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即知识

2024-04-14

德性即知识(精选8篇)

篇1:德性即知识

试论苏格拉底的知识即善

摘 要:对知识的独到理解以及与之相关的对善的理解,把知识与善等同起来应用于理性主义伦理学,是苏格拉底在伦理学上最主要的贡献。

关键词:苏格拉底;知识;善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出生在雅典,自师从阿纳克萨戈拉的学生阿尔克劳接受了哲学教育之后,他就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爱智”的事业。苏格拉底光明磊落的人格和对哲学的重大贡献,赢得了“圣人”的赞誉。苏格拉底把知识即善等同起来的观点,奠定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本文将就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界定以及对知识即善的观点依次予以评述。

一、苏格拉底的知识

如果知识即善,善就是知识,那么善所认识的是什么?换言之,究竟什么样的知识才能被砍做事真正的知识?苏格拉底的回答是,认识的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是什么”,或者说,认识事物的定义或概念,及我们所说的“本质规定”。苏格拉底的对话大多以追问“是什么”为其主题,如“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节制”、“什么是正义”等等,而且他所追问的并不是具体的和特殊的“勇敢”或“正义”,而是“勇敢自身”或“正义自身”,亦即“勇敢”或“正义”的类本质。由此可见,苏格拉底要求认识的是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质规定,因而他所理解的知识乃是对事物之一般、普遍的类本质的认识,唯有它才是局偶确定性、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

二、“知识即善”

“善”是自然万物的内在原因和目的,具体到人身上,就是“德性”。所谓“德性”,在希腊语中原值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亦即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而人的德性就是人之为人的本性,所以后来便有了伦理上的意义。对苏格拉底而言,认识人自己就是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善。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他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善的人。因此,他把善与知识等同起来,得出了:“知识及善,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的结论。在苏格拉底看来,趋善避恶是人的本性,没有人志愿追求恶或他认为恶的东西,是行善还是作恶,关键取决于他的知识,因而每个人在他有知识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无知识的事情上则是恶的。

苏格拉底把善与理性等同起来,为打开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先河,第欧根尼·拉尔修因此而称他是“伦理学”的创始人。然而,将善与知识等同起来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差别毕竟有失偏颇。正如亚里士多德所分析的,“他把善看做知识时,取消了灵魂的非理性部分,因而也取消了激情和性格”。同时,知识并不是善的充分条件,有知识不意味着有善。针对这一问题,以后的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小苏格拉底学派乃至近代哲学的笛卡尔、斯宾诺莎等等都有所研究并加以改造和发挥,演绎出自己的结论。

参考文献

苗力田 《古希腊哲学》

篇2:德性即知识

摘要:苏格拉底是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所提出的“美德即知识”的哲学命题, 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核心命题,在哲学和伦理学上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这一命题作出概括和理论分析。

关键词:美德;知识;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也是西方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苏格拉底的贡献主要是使哲学从自然向人的转变。这一转变使哲学不再仅仅关注自然的本原问题,而更多地关注人类社会伦理的问题。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要求人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灵魂。他认为“不经受这种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他一生都在考察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美德,并在进行道德实践。特别是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题开启了西方道德理性主义的先河,他把道德和思维、意识紧密联系起来,认为引导人之德性的就是一种关于善的知识,有理性知识的人必定会是道德的。把道德行为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把知识和道德统一起来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今德育教育中如何看待“美德即知识”,如何理解知识和道德的关系,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值得我们深思。

一、“美德即知识”的背景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399年),苏格拉底的一生经历了雅典全盛和开始衰落的时期,体验了雅典的繁荣和不幸。因此他的伦理思想反映着希腊道德思考和伦理思想发展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开创了希腊伦理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当时长达27年之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得全希腊的政治、社会秩序陷入了极度混乱,弱肉强食就是“正义”和“公道”。当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时就产生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对立,个人与城邦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对社会秩序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而这种政治**又给希腊人精神世界带来了极大的混乱和危机,使得人性普遍堕落,传统道德处于崩溃堕落的边缘。苏格拉底认为,整个危机是由道德和人性堕落、社会政治秩序混乱造成的。因此,拯救社会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善灵魂和人的本性,引导人们追求和认识道德的善,从而达到重振道德、改善政治以复兴雅典乃至全希腊的宏图。同时,苏格拉底认为,快乐不应是人追求的目的,善才是一切行为的目的。快乐是受感情左右的,善才是理性的、经过反思的,能给人带来幸福的东西。他主张建立一种在追求至善的基础上,普遍有效的伦理规范,让人们过一种有序的生活,让城邦处于一种有序的状态中。所以,他要求全体公民进行道德生活的改造,呼吁雅典同胞进行自我反省,寻求一种真正有价值的生活。在苏格拉底看来,以往智者的相对主义感觉论只能助长个人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是造成雅典危机的思想根源。因而他强调普遍的知识与价值,贬低感觉,要求以理性去探讨伦理观念和道德价值,确定普遍的绝对的善。因此,苏格拉底明确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反对智者建立在情感上的智者的相对主义道德体系。这是古代希腊首次建立的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

二、“美德即知识”的理解

1、对“美德”的理解

一般人们所认为的美德一词,含义广泛,不仅指人的优秀品质,也是各种事物的优点和好的本性。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中的美德主要是指人的灵魂的品质,和理性相关,他将人表现出来的优秀善良的品质,如正义、自制、智慧、勇敢、友爱、虔敬等称为人的德性,并认为众德性的共通本性是“知识能力”“、理性”或“智慧”,因为人的灵魂的本性是理性。

