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的职业心理

2024-04-25

青年的职业心理(通用6篇)

篇1:青年的职业心理

09年湖北青年职业学院心理协会

上学期工作计划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活跃校园文化,培养同学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心理协会将作出计划,具体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心理协会思想理论体系来开展工作)协会会训:宣扬真、善、美,服务你、我、他协会理念:新生代的开拓者;

协会口号:助人自助,完善自我。

协会标语:我心健康我心飞翔敞开心扉,放飞梦想

协会行为:学习社会知识,塑造全新自我;

协会目的:集合团队力量,塑造协会形象;

协会宗旨:激发个人潜能,强化心理品质,促进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为广大师生交流有平台,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丰富校园活动。

三、活动计划

第1—2周全面为学校的迎新工作作后备军;加强内部人员凝聚力。

第3周心协招收成员作准备(板报制作宣传)同时进一步地宣传心理协会(另外有计划书)尽最大努力让我们心协招收到最好的新生资源,也为我们以后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第 4—6周展开一次培训课,主要针对协会内部成员。以及跟踪好第3周招新工作;并对09级新生“特殊学生”制定计划,开展个案工作。

第7周开展“趣游东湖”活动(时间 方式待定)面向全校同学,搞一些趣味心理游戏和心里测试。

第8周开展一次针对新生的心理讲座:在一个新的环境里,如何尽快的适应新的环境,融入大学生活。(由指导老师和会长,时间待定)。

第9周组织会员参观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地方(地点待定)。

第10—14周组织一次活动,加深会员之间的了解,增强心协的凝聚力;并为出版学院心协刊物第一期的前提工作。

第15周组织内部交流,增强团结;开展一次针对新生的心理讲座:关于大学考试方面一些产生的心理交流。

第16—17周作出下学期工作安排和总结。

第18—19周学期表彰大会。

附加:

1.心理图片展示

2.个月会安排2场以上关于心理方面电影的放映

3.月额外安排团体训练

4.星期的固定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课

5.定期的心理知识讲座

6.味心理运动会校

7.办首届园心理情景剧大赛

8.心理健康演讲比赛征文

会长:戴青松2009年9月

篇2:青年的职业心理

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安徽省新华学校 陶荣华

民办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一般是指年龄在18~30岁左右的男女教职工,目前青年教师占民办学校师资的三分之二。这一年龄区间,正是一个人一生中思想最活跃、最富于进取精神的黄金时期,他们是民办学校最有朝气的生力军。民办职业学校因为自身特点,需要大量的专业技能教师。大部分专业技能教师都是非师范专业出身,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师范教育,其本身就缺乏教师应具备的某些心理素质,因此,对青年教师的心理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民办职业学校青年教师的心理特征

总体说来, 民办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具有良好的素质特征:思维发展快,思想敏锐,不保守,精力旺盛,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有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随着生理与心理的发展,青年教师的自我意识、独立性、自尊心、事业心、责任感、社会归宿感等也都得到了发展和增强。他们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基本定型,但仍然有很强的可塑性。由于年轻,具有活力,知识新颖,所以容易与学生交流思想,深受学生的欢迎,在教学中易于取得成果。

从社会背景来看,青年教师多出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从社会大背景分析,他们在个人经历上不曾遇到过大风大浪,面临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国内商品经济大潮不断高涨,物资丰富的社会环境,导致青年教师身上表现出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相互交织的现象。比如,他们办事效率高,专业技能强,但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些青年教师自信心强,集体荣誉感强,但缺乏服从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而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教育的发展靠的就是苦干与协作);有个别教师甚至形成“金钱万能”的错误认识。一次,在心理学沙龙中,笔者认识了一位外语教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在介绍自己的履历时,她说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外企做翻译,因为和同事处不好关系,一气之下辞职;第二份工作在一所培训机构任教,因为和学生家长吵架,被辞退;目前在合肥一所有名的民办院校任职,8月中旬才进的学校,很多人羡慕她这份工作,她说正在考虑辞职,为何?“新生开学报到那天,老师们忙到晚上7点才下班,却没有加班费,太抠!”从她的谈吐看出她是一个很有才情的女教师,但是思想激进,缺乏服务意识,担心吃亏。这种现象在很多青年教师身上都有所体现,对此,学校应加以重视,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认识,并完成自己的专业发展。

二、民办职业学校青年教师的心理类型及其表现

在民办职业学校的教师成分中,青年教师占大多数,因各自的教育背景、择业观念、就业期望等不同,他们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也各不相同。

1.观望型。此类青年教师既有个人追求,又能做好本职工作。例如,有些教师在执教的同时刻苦攻读,考研、考博、考编,他们好学上进又能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认真工作,尽职尽责,但一旦能继续深造或考编成功,他们就会离开民办学校,这部分员工占10%左右。在民办学校任职,是他们磨练自己,提升业务能力的良好机会,但是他们的付出与钻研成果积累了民办学校的校园文化。

