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品牌建设之道

2022-07-12

第一篇:企业品牌建设之道

文化,企业品牌建设必行之道

文化是一种无形资产,品牌建设即对品牌进行的设计、宣传、维护的行为和努力。而在品牌建设过程中,文化就是品牌的灵魂,对文化的建设就是在塑造品牌灵魂,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在此至简科技小编与大家一起探讨关于品牌与品牌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和品牌,都是塑造企业影响力、控制力、领导地位的有力武器。它们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甚至决定着企业的成败与兴衰。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与品牌建设,都是企业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企业文化是品牌的灵魂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并为企业全体人员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经营理念的综合反映。而品牌是一种精神、一种品位、一种格调,它的主要特征是与用户共鸣和推动企业的价值取向。现代,国际着名的品牌每到一个地方,都实行文化本土化战略,意以把当地传统文化融入自己的品牌中,以拉近与用户的距离,从而促使用户视其品牌为生活的一部分。总之,企业文化就是品牌的精神力量、品牌价值的核心。

实践表明,知名的品牌都是依靠优秀的企业文化来支撑的。没有文化内涵的产品与品牌,是没有生命、灵魂、气质的,终归昙花一现。因为一个真正的品牌,是企业给用户的心理感受、心理认同和精神价值,而不是单纯的物质层面的满足。实质上,企业给用户的这种精神满足,就是企业品牌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正因为这种文化内涵,使得品牌更有广度、更有深度、更有力度,成为企业的一笔巨大的财富。反之,如果一个品牌,缺少文化底蕴,缺失精神价值,再独特再优秀的产品,都是能够被拷贝的,也将会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不堪一击。因此,只有把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生产、产品之中,才会提升品牌的附加值,扩大品牌价值的资源,也才会有高质量的品牌。

二、品牌是企业文化的载体

品牌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不只是一个名字、一种符号,而是企业精神的象征,是企业文化与理念的体现。品牌作为企业文化的载体,它时刻传播着企业的精神文化、道德伦理、哲学理念等,展示着企业的形象,表征着企业的素质与实力。同时,企业文化通过品牌,将视野扩展到整个文化领域,以对内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对外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这其中,企业文化的传播,也在不断丰富着品牌的内涵、提升着品牌的价值。此外,一个卓越的品牌所传播的,必然是一种优秀的文化;一个劣质的品牌所传播的,必然是一种劣质的文化。这也就说,以优秀文化为支撑的品牌的传播,它展现了企业的独特文化的魅力,也促进着企业产品的市场销售和良好形象的树立;反之,则不利于产品销售,甚至会造成整个企业的动荡与灭亡。因此,塑造企业品牌形象,首先就要打造企业的优秀文化。

三、品牌建设,企业文化先行

事实上,品牌与企业文化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企业不能没有文化,产品不能没有文化,品牌不能没有文化;缺乏文化底蕴的品牌建设是苍白无力的,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去创品牌,就好比搭建空中楼阁,建设得越宏伟壮观越容易倒塌。尤其是在商业社会快速变迁的今天,企业的竞争是品牌竞争,更是品牌所代表的文化竞争。因此企业必须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以文化力,来提升品牌力,适应这种竞争局面。未来,企业也只有赢得文化竞争优势的品牌,才可得到世人的瞩目和用户的青睐,获得长足的发展。

总而言之,企业品牌文化的塑造,其根源都在于对文化的理解,对文化理解得越深,越透彻,才能更好把握其中的真谛和关键。因此,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走品牌化发展的道路上,首先就要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第二篇:小企业,大品牌?--日化企业品牌成长之道

日化行业是我国市场化较早的行业,随着人们对个人护理逐渐重视与概念细分,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厂商跨入门槛较低的日化行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宝洁、联合利华、丝宝等占据市场绝对优势,飘影、亮壮等则当仁不让,各种营销手段层出不穷,终端大战此起彼伏,演绎出一幕幕生动的营销教案,那么作为资源有限的中小日化企业,如何在强手如林中突围,做大做强呢?本文旨在就品牌战略层面,针对中小日化企业作深度剖析。

一、中小日化企业品牌管理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A、品牌战略制定缺乏系统性,持续性,前瞻性

中国日化市场近几年日益走向成熟,市场的细分已基本完成,而市场新的品牌不断激增, 使得建立品牌与维护品牌越来越难,致使许多的企业品牌战略的制定急功近利,目光短浅, 很多企业曾经风光无限,但品牌管理的短视,脆弱致使其昙花一现,奥妮市场占有率曾直逼宝洁,但品牌营销的后劲明显不足,缺乏品牌持续经营与管理能力,曾经的辉煌已经成为记忆,舒蕾凭借“局油护理”的概念,成功的占据市场三甲,但丝宝公司在品牌推广方面的表现强差人意,对”舒蕾”品牌后期开发力度不够,整个产品线除洁婷卫生巾表现尚可之外,其它产品均表现一般。其它区域性品牌类似的故事则举不胜举。

