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2022-12-18

第一篇: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创新研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负有义不容辞的重任。因此,要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深入研究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农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六个方面的工作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范文大全文章-http:// 找范文,到范文大全]

一、创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坚决破除就党建抓党建的做法,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抓牢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发展的效果来检验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成效。一是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注重特色,认真抓好“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二是应落实政策,深化改革,建立完善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免除农业税、退耕还林、粮食直补等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在资金、人才、技术上继续加大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继续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使农民获得长期稳定、持续可靠的收益。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加快对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多种形式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支持,助农增收。三是应积极推广“支部+协会”的有效模式,整合农业资源,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快速扩张,积极发展粮油、畜产品、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与规模龙头企业联姻,发展订单农业,延长产业链。四是应把农村劳务开发作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支柱产业来抓,提高劳务输出质量和效益,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壮大劳务经济。五是应充分发挥中心村和小城镇的辐射作用,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形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的支撑点。

二、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根本保证

范文网[CHAZIDIAN.COM]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能否实现,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和带头人。因此,要高度重视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大胆地把那些政治素质高,市场经济意识强,群众公认的农村能人选拔到基层组织领导班子中来,特别是要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特别是要努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要求的四个方面的本领,即提高科学发展、致富群众的本领,提高执行政策、依法办事的本领,提高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本领,提高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的本领,使他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体现其先进性。农村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要切实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要抓好学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增强农村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水平。要抓好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要抓好党员帮扶工作,对年老的和文化素质低、致富能力弱的农村党员,要主动关心,搞好帮扶,认真解决其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带动广大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创新解决农村基层突出问题的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赋予和谐内涵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把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一是应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全方位关心、支持农村教育发展。加大对贫困家庭子女就学的帮扶力度,多渠道解决贫困子女上学难的问题。通过成职校、农民夜校等各种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新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群众致富能力。二是应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事业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切实解决好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三是应继续推进农村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工程,切实解决农村通讯、信息条件差的问题。四是应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四、创新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硬环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标志是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显著改善。一是应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加快荒山、荒坡的综合治理,积极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切实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问题。二是应围绕活跃农村经济,加强城乡交流,切实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推进乡村公路建设进程,尽快实现农村公路畅通、快捷的目标。三是应围绕提高农村供电安全和降低农村电价,抓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和小水电建设,确保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四是应围绕农业废弃物的有效利用,抓好农村沼气建设,完善农村循环经济链条,发展生态农业。同时,还要开展以改路、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等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整治,实现农村环境的美化和亮化。

五、创新民主管理机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牢广泛的群众基础

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力量源泉。因此,要创新基层民主政治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是应健全议事制度,逐步完善和规范重大事项决策程序、村民代表议事程序等相关议事制度,推进决策民主化,严格按程序办事;二是应健全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村民代表议事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等群众性组织,实行民主管理,推进监督民主化。三是应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理清村党支部与村级其它组织的关系,健全协作制度,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推进管理民主化。

六、创新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领导机制,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农村党支部要加强对村民委员、共青团等村级组织的领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突出建设重点,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乡两级党组织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统一领导,明确政府各部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职责,建立健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协调机制,整合力量,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篇:创先争优与基层党建创新研究

高场镇党委书记 廖运硕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高场镇党委作为乡镇基层党组织,近几年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创“创先争优”这个主题,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年、基层组织建设年、干部述职述廉、便民服务、“两联+资源”、“整作风,保纯洁”等活动,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全镇党的建设亮点纷呈,开创了全镇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为把高场镇建设成为宜宾县新的经济增长极提供了组织保障。

一、 围绕健全基本组织创先争优,不断创新党建理念

一是健全领导体制,落实管党责任。为加强党建工作的领导,镇党委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党政班子成员统一抓、分管领导牵头抓、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具体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了基层党建工作例会制度,确定每季度召开一次基层党建工作例会。党委领导成员明确1-2个基层组织和非公企业作为联系点,扎实抓好党建工作样板,通过以点带面,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是完善基本台帐,做到“五个清楚”。全镇各基层单位党组织设臵全面,特别是以基层党组织“三分类三升级”活动为契机,认真查找不足,明确整改方向,镇党委通过电脑管理系统对全镇

1 2个总支和37个党支部建立了管理台帐,党支部书记、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流动党员基本情况全部实行了电子档案管理,做到了“五个清楚”。

三是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全镇各级党组织把党建工作目标和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工作创亮点,业绩争一流”活动,推动了全镇经济稳步发展。几年来,镇内实现了“四个明显”(产业明显优化、农民收入明显增加、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全镇发展规模企业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1家,培育壮大了好耕农业、中森木业、中绿林业、果王酒业、金土地芽菜、新城建材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形成了房地产业、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畜牧业五大主导产业,解决就业2000多人,年创产值3亿元,走出了一条富有高场特色的发展之路。2010年以来,先后有省、市、县各级领导近100批次前来参观考察,省委书记刘奇葆,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市委书记杨冬生等先后多次到高场镇调研。五年来,通过全镇广大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综合考核由全县乡镇倒数第一跃居第三名。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由16872万元增长到48935万元,年均增长23.7%;财政总收入由381万元增长到1325万元,增长了247.76%;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090元增长到6202元,年均增长15%。实现了税收大幅增长、安全无责任事故、三个“一票否决”争先进位,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全镇党建、党风廉政、综治信访、安全、综合经济、计划生育等工作进入全县先进行列。

二、围绕建强基本队伍创先争优,不断创新党建措施

一是坚持与时俱进,配强班子。在县委领导下,高场镇党委高度重视换届工作,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先后胜利召开镇党代会、人代会,选出新一届党委、政府班子,实现了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干部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运行进一步高效,为高场镇今后五年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强化“能人治村”,在村级班子的配备上,坚持配好配强,宁缺勿滥,坚持“能人治村”的原则,通过村支部书记“五岗”遴选对村级班子进行整合。全镇19个村和1个社区全部配齐了党支部班子和支部书记,有10个村支部书记是致富能手和农村实用人才,有7个村支部书记具有大专文化,有6个村支部书记年龄在45岁以下,实现了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二是实施“双向培养”工程,建强队伍。对农村劳动力进行素质培训。对党员、群众推选出来的后备干部,镇党委将按“阶段培训、组织培养和组织向党员群众推荐任用”等程序加大培养力度。实施以“把群众中威信高、家庭收入高的„双高‟型农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农村党员中既会带头富、又能带领富的„双带‟型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中政治素质强,发展经济能力强的„双强‟型村干部培养成村党支部书记”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组织建设“双向培养”工程。全面推行村党支部委员会“公推直选”和村民委员会“直选”。 各村两委均配备了一名女干部,储备了3—5名后备干部,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了登记建档,每年进行定期培训,各村都培养了入党积极分子,并做到定期发展党员。本

3 镇分配有大学生村官12名,镇党委安排了班子成员联系,及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三、围绕开展基本活动创先争优,不断创新党建方式 一是强化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近年来,我镇把提高基层党员素质作为一项硬任务,从教育培训入手,全面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镇党委成立了中心学习组,每月至少组织1次理论学习,坚持每年召开民主生活会2次。三年来,40名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中,参加市级培训的有12人,参加县级培训的有29人,镇党委也开展了每季度一次的培训。

二是推行 “挂包帮”帮扶活动,发挥党员模范作用。镇党委大力推行“挂包帮”扶贫帮困活动,在重点村树立了一批典型,如边远的统山村交通不便,在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筹资300多万元建成全市最长的农村水泥路;还有位于岷江之北的黄伞片,由于隔河渡水和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群众生产生活十分困难,在镇党委政府的认真谋划和积极争取下,总投资达3000多万元的高标准粮田和金土地项目落户黄伞片,将为黄伞片插上腾飞的翅膀;2012年高场镇承担安臵16户82人的向家坝库区外迁移民,实行了机关党员干部与移民群众结对帮扶,解决移民群众建房及生活困难,目前移民群众已全部落户高场开展建房,起到了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

三是落实“四项”制度,激活干部队伍。认真推行村常职干部基础工资、绩效工资“结构工资制”、村干部养老保险制、村离职村干部补助、村级财产财经所统一代管制等四项新机制,不断激发干部工作活力,进一步完善了村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和村级财务

4 财产管理,严防国有、村集体资产流失。同时,对离退休老干部和在职人员实行统一体检。这一系列长效机制的建立,各级干部的工作活力大大增强。

四是积极推进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确保便民。巩固镇、村两级服务机构,全镇建立镇级综合便民服务中心1个、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20个,公开服务流程,挂牌坐班服务。镇服务中心配备了办公设施和人员,设立热线电话,并将便民服务中心经费开支纳入本级政府预算,全镇严格按照“一书四上墙”(便民提示书,制度、人员、职责、服务流程四上墙)的要求开展服务活动。“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几年来,我们通过便民服务,公开办事程序、承诺办事时限,使群众少进一扇门,少跑一趟路,少花一分钱。群众在办事、信访等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了便利、享受到了实惠,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极大地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2011年,全镇共开展便民服务1205件/次,其中直接办理855件/次,代办185次,联系办理105次,转办70次。

四、围绕完善基本制度创先争优,不断创新党建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以健全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制度为根本,注重加强制度建设。镇党委政府制定了《党委议事规则》和《政府工作规则》,坚持按民主集中制原则议事决策。建立了规范的党务、政务公开栏,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镇党政班子成员职责分工明确,每名成员均有2—3个工作联系点,联系村、企业和困难群众。全镇各支部均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实行了制度上墙和每年4次党务公开。村党支部对党员学习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三