2.敬业型。此类青年教师能把本职工作放在首位,他们对学生有耐心,也有爱心,对学校的政策大力支持,同时又积极进取,不断给自身“充电”,以新的知识为工作补充能量,以“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来要求自己,尊重自己。随着政府对民办学校的支持,市场经济政策的合理化,全国多所民办学校的发展态势良好,加上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部分教师的比例逐年提高,通过对合肥5所不同层次民办学校的不记名问卷调查,发现70%以上的年轻教师愿意坚守民办学校的执教岗位。他们是民办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言行理念以及教学成果将会形成一个学校良好的隐形课堂,是一个学校人文环境的坚实基础,对学生和学校发展都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3.动摇型。此类青年教师受近几年来全国范围内的普高热和高职大幅扩招影响,有的青年教师对职业教育或民办教育能否持续发展失去了信心。他们基本上能够完成工作任务,但是不关心学校的发展,教书是暂时的职业,为了“混口饭吃”,对学生的热情不够,对工作持敷衍态度,这类教师占10%左右。

4.跳板型。此类青年教师思想活跃,但纪律松弛,()没有把民办教育当成自己的事业,而是把民办学校当作进入社会的一块跳板,在工作中我行我素,不服从管理,稍有不如意,便立即辞职,这部分教师占10%的比例。

由于第一种和第四种青年教师的存在,导致民办学校教职工流动性较大,也给学生心理留下不少阴影,严重时甚至有可能导致学生对学校失去信任。

马斯洛把人的社会心理需要分为五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价值实现需要。只有低级需要得到满足了,才会产生高层次需要。根据对青年教师心理特征以及现实表现的分析,我们必须认识到青年教师的心理需要。民办学校的人力资源部不能仅仅盯着年轻人的业绩,还应把对青年教师的心理管理当作民办学校一项十分重要的管理工作来对待,以便更好地发挥当代青年教师在民办教育事业中的.“领头羊”作用。

三、加强民办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心理疏导的着力点

1.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正当、有益、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民办学校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满足青年人的广泛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活力,丰富和活跃他们的课余生活;更可以使他们旺盛的精力得以释放,满足他们的交际需要。校团委、工会不仅仅应组织开展各项学生活动,同时也要组织教师开展各类球赛、棋赛等文体活动,在节假日或周末组织青年教师就近郊游,组织室外拓展活动,让年轻人在活动中醒悟道理,在活动中获得心理上的依赖感和安全感。

2.对青年教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加以积极引导。民办教育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来发展学校,教职工的任务和责任相对较重,各种纷繁复杂的事务容易让教师产生疲惫、消极情绪,所以民办学校的管理者要鼓励青年教师加强自我意识,正确理解和评价自身能力。在《教育法》和《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对学生的教育及班级管理工作可以不盲目顺从老教师的经验说教,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创新思维,尊重青年教师独立性的发展,鼓励他们形成别具一格的工作方法与风格,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在能力,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维护青年教师的自尊心。自尊心是推动青年教师积极向上的动力,青年人自尊心都很强,民办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注重培养、激发和保护青年教师的自尊心,这也是培养青年教师不可缺少的内容。青年人往往社会经验不足,对人毫无防备之心,说话真诚直率,神采飞扬,这样往往遭到中老员工微妙地反感。于是“高调”一词如同一道紧箍咒扣在年轻人的头顶,慢慢消耗了年轻人的激情,扼杀了年轻人的创造性。在工作中,如果青年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导致工作失误,不要一味地加以责罚、处分,否则必然会制造对立情绪,使工作难以开展。对于已经意识到错误并且情绪沮丧的青年教师,要从其它工作或角度肯定他们的成绩,鼓励他们,开导他们,协助他们走出消极状态。事实上,青年教师大都刚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不久,便担负起教育学生的责任,他们自身也需要教导和关心,他们的积极情绪不仅在学校对学生是一个榜样,也是当今社会需要的正能量。

4。正确引导青年教师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对于提高年轻人的精神文明与心理健康有指导意义,学校领导理应对青年教师的爱美之心进行具体的外表审美教育,如女教师的外在形体应该整洁、大方;也可以用艺术形式,如文学、音乐、电影、绘画等对教师进行具体的审美教育,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他们对学生、学校及教育事业的热爱,并且将优良的文化传承给学生,真正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5.关心、指导青年教师的恋爱、婚姻心理。恋爱是青年人生活中不容忽视的大事,是青年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如今物质膨胀的社会环境下,民办学校的教师收入相对微薄,这增加了不少年轻男教师的恋爱压力。青年人具备良好的恋爱婚姻心理,对自身工作、学习、家庭生活都将起到积极作用。民办学校在加强学习《教师法》中严禁师生恋的同时,还要引导和教育他们正确把握恋爱时机,纯正恋爱动机,正确处理好双方的情感关系,注意心理相容程度,以促进他们的事业、爱情、家庭得到和谐、协调发展。有极少民办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要求新员工在2年之内不能结婚,要求年青女教师3年之内不能生育小孩,这都是极其荒谬的规定,这严重违背了我国的《婚姻法》,从学校单方利益来约束员工是不道德的做法,将会失去学校的良好发展环境。

篇3:青年的职业心理

一关于相符行为的相关研究

相符行为又叫从众行为, 指行为主体由于主客观原因, 而产生的与他人的行为、意志相符合的行为, 个人的行为大多是受他人影响而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家约翰·兰伯斯认为“社会影响, 可以改变个人和群体的态度和行为的压力。”因此, 个人会根据在自己所在的文化环境中占优势的模式来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相符行为有理性和非理性之分。理性之从众即遵从、顺从或服从, 指个体在正确判断的基础上, 主动遵从他人确定的行为标准。而非理性之从众即盲从, 指个体缺乏主见, 缺少独立性思考, 随波逐流, 稳定性差。

