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陶艺课心得

2024-05-12

大学陶艺课心得(精选14篇)

篇1:大学陶艺课心得

学习陶艺课的心得与体会

工业设计12

2韩** 201209****

这个学期我学习了陶艺课,在上这个课程之前我对陶瓷艺术的接触和了解几乎可以说是寥寥无几。通过老师的讲述与一些相关资料视频的观看,也让我对这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更让我认真仔细的去听课。虽然只有仅仅几周的学习时间,但是我对陶瓷艺术还是有了一些了解。虽然课程结束了,课程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对陶瓷艺术的兴趣是无限的,对陶瓷艺术的感情是深厚的。

China,我们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国”的意思,另一个意思就是瓷器,这也是我国英文名的由来,即瓷器大国。在久远的历史上,许多其他国家的人也许不知道中国,更不了解中国,更甚者从未听说过中国,但是他们却知道陶瓷,了解陶瓷艺术„„这个正说明了中国陶瓷艺术的闻名遐迩,也印证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勤劳。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闻名古国,在历史上中国的科学技术可以说在世界上是独领风骚的,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中国的四大发明了: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这是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同样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最为骄傲与自豪的成就了,也是中国人民辛勤的汗水与智慧的结晶。然而,还有一种艺术的成就绝不亚于四大发明,那就是中国陶瓷艺术,它就是一个世界未解之谜,至今还有许多未被世人解码。你想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谜吗?你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开这个几千年以来都未被破解的谜吗?那好,跟我来吧,让我们在中国陶瓷艺术的长河里遨游,尽情享受中国陶瓷艺术巨大的魅力与深邃,我相信你一定会陶醉在这条长河中,流连忘返„„

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在距今8000-9000年前是中国绚丽多彩的新时期时代,当时彩陶是很罕见的,然而却出现了彩陶。在如此高的温度下,彩绘是怎样上去的,就算是现在的科学技术都无法达到,当时落后的时代是怎样拥有如此高超的彩绘艺术,至今仍为后人所知,称为一个千古谜团。在彩陶中,红色是氧化铁Fe2O3所体现出来的颜色,可是以当时的技术是无法提取土壤中的氧化铁的,这又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谜,至今仍未解开。

再者,彩陶中的黑色是氧化锰的颜色,氧化锰本身呈紫色,浓度越高,颜色越深,以至于达到黑色。据调查可知,当时的土壤中几乎不含锰元素,并且提取锰元素的技术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才成熟的,可是当时的古人是怎样做到的呢?这再一次给我们留下了千古之谜„„

夏、商、周的辉煌---彩釉 ,“釉”的出现,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第一次飞跃。一般我们把“陶瓷”这个词一分为二,分为陶、瓷。比如说陶器有花盆、水缸、药罐、砂锅等等,其特点是粗糙、渗水;瓷器有花瓶、盘子、碗等等,它的特点是光滑.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春旱,越窑青瓷。隋唐五代,南青北白和天马行空。在南方,越往南土壤中的铁含量越多,烧制出来呈青色;在北方,越往北土壤中的铁含量越少,钛含量越多,烧制出来呈白色。

“瓷”的出现,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第二次飞跃。元明,一枝独秀景德镇;清墨再染青花,明清幽古镇宜兴,“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竟求鸣远碟”,清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景德镇,半透明釉发展为本透明胎,这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第三次飞跃。

中国陶瓷艺术的特点 风格大多写意,含蓄隽永。审美情趣往往反映上层建筑的喜好。是有欣赏者、收藏者却没有作者的艺术。与时代政治经济面貌和社会风尚联系紧密,历新朝而层出不穷。因技而得道,因艺而得传,技艺融合,相得益彰。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听老师的说明了解到原始彩陶的起源,原始时代不知道谁把泥土做成锅盆的形状并且用火烧制而成,从此便可以煮东西,装水等。原始彩陶胚体的制作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包括许多环节,比如说胚体成型、慢轮修整等等,风格纤细,委婉而感情丰富。先人观念逐步复杂和细腻,野蛮与本能的成分不断减少。

