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脂肪肝66例结果分析

2022-09-11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的过量摄入, 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 导致脂肪肝患者日渐增多, 当大量的脂肪在肝脏中堆积, 肝脏脂肪代谢出现障碍, 造成肝功能障碍和结缔组织增生, 早期脂肪肝是可逆的, 长期脂肪肝可发展为肝硬化[1]本文对超声诊断66例脂肪肝结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6例患者均在健康体检中超声发现, 其中男性57例, 女性9例, 年龄20~65岁。

1.2 仪器与方法

所用仪器为SDU-350XL型超声诊断仪及PHILIPS HD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范围2.5~5MHz, 凸阵探头, 嘱检查者当日清晨空腹, 采用仰卧位及左侧卧位扫查肝脏、胆囊、脾脏, 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包膜、边界、肝区光点回声是否增密, 分布是否均匀, 管道壁结构及后轮廓显示情况。诊断与分型依据《超声诊断临床指南》中的脂肪肝分型标准[2]。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358名健康体检中, 66例经超声诊断为脂肪肝, 占18.4%, 其中男性57例, 占15.9%, 女性9例, 占2.5%,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45岁以下201名, 检出43例, 占21.1%, 45岁以上157名, 检出23例, 占14.6%。男性脂肪肝多有饮酒史或嗜好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 而肥胖女性的脂肪肝患病率较高。

2.2 脂肪肝声像图表现

(1) 弥漫性脂肪肝。肝切面形态正常, 肝脏大小正常或均匀性增大, 肝实质内回声明显增强, 前半部光点细而密, 由表浅至深面回声强度递次减弱, 按回声衰减程度不同将脂肪肝分三度, 轻度脂肪肝:后半部光点回声稍减低, 深面肝包膜光带回声可显示, 肝内管状结构尚清晰;中度脂肪肝:肝深面1/3部分光点回声明显减低, 可呈低回声, 肝包膜光带回声不显示, 提高增益可显示, 管状结构走向模糊;重度脂肪肝:肝深面2/3光点回声及肝包膜光带回声不显示, 肝内管道壁结构回声显示不清。

(2) 非均匀性脂肪肝。局限浸润型:肝内脂肪呈局灶性堆积, 显示为局限的高回声团, 可单发亦可多发, CDFI:肝内高回声团内部无血流信号显示;弥漫非均匀浸润型:肝实质弥漫性脂肪浸润回声增强, 而中间存留小片局限正常肝组织的相对弱回声区, 多见于门静脉左右支前方及胆囊区周围, CDFI:显示肝内弱回声区周边及内部无血流信号显示;叶段浸润型:脂肪浸润的肝实质呈高回声区, 分布在某一肝叶或某一肝段, CDFI:显示肝叶段正常血流。非均匀性脂肪肝的弱回声区及局限性浸润型的高回声区, 应与小肝癌及肝血管瘤相鉴别。

3 讨论

正常肝脏含脂肪约5%, 当肝内脂肪含量大量增加, 肝细胞内出现大量脂肪颗粒时, 称为脂肪肝[3], 通过本次统计发现, 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酗酒是男性脂肪肝患病比女性增高的常见原因, 另外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也是导致患脂肪肝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 脂肪肝的发病呈逐年增高的趋势, 并且逐渐低龄化, 脂肪肝若得不到及时预防和控制, 可给患者健康带来很大威胁。超声检查对脂肪肝具有经济、迅速、准确、无创, 反复追踪观察等优越性, 而且对脂肪的程度作出判断, 可作为大范围体检和一般患者的首选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脂肪肝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58名健康体检中检出的66例脂肪肝患者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58名健康体检者中诊断脂肪肝66例, 占18.4%, 其中男性57例, 占15.9%, 女性9例, 占2.5%,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45岁以下201名, 检出43例, 占21.3%, 45岁以上157名, 检出23例, 占14.6%。结论 超声检查对诊断脂肪肝具有一定优越性, 而且准确率高, 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超声诊断,脂肪肝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 郭万学.超声医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2:598~599.

[2] 张青萍, 邓又斌.超声诊断临床指南[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239.

[3] 龚渭冰, 徐颖.超声诊断学[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217.

上一篇:公共关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析下一篇:浅谈语言积累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