为什么人会出现相符行为?有两方面的原因: (1) 规范性影响, 个人要在团体中或被他人接纳、认可, 在有意无意之中遵守群体的规范, 即使是不正确、不合理的“规范”。人是社会性动物, 当其处于群体中时, 就会显现出较高程度的“羊群行为”。 (2) 信息的影响, 即当个体处于不明确的情况下, 如对某事不太清楚或不太有把握时, 将他人的行为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 认为别人的判断或行为更准确, 从而跟随。当个人担心行为的正确性时, 会表现出较高的从众行为。林升栋认为, 对中国人而言, 从众行为的规范性影响和信息性影响相互作用, 难以明显区分。

影响相符行为的主要因素有:个人因素和群体因素。群体因素主要是群体的规模、规范等。当团体对个体非常重要、成员在观点或行为方面一致性较高、成员数量较多时, 个体最可能出现从众行为。个人因素主要指个体的人格特征、知识经验、性别、在群体中的地位等。个体差异与从众行为密切相关。

二青年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特点

职业决策困难问题是职业心理学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 它是在职业未决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概念。从国内外学者对青年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相关研究中, 可以发现三个基本特点。

1青年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发展不平衡

缺乏准备、不一致的信息方面的困难相对较多, 而缺乏信息方面的困难相对较少。这表明, 职业决策困难在青年学生中, 内、外部冲突问题比较突出, 对自我和职业认识不完全正确、自我心理内部、职业信息内部、自我特性与职业特点之间、自我认识与他人认识之间构成了青年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主要的矛盾方面。

2职业成熟度高的个体的职业决策困难少

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存在更少的职业决策困难, 研究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成熟, 与本科生相比在心理上更加成熟, 职业成熟度更高。青年学生专业工作经历少、自身选择掺杂因素比较多、对自我的职业兴趣了解程度不高, 导致了对自我职业去向非常不清楚。

3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小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决定着个人对职业选择活动的投入程度及稳定性, 从而影响个体潜能的发展。

三对于非理性相符行为者职业决策困难的心理学分析

非理性相符行为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群体因素、个人因素。人格特点、社会文化、家庭教养是群体因素和个人因素的主要体现内容。而青年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心理影响因素也同样集中在人格特点、社会文化、家庭教养方式等几个方面。

青年学生人格特点与职业决策困难密切相关。在职业决策过程中, 决策者的个性特点和他们体验到的焦虑和彷徨不安等情绪都会影响决策的结果, 个体的认知、情感和人格等多重维度组合, 是进行职业决策困难研究的新方向。国外学者对职业决策困难和职业决策风格关系的研究表明, 职业决策困难量表总分和理性决策风格呈负相关, 直觉决策风格呈中等强度的正相关。直觉决策风格和决策困难的三个具体类别, 缺乏动机、错误的信念和内部冲突呈正相关。国内学者周文霞研究认为, 神经质人格特质与职业决策困难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高神经质的个体存在职业决策困难更多。这主要是因为神经质得分高的个体有心理压力、不现实的想法、过多的要求和冲动。高责任心的个体更加有胜任力、条理性, 责任感和追求成就, 自律和深思熟虑。因此, 他们的职业决策和活动, 准备也更加充分, 职业决策困难较小。高开放性个体更加渴望了解不熟悉的事物的人格特点, 他们可能会更加积极寻求与自身及职业有关的信息, 职业决策困难也更小。

青年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社会文化影响。职业决策困难不仅与个体风格密切相关, 同时也受到性别、专业、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国外研究发现, 来自亚裔家庭美籍大学生比美国白人大学生报告了更多的职业决策困难。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文化价值已经被证明是研究职业决策的重要变量, 个人主义文化更有利于培养独立性和理性的职业决策。国内研究发现, 在大学毕业生群体中的职业决策困难存在着性别、专业差异。文科毕业生在不确定性、焦虑、专业限制和就业歧视的维度上比理科毕业生感到更大的困难, 在进行职业决策时受到更多社会因素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影响青年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父母教养方式和对青年学生职业决策困难也有较大影响, 同时, 家庭经济状况也会影响职业决策。吕英建研究认为, 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和父母教养方式相关, 在父母不同教养方式下的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决策, 其困难程度也不同。那些得到父母温暖和理解较多的学生会进行更积极的自我探索, 职业决策困难程度也会比较低。

四对青年学生职业决策困难者实施心理干预的路径

根据青年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特点和在求职决策过程中的非理性相符行为的职业决策困难心理学分析, 我们知道, 青年学生人格特点、社会文化和家庭教养方式影响青年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在整个决策程序中要把握与择业结果关系最为密切的关键性环节, 避免出现非理性从众的职业决策困难。

1注重青年学生人格发展教育

人格因素影响青年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形成, 这个因素主要包括职业成熟度和职业自我效能感。我们可从这两方面进行心理干预。第一, 帮助学生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提高职业成熟度。通过测量职业成熟度和态度, 可以帮助青年学生了解自我职业成熟度在择业过程中自己的长处和弱点, 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提高职业成熟度。同时, 通过职业选择态度的测量, 注重培养职业选择意识, 摆正职业态度。第二, 提高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塑造职业兴趣, 扩大职业选择的范围有重要作用。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可能会限制个人的职业发展。在职业指导过程中提高职业自我效能感尤为重要。由于个体自我效能的形成源于三种不同的自我效能信息, 因此, 自我效能感的来源可以作为职业指导的依据。一是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 通过自己多次成功的经验能够有效提高自我效能感。可以在职业指导中首先设计择业相关的活动, 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 通过任务的挑战来提高对自己能力的评估, 提高职业自我效能感。二是提供间接经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可以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榜样”, 尤其是与他们条件, 背景类似的例子。三是增加观察学习条件相似的人成功的经验, 对提高自我效能感的帮助很大。在职业指导中提高自我效能感最方便、使用频率最高的方式是口头劝导、鼓励。

