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1《沁园春长沙》原创优质课教案

2024-04-09

高一语文必修1《沁园春长沙》原创优质课教案(精选7篇)

篇1:高一语文必修1《沁园春长沙》原创优质课教案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是高中生了,在之前的学习中,都应该积累了很多诗词名句,那老师想请大家在记忆中搜寻一下,你学习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诗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以上这些描写秋天的诗词有什么特点?

这些诗词中的秋天都是悲伤的,萧瑟的,凄凉的,所以有一句话叫做“自古文人多悲秋”,我国古代文人笔下的秋天大多充满了悲情色彩,但是,近代却有一位伟人反其道而行之,赋予了秋天别具一格的意味,这位伟人就是革命领袖毛泽东,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作品《沁园春·长沙》,看看毛主席笔下的秋天是什么样的。

二、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湖南、湖北、广东等地的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就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同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长沙是毛泽东早年生活、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毛泽东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心潮起伏,浮想联翩,于是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大家注意“气势磅礴”这个词,其实这一个词就概括了《沁园春·长沙》的一大特点,那么我们读的时候就要把这种气势读出来,老师这里有一段朗诵的录音,大家仔细听一听,怎么把这种气势读出来。

三、播放录音,大家听完录音之后又什么收获啊,怎样才能读出气势磅礴来?语速要快要慢?语调要高要低?声音要大声还是小声?好,那现在就请大家来读一读,读出气势磅礴的感觉来。

四、大家读的非常好啊,好,现在我们就正式开始对整首词进行鉴赏分析,我们先看到前三句,这三句包含了哪些信息?

明确:寒秋——时间 橘子洲头——地点 独立——人物,只有作者一个人 这三句开头给出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在寒秋,作者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缓缓向北流去。大家能给这三句所描写的画面拟一个小标题吗?独立寒秋图

五、那么,作者在橘子洲头看到了什么景象呢?我们接着往下看,第四句开头是一个“看”字,这个“看”字统领了哪几句?

明确:从“万山红遍”到“万类霜天竞自由”。

六、这几句就是描写作者在橘子洲头看到的景象,我们来看一看,作者是怎样来描写这番景象的。在分析之前,我要跟大家介绍一个文学名词“意象”,大家知道这个吗?

“意象”的“意”指的是创作主体的主观思想感情,“象”指的是作为创作客体的客观物象。意象就是作者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是融注了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作者写他在橘子洲头看到的景色就采用了很多意象来写,大家能找出这些意象吗? 明确:山、林、江、舸、鹰、鱼。

七、作者是如何来描写这些意象的?抓住具有表现力的字词。提示:抓住意象搭配的动词、形容词或副词。

明确:万 → 山之多 遍 → 红之广

层 → 林之密 尽 → 染之透(化静为动,写出了变红的动态过程)漫 → 水之满,江水满溢之状 透 → 水之清,江水碧绿清澈之状 百——船之多 争 → 争先恐后、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击 → 有力度,雄鹰矫健翱翔 翔 → 形容鸟,鱼在水中游动轻自如

八、作者在描写这些景象的时候,采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 远眺: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静、远)近观:漫江碧透(静)百舸争流(动)仰视:鹰击长空(动)俯视:鱼翔浅底(动)红、碧 两种相对的颜色,对比鲜明

总结:远近结合、俯仰相间、动静交错、对比鲜明

九、“万类霜天竞自由”是什么句?

明确:总结句,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着。

十、上片最后三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提示:从情感表达和内容结构两方面来分析。哪位同学能把这三句翻译一下,结合下面的注释。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我要问:这旷远迷茫的大地,谁能来主宰盛衰兴废?

结合写作背景,这里说的是谁来主宰大地的盛衰兴废,实际上是指国家的盛衰兴废,或者说革命的领导权应该由谁来掌握,当时的毛泽东能发出这样的感慨,正是表现了他的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这是情感表达方面的作用。内容结构上是承上启下,承的是上文对大自然秋景的描写,启的是下文对豪情壮志的抒发。

十一、最后大家看一下,作者描绘的从“看万山红遍”到“谁主沉浮”这一段可以拟一个什么标题? 明确:湘江秋景图

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上阙,在上阙的结尾,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那作者有回答这个问题吗?我们一起来看下阙。

二、下阙大家首先来看第二句“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中的“忆”字,大家认为“忆”这个字在这里有什么作用?提示:结合上阙中“看”的作用分析。明确:1.与开头“独立寒秋”遥相呼应。2.由景入情,开始回忆,领起下面七句。

三、接下来的七句,从“恰同学少年”到“粪土当年万户侯”,哪位同学能来翻译一下,结合下面的注释?

明确: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采才华正盛,大家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

四、这些就是作者在少年时和同学们一起做的事,那你们能从这些事中感受到作者和他的同学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吗?

明确:蔑视权贵,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世界,创造新天地的革命情怀和战斗精神。

五、从“携来百侣曾游”到“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段内容能拟一个小标题吗? 明确:峥嵘岁月图。

六、最后三句,谁能来翻译一下?

明确:大家是否记得,当年我们到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驶而来的船?

七、这三句仅仅是在回忆当年作者和同学在江里游泳的场景吗?有没有什么更深层的含义? 明确:最后三句以设问结尾,运用象征手法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同学们正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到革命风浪中,激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任,表达了革命青年立誓振兴中华的英雄豪情。

八、这三句能拟一个小标题吗? 明确:中流击水图。

九、通过这首词,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提示:词作表现词人形象,可实写也可虚写,实写即直接刻画,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虚写则通过描写景物、事件、情感等来表现词人形象。上阙是实写还是虚写?实写的话具体是什么描写?圈出几个动词 明确:独立——词人高大鲜明的形象。

看——表现词人高瞻远瞩,具有洞察一切的深邃的政治眼光,在生机盎然、色彩斑斓的大自然面前,词人发出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赞叹,充满着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和对美好前景的无限憧憬。

怅、问——表明词人对革命前途的深切关注和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总结:上阙表现了一个勇于以天下为己任、具有非凡气魄的革命者形象。

下阙是实写还是虚写?通过什么来表现的?

明确:以“忆”字总起,点明下阙都是“忆往昔”的内容。词人高度凝练地概括了这一段难忘的岁月,再现了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第一代革命者的群体形象。这里无一处写词人自己,而词人的身影却又随处可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正表现了词人早年的革命气魄和精神。

十、赏析作品艺术特色

明确:1.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上片写景,景中含情。主要描写湘江秋景,但在最后三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又抒发了作者的志向。下片抒情,但在抒情中也有写景和叙事,如“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就是在写“同学少年”的特点和赞美他们的才华与斗争精神后描绘出来的。2.巧妙对比,形象鲜明。

“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颜色对比

“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动作对比 “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明比 “万类霜天竞自由”与被压迫的人民——暗比 3.用词精当,语言生动。这篇课文我们就学到这里,大家有发现了毛泽东笔下的秋天和其他的文人墨客笔下的秋天有什么不同了吗?毛泽东笔下的秋天是充满着昂扬向上的,积极乐观的精神的,事实上,毛泽东的很多诗词作品都是这种风格的,豪迈大气,斗志昂扬,课后练习这里就有三首,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十一、拓展延伸

欣赏毛泽东诗词和书法作品 《采桑子·重阳》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故称九月初九为重阳节。1929年10月11日就是重阳节。这年5、6月间,红四军攻占龙岩,蒋介石组织兵力会剿红军,红四军主力配合当地游击战争,9月21日,攻占上杭,击败敌人的会剿。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他深入上杭、永定的农村,一面养病,一面领导地方土地革命斗争。这年10月11日,毛泽东来到上杭,这时的闽西山区,黄色的野菊花竞相开放,毛泽东面对怒放的野菊花吟成了这首词。《七律·长征》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浪淘沙·北戴河》

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实力增强,农村的合作化运动以有较大的进展,对工商业的改造也开始着手,建设一个工业化的强国的伟大目标也开始提出。以上就是这首词的写作背景。1954年夏毛泽东到北戴河住过一些日子,在此填了这首词。词中描绘了北戴河壮阔的场景和渔民出海的情形,怀古思今,热情地歌颂了新时代的新生活。

