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

2024-05-09

第九章 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共6篇)

篇1:第九章 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

第九章 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 本章内容

新闻自由口号的由来与发展 新闻自由的内容与实质 新闻控制

第一节 新闻自由口号的由来与发展

一、新闻自由口号的提出

“新闻自由”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中提出的口号。最初提出的是“言论出版自由”,即表达思想的自由。

密尔顿是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口号的政治家,英国是新闻自由思想的发源地。

弥尔顿的出版自由思想 背景:

1644年,弥尔顿因非法出版被召至国会出版委员会接受质问,他借机作了长篇演讲,系统地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

11月24日,他故意不征求出版委员会的同意,印刷了这篇演讲词。这就是著名的争论小册子《论出版自由》(AREOPAGITICA, A Speech for The Liberty of Unlicensed Printing)

弥尔顿的出版自由思想 理论基础:天赋人权学说 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

基本观点: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

核心:反对政府对新闻传播的干预

二、新闻自由的发展

(一)传统新闻自由阶段

传统新闻自由阶段是指从新闻自由口号的提出到“社会责任论”产生以前。

基本观点:将新闻自由视为人的一种天赋权利,而且是所有自由权利中最重要的。反对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

17世纪:奠定思想基础(弥尔顿《论出版自由》)18世纪:付诸实践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第一次把新闻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美国《权利法案》(即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1791)明确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剥夺公民言论和出版自由的法律。

曾格,全名叫约翰·彼得·曾格(John Peter Zenger 1697-1746年),德裔美国人,印刷商、出版商和新闻记者。

曾格案件是指1733年曾格创办的《纽约周刊》上发表的文章,抨击了省政府管理者的政策,随后曾格因此被指控犯有煽动性(反政府)的诽谤罪,最后陪审团宣判他无罪。该案件是北美殖民地时期有关法律和出版自由的著名案例,标志着美洲殖民地新闻自由的第一次重要胜利,对此后西方(尤其是美国)影响深远。

民意是我国政府存在的基础,所以文明先于一切的目标就是保持这一权利;若由我来决定,我们是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迟疑地立即回答:我宁愿要后者。

——托马斯·杰斐逊

19世纪:发展到顶峰

英国思想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论自由》 基本观点:

每个人在意识形态领域中,都应享有良心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发表意见的自由。

对于思想、意见是否正确的判断,我们永远不能确信我们力图窒息的意见就是谬误;即使我们确信是谬误,要窒息它也是一个罪恶。对于不

同意见,必须兼顾双方,无所偏重,仔细辨别才能获得真理。真理是压制不住地,终将重新被发现。

20世纪40年代:为社会责任理论所修正

(二)当代新闻自由阶段

当代新闻自由阶段是指二战后至今。

社会责任理论

正式提出:1947年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 代表性著作:威廉·霍京《新闻自由:原则的纲领》、西奥多·彼得森《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

基本观点:(1)新闻界在享有自由的同时还应对社会负责;(2)新闻自由权利是全体公民的权利,不只是新闻界的特殊权利;(3)政府应该对新闻界进行适当干预,保障和扩大新闻自由,防止新闻自由的滥用。注意

社会责任理论的基本立足点仍然是:新闻自由是人类不可剥夺的权利。它并没有放弃传统新闻自由观念的基本原则,因而在总体上它不是一种全新的新闻自由观念,只是对传统新闻自由观念的一个修正。

“出版自由”这个口号从中世纪直到19世纪成为全世界的一个伟大口号。为什么呢?因为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即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对僧侣、国王、封建势力和地主的斗争。——列宁

三、新闻自由在中国的引入与演变 引入:19世纪末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发表的《新闻纸略论》一文,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新闻自由”的概念。

发展演变

王韬是第一个提出报刊出版言论自由思想的中国人。梁启超:“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此三大自由者,实惟一切文明之母。” 20世界20-40年代,西方新闻自由观念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比较普遍的观念。中国共产党人主张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

四、两种不同性质的新闻自由 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实质特征

资本主义新闻自由是金钱和资本的自由 资产阶级政党和政府极力操纵新闻媒介

资本主义新闻媒体的自由被限定在不能侵犯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严格界限内。

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实质特征

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以剥夺敌对阶级的新闻自由为前提。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是摆脱了“资本的奴役”的自由。

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是有领导的自由,是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第二节 新闻自由的内容和实质

一、新闻自由的定义

新闻自由是公民所享有的不受限制地传播和接受新闻的权利。

二、新闻自由的内容

传播自由:报刊出版自由、意见表达自由、采访自由、写作自由、报道自由、评论自由、舆论监督自由。

接受自由:获取新闻自由、选择新闻自由、接受新闻自由。其本质是公众的新闻需要

是否得到满足的问题。长期隐蔽的厦门PX海沧化工公司

范跑跑事件

千夫所指的北大才子范跑跑

三、传播自由与接受自由的关系

传播自由是实现接受自由的前提,接受自由是传播自由的目的。

接受自由是通过传播自由来实现的,但并不意味着传播主体有了传播自由;如果传播者违背民意或受众需求,接受自由就会落空,或者只能得到部分保证。可见,脱离接受自由的新闻自由,是不全面和不彻底的新闻自由。

四、新闻自由的实质是一种民主权利 新闻自由的实质就是通过传播和接受新闻而实现的一种民主权利,它是政治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闻自由是社会民主程度的重要标志。公众在知情的前提下参政议政,是政治民主的特征;而新闻自由是知情的前提和保证。

五、新闻自由的特征

新闻自由是一种政治自由;

新闻自由是一种相对自由;

新闻自由形式的普遍性和内容的具体性;

新闻自由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

1、新闻自由是相对的(1)、新闻自由受到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的限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新闻的真实性。(2)、新闻自由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①、压制自由

②、保障自由:积极的限制(3)、新闻自由带有阶级性

马克思猛烈抨击普鲁士专政对出版自由的压制时写道:

“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的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我是一个幽默的人,可法律却命令我用严肃的笔调。我是一个豪放不羁的人,可法律却指定我用谦逊的风格。一片灰色就是这种自由所许可的唯一色彩。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现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

2、新闻自由的具体性(1)、依法创办媒介权;(2)、公众和政府正当使用媒介权;(3)、媒体的采访报道权;(4)、公众的知晓权;(5)、记者、政府和公众的答辩权和更正权;(6)、媒体保护新闻来源权;(7)、公民和政府对新闻侵权的诉讼权。

六、新闻自由的实现

1、实现新闻自由的社会条件:

