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章程

2024-05-12

吉林大学章程(共6篇)

篇1:吉林大学章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高等学校章程核准书

第7号

吉林大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你校第13届党委会第7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并报我部核准的《吉林大学章程(修订案)》,经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核准委员会评议,2014年4 月 24 日教育部第13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核准。

核准书所附章程为最终文本,自即日起生效,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你校应当以章程作为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准则和依据,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体制,依法治校、科学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4年5月13日

吉林大学章程

序 言

吉林大学始建于1946年, 1960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2000年6月12日,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吉林大学,2004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转隶并入吉林大学。

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学校汇聚了一批来自国内外的学术大师和教育精英,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孕育了丰富的学术思想精华,创造了众多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赢得了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望,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和校风,凝炼出以求真务实、自由民主、开放兼容、隆法明德、与时俱进为核心的大学精神。

面向未来,学校秉承“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遵循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追求真理、培育人才、研究学术、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为己任,加快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将学校建成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质量社会服务、先进文化引领的重要基地,努力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迈进。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实现学校的奋斗目标,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名称为吉林大学,简称为吉大;英译为Jilin University,缩写为JLU。

第三条 学校法定住所为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学校实行多校区办学,依据法律、法规和办学需要,设立和调整校区。

学校官方网址是http://。

第四条 学校为非营利性事业组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享有教学、科研、行政及财务自主权,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第五条 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

第六条 学校按照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原则,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第七条 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吉林大学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

第八条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实行教授治学,实施民主管理。

第九条 学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为主的体制。

学校逐步扩大学院自主管理的领域和范围,发挥学院办学的主体作用。

学校对校内公共事务实行垂直管理、延伸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第十条 学校实行开放办学,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依法履行公共职能,推进教育国际化。

第二章 学校举办者

第十一条 学校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国家举办,行政主管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第十二条 学校举办者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指导学校的改革发展,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任免学校负责人,推动学校负责人选拔与产生机制改革;考核、评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调整配置给学校的教育资源;对学校不当行使办学自主权的行为予以纠正或处罚等。

第十三条 学校举办者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保障学校行使办学自主权;保障学校开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活动;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提供必备的办学保障条件和必要的政策支持等。

第三章 学校功能和教育形式

第十四条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活动。

第十五条 学校根据国家、社会需要和办学条件,合理确定办学规模。

第十六条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以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为办学特色;根据国家、社会需要和办学实际,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

第十七条 学校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和择优录取的原则,依法自主招收学生,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八条 学校实施普通高等教育,适当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合理发展继续教育。

第十九条 学校主要教育形式为全日制学历教育。学历教育以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为主。

学校依法确定和调整学历教育修业年限,实行学分制。

第二十条 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自主制定学生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自主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

第二十一条 学校依法颁发学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学校依法实行学位制度,授予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

第二十二条 学校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士授予荣誉称号, 可向卓越的学者或者著名社会活动家,依照规定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第二十三条 学校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动学术进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第二十四条 学校发挥学科、科研及人才优势,主动服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十五条 学校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大力弘扬先进文化,积极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为中华文化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贡献。

第二十六条 学校依法自主与境外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开展合作与交流活动,发展留学生教育,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第四章 组织与结构

第一节 管理体制与组织机构

第二十七条 学校依法确定管理体制,设置组织机构,决定其职权职责配置。

第二十八条 中国共产党吉林大学委员会是学校的领导核心,行使对学校工作的统一领导权,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其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级组织的决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依法治校,依靠全校师生员工推进学校科学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审议确定学校基本管理制度,讨论决定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以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中的重大事项。

(三)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负责人的人选,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负责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四)负责学校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五)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组织党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

(六)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七)领导学校的工会、共青团、妇委会、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

(八)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对学校内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实行政治领导,支持其依照各自章程开展活动。支持无党派人士等统一战线成员参加统一战线相关活动,发挥积极作用。

学校党委实行民主集中制,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党委书记主持党委会,党委成员根据集体决定和分工履行职责。

中国共产党吉林大学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由其常务委员会履行职责。

第二十九条 中国共产党吉林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学校的党内监督机构,在学校党委和上级纪委的领导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及学校重大决策的执行情况,查处违纪行为,确保教育清廉,保障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第三十条 校长作为学校法定代表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负责全面行政工作,其主要职权是:

(一)拟订发展规划,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国际合作与交流。

(三)拟订校内组织机构的设置方案,推荐副校长人选,按干部任免权限任免校内组织机构的负责人。

(四)聘任与解聘教职员工,对学生实施学籍管理,依照法律和学校规定对教职员工和学生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五)拟订和执行经费预算方案,保护和管理学校资产,筹措办学经费。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三十一条 校长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实行校长统一领导、副校长分工负责、职能部门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

校长主持校长办公会议,处理学校行政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学校实行民主管理、校务公开,校长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第三十二条 学校依法设立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按学校、学部、学院三级设置。

校学术委员会是学校的最高学术权力机构,依法统筹、行使对学校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权,依其章程履行在教师职务评审、教学指导、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等学术事务中的工作职责。

校学术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若干人,主任委员经各学部学术委员会推荐、校长提名,由校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选举产生。

校学术委员会实行席位制,委员人数为50人左右的单数,按照学院(学科)席位,经民主选举产生。

学部、学院学术委员会在校学术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工作。

第三十三条 学术委员会下设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向学校学术委员会报告工作,接受其指导和监督,依各自章程开展工作。

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是负责学校教师职务评审的专门机构,根据评审条件和评审规则,开展教师职务的评审工作。

校教学委员会是负责学校教育教学事务的专门机构,对学校教学工作有关问题进行审议、评议、指导、监督和咨询。

第三十四条 学校依法设立学位评定委员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是负责学校学位事务的专门机构,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负责学位管理、评定、学位授予等工作。

学校根据实际设立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授权开展工作。

第三十五条 学校支持学术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依照各自章程行使职权,积极构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支撑的有机协调运行机制。

第三十六条 学校依法设立专门工作机构和组织,依其规则履行职责,辅助学校决策。

第三十七条 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依其章程行使权利。

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设执行委员会,由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委员会根据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授权履行职责。

第三十八条 校内各民主党派及群众组织依照各自章程开展活动。

第三十九条 校务委员会是学校咨询机构,对学校的事业发展规划、重大改革措施、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建设等方面的重大事项,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

校务委员会成员由学校的院士代表、资深教授代表、领导班子成员、部分退休校领导、基层单位负责人代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校务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依其工作规则履行职责。

第四十条 学校依法设置理事会,参与学校治理,对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事项进行咨询、建议、指导和监督。

理事会成员由政府代表、学界精英、大学校长、著名校友、知名企业家、学校相关领导及其他社会杰出人士等组成。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依其章程履行职责。

第四十一条 学校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依法设置党政职能机构、直属机构、群团组织等,各组织机构依据学校授权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责。

学校根据需要在校区设立派出机构,就属地事务进行协调、管理和服务。

第四十二条 学校图书馆是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平台,提供学习、研究、咨询服务等。

第四十三条 学校博物馆、档案馆、网络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依法履行职能。

第四十四条 学校附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学校规定实行相对独立运营与管理。

第四十五条 学校与外界联合设立的组织机构,依法开展合作办学、合作研究与技术开发、社会实践等活动。

第二节 教学科研机构

第四十六条 学校原则上以一级学科或学科群为依据设置学院。学院作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组织实施单位,在学校授权范围内实行自主管理。