偏远落后地区被使用,统称为“无窑烧陶”。原始彩陶开创了大量有特点的形制;质朴单纯;以彩绘为装饰,启发了人类对二度空间艺术的开拓。由于先人观念逐步复杂和细腻,野蛮与本能的成分不断减少,彩绘逐步激发先人自身意识的抽象潜能,加之当时社会分工。原始彩陶反映了一种“风格纤细,委婉而情感丰富”的精神因素。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仰韶文化陶瓷常用三角,宽带,波折,网络等几何纹表示人面或动物纹;风格从写实逐渐发展为抽象。其代表作品有:彩陶人面鱼纹网,鱼纹彩陶钵,彩陶黑彩纹钵,黑陶兽面纹壶,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鹳鱼石斧图彩陶虹。马家窑文化彩陶上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下接齐家文化。其主要特点为图案常有平行,弧圈,交叉,同心圆,旋涡的线条变化;风格流畅,繁而有序;物体刻画简单。代表作品有:水波纹彩陶盆面;彩陶十字圆点网纹壶;舞蹈纹彩陶盆,菱格纹彩陶双耳壶,蛙纹彩陶双耳壶。

紫砂产于江苏省宜兴市鼎蜀镇,紫砂在明代的盛行,明代饮茶风尚的改变,比如说当时比较盛行“斗茶”。明人认为“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何也?显小则否不涣散,问不耽搁。”---《冯马宾条笺》 ④明代文人学士推崇回归自然的审美情趣。饮茶环境:“僧房道院,饮何清也;山林泉石,饮何幽也;焚香鼓琴,饮何雅也。试水斗茗,饮何雄也。梦回卷把,饮何美也。饮何美也。”---《茶说》 “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竟求鸣远碟”就是对紫砂完美的描述。紫砂的特点,特有的双气孔结构使紫砂能够保持茶色茶香茶味,历久弥香。大气孔率使紫砂不仅寒冬腊月注沸水而不裂,且还可以在文火上墩烧。紫砂色泽古朴。肌理细腻,历经长时间抚摸,会发出黯然之光。无釉无彩,质朴自然,意境幽深。紫砂壶分为圆器、方器、塑器、紫砂筋纹器。

上面主要是分别叙述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各个时期的陶瓷艺术特点,但是历史已逝去,我们没有时光机,无法回到历史中去身临其境的感受陶瓷艺术的美,我们只能把它当做最美好的回忆深深埋在心里„„

然而,有这么一句话:如果我们总是缅怀过去,那就证明我们现在过得并不好,所以,美好的回忆可以,但绝不留恋。我们要永远憧憬,永远在现在努力„„当然,这句话对于陶瓷艺术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总是回顾陶瓷艺术的历史,那么就证明现在我们的陶瓷艺术并不如历史上先进,所以我们应立足于现在,展望未来。联想到现在的陶瓷艺术,我们都会想到中国的瓷都---景德镇,那就让我们更加细致的了解景德镇,让景德镇陶瓷艺术的深邃与内涵渗透心里,然后展望中国陶瓷艺术的明天。我相信,中国陶瓷艺术定会成为世上陶瓷界的一颗璀璨明珠,在空中绽放无限光芒。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昌江河畔,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是中国首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生产陶瓷而著称的古老城市。景德镇自五代时期就开始生产瓷器,至今已经走过了千年的发展历程。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是中国大陆的瓷都。这里千年窑火不断,其瓷器以“白如玉,薄如纸,声如馨”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的所在区域主要是景德镇市城乡各地。“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时此都”,千余年来,景德镇制瓷业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汇各地技艺之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手工制瓷工艺生产体系,创造了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灿烂的历史。其成就之高、影响之大、技艺之精湛、品种之齐全,是任何时代、任何其他窑场都无法企及的。

景德镇青花玲珑瓷是明永乐年间在镂空工艺的基础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已有500多种年间的历史。瓷工用刀片在坯胎上镂成点点米粒状,被人们称为“米通”,又叫玲珑眼,再填入玲珑釉料,并配上青花装饰,入窑烧制而成。艺术特色:灵巧、明彻、透剔,特别高雅秀洁。景德镇青花瓷,被人们称为“人间瑰宝”。始创于元代,到明、清两代为高峰。它用氧 化钴料在坯胎上描绘纹样,施釉后高温一次烧成。艺术特色:蓝白相映,怡然成趣,晶莹明快,美观隽久。白釉青花一大城,花从釉里透分明,使人赏心悦目。明人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每次都带去大批青花瓷,与30多个国家进行交往。不少珍品现被收藏在英、美等国博物馆。当然景德镇的瓷系不止就仅仅几种,还有很多,比如说还有薄胎瓷、雕塑瓷等等,在此我们就不具体介绍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查阅先关资料与文献。

总之在陶艺课上我们观看了土陶的制作过程,以及钧窑瓷、现代陶瓷的制作过程,也观看了钧窑大师以及现代陶瓷大师烧制陶瓷的过程,体会到了制作陶瓷的艰辛,看到了陶瓷大师的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而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这种优秀的品格,更应该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遗产——陶瓷文化,继承并发扬下去,不要让我们的灿烂文化流失,要让它生生不息的发光发热。

篇2:大学陶艺课心得

陶艺实践课已经结束了,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开始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它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对于陶艺作品而言,理论方面、技法和创造力都非常重要。只可惜时间有些仓促。我非常喜欢这次的陶艺综合实践活动,因为它让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而这些知识都是很重要的,处处留心皆学问!

