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的学习方法

2024-05-04

文科的学习方法(精选8篇)

篇1:文科的学习方法

文科如果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相对其他科目较容易提高分数。有很多文科差生就是因为不懂如何学,才会学不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高三文科差生如何学习?

高三文科差生如何学习

一、主科语数外如何学习

文科的语数外我只能结合以前学习情况和学生存在的问题提一些建议,不怎么专业吧,这个最好能征求下自己的语数外老师,他们会有更多的建议会告诉你。

在文科里面数学和外语最难,如果数学和外语学好了,高考是非常占优势的,可以和别人拉开很大的差距。从高一开始就需要重视数学和外语的学习,对自己要求要高一些,不能认为自己数学外语不好就不去学,要知道这两科如果不去努力会越来越差,只有努力了才能会越来越好。这两科必须有长时间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能学好的。

在数学方面,重视基础的学习,特别是数学不好的同学,必须从高一就开始打好基础,花多一点精力去学习,课本上的原理和知识点争取能够记住,并把基础试题尽量多做,这样至少基础是有了,数学不会拉分数。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数学基础扎实,考试容易的试题不丢分,考100分左右是可以的。如果想考高一些,还是要多练,在做题中提高能力。

在英语方面,单词量和阅读量十分重要,高考要求的词汇尽量能够掌握,可以从高一开始就积累单词,可以同学之间互相背诵。英语的阅读理解能力也需要大量的词汇,多读文章,可以订购一些英语报纸和杂志,也可以使用一些专项训练题,提高阅读能力对于英语学习十分重要。单词和阅读量都上去之后,要争取多听和多写。英语学习贵在勤,多记、多读、多听、多写,经过积累,英语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语文方面是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生之间的差别相对较小,拉分不多,但是语文的学习也十分重要,特别是文科生,文言文的学习非常重要。文言文学好了,有助于政治和历史的学习,在政治历史中的很多试题都有大量的文言文,如果文言文差,那么政治和历史学习也会受到影响。语文学习贵在坚持,要有一定的阅读量,同时懂得一些答题的技巧。

二、政史地学习

作为文科老师,在政史地方面我还是有一些经验的,从教这么多年也有些感悟,当然本文只简单介绍文科学习需要关注的问题,如果想更多了解可以留言或查找我的相关文章。

文科学生能够占据优势的往往是文科综合,也就是政史地,这是文科生最拿手的科目,作为文科生,可以说政史地好,在高考当中就会出类拔萃。有的学生能考到200分以上,那就会和别人拉开很大的差距。文科生在政史地方面是可以通过努力学好的,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政史地的学习首先是有扎实的基础,对于政史地而言,没有对教材知识的完整把握,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答题往往容易失分。政史地的基础需要平时多进行背诵,要掌握记忆的方法,按照记忆的规律进行记忆。比如政治知识,知识体系性强,政治只要把握住了教材的纲,就相当于抓住了政治的经脉,就能够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把握教材内容。可以通过列提纲法、核心词辐射法、主体串联法等来实现对教材的宏观系统的把握。

适合高中学子的13个忠告

1.找到适合你的学习方式,并能为你所用。

2.收集自己不清楚的字音、字形、成语等,有空就看。

3.尽可能认真地对待数学,千万不要放松大意。

4.形成错题集,把有意思有技巧的好题、典型题记下,复习备用。

5.背诵单词时养成注意音标的习惯,这对英语发音及听力有好处。

6.多看对作文有帮助,能扩宽知识面的闲书,背下名言、诗词等。

7.养成打草稿以便弄清楚问题的好习惯,不会的要主动问老师。

8.用小本子记下需要记忆的知识,如字音、单词等,并随身带着。

9.养成练题时用不同的记号做好标记,以便复习时更有针对性。

10.遇到问题,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向老师求助,与老师讨论。

11.如果自习课下课时你正在做一个题,最好先把它做完才走。

12.找一个与你学习能力相当、各有所长的同学共同学习生活。

13.每天订一个计划,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最后完成了多少。

篇2:文科的学习方法

对数学课本里的概念要重新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公式,定理的理解和掌握,认真看书,多练习,全面掌握,结合所有资料,提高解题的能力和更深知识的理解。

二:认真做笔记

上课时,一定要认真听,做笔记。听课不只是要听而已,还在积极的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想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要用什么方法,什么公式等等。老师上课时讲的,都会有一些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还有平时都会出错的问题,如何去解决,判断。所以上课做好笔记是必须的。

三:反复练习

篇3:文科生学习地理的方法

一、手脑并用, 图文并茂

学习地理最要紧的是在头脑中有两张图, 一张世界地图和一张中国地图。首先搞清楚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 各个省份的具体位置、形状、地理特征等。因为在平时学习中, 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识图题, 这些题往往会勾画出一些国家或地区的轮廓, 让学生看出这些图样是什么国家或地区。如果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 能够很好地去注意这些环节的话, 那么在考试中, 就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而且能够将图样与这个地方的气候、风俗、植被等很好地联系起来, 从而准确地做出答案。当然, 在课下的做题中, 也可以将做过的图样题摘录下来, 供以后复习用, 日积月累的图样多了, 很多的题就迎刃而解了。除此之外, 还要学会画图, 如气旋与反气旋、地形剖面图、折线图等。经常练习画图, 不仅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而且能够加深对于图样的精确理解, 在遇到类似题的时候, 触类旁通。

二、梳理脉络, 突出重点

学地理不能单靠死记硬背。在解题时, 一定要对题意进行合理的分析, 对所问的问题要切中要点, 切忌答非所问。当然, 在做一些大题的时候, 要将所给的材料与所问的题进行有效的对比整合, 将所学的知识有效地加以利用和升华, 并从材料当中找到答题的知识点, 准确地把答案写出。从学科特点来看, 地理是文科中很有特色的一门功课:类文似理, 识记与计算并重, 理解与熟稔同在, 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注意方法要得当, 内容上要合理地取舍, 熟记重点, 主攻难点, 清楚考点, 方能取得制高点。另外, 一些学生反映在临考前, 不会复习, 感觉复习起来困难很多, 而且复习的越多, 感觉自己不会的越多, 这是没有把握住复习的要点导致的。

三、夯实基础, 方法得当

复习地理知识, 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就是把自然地理的底子打好, 做到乱熟于胸的地步, 透彻的自然地理知识是复习人文地理的基石, 而且人文地理很多题目都是从自然地理中衍化出来的。自然地理知识很容易与历史的某些地域联系起来, 综合的可能性很高, 因此, 有了扎实的自然地理知识作铺垫, 再去复习人文地理时就有事半功倍之效, 在解答具体的地理习题时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注重积累, 强化理解