学校根据需要设立的学系和教学中心,依相关规定和授权,享有相应权利,履行相应义务。

第四十七条 学院根据学校的规划、规定或授权,制订学院发展规划,制订并组织实施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及教学计划,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和其他学术活动,提出招生计划建议,设置内部机构,制定内部工作规则和办法,决定学院人员的聘任与管理,负责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对学生的奖惩提出意见,管理和使用学校核拨的办学经费和资产,行使学校赋予的其他职权。

第四十八条 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是学院议事决策的主要形式,讨论和决定学院发展规划、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事项。

党政联席会议主持人根据会议内容确定,涉及党委的工作事项由党委书记主持,涉及行政的工作事项由院长主持,属于党政工作交叉性质的事项由党委书记和院长协商确定主持人。

第四十九条 院长是学院行政负责人,全面负责学院的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及其他行政管理事务。

院长采取民主推荐、组织推荐等方式进行选拔或公开招聘产生,经学校党委批准,由校长聘任。

院长定期向本学院全体教职员工或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第五十条 学院党委(总支)负责学院思想政治和党建工作,保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各项决定在本学院的贯彻执行,支持并监督院长履行其职责。

第五十一条 学院设置院级学术委员会,依照章程和有关规定履行职责。

第五十二条 依托学院建立的各类各级研究中心(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根据相关规定和学校授权享有相应权利,履行相应义务。

第五十三条 学校按照学科门类及实际需要划分学部。学部一般由学科性质相近的教学科研机构组成。

学部依据学校授权开展工作。

第五十四条 学部设置学部长。学部长经校党委常委会决定,由校长任免,根据校长授权开展工作。

第五十五条 学部设置学术委员会,依照章程和有关规定开展工作。

第五章 教职员工

第五十六条 学校教职员工由教师、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等组成。

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学校对教职员工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

第五十七条 学校对教师实行资格认证和职务聘任制度,对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对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

第五十八条 学校制定人事管理制度,对教职员工定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对各类人员聘任、晋升和奖惩的依据。

第五十九条 学校教职员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及学校规定,享有下列权利:

(一)按规定使用学校的公共资源;

(二)公平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相应工作机会和条件;

(三)在品德、能力和业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

(四)公平获得劳动报酬、各级各类奖励及各种荣誉称号;

(五)知悉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及关涉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

(六)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七)就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评奖、处分等事项表达异议和提出申诉;

(八)法律法规、规章及学校规定或者聘任合同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六十条 学校教职员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学校规定,履行下列义务:

(一)尊重和爱护学生;

(二)勤奋工作,尽职尽责;

(三)遵守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

(四)珍惜和维护学校名誉,维护学校利益;

(五)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六)法律法规、规章及学校规定或者聘任合同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六十一条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力量,应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努力创新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思想,培育精英人才。

第六十二条 学校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维护学术民主与学术自由,为教师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进行学术创新、职业发展、个人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学校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其提供和创造良好的制度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

学校规范教师的学术行为,引导教师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风尚。

第六十三条 讲座教授、兼职教授、名誉教授、访问学者、在站博士后、外籍教师等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人员,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学校规定、聘任合同,享受相应的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

第六十四条 学校依法建立权利保护和救济机制,保障教职员工合法权益。

第六十五条 学校依法完善教职员工工作生活保障制度,根据办学实际,努力改善教职工工作、生活条件。

第六章 学 生

第六十六条 学生是指被学校依法录取、取得入学资格,具有学校学籍的受教育者。

第六十七条 学生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及学校规定,享有下列权利:

(一)公平接受学校教育,平等利用学校公共教育资源,公平接受就业指导和服务;

(二)按规定条件和程序重新选择专业,跨学科、学院选修课程;

(三)公平获得在境内外深造学习和参加学术文化交流活动的机会;

(四)为发展个性获得全面的素质教育;

(五)按规定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六)依照法律和学校规定组织和参加学生社团;

(七)公平获得奖学金、助学金、各级各类荣誉称号和奖励;

(八)知悉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及关涉个人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九)对纪律处分和涉及自身利益的相关决定向学校、教育主管行政部门或者司法机关提出异议和申诉、诉讼;

(十)法律法规、规章及学校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六十八条 学生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及学校规定,履行下列义务:

(一)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

(二)珍惜和维护学校名誉,维护学校利益;

(三)遵守学校学籍管理规定和学生行为规范;

(四)遵守学校考试制度和获得学历学位的相应规定;

(五)按规定交纳学费及有关费用;

(六)爱护并合理使用教育教学设备和生活设施;

(七)法律法规、规章及学校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六十九条 学校引导学生养成热爱祖国、珍爱生命、尊重人权、尊敬师长、诚实守信、关爱自然、热心公益的良好品格。

第七十条 学校建立学生权利保护机制,保障学生合法权益。

第七十一条 学校关怀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特殊困难的学生,为其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帮助。

第七十二条 学校对取得突出成绩和为学校争得荣誉的学生集体或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违纪学生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七十三条 学校为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颁发毕业证书;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其学位。

第七十四条 学生代表大会、研究生代表大会是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一般每一至两年举行一次,选举学生会、研究生会工作领导机构,审查和决定学生会、研究生会的工作,修改学生会、研究生会章程。

学生会、研究生会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学生组织,在中国共产党吉林大学委员会的领导下,在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吉林大学委员会的指导下,依其章程开展工作。

第七十五条 学生社团经学校批准成立,在法律法规、规章和学校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活动。

学生社团联合会统筹、协调学生社团及其活动,依其章程行使权利。

第七章 经费 资产 基建 后勤

第七十六条 学校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经费来源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

学校积极拓展办学经费来源渠道,筹措事业发展资金;学校面向社会筹措教学科研经费、各类奖助基金及其他办学经费,增加办学资源。

第七十七条 学校坚持勤俭办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设节约型校园。

第七十八条 学校实行统一领导、集中核算、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度和审计监督制度,保证资金运行安全。

第七十九条 学校保护并合理利用校名、校誉和校有知识产权。

第八十条 学校对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管理,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第八十一条 学校实施基本建设的科学规划,按规划内容确定建设项目,开展基本建设,优化校区功能布局,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各校区协调发展。

第八十二条 学校不断完善后勤管理和服务体系,为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保障。

第八章 学校与社会

第八十三条 学校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依法实行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八十四条 学校加强与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协同创新。

学校鼓励和支持依法设立的社会学术团体在学校设立工作机构,各工作机构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及其章程开展工作。

第八十五条 学校充分发挥校理事会与社会沟通联络的桥梁作用,拓宽合作途径,积极募集办学资源。

第八十六条 学校依法设置教育基金会,争取社会捐赠,筹措资金,资助学生成长,支持学术研究,促进学校事业建设发展。

第八十七条 学校依法设置校友会,以多种方式联系和服务校友,鼓励校友参与学校建设发展,凝聚校友力量,拓展办学资源。

第九章 校徽 校旗 校歌 校庆日 纪念日

第八十八条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学校徽志是由两个半径不等的同心圆构成,内圆中间部分为吉林大学英译文缩写“JLU”组成的天鹅飞翔图案,上方有“1946”字样,代表学校建校时间;两圆环相间部分上方是英文“JILIN UNIVERSITY•CHINA”,下方是郭沫若题写的校名。

学校徽章为镌刻郭沫若题写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第八十九条 学校校旗为天蓝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郭沫若题写的校名,左上角配以学校徽志。

第九十条 学校校歌是《吉林大学校歌》,公木作词,王世光作曲。

第九十一条 学校确定每年的9月16日为校庆日,合校前各校的建校日为学校纪念日。

第十章 附 则

第九十二条 本章程是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准则,学校其他规章制度与本章程规定不一致的,以本章程为准。

第九十三条 本章程的修订由学校党委常委会提出,校长办公会议拟定修改草案,经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广泛征求师生员工意见后,由学校党委会审定,报教育部核准。