2推进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作为青年学生主要接触的社会环境, 对青年学生职业决策的影响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对于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职业选择, 有着重要的功能。青年学生非理性相符行为的形成和变化, 也同样受到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学习、科技、体育和文化娱乐等活动, 形成充满人文精神、独立创新意识的校园文化氛围, 使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品质、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良好的塑造, 在求职择业中使青年学生多些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 不盲目从众。

3强化家庭教育在职业决策中的作用

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 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 在青年学生职业规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思想和观念支配下的家庭, 为子女设计了理想的就业蓝图, 并尽力帮助子女安排工作, 往往不考虑子女的主观愿望、个性特点和优势。由于家长和子女思想不一致, 或家长的教育与学校的教育相矛盾, 往往导致大学生择业的矛盾心理。因此, 在进行就业指导工作中决不能忽视这个重要因素。第一, 家庭和学校应当给予配合, 形成合力, 双管齐下, 发挥“组合拳”的作用, 在学生职业选择过程中起到乘数效应。第二, 很多家长因为历史的原因, 常常把自己各种各样的“遗憾”, 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主要表在, 往往脱离实际情况和忽视孩子自身的感受, 所以经常会发生冲突甚至出现危机事件, 学校应当深入了解情况, 除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外更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这样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寻求最终最佳的结果。第三, 在具体措施上,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学校可以面向学生家长开设一些讲座, 建议他们多学习, 多阅读, 鼓励他们调整好心态, 积极配合学校帮助学生找准定位。

参考文献

[1]孙时进.社会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201.

[2]宋官东.从众新论[J].心理科学, 2005 (5) .

[3]周文霞, 齐晶晶, 吕翠.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人格因素对其有影响吗[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 2010 (24) .

[4]李西营.国外职业决策困难研究进展[J].人类工效学, 2008 (2) .

篇4:青年的职业心理

关键词:国有企业;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心理调节

通过职业生涯设计的合理开展,可以帮助国企青年员工认识到个人发展方向,增强职业环境意识,促使个人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企业改革中,青年员工社会经验不够丰富,会有一定的压力和情绪产生,因此,国有企业就需要有机结合职业生涯设计和心理调节,促使国企青年员工心理压力得到缓解。

一、国企青年员工心理调节和职业生涯设计的关系分析

具体来讲,职业生涯设计指的是国有企业青年员工综合考虑自身情况,如现实条件、发展机会、制约因素及外界机遇等,对自身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合理确定,对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合理选择,将职业发展计划、学习计划等科学制定出来,并且付诸于行动,顺利实现个人发展目标。职业生涯设计,需要严格依据发展特点来进行。而心理调节则是为了与生活需求所适应,不断调整心理认知、情感、意志力等诸多方面的技能,获得发展。从国企青年员工角度来讲,职业生涯规划开展之前,需要有心理调节,客观评价自身条件,对个人内心真实想法积极了解,敢于面对困难;因为其经验比较缺乏,还需要准确划分个人的优势和不足。职业生涯设计需要紧密结合追求目标,来对职业生涯规划合理制定,以便有计划的朝着目标努力。合理设计职业生涯,可以有效管理自身行为,统一主体精神与自我意识,获得良好进步。从这些分析来看,国有企业青年员工心理调节紧密联系着职业生涯设计。

二、 国企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的心理调节作用

(一)帮助其认识自我

国有企业的青年员工刚刚进入到职场,还不明确个人未来发展方向,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对目标规划科学制定,那么就需要给予帮助,对其职业生涯规划科学设计,以便促使其能够对自我优势与特点更好的了解和认识,审视个人缺点,科学评估。为了提升职业生涯设计的可靠性,就需要科学审视与判断自身情况,评判个人兴趣爱好、优势不足、学识水平、技能水平等,了解未来需要向哪个方面努力,怎样才能达到目标等。国有企业青年员工通过科学设计职业生涯,做好自我调节工作,实现心理健康,结合个人实际情况,科学发展,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形势。

(二)帮助其明确目标

通过职业生涯设计,规划设计了国有企业青年员工的未来发展,主要是依据明确设定的目标来进行的;青年员工将目标正确树立下来,就可以不断产生激励作用,努力实现确定的目标;能够主动解决遇到的各种挫折,创造有利条件,促使目标顺利达成。这样国有企业青年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就不会因为未来比较盲目,而出现意志消沉的问题,清晰了解个人未来发展方向,为了实现目标,克服掉遇到的各类困难。同时,在挫折和成功面前,青年员工也需要不断调整个人心理状态,自然能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锻炼自己的品质和意志力,满足国有企业的需求,促进个人长远发展。