在日常的地理学习中, 应将知识不断的量化, 在坚持中进步, 在积累中收获, 当然, 在复习中安排需节奏均匀, 不搞突击, 但也不中断, 如此细水长流式积累, 最后的成果是让你绝对意想不到, 精心梳理出各单元章节的主干知识, 每复习完一小节, 要在课后趁热动手整理出知识网络结构, 记录在一个笔记本上, 这样可以让地理知识系统化、有序化。

学习地理, 不能光靠书本的知识, 还应结合一些习题, 在做题后一定要及时自我总结, 自我反省。做题中碰到的难点、问题、似懂非懂之处, 一定要及时向同学、老师请教, 加深记忆, 便于理解。

总之, 地理学科的学习, 既需要人文学科的广博, 也应有理科学习的思维, 所以, 在具体的学习中, 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 这样才能学有所得。

摘要:地理这门学科在高中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对文科生而言, 学好地理对高考甚至对将来的人生都是有很大益处的。如何有效地掌握学好地理的方法尤为关键。

篇4:高中文科良好的学习方法分析

关键词:高中;文科;学习方法

G632.4

文科除了有语文、数学、英语这三大主要学科之外,同时还包括地理、历史与政治这三门辅助课程。其中,地理是高中文科当中最偏向理科的课程,无论是在空间结构上,还是在逻辑思维等方面上都对高中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历史学科作为这三科当中最偏文科的一门课程,可以考察各个学生能否灵活运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与唯物主义去对问题进行观察从而了解其历史方面的知识,并且还可以了解到各个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否以历史的角度来了解历史的变迁和看清这个社会的发展动态;政治则主要关注于社会民生和时事热点,是这三门课程中比较有深度的一门学科。

一、如何会学习

1.寻找良好的记忆方法

对于文科方面的学习,需要记忆的东西非常多,然而记忆不等于背诵,记忆需要的是理解并铭记,将别人的知识变为自身的,很多同学在进行学习中一般都会采取最笨的一种方法—死记硬背,然而该种记忆方法所带来只是短暂性的记忆,在高中三年的学习当中仅仅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是不科学的。由于所学知识内容的不断增加,需要记忆的知识量也会随之增加,然而想要将所有的知识都记忆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想提高学习的效率,找到一种良好的记忆方法是必然的,而理解记忆就是记忆法中最好的一种方法。

2.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文科学习当中,很多同学都不善于主动学习。上课期间,只有当老师说哪个是难点、重点,同学将其记入笔记,然而大部分老师都有遗漏重要的学习信息的可能性。而导致该种情况的主要的原因便是学生不去主动地对学科学习。许多学生对于文学的学习的认识过于简单,甚至于得出“文科靠背诵,理科靠做题”的结论,时间久了记忆处于疲劳期,拿什么背;而有的学生对于笔记过分依赖却忽略了教材所真正要传递的知识信息。其实,在高中文科学习当中,不存在所谓的捷径,并不是只要在考试之前暂时的努力便能够取得高分,对于高中文科的学习,其实是一个日积月累、聚少成多的过程,而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学习的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

3.对学习与生活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

在高中的学习过程当中,高中生每时每刻都处与极度紧张的心理斗争和复习大战当中,休息及文体活动所占据的时间越来越少,大多数的高中生都处于极度紧张和疲乏的状态,使得学习效率直线下降。但是在这一关键时期,学生更应当对生活和学习的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倘若无法保证充足的睡眠,则会造成无法集中精力听课的严重后果。

二、学好习的措施

1.加强巩固练习

“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学习后的练习也是学好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经常自认为自己对于难点和要点已经有所掌握了,然而,却不知道怎样将自身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做题当中,没有经过练习的学生犹如没有上过战场的士兵,只有理论联系实践,才能算是真的学到知识。

2.专心听课

由于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不只是包括大纲中规定的内容,同时还包括老师长時间积累的重点难点,因此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有的无法在书本上找到,应当专心听课。除此之外,在课堂上专心听课是远远不够的,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课堂上记笔记也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当然,记笔记并不是意味着老师讲一句记一句,而是在课堂上对老师所讲的内容进行理解和参透,在老师说过的重点难点之后以自己的话进行归类总结。在教学课堂当中,应当坚持嘴巴问答、手记、眼看以及耳听这四个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对其深刻记忆。

3.将预习和复习协调好

“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巩固”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课前预习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理解,在学习当中不至于对老师传授的内容毫无头绪,难以跟上老师教课的步伐从而被落下,于此同时,预习对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教师所教知识有着非常大的意义,对教材中没有记录的资料进行查阅,以此学生有可能有收获到教材以外的知识;复习则是为了对教师多讲内容加深印象,根据遗忘曲线可以了解到记忆是短暂的,只有对其进行反复记忆才可以对其加深印象不至于将其遗忘。

4.增加阅读量

失败是成功之母,殊不知阅读也是学习之母。读书并不是蜻蜓点水,而是要学会边阅读边理解。在进行阅读的过程当中,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其中阅读速度对于学生参加高考是非常有帮助的,不断的练习能够确保学生在高考的过程当中轻松答完题;于此同时,阅读还能够提高学生寻找中心思想能力和理解的能力,对于学生高考而言,其起到迅速抓住题目的主干部分的重要作用,只有理解好题目才可以在脑海当中对题目进行准确搜寻。读书的过程其实就是积累知识的过程,高中文科本身就是一门有着深厚内涵的课程,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够保证学生对于多方面的知识都能进行掌握,从而构成一个较为优良的知识体系,在进行答卷的时候才能够做到面面俱到,不缺点、漏点。但是博览群书并不意味着接受所有的书,在高中这个紧张的时刻,多读有关高中文科方面的书籍才会受益良多。

三、结束语

高中的学习生活是紧张的,不过这种紧张的学习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的充实和快乐,充实的高三生活会让自己成为思想的巨人,成为学习当中的一名战士,对于考试的无情无所畏惧,只希望青春不悔。在这个短暂而紧迫的高中生活当中,高中必将成为所有学生奋勇拼搏的战场,希望上述学习的感悟,能给予同学在文科学习中一些启迪,学得更好,共同迈入理想的殿堂。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倪焕之[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11月第2版第十四.