经济基础是实现新闻自由的物质保证; 政治民主是实现新闻自由的政治前提; 法治社会是实现新闻自由的基本保障; 文化发展是实现新闻自由的精神支撑。

2、实现新闻自由的主体条件: 政治经济地位

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和自觉意识 知识素养和传播能力

3、新闻自由实现的标志

新闻传播媒介的相对独立性:经济独立、舆论独立。新闻传播媒介真正成为“社会公器”。第三节 新闻控制

一、新闻控制的概念

新闻控制是指对新闻传播行为所实施的规范,控制的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了达到施控者的目的;二是防止新闻界对新闻自由和媒介权力的滥用。新闻控制包括他控和自控两方面。

二、新闻控制的依据和限度

思想自由是绝对的,不容干涉,但言论和新闻自由“带有特殊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得受到某些限制,但这些现实只应由法律规定并为下列条件所必须:[甲]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名誉;[乙]保障国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公共卫生或道德。” ——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新闻控制的依据

社会大系统运行的统一性,要求对新闻传播进行必要的控制。

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要求其他各子系和新闻事业相互制约。

新闻事业自身的健康发展,特别是新闻自由的合理运用和实现,要求有必要的新闻控制。

新闻控制的合理限度

关键看控制是否符合新闻传播规律

只能以保障新闻自由的实现和提升为前提,防止对新闻自由权和媒介权力的滥用。新闻控制是否合理还要从是否有利整个社会系统有序运行的层面来考察。

三、新闻控制的方式 他控方式的特点

基本上属于间接控制。

经济控制是最根本的、基础性的控制。

政治控制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公众监督控制是表面上最弱而在深层次上最强的控制。

四、伦理控制(新闻自律)

(一)概念

新闻自律:是指新闻传播者用一定的准则和规范对新闻传播行为进行的自我约束。

新闻伦理:是指关于新闻传播活动中得到的关系的理论。

新闻道德:是指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各种道德原则、观念和规范等的总和。

(二)新闻自律的主要内容

新闻职业道德的产生与发展

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真正引起高度重视是在商业化报纸(大众化报纸)兴起的时代。社会对大众化报纸黄色新闻泛滥的反思是促成新闻界自律的直接原因。瑞典是世界上最早制定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国家。

1776年,瑞典议会通过的《报业自由法案》中就有报业自律的内容;1874年瑞典发行人俱乐部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20世纪初出现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1908年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沃尔特·威廉斯主持制定了《报人守则》; 1923年,美国报纸编辑协会《报业信条》。

二战后,社会责任论的提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各国纷纷制定新闻职业道德准则。

职业道德建设在中国 我国最早明确

提出新闻职业道德要求是徐宝璜:《新闻学》中有”访员应守之金科玉律”一节。

1921年沃尔特·威廉斯来华带来了他的《报人守则》。

1942年马星野受“中国新闻学会”委托起草了《中国新闻记者信条》,是我国最早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文件。

1981年由中宣部主持草拟的《记者守则》(草案),是新中国第一个规范性文件。1991年中国记协通过《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1994、1997年两次修改。新闻职业道德准则的内容 规定职业理想 明确职业责任 理顺职业关系 掌握职业技能 严守职业纪律 维护职业荣誉

《中国新闻工作和职业道德准则》: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五、新闻法制

(一)基本概念

新闻法制,是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和控制新闻事业的程序、原则和机制。简言之就是依法治理新闻事业的法律和制度。

新闻立法,是指统治阶级制定、颁布和修订新闻法规的程序和过程,它是新闻法制的首要环节。

新闻法规,是国家制定的有关新闻传播行为的法律、法令、条例、规约等法律条文的统称,它包括新闻专门法和非专门法的有关条文。

新闻法,是指新闻专门法,即国家制定和颁布的有关新闻传播的专门法律条文的总称。

(二)、新闻涉及的法律问题 1.国家安全法

2.诽谤法

3.隐私

(曾格案件)安德鲁?汉密尔顿的伟大抗辩

“因而我在此将不再麻烦检察官先生去为这一点而去询问证人,而且我确实承认,他不但印刷了而且发表了那两篇文章,一如起诉书中所书那样,但我的确希望,他这样做没有犯下任何罪行。”“检察长先生,这场交易涉及到两个方面,我希望问题并不仅仅是由于我们印刷和发表了这两篇文章而构成诽谤,在宣布我的当事人是一个诽谤这之前,你还得做一些事情——你须得说明:那些言论本身确实是诽谤性的!也就是说,是假的,恶毒的、煽动性的,否则的话,我们就是无罪的!

思考:知情权与隐私权

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合法权利。十三大:“党和国家大事要让人民知道”,要“重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的精神; 十六大 :“运用行政权力办理的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类事项,只要不属于党和国家机密,都要向社会公开”。十七大:“四权”(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参与权)

1964年12月15日至1965年1月14日,开了一个月的全国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原定是交流、总结经验。会前,邓小平出于好意对毛泽东说:主席身体不好,可以不必参加。这使

毛恼火。同刘发生争执后,毛一手拿着《党章》,一手拿着《宪法》,到会场兴师问罪:“一个不叫我开会(指邓小平),一个不叫我讲话(指刘少奇)。为什么剥夺《党章》、《宪法》给我的权利?” 公民知情权实现前程漫漫

(三)我国的新闻法制建设

、古代“言禁”、“书禁”、“报禁” 厉王止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秦始皇“焚书坑儒”(焚书事业要商量)魏晋时期书籍言论之祸

满清时期大兴文字狱(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仓颉造字,鬼夜哭。只字立招祸,片纸竟灭族。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读音cou,皮肤表面的纹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子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中医用布包热药敷患处)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中医用针或石针刺穴位)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中医汤药名,火齐汤)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桃花扇》揭示了国恨家仇 报禁的出现

宋代出现了《小报》,也随之开始了对民间报纸的控制。

清末开放报禁,允许民间办报,但是经济控制严厉。1910年,民政部对《大清报律》再次进行了修订,后改称《钦定报律》,经清廷批准后颁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新闻法律,它的颁行标志着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初步法制化。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时期

辛亥革命时期,政党报刊在新闻中占有较大比重。二次革命后,袁世凯下令封闭了所有国民党人办的报刊。到1913年底,辛亥革命前后发展起来的500多种报刊只剩下130余种。接着袁世凯政府又先后颁布了限制言论自由的《戒严法》、《报纸条例》、《出版法》等法令条文。北洋军阀时期各派军阀忙于争权夺利,放松了对新闻舆论的控制。国民政府的一贯方针是用三民主

义、孙文的“遗教”“统一思想”,并推行“党化教育”。为此还建立了书报检查制度和学校的训导制度,实行特务政治。

旧中国制定的新闻专门法 1906年《大清印刷物专律》,我国第一部新闻法规。1908年《报章应守规则》和《大清报律》。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暂行报律》。北洋政府1914年颁布《报纸条例》,首次对报纸下了定义。南京国民党政府:1930年《中华民国出版法》。

新中国的新闻法制

没有专门的新闻法,散见于其他法律和法规中。新闻法制建设不健全,人治的色彩很浓厚。

补充:我国新闻立法 历史背景

从1980年至今,每一年的全国“两会”都有代表提出“新闻立法”,而且,关于新闻的立法呼声越来越高。时至今日,新闻官司逐年增多、记者屡遭殴打和迫害、新闻行业出现有偿新闻等种种不规范现象都亟要新闻立法的规范。

主要内容:既然新闻法是公民权利法,其根本宗旨和主要内容就是保障公民行使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舆论监督权利,或者是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并对权利行使过程中发生的争议规定解决争议的法律程序 讨论话题:

中国有没有立法的必要,为什么? 如果立法,阻力在何处?

