过新建,尽快将供销社的基层组织恢复起来,满足“三农”的需要。因为基层供销社是供销社系统的组织基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最直接体现,它承担着组织农民、服务农民、富裕农民的主要职责,具有合作社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发挥着农民与政府间的桥梁纽带作用,还负责协调部门之间关系,接受和完成政府委托的任务,等等,地位、作用十分重要。在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2)新建专业合作社和社区综合服务社是当前农业经济专业化、商品化,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服务“三农”的迫切需要。特别是专业合作社,其主要职能是为农业产业化专项产品的生产,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系列化服务,在龙头企业与专业户之间起中介组织的作用,供销社积极兴办专业合作社是为适应农业产业化需要,大力加强基层社组织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也是基层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途径。但供销社组织兴办的专业合作社又有多种类型或形式。有领办的,有参办的,有联合办的,有自己单独办的,等等,我们只以基层社自己办的专业合作社来说,一种情况是基层社投资并加入到专业合作社中,专业社与基层社合二而一(或为专业社所取代)。这种专业合作社,既是专业合作社,也是基层供销社,它除了为社员提供服务外,还继续履行基层供销社的其它职能任务,发挥基层供销社的功能作用。另一种情况是基层社自己举办自己管理的专业合作社,基层社还独立存在,这种专业社只是基层供销社下面的一种服务组织,只具有经济功能,不承担基层供销社的其它职能任务。因此,这种专业合作社不是供销社系统的基层社。专业合作社需要发展,也需要供销社去组织和引导,但不是新建基层供销社的任务。社区综合服务社(站)与专业合作社相配合、协调,为农民不出村即可满足各方面的需要,解决农民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有的综16 合服务社已经成为社区经济、文化、信息等综合服务中心,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贡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社区综合服务社除少数与基层供销社下面的一种服务机构或服务组织,活动面一般局限于一个社区,不能基层供销社能作为合作组织的其它职能任务。

由此可见,基层社作为合作社组织,不是单纯的企业,也不只是一个专门的服务机构,而有着它特有的职能任务,不宜用新建专业合作社和社区综合服务社来取代基层供销社的新建和发展。基层社就是供销社系统最基层一般组织,也不宜将它改为单纯的专业合作社的联合社,如果两者兼而有之,是可以考虑的。

2.加大基层社改造的力度。基层社改造应根据基层社根据改造的不同程度、不同情况和存在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1)目前,供销社系统还有较多的困难基层社尚未改制。主要原因是没有改革成本,无力改革,或地方政府也不予支持或批准。联合社,特别是县级联合社应想方设法创造一切条件抓紧基层社改革。否则这些基层社无可挽救了。(2)对于已经改制但体制、机制尚未完成理顺和转换的基层社,以及仍面临生存危机的基层社,应采取补救措施,在进一步改革中推动其发展,以发展促改革。(3)对于少数改制后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的强社,应逐步加大农民成人和强化合作因素,向合作制方向回归。(4)对一些没有改制仍实行集体经营的基层社,应引导其完善和发展合作制。据调查了解,目前还有一些省市的基层社仍维持集体经营,没有进行改制,有的也不打算改制。他们认为集体经营状况良好,不仅无亏损,有的还多年连续盈利。我们认为,像这些基层社能够存活下来并取得自身发展完善,表明它已基本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应当积极鼓励和引导他们完善和发展合作制,同时密切关注其所存在的问题,并相应采取适当措施加以解决,不应强求改制。 3.要大力提高基层社为农服务水平。据我们调查后认为,基层社要提高服务水平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强化服务机能。在基层社改革过程中,通过县基分工协作,大办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各类批发市场及行业协会,提高基层社的综合服务能力和系列化服务水平,拓展基层社发展空间;二是积极探索和构建新的服务机制。通过改革,基层社有

17 了服务机制,服务水平提高了,实力强了,才能为“盈利为民,让利于民和反利富民”创造物质条件;三是积极完善网络体系。基层社在深化改革过程中,通过采取多种流通服务方式,如通过建市场、搞连锁经营等,整合农村流通资源,完善网络体系,从而构建起四通八达的农产品流通渠道。

对改制后的基层社如何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落实:一是深化基层社改革,使基层社在经营过程中,将服务寓于经营之中,达成客观上为农服务的效果;二是通过县基联合,如县联社或县基联营,为农民提供所需服务;三是对改制获得成功,经济实力较强的基层社,尽快建立起为农服务新机制,提高服务水平。

五、深化基层社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任务。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而且把增加农民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中央制定的这些重大方针政策,为供销社服务“三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实现这些任务是作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供销社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为供销社事业,特别是农村基层社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因此,基层社改革发展的对策和措施都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来展开。

1.科学制定基层社改革发展的方案。根据供销社多年来改革实践需求,建议中央和全国总社,尽快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层社改革方案,确定改革和发展方向及步骤,明确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和终级目标,对改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做出原则性规定。各省市供销社也应做出具体改革方案,并责成中央有关领导部门加强领导,督促检查。