(三)帮助其树立自信

国有企业的青年员工一旦将目标确定下来之后,就产生了奋勇前进的欲望和决心,为了获得成功,会一直努力克服苦难;这种欲望对自我产生暗示,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进而形成一种坚定的信念,增强自信心,产生积极作用。充满自信的青年员工,就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工作,努力将个人才能给完全发挥出来。同时,青年员工有较为活跃的思想,喜欢接受新生事物,可以将新鲜的血液注入到国有企业中,催动国有企业对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大力改革,创新管理方法,促使企业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青年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因为足够自信,能够潜意识的将热情、精力和智慧给散发出来,促使青年员工的精神力量得到增强,获得事业成就感,更加自信的面对各种困难;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需要将个人潜能给充分激发出来,对心理状态有机调节,结合确立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稳步前进,顺利实现既定的目标。现阶段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青年员工面临着日趋激烈的职场竞争,为了获得优势,就需要未雨绸缪,而通过系统规划个人职业生涯,能够促使个人职场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四) 帮助其完善人格

个人心理特征的综合即为人格,能力、气质、兴趣爱好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而这些特质的形成,都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国有企业的青年员工通过合理设计个人职业生涯,合理开展心理调节,以便发展自己的情商与智力,更加稳重,逐渐展现其他方面的才能。能够正确审视自己,将自己的优点给准确把握到,进而在工作实践中,将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能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总结个人不足,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与心理素质。通过心理调节的开展,可以促使青年员工对复杂的企业环境与社会环境冷静成熟的面对,协调发展心理行为与社会现实,完善个人人格,与周围环境所适应,促进其健康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生涯设计集中体现了个人价值观,有机结合了目标需求和职业以及内在需求和外在需求,在目标的激励作用下,更加努力的工作,勇敢面对出现的挫折与困难。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针对青年员工出现的心理压力和其他负面情绪,需要借助于职业生涯设计,做好心理调节,将国有企业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和心理调节之间的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以便促使青年员工积极成长,进而推动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舒畅.谈国企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的心理调节作用[J].管理观察,2014,5(10):123-125.

[2]尤俊,黄育波.新时期国有企业青年员工成才成长机制的探析[J].交通企业管理,2014,5(11):55-57.

篇5:青年的职业心理

内容摘要

本课题通过问卷调研、座谈访问等方法,围绕青年职业生涯导航活动的开展,从青年的工作现状、技能特长、职业意愿、自我评价、发展需求等方面入手,全面了解青年职业状况和职业发展意向,并针对青年对导航活动的认识偏差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探寻更为有效的服务青年发展的导航方法。

关键词

青年 职业状况 职业发展意向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青年职业状况,不仅是青年目前工作状态的体现,更是青年未来职业发展的潜在因素,它影响企业的现在,决定企业的未来。而要有效引导广大青年成长成才,使之成为新时期、新形势下符合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就必须了解现在广大团员青年在目前岗位的工作状况、满意度和期望值,了解他们在各自职业生涯设计方面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求结合“青年职业生涯导航活动”的开展,深入探索有效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法。

为此,团委在集团个直属团组织中开展了青年职业状况与职业发展意向的专项调研,通过团青座谈会、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当前行业内团员青年的职业状态进行了解、汇总和分析。

问卷调研的主要对象是35周岁以下的青年,共发放调查问卷213份,回收213份,有效回收率100%,召开座谈会9个,共90人次,个案访谈40人。个案访谈主要以初步拟定的导航对象为主体,访谈提纲事先拟好,针对其工作岗位职能、个人优劣势分析、接受培养方向、自我发展意向等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座谈会以团干部和优秀青年代表为主,主要围绕各单位青年职业生涯导航活动开展情况听取意见、反响和建议。

调研涉及行业各层次、岗位、年龄段的团员青年,覆盖面较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样本分布情况如下。

性别比例:男性占75.6%,女性占24.4%。

年龄结构:24岁以下占35.8%,25-28岁占48.6%,29-30岁占10.4%,31-35岁占5.2%。

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占32.4%,大专或高职占29.1%,中专、职校、技校占33.8%,其他占4.7%。

政治面貌:党员占19.8%,团员占75.9%,群众占4.2%。

工作岗位:管理岗位占29.2%,生产一线占39.6%,技术人员占19.3%,营销人员占4.2%。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青年职业状况与职业发展意向分析

1、自我发展愿望强烈,学习充电要求明确

(1)学生干部经历锻炼青年能力。调研中,63.8%的团员青年在校期间曾从事一定的社会工作或担任学生干部,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能力,他们之中有94%的人认为经历这种锻炼对自己的能力提高很有帮助。另外,我们明显感到在座谈会和个案访谈的过程中这些同志在谈及个人发展时更显理性,看问题更全面深入。同时在对于未来发展的问题上表现出不同于一般人的自信。

(2)学习热情高涨、选择途径广泛。调研发现,97.6%的青年认为离开校园进入社会工作以后应该继续学习充电,这不仅表明现今的青年正不断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更说明了当代青年愈发强烈的竞争意识,他们深感优胜劣汰的道理。调查同时显示,69.5%的人会通过自习和参加学习班的形式来为自己充电,这两种方式是最为常见和有效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团员青年的自觉意识。据了解,青年的业余时间主要用于提高学历、更新知识。

(3)知识需求多样化,人才发展复合化。在现代社会里,学科交叉的现象越来越常见,对知识的需求也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尽管与各自本职工作息息相关的内容还是多数团员青年(72.3%)在业余时间充电的首选,但选择将相关政策法律知识、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管理的方法、文学艺术修养作为最想学习内容的也分别占了31.5%、36.2%、36.6%和18.3%。而且这方面的需求呈现出日趋增长的态势,表明青年希望完善知识结构,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强烈愿望。