篇2:高一语文必修1《沁园春长沙》原创优质课教案

二、介绍作者

三、介绍背景《导学》知背景

四、检查预习《导学》基础知识

五、找出文眼

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六、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是一篇叙事性散文,他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有开端、发展、结局和尾声,请大家再次阅读这篇文章看看文章哪些内容是开端,哪些内容又是发展、结局和尾声。同时,分析作者在每一部分的情感变化。

二、划分结构,分析作者情感变化开端(1)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发展(2-5)作者与狗亲密接触悲伤欢乐高潮(6-8)不知如何安排包弟结局(9)为平安而送走包弟忧虑轻松尾声(10-13)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沉重

七、作者为什么要先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从结构、内容和写作效果上分析

三、作者为什么要先写艺术家和狗的故事?1)结构上:是为引出下文话题,起着铺垫的作用。2)内容上: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形成“群像”效果,反映那个时代人和人的关系竟不如狗对人的信任,深化了主题。3)写作效果上: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是一种“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

八、读2-5段,划出描写包弟的相关语句,概括包弟特点。

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可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突出其特点,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时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又是侧面描写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正面描写:第2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

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

侧面描写:第3自然段写由起女士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

第5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明确: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五、作者突出包弟的这些特点,有何用意?a.包弟越聪明可爱,有情义通人性,一家人就越不忍让它离开,也为后来作者深深的痛苦和忏悔埋下了伏笔。b.与包弟后来被送上解剖台的悲惨结局形成反差,增强了悲剧效果。

六、小狗包弟这么聪明可爱,作者为什么一定要把它送走呢?

1、日本种的小狗,瑞典旧里通外国嫌犯主人();宠物狗(“四旧”嫌疑);当时人人自危,力求自保顾(,无人们划暇他清界限自保)。表明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在于残忍

在那个年代,养一只宠物狗本身就是一种奢侈,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同时我们再联系前面的艺术家获罪的原因(“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再联系小狗包弟的这种特殊身份,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狗包弟会成为包袱了。介绍文革

七、作者送走了包弟,先是感到轻松,轻松过后反而更加沉重,为什么?轻松:包袱解除了,从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开始,小狗包弟就成了全家人的一个包袱,使他们整日生活在心惊胆战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给他们带来灾难,如今包弟送走了,没有包袱了,自然而然的就轻松了。沉重:作家想到了解剖台上的小狗包弟的惨象,进而想到为了自保,自己将相处了七年,有着深厚情谊的包弟牺牲掉,心中便产生了深深的愧疚,这种内心的煎熬使他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从作者对小狗包弟的忏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后来作者经历了不少的磨难,可仍摆脱不了“煎熬”,这又说明了他是个怎样的人? 教师小结:

⑴ 善良、正直的品性,和严于解剖自己的可贵精神。

⑵ 反省、自律精神。这是我们民族在“文革”时代所缺少的精神,这种精神将随着巴金作品的影响,扩散到读者当中,唤醒社会公正、社会公德、人类善良的天性。

总之,“文革”中,巴金也是受害者之一,“文革”结束后,他勇于反省,对包弟表示深深的歉意和忏悔。他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讲真话,为人真诚正直,是一个值得人们敬佩的人。

九、巴金写这篇文章仅仅是表示对包弟的一种歉意吗?载体个人反思、解剖、忏悔对反常、荒诞岁月进行揭露、抨击衬托冷酷、凄凉、无情 小狗包弟折射时代对比人性 以小见大

八、鉴赏写法特点

本文是按“自然流”叙事抒情。“自然流”的特点,是文章段落、层次,过渡、照应,叙事、议论、抒情,过去、现在、将来,一切都自然而然,不见刻意的技巧,又显出深层的技巧。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分述:

1、故事进展自然顺畅,其中无生硬的“焊接”或“阻梗”。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下一段的一句“听了这个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很自然地过渡到本文拟述之事;中间写包弟的可爱,借用日本女作家的问话“您的小狗怎样”,一下就自然地过渡到包弟惨遭厄运的叙述上来了;文章从叙事向抒情转化很自然轻巧,抒情大约是从作者送走包弟、卧榻难眠、思前想后开始的,一直到文章结束,感觉不到其间从事到情、从叙到议的转变的生硬;再有,从过去到现在,是以忏悔的心情连接起来的,也感觉不到其间过渡的唐突。

2、语言朴素自然,全无刀斧雕琢痕迹。读者读了本文受到感动,与本文语言的魅力、震撼力是分不开的。

篇3:高一语文必修1《沁园春长沙》原创优质课教案

教版

教学大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赏析现代诗歌的能力 具体的目标:

1、加强情感体验,体悟诗歌所抒发的情怀。

2、培养学生用恰当的语气、语调和情感朗读诗歌。教学方法:活动体验法

注意问题:让学生参与活动与体验。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知识链接 1.文体知识

词,兴起于随唐,和乐而歌,始称“曲子”或“曲子词”,因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

词的基本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决定着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以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58字及以下)、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及以上)。2.诗歌意象

简单地说,诗歌意象中的“象”就是作者用以表情达意的载体(具体的事物)。3.写作背景

1925年2月,正是北伐战争的前一年,当时革命蓬勃发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起义,同时国共统一战线已经确立,但革命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准备到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经过长沙,并独自去了橘子洲头。事后作了此词。4.关于词牌“沁园春”

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叫沁水公主,沁水公主有个园林,“沁园春”就是由此而得名。

二、课题导入

历代文人笔下的秋或悲凉、或凄清,但一代伟人毛泽东笔下的秋却是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面对勃勃秋色,喷射出的是如火的激情和远大的抱负。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追寻伟人的闪光足迹,走进伟人的崇高心灵。

三、诵读鉴赏

(一)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先听课文录音

再让学生带问题朗读全文

问题:

1、词的上下两片各写什么内容

2、上片写到了哪些景物(意象),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用诗中的一句话概括),作者面对此情此景发出了什么样的感慨。

明确:

1、上片写秋景,下片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广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2、山、林、江、舸、鹰、鱼

万类霜天竞自由(绚丽多姿,生机勃勃)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脉络:

上片 交待时间、地点

写绚丽多姿态,生机勃勃的秋景

由景及叹,生发感慨——提出设问

下片 回忆青年时代的革命活动

抒发自己的壮志情怀——巧妙作答

(二)深入分析,体悟揣摩 上片:

问题:

1、前三句写得是什么内容?

2、所写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得

各句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精到之处 明确:

1、交待了时间、地点。

2、所写景物是按:远望——近观——仰视——俯瞰

远景——近景——高景——低景

山上——江中——天空——水底

山、林—江、舸—鹰———鱼 善用动词,增强了表现力。染——用拟人写法,写出秋色之深 争——活现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击——突现鹰的展翅奋发,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

翔——体现了鱼游的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 竞——是对前三个动词的高度概括。

另外:

遍——写出了红之广

透——写出了绿之浓 注意:

1、词的“一字领”的用法。

2、词的凝练的语言特点——有时会使某些语句出现省略、倒装等现象,如词的前三句。

下片:

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回忆中有志青年们的革命活动?