篇5:初中的文科学习方法

1.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包含的内容很多,它不仅有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形态、地理名称、数据、景观等等,而让学生去认识这些东西,就必须使他们掌握有关地图的基本知识,如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即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正确牢固的掌握这些知识,对每一个学生的读图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图感

平时多让学生多看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图,特别是世界分区地形图。这样,学生在遇到题目没有明确指出图幅所示地区时,基于平时的积累,或根据轮廓、或根据地形、或根据人文地理概况大致能够判断出是世界地理分区中那一区域,做题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极大地提高了得分的概率。

二、读图的一般步骤

1、看图名

图名是一幅图的灵魂所在,它直接表明了这幅图要反映的主题。因此,在做有图的题的时候,首先要看图名,这样有助于我们确定考察方向、及时调动和回忆相关知识。

2、看图例

图例能够告诉我们地图中各个事物所代表的地理意义以及各个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帮助我们准确的理解地图想要表达的具体内容。因此,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看好图例,扣准点是保证高分的重要条件。

3、看图注

有部分地图,除了图名和图例外还会有一些文字的注释。这些注释往往会是我们解题时重要的突破点和切入口,所以,读图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认真,不能错过地图所要传递的信息。

4、回归材料、找遗漏点

在所有的地理高考题中,题目呈现的方式几乎都是图文结合的。地图是地理事物的直接呈现,而材料里面则一般会隐藏着一些解题的信息点。因此,在答题时,除了地图中所反映的知识点外,还要回归材料,认真研读,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点,避免知识点的遗漏,同时,一些比较难、偏的题,材料里面还往往隐藏着解题的突破点。因此,所有的读图题最终都要回归材料。

总之,学会读图是学好和运用地理知识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只要学生能做到经常读图、用图,就会逐步掌握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学习会就会变得轻松而愉悦。

政治学习方法

金属货币、纸币、金银纪念币、纪念钞、纸币、电子货币、腾讯Q币,必须分清;

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消费者时而多买,时而少买,原因必须明白;

市场、国家、企业、消费者、劳动者、投资者,分清角色,弄清自己到底如何做;

存款、贷款、活期、定期、结算、网银、股票、债券、保险,你应亲自试一下;

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目标、经济全球化、引进来、走出去、还要看看汇率;

在这里给大家提几点建议与要求:

1、借阅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材,了解高中政治与初中政治的不同点。不同于简单的机械记忆,更注重理解基础上的运用;不同于单一的内容形式,更注重多领域的涉猎,全方位的发展。

2、学会从电视、互联网中获取有效信息,丰富自己的视野与头脑,把上边内容弄明白。建议每天观看新闻联播等相关新闻栏目,查阅上半年的重要经济、政治、文化现象,写出自己的体会。

3、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生活中,很多的经济、政治现象与我们学习的知识相关,你可以调查市场上不同商品价格的变动及其影响,了解不同群体的消费行为,也可以调查了解自己所在的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的一些活动、事件等。

4、你肯定在生活中会遇及一些相关的经济、政治等现象或问题,要积极思考,可以带着疑惑而来,我们一起解决!

历史学习方法

1.务必通览一遍初中历史课本,要具备基本的历史常识,为高中阶段历史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2. 熟练掌握中国古代的王朝更替,形成比较明确的时空定位。

3. 浏览阅读一些史学界研究热点、考古新发现、历史古迹图片、中外历史趣闻等,增强对历史的了解,提高历史学习兴趣。

4. 上网搜索和学习高中历史学习特点与方法,以便开学后尽快完成由初中到高中学习的过渡。

5. 与在校的文科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提前了解高中历史的学习状况和学习经验,做好准备。

篇6:高一文科的数学学习方法

其次考前要就自己的薄弱环节和之前积累的经典习题和知识系统(包括必备公式、解题方法等),备考阶段千万不要浮躁和一味求多,沉下心来复习,抱着能多复习一点是一点,能多拿一分是一分的心态就好。

真正到了考场上:

第一要稳,不要上来就急着做前几道选择题,而要用能看题但不能答的五分钟把姓名、考号写好,把卡涂好(注意细节哟),然后浏览试卷,在试题难度、考查知识点、大概时间安排、答题顺序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也可以在心里默想要用的原理、定理、公式等等,真正答题时,也不能急急忙忙的,在适度紧张的心理下沉静地作答,才能提高准确率,也可以在允许动笔后第一时间把可能会用到的和自己易忘的公式写到草稿纸上,以备考试时使用。

第二,要合理分配答题时间,选择和填空不管难度如何,必须保证在45分钟之内答完,这样才能保证大题有足够的时间去攻克,反过来也是一样,不能顾此失彼(因此建议大家平时就养成限时训练的习惯,选择填空45分钟,而选择的11、12题;填空的15、16题多是压轴,可稍微多给时间,简单基础的可适当快些;大题中,17、18、19、22【选做】是保分大题,各给10分钟左右,且必求一遍做对;解析几何和导数各给20多分钟,做的时候要平静,稳准狠,力求满分)。

由此引出第三点,在考试中遇到不会的题,先给自己一分钟好好琢磨,也许会打开思路;如果苦思冥想后还没思路,就果断跳过,不要再犹豫纠结,浪费不必要的时间。这时应该继续稳住心神往后做,等到全部做完,确保把会的、能拿到的分全拿到之后,再回过头来去攻克自己不会的,这时候说不定会有突然的灵感和思路。第四,要把自己刷题、思考和及时积极请教老师相结合,就是不要忘记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还要在必要的时候从老师那里汲取养分,多求指点。

最后嘱咐一句,注意卷面整洁,以及在最后的时刻改答案一定要慎重,没有把握不要随便改。

篇7:高中文科的学习方法总结

对于我们高中生,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要想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进入一所好大学,就必须用尽全身力气去学习。可好多同学,往往困惑的是,我学习了,但效果却不明显。那么怎么才能学好高中文科呢?

方法/步骤 1 政治 政治的学法呢,第一,也是要熟悉课本,不用背,只要大概有印象就可以了,知道原理什么的大概在什么位置就好 第二,至于大题怎么做,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步骤(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1.自己先做一部分题,不要怕和答案相差大,没关系,都会有这样一个过程。通过错题,好好领会一下自己欠缺在什么地方,为什么答案那么些我去没有想到?只是知道思考的问题 2.通过错题再次熟悉课本,归纳课本知识,尤其是自己不熟悉的地方 3.再来做题,这次做题应该会有很大的进步,但是还难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个时候要把答案抄下来,背过,积累的多了,就“下笔如有神”了。

地理 地理的学法可以是这样:1.总结知识,每堂课上的内容比较多,这个时候就按章节把每课的大致内容总结下来,可以就写三句话,只要这三句话能把这一节的知识回忆起来 2.整理思路,每道大题都有自己的思路。比如说水文特征,应该从什么地方答才能得到全部的分数呢?这个时候就应该有一定的思路。还是据水文特征的例子:就应该思考到水位,流量,流速,水深,结冰期,凌汛,含沙量......只有这样有一定的思路,按照思路答题才能不重不漏 3.在做练习的时候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每道选择题都有四个答案,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这个时候再选出正确答案之后不要急着看下面一道题,把其他三个选项错误的原因写在旁边,不用太多字,自己能看明白就行。4.在学习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时候,我们可以按照分区来学习,把每个分区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包含范围等),自然地理(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植被,动物,资源等),社会经济(人口,农业,工业,城市等)总结起来,这样既清晰而且容易记忆。