2、“能力”与“素质”兼顾,“做事”与“做人”并重

调查发现,“工作能力”是青年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创新意识”成为青年的努力方向。当问及“什么人最能获得机会”时,高达99.5%的人选择“喜欢接触新事物的人”,从中可见青年追求新奇和新鲜的心态,也反映青年对创新意识的注重和培养,另外有49.3%的青年选择“能吃苦”作为标准,体现了他们对吃苦耐劳的实干家的肯定。调查还发现,接近半数的人将“工作能力的高低”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青年对成才发展的主导观念。此外,有32.5%的青年将“人格品质”作为衡量人才的第二大标准,反映青年在注重能力提高的同时,对人品素质的重视。

我们注意到,“善于处理好各种关系”是青年认为“最能获得机会”的第二大因素,而在对“影响职业发展的客观因素”的评价上,“人际关系太复杂”以35.7%占据首位。由此可见,当代青年在自我约束力、为人处世能力上有所欠缺,人际关系的作用在他们的意识中比较淡薄,因而在这方面协调处理往往显得稚嫩,但同时他们已经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认识到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基础上,更要懂得人际关系的把握。

3、注重岗位技能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当问及各自对岗位满意度的评价时,尽管有54%的人还是比较满意的,但仍有46%的人对现在自己的岗位满意度不高。不可否认,这些青年在工作上的积极性会因对自身岗位满意度不高而下降。调查显示,影响满意度评价的主要因素就是“个人在岗位上是否能得到提高和发展”(占46.4%),这一方面反映了青年对自我发展、岗位成才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一些青年只埋头于做事逐渐成为“熟练工”而自身提高不快的现实,也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忧虑。

影响个人职业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对“影响职业发展的主观因素”的调查显示,“实践能力”和“把握机会能力”分别以39.0%和34.7%的获选率占据了前两位。这反映了青年不仅希望通过各种实践工作加强锻炼,提高技术技能和管理水平,同时也渴望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而“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大脑”,对机遇的把握也是发展的决定性要素之一,对此青年有着正确的认识。

在对“影响职业发展的客观因素”的评价上,除了“人际关系太复杂”,“公司只注重使用,不注重培养”、“论资排辈的现象”和“企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也有29.6%、26.8%和26.3%的获选率。这集中反映出青年在人才培养的方法、手段、关注面、着力点上的呼吁。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青年职业生涯导航活动”应该注重群体性、互动性、针对性的现实意义。

4、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强调主观努力,积极调整心态

在关于职业发展前景的调查中,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起着越来越重要作用这一点被广大青年所认可和肯定,他们明白只有依靠自己才能获得成功。有62.1%的人认为未来“机会均等,关键在于个人把握”,30.3%选择了“个人发展前景很难说,但有一定的信心”,4.3%选择“前途光明,发展机会较大”,认为自己“今后发展形势比较黯淡,自己是过一天算一天,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的只占3.3%。另外,有60%的人认为“工作的压力”来自于“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责任感”。

对于实现个人发展,有60.1%的青年认为要通过“提高技能”,有40.8%的青年则采取“提高学历”的方法,也有41.3%的青年认为要“协调好各方面关系”,这说明大部分青年认识到个人成长既有一定的内在条件,同时也离不开外在因素,而要成为一个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其内在的技能、学历是主导因素。

“当岗位工作与自我发展意愿不相符合时”,73.2%的人采取“自己积极调整解决”的方式,选择“请求组织帮助”的仅3.8%。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青年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但青年个人能否真正解决在成长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尤其是这类矛盾引发的心理问题,对此我们还是心存疑虑的。因而,我们更希望借助于“职业生涯导航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搭建起青年与组织有效沟通的桥梁,将青年团结、凝聚到组织周围来,使青年遇到问题能想到组织,碰到困难能找到组织,真正引导青年将个人成长与组织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二)青年对导航活动态度比较积极,希望取得实效

调查显示,82.5%的人对导航活动是了解的,这既得益于行业各级团组织积极宣传动员,更得益于党政的重视与支持。另外,31.0%的人认为当前的青年职业生涯导航活动“能获得更多培训、锻炼机会”,26.3%的人希望“通过导航活动让组织部门更好地发现自己、了解自己”。从“对于活动的态度”来看,有70.4%的人是想通过积极参与活动,争取组织的关心和帮助,从中反映了青年希望发展自我的积极心态。

针对当前的导航活动,广大的团员青年希望展开有针对性的活动。70%的人希望活动能创造岗位技能培训机会,78.9%的人希望组织能提供个人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这反映出青年希望导航活动能有实效,使得青年与企业双方受益。

(三)各单位导航活动各具特色,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

在宣传动员、观念导入上,各单位团组织利用各种途径、方法在行业青年中广泛宣传青年职业生涯导航活动,鼓励青年投身到活动中来。例如,烟厂团委以“职业生涯设计”为主题开展辩论赛;储运团委到基层团组织为青年就如何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培训授课;烟材厂团支部还专门将导航活动的知识要点拍成录像,利用午饭时间在职工中宣传;海烟物流团组织通过在所有青年中加强宣传引导、进行个人自我分析,开展了全体青年与党政领导的座谈会等。