很幸运当代陶艺艺术家何跃先生给我们指导此次的陶艺课程,当我们来到何老师的陶艺工作室,觉得会有一种震撼,原来陶艺可以是这样,这样的神奇。眼前的这一幕幕不由激起了对陶艺浓厚的兴趣,最质朴的陶土,经历陶冶塑造,就成为了艺术,这又是怎样一个陶的升华历程?

在这个陶艺制作中,我觉得无论是泥雕盘还是拉坯,都需要耐心,这个很重要。其次,是要动脑思考,把握好感觉。因为晓得做陶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手感,手感好才能做出好东西。把握手感靠的是理解,要动脑思考,要充分地了解泥巴的特性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让手跟泥巴融为一体,才能做出好的东西。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节课所做的工作有所不同,感触和乐趣也有所不同。

第一次进入陶艺工作室有点兴奋,但也担心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而不能做出什么东西来。刚开始,何老师花了一段较长的时间介绍了具体制作过程及规定,之后,我们便正式地开始了陶艺制作课。

第一节课是拉坯,在我的印象里就是用拉胚机把泥做成瓶瓶罐罐,是最为简单的,何老师为我们首先做起了示范,包括如何揉泥土、如何在转盘上进行拉坯等等,从中学到不少。将泥胚放在拉胚机转盘的中央;然后启动机器,用手把泥按成泥饼,在把泥拉上来,在按,重复这样的动作;接着,把右手大拇指垂直插进泥的中央,让后慢慢的往上拉,拉成陶罐的形状;最后左手和右手呈一个剪刀型,把陶罐给挤出来,一个陶罐的型就做好了。看着一块泥在何老师的手中神奇而轻松地变成了一件艺术品,我也心里痒痒了,恨不得立刻就动手做一件。领了泥土之后,开始在老师要求之下先揉泥土,之后就开始正式的制作过程。看着简单但事实上却相差很远。我把泥土用力地甩在拉坯机的圆盘面的中心,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我慢慢地靠近泥土,却好像感觉这块泥土在甩我是的,我不能控制它。好在我持着心平气和的心态,最后,我能较好地控制这块土,慢慢地捏出了我所要做的东西的形状,虽然不太美观,但看到自己做出来的自认为的艺术品还是很开心。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心平气和,静下心来做拉坯作品。我想到了一位西方哲学家的一句话:人人都是艺术家!

中间两次课何老师帮我们联系了陶厂去实习,那里的师傅用的是最传统的工艺,最传统最原始的手法。用一根木棍旋转地面上大大的磨盘来拉坯,每次传动到停止的时间,是刚好拉出一件陶艺品的时间,好神奇!不过转动磨盘的时候也很费力。第二次去陶厂便是修坯了,我们大家坐在室外,用自己纯手工的制作工具细心开始了雕雕刻刻、做机理、挖洞等等。这些文案机理应该说都是在下面经过了认真的搜索资料,选出的自己最喜欢最满意的方案了吧。虽然那天天很冷,但是每个人都很认真地做着自己手里的陶罐,希望在自己的精雕细琢下都能成为简艺术品吧,第二次在一起吃午饭泡面也是那么的香,觉得那时的笑也很值得回味。

最后又回陶艺室做了手捏和盘条。手捏就是跟小时候玩橡皮泥一样,把泥巴捏成一个造型,盘条比较容易,就是把泥巴就是把泥巴揉成一小段小段的长条,然后再将这些长条一圈圈盘起来作为一个器皿的侧壁,当然下面也要垫一片薄泥作为底部,泥巴粘度不够时,还需要用泥浆粘等等。因为我要做一个由盘条构成的看似器皿的东西。这几个很细的长条,我花了一点时间去揉它,让它均匀点,长条从头至尾都是一样的厚度。这之前,我做好了一个底部,这是用来支撑盘条做成的东西。这个底部,我做成了椭圆形,厚度不薄不厚,也接近老师所说的那个厚度。随之,我拿出之前做好的底部,再拿出一张小片的报纸,我将底部放在这上面,然后,我将第一根盘条放在中间围成圆形状,接着放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一直到第十根,终于完成了,最后摆放在一起做的手捏的可爱的毛毛虫和洋娃娃,觉得很有成就感,还捏了些带花边的蒸饺之类的,觉得很好看,很开心。