2、后三句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1、正值青春年少,才华旺盛——年龄气质

革命意气风发,强劲有力——精神状态 评论国家大事,写激浊扬清文章 ——战斗行动

蔑视官僚军阀

2、后三句进一步强化了同学们意气风发,奋勇拼搏的形象。表现了青年人的奋发有为。

注意:

1、下片回答了“谁主沉浮”设问。

2、“到中流击水”句,初用“向中流击水”

差别:“向”表示有搏击浪涛的豪情壮志,而“到”,表示已经征服了滔滔江水,不仅能表现出有搏击浪涛的豪情壮志,更能体现出确实征服了滔滔江水的英雄气概。

四、体验交流:

要求:反复诵读全文,体会作者的壮志豪情,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小组交流,加强感受。

五、品评鉴赏

1、毛泽东的“独立寒秋”

柳宗元的“独钓寒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明确:

后诗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时所写,表露了诗人与恶势力不妥协的心志,两诗意境相似,然而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襟境界又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2、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杜 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 明确:

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着力写出了枫林的火红,开朗的意境。将秋景写得极富生命力。杜诗为优美的写景诗,抒发作者热爱美好景物的感情;毛泽东的诗则暗喻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

3、古人笔下的秋多悲凉,凄清,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何如此绚丽多姿态,充满生机? 明确:

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的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的文人,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丽多姿,充满生机。

六、学后练习

研究性积累:以“我读毛泽东”写一篇短文 补充内容: 古代写秋的诗句

月乌落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 继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 维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 勃

篇4:高中语文必修1沁园春 长沙教案

一、课文解读: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广东、湖南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为躲避军阀赵恒剔的追捕,秘密到长沙。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

毛泽东的诗词风格以雄丽著称,这首词的特点是气魄宏大、意境开阔、情景交融,全篇前后两幅画面,都写得雄阔壮丽,气韵飞动;全篇一问一答,在问答之间抒发了革命者战天斗地、激扬慷慨、包举宇内的革命壮志与豪情,读罢让人心潮起伏,热血奔涌。

二、教学思路:

1、鉴赏诗歌,首先应该理解诗歌的意象,由此把握住由多个意象组合而营造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的主旨内涵。意象,是融合了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它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能动地反映的产物,是主观的心意与客观的物象的有机结合,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与审美客体的审美特征的有机统一。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品味诗歌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革命导Γ娜四偷那痴宓统虼嗽谝佳氖柰幌至瞬┐蟮那榛澈透锩持荆褪庇Π盐兆「星榈穆雎纭? 皇且恍┪

3、引导学生整体感悟,找出显示思路的关键词,在课堂内达到背诵。

三、教学目的:

1、明确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感受毛泽东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鉴赏这首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3、将这首词与《沁园春·雪》进行比较阅读。

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领会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

五、教学难点:

1、从意象的角度了解词中关于湘江秋景和少年同学的描写,把握词作的形象性和抒情性。

2、深刻领会“谁主沉浮”及“浪遏飞舟”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1、语言品读法:诵读——美读——成诵。

2、点拨法:抓住关键词语,点拨理清词作脉络。

3、讨论法:如对词中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对艺术手法的理解等等。

七、教学用具:录音磁带,多媒体课件等等。

八、课时安排:两课时。(展示第二课时)

九、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预习)

要点: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1)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它原是配乐的诗。词的句式特征是长短句,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都有。因此,词的别名有:曲子词、歌曲、乐章、乐府、长短句、诗余等等。如《敦皇曲子词》、《东坡乐府》、《稼轩长短句》、《淮海居士长短句》、《草堂诗余》等等。

(2)、词牌:“词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常见的词牌名:沁园春、水调歌头、蝶恋花、菩萨蛮、念奴娇、采桑子、西江月、卜算子、虞美人、满江红、浪淘沙、浣溪沙、望江南、如梦令、钗头凤、点绛唇、木兰花、渔家傲、摸鱼儿……

(3)词的段数、字数:按段的多少分为单调(只一段,也叫一阕)、双调(两段,也叫上下阕,或叫上下片),三叠(三段)、四叠等。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以上)。

(4)明确:毛泽东的这首词是用古典的形式写成的现代诗歌。

2、指导学生诵读全词,疏通词句,抓住关键词语理清脉络。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明确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感受毛泽东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鉴赏这首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3、诵读——美读——成诵。

教学步骤:

一、由写秋的诗句导入新课:(可用小黑板板书)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4)悲哉,秋之为气也。

(5)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要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关于秋的诗文,回答:在一些文人墨客的笔下,秋的画面大都用一些怎样的意象来描绘,大都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怀?(明确:萧瑟、凄凉、冷落等等,表达一种:悲凉、寂寥、惆怅等等)。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伟大革命导师毛泽东笔下的秋天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二、学生朗读(可配音乐),整体感悟毛泽东的词给人一种怎样的风格?(明确:气势宏大,意境开阔,色彩艳丽等等)

三、听朗读录音,注意朗读的节奏,也就是抑扬顿挫,整体感悟,思考回答:这首词上下阕各侧重写了什么?(明确:板书:上阕写景——即湘江秋景,下阕叙事——追忆往事)

四、引导学生赏析上阕:思考:我们知道,在我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眼中,秋总是悲凉的、伤感的,毛泽东在当时的背景下,途经长沙,在寒冷的深秋季节,独立在橘子洲头,面临滚滚北去的湘江流水,不仅心潮起伏,浮想联翩,诗人笔下的湘江秋景图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我们一起来赏析。

1、学生思考讨论:“看”字领起了哪几句?诗人写了哪些景物?(即哪些意象)景物的特点是什么?用词中的语言回答,把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找出来,互相讨论一下,说说好在哪里?(学生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可做总结)

明确:“看”字领起了七句。描写的景物有山、林、江、舸、鹰、鱼。作者从多个方面写景的手法叫“赋”:即铺陈排比的手法。它们的特点分别是:山——红,林——染,江——碧,舸——争,鹰——击,鱼——翔。用得好的词语有:“遍”点出“红”的 范围之广,“透”极写江

水澄碧清澈见底,“争”字把湘江上千帆竞发的壮观场面写了出来,“击”写出了鹰在天空展翅高飞迅猛有力的情景,如果用“飞”就只写出了动作而不能突出其奋发有为的特征,“翔”本义是指鸟盘旋地飞,这里用来形容鱼在水中自由自在轻松自如的神态,也写出了水的清澈,如果用“游”就没有这种效果。

2、作者写景的视野很开阔,同学们看一下作者写景的角度是怎样的?作者用了怎样的诗句来概括了景物的特点?用自己的话概括景物特点。

明确:(见板书),“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概括了景物的特点。它们总的特点是:绚丽多彩,生机勃勃。

3、我们知道,在我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眼中,秋总是悲凉的、伤感的,如“悲哉,秋之为气也”。“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什么这样的绚丽多彩,生机勃勃呢?(提示学生联系时代背景来分析)

明确: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广东、湖南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革命的大好形势,作者忆起往昔的与战友们在这里的战斗岁月(毛泽东曾经在长沙师范学校念书,在这里与同学们一起参加过反对军阀、反对封建的斗争),不仅心潮起伏,浮想联翩。作者把这种心情寄寓在自然景物之中,写下这首词。这正如王国维所论“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这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即情景交融。

4、面对这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秋天景色,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思考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呢?

明确:面对如画的秋色,一个“怅”字,这里的“怅”,不是失意的惆怅,而是深思而激昂的心绪,表面上是面对这广阔无垠的宇宙和旷远迷茫的大地,谁才是你的主宰呢?深沉的含义表现了诗人思考中国命运由谁来主宰的重大的社会问题,也表现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的胸怀和凌云壮志。

5、引导学生诵读,注意诵读的节奏和重读的词语,体味作者描绘的情景交融的画面。尽量达到背诵。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五、引导学生分析下阕:

1、学生诵读下阕,思考上阕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那么下阕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呢?(主要是引导学生整体感悟。)

明确:(1)“忆”字总领起了八句,这几句总写了同学们青春年少,才华横溢,奋发有为,议论国家大事,蔑视军阀,他们有雄心、有壮志、有才干,敢于实践,代表了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毛泽东年轻时,在湖南师范学校读书期间,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者何叔衡、蔡和森、张昆弟等革命战友一起谈论天下大事,探求革命的真理,他们或撰文评论时政,或下乡访问农夫,或泛舟抒发豪情,这便是“峥嵘岁月”。

(2)作者在全词的结尾,写了一个“中流击水”的场面,“击”字体现出一种搏击的力量,“遏”字表现了一种乘风破浪、激流勇进的气势。作者在这里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勾勒出一个激动人心的画面,创造出一种激流勇进、力挽狂澜的壮美的意境,集中表现了这群革命青年不畏风浪、一往无前、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毛泽东曾经写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艺术的回答了“主沉浮”的问题,即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毛泽东早年在《民众大联合》一文中说:“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2、引导学生诵读下阕,感悟英勇无畏的豪情之美: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六、课文总结:我国古典诗词跟讲究情和景的交融,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与抒情完美的结合起来的?

