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Scratch程序教学中的应用

2024-05-06

案例教学法在Scratch程序教学中的应用(精选12篇)

篇1:案例教学法在Scratch程序教学中的应用

1.Scratch简介

Scratch是一个全新的程序设计语言,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开发。工作环境简洁清晰,便于使用。学生利用这个平台可以很容易地创作出交互的故事、动画、音乐舞蹈、游戏等作品,学生只需要用鼠标将模块拖拽到脚本区,就可以完成程序的设计,点击绿旗,舞台上就可以看到角色的表演。

图1 Scratch语言的界面

程序在安装之后,会提供很多各个领域的范例供学习者参考学习。学生通过典型案例学生上手很快。

图2 Scratch语言提供的案例库

同时Scratch提供了了学习的平台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它的官方网站,与世界各国的儿童进行交流。

图3 Scratch网站

图4左图是Scratch的内置的案例“跳舞的机器人”,图4右图是学生的自己的案例“奥运开幕式点火仪式”

图4 Scratch的内置案例和学生案例

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课程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小学的程序教学中LOGO语言的教学已经活跃了20多年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图形化编程语言已经成为小学程序教学的主流语言,编程教学是最能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特色,程序教学能反应出信息技术教师特有的技能,是其他教师不可替代的。但是程序教学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在设计课程,抓住学生,提高学生的编程水平下工夫。

2.教材建设

2010年7月,我就带着对SCRATCH好奇之心,就开始了行动,一边学习这个软件一边思考如何设计教学如何在课堂上实施呢?结合新的教学理论,我决定将范例教学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Scratch语言自带的范例的教学价值。2010年9月开始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小六年级尝试教学,一边教学一边整理教学得失,经过一学年的尝试教学,在践行中孕育出了自己的两本校本课程。

课程内容的设计是以儿童喜爱的数字文化为主线,信息技术的学习则融合在数字文化的创作之中

第一天学习感受:

scratch软件界面简单清楚,通过一些简单的界面介绍,我很快就可以自己操作,并尝试简单的程序编写。通过几个小时的接触,scratch软件给我最大的特点是:

1、中文界面、界面友好、操控简单、很多任务只需拖曳鼠标就可完成,入

门快;

2、它是一款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软件,包含计算机工程的基本概念,例如,面向对象,参数,消息,控制,交互等;

3、scratch软件不用编写任何程序代码,我们通常学习的编程软件都要将操作转换为描述语言,再将描述语言转换为机器语言,这样才能完成程序的编写。而scratch软件中所有操作只需要写成描述语言,就可以进行程序的调试和运行了。这对小学生来说,更接近于常规思维,更易于掌握。

4、scratch软件能够完成所有结构化程序设计中要求的判断、循环等任务。

第二天学习感受:

scratch软件自带传感模块,它能够对现实生活中温度、湿度、感光、声音等进行接收,并通过程序做出一定反应,这让我感到非常奇特。这使得scratch软件不仅适于编程的学习,更是给孩子们提供尽可能方便的工具,让他们充分地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学习积极性会被极大的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会得到极大的培养和锻炼。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把计算机当做自己工作和接触世界的一个重要工具。正如SCRATCH项目的负责人——媒体实验室的博士生凯伦.布雷南所说:“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创建电脑程序编写大军,而是帮助电脑使用者表达自己。”

经过两天的学习,我认为scratch软件完全可以用于教学实践,它不仅作为程序设计软件,更是学生用于研究表达创作的工具。

第三天学习:

我独自进行各种尝试操作,研习SCRATCH中各种范例,领略用SCRATCH创作的特点,同时将曾经在BASIC教学和FLASH教学中的各种小程序,在scratch软件中进行实现,结合吴老师提出的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中的教学方法——“为创作而教”,并结合scratch软件的特点,思考如何安排一学期的教学任务。

下面给大家具体来介绍一下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2.1.教学目标

第1个是知识目标。利用Scratch平台创作反映儿童自己思想和观念的数字作品,提升儿童的创新能力和数字文化素养。这个目标指向的是课程的本体,即让学生在这个课程里干什么,掌握哪些知识。

第2个是能力目标。培养21世纪学习能力,包括信息处理和交流的能力、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人际关系和合作的能力等。这个目标指向的是课程的能力培养,主要是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各方面的能力。

第3个是情感态度,(发展儿童积极向上的、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品格。)这个目标指向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能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里积极生活、健康成长的人。

2.2. 教材内容的设计原则

基于以上目标的分析,选着儿童喜爱的动画、游戏、音乐舞蹈以及交互式故事等数字作品创作为主线,将信息技术的学习融合在数字文化作品的创作之中,确定了一下内容:内建例子和老师自创例子。

SCRATCH中有10大类例子,老师们可以挑选内建例子做教学内容,也可以根据需要,比如:新年到来之际,我就自创了一个迎新年主题的创作课,当时正逢广州举行的亚洲运动会,我创编了《开幕式点火仪式》的设计课。第2学期开学,我接合学生过春节后的心情,创编了一个过大年创作设计课;根据季节,我结合春暖花开的三月,创编了春来了的创作设计课。这些设计可以充分发挥老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3.教材内容

下面是教材目录

上册和具体内容是:上册,我基本上是一节课,一个范例,下册我尝试用单元来设计。课程的特点是:(一是知识面广,涉及到音乐,美术、数学、程序设计,电脑技术、故事剧情的构思等等、二是浅显易懂: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很容易理解的主题和学生很喜欢的,脚本设计也是学生能接受的。三是螺旋上升:由简单到复杂,由模仿到自由设计、三是松散连接,这些内容安排很灵活,老师先上前一节课,也可以先上后一节课,没有严格的知识衔接。)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如何体验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变革呢?采用了范例教学法和基于设计的新课程设计理念。由模仿创作逐

步过渡到自由创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是通过 采用直观演示法、范例教学法、支架教学法、自主探究法设计课程并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自主研习、模仿尝试、同伴互助等一系列活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经历尝试探究、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品尝成功的喜悦。教学环节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如何体验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呢?怎样让学生用Scratch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怎样让学生通过数字作品创作的学习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怎样让学生体验Scratch程序设计语言的创作魅力以及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基于上述思考,作者采用直观演示法、范例教学法、支架式教学法、自主式探究法、操作发现法来设计课程并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学生观察发现、自主研习、操作尝试验证等一系列活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经历尝试探究、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品尝成功的喜悦。具体教学设计流程为提出主题 →范例研习→模仿创作(自由创作)→分享交流四环。如图所示。

教学方法

具体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提出主题 →范例研习→模仿创作(自由创作)→分享交流四环。如图所示。

下面我以开幕式点火仪式一课做为案例,给大家介绍一下,教学过程的实施。(案例)