历史 抓好线索: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抓好时间线索是非常重要的。如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部分的学习以时间线索为基础来学习比较好。关于中国古代史,配套历史地图册上做得很好,可把上面的相关部分剪下来并粘成一条“超长时间图”,并在上面补上了首都等其他相关信息。至于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可分别在一块硬纸板上画出时间轴,然后把主要历史事件标在上面,并以不同颜色的笔区分不同性质的事件。这样既便于记忆,也便于复习。

文综的复习方法。在这里提供一个在高考状元李晓鹏新浪博客里看到的关于复习文综的方法,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学科中去。拿历史来举例子:历史的古代是近代史现代史加起来一共有好多节课,把这每一节课都总结成一棵树的样子,主干就是大标题,枝干就是小标题,叶子就是内用的关键词,这样每一节就是一棵树了。到最后的时候,把这些书当成枝叶再串成一棵大树,一本书的框架就出来了,这样就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博客里还有对

其他科目的讲解,在这里不一一说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看看,这种方法在管理学上也是有名的。

一定不要认为课本不重要。很多人在最后的时候不再看课本,认为没有作用,但这是非常错误的。万事皆有本原,知根方能究底。不急不躁,好好看课本,体会课本,吃透课本。做到在做题的时候有依据,做每一道题都知道答案出自于课本的什么位置,这一点十分重要。切记。最后在提醒大家一下,在一段时间内效果可能不是很明显,千万不要着急,按照这个方法继续学习,肯定会有成绩的。还有,如果总觉得自己的学习时间混乱的话,就买一个本子当作日志本,记录每天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效果,学习效率,坚持下去,会发现自己确实是在进步。什么事情都要坚持的,相信自己就可以了。

高中文科生学习方法

一、高中文科生,你是否会学习文科?

我曾经对高中文科生的学习方法问题搞过专题调查,总的感觉是文科生们尚未能很好地“学会学习”。主要表现为:

第一,学习与生活的时间安排缺乏科学性,如睡眠时间不能保证,文体活动时间被挤占,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走神”。这当然会严重影响学习效率的提高。

第二,学习过程缺乏主动性,如过份地依赖对教材的阅读而很少采用做笔记、卡片等更有效的文科学习方式;很少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变成了阅读就是背书,这显然不利于归纳、比较、分析和概括等学科能力的培养;对考试麻木不仁,消极应付而很少进行研究,积极应对。这种被动学习的态度与行动,显然与“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高考改革方向相悖,因而也就难以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第三,记忆方法尚未优化。毫无疑问,文科各学科“主体知识系统的基础还是必须识记的,这是学好文科的基础,也是顺利应试的前提。调查表明,无论是识记的内容还是识记的方法,文科生们都未必能很好地掌握了,这当然不利于知识的巩固,也不利于备考。

简言之,从我了解到的情况看,不少文科生离会学习尚有不小差距。显然,谁首先在“会学”方面取得突破,谁就更有把握将自己的学习潜能转变为现实的成绩;更关键的问题是,谁现在就开始行动,谁就能笑在最后。

二、学好文科必须重视的五个基本环节

深信每个高中文科生都想走上学习的成功之路。要想走上成功路,除了具有强大的学习动力、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外,还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事实上,只要是在学习,不管是否意识到,人们都在选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只不过所用方法有优劣之分罢了。学习得法,事半功倍,不但能帮助文科生在今后的一年间顺利前行,取得优异成绩,更能成为一个人的宝贵财富而让人终身受益。

其实,达尔文早就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那么,学好高中文科有哪些方法?怎样去掌握这些方法呢?笔者以为首先必须抓好以下五个关键环节。

1、教材的阅读

阅读是“学习之母”。它既是学习的开端,也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研究表明,阅读后的记忆率要比听讲后的记忆率高出1.66倍。

当然,看书未必是阅读,只有读懂了至少是用脑了才能算是阅读。那么,从高中文科生的角度看,应该怎样阅读文科教材?

从阅读的步骤看,首先是要经常看看目录及其教材内各章节下的子目。目录及其子目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完整的系统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它能体现各章节、各子目之间的关系和核心内容,因而是学习的导游图,经常加以浏览,就能对教材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了然于胸。如阅读《中国古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的目录就不难发现编者将中国古代社会分成了六章六个阶段,其中从第二章开始分五个阶段介绍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历史;再看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下面又设八节,实际上是从制度、政治、社会经济、疆域、民族关系和文化等方面论述了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发展状况,其中“大一统”的特征非常鲜明;而第五章“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的介绍,则是从“繁荣”的角度切入,以八节的篇幅分别介绍了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变革、民族关系、对外交往和文化等方面的状况,时代特征可谓是一目了然。

顺便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学科新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教材的改革力度也相当大,高三文科生在阅读时应当予以适当的关注,因为高考将会体现这些成果。关注的最佳捷径就是钻研《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俗称“考纲”)中的“考试内容”,看看它的框架结构及重要的知识点的表述与教材有什么不同。再就是翻看新教材的目录,看看其框架结构、基本线索和重要观点有什么变化,新旧版的《中国古代史》教材就极为鲜明地体现了这种情况。第三是关心教师及各类媒体的介绍,如随着“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完成及其研究成果的正式公布,公元前841年就已经不再“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其次是在对每个章节的阅读时要重视寻找“灵魂”(或者说是“中心思想”)。社会学科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因此,要多想想编者为什么要把这一内容放进教材?他想借此说明什么问题?他又是通过什么材料来说明问题的?重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养成从教材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灵魂”常常表现为是隐性知识,它并没有直接用文字表述出来,而是隐蔽在教材之中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这就需要去理解、去挖掘。如“只有中国gcd才能就中国”就是蕴藏在中国近代八十年抗争与探索史中的历史结论,但教材并没有直截了当地这么说;又如“伟大战略决战的胜利”是中共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正确决策的结果,但教材也没有这么说。显然,这些都是在了解教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而且,还完全可以从其它的角度得出更多的结论。

第三是确定并用各种标记划出学习目标,以便于日后复习时一目了然,更可以明确基本的知识点。

从阅读的技巧看,要特别注意四点。

一是要重视关键词(又称段落主题句)。它通常在每一段的第一句或是最后一句。要想一想,支撑它的依据是什么?

