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科结尾的教学反思

2024-04-22

语文科结尾的教学反思(共8篇)

篇1:语文科结尾的教学反思

(一)、总结归纳法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就是在上课结束前用较短的一段时间,把所上的教学内容提纲挈领进行归纳、总结。要求教师用简明、扼要、有条理的语言进行总结。还可以配合板书的形式,既有系统性,又不遗漏知识要点,让学生的认识和记忆完整。也可以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炼的语言归纳概括课文的思想内容与写作特色,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二)、发散思考法指把教学过程中得出的结论,进一步进行发散性思考,以拓宽知识的覆盖和适用面,并加深对已讲知识和方法的掌握。如:讲授《阿Q正传》时,引导学生重点分析阿Q的性格特点,在教学结尾进可启发学生用这种方法分析课文中另外的人物。假洋鬼子或赵秀才的性格特点,再如:《孔乙己》一文结束时,教师可向学生留一问题:孔乙己究竟是怎样死的?《项链》一文结束时,可留下一个问题:真相大白之后,玛蒂尔德会怎么样?这些发散性很强的题目,会在学生的心里激起层层波浪,促使他们根据课文作出种种联想,以此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

(三)、承上启下法指在结尾时,使现有的教学内容与上一个教学内容和下一个教学法内容发生联系,从而使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激发起努力巩固已学的知识和学习新的知识的欲望,使所学知识系统化。例如:初中语文教材的四篇文章:《荔枝蜜》、《小麻雀》、《海滨仲夏夜》、《桃花源记》虽是同属记叙文。但是它们的写法不同,文章结构的线索也不相同。这一组文章共同构成了记叙文的一些主要的写法。在单篇教学的结尾,都可以采用承上启下法,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启发学生预习下一课文,为上好下一课打下基础。

(四)、留有余地法指在结尾时有意不把问题讲透,留有一定的余地,让学生思考,悟出其中的道理。或者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不忙于下结论,让学生下去再讨论。如:如何看待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问题;莫泊桑在《项链》中反映出来的世界观的局限性问题;曹雪芹在《林黛玉进贾府》中反映出来的宿舍论问题等等。都不一定在课堂上由教师讲透,实际上有些问题也不可能讲授,可以放在课后让学生思考、讨论。

篇2:语文科结尾的教学反思

桐城市同安小学叶书仙

摘要: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导入,循循渐进、妙趣横生的主体教学,还要有生动的结尾。课堂结尾乃画龙点睛之笔,它给学生留存更多的是迁移、是思考、是情感的升华教师在结尾设计上完全可以放开去,多几分设计,平添课堂几许生动。

关键词:课堂结尾回首激思抒情延伸

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导入,循循渐进、妙趣横生的主体教学,还要有生动的结尾。然而我们的教师往往把时间花在前面课文的导入或者花样百出的作业布置上,却似乎忘记了结尾的重要,草草结尾,以至于简单无趣的结尾扼杀了课堂韵味。明代文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凡起句当如炮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意思是说,文章开头要响亮,使人为之一振;结尾要有韵味,使人觉得余音绕梁。我认为,对于一堂成功的课来说,课堂结尾乃画龙点睛之笔,它给学生留存更多的是迁移、是思考、是情感的升华教师在结尾设计上完全可以放开去,多几分设计,平添课堂几许生动。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不断尝试着用各种不同方式的结尾,期翼能给课堂添些生趣,给学生一些启发。先将常用的结尾教学方式展现如下:

一.回首--句号结尾

课堂上,学生随着教师的引导,一步步走进文本,探索感悟蕴于其中的道理和奥秘。四十分钟的课堂,学生的大脑在不停地运转,思想在不停地前行。这种高速地运转往往让学生的感悟来不及咀嚼,来不及深入就已经被拖向下一个话题了。甚至有些开小差的学生只能支离破碎地接收课堂信息。我们的课堂少了“一览众山小”的时候。而这恰恰可以在我们的结尾处弥补。如果老师在结尾时能丢下课本,和学生共同回忆本课内容,重新梳理一遍文本感悟,和学生共同给课文划上一个大大的句号,那么学生脑海里不仅有了完整的认识,而且认识也得以强化。