一、提出主题:上课开始,我播放了一段历届奥运开幕式的录像,启发学生,让学生思考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开幕式点火仪式。

二、研习范例,我从三个方面开展教学,首先是让学生欣赏老师的范例,再让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支架,思考,构思情景。在接下来,是脚本分析,同样是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支架,探究,老师教给他们一些探究的方法,还有些方法是学生自己发现的。

三、自由创作,这个环节,老师主要是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和帮组学生解决脚本搭建过程遇到各种问题。

最后,四分享交流,学生把作品用FTP上传到教师机,展示作品,有的学生上传SCRATCH官方网站。请欣赏学生的课堂作品,看有的学生用碰到角色,有的用碰到颜色 或移到角色所在位子等多种设计方式,设计了不同点火仪式。这节课我给学生时间是3节课完成。

最后,请老师们再一次来欣赏我们学生不同阶段创作的作品。作品展示。

谢谢大家,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最后,我在此要特别感谢吴老师给予的智慧的指点,让我在做SCRATCH教学尝试中再一次品味到教育的幸福。

篇2:案例教学法在Scratch程序教学中的应用

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培养,可分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层次.VFP( Visual FoxPro)属于第二层次的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它以强大的性能、完整而又丰富的工具、极高的处理速度、友好的界面以及完备的兼容性等特点,成为新一代小型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杰出代表;又因其容易入门,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将VFP程序设计这门课列入经、管和文科类专业教学计划.我院在经、管和文科类专业大一下学期开设了VFP程序设计这门课,但由于程序设计本身枯燥难懂,经、管和文科专业学生对编程语言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差别很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很多的困难,学生只是学到一些基本的命令及简单的界面设计,后期为了通过计算机省二级考试,只是机械地练习题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任课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

1 VFP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学多是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讲解,之后辅助以上机练习,依次从基本概念、数据类型与表达式、数据库和表的基本操作、查询和视图、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可视化表单设计及常用控件、报表和菜单设计等.由于前面章节知识比较零散、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往往在这一阶段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中间章节由于SQL语句晦涩难懂和程序设计千变万化,往往造成学生失去耐心;到表单设计时虽然有些好转,但是当用到前面知识的时候,很多内容早已没有印象,造成后续学习困难.

同时,由于经、管和文科类学生对VFP程序设计认识不够,认为这是一门计算机类课程,和其所学专业无关.首先,很多学生不重视VFP程序设计,为应付考试而学习,兴趣不大,主动性不强;其次,学生首次接触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要在一学期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面向过程程序设计思想、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数据库系统设计等内容,教学内容较多,难度较大;再次,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对实验的目的和内容不够明确.虽然上机时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按照指导书重复课堂上讲过的函数、命令、表单等设计操作,但对于这些知识在系统开发中的作用却一无所知,更谈不上举一反三.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将“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到VFP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法简介

2.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2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学生感兴趣的任务模块,力求以任务驱动,以某个实例为先导,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完成具体任务模块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学和做”掌握教学内容,并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教师的引导相结合以及独立探索和与人合作结合.

2.3“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

“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结合了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各自特点的一种综合教学法,很适合程序设计类课程如《VisualFoxPro程序设计》的教学.该教学法以“案例”为引导,以“任务”为主线,将相关知识点贯穿于任务的不同模块中,“驱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模仿具体“案例”实现知识的消化与吸收,再通过“拓展案例”的探索性设计,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设计技能的把握.

3“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方案

3.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这对于一个初学VisualFoxPro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讲尤为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充分发挥第一堂课的作用.与传统教法中首先介绍VisualFoxPro的发展历史和特点不同,每次给学生上第一堂课时,笔者都是先给学生演示一个小型的学生管理系统,并请学生自己操作并说出自己的感觉.学生通过自己操作觉得这个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当得知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他们也能完成类似的系统时,兴趣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展示完学生管理系统后,笔者还会给学生展示一些以往学生的优秀作品,以打消其畏难情绪、坚定其学习兴趣和信心.

3.2分析案例掌握基本知识

“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首先通过“案例展示-激发兴趣-分析案例-讲解相关知识和联系”这种教学模式,以真实的生活情境或事件为案例,通过分析和讲解把相关的基本概念、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形成深刻、形象、牢固的记忆,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在每次上课前,先将本节课的精华案例向学生展示.比如:在讲解分析“标签和计时器”控件时,首先向学生展示案例.

展示的案例由两个程序组成:一个让字幕从左到右循环滚动,另一个是让字幕进行左右摆动.在充分吸引学生兴趣的前提下,笔者利用现实中的广告牌来分析并讲解与案例相关的表单、标签、计时器以及相关的程序设计,先讲解比较简单的循环滚动设计思想,然后再讲解摆动字幕的设计思想.这样,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就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印象比较深刻.

3.3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案例讨论

“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通过案例传授给学生基本知识,还要通过完成设计任务来培养学生的模仿乃至创新能力.有了前面的知识基础,再展示与之相关的拓展案例.

展示完后,笔者不直接进行讲解,而是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10-15min的讨论分析,讨论在什么地方见过类似的东西,在设计时应采用什么途径实现等问题.然后开始提问,让小组推举自己的代表发言阐明自己的设计思想、在可能的情况下展示实现过程.最后笔者对学生的模仿进行总结性发言,如学生通过讨论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给出正确解答.

3.4设计任务评价总结

每个完整的案例及任务教学模块完成后,笔者都会与学生一起对所涉及的知识及设计技巧进行归纳和总结,对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将优秀作品放到教学网站上供所有学生观摩.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思维,对每个案例最后还会留下一到两个思考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比如针对碰撞的方块的思考题是“方块有无可能只碰到每个边的同一个点?如有应该如何设计?”.

4实施“案例-任务驱动”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4.1教学模式的转变

传统教学活动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然后再练习”的被动教学模式;“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活动采用“以案例说明为引导、任务驱动为主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探索创新型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真正形成了互相促进的关系.

4.2传统教学与“案例-任务驱动”教学相结合

传统教法以知识点的衔接为主线,重理论;“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模块为主线,重应用.两者各有特点和优势,不能相互替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发挥不同教法的优点,做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4.3注重整体培养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为了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及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笔者还开通了课程论坛.把课件、素材及练习题目都发布在论坛中,学生可以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发布在论坛上,笔者都会及时解答,这样既提高了整体教学需求,又达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

5总结

篇3:案例教学法在Scratch程序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1. 学生是教学过程主体,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是主体, 教师在任何教学环节中同时担当“导演”和“演员”的双重角色。而案例教学法中则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作为指导者, 有效地把握课堂讨论气氛, 让每一个学生的才智得到充分发挥。

2. 通过主动参与, 提高学生能力。

教学案例的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案例中主动参与, 在分析中充分表现自己。这样从中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

3. 所学知识可操作性强, 寓原理于操作中。

教师通常针对每个教学案例设计一定的思考题, 通过学生用现有的理论知识去思考、参与、分析和设计, 来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二、案例教学法在《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1. 预备知识。

学生已掌握了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掌握了程序设计基础, 掌握了解析法、穷举法、查找法、排序法设计程序的技巧。

2. 从斐波那契的“兔子问题”看递归算法。

著名的斐波那契提出了一个“兔子问题”:假定小兔子一个月就可以长成大兔子, 而大兔子每个月都会生出一对小兔子。如果年初养了一对小兔子, 问到年底时将有多少对兔子?