B、日化产品品牌核心定位模糊,流离不定,亦不能落实到营销实处

作为功能性,诉求突出的洗化产品,准确,清晰,差异,明了的定位是占领市场的利器,但是很多的厂家意识不够,走进终端,大部分日化产品几年都在宣传柔顺、去屑、局油、倍黑等常规细分市场,缺乏自身品牌差异及独特的品牌识别,对于中小企业来讲,这根独木桥实在太挤,同时在即有的品牌核心定位形成后,亦缺乏更深更全的维护,美日国际下属三大品牌:樱雪、无限美、花世界,其终端卖场的生动化,外包装设计等方面均表现出一流的水准,但在产品定位及品牌营销中,虽类别功能明显、但其产品的核心定位模糊,这就极大的限制了其在消费者心目中品牌资产的 迅速积累,大量的营销活动没有体现出品牌的核心价值,没有为品牌的提升做加法,实在可惜,上海家化的美加净,六神,百爱神等旗下均有洗发水品牌,但各自没有明显的定位差异,目标市场模糊,品牌规划不科学。

二、中小日化企业品牌战略思考

1、日化产品品牌资产培育的方向

有关品牌资产的提升与培育,不同的产品有着不同的培养方式与方向,但有些营销工作者生搬硬套,缺乏对品牌管理的深层理解,从洗化产品快速消费的特点来理解,其品牌资产培育方向与其它的一些品牌资产培育是有所不同的,缺乏对品牌识别的深层理解,完整的品牌识别内容很多,但不是所有的品牌识别都需要面面俱到,其内容的多寡和品牌的所属类别,行业特点等有很大的关联,就日化行业而言,产品的属性与卖点吸引消费者的力度较大,集中于产品层面,而汽车行业则相对较多地突出和倚重企业层面的品牌识别,功能性价值及产品层面的品牌识别,是日化行业消费者认同其品牌的捷径与消费驱动力所在,力士香皂过多的情感性诉求与舒肤佳 重视功能利益诉求,则是力士香皂多年不敌舒肤佳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并不是说企业层面的品牌识别及情感性诉求不需要,只是针对中小日化企业资源与市场之现状,及对品牌建设的微观研究,从企业战略的高度,制定切合中小日化企业 发展的品牌战略规划,中小日化企业应集中有限的企业资源,触摸日化品牌管理的实质,抓住功能性利益是日化品牌主要的 消费驱动力这根主线,重点培养产品品牌的深度及品牌的纵向深入,不应大而全的造就与模仿所谓的大品牌概念,宝洁能 成功运作300多种品牌,一方面得益于其成熟的品牌运作经验,更深的一点与其所处的洗化行业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与其相对的是通用电氧则从40多个品牌精减为主攻四个主要品牌:欧宝,别克,卡迪拉克,雪佛莱,这并不是偶然与个别 ,汽业品牌更多的是被赋于了人生的定位、层次、归宿等情感性利益自我表达型利益诉求,每一种品牌都代表着不一样的生活 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消费者消费的最终是拥有品牌,而消费周期较快的洗化产品,调查表明,消费者首先注重是差异化的功能性,其功效是消费者选购洗化产品的第一要素,消费者消费的最终是占有品牌,同样具有去屑功能的品牌A与海飞丝 ,消费者先考虑的是购买的目的为去屑,其次考虑品牌,大多数人会选择海飞丝,由于功效诉求的突出,造成了洗化品牌 的丰满度相对干瘪,提起飘柔,海飞丝,人们更多的是有种信赖的感觉,消费者在使用海飞丝的时候联想的是我要去屑,很 少会有消费者感觉我是在享受海飞丝文化,虽然飘柔以从功能诉求的”柔顺”升华为情感性的”自信”,但作为中小洗化 企业培养可信赖的,适合自已的,有功能深度的品牌联想是日化产品品牌培养的捷径目标,更多的品牌识别如文化,气质等情感性诉求应转移到企业品牌来承载。 2. 日化企业品牌化战略与品牌架构的规划:

A、采用逆向的产品品牌战略

由于日化产品对功能性的重点诉求,日化产品被消费者束缚在某功能层面,成为其代言品牌,限制了品牌资产的培育,宝洁公司多品牌战略严格的说应是一品多牌的品牌战略,正是成功的利用了 这一点,飘柔对应柔顺,海飞丝对应去屑„„..。很难想象只有”宝洁”牌的洗化产品成今天什么样的局面,索芙特近几年异军突起,但快速发展至今天,其当前的品牌战略正成为发展中的营销瓶颈,凭借高度差异化的市场定位,索芙特从减肥香 皂延伸至洗护用品,逐步开发出”防脱发,坠美,负离子”等细分市场,并统一使用索芙特品牌,创业之初,索芙特品牌知 名度飞速上升,其差异化的品牌战略在大大提升索芙特品牌知名度的同时,由于品牌架构缺乏合理规划,牺牲的是索芙特立 足市场的细分定位形象,制约了其细分概念的推广与深入,众多的细分概念,让消费者找不到与之相适应的品牌载体,且各差异化概念与其唯一的结合点索芙特之间的细分与集中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两极分化日益加大,造成了品牌资源的浪费 以至无法迅速积累索芙特自身的核心品牌资产,此时索芙特应重新审视其品牌架构,并固定索芙特品牌的核心定位。奥妮 曾在100年润发之后推出香水洗发露等后续产品,然而一牌多品的战略使得企业品牌经营迷失自我严重,严重扰乱了”植物一派 ”的品牌定位,附加功效牺牲了品牌定位。中小洗化企业应集中资源打造自己的产品品牌,实行营销顺序为先产品品牌,后企业品牌,再产品品牌的特殊的一品一(多)牌的品牌化战略架构,即最初的营销资源应集中打造产品品牌,迅速切入市场,提升 知名度,其次,逆向依靠产品品牌的知名度提升企业品牌资品,再次利用企业品牌资产带动新产品品牌营销,这种逆向,环环相扣的品牌战略能最大限度的整合营销链资源,这将迅速地完成品牌资产的提升及品牌架构的组成,当然依靠产品品牌提升企业品牌,并不是简单的产品品牌的知名度所能实现的,细致、正确的企业品牌整体营销是必不可少的,从长远及中小日化行业特性来看,这将是经典这路。这里需要注要的是:1.产品品牌的推出不过滥,过频,应掌握推出的时机,并建立在充分市场调研论证的基础之上。2.企业应有长远的品牌建设心理烙印,任何品牌的建设与发展都 是一项长期的浩大的工程,这也是日化企业逆向品牌战略顺利进行之必需3.细分市场应有足够的品牌经营空间,如奥妮的香水洗发露这一细分市场就不足以承载品牌的经营空间,产品品牌与企业品牌之间的营销辩证关系亦是左右逆向品牌战略成功的关键,将在下文探讨。

B、日化行业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的关系:

采用逆向,环环相扣的一品一(多)牌品牌战略,重要的是如何管理与分工两品牌,就日化行业,应遵寻以下几点原则:

a、产品品牌应是产品功能,特性,诉点等产品层面认识的集中载体。

b、企业品牌应重点体现出企业实力,品牌厚度,品牌文化与情感表达,并吸收整合产品品牌营销惯性,培养和彰显企业的品牌丰满度。

c、企业品牌不能有过多的产品功能记忆,应集中体现品牌的核心价值。

d、应同时设立产品与企业两种品牌名,如果产品品牌与企业品牌共用,在品牌知名度达到一定阶段,其过重的功能载体特性将限制其品牌资产上升,更不利于产品品牌新架构的诞生。

e、中小日化企业品牌营销的顺序应先产品后企业再产品,后期动作中企业品牌更多的是起担保,反附作用,使产品品牌的深入人心及对企业品牌产品形成累计作用, 营销中应不占主导地位,如宝洁,在飘柔、海飞丝、潘婷之后,推出沙宣,“宝洁”品牌此时更多起的是担保作用,使沙宣甫一上市,就有了与飘柔同样系出名门的心理地位。

三.日化产品工业设计及品牌名命名:

产品的命名及工业设计是整个品牌战略管理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但很多的企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生硬、干涩的名称,灰暗、土气的外包装及颜色搭配目前仍比比皆是,这根本不能引起消费者最初的注意,再科学的品牌规划不能恰当的通过视觉传达给消费者品牌的核心价值,实为浪费,这也与洗化时尚的氛围格格不入,洗化品牌的命名应把握产品的核心定位,给人以直观、明了、突出美感、时尚、潮流,但忌落入俗套。宝洁的飘柔,使消费者直观的联想到头发的飘逸,柔顺。润研的命名则充分挖掘出东方人的涵蓄,厚而不发,涵而不露,回味无穷!工业设计则是企业竟争的原点,但其重要性至今仍被很多的企业所忽视,从营销的观点来讲,顾客所能感受到的让渡价值是决定购买产品的关键,而优秀的工业设计,其价值就是将新产品所能带给消费者的让渡最大化,具体到洗化行业,重要的是使消费者在享受产品的过程中更舒适,更富人性化,则外观的设计应围绕品牌核心价值展开,成功的工业设计能更引起消费者在终端 的初始记忆,吸引消费眼球,将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效应具体化,与竞品形成区隔,从而形成初步的品牌差异识别。

总之,中小日化品牌战略的制定应把握品牌管理的精髓,理解其实质,该抓的抓,该放的就放,忌教条主义,生搬硬套,营销本无对错,适合就是最好,中小日化企业应最大限度整合营销链资源,从品牌战略制定的高度,正本清源,为企业品牌建设的健康发展铺开道路。

第三篇:企业文化建设之道

【课程目标】

1、 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 了解并掌握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层次结构以及表征

3、 掌握业界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法

4、 掌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方法、过程与管理体系

讲师:杨发明 博士(原华为公司高级管理培训师,华为企业文化建设与推行者)

【课程提纲】

一、 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结构

1、 企业文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a) 只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 b) 做一个报时人还是造钟人?

