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典型案例汇编

2022-09-05

第一篇:银行业典型案例汇编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案例警示百篇汇编>>

读后感言

合上书,脑海中的案例一件件滤过,思绪万千,心情非常沉重,一桩桩一件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活生生的案例使人喘不过气来,真是痛心疾首,既有对他们所犯罪行给国家财产和银行声誉造成巨大危害的痛恨,也有对他们缺泛法律知识、追求金钱享受、断送美好前程而惋惜。这些案件的发生,不仅给银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其社会形象带来了不利影响。我行作为新兴的商业制股份银行更要全面维护自我形象。而这些警示教育对防范案件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行警示教育,它教会我们思考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态度等问题,对照案例校正人生坐标,增强自律意识。同时学习反面典型的犯罪过程,规范操作,做到见招拆招,尽可能避免被他人利用,不给任何人留犯罪机会。

在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基层机构案件濒发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如何通过剖析案件成因,从源头上防范银行案件的发生,是各级银行机构都应该思考的问题。通过阅读这些案例,结合自己在银行多年工作的体会,在案件的防范对策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端正经营理念,促进银行业务稳健、快速发展。以价值最大

化为经营目标,是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早已明确了的经营指导思想。银行各级经营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要坚决抛弃只求规模、不讲质量、不惜成本抓存款的短期行为,始终把握正确的经营理念。

(二)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管理机制。商业银行应根据银行的发展战略、经营思路和综合经营计划,建立和完善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权责利相结合的绩效评价和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全行员工的风险意识,构筑内部稽核、委派会计主管、业务检查、风险管理、审计监督等多层次的风险抵御防线,形成监督合力。强化和落实各级分支行经营管理责任,推行问责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尤其对案件频发的机构负责人要实行引咎辞职制度。

(三)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团队,加强员工队伍建设。银行机构要把每一位员工都当作主人和价值创造者,建立公正、公开、公平的薪酬、晋升等激励办法,为员工搭建稳定的、通畅的发展空间。弘扬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进取精神,提升员工对银行的忠诚度和贡献度。同时,经常对员工开展警示教育,定期进行员工排查,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动态,将案件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强化合规经营、合规操作意识,培育合规文化。不断强化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的合规经营、合规操作意识,做到人人主动合规,事事处处合规,逐步培育和形成良好的合规文化。

俗话说:覆水难收。员工应在做每一笔业务是要控制好风险,要

以清醒的头脑面对。而领导要当好优秀的“领头羊”,要真正实现领导的管理价值。领导与员工要从各方面自我提升,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这100个案例已成为自己知荣辱,明是非的一个个反面之鉴,明白人的堕落,并非偶然,都有一个不知不觉从小变大的渐进过程,都因循从小恶到大恶,最终走向身败名裂的轨迹,如果不拘小恶,忽微常积,明天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就是你自己。让自己在今后的从业之路上能够走出一行坚实、沉着、稳健的脚印来。

第二篇:物业管理典型案例汇编

第一章 业主与业主委员会典型案例

本章综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业主与业主委员会的问题,涉及到业主的撤销权、业主委员会备案的性质、业主拒交管理费、业主委员会的权限、业主维权的限度等几个方面。在业主与业主委员会的关系中有几点值得物业公司注意:

一、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做出的决定侵害业主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业主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二、业主委员会备案性质不属于行政许可的范畴,政府部门无权依照行政许可的程序对业主委员会备案进行审查;

三、业主应当履行缴费业务,业主对物业公司的服务不满意时,可以通过业主委员会要求物业公司改进,也可以通过业主大会重新选聘物业公司;

四、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决议的执行机构,而非一种权利职位,其对物业管理事务并无决策权,而只有执行权;

五、业主无理由拒绝交管理费并恶意毁损物业公司名誉时,物业公司有权要求其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名誉权损失。

案例1-01 业主状告业主委员会违法招标侵权

案情介绍

2008年10月31日,深圳某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发布《业主委员会决议》称:业主委员会决定按深圳市物业管理有关规定,采用书面形式召开业主大会,就是否同意授权业主委员会采用邀请招标方式重新选聘物业公司进行表决。业主委员会将依据多数业主意见,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和程序开展招标工作。同年11月23日,业主委员会发布《业主大会关于是否同意授权业委会邀请招标物业管理公司事项表决通告》称:根据书面业主大会统计结果,本次业主大会同意授权业主委员会采用邀请招标方式选聘物业公司。同年12月6日,业主委员会再次发布《公告》称:关于授权业主委员会邀请招标物业公司的业主大会召开后,经业主委员会请示区政府主管部门得知,本小区不属于商住小区,招标方式应做调整,遵照大多数业主意愿,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原则,小区将按《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社会公开招标。小区业主余某对业主委员会的招标行为不满,将业主委员会告上法庭,要求法院撤销业主委员会于2008年10月31日做出的关于邀请招标物业管理公司的《决议》,并就业主委员会违规召集业主大会事宜向全体业主公开说明理由并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理由是:(1)业主委员会组织召开未满足法定15日公告期;(2)未依法将召开业主大会的决议及表决票向原告送达;(3)在统计业主投票意见时,并未按法定程序从业主中推选唱票、计票及监票员,而是由业主委员会自行违规统计,其统计真实性无法确认;(4)业主委员会统计的选票中有相当部分系非业主所为或虚假签名,且业主委员会未通知原告召开业主大会及表决事宜,且严重侵害了原告知情权、投票权;(5)业主委员会为达到驱离现物业公司的目的,人为造成业主之间、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对立,其行为已在整个社区产生恶劣影响,给原告的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在此,原告有权依据《民法通则》第134条之规定,要求被告承担消除影响及赔礼道歉的侵权法律责任。

被告答辩称:(1)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一法向业主大会负责。原告作为小区的单个业主无权要求撤销委员会作出的决定,原告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2)业主委员会原来对商住小区的认识有误但业主委员会收到区政府主管部门要求将“邀请招标”改为“公开招标”方式的指导意见后业主委员会已经改正并向全体业主进行了通告,各主管部门也是按照改正后的招标方式进行指导的。这些行为和证据都可以证明,业主委员会已经对不当的招标方式进行了改正。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议已经失去了法律效力,原告起诉要求撤销《决议》的理由已经不存在。因此,要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诉讼期间,一审法院应原告的申请,于2009年2月23日向被告发出《关于暂时中止邀请招标活动的通知》。

案例点评

一、余某是否具有原告的诉讼主体资格?

余某具有原告的诉讼主体资格。《物权法》第78条规定:“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的决定,对业主具有约束力,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做出的决定侵害业主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业主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从该法律规定可知,余某作为小区的业主,其认为小区的业主委员会做出的决定侵害其合法权益时,有权作为原告提起诉讼。

二、余某要求撤销《决议》的理由是否成立?

余某要求撤销《决议》的理由不成立。余某主张撤销《决议》的理由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决议》内容违反了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有关邀请招标的决定;二是业主委员会依据《决议》组织召开的业主大会程序违法。关于第一个理由,业主委员会在答辩意见中提出:业主委员会对小区商住的性质认识错误,其已经根据政府部门的指导意见进行了改正,将邀请招标改为公开招标。从本案的事实来看,业主委员会在2008年12月6日发布的《公告》已明确提出将邀请招标改为公开招标。可见,业主委员会已经撤销了决议,《决议》在《公告》发布后已不再具有法律效力。关于第二个理由,由于余某诉讼请求是要求撤销业主委员会做出的《决议》,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如果余某认为业主委员会召开程序违法,业主大会的决定侵害了其合法权益,其可以要求撤销业主大会的决定。但其不能以业主大会程序违法要求撤销业主委员会的决定。

三、余某要求被告消除影响及赔礼道歉的理由是否成立?

余某要求被告消除影响及赔礼道歉的理由不能成立。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11条和第15条的规定业主大会有权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有权召开业主大会,就选聘和解聘物业管理企业做出表决。本案业主委员会依法组织召开业主大会,就采用何种方式选聘物业管理企业进行表决,是其依法履行正常的管理事务,并没有侵害余某的人格权。因此,其要求业委会向全体业主公开说明并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

案例小结

案例由某业主对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作出的有关采用邀请招标方式重新选聘物业公司决议不满提起诉讼而引出:业主是否具有原告的诉讼主体资格?业主是否有撤销权?这两个问题在实践中具有普遍的意义。

业主撤销权是指业主认为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做出的决定侵犯其合法权益,以法律规定向法院提起撤销该决定的权利。《物权法》第七十八条规定“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做出的决定侵害业主合法权利的,受侵害的业主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这是业主撤销权的法律依据。业主以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做出的决定侵害其合法权益或者违反了法律规定的程序为由,依据物权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决定的,人民法院都依法受理。业主行使撤销权的诉讼时效为一年,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作出决定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案例1-02 业主状告政府业主委员会备案无效

案情介绍

2008年5月5日,深圳市罗湖区钻石广场业主委员会向深圳市罗湖区住宅局申请备案,提交备案材料包括:(1)业主委员会备案表;(2)社区工作站和街道办事处关于业主委员会备案的审批意见;(3)业主委员会委员情况表;(4)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印章刻制申请表;(5)钻石广场首届业主委员会选举情况汇总表;(6)关于深圳市罗湖区钻石广场业主大会会议决定、业主委员会组成人员选举结果等事项的通告;(7)关于钻石广场首届业主委员会选举情况说明。

2008年5月27日,深圳市罗湖区住宅局做出罗住备[2008]18号《业主委员会备案通知书》,准予钻石广场第一届业主委员会备案。张某是钻石广场的业主,在得知业主委员会备案的消息后即向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确认深圳市罗湖区住宅局做出的《业主委员会备案通知书》无效。张某认为,本次业主委员会选举存在违法行为,具体表现在:一是业主委员会成员中有一名成员没有经过选举前的公示,违反《深圳市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第21条第(2)项关于业主委员会候选人简历表应当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公示的规定。二是业主委员会成员中有两名委员是业主大会筹备组的成员,违反《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第21条第(1)项关于筹备组成员不得担任业主委员会会员的规定。然而,被告深圳市罗湖区住宅局违反法律规定,在对钻石广场业主委员会进行备案登记时,未尽到必要的审查义务,导致非法成立的业主委员会合法化,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

被告答辩称:业主委员会的备案属于告知性备案,被告只对业主委员会提供的备案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原告要求被告对选举过程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实质性审查没有法律依据。本案第三人钻石广场业主委员会提供的备案材料符合相关规定,且本次业主委员会的选举是在罗湖区南湖街道办事处的组织、协调下依法进行的,南湖街道办事处已经对业主委员会选举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了核实、审查。此外,钻石广场业主大会筹备组的形成及业主委员会候选人的推荐均是在2008年1月1日之前完成的,此前法律并未禁止筹备组的成员不能成为业主委员会候选人。被告据此做出备案通知书具有充分的事实和法律依据。

一审法律审理认为:《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第4条第2款规定:“区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物业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市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第5条第1款规定:“街道办事处在区主管部门指导下,负责组织、协调业主大会成立季业主委员会的选举工作,指导监督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日常活动”;第28条规定:“业主委员会应当自选举产生之日起十五日内,将成立情况向区主管部门备案。”《深圳市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第4条第(2)项规定:“各区物业管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本辖区内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及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根据上述规定,业主委员会的选举工作由街道办事处组织、协调,同时,区主管部门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方式之一,备案过程中其应当对业主委员会选举过程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被告深圳市罗湖区住宅局作为深圳市罗湖区的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其辖区范围内钻石广场业主委员会的选举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并对合法选举产生的业主委员会予以备案。被告认为业主委员会备案属于告知性备案,区主管部门只对备案材料形式审查,无权对选举程序和内容的合法性进行实质审查的观点不成立,本院不予采纳。《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第20条第(1)项规定:筹备组成员不得担任首届业主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第21条第(2)项规定:业主委员会候选人简历表应当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公示。第三人深圳市罗湖区钻石广场业主委员会向被告提交的备案材料《业主委员会委员情况表》中记录了9名业主委员会委员的情况,其中有两名是筹备组成员,有一名业主委员会委员没有经过选举前的公示。第三人钻石广场业主委员会委员的选举违反了上述规定,被告对于其备案的申请应当不予核准。被告于2008年5月27日做出的《业主委员会备案通知书》,应当确认无效。被告认为2008年1月1日生效的《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不能约束2008年之前已经进行的钻石广场业主委员会的筹备选举工作,但本案钻石广场业主委员会委员的选举时间是2008年4月28日,应当受《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调整。被告的抗辩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本案第三人不服一审判决决定上诉。深圳市罗湖区住宅局二审答辩认为:业主委员会备案属于告知性备案而非行政许可,一审法院的判决实际上是强行要求行政机关对业主委员会备案进行许可性审查、核准,违反《深圳市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第5条第1款、第19条第3款关于业主委员会选举过程中由街道办事处监督的规定。按照一审法院的判决,如果区主管部门审查业主委员会选举的每个文件是否真实,等于重新监督业主委员会选举过程的每个细节,取代了街道办事处的监督工作,不符合《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立法本意。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依法改判,撤消了一审判决。以下是二审判决书中的部分判词:

本院认为:在本案,法院审查的是原审被告深圳市罗湖区住宅局通知备案行为合法性。从法律、法规规定看,《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第28条第1款规定业主委员会选举产生之日起15日内将成立情况向向主管部门备案,并无其他规定。因此,区主管部门根据业主委员会提交的《业主委员会备案申请表》等材料做出备案通知,并不违反法律规定,不存在违反法定审查义务情形。业主委员会是业主自治组织,经业主委员会选举产生后将成立情况向区主管部门备案。本案业主委员会的筹备早于《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生效实施,业主委员会选举过程中出现的委员资格、公示程序瑕疵等问题,并不当然导致选举整体无效和业主委员会不成立,亦不能因此而否定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从事实上讲,该业主委员会的成立符合绝大部分业主利益,符合业主自治原则,选举过程并无重大违法和侵害业主利益的情形,否定业主委员会的成立不符合绝大部分业主的利益。原审判决确认深圳市罗湖区住宅局本案行为无效缺乏充分的法律法规依据,并且不利于保障业主利益维护和谐稳定。根据《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第5条规定,街道办事处在区主管部门指导下,负责组织、协调业主大会成立及业主委员会的选举工作,并指导、监督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日常活动。据此对于选举出的业主委员会,如有不符法律规定资格的,可由区主管部门知道街道办事处予以纠正。综上,原审判决适用法律不当,应予撤销。

案例点评

一、行政主管部门对业主委员会备案是否具有法定的审查业务?

