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考试题库范文

2022-06-03

第一篇:院感考试题库范文

院感考试

院感复习题(护理)

一、艾滋病

定义: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通过性、血液和母婴三种接触方式传播。通俗地讲,艾滋病病毒是通过破坏人的免疫系统和机体抵抗能力,而给人以致命的打击。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人定义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是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没有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艾滋病病人指的是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并且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相同之处:携带艾滋病病毒,都具有传染性. 不同之处:艾滋病病人有明显临床症状,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外表看起来跟健康人一样。 艾滋病职业暴露定义: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常见职业暴露的方式:针刺

皮损

黏膜污染

割伤

职业暴露的暴露源: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血液、含血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含HIV的实验样本、生物制品、器官等。

职业暴露常见人群:护理人员、外科或妇产科医生、口腔医、血库或化验室的工作人员、血液透析人员

不会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不直接接触血液和感染性体液的情况下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做常规体检;

接触到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尿液、汗液、粪便、泪流;和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谈话,握手。

职业暴露后的HIV感染与下列几方面密切相关: 1暴露接触的面积大小、深度;

2接触HIV污染物的多少污染物中HIV的含量;

3针头刺伤的深度;4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5针头刺破了静脉和动脉; 6污染源来自于晚期HIV感染者(病毒载量高) 暴露的风险:最危险:空心针深刺,带血量多、感染源病毒载量高;一般危险:实心针,带血少、粘膜暴露/破损皮肤暴露;危险最小:皮肤完整、尿液、唾液、眼泪、汗液暴露 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理措施

1、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

2、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接触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实施预防性用药

1、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连续使用28天。

2、预防性用药应当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暴露后的监测

1、立即抽取被暴露者的血样作HIV抗体本底检测,以排除是否有既往HIV感染;

2、随访和咨询

3、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在暴露后的第4周、8周、12周及6个月要对其本人进行HIV抗体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副作用进行监控和处理。

标准预防原则: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

增强预防职业暴露自我防护意识。

坚持洗手:预防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重要的技术。 戴手套:接触病人渗出物、血液时,必须戴手套。

戴口罩和防护镜:为防止血液或体液等传染物质溅到面部、眼部、口腔、鼻腔黏膜时,必须戴具有防渗性能的口罩和防护镜。 穿隔离服:有可能发生血液、大面积飞溅或操作时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衣服时,应当穿上具有防渗性能的隔离服或者围裙。

二、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概况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加强重症病例救治,注意中西医并重,是有效防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流行病学 传染源:据经验和本次流行病学调查,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目前尚无人传人的直接证据;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密切接触;

易感人群:目前无证据显示人类易感。

高危人群:不明。现阶段主要是禽类养殖、销售、加工从业人员,以及发病前1周接触过禽类者。 人传人

有限的人传人:这种人传人是偶然的,与家庭易感相关,有遗传易感性,患者

2 往往是亲子关系,有血亲关系。在人群中有少数特定人具有某种易感的生理机制,所以被感染。

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多代传染,顶多有二代病人,一般不会出现一个人传染多个二代病例。 有效的人传人

当疾病演变成一个人类流感病毒时发生的。

在学校、社区,一个病人可以传染数个病人,持续传播,远距离传播,可以发现一代、二代、三代病人,有清晰的传播链。 临床表现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一般2-4天 一般表现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5-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 以上,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纵隔气肿、胸腔积液等。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可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病原学检查

抗病毒治疗之前必须采集呼吸道标本送检(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 胸部影像学检查

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动态检测双份血清H7N9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以上升高,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 治疗

(一)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二)对症治疗。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等。

(三)抗病毒治疗。

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3 1.抗病毒药物使用原则。

(1)在使用抗病毒药物之前应留取呼吸道标本。 (2)抗病毒药物应尽量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 重点在以下人群中使用: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阳性的流感样病例;

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阴性或无条件检测的流感样病例,具有下列情形者,亦应使用抗病毒药物:

A.有密切接触者(包括医护人员)出现流感样症状者;发生聚集性流感样病例及在1周内接触过禽类的流感样病例;

B.有基础疾病如慢性心肺疾病,高龄,孕妇等流感样病例;

C.病情快速进展及临床上认为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流感样病例; D.其他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3)对于临床认为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的病例,发病超过48小时亦可使用。 2.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Oseltamivir):

3.离子通道M2阻滞剂:目前实验室资料提示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不建议单独使用。

(五)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予易消化的饮食。密切观察,监测并预防并发症。抗菌药物应在明确继发细菌感染时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

(六)重症病例的治疗。对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者给予吸氧及其他相应呼吸支持,发生其它并发症的患者应积极采取相应治疗。 医院防控

防控措施-发热门诊

1、建立疑似、确诊患者隔离、转出和救治的工作流程,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符合《隔离技术规范》要求。出入口应设有手卫生设施。

2、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接触所有患者时均应戴外科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措施。接触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

3、掌握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对疑似或确诊患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患者转出后按《消规》进行终末处理。

4、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发热门诊时,要按照有关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5、陪伴者及病情允许的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