在上《田忌赛马》时,我归纳总结道:“同学们,课文上到这儿,我们再来回味一下。课文写了田忌和齐威王的两次赛马,第一次输了,第二次却赢了。是谁让比赛风云乍变,是谁力转乾坤?(孙膑)他是怎么做的?(调换了马的出场循序)为什么他会想到这个好主意,而田忌却没有呢?(因为孙膑智慧过人、善于观察)大家听课很认真啊!回答得真棒!老师也有个感慨:其实孙膑并不是聪明多少,而是人家比我们多想了一点点。假如我们也能多想一点点,那或许我们大不一样了。”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课文所讲述的道理又一次深入学生心中,我的感慨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二、激思--问号结尾

新课标下的课堂,最忌讳的是教师一讲到底,这样做对老师是劳而无功,事倍功半;对学生是疲而无获,思维萎缩。“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高明的老师会给学生多留下一些空白,这样不仅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索和联想,也给新课堂留下了一道亮丽的光彩。

那么,应该怎样留下空白呢?我在《惊弓之鸟》一课结尾时提出:“更羸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聪明,也让我们久久地佩服。可是有个声音却说自己死的好怨。对,就是那只大雁。它说它要讨个说法。同学们,如果大雁邀请你做它的律师,你会怎么帮它?”课后十分钟,班级多了许多讨论的声音。学生的思维不再局限于课本了,第二节课学生各抒己见,有的从善良角度,有的从平等角度,有的从保护弱势群体角度智慧的小花开了,虽柔弱却也曳曳生姿。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质疑的意识和能力会让学生终身受益。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设疑置问,留下悬念,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拓展一个有待探索的求知平台,使一堂课的结束成了学生游向知识大海的入海口、构筑知识大厦的奠基石。

三、抒情--感叹号结尾

语文课堂是文学的天堂。无数精美的文章凝聚成薄薄的课本,其中有很多佳作美文,以它的美好而真挚的情感来打动读者,激发我们心灵深处闪光的东西,使我们的感情受到共鸣而得以升华,变得更加纯洁、高尚。老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文章进行美读、美赏,在顿挫有致、声情并茂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结尾教学中不应只停留在文本的学习总结上,我觉得此时的结尾既应是文本的升华,又应是学生语言的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在上《妈妈的爱》一课时,我请学生在深情的《鲁冰花》配乐中吟诵课文。课文读完了,学生们仍停在音乐余声中久久不能回神,有的孩子甚至眼含泪花。我抓住时机,鼓励孩子用自己的魅力语言来抒发内心对妈妈的情感。学生们说的很好。有的说:“有一回我回去迟了,漆黑的夜里,我徘徊在长长的小巷。是妈妈点亮家里的灯,我勇敢地回到她的怀抱。妈妈的爱是夜间的路灯。”有的说:“妈妈的爱是金黄的阳光,在严寒的冬天带给我丝丝温暖。”有的说:“妈妈的爱是香甜可口的白米饭,我从来没有厌倦的时候。”更让我觉得意外的是,竟有个平时不大说话的孩子说:“我觉得我妈妈的爱就是那一张张创可贴”学生说着、评着,听着他们的话,我觉得他们完全理解了这一课,理解了母爱的伟大。我甚至觉得他们说的比课文更美、更棒。后来复习时再读这一课,发现学生读得最动情,为什么?因为这一课的

结尾口语练习让学生对母亲的感情更深了,更浓了,朗读时仿佛面对的是自己的妈妈。

四、延伸--省略号结尾

我们的单元教学中往往列有两到三课,它们常有共同的主题,有的甚至在写作方法上也有相似点。这些相似点既是对上一节课文的分析,同时它有可能是我们学习下一篇文章的契机。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总结这些相同面或相似点,引出下一篇课文或者课外其他文章,布置预习题,引导学生利用新掌握的知识自主解读新的文本。

如我在教《小虾》一课时,在课堂结尾总结本课的写作方法时,从中心句入手,归纳赏析它的作用。随后向学生说起来:“其实,不光本课采用了中心句的写法,还有很多很多的课文也都采用了,比如《小镇的早晨》《翠鸟》。同学们不妨看看我们马上要学的《翠鸟》”最后我们展开了对《翠鸟》的预习。学生们带着刚掌握的知识去分析课文,既感到新鲜,又感到有趣,劲头十足。这种自主预习不仅会在课堂最后的疾风中激起同学们的兴趣,我想它更妙的是在课后的讨论和新课课堂上掀起的课堂热潮。这就像省略号一样,给学生一个空间,他会还你无限惊喜

