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学《礼记》有感

2024-04-24

浅学《礼记》有感(共4篇)

篇1:浅学《礼记》有感

浅学《礼记》有感

还记得孩童时代就经常听到那些耳熟能详的话“尊老爱幼”,“礼尚往来”“礼貌待人”等等。读罢《礼记》后才发现均出自《礼记》。《礼记》这部著作对我们在生活中处理人与人,甚至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应注意的礼仪都有着很大的帮助。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划,被世人成为“礼仪之邦”,从《礼记》中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从《礼记》中使我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它对规范我们的礼仪的作用。虽然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有着很大的差别,我们要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礼尚往来等,加以改造,这对于加强个人修养、协调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尊老敬贤,顾名思义,我们要尊敬老人,敬重有贤能的人。孟子说过:“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可以看出古代的这种传统礼仪,对于形成和谐的社会起着重要作用。老人们阅历深,见文广,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再加上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年轻人的照顾。在平日的生活中我们应该主动为老人让座,并且多帮助老人,位老人创造各种方便条件。然而现代社会上很多人对待老人的态度十分恶劣,更别说尊老。恳切的希望大家不要让中华民族这种优良传统的礼仪丧失。

礼貌待人是在任何一个文明社会都十分注重的。礼貌是人类社会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最基本道德,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礼貌待人具体来说,主要有两点:

(一)与人相处,为善当先。《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如果表面是哪个恭敬热忱,而内心虚伪,或者仅仅内心尊敬,而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也就是说,我们待人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而不是巧言令色或者是一味巴结。

(二)礼尚往来,也是礼貌待人很重要的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礼记》中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现代生活中,与人为善和礼尚往来仍是处理好人际交往的关键,也是待人最起码的礼貌。因此我们要学会以礼待人,《礼

记》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容仪有整是指一个人的仪表、仪态,它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容仪有整要求我们衣着容貌整洁,行为举止端庄,言语辞令得当„„容仪有整不仅反映的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向人传递着一个人对整个生活的内心态度。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做到一些基本的礼仪,如学会微笑,端正坐姿、行姿,注重个人的着装,讲究人与人之间的礼仪等等。

从个人修养来看,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艺术。因此,真正做到言行举止有礼仪规范对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因素。希望大家去看看《礼记》,多多感受老祖宗对礼的教诲,让人人懂礼、讲礼、用礼,使中华民族这个礼仪之邦真正做到“欲部穷于物,物不屈于物,二者相待而长。”从而构建文明社会的风气。

篇2:浅学《礼记》有感

1、【总言】

字数相等断句同,平仄相对词不松; 结构相称深选语,情真意联你成功。

A、【字数相等断句同】一副对联由上联和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里的字数也要求相等。B、【平仄相对】

偶数字处马蹄更,长联句脚平仄呈; 仄起平收勿乱脚,孤平连尾难遇逢。a、【偶数字处马蹄更】 例如:

卿迷细水千秋绿==== 我恋高山万世青

平仄平仄(仄起)仄平仄平(平收)

b、【正格全合式】:即上下联尾字符合马蹄韵,且上联以单仄结束(上仄起,下平收)。其上联句脚平仄规律如下: 每边二句:平仄 每边三句:平平仄 每边四句:仄平平仄 每边五句:仄仄平平仄 每边六句:平仄仄平平仄

这是最为常见的马蹄韵运用于多句联的上联句脚规律,其中,全合式偶数句者,是马蹄韵最标准的格式。

c、【脚】是指上联或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遵守上联仄收尾,下联平收尾,即上仄下平,违背了这个规律就是【乱脚】。比如:

九州迎圣火;====百载圆一梦

仄。仄

上下联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这就违背了上仄下平的规律,读起来很别扭,是因为乱脚,就不符合联律了。

d、【孤平】是指平脚句(下联)里,除最后一个字是平韵外,其它都是仄韵。上联的【孤仄】也不可取。例如:

上联:平平平平平平仄(孤仄)下联:仄仄仄仄仄仄平(孤平)

e、【三平尾】或【三仄尾】都是对联的大忌,在撰联时很容易被忽视,不管几言联,只要尾部【三连仄】或【三连平】都是语病。比如:

爆竹声声辞旧岁;==== 仄平平平平仄仄 梅花朵朵迎新春。平平仄仄平平平

【迎新春】三字都是平声,这就犯了三平尾。

你不觉得读起来很别扭吗?这也就是对联为什么要求联律,没律的句子就不能给人美感,没有昂扬顿错的节奏,就不能算对联了。

C、【词不松】

【词不松】就是词性相当。在汉语中,有两大词类,即【实词】和【虚词】。【实词】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六类。【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

首先是【实对实,虚对虚】规则,这是一个最为基本,含义也最宽泛的规则。某些情况下只需遵循这一点即可。

其次【词类对应】规则,即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大多数情况下应遵循此规则。再次是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

天文(日月风雨等);时令(年节朝夕等);地理(山风江河等); 官室(楼台门户等);草木(草木桃李等);飞禽(鸡鸟凤鹤等)等等。最后是【邻类对应】规则,即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如: 天文对时令;天文对地理;地理对宫室等等。例如:

卿迷细水千秋绿====我恋高山万世青 代动形名数名形 代动形名数名形 D、【结构相称】

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

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例如:我来)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例如:到家)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例如:红花)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例如:痴迷)如李白题湖南岳阳楼联: 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并列/偏正 【主谓句】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结构。其中,“水天”对“风月”皆为并列结构;“一色”对“无边”皆为偏正结构。但在词性相当的情况下,有些较为近似或较为特殊的句式结构,其要求可以适当放宽。

E、【深选语】就要求大家注意【炼字】和【炼意】。F、【情真】情真意切。

G、【意联】:意境相联。【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二、《对联九忌》2012.01.14

1、【总言】

一忌合掌二忌重,三忌失对欠平衡。四忌失替多留意,五为乱脚六孤平。七要切记三平尾,八忌上重下边轻。九忌初学用僻典,浅显易懂渐求精。

2、【简述】

A、【一忌合掌】

上下联意近,你我词义一; 短言多重复,合掌要隔离。比如:

五湖传喜讯;====四海送佳音。“五湖”与“四海”同指广阔的地域,“传”与“送”意思相似,“喜讯”与“佳音”更是同义词。这样的对联即便是其它方面再怎么好,读起来也让人觉得味同嚼蜡!就没意义了。

B、【二忌重】(chóng,重复)【重】是指不规则重字,有规则重字是巧联,无规则重字是病联。

例如:百鸟鸣春歌盛世;===一龙降世兆丰年。两个【世】不在同一个位置上,犯不规则重字,是病联。C、【三忌失对欠平衡】

在联语中,结构、词性等应该对应的地方没有对应上,就是【失对】。失对包括联内节奏失对、数词失对、叠词失对、词性失对等。例如:

奥运/精神/传/友谊;====名词/名词/动/名词 圣火/辉煌/映/和谐。名词/形容/动/名词

此联中用“辉煌”对“精神”属于词性失对,即形容词对名词。D、【四忌失替多留意】

失替也是语病的一种,在同一联(上联或下联)的词语中,平仄应给交替、有规律的出现才对。

上联的第二、第四、第六个字应是【仄、平、仄】或是【平、仄、平】; 下联的第二、第四、第六个字应是【平、仄、平】或是【仄、平、仄】。

如果不管上下联第二、第四、第六个字出现连续两平或两仄,就叫【失替】。E、【五为乱脚】

【脚】是指上联或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遵守上联仄收尾,下联平收尾,即上仄下平,违背了这个规律就是【乱脚】。比如:

九州迎圣火;====百载圆一梦。

仄 仄

上下联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这就违背了上仄下平的规律,读起来很别扭,是因为乱脚,就不符合联律了。F、【六孤平】

【孤平】是指平脚句(下联)里,除最后一个字是平韵外,其它都是仄韵。上联的【孤仄】也不可取。例如:

上联:平平平平平平仄(孤仄)下联:仄仄仄仄仄仄平(孤平)G、【七要切记三平尾】

【三平尾】或【三仄尾】都是对联的大忌,在撰联时很容易被忽视,不管几言联,只要尾部【三连仄】或【三连平】都是语病。

比如: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朵朵迎新春。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迎新春】三字都是平声,这就犯了三平尾。你不觉得读起来很别扭吗?这也就是对联为什么要求联律,没律的句子就不能给人美感,没有昂扬顿错的节奏,就不能算对联了。

H、【八忌上重下边轻】

我们知道,一副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如果上联写得气势强盛(重),而下联写得气势软弱(轻),就会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这就叫【上重下轻】,上重下轻也是对联的病症之一。