(1) 分析问题:仔细观察一下表1, 不难发现第一月是最初的一对小兔子, 第二月仍是最初的一对小兔子, 但是已经长成大兔子, 到第三月除了最初的兔子外又新生一对兔子, 因此共有2对兔子, 继续推下去, 第12个月时最终共有144对兔子。

(2) 讨论:让学生讨论每一个月份的大兔数、小兔数与上一个月的数字有什么联系?

(3) 设计算法:“兔子问题”很容易列出一条递推式而得到解决。假设第N个月的兔子数目是F (N) , 我们有:当N=1、2时, F (N) =1;当N≥3时, F (N) =F (N-1) +F (N-2) 。这是因为每月的大兔子数目一定等于上月的兔子总数, 而每个月的小兔子数目一定等于上月的大兔子数目。由上述的递推式我们可以设计出递归程序。递归程序的特点是独立写出一个函数 (或子过程) , 而这个函数只对极简单的几种情况直接给出解答, 而其余情况下通过反复的调用自身而把问题归结到最简单的情况而得到解答。自定义函数的定义格式:

Function<函数名称> ([参数列表]) [as类型]

局部常量、变量定义

语句组

函数名称=返回值

End Function

自定义函数的调用变量=函数名称 (参数)

(4) 编写程序:根据递推式可以写出递归程序如下:

3. 归纳。

通过分析演算过程, 引导学生总结递归法的概念:是一种直接或间接地调用自身的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对于复杂的问题, 把原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简单前类同的子问题, 继续下去直到子问题简单到能够直接求解, 也就是说找到递推的出口, 这样原问题就由递推得解。

三、运用案例教学法要注意的问题

1. 选用典型事例, 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维能力。

选择合适的案例是十分重要的。教师所举事例比较形象, 不但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具体,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有兴趣去观察、研究案例, 并且去努力发现其中的规律。特别在程序设计教学中, 不要把运行出正确结果作为唯一的目标, 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分析和思维过程, 让学生在自身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实现技能的提高。

2. 学生应该有效参与, 而不是无效参与。

所谓有效参与是能够从案例中作出有意义的分析, 找出自己的观点与解决办法, 确定案例所包含的合理假设;无效参与是指学生能够提出不切实际的假定, 没有依据地表明自己的观点与办法或提出不当的问题影响讨论。

3. 要配合其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案例教学法对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无疑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 但在提倡一种教学法时, 我们不能排斥另一种教学法。传统的讲练法仍是不可或缺的, 只有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前提下, 教师才可以从容地将案例教学法得以充分运用。

篇4:案例教学法在Scratch程序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scratch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教学  引导式学习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28-01

2007年麻省理工科学院实验室推广使用scratch程序的语言,scratch提供了图像和积木拼图操作界面,并结合网络社群功能,以多元想象力,深入的思考性为理论,同时也延续他们之前的产品logo所注重的探索式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尽情发挥创意。

一、scratch的介绍

scratch是一种具有导向特性的语言,教师若掌握scratch导向特质,引导学生依据导向分析与设计,逐步独立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重点关注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而易被忽视的重要步骤。例如程序完成之后的反思。因此scratch教学适用于引导式教学,将教学策略可以延伸至非程序式语言,本文将讨论引导式学习策略,适用于小学程序设计教学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学生因为无法构思出问题解决的方法而陷入困境。如果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适当给予学生提示,有的学者认为采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回答老师问题的过程增加理解层次,使学生能反省自己的策略。台湾地区的学者吕俊龙和康景成两位教授分别针对logo语言以及KPL语言进行引导式教学的研究,均发现学生在学习效果中有显著提升。

二、scratch的核心教学目标和策略

由于scratch是具有搭建特质的程序语言,因此若将引导式程序分析和设计方法应用于教学,能让学生更快地掌握这种语言的设计方式。

而程序设计课程的核心教学目标是:1.学生理解教学问题的内容。2.能独立构思解决问题的方法。3.使用正确的程序来完成目标。

而课堂中的教学过程应结合以下的策略:1.当学生遭遇困难时,适时引导以避免学生陷入放弃以及胡乱尝试的情况。2.在编写程序前明确引导学生理解意义,并且具体构思程序的编写方式。3.通过作业或测试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练习,进一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概念使用方法。

三、针对教学目标老师开展教学的方法

第一,由浅入深的进度。在前期课程让学生先学习规划程序的能力,并在课程后期逐渐增加案例中角色之间的互动,并且在每一个新知识点讲授完成后搭配对应的测验,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第二,掌握scratch的导向特质,在课堂讲解和课例制作时,参与导向程序分析与设计,系统地引导学生逐步进行制作,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的制作流程,同时加强学生观察分析案例的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导向分析的设计思维。

四、小学阶段学习scratch程序设计应用引导式学习单的作用

第一,引導式学习单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程序的能力,使用引导式学习单的班级,在笔试测验中的表现优于传统教学的班级,应用引导式学习单的班级着重学生观察、分析程序的能力。因而可以探究学习单中的问题,而且能较深入地观察、分析程序编码方式。并将此能力迁移到纸质测验中,从而使两组不同的班级在测验中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第二,引导式学习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程序编写能力,在难度较高的实例中效果更明显。在简单的程序中,两组学生表现差异较小,但当难度提高后,应用学习单的学生实际表现均优于传统教学班级,可见学习单引导式学习确实能增进学生的程序编写能力。

五、使用引导式学习单开展教学时应注意的方式

(一)在课堂教学中引进学习单,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引导式学习单,让学生通过预设问题思考和探究的方式,深入课堂教学内容,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应针对课程内容设计合适的学习单。使学生通过学习单开展自主学习,深入理解学习内容。

(二)scratch程序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许多学校都在高年级开展了scratch的教学,但是由于程序设计课程难度较高,许多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的情况。而引导式学习单的应用,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多个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理清思路,设计出正确的程序。

我认为只要教材难易适中,并结合有效的教学方式,学生就会喜欢scratch程序设计课程,而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引导式学习单,会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程序的难点和关键点,让他们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创作出风格迥异的作品,真正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施渭妃.“三本教学法”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综合版),2011.07.

[2]覃海慧.冯旭初和他的“四合一”教学法[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7,12.