二是要善于把标题变成问题对自己提问。如“伟大战略决战的胜利”就可变为:中共为什么要组织战略决战(背景)?战略决战是怎样进行的(过程)?战略决战产生了什么影响(意义)?

三是如需对某些重要材料要加深理解,可按“浏览—自我提问—阅读—复述”的程序进行阅读。

四是如需较长久地记住的知识,可使用“考试通过器”(又称三R体系):阅读(READ)—逐段阅读,弄明白作者在这一段中讲了什么,重点是什么。这是关键一步,必须弄懂。记录(RECOND)—对所阅读的教材有选择进行划线,或归类制表。背诵(RECITE)—对所划的东西掩卷回忆并背诵,最好是出声地背诵,背对为止。在时间分配上,背诵时间占50%较为适宜。

2、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

课前预习是高效地学习新课的基础,但不少文科生对教材的预习向来是忽视的,其后果是听课时心中无数甚至于是不得要领,只得忙于生吞活剥教师讲授的东西。不搞课前预习,除了认识上的原因,时间过于紧张也是客观原因。其实,如想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使学习进入良性循环,并保持较高的效率就不能不重视课预习。

那么,怎样预习?建议按下列三个步骤去尝试:首先是纵览章节、引言和子目。纵览犹如给机器上润滑油,化时不多,便可了解基本内容,明确学习方向,还易于整体地把握方向。其次是根据高考《考试说明》中的“考试内容”(俗称考纲)了解教材的要点、难点,并把重要的知识目标(如时间、地域、人物、事件、术语)划下来。最后是把不懂的地方确定下来,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只有明确它,才有可能消除它。做好了这一切,上课时就可以集中精力关注老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了。

在高中年级,复习恐怕是学习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这里的复习主要是指课后的复习。遗忘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复习则是战胜遗忘的利器,它当然也应当连续不断地进行。不过,课后复习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巩固已学过的知识,而且还要掌握新的知识。高中文科的课后复习应该怎样进行?

从复习内容的角度看,当然是要抓住“学科主体知识范围内”的主要学习目标(也称学习重点或主干知识)。以历史学科为例,所谓主要的学习目标,一是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术语,如鸦片战争、林则徐和《南京条约》;二是与基本线索有关的,如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李鸿章的“师夷长技以自强”、康有为的维新变法、孙中山的民主革命、陈独秀的“民主”与“科学”;三是一些历史的基本结论,如“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等等。对非主要的学习目标要敢于忽略,千万不要试图“把书本上的东西都记住”。当然,由于是高考,所以具体的考试内容每年都有所调整,这就需要重视考纲。注意,要想事半功倍地进行高三的历史复习,就务 4

必要重视考纲并在考纲的指导下进行,在新《考试说明》颁发之前,可以先参考2003年的《考试说明》。至于考试的“超纲”肯定不是命题的方向而只能视为是命题的失误。

复习的方法很多,但最基本的是下列四种。

对平时的课后复习,通常可以重要的知识点为中心进行。

随着学习的推进,归类就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的复习方法。

宏观的归类可以形成基本线索。如《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大体可归为“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工运与共运”“殖民与反殖民”四个专题,进而形成一条主线索和三条副线索。

微观的归类则可以把相似或相近的知识集中起来,便于识记。如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文献、关键性战役等等。

归类还可以表现为抓住一些小专题进行复习。在文综考试的背景下,这种归类方法似乎变得更为重要了。小专题复习当然意味着要把有关知识系统化、专题化。以中国古代文化为例,它可以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社会科学可再分为思想、教育、文学、史学、艺术等小专题,自然科学也可再分为农、医、天、算、工程等小专题。应该强调指出,小专题复习的注意重心不应放在知识点的归类、梳理和识记上,更不要刻意在知识点上去“深挖洞”,而是要放在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上,放在对这些历史现象的探究上。要学会以小见大,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理解这些历史现象。以中国古代的教育为例,如果对私学、书院的兴衰拉线索并不能算错,但终究只是一些细小知识的堆积,意义并不大;而如果能够揭示蕴藏其后的经济、政治根源,进而理解“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它的兴衰受制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社会的发展”,那么才实现了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探讨的价值。

第三种方法是编制各类表格。它可以使重要的知识排列有序,一目了然。

第四种方法难度最大,但对发展思维能力、对于一年后的应试却是极其有效的,这就是比较的方法。高考非常重视比较,这是因为比较能力是一种层次较高的能力,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实际理解和应用能力。

那么,怎样进行比较?

首先当然要掌握与理解基本概念。

其次是要掌握比较的方法,这就要依*平时的训练。比较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人物、事件、历史概念、文化成果等均可以进行比较。比较时需注意三点:首先是明确思维方向,求同还是求异,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本质性的异同点找出来。其次是确定比较点,也就是划分一些领域进行比较,如可以是两个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结果等,当然还可以是两个历史事件的性质、特点、影响等。

从加深记忆的角度看,成功的复习至少应当抓住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把新学的知识放入已学的知识中去考察并要努力将它融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因此整理笔记和做一些卡片是题中应有之义。

第二步是适当的练习。

3、听课

听课,是指倾听,是指在听的过程中用脑吸收词或句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理解事实和概念,并尽量将它转化为记忆。

听课,是现阶段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能否实现高效地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

要听好高三的课,应当做好下列几件事

一是要端正听课态度,这是有效听课的最重要条件。你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幸运:每堂课都是老师化了几个小时甚至于是一生的心血才准备好的,你就这么容易地得到了;你应当想到,课后的自学很难在相同的单位时间里获得相应的信息。

二是要认真倾听。它包括:集中思想——要专注地听课,尤其是专注于①学习目标;②预习中未解决的的部分;③老师强调的知识和重点分析的知识

三是要多种器官并用,做好笔记并积极地提问和回答。在课堂上,要坚持耳听、眼看、手记、嘴巴问答,这样才能为大脑印下清晰的记忆痕迹。

四是要及时归纳,可在下课再花费一、二分钟追忆一下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在听课问题上,要注意消除以下两种常见的坏习惯:认为课乏味或是挑剔讲课老师而不认真听,这会导致有用信息的遗漏;分心,在上课的时候“兼顾”其它学科的学习,这当然会“担惊受怕”,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4、笔记

为什么要记笔记?有研究表明,课后马上测试,一般学生能够记住老师讲课内容的50%,48小时后只能记住其中的25%,隔两周后再回忆,记住的大约只有8.4%了。

毫无疑问,记笔记有助于眼、耳、脑、手密切配合,多种器官刺激大脑,有助于集中精力,积极思考,强化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然而,笔记的功能还不止于此,因为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与教材相比,有时会更有层次性、逻辑性,或是更显浅易懂。一般说来,高三课的容量是比较大的。从技术角度看,宜准备专用的16K本笔记,这样就易于较为舒适而快捷地书写;每一页应留下一定的空白,以便于日后的整理和补充;字的书写以自己能看懂为条件,不必苛求端正整洁;可用一些自己能懂的简略词或缩写词;一些教材上有的内容可直接在教材上做好标记以节省时间。

怎样做笔记?