明确:词的上片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生机勃勃湘江秋景图,由此生发出“谁主沉浮”的问题;下片叙事抒情,创造出一种激流勇进、力挽狂澜的壮美的意境,集中表现了这群革命青年不畏风浪、一往无前、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艺术的回答了“主沉浮”的问题,即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沁园春·长沙》真可谓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气势恢弘的佳作!好我们一起诵读这首词,再一次感受作者描述的景物之美与豪情之美,能背诵的尽量背诵。

七、布置作业:

把这首词和《沁园春·长沙》做比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三四百字的赏析短文。

角度提示:(1)关于词的背景(2)两首词的景物描写,意象的组合。上片写景,下片写人

(3)领起字的作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色彩的搭配(4)情景交融,情中显志。(5)词的结尾抒发的壮志豪情。

板书设计:

“看”领起 :

山红

远——静忆

林染

上阕湘江秋景江碧下阕峥嵘岁月

(借景抒情)近——动

舸争

鹰击上

鱼翔下

问主沉浮

以天下为己任的有志青年

篇5:高一语文沁园春长沙教案1

福建省南安市国光中学 潘志敏

【教学目标】

1、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通过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领会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革命气概。

【教学难点】

1、从意象的角度了解关于湘江秋景和少年同学的描写。

2、领会浪遏飞舟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

1、语言品读法:

通过朗读、品读、诵读,体会词中意象,把握词作情感。

2、比较法:

如对《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的比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创作背景

导入:

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是伟人,同时也是诗人,他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梅花瑞雪,战地黄花,如血残阳,神采飞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今朝的风流人物。让我们追寻伟人的足迹,再回长沙,走进领袖的宽阔胸怀,走进诗人的崇高心灵。

1925年,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诵读欣赏:

⑴ 指导诵读,分清节奏、韵脚、语速:

诵读提示:上片“看”字、下片“恰”字都是领字,两字后要稍停顿,突出领字作用。“看”字所领7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万类霜天竞自由”要读出彻悟、慨叹之情。“恰”字所领7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⑵ 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抓住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万”“遍”“漫”“争”“击”“翔”字,体会其作用,抓住点明人物、时间、和地点的词语,如“独”“立”“洲”,把握“看“忆”等起贯穿全词作用的词语,展开联想与想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在反复朗读的基上,力求背诵全篇。

2、整体感知:

思考: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可以根据内容给各幅画加个小标题吗?

讨论、明确:

描述了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三、再读课文,诗歌鉴赏

1、写壮景,抒豪情:

⑴ 研习“湘江秋景”图(“看”字所领的7句):

提问: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描绘眼前这大好秋色的呢?

明确:远眺: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静)

近观: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静、动)

仰视:鹰击长空(动)

俯瞰:鱼翔浅底(动)

总写:万类霜天竞自由。

小结:远近结合,总分有序,动静交错,红绿辉映,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

⑵ 研习“中流击水”图(最后三句):

研读“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想象词人当年曾和同学旧侣,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的情景。

讨论:“中流击水”这一情景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取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天下为己任,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含蓄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

2、对比手法的运用 :

词中运用多种对比手法,使描绘的形象鲜明:

⑴ “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

⑵ “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

⑶ “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与明处对比;

⑷ “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

3、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有表现力:

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用“击”而不用“飞”,准确的表现了鹰的矫健姿;用“翔”而不用“游”,精当的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

4、景中寓情、情中显志:

《沁园春·雪》上阙描绘北国风光,下阙评古论今,抒发壮志豪情。

这首词上阙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通过寒秋、霜(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竞自由)等意象,形象的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有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阙回忆了往夕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与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的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的给出了“谁住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中国的革命青年。

5、比较分析:

⑴ 背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思考:《沁园春·雪》中的“风流人物”什人?《沁园春·长沙》中的“同学少年”可算是“风流人物”吗?为什么?从此可见,本词上、下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明确:

《沁园春·雪》中的“风流人物”是指才华出众,品格超群,对历史发展有巨大影响的杰出人物,英雄豪杰。《沁园春·长沙》中的包括词人在内的“同学少年”正是这样的人物,他们意气风发,风华正茂,关心国家命运,富有斗争精神,正是中国革命队伍“中流砥柱”。词下阙通过写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同学少年,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同学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同学少年,艺术地回答了上阙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这样,上下两阙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⑵ 分析毛泽东《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讨论、明确:这首诗写出了毛泽东年轻时期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主宰国家运、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四、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板书设计】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图 独立寒秋 橘子洲头

远眺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静)

湘江秋景图近观

漫江碧透

峥嵘岁月图

中流击水图

仰视

俯瞰

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 中流击水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挥斥方遒 激扬文字 浪遏飞舟

篇6:高一语文必修1《沁园春长沙》原创优质课教案

二、介绍《玉台新咏》、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三、《导学》积词语,介绍偏义复词、互文

四、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托物起兴 第二部分(2-6):兰芝被遣 第三部分(7-12):夫妻誓别 第四部分(13-23):兰芝抗婚 第五部分(24-31):双双殉情 第六部分(32):告诫后人

五、开头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结构上,统领全篇,引起故事

2.内容上,为全篇定下深沉哀怨的基调

六、刘兰芝形象分析

1.第2段对表现刘兰芝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运用铺陈和排比的手法,自述生活经历。

作用:一方面说明刘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另一方面证明“女行无偏斜”,焦母对她的指责毫无道理,表现焦母的专横无礼。

2、在兰芝离开焦家时,诗中特意写她的晨起严妆。其作用是什么? 运用铺陈和比喻手法

表现兰芝在被逐前的冷静、镇定,突出“精妙世无双”之美又为下文县令和太守的两度求婚做了铺垫。

3、比较简析兰芝与婆婆、小姑离别时的言行。对婆婆:

从容镇定、不卑不亢、知书达礼

对小姑:

善良真诚

4.诗中用了较多的笔墨写了太守迎娶的排场,作用何在? 采用铺陈的手法,渲染出太守家煊赫的财势。

突出表现兰芝形貌美,品质美(不慕 权势,爱情专一),反衬了焦母的专断和无知。

5.兰芝投水,表现了她什么性格特点? 忠于爱情、不向封建势力低头的反抗精神 6.兰芝形象赏析总结

美丽聪慧、勤劳善良、知书识礼、善良真诚,忠贞不渝,不慕富贵、有主见、富有反抗精神。

七、焦仲卿形象分析

坚贞不渝、孝顺懦弱、有一定反抗精神

八、焦母、刘兄形象分析

都是封建家长制 封建礼教的代表

1、焦母

——挑剔刁钻、专横暴戾,蛮横无理、心胸狭窄。

2、刘兄:

——尖酸刻薄,冷酷自私,趋炎附势。

九、如何理解结尾“化鸟”情节?

结局写两家合葬,用美丽传说写了化鸟双飞,化木连理的理想结局,充满浪漫色彩,突出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也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礼教的抗议,另外,鸳鸯双飞的结局与孔雀失偶的起兴呼应,形成独特艺术魅力!