第九十四条 本章程由学校党委会负责解释。

篇2:吉林大学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制度,规范办学行为,依据宪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教师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特制定吉林师范大学章程。

第二条 学校名称:吉林师范大学

学校地址: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海丰大街1301号

第三条 吉林师范大学是实施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全日制综合性省属师范大学,以培养中等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同时积极发展非师范类教育,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第四条 学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事业。

第五条 学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六条 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技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七条 学校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第八条 学校依法保障学校中的科学研究、文化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学校中从事科学研究、文化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应该遵守法律。第九条 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

第十条 学校应当积极开展与其他学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事业组织之间的协作,实行优势互补,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

第二章 学校的组织

第十一条 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按党章和有关规定,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党委的职责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的人选,讨论决定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基本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保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

第十二条 校长是学校法人代表,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行使下列职权: 1.拟定发展规划,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2.组织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和思想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拟订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方案,推荐副校长人选,任免内部组织机构的负责人。4.聘任与解聘教师以及内部其他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并实施奖励或者处分。5.拟订和执行经费预算方案,保护和管理校产,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6.主持校长办公会议和校务会议。7.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十三条 副校长协助校长分管部分行政工作。

第十四条 校务委员会即校务会是学校行政工作咨询机构。

校务委员会由学校党政领导成员和一定数量的职工代表组成。在一般情况,由校长兼任校务委员会主任。校务会议根据需要召开,由主任召集和主持。

第十五条 校长办公会是学校日常行政工作决策会议,提交党委批准或讨论决定学校行政工作事宜。校长办公会实行集体讨论、校长决定的体制。

校长办公会由下列人员组成:校长、副校长、副校级调研员、校长助理、校长办公室主任。请校党委书记出席会议。必要时吸收其他校级领导或部门中层领导参加。

校长办公会原则上每周召开一次,由校长负责召集和主持。校长办公会的决议全校必须执行。

第十六条 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各院院长(系主任)全面负责本院(系)行政工作,尊重党总支委员会的政治核心作用,注意与党总支书记密切配合,做好本院(系)工作。

第十七条 院(系)成立院(系)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本院(系)行政工作重大事宜。院(系)务委员会由系主任、党总支书记、教授代表、副主任、副书记、院(系)办主任组成。院(系)务会议原则上每周召开一次,由院(系)主任负责召集和主持。

院(系)行政工作要发挥教师民主管理作用,增强院(系)务工作透明度。其他中层业务部门参照此办法执行。

第十八条 行政处级单位为行政工作职能部门,根据职责范围,履行行政职责,完成行政工作任务。

第十九条 各后勤服务实体逐步实行社会化。

第二十条 设立学术委员会等若干专门委员会。各委员会原则上由校级领导任主任,由有关中层领导或专业人员组成,决定有关重大事宜。

各委员会成员任期3年。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审议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

学校设立学位委员会,审议评定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第二十一条 学校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组织形式,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权利,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

教职工代表大会每4年举行一次,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大会选举的常设主席团履行职责,日常工作机构为校工会委员会。

第二十二条 由校长负责行政中层和科级领导干部聘任,在实行中既体现党管干部的原则,又体现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

行政处级、科级领导干部聘期3年。

第二十三条 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干部实行任职时限制,在同一单位同一岗位任职时间最多不超过6年。

第二十四条 实行行政中层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制。由学校提出其任期内工作目标,经校长审核同意后,双方签订责任书。中层领导没完成责任目标者,校长有权解聘。

第二十五条 学校内设机构的增设和撤销、人员编制由校长领导下的编制委员会负责。人员经费实行预算单列、定额拨付、总量控制。

第二十六条 实行依法治校。各行政管理部门和各基层单位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行政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各单位要认真完成职责范围内各项工作。

第二十七条 设立行政督查室。围绕行政中心工作进行督查和调研。第二十八条 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作用,各方面要大力支持民主党派工作。

第三章 教育教学、科研和后勤服务

第二十九条 学校发展规模依社会需要而定。“十五”期间暂定为12000人。第三十条 学校依法实施的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校实施的高等教育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教育形式。

第三十一条 学校的学历教育采取以本科教育为主,努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方针。依法执行各学历层次的学业标准。

依法执行各层次的基本修业年限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二条 依法执行各学历层次的学生的入学资格的规定。第三十三条 依法执行学历证书或者其它学业证书制度。

第三十四条 依法实行学位制度。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等。第三十五条 学校承担实施继续教育的工作。

第三十六条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四师”素质教育工程,培养学生具有无私奉献的师魂,全面发展的师观,热爱学生的师德,教书育人的师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十七条 加强和改善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和社会实践等途径,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十八条 教学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学校的其他各项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教学工作。

第三十九条 要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确定后必须认真执行,不得随意更改。教学大纲是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必须按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并以教学大纲为尺度检查教学活动和考核学生成绩。

第四十条 调整和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探索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合理结合的课程体系。各门课程必须按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教材,尽量选用全国统编教材和国家教育部推荐教材,采用自编教材必须向教务处申报,主管校长批准,否则不准使用。第四十一条 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渠道,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单位要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十二条 教育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毕业论文以及国防教育、军事训练是教育教学重要环节,要精心组织、认真落实,保证达到预期目的。

第四十三条 为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实行督教督学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教学检查和教学质量评估制度。

设立校级督教、督学组织,负责监督检查全校日常教学活动,督教、督学的检查结果作为考核教师、评选教学工作优秀系的重要依据。

第四十四条 各教学单位和教学管理部门要努力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学校鼓励、支持教师个人和集体进行教改立项。

第四十五条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基础,各教学单位和教学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学校每年拨出一定经费用于课程建设。每2年学校组织一次校优课程评选和省优课程推荐工作。

第四十六条 各教学单位要重视教研室建设,要选派教学水平高、领导能力强的教师担任教研室主任。要明确教研室的职责范围,建立教研室活动制度,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第四十七条 要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审查、批准和扶植、支持学生建立有益于提高大学生素质和创新思想、实践能力的各类社团活动。教师组织指导社团活动的情况,纳入教师考核指标体系。

第四十八条 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主开展与境外高等学校之间的科学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第四十九条 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学校设立专门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工作,鼓励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鼓励多出研究成果。对规定期限内没有科研立项或研究成果,达不到责任目标的科研机构,学校将予以撤销。

第五十条

学校鼓励和支持教师争取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并实行奖励制度。第五十一条 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专业设置要合理。

第五十二条 重视重点学科建设,集中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把重点学科建设好,形成我校“拳头”学科。

第五十三条 学报编辑部要努力做好刊物的组稿、审稿、印刷、发行等工作,提高刊物的质量和档次。

第五十四条 后勤部门要牢固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提高工作质量,做好服务育人工作。第五十五条 落实高校后勤改革精神,积极运作,稳步推进,最终与学校规范分离,实现社会化的改革目标。

第四章 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第五十六条 在我校受聘的教师、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宪法、法律,恪守职业道德,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

第五十七条 教师处于育人主导地位,全校都要尊重和爱护教师,热心为教师服务,保护教师合法权益,采取措施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第五十八条 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任教者必须持证上岗,没有教师资格者不能从事教学工作。

第五十九条 在我校受聘的教师一般应有硕士以上或相当于硕士学历。否则,不能评定讲师以上职称。

第六十条 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设岗、坚持标准、保证质量、量化考核、择优晋升的原则。第六十一条 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经评定具备任职条件的,由我校按照教师职务的职责、条件和任期聘任。在遵循双方平等自愿的原则下,由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第六十二条 创建一流教师队伍,树立一流大学本质上就是一流教师的观念。以机制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第六十三条 实行教师工作量制度。教师要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或科研工作量,因个人原因连续2年不能完成工作量者,学校予以解聘。

