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2024-05-24

案例分析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精选6篇)

篇1:案例分析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分析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首先对案例分析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然后通过案例分析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实例分析了其过程,最后总结了案例分析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作 者:唐培玲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淮安,223005刊 名: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英文刊名:TIME EDUCATION年,卷(期):“”(3)分类号:G712关键词:案例分析 财务会计 教学 应用

篇2:案例分析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意义

案例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会计专业的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是指在教学中引入具体的实际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学生的练习,使学生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助于掌握相关理论和专业知识,形成一定的专业技能。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先给学生了解专业知识的概念,让学生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加深了解,再运用案例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内涵,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案例教学法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而且学能全面的财务会计,形成一定的技能。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说教学法,是一种改进与创新,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方法与新课程改革同步发展。第二,案例教学法是把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应用在课堂中,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使财务会计人员学会灵活处理问题,从而引导他们主动学习。

二、案例教学法在财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案例的选择质量不高

虽然如今在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中,老师已经认识到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也选择了一些案例应用于教学中,但是,很多案例是以前用多年用过的,已经过时,这样的案例已经不是现今的新案例,甚至不能解决当前的新会计问题。

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

在案例的应用当中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但是,运用案例教学法再运用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显然是已经过时了,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可忽视的,这也是运用这种教学方法的要求之一,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的参与到案例的分析之中,但是,很多学生还是没有以主动的方式加入到学习当中,导致他在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中不能很好的掌握知识,学得不牢固、不扎实。

3.对案例没有很好的运用

很多老师在教学中也运用了案例教学法,但是,在运用当中,老师不求甚解,比如,同一个案例由不同的老师来讲解却产生了不同的效果,有的老师讲的很好,而有的老师在讲解时,不能科学运用方法,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效果很差,可见,这样的现象还是很多存在的。

三、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是难免的,但是,我们一定要发现,并及时地改正,使案例教学法起到很好的发用,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他们的应用能力。

1.挖掘案例资源

财务会计教师所运用的资源其实有很多很多,需要老师做一个有心人,去搜集并进行加工处理,并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利用。我们所使用的案例,可以从社会的热点经济问题筛选出来,也可以在调研过程中挖掘经典的案例,把自己的案例库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第一,案例在调研和实践过程中的收集。很多老师与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有一定的往来,在合作时,把有关的案例进行加工处理,把具有较高价值的案例拿到课堂上来。但是,也有很多老师没有与企事业单位有会计事务的联系,那么,会计教师就要用自己的假期对周边的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以发现寻求更多的案例。第二,从学校的层面与企业合作,来增加有关会计案例的数量。比如,老师派出自己的会计老师定期给企业工作,或者派出自己的学生到企业去实习,老师与学生一起帮助他们整理财务或者进行财务上的指导,共同收集案例,进而了解企业的人才的要求,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案例共享,这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学生。

2.正确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预习或者复习

很多中职的学生本来知识就不牢固,再加上财务会计专业又很难,特别是一些案例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复杂,又难懂,如果在课堂上对这些案例进行生硬的讲解,可能让学生一时难以听懂,所以,老师要在课前让学生对案例进行预习,学生对该安全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进行讲解,学生就很容易听懂,下课后,要老师要求学生对所讲的案例进行复习加以巩固。这样,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上的运用就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了。

3.提高老师的业务能力

老师的业务水平与授课质量对教学效率起到很大的作用,为了提高会计老师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能力,应该对老师进行培训或者加强教育,防止案例教师案例运用不当的问题发生。第一,财务会计教师之间要定期进行考研,就自己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自己的案例运用技巧进行交流,也可以去听别人的案例课。第二,学校要定期或者不定期邀请外面的会计专业到本校做报告,或者把优秀的老师派出学习,再回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篇3:案例分析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 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 掌握了理论 知识的基础 上,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主要通过教师导出案例、学生分析讨论、教师概括与总结、 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过程实现, 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中,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目前在财务管理课程中案例教学法应用得最多, 财务会计课程中并没有系统的开展, 基于此, 本文主要探讨在财务会计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以及针对目前财务会计教学的现状如何开展案例教学法,以提供教学改革新思路。

一、传统财务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接受程度不高

本文的财务会计是指中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 是学生在学习基础会计之后,在掌握了会计基本理论、方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 属于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 课程内容来源于财政部制定的新企业会计准则, 相关知识点内容多,关联性强,特别是这种法律条文性质的知识点在记忆上难度比较大。 学生由于长期习惯于以教师为主体, 只靠死记硬背记知识点, 而不是理解性地记忆, 这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缺 乏灵活运用理 论知识的能 力。 比如只知道如何针对企业经济事项做分录、做报表,却不知道为什么要选择这种会计方法? 选择不一样的会计方法、 政策将如何影响企业的资产和收益?