[3]魏焕萍,单娜娜,刘静,单云官.关于用PBL教学法需注意的几个问题[A].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

作者简介:

篇5:案例教学法在Scratch程序教学中的应用

程序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B・F・斯金纳是美国著名的教学心理学家.他通过动物实验建立了操作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并据此提出了程序教学论及其教学模式,曾给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和世界的中小学教育带来广泛影响.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将程序教学法恰当的.应用在词汇教学中将对学生的词汇学习产生重大的作用.

作 者:蒋娜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51刊 名:新西部(下半月)英文刊名:NEW WEST年,卷(期):“”(12)分类号:H3关键词:程序教学法 词汇教学 运用

篇6:案例教学法在秘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所谓案例,是指包含有问题或者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利用案例本身的故事、情境、典型、描述等内容作为教学范例。高校开设的秘书学是一门实践应用性很强的应用学科,通过案例的应用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相当深入的分析和讨论,进而确定将要采取什么样的解决措施。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感性和直观的认识,更加有利于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实践,有利于以后工作中尽早适应社会。

【关键词】秘书学;案例教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4-180-01

高校开设的秘书学是一门实践应用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对于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目前高校秘书学专业的教学也在积极地与时俱进,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原则。但是在教学中依然有和实际脱离的现象。虽然理论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理论层面的修养,但是实际的工作内容依然是学生将来职场要面对的,单凭老师的讲解学生获得能力的可能性要小,如果结合一定的实际案例教学,那么学生将来对职场的适应能力将会更强。所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而且这样的教学模式还可以保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的实践操作总结从而不断地积累提升。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理解

所谓案例,是指包含有问题或者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利用案例本身的故事、情境、典型、描述等内容作为教学范例。每一个案例都有一个实际情境的文本阐述,其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可以提供教学中借鉴,同时通过对案例的内容的分析,总结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所说的案例就是一个工作的实际记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未来的秘书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秘书面对困境作出决策所依赖的事实、认识的决定和处置办法。通过案例的应用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相当深入的分析和讨论,进而确定将要采取什么样的解决措施。

二、在秘书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典型的案例可以阐述一个理论,可以示范在某一个特定的场合和情境中,哪些问题需要哪些措施解决,哪些方案有用,哪些方案无效,提出相关的问题,解决相关的问题。师生共同对案例进行分析,使抽象的道理具象化,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直观富有实际意义,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分析个案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全局问题的能力,分析讨论后形成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利用案例教学就是透过案例的表象探讨背后的实际问题,找到解决的措施。这种方式对于无法接触社会生活实际的学生来说,是最适合不过的。可以帮助学生在一个模拟的实际环境中进行分析和讨论。在管理学领域里,早已有应用案例教学的先例,这是为学生尽早适应社会生活实际的途径。利用案列教学,具有实际、生动、富有吸引力、仿真性和启发性等特点,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秘书工作中的问题和能力。

三、案例分析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熟悉案例,寻找问题

在秘书教学中应用案例,首先要让学生熟悉案例的内容,精准地阅读案例。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懂得案例中蕴含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快速阅读案例内容,初步了解案例的大概,了解案例中蕴含的的内容,以及由此而提供的情况和其中的问题;这一时间教师可以充分地让学生阅读和理解,分析和思考,不要急于去仔细分析问题,避免学生因此对问题本质形成固定思维模式,也不能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和途径,只是充分地浏览。之后让学生的思维沉淀一下,再重新回忆案例内容。提炼出案例中的问题和观点,把握案例描述的事实与提出的观点。学生经过阅读、思考,然后总结并重新整理案例中的资料,并把一些重要的问题做些笔记,归类后形成列出表格,也可以按时间先后顺序列出事实的内容,别小看这些内容,这些对于解决问题都是非常有用的。学生这样梳理后,对于案例中的的主要矛盾冲突有所认识,能够梳理出案例中的重要问题,从冲突的双方角度较为清晰地总结出各自的表现或事实,从而更好地对案例进行分析。

(二)分析案例,制定方案

学生经过充分阅读和认真思考阶段后,开始进入分析案例阶段。这个阶段要厘清案例中的观点,弄清案例中的事实。应用的案例中,所要提出的观点一般是指对行为与行为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陈述中表现出来的。学生在这一阶段要认真考查因果关系产生的原委,确定事实的合理性。在案例的分析中确定的因果关系,这将有助于解决实际的问题。分析案例的重点是要确定实践中的因果关系,这是构成事实的关键,当然在案例中的因果关系一般是不容易确定的。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学生应该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提出建议要遵循现代秘书工作的理念,这是避免工作中发生同样错误的基点。对于案例分析学习者而言掌握这个理念是处理问题的关键所在,可以避免发生不该有的失误。案例应用在秘书学教学中,也要看到其内在的随意性和随机性,这是案例的特点,教师应该主要引领学生分析案例的实质,找出问题所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

在高校秘书学教学中,有许多的教学模式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案例教学法只是其中一种,被老师应用在教学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感性和直观的认识,更加有利于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实践,有利于以后工作中尽早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篇7: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案例教学法是法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结合对于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实践,从案例教学法的作用、案例的选择及具体应用几方面进行分析论证,阐述了笔者对于该教学方法的见解。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法学教学;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为美国法学院首先采纳,它要求学生阅读真实案例和法官对案例的评语,分析法官推理思路和判断方法,然后学生在班级里讨论法官的评语,最后让学生将这种推理思路和判断方法运用到类似的案例中去。据说,美国哈佛大学每年要投入大批教师的力量来编写案例,编写案例已成为该校教师一项重要的科研任务。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案例,使其在教学效果中发挥最有效的作用。案例具有形象化、具体化的特点,教师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或指导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可以使学生学习新的知识,获得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案例的引入时机、引入目的、引入方法却有不同之处,要考虑到教与学的整个环境。在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下面就从几方面具体谈一下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问题。

一、案例在法学教学中的作用

案例具有形象化、具体化的特点,与传统教学中的举例子是有本质区别的,在法学教学中,案例可以起到重大的作用。

首先,案例可以改变枯燥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主动学习的效果,这也是学校教育的目的所在,改变“填鸭式”的呆板。

其次,案例可以贯穿多个知识点,实现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使学生达到综合把握知识点的效果,把零散的知识点以不同的线索串联起来,形成综合思维,避免片面性。

再次,案例可以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联系在一起,防止二者之间出现“代沟”。我校的目标是培养高等应用型的人才,所以在这方面就更是必须的,不仅在实习中,在课堂上就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和技能,不要使学生局限于纸上谈兵。

最后,案例在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不仅对一个学科,对所有的学科都全身心的投入,以达到知识的融合。