比如:听铁马声声关山入梦;====看银钩笔笔书画萦心。

此联立意很好,可以用“银钩笔笔”对“铁马声声”,“书画萦心”对“关山入梦”气势上就大大减弱,明显的气势不足,有损整个联的美感。如果上联的气势很低,用下联来补倒是可行的。比如:南邦庙死个和尚;====西笃国多一如来。上联就没一点气势,如果下联不能补上,就很尴尬。I、【九忌初学用僻典,浅显易懂渐求精。】

对联用典会增加对联的可观性,是对联显得更高雅。但是若用僻典,让人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就不好了,你不能每人都去解释一遍吧?特别是对初学者,一定要弄清所用典故的来龙去脉,不然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对于对联爱好者来说,只要认真避免以上九忌,就不愁对不出好的对联!

《诗律里的平仄简述》

大家只要注意这两点格律要求(【押韵】+【平仄】),写出来的绝句就是【律绝】了。离【律诗】仅有一步之遥——【对仗】。下面,【生有】先跟大家讲讲【格律】的简要定义

1、格——格式,样式。包括: A、绝句(四句诗); B、律诗(八句诗);

C、排律(长律,八句以上的诗歌)。注意:只有符合格律要求(押韵、平仄和对仗)后的诗歌才可以称为律诗和排律。

2、律——规矩,要求。包括:

A、字数(五言——每句五个字;七言——每句七个字); B、平仄; C、押韵; D、对仗。

【格】与【律】两者结合就可以定义诗歌了。例如: 五绝——五言绝句,七绝——七言绝句; 五律——五言律诗,七律——七言律诗;

3、古体诗与近体诗。

A、凡是符合格律要求的五言诗或七言诗都叫做【近体诗】(格律诗); B、凡是不符合格律要求的五言诗或七言诗都是【古体诗】。C、凡是符合格律要求(既押平声韵又注意平仄)的五言绝句或七言绝句叫做【律绝】;

D、凡是不符合格律要求(虽押韵但是没有注意平仄)的五言绝句或七言绝句叫做【古绝】

注意:在这里所说的【格律要求】更加侧重于【律】(规矩和要求)这一方面,即是:平仄,押韵和对仗。

以普通话与《中华新韵》为依据,在诗句中【平仄不管】,【相应句末押平声韵】的【古绝】。

4、本感悟以现今的普通话和《中华新韵》为依据,下同。好了,格律简介讲完。

下面,【生有】讲讲诗律里的平仄

1、什么是平仄?什么是马蹄韵? A、《平仄简述》

一二为平三四仄,246字马蹄间; 基本句式多记住,对粘注意顺手拈。孤平不犯尾不连,相应字处拗救篇; 若能做到随心意,平仄要点你懂全。

例如:家(1,普通话里第一声调——阴平);

夹(2,普通话里第二声调——阳平); 假(3,普通话里第三声调——上声); 嫁(4,普通话里第四声调——去声)。上面是【生有】的平仄感悟总口诀,详细如下: 一二为平三四仄,——什么是平仄

246字马蹄间;——本句平仄马蹄相更 基本句式多记住,——平仄正格样式 对粘注意顺手拈。——平仄的相对与相粘

孤平不犯尾不连,相应字处拗救篇;——平仄的拗救 若能做到随心意,平仄要点你懂全。——废话。呵呵!

B、„„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就是【马蹄韵】。【要求】:

a、五言诗中24字的平仄马蹄相更; b、七言诗中246字的平仄马蹄相更。例如:

12345字

平平仄仄平(24字的平仄马蹄相更); 1234567字

仄仄平平仄仄平(246字的平仄马蹄相更)。【诀窍】:

偶字不相更,本句【失替】呈。要求:本句的平仄马蹄相更。

注意:马蹄韵有一句记忆口诀:马蹄双声改,平仄接连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了。

变化一下„„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也是马蹄韵。要诀:只要【平仄两两相更】就是马蹄韵了,记住!