《新闻法》缺失问题

十年浩劫,人妖颠倒 十年浩劫,人妖颠倒 民众的幸福系于个人崇拜 2010年记者被打不完全档案

江淮晨报 11月25日 合肥现代(女子)妇科医院记者被打

南方都市报 11月7日 记者在东莞虎门采访一宗纠纷时遭治安员围殴

西安晚报 9月1日 记者暗访油毛毡黑作坊遭十几人围殴

山东电视台 8月10日 记者在德州采访火灾时遭一群黑衣人殴打

北京电视台 8月1日 郭德纲徒弟李鹤彪殴打记者

每日经济新闻 7月30日 报社遭到疑似霸王集团员工冲击,记者被打

中央电视台 7月5日 记者在山西运城采访防洪水库建别墅时被打

生活新报 3月27日 记者采访昆明城管与小贩冲突时,遭多名执法人员围殴

观点:新闻立法的必要性

(1)英美属于普通法系国家,以不成文的判例法形式为主要的法律存在形式,法院判决一个新闻官司的判决词所表述的理由、原则,往往成为以后类似的官司所引用的法律条文。但即使这样的国家,成文法也在增加。更重要的是,英美虽然没有成文的新闻法,但他们都是新闻法治国家。它首先确定新闻是自由的,不受权力机关干预,然后以判例法和各种成文法中的有关条款,来限制和禁止对新闻自由的滥用。

(2)我国是有成文法传统的国家,审理任何案例都要引用成文的法律、法令的条文,不引用以

往的判例(判例只在司法实践中起参考作用)。所以中国新闻要走向法治,就必需制定专门的、系统的新闻法。

(3)把中国全面推向法治,是党的奋斗目标之一。而且立法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把符合国情和新闻规律的认识和做法凝结在新闻法中,这本身就体现了党的领导作用。实行新闻法后,由于法律具有确定性、稳定性,不像党政机关指示的随机性,所以新闻的自由度会有所提高。但这是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只要严格依法、执法,就不会达到破坏性的程度,而使这种自由度控制在建设性范围之内。新闻立法的现实阻力

中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四项基本原则是不容动摇的立国之本。这就决定了各项改革不是疾风骤雨式的破旧立新,而是在党的领导下“摸着石头过河”的循序渐进。

记者的采访权与监督自由的矛盾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的主要新闻媒体都是由党和政府直接控制的,众多的其他媒介也都分属于主要媒体、各个党政机构、党领导的团体等。二是地方保护主义氛围浓厚,上级机构对揭露当地问题持明显的抵触态度,而且我国媒体的新闻报道还需要通过各级领导部门的审核,许多报道还需要接受媒体之外的领导机构的指令,有些重大批评报道虽有记者发起,但要经过上级政府部门批准才能继续下去。

1953年3月关于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问题规定至今有效,决定了中国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实际上是一种上级党政机关对下级的监督,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代表社会公共舆论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对国家机关的监督。官员支持的媒体监督的个案

山西长治市市委书记吕日周运用党报《长治日报》舆论监督力量,大兴批评之风。媒体成为各方利益博弈的焦点 政党利益 行业利益 资本利益 弱者利益 媒体利益 其他利益

《新闻法》能否出台、在什么时候出台的决定性力量,并不在于呼吁强烈不强烈、提案完善不完善,而是现实的客观需要——管理者的需要和被管理者的需要。

新闻立法要件

首先是要明确界定新闻法的主体,即谁有资格成为新闻媒体,具体应包括:新闻媒体设立的条件,组织机构,内部各机构的运行规则等。

其次,规范新闻媒体的权利和义务。具体规定新闻媒体独立行使采编权、舆论监督权、新闻真实的内涵,保障新闻自由。

第三,界定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和舆论监督的主体、客体、内容,重点规范新闻媒体和党政机关、司法机关、立法机关等公权力部门的关系,协调媒体和公民个人隐私权、名誉权等

私权利之间的关系。第四,新闻作品的著作权。第五,新闻侵权的法律责任。

第六,新闻侵权纠纷的仲裁制度。

篇2:第九章 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 什么是社区

一、社区的概念和功能

1.概念: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由德国 滕尼斯 1887 《社区与社会》最早提出。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

2.构成要素:人口、区位、经济、文化、组织。

3.功能:经济生活(首要功能)、社会化、社会控制、社会参与、社会保障

二、社区的类型学理论

德国的滕尼斯重点是强调“社区”生活的共同意识。以后的库利的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理论;雷德菲尔德的民俗社会和都市社会理论;帕森斯的传统和现代模式变量理论

三、人文区位学理论

一)同心圆理论

美国 伯吉斯 20.20对城市空间结构 划分五个同心圆模式:中心商业区、过渡区(贫民、流浪汉、下层社会的人)、工人居住区、较高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往返去)

二)扇形理论

霍伊特 1939

三)多核心理论

哈里斯和厄尔曼

四)人文区位学之后的理论发展

社会文化学区位学理论:引入文化价值新正统区位学理论:人口、组织、环境、技术

四、社区全貌研究

美 林德夫妇 开创了以小城镇为对象的全貌研究1929 发表《中镇》开创社区综合研究先河。

五、中国的社区研究

1.1921 燕京大學布济时 和美籍甘博 出版《北京——一种社会调查》

2.中国自己的社区研究始于20.20 乡村建设运动杨开道和许仕雍 清河调查李景汉 晏阳初 定县调查

3.30年代中期,吴文藻推行“社区方法论” 社区研究三种功能:1.从实地考察中认识社会问题的实际状况 2.检验社会理论 3.及时记录变动中的中国社会

4.30年代 费孝通 写出中国社区研究名著《江村经济》 又叫《中国农民的生活》1939 在英国出版

5.抗战期间成果 费孝通《禄村农田》 张之毅《易村手工业》、《玉村农业与商业》 田汝康的《芒市边民的摆》

6.80 年代中国社会学恢复

第二节社区类型

1.农村社区(乡村社区)最主要的社区形式

概念: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们为主体构成的同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特点:①人囗密度低;