十、造成焦刘夫妻婚姻悲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封建制度规定:

妇女有“七出”(“七去”“七弃”):

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礼记》)

悲剧根源 封建家长制度 封建礼教制度

十一、主题意义

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婚姻悲剧的叙述,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兰芝、仲卿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对压迫的反抗精神。

十二、陆游与唐琬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出生于越州山阳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自幼与其母舅的女儿唐婉情意相投,两人青梅竹马,常用诗词传情达意。陆家就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订下了唐家这门亲上加亲的姻事。

可婚后陆游的母亲唐氏是一位威严而专横的女性。她一心盼望儿子陆游金榜题名,登科进官,以便光耀门庭。目睹眼下的状况,她大为不满,几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场对唐婉大加训斥,责令她以丈夫的科举前途为重,淡薄儿女之情。陆母因之对儿媳大起反感,认为唐婉实在是唐家的扫帚星,将把儿子的前程耽误贻尽。于是她来到郊外无量庵,请庵中尼姑妙因为儿、媳卜算命运。妙因一番掐算后,煞有介事地说:“唐婉与陆游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误导,终必性命难保。”陆母闻言,吓得魂飞魄散,急匆匆赶回家,叫来陆游,强令他道:“速修一纸休书,将唐婉休弃,否则老身与之同尽。

之后二人劳燕分飞各自婚嫁,当陆游发奋考取功名再回家乡后,来到昔日二人游过的沈园,恰遇唐婉与其夫赵士程同游,唐氏得后夫同意,遣人送酒馔致意,陆游感于前事,遂题此词于沈园壁上。随后,秦桧病死。朝中重新召用陆游,陆游奉命出任宁德县立簿,远远离开了故乡山阴。

第二年春天,抱着一种莫名的憧憬,唐婉再一次来到沈园,徘徊在曲径回廊之间,忽然瞥见陆游的题词。反复吟诵,想起往日二人诗词唱和的情景,不由得泪流满面,心潮起伏,不知不觉中和了一阙词,题在陆游的词后,这就是第二首“钗头凤”。唐婉是一个极重情谊的女子,与陆游的爱情本是十分完美的结合,却毁于世俗的风雨中。赵士程虽然重新给了她感情的抚慰,但毕竟曾经沧海难为水。与陆游那份刻骨铭心的情缘始终留在她情感世界的最深处。自从看到了陆游的题词,她的心就再难以平静。追忆似水的往昔、叹惜无奈的世事,感情的烈火煎熬着她,使她日臻憔悴,悒郁成疾,在秋意萧瑟的时节化作一片落叶悄悄随风逝去。只留下一阙多情的《钗头凤》,令后人为之唏嘘叹息。

孔雀朝着东南方向飞去,每飞五里便是一阵徘徊。

“我十三岁就能织出白色的丝绢,十四岁就学会了裁衣。十五岁学会弹箜篌,十六岁就能诵读诗书。十七岁做了你的妻子,但心中常常感到痛苦伤悲。你既然已经做了府吏,当然会坚守臣节专心不移。只留下我孤身一人待在空房,我们见面的日子常常是日渐疏稀。每天当鸡叫的时候我就进入机房纺织,天天晚上都不能休息。三天就能在机上截下五匹布,但婆婆还故意嫌我缓慢松弛。不是我纺织缓慢行动松弛,而是你家的媳妇难做公婆难服侍。我已经受不了你家这样的驱使,徒然留下采也没有什么用处无法再驱驰。你这就禀告公公婆婆,及时遣返我送我回娘家去。”

府吏听到这些话,便走到堂上禀告阿母:“儿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福相,幸而娶得这样一个好媳妇。刚成年时我们便结成同床共枕的恩爱夫妻,并希望同生共死直到黄泉也相伴为伍。我们共同生活才过了两三年,这种甜美的日子只是开头还不算长久。她的行为没有什么不正当,哪里知道竟会招致你的不满得不到慈爱亲厚。”

阿母对府吏说:“你怎么这样狭隘固执!这个媳妇不懂得礼节,行动又是那样自专自由。我心中早已怀着愤怒,你哪能自作主张对她迁就。东邻有个贤惠的女子,她本来的名字叫秦罗敷。她可爱的体态没有谁能比得上,我当为你的婚事去恳求。你就应该把兰芝快赶走,把她赶走千万不要让她再停留!”

府吏直身长跪作回答,他恭恭敬敬地再向母亲哀求:“现在如果赶走这个媳妇,儿到老也不会再娶别的女子!”

阿母听了府吏这些话,便敲着坐床大发脾气:“你这小子胆子太大毫无畏惧,你怎么敢帮着媳妇胡言乱语。我对她已经断绝了情谊,对你的要求决不会依从允许!”

府吏默默不说话,再拜之后辞别阿母回到自己的房里。开口向媳妇说话,悲痛气结已是哽咽难语:“我本来不愿赶你走,但阿母逼迫着要我这样做。但你只不过是暂时回到娘家去,现在我也暂且回到县官府。不久我就要从府中回家来,回来之后一定会去迎接你。你就为这事委屈一下吧,千万不要违背我这番话语。”

兰芝对府吏坦陈:“不要再这样麻烦了(不要再提接我回来这样的话了)!记得那年初阳的时节,我辞别娘家走进你家门。侍奉公婆都顺着他们的心意,一举一动哪里敢自作主张不守本分?日日夜夜勤劳地操作,孤身一人周身缠绕着苦辛。自以为可以说是没有什么罪过,能够终身侍奉公婆报答他们的大恩。但仍然还是要被驱赶,哪里还谈得上再转回你家门。我有一件绣花的短袄,绣着光彩美丽的花纹。还有一床红罗做的双层斗形的小帐,四角都垂挂着香囊。大大小小的箱子有六七十个,都是用碧绿的丝线捆扎紧。里面的东西都各不相同,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收藏其中。人既然低贱东西自然也卑陋,不值得用它们来迎娶后来的新人。你留着等待以后有机会施舍给别人吧,走到今天这一步今后不可能再相会相亲。希望你时时安慰自己,长久记住我不要忘记我这苦命的人。”

当公鸡呜叫窗外天快要放亮,兰芝起身精心地打扮梳妆。她穿上昔日绣花的裌裙,梳妆打扮时每件事都做了四五遍才算妥当。脚下她穿着丝鞋,头上的玳瑁簪闪闪发光。腰间束着流光的白绸带,耳边挂着明月珠装饰的耳珰。十个手指像尖尖的葱根又细又白嫩,嘴唇涂红像含着朱丹一样。她轻轻地小步行走,艳丽美妙真是举世无双。

她走上堂去拜别阿母,阿母听任她离去而不挽留阻止。“从前我做女儿的时候,从小就生长在村野乡里。本来就没有受到教管训导,更加惭愧的是又嫁到你家愧对你家的公子。受了阿母许多金钱和财礼,却不能胜任阿母的驱使。今天我就要回到娘家去,还记挂着阿母孤身操劳在家里。”她退下堂来又去向小姑告别,眼泪滚滚落下像一连串的珠子。“我这个新媳妇初嫁过来时,小姑刚学走路始会扶床。今天我被驱赶回娘家,小姑的个子已和我相当。希望你尽心地侍奉我的公婆,好好地扶助他们精心奉养。每当七夕之夜和每月的十九日,玩耍时千万不要把我忘。”她走出家门上车离去,眼泪落下百多行。

府吏骑着马走在前头,兰芝坐在车上跟在后面走。车声时而小声隐隐时而大声甸甸,但车和马都一同到达了大道口。府吏下马走进车中,低下头来在兰芝身边低声细语:“我发誓不同你断绝,你暂且回到娘家去,我今日也暂且赶赴官府。不久我一定会回来,我向天发誓永远不会辜负你。”

兰芝对府吏说:“感谢你对我的诚心和关怀。既然承蒙你这样的记着我,不久之后我会殷切地盼望着你来。你应当像一块大石,我必定会像一株蒲苇。蒲苇像丝一样柔软但坚韧结实,大石也不会转移。只是我有一个亲哥哥,性情脾气不好常常暴跳如雷。恐怕不能任凭我的心意由我自主,他一定会违背我的心意使我内心饱受熬煎。”两人忧伤不止地举手告别,双方都依依不舍情意绵绵。

兰芝回到娘家进了大门走上厅堂,进退为难觉得脸面已失去。母亲十分惊异地拍着手说道:“想不到没有去接你你竟自己回到家里。十三岁我就教你纺织,十四岁你就会裁衣,十五岁会弹箜篌,十六岁懂得礼仪,十七岁时把你嫁出去,总以为你在夫家不会有什么过失。你现在有什么过失?为什么没有去接你你自己回到家里?”“兰芝十分惭愧面对亲娘,女儿实在没有什么过失。”亲娘听了十分伤悲。