目前尚无明确法律规定行政主管部门对业主委员会备案具有法定的审查业务。但是,政府主管部门有形式上的审查义务。因为,业主委员会由业主大会选举产生,是业主大会的内部执行机构。不能登记、注册,第三人如何判断某一业主委员会是否合法?《条例》通过创设强制备案制度来解决这一问题。也就是说,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给予某一业主委员会备案,其实质是对该业主委员会合法化的确认和宣告。实践中经常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少数业主为逃避行政部门的监督,自行组织召开业主大会选举业主委员会;二是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对业主大会的选举监督不够,对业主选举的真实性缺乏了解。在此情况之下,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对业主委员会备案材料的审查,就是某一业主委员会第三人认可的最关键一步。若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审查,势必导致未经合法选举的业主委员会“合法化”,这显然违背了《条例》创设业主委员会备案制度的合法本意。从本案的具体情况看,钻石广场业主委员会的选举是在罗湖区南湖街道办事处的组织、协调依法进行的,南湖街道办事处已经对业主委员会选举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了确认。而且,业主委员会提交的备案材料也符合《深圳市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第38条规定。可见,被告已经尽到了必要的行使审查义务。

二、本案业主委员会选举过程中的瑕疵是否导致选举整体无效和业主委员会不成立? 本案业主委员会选举过程中的瑕疵不应导致选举整体无效和业主委员会部成立。钻石广场业主委员会的选举于2007年10月启动,业主大会筹备组的成立及业主委员会候选人的产生均在《条例》实施之前,虽然召开业主大会表决的时间是在《条例》实施之后,但选举的过程包括原告在内从未有业主对此表示过异议。显然钻石广场业主委员会的选举结果是钻石广场业主的真实意思表示。对于选举过程中个别候选人未公示以及新旧法衔接导致的筹备组成员能否作为业主委员会候选人的问题,只有原告一个业主提出异议,如果因此否定整个选举结果,其实质是够定了整个钻石广场广大业主的意愿。因业主大会是业主自治的权力机构,该权利属于业主管理私有财产权利而非社会公权力的范围。所以,对于选举过程中的瑕疵,可以通过行政指导的方式予以纠正,不应通过认定备案无效的方式导致选举整体无效和业主委员会不成立。

案例小结

案例由业主向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确认区物业管理主管部门做出的《业主委员会备案通知书》无效而引发,提出两个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近年来,业主委员会备案性质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即物业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在对业主委员会备案时,是否有权对备案资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查?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是否有权作出不予备案或撤销备案的行政处理决定?对此,我国目前虽然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但根据案例的分析,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在实践中也是可行的。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10条和第15条规定,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由业主大会选举产生。既然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业主委员会的设立权或撤销权就只能由业主大会来行使。也就是说,业主委员会是否具有行使物业管理权的资格不是通过行政备案的方式取得的,而是由业主大会决定的。所以业主委员会备案备案性质不属于行政许可范围,政府部门无权依照行政许可的程序对业主委员会备案进行审查,进而作出许可或不许可的诀定。

案例1-03 业主拒交万元物业费被拘

案情介绍

傅某是一公司老板,在上海某高档小区购买了一套336平方米的独立别墅。但从2006年10月,他一直未支付物业费。物业公司将其告上法庭,要求其支付万元物业费。法庭上,虽然傅某辩称物业公司服务不到位,但却提供不出相关的证据证实,最终败诉。法院判令先期支付物业管理费11800元。然而判决生效后,傅某有履行法定义务,物业公司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立案执行后,向傅某发出了执行通知,并电话通知其履行生效判决决定的义务。但付某既不履行义务,也不向法院申报财产情况。执行人员调查时发现傅某为了逃避法院执行,已离开住所,去向不明,而他名下的别墅现由其家人居住致使法院难以进行处理。经过执行人员的认真查找,终于发现傅某在室内某小区的藏身之所。2008年11月6日,当执行人员出现在傅某面前时,他仍然态度强硬,百般拖延时间,不配合法院执行。法院认为,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情况,否则,予以罚款、拘留。本案中,傅某在判决生效后不仅不履行法定义务,依法申报个人财产,反而对法院执行人员避而不见,扰乱了法院正常的执行工作秩序,违了《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据此,法院决定给予傅某拘留15天的处罚。

案列点评

一、对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的当事人,人民法院可以采取拘留的强制措施吗? 对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的当事人,人民法院可以采取拘留的强制措施。《民事诉讼法》第217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受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直接负责人予以罚款、拘留。”本案傅某拥有336平方米的独立别墅,却故意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而且面对执行人员态度强硬,百般拖延时间,已经对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构成妨碍,法院有权对其采取拘留措施。

一、本案傅某被拘留后是否可以免除债务?

傅某被拘留后仍然要履行判决书确定的债务。法院对傅某采取拘留措施的目的,在于通过限制傅某人身自由使其履行判决。傅某不能以人身罚代替债务履行。相反,《民事诉讼法》第229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例小结

业主以各种借口拒交物业管理费是物业管理中普遍而又典型的问题,物业服务企业往往非常被动,如何让破解这一难题是大家非常关注的焦点。案例主要切入点是业主拒不交物业管理费,究竟会得到怎么样的处罚和严重后果,对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的当事人,人民法院可以采取拘留的强制措施吗?当事人被拘留后是否可以免除债务?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交纳物业服务费既是业主约定的义务,也是业主的法定义务。拒不支付物业服务费的行为不但侵害了物业公司的合法权益,也侵害了其它已缴费业主的合法权益。《物权法》第83条第二款规定,拒付物业费是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所以业主应当积极履行交费义务。业主对物业公司的服务不满意时,可以通过业主委员会要求物业公司改进,也可以通过业主大会重新选聘物业公司。本案傅某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最终其不但支付了物业服务费、诉讼费、滞纳金,还为此受到了司法拘留的处罚。当然本案毕竟是个案,但其在物业管理行业产生的影响及其警示作用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案例1-04 业主委员会的责权有多大

案例介绍

2003年7月9日这天,北京骄阳似火。在北京市朝阳区双桥法庭不到十平米的前厅里,热浪逼人。一群业主将这里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都是**小区的业主,因为一栋居民楼大厅改造电动旋转门的事,他们把物业管理公司告上法庭。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北京市朝阳区**园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没有征求广大业主意见,就将该小区

3、4栋公用的一楼大厅里原有的直拉门改成了电动旋转门。门装好后又连续发生了几次业主被夹事故,业主们急了,便一纸诉状将物业管理公司告上法庭同时将其业主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主任追认为第二第三被告,因为他们认为业主委员会擅自做出决定,侵犯了业主的正当权益,业主委员会已不能代表广大业主。

业主们反映:“业主委员会做这些事情我们业主根本就不知道,先前有个改装门的提案,被业主否定了,可突然间还是把门改了,跟谁都没商量。业主委员会有什么权利不经业主大会同意就做这样的决定?谁给了他们这样的权力?而且业主委员会没有通过业主大会就与物业管理公司续签了聘用合同。还将地下车库承包给了其他承包商。这些行为是否都在职责之内?而且合同他们根本不给我们业主看,合同上到底写了什么,我们都不清楚。业主委员会出卖了我们业主的利益,是不是业主委员会一旦成立即表明业主从此就把所有的权力都授权给了业主委员会?”

业主委员会的成员则表示,**园业主委员会是北京市所有小区里最公开最公正的业主委员会,一切工作都是公开的,无论哪个业主都可以到办公室查看,业主们不知道情况是他们自己不去看,能怪得了谁?业主委员会也不可能逢时就召开业主大会,不仅劳民伤财,而且也不现实。业主委员会主任舒女士感到很冤枉、很无奈 “业主大会既然当初选了我们,就是授权给我们了,就应该信任我们,不然要业主委员会干吗?”

物业管理公司感到冤枉,诉称“原来的直拉门每到刮风都会有损坏,改装旋转门之后就不会了,而且我们和业主委员会有过协议,是业主委员会同意我们改造的。”

法院经审理认为:业主委员会未经业主大会的授权,擅自要物业公司更改居民楼大厅的电动旋转门,侵犯了业主的正当权益,判决被告赔偿业主的损失。

案例点评

一、从本案争议的焦点主要是业主委员会职责是什么?

所谓业主委员会,是指由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代表组成,代表业主的利益,向社会各方反应业主的意愿和要求,并监督物业管理公司管理运作的一个民间性组织。《物业管理条例》中第十五条明确指出,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其职责有代表业主与业主大会选聘物业管理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及业主大会赋予的其他职责。同时在第十一条还规定了业主大会的相关职责:制定、修改物业管理辖区内物业共用部位和公用设施的使用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的维护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所以说业主委员会的权力基础是其对物业的所有权,他代表该物业的全体业主,对该物业有关的一切重大事项具有决定权,但并不是业主委员会一旦成立就代表业主从此把所有的权力都授权给了业主委员会。

二、业主委员会履行权力时是否要经业主大会授权?

本案中,业主委员会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是否都在职责之内?是否出现了越权的行为?主要看业主委员会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是否是经业主大会同意,代表着大多数业主的利益,如果是业主委员会没有通过业主大会,就与物业管理公司续签了聘用合同;还将地下车库承包给了其他承包商属实的话,那么业主委员会的行为就属于越权行为。因为业主委员会就是一个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是受业主大会一事一委托,具体办事的,并不能完全代替业主大会作出任何决定,作为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它具有监督和服务的职责,他有权制止物业管理公司的违规行为却无权自主决策、决定其他任何关乎业主利益的事情一切决定权应该由业主大会行使。

案例小结

案例从业主委员会未经业主大会的授权,擅自要物业管理公司更改居民楼大厅的电动旋转门,侵犯业主的正当权益,业主引起诉讼而引发两个非常典型的问题,一是业主委员会职责是什么?二是业主委员会履行权力时是否要经业主大会授权?

业主既是业主个体自治法律关系的基本主体,又是业主团体法律关系的构成主体,即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是业主大会的组成人员。业主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则是全体业主按法定程序经业主大会选举产生的,业主委员会可以在业主大会的授权范围内就某些物业管理事项作出决定,但重大物业管理事项的决定必须由业主大会做出,从本质上说,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仅仅是解决物业管理中共有财产权利保护问题时的常设机构,其对物业管理事务并无决策权,而只有执行权,这一点是至关紧要的一点,业主委员会是全体业主的义务服务者,而非一种权利职位,业主委员会更非是以权谋私的媒介和平台,业主委员会委员的推选,应该强化任职条件,将热心公益事业,有能力、负责任的业主推举到业主委员会工作岗位,严格界定业主委员会的权限,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推进业主委员会业主大会制度动作,有效地防范因少数业主的个人意志影响整体权益。

案例1-05 借口拒交物业管理费的后果

案情介绍

余小姐在2002年1月住进了新买的商品房。一切还没有熟悉过来,便因物业服务费问题与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发生了矛盾,余小姐认为物业管理公司的物业服务费收取标准和收取方法违法,就向物业管理公司提出退还管理费的要求。物业管理公司认为:于小姐退费的要求没有法律依据,拒绝退还。于小姐见索费不成,便联合了其他几位业主,于同年2月某日,在自家及其他几位业主阳台的外墙上挂出了写有“抵制乱收费、禁止欺骗”的巨大横幅。一石激起千层浪,同一小区的其他业主蜂拥到物业管理办公处,要求物业管理公司退还物业服务费,有的甚至找物业主管部门投诉,要求撤换物业管理公司。

受到条幅的影响,小区的业主开始拒交物业付费,不与物业管理公司合作,使得物业管理公司的工作无法继续进行。无奈物业管理公司将于小姐搞上了法庭,要求余小姐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名誉权损失人民币3万元。

案例点评

一、如何认定侵害名誉权?

名誉权是公民、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的社会评价,即自己的名声或声誉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02和120条这两条法律规定,法人与公民一样享有名誉权,法人的名誉权不得侵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规定:“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应当根据受害者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

二、物业管理公司的诉求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

物业管理公司的诉求最终得到了法院的支持。办案余小姐在没有法律依据和事实证据,仅凭主观推测的情况下在小区内散布物业管理公司乱收费的的言论,并拉拢其他不明真相的业主参与,悬挂毫无根据的带有诋毁、降低法人名誉地位的条幅,是小区内的业主纷纷跑到管理处要求退费,是物业管理公司无法开展正常管理活动。由此可见,余小姐的行为已使小区内的业主失去对物业管理公司的信任,物业管理公司被迫背上了“乱收费”、“欺骗”的坏名声,使其社会评价降低,名誉受损,可见,余小姐的行为已构成对物业管理公司的名誉侵权。其应当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

法院经审理认为,余小姐在无确切证据证明物业管理公司实施了“乱收费”“欺骗”行为的情况下,采用在居住小区悬挂条幅的方式恶意毁损物业公司名誉,致使物业管理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无法进行,其行为已侵害了物业管理公司的名誉权,应承担侵权的责任。故判决:余小姐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物业管理公司5000元。 案例小结

案例从某业主在无确切证据证明物业管理公司实施了“乱收费”“欺骗”行为的情况下,采用在居住小区悬挂条幅的方式恶意毁损物业公司,致使物业管理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无法进行,而提出物业管理企业应该如何应对,物业管理公司关于侵犯名誉权的诉求能否得到法院支持?在业主无力拒交物业管理费的情况下,物业服务企业如何从被动挨打到主动出击是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属于业主无理拒交情形的,应判令业主按照合同规定缴纳物业管理费,并承担延期交费的违约责任;如果是因为物业管理企业提供的服务质量达不到合同约定致使业主拒绝交费的,则属于物业管理企业违约在先,业主拒绝交费是行使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行为,此时可根据物业管理企业提供服务的质量情况,判决驳回物业管理企业要求业主缴纳物业管理服务费的诉求,或适当减少业主的应交服务费(但应交的维修费不在此限);对于确因分摊费用的不合理导致业主拒绝交费引起的纠纷,应当按照政府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在合理确定各个应分摊费用的基础上,判令相关业主支付其应摊的物业管理费用和维修费用;如果属于物业管理企业擅自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重复收费情形,业主因而拒交的,应判决业主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之服务业管理费用,物业管理企业未经业主许可自行增加的服务项目收费及收费不合理的部分,应予以驳回。

第二章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典型案例

本章综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问题,涉及到公共空间的出租、业主改变住宅使用功能、建筑物外墙的所有权、小区停车位的所有权、小区建筑通讯基站、屋顶平台的归属及利用等几个方面。在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问题上有几点值得物业公司注意:

一、出租小区的公共物业或公共空间应当经过相关业主的授权,并且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不妨碍或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二、业主将住宅改为经营性用房的,必须经过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

三、建筑物外墙面应当属于全体业主所有;

四、关于规划的车位、车库,在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除非因为猪有相反证据证明,所有权归开发商所有;

五、小区建设基站,小区的居民应该有知情权,物业公司应及时公布环保监测数据;

六、区分所有人在对单元房享有权利时,对屋顶平台的共有部分也享有共有权。

案例2-01 出租住宅架空层引发的纠纷

案情介绍

2008年3月30日,某物业公司与郭某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协议书》,约定甲方(某物业公司)将景色住宅区架空层1号商铺,建筑面积22平方米出租给乙方作商业用途,租期从2008年3月1日至2009年2月28日,每月租金1597元,租约期满,乙方须按时将房屋按原状归还甲方,如需续租,需提前3个月与甲方协商,若逾期不退还又未续租,甲方可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合同还对其他方面做了约定。合同签订后物业公司将景色住宅区1号商铺交付给郭某使用,郭某按约交付租金。2009年2月到期后,郭某未提出续租,某物业公司要求郭某归还房屋遭拒绝,遂诉至法院,要求郭某立即返还房屋并支付合同到期后至房屋返还期间的房屋租金。郭某答辩称:(1)案涉物业为小区架空层,该物业没有房产证,原告并非业主,双方签订的《房屋租赁协议书》为无效合同;(2)原、被告双方已与2008年10月18日重新签订了《房屋租赁合同》,双方约定的租期至2010年2月28日,租赁合同尚未到期限,原告无权要求被告返还房屋,诉讼中,原告向法院提交了其与景色小区业主委员会签订的《物业管理合同》。该合同约定业主委员会委托原告出租架空层商铺,所得收益用于补充物业管理费。同时,原告认为被告提交的《房屋租赁合同》是伪造的,要求法院对该合同进行司法鉴定。