苏格拉底从“美德即知识”出发,提出美德是统一的,反对智者把人的美德相分离的观点。智者认为对立的美德可以共存于一体,善是相对的,既可对人有益,也可对人有害。道德也是相对的,没有普遍绝对的标准。因此,不能构成确定完整的道德人格而苏格拉底针锋相对地提出确定美德的有机整体性和道德价值的普遍确定性。他并不否认多种行为美德之间的差异,但更强调它们的有机联系即它们有同一性,那就是它们的理智本性。苏格拉底对古希腊的几种主要美德——正义、自制、勇敢等加以分析,认为它们有共同性,都和知识相联系,都受智慧的支配。这种本质上的同一性使各种美德内在联结,不能孤立存在,构成美德的整体性。美德的全体先于部分,也优于部分,人的美德不可能被分割成各个部分,人的道德人格必定是完整的。这样既表明美德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又从正面阐述了苏格拉底的理性主义道德哲学。这种理性主义道德哲学强调知识和理性的作用,认为道德的善恶应由知识判断,对后来西方道德哲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2、对“知识”的理解

苏格拉底在反对智者学派的感觉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新的知识概念。他认为感觉只能是流动变化的认识,不能得到确定的知识,只有常驻的绝对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而且只有通过理性才能得到。这一概念有两个要点:首先,它不同于以往的自然哲学家所讲的知识。那些知识是从对自然现象的直观中得来,总是与运动变化有关。而苏格拉底指的主要是关于人自身的知识,是要从人的心灵中出发把定世界的根基。第二,它不同于智者学派的知识概念。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所有的感觉印象都是真的,而感觉是千变万化的,所以真理只是相对的。苏格拉底强烈反对智者学派的看法,认为只有通过人的理性所把握的对于人的本性的认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在这里,知识是辨别是非、真假、善恶的能力,是灵魂的内在觉悟状态。苏格拉底主张知识是靠理性获得的真理,能使人辨别正确和错误,有客观的标准,能引导从善,合乎正义。

3、“美德即知识”

“美德即知识”作为苏格拉底伦理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一种关心人的灵魂的普遍的道德真理。这一命题跟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和“善是人生的最高目的”是分不开的。“认识你自己”就是关心自己的灵魂,也就是追求关于美德的知识;追求善,把“善”作为人生的最高目的,这才是高尚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而且他认为人都是向善的,不可能自愿从恶,把这归于人的本性。有些人之所以作恶,就是没有关于美德的正确的知识。只要人的理智追求知识,就不会犯错。在对智者的诘难中,苏格拉底都是从这一个基本点出发来驳倒他们的。智者的理论都是相对主义,没有普遍性,没有人格同一性。苏格拉底的智慧指的是理性的智慧,在柏拉图那里指的是辩证法,也就是达到至善的手段。在早期的柏拉图的著作中,也就是我们可以归之于苏格拉底的思想的著作中,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统一的,诸美德如正义,勇敢等是统一于总的美德概念中的,一个美德不可能独立于另一个美德,因为它们都是善的,所以也就得不出美德的具体定义。但还是认为只有智慧,只有理性才能把握美德。美德可不可教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因为关系到如何实践美德,在《普罗泰戈拉篇》中, 苏格拉底得出的结论是认为美德是知识,但是不可教,普罗泰戈拉认为美德可教,但是认为美德不是知识。在《斐多篇》和《美诺篇》中,确认为美德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存在于每个人的灵魂中,但是出生后灵魂被肉体囚禁,忘记了知识,人生的最大目标就是回忆善的知识,教育学习就是为了回忆这种知识,美德教育不是传授技艺,而是通过助产术让人回忆起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认识你自己”。这样“美德即知识”这一理论基本得到完善。

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判断道德行为的标准问题。在苏格拉底那里,所谓道德应是“包括一切的普遍的道德”。他说:“对于美德也是一样,不论美德有多少种,而且如何不同,它们都有一种使它们成为美德的共同本性。”这种共同的本性,就是苏格拉底所说的道德。苏格拉底认为,辨别善、恶的标准应是理性,他说:“一切别的事物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们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然则智慧即知识。又说:“金子和银子都不能使人较好些,而有智慧的人的思想都能使人富有美德。”所以,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不是道德的标准,不是金子,也不是银子和其它,而只能是智慧,即知识。伦理和道德不仅涉及思想知识,而且主要的是涉及行为,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是一种‘知行合一’即强调人们在道德上必须言行一致。应当把道德行为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特别是要把知识和美德,知识和德行统一起来。“知行合一”是苏格拉底思想的中心,所以他强调对知识的追求。他认为人知道的越多、越正确,也就越能付诸行为。同时人的行为也就愈能符合其思想和知识。因此“知即是德”自然就变成他的口号,他的中心思想。

“美德即知识”的认识虽十分深刻,但又具有片面性。知善与行善不能等同,明知故犯的人是不容否认的客观存在,利用智慧多行不义的人古今都有。德育实践告诉我们,人类的知识与道德的发展远不是同步的,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道德行为的发生,即所谓:知行脱节,言行不一。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因此,我们不但要向受教育者传输道德知识,而且要注重激发其道德需要,培养其道德情感和信念,更为重要的是让道德教育回到生活实践中去。在向受教育者传授道德知识的同时,增加道德实践的机会,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实践中通过切身体会去领悟所学到的道德知识,然后再运用所掌握的道德知识自觉地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活动,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对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应持有批判的态度。

三、“美德即知识”的价值

苏格拉底的伦理学是建立在知识论基础上的,他认为德性就等于知识,而恶便是无知。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永恒、普遍、绝对不变的概念的认识。把德性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奠基于知识,产生于知识,这是苏格拉底伦理学说的根本特点。对知识的认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道德水准的高低,社会状态的失序必然与人们的整体的道德感知水平的降低有着内在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苏格拉底关于“美德即知识”的论点对当今德育教育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道德教育应该重视知识的传授,认识是行动的先导,知识是德性的基本条件,蔡元培说:“苟无知识以辨善恶,则何以知恶之不当为,而善之当行乎?”知善才能行善,知恶才能避恶,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判断是道德行为的基础。一个道德上的无知者要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首要步骤是进行道德认知,获取道德知识,即古人所说的“致知”。特别是当前我国国民素质总体较低,要提高国民道德修养,尤其更应注重提高国民的知识素养。