5 会一课”制度、发展新党员制度、党员设岗定责制度、村常职干部述职述廉制度等26项制度实行了上墙公示。村委会也进行了定期的村务公开。

二是严格工作考评,加强监督管理。为圆满完成全镇党建工作任务,镇党委制定了各支部书记党建工作目标考评细则,镇财经所统一实行了单位和村级账务统派统管,制定了村级财务管理办法和村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加强了对村级财务管理和村党支部书记的管理。

三是强化村务民主,广泛听取民意。全面推行村务民主听证制度,认真落实“五议五公开”工作法。对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村规民约的修订和完善,全村主导产业发展的确定,村内道路、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村集体资产的处臵,工程建设及救灾救济、优抚款的发放、大额财务支出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召开由村支两委成员、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和乡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村务民主听证会”进行听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推进村级事务民主决策。

四是推行述职述廉制度,建立民主管理新机制。我镇在对村干部全年工作进行百分制考核、将工资分成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的基础上,还对村常职干部的考核实行半年和述职述廉,由联系村的镇党政班子成员和驻村干部进村主持召开党员、村民小组组长、村民代表会议,村定补干部述职述廉,群众书面评议,当场公布群众评议结果,并根据评议结果确定干部全年的工作奖惩兑现。通过群众参与评议,既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又增强了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五、围绕落实基本保障创先争优,不断创新党建内容,

一是加强场所建设,落实基础保障。近年来,镇党委共筹资110万余元,对全镇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进行了全面改造。新建项目村15个,改扩建项目村2个。目前,全镇村办公场所平均建设面积达120平方米,解决了“议事无场所、办公无地点、活动无阵地”的问题。目前,重点村按照全县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设施配套标准,配齐了办公桌椅、会议桌椅、党(村)务公开栏、档案资料柜、党员电教设备等基本设施。

二是规范财务管理,落实经费保障。全镇村级财政转移资金全部实行镇财政转移支付,直达一本通账户。镇政府不截留、不拖欠、不抵扣,为弥补村级经费不足问题,镇政府每年还通过财政分成资金等方式为各村级组织补贴了定补工资、办公费等费用,确保了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三是加强作风整顿,落实组织保障。围绕“整作风,保纯洁”活动的总体要求,镇党委加强了干部工作作风整顿,明确了“首问责任制、责任追究制、绩效工资制”等一系列制度,实行了村干部定期值班制度,重点治理了少数村干部长期不驻村,工作不务实,作风漂浮,工作搞遥控的现象。切实使全乡各级干部职工思想上明显进步,作风上明显改进,工作上明显提升,形象上明显改观。

第三篇:地域文化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摘 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是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地域文化视角,通过对上虞祝温村的研究,指出要实现在文化传承开发中推进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应具备内容、形式、队伍三个条件,即挖掘和传承地域文化、加强地域文化载体建设、建设地域文化工作队伍,以期能为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治理问题、开拓社会治理研究视野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地域文化;社会治理;祝温村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280-03

一、地域文化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机制、作用和特点

地域文化一般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具有一定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简单地说就是“具有地域特征和属性的文化形态”[1]。关于“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文化单指社会意识形态,广义文化则将社会经济、宗教、政治、法律、乃至语言、衣食、家庭生活等都包括在内。换言之,广义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样法,一个社会过日子的方法”[2]。然而关于“文化”的广义狭义之分只是停留在对“文化”的静态分析上,若从动态角度分析“文化”,则“文”是指文字、文章、礼乐、制度等,梁漱溟认为,“所谓文化者,一切文物制度,礼俗习惯莫不属之”[3];而“化”是指人接受教育而发生变化,《说文解字》作“教行”解,正如《周易》所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4]。所以“文化”即指各类文化形态参与民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最终积淀和表现在民众的观念和行为中,也就是说使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所普遍操持的生活信念和价值准则;因而,地域文化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其实质是通过参与构建社会共同价值观、共同行为规范、集体认同感等来构建和催生比较稳定的社会内生秩序,来参与社会治理,实现社会稳定,这正是地域文化参与社会治理的内在逻辑和实现机制。

基于地域文化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实现机制的分析,地域文化对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地域文化深刻影响着其所属区域的社会价值构建、社会行为规范、社会秩序生成和社会发展引领等①,也即构建作用、规范作用、生成作用和引领作用等。第一,地域文化影响社会价值构建。文化本身体现着一种价值观念和价值原则,地域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其实是价值观念的传递,价值原则的塑造和价值观的确立,即影响着社会民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第二,地域文化能够规范社会行为。在地域文化实现构建社会民众价值观的基础上,地域文化能够依托其所蕴含的价值原则规范民众社会行为,使民众社会行为合情合理合法,正如文化决定理论认为“文化是上层建筑中最具影响力的部分,它决定了现实中人们的价值观念,也规定了社会中人们互动的各种规范和内在标准,塑造着人的灵魂”[5]。第三,地域文化能够催生社会秩序。基于价值原则的塑造和社会行为的规范,其潜移默化地构建和催生出非制度性的内在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第四,地域文化能够引领社会发展。地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原则和人文精神对于社会发展起着精神引领和支撑的作用,通过地域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够创建和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社会文明风尚,推动社会朝着健康文明和谐的方向发展。

地域文化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具有地域性、内化性、稳定性、自觉性等特点:一是地域性。地域性是指地域文化影响的范围,地域文化因其与当地环境相融合而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一般而言,其核心影响力范围在地域文化的所属地。二是内化性。内化性是指地域文化影响的方式,地域文化参与社会治理,不是外在的、强制的手段,而是内在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的。三是稳定性。稳定性是指地域文化影响的效果,因“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对社会和人的影响和控制不具有强制性,其作用发挥过程是人的思想和行为从内而外的转化过程,因而也是稳定和持久的”[6],也就是说,由于地域文化是从引导和塑造民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入手,以催生内在社会秩序和非制度性规范,通过内生的社会秩序来规范约束民众行为,因而其治理成效相对比较稳定和长久。四是自觉性。自觉性是指地域文化影响的目标,地域文化参与社会治理的目标就是让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依德依习依规依法的参与社会生活,使社会治理更多地从依靠政府他律走向更多地依靠民众自律。

二、地域文化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祝温实践

祝温村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崧厦镇,在2006年由祝马村、温泾村、后桑村等三个村合并而成,全村面积1.7平方公里,下辖10个自然村,总人口1825人。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祝温村认真做好村文化建设和村级治理的结合文章,坚持“以文化人、以德润人,用健康向上的村庄文化促进农民群众素质提升”[7],注重从当地文化、本村文化中汲取营养,以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文化精神凝聚人心,塑造了良好的乡风民风,维护了乡村社会的稳定,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浙江省“文化示范村”、“首届群众最满意平安村”等荣誉。总结祝温村“以文促稳”的推进举措,其主要做法有:坚持一个原则,开发一批资源,搭建一批载体,建好一批队伍。

一是坚持一个原则。即坚持“以文化人,以文促稳”的原则。村文化建设是推动村级治理的一个重要手段,祝温村或通过活动载体设计,如开展“乡风评议”和“五个十佳”评选等活动,树榜样、立典型,以身边优秀事迹、人物来教育感化村里百姓;或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如建设寓教于乐的墙绘文化,让传统美德、文明新风潜移默化,使人人崇德、行德、立德,在一次次文化活动中,逐步改变村风民俗,实现和谐稳定。无论是活动载体设计,还是基础设施建设,其目的都在致力于构建农村共同价值观和集体认同感,形成最大共识,以催生村里内在秩序的重构和巩固,推动村级社会治理。

二是开发一批资源。上虞有独特且丰厚的思想文化资源,如,孝德文化、乡贤文化、信义文化、东山文化、慈善文化、基金文化等,在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方面祝温村主要做好两个“结合”。一方面,将村文化建设与对接地方文化相结合。地方文化影响着当地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滋养着当地人们的精神世界,是开展村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和价值基础;地方文化易于被当地百姓所接受,便于形成价值共识,造浓农村文化氛围。在村级文化建设中,无论是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文化活动载体的搭建,都应充分利用开发地方文化资源,将地方文化融于每一项基础设施建设,融于每一项文化活动的设计,以增加群众的亲切感和熟悉度。祝温村将上虞孝德文化与村文化礼堂建设相结合,开设虞舜学堂、虞舜会堂;将上虞信义文化与村文化建设相结合,建设了信义广场、信义亭等;同时将孝德、信义等元素融于各项活动等,实现寓教于乐。另一方面,是将村文化建设与开发本村文化相结合。祝温村积极开发挖掘本村人文历史资源,让群众说自己的故事,使村级文化建设更具亲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力,也能够使群众自觉践行和传承本村各类人文历史资源的精神价值。祝温村充分挖掘本村各类乡贤名人,开发建设村乡贤文化;大力挖掘各类慈善爱心助捐事迹,开发建设村慈善基金文化;认真梳理村级创业发展史,开发建设村创业文化。