2、什么是平仄的正格样式?正格样式有哪些? A、【五言正格样式】:平仄双更改,马蹄韵律生; 后加不同韵,前方伴同声。

例如:仄仄平平+仄(马蹄后加仄)

平平仄仄+平(马蹄后加平)后加不同韵;

平+平平仄仄(马蹄前同平)

仄+仄仄平平(马蹄前同仄)前方伴同声。

其中+号是不存在的,只是为了方便大家记忆而特意写出来的。即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可以看作是一首律绝的平仄简表(首句:仄起仄收)B、【七言正格样式】: 前添双异声,后随五言跟;平仄细变化,造就七言身。例如: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马蹄后加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马蹄后加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马蹄前同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马蹄前同仄)前添双异声,后随五言跟。【诀窍】:

在前面添加的【双异声】与4字的平仄相反。

可见,只要五绝的平仄正格样式记住了,七绝的也记住了。只要在前面添加与第二个字(原来五言的第二个字)平仄相反的【双异声】即可。例如: 五绝:平平仄仄平

七绝:仄仄+平平仄仄平五绝:仄仄平平仄

七绝:平平+仄仄平平仄 五绝:平平平仄仄

七绝:仄仄+平平平仄仄 五绝:仄仄仄平平

七绝: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绝平仄正格样式同样也以以一首七绝平仄简表来记忆: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首句:平起仄收)C、正格样式的一些小特点。【五言正格样式】: 12345字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特点】:

a、首字都以【平】声起;b、24字的平仄也一样; c、但是尾字的平仄相反。12345字

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特点】:

a、首字都以【仄】声起; b、24字的平仄也一样; c、但是尾字的平仄相反。【七言正格样式】: 1234567字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特点】:

a、首字都以【仄】声起;b、246字的平仄也一样; c、但是尾字的平仄相反。1234567字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特点】:

a、首字都以【平】声起;b、246字的平仄也一样; c、但是尾字的平仄相反。

3、什么是平仄的相对与相粘?如何相对?如何相粘? 下面以七言绝句为例:

12 34567字

第1句:平平仄仄平平仄,(出句)第2句:仄仄平平仄仄平;(对句)第3句:仄仄平平平仄仄,(出句)第4句:平平仄仄仄平平。(对句)【对粘诀窍】:

A、各句246字的平仄马蹄相更;

B、同联奇偶句(12句,34句)中246字的平仄相对(平仄不同);

C、上联对句(偶句:2句)与下联出句(奇句:3句)中246字的平仄相粘(平仄相同)。

需要注意几点:

1、本句马蹄更。上面已经讲过了。

2、同联才相对,相对位置是246字(偶字)。

3、上下两联的邻句相粘,相粘的位置也是246字(偶字)。这里有一句诗律常见术语——【246分明】。就是这样的意思:

1、246字本句马蹄相更;

2、246字同联奇偶句相对;

3、246字邻联偶奇句相粘。

好了,现在举例说明平仄的相对与相粘。以五绝为例:

1句:平平仄仄平(随意的,其他四句也可以当首句)(要求写出2句:24字马蹄更,平仄相对。)

1句:平平仄仄平

2句:仄仄平平仄(这样可以了吧?这是完全的出对句246字相对?)但是有问题——押韵错了,所以不能用这个正格样式。哪错了?根据押韵规则,押韵应该是: 1句:平2句:平3句:仄 4句:平

所以押韵错了——因为此时首句押韵(1句押韵),偶句必须押韵(不能改仄声)。1句:平平仄仄平

2句:仄仄平平平(这样可以了吧?24字平仄相对,末尾用平声?)呵呵,也错了。犯了拗救里的——【三平尾】。正确的应该是: 1句:平平仄仄平2句:仄仄仄平平

【平仄相对】就是这样排除选择的:

1、246字相对与否?

2、是否没有押平声韵?(因为偶句必须押平声韵)

3、稍作更改。诀窍就是这些。【平仄相对】讲完!首先补充一点:

平仄相对——平仄相反平仄相粘——平仄一样

(要求写出3句:24字马蹄更,平仄相粘。)1句:平平仄仄平2句:仄仄仄平平

3句:仄仄仄平平(23句完全一样,应该平仄一样了吧?)

其实也是不对的,要注意末尾字的平仄声。按照押韵,3句应该用仄声。正确是:

1句:平平仄仄平2句:仄仄仄平平3句:仄仄平平仄

【平仄相粘】就是这样排除选择的:

1、246字相粘与否?