另外,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论点中还包含着道德主体的自悟性,既追求和践行道德的智慧。在道德教化中他强调受教育者的自悟性,他会通过不断的追问,迫使受教育者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依靠自己的心灵实现对道德的理性把握。这种寻求和训练道德的智慧的观点对我国现在道德教育具有积极的启示。当今社会是一个德行逐渐堕落的社会,各种不道德现象随处可见。认真研究苏格拉底的伦理学,我们不仅可以就伦理学的源头有一个了解,有利于进一步学好伦理学。

参考文献:

[1]柏拉图 柏拉图全集 第一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姚介厚 希腊哲学史 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篇3:德性即知识

一、“德性之知”与“见闻知识”之区分

“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 不仅是古人, 而且是今人的知识观区分, 只不过今人和古人对它们的称谓不同, 理解大同小异。“德性之知”用现在的话说即“思想品德知识”或“道德知识”;“见闻之知”即“常规应用知识”或“工具知识及其能力”。

古贤说:“闻见之知, 非德性之知。物交物则知之, 非内也, 今之所谓博物多能者是也。德性之知, 不假闻见” (程颐) ;“见闻之知, 乃物交而知, 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 不萌于见闻” (张载) 。可见, 古人对德性知识和见闻知识有“泾渭分明”的理解和认识。“见闻之知”为“物交物则知之”的外在性知识, 或者说是和主体的存在无必然内在关系的知识。“德性之知”不来自于“见闻”, 也就是说, 任何人即使有了丰富的见闻知识, 也不能保证就有德性知识。相对于“见闻之知”, “德性之知”是深刻意义上的“物与人心相交”的、与主体的存在具有相关性的“原本的知识”或根源性知识。

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子·公孙丑上》) 在孟子, 德性就是没有任何原由的“恻隐之心” (“仁心”) , 有其心必有其行, 它不来自于见闻之知 (“内交于孺子之父母”、“誉于乡党朋友”、“恶其声而然”都属于“见闻之知”) 。可见, “德性之知”就是“还原之知”、“原本之知”。

在古人看来, 见闻知识是相对容易获得的知识, 是每个人在生活中与物打交道凭“见闻”而获得的“博物多能”的知识。德性知识具有内在性、主体性, 因而不容易获得。那么, 究竟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获得德性知识呢?对此古贤有诸多说法和方法, 比如:“修身”, “识仁”、“体仁”、“反身而诚”、“知行合一”、“为道日损”, 等等。其中如果用老子的“为道日损”, 以及与此相对的“为学日益”的方法相互比较来说, 也许比较容易理解。

见闻知识与德性知识是两种不同的知识, 获得这两种知识的方法不同, 德性知识要“为道日损”才能得到, 即通过不断“还原” (“日损”) 见闻知识才可获得, 而见闻知识以“为学日益”或“积学”的方法, 即不断学习和积累即可以获得。

用哲学术语说, 前者为“天人合一”的方法, 后者为“主客二分”或“天人相分”的方法。 (见表一)

所谓“日损”、“还原”或“天人合一”, 就是将自己“还原”到人生在世的“人与自然和谐为一”或“人与道 (德) 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即“天地大德曰生” (《易经·系辞》) 的“天地境界”、“生命境界”。由此所谓“德性知识”也就是“自然生命境界”的知识。借用哲学家冯友兰的“四境界理论”[1]来说, “见闻之知”是层次相对低级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 “德性之知”就是层次高级的“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可见, 见闻知识与德性知识实质上就是两种境界等级和层次不同的知识, 尽管二者有一定意义上的联系。

二、“德性之知”乃“见闻知识”之根源

诚如上述, “德性之知”为“原本知识”。相对而言, “见闻之知”是“后起知识”, 是在“原本知识”的基础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知识。由此, 二者的关系就是“本与末”、“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简言之, “德性之知”是“见闻之知”之根源。 (见表二)

人们在生活中总是不断“见闻”, 由此获得并积累各种“见闻知识”。但无论何种见闻知识都得有“根”、有“源”, 由此才能“根深叶茂”、“源远流长”, 或者说才能“可持续发展”或得到“知识增长”。反之, 如果无根无源或失根失源, 任何见闻知识都会“好景不长”, 不可能有持续发展和增长。可见, 德性知识看似“虚知识”、“软知识”, 而实际上是“实知识”、“硬知识”;看似“无用”而实际上“有大用”;看似“不实用”而实际上“最实用”。

举文学艺术家的例子来说, “德艺双美”、“人品即艺品”, 是文艺家最看重的道理。艺术家的人格美或德性美, 是其作品美的来源。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水, 为有源头活水来”。艺术家的人品或人格不美, 他的艺术作品也不会美到哪里去。尽管艺术技巧和艺术见闻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对于艺术家来说也十分重要, 但掌握和运用技巧的毕竟是艺术创作执行者的艺术家本人, 是人品决定艺品, “德性决定见闻”, 而非相反。这样的道理, 对于各行各业的人来说, 普遍有效。同时, 更重要的也许是, 只有具备了崇高的德性, 才能相应地选择并创造性地学习“有根有源”的而不是浮光掠影、道听途说的“见闻知识”, 掌握“博物多能”的真本领, 创造出不同凡响的杰出成果, 造福于人民和社会。

现实生活中, 无疑既有“好的见闻知识”, 又有“坏的见闻知识” (如利用高科技手段犯罪或投机取巧的“知识”或“技能”) 。“好的见闻知识”是“有根有源”的有德性质素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正面价值的知识, “坏的见闻知识”是“无根无源”、丧失德性质素的、只有“短期效应”的负面价值的知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正面价值的知识的根源, 无疑就是人的高境界的“德性”或“德性知识”。