防控措施—急诊

1、预检分诊,制定并完善重症患者的转出、救治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

2、应设置一定的隔离区域以满足疑似或确诊患者就地隔离和救治的需要。

3、应严格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

4、诊疗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清洁消毒。

防控措施—普通病区

1、应备有应急隔离室,用于可疑患者的隔离与救治,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及流

4 程,备有充足的应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和防护用品。

2、发现可疑患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隔离和救治。

3、应急隔离室宜专人诊疗与护理,限制无关医务人员的出入,原则上不探视;有条件的可安置到有隔离和救治能力的专科医院或专用病区。患者转出后按《消规》进行终末处理。

防控措施—H7N9专用病区

1、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三区两通道,各区之间设缓冲区。

2、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及时隔离,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分开安置;疑似患者单间隔离,经病原学确诊的患者可同室安置。

根据传播途径,在标准预防基础上,采取飞沫和接触隔离等措施。具体包括:

1、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时,应当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2、限制患者的活动,若确需离开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如戴外科口罩,以防造成交叉感染。

3、医疗器具如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应专人专用。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用后应彻底清洁和消毒。

4、严格探视制度,原则上不探视、不陪护。

防控措施—医务人员的防护

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额外预防

飞沫传播(飞沫>5um)(如细菌性脑膜炎、白喉、呼吸道合胞病毒、手足口病病毒)

病人住单人病房 ·医疗保健工作人员戴口罩 ·限制病人活动,如果病人离开病房应戴外科口罩 额外预防除标准预防措施外,某些病人还应执行额外预防措施: 空气传播(飞沫核<5um)(如结核、水痘、麻疹) ·适宜通风的单间,可能时使用负压,关门, 房间每小时至少换气6次、从排气管排到外面。

工作人员在房间内戴高效口罩。 病人只能呆在病房。

防控措施—医务人员的防护

1、应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其传播途径采取飞沫和接触隔离的防护措施。

2、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及时正确

5 进行手卫生。

4、根据导致感染风险程度采取适宜的防护措施。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2)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戴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在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等。

3)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

4)正确穿脱防护用品,脱去手套或隔离服后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5)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防止被刺伤。

6)每个患者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清洁与消毒。

一般防护

1、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2、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4、认真执行手卫生。 一级防护

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原则。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手卫生。

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黏膜的防护。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洗手—帽子----口罩-----一次性隔离衣---手套 二级防护

适用于进入留观室、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按照区域管理要求,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

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

洗手---帽子---口罩---防护服----乳胶手套----隔离鞋—鞋套 三级防护

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等操作 二级防护+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戴护目镜 -

6 一次性隔离衣 手套---鞋套

防护用品穿脱流程

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

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手套→换工作鞋后→长鞋套→进入潜在污染区。

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

穿一次性隔离衣→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常用防护用品

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常用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包括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手套、隔离衣、防护服、鞋套等。

应按照《医疗机构隔离技术规范》要求,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防控措施—患者的管理

1、应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病区。

2、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教育患者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消毒剂消毒双手。

3、患者出院、转院后按《消规》进行终末消毒。

4、患者死亡后,应及时对尸体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因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不能进行火化的,应经上述处理后,按照规定深埋。

严格规范收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疾病传播途径采取防控措施。具体措施依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的相关规定。 转科或出院标准

(一)因基础疾病或合并症较重,需较长时间住院治疗的患者,待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连续2次阴性后,可转出隔离病房至相应病房或科室进一步治疗。

(二)体温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呼吸道标本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连续2次阴性,可以出院。 消毒隔离

(一)空气消毒

1、 以自然对流通风为主,每日至少有效通风3次;

2、病人离开后的病房要进行终末消毒处理。气溶胶喷雾消毒法,省药、省时、效果好。选择消毒专用气溶胶喷雾器和液体过氧乙酸消毒剂,用自来水配制浓度为2 000mg/L溶液,以10—20ml/m3用量进行均匀空间与表面联合喷雾消毒法,关闭门窗60min后打开通风,即可达到终末消毒效果。

(二)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和消毒

发热门(急)诊的物体表面、地面都应当进行清洁消毒,受到明显污染时,随时去污与消毒。

1、清洁消毒的一般要求包括:

(1)清洁消毒后的物体表面、地面应当保持干燥。

(2)清洁消毒工作应当区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逐区进行。抹布、拖把要标识清楚,分区使用,及时更换。 (3)所有用具工作后应当及时清洁和消毒。

2、物品表面和地面的消毒按照常规的消毒方法,消毒剂可选用有效氯为500--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

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患者使用物品的消毒

1、患者使用的床单、被罩: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后及时更换。用后的上述物品用2000/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密闭运送洗衣房,专机清洗消毒。患者使用物品与医务人员使用物品应当分开清洗、消毒。

2、呼吸治疗装置:在使用前应达到高水平消毒,螺纹管尽可能使用一次性使用物品;若重复使用,用后应当立即用500/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 分钟后,再清洗消毒。氧气湿化瓶应当每24小时进行更换,使用后的湿化瓶浸泡于500 mg /L含氯消毒剂中 30 分钟,无菌水冲洗后干燥备用。呼吸机主机表面清洁后,用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3、接触患者的精密仪器设备,设备表面使用70%乙醇擦拭消毒2遍.