2、 企业文化的源头与核心

a) 中国诸子百家的文化

b)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埃德加.沙因论企业文化 c) 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论企业文化 d) 美国管理学家彼德斯/沃特曼论企业文化

e) 企业文化的源头是假设,主要来自于企业家的假设 f) 企业文化是一种心理契约 g) 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氛围 h) 企业文化是一种监督力 i) 企业文化是一种企业伦理

3、 企业文化的两个侧面与两个人性假设

a) 软要素与硬要素 b) X理论与Y理论

4、 企业文化的四个层次

a) 理念层企业文化 b) 制度层企业文化 c) 行为层企业文化 d) 物质层企业文化

5、 企业文化的四种类型

a) 功能型文化 b) 流程型文化 c) 网络型文化 d) 时效型文化

6、 强势企业文化与弱势企业文化

7、 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

二、 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文化之特点

1、 创业期的企业文化:主要来源于企业家,为一种基本价值假设

2、 成长期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形成

3、 成熟期的企业文化:以制度流程为载体展开

4、 转型期的企业文化:文化惯性、变革与危机的处理、变革周期

三、 企业文化认识误区

1、 企业文化政治化:学雷锋、政治学习

2、 企业文化口号化:只有形式、而无内容

3、 企业文化文体化:无目标的文体娱乐

4、 企业文化表象化:仅仅关注CIS

四、 企业文化的核心及其依托

1、 愿景与使命

a) 世界百年优秀企业的愿景与使命 b) 企业实际的演练与练习

2、 核心价值观

a) 世界百年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一是团队协作精神;二是以客户为中心;三是平等对待员工;四是激励与创新。

b) 正面案例:HP、诺基亚、摩托罗拉、GE、IBM、INTEL、微软、沃尔玛、松下、SONY、海尔、华为、联想、华侨城集团、新奥 c) 反面案例:安然公司 d) 企业实际的演练与练习

3、 价值观与价值排序 a) 使命、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企业精神、员工意识

4、 企业文化与7S结构系统

5、 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战略定位、分解与执行

6、 制度与流程中的企业文化:规则与潜规则

7、 行为规范中的企业文化:员工手册(知名企业案例解剖与演练)

8、 产品与服务中企业文化:产品层次

9、 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知名度、美誉度、文明度、CIS系统

五、 企业文化的系统化建设途径

1、企业宪章的建立

2、高层的以身作则

3、高层的传播

4、舆论宣传

5、制度牵引

6、培训引导

7、荣誉激励

8、行为规范

9、仪式浸染

10、危机公关

六、 东西方企业文化比较

1、 西方企业文化特点

2、 东方企业文化特点

【杨发明老师介绍】

教练式领导力专家

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 美国NLP大学高级执行师 德国系统排列导师认证 加拿大海文学院心理专业 中国注册会计师证书 中国十大领导力专家 原华为公司培训总监 原华为公司高级管理培训师 原华为公司人力资源资深顾问 原华为讲师俱乐部第一任会长 原华为公司IPD变革核心委员 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首席顾问 北大、清华、浙大、复旦、益策等特聘讲师 累积培训1000余天,近10万名职业经理人

实战领域: 高层领导力、职业经理人教练、中高层管理技能、战略性绩效管理、情商与压力管理

授课特点:

深厚的理论功底

实战的管理经验

生动精辟的语言

丰富多样的互动方式

精彩的案例分析与演练

深入而针对性的个案辅导

部分相关评价:

——中国普天集团副总裁/研究院院长毛武兴先生:杨博士不仅管理理论造诣深厚,讲课风格娓娓道来,幽默风趣,是难得的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并能在课堂上充分演绎的优秀讲师, 我们曾邀请其对中高层干部授课,获益菲浅.

——(原)中原地产(中国)董事与HR总经理陈剑先生:在中国培训界讲师中,杨博士不仅在管理学与心理学理论上造诣深厚,也曾经在中国最领先的技术创新型企业华为公司进行系统的管理实践与人才培训培养实践,其管理与领导人才潜力发展的训练系统独树一帜。我们曾邀请其对中原地产进行了一系列的中层管理干部训练。

简历与专业资格

曾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通信行业)高级人力资源经理、培训总监,IPD变革委员会委员,华为讲师俱乐部第一任会长,华为大学讲师训练首席讲师,华为公司高级管理培训师,华为公司人力资源资深专家

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

中国十大领导力专家(2007年《中国经营报》、《商学院》杂志、商战名家网、新浪财经评选)

中国注册会计师证书,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首席顾问 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如《科研管理》《中国软科学》等上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

曾获加拿大HAVEN(海文)心理学院专业资格,NLP高级执行师,系统排列导师, 九型人格等专业认证.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与经理人培训中心、清华大学经理人培训中心、浙江大学经理人培训中心、复旦大学经理人培训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经理人培训中心、益策、影响力等多家大学与知名机构特聘讲师,累积培训1000多场,深受企业职业经理人欢迎。