篇3:古怪的陶艺课

现在我终于知道了,原来是用湿泥土创作艺术品。

根据老师的要求,我们开始炼泥。我拿起湿湿的泥,用手掌对泥反复挤压。“啪叽啊!”大家欢呼着,喊叫着,兴致盎然。突然,一阵排山倒海般的刺痛——呀,只见我手上有个石头印,不断发红。“死石头,你在哪儿?看招!千蛛万毒手!”我终于找出了N块石头和两条蚯蚓。

第二步是搓泥。在这个阶段,我可是花了很多时间和工夫。搓泥不是件简单的事,如果用力过猛就会断。我一看钱亦洲像是做拉面似的,“面团”有一本《哈利·波特》的书一样厚,太没水平了吧!再看我的手,蜡黄得犹如凤爪,不是吧?其他人的手更黄,满手都是,这是陶艺课上特有的景象!

第三步是盘泥条。我把搓好的泥条切断,然后把泥条进行压缩、合成、挤压,形成了一块块长方形的“砖头”,像搭砖块一样,把一块块砖砌好,再用剩余的泥土压缩成圆形来填井底,最后把“砖头”用手加固,就这样,一个井口完成了!第一次做陶艺终于成功了!

下课后,我冲向水池,打开水龙头,洗完手后才发现,那黄泥是那样黏、那样牢,等我的手干了后依然留着一些干燥的尘土。

嗨,真是一堂古怪而又开心的陶艺课!

教师点评

篇4:爱上陶艺课

人在童年时的记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往后生活的情趣。这句话,不是哪个心理学家说的,而是她说的。

她小的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东边日出西边雨》。主演是王志文和许晴,他们那时很年轻。王志文是个艺术家,在他远离城市中心的家里,有一台制作陶艺的机器。曾经有个镜头,是许晴把眼闭上,王志文手把手地带着她转一坨泥。

这个镜头,在她年少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痕迹。

一旦有这么个机会,她当然要学陶艺。

在她上陶艺的日子里,只做了一个很黑,很丑的作品。

不过,她还是很欣慰。

那个学期,在她的怂恿下,她和她最好的两个朋友染和小七一起选了陶艺这门课。

她們还给她留过一张小条,除了她们俩的用户名和密码外,还写着这么两句话“帮我们报了,我不知道网址。我们周五去玩泥巴。”

春天明媚的下午,坐在陶艺工作台前,双手随着心中的那个节奏,仿佛有种来自身体之外的力量在指引着她去塑造形象。

……

快结课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个机会做一个作品。

她做了一个小碗。

染要做一个烟灰缸,给她爸当生日礼物。

小七想做一个小泥人,送给妹妹。

那节课做完胚之后,她们仨一起往回走。

篇5:陶艺课学习心得(大全)

通过几个月时间的陶艺课的学习,我开始对陶艺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慢慢地了解到老师所说的陶艺就是玩魔术,深深的体会到陶艺的魅力。

很幸运选上这门陶艺课程,当我们来到老师的陶艺工作室,觉得会有一种震撼,原来陶艺可以是这样,这样的神奇。眼前的这一幕幕不由激起了对陶艺浓厚的兴趣,最质朴的陶土,经历陶冶塑造,就成为了艺术,这又是怎样一个陶的升华历程?

在这个陶艺制作中,我觉得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耐心。其次,是要动脑思考,把握好感觉。因为晓得做陶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手感,手感好才能做出好东西。把握手感靠的是理解,要动脑思考,要充分地了解泥巴的特性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让手跟泥巴融为一体,才能做出好的东西。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节课所做的工作有所不同,感触和乐趣也有所不同。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拉坯,在我的印象里就是用拉胚机把泥做成瓶瓶罐罐,是最为简单的,何老师为我们首先做起了示范,包括如何揉泥土、如何在转盘上进行拉坯等等,从中学到不少。将泥胚放在拉胚机转盘的中央;然后启动机器,用手把泥按成泥饼,在把泥拉上来,在按,重复这样的动作;接着,把右手大拇指垂直插进泥的中央,让后慢慢的往上拉,拉成陶罐的形状;最后左手和右手呈一个剪刀型,把陶罐给挤出来,一个陶罐的型就做好了。看着一块泥在何老师的手中神奇而轻松地变成了一件艺术品,我也心里痒痒了,恨不得立刻就动手做一件。领了泥土之后,开始在老师要求之下先揉泥土,之后就开始正式的制作过程。看着简单但事实上却相差很远。我把泥土用力地甩在拉坯机的圆盘面的中心,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我慢慢地靠近泥土,却好像感觉这块泥土在甩我是的,我不能控制它。好在我持着心平气和的心态,最后,我能较好地控制这块土,慢慢地捏出了我所要做的东西的形状,虽然不太美观,但看到自己做出来的自认为的艺术品还是很开心。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心平气和,静下心来做拉坯作品。我想到了一位西方哲学家的一句话:人人都是艺术家!