4、患者使用后的体温计(腋温),浸泡于75%乙醇浸泡30分钟,干燥保存。血压计、听诊器等,每次使用前、后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压舌板一人一用一灭菌,或者使用一次性压舌板。

5、氧气瓶在移出隔离观察室前,用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外表面。

6、患者使用后的痰盂:浸泡于1000mg/L含氯消毒剂中,作用30 分钟,清水冲洗,干燥备用,使用的一次性痰杯,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

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在专门容器中浸泡于1000mg/L含氯消毒剂中,在排入下水道。 终末消毒:

接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患者的诊室或观察室,当该病人离开后,应当对其房间的环境和使用的物品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是:

1.空气消毒: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消毒完毕充分通风后方可使用。 2.物体表面和地面:清洁后,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和拖地,作用30分钟。

3.疑似患者使用物品的消毒,按照

(四)的要求进行。

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目前常见的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

8 广谱β-内酰胺酶(ESBL) 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为加强MDRO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MDRO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

一、关注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以下为我院主要监测的细菌)

1、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主要观察苯唑西林、头孢西丁是否耐药。表明对头孢洛林外,临床使用的β-内酰胺酶均耐药,包括青霉类、头孢菌素、碳青霉烯和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同时该菌对氨基糖甙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等耐药。

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肠杆菌科细菌培养报告ESBL阳性,表明该菌对头孢菌素在内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同时对氨基糖甙类、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和(或)四环素类耐药。

3、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主要观察该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是否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常对多种抗菌药物天然耐药,包括青霉素G、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四环素类(包括替加环素)和厄他培南。

4、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观察该菌对抗假单胞菌头孢菌素、抗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是否耐药。仅对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敏感的菌株为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如对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均耐药的菌株为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5、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肠球菌常对多种抗菌药物天然耐药,如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克林霉素和绝大多数头孢菌素。万古霉素是治疗肠球菌感染的主要药物。VRE还常对青霉素类、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和(或)四环素类高水平耐药,呈现出多重耐药表型。

建立对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危急值”报告制度

1、微生物实验室 :第一时间电话通知相关科室,并将多重耐药菌在检验报告上标注。登记《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登记表》,报告感染管理科。

2、临床科室:

1) 医师在接诊感染性疾病患者后,应及时送检病原学标本,追踪检验结果,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2)科室接到微生物实验室电话通知,在“危急值”登记本上登记。 3)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15分钟结合临床情况下接触隔离医嘱,同时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护士长,采取隔离措施。60分钟内在病程记录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所采取的相关诊疗措施。

4)按多重耐药菌消毒隔离制度执行,做好标识,若属于医院感染散发则于24小时内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表。 控制措施

1、临床科室根据“危急值”报告结果,在MDRO患者的床头牌、病历粘贴接触离标识,科室负责人负责病区内的MDRO患者的接触隔离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其他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感控医师和感控护士(护士长)应积极配合。

2、应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或安

9 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粘贴接触隔离标识,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3、进行床边隔离时,在床栏上标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以及家属。应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MDRO感染病人安排在最后。

4、应尽量减少与感染者或定植者相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最好限制每班诊疗病人者为医生、护士各一人,所有诊疗尽可能由他们完成,包括标本的采集。

5、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当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吸痰或雾化治疗等)时,应戴标准外科口罩和防护眼镜。 诊疗护理操作后,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严格进行手卫生。

6、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X光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在每次使用后必须擦拭消毒。

7、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

8、如病人需离开隔离室进行诊断、治疗,应先电话通知相关科室作好准备,防止感染的扩散。在该病人转送去其他科室时,必须由一名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该病人应采取接触隔离措施。接收部门的器械设备在病人使用或污染后应进行清洁消毒,操作人员进行卫生手消毒。

9、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采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或者疑似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按照医疗废物有关规定进行处置。要使用专用的抹布、拖布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不可交叉使用。

10、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11、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严格执行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相关规定。

12、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使用限制性抗菌药物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应达到50%以上,特殊类抗菌药物应达到80%以上。

四、院感相关定义 医院感染暴发: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病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10 从定义看出

1、关注人群: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

2、地点界定:发生在医院内

3、时间界定:住院期间

无菌技术的定义: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1.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注射或静脉穿刺前后清洁双手或速干手消毒液消毒。医务人员的手每季度监测一次,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cfu/cm2/ 10cfu/cm2。

2.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用无菌液必须注明启用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3.注射时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用(包括皮试),用后必须按相关规定将注射针头放入锐器盒内,同时注意搞好个人职业防护,防止被针头刺伤。

4.皮肤消毒面积不少于5cm×5cm,用无菌棉签浸润含有效碘5000mg/L碘伏,直接涂擦注射部位两次,由内向外缓慢旋转,待半干燥即可注射。 医疗废物的分类:

感染性废物 携带病原微生物生物具有引发感染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传染病病人产生的所有垃圾;病原体培养基、标本等;废弃的血液、血清等。

损伤性废物 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医用锐器 医用针头、缝合针;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载玻片、玻璃试管等。

病理性废物 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等;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体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药物性废物 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一般性药物、细胞毒性药物、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化学性废物 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实验室的化学试剂;废弃的过气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五、《2012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术语和定义

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清洗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消毒 :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消毒剂: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灭菌剂:能杀灭一切微生(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11 斯伯尔丁分类法

1968年E.H.Spaulding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间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即高度危险性物品、中度危险性物品和低度危险性物品。

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宫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低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

消毒、灭菌基本原则

1、重复作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 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2、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按照特殊物品进行消毒灭菌工作。

3、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4、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地面的清洁和消毒

1、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对于含有小量血液或体液等物质的溅污,可先清洁再进行消毒;

2、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物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 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