(二)教学环境的欠缺

由于高校的教学大纲中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缺乏详细的认定,教师无法有效地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业务水平。 财务会计课程成绩的评定多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并且,受限于专业自身的性质, 社会及学校缺乏财会专业领域的相关竞赛, 校企之间也缺少专门针对财会类学生的实践基地等合作项目。 教学渠道的单一和各方支持度不高导致了学生缺乏学以致用的热情, 基于毕业压力大多数财会专业学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期末考试的复习中, 对平时可以训练实践分析能力的案例讨论、 分析报告采取敷衍态度。

(三)教师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我国高校人才引进机制的原因, 大部分高校教师在拥有高学历的背后普遍缺乏从事企业财务工作的经历或是 深入企业调查 研究的实践 经验, 有些教师自身对会计理论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透彻,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养成正确、有效的学习思维模式。这使得教师的分析解决案例的方法与企业实际的处理方法存在差异, 造成教学与实际相脱节。

二、财务会计课程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营造理论结合实际的学习氛围

理论结合实际是现代教育的核心思想, 案例教学法的理念就是将会计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采用案例教学, 在“教”与“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高效的思维方式、 理解力以及将来在工作中灵活的实践能力。

教师在教授会计理论的同时穿插案例分析, 从实质上理解会计准则制定的依据, 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重点和难点,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比如, 在会计估计、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通过案例对比不同的会计估计方法、会计政策的适用情况或者使用效果的不同,这样学生既知道“如何用”,也知道 “为何用”。

(二)搭建师生、生生互动平台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极少,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单向的。 而案例教学法要求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其沟通是多向的。 教师在授课时增加会计案例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必要时组织讨论小组或者辩论会讨论问题,由此激发学生求知、 探索的热情。 学生之间撰写案例总结报告组成团队, 各成员的职能分配不同,建立团结互助的精神,通过相互的学习便能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

在这种互动机制下, 教师不再是主导,而是作为一个引导者、激励者的角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面对各种情况的应对能力。 与此同时, 教师能够及时获得反馈, 有效地评估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成果,随时对教学方式进行完善。

三、财务会计课程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新思路

(一)案例设计环节

教师可以从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事件中选取案例, 也可以通过科研从企业咨询或者调查中获得的典型事例中选取, 所选取的案例应具有以下特征:(1)实践性。 教师所选取的案例应当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案例, 是学生毕业后 在工作中可能 面临的专业 问题,并且与所学内容紧密相关,不存在知识盲点的案例。 (2)综合性。 财务会计中各部分的内容是连贯的, 各部分内容的联系非常紧密,前后呼应,其知识体系是完整的。 因此所设计的案例应避免相关经营流程的脱节, 将类似的知识点贯穿起来, 如模拟一个公司在实际运营中一整套的生产、营销、投资等流程。 (3)针对性。 设计的案例要与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相适应, 对不同基础、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分别选择案例。 因此所设计的案例要难易结合,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

(二)“三段式”导入案例分析

依照学生的思维递进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引入案例分析。 前两个阶段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结合现实 案例的应用帮 助学生理解 记忆,第三个阶段主要是以学生为主导, 考察学生自主完成案例分析的能力, 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

1. 第一阶段 , 引导 。 在正式讲授前, 引入一些典型财务分析案例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使其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相 关知识点的实 用性和重要 性。案例紧扣时事热点,如上市公司坏账计提吞噬巨额利润案、财务造假案、 资产虚增案、 会计舞弊案等在真实的资本市场中每天都可能发生。

2.第二阶段 ,穿插 。 课程讲授过程中,遇到重点、难点或者与所学内容有交叉易混淆的情况下, 插入案例的同时结合对比法、图解法、总结归纳法等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勾稽关系与逻辑关系,便于学生理解性地记忆知识点,掌握相关知识的内涵意义。比如,金融资产中的交易性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教学内容, 仅仅向学生讲授两者的确认与计量,既枯燥无味,又不易于消化吸收。 而如果针对这部分内容选取实际发生的案例, 引导学生从案例的分析中对比和总结出不同类别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的差异性, 对于其深刻理解和把握将某项金融资产具体划分为哪一类, 是非常必要的。