三是搭建一批载体。在开发挖掘文化资源的同时,祝温村注重活动载体的建设,围绕本地、本村文化资源开发系列易于被群众接受的、能实现较好宣传教育效果的实现载体、表现形式,通过努力先后建立起了文化礼堂、图书馆、乡贤走廊、文化长廊、创业文化史陈列室、信义广场、文体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室等教育学习活动场所;搭建了道德讲堂、虞舜学堂、虞舜会堂、春苗计划、贫困帮扶基金、“五个十佳”评选、村校共建计划等平台;组织相关力量创作了村歌《祝愿温馨》;修改和完善了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制度性规范。这些硬件建设、活动设计、规范制定等载体建设为地域文化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搭了桥、铺了路,为使文化资源效益转化为社会治理效益提供了可能性,并依托这些载体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是建好一批队伍。祝温村在队伍建设方面,首先是注重村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村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充分发挥村干部队伍在村文化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和带头作用,为推动全村文化建设、推动农村社会稳定把准脉、布好局;其次是注重村乡贤队伍建设,加强乡贤组织建设,成立乡贤文化参事会,充分发挥乡贤在村文化建设中的智囊作用,在解决邻里纠纷、化解村民矛盾中的调解作用;再者是注重村文艺队伍建设,组建文艺表演队、健身舞队、腰鼓队等文艺团队,通过文艺表演活动的开展,宣传敬老爱幼、邻里和睦、相互谦让、勤俭持家等美德,既造浓了村里的文化氛围,又使村民之间更加和谐团结。

三、地域文化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启示

传承开发地域文化,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总结祝温村“以文治村”的基层治理经验,概言之,就是要紧紧围绕和依托地域文化,传承开发地域文化的社会治理资源,结合地域文化抓好宣传教育平台建设,使地域文化能落地、能深入基层群众,发挥以文化人的社会治理效益,同时要加强队伍建设。因而在今后具体实践中,要实现在文化传承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发挥地域文化构建、规范、生成和引领作用,应具备或努力构建三个条件,即内容、形式、队伍。

(一)内容:挖掘和传承地域文化,培育社会治理文化基因

地域文化是推进和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方式和载体,因而要实现“以文促稳”,首先就是要充分挖掘和传承地域文化,培育社会治理文化基因,这是前提和基础。具体而言,一是要挖掘好地域文化。挖掘地域文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方面要挖掘和阐发地域文化本身所蕴含的教化意义、治理作用,开发地域文化的社会治理因素;另一方面就是要挖掘和寻找地域文化参与现代社会治理的结合点,使地域文化能够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二是要传承好地域文化。在挖掘和开发之后,就应该以多种形式、多个维度和层次来传承地域文化,使地域文化能够绵延相续,同时要注重在传承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地域文化类型、精神、内涵等。总而言之,就是要通过挖掘和传承地域文化,逐渐培育社会治理的文化基因,丰富社会治理的文化资源。

(二)形式:加强地域文化载体建设,构建社会治理文化手段

内容的传达需要依托一定的表达形式。以地域文化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要加强和创新地域文化表达、宣传载体建设,构建起多样化的基层社会治理文化手段。表达、宣传载体建设,其实也是地域文化参与社会治理,发挥文化治理功能的过程,这是重点和关键。地域文化宣传载体建设,可以分为硬载体建设和软载体建设,软硬载体建设要兼具,不可偏废其一。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硬载体建设,如宣传孝德文化,可以建设孝德文化公园、宗族祠堂等,以开展孝德教育,维护和促进家庭社会和谐稳定;另一方面要加强软载体建设,地域文化软载体建设主要有两种类型,即规范建设和活动设计:规范建设,包括家规家训、乡规民约等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8];活动设计,包括开展各类竞赛活动、评选活动、设置重要纪念日等。

(三)队伍:建设地域文化工作队伍,培养社会治理文化人才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无论是地域文化的挖掘传承,还是地域文化宣传载体的建设,都需要一支强有力的地域文化工作队伍作为支撑和保障。因而,需切实加强地域文化工作队伍建设,大力培养社会治理文化人才,这是灵魂和核心。一是要有一批理论研究者,对于地域文化的挖掘、传承,对于地域文化与当下社会治理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需要有一批人作关注和研究。二是要有一批顶层设计者,对于推动发挥地域文化社会治理作用的路径、方法和载体等,要有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做到蓝图清晰、推进有序、效果明显。三是要有一批基层宣传者,地域文化的弘扬,需要有一批专业的基层宣传队伍。这支队伍的成员既可以是地域文化的宣讲师,也可以是地域文化的优秀践行者,但是不管其成员组成如何,对于这支队伍的建设都应坚持两个原则。第一要坚持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原则,以正能量提振人心,凝聚人心;第二要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作为宣传者应以身示范,处处做榜样,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注释:

①参考谢新松在《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研究》中对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内涵的界定,谢新松认为文化具有社会价值建构、社会冲突整合、社会发展导向、社会结构互动等功能。

参考文献:

[1]白欲晓.“地域文化”内涵及划分标准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1,(1):76.

[2]杨孝容.“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略论梁漱溟乡村民众教育思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4):363.

[3]梁漱溟.社会教育与乡村建设之合流[A].梁漱溟全集(第五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433.

[4]周振甫译注.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1991.81.

[5]何春革.基于文化视角的我国农村基层治理研究[D].杭州:浙江财经学院,2011.3.

[6]谢新松.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研究[D].云南:云南大学,2013.II.

[7]马永定,张伟光,戴大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样板――对绍兴市上虞区祝温村治村模式的调研[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4,(5):24.

[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N],2014-10-23.

作者简介:

胡立刚(1987-),男,浙江上虞,中共绍兴市上虞区委党校,硕士,研究方向:文化哲学;

戴亚惠(1975-),女,浙江上虞,中共绍兴市上虞区委党校,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学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项雅平(1967-),女,浙江上虞,中共绍兴市上虞区委党校,高级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第四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对策研究

省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

2008年第5期 ——党的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新的形势、新的情况、新的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切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从而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理论与时俱进。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应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1、创新观念,完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思路

一是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放到城市化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去思考。在我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城市文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向农村渗透,农村已经开始从过去单纯、封闭的农业社会,逐步向开放、多样的城市社会转化。但是农村人口和资源的集聚程度远不如城市社区,它地域更广、人口更分散,居民相对来说文化更低。因此,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对的是带有转型趋势和特征的农村社会,既要继承和发展农村传统工作职能,又要应对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从过去单一抓农业、抓经济,逐步把党的建设和工作渗透到居住物业、环境卫生、社区教育、文化生活、社会治安等全方位的社会生活中,为协调和整合包括村民和外来居民在内的各种社会利益力量,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从传统的以管理为中心的模式中转到以服务为中心的模式中,通过发展村级经济和争取政府部门的扶持和支持,不断夯实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农村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为农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信息、疏通渠道、开辟市场,为农村弱势群体解决各种实际困难等,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在村民中的凝聚力。

二是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放到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的系统中去思考。当前,农村基层党建中的大量问题已不是局部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推进全局的、整个上层建筑的改革。如村级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村级民主建设的推进、村干部的管理和教育,这些问题涉及到的不只是乡村局部性的问题,而是涉及到镇村关系,涉及到整个农村管理体制,甚至涉及到城乡发展的战略问题。在目前的农村管理体制下,村级组织不是一级政权,但却承担着大量的政府行政职能,特别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化进程中,村级组织公共事务大量增加。为此,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的财政公共支出,增强其服务功能,同时也要转变以往对村级组织考核的机制,尊重村民自治的自我管理,强化对农村稳定、文明建设、民主建设、干群关系的考核。

三是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放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中去思考。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及村民自治组织的完善,促使党的基层组织和干部在民主政治实践中提高能力,以比过去高得多的执政能力去实现党的意志;同时,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带来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兼有国家“代理人”和农村“当家人”双重身份的角色变化,面临着如何使这双重身份和两种权力和谐相处的执政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改革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理念来思考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依法按程序管理农村事务,积极支持和引导农民当家做主,推进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村民自治中的领导地位;从制度上理顺村民自治与党的领导关系,着力推进两委关系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推进村级民主建设,转变党的工作职能,运用民主的方式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创新组织设置,构筑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体系

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必须突破过去的地缘和行政区划限制,根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按行业、企业、新农民组织及党员自身等情况灵活设立党组织,使党组织的设置从单一走向多元、由行政区域型向产业型和功能型转变,以利于更好地实现对农村不同利益群体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坚强领导和分类指导。

一是设置产业型党组织。适应农业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围绕农业产业化目标,按照区域经济布局,在农业产业化链条上建立具体产业的党组织。

二是设置行业型党组织。农民就业形式日趋多样化,形成了许多行业协会,依托行业协会设立党组织有利于党员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三是设置引导型党组织。大力支持、鼓励更多的农村党员、村支部成员积极参加与党组织目标一致的农民组织的活动,在人数较多、影响较大、党员也较多的农民组织中建立党支部、党小组,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引导、带动各类农民组织健康发展。

四是设置地域型党组织。在地理位置相近、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村,建立强村弱村联合党支部、村企党支部,达到富村带穷村、企业带乡村共同进步的效果;在地域相对集中或兴办某项公益事业、或发展同一产业、或调处某一矛盾需要涉及的几个村建立党总支。

五是设置流动党员党组织。在加强对本地务工的农民党员进行组织化教育管理的同时,以流出地和流入地联建党组织、或派驻党组织、或建立临时党支部等形式,着力创建流动党员党组织,接受村、联村党组织或乡镇党委领导,或委托务工所在地党组织领导,或实行共同负责的双向管理机制,并对流动党员实行IC卡身份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确保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转移不转向”。