1、使用清洁布巾或消毒布巾擦拭。

2、擦拭不同患者单元的物品之间应更换布巾、分区域使用,用后清洗、消毒。

3、擦拭布巾、地拖

先清洗干净

抹布250mg/L、拖把500mg/L有效氯30min,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4、对于含有小量血液或体液等物质的溅污,可先清洁再进行消毒;对于大量的溅污,应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 高水平消毒

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 类别:含氯制剂、臭氧、碘酊、戊二醛

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12 中水平消毒

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 类别:碘类消毒剂(碘伏、氯已定碘等)、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 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低水平消毒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方法以及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

类别: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氯已定)等

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紫外线消毒

1、用于室内无人状态下

2、使用中普通紫外线灯照射强度≥70μW/ cm2,高强度紫外线灯的辐射强度≥180μW/ cm2.

3、应定期监测消毒紫外线的辐照强度

4、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不低于1000h。

5、灯管吊装高度距离地面1.8m~2.2m。照射时间≥30min。 紫外线使用注意事项

紫外线消毒器对空气及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时注意

做好自我防护

紫外线的清洁

移动紫外线消毒进行使用登记

移动紫外线强度低,延长照射时间

医疗机构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符合以下要求:

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b) 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a) 耐高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b) 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环氧乙烷、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等。

c) 物体表面消毒: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 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判断标准 高度危险性器材应无菌。

中度危险性器材的菌落总数应≤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低度危险性器材的菌落总数应≤20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手消毒效果监测的结果判断标准

卫生手消毒:≤10cfu/cm2

外科手消毒:≤5cfu/cm2

13 消毒液监测的结果判断标准 使用中灭菌消毒液:无菌生长

使用中皮肤粘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 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 采样后4小时内送检 皮肤和粘膜的消毒

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消毒方法:涂擦≥2遍

肌肉注射、皮下、静脉注射、针灸、各种诊疗穿刺等≥5cm×5cm 中心静脉导管,PICC、植入式血管通路消毒范围直径应>15cm,至少大于敷料面积(12cm×15cm) 手术切口部位皮肤消毒 清洁皮肤:对于器官移植手术和处于重度免疫抑制状态的病人,术前可用除菌皂液或20000mg/L葡萄糖酸氯已定擦拭洗净全身皮肤

消毒范围:应在手术野及其外扩展≥15cm部位由内向外擦拭。 病原微生物污染皮肤的消毒 彻底冲洗

消毒:采用碘伏原液擦拭作用3-5min,或用乙醇、异丙醇与氯己定配制的消毒液等擦拭消毒,作用3-5min. 黏膜、伤口创面消毒 擦拭法

◆1000mg/L-2000mg/L的碘伏 ◆≥2g/L氯己定-乙醇

◆ 1000mg/L-2000mg/L季铵盐 冲洗法

◆含有效碘500mg/L的消毒液 ◆≥2g/L氯己定冲洗至变清为止

◆ 3%(30g/L)过氧化氢冲洗伤口、口腔含漱,作用到规定时间

六、手卫生五个重要时机:

二前三后即

1、接触患者前

2、无菌操作前

3、接触患者后

4、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5、体液暴露后 概念

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14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3、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4、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5、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6、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7、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8、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9、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10、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医务人员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第二篇:院感知识考试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

1、医务人员手卫生是指什么?( )

A医务人员洗手 B卫生手消毒 C外科手消毒 D细菌灭杀。

2、卫生手消毒可以减少( )

A常居菌 B暂居菌 C大肠杆菌 D霉菌

3、有效的洗手设施包括哪些必备要素( ) A洗手池 B非手触式水龙头、流动水 C清洁剂 D干手用品 E洗手流程图。

4、手卫生的5个重要时刻( ) A接触患者后 B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C接触血液体液后 D接触患者前 E清洁无菌操作前

5、哪些情况必须洗手不能卫生手消毒( ) A入厕之后 B手部有明显污染时 C接触可形成孢子的微生物之后 D接触非感染病人后

6、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哪些原则( ) A先洗手 B后消毒 C不同患者手术之间 D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7、对医务人员手有哪些特殊要求( ) A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 B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 C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 D可以戴无棱角的戒指

8、洗手不可忽视的环节有哪些( ) A掌心 B手背 C指缝 D大拇指 E指关节、指尖。

二、填空题

1、手卫生合格的标准是:卫生手消毒后、接触患者和进行诊疗活动前,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外科手消毒后、接触患者和进行诊疗活动前,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

2、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叫( )。

3、外科手消毒可以减少( )。

4、速干手消毒剂的特点是( )。

5、外科手消毒剂的突出特点是( )。

5、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第一责任人是( )。

6、医院发现( )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或由医院感染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 )人以上人身损害结果;应于( )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7、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叫( )。

8、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叫( )。

8、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叫( )。

9、医院发生( )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或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或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以上情形应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 )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三、问答题

1、如何保证卫生手消毒的效果?

2、七步洗手法是指哪七步?

3、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时应该怎么办?

4、什么叫医院感染?