3.第三阶段 ,总结 。 分析讨论案例是衡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核心环节, 一般在结束基本知识的教授后进行。 以教师模拟案例的发生背景,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撰写分析报告为基本套路。 在分析讨论案例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引导和把握案例讨论的方向。在讨论完毕后,教师应当对案例进行总结, 阐明案例中的要点和难点、需要运用的理论知识,理清学生的分析思路,归纳案例的结论,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地方等。最后,对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过程中的正确和不足之处进行评价, 使学生对自己的分析思路的合理性、分析方法是否恰当、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否正确, 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四、财务会计案例教学法的完善措施

(一)建立财务会计案例库

面对财务会计案例资源缺乏的现状,保障案例教学法达到基本的效果, 各大高校应建立财务会计案例库,并及时更新。在建立案例库时,可从以下方式中搜集案例: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深入企业搜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根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结合当前企业的实际状况, 设计财务会计教学案例; 与其他高校建立校际之间的合作,相互交流教学案例。

(二)成立“财务会计实践学习会”等学生社团

为使学生真正参与财务活动的讨论交流中,发挥主体作用,各大高校可以成立与财务会计案例教学有关的学习会之类的学生社团, 主要由学生在课余时间组织财务会计案例训练、课前讨论等工作,以解决教师精力有限、 课堂时间短暂等压力。

(三)举办财务会计知识竞赛等活动,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为了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热情与积极性, 高校可以独立或者联合其他高校举办财务会计知识竞赛或者案例辩论会等活动, 通过实际奖励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开发实践能力。 并且加强校企合作关系, 拓展合作领域, 给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 学科建设、课程开发、学习方法等带来新的变化。聘请企业的优秀人才为学生授课, 建立财会专业 学生的寒暑假 实习基地, 这不仅真正实现了理论结合实际的畅想, 同时也成为高校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坚实后盾。

(四)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篇4:案例教学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案例教学 会计教学 应用 实施方案

前言

会计作为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由于会计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所以在会计教学中,教学内容主要是理论教学部分和实践教学部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老师只是注重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会计的实践教学工作,学生只是一味的听老师讲枯燥无聊的会计理论知识,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整个会计教学质量。案例教学方法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恰当的实例,然后让学生自主进行分析研究,相互之间进行讨论,让学生自主提出案例的解决方案,老师再通过对方案的指导与相关注意事项的讲解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一、目前我国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教学工作重理论轻实践

我国目前的会计教学工作只是重视对于学生的理论教育,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我国目前会计行业需要的是应用型的会计人才,只注重理论教学培养的学生是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的。学生经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虽然能够了解如何编写会计分录和会计报表,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不知从何下手的现象,对于会计信息的了解也不充分,不知道如何利用会计信息来完成会计实务,所以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不适用于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

(二)案例信息资料落后,实践案例缺乏

案例教学因为能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得以在教育学科中广泛的应用,很多学校在会计教学中开始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但是对于案例自身和案例的分析处理方法不具有时效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学生对这种案例的分析学习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根本起不到起不到作用,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会计分析和会计评价。

(三)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条件落后

我国的会计教学只是注重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案例教学缺乏实际的教学条件的依托,会计教学的教学设备简单,教学方法形式单一,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多媒体中案例大多数是很多年之前的会计教学案例,不适用于当代的会计实践教学工作。同时,老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模式,对于案例教学的方法难免存在着不适应,讲解不详细的问题,尽管老师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掌握很多会计实践应用的资料,但是由于案例教学经验的不足,致使案例教学很难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

二、案例教学对于会计教学的重要性

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会计教学工作必须注重对于学生会计实践经验的培养,但是目前我国的会计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教学重点出现偏差,使得培养的学生不能够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在会计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后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案例分析处理,能够让学生巩固会计理论知识,掌握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方法,增强学生对会计实务的处理分析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在会计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能够把学生引导到创设的案例情境当中,找寻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自主解决会计实务的相关问题,把零散的会计知识汇总起来综合运用,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操作能力。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相互的讨论,共同学习掌握之前不熟悉,理解不深刻的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综合提高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优化学校教学质量。

三、案例教学在会计教学中具体的实施方法

(一)采用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并重的教学方法

会计学科不但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会计实践经验。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老师应该采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方法,同时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案例教学需要理论教学作为基础,案例教学又是理论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可以优势互补,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处理会计实务的综合能力,优化会计教学的质量。