第六十四条 加强教师培训工作,鼓励中青年教师考取硕士、博士研究生,对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学校给予一定的优惠待遇。

第六十五条 学校实行与青年教师服务年限签订合同制度,双方必须履行合同规定的内容,违约方必须承担责任。第六十六条 行政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平等待人,热心服务,讲究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六十七条 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各级领导干部和其他人员要勤政廉洁,奉公守法。第六十八条 学校定期对教职工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业绩、科研成果等情况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施聘任、晋级和奖惩。

第六十九条 实行教职工退休、转岗、待岗制度,按上级文件规定办理教职工退休手续,因工作需要可以转岗,对落聘和其他原因没有岗位的教职工实行待岗。待岗人员统一由学校人才交流中心管理,因个人原因不能上岗的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十条 学校支持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开拓新学科、新领域。对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教学改革、管理服务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教职工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纪教职工进行处罚。

第五章 学 生

第七十一条 学校为在校生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学生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第七十二条 学生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刻苦学习,增强体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掌握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第七十三条 学生必须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按规定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等,有关方面要予以保障。

第七十四条 设立专业奖学金。由学校奖学金评定委员会评定,奖学金的发放要体现奖励先进的原则,拉开档次。奖学金的评定要公开、公正,根据学生的品学表现评定。第七十五条 学生应当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缴纳学费等各种费用。学校为学生提供助学借款指导和服务。学校做到不使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第七十六条 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但不得影响学业任务的完成。对学生的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给予鼓励和支持,并进行引导和管理。

第七十七条 经有关方面批准,学生可以在校内组织学生社团组织,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开展社团活动,服从学校的统一领导和管理。

第七十八条 学生思想品德合格,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发给相应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在执行学时制的同时试行学分制或弹性学制,可适当延长学时或缩短学时;在完成主修课学习任务同时支持学生选修其它课程,成绩合格颁发相应的结业证书。

学校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

第七十九条 对学生德智体诸方面进行考核,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纪学生按规定给予处罚。

第六章 经 费

第八十条 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并通过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学校接受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向学校的合法经费投入。

学校鼓励各单位通过合法渠道创收,增强办学实力。在这方面,学校建立奖励机制。第八十一条 认真贯彻执行财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贯彻执行会计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校内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规范学校内部财经制度。实行一级财务管理体制,编制学校综合财务收支计划,统收统支。会计实行委派制度。

第八十二条 实行财务审批制度,日常财务支出由校长审批或由校长委托审批。大型设备购置,大额经费支出由校长办公会决定。学生收费必须按国家规定执行。各处级单位包干经费由行政主要负责人审批。

第八十三条 实行财务审计监督制度。审计处代表学校每年对学校收支情况、企业经营状况、承包单位、企业化管理单位和有创收单位的财务进行审计,对万元以上工程预决算进行审计。建立财务、审计报告制度。

第八十四条 学校资产由学校统一管理,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办法,实行财产定期清查制度,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第七章 奖励和处罚

第八十五条 对获得上级奖励的教职工实行奖励制度,对大课题、大论文、大著作、大称号实行重奖。

第八十六条 设立“优秀教师”奖、“先进工作者”奖和 “先进集体”奖,对获奖的个人和集体授予荣誉称号,颁发奖金。

以上奖励为学校综合奖,每2年评选一次,由人事处会同校工会组织评定。

第八十七条 设立教学成果奖,奖励分为校、省、国家三级,每2年学校评选一次,每4年评选推荐省级和国家级奖励,由教务处组织评定和推荐。

第八十八条 设立单项奖

1.教学工作优秀系,每4年评选一次,由教务处组织评定。

2.教书育人先进集体和个人,每3年评选一次,由党委宣传部会同校工会组织评定。3.课堂教学优秀奖,每年评选一次,由教务处会同督教、督学组评定。4.群团组织设立的奖励,由群团组织实施。

第八十九条 设立科技进步奖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每2年评选一次,由科研处组织评定。

第九十条 设立先进班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奖,每学年评选一次,由学生处组织评定。学生参加省以上各种比赛获奖的集体和个人,学校给予奖励,由学生处会同有关方面实施。第九十一条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对违反行政纪律的教职工实行处罚。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由监察处会同人事处实施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

第九十二条 根据学籍管理规定对违纪学生实行处罚。行政处分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处分,由系主任批准;留校察看处分由基层呈报,学生处审核,主管学生的校领导批准。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由基层呈报,学生处审核,校长办公会批准。

第九十三条 实行留降级学生交培养费制度。

第九十四条 实行教职工和学生申诉制度。教职工和学生被处罚不服者,可以向学校申诉委员会提出申诉。学校申诉委员会受理后,要详加核实、公正裁决。

第八章 附 则

第九十五条 本章程由校长办公会提交教代会通过,校党委审批后予以公布实施。本章程由校长办公会负责修改,提交教代会审议,报校党委批准后公布实施。

篇3:吉林大学章程

当前, 我国对西方大学章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别间的横向比较, 且大多限于现行章程的翻译与介绍, 缺乏纵向深入的比较研究。本文试图作这样一种尝试: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解析一个世纪前后伦敦大学两个章程制定的法律依据, 重点比较与分析它们的主要内容, 揭示其中恒定不变的要素、增减的要素以及各要素内涵的演变,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章程制度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本文选取伦敦大学章程为个案, 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 伦敦大学是近代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开路先锋。它是由英国政府1836 年颁布特许状、合并伦敦大学学院和伦敦国王学院成立的, 伦敦大学学院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所纯世俗性质的高等教育机构。[1]伦敦国王学院则是在反对其世俗性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伦敦大学的诞生“形成了与牛津和剑桥大学不同的办学及治理模式, 开辟了一条新的大学发展之路, 对于近代英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堪称英国高等教育史上的里程碑”。[2]其次, 这两个章程在伦敦大学历史上具有重要性和代表性。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伦敦大学面临着有史以来的最重要改革, 大学组织结构有了重大调整, 《1900 年伦敦大学章程》 (以下简称《1900 年章程》) 是这一改革的重要标志;20世纪末21 世纪初, 伦敦大学同样面临着重大改革, 大学与学院的关系愈来愈疏远, 《2008 年伦敦大学章程》 (以下简称《2008 年章程》) 是这一改革的重要标志。伦敦大学的这两次重要转型深刻地反映在这两个章程之中。

众所周知, 英国的大学章程与其大学一样历史悠久, 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 例如依法制定章程的传统。正是由于“英国大学章程依据特许状或国会法案而制定”, [3]因此欲对《1900 年章程》和《2008年章程》进行深入地比较与分析, 必先对二者制定的法律依据有所了解。

二、伦敦大学章程制定的法律依据

英国大学章程具有依法制定的传统, 这里的“法”不是像我国的《高等教育法》、《教育法》之类的普通法案, 而是指特定的大学法;依据大学法制定的大学章程必须呈交女皇陛下会同枢密院审核, 获得批准或修订之后才能生效。《1900 年章程》依据的是《1898 年伦敦大学法》 (University of London Act, 1898) , 《2008 年章程》依据的是《1994 年伦敦大学法》 (University of London Act, 1994) 。

(一) 《1898 年伦敦大学法》解析

1836 年诞生的伦敦大学是一所纯考试机构, 不管教学与科研, 只负责制定考试大纲、组织考试和授予学位。长期以来, 伦敦大学的考试功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为近代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对教学与科研的无视却引起了大学学院和国王学院的强烈不满, 双方的矛盾在19 世纪最后20 年内达到顶峰。就在大学无力解决矛盾之时, 问题被提交给了枢密院, 最终政府颁布了《1898 年伦敦大学法》, 决定重组伦敦大学, 联合大学的考试和教学功能并兼管科研, 努力把伦敦大学建设成一所辐射英帝国的联邦制大学。