当然要学会预习与听课,这是记好笔记的前提。

固然要把老师的授课提纲(要点)记下来,但作为高三的课,这已不是重点。需记的重点有:重要的概念、结论及其分析;重要的知识归类或知识框架(含线索、结构);精典的例子或练习题;教师对某些问题的新见解和思考方法。

记笔记是为了应用。笔记应多次复习,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一般应在对其内容记忆犹新的时候(即是在当天)结合笔记的整理进行一次较为仔细的复习。当笔记“冷却”时(起初一般是1—2周,以后可逐步延长),再复习一遍,一是强化识记,二是看看是否有新的疑问,三是尤其要注意各部分笔记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互相关联。

5、练习

高中的特征之一就是练习多,“题海”就是对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作为高中学生,恐怕无法回避“题海”,对此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高明的水手当然不会回避大海,也不会淹没在大海中。成功的高中文科生也不会只是无奈地在题海中随波逐流,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其中劈波斩浪,从而顺利地抵达预定的目的地。

面对浩淼“题海”,应该怎样应战?

第一是“任它长水三千里,我只取其中一勺”。换言之,我们应走“精练”之路。因此,进入高中后,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一较好的复习资料以备用。所谓“较好”,当然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科学性正确无误;编写体例适合于高三的复习(至少应有同步辅导与专题辅导两个部份);内容与高考改革方向、与考纲相一致。从练习的角度看,还应该有同步练习与专题练习两个部分。有了这些资料后,就应有计划地、踏踏实实地去逐步完成。在练习问题上,切忌收集了许多资料,今天做这一份,明天做那一份,到头来就很难做到“系统”和“全面”。

第二是要重视老师布置的自行设计的练习题。复习资料一般都是面对一个较大的使用群体,对个体的你未必适合。一个优秀的老师一定会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高考的形势,设计一些更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供学生们选用。对此,你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选做其中的一些。

第三是坚持“细水长流”。许多同学对文科作业有认识误区,以为数理化才需要天天做作业,文科主要就是看书,要么就是做试卷。其实不然,作为一名文科生,文科作业恐怕同样需要天天做,只不过不需要大量做罢了。需要注意的是,要尽量少做“抄抄书”就可以完成的作业;即使老师布置了这样的作业,也应努力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概括与组织。这样就能做一次有一次收获,不至于感到是“无效劳动”。

第四,对典型题目要认真研究。典型题目一般有两类,一是较好的高考题,特别是列入了高考《考试说明》“题型示例”中的例证题;二是教师们设计的对某一类专题有“范 7

例”意义的练习题。之所以要认真研究典型题目,是因为练习题是永无穷尽的,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像学习数理化一样,把那些例题研究透,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实行文科综合考试、不再追求知识覆盖面的今天,这种练习方式尤其值得提倡。

三、高效率地学习的四条基本途径

高三的学习只有一年,时间紧,任务重,除了抓住上述五个环节,如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大的成绩,笔者建议要从以下四条途径作出努力。

1、时间的安排

为什么要安排好时间?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高三都是极其紧张的一年,只有科学的安排,才会有较高的效率。人通常都有惰性,时间安排表则可以成为推动你正常学习与生活的外部动力;时间安排表也可以阻止你避开不喜欢做的事,确保你有计划地、有序地学习与生活;当然,它也有助于你合理地安排好各科的复习。

怎样安排科学地学习时间?一般而言,周一至周六白天的时间学校已作了安排,学生需要安排的主要是早晨与晚上以及周日。安排的原则与具体方法是

首先是确定就寝与起床的时间,要保证每天睡眠在8小时左右,一般宜早睡早起,使人体生物钟与学习要求的时间同步。

其次是要安排好就餐与娱乐的时间,要保证能从容地就餐。此外,饭前半小时、饭后一小时学习效率极低,宜安排娱乐或积极的休息,如散步谈天、听新闻音乐、做家务劳动、整理学习资料与用品等。

第三是要安排时段。一个时段一般以一小时为宜,50分钟学习,10分钟休息。要确立一小时学习不如50分钟学习、10分钟休息的意识,求量(时间量)不如求质(学习效率)。早晨可安排一个时段,晚上则以安排三个时段为宜(但要集中精力)。特别需要提醒的是,一是作为高三文科生,背诵的时间要确保:首先是早晨,再紧张也要安排,至少是20分钟。其次是晚上,最后半个时段宜用于背诵。二是在休息的时候要为学习作好必要的准备,如喝茶、整理学习用品,一旦开始学习,就不能做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这就尤如在学校里上课。

第四是要安排好晚上的学习内容,安排时要注意各学科的交*特别是文理科的交*;要尊重“约斯特法则”,每一科目的学习不要超过一小时,这样可使你的学习效率提高30% ;要注意阅读、练习与背诵相结合,使不同的器官交替投入学习;一般应先易后难,先文后理,先预复习后做练习,以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至于周日,建议上午用于休息与调整(可以睡个够,也可以进行体育活动,当然也尽可以干一些自己乐意干的事),下午可以用于整理一周的课堂笔记,晚上则可用于重点科目或是薄弱科目的复习。

2、记忆能力的提高

进入文科班,记忆的问题就摆到了每一个文科生面前。通常,在进入文科班以前,记忆力好是不少同学自以为拥有的一张王牌,然而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学习后,面对大量需要

识记的内容,这张王牌似乎就难以招架了,于是不少同学就对自己的记忆力丧失了信心。这当然是不利于这至关重要的一年的学习的。

毫无疑问,在人生的学习与生活经历中,有大量的东西是需要记忆的,高三阶段的学习尤其如此。这是因为记忆是最基本的认知能力层次,其它高层次的能力及其运用都是以此为基础的,可以说是“哪里没有记忆,哪是就没有学习”。也正因为如此,文科综合能力的考试,把记忆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文综的“能力要求”就是只分为记忆、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并在实际的考试中以再认与再现两种方式进行考查,试题量还不少。

对记忆力要有正确的认识。记忆力与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记忆力强,大大有助于能力的发展。遗憾的是,在强调素质教育、突出能力考查的背景下,一些老师与同学以“发展能力”为托辞,把记忆力放在次要地位,似乎记忆力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是对立的,这当然会制约记忆力的发展与发挥,从而影响了学习效率的提高。

记忆力不完全是天赋的,凡是有心人,采用正确的方法,经过适当的训练,都可以拥有较强的记忆力。关键在于行动。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你的记忆能力?