(二)完善案例教学案例数据资料

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选择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案例教学工作,同时案例必须具有时效性,符合当前我国会计实务的实际情况。案例信息资料要尽可能的全面,涉及各方各面的会计知识,能够在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学习中综合的运用会计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会计在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教师重视案例教学的交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老师对于案例教学的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能够满足实际的会计实务的分析处理情况,这就需要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好与学生的交流工作,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老师起到引导的作用,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和处理教学案例,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让学生对不熟悉不能够综合应用的理论知识进行指导,扫清学生的知识盲区,提高学生处理会计实务的综合能力。

结语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方法能够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助于学生会计实务的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推动了会计教学工作的发展,提高了会计教学工作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婉丽. 案例教学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08:72.

[2]周箭. 试论案例教学在会计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3:194+197.

[3]赵茂林. 解析案例教学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商,2013,11:84.

[4]吴玉烁. 论案例教学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4:134-135.

篇5:案例分析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中职会计专业在中职教育中已经发展了数十年,在社会中的贡献也很大,虽然这一专业在中职院校中磨砺多年,但随着社会更新换代变化越来越大的情况出现,之前的中职会计教学已经不能赶上步伐,无法满足现代新社会所需要的会计专业人员。所以,在进行会计教学时引入项目教学法就可以超越传统方法,提升中职院校对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会计人才类型。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职会计教学;应用策略;作用

一、引言

随着社会迅猛发展,科技创新,全球信息化、经济化时代到来,会计专业在这个社会中的应用变得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也变得十分重要,几乎在各行各业中都要有会计人员的存在。中职会计教学在会计教育中奠定很好的基础,但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教育事业中,中职院校要想培养出更为专业更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就必须对以前的理论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此时项目教学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二、项目教学的概述

项目教学法,就是模拟一个项目,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而完成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说来,就是由老师根据要交给学生们的理论专业知识而设定相应的项目情景,将这一项目分配给学生们,让他们自己对这个项目进行分析数据,整理资料,收集各种信息,最终老师根据学生们手机到的各种信息的数量以及相关度来进行判断评价。

在中职会计教学中,项目教学法主要就是老师给学生一个项目,并且给学生赋予不同的角色,比如出纳人员、会计员人员等,然后由他们一起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对这个项目进行分析整理,展示填制完成的记账凭证、日记账、余额调节表等相应的会计成果,最终由老师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们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理论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他们能更好的理解消化。

三、项目教学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确定项目目标

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就先要由老师根据同学们当时所学章节内容选定合适的项目,并且对处理这个项目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必须有一个很明确的界定。这一目标必须能紧密结合学生们现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保证这个项目是完整的,并不只是为了达到教学任务。所以,该项目的选取既要能够被学生们认可同时也要在学生们现阶段所学专业知识范围内,项目难易程度应该合适,不能太简单就像做一个简答题一样,同时也不能花费学生太多时间而给了他们太大的学习压力。

(二)选择项目任务,分组合作

在会计项目中,有着很多种的项目划分,因为会计工作比较广泛,可以进行成本核算、工资核算、出纳、固定资产核算、报表编制等多种工作,所以,我们可以让学生轮流选择不同的会计工作类别进行不同的分组,然后每组人员根据自身的性格、特长等进行分工合作,担任不同的角色,一起合作完成对这一个项目的某一个工作。同时在进行角色分配时应该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到该项目任务中来,同时,每一个人之间又应该相互联系着。

(三)老师评价

学生们在对各自组别中的项目进行分析整理完成任务后,将自己组员的成果结合起来,整理成最终的任务成果,然后将成果展示给老师。老师就应该对学生的成果进行仔细判断,对成果中的不足老师应该提出来,给予学生改正的机会,在学生们困惑时,应该悉心为他们进行解答,让他们都能明白。最后,老师们可以对每组的表现做一个评价打分,让学生们更有激情参与并投入到这种任务中来。

四、项目教学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作用

(一)学生们能有更强烈的合作意识

项目教学法通过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在实践中促使学生去学习理论知识,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经常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在久而久之就使得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日常的学习中都会注重合作意识,面对一些需要合作完成,都会很主动去寻找队友,并积极的完成,而不是独自一个人想办法。所以项目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项目教学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其更加的生动有趣,经常需要做一些实践活动,所以学生是非常愿意去参加的,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习了理论知识,而且对理论知识会有更加深入的思考,所以这样是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此同时,学生学习的很愉快,这样学生就愿意去学习,所以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主动的姿态去学习。这样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更加轻松,同时也是他们的学习效率更高。