篇6:陶艺课感想

两个星期的陶艺课程,我从对陶艺的一无所知到对它有了一定了解,课程开始之前大家都是非常兴奋的,因为听说可以自己动手做作品,对于整天坐在教室里听课的我们来说,这是一门非常特别的课程。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了对陶艺课程的学习,课程开始的时候老师发给我们一块黏土,他先教我们把黏土揉的软硬适中后,让我们自由发挥,通过自己对陶艺的感受捏制自己喜欢的产品,熟悉手感。动手后才发现这看似很简单的过程,原来也是这么的不易,黏土是软的,稍有不慎就变形,即使是很简单的造型也让初学的我们很难控制。这让我深刻感受到动手的重要和主观想象而没有通过实践就不一定正确的这个道理。后来老师教了我们几种简单的制作方法,并现场演示了陶罐的制作过程,看着这么漂亮的陶罐在我们面前产生,我们都羡慕不已,如果我们也能达到这样的技巧就好了。但是我们只有两个星期的课程,这短短的时间只够让我们对陶艺有个浅显的认识,真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陶艺制作。老师给我们布置了制作三个产品和一个创作的任务,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我们边玩边听老师讲人生道理的过程中,我们愉快的结束了陶艺的学习。

我把做出来的作品进行了拍照储存,从最早的作品到最后的作品进行浏览,发现自己在陶艺方面真的进步不少,现在每当看到这些照片就会让我回忆起玩陶的那段日子。

陶艺课程的学习,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让我们在玩当中享受到乐趣,在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多了更靓丽的色彩。

陶艺课程的学习,让我们体会到了艺术的魅力。陶,它是我们中华的文明。陶艺是我们中华的传统古老文化。我们为能够学习它而自豪。

陶艺课程的学习,让我们在做陶的过程中自由发挥想象,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锻炼了我们创新能力。

当然,陶艺课程的学习也锻炼了我们的细心与耐心,这对我们日后为人处事也有很大的帮助。

篇7:幼儿陶艺课教案

一 课型:幼儿陶艺课(学习在泥板上印画)二 课时安排:1课时 三 教学对象:幼儿

四 教具准备:课前准备陶土,树叶,小木棍等

五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在陶艺课中学习英语单词手 hand。2实践目标:让幼儿学会在泥板上印画。3情感目标: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体验陶艺制作的乐趣

篇8:上陶艺课作文

今天我去学习陶艺,老师首先给我们做了一个小房子,然后让我们模仿她来做。

我先把陶泥分成了2块,拿出一块,撮成圆柱形,压平,用小刀把它刻成正方形,可就在这个关节,我做不下去了,我刻了几次,都不能把正方形做得方方正正。我耐住性子,停了几十秒,让自己平静一会儿,又重新开始,差不多做了20分钟,终于完成了。然后在上面刻上门和窗户,房子的身体型了。

接下来我要做房子的腿和脚了。把第二块泥分成的两块,拿出一块做,撮圆,压平,因为压平后不是一个规则的圆形,用小刀把边刻去就可以了,房子的腿脚就做了了。

最后是头,拿出一块泥,搓成水晶形,用手指按在中间,向上顶,顶到尖,头就完成了!将这三部分用泥浆粘上去,房子就完成了。

我仔细端详站我的`杰作,兴奋不已。没想到,旁边的一个小女孩一下把我的房子推倒了,房子还没有干,不结实,一倒,马上被压扁了。我伤心极了!我狠狠地瞅了她一眼,一看钟表,还有十分钟下课。老师说:做不完不许下课!我立刻用出最快的速度,3分钟,做出了一个里面连一个小指都伸不进的小房子,被告评为全班最差。

下课时,那个小女孩低着头向我走过来,说:对不起,姐姐。我也不好意思说她了,说:下次小心点!哦。小女孩说。

篇9:幼儿陶艺课教案2

四教具准备:课前准备陶土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在陶艺课中学习英语单词苹果,Apple。

2实践目标:让幼儿学会用捏或搓等方法捏泥团,制做苹果、汤圆、人头等。

3情感目标: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能充分想象,大胆创作,体验陶艺制作的乐趣 六教学重点:学会把用手捏或搓陶土的技巧

篇10:有趣的陶艺课作文

这一天,我一进教室,就闻到一股泥土味,原来是老师在和泥呢!