第一,要确立自信心,要相信科学,相信自己能记住。奇迹常常产生于自信,产生于坚持。实际上,同学们对自己的记忆能力充满自信是有根据的。据说,拿破仑能记住每一位士兵的面孔与姓名。惊人记忆力当然并不是拿破仑所独有的。据专家们研究,一个人的脑子能够记住的信息量大体相当于目前世界上全世界各图书馆的藏书量(七亿七千万册),一般人只发挥了约4%的能力,如果能利用人所拥有能力的10%,你就将成为超人。

第二,要对所学知识进行选择与归类,在此基础上再分层次识记。

首先是要敢于并善于对知识进行取舍,尽量把握重点。对非重点的知识要敢于忽略。这是因为“天才的实质就是知道该忽略些什么”。在高三一年的学习中你必须决定什么知识需要掌握,什么可以忽略,因而要要学会按考纲要求进行判断与选择。

其次是分层次,可将经过选择而确定的知识划分适当层次,确定相应的学习程序和识记要求。

第三,要合理用脑。所谓合理,一是要交替复习不同性质的课程,如文理交叉,历史与地理交叉,这可使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轮流兴奋与抑制,有利于记忆能力的增强与开发;二是在最佳时间识记,一般应安排在早晨、晚上临睡前或是饭后半小时后,其中关键是早晨,“记忆之道就在于早晨十分钟”,早晨的十分钟,可相当于深夜的一小时。

第四,对所背知识要力求理解。没有理解的知识是很难记住的,没有理解的知识更是无法应用的。目前的文科高考,要求再认再现的文科知识,已经不会照搬教材的文字表述,而是经过了语言或形式的转换,没有理解是很难再认再现的。即使是选择题,也常常要经过分析、归纳、比较与综合才能得出结论。

第五,要经常复习。经常复习不是简单地反复背诵,而应按以下方式进行:

各种器官齐上阵。对新知识可按“熟悉—默读—书写”的顺序进行识记。这种方式能让手、口、耳、眼等器官共同参预复习,从不同的途径刺激大脑,取得较好的识记效果。重新组织材料,使之产生新的意义。制图、制表、分类、比较均是重新组织材料的好方法。自己组织好的材料,才更有意义,更易于识记。这种方法更适合用于某一单元或专题的复习与识记。

及时地循环复习。记忆的实质是与遗忘作斗争,因而对需要识记的东西要有计划地循环复习。一般而言,新学习的内容应在当天结合笔记的整理进行识记,一周以内应结合单元(或专题)的整理对本周学习的知识要点进行一次浏览,一个月以内可结合卡片的制作进行背诵。如果再结合重要考试(如期中、期末考试、模拟考)进行全面复习,就不太会出现知识的遗忘了。当然,在每次背诵时,要切忌“照本宣科”,而是要将试图回忆与阅读交替进行。

不管哪一类知识,要想准确识记,卡片法恐怕是必不可少而最为有效的。所谓“卡片法”,是指在复习与整理的基础上,将需要识记的知识按一定的选题制成分类卡片,再按类别存放于卡片箱中,分期分批地轮流藏于身边,随时记忆。与看书相比,制作卡片表面上需花较多的时间,但这实际上是理解、整理和运用的过程,是多种器官同时上阵的过程,因而是高效率地学习的过程。通常的情况是,制成的(不是抄成的)卡片,只要稍加复习,就会熟记于心了。不信,可以试试。

3、考后的总结

无需讳言,进入高三后,文科生们将进入考海,几乎每天都要与考试相伴。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学生只是以消极的心态无可奈何地面对,因而是随波逐流,甚至于被吞没。

在苍茫的大海上航行要靠指南针指引航向。在考海中横渡,也需要不断地辨清与校正航向,这就需要总结。考后总结,就是考海中的指南针,其意义不言而喻。

总结什么?一是要总结考试成绩,通过总结学会正确地看待分数。只有正确看待分数,才不会被分数蒙住你的慧眼,而专注于学习的过程,专注于蕴藏在分数背后的秘密。二是要总结考试得失,从中找出成败原因,这是考后总结的中心任务。学习当然贵在努力过程,但分数毕竟是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象征之一,努力过程是否合理也常常会在分数上体现出来。因此,不能不重视总结。三是通过总结确定下阶段的努力方向。名人有言,虽跛足而不迷路能胜过快步如飞却误入歧途的人。所以,下决心应当是在了解情况之后。另一方面,了解了情况,却没有有的放矢的行动,总结也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要善于在总结的基础上确定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

怎样总结?

首先是按一定的项目分类,然后进行数理统计,找出主要的失分领域。如可以设立“根本不懂”、“考时忘记了”、“掌握不准确”、“粗心大意”和“审题错误”等项目,对全部失分进行分类,得出失分率,这样就可以大体了解主要的失分因素了。也可设立“人物”、“事件”、“时间”、“地域”、“术语”与“评价”等项目进行分类统计,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男生常常在“时间”领域丢分,女生则常常在“地域”领域丢分。还可设立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国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等项目进行分类统计。一般而言,世界史常常是弱点。

其次是进行深层次分析,看看隐藏在失分表象下面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如“审题错误”是众多同学失分的重要原因,要进一步分析是粗心大意造成的还是时间不够用造成的?是心理紧张造成的还是根本就没有读懂题目造成的?当然也可能是由于思维定势造成的。又如“考时忘记了”也是常见的失分原因。那么,是识记不牢固,还是过于紧张?是过于疲劳(身体不好),还是思维不够敏捷(根本就没有想到)?一般而言,各种具体原因大体都可归入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心理与身体素质和考前准备五个方面。

最后是制订整改措施。没有具体的措施,光说“今后要努力学习”等于不说。在找出找准失分原因的基础上,就可以有针对性抓住主要问题,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以此指导下一阶段的学习。当然,同样重要的是以后的行动。

篇8:文科的学习方法

1. 明晰教学目标, 把培养教学对象思维能力放在第一位置

在素质教育成为大学本科教育主流的当下,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经常在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数学学习到底可以留给受教育者一些什么? 哪些才是可以让他们长期乃至终身受益的? 通过了解我们会发现有许多学生离开学校走向工作岗位时, 所从事的工作会与所学专业有较大差异;同时在工作中大部分高等数学知识实际上是处于挂起状态的———它就在那里, 但得不到运转. 因此, 大学数学尤其是财经类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把眼光局限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上面去, 而应该将培养教学对象的思维能力放在首要位置. 这里的思维能力主要包含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丰富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应该使受教育者在未来的五年、十年甚至一辈子都能因为具备了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思考习惯而受益. 这样才能真正使得数学对于学习者而言有值得学习的价值. 当然这不是说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不重要或者应该忽略, 恰恰相反培养受教育者的思维能力是建立在知识教授和技能培训的基础上的. 因此首先需要做好的便是让教学对象掌握知识、会用知识.