当然结尾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游戏法、图示法、悬念法等等。但不管什么样的方法应视文本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而定。优秀的教学结尾,能巩固课堂教学内容,衔接新旧知识、贯通前后内容,是从课内到课外、由知识向能力过渡的纽带。它会给课堂带来活力,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更加精彩。于漪老师说:“教语文的,最主要是把学生的心抓住,使他们产生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不断探索教学艺术,让课堂教学如花绽放。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会生动起来,焕发光彩夺目的生命力。

参考书目:

1《课堂教学艺术》安徽教育出版社程志宏李本和著

2.《小学语文教学指导全书》中国人事出版社寒天主编

篇3:例举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

一、在表演中结束教学

在小学教材里有很多的课文适合表演, 课的结尾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创编成课本剧, 让学生尽情表演, 通过表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所学知识, 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还可以在无形中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由于年龄小, 小学生生活阅历不丰富, 所以在学习文本时不容易体会出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针对这个问题, 我在教学中就引领学生细细揣摩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特点, 然后再依托情节放飞想象的翅膀, 创编成课本剧, 在表演中学生置身情境, 体会起来也相对容易很多。如在教学《三袋麦子》这一课时, 在朗读分析后得出了几位主要角色的特点:小猪憨厚可爱, 吃光了所有的麦子, 只剩下舔嘴唇的份了;小牛勤俭节约, 整天翻晒着那越来越少的麦子;小猴聪明能干, 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收获之后的喜悦、自豪和得意;土地爷爷和蔼可亲。在课的最后我跟学生说:“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四位新朋友, 憨厚可爱的小猪……谁愿意来扮演他们?”我一边说还一边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可爱的头饰, 憨厚的猪、俯首的牛、机灵的候等, 孩子们的表演欲望被彻底激发, 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想来表演, 这时我提问学生:你知道它们分别说了哪些话?你想表演什么角色?你想怎样表现小猪的憨厚?等等。接着给时间让学生简单讨论表演的一些方法和注意点, 然后就让学生开始尝试表演, 学生在表演中消化了所学知识, 也及时将知识转化成了能力。

二、在赏析中结束教学

教材里编入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是优美的诗歌和散文, 这部分内容不能简单依靠教师的解说, 因为在诗歌的教学中再详实的解说都会显得苍白无力。尤其是在诗歌或散文教学的结尾, 好多教师都喜欢让学生背诵诗歌, 好像只要背熟了它们, 就完全读透了它们。我不太苟同这种做法, 我比较支持在诗歌教学的课尾对诗文进行赏析, 在诗文赏析中让学生渐入情境, 思绪随诗飘扬, 整个身心都沉浸在诗文的意境之中。如我在教学《长征》一诗时, 在课的最后我用多媒体再现长征的画面, 让学生面对着经历过艰难险阻的英雄们深情地诵读, 在读中学生仿佛回到了1934年的瑞金, 一路跋山涉水,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 深切地感受着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三、在绘画中结束教学

小学生涉世不深, 生活阅历比较浅, 但这些都不影响他们爱幻想的天性, 在他们的心里, 小鸟就是快乐的, 整天唱着动听的歌;狐狸就是狡猾的, 除了欺负弱者就是欺负弱者……小学生还喜欢画画, 画着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 即使他们画的内容只有他们自己能懂, 他们也乐此不疲。所以我在讲解一些图文并茂的课文时, 也常常留点时间给学生画画,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画笔来画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学《雨点》后, 引导学生把雨点落下来后的变化画出来, 先让小朋友闭上眼睛, 一边听读课文一边想象着画面, 雨点娃娃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跃。然后让学生自由创作, 在表现课文内容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尾的确是一门艺术, 除了上面详述的几种形式外, 还可以在延伸拓展中结束新课, 如科普类课文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充当小导游的生活体验中结束教学, 如游记类的课文;也可以在学生畅谈感受中结束教学, 如寓言类的教学…………

篇4: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结尾;教学艺术

精彩而完整的语文课,除了要有扣人心弦的开头,环环相扣、紧紧衔接的过程,还要有余味无穷的”压台戏”——结尾。因此,语文教师还要善于”创设余音缭绕的气氛,让学生带着美感下课堂,带着继续探索的心理下课堂”。为了达到这一效果,语文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而且要十分重视语文课结束艺术形式的探索,尽力要做到课虽尽而意无穷。

结束教学是课堂教学中的必要环节,完善、精要的结尾,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画龙点睛,学生回味无穷。如何巧妙地进行结束教学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灵活运用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束方法