3、创新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干部领导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一是改革选任方式,选好干部。树立科学的选人用人观念,拓宽渠道,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开、竞争、择优的乡镇领导干部任用机制,进一步落实竞争上岗、“公推直选”等举措,调整充实乡镇机关干部;实行公开竞聘机制,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全面实行本人自荐、群众推荐、党员推荐、组织推荐、乡镇党委审查、党员大会选举“四推一审一选”的办法选任村党组织书记,对软弱涣散村支部选派第一书记;注意培养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农村优秀青年、退伍军人、机关事业单位分流人员、科技示范带头人、经济能人担任村干部;坚决破除求全责备的选人思想,把那些思想端正、敢于创新、勇于进取的“初生牛犊”选进班子;加强后备干部的教育培养,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与党员队伍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勇于创业带民创业的党员干部培养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和主力军。

二是加大培训力度,育好干部。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分级培训责任制;以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突出思想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行政管理、先进实用技术和农村工作方法的培训,着力提高村级领导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民主管理的能力、驾驭全局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

三是强化激励约束机制,管好干部。建立三级“一把手”直接抓基层组织建设责任制,提出要求、严格考核;实行绩效挂钩制度,对表现好、政绩突出的乡镇干部要优先推荐提拔使用,对在村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岗位上任职时间长、贡献大的人员要落实有关待遇和保障;对那些身体弱、能力差、无实绩的村干部要及时调整。

4、创新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创新培养方式抓党员发展。要转变工作方式,强化党员发展责任制,变被动坐等为主动培养,把种养殖大户、农村致富能人、外出打工青年、复员退伍军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列为重点发展对象,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逐步优化党员结构。

二是创新长效机制抓党员教育管理。建立党员学习、教育、管理、联系群众、监督、民主参与等长效机制,真正使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探索建立党员学习积分考核制度,为每名党员建立学习积分卡,形成党员理论学习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思想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制度,依托党员干部培训基地,逐步实现远程教育进村入户,大力开展党员创新创业技能培训,努力使每名党员掌握一技之长,增强“自富带富”的本领。

三是创新活动载体抓党员作用发挥。以“三级联创”为抓手,探索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主题实践活动长期化的有效形式,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设置多种党员服务岗位,通过广泛开展党员“设岗定责”、“承诺制”、“扶贫双结”、“双带”、“献爱心”等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三五先锋联创”活动,创建“五好乡镇党委”、“五强示范村”、争当“五先锋党员”;大力实施“四培养”党建工程,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致富能人培养成支部书记,把优秀支部书记培养成基层党建的典型;大力推进村级党组织办公活动阵地建设,实现活动经常化、作用正常化、管理规范化;切实实施党内凝聚力工程,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建立农村党员创业扶助资金,开展创业帮扶活动,对具有一定技术素质、创业愿望强烈、信用良好的农村党员,特别是农村经济困难党员的创业,实行专项贴息,激发农村党员带头创业的积极性,带领群众致富。

5、创新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一是思维方式要由“为民作主”向“让民作主”转变。当前一些村民自治组织和党组织陷入“到底谁当家、谁说了算”的无谓之争,其问题的关键就是缺乏对村民自治的正确观念和对法律原则的尊重。村民自治的本质是“村民当家作主”,党组织就要为村民当家作主创造条件和铺平道路,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是党组织的义务和责任。

二是工作方法要由“强行推进”向“引导、说服、提供服务”转变。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致力于提高“掌舵”能力,及时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帮助解决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自主选择权,更加注意采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典型引路的方法做群众工作,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

三是处理村务要由封闭式向公开式转变。全面推进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做到真公开、常公开;注意扩大基层民主和运用法律的手段,实现少数人说了算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民主决策监督的转变;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农村“说事”和“一事一议”制度,引导农民说大事、说难事、说发展。

6、创新基层工作保障,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

一是逐步实现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着力解决村级债权债务问题、公共建设投入问题和基层党建活动经费来源问题,保障基层党组织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通过审计、划转、抵偿债权等方式挤干乡村债务水分,按照“区别情况、逐步化解”的原则清理消化不良债务、依法清收能交未交的欠款、整肃无理拖欠合法税费的不良风气,大力化解乡村债务;适当增加村级转移支付,加大项目支持力度,逐步把农村的公共管理和服务纳入到政府的公共预算范围,保障乡村公共建设的资金投入和项目进度;根据当地人口和党员规模及党建工作目标,核定党建办公经费和党员学习教育经费,并明确相对稳定的经费来源。

二是建立健全激励约束保障机制,不断改善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政治经济生活待遇,保护乡村干部和党员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要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待遇,对有突出贡献的乡镇干部要大胆提拔任用,把担任过村干部作为培养乡镇干部的有效途径,鼓励干部到村级组织任职,坚持和完善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公务员的制度;要保障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合法权益,为那些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的干部撑腰,对打击报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坚决依法严肃处理;要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经济待遇,有条件的地方对村干部的工资实行由财政统一发放,建立健全在职村干部工资补贴最低基数保障制度和退职村干部养老金保障制度;要改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环境,科学制定乡镇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和改进乡村干部的考核评价制度,减少对村级干部不切实际的考核指标;要完善对农村无职党员的激励保障,进一步推行和完善“设岗定责”和“党员承诺制”及其相应的考评激励机制,发挥无职党员的作用,同时要保障无职党员的党内民主权利,关心和爱护无职党员,特别是生活困难的党员。

7、创新工作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加强制度建设,理顺县、乡、村管理体制,促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为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权威提供法律制度和工作制度保证,努力形成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保障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工作机制。

一是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尽快制定《村民自治法》,以法律制度的形式严格规范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制定《乡镇村关系法》或《乡镇村关系工作条例》,修改《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明确乡村两级党组织、乡镇政府、村民自治组织各自的权力范围和工作职能,具体规定“党务”、“政务”、“村务”的内容及办理程序,以便规范各自的权力和行为。

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民主管理新机制。建立和完善村两委工作协调机制:要建立村党组织召集、书记主持的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在民主协商基础上对村级重大事务进行决策,然后按各自职能组织实施,实现农村党组织与村委会之间分工合作的制度化;建立健全民主管事的工作机制:要规范村级党组织会议、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委员会议、村民调解会议等村级有关决策会议的职能和议事规则,坚持先党内后党外的原则,重大村务决策由党员代表议事会商议,在全村公示,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依法提交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作出决定;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要以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民主评议基层干部为主要内容建立完善民主评议党员、民主生活会、党务公开、落实公开承诺、村务公开等制度,设立村民理财小组、村务监督小组等监督组织并明确其职能和监督规则,探索村民点题公开和群众质询答复等多种村务公开形式;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常性督查制度:要定期或不定期就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专题督查,支持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党组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并正确处理好相互关系。■

(课题组成员:陈世强 夏志云 张忠诚 农华西 汤晓玲)

第五篇:基层供销社改革发展与体制创新初步研究

作者: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调研组

【摘要】供销合作社的改革能否取得突破性成效,关键要看基层社。中国供销合作社经济学会调研组就基层社改革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基层供销社的现状,重新认识了基层社的地位及其深化改革的极端重要性,总结了基层社改革过程中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几个理论问题,提出了对改造、新建基层社的几点看法和意见,以及深化基层社改革发展的若干对策和建议。本文分析透彻、中肯、深刻,内涵丰富、新颖,对深化供销社改革很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基层供销社 改革 发展 体制创新

回良玉副总理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以下简称全国供销总社)“四代会”上指出:“基层社多在农村,贴近农民,是供销合作社联系和服务农民的基本环节。供销合作社能不能办成真正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关键在基层社;供销合作社的活力强不强,关键是基层社;供销合作社的为农服务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看基层社。”回良玉副总理在这里讲的三个“关键”非常重要,也非常中肯地概括出基层社在供销合作社(以下简称供销社)系统的地位、作用和职能,提示出对基层社进行深化改革的基本动因。

长期以来,基层社在供销系统中是个薄弱环节。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虽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到目前为止,基层社总体的形势不容乐观,基层社这个基础还不牢固,仍然存在着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体制障碍。全国供销总社主任白立忱同志在今年全国“四代会”上指出,“夯实基层社这个基础”是今年工作重中之重。这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但如何夯实这个基础,如何深化基层社改革,如何加强基层社建设,这既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因此,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将“基层社改革发展与体制创新”作为2005年学会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做好这篇大文章,学会特别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三位专家,组成了调研组,在学会秘书处和学术委员会的组织带领下,就基层社改革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一是于今

1 年六月、九月份,先后赴四川、重庆和吉林等省、市,对基层社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调研。在调研过程中通过考察、走访、座谈等方式,掌握了不少第一手资料。二是向部分地、市、县供销社征集了有关基层社改革的相关材料。三是以“基层社改革发展与体制创新”为主题,于11月份在杭州举办了“第八次中国供销合作经济论坛”,进行专题研讨。在此基础上,调研组经过反复研究思考,并吸收总社有关方面和各地的调研成果,写出了这份研究报告。

一、基层供销社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供销社系统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两个5号文件的精神,按照全国供销总社提出的“四项改造”的要求,围绕把基层社办成真正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目标,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和多种途径,对基层社进行改组、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