②经济活动相对简单;

③社会结构相对简单;

④传统农村社区的社会变迁比较缓慢。

形态:散村和集村

2.城市社区(都市社区)

概念:是指以从事各种非农业生产为谋生手段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口所构成的异质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从城市产生到工业革命前的17.18世纪称为:古代城市或前工业化社会城市

第二阶段:18世纪~今 称:现代城市 或工业社会城市

现代城市社区的生活方式的特点:

①社会分工复杂,居民从事更专门化的工作,彼此工作背景相差很大;

②家庭和初级群体作用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正式组织;

③人际互动趋向功利化、理性化、和肤浅化;

④存在和包容了更多的文化差异。

第二节 社区发展

一)什么事社区发展

1. 概念:指在城乡基层社区中社区居民领先社区自身力量,在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

下,推动社区有计划地社会变迁,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发展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方法和策略。

2. 20世纪初 英法美“社区睦邻运动”

3. 20世纪20.30年代的 乡村建设运动,晏阳初、张鸿钧晏阳初与赛珍珠《告语人民》

4. 社区发展概念在二战后由联合国倡导推广1951年联合国通过390D号议案,建立社区福

利中心 侯改为“社区发展计划” 1955 年联合国发布《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发展》文件,提出“社区发展是一种由社区人民积极参与并发挥其创造能力,以促进社区的社会进步与经济情况的工作过程。”

二)社区发展的目标与原则

5. 基本原则:①民主;②民众需要;③自力;④自下向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⑤物

质文明与精神文化并重原则。

三)中国城市的社区建设

社区建设:就是以人们日常居住和生活的基层社区为载体,通过社区居民自治,社区与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合作,来建立一个和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城市管理制度和社会化服务网络相适应的社区支持系统。

一)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进程

中国社区发展始于20.80中期1999年民政部开展“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突破原有行政管理模式,强化社区居民自治功能。

二)社区建设的原因及其本质

推动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的根本原因: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发展的新变化、新情况和新要求。

“单位制”、消解的表现:①单位体制外人员的增加;②传统单位的功能型转变

本质:中国社区建设是对传统城市社会管理模式的制度变革与创新。不只是社会工作,而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历程中的系统工程。

三)当前社区发展的基本任务

第一,促进城市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第二,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篇3:第九章 新闻自由与社会控制

公民新闻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 参与者是普通公民, 其信息传播行为不再是被动接受, 而是主动参与;第二, 利用大众媒介以及个人通讯设施来传播信息。对于公民新闻而言, 其关键词是公众主动参与, 其赋予了公众话语权, 能够将公众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激发出来。无疑, 这种“受者”和“传者”合一的新传播形式并对传媒生态系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传媒生态系统是将媒介作为环境来研究, 是符号、媒介和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复杂集合。在1964年, 传媒生态进入人们的视野中, 是由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提出的。 1968年,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一次演讲中正式提出“传媒生态”这一概念, 波兹曼认为, 传媒生态是“将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2002年, 传媒生态协会将“传媒生态系统”定义为“符号、媒介和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复杂集合”。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是传媒生态环境的内部系统。网络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话语环境, 推动了公民新闻的进步和发展, 推动了内部传媒生态系统的再建构。

一、公民新闻彰显公众把关权, 更多的阐释新闻自由

约翰·弥尔顿在1644年《论出版自由》中提出“观点的自由市场”理论, 认为社会上必须允许各种言论、思想以及价值观自由的流行, 就像自由市场, 这样人们才能够在市场上进行比较和鉴别真理。《世界人权宣言》指出:“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和自由……这一自由包括人们有权持有任何观点而不被干涉的自由, 以及通过各种媒介搜寻、接收和传递信息的自由”。 新闻自由能够保证公民能够自由的发布信息, 能够自由发言以及自由出版, 这也是人们所拥有的政治权利中, 最重要的一部分。

现代化的传播技术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 公民新闻得以的发展。与传统的信息传播时代大众传播媒介拥有绝对话语权不同, 普通公众参与新闻信息的发布、掌握了新闻传播权力, 话语权开始从大众传播媒介流向普通公民。

首先, 新闻信息的发布权不再仅仅集中于电视台、报社等权利媒体, 普通公众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发布信息。对于公众较为关注的事件、普通民众的愿望和呼声, 不再需要电视台和记者的加工和筛选, 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 流入公共信息领域。公众利用网络发布新闻信息、表达观点, 自我把关, 这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的媒介资源垄断, 媒介使用权利流向普通公众, 新闻自由在媒介使用权上得到彰显。

其次, 公民新闻让舆论监督成为一种常态。新闻媒体拥有的独特力量便是进行舆论监督, 通过舆论监督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社会事务、政府事务以及和公共利益有关的相关事务, 并促使其根据社会公共生活以及法制的准则进行。通过舆论监督能够实现新闻的自由。公民新闻关注的信息主要存在于公共领域, 普通公众作为传播者发布公共信息, 对社会事务进行曝光, 就在一定程度上将舆论监督的作用发挥了出来, 这不但能够确保舆论监督主体回归到普通公众, 还能够实现舆论监督内容向社会公共事务的内容性回归, 这对推动社会民主进步具有巨大的作用。公民新闻的舆论监督不仅体现在公众话语权的彰显一个方面。

二、公民新闻应该重视价值的实现, 找到自由以及控制的平衡

新闻的功能以及属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无论如何发展、 变更都离不开社会控制。通过社会控制能够规范社会成员的一些社会行为。社会控制功能的实现能够给社会成员提供和社会目标相符合的社会行为模式以及社会价值观念, 从而更好的对人际关系进行调试, 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指导和制约, 规定社会集团以及社会群体所具备的社会地位、社会义务以及社会权利。 新闻作为传播形态的一种, 本身就具有环境检测和社会协调的功能, 因此, 基于新闻的社会影响力, 必须对新闻自由实行有效的社会控制。

公民新闻的发展, 让更多的新闻自由之光梦想照进现实。但是, 无论如何发展, 公民新闻必须寻求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的平衡。现在, 国内和国际控制公民新闻主要采取网络管理员和身份实名登记制度, 但是强制监督的作用虽然提供了社会控制基本保障, 究其根源, 还需要从内部寻求自由和控制的平衡。强化公民新闻的社会责任就是平衡点。

公民新闻的选择、加工应该强化社会责任。公民新闻淡化了“把关人”理论, 新闻信息的发布者不在是接受具有专业素养的记者和媒介, 是业余公众的信息传播活动。因此, 公民新闻的内容选择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选题低俗化、具体报道失实、内容选择加工本位化等问题, 而这些问题影响公民新闻的价值实现。因此, 公民新闻应努力倡导社会责任, 以准确真实、客观公正、关爱责任、平等尊重为内容选择准则, 强调不诽谤、不中伤、不揭人隐私、不造成困扰, 保证价值实现。

参考文献

[1]董联.公民新闻的价值实现的阻碍因素及途径[J].科技传播, 2014 (12) .