《1898 年伦敦大学法》的首要任务就是成立伦敦大学委员会 (Commissioners) , 负责改组伦敦大学。委员会由贺拉斯·巴伦·戴维 (Horace Baron Davey) 、伦敦皇家主教曼德尔 (Mandell) 、欧文·罗伯特爵士 (Sir Owen Roberts) 、剑桥大学希腊语钦定讲座教授理查德·克拉弗豪斯·杰布 (Richard Claverhonse Jebb) 、剑桥大学生理学教授迈克尔·福斯特 (Michael Foster) 和伦敦大学评议会主席爱德华·亨利·巴斯克 (Edward Henry Busk) 组成, 还有一位女皇陛下任命的秘书。戴维任委员会主席, 拥有一枚法团印章, 凭此制定相关章程与条例, 且不受其他议会法案、宪章、契据或法律文件的制约。《1898 年伦敦大学法》规定:“章程或条例一经委员会制定就得在伦敦公报 (London Gazette) 上发布通知, 公告章程或条例已制定及可获得副本的地方, 同时递交议会两院, 经女皇陛下会同枢密院审批之后才能生效。如果议会两院在章程或条例公布后的40 天内 (不含休会时间) 提出申请, 请求女皇陛下撤销她同意的章程或条例 (或其中部分内容) , 那么该章程或条例 (或其中部分内容) 则不可进一步实施, 且本条款适用于新章程或条例的制定。”[4]委员会可取证和处理任何事件, 并在合适的情况下向女皇陛下递交任何建议。委员会任期满后, 大学理事会将有权制定章程和条例, 修订或增加委员会制定的任何章程或条例。理事会在制定或修订的章程和条例前, 必须将草案交与评议会商议, 如在2 个月内反馈至理事会则必须考虑评议会的意见, 但8、9 月不在2 个月的计算时间内。[5]由此可见, 委员会是伦敦大学章程制定的临时主体, 待重组完成之后, 制定章程的权利将转移至大学的最高管理机构, 即理事会。

(二) 《1994 年伦敦大学法》解析

1989 年, 大学联合计划委员会 (Joint Planning Committee) 组建一个战略问题讨论组 (Strategic Issues Group) , 负责筹划大学未来组织、运营和管理的战略, 确保中央的管理职能在联邦制的基础上最有效地运营。1991 年, 战略问题讨论组提出报告, 建议改革大学的管理体制, 形成单一的管理和执行机构, 即用大学委员会 (Council of University) 取代理事会 (Senate) 和董事会 (Court)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 随着多科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 大学学院、国王学院等具有大学规模的学院倍感危机, 纷纷要求独立的大学地位, 《1994 年伦敦大学法》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1994 年伦敦大学法》赋予了大学委员会制定大学章程的权利。第一, 委员会应根据本法案的相关条款来制定章程, 更改、撤销或增加暂行的章程;第二, 委员会制定的章程副本必须递交给评议会、学院管理机构及大学认可的教工会审议, 他们的任何申述必须在递交之日起4 个月内反馈至委员会;第三, 委员会必须保证关于章程的任何申述都能够顺利进行;第四, 委员会应考虑由评议会、学院管理机构、大学认可的教工会或任何教授、副教授、教师、评议会成员或学生提出的关于章程的任何申述, 并在合适的情况下对章程作出修订;第五, 委员会通过决议来制定章程且要满足以下条件:决议必须在委员会的会议上获得通过, 会议的时间是在上次会议之后的1 至6 个月内;每次会议至少提前15 日书面通知委员会成员;会议的出席人数不得少于2/3, 决议通过的票数也不得少于2/3;至少有2/3 的学院管理机构同意, 决议才可生效;如果制定的章程改变了评议会的结构或功能, 那么章程的制定必须得到评议会的同意。[6]此外, 章程不能修订特许状及任何其他法律文件;委员会制定好的章程必须在伦敦公报上发布通知, 获得女皇陛下会同枢密院的审批之后才能生效。

三、章程内容的比较分析

《1898 年伦敦大学法》在结尾处为伦敦大学的改组制定了“一览表” (Schedule) , 《1900 年章程》是完全依照“一览表”的内容来制定的, 相关条款经女皇陛下会同枢密院修订通过的时间是在1903年~1911 年;但《1994 年伦敦大学法》并没有直接为《2008 年章程》提供具体的改革内容, 而是为委员会制定章程赋予了法律权利。《1900 年章程》共20 章、136 条, 《2008 年章程》共23 章、54 条。除了序言、过渡条款、修订条款、废除条款等之外, 《1900年章程》和《2008 年章程》在主体内容上有显著的变化, 不仅章节的总数量大大缩减, 而且出现了一些新的条款, 即使章节名称不变, 其意义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一) 名称未变的章节

《2008 年章程》仅仅保留《1900 年章程》中“视察者”、“校长”和“副校长”三章的名称, 而这几乎是英国所有大学章程的必备要素。从表面上看, 伦敦大学章程的世纪演变是全面而广泛的, 甚至是颠覆性的。从要素的内涵上看, 虽然这三章名称未变, 但其意义却不可同日而语。关于“视察者”, 《1900 年章程》定义为“会同枢密院的女皇陛下”;[7]《2008 年章程》定义为“会同枢密院议长的君王”[8]。这表明大学的视察者没有变, 还是国王或女皇, 但视察者的会同人员由整个枢密院改为枢密院议长。关于“校长”, 《1900 年章程》规定, “校长是大学的领导和行政长官, 由评议会选举, 实行终身制, 作为理事会、评议会和常务委员会的成员主持理事会会议, 如职位空缺则由副校长或代理副校长担任”;[9]《2008 年章程》规定“, 校长是由校董会任命的大学领导”。[10]学界一般把西方的校长 (Chancellor) 视为一种荣誉头衔, 但事实上这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早期的校长是掌管一些大学事务的, 至少从伦敦大学历史上看是这样。早期伦敦大学的校长是理事会、评议会和常务委员会的成员, 还主持理事会会议, 直至现今才演变为一种荣誉职位。关于“副校长”, 《1900 年章程》规定, “理事会选举其一名成员担任副校长, 并赋予其相关职责, 任期1 年且可重复当选, 无论副校长职位在任何时候产生空缺, 理事会都可任命另一名理事会成员代理”;[11]《2008 年章程》规定, “副校长担任大学的行政长官, 负责组织和管理大学的事务, 在校董会的同意下副校长可以被代理”。[12]从本质上看, 副校长是由大学的最高管理机构选举任命的, 无论是理事会还是董事会, 在副校长空缺的情况下, 都有权任命最高管理机构的成员担任副校长。这一点始终未变。

(二) 重组替换的章节

1.“大学目的” (Purposes) 和“构成” (Constitution) 分割为“大学目标” (Objects) 和“成员” (Members)

《1900 年章程》规定:“大学目的是为联合王国及其他任何地方的所有阶级和教派提供教育, 鼓励追求一种常规的和自由的教育课程, 促进并提升科学研究与教学, 并在被认可的范围内组织、改善和扩大高等教育;大学由校长、会员 (Fellows) 、1理事会、被认可的和被任命的在职教师、毕业生和学生组成。”[13]而《2008 年章程》将这一章拆分为两章, 规定大学目标是“为了公共利益, 主要通过学院, 同时还有中央学术机构和下属服务机构来促进具有大学标准的教育;通过教学与研究来提升知识和学术水平;鼓励实现和支持最高水平的学术标准;为了追求这些目标, 大学将为学院服务并支持学院的利益;大学由校长、校董会成员、大学和学院的所有员工、学生、毕业生以及大学与学院的荣誉教授和副教授 (Readers) 组成”。[14]