老师和好泥后,给我们每人分一块,让我们来做“泥罐子”,并细致地说出了做罐子的方法。

开始做了,首先先拿出一点点泥,把它揉搓成圆形,压扁一点,做成罐子的底,再拿出一点点泥,抹上一圈泥浆,把这一条泥对着泥浆的地方固定着,以此类推,一直站到罐子的顶部就好了。不过,粘到罐子弯曲的地方,要一点一点地往外或往里粘,这样就会呈现出瓶子的弯曲度。最后再把罐子装饰一下就好了。

篇11:陶艺课作文300字

今天我们就要上陶艺课了,陶艺课是我们最喜欢的艺术课之一。感觉我们像一位位小魔术师,转眼之间,一块儿块儿陶泥就成了精美的工艺品。进了陶艺室,老师道:“要捏一个你心目中的恐龙”。说着,老师变戏法似地拿出了脖子长长的梁龙;可以够到叶子吃;还有体型庞大的三角龙,三个角仿佛能把整个宇宙划破一般;最后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在恐龙世界排名第一的暴龙。老师终于讲完了,同学们已经跃跃欲试了。

老师说:“开始”!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捏了起啦,我刚捏到一半儿,我的陶泥的霸王龙的腿断了,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我发现陶泥特别锻炼人的意志力与耐心,没有耐心与决心的人,最终的结果是半途而废,这时,全班已经基本捏完了。而我捏到最后一步的时候,我的霸王龙的头掉了,这可把我急坏了,我连忙拿了一块泥巴糊上,,勉强粘住了,我的作品也完成了。希望获得......交给了老师,同学们在讨论的时候,有的兴高采烈,有的唉声叹气,有的眉飞色舞。陶艺室变得异常热闹。今天我很开心,因为我完成了一项作品,虽然我们个个都成了小花脸,但是我们却很有成就感!

篇12:陶艺课作文300字

有陶泥玩我可高兴了,我就叫妈妈陪我去上课。到了那里,教陶艺的杨叔叔先给我们演示演示。他说要先把陶泥搓圆,然后用手去拍,把这块泥拍实。最后放在做陶泥的机器上,用大拇指把它轻轻地按下去,要使陶泥和机器牢牢地贴住,开动机器就可以做了。你想让这块泥变什么,只要会做,就会变出来。那位杨叔叔结果做成了一个盘子。

我开始做了,叔叔给我一块很大的陶泥。我先把它搓圆,再弄点水,把它放在机器上,然后把它弄紧,再用大拇指轻轻地按下,就让妈妈帮我开开关。开动后它自己会转起来,我马上按下去,再用海绵把它弄光滑。做好后把开关关掉,我一看原来做了一个碗。

篇13:陶艺课:小茶壶的世界

优秀课例文字材料

一、学科:美术

二、课例名称:小茶壶的世界

三、执教教师:田鱼

四、指导教师:万兵、杨明

五、课型:造型表现课

六、年级:六年级

七、教材版别:湘版教材

八、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对于中国人来说,壶不仅是一种实用器皿,它还是一种艺术文化。一把看似简单的壶却烙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本课以壶为对象,对学生进行陶艺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1感受壶的独特魅力。

2学生在对茶壶欣赏过程中,了解茶壶的创意和造型、装饰方法。3运用陶艺方法制作有创意的壶,提高陶艺技能和立体造型能力。教学重点:制作一把有创意、造型独特的壶。教学难点:陶艺装饰上表现方法。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茶具实物(一把普通壶)

3、泥工刀8套、画笔、擀面杖、陶泥等工具

4、老师作品4件。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前我通过指导学生用泥条成型和泥板成型的方法制作最普通的壶,训练了学生陶艺制作的基本手法,提高了立体手工制作的能力,为创意表现课打下扎实的基础。本课时,我结合六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以创意活动教学为主,采用了直观教学法、比较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示范教学法、启法式教学„„创设自由、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孩子积极参与、大胆创意与制作。

板书设计:

小茶壶的世界

联想

创意方法

变形、夸张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壶,复习壶的知识。

教师:这是一把普通的紫砂壶,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都了解到了它的那些知识?(学生交流)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小茶壶的世界,去了解更多有创意的壶。(板书:小茶壶的世界)

二、观察老师制作的壶,说说其创意。

1、引导学生观察老师作品。

教师:课前,老师就做了几把壶,和这把紫砂壶就有些不一样了,大家想看看是什么样子的吗?