5、什么是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第三篇:院感考试1

三级培训之院感考试

一.选择题(不定项,选不全不得分)每题2分,共60分 1.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感染,包括(

)

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B.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C.入院前已开始的感染

D.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E.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F.无明确潜伏期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G.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 H.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的感染

2.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在(

)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A. 12小时 B. 24小时 C. 36小时

D. 48小时 3.下列哪些消毒剂属于灭菌剂(

)

A.2%戊二醛

B.0.5%过氧乙酸 C.含氯消毒剂

D.75%酒精

4.输血相关感染有(

)

A.爱滋病 B.梅毒 C.疟疾 D.乙肝 E.丙肝 F.戊肝 G.巨细胞病毒

H.甲肝 5.灭菌后的物品在何种情况下视为已被污染?( )

A、手感潮湿

B、与潮湿物接触 C、在有效期内

D、包装松散 6.医院感染传播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 A.感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7.下列哪些情况医务人员应认真洗手( )

A、接触病人前后 B、进行无菌操作前后 C、进行介人治疗前后 D、进人或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 E、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F、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G、戴手套前、脱手套后 H、使用厕所前后 8.下列哪些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

A、认真洗手 B、合理使用抗生素 C、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D、消毒隔离 E、禁止院内吸烟

9.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途径有(

)

A、医务人员携带特殊的耐药菌 B、共用呼吸机治疗

C、使用激素 D、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污染 10.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

)

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 B、婴幼儿及老年人 C、营养不良者 D、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E、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11.各种诊疗活动所致的医院感染的传播,常见有以下几种( )

A、血液及血制品 B、输液制品 C、药品及药液 D、诊疗器械和设备 E、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 12.用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测试使用中的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浓度应(

) A、每日监测 B、每周监测一次

C、每周监测二次

D、每月监测一次 13.床单位首选消毒方法为( )

A、日光曝晒 B、紫外线照射消毒 C、床单位臭氧消毒器消毒 D、甲醛薰蒸

14、置于无菌储槽中的棉球、纱布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多少小时?( ) A、2小时

B、4小时

C、8小时

D、24小时

15、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 ) A、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 B、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 C、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

D、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

16、手术器械、腹腔镜、膀胱镜、导尿管、口腔科牙钻、输液器械、输血器按医用物品的危险度应属于哪一类( ) A.高度危险用品

B.中度危险用品 C. 低危险用品

17、手术器械、腹腔镜、膀胱镜、导尿管、口腔科牙钻、输液器械、输血器选择哪一水平的消毒灭菌方法( ) A.灭菌 B.高水平消毒 C.中水平消毒

D.低水平消毒

18、启封抽吸的各种溶酶超过多少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 ) A、4小时

B、8小时

C、24小时

D、12小时

19、配制过氧乙酸原液,甲液和乙液的配制比例分别是( ) A、3:4 B、5:4 C、4:5 D、5:5 20、2%戊二醛用于体腔内植入物的灭菌需多长时间?( ) A、30分钟 B、15分钟

C、4小时

D、10小时

21、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配备,1000张床位以上的大型医院不得少于( ) A、2人

B、3人

C、5人

D、7人

22、您在日常医疗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少量药物性废物的应当分别投入以下那种颜色垃圾袋中( ) 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 D、以上都可投

E、以上都不可投

23.您在日常医疗活动中用过的一次性帽子、口罩、防护服、鞋套等应投入以下那种颜色的垃圾袋( ) 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 D、以上都可投

E、以上都不可投

24、您在日常医疗活动中用过的医用针、缝合针、备皮刀、手术刀等锐器应投入以下那种颜色容器或垃圾袋( ) 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 D、黄色标志容器盒

E、以上都可投 F、以上都不可投

25、你在日常换药,护理操作及其它诊疗活动中产生的敷物,一次性弯盆、镊子、棉球、棉签、沙布、绷带等治疗废物应投入以下哪种颜色垃圾袋中( ) 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 D、以上都可投

E、以上都不可投

26、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除应设置明显的警告标识外,还应有相关的安全措施是( ) A、防渗漏 B、防鼠

C、防蚊蝇 D、防蟑螂 E、防盗

F、预防儿童接触 G、以上都是 H、以上都不是

27、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除应当标有明显警示标志外,还应有相关文字标识,其标识内容有( ) A、医疗废物产生单位

B、产生日期

C、主要内容物

D、运送目的地及特殊说明 E、以上都是

F、以上都不是

28、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不得沾有任何医疗废物,一旦被污染,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 ) A、清洁处理

B、必要时加一层包装

C、用清水冲洗

D、不需处理

E、以上都是

F、以上都不是

29、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等工作人员,应配备必要防护用具( ) A、帽子 B、防护口罩 C、橡胶手套 D、传统胶鞋

E、围裙

F、以上都是

G、以上都不是 30、终末消毒是指( )

A、指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其原居住点的最后一次彻底的消毒 B、指对医院周围环境的彻底消毒

C、指对医院空气进行全面的消毒 D、杀灭或抑制活体组织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防组织感染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爆发流行

3.一级预防

4.医疗废物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2.“损伤性废物”,其废物名称包括哪些?