回家才过了十多日,县令便派遣了一个媒人来提亲。说县太爷有个排行第三的公子,身材美好举世无双。年龄只有十八九岁,口才很好文才也比别人强。

亲娘便对女儿说:“你可以出去答应这门婚事。”

兰芝含着眼泪回答说:“兰芝当初返家时,府吏一再嘱咐我,发誓永远不分离。今天如果违背了他的情义,这门婚事就大不吉利。你就可以去回绝媒人,以后再慢慢商议。”

亲娘出去告诉媒人:“我们贫贱人家养育了这个女儿,刚出嫁不久便被赶回家里,不配做小吏的妻子,哪里适合再嫁你们公子为妻?希望你多方面打听打听,我不能就这样答应你。”

媒人去了几天后,那派去郡里请示太守的县丞刚好回来。他说:“在郡里曾向太守说起一位名叫兰芝的女子,出生于官宦人家。”又说:“太守有个排行第五的儿子,貌美才高还没有娶妻。太守要我做媒人,这番话是由主簿来转达。”县丞来到刘家直接说:“在太守家里,有这样一个美好的郎君,既然想要同你家结亲,所以才派遣我来到贵府做媒人。”

兰芝的母亲回绝了媒人:“女儿早先已有誓言不再嫁,我这个做母亲的怎敢再多说?” 兰芝的哥哥听到后,心中不痛快十分烦恼,向其妹兰芝开口说道:“作出决定为什么不多想一想!先嫁是嫁给一个小府吏,后嫁却能嫁给太守的贵公子。命运好坏差别就像天和地,改嫁之后足够让你享尽荣华富贵。你不嫁这样好的公子郎君,往后你打算怎么办?”

兰芝抬起头来回答说:“道理确实像哥哥所说的一样,离开了家出嫁侍奉丈夫,中途又回到哥哥家里,怎么安排都要顺着哥哥的心意,我哪里能够自作主张?虽然同府吏有过誓约,但同他相会永远没有机缘。立即就答应了吧,就可以结为婚姻。”媒人从坐床走下去,连声说好!好!就这样!就这样!他回到太守府禀告太守:“下官承奉着大人的使命,商议这桩婚事谈得很投机。”太守听了这话以后,心中非常欢喜。他翻开历书反复查看,吉日就在这个月之内,月建和日辰的地支都相合。“成婚吉日就定在三十日,今天已是二十七日,你可立即去办理迎娶的事。”彼此相互传语快快去筹办,来往的人连续不断像天上的浮云。迎亲的船只上画着青雀和白鹄,船的四角还挂着绣着龙的旗子。旗子随风轻轻地飘动,金色的车配着玉饰的轮。驾上那毛色青白相杂的马缓步前进,马鞍两旁结着金线织成的缨子。送了聘金三百万,全部用青丝串联起。各种花色的绸缎三百匹,还派人到交州广州购来海味和山珍。随从人员共有四五百,热热闹闹地齐集太守府前准备去迎亲。

亲娘对兰芝说:“刚才得到太守的信,明天就要来迎娶你。你为什么还不做好衣裳?不要让事情办不成!”

兰芝默默不说话,用手巾掩口悲声啼,眼泪坠落就像流水往下泻。移动她那镶着琉璃的坐榻,搬出来放到前窗下。左手拿着剪刀和界尺,右手拿着绫罗和绸缎。早上做成绣裌裙,傍晚又做成单罗衫。一片昏暗天时已将晚,她满怀忧愁想到明天要出嫁便伤心哭泣。

府吏听到这个意外的变故,便告假请求暂且回家去看看。还未走到刘家大约还有二三里,人很伤心马儿也悲鸣。兰芝熟悉那匹马的鸣声,踏着鞋急忙走出家门去相迎。心中惆怅远远地望过去,知道是从前的夫婿已来临。她举起手来拍拍马鞍,不断叹气让彼此更伤心。“自从你离开我之后,人事变迁真是无法预测和估量。果然不能满足我们从前的心愿,内中的情由又不是你能了解端详。我有亲生的父母,逼迫我的还有我的亲兄长。把我许配了别的人,你还能有什么希望!”

府吏对兰芝说:“祝贺你能够高升!大石方正又坚厚,可以千年都不变。蒲苇虽然一时坚韧,但只能坚持很短的时间。你将一天比一天生活安逸地位显贵,只有我独自一人下到黄泉。”

兰芝对府吏说:“想不到你会说出这样的话!两人同样是被逼迫,你是这样我也是这样受熬煎。我们在黄泉之下再相见,不要违背今天的誓言!”他们握手告别分道离去,各自都回到自己家里面。活着的人却要做死的离别,心中抱恨哪里能够说得完。他们都想很快地离开人世,无论如何也不愿苟且偷生得保全。

府吏回到自己家,上堂拜见阿母说:“今天风大天又寒,寒风摧折了树木,浓霜冻坏了庭院中的兰花。我今天已是日落西山生命将终结,让母亲独留世间以后的日子孤单。我是有意作出这种不好的打算,请不要再怨恨鬼神施责罚!但愿你的生命像南山石一样的久长,身体强健又安康。”

阿母听到了这番话,泪水随着语声往下落:“你是大户人家的子弟,一直做官在官府台阁。千万不要为了一个妇人去寻死,贵贱不同你将她遗弃怎能算情薄?东邻有个好女子,苗条美丽全城称第一。做母亲的为你去求婚,答复就在这早晚之间。” 府吏再拜之后转身走回去,在空房中长叹不已。他的决心就这样定下了,把头转向屋子里,心中忧愁煎迫一阵更比一阵紧。

迎亲的那一天牛马嘶叫,新媳妇兰芝被迎娶进入青色帐篷里。天色昏暗已是黄昏后,静悄悄的四周无声息。“我的生命终结就在今天,只有尸体长久留下我的魂魄将要离去。”她挽起裙子脱下丝鞋,纵身一跳投进了清水池。

府吏听到了这件事,心里知道这就是永远的别离,于是来到庭院大树下徘徊了一阵,自己吊死在东南边的树枝。

篇7:高一语文必修1《沁园春长沙》原创优质课教案

课题 沁园春长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⒈把握新诗与现代诗歌的概念,了解什么叫做意象,初步进行诗歌鉴赏。

⒉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⒊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⒈研究传统文化与诗歌意象间的关系,进而解读诗歌。

⒉反复诵读诗歌,体味诗人蕴涵于作品中的情感。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感悟诗人博大的情怀,体会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

重点 理解课文的情景关系,体味词中作者的感情。

教学

难点 初步认识意象,了解意象在诗歌鉴赏中的地位和作用,鉴赏诗歌。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

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沁园春长沙》是高中第一册的第一课,属于古典诗词。这一课担负着培养学生对古代诗词学习兴趣的重任,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再者,在这一课教与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i方法。教学本课是授人以渔的最佳时机;同时,本课的教学应该让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相关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古典诗词鉴赏作准备。总之,《沁园春长沙》是高中生学习鉴赏古典诗词的基础和门槛。

2.教学思路与方法:

教学思路

首先,学习诗词要营造一个合适的环境氛围,以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诗词形成一种感性认识。在导人这一环节中,可以有意引入较多的有关秋景的诗句,与学生一起诵读、品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次,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分析、鉴赏都必须建立在学生读懂诗词的基础之上。由此,要采用涌读方式,帮学生疏通字词,解决词意,让学生对本词先有一个整体的感觉。

再次,在诗词中,景与情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即:景是情的肌肤,是可感,可亲的;情是景的灵魂,是轻灵,缭绕妙的。因此,解读诗词的捷径就是从赏景入手,进而把握诗情画意,进而了解作者情感。在教学中,应该着重落实对于本词的秋景赏析但又不能局限于对景的分析,更在于引导学生体察词情、词境。

第四.在诗词赏析之中,必须重视诗词遣词造句的特点,可以考虑设计开放性的训练,让学生对此有所感悟。

第五,在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对词的结构及特点的理解较初中的水平有所提高。我们可以进行比较阅读(如《沁园春雪》),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试着归纳出词的一些特点,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有关知识,并通过训练加以强化。

第六,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加强诵读,力求达到当堂背诵之目的。

教学方法

基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及发展学生能力的目标,本课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主体,开拓学生思路,放手让学生动手的师生互动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是这节课教学方法的精髓,是一个互辅互促的动态过程。特别强调的是:诵读必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3.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与本课相关的文字和视频资料。典例:文章的写作背景资料,毛泽东的生平及思想资料,毛泽东游泳的历史资料,中国古典诗词中写秋的名篇名句,关于湘江的地理资料等等。教师准备《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的朗读音频资料。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宛如一枝枝绽放的奇葩,装点着文学永恒的春天。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毛泽东不仅是全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人,笔挟风雷的诗人。他用古典诗词形式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或抒情或咏物或怀古,描写了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生活,记载了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他的诗词,既是他革命人生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又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

我们学过《沁园春雪》,能不能背诵一遍?