法院委托司法鉴定所鉴定,结论为:(1)送检的《房屋租赁合同》第7页落款处所盖“某物业公司”印章印文与某物业公司所提交的2008年3月30日

第三篇:打击非法集资典型案例汇编

谁抹黑了“香格里拉” ——山东郭某某集资诈骗案

案情简介

身为山东金藏煌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乐陵新大地生物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郭某某,曾因涉嫌非法传销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分别被工商部门和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但他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重操旧业,变本加厉,通过各种非法手段疯狂敛财。

2007年5月,还处在取保候审期间的郭某某,注册成立了淄博香格里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在云南昆明、甘肃兰州等地设立分公司、推广站,招募工作人员,建立了组织严密的传销网络。2007年6月至2008年3月,香格里拉公司以销售金藏煌系列保健品为名,发展“员工”收取门槛费,共计获利154万元。

同期,香格里拉公司宣称将投资开发香格里拉花山水库、温泉度假酒店、温泉生态园,与投资者签订标的名称为“新产品”的虚假《工业品买卖合同》,通过其传销网络,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5327万元,至案发仍有1769万元到期投资款无法偿还。

另外,在2008年1月至3月,香格里拉公司谎称金藏煌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在美国上市,以出具股权确认函的方式,以每股2.8元的价格,通过各地推广站,共计向178人销售金藏煌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始股总金额达383万元。

作案手段

1.逃避打击,注册空壳公司,重建传销网络。2007年3月,新大地生物开发有限公司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公安机关立案查处,486万元被扣押,由于资金链受到影响,无法兑付原有集资款,郭某某想到了吸纳新的资金还旧账的“妙计”,于是采取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等手段,在山东淄博注册成立了香格里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销售金藏煌系列保健品、发展“员工”为名,收取门槛费,传销商品。

公司成立后,郭某某组织和指挥王某某、郝某某等人相继在云南昆明市和甘肃兰州市设立了两个分公司,重新建立了一个辐射全国12个省、拥有51个推广站和3143 名传销人员的庞大传销网络。该传销组织将全国划分成若干片区,由公司副总经理、市场部长等人分别负责。各个片区又设区域经理若干,主要负责产品推广及发展推广站。推广站设站长与负责人各一名,主要负责发展“员工”即传销人员。为逃避监管,郭某某为传销组织制定了严格的业务流程,规定传销人员首先要将购买传销商品的货款交各推广站站长手中,再由站长自行扣除店补后,集中汇入郭某某利用李某某、徐某某等员工个人身份证办理的私人账户。

2.虚构项目,签订虚假合同,大肆募集资金。保健品的传销并没有给郭某某带来大量资金。为加快资金募集速度,郭某某编制了公司将投资8500万元与淄博某水处理公司合作开发水库水厂、温泉假日酒店、温泉生态园,与淄博高新区合作建设全国规模最大的藏医院的计划书,并宣称到2010年可实现销售利润3600万元。以此为名,他让各推广站推销所谓新产品订购销售模式,与投资者签订标的名称为“新产品”的虚假《工业品买卖合同》募集资金。该“合同”向公众承诺,投资者可分期(每十天为一期)拿到18%的“违约金”(后改为17%),三个月期满返本。投资者如到期后不愿撤出投资即可续约,各推广站也能享有“新产品”订购销售业绩7%的提成。

通过上述方式,香格里拉公司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5327万元。这些资金进入郭某某指定的个人账户后,部分用于返还投资者的本金及利息,部分被用于支付香格里拉公司运作开支及填补新大地公司的欠款。

实际上,淄博某水处理公司曾与香格里拉公司达成开发温泉的合作意向,后因其投资不到位而终止,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项目合作,与淄博高新区的合作项目也是子虚乌有。

3.谎称上市,欺诈发行股票,骗取公众钱财。为达到不给投资群众返还本金及利息的目的,郭某某又抛出了一个诱饵,通知各推广站对外宣传:香格里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要向社会发行金藏煌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原始股,要求原“新产品”购买者以每股2.8元的价格申购股权,并公开承诺金藏煌公司在美国上市后,购买者即可获得每股3美元的回报。各推广站此后共计向178人销售金藏煌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始股,总金额达383万余元。为提高推广站积极性,郭某某规定推广站享有购买股票业绩每股0.2元的提成、“新产品”订购转股每股0.1元的提成。

案件警示

郭某某犯罪团伙,先是以传销模式推销保健品,获取利润。在资金链断裂后,再使出“产品定销”和“发行股票”等招式“拆东墙补西墙”,用今天集资的钱还昨天的债,最终形成资金“黑洞”。“高额回报”这个诱饵,是非法集资者屡试不爽的“绝招”。在高额回报的“钱景”面前,许多人将自己的血汗钱投进了所谓的“项目”。结果,等待投资人的不是高额回报,而是集资款化为乌有的消息。

郭某某案的受骗人80%以上都是老年人。其他相同的案件中,老年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为了主角。老年人为保障自己晚年的生活,手中总会留一些“压箱底”的钱,而这些养老钱如今却成了骗子们眼中的“唐僧肉”。各种套钱圈钱陷阱,盯上了老年人的积蓄。老年人上当受骗主要有两个因素:非法集资的高额回报和假冒伪劣产品夸大的疗效。老年人对新型犯罪形式和诈骗手段缺乏了解,再加上这类诈骗案的犯罪手段非常隐蔽,老年人在未完全了解投资对象的情况下易轻信劝诱。此外,我国养老体制还不尽完善,老年人希望自己有限的养老金保值增值,为生活提供保障,犯罪分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老年人自然容易上当受骗。

“世纪黄金”梦的破灭

——浙江世纪黄金公司非法经营黄金期货案

案情简介

上过大学、参过军、当过工厂保卫干事的张某头脑灵光,经济嗅觉灵敏,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收藏品市场刚刚兴起时就下海经商,从事邮票、磁卡、纪念币收藏品交易,并从邮币卡炒卖中掘得“第一桶金”。2000年11月,张某成立了新世纪纪念币有限公司,专事纪念币交易业务,同年又创办了中国第一家钱币交易网站——“中国纪念币交易网”。

但市场总是有起有落,纪念币业务开始不景气,几年下来张某并没赚到多少钱。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某看到上海某黄金制品公司(已被刑事判决认定为非法经营黄金期货)的黄金交易客户协议书,认为可以借鉴。2004年下半年,张某便有了成立公司炒卖黄金的设想,到香港、上海等地向其他企业学习考察黄金交易,并取得了客户协议书、交易规则等相关资料。2005年4月,张某正式注册成立了浙江世纪黄金制品有限公司,并亲自担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经理,梦想打造其“黄金帝国”。

尝到过网络交易甜头的张某,仍将新公司定位于通过电子网络进行黄金炒卖经营业务,并指使公司技术人员负责设计开发了名为“金银制品销售与回购系统”的世纪黄金网上交易平台,为客户提供“世纪金条”交易咨询及服务。2005年7月,世纪黄金公司网上交易平台正式招客。张某对从其他公司取得的客户协议书和交易规则进行修改后,印制成世纪黄金公司的格式合同,又通过报纸、自印杂志、互联网等方式宣传该公司的黄金交易,并在外地设立多家分支机构和代理机构,招徕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

在世纪黄金公司的黄金交易业务中,客户向公司账户汇款后,便可在该公司网站的交易系统中获得账号和等额定金,进行无实物交割的黄金合约集中交易。但其黄金交易与国际黄金市场并不接轨,只是大致按照国际即时金价的浮动报价,供客户参考。客户可以选择买进或者卖出,该公司在交易过程中同时充当买方和卖方,并按每笔交易向客户收取网络使用费和仓储费。交易中,客户可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交易,放大的比例根据客户购买的商品数量可分为1倍、2倍、5倍、10倍、20倍和50倍,即客户交易时需支付的基础定金仅为交易额的100%、50%、20%、10%、5%、2%。世纪黄金公司和客户间采用人民币结算,并实施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当客户在炒金过程中亏损额达到所缴定金的80%时,如果客户不补进定金,公司即强行平仓。因此,在世纪黄金公司网上交易平台上从事的经营活动跟期货交易别无二致。

张某这一套期货交易模式,吸引了不明就里的“炒金客”。从2005年7月到2008年6月26日案发,世纪黄金公司的网上交易平台上共存在客户1217名,共产生交易17.65万笔,放大后交易金额总数为583亿余元,其中放大5倍以上的交易占总交易金额的99.9%。三年间,世纪黄金公司共向客户收取黄金交易定金2.75亿余元,从中获利1.25亿元,其中利息(即仓储费)6800余万元,手续费(即网络使用费)5700余万元,尚有客户定金余额4500余万元。

除黄金交易业务外,张某还利用其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世纪黄金公司和新世纪公司以及实际操控的杭州世纪巨冠投资公司等平台,以“世纪黄金1号”、“世纪黄金2号”及“金银币销售回购”的名义,向169名不特定的社会公众推销理财投资产品,共签订理财协议181份,收取资金2000余万元。张某将经营这些理财产品所得的2000余万元资金以公司的名义投往北京和上海的公司,进行黄金投资。

作案手段

1.虚假出资,设立公司。为炫耀实力,张某将其公司的注册资本定在1000万元。但到2005年4月,就在张某准备注册成立公司炒黄金时,他实际上已无力出资。为解决公司注册资金的来源问题,张某向他人借款1000万元,作为自己及名义股东张某甲(系张某弟弟)的出资款缴入验资账户。世纪黄金公司有了工商的正规注册且资本雄厚,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投资者的疑虑。

实际上,通过验资并取得工商登记后,张某即将这1000万元全部抽逃归还,并支付了5万元的借款利息,公司账上只留了10元钱。

2.虚构批文,掩人耳目。有了工商注册还不够,为进一步打消投资者的疑虑,张某还在宣传资料及网站公布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的经营黄金制品核准证编号,并声称该公司在上海黄金交易所拥有专用交易席位,并写上了交易席位的编号。实际上,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黄金制品经营的核准许可已经取消,世纪黄金制品核准证编号是以前核发的。

所谓“拥有上海黄金交易所专用席位”,更是“挂羊头卖狗肉”。事实上,上海黄金交易所只有会员单位和会员交易席位,根本不存在专用席位这个概念,也没有二级会员的说法。世纪黄金公司只是浙江省某金矿公司(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会员)的代理客户,自己根本没资格进行操作,也就是说世纪黄金公司从市场上买进和卖出黄金都必须通过浙江某金矿公司进行。那个所谓的专用交易席位实质是指浙江某金矿公司的交易席位,编号也是该金矿公司的交易编号。

3.似是而非,逃避监管。根据工商营业执照,世纪黄金公司的经营范围只是黄金制品、工艺美术品的销售,即实物黄金的买卖,并不具备经营黄金期货交易的资格。即使是上海黄金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也是在2007年下半年才推出黄金期货交易品种,而且交易主要是在抗风险能力高的机构之间进行。世纪黄金公司对外宣传是黄金现货延迟交付,为此还与浙江省某金矿公司签订《代理交易协议书》,参与上海黄金交易所的现货黄金交易,并委托山东某金业公司为其加工“世纪金条”牌小金条。

但世纪黄金公司的交易平台为封闭交易系统,在交易中所采用的集中交易方式、标准化交易合约、保证金制度、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及双向交易、对冲交易机制和履约担保,已具备期货交易的基本特征。实际上,张某对其经营交易业务的合法性底气不足。2006年4月,北京炒金客户王某被世纪黄金公司强行平仓造成亏损后,明确告知张某,自己发现世纪黄金公司经营的是黄金期货,并要求赔偿损失,否则就要向公安机关报案。张某只得息事宁人,赔了王某损失了事。此后,张某为了躲避法律的追查,先后聘请三位律师为他拟定的《客户协议书》进行多次修改,把原先协议书上的“保证金”改成“定金”;把“强行平仓”改为“违约处臵”、“强制买卖”;把“佣金”改成“隔夜费”、“网络使用费”等内容,为的就是掩盖他经营期货的本质,但交易规则仍没多少变化。

4.“专家”辅导,引诱投资。世纪黄金公司及其代理机构招募的工作人员有200多人,除日常运营管理、业务人员外,更是从社会上聘用了“炒金高手”对投资者进行一对一“理财专家”辅导。这些所谓的“理财专家”,其条件是“五官端正,口齿伶俐”即可,只经过两三天的培训就上岗了。他们的工资就是从客户投入的本金中提成的,而且代理机构也按收取保证金的多少拿回扣。因此,无论是代理机构还是“理财专家”,总是想方设法让客户多投钱、多交易,客户是否赚钱则不是他们关心的事情。正是这些“专家”让受害者越陷越深,继续往里投钱,最后血本无归。

5.坐庄对赌,大肆吞金。世纪黄金公司代理个人进行网上期货炒金交易,名义上是提供交易平台收取佣金。事实上,世纪黄金公司的黄金交易平台只是一个内部网络,与国际黄金市场并不接轨,只大致按照国际即时金价的浮动报价,供客户参考。客户可以选择买进或者卖出,该公司在交易过程中同时充当买方和卖方,并按每笔交易向客户收取网络使用费和仓储费,其实质是设局与客户进行对赌骗钱。

其手法有三:一是先赢后输。为引诱投资者上钩,开始时让客户赢一把,让投资者尝到甜头,吊起胃口,然后让投资者输得血本无归。二是“专家”辅导。这些所谓的“理财专家”往往是反向辅导,没听“专家”意见可能会赢,听了“专家”辅导反而输得更多。三是后台控制。如果有客户不听“专家”意见,眼看客户要赚得多时,后台控制人员就会让系统出故障,无法完成交易。

因此,只要进来的人一般都躲不过他们设下的陷阱,输个精光。世纪黄金公司580多亿元的交易总额中,无一人盈利。

案件警示

虽然国家开放了黄金市场,但期货作为金融衍生产品,具有放大功能,大多数公众难以掌控并承受风险,因此对黄金期货交易仍有严格控制。国务院《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期货交易应当在依法设立的期货交易所或者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交易场所进行。禁止在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期货交易场所之外进行期货交易,禁止变相期货交易”,“未经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设立期货交易所或者以任何形式组织期货交易及其相关活动”,并规定“在期货交易所进行期货交易的,应当是期货交易所会员”。世纪黄金公司的经营行为已经触犯国家法律,应受到惩处。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社会公众纷纷将目光转向具有保值功能的黄金,各类地下炒金公司也应运而生,有的甚至以期货方式进行违规炒卖,诱惑投资者上当受骗。地下炒金公司违规操作大致有三种方式: 一是谎称是香港、伦敦等黄金交易市场会员驻内地的分公司或办事处,让投资者开户并把资金汇到境外做交易;二是和世纪黄金公司一样,作虚盘,跟客户对赌;三是仅让客户频繁交易以赚取佣金。