第四篇:院感考试题

《院感管理办法》测试题

姓名: 部门: 得分:

一、单选题

1.新的《消毒管理办法》自何时实施?( )

A.2002年1月1日起实施; B.2002年7月1日起施行; C.2002年9月1日起实施;D.2003年1月1日起实施。

2.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什么要求?( )

A.灭菌要求;B.消毒要求;C.清洁要求;D.卫生要求。

3.凡是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什么要求?( ) A.无菌要求;B.消毒要求;C.清洁要求;D.卫生要求。

4.《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如何处理。( )

A.消毒后放入垃圾中倒掉; B.卖给回收单位或个人; C.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D.毁形后卖掉。

5.《消毒管理办法》规定,运送传染病病人及其污染物品的车辆、工具应如何处理?( )

A.必须随时进行消毒处理; B.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C.必须随时进行清洁处理;D.必须随时进行灭菌处理。

6.《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的使用要求是什么?( )

A.用后灭菌; B.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 C.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D.应当一人一用一换针头

7.《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感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时,应当如何处理?( )

A.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并采取有效消毒措施;

B.及时报告疾病控制机构,并采取消毒措施;

C.及时报告卫生监督机构,采取有关措施;

D.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采取控制措施。

8.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必须取得何部门颁发的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

A.所在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B.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D.所在地卫生防疫机构。

9.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有效期为几年?( )

A.3年;B.4年;C.2年;D.5年

10.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有效期为几年?( )

A.3年;B.5年;C.6年;D.4年。

11.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自何时实施?( )

A.2002年12月1日;B.2003年1月1日; C.2003年4月1日;D.2003年5月1日。

共7页 第1页 12.在医疗诊治活动中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选用什么处理方法?( )

A.消毒方法;B.灭菌方法;C.一般消毒;D.清洁处理。

13.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是指物品污染后造成危害的程度。根据其危害程度将其分为几类?( )

A.三类;B.两类;C.四类;D.五类

14.地面、便器、餐具、桌面、被褥、一般诊断用品的危险性分类是( )

A.高度危险性物品;B.中度危险性物品; C.重度危险性物品;D.低度危险性物品

15.耐高温、耐湿的物品和器材,应首选什么灭菌方法?( )

A.干热灭菌;B.环氧乙烷灭菌;C.压力蒸汽灭菌;D.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16.常用的消毒方法分几类( )

A.2类;B.3类;C.4类;D.5类。

17.消毒技术规范中,医疗器械用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一般需要维持的温度和时间分别是多少方可达灭菌效果。( )

A.115℃,15min~30min;B.121℃,10min~15min; C.121℃,20min~30min;D.115℃,20min~30min。

18.压力蒸汽灭菌的包裹用布包装层数不少于几层( )

A.4层;B.3层;C.2层;D.5层。

19.灭菌物品置搁物架的要求( )

A.放于离地高25cm~30cm,离天花板50cm,离墙5cm; B.放于离地高20cm~25cm,离天花板50cm,离墙5cm;

20.一般30W紫外线灯的使用寿命为多长?( )

A.800h;B.2000h;C.1000h;D.1500h

21.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时,照射时间不少于多少?( )

A.30min;B.60min;C.90min;D.120min。

22.用臭氧消毒空气,必须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

A.有人的开放空间;B.有人的封闭空间; C.无人的封闭空间;D.有人的半封闭空间。

23.用臭氧消毒空气,消毒后至少多长时间人才能进入?( )

A.20min B.15min C.30min D.10min。

24.戊二醛属灭菌剂,常用灭菌浓度为( ) A.1%;B.2%;C.3%;D.0.5%

25.《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几类?( )

A 3类;B 4类;C 5类;D 6类。

26.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属于哪一类废物?( )

A 病理性废物;B感染性废物;C 损伤性废物;D 化学性废物。

共7页 第2页 27.以下物品中不属于感染性废物的有哪种?( )

A 过期的乙肝疫苗;B印模托盘;C压舌板;D皮肤清洁巾。

28.以下物品中属于感染性废物的有哪种?( )

A 变质的免疫球蛋白;B臀垫; C过期的84消毒液;D用过的戊二醛消毒剂。

29.《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中规定,包装袋应是什么颜色的?( )

A红色;B 白色;C 黄色;D 黑色。

30.《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中规定,利器盒应是什么颜色的?( )

A红色;B 白色;C黑色;D黄色。

31.医院感染管理规范适用于( )

A.盈利性医疗机构 B. 非盈利性医疗机构 C.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 D.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医院

32.《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医院必须成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领导组织为( ) A.医院感染管理科 B.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C.医务科D.护理部

33.《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医院感染管理机构或专职人员的直接领导者应该是( )

A.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 B.医务处(科)主任 C.护理部主任 D.兼任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的院长或副院长

34.《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临床科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人员组成是( )

A.科主任、护士长 B.科主任、兼职医师 C.护士长、兼职护士 D.科主任、护士长、本科兼职医师、护士

35.《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应包括以下哪些人员( )

A.各级管理人员 B.医护人员 C.工勤人员 D.各级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工勤人员

36.《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对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多少学时?( )

A.1学时 B.2学时 C.3学时 D.4学时

37.《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的紫外线消毒监测项目是( )

A.日常监测 B.紫外灯管照射强度监测 C.生物监测 D.日常监测、紫外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和生物监测

38.《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的紫外线消毒日常监测内容包括( )

A.灯管强度监测 B.灯管应用时间登记、累计照射时间登记和使用人签名 C.生物监测 D.使用人签名

39.《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的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的消毒处理措施为( )

A.消毒、彻底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 B.彻底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 C.消毒或灭菌 D.消毒、彻底清洗干净

40.《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的医护人员标准洗手的时间要求是( )

A.不少于5~10秒钟 B.不少于10~15秒钟 C.不少于15~20秒钟 D.不少于20~25秒钟

41.《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必须设立专用厕所的门诊是( )