杨老师培训的客户(按各课程培训客户分类统计备索):

IT及高科技企业:华为、华为3COM 、IBM、TCL、SGS、SEW、百度、网易、联想、东软集团、海信、康佳、金蝶软件、华润北药、中航工业、中航电子、中化集团、华强智能、深圳海量存储设备、好易通、黎明网络、比克电池、步步高、夏新电子、彩虹集团、江中制药、恒大集团、今朝科技软件、讯方科技、世成电子、晶硅科技、北京奥博杰天软件、迈瑞生物、东方通信、京信通信、顺络电子、固高科技、翰威软件、霍尼韦尔、浩天、海华、宝信软件、罗门哈斯、诺亚舟、立信集团、金发科技、金域检验(医疗)、同方威视、聚力传媒技术、迅桐网络、普然通讯、展讯、中兴、新软软件、风华高科、汇海科技、掌中浩阅、中联科技、熊猫电子、富士通、华道数据、华勤通讯、深圳市科技局、高新技术产业协会、国家海关信息中心…

通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上海电信、山东电信、重庆电信、厦门电信、河北电信、广西电信、甘肃电信等)、中国移动(北京移动、江苏移动、上海移动、天津移动、重庆移动、南京移动、广东移动、江门移动、漳州移动、宁德移动、泰州移动、扬州移动、梅州移动、中山移动、惠州移动、云浮移动、广州移动等)、中国联通(中国联通学院、北京联通、南京联通、惠州联通、山西联通等)、中国网通(山东通信、济南通信、西南通信、济宁通信、内蒙通信、黑龙江通信、山西网通等)…

制造业:宝钢、三一重工、美的集团、中集集团、山河智能、伊莱克斯电器、松下电工、北京松下、奇瑞汽车、长春一汽、上海通用汽车、上海大众汽车、江淮汽车、奥托立夫汽车安全、中国南车、华孚纺织集团、万马集团、兴龙集团、卡西欧、步步高、新的电器、浙江日发纺机集团、捷顺科技、优利德、华威风机、功学社(天津)乐器、固力保安锁业、海翔铭实业、比亚迪、九阳电器、厦门钨业…

金融业:安利(中国)培训学院、香港安利、招商银行(深圳、上海)、中国建设银行(广东、杭州)、兴业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农业银行、太平人寿、中国海洋石油、中远运输集团、金融联(深圳)公司、光大证券、第一创业证券、联合证券、博时基金、信达澳银基金、华鼎担保金融、太平保险

其他行业:吉祥航空、中原地产、京基地产、鸿荣源地产、佳兆业地产、复地地产、圆融地产、恒生科技园、中环地产、深物业、深圳南山电力、广东电力、深圳农产品、宝供物流、深高速、天虹商场、联华超市、贵阳烟草、东莞东部丰田汽车、开元酒店集团、雅莹服装、李宁服装、报喜鸟、泸州老窖、王老吉、红牛、海翼集团、浙江电力、中化兴中、朝阳橡胶、托肯恒山… 公开课200余天,最高授课大场2000人以上,累积授课1000余场。

第四篇:浅议企业文化建设之道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日益成为企业拥有持久竞争力的内在源泉。但在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国内一些企业要么举足不前,要么亦步亦趋。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从管理思想对企业文化建设影响的角度,初探企业文化建设之道。

关键词:管理思想;企业文化;关系

1、引言

随着全球市场一体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逐步降低,企业越来越“透明”,企业间的竞争也愈发“无形”。而这种“无形”的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于是,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成了有着“打造百年老店”梦想的企业的极其重要的任务。 然而,我们周围现实中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成功的案例却少之又少。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缺乏管理思想的灵魂支撑,谋“道”不够应是其中重要因素。

2、中西方管理思想大致轮廓

2.1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

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的管理思想发展阶段(上古时期和中古时期)和近现代管理思想发展阶段。

早期管理思想实际上是管理理论的萌芽。西方早期管理思想较早出现在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在这种尚未商业化更谈不工业化的环境下,占统治地位的是反对商业、反对获取成就,尤其是反人道的文化价值准则。它主要是以辅佐君主以取得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并以此取得统治者恩宠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管理思想。典型的组织与管理是通过教会、大学、庄园、行会等形式实现的。近现代管理思想又可分为:传统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科学管理思想、现代管理思想。随着西方社会逐渐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文艺复兴,快速催生了社会的变革和资产阶级的兴起。资本主义精神和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人的精神上的解放、政治上的宽松、经济上的自由和科技上的进步,工业的发展气氛浓厚,工业文明新时代随之到来,近现代管理思想孕育而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提高生产效率,攫取企业最大利润,人们更多地开始管理研究与实践。这其中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泰罗、法约尔、韦伯等是具有代表意义的人物。众多管理理论成果帮助资本家不断显现着他们追求最大利润的天性。