从这首词作中,我们已经感受到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和磅礴气势。这堂课我们学习他用“沁园春”作词牌的另一首词“长沙”。

让我们通过诵读一起来品味这首词的语言,领会它的意境,同时感受感受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导语设计之二:

对于秋天,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感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忧国伤己)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静无为)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少年壮志)

自古言秋多寂寥,我自言秋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九霄。(老而弥坚)

二、写作背景介绍。

1、解题

“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相传东汉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林,后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又名《寿星明》、《洞庭春色》等,双调一百四十字,上片四平韵,下片五平韵。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如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

2、背景

现在,让我们重温历史的画面,来了解这首词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

~生齐背《沁园春雪》。

~板书:《沁园春长沙》毛泽东一九二五年

~认定本课学习目标。

~由背诵〈沁园春雪〉导入目的在于温故而知新。

词: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1925年2月,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的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赵恒惕要逮捕他。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到达长沙,并独自去橘子洲头,是后作《沁园春长沙》。

三、诵读感悟。

大家边看课文边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1,听读,初步感受词的意境--放范读录音,听范读正音:

舸、寥廓、峥嵘、稠、遒、遏

2,朗读全诗,进一步熟悉全诗内容

⑴初读,入境,审美感知--学生自由朗读

⑵齐读,深入体会词的情感、意境--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词的意境

请两名同学分别用自己的语言把本词描绘出来。

四、朗读、领会,品评、鉴赏。

师: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要明白地读懂诗句的意思,还得靠读者自己通过想象,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补充。本词的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就是这样。哪位同学能按调整好的正常语序,把三句的.大意顺畅地说一下?

这里将“独立”置前,“独立”这个词增强了表现力。

师:“独立”能否改为“站立”“直立”?

师:对。当时,军阀赵恒惕正在通缉毛泽东。诗人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秘密到达长沙,独自来到橘子洲头。一个“独”字再现了当时的特定环境,但身处险境的诗人仍然“独立寒秋”,坦荡从容。这个“独”字让我想起了柳宗元的《江雪》,还记得吗?

师:背得很好。这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之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时写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恶势力绝不妥协的心志。柳宗元是“独钓寒江”,毛泽东是“独立寒秋”,意境相似。当然封建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襟境界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它用一个“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中推出,凸现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更激发读者生发种种想象与联想:孤独的诗人最见个性。

~学诗歌要知人论世,才能从更广阔的面上理解诗歌主旨和感情。

~出示原词,欣赏手迹。

~用毛泽东的手迹激发学生想象的思维和激情,更有感染力

~用标准的范读规范学生的朗读节奏以及感情把握。

~师提示朗读技巧(注意节奏的把握)。

~反复朗读,深入领会本词意境和词人胸襟。

~再读,归纳概括内容、章法,品评、鉴赏。

生:寒秋,(诗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

生:不行。“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

~学生齐背诵: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李白“独坐敬亭山”闲适;柳宗元“独钓寒江雪”隐逸;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超脱;而诗人“独立”橘子洲头,是要表达砥柱中流的气概。这种环境,正是一位思想者最喜欢的,朱自清不也选择了“路上只我一个人”的晚上么?

师:再接着往下欣赏,注意,这里出现了一个“看”字,它包括哪些内容?

师:对,共7句。在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阙都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这种领字。《沁园春雪》上阕的领字是哪个?

师:对。也是控制7句直到“欲与天公试比高”。这里诗人都看到了哪些秋景?找同学来读一下。

师:“看”是领字,要稍加停顿,以下几句要读得抑扬顿挫,还要注意关键字的重读,要情绪饱满,充满兴奋喜悦之情。

现在大家再齐读这7句。

师:这几句描写了一幅湘江秋色图:描写的视角变换和写景顺序极有特色。前两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诗人是怎样看的?

对,是远眺,这写的是“远景”。接下来两句“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诗人的视线又怎样?

这是“近观”,写的是“近景”。“鹰击长空”怎样看?写的什么景?“鱼翔浅底”怎样看?写的是什么景?

师:这几句写山红、林染、红碧、舸争、鹰击、鱼翔、万类竞,景物多而不乱,分别从四个方面:山上、江中、天空、水底;四个角度:远眺、近观、仰视、俯察来写,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现在请同学们设身处地,体会诗人“独立橘子洲头”,饱览大好秋色的情景,把观赏这些秋景时的神情、动作连起来表演一下。

毛主席的“手”该怎样是倒背好,还是插腰好?

“视角”的转换是快点好,还是慢点好?

对。是兴味盎然地品味观赏,而不是匆匆忙忙地走马观花。现在我读这几句,再来表演一遍好吗?

神态要自然,要从容,有伟人的气度。

师: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的花朵。”黑格尔说:“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接下来让我们完整地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看谁的脑海中绽开的想象的花朵最美丽。让我们闭上双眼,放飞思绪,给思绪插上想象的翅膀,伴着音乐的旋律,飞入这个绚丽多姿,生机勃发的世界吧!

生:“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竟自由”7句。

生:望。

生读。

~师范读此7句。

~生齐读。

生:放眼望去--远眺。

生:收回来--近观。

生:仰视--高景(生模仿)

生:俯瞰--低景(生模仿)

~板书。

生上台演示。

生:插腰。

生:慢点好。

~生演示。

远望千山万岭,枫林如染,像熊熊燃烧的烈火;近看漫江水碧,千帆竟发,像战场上无数奋进的勇士。抬望眼,雄鹰舒展强劲的羽翼,翱翔长空;低眉处,鱼儿自由地翕乎往来,游戏水中……

师:让我们一起展开想象,把诗人所描绘的秋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

第一步,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般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

第二步,染上色彩:把黑白变为彩屏,火红的枫林,湛蓝的天空,碧绿的江水……让画面的色彩更鲜艳,更丰富,更美丽;

第三步,使画面动起来:金风送爽,满山的枫叶,像烈火熊熊燃烧,江水缓缓流淌,千百船只竞相踏浪穿波,雄鹰在蓝天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嬉戏……

第四步,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譬如船上被风鼓紧的白帆,游鱼闪闪的细鳞,水底的沙石……

师:同学们在自己的“大脑荧屏”上看到这一切了吗?感觉到秋色的美好吗?嗅到秋的气息了吗?

师:这几句中,你觉得哪几个词用得好?

(从细处着眼理解诗人炼字炼意的功夫和创作的不易以及不同字代来的不同表达效果)

师:“染”为什么用得好?

师:其实古人早就用过“染”这个词,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就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名句。只是读来让人心上黯然。

师:这漫山遍野像火一样的枫林,很容易使人联想起什么?

师;“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还会让人联想起哪句诗?二者有无区别呢?

师: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着力写出了枫林的火红,意境开朗,把秋景写的极富生命力。杜牧的“山行”是优美的写景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美好景物的感情;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则暗喻蓬勃发展的形势,其内涵更深一层。

师:“鹰击长空”其实是说雄鹰在天空翱翔,那么,“击”改成“飞”可以吗?

师:“翔”改为“游”好像更准确一些,鱼儿怎能像鸟儿一样飞翔呢?