二、案例的选择

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案例的选择,即要选择恰当、典型的案例。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我校学生培养的目标是高等应用型人才,因此在选择案例上要有自身的特点,突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笔者认为选择的案例需要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案例要存在争议性。即案例本身能引起争议和冲突,引发不同的观点,这是调动学生兴奋点的有效措施。

第二,案例要具备综合性。即案例不能仅局限于某个知识点,要有多个知识点的渗透,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判断与分析能力,形成较开阔的思维;同时,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细致思考的意识。

第三,案例要具有代表性。即案例内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而不是实践中根本不会发生或多少年难遇的案例。法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应用于理论与实践,因此,案例的选择要有代表性,也有利于学生对社会的认知。

第四,案例要体现专业性。即案例内容要体现一定的专业方向性,同一门课程,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在案例选择上要有针对性,不能搞一刀切。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在案例的难易度、复杂程度要求上是有差别的,在案例教学中依然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

三、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教学环节的三大要素包括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就这三大要素都有不同的要求,其中最为根本的就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二者地位的不同,决定了教学中心、教学效果的不同。

(一)教师的地位

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导,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模式化,教师以讲课为基础,形成知识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流动,教师居于支配地位。案例式教学打破了这种常规,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教学内容具有灵活多变性,课堂以讨论为基础,形成知识与观点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多向流动,教师居于次要地位,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二)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和增强学生分析、思考、辩论、表达能力,在案例的讨论方式上,教师是一个主持者、调动者和最后的总结评价者。因此,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如下:

1、对案例本身有透彻的理解,有客观、确定、准确的观点。对于法学案例教学而言,虽然鼓励学生思考、辩论,有自己的观点,但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每一个案例都必须有一个最后的客观结论。比如对一个案例存在是抢劫罪还是抢夺罪的争议,最后必须有一个结论,到底是哪一个罪,教师不能最后评价“两个罪名都成立”。唯一结论性要求教师必须对案例有透彻的理解,并且形成客观、确定、准确的观点。

2、要有驾驭教学过程的能力。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包括布置案例、指导学生初步分析案例、学生提出观点、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全面分析案例、得出结论并总结。因此,要求教师具有驾驭教学过程的能力,在每一个环节都能恰到好处,充分起到调动、引导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还要有充分、全面的准备。

(三)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模式

案例教学是使学生在熟悉具体案例的过程中,通过自学、分析、讨论、总结这一过程,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有特殊的应用条件与程序。

1、案例教学法应用的条件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案例教学法也不例外。案例教学法并不能贯穿法学的所有教学环节,也不能贯穿某一课程的全过程,而是有其具体的应用条件。

从教学目的、任务看,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应用技能。因此,在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不是普遍的,一般应在识记、理解的基础上开展。

从教学内容看,笔者认为更适合于知识点的归纳、相类似问题的比较、章节小结或单独的案例分析课。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或者头脑中已带有些许疑问,此时应用案例分析法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从教学允许的时间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必须先布置案例,可以采用事先布置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节省课堂时间,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思考时间,课堂教学以讨论和分析为主。但这并不是必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课堂教学中临时布置不是特别复杂的案例,以培养学生的应变与反应能力。

从学生的实际状况看,要体现差异性。首先,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案例,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先选择知识点较少、难度较小、篇幅较短的案例,并逐渐加深难度。其次,针对课程的不同进度选择不同的案例,开课初期知识点较为单一,学生对课程的体系初步形成,这时的案例一般不很复杂;但课程接近尾声,案例一定要体现综合性,甚至可以有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点融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不同程度的学生分组,分别布置不同程度的案例,采取小组讨论的模式,实施案例教学法,这更适合于模拟法庭等实践课程的教学。

2、案例教学法应用的程序 案例教学法的一般程序是:布置案例、指导学生初步分析案例、学生提出观点、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全面分析案例、得出结论并总结。笔者认为在这一系列程序中,有几个环节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法的效果。

第一个重要环节——指导学生初步分析案例。

案例教学法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及实践应用能力,实现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因此,这一环节至关重要。教师在此环节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学生如何分析案例。比如刑事案件,首先要考虑时效问题,是否超过时效直接关系到是否予以追究问题;其次要从犯罪构成要件入手,分析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种犯罪;再次看量刑情节。比如民事纠纷,首先对事实进行分析,确定属于何种法律关系;然后,从法律关系构成要素入手,确认解决问题的关键。当然,要根据具体案例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分析方法予以指导。在该环节中,对学生的调动也不能忽视,有些同学对于案例分析不感兴趣或者有惰性,因此一定要注意对这部分同学的调动和激励。第二个重要环节——课堂讨论。

学生事先进行思考分析以后,通过课堂讨论使事实脉络清晰,找出案例争议的焦点,从而寻求恰当的解决思路。因此,在课堂讨论中,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较高。一方面,要使学生勇于发言、陈述观点;另一方面,要保证讨论的秩序和效率,使讨论能够团绕主题,有针对性。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准备,适当指引学生围绕关键问题进行讨论,不要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第三个重要环节——总结。

篇8:案例教学法在Scratch程序教学中的应用

1.问题症结——教师教学方法的落后。

从“数据结构”“软件工程”到常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开发软件所需的基础知识学生基本上都学到了, 不会开发软件, 问题何在?在进行广泛调查和研究之后, 发现这跟教学方法密不可分。应该说, 这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的落后所致。作为软件开发重要基础之一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通过教学, 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软件开发的有关理论,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实战技能和专业素养, 并能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编程, 解决学习或工作中所遇到的特殊问题或在软件开发领域有所作为。

2.任务驱动法在“软件蓝领”VB教学中的尝试。

VB是“软件蓝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它主要用于软件和程序设计。它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特别是它不同于面向过程的程序语言, 其面向对象的理论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本人在教学中尝试了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模式。任务必须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能实现学习的情景性设计,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任务的目的, 是为了引出将要学习的知识。反过来, 学习知识则是有目的的, 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任务。因此, 任务必须能驱动某一部分知识的学习, 必须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去学, 让学生懂得学习知识是有用的。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设计任务时还必须考虑它的趣味性,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

3.案例程序教学法。

为了改变学生因缺乏实践演练而造成的编程能力不足、专业素质低下, 难以适应软件开发行业需求这一现状, 必须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 要让学生掌握并参与软件开发, 而不只是写几个小程序就算了事, 要让学生真正有种“进门”的感觉。用案例程序来引导学生, 培养学生的实战技能和专业素养,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1) 案例程序库的建立。实施案例程序教学法的基础是建立一套体系完整、紧扣教学内容的案例程序库, 而且每一个案例程序都要有明确的知识点或侧重点。案例程序的建立要以“简洁、实用、生动、有趣及富有启发性和引导性”为原则。