三、以“德性”主“见闻”

生活中无人不以视听等感官和聪明才智而“见闻”, 由此而获得各种见闻知识和相关的生存技能。但我们一旦“彻悟”或“体证”到“德性之知”是“见闻之知”之根源的道理, 就会更加重视“原本之知”的美好德性, 以德性去“迎接见闻”并“主宰见闻”, 分辨和取舍纷繁芜杂多或良莠不齐的见闻知识, 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好的见闻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之中, 培养和提高“博物多能”的生存技艺, 而不是让良莠不齐的见闻知识完全左右和主宰自己, 使自己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收购站”或“书橱”、“书袋”。由此, 我们的生存质量和身心状态也就无疑会得到改善。

“德性之知”乃超越一己私利的“天地境界”。以“德性之知”待人接物或与世界打交道, 无疑是从“根源”出发去获取更多更好的“见闻知识”。德性的本质, 拿《中庸》的话简单地说, 就是“诚”。“唯天下之至诚, 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 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 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 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 所以成物也。成己, 仁也;成物, 知也” (《中庸》) 。以“诚”的德性而“见闻”, 获得的知识就会是“诚实”或“实在”的, 而不是“浮躁”、“虚拟”的。进一步说, “诚实”的见闻知识是闪烁着“德性智慧光芒”、“化腐朽为神奇”的“真知”或“新知”。“以诚为本”去面对见闻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即便遇到的是“旧的”的见闻知识, 也会由于真诚德性的“照亮”而被赋予“新意”或现实意义和价值。由此, “见闻知识中寓德性知识”, “德性知识寓于见闻知识”, 德性与见闻相得益彰。见闻知识与德性知识在“以德性主见闻”的方法和实践中, 二者可以达到统一。

古哲强调“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庄子·大宗师》) 。其“真人”也就是具有美好德性的人, 其“真知”也就是“闪烁德性光芒”的“德性与见闻不二”的知识。可见, 人要想获得真知, 就得做真人, 做德性之人。德性之人, 不仅能获得真知, 而且能在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知识中辨别真假、善恶、美丑, 抵制和批判假丑恶的“知识”。“真人者, 君子也”。君子“在上美政, 在下美俗”。这就是美好德性的功能。

摘要:“思想品德知识”与“数理化知识”的区别相当于中国古代“知识观”中的“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的区别。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适当解释和强调诸如“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的区分;“德性之知”是“见闻之知”的根源;以“德性”主“见闻”等基本命题, 有利于学生自觉重视和认真对待思想品德教学, 真正认识到思想品德课不仅“有用”而且“有大用”, 不仅“实在”而且“最实在”。

关键词:中学思想品德课,德性之知,见闻之知,知识观

参考文献

篇4:知识即生活,物理即社会

关键词:物理素养;物理兴趣;物理现象;物理原理

G633.7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是一个全民学习的社会。学习的对象不再是局限于在校的学生了,而是社会中所有的人了。社会生产结构的调整、各项生产部门的细化都在促使着生产过程中的人不断地学习各种技术、掌握各项技能,使他们在一定的生产领域内具有该领域的工作素养。那么,我们的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究竟应该具有怎样的物理素养呢?我们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呢?

学生经过物理课堂的学习,随后走上社会,随着时间的迁移,我们在物理课堂中学习和研究的物理事实和物理定律很可能被学生忘记。那么,我们的物理课堂希望学生能够留下什么印记呢?是我们物理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理性思考的习惯。这就是我们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所拥有的物理学的素养。让这些物理学科的素养成为他们行为的习惯,成为他们的一项基本素养,这也是我们初中物理课程学习的价值。

知识是人类在整个社会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是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创造和发现的;我们的物理知识就来源于前人的生活中,来源于他们对生产实践的总结与概括;所以,知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知识及生活。同样,知识也在人类的历代替换中被继承和发展着,时代的社会烙印总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知识记载着;社会在人们不断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所以,知识的价值存在于我们的社会,只有在社会的发展中才能体现,我们的物理知识价值也只有在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才具有价值,物理及社会。

培养初中学生的物理素养,就是要将我们的物理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融入我们的社会。让学习物理的学生们喜欢我们的物理课堂,热爱物理学习,对物理学习有浓厚的兴趣;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理现象,并能够挖掘出其中的物理原理和更多的内涵;让我们的学生着眼于社会,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社会生产中的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跃进。

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

一、用实验引导课堂的教学

初中物理教学在内容上是眼于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过程。物理学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我们的教学中一定要多做实验;在实验内容的讲解模拟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合学生的生活,缩短学生认识上的差异;在实验的组织上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最大程度地改革实验教学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兴趣,我们要改革我们以往的老师或学生简单呈现实验过程的教学方法,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观察物理现象,产生疑问,从而提出问题;再大胆地猜想问题的答案,提出自己的猜想;再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同学之间再相互交流讨论。

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还更深层次地培养了学生的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物理学习中,学生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也会逐渐被培养起来的,那时学生们就会主动喜欢我们的物理课堂,热爱物理学习,对物理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挖掘出物理现象中的物理原理和内涵?