结束教学可以归纳整理所授知识,提炼概括形成新理念;加深知识重点难点的理解;检查教与学的效果,及时反馈,巩固,防止遗忘;前言后续,承上启下,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拓展延伸,激发兴趣。结束教学是如此重要,现介绍常用的几种方法:

1.归纳结束法。教师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课堂讲授的知识进行总结。如学习字母“a”后,老师可以这样结束: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了“a”的哪些知识?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学了三点知识,一是“a”的发音,读“a”时,嘴巴要张大,二是学了“a”的四声,āáǎà。三是“a”的写法,要写在四线三格的中格,两笔写成。再如复习生字时,我把生字按偏旁写在一起,如:胳、膊、脑、脸、腿……小朋友通过指出身体的部位,总结出“月”旁的字跟身体有关。这样,繁多的生字就容易记忆了。

2.悬念结束法。悬念常指人们在欣赏文艺作品时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关切心情。悬念之法移用到课堂教学上就是要让学生对获取知识、掌握能力,保持急切、渴望追求的心态。一堂课的结尾,应巧设悬念,催人思索,成为学生游向知识大海、构筑知识大厦的起点。教师往往可以利用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学生的好奇心理,在一课结束时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议论,造成悬念,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真正起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艺术效果。如上《恐龙的灭绝》一课时,讲完当节课的内容后,有意识的抛出一个悬念,给学生留下一个待探索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去讨论。我运用视频让学生了解恐龙往日的辉煌历史后,提出:庞大的恐龙家族为什么会消失了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饶有兴趣的预习下一节的内容,并积极地寻找阅读课外参考资料,上网搜索,也期待下节课的早点到来,掀起了本课的高潮。

3.愉悦鉴赏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借助唱歌,朗读,看录像等形式,在鉴赏中寓教于乐。如上《最大的“书”》一课后,我播放录像资料,让学生了解神秘的地质变化,形形色色的化石,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岩石这一最大的书。

4.游戏结束法。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归纳所学知识。如教学汉语拼音时,可设计“找朋友”的游戏,学生拿着声母、韵母的卡片,在《找朋友》的歌声中,找到可以相拼的字母朋友,站在一起,全班同学拼读出来。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合作能力,检验小朋友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的趣味性,真正做到“寓练于乐”。

5.口诀结束法。把一些知识编成易懂好记的口诀,让学生朗读,记忆。教学一年级汉语拼音时,一些字形相近的字母很难记,可编这样的口诀:左上半圆qqq,左下半圆ddd,右上半圆ppp,右下半圆bbb,两个门洞mmm,一个门洞nnn。并配上肢体动作诵读,郎朗上口的口诀可以让学生把难点记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延伸结束法。 结束阶段不单是学习“结束”,而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阶段,是向学习更高的层次的迈进。如《翠鸟》的结束,教师让学生仿照文章描写翠鸟的方法描写自己熟悉的小动物。在如教学《揠苗助长》一课时,提问:你想对种田人说什么?种田人听了你的话他会怎么做呢?学生畅所欲言,这样的结课不仅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延伸拓展,还对学生进行了有效小练笔、口语训练,不失为明智之举。

二、运用结束教学技能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适时结课。课堂教学时,要尽量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做到结束教学自然,水到渠成,避免拖堂,仓促。

2.主次分明,目的明确。紧扣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密切联系学生实际,总结概括本节课的关键点。

3.前后一致。紧扣教学内容,与导课遥相呼应,或对思想内容进一步延续升华,使得课堂教学浑然一体。

4.简洁明了。紧扣本节课的中心,梳理知识,总结要点,形成知识网络结构,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的积极性。

5.趣味横生。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些生动,有趣,形象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运用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6.形式灵活。结束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应应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切记千篇一律

7.活用创新。应做到课内课外相互沟通,学科课程之间的相互沟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活化知识,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三、结束教学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激行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的语文课堂,就能使心灵相通,用生命感动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情感是无形的而又可感的,用情去触动学生的心弦,叩开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心思。從而达到延伸,升华的目的。

其实,结课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如练习结束法,讨论结束法,故事结束法等等。结课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切皆因人,因境而定,从而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风采,显现出其独特的教学魅力。正如明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的那样:“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参考文献:

[1] 郑露.唯美的谢幕——谈小学语文艺术化课堂结尾之有效性. 《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4年20期 .

[2] 刘水明.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结尾艺术. 《广西教育》,2015年09期.