随着证券、期货、黄金、外汇等金融领域开放力度逐步加大,与之配套的政策法规还存在一些阶段性的漏洞和监管盲区,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世纪黄金公司乘虚而入,借助国家经济转型、金融创新等改革背景,利用公众投资渠道狭窄、理财能力不足,以及存在一夜暴富心理等弱点,诱使社会公众参与,进而侵害投资者利益,扰乱金融市场秩序。面对金融乱象,监管部门和司法部门应完善法规制度,加强日常监测、监督,加大对违法经营行为的惩处力度;社会公众也要了解金融知识,摒弃一夜暴富心理,树立审慎投资理念,避免投资自己不熟悉的产品。

益万家?损万家! ——陕西益万家公司集资诈骗案

案情简介

2004年9月,张某采取虚假出资登记注册的方式,成立了以企业营销策划和商品购销信息咨询为营业范围的益万家公司,张某为法定代表人。益万家公司采用散发宣传材料等方式,对外大肆宣传“消费积分奖励”模式,即公司与加盟商签约,约定公司会员到加盟商家消费,加盟商按消费额的一定比例向益万家公司返还佣金;公司根据会员消费积分情况,将收取加盟商佣金的40%以奖励的方式返还给消费会员。

但张某在实际经营中,并未按照“消费积分奖励”模式运作公司,而是采取“现金积分奖励”模式向会员非法集资,即益万家公司会员在未到加盟商家消费的情况下,直接用现金购买积分(一元一分),并按积分情况对会员进行奖励。200 分为一个兑奖权,兑奖权越多,得奖励款越多。

益万家公司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大肆对外宣传益万家公司“消费积分奖励”经营模式,但实际上是继续采取“现金积分奖励”模式进行集资。自2004年9月至2005年12月,郝某某、蒋某某及张某以益万家公司的名义共向3.5万余名会员累计非法集资8600余万元,案发时尚有4770余万元未能返还。

作案手段 1.名为“消费积分奖励”,实为“现金积分奖励”。益万家公司对外宣称“消费积分奖励”模式,但在实际经营中,却是以巨额奖励为诱饵,采取“现金积分奖励”模式向会员募集资金。即会员未到加盟商家消费的情况下,直接用现金购买积分,会员用现金直接购买200分为一个兑奖权,兑奖权形成后,要求会员从第二个月开始至第十七个月,每月购买积分不少于40元,公司从第三个月开始隔月向会员返还奖励款,第十七个月时返还一个兑奖权的7.5倍即1500元,获兑奖权越多,得奖励款越多。

2.虚构经营实体,掩盖事实真相。为提升会员对公司实力的认可,将与其公司无任何实际关系的加盟商家户县怡馨园超市更名为户县益万家超市。刻意掩盖公司无资金、无项目、无经营实体、无任何合法收入来源的基本事实,蒙骗会员。

3.目标锁定老年人和下岗职工。益万家事业手册上说,“让消费者花出去的钱去而复返”。郝某某说要让大家一起得实惠,“悄悄改变生活”。看似在宣扬“有钱大家一起挣”,实际是典型的声东击西,编造弥天骗局者正是想要赚取他人口袋里的钱财。郝某某等人曾明确说,益万家发展“消费会员”的范围,就是下岗职工、退休在家的中老年人,甚至是低保户,这就是他们所谓的目标人群,这些人大多文化程度不高,且经济收入偏低,求利心切,这就给骗子钻了空子。郝某某等人在发展会员时强调不得吸收公务员等职业者,就是怕这个骗局被一些明眼人看穿。

案件警示

本案中,益万家公司为自圆其说,偷梁换柱套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经营者销售或购买商品,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的条款,公司商务代表、商务主管介绍“消费会员”入会等工作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收取积分款8%的佣金,看上去冠冕堂皇,使许多商务代表以为得到的收入是合理合法的,一些会员为将非法收入合法化,还帮助公司作假。殊不知,“空手难套狼,非法难合法”,益万家公司根本不具备吸收社会资金的资格,所谓的商务代表、商务主管提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佣金,必定是非法所得。

郝某某正是利用善良人们的求富心理,打着“有钱大家赚”的旗号,在无任何合法收入的情况下,玩弄空手套白狼的低劣手法,专门骗取文化程度相对不高、经济收入较低的下岗职工和退休在家的中老年人的钱财。希望广大群众擦亮眼睛,认清骗子的本质,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看不见的苜蓿草

——黑龙江哈尔滨丰田生态公司集资诈骗案

案情简介

2005年6月,席某某、李某、包某某、张某某在哈尔滨市注册成立哈尔滨丰田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自2005 年8 月开始,丰田生态公司在石家庄市区、井陉矿区等地虚假宣传联合种植苜蓿草,通过该公司众多业务代理人与群众签订苜蓿草联合种植合同书进行集资活动,承诺集资半年可获得33%的利息回报,集资三个月得利息20%。截至2006年4月17日,丰田生态公司共非法集资达9800 余万元,参与集资群众达数千人。席某某于2006年3月携款潜逃,致使3000余万元群众集资款无法返还。 作案手段 1.高额回报。公司对外宣称种植苜蓿草可以得到高收益,参与集资可以得到高回报。集资期限六个月,前三个月各返10%,第四个月返20%,第五个月返30%,第六个月返53%,半年共返款133%,利息33%。2005年底将期限调整为三个月,前两个月各返10%,第三个月返100%,三个月返120%,利息20%。

2.虚构项目。公司对外宣传已种植了10万亩苜蓿草,并通过岳某某、李某某等业务代理与群众签订苜蓿草联合种植合同书,在石家庄市区、井陉矿区等地非法集资。实际上,直到席某某2006年3月携款潜逃时也未见到苜蓿草的影子。

3.合作谎言。丰田生态公司对外宣称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哈尔滨绿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国营四方山农场等有合作关系。后经过司法机关调查核实,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从未与哈尔滨丰田生态公司签订任何合作协议或发展任何合作项目。

案件警示

近年来,非法集资大案频出,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严重扰乱了国家的金融秩序,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还诱发其他犯罪活动的发生。在当前国家对非法集资的打击力度如此之大、被曝光的非法集资大案如此之多、上当受骗群众的教训如此惨痛的形势下,为什么还不断有群众上当受骗? 就是非法集资的诱惑性、欺骗性在作祟。

如何避免掉进非法集资的陷阱?一是对高息“诱饵”不动心。每当遇上诸如此类“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千万得悠着点儿,更不能因为看到别人发了财眼红,抵挡不住诱惑盲目跟风。二是对老板“实力”不崇拜。有些老板花费巨资做广告、买头衔、搞宣传,用光鲜的“企业形象”忽悠和迷惑群众。因此,不能被某些企业天花乱坠的自吹自擂所迷惑。三是对“官方”背景不迷信。在非法集资活动中,某些政府官员的参与或者假借官员名义、编造官方背景往往更容易蛊惑群众。因此,人们要切记:官员未必就代表官方,有官员参与并不等于就是正规融资活动。四是对熟人“热心”不轻信。非法集资大多借助传销手段,由于多是亲戚、朋友、熟人介绍、推销,一方面,容易取得信任;另一方面,碍于面子也不便推辞,这种方式更容易在民间渗透,危害面也更广。因此,面对熟人的好心和善意推销,得多长个心眼儿。

伸向熟人的黑手

——新疆某科技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案情简介

刘某某,大专文化,2005年底他在互联网上发现陕西省某公司推介“年产15000吨复合无铅汽油”项目,认为这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但苦于没钱投资。2006年4月,他找到陕西籍无业人员田某某等人,注册成立了某科技公司,刘某某自任法人代表,并与田某某签订《个人委托贷款中介协议》。该协议约定:公司委托田某某为“年产15000吨复合无铅汽油”项目通过银行采用“个人委托贷款”形式定向寻找投资人。协议签订后,田某某等人实际上并未通过合法渠道融资,而是向社会公众非法集资。规定最低投资额起点为1万元,投资期限分一年期、两年期和三年期三种,投资一年期年回报率为8%,两年期年回报率为10%,三年期年回报率为12%,并以该公司的名义与投资人签订《项目借资合同》。经查,该公司共与323 人签订《项目借资合同》429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305万元。由于该公司没有正当的经营业务,公司的运转靠后面投资者的投资支付前面投资者的到期本息及介绍人的提成返点,维持到2007年2月,公司开始入不敷出,资金链断裂。刘某某、田某某等人随后潜逃。非法吸纳的约900 万元资金除用于公司经营,支付投资人短期回报外,其余资金被刘某某、田某某等人挥霍一空,使投资人遭受巨额损失。

作案手段

1.以经营高利项目资金短缺为借口。该公司以从事高额利润项目为幌子,编造各种借口,以骗取公众的信任。

2.以高息为诱饵,进行虚假宣传。本案三百多名受害人,年龄层级复杂,遍布全国8个省、直辖市以及新疆14个地州市,分布范围广泛。刘某某等人就是利用投资者贪利和盲目从众的心理,虚构投资项目,许诺月息8%-12%的高额回报,编造各种光环和名誉,骗取群众的信任。

3.利用熟人牵线搭桥,骗取信任。本案中受骗人有许多是刘某某的熟人,刘某某正是利用这种熟人关系,介绍、宣传虚构的投资项目,骗取他人的信任,致使多人上当受骗。

案件警示

本案中,刘某某等人采取“放长线钓大鱼”的作案手法,以支付8%-12%的高息、红利或定期分配实物等为诱饵,使323人参与到非法集资活动中。在犯罪开始初期,刘某某等按允诺的条件,以高于银行利息的回报让集资参与人获得暂时的实惠,进而利用获利集资人作“活广告”四处宣扬,不断扩大集资规模,以达到“钱生钱、利滚利”的目的。但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犯罪分子支付给广大集资者的所谓高额回报,往往都是集资者自己和后续集资者集资的钱,而非嫌疑人的获利返还。

假保险真骗人

——中国人寿保险广州分公司张某某集资诈骗案

案情简介

1964年出生,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张某某,1997年7月至2007年7月间,利用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分公司保险代理人的身份,以到期返回本金并支付高额回报为诱饵,虚构险种,私刻公司印章制作假保险单证,欺骗被害人,收取“保险费”共计人民币2115万元,骗取款项除用于支付被害人到期的高额利息外,其余部分被用于个人挥霍。至案发时止,尚有集资款人民币488万元无法归还。

作案手段

1.利用保险代理人身份获取信任。张某某是中国人寿保险广州分公司保险代理人。1997年,她对身边的熟人宣称,中国人寿推出了鸿寿保险项目,月息3%,年息36%。正因为张某某是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很多人就把钱借给了她。至2007年6月案发时,共从22名客户处非法集资达2000多万元。

2.以高额回报为诱饵。为吸引投资,张某某按月支付投资人3%的利息。由于承诺的利息高,来找她投资的人越来越多,需要返还的利息也越滚越多,这样滚雪球般经营几年之后,她越来越吃力,到2007年6月已无力归还本息。

3.制作假保险单证。为了使投资人相信购买的是中国人寿的鸿寿保险项目,张某某用伪造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印章和投资人签订了保险合约,并写下了收据。其实,她根本就没有将这些钱交给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而是部分用于支付先前投资人的利息,部分用于自己开公司。

案件警示

1.要加强对保险代理人的管理。近些年来,我国保险公司代理人队伍不断壮大,保险代理人的辛勤劳动对于保险公司业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辉煌背后,保险代理人误导或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屡屡发生,甚至出现像本案一样的诈骗案件。这些行为,在损坏代理人形象的同时,也给保险业带来了潜在的信用危机。因此,重视对保险代理人的管理,已成为摆在保险公司面前的重要任务。首先,要把住保险代理人准入关。其次,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有效杜绝保险代理人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2.掌握必要的保险知识很有必要。投保人办理保险之所以愿找代理人而非直接找保险公司,是因多数投保人都与代理人有各种各样的关系,或因代理人是其购买保险时接触的第一人,彼此较熟悉,个别保险代理人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对投保人误导、欺诈甚至诈骗。因此,投保人在办理保险前,要多学习保险知识,仔细阅读保险条款,不轻信代理人口头宣传,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生态园里的阴谋

——陕西华西股份公司出售原始股集资诈骗案

案情简介

2003年至2005年期间,西安市的一些公园里、事业单位及大专院校的家属区,一批兜售原始股的业务员进进出出,主要向老年人散发宣传资料,声称销售原始股,表示公司已在陕西省技术产权交易所挂牌交易,很快将公开上市,购买者届时将获利丰厚,并承诺上市前购买的原始股每股每年可获得0.3元的分红。

贺某某在1999年注册成立了杨凌华西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并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2001年至2002年12月间,贺某某开始对外宣传即将成立杨凌华西高科技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即华西股份公司),并称该公司很快将上市获得高额回报,以此向社会公众预售华西股份公司股票。2002年12月,在贺某某的操纵下,由华西绿化工程公司发起、挂名股东虚假出资注册成立了华西股份公司,贺某某任董事长兼总经理。随后,贺某某即虚构公司良好业绩和前景,以转让华西股份公司股权名义,疯狂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2001年至2004年初,华西股份公司共向657名投资者募集资金980余万元。

2004年4月,华西股份公司非法转让股权的行为被证券监管部门查处后,贺某某为继续获取资金,又以华西股份公司建设“乌鸡项目”的名义,采用夸大收益和股权担保等手段,诱使群众投资该项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共向222名投资者吸收集资款200余万元。

作案手段

1.虚假注册公司,构筑作案平台。华西股份公司的工商注册资料显示,该公司注册资本合计3400万元,出资人包括华西绿化工程公司等四家公司及贺某某等二人,而实际上这些出资人都是贺某某拉来的挂名股东。贺某某还伪造了会计师事务所的验资报告,掩盖华西股份公司只是空壳公司的事实。

2.聘请中介人员,高额提成激励。贺某某聘请专门的中介人员帮助宣传兜售所谓的原始股,规定公司股票每股卖2.6-2.8元,业务员每股提成1.2元,虽然2004年以后每股提成变为0.9元,但公司集资的股票款中仍有30%-40%被作为提成分配给了业务员。高额提成比例大大激励了业务员为其卖命,不惜采用坑蒙拐骗等各种手段拉客户。

3.精心选定目标,顺利实施犯罪。贺某某在募集资金对象上费尽心思,把有一定经济实力、相关知识较为欠缺、容易上当受骗的群体作为推销对象。按照这种思路,他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企事业单位和大专院校的老年人身上。这些老年人一般都有一些富余的养老资金,股票相关知识较少,投资经验不足,便于贺某某顺利实施诈骗活动。

4.虚构经营状况,大肆蛊惑群众。华西绿化工程公司、华西股份公司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书载明,华西股份公司拥有20余个高效益项目,利润空间超大,经过两年的发展,公司资产将达8000余万元,盈利将达300多万元。此外,贺某某还经常带投资者到公司农业基地和“乌鸡项目”参观考察。事实上,华西股份公司基本没有资金,其经营费用基本都是依靠集资款,集资款中也只有极少一部分投入到实业生产中,收益无几。如华西股份公司的7个生产基地中有3个根本未投入资金,另外4 个也仅投入53 万元,“乌鸡项目”所有投入资金也只有区区6.99万元,由于所养乌鸡几乎全部死亡,基本没有任何效益。