一、老师要精点,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我們的物理老师要研究好初中物理教材、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做到有针对性地挖掘重点知识点的应用空间,把握好问题的方向,学会用设计连环式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对已发现的物理现象的思考,老师要做到精点问题的要点,要有的放矢。让我们的学生容易理解问题,也能学会思考,更能轻松挖掘出物理现象中的物理原理和内涵。

二、老师要给学生的物理课堂创建思考的空间

物理课堂内的时间是有限,这就要求我们的物理老师对物理理论部分做到精点精讲,用动画展现出物理现象,用实验描述物理现象、变化的过程;要求我们的物理老师在解剖物理理论时要能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生们呈现出物理知识点,能够把深奥的物理理论简述成一个个通俗的片段,能够把复杂物理变化过程变成一个个简单的流程让有疑惑的学生们容易理解,能够理解,。尽可能地留出更多的时间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去思考,去讨论。

三、老师要学会多闭嘴,少说话。

物理教学核心就是让学生具有科学的思维,让他们能够研究问题,能够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拥有创新的意识。所以我们的物理老师们要学会多闭嘴,少说话,把时间留给学习中的学生们。不要代替学生分析、解答,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和方法,去发现物理现象中的物理原理和内涵。

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社会生产中的问题呢?

一、物理课堂中,我们的学生要学会思考,要积极思考,还要要学会逆向思考。物理的学习离不开思考,课堂内的每一位同学都要去认真思考,学会用自己的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案与别人的方案相对照比较,比较优劣,慢慢扩展自己的思考空间,积累自己的思考能力;当问题出现时,当思路无法展开时,感到思绪不前时,可以尝试另一种思考方式—--逆向思考,也许会豁然开朗。

二、物理课堂中,我们的学生要多开口,多发表个人看法,多讲讲个人的疑问。同学之间要多讨论问题,多争论问题,相互之间要多合作解决问题,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想法,要不怕犯错误;要想说,要多说,这样就会逐渐完善个人的物理思维,也将提高自己的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社会生产中的问题的能力。

希望我们的学生有的远大的人生理想,能够融入课堂,投入到课堂中;对我们的物理这门学科有兴趣,能够做到埋头钻研,拥有很深物理素养。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物理,在社会中应用物理,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社会生产中的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跃进。

参考文献:

篇5:论制度德性

论制度德性

制度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正式规则.制度德性的`本质是公正.制度的形成和安排受一定时代伦理精神的关照而具有道德教化价值,制度德性通过制度环境和制度实施而影响人们的道德品质的养成.

作 者:刘超良 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育系,湖南,娄底,417000刊 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ANITIES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5)分类号:B82-051关键词:制度 制度德性 公正

篇6:塑造教师良好的德性

塑造教师良好的德性

—— 周颖老师在夏郢中心校举办的师德培训会作专题演讲

2012年3月20日,夏郢中心校在夏郢一中举行了两场师德培训会,蝶山区教研室副主任周颖老师作了题为《教师的德性》的演讲,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教师德性的内涵、范畴、核心内容、细节表现和如何养成的要点,对于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及个人修养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很有指导意义。培训会由夏郢中心校校长黎林主持,蝶山区教育局党委书记何凤坤等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全镇教师分上下午两场参加了培训会。培训会上,全镇教师认真聆听、做好笔记,周老师旁征博引、严谨科学、形象具体、娓娓动听的演讲触动了教师们的心灵,引起了广大教师的共鸣和认同。

篇7:论法律援助的德性

摘要:本文从法律援助产生的制度渊源着手,通过对维系法律援助制度的现实需要、利益衡平机制及法律理念的剖析,揭示了法律援助所蕴涵及应予彰扬之德性。

关键词:法律援助德性维系彰显……

法律援助的德性,系指蕴含于法律援助这一古老制度内核,并藉以维系、推动这一制度的理念、秉性和规则。在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平等、公平、正义等法律观念深入人心的当今时代,探讨法律援助的德性,无论是对过去积垢的揭露、反思与矫正,还是对未来的展望、设计与完善,应当说皆是不无裨益的。

一、法律援助制度及其德性溯源

法律援助制度源自十九世纪的英格兰。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的国家,其法律援助主要有民事法律援助和刑事法律援助两种形式。为更好的为经济上处于弱者地位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英国成立了专门的法律服务委员会负责管理法律援助事务。在英国,法律援助作为国家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在《获得司法公正法》通过后,民事法律援助和刑事法律援助分别被两个新的计划所取代,即社区法律服务和刑事辩护服务。《获得司法公正法》对英国法律援助体系最大的影响是将全新的合约制度引入了英国法律援助体制中。随着合约制的引入,英国提供法律援助的主体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只有那些通过法律服务委员会质量认定并与之签订合约的律师事务所和其他法律服务机构,才能提供相关的法律援助服务。在民事法律援助方面,除原来的事务律师外,许多非赢利机构也能承担这项工作,前提是它们必须符合法律服务委员会制定的统一质量标准并获得法律服务委员会的合约。在刑事法律援助方面,法律服务委员会虽与所有符合质量要求的律师事务所签订合约,但并不完全依赖律师事务所从事该项工作。[1]

大体来说,资本主义国家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慈善阶段”,在这一阶段,仅表现为对穷人的法律援助,因此常被称为“法律帮助”、“法律救济”。第二阶段是“政治阶段”。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在欧美主要国家已初步建立,天赋人权的观念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所极力标榜的宪法原则,法律援助也进一步社会化,由单纯的慈善事业向国家责任转化。第三阶段为“国家福利阶段”。二战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大幅度增长,西方各国经济飞速增长,出现了一批福利国家,为了实现社会的平等,西方各国进一步以社会为本位,在司法制度上强调当事人有取得律师帮助的权利。这代表了当今西方各国法律援助制度的新趋势。

现代意义上的法律援助制度形成于本世纪中叶,它是世界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目前它已为世界上一百四十多个国家的宪法和一些国际公约确认为保障公民权利的一项基本原则。

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始于1994年。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法律援助事业迅速发展,为实现社会平等,促进司法公正,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立法不统一、定位不明晰、经费管理混乱等问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5号颁布的《法律援助条例》已于9月1日生效施行,标志着我国的法律援助从最初的无法可依、自行其是的混沌局面步入了法治轨道。