2、是否注意用仄声?(根据押韵规则,3句必须用仄声)

3、稍作更改 诀窍就是这些。全部四句就是: 1句:平平仄仄平2句:仄仄仄平平3句:仄仄平平仄 4句:平平仄仄平

下面举出所有的【五绝正格样式简表】。1、(首句: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首句: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首句: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4、(首句: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绝的就在前面加【双异声】,例如: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下面举出所有的【七绝正格样式简表】。1、(首句: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2、(首句: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3、(首句: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4、(首句: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注意:讲平仄,就是在理论探讨。

现实的诗句平仄选用,【生有】有更加实用的方法,但是要在讲完以后再讲。

4、什么是平仄的拗救?拗救有哪些?如何拗救?为什么? 拗——诗句中的平仄使用错误了;

救——通过修改本句或对句的平仄来补救。例如: a、本句自救——【孤平】和【三连尾】; b、对句补救——【大拗】。A、【孤平不犯】

五七正格仄平尾,13字处改仄声; 五言3字七5改,用平自救韵律呈。例如:【孤平】

五言正格仄平尾:平平仄仄平1字用仄孤平生:仄平仄仄平本句3字平声替:仄平平仄平孤平自救韵律呈。

七言正格仄平尾:仄仄平平仄仄平3字用仄孤平生:仄仄仄平仄仄平本句5字平声替:仄仄仄平平仄平孤平自救韵律呈。【补救诀窍】:

a、只有【仄平尾】的诗句才犯【孤平】; b、五言3字改,七言5更声。什么叫【仄平尾】?就是: 五言:平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即末尾两字是【仄平】。

只要死记这两个正格样式就好了,其他的不用考虑。B、【尾不连】

句末三字平仄选,连平连仄声难更; 五言3字七5改,有平有仄韵律呈。例如:【连平】

五言三平尾:仄仄平平平3处用仄更:仄仄仄平平七言三平尾:平平仄仄平平平5处用仄更:平平仄仄仄平平例如:【连仄】

五言三仄尾:平平仄仄仄 3处用平更:平平平仄仄 七言三仄尾:仄仄平平仄仄仄 5处用平更:仄仄平平平仄仄

【补救诀窍】:

a、只在尾部三字(五言345字,七言567字)处更改平仄;(因为犯了【三连尾】)

b、偶字(五言4字,七言6字)不能改;(因为【246分明】)

c、五言5不改,七言7不更;

(因为尾字一般要考虑是否押韵,不能改)d、所以只能是【五言3字改,七言5更声】。C、【大拗对救】

五言4字七言6,平仄尾句变仄声; 对句35用平韵,大拗对救韵律呈。例如:【大拗】

五言正格平仄尾:(出句)仄仄平平仄,(对句)平平仄仄平4字用仄大拗生:(出句)仄仄平仄仄,对句3字平声替:(对句)平平平仄平大拗对救韵律呈。

七言正格平仄尾:(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6字用仄大拗生:(出句)平平仄仄平仄仄,对句5字平声替:(对句)仄仄平平平仄平

大拗对救韵律呈。【补救诀窍】:

a、只有【平仄尾】的诗句才犯【大拗】; b、大拗一般在对句来补救;

c、对句【五言3字改,七言5更声】。【拗救诀窍】:

五言3字改,七言5更声; 本句先替换,大拗对救呈。

好了,诗律里的平仄规律讲完,现在讲讲在实际使用时(写律绝时)的平仄与押韵方法。

《生有律绝速成法》

二四六字马蹄更,——本句平仄246字处马蹄相更

相应句末押平声;——首句可押可不押,偶句必须押平声韵 对粘留心句凝炼,——246字的平仄相对与相粘

情真意美律绝呈。——感情真切,意境唯美(生有认为的【律绝】意境要求)

【生有随言】与《中华新韵》押韵法

【随言】涉及的格律不多,就一点:押韵。

所以,今天主要讲【押韵】——《中华新韵》的押韵法。【随言】,就是随心而言的意思。

如果要在格律里找相对应的位置,就是押新韵的古绝。用韵——《中华新韵》; 句数——4句,绝句; 字数——5字或7字;

需要格律——少量平仄+相应句末押平声韵。需要用到的平仄要点

什么是平仄?(以普通话和新韵为依据,下同。)【12为平34仄】

家1——阴平,夹2——阳平,均是平声;