A.急诊科 B.儿科 C.肠道 D.内科

共7页 第3页 42.《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病床、床头柜的消毒处理原则为( )

A.干式清扫,一床一套(巾),抹布擦,用后清洗 B.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一桌一抹布,用后清洗

C.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 D.干式清扫,一床一套(巾),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

43.《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应如何处理( )

A.立即清洗 B.立即擦拭 C.立即消毒 D.立即焚烧

44.《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的处理原则为( )

A.混合放置、一起装运 B.半封闭运送、分开装运 C.封闭运送、分开装运 D.封闭运送、一起装运

45.《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的分区为( )

A.污染区、半污染区 B.半污染区、清洁区 C.清洁区、污染区 D.清洁区、无菌区

46.《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与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有效期分别为( )

A.1小时;12小时 B.1小时;12小时 C.2小时;24小时 D.2小时;36小时

47.《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碘酒、酒精更换与容器灭菌的要求为( )

A.每周1次,每周1次 B.每周2次,每周1次 C.每周1次,每周2次 D.每周2次,每周2次

48.《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限为( )

A.最长不得超过8小时 B.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 C.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 D.最长不得超过36小时

49.《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下层分区为( )

A.污染区,清洁区 B.清洁区,污染区 C.无菌区,污染区 D.污染区,无菌区

50.《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由何部门制定发布的?( )

A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C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D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51.《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何时发布实施?( )

A 2003年6月16日; B 2003年8月5日; C 2003年10月15日; D 2003年12月1日。

52.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疗废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是谁?( )

A 法定代理人; B 法定代表人; C 分管废物处理的主要负责人;D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

53.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袋或容器应符合哪项规定?( )

A《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B《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C《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 D《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54.医疗卫生机构将医疗废物交给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时应填写什么联单并保存?( )

A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B 废物转移联单; C危险废物转运联单; D危险废物联单。

55.医疗卫生机构内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的资料至少保存多少年?( ) A 1年;B 3年;C 2 年; D 半年。

共7页 第4页

二、多选题

1.制定《消毒管理办法》的根据是什么?(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E.《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管理办法》。

2.制定《消毒管理办法》的目的是什么?( )

A.加强消毒管理;B.预防感染性疾病的传播;C.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传播; D.保障人体健康E.以上各项都不对。

3.《消毒管理办法》规定的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有以下哪几项。( )

A.应当建立消毒管理组织;B.制定消毒管理制度;

C.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D.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 E.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4.《消毒管理办法》中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有什么要求?( )

A.接受消毒技术培训;B.掌握消毒知识;C.按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D.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E.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5.按照《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采购消毒剂、消毒器械时,应当索取哪些有效证件?( )

A.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B.卫生用品备案凭证; C.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D.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备案凭证; E.以上都不对。

6.下列哪些方法可以达到灭菌( )

A.热力灭菌;B.洗必泰浸泡;C.甲醛、环氧乙烷气体; D.2%戊二醛浸泡;E.电离辐射灭菌。

7.下列消毒剂哪些是含氯消毒剂?( )

A.漂白粉;B.健之素;C.优氯净;D.三效热源灭活剂;E.84消毒液。

8.使用含氯消毒剂应注意些什么?( )

A粉剂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B.存在大量有机物时,应提高使用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

C.未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有腐蚀性,不应做金属器械的消毒;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器械消毒后,应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并擦干后使用;

D.对织物有腐蚀和漂白作用,不应做有色织物的消毒; E.水剂应于阴凉处避光、密闭保存;所需溶液应现配现用。

9.碘伏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

A.刺激性小;B.无腐蚀性(除银、铝和二价合); C.毒性低;D.稳定性好;E.属中效消毒剂。

10.常用的空气消毒方法有( )

A.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B.臭氧消毒;C.紫外线消毒; D.化学消毒剂喷雾消毒;E.化学消毒剂薰蒸消毒

11.《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是由以下哪些部门制定发布的?( )

A国家工商局;B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C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D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E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12.《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为以下哪几类?( ) A感染性废物;B 病理性废物;C损伤性废物;D药物性废物;E化学性废物。

共7页 第5页 13.以下哪些物品属于感染性废物?( )

A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 B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C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D采血针;E废弃的被服。

14. 以下哪些物品属于感染性废物?( )

A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B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C废弃的血液、血清;

D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E一次性医疗器械。

15.以下哪些物品属于损伤性废物?( )

A载玻片; B玻璃安瓿;C医用针头、缝合针;D备皮刀、玻璃试管。 E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16.以下哪几项是制定《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的目的?( )

A 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B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C贯彻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D防治医疗废物污染环境;E保障人体健康。

17.《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是由以下哪些部门发布的?( )

A教育部;B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D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E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18.以下对利器盒的要求哪些是正确的?( )

A 利器盒整体为硬制材料制成,密封;

B 利器盒能防刺穿; C 利器盒易于焚烧;

D 利器盒整体颜色为黄色,在盒体侧面注明“损伤性废物”; E 利器盒上应印制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19.《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的医院地面的清洁与消毒措施应包括( )

A.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 B.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及时以含氯消毒剂拖洗; C.消毒剂浓度符合要求; D.拖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晾干; 20.医院感染是指( )

A.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B.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C.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D.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21.《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对检验科及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要求有( )

A.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毛巾专用,每天消毒。 B.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 C.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 D.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