(2) 案例程序教学法的教学过程设计。在电子课件中, 将案例程序的可执行文件 (.exe) 和源程序文件 (.frm或.vbp) 分别进行动态链接, 同时, 将案例程序库、电子课件、发表的与案例程序相关的文章等内容放在网站上, 供学生浏览或下载。值得一提的是, 如果将案例程序一味地在课堂上灌输, 学生还是难以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 必须将其分门别类, 并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根据教学实际, 我们将案例程序分成三类:课堂精讲型、课堂演示型和课后自学型。在教学中, 要紧扣主题, 并将案例程序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穿插在教学的全过程。

(1) 课堂精讲型。短小精悍而又紧扣相关知识点的案例程序, 在课堂上进行详细剖析, 即精讲。具体教学过程, 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设计:第一种是由知识点自然过渡到应用。即先讲授知识点, 然后交代这些知识点在程序中的用途, 并用案例程序进行演示 (调用vbp文件) , 最后打开源程序进行剖析 (调用frm或vbp文件) 。第二种是由问题引出知识点。即开门见山, 先阐明要开发一个什么功能的程序并进行演示 (调用PPt文件) , 然后在提出如何解决相关问题的基础上, 引出要用到的知识点并进行讲授, 最后再对源程序进行剖析。两种教学过程, 根据需要可灵活应用。

任务的分析。提出任务后, 先要分析任务的特点。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任务, 同时带出新的知识点。

(2) 课堂演示型。这种方式主要用于篇幅稍长的案例程序。具体教学过程是:在讲授完知识点并指明在程序中的用途或用法后, 用相关案例程序的可执行文件进行演示;然后打开源程序, 讲授其中的关键算法及与该知识点相关的主要内容, 剩余部分要求学生课后从网站上下载后自己去消化。

(3) 课后自学型。这种方式适合于篇幅较大的或综合型的案例程序。具体教学过程是:在课堂只做演示或提示, 课后完全由学生自己去理解或完善有关功能。在一些关键章节教学中, 要求学生参照案例程序去完成相应的项目作业。

鼓励学生创新。在任务完成后, 总有学生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一部分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建设性的。

培养协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 还应该支持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如可以让他们对某个问题的处理办法展开集体讨论, 然后得出统一的结果。

教学过程中, 要灵活使用案例程序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在讲授程序设计语言时, 要灵活而恰当地使用案例程序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法。这也意味着, 并不需要把所有要讲授的程序都得事先写成案例程序, 有些小的程序可以在课堂上随手编写。

如果时间允许, 有些稍长的程序完全脱离讲稿边讲边写, 效果也很好。这样学生会觉得编写程序不是很难, 同时觉得这个老师有水平, 由佩服产生学习的动力。有些稍长的程序如果时间不允许, 可以事先将程序代码保存到幻灯片中的备注页中;讲解过程中, 边讲边进行界面设计, 需要代码时右击幻灯片, 打开备注页直接复制并粘贴到代码窗口即可。当然, 界面较复杂且设计较费时的程序, 最好还是写成案例程序。

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相互讨论和质疑, 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团队协作精神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在切合实际的情境下, 依赖于原有知识和社会背景, 通过自身的实践和体验感悟知识的过程。这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和前提, 也是任务驱动法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理论依据。通过任务驱动法的教学实践, 我深感必须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陈旧观念, 必须从思想观念上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理念。只有在这样一个大前提下, 原则、方法、技巧才具有现实意义。

21世纪的教育, 要着眼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在程序设计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 使学生从枯燥无味的学习中解放出来, 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素养,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摘要:程序设计语言是各类学校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 程序设计是一种构造性的技术。在日常的VB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 怎样开展这种构造性的又具有创造力活动的教学呢?如何解决程序设计本身枯燥、难懂这个问题,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作者经过几年在实际教学中的不断摸索, 总结出一些方法或者说经验, 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和积累, 形成了一套教学方法案例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程序教学法。

关键词:任务驱动,案例程序教学法,对象,事件

参考文献

[1]钱培德.中文Visual Basic6.0傻瓜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篇9:案例教学法在Scratch程序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可编程序控制器 案例教学 传统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案例教学法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知识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即将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形式让学习者去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可编程序控制器案例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课前做详细周密的教学安排,包括案例实施的时间、学生的分组、案例素材的发放等。本文以机械手控制设计为例,在案例教学中分以下四个基本环节:

1 案例客观真实,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与以后就业相关的实际问题

准备的案例要有针对性,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选取的教案都是生活中的例子,例如流水灯、机械手控制、全自动洗衣机、交通灯、音乐喷泉等,而机械手控制更是在工業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让学生能够未出校门就能很好地掌握就业相关的知识。每个教案要求掌握不同的知识点,机械手控制案例学习中要求学生掌握单流程顺序控制的编程方法,以及能熟练运用步进指令和置位复位指令。由于我们的实训室就有机械手模型,对于能够对机械手进行现场控制,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

2 引入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案例引入要生动形象,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因为机械手的控制要求比较复杂,而且大多数学生不懂其工作原理,为此笔者精心制作了教学课件,以动画形式在投影上放映,如图1所示。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机械手的工作过程,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知又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程序设计做好铺垫。

3 实施着重讨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案例实施重在讨论,适时点拔。讨论环节前应当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人数一般为3~5人,学生成绩有一定的层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要引导学生进入案例所设置的情景之中,并进行思考、分析、决断。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就案例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起引导者的作用。

为方便学生理解,引入直观简便的步进顺序控制编程方法,其特点是:(1)将复杂的控制任务或工作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工序;(2)各工序的任务明确;(3)各工序间的转换条件直观。

由于在任务实施前学生已经对机械手控制功能有所掌握,无需耗时对案例本身功能的解析,此时的重(下转第176页)(上接第159页)点是教会学生掌握单流程顺序控制状态流程图设计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将机械手控制过程时序分解成若干个工序,明确各工序各个气缸的工作,找出工序间的转换条件。突出顺序控制编程的六个设计步骤:一是I/O分配表(见表1);二是将整个过程按动作要求分解,其中每个工序均对应一个状态;三是弄清每个状态的功能、作用;四是找出每个状态的转移条件(见图2);五是画出状态流程图(见图3);六是对应梯形图,列出指令语句表。最后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方案,教师可通过激励性的言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唤起学生竞争意识,并给予积极评价,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自信心。

4 评价与反思,促进学生自我发现与发展

评价能对学生在案例实施活动过程中是否已经参与案例实施以及参与的程度及能力做出判断,从而肯定学生的学习表现,有利于提高其表达能力,增强克服困难的自信心。经过反思,学生可以得出案例学习中的主要观点和思想,分析个人的优劣,检查编程思路是否清晰,能否抓住重要问题,是否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和关键,为改进进一步的学习做准备。

在开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进行精心组织,使学生活动融入教学活动过程中,这样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技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掌握了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具有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很可能变成“独唱”,而不是和大家一起讨论思考,学生在课堂上也很可能变成是忙于记笔记,而不是共同探讨问题。所以案例教学法需要较多的时间来完成一个项目,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