5.假借挂牌交易,诱骗群众上当。贺某某骗术得逞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其成功在原陕西省技术产权交易所进行挂牌,将华西股份公司的有关信息在该交易所屏幕上不断显示,造成该公司即将公开上市、上市前股权交易繁荣的假象。许多投资者都是在看到这一情况后,作出了投资的决定。事实上,华西股份公司在该交易所挂牌只是符合披露公司信息的条件,并不能交易股权,这一点却被贺某某故意隐瞒。

案件警示

股票永远都是一个迷人而又多少有些可怕的字眼,买卖股票往往代表一夜暴富的可能,但也有可能是一步步本金亏尽,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普通老百姓面对投资股票的高利诱惑,应该要保持平常心,扪心自问为何这种好事会摊到自己头上。经过理性的拷问和简单的了解,就会知晓骗局的真相,从而审慎抉择,保护自己。

有些投资者发现犯罪分子的不法行为后,不愿意相信被骗事实,或者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替其辩护,心存幻想能收回自己的投资,最终的结果只会让损失更为惨重。本案中,2004年4月证券部门查处华西股份公司非法发行股票以后,贺某某又新生伎俩,与投资者制定了退股和回购协议,承诺在2006年底如果公司没有上市,将回购之前所出售的股权,一些投资者竟然再次相信贺某某,与其签订有关协议,令其得以苟延残喘,继续实施违法行为。因此,参与非法集资的投资者在获悉真相后要及时醒悟,悬崖勒马,避免血本无归。

不务正业的房地产经纪公司 ——超越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案情简介

刘某于2005年成立超越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任法定代表人。公司成立初期,主要经营房地产中介业务,由于业务量少,收益不高。为获取高额利润,2006年和2007年刘某先后注册成立了巴州金太阳信用担保公司和巴州银盾投资咨询公司,并跨地区成立了两家分公司。公司一成立就从事非法集资活动,通过在新闻媒体上发布广告,以高息为诱饵,以公司名义出具担保书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向社会不特定人群集资,同时,以月息2.5%-3%的高利率向社会发放贷款,并按贷款额的5%收取佣金。截至2008年7月,以刘某为首的超越公司变相吸收公众存款9258万元,从中获取非法利益226万余元。

作案手段

1.借助媒体,发布非法广告。自2006年起,刘某等人先后在库尔勒市、喀什市、阿克苏市多家新闻媒体及商务广告上发布信息,宣称超越公司可以给急需用钱的单位及个人以土地、果园、房产、汽车作抵押提供贷款,并自印名片四处散发,逐步在巴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建立了庞大的借贷关系网。

2.以亲情为纽带,合伙集资诈骗。在超越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的五名被告中,刘某与赵某为夫妻关系,王某为刘某的妹妹,季某与王某为夫妻关系。刘某作为实际控制人,指挥、掌控超越公司、银盾公司、金太阳公司及其分公司所有业务,100万元以上的大额借贷业务均由其亲自审核,并向各公司下派筹资放款任务。其妻赵某负责各公司现金管理,其妹妹及妹夫分别负责金太阳公司和银盾公司的日常业务,由此,构建了以刘某、赵某、王某、季某四人为核心的亲情纽带,构建起跨地区非法集资网络合伙进行集资诈骗。

3.高额回报,诱惑难挡。为调动业务员的积极性,超越公司在每笔业务佣金中提成30%发放给业务员,并规定多劳多得。在利益的驱使下,业务员通过各种渠道,千方百计寻找投资者,使得非法集资的“雪球”越滚越大。

4.设立担保公司,欺骗投资者。为欺骗投资者,使其非法行为“合法化”,刘某于2008年1月专门成立了金太阳公司,向放款人出具担保书,保证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对大额的抵押贷款还签订格式化的抵押借款合同,并办理了公证,以此打消投资者的顾虑。

案件警示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有关规定,目前只有存款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房地产中介、担保公司等一般工商企业不能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或变相吸存,其承诺的回报也不受法律保护,参与者将自担风险。在参与一些投资项目时,投资者必须“留心眼”,不能听信一面之词,也不能仅仅听从身边朋友、同事推荐就盲目投入资金。

不务正业

自食其果

——浙江宁波某担保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案情简介

李某案发前为宁波某担保公司等十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制人。2006 年12 月至2008 年10 月, 李某以个人或其实际控制企业的名义, 以1.5%-3%不等的月息, 向100 余名不特定个人及10 余家单位非法吸收存款1.91 亿元, 支付利息2292 万元。在这些个人债权人中, 有个体老板、普通职工、医生、律师等, 借款金额从数万元到1000余万元不等。同时, 李某又以宁波某担保公司等实际控制的企业为这些巨额债务作担保。李某在向他们借钱时称, 只要债权人需要, 本金随时可以提取。由于李某在宁波有一定知名度, 很多人争相找上门来把钱借给他。 在非法吸收了巨额公众存款后, 李某又以2%-7.5% 不等的月息, 向孙某、徐某等21 名个人非法出借资金3253 万元, 收取利息541 万元; 以5%-8%不等的月息, 向27 家企业出借资金共2.22 亿元, 收取利息5780 万元。

作案手段

1.利用“名人效应”增加可信度。李某出生在宁波, 大专学历, 2005 年取得了香港居民身份证, 获得了香港居留权。之前, 他经营着宁波某担保公司、浙江某医用工程有限公司等十家企业。因为颇有经商头脑, 在宁波商界小有名气。正是凭着“港商”、“名人”身份, 他骗取了投资人信任, 以至于有些人主动找上门, 把钱借给李某。

2.通过虚假宣传夸大公司实力。李某通过老婆对外宣传: “李某开的担保公司规模很大, 经营也很不错, 而且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李某还经常带着老婆、公司财务、出纳到投资人住处, 给他们看企业的财务报表以及他个人和企业取得的各种荣誉光环等, 骗取投资人信任。事实上, 公司经营能力并不像他说的那么好, 而且财务报表也是虚假的。李某还通过在报纸上登广告大肆进行虚假宣传, 吸引投资人投资。

3.虚假担保并承诺随时支取本金和利息。李某以1.5%-3% 的月利息吸收存款, 对每一笔借款都用宁波某担保公司等实际控制的企业作担保, 并承诺只要借款人需要, 随时可以提取本金和利息。其实, 李某借款数额较大, 大大超出了担保能力, 担保早已形同虚设, 一旦资金链断裂, 承诺根本无法兑现。

案件警示

2008 年下半年,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 对国内的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向李某借钱的债务人无法按时偿还, 李某对外出借的最大一笔款项高达5600 万元, 该款项最后无法收回。为此, 李某曾通过诉讼的形式追索, 也曾到对方企业连坐三天三夜讨债, 可惜收效甚微。而李某此时又面临着众多债权人的追讨, 所控制的担保公司资金链因此断裂。在走投无路之际,李某于2008 年10 月28 日凌晨到公安机关投案, 希望依靠司法机关把钱追回。李某投案后不但如意算盘没有得逞, 反而被公安机关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侦查, 然后移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案件发生令人深思。

1.借款有担保不等于借出的钱就没有风险。借钱给别人要求借款人找个人或单位提供担保, 是保证本金安全的一项有效措施, 但并不等于说有了担保, 借出的钱就进了保险箱。关键要看担保人有没有担保能力, 如果担保人超出自身担保能力, 无限度提供贷款担保, 那么其提供的担保承诺就是一纸空文。

2.投资人借钱给别人, 一定要了解债务人底细。本案中, 李某向别人借钱时, 都是说借款用于公司正常的资金周转, 而隐瞒了把钱贷给别的企业从中赚取利差的事实。吴某借给了李某1500 万元, 此前, 他和李某素昧平生, 对李某的公司情况一点也不了解, 但两人的老婆关系很好, 常在一起搓麻将、旅游。仅凭这一点, 吴某就决定借给李某1500 万元, 而且办手续那天, 李某到他公司来时拿出了一叠空白的借款合同。吴某应该想到, 如果仅仅只是正常的资金周转, 借款次数有限, 不会事先准备一叠空白借条, 可吴某偏偏忽视了这一点。事后, 吴某在圈内打听了一下, 发现李某借了很多人的钱, 但为时已晚, 钱已经打入了李某提供的账户, 借款到期后, 李某只还了500 万元, 剩余的钱全部打了水漂。

“邦家”公司搬走了老年人的家 ——广东邦家租赁服务公司宁波分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案情简介

2012年上半年,广东邦家租赁服务公司涉嫌非法吸储被公安机关查处,总公司负责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自2012年三四月份以来,国内已经有包括青岛、镇江、无锡、深圳、南京在内的多个分公司陆续出现顾客反映投资本金及利息被拖欠的事件,涉案的金额达到数亿元。

广东邦家租赁服务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下简称“邦家”公司)于2011年3月15日注册成立,自成立起一直干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勾当,涉案金额上千万元。“邦家” 公司派出业务员,专门找一些老年人到全国各地免费参观、免费体检、免费听课,向老年人炫耀公司的美好前景,公司在北京青龙湖购买了数十栋四合院作为养老公寓,在江西购买了一个山庄,准备建400栋别墅,还在广州购买了430亩土地准备建7栋大厦,会员可以冬天在南方居住,夏天在北方居住,还将计划在全国选择最适合人居住的地方建养老公寓,但目前公司扩建和发展还需要资金,投资公司可以给优厚的回报。自推出融资以来,约有宁波辖内100余名群众成为该公司会员,基本上为退休职工或是无稳定收入来源的老年人,涉案金额约2000万元。

作案手段 1.项目投资。以投资建设江西波尔山庄为由,直接和客户签订人民币资金借款合同,根据借款金额不同,每个月利率在1.8%-3%左右。

2.会员服务。采用聘用合同的形式,聘用会员为其公司顾问,顾客需要公司购买会员卡,该卡最高40万,最低2万元,然后以顾问费的形式支付利息。

3.投资参股。让客户和公司签订区域合作合同,投资建立租赁体验店,客户根据利益分红。

4.借款业务。以代购汽车进行租赁的方式,由客户出资金给公司,公司用这些资金购买车辆用于对外租赁。

案件警示

1.老人投资渠道有限,频落“高回报”陷阱 老年人有一定的积蓄,渴望进行高回报投资却又欠缺有效的信息来源和准确判断能力,成为非法集资类诈骗案件的高危人群。直接原因是老年人投资知识欠缺,不能正确辨别合法与非法、违法与犯罪的界限,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与老百姓特别是老年人投资渠道狭窄有关。对于有一定投资能力和需求的老年人而言,银行存款利息较低缺乏吸引力,老年人不愿意把退休金、养老金存进银行;而股市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风险过大让他们望而却步,因此他们迫切需要找到一些风险低而回报较高的投资渠道。

2.子女亲情关爱,帮助老人走出骗局

缺乏子女的亲情关爱也是导致老年人频频落入非法集资陷阱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与众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中的受害者接触,很多老人表示,此类公司的业务员对他们的生活“嘘寒问暖、无微不至”,甚至“比自己的子女对他们还要好”。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人甚至说,她每月有固定的退休金,儿子、女儿还会给她“零花钱”,所以她不缺钱。但她还真有缺的,那就是孩子们的关爱。“老伴去世后,家里就剩下我和保姆,孩子们最多一个星期过来看我一次,忙的时候几个星期都没来,让我很孤单寂寞。”这位老人表示,倒是公司的业务员经常“嘘寒问暖”、电话问候,上门拜访帮着做家务,久而久之觉得业务员 “很贴心”。 “嘘寒问暖、电话问候、上门拜访是家常便饭,带老人喝早茶、旅游、健康讲座、送米送油”是经典套路,很多女业务员还喜欢编故事博取同情,把老太太们说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在这样的温柔攻势下,某些老年人警惕性就放松了,随后,就会掉入“高回报”的陷阱里。

鉴于上述情况,一方面建议监管部门应对以老年人为投资对象的企业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早通过行政手段加以处理。另一方面,金融管理部门也要对各大银行提出要求,在营业柜台前张贴温馨提示,营业员在遇到老年人大宗提款时,可善意提醒谨防上当。同时,为帮助老年人走出非法集资骗局,年轻人应该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和照顾,消除老年人的寂寞孤独感。

第四篇:触电事故案例汇编

2015年10月7日

- 12

1、上海市幼儿园屋面防水改造中触电死亡1人遇难

2014年8月26日8时30分左右,位于虹桥路2264号上海市总工会幼儿园洗衣房屋面防水改造工程工地,上海住安建筑装饰工程公司1名木工在进行混凝土浇筑防水作业时,发生一起触电死亡事故,造成1人死亡。苏某等4名工人根据住安公司安排在总工会幼儿园洗衣房屋面进行混凝土浇筑防水作业。苏某站在二楼楼梯口平台上使用简易搭建的电动葫芦进行混凝土提升作业,苏某左手扶着电动葫芦卷扬钢丝绳,右手去提用绳索扎住四角的装载混凝土编织袋时,电动葫芦漏电,造成触电,仰面躺倒在二楼楼梯口作业平台上,上半身子探出平台外。施工用电源未使用移动配电箱,电源线直接接在一楼配电房内的配电箱上,地线未连接至电动葫芦外壳上。

2、上海牧业科技公司料场卸料时1人触电身亡

2014年7月23日17:00左右,上海沁侬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人(男,22岁,江苏人)在料场卸料时,双手扶在料塔支架上,不慎发生触电,经抢救无效身亡。

3、上海北蔡莲兴公司汽车吊触碰高压线1人触电身亡

2014年10月7日8时20分左右,上海北蔡莲兴劳务有限公司在崇明供水工程厂外管网工程2标吊运钢管作业过程中,汽车吊臂离220千伏导线距离过近,导致线路对汽车吊吊臂放电,造成手扶在汽车吊车体上的相××(男,19岁,江苏人)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4、上海浦东新区检查故障照明灯时1人触电身亡

2014年6月25日14:20左右,上海雅旭展览展示工程有限公司工人(男,58岁,江苏人)在亚洲食品配料展览会搭设现场检查故障照明灯时,不慎触电,经抢救无效身亡。

5、上海浦东新区调整空调管线作业中1人触电身亡

2014年6月9日22:00左右,上海雅缘电器租赁有限公司临时工(男,21岁,安徽人)在调整空调管线作业时,不慎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6、上海长宁区电钻打眼过程中1人触电身亡

2014年5月28日18:15左右,深圳市维业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人(男,23岁,江苏人)在长宁区作业中,站在铝合金人字梯上手持电钻进行吊杆打眼作业时,不慎发生触电,经抢救无效身亡。