假3——上声,嫁4——去声,均是仄声。(【仄】就是【不平】的意思)在【随言】里,需要用到的平仄要求就是:押韵时必须押平声韵。好了,平仄要点讲完。

以下,专门说说押新韵时的【生有】感悟。先说说【押韵】的概念

押韵是构成一首诗歌的主要因素,不论是古体诗或近体诗,都要求押韵,没有韵就不能成诗。

所谓【押韵】,就是在诗词中某一部分句子的末尾一字要用同一个韵的字,使诗歌具备音乐感,读起来既顺口,又悦耳动听,借以增加诗的艺术感染力。

同韵的字在一首诗中用于某一部分句子的末尾,就叫做【韵脚】。又因为押韵的字都在句子的末尾,所以又称【韵角】。

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总结如下:首句可押可不押,偶句必押平声韵。这里要大家注意几点:

1、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2、偶句必须押韵;

3、押韵时必须押平声韵。

所以【随言】押韵必须完全符合以上的押韵要求!以绝句为例,具体的句末选声有两种: 1句:仄 2句:平3句:仄 4句:平

首句不押韵。或是: 1句:平2句:平3句:仄 4句:平首句押韵

好了,以下主要讲《中华新韵》

中华诗词学会《21世纪初期中华诗词发展纲要》指出:“为促进声韵改革和推行新声新韵,很有必要组织学者、专家尽快编出新韵书。新韵书可先出简本,以应急需,然后在简本试行的基础上再出繁本。”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孙轶青在今年8月第十七届中华诗词研讨会及9月中华诗词学会浏阳工作会议的主题报告中指出:“《21世纪中华诗词发展纲要》提出以普通话作基础,实行声韵改革。这是从语言发展现状出发,获得最大诗词效果,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必要措施。《中华诗词》杂志去年公布了两种声韵改革简表,一边试行,一边听取意见,准备经过认真研究,综合为一种试行简表。” 据此,《中华诗词》编辑部组织力量,对去年公布的两种简表以及诗词界传用的

几种简表,进行了分析、研究、比较和归纳,征求了一些诗词作者的意见,经过集体讨论,整理出了《中华新韵(14韵)简表》(以下简称《简表》)。在此基础上,又邀请全国著名语言学家、音韵学家专门进行座谈,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参考和借鉴了现代音韵学家对普通话音韵的研究成果。

——转摘而来,其中时间均在2005年5月以前,因为《中华新韵》在2005年5月颁布。

从上面的资料可以知道几点:

1、新韵以现行的普通话为准,所以,只要大家基本了解掌握普通话和拼音基础知识,学习起来很快。

2、新韵的颁布时间——2005年5月。好了,下面讲新韵的押韵法

1、什么是押韵?押什么韵?什么是介韵?什么是主韵? A、《中华新韵》押韵法

相应句末平声选,一韵到底不变更; iuü 韵先不顾,全凭主韵押韵呈。其中要注意几点:

1、相应句末——首句和偶句;

2、必须押平声韵;

3、中间不能换韵;

4、iuü韵——介韵;

5、主要看主韵来区别韵类。B、【押韵诀窍】:

a、格律诗只押【平】声韵,不押【仄】声韵; b、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c、偶数诗句必须押韵; d、押韵时主韵不能更改。基本上与注意点一致。C、介韵和主韵举例: 【有介韵的】: 家(jia):

j——声母,可以不管;

i——介韵,因为后面还有主韵,可以不管; a——主韵,要押韵。【无介韵的】: 鸡(ji):

j——声母,可以不管;

i——主韵,因为后面已经没有别的韵母,要押韵。这里要注意一点:【iuü韵先不顾】

【先不顾】——

1、不是不管;

2、先放一边。不是不管——要先看,看了就不是【不管】了;

先放一边——看到后,先放一边,看后面还有没有别的韵母。注意【单韵母】和【复合韵母】。例如: 【家(jia)】和【秋(qiu)】不同。【家(jia)】:

j——声母 i——介韵 a——主韵 【秋(qiu)】:

q——声母 iu——复合韵母

2、《中华新韵》14韵部简表及其记忆方法。《中华新韵》14韵部简表(按韵母次序排列)----01、【麻】:a,ia,ua。02、【波】:o,e,uo。03、【皆】:ie,üe。04、【齐】:i,er,ü。05、【姑】:u。