二、法律援助德性之维系

笔者认为,维系法律援助制度的纽带有三:保障基本人权的现实要求、法律援助各方当事人权责利的合理衡平以及对平等、正义、公正等法律理念的信仰与弘扬。

(一)法律援助制度是保障基本人权的客观要求

实施法律援助是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法律援助的实质是国家通过制度化的形式,对法律服务资源进行再分配,以保障贫弱残疾者不因经济能力、生理缺陷所限而平等地获得法律帮助,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援助制度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初期通常被认为是律师为了公共利益而应其职业道德义务自发地向穷人提供援助的一项慈善行为,体现的是律师高尚的职业道德;十九世纪中后期,法律援助被确认为一项国家责任,它成为政府为保障社会平等,实现社会正义而专门设立的司法保障制度,体现的是政府对社会大众生存权利的保障责任。

现代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标志,即是将法律援助从传统的律师个人慈善和社会道义行为发展为国家对公民的一项司法救济和保障措施。这一转变不仅使法律援助的德性得以维系和发展,也为法律援助的推行、发挥实效提供了拓展的平台。

(二)法律援助德性的维系还基于其各方当事人责、权、利的合理衡平

当事人权、责、利的合理衡平是法律援助德性张扬的根基,它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法律援助是政府(或称国家)对弱势民众的带有福利性质的司法救济责任。无论是出于保障人权的考虑,还是基于统治的需要,现代国家都负有为处于社会弱者地位的民众提供免费的司法救济的义务。而且,这种义务是绝对义务,其带来的是绝对的责任,即:国家须从其财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无偿的支助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弱势民众。时下,有些司法行政机关将地方企业赞助款买了设备与轿车,在不支付任何费用的情形下,却强行摊派推行法援工作,这无疑违背了法律援助的本质要求。

第二,就受援者而言,其接受法律援助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这种条件可以是生理的弱势,如聋、盲、哑、未成年等,也可能是经济上的弱势如收入水平过低甚或没有收入来源等,还可以是其他的法定要件,如诉讼的性质或死刑案件等。接受法律援助者无须支付费用,但需保证自身符合条件的真实性,某些时候还需提供相应的证明。

第三,就具体实施法律援助的法律工作者而言,法律工作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属于理性的“经济人”,其进行法律工作是为实现养家糊口的基本要求与不断自我提高的社会消费需求。法律援助只是他们为社会应尽的一种责任,但这种责任并非一定是“无偿”的――必要的办案经费必不可少。这既是法律工作者的权利,也是国家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责。

上述各方的权责平衡不仅是法律援助德性的内在要求,也是立法者在法律援助制度的设计上需加以凸现的必经之义。

(三)法律援助德性系对平等、正义、公正等法律理念的信仰与弘扬

法律援助制度是法制观念不断发展的结果,是由近现代的资产阶级学者首先提倡的。它的主要理论根据有三,一是认为司法机器若想正常恰当地运行,则为穷人提供有效之法律援助是必不可少的;二是从人道主义和慈善的角度出发也要求这种服务;三是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国家,所有的公民都必须获得法律信息,获得专门司法人员意见和服务的平等权利。一般来说,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在成文法国家,公民所应享有的这种权利,都直接或间接地规定在宪法原则之中。

首先,从制度价值的角度讲,法律援助有利于促进社会正义,即主要通过司法的正义来实现社会的正义。同时,法律援助加快了人类社会迈向文明的步伐,它不仅帮助人类用文明的方式解决冲突,而且最大限度地避免暴力冲突的出现;它不仅自身蕴含丰富的道德价值,更是以制度化的方式保障道德文明的重要措施。

其次,法律援助制度更是对平等的制度化的阐释。“在西方法律传统中,法律被设想为一个连贯的整体,一个融合为一体的系统,一个‘实体’,这个实体被设想为在时间上是经过了数代和整

个世纪的发展。……法律不是作为一个规则体,而是作为一个过程和一种事业。”[2]平等不成为信仰,法律平等不过是一种规则上的平等,而不会成为生活实践。平等在伪法治国家仅仅是一种法律条文,而不是一种信仰,因此,不可能拥有自己诚实的司法实践。

一般而言,平等保护要实现两个法律目标:“保护我们的权利不受政府侵犯以及通过政府保护我们的权利不受其他公民侵犯”。[3]与此相关的,平等保护往往通过三种渠道来完成:限制政府特权、法治原则、法律援助。限制政府和法治原则从否定方面实现了法律的平等原则,法律援助则从肯定方面贯彻平等原则。然而,无论是法治原则,还是对受歧视团体的法律援助,平等保护背后一直起作用的是对平等的信仰。法律援助制度不仅是对平等的法律信仰的推崇,更是这种法律信仰的体现。[4]

再次,法律援助的德性需要实践的检验与完善。我国法律在规定公民权利的同时,规定了有诉诸司法以维护自己权利的权利。但这并不意味着公民实际上拥有诉诸司法的能力与途径。由于公民在法律方面的实际能力受其知识、财富、才干、身份、职业、地域以及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公民能否诉诸司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诉诸司法,诉诸司法后又能够受到怎样的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往往会造成享有同等法定权利的公民,在实际享有权利、诉诸司法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为着保障公民权利,实现司法公正,必须完善司法救济制度,进一步拓展法律援助。

三、法律援助德性之彰显

如果说对法律援助德性的阐释与剖析仅仅是拉开了法律援助舞台的帷幕,那么,对法律德性彰显路径的揭示则折射了法律援助的优雅舞姿。笔者以为,在《法律援助条例》业已颁布生效的`今天,宜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法律援助的德性予以彰显:

(一)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强化、提高法律援助重要性的认识。

法律援助是国家的义务和政府的职责,法律援助工作不仅是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本质要求,也是依法治国、贯彻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体现。法律援助既是一项法律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更是一项群众工作,它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面对社会的弱势群体,解决他们在平等实现自己合法权益方面存在的“请不起律师,打不起官司”的问题。只有真正让社会弱势群体通过法律援助渠道,在法律服务方面遇到困难能及时得到法律帮助,从而感受到社会正义及政府的关怀,实现和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和尊严,方能调动社会弱势群体的积极性,加速中国法治化的进程,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学习,使平等、公正等法律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使法律援助的德性得以张扬,法律援助事业得以长足发展。

(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筑法律援助网络,建立起社会共同参与的法律援助工作格局。

法律援助工作实质上是一种特殊公益事业,需要政府、法律工作者的支持以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法律援助中心要加强对外联系,广泛发动社会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不仅要加强与工会、妇联、共青团、残疾人联合会等群团组织的联系和配合,真正发挥这些部门工作职能的优势,而且,必要时还可以考虑在这些部门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以减轻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的压力,扩大法律援助工作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面。同时,在严格按照法律的界定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法律援助中心与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等其他法律服务机构的关系,工作上互相支持配合,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初步形成以法律援助机构为中心,以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为主体,由社会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法律援助工作格局,最大限度的彰显法律援助“救济弱者、匡扶正义”的德性。

(三)完善司法行政机关对法律援助工作的监督管理体制和法律援助机构的服务体制。

司法部已经明确授权法律援助中心对全国法律援助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而对于省级法律援助管理机构,考虑到我国财政实行分灶吃饭、分级管理和部分法律援助案件由地方办理难度较大的实际情况,可以组织和协调处理高级法院指定辩护的案件和一些在本省影响较大、地方法律援助机构办理确有困难的案件,但要明确不能由这些机构内部的工作人员办理。

《法律援助条例》中规定法律援助机构的服务体制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是指各直辖市、设区的市和县级地方司法行政部门确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法律援助机构的布局和数量,经济落后、律师资源稀缺、目前设立法律援助机构确有困难的地区,司法行政部门可以指派本部门内专门人员代行法律援助,也可以委托律师事务所组织实施。法律援助机构相互之间是平等的服务主体,没有层级差别。

(四)积极建立法律援助经费保障机制,广泛开辟法律援助资源。

法律援助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一项社会事业,但主要是政府的职责,法律援助的资金来源主要由政府财政负担,应当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起政府对法律援助的最低经费保障机制。同时,可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设立专门援助基金,接受社会的广泛捐助,专款专用,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基金会的功能。在开辟财力资源的同时,也要积极开辟法律援助的人力资源,使众多的优秀法律有才包括社会团体、法学院校有资格的优秀人才参与进来,为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系统。法律援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保险制度、税收制度、经济收入统计制度的多方配合。这两年上述制度都取得了很大发展,为顺利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提供了依据,今后须大力推动其进步。

[1]种若静.英国司法体制分析及理论探讨[J],司法部重点科研课题《中外司法行政体制比较研究》报告,中国司法网2002-6-8。

[2]《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美)哈罗德-J-伯尔曼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9月第一版,10。

[3]《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美)哈罗德-J-伯尔曼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9月第一版,13。

篇8:德性即知识

关键词:苏格拉底,美德,知识,德性主义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是古希腊第一个大力宣扬唯心主义的神学目的论者,提出了“认识你自己”命题。他一生中最为关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把道德和知识等同起来,宣称“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的政治理想是社会正义和国家强盛,他以正直的人格和哲学贡献向来为西方学术思想界所推崇,历代统治者也把他奉为“圣贤”。

一、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主要内容

古希腊哲学,尤其是苏格拉底以后的古希腊哲学,可以说是人类自我认识的一次飞跃。哲学家们开始向人学化的思考,开始用不同于探索物理对象的方法来思索人的问题。苏格拉底首先开创了德性主义的人性理论模式,提出“美德即知识”,这个命题构成了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核心所在。

究竟什么是人的本性?或者说人究竟是什么?苏格拉底说,这就是德性。“德性”指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他认为这是一种每一个人都能够学会或可以确定地知道的原则。在此意义上,他把美德等同于知识。“美德即知识”与“认识你自己”是两条相互呼应的原则:一个人对他自己的认识,就是关于美德的知识。[1]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的主要目的,在于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道理。但他并没有仔细考虑到那些直到后世才产生的复杂的理论上的区分,他只是身体力行自己认识到的真理。可以说,苏格拉底的道德实践就是对“美德即知识”的最好注释。

二、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历史价值

1.“美德即知识”体现出苏格拉底对伦理道德问题的崇尚和宣扬

苏格拉底一生最为关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他认为哲学的目的就在于教导人们过道德的生活。苏格拉底认为应该有普遍的道德概念,他把道德和知识等同起来,宣称“美德即知识”。这个命题构成了苏格拉底关于道德问题的基本主张。在他看来,没有知识,人就会听任主观的武断,或者为道听途说和似是而非的意见所左右,当然也就做不出符合道德的行为。相反,有了知识,懂得了道德的本性,掌握了善的概念,就必然能够做出符合善的事。

苏格拉底从“美德即知识”的命题出发,首先反对道德上的相对主义。在他看来,所谓现实的、具体的道德行为是矛盾的,具有相对性,也就是既有善也有恶。但是,道德作为知识则是绝对的、永恒的。因为善的本身,即善之为善,乃是完全的、绝对的善,也就是说,是绝不包含有任何恶的善。不知善,绝不会为善,人们只有认识了道德的含义,即真正懂得了道德,才可以做出符合道德的事情。因此,苏格拉底十分重视道德教育,认为知识是可以教育的,道德也是可以教育的,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成为有道德的人。他这种重视道德教育的思想是值得提倡的。