(三)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够自己独立去解决,而不是等待老师来帮助其学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会教授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就是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较大的提升。与其同时,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就能从多方面去思考,不断地去寻找新的思路,不断地有新的想法,所以项目教学法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而不断推行,教学方式的改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项目教学法在中职会计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啊,项目教学法是非常好的一种教学方法,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注意推行。

参考文献:

篇6:案例分析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统计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完善统计学实践教学是目前高校会计专业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探索的课题。充分明确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目的和特点,探讨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实施和应注意的问题,对提高会计专业统计学实践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案例教学 统计学 课程 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20世纪初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的一种具有突出教学效果的实践教学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会计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中。统计学作为高校会计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案例教学是会计专业统计学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有效运用案例教学,直接影响到统计学实践教学的效果,关系到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明确统计学案例教学目的及特点

统计学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以案例导入所讲内容,围绕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的统计原理和方法,对案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对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最终解决案例中的问题的活动过程,是一种模拟统计实践过程的实践性教学活动。

(一)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目的

1.培养学生必备的统计思维。正如著名学者Wells所说“统计的思维方法会成为效率公民的必备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是统计学的目标之一。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学生的统计思维较为缺乏,往往是学完了统计学课程,仍然不会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去思考和解决实际中的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面对客观现象的各种数据表现,要善于利用统计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用所学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发现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从而进行科学的统计预测和决策。

2.提高学生熟练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种典型的案例都是源于社会经济的实际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分析和讨论案例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使学生从传统教学中的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从“理论的学习者”转变为“实践的创造者”,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经验的学习,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强化学生运用计算机处理统计数据的能力。统计学是一门信息量大且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实践中需要处理的数据繁多、计算复杂,必须借助于计算机和统计软件计算出结果,才能利用计算结果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常用的统计软件SPSS、SAS、EXCEL、EVIEWS等具有完整的统计分析工具、较强的模拟工具和作图功能,既能实现对现有数据的统计处理,又可以进行各种数据模拟和试验,生动、直观地展示抽象的统计公式、原理和分析结果。通过案例教学,教会学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软件,在掌握统计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学会使用计算机和统计软件进行较复杂的计算分析。

(二)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

一、教学效果不佳的缺点,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有其自身的优势。

1.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统计学的信息量大,内容复杂,表现为一是统计学的概念比较抽象;二是统计原理与数学关系密切,推断统计部分许多公式需要有微积分、概率论等数理知识;三是各种统计分析方法有其特定的应用条件和分析步骤,使统计学成为了一门难学的课程,学生普遍感觉枯燥无味、难学难懂,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足。案例教学对实践活动进行真实模拟,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结合真实具体的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既给了学生自主表现的机会,又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讨论中学习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主动参与,积极讨论,学生之间相互启发,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2.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讲授法注重统计理论和方法的讲解,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案例教学法立足于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案例将分散的信息、复杂的情景加以描述,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调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对其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整理,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独立摸索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统计案例教学使学生从学习者转变为问题的解决者,学会了利用资料来思考、研究并作出判断,在分析案例过程中充分锻炼自己的思维及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传统讲授法中,教师主要是“教”,充当讲解员的角色,注重知识的“单向”传递,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师生间缺乏交流和互动。案例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从模拟的统计实践活动中“学”,充当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从介绍典型案例开始,指导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问题的本质并筛选有关数据信息,通过对案例的组织、讨论和分析,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对整个讨论情况作出总结和评价,引导学生提炼和掌握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案例的讨论、分析,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经验。通过案例教学,师生都承担了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加强了师生间“双向”的交流和互动。

4.突出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传统的统计学教学也重视联系实际,但往往由于时间短,联系实际不深入,或者是以干代学,削弱了学校教育的优点,既费时也片面。案例教学的案例来源于社会经济的实践活动,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教学目的,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的过程,动脑动手,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二、会计专业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实施

(一)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准备

实施案例教学之前,教师和学生不仅要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还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1.准备合适的统计案例。合适的典型案例是统计学案例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准备具有实用性、代表性和针对性的典型案例。首先,案例的内容以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必须密切联系会计专业学生实际和社会经济生活实际。其次,案例必须使学生真正掌握统计原理和方法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最后,案例要围绕学生应掌握的统计基本原理和方法,有针对性地选择社会经济中的实际问题。