06、【开】:ai,uai。07、【微】:ei,ui(uei)。08、【豪】:ao,iao。09、【尤】:ou,iu(iou)。

10、【寒】:an,ian,uan,üan。

11、【文】:en,in(ien),un(uen),ün(üen)。

12、【唐】:ang,iang,uang。

13、【庚】:eng,ing(ieng),ong(ueng),iong(iueng)。

14、【支】:zhi,chi,shi,ri,zi,ci,si。(整体认读音节)【记忆诀窍】:

A、主韵一样的,在前面加iuü韵后都算是同一类的韵。例如: 01、【麻】:a,ia,ua。03、【皆】:ie,üe。05、【姑】:u。

06、【开】:ai,uai。07、【微】:ei,ui(uei)。08、【豪】:ao,iao。09、【尤】:ou,iu(iou)。

10、【寒】:an,ian,uan,üan。

11、【文】:en,in(ien),un(uen),ün(üen)。

12、【唐】:ang,iang,uang。

13、【庚】:eng,ing(ieng),ong(ueng),iong(iueng)。

其中,()里的是该韵母的发音方法;此时,大家只要记住【主韵】就行了; 【iuü韵先不顾,全凭主韵押韵呈。】 ——在主韵前加介韵的都属于同一韵部。所以,大部分的新韵韵部都可以这样记住了!在这里要注意几点:

07、【微】:ei,ui(uei)。09、【尤】:ou,iu(iou)。

11、【文】:en,in(ien),un(uen),ün(üen)。

13、【庚】:eng,ing(ieng),ong(ueng),iong(iueng)。记住()里的内容(发音方法)就记住了。前鼻韵和后鼻韵不同韵。

例如:an和ang,en和eng属于不同的韵部,记住!完全与拼音挂钩就好了!

B、都是【整体认读音节】的自成一类;例如:

14、【支】:zhi,chi,shi,ri,zi,ci,si。(整体认读音节)在这里要注意几点:

1、都是整体认读音节;

2、其中的i可以当做不存在,即是无韵母。例如:【迷(mi)】和【知(zhi)】 【迷(mi)】的韵部是: 04、【齐】:i,er,ü。【知(zhi)】的韵部是:

14、【支】:zhi,chi,shi,ri,zi,ci,si。(整体认读音节)韵部完全不同,注意!

C、死记特殊的混合韵类(只有两类)。例如: 02、【波】:o,e,uo。04、【齐】:i,er,ü。这里可以有一个记忆诀窍:

特殊两类基本上是单韵母——o,e和i,ü。只是多了er,容易记吧!

好了,记忆诀窍基本上就是三点:

A、主韵一样的,在前面加iuü韵后都算是同一类的韵。B、都是【整体认读音节】的自成一类。C、死记特殊的混合韵类(只有两类)。记住!

3、怎样押韵? 【有介韵的】: 家(jia):

A、j——声母,可以不管;

B、i——介韵,因为后面还有主韵,可以不管; C、a——主韵,要押韵;

D、在韵表里查找韵类——01、【麻】:a,ia,ua。【无介韵的】: 鸡(ji):

A、j——声母,可以不管;

B、i——主韵,因为后面已经没有别的韵母,要押韵。C、在韵表里查找韵类——04、【齐】:i,er,ü。好了,新韵的押韵,生有已经讲完。最后,讲讲【随言】

【随言】——就是押新韵的绝句。这里要注意几点:

1、【随言】是绝句,4句诗歌,可以是五言,也可以是七言;

2、选用的韵表——《中华新韵》,不是以前的《平水韵》。

篇3:读《礼记。中庸》有感

会昌小学 五(7)班余佳韵

中国是个千年古国。世界上四大古国中唯一存在时间最长、文化传承没有隔断的国家。古代文化的代表作也数不胜数:《论语》、《大学》、《中庸》……可谓是夫源远者流长,根生者枝茂!