7、浦东新区进行电缆线测试工作时1人触电身亡

2014年5月28日17:00左右,上海贝恩科电缆有限公司工人(男,50岁,江苏人)在进行电缆线高压测试时,不慎发生触电,经抢救无效身亡。

8、上海浦东新区装饰公司作业时1人触电身亡

- 56行排堵时,不慎触电,经抢救无效身亡。

19、上海建工集团公司控制柜外壳带电1人触电身亡

2013年8月1日16:30左右,该公司工人(男,26岁,江苏人)在结束施工作业后关闭桩机电源时,由于控制柜外壳带电被击倒,经抢救无效身亡。

20、上海浦茂自来水公司在冰箱爬梯上1人触电身亡

2013年7月30日11:15左右,该公司工人(男,17岁,上海人)在水箱爬梯上检查供水设备时不慎触电,经抢救无效身亡。

21、上海弘安建设公司整理吊顶内线路时1人触电身亡

1、事故概况:2013年7月27日16:05左右,该公司工人(男,39岁,四川人)在麦当劳朱泾万安街餐厅装潢现场,整理吊顶内电线时,不慎触电,经抢救无效身亡。

22、上海恒晓酒店用品公司安装排风管时1人触电身亡

2013年7月21日9:30左右,该公司工人(男,28岁,江苏人)在厨房内安装排风管道时,不慎触电,经抢救无效身亡。

23、上海瑞励演出器材演艺大厅作业时1人触电身亡

2013年7月19日12:10左右,该公司工人(男,22岁,江苏人)在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演艺大厅内作业时,不慎触电,经抢救无效身亡。

24、上海仪军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3年7月9日19:30左右,该公司工人(男,23岁,陕西人)在生产车间二楼压著区等候清洁工一起下班时,将手搭在压著机上,不慎触电,经抢救无效身亡。

25、北京宏大祥宇展览展示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3年7月8日9:07左右,该公司电工(男,47岁,吉林人)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W1馆内调试音响照明线路时不慎触电,经抢救无效身亡。

26、上海洲霞木器厂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3年7月1日19:15左右,该公司工人(男,17岁,安徽人)在使用电风扇降温时,用手接触金属罩调整风向,不慎被电击倒,经抢救无效身亡。

27、上海卢盛彩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3年6月11日9:00左右,该公司工人(男,45岁,江苏人)在修理彩钢板屋面时,不慎碰触上方高压线导致触电,经抢救无效身亡。

28、上海香大砼制品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3年5月20日11:00左右,该公司员工(男,61岁,上海人)在厂区维修行车时,不慎触碰市政高压线,经抢救无效身亡。

29、上海帛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3年5月10日15:10左右,该公司压力焊工(男,35岁,安徽

- 910西人)在3.5万吨散货轮S1186轮机舱下平台拆卸轮船管道时,传递通电状态下的焊枪和导线过程中不慎发生触电,经抢救无效身亡。 40、深圳市南利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2年7月27日16:30左右,该公司承建的中环国际广场腾讯办公楼内部装饰作业中,工人吴磊(男,16岁,安徽人)在安装中央空调信号线时不慎触电,经抢救无效身亡。

41、上海人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2年7月27日10:35左右,该公司工人朱泽成(男,36岁,陕西人)在龙东支路1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1号配电站内,进行电气抢修施工作业时,不慎发生触电,经抢救无效身亡。

42、上海曼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2年7月26日5:50左右,该公司工人汪拴(男,18岁,陕西人)在乐购生活购物有限公司卖场3楼风机箱顶接灯带的电源线时,不慎发生触电,经抢救无效身亡。

43、上海峰行橡塑机械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2年7月18日15:00左右,该公司工人耿君(男,22岁,安徽人)在车间进行开炉作业时,由于天气热,车间使用电风扇降温,为了达到更好的降温效果,该工人将水管连接在电风扇后以便电风扇将水吹出来,由于电扇漏电导致其触电,经抢救无效身亡。

44、上海爱森肉食品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2年7月15日10:00左右,该公司特种厂饲养员杨士宏(男,47岁,安徽人)在使用高压水泵清洗猪圈时,由于水泵漏电导致触电,经抢救无效身亡。

45、上海东治建材厂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2年7月12日18:20左右,该公司机修工张贤豹(男,29岁,安徽人)在车间进行电焊作业时,不慎发生触电,经抢救无效身亡。

46、上海佳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2年7月6日18:15左右,该公司工人张明明(男,23岁,江苏人)在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进行维修作业过程中,爬进天花板隔层检查空调线路时发生触电,经抢救无效身亡。

47、上海文博旅行社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2年7月5日21:52左右,上海风吟装饰有限公司临时聘请刘保立(男,49岁,安徽人)前往上海文博旅行社有限公司,在安装广告装饰牌的LED灯管时,不慎发生触电,经抢救无效身亡。

48、上海浩成混凝土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2年6月25日19:30左右,该公司在使用泵车浇筑混凝土时,泵臂不慎碰到上方10KV高压线,造成扶着泵软管的工人季士兴(男,49岁,江苏人)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49、上海康橙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2年6月16日11:10左右,该公司工人周文(男,23岁,湖北

- 13142011年9月10日11:40左右,该公司一名员工(男,36岁,安徽人)在进行通讯光缆的架设作业时,不慎发生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60、亚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1年9月4日11:07左右,该公司一名员工(男,24岁,宁夏人)在PVC涂布车间流水线设备维修照明灯时,不慎发生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61、浙江舜杰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1年8月26日15:10左右,该公司一名水电安装工(男,24岁,广西人)在上海财经大学综合实验楼二层走廊进行排线作业时,不慎发生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62、上海易舜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宝山分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1年8月24日15:30左右,该公司租赁东方国贸三楼商铺进行改建施工过程中,一名工人(男,38岁,浙江人)登上人字梯进行排线作业时,不慎触碰电源线发生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6

3、泰州市华辰建设工程劳务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1年8月18日10:50左右,该公司一名电工(男,32岁,江苏人)在上海国金中心裙房电器线路修改作业过程中,手指不慎碰到已剥皮的电线头造成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6

4、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1年8月15日16:50左右,该公司一名工人(男,42岁,江苏人)在仓库配电房进行接电作业时,不慎碰触配电柜的铜带而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65、上海金山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1年8月14日15:30左右,该公司一名工人(男,45岁,四川人)在检查工地电杆下的电表箱时,不慎发生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66、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1年8月15日16:50左右,该公司一名工人(男,42岁,江苏人)在仓库配电房进行接电作业时,不慎碰触配电柜的铜带而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67、上海高力国际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1年8月13日14:50左右,该公司一名工人(男,27岁,四川人)在龙华东路818号浦晖国际大厦进行室内灯光接线作业时,不慎发生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68、上海景兴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1年7月14日10:00左右,该公司在金钟路999号国际科技广场C大楼四楼进行办公室维修作业时,一名电工(男,30岁,四川

- 1718在更换厨房排风机作业过程中,光脚站在铝合金人字梯上夹着梯子来回移动,梯子脚压在拖线板电线上将电线磨破发生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81、上海大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0年8月14日9:40左右,该公司一名施工人员(男,19岁,江苏人)在强电井地下室进行排线作业时,不慎触电接线铜排上桩头带电部分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82、上海奉雷建筑装潢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0年8月12日7:40左右,该公司一名施工人员(男,49岁,上海人)在车间内安装照明设备时不慎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8

3、上海盛雷消防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0年8月12日7:30左右,该公司人员在安装消防设备作业时,一名工人(男,20岁,四川人)在消防铁管上加工打孔时不慎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84、上海雅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0年8月8日13:30左右,该公司一名普工(男,18岁,安徽人)在饮水机房进行设备保养过程中,调试水箱液位控制器时,不慎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85、上海飞强环保节能工程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0年7月5日14:00左右,该公司一名施工人员(男,36岁,上海人)在东方医院一楼维修空调出风口作业时,不慎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86、上海煦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0年7月30日20:30左右,该公司值班人员巡查时发现一员工(男,38岁,四川人)倒在修理工作台旁边,经抢救无效死亡。 8

7、上海伟展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0年7月24日17:30左右,该公司一工人(男,21岁,安徽人)在地下室水泵内进行穿线作业时不慎发生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8

8、上海浦东中威医化塑料厂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0年7月20日13:40左右,该公司一机床操作工(男,22岁,江苏人)被发现倒在模具车间门口的摇臂铣床旁边,经抢救无效死亡。

89、上海晖力建设装潢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0年7月19日14:45左右,该公司外请一工人(男,36岁,河南人)等人到焊接车间区域从事维修彩钢板凉棚作业时,不慎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90、上海住总建设劳务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2010年7月19日10:20左右,该公司一工人(男,18岁,江苏人)在检修插座时,爬上检修孔接电线不慎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9

1、上海双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发生触电死亡事故1人身亡

- 21222010年2月22日8:30左右,徐州市联通路桥建筑工程公司人员在用汽车吊吊装支架钢管时,由于吊索钢丝绳触及上方6米左右高的高压线,导致工人(男,44岁,江苏人)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10

2、上海兴德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发生触电事故死亡1人 2009年8月3日18:35左右,一工人在上海兴德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车间内进行喷码机移动调换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经抢救无效死亡。 10

3、上海大华电器设备有限公司发生触电事故死亡1人

2009年7月30日20:30左右,上海大华电器设备有限公司一电工(男,27岁,上海人)在佘山世贸庄园小区用户站内抢修10KV开关柜时,不慎触电,经送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抢救无效死亡。

10

4、上海趋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发生触电事故1人身亡

2009年7月20日17:00左右,上海趋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一工人(男,38岁,山西人)在轧钢车间触电身亡。 10

5、上海名和贸易有限公司发生触电事故1人身亡

2009年7月7日4:50左右,上海名和贸易有限公司一名锯木工(男,28岁,河南人)在其公司内准备启动一台锯木机,手接触开关时,被外泄电电击当场死亡。

10

6、象山宏展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发生触电事故1人身亡

2009年7月6日17:30左右,在南汇区新场镇横新公路-沪南公路路口西北侧的1336地块开发推进指挥部施工工地,象山宏展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一木工(男,33岁,安徽人)在操作移动电钻时不慎触电,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10

7、上海奔超实业有限公司发生触电事故1人身亡

2009年1月14日6:30左右,上海奔超实业有限公司一熔炼加料工(男,44岁,四川人)在熔炼车间用铁铲将废铁丝放入熔炉内时,双手被电击,当场身亡。

10

8、上海南汇燎原锻造厂发生触电事故1人身亡

2008年11月18日15:30左右,在上海南汇燎原锻造厂的车间外场地上,临时租赁的汽车吊在吊运钢板时,因吊臂上端触碰到上方的高压线,导致扶着起吊钢板的一名工人(男,24岁,江苏人)触电死亡。

10

9、上海华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发生触电事故1人身亡 2008年10月17日15:40左右,上海华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一电工(男,22岁,安徽人)在泗泾镇杨家弄10号旧住房改造施工中,进行进户线与外线并线作业时,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

110、上海合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发生触电事故1人身亡

2008年10月20日8:15左右,在上海沪邦印染有限公司旧厂房翻建工程中,上海合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一名工人(男,27岁,安徽人)在层面恢复避雷针时,因一根扁铁碰到上方的高压线,触电身

- 2526布料杆软管浇注地基混凝土作业的一工人(男,41岁,安徽人)触电身亡。

120、上海电信工程有限公司发生触电事故1人身亡

2008年6月24日9:25左右,上海电信工程有限公司在河南南路、人民路口进行通信管道挖沟和排水施工中,一外来务工人员(男,52岁,贵州人)在把从路旁电线杆上下落的一根断头电线移开时,不慎触电身亡。

1

21、上海青浦青城医院有限公司发生触电事故1人身亡

2008年6月20日0:20左右,上海青浦青城医院有限公司一工人(男,41岁,湖北人)在装修青城医院一楼卫生间时,由于接线板的电线外表面破损,铜丝外露,加上卫生间内有积水,造成接线板电线带电,造成其触电身亡。

1

22、上海衡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发生触电事故1人身亡 2008年6月17日中午,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租赁上海衡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液压桩机在试桩时发生故障,上海衡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一机修工(男,29岁)在对液压桩进行维修时,触电身亡。 1

23、上海越秀园艺发展有限公司发生触电事故1人身亡

2008年4月19日12:30左右,在金山区金山卫镇卫通村9组,上海越秀园艺发展有限公司一名员工(男,63岁,上海人)在装运树木时,因汽吊钢丝绳离起吊点位置上方1万伏高压线距离太近引起放电感应,其被电击,送医院经抢救无效身亡。 1

24、上海平凡绿化园艺场发生触电事故1死1伤

2008年3月4日13:30左右,上海平凡绿化园艺场在上海通用风机股份有限公司西围墙外用汽车吊搬运树木,两名工人共同推着吊钩准备把吊钩挂到一棵树的吊带上去,在这个过程中,吊车吊臂的钢丝绳距离树上方的1万伏高压线过近,导致吊钩带电,两人触电,其中一人(男,60岁,上海人)经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另一名工人受轻伤。

1

25、上海兴泰劳动服务有限公司发生触电事故1人身亡 2007年10月2日9:00左右,在上海振华港机长兴基地3号码头新加坡ZP06-843项目桥吊3号机约40米高的机房内,上海兴泰劳动服务有限公司电装一穿线工(男,19岁)在高压柜左下方换线时,不慎被高压电击,经长兴卫生院抢救无效身亡。

1

26、上海才慧泉物资利用有限公司发生触电事故1人身亡 2007年9月23日20:00左右,上海才慧泉物资利用有限公司一名检修工(男,38岁,江苏人)在该公司1#行车(15吨桥式龙门行车)检修380V行车拖令线时,发生触电事故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 1

28、吴江市劲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发生触电事故1人身亡 2007年9月2日10:00左右,吴江市劲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四名员工在中国普天信息产业上海工业园发展公司在建工地使用电焊机修

- 2930发生电击(电压220V),当场死亡。

1

38、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发生触电事故1人身亡

2007年6月17日15:30左右,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在吴翟路东侧施工便道浇捣混凝土时,一泵车在泵送混凝土过程中悬臂受上部间距为1.5米的高压线电击,造成在泵车一侧配合放料的一施工人员(男,41岁,四川人)受电击当场昏迷,经抢救无效身亡。 1

39、上海浦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发生触电事故1人身亡 2007年6月12日14:25,大华集团所属上海浦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一维修工(男,48岁,上海人)在成山路2008弄28号水箱内维修球阀时,进入高约1.6米的水箱内作业,碰到水箱顶部垂下约0.3米的破损电线,触电身亡。

140、上海海光铸造有限公司发生触电事故1人身亡

2007年6月8日6:00左右,上海海光铸造有限公司两名员工在造型车间用行车把筛沙机吊放到指定位置时,筛沙机压破电源线,导致筛沙机带电,当时两名员工都手扶筛沙机,其中一名员工(男,27岁,江西人)触电身亡。

1

41、上海秉宏模具有限公司一工人在攻丝机上作业时触电身亡 2007年5月26日14:40左右,上海秉宏模具有限公司一工人(男,21岁,四川人)在小件车间一台半自动台式攻丝机上作业时触电身亡。

1

42、江苏南通三建集团有限公司一名粉刷工触电身亡

2007年5月4日11:30左右,由江苏南通三建集团有限公司承包的汶水路40号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上海电梯厂南

一、二跨车间涂料施工工地上,一名粉刷工(男,35岁,安徽人)在原来未通电的行车电排边进行墙体粉刷作业时,由于电梯厂总配电房未通知车间而突然送电,致其在电排边触电身亡。

1

43、上海申满船舶管理有限公司一名装修工触电身亡

2007年5月2日17:00左右,上海申满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在对其租借办公的鞍山路5号杨浦商务中心有限公司19楼A2室进行装修时,一名装修工(男,28岁,江苏人)站在小扶梯上准备固定安装石膏吊顶,被石膏板吊顶开的洞口中用来安装照明的二根裸露的电线碰到,触电身亡。