对于具体知识教授和技能培训过程, 我们针对教学对象特点有目的地做了以下一些改进.

2. 引入定义、定理叙述的纯文字表达模式, 初步构建从理科思维到文科思维的翻译系统

面对一个由近一半文科学生且教学对象普遍底子薄, 兴趣低的数学课堂, 教学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让教学对象听得懂数学. 在长期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文理思维模式差异是导致数学很难被文科生所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 让文科学生听得懂数学, 首先需要将数学翻译成他们熟悉的语言! 针对文科生思维特点, 我们尝试引入对定义、定理叙述的纯文字表达模式, 将数学语言转化为他们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 比如隐函数存在定理, 我们就可以描述成为“对于由方程决定的隐函数, 在其解附近如果可微且关于某个未知量偏导不为零. 则在该解附近可以显化. ”

纯文字表达不是简单的再叙述, 它是两个思维体系之间的转换. 在此过程中教学者首先需要把数学知识和逻辑思维带入文科思维的世界, 再有意识的引导学习者将感性、直观、发散的思维与严密的逻辑思维相结合, 最后带着学习者从他们的世界走入数学世界.

3. 针对典型例子, 采用故事型叙述方法, 活化课堂, 充分展示数学的实用性

基于文科思维方式的直观性、发散性和感性特质, 在课堂教学中形象生动的描述大量贴近生活的实例从而激发教学对象的热情, 使教学对象和教学者及教学内容之间产生共鸣是易于实现的. 且容易使教学对象对教学内容产生认同感———它是有用的, 它就在身边. 这是文科学科教学所具备的优点. 而数学教学目前的薄弱点恰恰就在于此. 几乎每名学生都会很困惑: 数学到底能用在哪里? 事实上, 数学知识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 每一个知识点都有现实的影子, 而且它可能离我们并不遥远. 但由于理科思维的特点使得我们的课堂上更多的是热情的匮乏, 共鸣的缺失. 课堂上的例子也更多关注的是知识技能的训练而不是例子本身包含的一般性和如何将知识运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完整思路. 因此, 我们尝试借鉴文科教学方式中的优点并将之融合进数学教学当中来, 形成经典例题的故事型叙述方法. 对具体实例进行合理加工使之更真切、更贴近生活; 在叙述过程中注意生动性, 使教学对象产生实景带入感, 身临其境地体会到——— “哦, 数学原来可以这样! ”在此基础上有条理、有层次地介绍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 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学对象的思维, 着重培养其思考习惯. 这种方法尤其适合概率统计内容的编排. 假设检验过程我们可以通过校门外包子铺老张的经营过程来展开. 因为老张本就是身边的普通人, 教学对象很熟悉而且每天都在见证老张的生活, 这种实景带入不仅能提高教学对象的积极性, 同时也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高等数学不是神仙们打发时间的游戏, 而是凡人征服世界的利器.

故事型叙述要注意其最终目的仍然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性和创造力, 同时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运用技能, 因此叙述过程中要有意识的突出思维过程的条理性、层次感, 强调知识点应用的过程、步骤, 加强对教学对象思维方式引导和训练. 而不能为讲故事而讲故事, 结果本末倒置, 事倍功无.

4. 文章化解读教学内容,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把握知识体系结构, 展示数学之美

一片好文章不仅仅是词藻的华美和语句的通畅, 更在于其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思路流畅, 轻重缓急相得益彰. 数学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其逻辑的严谨性, 数学教学工作者不仅应该引导受教育者掌握基本数学知识、训练思维能力, 还应该带领受教育者去欣赏这种美.

对教材进行再加工, 将整个课程内容当作一篇文章, 采用文章化的解读方法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前后联系、层次呼应. 这样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的来龙去脉, 了解各个知识点的用途, 将所学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 使之结构化、体系化. 就单个知识点而言, 放在一个整体里会使得学生能更好理解知识点的意义, 更易于记忆. 从宏观上把握知识体系结构则是一个引导学生有意识的感受其内在的逻辑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 合理组织的教学内容就像一篇美文, 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有伏笔有照应、有张有弛、缓急得当.

《线性代数》中涉及线性相关无关性内容非常繁杂, 对普通财经类独立学院教学对象来说掌握是相当困难的. 按照传统的处理方式一般是淡化内容, 而把重点放在如何求极大无关组的方法上. 这样无疑忽略了数学的逻辑严谨性, 既不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也不能加深教学对象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 同时, 淡化内容的结果会造成学生在复习阶段对重点把握不清, 知识点易于忘记, 甚至影响到学习者对知识点应用的能力. 采用文章化解读, 勾画出知识点构成体系的轮廓. 以极大无关组和无穷多解的结构为目标, 从纵向伸缩分量和横向增减向量两个方面对相关无关性的影响组织相关结论, 则整个内容就会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得学习者充分体会到数学之美, 对相关知识更易接受、更易记忆.

总结: 借鉴文科思维方式的优点, 将文科教学中有益的方法引入数学教学中来, 用文科的语言和文科的数学学习者对话. 这样更有利于文科学生接受数学、了解数学、掌握数学并爱上数学. 同时, 对于课堂上的理科学生, 这样的方法也是有益的. 理科学生进行适当文科思维的训练有助于其思维的活跃性培养、提高创造力和人文素养, 对教学对象综合素质发展有很大帮助.

正如李大潜院士所说, 我们的尝试只是一些对数学教学的有益的改良. 但正是许许多多有益的改良尝试, 才推动了数学教学真正的改革.

摘要:针对财经类独立院校学生特点, 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有目的的尝试将文科教学模式的优点融入高校数学教学.采用纯文字表达法构建文理思维模式之间的翻译系统;利用故事性叙述方式增加场景代入感, 提高教学对象对数学实用性的体会;引入知识结构的文章化解读以加深教学对象对知识体系的宏观把握.

关键词:高校数学,数学教改,财经类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大潜.关于高校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些宏观思考[J].中国大学数学, 2010, (01) .

[2]温延红.高校数学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构建建议[J].价值工程, 2012, (27) .

[3]廖宇凡, 周祥明.高校数学教学中加强人文素养的研究[J].时代教育, 2012, (09) .

[4]石琦, 陆萍.如何增强大学数学教育的魅力[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75) .

[5]赵欣.高校数学教学应注意数学文化的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13) .

上一篇:爱——《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读后感作文下一篇:三信教育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