他们研究认为经济问题的出发点是人的本性,即资本主义的利己主义。而每个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到利己心的支配,这种个人利益的追求者就是经济人。这种“经济人”假设,把人当作"经济动物"来看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而且是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在科学管理时代后期,霍桑试验和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从一个崭新的视角研究管理问题,行为科学管理思想登上舞台。“社会人时代”随之到来。伴随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组织和人的行为的探索和研究越来越受关注,管理思想为实践提供哲学的作用也越来越显现。目标管理、人本管理、质量管理、授权管理、品牌管理、规范管理、创新管理、企业文化、学习型组织、流程再造管理、信息化管理等现代管理理论得到了飞速发展。

2.2中国管理思想的精髓

相比西方管理思想,中国管理思想更是发源久远,博大精深,内容丰富,理论涉及组织、人事、战略、决策、绩效等诸多方面。道家管理思想、儒家管理思想、法家管理思想、兵家管理思想、墨家管理思想,百家争鸣,影响深远。纵观中国管理思想,多体现了“以人为政治管理中心,以家为生活及日常活动的中心,以计谋为交往的中心”的特点。这其中,“天时,地利,人和”的思想强调组织内外部环境的重要性,而其中“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更是充分体现了民本思想;“修身,齐家,治国”的思想对领导者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正如《礼记·大学》中所指出的:“物格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先谋后事”的思想是决策的基本原则,“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意林》引《太公金匮》)。决策要求不可专注于细枝末节,因为“详其小,必废其大。”(苏辙〈宇文融〉);日常管理则讲究刚柔并济,德刑并用。“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即提倡将宽与猛两手互为补充,使宽猛有度,则政治和谐,管理有序;选人用人主张“知人善任,赏罚严明”。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为政之要,惟在使人。”,一语道破人才对管理的重要性。诸葛亮提出的“七观法”:“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阐述了如何识人。宋代政治家王安石指出:“一个之身,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点明了用人不可求全责备。“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近爱必诛。”(韩非子)则是考核奖惩的主张;在组织理论方面,坚持“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扬权》),讲究“威不两错,政不二门。”(《管子·明法》);在人际关系上,主张“不谄不渎,上下同欲”。正如《周易·系辞下》中所言:“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即对领导者不谄媚,对下级要尊重,不轻侮;“上下同欲者,胜。”(《孙子兵法·谋攻篇》),

更是一语道出建立共同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2.3中西方管理思想的不同

回顾管理思想及其发展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管理思想的发展与文化历史环境、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的认识程度和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发展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文化具有区域性和民族性特征,东西方所形成的管理思想也是不一样的。客观的讲,中西方管理思想是大相径庭的。首先,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人研究问题主要运用科学的方法,亦即分析的方法。科学的方法注重分门别类,讲求专业,系统概念也是由此整合而来;然而物极必反,专业化分工在确保专业深度的同时也加大了不同专业之间的隔阂,导致整体观念存在不同部位的“短板”;而中国人主要运用非科学的方法,亦即综合的方法。综合的方法讲究整全,不易出现偏颇。其次,思想的基点不同。中国管理思想遵循的是以人为本, 把人当作经营中最根本的、能动的因素,并通过对人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关心和激励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对物的有效利用,创造出优化的经营业绩;而西方的管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有重物不重人的倾向。管理者把人看成是“机器人”、“经济人”,人在实际上是被当作了一种与物同样的因素,是物及其制度的配套物。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其三,管理手段不同。西方人在管理中运用的基本手段与方式是理性化的利益机制,即“以理性的契约来确立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利益上的奖与惩来激励和约束员工的行为,使其驱向管理目标。”;与此不同,中国人在运用理性的利益机制的同时,更注重情感激励、思想发动和精神动员的作用,把伦理与人情作为激励和约束员工行为的重要因素,甚至把利益机制也打上伦理的色彩。以人道、仁义为中心,以心理情感为纽带,以情理渗透为原则的“德治”方式和“内圣外王”的儒家管理思想则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其四,管理组织方式不同。中国的企业管理组织方式近些年虽有多元化趋势,但主体结构还是企业与职工结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一方面倡导职工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庭,爱厂如家,宣传“厂兴我荣我富,厂衰我耻我穷”观念;一方面企业要尽企业之所能,为员工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鼓励员工学习,制订出一系列的鼓励员工学习的政策等等,真正关心职工,使员工爱岗敬业,以企业为家;而西方企业的管理组织方式则基本上是采取契约制和科层制。企业的最高管理者都是聘用来的。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只是以利益关系为转移的不稳定关系。企业不景气时,靠大肆裁减员工来减轻工资支出,员工找到很好的工作单位或薪水更好的职位时就会跳槽。

不难发现,西方的管理思想偏管理科学,研究的是“术”,侧重对“程序”的依赖,讲究以外治内、以实控实;中国的管理思想偏管理哲学,研究的是“道”,侧重对“人”