1

44、上海电力公司沪南供电分公司发生触电事故一死一伤 2007年4月23日10:00左右,上海电力公司沪南供电分公司在长乐变电站从事3.5万伏输变电设备改造工程作业。工程总包单位上海久隆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分包单位上海输能电力工程公司两名员工在配合沪南供电分公司员工从地下室往地面压变柜穿压变线时(带电作业,电压一万伏)发生触电燃烧事故,造成一人(男,21岁,四川人)死亡,一人重伤。

1

45、上海建筑构件制品有限公司第五构件厂发生触电事故1人身

- 33341

54、一名维修电工在修理380伏变电器开关时触电身亡 2006年7月31日17:00左右,一名外请维修电工(男,47岁,上海人),在上海公平金属配件厂锻打车间修理380伏变电器开关时触电,送医院经抢救无效身亡。

1

55、一职工在车间修理打磨机时触电身亡

2006年7月25日14:10左右,上海中曼金刚石钻头有限公司一职工(男,23岁,山东人),在制造车间修理打磨机时触电身亡。 1

56、一职工在车间修理打磨机时触电身亡

2006年7月25日14:10左右,上海中曼金刚石钻头有限公司一职工(男,23岁,山东人),在制造车间修理打磨机时触电身亡。 1

57、一外来劳务工在安装霓虹灯时触电身亡

2006年7月19日18:00左右,上海兆福装饰有限公司一外来劳务工(男,17岁,安徽人),在东江弯路92号瑞兴食品店安装霓虹灯时触电身亡。

1

58、一外来务工人员在搬电扇时触电身亡

2006年7月18日13:30左右,上海寒玲五金磨料有限公司一外来务工人员(男,42岁,四川人),在铸造车间搬移立式电扇时,因电扇外壳带电被电击,送医院经抢救无效身亡。 1

59、一外来务工人员在搬电扇时触电身亡

2006年7月18日13:30左右,上海寒玲五金磨料有限公司一外来务工人员(男,42岁,四川人),在铸造车间搬移立式电扇时,因电扇外壳带电被电击,送医院经抢救无效身亡。 160、一名工程师在检修空调设备时触电身亡

2006年7月17日8:00左右,上海星辰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一名工程师(男,44岁,浙江人),在外滩中心50楼检修空调电器设备时触电身亡。

16

1、一名电工在接装通道灯线时触电身亡

2006年7月17日11:40左右,中卫国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一名电工(男,52岁,上海人),在广中路133号19层电表间内接装通道灯线时触电身亡。

16

2、一合同工在发动机装配线现场安装时触电身亡

2006年7月13日18:30左右,大连豪森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一合同工(男,19岁,大连人),在上汽汽车发动机厂发动机装配线现场安装时触电,送医院经抢救无效身亡。 16

3、一外来务工人员在拔钢管时触电身亡

2006年7月12日7:05左右,上海东惠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一外来务工人员(男,25岁,贵州人),在嘉定高科技工业园区11#厂房拆除外脚手架中,在拔出被扔下插入地下截断地下电缆的钢管时触电,送医院经抢救无效身亡。

16

4、一外来务工人员在清洗贴合机滚轮时触电身亡

- 3738工时触电身亡。

17

4、一工人操作变速箱方向盘时不幸触电身亡

2006年5月20日2:30左右,上海祖耀金属制品厂一外来务工人员(男,35岁,四川人),在生产车间北面第一台中频炉,操作变速箱方向盘时触电,送医院经抢救无效身亡。 17

5、搭设脚手架作业 一工人触电身亡

2006年5月21日16:25左右,上海大光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一外来务工人员(男,28岁,安徽人),在顺昌路314号沿街公房外墙面搭设脚手架作业时触电身亡。 17

6、灯光调试时触电 一工人身亡

2006年5月21日19:00左右,上海申暄广告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一外来务工人员(男,29岁,陕西人),在金山区石化世纪城40号五楼房顶,对安装好的灯光进行调试时触电,送医院经抢救无效身亡。 17

7、移动照明灯时触电 一工人身亡

2006年4月12日8:00左右,在沪南公路2420号北蔡国际购物广场建筑工地,江苏弘盛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一职工(男,39 岁,江苏人),在地下室移动照明灯时触电,送医院经抢救无效身亡。 17

8、检查电箱故障时触电 一临时工身亡

2006年4月6日7:30左右,上海南汇水利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一临时工(男,46岁,上海人),在南汇区康桥镇中国电信信息园区内的百曲河治理建设工程工地上,检查电箱故障时触电,送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17

9、碰到太阳灯角铁架触电 一工人身亡

2006年3月31日20:55左右,溧阳市茂盛建筑工程集团公司一泥工(男,41岁,安徽人),在百合苑工地66-1房二楼室内作业时,碰到照明太阳灯的角铁架触电,送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180、误触万伏高压电 两人身亡一人重伤

2006年3月10日8:50左右,上海秦军彩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三名外来劳务工在上海变压器厂扩建车间工地,进行维修准备工作,在推8.5米高移动脚手架时,碰到北侧(距墙约4米)上方架设的一万伏高压线,导致两人(男,25岁,江苏人)(男,40岁,江苏人)触电身亡,一人重伤。

18

1、修理卷帘门触电 一工人身亡

2006年3月1日16:00左右,上海市黄浦区外滩管理所一工人(男,23岁,江西人)在修理中山东一路240号的卷帘门时,触电身亡。 18

2、热水器漏电一外来人员触电身亡

2005年11月27日20:20左右,一外来人员(男,36岁,江苏人)在承租的泾东路63号住房内洗澡时,因上海博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安装的电热水器漏电,触电死亡。 18

3、作业不慎 一工人触电身亡

- 4142电,一人死亡,一人重伤。

19

3、屋顶维修作业 一外来劳务工触电身亡

2005年8月12日9:45左右,一外来劳务工(男,38岁)在上海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航联机电公司仓库屋顶进行维修作业时不慎触电身亡。

19

4、电气线路改造一外来劳务工触电身亡

2005年8月11日14:30左右,上海优马装潢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一外来劳务工(男,30岁)在上海松江花桥现代化农业有限公司酒店1楼TK吧进行电气线路改造调试时触电,送医院经抢救无效身亡。 19

5、车间作业 一外来劳务工触电身亡

2005年8月2日上午8:00左右,上海震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一外来劳务工(男,19岁,安徽人)在车间内进入墙壁与天棚夹缝中工作时,触电身亡。

19

6、装修场地作业 一工人触电身亡

2005年8月1日20:10左右,上海龙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一外来务工人员(男,34岁,江苏人)在虹桥路1286号上海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装修场地作业时触电,现场抢救无效身亡。 19

7、修理鱼缸一招用人员触电身亡

2005年7月29日10:40左右,上海浦东东亚海鲜酒家一招用人员(男,46岁,四川人)在东亚酒家内手持电动工具修理鱼缸,触电身亡。

19

8、安装小太阳灯一劳务工触电身亡

2005年7月26日20时30分左右,上海宸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一外来劳务工(男,28岁,湖南人)在上海金笋轻工商贸城有限公司农产品交易市场一期A1-A5施工现场安装小太阳灯时触电,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

19

9、手提电动沙轮磨配件一机修工触电身亡

2005年7月18日15:30左右,上海洁康食品有限公司一机修工(男,57岁,上海人),在机修车间用手提电动沙轮磨配件时,触电身亡。 200、浏改装电源插座面板一劳务工触电身亡

2005年7月15日14时15分左右,上海盛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一外来劳务工(男,30岁),在改装电源插座面板时触电身亡。(发展科技处)

20

1、一切板工作业时不慎触电身亡

2005年7月14日17:30左右,上海山德建筑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一切板工(男,23岁,山东人)在上海沪太石材市场B屋65号工作时触电,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 202修理电热水器进水管不慎触电身亡

2005年7月8日下午14:10左右,上海杨浦区久久敬老院一维修工(男,56岁)在该院三楼热水间修理电热水器进水管时触电身亡。

- 4546气安装有限公司一临时工(男,41岁,江苏人)到运行作业区域2分场机4支接电源开关室拉长电缆,临时工在操作时不慎碰到6000伏高压线,导致死亡。

210、疏忽大意酿悲剧一电工触电身亡

2004年7月16日15时20分许,浙江象山龙元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一电工班普工(男,19岁,安徽人),在物虹项目部租借的物华路178号职工宿舍内插接电风扇电源时,因接头电线长度不够,擅自将芯线塑料护套剥去两头,在插接时不慎触电,送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下午16时20分身亡。

211、浦东新区孙某某在拔托线板时触电身亡

2014年9月5日20:43左右,上海周圆速递有限公司工人孙某某(男,25岁,河南人)在拔拖线板时,不慎触电,当场死亡。

212、崇明县相某某汽车吊作业碰触电线触电身亡

2014年10月7日8:20左右,上海北蔡莲兴劳务有限公司在用汽车吊进行钢管吊运作业时,吊臂靠近输电线,工人相某某(男,19岁,江苏人)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213、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周某某进入配电柜触电身亡 2014年11月27日13:15左右,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电工周某某(男,44岁,上海人)在进入配电柜后发生触电,当场死亡。

214、浦东新区窦某某维修通讯设备时触电身亡

2014年11月3日9:45左右,上海华为电信设备工程有限公司维护员窦某某(男,39岁,四川人)在维修通信设备时不慎触电,当场死亡。

215、上海浩固建筑加固公司用水泥打孔机开孔时触电身亡 2014年10月31日9:10左右,上海浩固建筑加固技术有限公司工人许某某(男,18岁,江苏人)在施工现场用水泥打孔机开孔时发生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216、杨浦区王某某物业维修时因潜水泵触电身亡

2014年10月21日7:30左右,上海沸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工人王某某(男,50岁,江苏人)在使用潜水泵进行物业维修时被电击,当场死亡。

217、上海文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安装日光灯时触电身亡

2014年8月31日22:08左右,上海文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员工(男,31岁,河南人)在安装日光灯时不慎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218、上海恒捷木业安装有限公司安装照明灯时触电身亡

2014年8月28日15:00左右,上海恒捷木业安装有限公司员工(男,41岁,四川人)在施工现场安装照明灯时,不慎触电死亡。

219、上海住安建筑装饰工程公司使用电动葫芦时触电身亡 2014年8月26日8:30左右,上海住安建筑装饰工程公司在进行屋面防水改造施工作业过程中,工人(男,46岁,江苏人)在用电

- 49

第五篇:21个物业管理典型案例汇编

更新:2010-12-12 阅读: 栏目:物管案例

本文提要:21个物业管理典型案例汇编 房屋结构改造维修方面 案例

一、设计本“一卫” 业主改“两卫” 案情:楼上业主顾某在房屋的储藏室内擅自安装了电动抽水马桶、洗脸盆,改变废水立管的下水三通,致使楼下业主王某储藏室内的储柜及物品受损。物业管理部门两次向顾某发出整改通知,责令其拆除私装物,未果。

更多精品源自 试题

21个物业管理典型案例汇编

房屋结构改造维修方面

案例

一、设计本“一卫” 业主改“两卫”

案情:楼上业主顾某在房屋的储藏室内擅自安装了电动抽水马桶、洗脸盆,改变废水立管的下水三通,致使楼下业主王某储藏室内的储柜及物品受损。物业管理部门两次向顾某发出整改通知,责令其拆除私装物,未果。

问题:顾某能否在自己的房屋内添装卫生设备? 判决:顾某在法院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拆除电动抽水马桶、洗脸盆,按房屋的原始结构图,将废水立管的下水管恢复原状。

房屋所有权人使用其房屋时,必须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得擅自改变房屋的使用性质和功能。顾某擅自在自己房屋的储藏室内私装电动抽水马桶和洗脸盆,转换了废水立管的下水三通,使储藏室成了卫生间,改变了房屋的使用性质,使得楼下业主王某的房屋渗水,顾某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案情:住在19楼的业主卫某,在自己物业内卫生间的东墙开窗,将厚厚的外墙打穿。物业公司多次上门加以阻止,卫某不听劝阻,继续施工安装窗户fdcew.com,致使19层到底层墙面被泥浆污染。物业公司只得将卫某告上法庭。

问题:自己的物业是否就有权随意破墙?

判决:卫某在法院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拆除东墙上的窗户,恢复原状;清洗19层到底层因破墙开窗引起的墙面污染。

依据:《上海市居住物业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物业使用中禁止下列行为:(一)损坏房屋承重结构和破坏房屋外貌。”

作为一个业主,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及小区物业管理公约。卫某擅自在自己的房屋东墙破墙开窗,并由此造成外墙面的污染,严重损坏了房屋的承重结构,破坏了大楼的外貌,影响了周边的环境。物业管理公司根据物业管理条例及小区管理公约对卫某采取制止措施,维护了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

案例

三、巨型浴缸入室房屋不堪其重

案情:业主顾某购买了一只占地面积约8.9平方米,可放水约4.2吨的巨型浴缸,准备安装在其居住的第29层的物业内,遭到了周围业主的强烈反对。物业管理公司向有关专家进行了咨询,以房屋楼板无法承受浴缸使用时的重量为由,制止顾某吊装巨型浴缸。

问题:购置财产是否都可以安置在自己的物业内?