[3] 王海琴.小学语文课堂结尾设计初探. 《甘肃教育》 2014年16期.

[4] 侯玉华.课虽尽 意无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尾艺术. 《吉林教育》,2014年20期 .

篇5: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结尾艺术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它体现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导入和结尾这两个环节。许多教师很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但对结尾却重视不够。导入安排得巧妙,固然能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作用,但结尾也不可小觑。下面谈谈我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尾”的一点看法。

一、概括总结式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法。它是对教学内容、课文特色作提纲挈领的总结和归纳,是对知识进行条理化和系统化的工作,意在让学生纲举目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因此,用语必须简明扼要,力戒重复??嗦、拖泥带水,避免产生消极作用。

例如,《白杨礼赞》的最后一句话“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文章中只是这空洞的赞美之词吗?那么作者到底是怎样对白杨树进一步具体描写的呢?归纳:主要描写它的形象和气魄,体现出旺盛、坚强、力争上游的斗争精神。因此,它象征北方的军民,尤其象征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少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中心的理解,又能激励同学们学习这种精神。

二、对照比较式

只有比较,才有鉴别。这种结尾的方法,就是在课堂教学结束之际,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有所侧重地将课文与以前学过的其他课文进行对照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教学完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可以把小说中的主人公苏比跟以前学过的鲁迅《阿Q正传》中的阿Q进行比较。他们在很多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1.都有着“低俗”的目的。阿Q以为革命的目的就是报私仇、抢东西、讨老婆;苏比呢,希望进监狱的目的,竟是图那里无挨冻之苦,又可免费食宿的便利。2.都有着畸形的心理。阿Q有着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在现实中吃了亏,但他会在精神上取得满足和胜利;苏比呢,竟希望过上牢狱生活,不能说心理没有点变态和反常。这样一对比,学生既能温故旧的知识,又能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三、巧设悬念式

课堂教学的结尾也应像文章的结尾一样,讲究悬念迭出,回味无穷,给人一种课已结束而意犹未尽的感觉。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时,若采用巧设悬念的方法,能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例如,教学完《装在套子里的人》第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课堂结尾:“恋爱,多么诱人的字眼;一个哲人说过,如果没有爱情,人间将成为一座坟墓。的确如此,就连别里科夫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人,也禁受不住爱情的诱惑,居然从套子里探出头来,要品尝一下恋爱的滋味了。像他这样的人,会获得姑娘的爱吗?他的爱情结局将会怎样呢?”这样的结尾,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在学生的心里激起波浪,吸引学生去阅读后面的内容。

四、卒章显志式

在教学终了之时,教师可以运用准确精练的语言,对课文的精要之处进行揭示、点拨,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例如,教《边城》一课时,我是这样结尾的:“同学们,我们分析并感受了本文所写的三种爱:一是男女之爱,二是祖孙之爱,三是兄弟之爱。其中,男女之爱最让我们心动。翠翠对二佬的爱朦胧而强烈,惆怅而坚决。二佬对翠翠的爱可以说是朦胧又清晰的。这中间充满了诗意之美与浪漫之美,但最终却是一场爱情悲剧,确实让我们扼腕。现实中,你们的年龄正好与他们相同。你们对爱情一定也有自己的理解吧?你们的爱情观又是怎样的呢?课后,请大家讨论交流并形成自己的看法。”

五、课外延伸式

语文教学,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把学生的视野由课内引向课外,使学生自觉地去课外寻求知识,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临近尾声时,用简短的话语向学生介绍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展。

例如,学习《少年闰土》一文,课文描写了一个健壮朴实、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结束教学时,我把学生引导到课外阅读领域,指导他们去找《故乡》阅读,了解全貌。像这样的课堂结尾,与其说是课的结束,倒不如说是课的开始,它能成为联系第二课堂的纽带,促使学生运用已知去获得未知,通过节选而阅读全篇,以此来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尾多种多样。采取哪种结尾方式,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只要我们能够重视语文教学的结尾这一教学环节,我们的语文教学工作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篇6:语文教师教学总结开头及结尾

【导语】工作总结可以是一项官僚化工作,可以是一项任务和负担,也可以是有效提升自我的一项工具,这全取决于如何应用。本篇文章是东星资源网为您整理的《语文教师教学总结》,供大家阅读。

【篇一】语文教师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六(6)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一学期来,我努力强化自身业务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不懈努力,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并且懂得,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抓好语文的常规教学仍然是最重要的。