[2]金霞.公民新闻的三种类型和政治意义[J].传媒观察, 2013 (1) .

[3]杨婷.传播学视角下的公民新闻传播范式分析[J].今传媒, 2014 (1) .

[4]熊澄宇.新媒体与创新思维[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篇4: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浅析

【关键词】新闻自由;社会责任浅析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118-01

1 新闻自由的产生与发展

新闻自由是公民民主权利的一种,是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在新闻传播领域内的体现。它是指“收集、发布、传送和收受新闻的自由,包括报刊的出版自由、电台与电视的播放自由、新闻采访与报道的自由,以及发表新闻评论的自由等。

新闻自由的口号最早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17世纪40年代,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国会取代皇家掌握了政权,但原有的对出版的管制与特许出版制度仍未废除。1644年11月,英国诗人、资产阶级政论家约翰•弥尔顿向议会发表了《出版自由请愿书》的长篇演讲,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出版自由”的口号。之后,英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约翰•利尔伯恩于1645年提出《天赋人权辩护书》,主张出版自由是人民的“天赋人权”。1649年,以利尔伯恩为首的平民党发表了新人民公约,明确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宗教信仰和出版自由应有保障。1868年国会正式承认记者有报道及批评国会的自由,不构成煽动诽谤罪,报业是独立于僧侣、贵族和平民之外的“第四等级”。至此,言论自由的原则得以确立。

除英国之外,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国民议会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该宣言在1791年别列入法国宪法的序言。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思想家托马斯•潘恩、托马斯•杰弗逊通过反对殖民统治及与大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右翼势力进行激烈的斗争,把自由主义的理论写进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确立了包括言论出版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及集会、结社、请愿等自由主义的权利内容。

随着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巩固和逐步完善,多党政治斗争及政权更迭频仍也促使各国统治当局开始改变管理新闻媒介的方式,政府一般不再直接硬性干预新闻媒介的活动,而是以立法方式和法院裁决的方法加以管理。在二战期间,政府竭力扩大“保密范围”,限制新闻的报道与传送,消极对待政务公开化;与此同时,此期间媒介逐步走向商业化、垄断化,新闻自由逐渐为少数人所控制,公众通过新闻媒介获得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舆论的权利受到损害。于是,“知晓权”逐渐盛行起来,那种视新闻出版自由仅为新闻媒介之权利的观点逐渐发生变化,新闻自由被看作公民基本权利之一。在西方各国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自由主义新闻理论。

2 新闻自由的意义

新闻自由为一些国家的以不同方式规定与保护,在联合国人权保护公约和各种区域性人权保护公约中也有类似的规定。新闻自由不同于那些在中明确规定为基本权利并受到所调整与保护的权利。由于它不受的調整与保护,其内涵和外延也就不象民事权利那样明确。正是因为新闻自由的概念缺乏精确的界定,所以人们在享受和行使这些基本自由时会自觉不自觉的遇到麻烦,与其它的合法权利产生冲突,包括与公民名誉权的冲突、与公民隐私权的冲突,等等。

新闻自由的意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 新闻自由在社会公共领域的意义? 尽管新闻自由不象民事权利那样具明确的确定性和在侵权行为法上的可补救性,但是它作为被确认与保护的自由,无疑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以及整个社会不可或缺的。只有有了这一自由,才有可能造就一个真正的民主与法治社会,人民才有可能发表自己的各种主张,政府及其官员才有可能受到舆论监督,同时人们的知情权也才有可能得到满足。

(2) 新闻自由在政治生活领域的意义? 新闻媒介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担负着向社会提供重要信息、协助党和政府管理国家事务的任务。因此,新闻媒介客观准确的报道有关党和国家机关的行政、立法、司法等共公事务,符合社会公共利益,有必要予以特别保护。

3 新时期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我国的新闻媒介也逐步的走向了市场。各个媒介想尽办法在报道的形式和内容上不段的创新,这与过去相比,新闻媒介的报道面大大的拓宽了,报道的自由度也大大的加大了。但是物极则反,过分的自由也是有害的。在自由度不断加大的同时我们的舆论传播存在着的很大的隐患。近些年来,在市场竞争中,一些新闻媒介的社会效益下降,这就是它们忽略了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的表现,其认识的误区就在于认为满足受众的需求就必然会造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由此导致某些大众传媒在追求经济利益动机的驱使下,背弃自己的职业逍德与准则,刊载和散布不利于国家稳定与发展、民族团结与进步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一些大众传媒所散布的精神鸦片可能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损害,破坏社会的健康机体和发展的内在活力。在市场竞争中,传媒为招来广告和其它经济利益,总是想尽办法提高收听率、收视率、扩大报纸发行量。一些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便向通俗化,甚至庸俗化的方向发展,出现煽情主义的倾向,甚至出现了凶杀、猎奇、媚俗的新闻。

新闻媒体时刻不要忘记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大众传媒不但是党和政府重要信息的发布者,也应该及时传播社会公众所需信息,特别是一些有关公众利益及公共安全的信息。在市场经济机制下的企业肯定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为主要的目标。但是新闻媒介作为一个既具有社会属性又具有营利性质的单位,既要完成它的经济目标,更为重要的是新闻媒介有其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新闻媒介要在其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之间寻找一个均衡点,找到一种统一的形式。那么,这种统一的形式是什么呢?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媒介的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形式有很多种,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是在四项基本原则下的新闻自由;第二,是和法律允许范围内的新闻自由;第三,是人民内部的自由;第四,结合实践弄清我国的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

综上所述新闻媒介的自由是在一定的限制下的自由,本人认为这种限制就是新闻媒介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希望媒介能正确的理解新闻自由的正确含义,积极的去传播真善美的

东西,营造一个好的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简明世界新闻史》, 张昆 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94年6月第一版.

[2]《新闻理论纲要》,李卓均 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5年12月第一版.