判决:顾某要求将自己所有的浴缸搬入自己物业内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依据:《上海市居住物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业主、使用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按照有利于物业使用、安全以及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供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维修、环境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对装修住宅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发现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的行为,应当劝阻制止。”

公民只能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自由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个人财产的权利。应当本着安全、合理的原则使用物业,并遵守法律、法规及业主公约的有关规定。长期使用巨型浴缸必然对大楼的楼板强度及承重结构造成危害,使大楼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还应当顾及相邻各方的利益,以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权益为前提,否则应加以必要的限制。

房屋租赁引起的纠纷

案例

四、租住户搬出部分家私而没有业主书面许可怎么办

去年9月18日,某花园B栋5楼F座的一租住户想要搬出一部分家私。他千方百计联系此时正在国外的业主,但就是联系不上。按照管理规定,租住户搬出家私,必须有业主的书面许可,而没有业主的书面许可,管理处不予放行(这一规定有必要,现实中确发生过个别租住户拖欠业主房租、搬走业主家私而偷偷溜之大吉的事情)。急于搬出家私的住户万般无奈,找到管理处领导,恳请给以特殊照顾

管理处的领导考虑,若简单放行,恐怕损害业主的利益;若拒不放行,又会使住户感到不便(租住户和业主同样都是物业公司的服务对象,兼顾二者利益应为物业管理所必需,绝不能只对业主关心倍至,而对租住户冷若冰霜)。于是鉴于租住户只是搬出部分家私,提出了一个变通办法:租住户列出所搬出家私清单,并暂交与家私价值相当的押金,管理处做好记录,并出据收取押金的收据,一旦租住户能够提供业主的书面许可,管理处立刻全额退回押金(这一办法可取,但前提是要让其正确理解,否则容易引起纷争)。这位租住户觉得管理处的建议合情合理,便欣然接受。

时隔不久,该住户拿到了搬出家私的业主书目许可。在到管理处换取押金时,还对管理处既对业主负责又为住户着想的做法赞许有加。

点评:执行规章

本文提要:21个物业管理典型案例汇编 房屋结构改造维修方面 案例

一、设计本“一卫” 业主改“两卫” 案情:楼上业主顾某在房屋的储藏室内擅自安装了电动抽水马桶、洗脸盆,改变废水立管的下水三通,致使楼下业主王某储藏室内的储柜及物品受损。物业管理部门两次向顾某发出整改通知,责令其拆除私装物,未果。

更多精品源自 试题

制度必须一丝不苟,但一丝不苟并不等于死咬住条条框框不放。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把握住规章制度的基本精神,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

设施设备损坏方面

案例

六、空调室外机毁坏 物业公司有无责任

王女士:我在某小区买的房子,装修后一直没去住,空调也没开。前两天小区物业通知我说,我家空调室外机着火烧毁了。我认为这是物业公司保安人员失职造成的,要求他们赔偿,可他们说责任不在他们。请问他们到底有没有责任?律师分析:要分清责任,首先要弄清楚空调外机着火的真正原因。分两种情况:第一,如果是空调外机自身的质量问题而引起的自燃,根据《合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业主可以找购买空调的商场或生产空调的厂家进行维修或退换;如果该事故给自己或他人造成损害,可以要求商场或厂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商场和厂家是承担相互连带责任的。第二,如果不是质量原因而是外界原因造成外机着火,除法定的不可抗力的情况外,小区的物业公司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这里的不可抗力指的是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不可克服的突发事件,物业管理人员无法采取保护措施或者是已采取保护措施而无效果的情况。因为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是平等主体的服务合同关系,为业主提供完善的物业服务是物业公司的约定义务,保护业主的财产不受他人侵害自然是物业服务的内容之一。尤其是空调外机,它完全是属于业主私有财产,但又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促使它要放置在公共的空间里,所以它必然是物业公司保护业主财产安全的重点。如果由于物业公司的保安人员没有尽其工作职责,而使第三方对外机造成损害的话,物业公司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物业公司在赔偿业主后,可以向第三方行使追索权。因此,如果您有确实的证据证明着火的原因是第三方人为的,并且小区的保安也没有尽看管的义务,您完全有权利要求物业公司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物业公司要是拒绝的话,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物业收费引起的纠纷

物业管理收费、收租难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在直管公房、系统房和售后公房小区这一现象尤其突出。据了解,一些小区有半数以上的人欠费、欠租,个别小区甚至只有30%的收缴率,严重影响了物业管理的正常进行。

由于物业管理的不可分割性,部分人拖缴、欠缴物业管理费、房租,不仅侵害了物业公司的权益,同时也侵害了同小区其他业主的利益。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物业公司可谓“绞尽脑汁”:有的派专人攻关,与业主搞好关系;有的给按时缴费的业主送上小礼品,“以致谢意”。上海轻工物业公司管理着八十多万平方米的物业,其中不乏系统房、售后公房,其物业管理费、房租收缴率连续三年达到95%以上。他们的秘诀主要是提高物业管理服务质量,对恶意“抗缴”的业主、住户,通过打官司追讨。去年,他们对历史老账进行了一次彻底清算,对有能力缴费、缴租却故意欠缴的,进行了集中诉讼,全年打了65个欠费官司,标的额42万元,除两起待判外,物业公司全部胜诉。其中,对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要求法院对其实施强制执行。

业主到底因何种理由不缴费?法院是怎样判决、怎样执行?请看以下几个典型案例

案例

七、蚌埠市物业管理第一案?没有交电费,供电部门停供电

2002年6月17日,在有关部门的推荐下,悦来物业公司与中区青年街华丰街小区业主委员会签定了为期三年的物业管理委托合同。去年10上旬,该小区用户因长期没有交电费,供电部门停止了供电,致使该小区7层以上依靠增压水泵供水的住户没有水吃。

电费到底应该由谁来承担,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各持已见。 为此,业主拒交物业管理费,物业公司以没能履行合同为由将业主委员会告上法庭。业主委员会反诉状称“被告(悦来物业公司)不履行委托合同,造成居民住宅区及商场二楼垃圾成堆,臭气熏天,偷盗现象时常发生,严重影响了广大业主的身心健康和家庭财产的安全”。

蚌埠市中区法院民庭于2003年3月25日审理了这桩合同违约案。最后双方同意调解后宣布庭审结束

这明显是一宗互相推委的案例,双方都有责任,两个单位都是作为服务者都没有很好的做好自己的职能工作,没有协调好双方的工作关系进而给住户带来了麻烦这是不应该的。

住户拒交室内维修费用怎么办

案例

八、住户洗菜池下水管堵塞,住户以维修未使用任何材料为由,拒不交费

去年年底,某大厦6楼一住户洗菜池下水管堵塞,电话委托管理处维修班疏通

维修人员及时赶到现场。由于下水管堵塞严重,在6楼疏通不开,又转到5楼,从下水管检查孔反向往上清疏。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管道彻底疏通了。疏通中从下水管里掏出不少沙子、白灰和油漆块,证明堵塞是该住户装修造成的。

谁知当维修人员收取40元维修费用时,该住户以维修未使用任何材料为由,拒不交费,并振振有辞地说,自己装修完刚入住,别的楼房都有一年保修期,他也应当住满一年后再交费。 情况反映到管理处,主管领导上门做工作。首先,征询该住户对维修人员文明用语、工作态度、维修质量的意见,他均表示满意(选择这一话题切入,自然贴切,同时也避免了客户为拒绝交费再横生节枝)。然后,便耐心地给他解释入伙与入住、公用部位与自用部分的区别,依据有关法规向其说明大厦已入伙多年,早就不存在保修期,室内维修发生的包括人工费在内的所有费用,都要由业主住户承担(如果能事先说明需要收费及收费标准,效果可能更好),并在核对这次疏通下水管工作量的基础上,进一步申明收取40元维修费,已给予了相当的优惠。

这位住户觉得主管说得有理有据、合情合理,消除了误解,便愉快地交付了应付的维修费用。

点评:即使在市场已经相当发育的地区,亦有相当一部分业主用户对物业管理法规缺乏足够的理解。物业公司应当善于利用多种渠道做宣传工作,向业主用户普及物业管理法规知识。通过

本文提要:21个物业管理典型案例汇编 房屋结构改造维修方面 案例

一、设计本“一卫” 业主改“两卫” 案情:楼上业主顾某在房屋的储藏室内擅自安装了电动抽水马桶、洗脸盆,改变废水立管的下水三通,致使楼下业主王某储藏室内的储柜及物品受损。物业管理部门两次向顾某发出整改通知,责令其拆除私装物,未果。

更多精品源自 试题

提高他们对物业管理的认知度,为自己管理服务的顺利实施铺路。

案例

九、法院封家电全家住宾馆

不缴费的业主,并非因为家庭经济状况差。家住长宁的某业主,住别墅,请保姆,夫妻每人一辆车,另外还备一辆“宝马”,却拖欠物业管理费、水电费一年多。去年8月,长宁法院判决生效后,他依然拒不执行。法院上门执行,封了其家中的空调、冰箱。第二天,他就把钱送到法院,但根据规定三天后才可以启封。夏天天热不能用空调,家里是没法住了,一家人只好住宾馆。从此,该小区所有业主均按时缴费,物业管理费的收缴率达到100%。物业公司感动之余,给法院送来一面锦旗:“秉公办事,执法如山”。 案件回顾

原告(物业公司)---业主以电费价格高为由,拒绝缴纳电费;水费也未缴纳;并以各种理由拒绝缴纳物业管理费。我们曾多次上门催讨,对电费价格也作了必要的解释,但被告仍拒绝缴纳。为此,要求法院判令业主缴纳物业管理费12319 元、电费7071 元、水费1215 元,并缴纳所欠物业管理费的滞纳金。

被告(某业主)---对拖欠的物业管理费时间及对原告提供的电费、水费实用数均无异议,承认物业公司也催讨过。不缴纳物业管理费、电费、水费的原因是原告收费不规范,收取的电费、水费超过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另外,前期物业管理阶段,收费标准未经物价局核准,物业公司无权主张;另外,拖欠的电费、水费已过诉讼时效。

法---经审理查明,原告接受开发商的委托,从事前期物业管理,物业管理费每月每平方米建筑面积2.70 元;业委会成立后,双方约定仍按区物价局核定的这一收费标准收缴。因此被告以原告收费不规范而拒付物业管理费的理由不能成立。关于诉讼时效,原告称其曾多次向被告催讨拖欠的物业管理费及水、电费,被告也承认原告催讨过,故视为诉讼时效的中断。判决被告缴纳物业管理费、物业管理费滞纳金、水费、电费及部分诉讼费。

案例

十、欠租2000 元被拘一整天

百年不赖,千年不还。这是家住宝山的某户主的老伴对上门收房租的物业管理人员常说的一句话。法院判决生效后,面对法院工作人员,她依然如故。法院只好强制执行,决定拘留户主。老头被拘留,老太慌了神,儿女也埋怨,只好立刻拿着钱到物业公司,要求物业公司到法院为其求情。法律无情人有情。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陪着他们把钱带到法院,但按规定该户主依然被拘留24小时。

一人吃官司,众人缴费忙。该小区另外6户欠费的业主、住户,都迅速缴纳了所欠费用,小区的物业管理费、房租收缴率达到了100%

原告(物业公司)---接受开发商委托管理宝山某小区,并代收房租。被告入住后,已有两年未付房租。其间多次上门催讨,每年还寄挂号信(有邮寄挂号信的收据两张为证)催要,结果被告仍不缴纳所欠房租。 被告(某户主)---未答辩。

法院判决---经审理查明,宝山区国权北路某小区某号某室的房屋产权人为上海市轻工房地产总公司。该公司委托原告对该房屋进行管理并收缴房租,被告共欠原告房租2103 元。原、被告之间的租赁关系合法,有效,应受法律保护。被告作为房屋的承租人应当按时缴纳租金,延期支付租金的应当支付违约金,原告要求的违约金低于依法应得到的数额,可予支持。被告于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支付所欠房租、滞纳金及诉讼费。

公告见报端欠款送上门

法院判决生效后,某业主置之不理,依旧不缴纳所欠物业管理费。法院只好在某报上刊出公告,把业主的姓名、住址等事项公之于众,并要求其一周内把钱送到法院,结果该业主立刻把钱送来。

案例十

一、拒缴物业管理费,业主被推上法庭

原告(物业公司)---被告以各种理由拒缴物业管理费共八千多元,诉请法院判其缴纳所欠费用及滞纳金。

订物业合同的是上海轻工浦东房地产物业管理公司而非本案原告,故原告不具备主体资格;原告所述收费标准实际上并不存在,物价局备案的收费标准为每平方米2.63 元,现原告以每平方米2.7元计算缺乏依据。

法院---经审理查明,该小区业主委员会与上海轻工浦东房地产物业管理公司签订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约定物业管理费以每平方米2.7元计算。现原告名称虽然不是上海轻工浦东房地产物业管理公司,但是其改制组建的,名称变了,主体资格并未变,被告以原告非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主体为由抗辩原告不具备主体资格,不予采信。业委会与物业公司签订的合同,对小区每一个业主有约束力。物业公司依约提供了物业服务后,业主负有按约缴纳物业管理费的义务。至于收费标准,业主委员会与原告在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中已有明确约定,根据自治原则,被告应按照约定的计价方式缴纳物业管理费用。

物业管理二十一典型案例汇编(二)

案例十

二、业主拖欠巨额管理费催交困难怎么办 由于不便言明的非管理原因,某公司入伙某商城后,便不按时缴交管理费,甚至把交管理费作为与有关方面交涉的筹码,作为达到某种目的的交换条件。一年后,已累计欠费达35万元之多。期间,管理处有关人员无数次上门催交未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管理处主要领导一方面主动与有关方面保持联系,帮助全面反映该公司的意见和要求,以取得其对管理处工作的信任和认可;一方面盯住平时难得一见的该公司老板,频频征求意见并反映管理处的经济困难(常言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没奶吃的时候一定要哭,而且要哭得令人心动。有泪全往肚子里咽,是添不饱自己肚子的),以求得携

本文提要:21个物业管理典型案例汇编 房屋结构改造维修方面 案例

一、设计本“一卫” 业主改“两卫” 案情:楼上业主顾某在房屋的储藏室内擅自安装了电动抽水马桶、洗脸盆,改变废水立管的下水三通,致使楼下业主王某储藏室内的储柜及物品受损。物业管理部门两次向顾某发出整改通知,责令其拆除私装物,未果。

更多精品源自 试题

手维护物业正常运行的共识. 在赢得了该公司理解信任的基础上,管理处提出了适当减免滞纳金、分期付款等有利于促成该公司尽快缴清拖欠管理费的优惠条件(退一步进两步,不退无以求进)。最后双方达成了一致,自约定之日起分10期,每月3万余元,随当月管理费一同缴交拖欠的费用。10个月后,该公司拖欠的管理费已全部缴清。

点评:物业公司追缴有意(而非恶意)欠费,首先要使自己的管理服务无懈可击。管理服务做到家了,才能封住对方拖欠费用的口实,赢得对方的理解和信任。在这个基础上,主动交流加适当让步,相信会感“上帝”的。

给业主提个醒---别欠费

有人打过一个这样的比喻:家中请一个保姆,约定月工资500元。可是,一段时间做下来,自己对保姆不满意,这种情况下,只能辞退保姆。如果因不满意而扣下保姆的工资不给,不管是从法律上还是道义上讲,都是败者。物业公司是小区业主请来做物业管理的,如同小区的“保姆”、“管家”,如果物业公司依约进行了管理,业主就要缴纳相应的费用;如果对物业公司管理服务不满意,可以辞退,另请高明。现实中,除了恶意欠费的外,大部分欠费业主都有这样那样的理由:服务不规范,收费不合理;房子质量有问题;邻里有矛盾;停车无车位等。这些理由,有的是与物业公司有关的,有的是与物业公司无关的。如果以这些理由不缴费,不但占了缴费业主的便宜,而且一旦打起官司,因与物业公司无关的理由欠费,官司必输无疑;与物业公司有关的欠费,最后还是会输掉部分官司,因为市高院《关于审理物业管理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解答》对业主拒付物业管理费的抗辩权,有明确规定。

给物业公司提个醒---打官司

物业公司接受了业主的委托,就要想方设法为业主服好务,履行好合同约定的职责。如果自己尽职尽责了,还是有部分业主以各种不正当的理由拒缴费用,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为了其他已缴费业主的权益,就要走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

目前,物业公司“讨债”,仍旧愿意苦口婆心地做工作,而不愿意打官司,理由有如下几点:与业主抬头不见低头见,对簿公堂,面子上过不去;物业管理费标的额低,请不到律师;诉讼时间长,耗时费力;法院的判决难以执行,打了也白打等。事实上,从轻工物业公司的六十多个欠费官司和执行的案件可以看出,物业管理费的标的额小,律师不愿代理没关系,物业公司自己的员工完全可以胜任,只要准备好资料,把事实说清楚,法院会依法判决的。同时,法院的判决不是儿戏,强制执行不会让法律“打白条”,更何况打赢一个官司,还能影响一大片

上一篇:银行内控合规测试题下一篇:优秀幼儿园自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