一、关注学生,链接情感

1.心理辅导,缓解考试压力。毕业班学生学习任务重,他们面临着升学,承受的心理压力特别重,这压力有来自于教师、家长的期盼,也有来自于自身的考试焦虑。如果不重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可能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作为语文教师,我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旦发现学生心理存在问题,及时找学生进行细致的谈心,分析问题;也可以与家长沟通,共同解决存在问题。

2.制定目标,激励不断进步。在复习期间,我们还要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现状,制定出适合的短期和长期学习目标。在六(3)班,每一个学生都有两个目标分,一个是最低目标分,一个是目标分。实际操作表明,目标分制度对学生的考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的心里有了这样两个目标分,就等于是有了很明确的目标。只要学生平时作业能基本完成,考试时认真答卷,考到最低目标分是相对容易的事情,至于目标分,就需要一番努力才能达到,这样做,可以充分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认真对待每一次平时测验。而且每个人的目标分都是量身定做的,便于自我比较。3.有的放矢,帮助差生脱困。班级中差生的学习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学生,老师应当怎样做才能有效缩短差生与其他人的差异?我认为首先要把差生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思想差。这类差生学习能力并不差,但是他们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表现差。这样的学生,教师更重要的是解决其思想问题。另一类是学习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弱。这样的差生重在补习,使其逐渐跟上班级其他学生的学习节奏。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差生,我认为在补差过程中都要怀着一份爱心,做到耐心细致,循循善诱,不断反复努力,这期间教师要使用“哄、骗”等各种手段,取得学生的信任,让他们愿意听老师的话,愿意学习,再逐步进行常规补习。

二、关注课堂,启迪智慧

1.教材处理,使之适合班级实际。内容含量大,系统性强,教材力图通过这样的复习,达到巩固知识、熟练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习题设计,巩固知识的途径。

3.教学预案,寻找个人特色的教学模式。复习课内容缺乏新授知识的新鲜感,学生容易注意力分散,我采用富有个人特色的教学模式,用竞赛、积分换奖品方式重新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关注作业,提高复习效率

1.课内作业,全面铺开。复习课的当堂作业,尤为重要。每一节课所选的内容,教师都要再三斟酌,我的做法是在备课时全部自己做一遍。在课堂中,进入练习环节时,教师应当在教室里巡视学生的解答情况,优等生答题时间快,我们要对他适当提高要求,中等生的解答过程我们应该关注一下,他们能代表大部分学生的解题思路,而中下水平的学生这时候往往最需要老师的帮助,如果我们能在他思考的转折点点拨一句,有可能抵得上一次课外的专门补习,用1-2分钟就可以解决他的疑惑。

2.课外作业,分层练习。复习期间的课外作业是复习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复习过程的继续延续,如果学生能真正独立完成所有课外作业,应该说他的复习得到了最有效的保证,老师不必担心这个学生的成绩上不去。

3.平时检测,重在分析。尽管六年级学生面临的是升学,我还是强调淡化考试。平时检测,我公布的都是综合得分,作业分、考试成绩,先按班级整体水平划分优良及等次,再两项等次合并得出一个综合得分,一旦考得不理想,还可以拿手头的红卡给自己加分。这样一来,分数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但是我更强调的是答卷的认真与书写的规范。我要求学生卷面书写必须字迹清楚,端正整齐,还要求学生答卷时统一把答案书写左边对齐。我认为保持卷面的整洁有利于思维的顺畅,也有利于自我检查,更有利于试卷批改,不至于因为字迹不清而丢失应得的分数。分析试卷原来也可以放手给,用学生来教学生,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四、联系家长,保证复习质量

其实学生家长的作用不容小觑。我们在教室里苦口婆心的说教,整日的规劝,学生不一定能听得进去。有时候,连我自己也怀疑,我是不是话太多了。但是,如果我们能合理利用家长这一资源,无疑是给我们的复习工作找到了另一个保障机制。

【篇二】语文教师教学总结

转眼又一学年过去了,回顾这一年,有苦有累也有欢乐与收获,下面我从六方面对我为一个学年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思想政治方面

爱国守法,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积极参加党内的每次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在日常生活中,同事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二、教学工作方面