从“目的”到“目标”, 不是简单的名称变化, 而是一个世纪前后伦敦大学改革的不同方向。20 世纪初的伦敦大学改革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联合大学的教学与考试功能, 兼顾大学的科研功能;其次是继续扩大高等教育的受惠范围, 使伦敦大学面向所有人招生。这两点正是“目的”所要表述的意思。“目标”更关注的是公共利益, 着力提升大学的学术水平, 给予学院更大的利益考虑。在大学的人员构成方面, 除了校长、学校最高管理机构、教师、毕业生和学生之外, 《2008 年章程》还强调大学与学院的所有员工和退休教师, 不仅包括大学与学院的教师, 还有非教师的员工。值得关注的是, 《2008 年章程》中“大学目标”和“成员”这两章从一开始明确划分了大学与学院、学院与学院之间的关系, 它们都是相互独立的法人团体。

2.“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重组为“校董会和学院委员会” (Board of Trustees and Collegiate Council) 、“校董会成员资格”、“校董会职能”、“学院委员会成员资格”、“学院委员会职能”和“校董会和学院委员会之间的关系”

《1900 年章程》共用了12 条内容对“理事会”的构成、选举、权利等方面进行详细地规定, 其中主要内容则是理事会的构成和权利。理事会共54名成员, 包括校长、评议会主席、女皇陛下会同枢密院4 名、评议会16 名、伦敦皇家物理学院2 名、英格兰外科医学院2 名、伦敦大学学院2 名、伦敦国王学院2 名、林肯律师学院1 名、内殿律师学院1 名、中殿律师学院1 名、戈瑞律师学院1 名、联合王国合并法学会2 名、伦敦城市公司1 名、伦敦郡管理委员会2 名、伦敦促进技术教育城市行会1名和学部16 名。[15]理事会是大学的最高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 负责大学公章的监管和使用, 拥有大学的全部管理权 (包括制定和修改章程的权利) , 统管大学事务、重大事件和财产, 并采取最有利于促进学生利益的方式, 普遍推广大学目的。“学术委员会”是理事会的3 个常务委员会之一, 共20名成员, 由校长、副校长、评议会主席、16 名学部成员和1 名理事会成员组成, 主要负责分配资金、批准合格的机构成为大学的学院、任命大学的教师并规定其职责、组织管理校内生考试和任命考官等。

校董会和学院委员会是伦敦大学的最高管理机构。根据《2008 年章程》, 校董会是大学的管理和执行机构, 推动大学目标, 总领大学事务, 但无权干涉学院事务;学院委员会负责向校董会建议关于大学所有事务的集体观点。校董会共14 名成员, 包括当然成员副校长、校外独立成员9 名和学院委员会选举的院长4 名, 任期4 年, 连任一届后至少间隔1 年才可继任;校董会任命1 名独立成员为主席;校董会行使权力的法定人数是5 名, 且独立成员必须占大多数出席成员。校董会的职能主要有制定大学的战略方针, 管理大学的财产和资源, 任命校长、副校长和审计员, 制定大学的财政报表, 确保中央学术机构和下属服务机构的有效管理, 审批大学每年的预算, 联合学院委员会出版大学年报, 审批学院的准入以及是否继续拥有学院的地位, 审批中央学术机构的建立或解散, 制定或修订章程和条例, 等等。[16]学院委员会由副校长、所有学院的院长和高级研究院的院长组成, 副校长任主席, 校外学院院长任督察员。学院委员会的职能主要是向校董会提供建议, 包括大学的战略方针、学院的准入以及是否继续拥有学院的地位、建立或解散中央学术机构、修订章程和条例等。[17]此外, 《2008 年章程》还规定了学院委员会与校董会的关系, 如学院委员会必须定期向校董会递交相关事务处理的议程和决议报告, 校董会在决策过程中必须给予学院委员会的观点和意见以一定的权重等。

从“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到“校董会和学院委员会”, 伦敦大学的最高领导机构实现了蜕变, 期间虽然也出现过董事会, 但最根本的变化在于大学与学院之间关系的变化。起初, 大学通过学部将各学院纳入麾下, 学部由各学院中学科相同或相近的团体组成, 通过控制资金和学位授予权来保持与学院的密切联系;20 世纪90 年代, 随着大学内外环境的变化, 伦敦的大学数量增多, 伦敦大学原本具有大学规模的学院普遍要求“大学”的待遇, 因此, 重组大学的最高领导机构并赋予学院学位授予权, 一方面是对学院具有大学的教学与科研水平的充分肯定, 满足了学院的诉求, 另一方面也顺应了时代改革与发展的潮流。

3.“学院 (Schools) 和大学教师”分割为“学院” (Colleges) 和“大学员工” (Staff)

《1900 年章程》在“学院和大学教师”这一章中共有27 条, 对学院的认可、教学标准和内容、实施和仪器供给、教师的任命和等级划分、理事会的监管等内容作了十分详细的规定, 其中主要内容就是关于学院和教师的定义。《1900 年章程》规定, “理事会批准在伦敦郡范围内的公共教育机构全部或部分地作为大学的学院, 包括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国王学院等24 所公共教育机构成了伦敦大学的首批加盟学院”, [18]并且设置了8 个学部, 将各学院纳入学部之下管理。恰恰相反, 《2008 年章程》取消了学部, 把学院“独立”出去, 让其变成一个更为独立、自治的法人团体, 而且各学院独立于大学和其他学院, 有的学院甚至可以授予自己的学位。《1900 年章程》将教师分为两类:被理事会任命为大学官员的教授、助理教授、高级讲师和讲师, 称之为“被任命的教师”;公共教育机构的教学人员在被任命的范围内, 无论是否是大学的学院, 从章程修订生效的那天起被委员会或理事会认可为大学的教师, 称之为“被认可的教师”。[19]在《2008 年章程中》中并没有采用“教师”这一说法, 而是采用“大学员工”这一称谓, 校董会负责制定大学雇佣人员的服务条款, 确保绩效管理、处理惩戒、解雇和投诉的顺利进行, 但大学不能干涉学院的员工聘用。

需要注意的一个词是“学院”, 由“Schools”变为了“Colleges”。事实上, 这两个词在现代大学的使用中并没有严格的区别, 因此很难做出十分明确的划分。但在伦敦大学的不同时期却有着不同的含义, “Schools”是指20 世纪初被伦敦大学接纳为“学院”的所有学校, 其中有一些并不具有大学的教学水平, 因而统称为“Schools”;而“Colleges”则指伦敦大学中在具有大学规模的“学院”, 类似于大学的地位之象征。

4.“校内生”变为“学生”

《1898 年伦敦大学》的颁布形成了著名的“校内生” (Internal Students) 和“校外生” (External Students) 制度, 在伦敦地区大学各学院学习的学生称为“校内生”, 在其他地方或不在校内学习的学生称为“校外生”。《1900 年章程》尽管确立了“校内生”和“校外生”制度, 但始终强调“校内生”和“校外生”的学位标准一致。20 世纪前半叶, 攻读伦敦大学校外学位的人数持续增多, 遍及英属殖民地乃至全世界, 到20 世纪60 和70 年代, “校内生”和“校外生”人数几乎相等, 但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大学数量的增多, 选择攻读校外学位的人数逐渐缩减, 因此, 《2008 年章程》只设“学生”一章, 将学生分为两类, 一类是在大学注册的学生, 另一类是在学院注册的学生, 校董会负责处理第一类学生的惩戒事务、学术申诉和投诉, 学院负责第二类学生的所有事务。[20]