E.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22.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 )

A.接触传播 B.空气传播 C.水、食物 D.医源性传播 E.生物媒介物传播

23.医疗机构需对以下哪些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相关知识的培训?( ) A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人员;B从事医疗废物运送人员;

C从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人员;D从事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人员; E从事医疗废物管理人员。

共7页 第6页 24.医疗机构对从事医疗废物处置等相关人员须进行哪些相关知识的培训?( ) A相关法律、法规;B 相关专业技术;C 相关的安全防护; D 相关的紧急处理;E 经济学知识。 25.《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的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包括( ) A.空气 B.物体表面 C.医护人员手 D.消毒液 E.医疗器械

三、判断题(A为正确,B为不正确)

1.医疗机构要制定医疗废物相关人员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

2.医疗机构产生的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可自行处置。( )

3.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属于感染性废物。( )

4.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属于损伤性废物。( )

5.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属于药物性废物。( )

6.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属于化学性废物。( )

7.《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所指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是指临床用于病人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的各类一次性使用医疗、护理用品。( )

8.《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中规定,聚乙烯(PE)包装袋正常使用时不得渗漏、破裂、穿孔。( )

9. 利器盒可以使用聚氯乙烯(PVC)塑料作为制造原材料。( )

10.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 )

11.对存在较多有机物的物品消毒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 )

12.不耐热、不耐湿,以及贵重物品,可选择环氧乙烷或低温蒸汽甲醛气体消毒、灭菌( )

13.压力蒸汽灭菌不适用于耐高温、耐高湿的医疗器械和物品的灭菌( )

14.使用新棉布做包装灭菌物品材料应洗涤去浆后再使用。( )

15.反复使用的灭菌物品包装材料和容器,应经清洗后才可再次使用。( )

16.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是指,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μW/cm2的时间(功率≥30W),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70%(功率<30W)的时间。( )

17.高主任从一台手术下来后,换了一副手套又上了另一台手术,这样做很方便。( )

18.护士在给王先生肌肉注射前用肥皂流动水冲洗双手,注射后,又给同病室的其他病人进行了注射。( )

19. 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放于通风良好处。( )

20. 利器盒一旦被封口,则无法在不破坏的情况下被再次打开。( )

共7页 第7页

第五篇:院感考试试题

2015年院感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2分)

1、外阴切开术或者包皮环切术部位或肛门周围手术部位感染不属于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

2、剃毛不能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在手术当日进行,并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

3、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视切口情况决定是否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

4、经常更换导尿管并进行膀胱冲洗,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

5、留置导尿患者应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

)

6、医院内使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器械必须由设备科统一集中采购,使用科室不得自行购入。(

)

二、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40分)

1、根据外科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情况,外科手术切口分为 、 、 、 。

2、清洁切口是指手术未进入 ,未进入 、 、 及 。

3、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应当在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 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一天 给予 。

4、 切口及 切口应治疗使用抗菌药物而不属于预防。

5、感染切口是指 ,或 。

6、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抗菌药物预防的重要依据,用药指征是 ; ; 。

7、接受清洁手术者,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 ,个别情况可延长至 。手术时间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 次即可。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 ,必要时延长至 。

8、手术预防用药时机:应在 使用。

9、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应首选 类,心血管、头颅、胸腹壁、四肢软组织和骨科手术首选 ;进入消化道、呼吸道、女性生殖道的手术多用 ,个别用 ,肝胆系统手术选用 、 或 。有厌氧菌污染的肠道、妇产科等手术可加用 。

10、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 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11、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 ,并尽量选择 、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 。

12、医疗废物分为 、 、 、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手术前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时间(

)

A皮肤切开前20分钟 B皮肤切开前30分钟-3小时内

C皮肤切开前30分钟-2小时内 D皮肤切开前2小时后

2、手术中追加应用抗菌药物的时间不正确的(

)

A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 B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

C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 D手术中体温升高

3、手术中避免手术部位感染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 B保证使用器械达到灭菌水平

C术中保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 D对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应当首选开放式引流

4、清洁-污染切口是指(

)

A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

B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但不伴有明显污染

C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

D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5、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手术方面的主要因素有(

)

A手术技术 B备皮方式及时间 C手术室环境 D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

6、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的指征有:

2015年院感

A.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B.单一抗菌药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C.单一抗菌药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D.以减少毒性大的药物的剂量E.长期用药致病菌有产生耐药性可能者

7、下面有关留置导尿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置管前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B.置管时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C.置管后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

D.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

8、女性患者清洗、消毒尿道口的正确顺序是(

)

A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

B按照由下至上,由外向内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

C按照由上至下,由外向内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两侧大小阴唇、前庭,最后会阴、肛门

D按照由上至下,由外向内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两侧大小阴唇、前庭,最后会阴、肛门

9、留置导尿管后留取尿液标本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消毒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

B留取大量尿液标本时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留取

C留取大量尿液标本时不能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留取,应从集尿袋中采集

D不能直接从导尿管中放取

10、无症状性菌尿症是指(

)

A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者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 ,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

B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者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5cfu/ml

C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月内有内镜检查或者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5cfu/ml

D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月内有内镜检查或者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 ,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

11、导尿管置管后哪项做法不正确(

)

A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 B保持引流管密闭,搬运活动时夹闭引流管

上一篇:英国签证新政范文下一篇:一个人有多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