今年我任教的班级是205、503、504、505四个班级,担任205班的语文老师,兼任小学部体育教研组长。在平时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做到不迟到、早退,认真备课上课,辅导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不只守注学生的身体锻炼,也注重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希望我课堂上培养出来的都是身体健康和品德合格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我对后进生单独指导,纠正动作错误动作,在思想上进行鼓励,促进其提高成绩。在课堂上积极发觉体育人才,对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我会在课堂上增加练习量,让这部分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提高运动技能,为学校储备体育人才。

三、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体育活动

1.认真落实“大课间”活动和“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在校1小时的锻炼时间。开学初我们体育组就制订好本学期的活动计划,安排了检查指导的体育老师和器材管理老师,把安排表发给各班级,各班按照安排表的内容进行开展。活动的项目在兼顾学校场地和季节的变换的情况下,尽量的安排的丰富些,如跑步、足球、踢毽、跳绳、乒乓球等。每周都会对本周的体育活动检查情况进行总结反馈,促使活动有效落实开展。

2.召开田径运动会和素质达标运动会以及广播操比赛。每年新学期,为了提高做操质量,我们都要进行广播操比赛,得到老师们的积极配合。每年除了定期召开田径运动会外,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每年上学期全员参与的月达标测试,下学期全员参与的素质达标运动会。我们提前把达标成绩对照表发给各班,让他们参照标准去练习,并布置家庭作业,让孩子们在家锻炼,家长督促检查,通过努力,孩子们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3.配合鲍老师开展校级足球联赛。足球联赛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增强了学生们的课外参加体育煅炼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

四、业余训练

我校目前有三个训练队,田径、足球不、摔跤。我主要负责田径队的训练队。田径训练非常辛苦,又枯燥无味。遇到的问题也会比较多,要经常做学生和家长思想工作,以及任课老师和班主任的工作,需要他们的支持与配合。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但不付出肯定难有收获,今年市田径运动会,我们小学拿了23分,第17名,街道运动会五年级团体第一名。我将继续努力,争取在以后的竞赛中取得更好成绩。同时协调配合其他老师的足球、摔跤训练,让我们的体育成绩全面开花。

五、教研组方面

严格制订了教研组工作计划,按计划正常开展各项教研活动,积极参加上级的教研活动,每位体育老师都有一篇论文或案例在校级交流。何老师撰写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荣获20xx度xx省教学会论文评比三等奖。鲍老师获余姚市老师基本功比赛三等奖。x老师的“网络学习空间”被xx省教育技术中心评为“省级特色空间”,朱老师负责的“武术操”在xx市武术操比赛中获二等奖。

六、其他工作

体育老师的工作比较繁杂,除了做好教学工作外,还要配合学校开展各项活动,如场地的布置,进退场子的安全疏导,“文化艺术节”体育项目的实施。作为小学的体育负责人,很多体育工作都要我去牵头,从计划的制定到具体实施。我担任205班的副班主任,能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有困难能相互帮助。

以上是我这一学年来的教学工作小结,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向我校的优秀老师学习,改正不足,发扬优点。也希望同事们在学习生活中多指导。

【篇三】语文教师教学总结

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这学期,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同伴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点滴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细研教材、潜心备课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同时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由于准备充分,教学效果明显,学生易于接受。

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1、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以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2、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我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重视朗读、培养语感

1、利用早读课时间让学生大声朗读,以提高他们的语感。

我班的学生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有的学生回答问题语言不连贯,他们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这样也制约了他们的阅读及写作能力,所以我对学生规定每天早上必须大声朗读20分钟,而且要能学普通话。经过这学期,他们虽然还不是很好,但也了明显的进步。

2、选择美文,让学生感悟理解。

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美文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

四、加强课外阅读、写作和习字训练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这学期我继续加大训练力度。为此,我规定学生每周都要阅读两篇课外文章。写作训练是每周一次日记,经过这么长时间训练,他们进步还真不小。

五、作业设置合理、批改及时

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篇7:语文作文开头结尾的优美语句

2. 我们要向课文中的小主人公学习,学习他那抓紧时间的精神。我们应该从小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很重要。还是一句话说得好:珍惜时间等于珍惜生命。是啊!我们不应该浪费时间,决不能让它白白过去,要做到分秒必争。

3. 我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那能怪时间走得太快吗?不能,只能怪自己没有抓紧时间。我在生活中这一点有时就做得不好。一次,快上学了,我还不收拾东西,非等要走了才急急忙忙的收拾东西。还有一次,爸爸在干活,我不但不利用这宝贵的时间来学习,却玩儿。我真不应该呀!