大学机构的重组、大学与学院之间关系的变化引起学生类别的划分。学院是独立的法人团体, 负责处理自己学生的事务;大学也是独立的法人团体, 只负责向自己注册的学生的事务。《1900 年章程》规定的“校内生”与《2008 年章程》中的“学生”之不同, 是大学章程演变的结果, 其原因主要是大学与学院之间存在一种既相互独立又彼此互惠的关系。

(三) 减少和新增的章

《2008 年章程》摈弃了《1900 年章程》的8 章内容, 即“会员”、“理事会常务委员会”、“外部学生委员会”、“促进大学教学扩展董事会”、“评议会”、“学部和学部成员”、“学科董事会”和“学位和考试”;新增了6 章, 包括“大学权利”、“校董会和学院委员会的委员会”、“审计员”、“中央学术机构”、“学术自由”和“反歧视”。“大学的权利”包括授予学位和其他荣誉的权利、推动大学目标的实现、制定任何形式的投资方式等;“校董会和学院委员会的委员会”主要负责审计和风险管理, 可随时组建具有特殊咨询功能的常务委员会、下属委员会或董事会;“审计员”是一个公认的监督组织 (《1989年公司法》中第二部分规定的) 成员, 由校董会任命;“中央学术机构”包括10 所校内高级研究院和3 所校外机构;“学术自由”指大学雇佣的学术教师在法律范围内所具有的学术自由的权利, 包括质疑和检验既定的知识、提出新观点和不入流的意见等, 大学保证教师的这些言行不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反歧视”包括反对歧视种族、国家、性别、性取向、年龄、宗教信仰、政治背景、婚姻状况、残疾等。[21]

四、特点及启示

伦敦大学章程的百年演变是一个在内容上由充实至简约、在主旨上由集权到放权、在传承上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发展过程, 这不仅反映了一个世纪前后伦敦大学章程发展的自身特色, 同时也折射出了英国大学章程在百年演变中一些恒定不变的要素。在内容上, 虽然《1900 年章程》比《2008 年章程》还少3 章, 但每章规定的内容前者却比后者多出83 条, 内容之详细和全面与后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充实与简约的鲜明对照;在主旨上, 这两个章程体现出了联邦制伦敦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演变是从加强中央对学院的集权控制到放权给学院使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甚至学位授予权的过程, 如大学目的的转变、学部的取消、最高领导层的重组、学院委员会的成立等无不体现出这一主旨;在传承上, 《2008 年章程》继承了《1900 年章程》依法制定章程的传统, 在大学最高领导层中继续吸收校外人士参与大学管理, 加强科学研究, 保持大学反保守的特色, 同时《2008 年章程》还对《1898 年章程》有所超越和创新, 体现出了伦敦大学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 如保障学术自由、加强大学风险管理、反对各种歧视。

综上所述, 通过对一个世纪前后伦敦大学章程的比较、分析与总结, 反观我国大学章程现实的困境, 英国大学章程在世纪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特点能给予我们如下启示:

第一, 加强大学法建设, 保障大学章程的制定确实有法可依。我国大学在制定自己的章程过程中主要依据的是《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宏观法案, 没有针对个别大学单独立法的先例, 这些法案体现的是所有高等教育机构的共性要求即普适性, 不能反映各个大学的自身特色, 造成一种“表面上有法可依, 实际上无法可依”的困境。尽管2012 年教育部下发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管理办法》, 但“作为部委规章, 鉴于其法律地位相对较低、效力不强, 没有被纳入作为大学章程制定依据的‘上位法’体系之中”。[22]我国是否有必要针对所有大学都单独立法, 这一点仍然值得商榷。但是, 制定一部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大学法未尝不是一件有益的尝试。制定单独的大学法, 可以突出大学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的特征, 实现大学的理念, 解决我国目前政府与大学关系的胶着状态。[23]

第二, 明确大学章程的功能定位, 厘定必备要素。伦敦大学章程在百年的发展中呈现出越来越简约的趋势, 逐渐抛弃原来繁琐的内容, 凸显章程的必备要素及其简约性。究其原因, 大致有两点:大学放权至学院, 学院成为独立的法人机构, 并拥有制定自己章程的权利, 使大学章程的内容有所缩减, 这是一点;另一点是除了章程之外, 伦敦大学还制定了条例 (Regulations) 和细则 (Ordinances) , 共同构成现代伦敦大学治理的主要依据。这就可以看出, 大学章程并不是简单的管理条例或细则, 而是大学改革与发展、内部治理以及与外部关系的纲领性和规范性文件, 具有简约性, 不可与其他细则或条例混为一谈。因此, 我国在制定大学章程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大学章程的功能定位, 其次是厘定必备要素, 如校长、最高领导机构、大学构成、大学目标、大学权利、学术自由、教职工、学生、学院等, 同时还要明确各要素的基本内涵与一般特征, 以及章程制定与修改的程序, 因为“章程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是论证其本身合法与否的根据”。[24]

第三, 把握大学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 彰显大学特色。大学最高管理机构在制定大学章程的过程中必须阐明大学目标, 而且作为大学发展的指南针, 大学目标必须具有战略意义, 指引大学未来发展的方向, 让大学目标成为大学的使命, 例如在《伦敦大学2009~2014 战略计划》中就将《2008 年章程》中“大学目标”的内容转述为“大学使命”。[25]每所大学都应有自己的办学特色, 这一特色要体现在大学章程之中, 这样才能避免千篇一律。伦敦大学的办学特色是在创办伊始就形成的, 并在发展中不断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现代伦敦大学的前身之一伦敦大学学院在成立之初就打破了宗教的入学限制, 不开设宗教课程, 教学内容实科化, 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所纯世俗性质的高等教育机构, 开创了近代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世俗化和大众化进程。因此, 大学章程的特色应从大学成立之初的办学目的中去发掘, 寻找在后续发展中一以贯之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精神与理念。

第四, 与时俱进, 充分反映当下大学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大学章程是大学内部治理的重要依据, 也是指导大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依据, 因此, 大学章程的内容不能固守传统, 而应紧跟时代步伐, 与时俱进, 切实反映当下大学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伦敦大学的自身特色就是反对传统思想和保守势力, 并时刻走在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前沿, 这一点在《2008 年章程》的“反歧视”一章中尽显无遗。该章不仅继承了伦敦大学反对宗教限制和性别歧视的特色, 而且将当下十分流行的民主化内容纳入章程之中, 如种族肤色、政治与宗教信仰、性取向、婚姻状况等, 足见它的与时俱进的特征。我国在建设现代大学章程制度中应结合国情和大学自身的创办特点, 与时俱进, 把握当下大学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 让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章程绽放出时代的主题与自身的特色。

参考文献

[1]W.Rudy.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 1100~1914.London: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 1984.115.

[2]肖朗, 袁传明.伦敦大学建立与近代英国高等教育改革——以第一特许状为考察中心[J].现代大学教育, 2013, (6) :38.

[3]马陆亭.大学章程地位与要素的国际比较[J].教育研究, 2009, (6) :70.

[4][5]University of London Act, 1898.In:University of London (ed.) .University of London the Historical Record (1836~1912) .London:University of London Press, 1912.65~66.

[6]University of London Act, 1994.[EB/OL].http://www.legislation.gov.uk/ukla/1994/16/pdfs/ukla_19940016_en.pdf.2013-10-13.

[7][9][11][13][15][18][19]Statutes Made for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by the Commissioners Appointed Under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Act, 1898.In:University of London (ed.) .University of London the Historical Record (1836~1912) .London:University of London Press, 1912.70~99.

