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班的女生

2024-05-09

文科班的女生

文科班的女生 篇1

1. 文科女生学不好数学原因之一:扬长避“数”。

除了由于酷爱文科而选择学文之外,更多的同学选择文科是迫于无奈:常常是物理、化学学不好,而政治、历史似乎更有把握些。选择文科的同学大都不喜欢数学,尤其是一些女生更是自称没有数学细胞,因为高考中语数外三门必考,才硬着头皮学下去,学得很辛苦,学得很被动。而且,随着高考的不断改革,尤其是近三年的江苏改革,基本上高考的时候只是看语数外的总分,另外在加上两门选修科,选修课由原来的双B到如今的一B一C,要求非常低,所以关键还是看语数外的学习情况,比起理科数学的200分,文科班的女生觉得文科数学160分损失还是比较小一点,也就是说她们文理分科时扬长避短,把数学当作“短”避,仅以为文科数学起点低、要求低,却不知文科数学同样要求具有基本的数学思想和运算技巧。对于选择文科的女生来说,复习迎考,拼的就是数学。

每次考试结束,当拿到成绩单的时候,我都会把三科的成绩放在一起比较,我发现大部分女生的语文和英语成绩都不差,而且大部分同学之间基本上没有差距,而数学就不一样了,其实每个班级都差不多,基本上是数学成绩好的一定是排在前面,而排名靠前的女生不多,因为数学是许多女生的弱项。

2. 文科女生学不好数学原因之二:心理偏差。

在语、数、外三门必考的科目中,除了数学以外,另外两门,文科女生大都较有把握,自认为有些水平,所以参加高考,一般不会得低分。在两门功课差不多的情况下,数学成绩就成为一决胜负的关键。有的学生数学有些基础,但误认为反正考文科,从此不愿意再花大力气去学习,复习阶段没有抓紧,影响了最后的考试结果;有的学生数学本身就很薄弱,选择文科成为她们逃避数学的救命稻草,希望数学里失掉的分数可以在语文、英语里补回来,文科学生在语文、外语中一般拉不开距离,只有在数学上比拼,才能见出高低,而数学却为很多文科女生所忽视。因此只要努力去攻坚,就很容易胜人一筹,就会在高考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 文科女生学不好数学原因之三:对数学的学习缺乏信心和毅力。

对大多数女生来说,与其说拼数学,还不如说是拼毅力、拼信心。文科女生害怕数学是很普遍的现象,有的学生一直就是不善于学习数学,从小学开始数学成绩就一直不理想,心中厌烦理科,认为自己不是学理科的料,对数学学习缺乏足够的信心。有一位学生,她写的散文、小说可以拿到杂志上发表,数学成绩却常常不及格,于是她把满腔的希望寄托在高考语文时一鸣惊人。老师劝她改变复习的策略,她却不以为然,底气十足地说:“我考一个语文状元,不怕没有名牌大学要我!”这种自欺欺人的想法最终害得她高考落榜。高考录取大都是以总分为依据的,往往不会特别青睐学生的单科成绩。另外重要的一点就是女生的学习习惯问题:学习数学比较注重基础,学习较扎实,喜欢做基础题,但解综合题的能力较差,更不愿解难题;上课记笔记,复习时喜欢看课本和笔记,但忽视上课听讲和能力训练;女生注重条理化和规范化,按部就班,喜欢模仿,注重细节但适应性和创新意识较差;依赖性较强,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遇到不懂的,不愿意认真思索,喜欢立刻就请教老师和同学,思维训练跟不上。另外,目前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的期望值普遍过高,而女生性格较为文静、内向,情感细腻但较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加上数学学科难度大,因此她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淡化,能力下降,多数学生一直抱着“我是文科生,数学本来就差”等心理来学习的,因此自卑的心理就更加严重,害怕数学,恐惧数学,对数学的学习缺乏信心和毅力。

文科班的女生要想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或者说要想考上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就必须攻克数学这一大难关,下面是我对于提高文科女生数学成绩的几点想法。

首先,拿足基础分,也就是拿足考卷中前三分之一的考分,这些试题基础性很强,只要花一些功夫,要想攻克并不十分困难。查询历年的考卷,了解前三分之一的考题主要考什么知识点,相关的内容是什么,然后老老实实地去复习,必要的时候找老师补补课。总之,目标是彻底把它弄懂,只要拿到这些基础分,就能比别人高出一筹。文科女生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十分明显,教师应正视差异,善于找学生的闪光点,适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和行为,给学生以真诚的关爱,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学习,都愿意学好数学,都愿意获得成功的体验。

其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也认为: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见数学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只能消磨学生智慧。那么,如何提高她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认为数学教师应该经常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现行的数学知识相结合,使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

再次,当她们对数学有了一点兴趣之后,就要反复操练。熟能生巧,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攻克难题,但却完全有可能把这些基础题从头到尾练习一遍。基础题反映的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难度不大,面对它们绝对不会有畏难情绪,完全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每解出一道试题就会收获一份喜悦,在胜利的愉悦中,学生会越做越开心,越开心越想做,这样就形成了学习的良性循环。不像解决难题,越做越失望,越失望越恐惧,最后导致可怕的厌学情绪。