1.做大做强和搞活了一批基层合作组织。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发现基层社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共同特点:只有加大改革力度,才能更彻底地从旧体制的桎梏中及沉重的历史包袱中解脱出来,转换经营机制,与市场进行全面对接,提高造血机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通过改革、创新,改组和改制了一部分基层社,重组和新建了一批多种形式的基层社,发展了一批新型合作组织(专业社、社区综合服务社、农产品流通协会),使基层社扩大了组织规模,增强了活力,焕发了生机,盈利水平有所提高。结果是基层社实力增强了,职能恢复了,地位提升了,新的增长点增多了,农民接受了,政府重视了。

2.激活了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合作性。改革的前些年,供销合作社系统出现断层,合作出现断带。近几年来,在四川、重庆、吉林等地,我们看到,通过加强基层社的改革,各级联合社特别是县联社与基层社之间的联合和合作明显加强,各级联社不仅在基层社的改革中进行规划、指导、扶持和服务,还在业务经营、盈利分配等方面,向基层社进行倾斜,在推进基层社改组改造中,倾注了一定的人力和资金,使基层社在改革中有了主心骨和靠山,感受到了合作社之间合作的好处。

3.密切了农民的关系,促进了“三农”发展。实践证明,基层社通过多2 种形式和多种途径对本身的体制、机制进行了改革,同时又创办多种专业合作社、社区综合服务社、各种合作性质的协会、三农服务中心,开展农资和日用工业品等配送中心和连锁化经营方式等,使合作社组织基础、网络建设和服务功能增强了,因而与农民的关系密切了,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给农民也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实惠,农民成为基层社改革的最大受益者。

4.取得了“有为”和“有位”的效果。在我们调研的四川省、重庆市和吉林省的基层社改革,都由地方政府制定供销社改革的基本政策的前提下加以全面推行的,如重庆市供销社系统,由于政策到位,措施得力,方向明确,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在发展“两社两化”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大了,在政府中的“位臵”也相应提高。重庆市社每年可以从市政府财政获得700万元扶持专用基金,用于发展农村经济和基层社的改革。 5.转换了经营机制,与市场进一步接轨。当前基层社的改革主要是改制为主。基层社改制的结果,一是扩大了资本联合,实现了产权多元化,产权更加明晰,人员更加精干;二是市场化取向更为明显,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初步摆脱了生存危机,有一些基层社,又重新夺回了失去的阵地,在农村市场中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服务功能和经济实力得到增强,盈利能力得到提升。

在充分肯定基层社改革取得初步效果的同时,还应该高度重视当前基层社在改革发展中存在和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1.目前基层社改革所实行的“改制”与基层社改革目标有相当大的差距。这种改制是将合作社的基本制度——合作制改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将以农民社员为主体的合作社组织改为多元化而农民成份极少的股份制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这种把社企合一的基层社组织等同于联合社社有企业进行的单纯企业化改革使基层社体制内出现了异化倾向,单纯的企业化和趋利化增强,而合作性和服务性弱化明显,广大农民群众在改制中被“制”外化或边缘化,一些基层社变为农村少数种植大户、农村经纪人等“能人”和社会企业法人的单纯的“强者”联合体,体制内资本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凸现出来,作为更广大的弱势群体的农民群众则难以成为合作社的主导者。这种改制与

3 基层社改革的方向、目标存在相当大的距离。

2.一些地方的基层社在改制中出现失控和偏差的情况。主要表现:一是简单套用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作法,忽略了供销社作为合作经济组织的特殊性,将改制后的基层社完全等同于一般性的公司,将为农服务看成使公司今后发展的一个负担,最后使基层社成为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一般性企业;二是改革走过场,换汤不换药;三是将改革简单化,实行“一卖了之”,卖光分光,导致基层社的资产低估、贱卖,量化给个人,使一些优良资产大量流失;四是有些地方政府借基层社改制或行政区划调整、城区改造之机,任意平调和无偿占有基层社的财产,或者强迫基层社低价出让房地产,使基层社的发展失去了依托和根基;五是在改革和改制中不求进取,不找出路,靠“租摊子,收租子”过日子,基层社的基本职能完全丧失。

3.基层社数量大幅度减少。2004年底,全国供销系统共有基层社22537个,比1999年的30311个减少7774个。由于调整基层社建制,把基层社做大、做强,建立中心社、一县一社等等,需要撤并和减少一些基层社,这是正常现象。有一些空壳社实行破产也在所难免。但有些基层社是在改制过程中资产卖光,人员走光,业务丢光,阵地失光,很多基层社也就不复存在了。这全属非正常现象。基层社数量的锐减,意味着供销社的阵地缩小,为农服务的能力和与农民的联系减弱,对“三农”的影响力大大下降。

4.基层社的购销额比重连年下降,盈利水平低。基层社购销总额占全系统的购销总额中的比重从1999年的32%下降为2004年的24%。这种状况的产生,据我们分析,一是由于供销社系统的合作社欠缺,“联合社不联合,合作社不合作”,对基层社未能尽到联合社的职能;二是由于一些地方将县基之间的联合关系,演变为竞争关系,县市联合社与基层社争业务、争利润,使基层社有限的利润又被联社所瓜分。这种趋势任其发展下去,不仅各级联社的利润增长难以持续,而可能由于基础坍塌,危及全系统的生存。

与经营业务购销额直接相关的盈利水平很低,发展后劲不足。2004年全国基层社实现利润总额1.5亿元,平均每个基层社盈利仅为6655元,基层社的亏损面则为11.37%。有一定规模和实力并在农村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的基层社很少,大多数基层社都处于盈亏的临界点。全国基层社盈利水平如此低下,4 表明基层社为“三农”服务的总体能力较弱,在农村市场的地位必然不高。

基层社在改革中问题的出现,总体上来说,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基层社改革、改制,缺乏理论指导,改革者特别是改革的领导者,对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没有认真学习和深入体会,改革、改制便仓促上马,因而在实践中必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和盲目;二是缺少来自上级的整体性的统一规划、实施步骤和具体措施,如此大的基层社改革、改制动作,没有一个从中央政府部门到全国总社,及至各级联社纵向下达的明确和统一的指导性和权威性的文件;三是基层社改革过程中,缺少总的与基层社命运相关问题的原则性规定,如基层社改革是改什么?在改革中如何对社有资产进行处臵?在变卖资产时应遵循什么原则?等等,基本上各地各搞一套,使大批基层社在改制中资产流失了、网点萎缩了、人才外流了、职能削弱了,一部分基层社改没了。

通过对目前基层社改革、改制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和探讨,目的是找出问题的症结之所在和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法,使基层社在今后改革、改制过程中少走或不走弯路,最大限度的降低改革成本,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正确的思路和良好的对策。

二、基层供销社的地位及其深化改革的极端重要性

基层社是根植于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广大农民直接联合而建立起来的利益共同体,是分散农民通过协同力量走向市场参与竞争的依托,也是广大农民实现自身利益走向共同富裕之路的组织保障。基层社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和职能的合作组织和经济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是多年来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在供销社系统中始终是一个最薄弱的环节。在我们调查中所见所闻,存在困难的,主要是基层社,联合社也有困难,但相对较少,大多数联合社日子还算过得去,有的联合社实力还相当雄厚。联合社与基层社之间的这种错位,其根源在联合社,因此应首先提高联合社对基层社重要性地位的认识。基层社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⑴基层社是全系统的组织基础。供销合作社系统中有着一整套健全和完善的组织体系和组织架构,基层社则位于基础部位,是构成整体组织框架的基石。因此,从供销社系统这一组织结构来看,基层社的强弱和发展状况,

5 决定着构建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各级联合社的生存和发展态势,进而决定整个系统各个部位、各个环节、各个层次的衔接和联动及运转状态,最终决定全系统的整体功能的优劣。从系统建设的角度看,应首先夯实基层社这一基础,否则,各级联社的发展将失去根基,成为空中楼阁。全国总社提出将基层社作为供销社系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切中时弊的,并从中找出了系统的关键部位所在和薄弱环节,这对提升整个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整体发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⑵基层社是全系统联合发展的前提。供销社是农民的合作组织,个体的农民和农户是构成整个供销合作组织体系的“细胞”。无论是哪一层次的组织,无论是哪一环节的机构,都是以广大农民的联合为自身产生和生存的前提。农民联合和合作的目的和宗旨,规定出各级联合社的基本职能和作用,基层社直接服务于农民,而各个基层社再次联合起来组成联合社,目的是要求联合社更好地扶持、指导和帮助基层社发展。要求在合作社的经营服务体系内,合作社必须合作,联合社必须联合。只有联合和合作,才能产生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⑶基层社是全系统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村流通的先导。供销社主要是流通领域的合作社,其基本职能是组织商品流通,开展城乡物资交流,基层社处于服务“三农”的第一线,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通过产、购、销、运、储、加等系列化服务,与农民、农业、农村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特别在农村的基础市场中占有重要位臵。正是由于基层社在农村市场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对于农业再生产的顺畅运行、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农村资源的有效利用、农产品的市场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市场的扩展都具有先导性的功效和作用。特别在商品总量供大于求农产品卖难和工业品需求不足的市场条件下,基层社在开拓城乡市场和国外市场中的作用会越发突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无论是在全系统的组织体系中,还是在全系统的经营服务体系中,基层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鉴于基层社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基层社的现状又令人十分堪忧,因此,继续深化基层社改革,不仅有它的必要性,更有它的极端重要性和迫切性。