《礼记·中庸》是一部儒学家经典书,它在经学书中的地位早有定论。《礼记》是西汉武宣时代礼学家戴圣编定的四十九篇本,是先秦儒学家学术论文汇编,非一人一时所著。

这部书中,有一句话令我回味无穷: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正是如此,也确实不错。明代的“土木之变”后,明朝皇帝明英宗被俘虏,群龙无首,整个北京城上空弥漫着恐怖的氛围,许多大臣都要迁都以躲避即将到来的灾难。这时,于谦站了出来,说:“我们不该丢下京城,我们要齐心保卫北京城!”于是,于谦就着手整治军队、收敛败军、招募民兵、打造器械盔甲、聚集兵粮……在于谦有条不紊的指挥与准备下,军队士气上升,兵粮充足,北京城城防加固,做好了一切必要的准备后,主动出击,打败了瓦刺军,一雪前耻!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文中在大臣们提出迁都的建议之后,于谦站出来反对,也细心的准备好了一切,最终打败了敌人。恰恰相反,于谦虽然站出来反对了,但是没有准备行动,纸上谈兵,那么明朝的后果是什么呢?所以,准备是多么的重要,如果准备不当,有可能一个整体的命运会被你摧毁。比如,在一次接力赛中,你的队友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可是到你那里的时候,因为你没有准备好,给大家拖了后腿。这时你会都么得懊悔啊!大家的努力就这样毁于一旦,留在自己心中的却只是后悔!而你有可能会想:如果我准备好了,结局是否会被逆转?那我收获的不是满满的自豪和喜悦吗?所以,准备是多么的重要啊!

有一次的期中考试期间,我明明知道了要考试,可是心里就想:这些考试的基本题目我都掌握好了,不用复习也可以,作文也写的挺好的,不用再度去复习,反正考的都是书上的,而且只要我用上好词好句、把开头和结尾写好就可以了,也不用再去看作文书,至于数学嘛,只要细心不要把题目算错,把公式背好,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英语只要背就行了,不要太复杂。心里想着这些,我就拿起一本漫画书看了起来,一连好几天的都是这样。直到期中考试那天,题目才让我大吃一惊,有些题都没接触过,怎么做啊!我心里想:管他三七二十一,随便填个自己觉得可靠的答案就行了。做完了艰难的第一题后,作文可是也让我吃惊,是一个根本没有写过的,我心里就慌了,只好跟着要求胡乱写了一通。最后发下试卷来,才发现自己并不是预料中的那么好。我非常后悔,真希望时间倒流啊!可惜,一切都挽救不回来了,都怪我没有准备好!

我反复的去琢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真谛,才发现,其实只要你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再去努力奋斗,成功保准是十拿九稳!

篇4:读《礼记·大学》高中生有感

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段话闲暇之余,游弋其间,细细品读。感悟人生,于物欲横流、亲情疏远、道德偏失之今日,不失为国人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立功立业的一剂良方猛药。借老师的安排,重拾四书之《大学》,于自身之修养是一次很好的锤炼。《大学》为四书之一,作者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宋朝的朱熹把《大学》的原文进行了重新编排,分为经和传。经是曾子记录的孔子的原话,传是曾子学生记录下来的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开篇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个纲目,然后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方面阐述了实现三纲目的途径。通篇文辞简约,条理清晰,内涵深刻,对我们如何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立功立业等问题都具有深刻而实用的指导好处。

在《大学》中阐述的八个方面中,我对于诚意感受颇深。升入大学,我应对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我迷茫彷徨,我不知所措。而那时我就告诉自己:不用害怕,以诚意待人就好,做最真实的自己。在大学里,我做的每一件事情基本都是以诚心诚意之心。怀着诚意之心我交到一群好朋友。诚意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厚;诚意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是美丽;诚意是鲜花,送之人手有余香。一颗孤独的心需要爱的滋润;一颗冰冷的心需要友谊的温暖;一颗绝望的心需要力量的托慰;一颗苍白的心需要真诚的帮忙;一颗充满戒备关掉的门多么需要诚意这把钥匙打开呀!诚意让我拥有很多。读完《大学》后,我更坚信诚意会让我在人生道路上更加成功。

在书中看到这一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成就一番事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这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然而,市场经济发展到这天,急功近利的浮躁和难以言状的焦虑,成为了我们这个转型社会的突出表现,终日思索成功要诀而不得其门,于是就抱怨这抱怨那的,丝毫不审视自己。也就是说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定位,明确一个跃之能及的志向目标,持续一颗平常心,做事思虑周详,坚持做人做事善始善终的要求。而不是好高骛远,心浮气躁,半途而废,不断努力去探索去钻研,从而认识那个最真实的自己,不断努力,便能使自己更加优秀,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只有自己去努力,坚持,沉下心去拼,那属于你的就不会错过。(莫青凤)

上一篇:“普九”提高水平自检报告下一篇:他了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