如果学生有了一定的解题基础,并且目标明确,那么就开始尝试“爬坡”,也就是逐渐向中等难度的试题进军。这是一种十分谨慎的渐进方式,遇有困难,不要冒进,前进到自己可以到达的地方为止。换一句话说,就在可以拿到基本分之后,向前发展,拿一分是一分,绝不贪多求全。

体育课要让文科班的女生们动起来 篇2

一次上课,我让学生慢跑操场2圈,当别的同学都开始跑上跑道的时候,她却站了出来,我问:“你怎么不和同学们一起跑?”她说:“我缺钾,不能跑,跑多了会晕倒的,我在初中的体育课就一直没跑步。”我当时蒙了,因为对缺钾的症状和注意事项知道得不多,我只好让那个女生在边上见习了一节课。下课后我立即上网百度了解缺钾的症状和注意事项。到下一节课安排学生慢跑的时候,那个女生又出来了,这个时候我用轻松的口气和她谈了谈,我说:“你自己感觉慢跑可以跑操场几圈啊?”她想了想说:“最多1圈,2圈我就可能晕倒了,我在初中的时候晕倒过好几次。”我说:“你吃补钾的药吗?”她说:“吃的,可是效果不太好。”我尝试鼓励地说:“因为运动少所以身体吸收药物比较差,这样身体永远处在不健康的状态,敢不敢尝试上体育课时也参加慢跑?不要多,先是半圈你就可以下来休息?”那个女生咬咬牙,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操场低下头说:“好。”我鼓励她说:“慢慢跑,注意呼吸。”那名女生慢慢地跑了大半圈,剩下的走了回来。后来我在全班学生面前夸奖了她,我看着那名女生的脸,虽然出了汗水,但是她目光坚定。过了几个月,她上课也能慢跑一圈,高三时候她仍在我班上,安排学生慢跑时,她竟然和大家一起都慢跑了2圈。慢跑结束,我建议她如果跟不上就可以在后面慢慢跑或者走,她却说:“老师,经过高二的一年锻炼,我发现现在能跑2圈了。”我看到她那额头上晶莹的汗水和坚定的眼神,在全班学生的面前竖着大拇指对她说:“好样的。”

男生都特别喜欢篮球课,但是让女生喜欢上篮球课还真是要下一番工夫。有一次我尝试在一个文科班级上“三步”上篮课,可是一堂课下来效果很不好,几名男生练得满头大汗,可是女生兴趣缺乏,集体练习动作的时候,女生还比较配合,但是在分组自主尝试练习的时候,只有很少几个女生在练习,绝大部分都不愿意尝试上篮。后来在我的监督下,每个女生都在我面前练习了一次,但是当我到另一组监督时,先前的一组又只有几个人在练习,当我到最后一组的时候,第一小组的学生几乎没有人练习了。下课后我仔细回忆课上女生练习的情形,四个女生小组有两个小组里有几个女生是一直在认真练习的,而且下课时班上有2个女生能基本正确完成“三步”上篮的动作。我利用这几个认真练习的女生,激发全班女生对上篮的热情。在这个班级再一次上课的时候,我还是上“三步”上篮球课,热身过后,我让班上几个男生比赛后,将女生重新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里都有上节课练习比较有热情的女生,然后任命她们为各小组组长。每个组一个篮球半场,给20分钟时间,然后比赛每个小组每人2次上篮,看哪个小组做得好、成功率高。我刚宣布完比赛规则,几个小组的组长快速带领各个小组的女生去各个场地。过了一会儿,有的小组组长在教组里的女生上篮,组里平时不喜欢运动的女生在自己尝试做无球练习,竟然有个小组里的女生主动请我去她们小组指导,其他小组看我指导这个小组,也都围了上来看我的动作和示范,并不时提出疑问。指导完这个小组后,另外一个小组又拉我过去,结果本来规定练习20分钟,最后由于每个组都要我指导,最后延至25分钟。最后比赛上篮的时候,班上所有女生都会“三步”上篮动作,只是投篮的命中率不高,但教学效果出奇好。

耐久跑的课程一般安排在深秋和冬季,这是符合学校体育教学安排的,但是这就带来了一些问题,天气寒冷,学生穿衣较多,尤其女生内外几层,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穿这么多衣服走路还好,跑步都很不方便,让她们慢跑几圈,她们极度不愿意。

我把班上女生分4组每组10人,30秒出发一组,400米操场3圈,每圈2分半左右,总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每个组都有几个跑着就掉队了,有的组甚至全部在偷懒。教学效果不佳,学生跑得累,教师没有实现教学目标。我的建议是在安排耐久跑课时,提前看近期的天气预报,现在天气预报都很准确,把耐久跑课安排在近期相对比较暖和的一天下午上,上午到班上提醒学生,下午体育课时带一件运动服便于课上换。把关系好的几名学生分开,防止联合偷懒。在女生跑到最后一圈时,教师大声鼓励,提醒呼吸方法,摆动手臂,这样效果会很好。学生跑完后,一定要夸奖学生,最好要点出几个人的姓名,最好的几个要夸奖,最后能坚持下来的运动素质不好的女生更要夸奖。这样的不经意的夸奖会使以后的课更好上。

上一篇:远距离运输下一篇:无轨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