请一位同学轻轻的揭开桌布。

教师:仔细观察这几把壶,想一想它的创意在哪儿?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学生交流作品的创意之处。

三、赏析有创意的壶,了解创意的方法。

1、欣赏各种各样的壶。(课件展示)

教师:同学们,创意无极限!欣赏了眼前的壶,我们再去感受更精彩的、更有创意的壶吧!

学生观赏课件中精致的各种各样很有创意的壶。

2、学生交流:壶的造型、创意,探讨创意方法。

教师:在这些造型各异的壶中,你最喜欢哪一把壶?它的创意在哪儿? 教师:看看南瓜壶、花生壶、船壶、椅子壶,还有老师做的葫芦壶、大象壶等,是把壶和什么联系了起来?(启发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小结:和生活中的事物联系了起来,我们把它称为联想。(板书:联想)可以看到,用这样的方法做出来的壶很具体形像,我们把它叫做具象;而多嘴壶和身体扭曲的壶、还有壶神呢?它们看起来就比较抽象了。

教师:它们和普通的壶相比,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交流)

小结:看来变形、夸张也是一种创意方法。(板书:夸张 变形、创意方法)在普通壶的的基础上进行了变形、夸张,这样的壶是不是显得更有趣、更有创造性?

四、师生探讨陶艺小技巧

1、学生示范,老师小结。(扭、压、捏)

2、老师示范并介绍。(具体老师要示范变曲方法)

五、学生小组讨论并分工,设计一把具有创意而又有主题的壶。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然后小组讨论一下,我们这组准备做一把什么样的壶?壶嘴、壶把、壶盖是什么样子的?

1、学生分组讨论设计。

2、各组交流设计方案。

3、老师针对学生的想法进行点拨、补充。并对其精彩的主题创意进行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4、教师提出制作要求及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六、小组分工、合作,制作一套茶具。

1、老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师:最后我们要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完成得又快又好!

2、协助学生把做好的作品放到展示台上。(在转台上展示学生作品)

七、欣赏、评价作品。

1、各小组派中心发言人介绍本组的陶艺作品。

2、学生相互欣赏、评价其它组的创意壶。

3、教师评价:同学们,今天大家亲手设计并制作了一把漂亮的壶。有的在创意上特别突出,有的在制作技巧上特别精致、还有的装饰手法上特别的漂亮。可以说我们每个组都是非常的棒!

4、总结:我们知道,在中国,关于茶和壶的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特别是紫砂壶更是闻名中外,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学习。你会发现更多更有创意的壶!

十、课后反思

本堂课引导学生创意与造型表现是最佳的亮点。突出了新课程改革中新课标要求开拓的学生创造性和想象力的精神。我在《小茶壶的世界》陶艺教学设计中,大胆的突破教材,在课堂放飞学生的那颗美好童心。从壶的对比导入到师生共赏。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我都站在学生的角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直观教学法拓展学生思维想象空间,指导他们做出有创意的作品。师生互动,教师具体指导创意的表现方法,以及表现手法的小技巧。在教学细节上这样的处理,突破了在陶艺制作中创意和装饰表现手法这一教学难点。也体现了美术教学中的循序渐进。

当教学到最后一个环节时,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着实让我眼前一亮,那一双双小小的巧手,把他们那一颗颗慧智玲珑的心,用了一件件看似稚茁但又很具有创意的壶展示了出来。

当欣赏了学生的作品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学生无穷尽的思维想像空间。在今后的陶艺教学中,除了在制作技巧和表现手法上加大训练力度,还要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学生有更多的创作表现的空间和时间。而自己的作品还要更具有个人的风格和特点。只有这样才更能引领学生,帮助学生最大限度的挖掘自身的潜能。创造出更美妙绝伦的更具有儿童生活气息的艺术作品。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义无返顾引领着我的学生,去追求古老而散发出迷人色彩的陶艺的创意与制作。

十一、课例点评

这是一堂以陶艺的造型设计形式呈现的小学高段美术课例,力图体现以小组合作、共同设计、协作完成的学习方式,并能体现学生创造表现的常规教学设计活动。纵观该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1.教材二度开发以求实

因首批进入课改实践的缘故,一直倡导的课程观、教材观使我们的教师逐步把对教材的二度开发当成了自觉的行为。对教材的二度开发的原则是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授课教师所在学校开展陶艺教学实践研究已有较 长时间,有专用陶艺教室和较完备的陶艺制作设备,经过实践摸索出了陶艺教学基本规律,也形成了自己的校本课程,并逐步形成了学校的美术特色。教师在本课中将教材活动二“运用盘泥条的方法,做一个造型独特的茶壶”,确定重点放在学生对壶的独特造型表现上,是从学生已有的陶艺制作经验考虑而定,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尊重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的态度。