~放音乐。

生:看到了,感觉到了,嗅到了。

生:染、击、翔。

生:用了拟人手法,写出秋色之深。

生:让人联想起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炬。革命形势蓬勃发展,“万山红遍”,大有燎原之势。

生:杜牧“霜叶红于二月花”。

生:不好。“击”能显示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

生:“翔”写出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

在修辞上这叫“移用”。从物理学上讲,“翔”比“游”受的阻力小,当然更轻快自由了。

说得好。“浅底”并非真的水浅,而是清澈见底,显得水浅。你想,蓝天倒映在碧水中,看上去鱼儿像在天空中游动,在天空中游动不是很像飞翔一样吗?古人就有“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

师:其实诗句里不光这些动词用得精练形象,在诗人眼里,山是万山,林是层林,江是漫江,舸是百舸,而且万山红就要红个遍,层林染就要尽染,漫江碧就要碧个透,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毛泽东用词是多么精妙,多么生动传神。

据工作人员回忆:毛主席写作时,常在屋里踱来踱去,时而凝眉沉思,时而昂首吟哦,时而坐下来写几句,又摇摇头,把纸揉成一团。第二天清晨,工作人员发现纸篓里已装满了大半。

毛主席锤炼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值不值得学习?

~补充练习:

虎--深山,鱼--潭底,驼--大漠,雁--长空

奔击行啸翔游鸣走排藏

师: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由眼前景物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并做了哲理性升华。既然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的生活,在斗争中获得生存自由,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特别是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不是更应该竞自由吗?这实际是对被压迫人民的一种什么?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起来,为生存自由而斗争。

师:同学们看,毛泽东笔下的秋景,意象密集,但组合有序,或远或近,或高或低,有分有总;并从数量(万、百)、范围(遍、漫),色彩浓度(尽染、碧透),运动力度(争、击、竞)等方面突出景物特征,将一幅壮美的湘江秋色图栩栩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种高超的写作技巧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师:如果让你用一个四字短语来概括毛泽东眼中的秋景的特点,应该怎么说呢?

是的,绚丽多姿,充满生机、美不胜收。

师: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什么是愁?离人心上秋也。在“寒秋”的氛围中,联系“长沙”、“湘江”,总会让人想到屈原“哀秋冬之绪风”,宋玉“悲哉秋之为气”,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审言“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还有什么“自古逢秋悲寂寞”、“风急天高猿啸衰”、“草本摇落而变衰”、“秋风秋雨愁煞人”等等。我们初中学过的马致远的《天

~万→山之多;遍→红之广;层→林之密;尽→染之透;漫→水之盛;透→水之清;争→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击→飞之矫健;翔→游之轻快(本指鸟盘旋的神态);竞→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生:值得学习。

生:号召和呼唤。

远望==>万山红遍(高)[群山]

近望==>漫江碧透(低)[江水]仰视==>鹰击长空(高)[长空]俯视==>鱼翔浅底(低)[水面]动作之劲==>争、击、翔

色彩之浓==>红、碧

数量之多==>万、层、百

竞争之烈==>红绿争辉,船只争流,鹰鱼争乐

生:色彩斑澜,生机勃勃。

~本段为全诗意象集中处,要引导学生重点品味意象的特点及其对诗境的营造所起的作用。这个过程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诗人富有特色的语言体会意象。同时,可以让学生比较赏析其他有关秋的诗句,加深理解意象的选取对诗人情感表达的作用。

净沙秋思》,不也是写秋的悲凉吗?那么,毛泽东笔下的秋为何如此绚丽多姿、充满生机吗?为何如此与众不同呢?,这与一个人的什么有关?

毛泽东是一介普通书生吗?

是的,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哪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境界开阔,气势磅礴,他笔下的秋景一洗古代“伤秋”之士的那种哀伤叹息的悲酸之态,而是以生动的描写把读者进一个新地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

诗的品评在意境的高下,而意境的高下,又决定于人品格的高下。难怪诗人不是顺势而问“秋光正好,何重游?”而是出人意料地提出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怅寥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这个“怅”字的含义十分丰富,它原指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思绪。其实,“怅”本意是“望”,但“怅望”不是一般的望,而是心有所思,心有所想的望,是心有所念,心有所忧的望,也就是说“怅望”这个词包含着一种深邃的心境。自然界的一切是这样蓬勃、绚烂,而现实社会却又是如此沉闷、黑暗,“独立寒秋”的诗人,仰天俯地,怅望广阔的宇宙,心有所思,思有所忧。禁不住向苍茫大地发问:谁来主宰你的盛衰枯荣?

“主沉浮”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师:诗人“独立寒秋”,他不是想着自己被军阀追捕的处境,而是放眼宇宙,胸怀祖国,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忧思着民族的命运,这是一种什么心境?

师:“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全诗的“诗眼”。上阕就是这样通过写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表达了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

下面齐读上阕。

五、教师小结。

古往今来,凡志趣超群、报负高远之士,常常览物抒情,慷慨言志。特别是在登高放眼天地之间时,长时间积蕴的关于生活的艰辛、社会的忧患、天地之巨变等方面的感触,就找到了最佳的突破口,或诵于口头,或泻于笔端。如曹操之《短歌行》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陈子昂登上幽州台,万千感慨化作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名句;杜甫登高吟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叹时运之不济、人生之短促。这类名篇佳作不胜枚举。 生:与气度、胸襟、心境、性格、身份有关。

生:不是。他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杰出的政治家。

~生讨论回答,师补充。

~比较古代文弱诗人和革命领袖不同的胸襟和气度,从而理解诗歌是不同性情的人的不同的心情写照,领会本诗流露出的诗人的革命豪情。

生:主宰国家的命运,掌握民族的前途。

生:是忧国忧民的心境,是以天下为已任的心境,是革命伟人广阔崇高的心境。

~补充;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925年,工农运动蓬勃兴起,国共第一次合作,共产党内部关于革命领导权问题的争论。

毛泽东创作的这首词,与古人的佳作相比,境界更为开阔,气势梗为恢宏,哲理更为厚重,达到了美与力的最佳融合。词的上段,勾勒出无比壮美、充满生气的秋天图画。首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好似猛地推出的电影特写镜头:我站在橘子洲头,身躯被清寒凝重的氛围所笼罩,脚下是向北流去的湘江。既点明了时节、地点和环境,又为下文的描写作了非常自然的垫铺。

后面由“看”字领起,连贯直下,一气呵成。远望:万山红遍;近看:漫江碧透;仰视:鹰击长空;俯察:鱼翔浅底。远近高低,尽收眼底。

这是一幅充满了强烈动感、强劲力度、浓烈色彩和个性特点的立体秋色图。一“争”一“击”一“翔”,充盈着剧变之动、拼搏之力。眩目的秋色也化静为动,透视着顽强的生命动力。首先是程度之深,:山红是“红遍”,江碧是“碧透”;其次是数量之多:山以万计,林以层数,舸以百论;第三是情绪之烈:红绿两种颜色争辉,船只竞相前进,鹰与鹰较量,甚至连水里的鱼也要与雄鹰比试。当然,这是词人将自己的激情注入万物,使笔下的景物染上了作者的个性色彩。特别是“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化实为虚,兼类而及,将意境升华为深邃莫测却又生生不息的宇宙意识,闪射出哲理的光辉。走笔至此,词人的笔陡一转弯,化景物为情思;“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个问题你想过吗?他想过吗?其他的伟人想过吗?没有。但毛泽东想了,也问了,这是“天问”,是主宰历史命运的世纪之问,要知道,毛泽东当时仅32岁!

六、作业

1.背诵全文。

2.课内:意境描述--再次默读上阙,将眼前再现的情景描述出来。

3.课外:将你的“意境描述”进一步完善、丰富,写成一篇三百字左右的短文,课下相互交流。

~生齐读。

~总结本课内容,进行德育教育。

教学后记

教学问题集锦 解决问题措施及实践结果

上一篇:朝花夕拾摘抄好的段落下一篇:试产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