篇5:第九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1.()是对基本生活救助的重要补充。

A.灾害救助

B.住房救助

C.教育救助

D.专项社会救助

2.社会工作者小何所负责的社区里有一个贫困家庭,夫妻双方都下岗了,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家庭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此时小何若以社会工作者的身份介入,则应该最先为这个家庭提供的服务是()。

A.协助这个家庭制订反贫困策略

B.为这对夫妻提供就业指导培训的机会

C.协助这个家庭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D.为这个家庭的成员做心理辅导

3.某慈善协会,每年都会为汶川灾区的孩子们提供社会救助,既有生活和学习用品,也有以奖学金形式发放的现金援助。这一事例体现了社会救助的()特征。

A.救助水平的低层次性

B.救助手段的多样性

C.救助对象的有限性

D.救助范围的广泛性

4.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方法中,()通常由社会工作者主动到流浪乞讨人员经常出现和活动频繁的地方,然后与他们保持密切接触,通过提供辅导、资料及转介服务,使这些流浪乞讨人员,尤其是流浪儿童得到妥善安置,发挥其潜能并预防不良影响的产生。

A.机构服务

B.社区服务

C.外展服务

D.家庭服务

5.社会救助区别于社会保险的最明显之处是()。

A.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不对等性

B.救助对象的有限性

C.救助手段的多样性

D.救助资格审查的严肃性

6.下列各项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全天候救助的是()。

A.福利院

B.救助站

C.救助巡逻车

D.救助亭

7.14岁的肖禾在一次参加初中同学的聚会时,由于玩得太高兴而整夜未归,受到了父亲的责备。为此,他与父亲大吵一架后离家出走到某省会城市。由于身上没有钱,他在地铁站、火车站露宿了近两个月,在此期间结识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少年。后来社会工作者金迪发现了他,并将他送回了家。在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中,肖禾属于()类型的服务对象。

A.问题儿童

B.受虐儿童

C.流浪儿童 D.心理失常儿童

8.()在受理居民的社会救助申请后,应当对申请材料是否合格做初步审查,不合格的要求申请人补充材料。

A.街道办事处

B.基层人民政府

C.社区居委会

D.县级以上民政局

9.社会工作者小胡为某社区的低保家庭成员开展了一系列小组活动,小组活动结束时,很多组员都对小胡表现出极大的依赖性,对分离显得十分伤感和失落。面对这种情形,小胡首先应该做的工作是()。

A.不顾组员的情绪,坚决结束小组工作

B.尽快结束工作,避免时间过长组员情绪不稳定

C.寻找其他组员感兴趣的主题,延长结束时间

D.及时处理组员的这些情绪问题

10.在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中,要注重人的发展,包括居民公民意识的提升、参与意识的培养、解决贫困问题能力的提高等。这体现了社会救助社会工作采用社区工作方法时要遵循()原则。

A.注重救助对象的参与和互助

B.注重救助对象个人的发展

C.注重改善社区居民的素质

D.注重社区居民的能力建设

11.社会救助通过发放救助款物,及时解决贫困群众的生存困难,使他们脱离险境,同

时还要设法逐渐增强他们生活的能力和战胜贫困的信心。这说明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具有()特点。

A.救助类型的多样性

B.工作模式的融合性

C.工作过程的持续性

D.工作方法的政策性

12.对一些因特殊原因,如暴力、歧视等造成的流浪儿童,救助机构和社会工作者要坚持(),切实为儿童创造安全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A.安置服务

B.跟踪服务

C.救助服务

D.外展服务

13.依据救助服务对象的不同、贫困类型的不同以及贫困产生原因的不同,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所采取的工作模式是不一样的。比如,面对一位因身体残疾而导致贫困的救助对象,可以采取的工作模式是针对个体的微观的工作方法;针对一个因自然灾害而导致贫困的社区,可能要用到小组或者社区的工作方法。这体现了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具有()特点。

A.工作过程的持续性

B.服务对象的复杂性

C.工作方法的政策性

D.工作模式的融合性

14.某地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社会工作者首先应()。

A.安抚灾民的情绪 B.对灾民进行心理辅导

C.为受灾群众提供生活保障

D.紧急救援,帮助转移群群众

15.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核心概念是()。

A.教育救助

B.医疗救助

C.贫困救助

D.灾害救助

16.下列各项不属于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作用的是()。

A.协助服务对象申请合适的救助项目

B.协助服务对象制订最有利的反贫困策略

C.为遇到严重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当地较高生活水平的物质保障

D.促进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合

17.一个月前,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朱大爷被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发现并送到救助站,最近朱大爷准备返乡,那么他的返乡车票一般由()提供。

A.当地派出所

B.救助站

C.朱大爷本人

D.当地民政部门

18.基本生活救助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社会工作服务中,不属于基本生活救助内容的是()。

A.对低保对象的日常管理

B.协助救助对象加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C.为社区困难群体寻找就业信息,协调就业资源

D.协助申请最低生活保障

19.针对社区困难家庭和群体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救助工作时,成员之间、成员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因此,社会工作者应遵循()原则。

A.接纳

B.鼓励合作

C.参与解决问题

D.适时评估

20.社会工作者针对救助对象无力、无助、无望的心情给予辅导和增能,使他们能够有

信心掌握自己的命运和未来,这属于()。

A.就业辅导和职业训练中的心里疏导策略

B.就业辅导和职业训练中的宣传策略

C.就业辅导和职业训练中的长期策略

D.就业辅导和职业训练之前的增能策略

21.王某在某国有企业工作了近二十年,近期由于企业效益不佳,她被迫下岗,家庭收入急剧减少,王某情绪很低落。为帮助其振作精神,社会工作者采取了优势视角的工作策略。社会工作者的下列回应属于优势视角的是()。

A.想开点,别着急,再找新工作

B.单位这么多人下岗,先看看别人怎么办

C.你若早点准备,提高自己能力,可能不会下岗

D.下岗也可能是你的机会,以你的能力,会有更好的发展 22.社会工作者王浩鼓励救助对象参与社区发展,并在救助对象中发现和培养了骨干来关心和帮助其他救助对象。王浩的这种做法所产生的作用是()。

A.改善了社区环境

B.发展了社区网络

C.提高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D.促进救助对象的能力建设

23.某社会工作服务队,在灾后的一个临时社区开展救助服务时,引导居民成立了“互助小组”,还组织居民开展了“我们都是一家人”的系列社区活动,使新社区的邻里关系有了较大改善,社区面容大为好转。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以社区为基础推动的救助措施属于()。