4.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当我读到朱自清写的《匆匆》时,我感到时间正在匆匆逝去。

篇8:语文科结尾的教学反思

一、结尾延伸式———激趣

语文教材内容广泛, 包含文学、历史、地理、科学等, 几乎涉及到古今中外各个领域。如果我们就文教文, 不作任何延伸, 势必局限在十分狭小的天地里, 学生所知甚少, 不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如果我们注意因文制宜, 适当沟通学生的生活积累和阅读所及, 扩充领域, 开拓视野, 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种延伸式可以结合讲解进行, 也可以在课终完成。

例如学习《云雀的心愿》一文, 课后我布置同学们以6~8人小组排演课本剧, 在班上表演, 并选出优秀的一队, 老师再作辅导, 无论从道具到音响, 舞台设计等都作精心的编排, 六一儿童节时让他们为全校师生作汇报表演, 此举轰动了全校。同学们通过朗诵表演, 进一步认识到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在强调浓厚的兴趣是做好一件事的关键所在。作为教师能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兴趣, 某种程度上比上好一堂课更为重要。再如学完《水上飞机》后, 可激发学生们去搜集资料了解祖国航天领域的发展情况, 如“神舟”系列的飞天等。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 就大大增强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主动性, 学生的视野必将大大开阔!课堂结尾, 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一个好时机, 但要注意的是激发学生兴趣不能空穴来风, 始发点应是课文文本, 要由文本而发, 把学生从课内自然地延伸到课外。

二、结尾发散式———激思

语文课如果以“灌”完为止,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局限在狭小的圈子里, 不能发散、灵活运用的能力也就相应地降低了。因此, 我在教学中, 让学生掌握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帮助他们开阔思路, 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大有益处的。

例如我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时采用了其方法。《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通过樟树的不怕虫蛀和永久保持香气的特点, 赞颂了宋庆龄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为了让学生对樟树有个了解, 在课件上特地下载了一幅樟树图, 樟树的叶子绿得发亮, 让学生来谈谈对樟树的最初的了解, 有些学生说“叶子绿得发亮”、有些学生说“密得不透风”等等, 有学生感性的认识, 也有学生理性的想法, 我相信这幅图一出来的时候,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识, 这就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由以往的灌输式学习变成了主动、自觉的去思考,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文中所描写的樟树。打破了以往死记硬背, 变成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三、结尾酿蜜式——激精

酿蜜式也可说成浓缩精华式结尾, 这种方式精练简洁、言简意赅, 教师要指导学生把纷繁复杂的内容浓缩、提炼成词、短语、图示或歌谣等。如学习《做一片美的叶子》一文后可指导学生提炼全文记住一个“美”字;学习《三顾茅庐》课文后可指导学生掌握刘备的诚心诚意, 求贤若渴, 尊重人才;学习《七颗钻石》一文后可展示多媒体动画让学生体会蕴含的道理。 (设计内容:以斜行排列的形式, 用箭头显示变化的过程:空的木头水罐→有水的木头水罐→重新变得满满的木头水罐→银水罐→金水罐→冒出七颗钻石的金水罐→七颗钻石升上天空变成的大熊星座。画面背景为许多大小不一的浅色“心”形) 这样既便于学生掌握巩固知识, 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结尾设疑式——激疑

巧设悬念, 可以使学生顿生疑窦, 增强探究的欲望。课堂学习结束了, 但我想给学生留下悬念, 让学生的思索、探究继续,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深化、内化, 又活跃了学生的思想, 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如学习《狼和鹿》后, 结合“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的教学目标可作这样结尾:课文中展示了一幅幅凄美的图画, 人在这里充当的是一种很不光彩的角色, 人类的行径已经导致许多物种的灭绝, 而动物应该有生存在这个星球上的权利。请同学们想一想, 对珍稀动物我们已经做了什么?我们又该做些什么?问题一出就激发起学生们的好奇心, 大大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

五、结尾对比式——激异

俗语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吕叔湘先生这样认为:“一种事物的特点, 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这种比较研究, 对于教学很有用。”就语文课堂对比式结尾而言, 应该是突出本堂课、本篇文章的重点难点。如学习了杜牧的《山行》和张继的《枫桥夜泊》后, 可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同样是描写深秋时节诗人的所见所闻, “爱”、“愁”两字形成鲜明的对比, 从而使学生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截然不同的。这样, 一方面加大了信息量, 另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上一篇:初中作文:因为有了期盼下一篇:梁衡《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