⑴基层社的现状很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6 经基本确立,市场配臵资源及市场机制调节经济的功能越来越明显。基层社作为市场经营主体,改革虽已20多年,其自身在组织结构、经营观念、经营体制、企业制度等方面,仍残存着很多与市场经济不相融的传统体制的痕迹,难以适应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如果不尽快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和脱胎换骨式的改造,根据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重构组织体系和企业制度,很有可能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整体上逐步萎缩下去,最终被市场所淘汰或被其他经济组织形式所取代。

⑵目前的基层社距农民的要求相距甚远。国际经验和现实情况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经济在农村中适合于不同市场发育程度、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经济规模、不同经济制度的需要,涵盖农业和农村经济所有领域,与农业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得最为紧密、最具有成效、农民从中获取最大利益的经济组织形态和企业制度。因此在农业经济领域中,大力发展合作经济,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共识和普通做法。我国合作经济发展由于历史原因,曾遭受过巨大挫折,走过一些弯路,供销社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改革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的目标差距甚远,与迅速发展的农业经济和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不相适应。因此,如果不对基层供销社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进行实质性改革,不仅有被市场淘汰的危险,还有可能被农民所抛弃。

⑶基层社与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形式不相适应。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数量扩张型的粗放式农业,向质量增长型的效益农业转换时期,农业产业结构正面临着全面调整,农业内部专业化分工更加细化,已成为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农业的专业化分工细化使农业的规模效应和集约效果更为明显;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使农民的收入增长点增多;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更加丰富了农业的内涵,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巨大动力。在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者主要是由合作经济组织来承担,并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合作组织,才能将广大农民结成利益一致和目标统一的联合体。在合作经济组织统筹之下,通过科学的市场运作方式和合理的利益实现形式,形成农业产业内的合理分工和产业链的联结,并将分散性农业生产与市场贯通起来。

7 由此,将农业经济运转纳入到农、工、贸、产、销、加一体化流程中,不仅可以大大扩展市场空间,还可以大幅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并可能使农民在产业链的多环节上获得更多的利益和收入。目前,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由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滞后,供销合作社改革不到位,经济力量薄弱,满足不了农业产业化的需求。

随着经济国际化、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特别是加入WTO以后,这一趋势更为明显。这种情况既给我国农业经济特别是千家万户分散性经营的农民带来严峻的国际挑战,也给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为广大农民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条件。但我国目前农业产业及产品结构、科研水平、农业组织、农业经济形态等农业总体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国际竞争中的风险要远远大于机遇。因此,在当前国内和国际市场条件下,除政府对我国弱质农业加以保护,农业自身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外,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国际竞争中维护自己的利益。目前我国农民最大的合作组织——供销社的状况很难适应这种客观要求,为此,供销社首先要深化改革特别是基层社的改革。

三、基层社改革过程中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的几个理论问题

改革既是体制和制度变革的过程,也是观念更新的过程,又是一个新事物、新现象和新理论不断出现和逐步认识和提高的过程。目前来看,基层社改革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原有的或新产生的理论问题,因没有结合改革的实践加以阐释而含糊不清;或由于分歧过大没有定论,在一定程度上使改革在思想上陷入迷茫和盲目之中,改革的实践也出现曲折和反复,进展迟缓。因此,对于这些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深入探索,对进一步深化基层社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认为,弄清以下几个主要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1. 基层社的概念和基本内涵

⑴基层社的概念。从合作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合作经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商品经济的组织形式或经济制度,是经济领域中弱者的联合体,通过协同力量,维护自身利益和共同追求共同富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特别进入现代市场经济以后,虽然合作经济的基本原则、宗旨、8 基本价值和基本制度没有改变,但从它的结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管理制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因此对于我国基层供销社的概念,应与时俱进地从两个方面来加深认识:一是从合作制来看,基层社是以广大农民为主体直接联合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是供销社系统的基层合作经济组织。二是从市场经济角度来看,基层社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组织方式、生产力配臵形式和利益实现形态。因此,基层供销社作为一种微观经济运行实体及市场主体,需要通过市场来调配资源,接受市场机制调节,并根据市场来确定企业战略和目标在承担市场风险的同时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这一层面来看,基层供销社需要根据市场发展和变化,对自身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因而基层社整个组织体系包括组织形式、成员结构、经营方式,管理制度都是处于动态之中。从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可以发现,由于我国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重组,农业经济的内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所从事的经营行业增多,身份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基层供销社的社员成份呈现出多元化倾向,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种养殖业农民,还包括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农民,城市居民;不只是弱势农民的联合体,有越来越多的农村种养殖大户、运销大户、农村经纪人和社会法人企业等相对强势群体业加入进来,并且在管理和经营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从总体来看,成员主体结构是农民,基层供销社的根在农村,主要经营服务活动在农村,主要服务对象是“三农”。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除少数地区外,凡有合作社的供销社的地方,基层供销社的这些基本特征,无论今后如何改革,市场经济发展到什么样的水平,也是不会改变的。由此,我们认为基层供销社的概念可定义为:新型的基层供销社是以农民群众为主,按照合作社原则直接联合起来的联合体;是根植于农村,服务于“三农”以市场为导向并以流通和服务环节为主要合作内容的社企合一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基层合作组织。

⑵基层供销社的内涵。确定和认识基层供销社的内涵是基层供销社改革的理论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供销社具有双重属性。一是合作经济组织即经济社团组织属性。这一属性是基层供销社本质属性,规定出基层供销社的性质、宗旨、目的,成员主体构成、组织治理结构和经营战略等核心

9 内容,反映基层供销社的本质特征。基层供销社的另一个属性是企业属性。基层供销社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经济实体和利益主体,与其他一般性企业一样,通过参与市场竞争,既有不断发展壮大的机遇,也有被市场所淘汰的危险。从这一点来看,基层供销社在市场中与一般性企业没有本质区别。

⑶基层供销社双重属性具有内在统一性。其主要表现是,基层社的服务与利润两者具有高度的统一;一是基层社在流通和服务领域为社员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是参与市场竞争,获取利润的过程,因为基层社经营中很大一部分业务是在为社员服务过程与获取利润过程的同时完成和实现的,盈利寓于服务之中。二是合作社对内是坚持为社员服务的宗旨,对外贯彻市场原则,通过公平竞争获取最大利润。基层社的获利水平的高低,是其综合竞争能力和为社员提供服务能力的象征。在我们所调查的基层社中,能够坚持为农民提供服务的都是市场竞争力和经济实力较强的基层社,正因为基层社有了较强的公共积累和经济实力,在某些经营业务中,即使在微利、无利甚至亏本的情况下,也能为社员提供一定的服务;三是基层社由于剩余利润而形成的公共积累,是归基层供销社社员共有的财产。马克思说过:财产利益是属于最高层次,更长远利益,是人类一切经济利益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基层社财产的增大,不仅反映了基层供销社的经济实力增强(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同时加大了社员对基层社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四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基层供销社的服务宗旨与获取利润两者结合得更加紧密,越来越趋向一致。特别是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现代流通方式的进一步推开和现代流通服务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会使基层社在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通过产供销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方式与农民结成更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2.对供销社前期改革的反思和评价。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供销社改革也是在前期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当前对基层社进行改造、改组,首先应对前期的改革进行反思并加以总结。

从世界范围来看,近代的国际合作社运动的发展有着两条主线,一条是资本主义的西方国家合作经济发展之路;另一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经济10 发展之路。二战以后,西方国家合作经济发展继承了罗虚戴尔公平先锋社的衣钵,采取务实政策,将合作经济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有效组合方式和手段,与现实商品社会相融合,特别是将合作社的运行与市场经济相对接,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走出了一条现代化的农业经济与合作经济相结合的发展之路,确立了合作经济在农村流通领域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而社会主义国家则更多地延续了古典合作经济思想的空想成份,普遍将合作制作为生产关系变革的武器和工具,实行虚幻的生产关系过渡和拔高,结果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使农业生产力大幅度倒退。我国供销社也走过一条曲折发展之路,教训十分深刻。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广泛弥漫着“恐合症”的情绪。政府及有关部门一方面对西方国家合作制发展的成功经验,刮目相看,大加赞赏;另一方面,又怕合作经济真的发展起来后,会动摇现行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重蹈传统体制下的合作社甚至人民公社的复辙,导致我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迟缓甚至处于停滞状态。

从供销合作社改革过程来看,有以下两点值得反思和汲取:⑴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对供销社改革多次发布文件,作指示,但往往只有方向性、原则性规定,如将供销社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恢复“三性”等等。实际在一些领导人思想上并不完全清楚中国农村为什么要搞合作社,怎么搞合作社,搞什么样的合作社?因此,长期以来对供销社的改革既没有制定出一个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分阶段、分步骤的实施办法,也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部门负责组织、领导、督促和检查,更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和合作社法加以保障。因此,改革20多年来,其成效不大,或事倍功半。⑵由于对我国上个世纪50年代所搞的合作化运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左”的指导思想影响以及对我国农民的文化传统习惯估计不足,特别是90年代初我国确定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后,要求长期存在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供销合作社尽快转换,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真正农民的合作社,这是不切实际的。首先是对这种根本性的转换和改革的艰巨性和困难程度认识不足。因此也没有明确规定一个阶段性目标和用来学习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一个过渡期,想轻而易举和一蹴而就,实践证明这是不可能的。目前供销社的改革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应对前期领导不力和不切实际的一些做法加以纠正。