A.制定灾后救助政策

B.建立邻里支持网络

C.整合驻区单位资源

D.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力量

多项选择题

1.推动以反贫困为主旨的生活救助各项政策在社区层面的实施措施主要包括()。

A.提供继续深造机会

B.提供就业机会

C.提供智力支持

D.提供免费入学机会

E.提供物质帮助

2.从制度设计上看,基本生活救助目前在农村主要是()。

A.农村低保制度

B.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C.农村养老制度

D.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E.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3.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作用包括()。

A.促进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合

B.发现和解决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

C.解决服务对象的一切困难

D.协助服务对象申请合适的救助项目

E.协助服务对象制订最有利的反贫困策略

4.针对社区困难家庭和群体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救助工作时,社会工作者需要考虑的基本工作原则有()。

A.接纳原则

B.共性原则

C.鼓励合作原则

D.参与解决问题原则

E.适时评估原则

5.下列各项不属于灾害社会救助主要内容的是()。

A.灾害紧急救援

B.灾害防范措施

C.灾后社区重建 D.灾害应急机制

E.减灾行动

6.在我国,流浪乞讨人员的个别化服务主要包括()。

A.直接救助

B.被动救助

C.主动救助

D.间接救助

E.机构救助

7.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

A.增能理论

B.认知理论

C.标签理论 D.优势视角

E.需求理论(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专项社会救助主要是为了解决困难家庭的特定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的救助,是对基本生活救助的重要补充。专项社会救助主要包括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和司法救助等。

2.[答案]C基本生活救助是社会救助的核心内容,主要解决贫困个人与家庭的吃穿温饱等基本生存问题。

3.[答案]B救助手段的多样性是社会救助的一个重要特征。从形式上看,有现金救助,有物质救助,也有服务性救助;从时间上看,有临时性救助,也有长期的固定救助;从类别上看,有常规性救助,也有特殊性救助。还有一些通过专业人员,比如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针对救助对象的精神层面、个人能力、心理问题等开展的救助。

4.[答案]C外展社会工作是一套系统的服务模式,通常由社会工作者主动到流浪乞讨人员经常出现和活动频繁的地方,然后与他们保持密切接触,通过提供辅导、资料及转介服务,使这些流浪乞讨人员,尤其是流浪儿童得到妥善安置,发挥其潜能并预防不良影响的产生。5.[答案]A 当社会成员因为个人、社会或者自然原因陷入贫困,且仅仅依靠自身和家庭的力量无法解决风险和摆脱贫困时,国家通过社会救助手段向他们提供物质上的帮助。这种救助是无条件的,享受社会救助的人员和家庭无须先尽义务,只要符合有关条件就可以获得救助。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是社会救助区别于社会保险的最明显之处。

6.[答案]B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个别化服务包括主动救助和机构救助。其中,主动救助包括街头救助和全天候救助。街头救助是指借助救助巡逻车和救助亭对街头流浪人员实施救助。全天候救助就是各个城市的救助站24小时开放接待流浪人员。

7.[答案]C流浪儿童是流浪乞讨人群中的弱势群体,是特殊的救助对象。我国政府对于流浪儿童的定义是:年龄在18岁以下,脱离家庭或其他监护人,在外游荡超过24小时且无可靠生存保障并最终陷入困境的人。由于儿童的特殊性,对流浪儿童的救助是救助工作的重点。8.[答案]B基层人民政府在受理居民的社会救助申请后,应当对申请材料是否合格做初步审查,不合格的将要求申请人补充材料。

9.[答案]D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过程是一个互相交往、不断加深彼此了解的过程。在工作结束的时候,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处理服务对象的情绪。

10.[答案]A社会工作者运用社区工作方法开展社会救助,要注重居民个人发展与 社区发展相结合,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倡导居民互助,制订符合社区情况的目标,提升社区的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把握以下原则:①注重救助对象个人的发展;②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制订救助和发展的目标;③注重救助对象的参与和互助。11.[答案]C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过程具有持续性特征。社会救助通过发放救助款物,及时解决贫困群众的生存困难,使他们脱离险境,同时还要设法逐渐增强他们生活的能力和战胜贫困的信心。这一服务过程,不可能是一次性的单纯行为,而必须是一个持续的较长时问过程。

12.[答案]B对一些因特殊原因,如暴力、歧视等造成的流浪儿童,救助机构和社会工作者要坚持跟踪服务,切实为儿童创造安全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13.[答案]D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结合了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与社会救助的特殊性,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①服务对象及救助类型的复杂性;②工作过程的持续性;③工作模式的融合性;④工作方法的政策性。本题所述说明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工作模式具有融合性的特点。14.[答案]D灾害应急救助包括:①紧急救援,减少财产损失;②为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③安抚灾民情绪,进行心理疏导。

15.[答案]C社会救助的主旨是反贫困,贫困理论成为社会救助的理论基础。社会工作的起源从“济贫”开始,因此,贫困救助是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核心概念。

16.[答案]C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是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的融合,其主要作用有:①协助服务对象申请合适的救助项目;②协助服务对象制订最有利的反贫困策略;③促进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合;④发现和解决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

17.[答案]B国务院在2003年颁布实施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同年民政部发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主要采取建立救助站的办法,由救助站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基本的衣、食、住以及返乡车票等服务。18.[答案]B推动以反贫困为主旨的生活救助各项政策在社区层面的实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提供物质帮助,利用国家救助政策为贫困个人和贫困家庭提供所需的现金和物质援助,以及一些服务资源等;②提供就业机会,为贫困家庭的发展和贫困个人的能力展示创造条件,使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逐步减少并脱离对社会救助的依赖。

19.[答案]B针对社区困难家庭和群体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救助工作时,社会工作者需要考虑一些基本的工作原则:①个别化原则;②接纳原则;③鼓励合作原则;④参与解决问题原则;⑤适时评估原则。其中,鼓励合作原则是指在小组工作中,成员之间、成员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20.[答案]D社会救助的服务对象大多是社会弱势群体,没有权力,缺少资源,充满无力感。增能理论有助于社会工作者更有效地实施社会救助。增能理论认为,每位服务对象都拥有自己的权力,但是可能自身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行使的机会。社会工作者需要创造机会,提升服务对象的意识,赋予其自我改变贫困状况的权力。

21.[答案]D优势视角对于社会工作实践的指导意义是巨大的。从社会救助对象所经历的贫困、苦难以及所处的弱势地位出发,发掘他们自身的优势和潜能,是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新的途径。能力是优势视角的一个重要概念,存在于个人、家庭和群体以及社区的各个层面。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目的就是帮助服务对象发现自身优势,增进自身能力。

22.[答案]D促进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社会工作者通过拓展救助对象参与社区发展的渠道,培养救助对象的社区参与意识,促进他们参与社区活动,并且协助他们为社区发展提出积极有效的建议。社会工作者还要积极发现和培养救助对象的骨干和精英人物,使贫困群体能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