在苏格拉底看来,道德是灵魂的一种性质,人心都是善的。一个人只有具有伦理道德的知识,才能做出有道德的行为来。他不认为人会有意作恶,作恶是由于对伦理道德的无知,对善恶的无力分辨所致。正如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的“无人有意作恶”这一断言的概述一样:“如果人们不相信一件事是最好的事,他们就不会去做这件事;如果他们这样做了,那只是出于无知。”[1]即使人们普遍认为是美德的节制、勇敢、正义、敏悟等品德,如果没有理性原则的指导,也可能为恶。例如勇敢而不谨慎,岂不只是一种莽撞。因此,一种行为是善还是恶,要看是否在智慧的指导之下。一个人有知识就有道德,无知识就无道德。苏格拉底的这种说法只是部分正确,因为知和行毕竟是两回事,明知是错的也有人会去做的事情并不少见。亚里士多德曾批评他的这种说法,“认为他在把理性看做知识时,取消了灵魂的非理性部分,因而也取消了激情和性格,而这是不对的。”[2]

在欧洲哲学史上,苏格拉底把道德与认识、知识与行为结合起来,这一方面看到了道德知识对人们道德行为的指导作用,看到了善与恶行为对立及其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看到了伦理道德理论化、科学化的必要性,倡导知行一致,这些无疑都是其“美德即知识”学说中有价值的思想。另一方面他又把知识判断和价值判断联系起来,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他把道德绝对化和永恒化了,完全排除了道德的具体性、历史性和现实性,这在理论上是不对的。

2.“美德即知识”的研究推动了辩证法和逻辑学的发展

“美德即知识”命题,使得以研究人们行为准则为主要内容的伦理学、以研究人们思维形式为主要内容的“概念辩证法”和逻辑学从哲学中凸显出来,从而开辟了哲学研究的新领域。

在谈到苏格拉底的贡献时,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有两样东西完全可以归功于苏格拉底,这就是归纳论证和一般定义,这两种东西都是科学的出发点。”[3]苏格拉底的许多谈话都是运用了归纳论证,在他那里,他所讨论的常常是伦理道德、国家政治的问题,但是他讨论的过程本身都是在进行归纳讨论,他所采用的方法则是辩证法。例如,在柏拉图的《美诺》篇中记载,美诺向苏格拉底请教什么是美德,苏格拉底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让美诺自己说。美诺讲了男人和女人的美德、老人和小孩的美德、主人和奴隶的美德。苏格拉底对美诺所谈的不同美德逐步进行引导、解释,最后使美诺似有所悟,开始把美德说成是正义、勇敢、节制、智慧等。苏格拉底又进一步启发他,使他得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关于道德的定义,即“美德即知识”。这个谈话过程,“既表现出苏格拉底对谈话内容即伦理问题的关注,也昭示了他从特殊即各种各样的美德中归纳出一般的美德,并为之下定义的归纳论证和一般定义的方法,同时还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苏格拉底的辩证法、谈话法或‘精神助产术’。” [2]这种方法后经不断发展而成为基本的科学方法之一。因此,亚里士多德十分看重苏格拉底在这方面的贡献。

苏格拉底讨论的话题基本上都属于伦理道德范畴,“然而他从未明确地给任何一个范畴下过定义,也就很难判断他自己究竟抱什么看法,因而有人说苏格拉底所采用的是一种纯粹的否定式论辩术,他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而是为了反驳别人,他不进行任何肯定的判断。”[4] “奥古斯丁甚至把苏格拉底这种否定式论辩术引起的敌意归咎为他受审判的原因。”[4] “‘苏格拉底的方法’虽然具有某些辩证法的特征,但他是建立在一般脱离个别并先于个别而存在的唯心主义观点上的,是他的先验论的组成部分,因而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概念辩证法。他正是用这种方法来论证和宣扬他的‘美德即知识’的观点的”。[3]但苏格拉底作为西方哲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人物,他在哲学方面的重大建树和对后世哲学的深远影响是不容否定的。他以研究人们行为准则为主要内容的伦理学和以研究人的思维形式为主要内容的“概念辩证法”和逻辑学,都是应该给予肯定的。

三、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当代价值

知识与德性生成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对于知识就是美德或道德这一不仅是在伦理史上,而且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而深远影响的理论观点,我们既不能不加分析地全面肯定,也不能毫无分析地一概否定,而应该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批判,吸收其合理的成分,[5]科学地分析二者在人发展中的作用及地位,使人在求知的过程中形成美德,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同时也使每一种美德均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基础。只有这样将德与智结合起来,才能使德成为真正的、稳固的德,智成为有益社会、为人民谋福利的智,最终使人的素养不断提高,社会不断进步。[6] 重温苏格拉底,对于我们今天认识社会道德现状乃至当代的道德重构都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复杂,制定完善的道德规则可以厘清复杂的社会关系,整合社会秩序,保障利益主体都在一个公正平等的社会框架内活动,以实现社会的整体价值。但对于伦理规则的强调不能以牺牲对人的德性的关照为代价,我们不能重蹈西方社会的覆辙。在我们的道德实践中存在着神化规则伦理、德性渐渐被边缘化的一种倾向。不少人认为我们在过去 (包括漫长的封建社会)一直都在提倡、实施道德教化,其结果却是适得其反。实际上我们在过去的道德建设中的确走过了不少弯路,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但这不是由于提倡德性的缘故,相反倒是把道德完全制度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并把它们延伸到了本不该延伸的地方的结果,是泛道德主义的结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推进的今天,要想真正发挥道德的作用,就必须认清德性与伦理规则的不同作用,既不能厚此而薄彼,也不能相互僭越。[7]

参考文献

[1]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张传有.西方智慧的源流[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陈修斋,杨祖陶.欧洲哲学史稿[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4]崔延强.正义与罗各斯——希腊人的价值理想[M].济南:泰山出版社,1998.

[5]戴景平.知识与德性的生成[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6]王静.美德即知识——试析苏格拉底伦理哲学观[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上一篇:以执着为话题的作文字左右下一篇:清塘荷韵课文阅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