2.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基层社应根据本市场需要和本地区的资源优势,选好产业项目,组织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参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增值,使农民在产、加、销,农、工、贸的各个环节上都获得产品增值的好处,促进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当前,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18 一要大力加强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龙头企业,县以上联合社直属企业,有条件的都应根据需要改造和发展为龙头企业;二要采取多种形式建立起与农民利益紧密联系的长效机制,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

3.用现代化流通方式和服务方式整合现有资源。基层社改革过程,即是利益关系的的调整过程,现有资源重新配臵的过程,这种资源配臵应是资源优势整合过程。基层社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集中使用资源,将资金投入到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有利于满足农民生产、生活消费需求,有发展前途,科技含量高的经营服务领域和行业及业态之中。如开办高等级市场,建立配送中心,发展连锁化经营,从而提升当地整个农村市场的档次,实现实现现代化。同时还应积极发展多种服务业,既可以为广大农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吸纳农村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还可以提高基层社本身的市场竞争力。 4.发挥系统的联合功效。(1)首先要突出网络优势,发展集群效应。供销社系统和的网络,是基层社发展壮大的先天优势和可利用的资源。基层社自身的网络是供销社在农村市场中的前沿阵地,是基层社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向农业各产业链向纵深发展的资源保障;而各级联合社的网络体系,则是基层社经营规模扩张的最有利的市场条件。因此,供销系统只有加强纵向和横向联合,建立从上到下,四通八达,畅通无阻的网络体系,网络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网络优势的发挥,不仅能够增强供销社本身的市场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将为扩大农民消费需求,开拓农村市场发挥更大作用,基层社发展的潜力也将是巨大的和不可估量的。(2)基层社的改革实践证明,基层社改革和发展是否成功和顺利进行,与各级联社的指导、协调、服务是分不开的。改革中一些卖光、分光的基层社,基本原因是系统处于瘫痪,联合体系出现断裂所致。因此,各级联社在基层社改革中,应充分发挥联合和合作功能,为基层社改革和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条件和资助。在这里应特别强调的是,在对基层社改革的同时,应对县联社进行同步改革,使两者在改革中和谐发展,共生共荣。

5.为农民提供职业教育培训服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对农民进行定向职业培训是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及时就业的关键所在。供销社系统曾有多所中等专业学校,办学历史

19 悠久,实用性专业较多,师资队伍较雄厚;供销社干部职工队伍中也有不少专业技术人才。供销社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农民职业培训,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成功转移提供服务,为他们就业创造条件。不仅是必要的,也有这种可能,必将受到农民欢迎。

6.实施人才兴社战略。随着基层社改革的深入,新的企业制度和利益分配关系的建立,特别是现代流通方式和经营业务的发展,好的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则成为基层社今后发展的成败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基层社改革发展中,一是通过组织手段和经济手段,首先留住和用好人才。二是各级联社要加速培养一大批既懂合作经济基本理论知识,又有现代流通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向基层社输送。三是广泛吸收农村的种类人才。 7.大力传播合作经济思想和合作理念。由于历史原因,目前人们对合作制不十分了解,存在很多误解和不正确的认识,广大农民特别是基层供销社干部职工对合作社的知识也了解不多,这就需要大力普及合作知识,宣扬合作经济思想。为此,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一方面对供销社干部职工和农民普及合作社基本知识和基本理念,更重要方面是向党政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合作社经济理论,争取更多的人了解合作社,支持合作社的发展。

8.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经济和制度。虽然各国国情不同,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也各有差异。但合作社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则是相同的。因此,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合作制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特别应该虚心学习国外一些有关合作社的共性的东西和通用准则,来加速我国基层社的改革和改造进程。如果有条件,也可以与国外合作社进行合作,共同开发,或许可以为我国基层社今后的加速发展,开辟一条新路。

9.政府应对基层社改革发展给予大力扶持。政府对合作社的支持是世界的普遍做法。合作经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弱势群体的联合组织,而基层供销社则是我国农村广大分散性经营的农民联合体,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政策上的支持才能顺利而健康地发展。而政府对基层供销社支持,应等同于对农民的直接支持,在特定的改革时期,根据改革的实际需要,给予特殊的政策和帮助,这是实现改革目标的关键。

20 10.尽快出台合作社法。目前,基层社改革进程中最大的缺憾是缺少法律的保护,基层社使在改革过程中,始终处于“四不象”的尴尬境地,实体无法正名、企业无法按实名注册、财产屡被侵占。因此,目前为了保证基层社改革顺利而正常进行,迫切需要出台一部合作社法。通过法律来确定出基层社的性质、任务、职能和宗旨,这样基层社的改革与发展才有法可依,有律可循。

附:调研组成员

王 伟: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秘书长、高级经济师

唐伦慧: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宋养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副院长、教授、博导;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申恩威: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21

上一篇:创新群众工作心得体会下一篇: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