2.立足美术本源以创新

返璞归真、亲近自然,是当代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与渴望,创新精神、美术素养是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目标。陶艺教学,正是让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亲近自然、感受泥土芬芳和生命的意义,从中体验自我的情感表达、创造的乐趣以及成功的喜悦。本课围绕壶的创意表现,通过联想、夸张、变形等方法,发展学生的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

3.开展小组学习促协作

善于与同伴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人的基本的社会品质,合作学习是在尊重个性发展的基础上鼓励彼此协助、互相支持,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和人际交往能力。本课学生的课堂实践练习即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创意壶的设计制作,围绕创意壶这一目标相互依赖、共同协作。

篇14:《爱心陶艺课》活动策划

主办方:景德镇陶瓷学院第十九届陶瓷协会

一、活动主题:我们应情系老弱残,携手走向美好明天

二、活动背景:在物质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大部分人都已过上了小康生活,然而,我们周边却还有很大一部分缺少关爱、生活无法自理的老残人士和孤儿。他们都是需要整个社会去关怀的弱势群体。然而,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没有很好的物质条件去帮助他们,但我们可以将我们的爱心转化为切实行动,去为他们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一切,让那些聋哑们的世界不再无声无色,让那些寂寞的老残人士们的生活充满温暖,让他们得到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关爱。同时也增强我们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交际表达能力,增强名族凝聚力。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协会组织了这次爱心陶艺课献爱心活动。

三、活动地点及对象:周边的福利院或者聋哑学校

四、活动流程:

1.由理事会于3月下旬重审并加以修改我的策划书

2.于三月下旬由理事会的成员提前一个周去与周边的福利院或者聋哑学校联系并了解情况,确定活动。

3.于四月初各部长通知召开活动动员会,由会长丘文臣安排活动事宜,确定参与活动的成员名单,作出活动细节分工。(确保人人都是以主人翁思想参与活动,最好每人都查阅一下相关资料,预想好合理的个人的活动施展环节,因为我们面对的是需要关怀和尊重的群体)

4.由组织部人员统一收集内部人士及周边同学的自己用不着但对福

利院或者聋哑学校的人有用的各种学习工具(如各类介绍陶瓷的书籍、陶瓷首饰品,艺术类的资料及其他学习用品),并在出发前购买好所需要的礼物,包括水果、牛奶、糖果等。

5.由办公室耿佃菲负责安排出行的乘车问题,并于出行前20分钟安排车辆等候,并集合人员,清点人数。

6.由会长丘文臣给大家强调注意事项和纪律,整理好东西乘车。

7.到达之后,将所有礼物交给相关负责人。

8.由理事会张杰等有相机的同志,在活动期间负责拍照、摄像。

9.活动结束后所有人员参加打扫卫生,帮他们整理一些生活上的内务。

10.清点人数,返回。

11.由宣传部贾焕甜于返回后去相馆洗出一部分相片,在宣传栏张贴相片和相关报告,以宣传爱心活动精神。

五、活动内容:

1.和聋哑学校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交流,了解聋哑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交流时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参观聋哑学校。

2.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之下,给孩子们讲课,教他/她们画画,唱歌。

3.教他们用陶瓷珠子和线编制一些陶瓷饰品。

4.和孩子们做游戏(如猜字谜,猜手语,玩老鹰抓小鸡。对话对接:利用简单的漫画图片,删除其中角色的对话,由人去猜漫画中角色想说的话等),给他们讲故事。

5.慰问老人,耐心和他们交流,给他们唱歌等,尽量带给他们更多的欢快。

6.活动结束后和聋哑学生合影,也让小朋友用手语表达出自己的心声,用DV录下来,用作留恋

六、注意事项:

1.所以人在活动中都要服从安排,遵守当地的相关规定,不玩个人主义。

2.所有人在活动过程中都要积极参与,且要注意言行,不可伤害到对方的自尊。

3.注意自身形象,记住每个人所代表的不是个人。

七、活动时间:2012年 月 日

八、活动经费:

1.先考虑会费,不足再有参加人员共同出资。

九、活动的意义:

希望通过此献爱心活动,让聋哑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更多人关注身边的聋哑人!让孤、老、残疾人士体会到人间温情。用由衷的微笑和心声去温暖他们的心灵。活动不仅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也有利于大家在活动中培养团对协作的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加社会实践经历。

上一篇:支行长离任述职报告下一篇:风电场检修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