篇10: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案例教学已广泛应用于教学。教师在高中地理科目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要充分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制订周密的教学计划,选择完善的案例,把握讨论的中心环节,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凭借开放式、互动式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多学科的教学实践,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高中地理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综合应用型科目,学生要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在理论指导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地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通过案例学会分析问题,通过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一、案例教学理论阐述

案例教学法是美国首创的,后推广到全世界。其最先应用于医学教学,随后很多学科都引入这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法。它事先需要制订周密的计划,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做好案例的选择,在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及专业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这个案例要基于一定的事实,又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要重视教学计划、学生讨论、双向交流等内容和环节。

二、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建议

1.制订恰当的教学计划

高中地理知识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知识,理论性很强,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遵循由浅到深的认识规律,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尤其要如此。案例教学时,制订教学计划要注意两点:一是计划的制订要符合地理教学大纲的精神要求。教学大纲是教学的指挥棒,是教师教学的原则和方向,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在大纲的指导下进行。二是地理教学计划的制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由于到了初中才开始地理课,学生学习地理的时间较短,很多学生对地理不感兴趣,导致其学习基础差,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

2.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选择合适的案例尤为关键。在地理案例教学中,教师课下一定要备好课,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钻研教材,精心挑选恰当的教学案例。例如,在学习“常见天气系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新疆地区长期干旱少雨,而东南沿海会有那么多的台风光顾”。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大气运动等知识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不同的意见,最后教师综合学生的各种意见进行正确的理论讲解和指导,学生就能全面掌握天气系统知识。又如,在学习“区域经济发展”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设计问题,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发展模式以及该模式的利弊,由于涉及家乡的具体内容,学生熟悉且感兴趣,这样的案例更适合学生进行探讨研究。

3.学生要有丰富的综合知识

地理是一个系统的知识圈,前后联系紧密,尤其是前面的自然地理对后面的人文地理的学习,对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案例教学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较广的知识面。高中生在进行地理知识学习时,一定要加强综合知识的积累。这个综合知识,既有地理学科的综合知识,如各种地理理论知识及人文地理的实践知识;又有其他学科的知识,如时政热点、传统文化、民族习俗等知识。掌握综合知识既可以增加案例教学的有效性,也是应对地理考试、提高地理实用能力的有效手段。

4.通过问题导向来加强案例教学

对于案例教学,引入的案例要让学生通过案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地理学习的根本目的。地理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气象灾害”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气象灾害,然后说出每一种气象灾害影响的主要地区以及发生的主要季节,然后让学生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然后让学生针对具体的气象灾害做出可行的监测和防御措施等。

5.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任何知识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地理学科也不例外。因此,案例教学需要联系实际,让学生用学到的地理理论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例如,在学习“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内容时,学生可以用学过的原理,为自己家乡或某一城市设计合理的预防灾害的应急预案,达到解决问题、学以致用的目的。又如,学习“环境保护”这部分内容时,可以用地理理论知识,对自己所在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给出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帮助政府分忧解难。

总之,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必须认真研究学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加强对案例的把关,从而提高案例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篇11:案例教学法在Scratch程序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综合布线教学中的应用

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在综合布线教学中,要经过案例的准备、实施、讨论和总结等教学过程.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可以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 者:杨玉梅 YANG Yu-mei 作者单位:淮北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安徽,淮北,235000刊 名:电脑知识与技术英文刊名: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5(12)分类号:G642关键词:综合布线 教学 案例教学法

篇12:案例教学法在审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专业论文

案例教学法在审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审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为基本素材,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案例教学法在审计学教学的应用谈几点体会:就重点难点内容恰当引用审计案例;在审计案例分析课程中让学生自选内容讲一次课;不同的课案例的讲法和目的是不同的;不同的教学环节都以案例的形式完成等等。改革传统的注入式为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审计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F239.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9-0144-03

哈佛大学是风靡世界的“案例教学法(Case Study)”的发源地。哈佛大学法学院法律学教授在课堂上一般利用试探问答和提出一系列难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对当日指定的案例作详尽的分析。教授会设法让学生掀起热烈的辩论,参与讨论的学生必须对每一件案例的事实了如指掌,还须能够对它进行批评。经过这种训练的法学系学生在毕业后通常都成为了美国法律界的佼佼者。后来,哈佛大学商学院也开始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并将之作为传家宝。每个学生在学习期间要分析800—1 000个案例,每天平均分析2—3个案例。

审计学是一门复合性的应用技术,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及其与相关学科的渗透性。运用案例教学法组织教学,对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案例教学法改革传统的注入式为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转变思维方式,由过去的“聚合思维”转向“发散思维”,形成大视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案例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审计学”课程的积极性和兴趣。本文就怎样把案例教学法很好地应用到审计学教学中谈几点体会。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一、重点难点内容恰当引用审计案例

不理解的理论是不能用的,重点难点内容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必须恰当引用具体事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审计的基本方法或选用审计方法的原则这项教学内容:“主要内容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作指导的工作方法。适用于各种审计项目。具体包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用系统思维方式,对一个复杂、庞大的事物,不仅要从整体上去认识事物,而且还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分析事物,弄清整体与局部的联系;要有长远观点;既要凭借专门技能,又要依靠群众。”

这个内容看上去很枯燥,大空话,学生也不感兴趣,简单叙述一分钟足够了。但是,这段话很重要,它不是具体的技术方法,而是一种审计思想,含义精深,是审计方法的精髓,每个审计项目都要用,这种思想必须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知道审计不等于查账,要跳出账本搞审计。

这段话让一个初学审计学的学生真正理解它在审计学科的应用是很难的。要收到良好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对这段话要有深刻的理解并重点讲授,引入恰当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

例如,会计报表审计,审查方华股份有限公司2011的会计报表。该企业主营业务是粮食购销。审查短期借款时,2011年新增短期借款800万元,借款合同中规定用于生产周转。如果我们只查短期借款一个账户,验证借款是否真实合法,很简单,看看相关的账、凭证、合同并到银行询证即可。但审查借款的用途是否合法就不简单了。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看这笔资金运用是否合法,是否用于生产周转,先看哪些相关账户从中发现疑点?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引导学生如何用联系的系统的观点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看报表1,从整体上分析相关项目的合理性。

本案例首先要看货币资金、存货、预付账款、应收账款等账户,这几个账户的金额较小,审计人员就要产生疑虑,联想此笔借款可能有挪做他用的可能。还应看哪些账户呢?启发学生回答,最后给出案例的审计结果。借款没有完全用于生产,而是被挪用,在其他应收账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款项目挂账。

会计报表是由许多有内在联系的项目组成的,全面反映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只孤立审查某一个报表项目是不能全面发现问题的。