在具体实施中,基层团组织的一些经验做法体现以下特点。

1、注重规范性

许多单位团组织都制定了《职业生涯导航手册》,内容包括个人分析、目标设计、实施途径、访谈记录、所在部门与人事劳资部门的评价反馈等内容,通过手册按时规范的流转来实现个人、团组织、人事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确保导航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

2、注重科学性

烟印厂在去年初步探索的基础上,认真规划,注重追求活动的科学性,在实施导航过程中,借助咨询公司的力量对所有导航对象的性格类型与个人沟通风格进行了科学测试,为其下一阶段的职业生涯目标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3、注重广泛性

烟机公司团委在所有35周岁以下青年中发放意见征询表,了解青年参与导航活动的态度,在对青年的整体状况比较全面掌握的基础上选定重点对象。

4、注重针对性

许多单位团组织在导航对象的确立上都通过与相关部门协商沟通,结合单位实际,有重点、分层次地选择、确定。储运团委通过导航对象与师傅签定“带教协议书”,结合对象各自的工作特点,以项目带教的形式实施动态管理;三产管理部团支部针对新进大学生的特点,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具体的培养措施,在工作中体现出一定的成效。

(四)当前的导航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们总体感到,在企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团员青年对自身发展有新要求,对提高自身素质的渴望强烈,但对职业发展目标定位不清;青年对个人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关注,但联系企业较少,缺少明确的方向性和科学的规划性;青年希望团组织给予成才帮助,但认为团组织缺乏有效的育人载体。

1、青年对导航活动的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

一是职业规划意识不强,导致参与热情不高。长期以来一种被动发展的思想使青年简单地认为个人的发展完全有赖于组织的安排,个人规划的收效甚微,作用不大,而没有认识到“个人参与、科学规划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对职业理念不甚明确。

二是对职业生涯导航意义不明,导致产生误区。个别青年将职业生涯导航活动简单地等同于在组织中寻求岗位的变化、职位的升迁,反映出对导航过程的简单化理解,对导航结果的功利化认识。

三是对职业生涯导航活动信心不足,导致产生观望心态。这应引起我们对团组织本身的影响力和青年人对组织的信任度的反思,同时也更进一步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与有关职能协调,加大推进力度,取得实际效果。

2、“青年职业生涯导航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宣传上还不够深入,特别在逐层信息传递上出现偏差、断层,导致青年对职业生涯导航活动的目的、工作步骤不明,职业规划理念不清,存在一些思想上的误区。

二是青年导航活动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工作还在探索之中,机制上、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成熟的思考。尤其对导航对象选拔、培养、推荐的工作机制探究不够,未能将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没有形成一套清晰透明、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机制。

三是内外部的环境建设问题。一方面,青年对团组织的信心不足,导致参与热情不高;另一方面青年的热衷度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导致思想波动、顾虑重重。

四是存在一些工作上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导致青年对自身发展存在主客观的矛盾。一方面有良好的发展愿望,有着接受机遇与挑战的勇气和准备;另一方面,又无奈于现实的压力和困境,而更趋于现实心态。

五是与组织人事部门还没有实质上的沟通和衔接,很多工作仅局限于理念和设想,具体的实施、工作中的职能分工、团组织“拾遗补缺”的着力点等尚未明确。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信息沟通,明确自身职能

青年职业生涯导航活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不同行业单位的团员青年,更要依靠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的大力支持。而在这样一个由多方参与并长期运作的活动中,在一开始就明确各方的职能和定位,并做好充分必要的沟通是相当重要的。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氛围营造是基础,党政重视是保证,青年参与是关键,部门配合是重点”,团组织要在整合资源的同时,明确自身职能,才能产生整体效应和积极成果。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与组织人事部门的信息沟通,达成共识,把握他们在人力资源建设中的整体工作思路,进一步找准工作定位,发挥团组织的职能,将活动作为对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有益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盲目性和重复性。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职业生涯的设计对个人发展来说无疑是有益的。因此,在导航活动中应该把宣传重点突出为“职业生涯设计是一个人自己想要做的,是对自己的一种目标和要求。多学习本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在为将来打基础。”通过这次调研,我们看到个别团员青年对活动本质的认识还是有一定偏差的。由于各单位情况不同,做好、做实这项宣传,使正确的职业发展观扎根于行业内的广大青年心中还是需要做大量工作的,而且这项工作是长期的。

我们必须充分挖掘职业生涯设计对个人成长、成才的有利有益的因素,让青年真正认识到活动对于自身的意义,认识到受益人是本人。另外,我们也要注意职业生涯设计和最终获得职业上的成功并不存在必然联系,也就是说不能过分夸大职业生涯设计的作用,以免使团员青年走入误区。

(三)加强机制建设,切实发挥作用

机制建设是保证企业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我们要解决活动多、机制少的弊端,真正以“百年树人”的战略眼光,以服务青年根本利益的强烈责任感,紧紧依靠党的领导,依托行政和方方面面的支持,研究并形成一些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持久性的工作机制。例如工作轮换机制、岗位培训机制、竞争激励机制、人才举荐机制等。机制建设要超越团组织结构的束缚,融入企业管理的流程,进入企业的大循环,甚至是社会的大循环之中。机制建设要防止纸上谈兵,要走实践出真知的道路,使机制来源于实践和青年的愿望,并反作用于实践和青年成才,使广大青年真正从中受益。