的依赖,讲究以内治外、以虚控实。“术”是有形的,学习掌握起来容易;而“道”是无形的,不易被学习、被复制。

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其历史环境、民族特性和区域性,必须最大限度地彰显其本身的管理思想。这样文化建设才不会是无本之木,才不会是没有灵魂的空壳。可惜现今众多的中国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却“轻待”甚至“抛弃”我们自己独有的“道”学。

3、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三种倾向

3.1“重‘西’轻‘中’”

19世纪后半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管理科学的迅猛发展,各种管理理论层出不穷。近一百年来源于西方的管理思想几乎统治了全世界。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增加,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西方管理理论也迅速涌入中国市场。一谈管理,必谈泰罗、必提通用、必讲哈佛。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被抛至脑后无人问津,更是少有企业家去潜心学习研究,有的甚至否定其价值,“民族虚无主义者”大行其道。于是,在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中,西为中用,盛极一时。但结果是管理水平纵向比有了很大提升,而文化建设则绝大多数是徘徊不前。

3.2“重‘术’轻‘道’”

企业文化应是一个整体概念。它包括了战略、决策、人事、财务等各个专业管理,但肯定不是专业管理的简单迭加。也就是说,各项专业管理做好了,并不等于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就形成了。专业管理应该归属于“术”的层面;而文化建设应是“道”的层面。这个“道”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是一个企业的常道,一个企业的管理哲学,一个企业坚守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则。应该看到的是,现代企业在文化建设中,更多的是将精力放在“术”的建设上,这本身无可厚非。但由于轻待了“道”,导致的结果是,花了很大的气力去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却最终是“家里家外”都不知道企业文化即企业的常道到底是什么,更谈不上知道、行道、悟道了。

3.3“重‘外’轻‘内’”

企业外在的东西,诸如企业标识、员工服饰、企业文本、企业环境等等,对人的眼球冲击是非常明显的。经常听到有人这样感慨:瞧瞧人家企业文化建设搞的,别的不说,就他们那个现场环境、那个制度建设„„就非常到位。但细细一体味,说出来的恰恰是表面的外在的东西,而那句“别的不说”却是应该说却说不出来的东西。“外”显于形,“内”化于心。相比较而言,外在的东西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不易塑造的正是“内心”。在更多功利性的今天,趋“易”避“难”地建设企业文化也就不难理解了。

无论是“重‘西’轻‘中’”,还是“重‘术’轻‘道’”,抑或是“重‘外’轻‘内’”,其实质都是用西方的观点来看待中国的东西。虽说是倾向,其实就是偏道。偏道的东西在中国是很难行得通的。

4、探寻中国式企业文化建设之道

4.1企业文化建设要把握灵魂

思想是企业文化的灵魂。缺失核心思想而建企业文化无异于缘木求鱼,犹如没有皮的毛发,丝毫没有生命力,更谈不上文化效力,文化建设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笔者以为,中国式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之道就是“和”。上下同心,其利断金;上下同欲者胜;家和万事兴。都明确地表达了“和为贵”的思想,这既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也应成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而且这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是协调统一的。

4.2企业文化建设要以虚控实

以虚控实是管理的最高指导原则。这个虚就是管理哲学,就是管理之道,它的现实表现就是企业文化。思想工作是中国企业的法宝。作为企业文化的建设者特别是企业管理者,注重思想的研学、修炼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了解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才能针对实际情况,建立起自己的管理思想,形成一套自己的经营理念,并将其作为管理的最高指导原则。有了这个常道,就不会变来变去,让员工无所适从。

4.3企业文化建设要立足中国式特色

德国前总理科尔来中国访问时曾讲了三句话。第一句是:想不到中国发展得这么快,这是出乎全世界的预料之外的。第二句是:可惜你们都在学美国。第三句是:以你们这么大的国家,这么悠久的历史,你们总该走出自己的路来吧。国际友人的话发人深省。大到国家、民族,小到企业、个人,舍本求末都是很可悲的。中华民族是有智慧的民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管理思想智慧无穷。“修己安人”的思想、“和”的思想、“人性”的思想、“中庸”的思想„„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管理思想中的瑰宝。这些思想无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以人为本”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骨子里不是将人作为生产资料。而这正是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必须坚决传承,牢牢把守的!

4.4企业文化建设要博采众家之长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西方管理思想在近一百年取得了极大发展。这其中诸多理论、方法对针对性地解决组织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果。我们看到,西方管理思想取得成功的原因固然多种多样,但其根

本还在于因地制宜、因类制策,也就是与时俱进。他们的成功经验给予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要在风起云涌、变动不居的市场经济大潮中立足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根据自身实际,博采众家之长,既不固守一端循规蹈矩,也不妄自菲薄随波逐流。历史的原因使得中国企业走的是专业化管理与文化管理同步推进的道路。诚然,中国管理思想的高明智慧对文化建设的作用无与伦比,但若不注重将先进理论方法为我所用,去更加科学规范地管理企业,那企业文化建设无异于搭建空中楼阁。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应是企业文化建设之道。