搞审计切忌只看账本而脱离实际,审计准则要求,要了解被审单位基本情况及其环境,评估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作为老师,要用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怎样做到从实际出发,如果被审单位的书面资料可能不存在或存在也是不真实的,那么就要跳出账本,引用“某企业虚增收入的案例”或“审山审船审老天”的案例等,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审计的基本方法。

审计的基本方法贯穿审计教学的全过程,不仅在理论部分要讲,在实务部分的相关内容也要恰当引用案例讲。

二、在审计案例分析课程中让学生自选内容讲一次课

为使案例教学法更有效。要重视双向交流,必须能为学生提供案例准备及分析讨论案例的机会,前提是学生必须愿意参与并坚持自己的观点。学生的参与度对案例分析的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自己搜集一个案例,通过备课和讲课过程,让学生体验讲课的过程,相当于一次面试。老师和学生当评委,学生自主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讲课方式、方法。每次学生可讲10分钟左右,学生可以提问讨论,讲课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提问,学生解答,教师还要给以引导,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最后,教师和学生要对学生讲课情况进行评价。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轻松,师生关系比较融洽,良好的情绪、融洽的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

这个方法进行了5年的实验。

2007年的上半年,第6学期,会计04级,选审计方向的学生上审计案例研究课,一个班,25人,每个人讲一次。

2008年的上半年,第6学期,会计05级,选审计方向的统招的学生一个班,三表的学生一个班,每个班28人左右,每个人讲一次课。这些学生都比较喜欢审计,备课讲课都很认真,案例内容的选择很恰当,课件的制作很漂亮,课堂上积极讨论、积极发言,教学效果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很好。

2009年的下半年,第7学期,会计06级,选审计方向的学生上审计案例研究课。统招的学生一个班,30人左右;三表的学生6个班,由于选审计方向的人多,一个班167人,每个人讲一次课不可能,只能分组,要求每个班分4组,一个组6人左右,每个人都搜集一个案例,从中选出好的案例讲解,组长讲,其他组员补充,回答老师的问题。实际操作起来,出现一些问题,有的组合作的较好都积极准备,有的组只有组长准备,其他人员不用心,提问一无所知,加之教室大,音响效果不好,课堂的教学效果不好。

2010年的下半年,第7学期,会计07级,所有的学生都上审计案例研究课,合班上,至少两个班,60人以上。第7学期学生要毕业,面临着就业的压力。统招的学生大多数能认真搜集案例讲课,把讲课当做一次面试,案例内容很好,讲的也很好。三表的学生相反,少数学生能用心备课讲课,大多数学生上课心不在焉,案例内容与其讲的主题不相符,自己对讲的案例中的问题不理解,说不清楚,实施的效果不理想。

在专科进行了一次实验,Z07级4个班上合班课,共87人,每个人讲一次,每次课4个学生左右,每个人讲10分左右,讲的时间多,讨论的时间少,问题探讨的不够深入,教室的音响效果不好,课堂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2011年的下半年,第7学期,会计08级,所有的学生都上审计案例研究课,三表会计08-13.14合班上,60人以上,统招4个班合班上,120多人。这次不分组,要求每个人搜一个案例当作业,讲课自愿,有的同学不讲。统招的学生大多数能认真搜集案例讲课,案例的内容、PPT的设计制作很用心,讲的也很好。听课的同学认真记录,客观地评价讲课的效果。

学生讲课过程中或讲完后,针对案例中的相关问题提问,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老师要注重鼓励和引导学生,客观总结评价学生见解的独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做出补充与提高性讲授。

经过几年的实验,学生反馈回来的的信息是:会计04级、05级上案例分析课效果很好,学生很满意;会计06级、07级、08级合班上案例分析课效果一般。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总之,这种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标,同一个事物不同人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是不同的,看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可能不同,互相启迪。此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思考、分析、讨论、评价等过程,可以强化训练学生,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方法不适宜大班上课,30人左右效果很好;第6学期上比第7学期上效果要好。

三、不同的课案例的讲法和目的是不同的

审计学,是基础理论课,以审计理论讲述为主,应适当引用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目的是通过案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审计基本理论内容,给枯燥的理论加一点鲜活的背景和情节,使审计理论变得生动、容易理解。

审计案例分析课程是在审计学之后单独开设的审计案例分析课程,以审计案例讲授为主,分析审计案例中渗透的审计程序和方法等的应用,主要目的是通过审计案例讲授、分析讨论使学生掌握审计基本理论的应用,掌握审计的工作思路、审计程序和方法的应用技巧。这门课要求学生参与案例讲解、分析和讨论。认真研究案例,对案例的各方面内容提出质疑,归纳自己的观点,参与辩论,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有较高的参与度。

四、讲案例要适当设问

讲案例只通读一遍,不设置问题、平铺直叙,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适当设问,启发学生多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如,讲授货币资金审计时,不仅要讲现金、银行存款等项目的审计程序和技术方法还要参透审计的基本方法,要联想到银行借款等项目,要设置恰当的问题。例如,某企业银行存款2.6亿元(其中2亿元是定期存款),银行借款5亿元,你认为正常吗?可能存在什么问题等?给学生几分钟的思考,集中精力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加深对货币资金舞弊问题的重视和理解。

五、不同的教学环节都以案例的形式完成

无论是理论教学环节还是实践教学环节都以案例的形式完成。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理论教学环节,从课堂教学到课后作业都以案例进行。

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案例的形式完成。选择案例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可以利用网络搜集案例,也可以在书、报刊资料中搜集,还可通过社会实践取得。

审计实验以某企业财务收支审计的背景资料为基础,让学生对审计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结束阶段的工作内容进行操作,体会审计的工作过程,使学生对包括审计计划的编制、审计方法的运用、审计工作底稿的填制、审计报告的撰写等都有感性的认识。

考核学生以案例的形式完成。审计学是专业基础课,考试题60%以上以案例的形式出题,学生分析案例回答问题。

审计案例分析课考核与审计学不同,老师提出要求,学生按着要求自己搜集选择案例、分析案例,做成PPT上交。

总之,案例教学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方法,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具体、丰富的实践背景对学生掌握、吸收、消化理论知识有着非常积极和显著的作用。但教学要求较高,教学难度较大,教师要通过多渠道搜集案例、精选案例,还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调控教学活动的经验与能力。同时,还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学生的素质、开课的学期、大班和小班、教室的音响和环境等。只有各种因素协调配合才能使案例教学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袁春梅.对审计专业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几点思考[J].会计之友,2006,(9).[2] 喻问琼.案例教学法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7):46-47.[3] 吴高臣.实践导向——案例教学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179-181.[4] 张攀春.经管学科案例教学法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7):121.[责任编辑 李 可]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上一篇:燃气经营许可审批认定条件下一篇:网点安全维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