23.[答案]B困难群体的社会交往范围小,人际圈子同质性高,家庭支持不够。在实施社会救助时,社会工作者要积极为困难群体修复社会关系,建立社区支持网络。本题中,社会工作者开展一系列社区活动,这些措施都属于建立社区支持网络的内容。(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BE推动以反贫困为主旨的生活救助各项政策在社区层面的实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提供物质帮助,利用国家救助政策为贫困个人和贫困家庭提供所需的现金和物质援助,以及一些服务资源等;②提供就业机会,为贫困家庭的发展和贫困个人的能力展示创造条件,使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逐步减少并脱离对社会救助的依赖。

2.[答案]AB基本生活救助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制度和工作目标是救助城乡贫困的个人、家庭和群体,解决和缓解贫困状况,使之维持基本生活。从制度设计上看,基本生活救助目前在城市主要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主要是农村低保制度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3.[答案]ABDE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是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的融合,具有以下作用:①协助服务对象申请合适的救助项目;②协助服务对象制订最有利的反贫困策略;③促进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合;④发现和解决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

4.[答案]ACDE针对社区困难家庭和群体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救助工作时,社会工作者需要考虑一些基本的工作原则:①个别化原则;②接纳原则;③鼓励合作原则;④参与解决问题原则;⑤适时评估原则。

5.[答案]BDE灾害救助社会工作就是通过科学的和充满人性化的工作方法,对受灾群众进行及时的生活救助,帮助他们解决最紧迫的生活问题,为灾后重建和生产生活的恢复奠定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①灾害紧急救援;②灾后社区重建。

6.[答案]CE流浪乞讨人员的个别化服务主要包括:①主动救助,包括街头救助和全天候救助;②机构救助,包括基本生活安置及行为思想引导与矫正。

篇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九章

题目)一书出版开始。

《寂静的春天》

题目4“生态文明”无论是作为理论还是实践,都是因()日益尖锐化的产物,是人类对工业化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导致的生存和发展危机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人类活动导致的人与资源环境矛盾

题目51973年中国召开了(),通过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确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战略方针。

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

题目62007年,十七大明确提出把()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目标之一,并首次将人与自然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建设政治文明

题目7()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党的十八大

题目8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条件,五大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筑起()的全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题目9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生态问题具有全球性,解决生态危机对人类的威胁和挑战,需要()的共同努力。全世界

题目10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自然力

题目11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增大,主要表现在()。

资源约束加大, 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退化, 气候变化问题突出

题目12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

题目13坚持(14坚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题目)为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方针。

节约优先, 保护优先, 自然恢复

题目15着力推进()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绿色发展, 循环发展, 低碳发展

题目16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

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题目17有些生态环境问题无国界,需要全球合作共同面对,比如(18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要坚持把()。

应对气候变化, 臭氧层破坏, 核污染, 海洋生态系统

题目)作为根本动力,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改革开放, 科技创新

题目19什么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中反映人类进步与自然存在和谐程度的状态,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一样,是历史范畴,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着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

题目20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含义?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含义包括:(1)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质上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出一条低投入、低消耗、少排放、高产出、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要达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文明境界。

题目21如何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就是要形成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与此相应,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2)建立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3)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税费改革。一是合理调整资源性产品价格,引导资源节约利用。二是加大资源环境税费改革。积极探索运用税费手段提高环境污染成本,降低污染排放。三是健全资源补偿和交易制度。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改革。四是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五是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体制。题目22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具有战略重要性与现实紧迫性。

(1)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难题的迫切需要。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很多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消耗大、浪费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高,同时,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速快使得气候变化问题突出,这些表明,传统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

(2)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愿望和诉求、实现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永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人们越来越关注和关心空气质量、食品安全、饮水卫生、生活环境等等,满足人民群众这些诉求和期待,必须加强生态建设。

(3)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促进人类生态文明进步的迫切需要。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同时,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迫切需要深刻反思传统发展模式,适应世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新趋向,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生态文明做出重要贡献。

题目23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具体要求如下:(P8)

(1)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

(2)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3)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方针。(4)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5)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

(6)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生态产品是人民群众重要的消费品、生活必需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

题目24什么是节约型社会?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3.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和资源高效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和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基本特征,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p5)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p12)(1)合理消费,形成文明生活方式。强化生态意识和节约资源理念,形成合理的消费行为,创造整洁的生活环境。

(2)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推动资源高效利用,是节约利用资源的根本途径。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深入挖掘资源利用效率,推行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方式,努力用最小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3)节约能源,加强耕地、水、矿产等资源保护。把节约能源放在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同时加强耕地、水、矿产等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保护。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节约资源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加快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题目25下面是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材料,请结合材料与我国国情实际,分析十八大报告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意义。(P3)材料1: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据中国有关专家初步估算,从1994年到200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4%,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由1994年的76%上升到2004年的83%。

材料2:Al gore继凭借《难以忽视的真相》摘得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后,他又与联合国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分享了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在公告中说,戈尔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在确立和大力推广与“由人类活动带来的气候变化”有关的知识以及扭转全球气候变暖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

自从在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中惜败给现任总统布什后,戈尔就一直致力于推动环境保护,成了一名“环保斗士”,并获得了多个环保奖项。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两者相辅相成。气候变化看似与和平搭不上边,但是全球变暖带来的干旱、歉收和热带疫病可能使一些地方变得更为贫穷和动荡,而海平面上升也可能使一些低地国家出现大量难民,给这些国家自身及其邻国造成巨大压力。这些都会成为产生或加剧冲突的根源。正如诺贝尔委员会所说的那样,气候变化可能会触发人类大规模迁徙,竞争地球自然资源也会更为激烈。这些改变将把尤其沉重的负担施加给世界上最为脆弱的国家。结果是,国内和国际出现暴力冲突和战争的危险将会增加。

材料3: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增大。一是资源约束加大。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很多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淡水、耕地、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石、铝土矿等。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消耗大、浪费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高,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创造一美元的产值,能耗是美国的4.3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过程中,资源和能源约束越来越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受到严峻挑战。二是环境污染严重。传统的发展方式导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过大,有的超过了环境容量,水、土壤、空气污染加重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三是生态系统退化。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系统退化现象普遍而严峻,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地质灾害频发、湿地湖泊萎缩、地面沉降、海洋自然岸线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等,生态系统缓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四是气候变化问题突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速快。所有这些表明,传统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

党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1)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反映了党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新认识,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人类社会对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关系的认识,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党对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也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并做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反映了党对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关系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

上一篇:德州营运车辆网上培训下一篇:我心中的桃花源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