11 3.基层社改革的目标。应该强调,中央提出的将供销社(首先是基层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的本质规定和内在要求,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农业对生产力有效组合的关键所在。什么是真正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其主要标志是什么?我们认为,首先,农民的合作社必须有农民自愿参加、入股入社,积极参与和充分利用合作社,以体现合作社的群众性,这是前提。第二,在合作社的财产中,社员股金归个人所有,合作社的公共积累归合作社全体社员所共有。社员股金和合作社经营积累共同形成了合作社的法人财产,归合作社法人占有、使用和支配。第三,为农民提供服务汲及维护农民利益、使农民从合作社中得到更多的实惠,这是农民组织合作社的根本目的。第四,社员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使农民自己当家作主。概括起来,即“民有(包括社员股金个人所有和对公共积累的集体所有)、民管、民享”。其中最能体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性质的就是坚持合作社原则,农民能够真正参与管理,利用度高,享受到合作社为他们提供的优质服务和分享合作社的经营成果。其目的不仅解决了他们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而且要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小康,走向共同富裕。

以这些标准来衡量基层社的改革,其改革目标的实现也不是可望不可及的事。从产权归属来看,改革后的基层社,实行产权多元化后,产权更加清晰了;基层社改革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只要它能够为农服务,就受到农民的欢迎和认可;农村新一代农民大多有文化、有知识,信息掌握快,参加合作社的领导和管理也比过去容易。基层社只要沿着既定目标和方向继续深化改革是大有希望的。

当前的基层社改革,大多是一种纯企业化的改革。在改制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不规范的所谓股份制公司、合伙公司或股份合作公司等企业形式,在企业制度上和公司治理结构上与一般性公司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不过是有些地方还保留了原“供销合作社”这块牌子。我们认为,目前基层社的这种改革,实际上是一种经营机制转换,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三农”发展需要,又能保证基层社生存发展下去不得已而为之的措施或权宜之计,尤其是那些特困基层社为实现自救,谋求新生的唯一选择,别无他路可走。问题是,基层社的这种改制是否与其改革目标背道而驰了呢?当然不是,但确12 实存在这种可能性和发展因素,如果在改革中掌控不好,或听其自然,或把目标锁向公司,基层社很可能最终脱离供销社系统,沦为一般性企业或公司。但如果改革的领导者能够坚持合作制的改革目标不动摇,坚持为农服务,操作又得当,大力抓发展,抓建设,使资产不断增值,实力逐渐增强,这样就为基层社后继改革,向合作经济回归打下坚实基层。我们从调查中了解到,有的经营业务活动中仍然贯彻基层社的为农服务宗旨,增加了农民收入。 4.合作制与股份制的关系。合作制与股份制是两种不同的制度,但又存在很多共性,并且有互补性。按照马克思理论,一是两者同源于资本主义信用制度。信用制度是私人企业转化为资本主义股份公司的主要基础,也是合作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所以在合作制与股份制建立和发展时,在筹资和组织方式上都采取入股的形式,这是必然的。所不同的是,前者是劳动群众采取社员股金和建立合作社的形式,后者是资本所有者以资本投资和建立股份公司的形式。二者实行的企业制度都是现代企业制度。现在人们只知道股份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热衷于股份制的推行。实际上,合作制也是现代企业制度,因为现代企业制度是法人制度。所谓法人制度就是依法拥有法人财产权,行使法人权力,应尽法人义务。合作社也是法人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有权占有、有权使用和支配法人财产。同时,也要依法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尽法人应尽的义务,如照章纳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等。这些都是与股份制的股份公司是相同的。三是两者在历史上都有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方式,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因此,从合作制与股份制这些共性来看,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两者水火不相容,完全对立,合作制与股份制是完全能够相容相通的。也不要认为股份制先进,合作制落后。它们各有优势,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在不同领域发挥自己的特有作用。因此两者又可以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在基层社改革中,除一些发达地区的基层社,由于经营规模较大,已经实行社企分开的企业,可以选择股份制外,社企合一的基层社则需要坚持合作制,在合作制基础上借鉴股份制的某些优势,补充合作制的不足。 5.合作制与股份合作制的关系。股份合作制是在合作制基础上借用股份制的一些做法,扩大了资本联合,实行产权多元化,使合作社产权更加清晰,责任更加明确,更适合当前农村合作社改革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农村专业

13 合作社、社区综合服务社、乡镇企业、农村合作银行等大多采用股份合作制。与此同时,一些供销社的基层社改造重组后,也多采用这种企业制度。我们认为股份合作制是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经济组织,它是合作制发展的一种形式,还属于合作制范畴,应该加以支持,推动其发展。但是由于股份合作制兼容了股份制的资本联合与合作制的劳动联合于一体,两种制度结合在一起,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地方做法向股份制倾斜,有些地方做法可能向合作制倾斜,从发展来看,必然发生转化,不是转化为完全的合作制,就是转化为完全的股份制,所以它带有其过渡性。为此我们在推行股份合作制过程中,在借鉴股份制一些做法的同时,如何坚持合作制的服务宗旨,用好合作制的原则,保持合作制的基本特征,引导向完全的合作制方向转化,则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其中关键问题是要掌握好社员股份和股权的设臵,以维护小股东即大多数农民股东的权利。

目前基层社实行的股份合作制,主要是基层社剩余资产和供销社干部职工入股而成,有的还吸收社会企业法人和自然人入股,农民参加入股的很少。因此这种股份合作社并不是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社,今后随着基层社改革的深入,必须大量吸收农民入股进社,农民股金应占基层社总股金一半以上的份额,以体现农民合作社的性质。

6.供销社的治理结构。供销社的治理结构问题一是如何真正建立起规范化的治理结构;如何正确处理好治理结构内部各方面的关系。

基层社治理结构的产生,是先由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不应由政府或联合社任命,应切实尊重社员的民主权力。社员选举产生的理事会是供销社在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最高权力的执行机构,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社员股东再大也必须服从理事会的领导和管理。理事会是全体社员的理事会,不能只代表哪一个或哪几个大股东的利益。为了防止理事会被大股东或内部人控制,那就是监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应真正发挥监事的作用,不能成为一种形式或摆设,必须对全体社员负责。合作社经理层都受聘与受雇于理事会,在理事会授权下工作,对理事会负责。经理层中任何人,不管能量多大,都不能凌驾于理事会之上,干扰和干预理事会的行政,施展自己不该有的非法权力。实践和理论都证明,理顺和处理好上述诸多关系,14 才能在合作社内部,形成一套彼此分立而又相互制衡的,融决策、经营管理、监督于一体的完整的治理结构体系。这一套体系,才能使合作社运作具有较高的效益和效率。因此,凡具有合理的治理结构的企业成本是最低的。原因在于这种制度的组织严谨,用人唯贤,运作轻便,功效大,能耗低。 7.县联社与改制中的基层社的关系。首先在产权关系上,县联社和基层社是两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在产权界定上是清晰的。县联社对基层社有指导、协调、扶持和服务等职能和义务,无权对基层社的财产进行平调和处臵。但由于目前基层社正处于改制的特殊时期,为了防止基层社在改革中资产被低估、卖掉和分掉,县联社作为上级组织机构,从基层社今后发展的角度和广大农民根本利益出发,有权力也有义务担负起改制中基层社的财产保全的责任。但应明确,县联社对基层社改制后的剩余资产,只有代管权和一定程度的资产运营权,没有所有权,更无收益权。所有权与收益权只有归基层社。条件成熟时应“完璧归赵”。其次在县联社履行职能上,在目前基层社改制这一特殊县联社特殊对于基层社的指导也包含着领导的内容,在为基层社服务的同时也带有行政管理的性质。这是特殊时期体现出的特殊县基关系,随着基层社改革的深化和到位,县联社对基层社这种领导或行政关系将逐步淡化,最后必须还原成正常合联关系。

四、对改造、新建基层社的几点看法和意见

当前,全国各地在基层社改革、改组、改制和重塑中,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多种不同措施和方式,如:1.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改造或者代替基层供销社;2.通过建立社区综合服务社(站)发展或取代基层社;3.通过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将基层社门店改为农村商品流通的网络终端,发展基层社;4.通过建立各种市场来带动基层社的发展;5.改变原有建制,通过小社并入大社和弱社并入强社方式,组建中心社,做大做强原有的基层社,等等。我们认为,通过多种形式对基层供销社进行改造、重组的发展,不搞一个模式,不搞“一刀切”,是可行和可取的。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对改造和新建基层社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意见,供参考。

1.大力新建基层供销社。全国供销总社提出重塑基层社,采取改造与新建并举,以新建为主的方针。我们认为,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以新建比改

15 造旧的省时、省事,易于达到预期效果。因为新建基层社没有旧体制带来的种种束缚和障碍,也不需要经过先改制后回归的迂回曲折的道路,一开始即可按合作社原则建设规范化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民合作社组织。新建基层社着重新建什么形式的基层社?我们认为:

(1)新建基层社首先应建立供销社系统的基层供销社,特别是那些基层供销社已经空白的地方和数量不足的地区,通过新建,尽快将供销社的基层组织恢复起来,满足“三农”的需要。因为基层供销社是供销社系统的组织基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最直接体现,它承担着组织农民、服务农民、富裕农民的主要职责,具有合作社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发挥着农民与政府间的桥梁纽带作用,还负责协调部门之间关系,接受和完成政府委托的任务,等等,地位、作用十分重要。在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2)新建专业合作社和社区综合服务社是当前农业经济专业化、商品化,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服务“三农”的迫切需要。特别是专业合作社,其主要职能是为农业产业化专项产品的生产,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系列化服务,在龙头企业与专业户之间起中介组织的作用,供销社积极兴办专业合作社是为适应农业产业化需要,大力加强基层社组织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也是基层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途径。但供销社组织兴办的专业合作社又有多种类型或形式。有领办的,有参办的,有联合办的,有自己单独办的,等等,我们只以基层社自己办的专业合作社来说,一种情况是基层社投资并加入到专业合作社中,专业社与基层社合二而一(或为专业社所取代)。这种专业合作社,既是专业合作社,也是基层供销社,它除了为社员提供服务外,还继续履行基层供销社的其它职能任务,发挥基层供销社的功能作用。另一种情况是基层社自己举办自己管理的专业合作社,基层社还独立存在,这种专业社只是基层供销社下面的一种服务组织,只具有经济功能,不承担基层供销社的其它职能任务。因此,这种专业合作社不是供销社系统的基层社。专业合作社需要发展,也需要供销社去组织和引导,但不是新建基层供销社的任务。社区综合服务社(站)与专业合作社相配合、协调,为农民不出村即可满足各方面的需要,解决农民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有的综16 合服务社已经成为社区经济、文化、信息等综合服务中心,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贡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社区综合服务社除少数与基层供销社下面的一种服务机构或服务组织,活动面一般局限于一个社区,不能基层供销社能作为合作组织的其它职能任务。

由此可见,基层社作为合作社组织,不是单纯的企业,也不只是一个专门的服务机构,而有着它特有的职能任务,不宜用新建专业合作社和社区综合服务社来取代基层供销社的新建和发展。基层社就是供销社系统最基层一般组织,也不宜将它改为单纯的专业合作社的联合社,如果两者兼而有之,是可以考虑的。

2.加大基层社改造的力度。基层社改造应根据基层社根据改造的不同程度、不同情况和存在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1)目前,供销社系统还有较多的困难基层社尚未改制。主要原因是没有改革成本,无力改革,或地方政府也不予支持或批准。联合社,特别是县级联合社应想方设法创造一切条件抓紧基层社改革。否则这些基层社无可挽救了。(2)对于已经改制但体制、机制尚未完成理顺和转换的基层社,以及仍面临生存危机的基层社,应采取补救措施,在进一步改革中推动其发展,以发展促改革。(3)对于少数改制后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的强社,应逐步加大农民成人和强化合作因素,向合作制方向回归。(4)对一些没有改制仍实行集体经营的基层社,应引导其完善和发展合作制。据调查了解,目前还有一些省市的基层社仍维持集体经营,没有进行改制,有的也不打算改制。他们认为集体经营状况良好,不仅无亏损,有的还多年连续盈利。我们认为,像这些基层社能够存活下来并取得自身发展完善,表明它已基本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应当积极鼓励和引导他们完善和发展合作制,同时密切关注其所存在的问题,并相应采取适当措施加以解决,不应强求改制。 3.要大力提高基层社为农服务水平。据我们调查后认为,基层社要提高服务水平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强化服务机能。在基层社改革过程中,通过县基分工协作,大办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各类批发市场及行业协会,提高基层社的综合服务能力和系列化服务水平,拓展基层社发展空间;二是积极探索和构建新的服务机制。通过改革,基层社有

17 了服务机制,服务水平提高了,实力强了,才能为“盈利为民,让利于民和反利富民”创造物质条件;三是积极完善网络体系。基层社在深化改革过程中,通过采取多种流通服务方式,如通过建市场、搞连锁经营等,整合农村流通资源,完善网络体系,从而构建起四通八达的农产品流通渠道。

对改制后的基层社如何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落实:一是深化基层社改革,使基层社在经营过程中,将服务寓于经营之中,达成客观上为农服务的效果;二是通过县基联合,如县联社或县基联营,为农民提供所需服务;三是对改制获得成功,经济实力较强的基层社,尽快建立起为农服务新机制,提高服务水平。

五、深化基层社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任务。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而且把增加农民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中央制定的这些重大方针政策,为供销社服务“三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实现这些任务是作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供销社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为供销社事业,特别是农村基层社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因此,基层社改革发展的对策和措施都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来展开。

1.科学制定基层社改革发展的方案。根据供销社多年来改革实践需求,建议中央和全国总社,尽快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层社改革方案,确定改革和发展方向及步骤,明确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和终级目标,对改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做出原则性规定。各省市供销社也应做出具体改革方案,并责成中央有关领导部门加强领导,督促检查。

2.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基层社应根据本市场需要和本地区的资源优势,选好产业项目,组织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参与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增值,使农民在产、加、销,农、工、贸的各个环节上都获得产品增值的好处,促进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当前,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18 一要大力加强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龙头企业,县以上联合社直属企业,有条件的都应根据需要改造和发展为龙头企业;二要采取多种形式建立起与农民利益紧密联系的长效机制,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

3.用现代化流通方式和服务方式整合现有资源。基层社改革过程,即是利益关系的的调整过程,现有资源重新配臵的过程,这种资源配臵应是资源优势整合过程。基层社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集中使用资源,将资金投入到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有利于满足农民生产、生活消费需求,有发展前途,科技含量高的经营服务领域和行业及业态之中。如开办高等级市场,建立配送中心,发展连锁化经营,从而提升当地整个农村市场的档次,实现实现现代化。同时还应积极发展多种服务业,既可以为广大农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吸纳农村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还可以提高基层社本身的市场竞争力。 4.发挥系统的联合功效。(1)首先要突出网络优势,发展集群效应。供销社系统和的网络,是基层社发展壮大的先天优势和可利用的资源。基层社自身的网络是供销社在农村市场中的前沿阵地,是基层社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向农业各产业链向纵深发展的资源保障;而各级联合社的网络体系,则是基层社经营规模扩张的最有利的市场条件。因此,供销系统只有加强纵向和横向联合,建立从上到下,四通八达,畅通无阻的网络体系,网络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网络优势的发挥,不仅能够增强供销社本身的市场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将为扩大农民消费需求,开拓农村市场发挥更大作用,基层社发展的潜力也将是巨大的和不可估量的。(2)基层社的改革实践证明,基层社改革和发展是否成功和顺利进行,与各级联社的指导、协调、服务是分不开的。改革中一些卖光、分光的基层社,基本原因是系统处于瘫痪,联合体系出现断裂所致。因此,各级联社在基层社改革中,应充分发挥联合和合作功能,为基层社改革和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条件和资助。在这里应特别强调的是,在对基层社改革的同时,应对县联社进行同步改革,使两者在改革中和谐发展,共生共荣。

5.为农民提供职业教育培训服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对农民进行定向职业培训是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及时就业的关键所在。供销社系统曾有多所中等专业学校,办学历史

19 悠久,实用性专业较多,师资队伍较雄厚;供销社干部职工队伍中也有不少专业技术人才。供销社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农民职业培训,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成功转移提供服务,为他们就业创造条件。不仅是必要的,也有这种可能,必将受到农民欢迎。

6.实施人才兴社战略。随着基层社改革的深入,新的企业制度和利益分配关系的建立,特别是现代流通方式和经营业务的发展,好的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则成为基层社今后发展的成败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基层社改革发展中,一是通过组织手段和经济手段,首先留住和用好人才。二是各级联社要加速培养一大批既懂合作经济基本理论知识,又有现代流通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向基层社输送。三是广泛吸收农村的种类人才。 7.大力传播合作经济思想和合作理念。由于历史原因,目前人们对合作制不十分了解,存在很多误解和不正确的认识,广大农民特别是基层供销社干部职工对合作社的知识也了解不多,这就需要大力普及合作知识,宣扬合作经济思想。为此,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一方面对供销社干部职工和农民普及合作社基本知识和基本理念,更重要方面是向党政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合作社经济理论,争取更多的人了解合作社,支持合作社的发展。

8.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经济和制度。虽然各国国情不同,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也各有差异。但合作社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则是相同的。因此,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合作制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特别应该虚心学习国外一些有关合作社的共性的东西和通用准则,来加速我国基层社的改革和改造进程。如果有条件,也可以与国外合作社进行合作,共同开发,或许可以为我国基层社今后的加速发展,开辟一条新路。

9.政府应对基层社改革发展给予大力扶持。政府对合作社的支持是世界的普遍做法。合作经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弱势群体的联合组织,而基层供销社则是我国农村广大分散性经营的农民联合体,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政策上的支持才能顺利而健康地发展。而政府对基层供销社支持,应等同于对农民的直接支持,在特定的改革时期,根据改革的实际需要,给予特殊的政策和帮助,这是实现改革目标的关键。

20 10.尽快出台合作社法。目前,基层社改革进程中最大的缺憾是缺少法律的保护,基层社使在改革过程中,始终处于“四不象”的尴尬境地,实体无法正名、企业无法按实名注册、财产屡被侵占。因此,目前为了保证基层社改革顺利而正常进行,迫切需要出台一部合作社法。通过法律来确定出基层社的性质、任务、职能和宗旨,这样基层社的改革与发展才有法可依,有律可循。

附:调研组成员

王 伟: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秘书长、高级经济师

唐伦慧: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宋养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副院长、教授、博导;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申恩威: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21

上一篇:基层党建工作问题研究下一篇:检察个人述职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