2.熟悉统计案例的内容。教师要阐明案例教学的基本思想,如案例分析的方式、过程、常用方法、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时间和程序安排等,明确案例的核心内容,熟悉案例的重点、难点。对学生提出学习目的和要求,按要求进行案例的预习,了解案例的背景知识,思考案例所提出的问题,初步形成问题的见解、对策和方案,准备好解决问题必备的知识和多媒体应用技术。

3.必要的数据处理。统计学案例分析经常涉及大量的数据,学生在熟悉案例的同时,必须运用合适的统计软件对相关的统计数据进行处理,做必要的计算和分析,为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做好准备。

(二)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组织

案例教学的组织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有效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是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成功的案例分析活动,除要求学生普遍接受系统的理论学习外,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组织工作。

1.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首先,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在案例预习并获得有关案例问题的见解后,进入小组讨论阶段。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长组织小组讨论。小组成员提出对案例的看法供大家讨论,共同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后,对其中的关键问题再进行重点讨论,比较各种决策方案后形成新的认识。小组讨论完成后,组长准备案例讨论的汇报材料,并在课堂讨论中发言。其次,进行班级讨论。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提出本组解决方案(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发言结束后,教师要鼓励学生阐述不同的观点,让其他学生自由提问或是从个人的角度来分析同一案例。

2.教师进行案例教学总结。经过认真的案例讨论后,教师要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评判,在案例课结束前做案例分析小结。分析案例教学法对实现学习目标的意义、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明确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实践的问题,而不是总结个别学生的表现、评价某种观点或是措施的优劣,从而对学生的讨论结果作方向性的指导,提出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深入思考。

3.撰写案例分析报告。为了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案例分析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要求每位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既综合学生在案例课上的各种观点,又可以加入自己的进一步思考。

三、会计专业统计学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编写适合会计专业特色的教学案例

统计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典型适用的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是保证案例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教师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去企业调研,搜集具有真实案例情景的事例,经过反复加工整理,精心设计出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其次,结合统计工作的几个阶段,针对会计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生活实际,选择具有典型意义和时代特色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编写。如在统计调查阶段选择了对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特征及了解就业状况为目的,制定出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在统计分析阶段结合某企业工资情况、产品质量情况、某地区的物价、税收等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统计分析。最后,案例要“少”而“精”,体现时代特色。也可以让学生独自完成某个案例的搜集和编写工作,如搜集国家和地方统计局、网站等公布的有关统计方面的资料和数据,编写与教学相关的新的案例,既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

(二)处理好案例教学中的两个关系

1.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案例教学有很多优点,使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实战能力的增强,特别是通过实际情境的模拟,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分析、总结等活动,能引导学生把案例的实际问题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知识的系统传授、教学效率、学生对知识的准确理解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需要与课堂讲授方式相结合,但讲授中要注意理论部分力求少而精,只有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才能充分展开案例教学,二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交流。案例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双向互动式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和分析,指导学生进入角色,控制讨论的进程和做好讨论后的总结。教学中适时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营造宽松的讨论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自由发表对问题的见解和试图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观点的自由交流与思想的积极交锋。在讨论中注意因势利导,把握好沟通的时机和方式,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通过案例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交流,教师既可发现自身的不足,又可从学生那里得到启发,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

(三)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选择统计分析软件

在实施统计案例教学时,通过采用计算机、投影仪、网络等多种现代多媒体手段配合,能方便快捷地进行数据处理,用统计图、统计表来描述统计数据,使原本枯燥的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生动,在增大课堂信息量的同时,又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习兴趣,必要时结合板书,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统计案例教学离不开对大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恰当选择统计分析软件至关重要。由于EXCEL软件比专业统计软件易学易用,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利用其提供的统计函数和分析工具,结合电子表格技术,完全能够满足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因而是最佳选择。

总之,统计学案例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组织得当,有助于会计专业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经济管理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统计学的原理、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袁城.统计学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J].统计教育,2006,(04).2.吴艳丽,徐阳.统计学案例的选择与编写研究[J].统计教育,2007,(04).3.余谦,周传胜.案例教学法在《统计学》中的应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2).4.张文娟.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探析和改进[J].科技教育,2012,(16).作者简介:

杨金玉,女,北京城市学院公共管理学部,副教授,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统计与税法。

上一篇:转化潜能生工作总结下一篇:市人大主任在市委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