(四)寻找有效载体,注重活动推广

导航活动有其长期性、动态性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树立成功典型是非常必要的,青年的成长历程中不可缺少先进榜样的示范和影响,我们要培育典型,提炼、总结出优秀青年人才成功的经验得失,采用青年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教育青年,使更多的青年从中解惑、受益,进而加速成长成才步伐。

同时我们也认为有成功案例固然好,可是一时没有也不必“拔苗助长”,人的成长需要过程,不是说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在一定条件下就一定能出成果,这项工作需要日积月累。我们还是应该将主要精力花在活动正确内涵的推广上。推广职业生涯设计的内涵应该像每年都召开“五四”大会一样,成为我们团内的一个固定活动。应该坚持这样的推广活动长抓不懈,抓出实效。

我们应该树立这样一种理念“活动不在于大,而要有切入点、有着眼点、有思想源”,活动要常办常新,通过时间和工作的积累来体现成果。通过开展职业生涯导航和职业生涯设计不仅要团结凝聚团员青年,更要树立团组织的良好形象。

(五)注重理论培训,体现规范科学

职业生涯设计是一门比较新兴的科学,这要求我们加强理论培训,了解职业生涯设计和管理的内涵,掌握职业生涯设计管理的方法和理念,加深理解认识,提高专业化、科学化程度。同时,理论本身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和充实,我们对它的认识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在培训上,我们要有重点、分层次地开展,在思想上、理论上形成共识,真正树立起理论先行的观念,充分发挥理论研究在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先导作用。

篇6:读《青年在职业的选择》有感

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旅游管理专业2班的刘洋。说句实话,我对这门课兴趣不大。而且我对于哲学,也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所以老师要我们写读后感,我也对那些书目中的哲学巨著没多大兴趣,最后考虑再三,决定选择这篇马克思中学毕业时的论文,因为其中所提到的,也是不久后我们要面临的问题——择业!

其实看完马克思先生的这篇文章后,我深表惭愧。先不说他在面对职业选择时考虑的思想深度,也不说他深入地考虑这件事时那年轻的年龄,光是第一眼看到这文章时,我就被它的文笔所折服。作为一个大学生,在荒废了这么久之后,让我凭以前的那点墨水是写不出来的。读着他那优美的文字,体会着文字里透出来的思想,我很难相信这是出自一个17岁的孩子的手中,想想17岁时候的我们,或许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骚年独自站在风中凌乱。

马克思在书中说:“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但是如果以我来说,扬言自己要为共同目标而劳动而努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而选择职业,在座的90%都会说句“呵呵。”当然,我也没有那么伟大,自身问题都解决不了还去谈什么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我们在选择职业时一定要充满热情,深切的热爱这份工作我们才想要去为之而努力。这正如马克思在文章里提到的“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只有对工作充满热情,在工作过程中才“始终不会情绪低落”。但是这又和如今我国的就业情况存在一些矛盾,在如今的中国,我们在毕业后能有一份稳定而又收入不错的工作,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奢求,如何再去选择一个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呢?所以现在很多人在毕业后择业时首先考虑的是待遇问题,这本是无可厚非,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十分明智的选择!所以,我们在毕业后择业问题上,一定要反复思量,选择一个兴趣与待遇的平衡点,一定不能为了待遇而去了那些自己本就不喜欢的岗位!

马克思在文章中分析了许多影响青年职业选择的因素,归纳起来为虚荣心、名利欲、幻想、情人、朋友、社会关系、体质和自身能力等。在他所谈论的这些因素中我想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说一些。首先是名利欲。马克思说:“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窍的人,理智已无法支配他,于是他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的欲念驱使他去的地方。”的确,大多数情况人很容易被情感上的名利欲望所迷惑、击垮。特别是在这个被认为是物欲横流的社会,在我们官场腐化的国情上。所看到利益的驱使,说通俗点就是为了挣钱。而我们在一些职业的选择上往往都是受到利益驱使的,根本没问过内心是否同意,这是否自己真正追求的崇高选择。因此做到在职业选择时先摆脱名利欲望再去考虑,成为能否做出正确最适合的选择的关键。此外,我们未来所从事的无不受到父母亲人的严重影响。在中国,望子成龙女成风、官本位等思想还在盛行,这将严重阻碍青年的职业选择。好像人生来的路怎走早已被父母亲人所安排好,自己别无选择。马克思在这一态度上并不鲜明,也许跟他那个时代那个社会背景有关。但我想说的是,若亲人所期望的道路完全符合自己的意愿,则你将肯定会幸运地走下去。若与你的心灵想法是背道而行的,那么建议你抗争,走自己的路做自己最想 做的事业。如此,到最后你才不会带着悔意,也将因你意愿为人类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毫无疑问,从现在看来,马克思是完全的根据他十七岁时的理想来做的。即使是最无耻的反马克思主义者也不能抹黑马克思这种无私而伟大的精神。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怎么来理解当时马克思的思想?当谈到选择职业时,一个人说首先要选自己喜欢的能给我带来激情的,再次就是自己身体能适应的,最后他说我要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努力。你会有什么反应?而且当这一切是从一个17岁的孩子口里说出时你又会是什么反应?如果是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大家估计可以理解,但这是在工业革命时代的欧洲,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时代,是当时的工人革命对他的影响吗?是当时的空想社会主义对他鼓舞还是家庭教育给他的启发?如果没弄懂这些,你就别想去理解马克思当时的想法。

上一篇:江苏省xx市xx村村庄建设整治实施方案下一篇:查血脂的注意事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