参考文献:

[1] 《管理思想的演变》,李柱流等编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2]《中道管理》 曾仕强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五篇:企业文化建设是一流企业的制胜之道

作者:智达经纬管理顾问

优秀企业的经验告诉我们,专业能力、产品升级等的变革对企业的影响力只能产生一倍的影响,流程改造等经营方式的改造能给企业带来10倍的影响,而企业文化的改造可以给企业带来100倍的影响。对企业的变革和发展影响大而且深远。

企业文化的建设能使公司上下建立共同的价值观,使上下同欲,形成合力,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稳定性,更容易统一目标,实施公司战略。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具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约束作用,起到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所不能够达到的效果。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像产品、技术、经营模式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和学习,企业文化形成企业独特的、持久不衰的核心竞争力。

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连锁店,在全球拥有3000多家连锁店。最新出版的《财富》杂志评选出2002年美国企业500强,沃尔玛从一个乡村小镇的小杂货店成长为世界企业500强之首的大型跨国零售业帝国,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由创始人萨姆所倡导的、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不断发展和丰富、独特的企业文化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可估量的。它带给我们的如下启示:

1、 企业文化是沃尔玛吸引和保持优秀员工的最重要的因素。一流公司的企业文化与普通公司的企业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对于最受推崇的公司,他们最注重的是团队协作精神、客户中心策略、对员工公平对待、激励和创新,而在普通公司中人们最关心的是降低风险、尊重上级和制作预算。最受推崇的公司胜出其他企业的原因还在于他们更善于给自己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最受推崇的公司将愿望变成现实这一点比其他公司做得更成功,但是他们却不会沾沾自喜,而是对自己的工作更为苛刻,并且开诚布公地承认他们仍不能达到他们的预定目标。他们最关心的是更果断的决策、更好的培训和对新的机遇做出迅速反应。当一个公司有一个强大的企业文化时,上述的目标就很容易达到。克服自满,对自满形成一种戒心,

有助于一个公司不断走向繁荣。

2、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源动力,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GE前总裁韦尔奇认为,企业伦理是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的核心。从更深层次上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任何企业(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围绕产品竞争力做文章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产品竞争力是由技术竞争力所决定的。而技术竞争力是由制度竞争力所决定的,制度高于技术。认识到此还远未结束,这是因为,制度无非是物化了的理念的存在形式,没有正确的理念就没有科学的制度。因此,理念高于制度,理念才是第一竞争力。总之,理念决定制度,制度决定技术,技术决定产品。拥有正确的、不断创新的理念,才具有最强的竞争力。

3、 企业文化是保持企业持续规模扩张和业绩增长的决定因素。1968年至1978年,沃尔玛纯收入增长了600%以上,而在1987年到1997年,其业绩平均增长速度高达26%。这一速度在世界大公司中实属罕见,它无疑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公司之一。而在这一增长过程中,沃尔玛的企业文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约翰•科特在进行企业文化与企业业绩关系的研究中,惊奇地发现,沃尔玛这家服务性公司在企业文化平均得分值排名表中以最高分值排名第一,而与此同期的企业经营业绩增长指数排名第二。这一排名甚至比惠普公司还要高。惠普公司在两表中的排名分别是40位和18位。对于这一结果,约翰•科特认为,沃尔玛注重创新,提倡创业者勤俭及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企业文化体系一样,沃尔玛的企业文化体系内容繁杂,但主要包括日落原则、十步服务原则、薄利多销原则等。仔细研究这些企业文化原则,对深刻理解沃尔玛企业文化大有裨益。如日落原则。这是沃尔玛公司的标准原则之一,它是指今日的工作必须在今日日落前完成,对于顾客的服务需求要在当天予以满足,做到日清日结,决不延迟。现在,日落原则已成为沃尔玛公司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沃尔玛公

司在服务顾客方面备受赞赏的重要原因。

4、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是企业成功的保证。沃尔玛企业文化中崇尚的三个基本原则的

第一条是:“尊重个人”。沃尔玛不只强调尊重顾客,提供一流的服务,而且还强调尊重公司的每一个人。在沃尔玛内部,虽然各级职员分工明确,但少有歧视现象。培养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外大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培养团队精神。当今世界,生存与发展是企业永恒的两大主题,而企业能否生存与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凝聚力,能否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让管理亲和于人,让管理者与员工融为一体,互相激发灵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企业成功的必要保证。

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起到如下作用:导向作用即把企业员工引导到确定的目标上来;约束作用即成文的或约定俗成的日常习惯,对工作规范、行为都会起到很大的约束作用;凝聚作用即用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信念使整个企业上下团结;融合作用即对员工潜移默化,使之自然地融合到群体中去;辐射作用指企业文化不但对本企业,还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辐射作用,营造积极的广泛的社会影响,树立社会形象,发展企业。

企业发展为一流企业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一流企业的制胜之道依靠优秀企业文化的有效推动。

上一篇:企业股权转让协议下一篇:企业精神理念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