[8][10][12][14][16][17][20][21]University of London Statutes, 2008[EB/OL].http://www.london.ac.uk/fileadmin/documents/about/governance/New/Statutes_1_August_2008_-_Appendix_1_updated_December_2012.pdf.2013-10-13.

[22]朱全宝.大学章程的冷思考——兼谈大学法的制定[J].复旦教育论坛, 2013, (1) :47.

[23]刘璞.大学章程制定中的缺位与错误——兼谈大学法的制定[J].新疆社会科学, 2011, (6) :97.

[24]郑洁.章程建设:大学管理改革的新方向[J].教育发展研究, 2011, (5) :17.

篇4:大学章程策略探讨

【关键词】大学章程 策略 探讨

一、制定大学章程的策略探讨

第一,教育主管部門要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切实加强对大学章程建设工作的推动和指导力度。一是要对大学报送的章程建立起规范的报送审批制度,使章程的审批工作严格、规范、公开、透明;也要对章程积极反馈,提合理化建议,让主管部门和大学在办学的重大问题上有协商、有沟通,在章程核准过程中实现二者充分的意志沟通和表达,从而确保章程更科学、更完善,实施起来更具有针对性、操作性,提升章程的实施效度。二是要善于挖掘典型,对章程建设工作做得好的大学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使其为其他大学的章程建设起到引领、借鉴、促进、示范带动作用。可通过网络、报纸、刊物、宣传册、电台电视台、DVD等媒介宣传大学章程的理论知识、内涵价值等,提高相关主体的认识和建设的自觉性,为章程建设积极作为。

第二,大学领导要高度重视,主动参与章程制定并发挥领军人物和协调统筹作用。领导的认识高度影响全校人员的行动力度,也直接决定章程建设工作的质量。笔者就章程制定问题与几位大学领导进行过探讨,制定起来远非那么简单容易,必须对学校的基本重大事项做出规定,要全面反映学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传承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优良传统,结合新的时代彰显学校的特色。这就需要校领导高度重视,既要加大章程制定的舆论氛围,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踊跃参与章程的制定过程,也要和专家学者、知名校友一道对传统的实践、文化内涵进行总结、凝练和提升,更要结合时代对高校发展的新要求,加强法律知识汲取,保证章程充分体现法律效力和现代管理制度的特点,更好保障学校的权益不受外界侵犯、师生的合法权益得到合理诉求。

第三,大学章程的制定要严谨缜密,科学规范,为章程有效实施提供好文本。一是起草人员的组成要科学规范。在人员组织上,可设立顾问小组和起草小组。起草小组成员应包括学校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多层面人员,他们来自不同的学科背景、资历经验,有着不同的利益主体,这样制定出来的章程,才能够切实反映学校的整体情况,充分表达各方利益诉求。二是起草过程要做到严谨、细致、周密、客观。在程序组织上,可分几步进行。首先是实地调研。到各院系调研,到其他兄弟院校调研,相互间沟通理解章程制定的信息,并且开展一些分析论证工作。其次是翻阅文献。立足学校实际,借鉴国内外大学章程制定的经验,以及各类论述大学章程的文章,进行研究对比和分析,找出他们各自的突破点和特色,为章程的起草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广泛的参照。结合自己的高校进行分析,对本校制定章程具有“明目”和拓展思路的作用。三是从法律视角明确章程的主体框架。尤其是在章程建设的核心要素上下大工夫,如:大学的外部关系及章程的生效程序;规范学校的办学定位,明确办学目标和使命;明晰学校内部的治理结构与管理体制;决策过程要科学民主,行政过程要专业高效,监督过程要公开透明。学校运行过程中的组织架构和权力配置要清晰顺畅。四是召开专家小组讨论会和专家意见反馈会。组织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地听取章程起草小组的汇报,让专家参与讨论,提可行性建议,及时研究和解决章程起草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五是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在形成正式草案之前,学校可专门布置各单位组织师生征求意见,并将草案征求意见稿在校报、新闻网上等全文刊登,直接面向全体师生员工征求意见。对于每次征求的意见,章程起草专家工作组先进行认真汇总,然后再提交章程起草委员会或起草小组逐条审议。

第四,章程的制订既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又要尽可能地符合学校实际和体现学校特色,为学校未来发展指引方向提升整体效度。章程中最为关键的是这几方面内容:大学权力(办学自主权)——划清与政府的权力界面,是大学获得自治的前提和基础;大学内部的组织机构与权力配置——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与管理体制,是大学自运行的组织保证;大学与教职员工、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明晰大学各个主体法律关系的途径。学校现在的章程也正是按照这个逻辑顺序来安排整体内容和结构的。还需要注意的是,章程的制订应根据大学的定位,界定大学共性的同时彰显个性,做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使命有所区分。比如,高水平大学要瞄准国际前沿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体现原创性、前瞻性、引领性;地方性大学要更多地参与和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体现地方性、区域性、应用性;行业特色型大学要努力为行业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服务,体现行业性、服务性、创造性。在管理体制方面,可在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总框架下进一步明确,经过规范程序制定出来的大学章程,经过科学的核准程序,加之监督功能的真正发挥,这样实施起来才能具有很好的执行效果和整体效度。

总之,大学章程作为大学的“宪法”,是连接高校内部法规和校外法律规范的桥梁,是界定高校和其他民事主体在相互交往中的法律边界、职权范围的载体,是高校自主管理、依法治校的重要法律基础,更是学校按章办事、更好根据办学定位履行人才培养任务的基本依据。我们在把握其权威性、规范性、稳定性、可诉性和现实性特点的基础上,加强章程建设的力度和实施的科学性。

作者简介:

篇5:吉林大学学生会章程

第一章 总 纲 第一条 组织名称

本会全称是“吉林大学学生会”。第二条 组织性质

吉林大学学生会是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校团委的指导下进行工作的学生群众组织。

第三条 组织宗旨 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第四条 组织原则

吉林大学学生会各级组织实行民主集中制。第五条 基本任务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执行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的有关精神,对全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宣传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第六条 工作目标

吉林大学学生会遵循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团结和引导广大同学成为热爱祖国、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求的合格人才,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努力打造全新的学生工作格局:

(一)校内相关部门与学生以学生会为组织媒介,定期沟通并积极解决问题的维权服务体系。

(二)积极参与学校发展建设,完善内部制度并严格执行的民主管理体系。

(三)多方联系、定期培训、定点认证的培训认证体系。

(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发挥社会精英群体辐射带动作用的社会沟通、互通信息、精诚合作的社会服务体系。

(五)定期组织、形成规模、打造品牌的文化活动体系。

(六)积极沟通、互通信息、精诚合作的交流合作体系。第七条 工作原则

忠于本职工作、相互尊重信任、积极参与策划、努力付诸实践、加强信息沟通、不断创新思路。

第八条 本会承认《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和《吉林省学生联合会章程》,并作为团体会员,参加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和吉林省学生联合会。第二章 会 员

第一条 会员的基本权利

(一)依据章程规定的民主程序,讨论和决定学生会重大事务。

(二)对吉林大学学生会的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实行监督。

(三)享有平等的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四)会员在遇到困难,受到侵权或不公正的对待时,有权请求本会的帮助和保护。第二条 会员的基本义务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遵守国家宪法和其它法律法规,遵守校规校纪,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决议,维护学校和本会的荣誉和利益。

(三)勤奋学习,刻苦锻炼,积极进取,注重实践,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

(四)积极参加本会组织的各项活动。第三章 组织与职权

第一条 吉林大学学生会主席团为吉林大学学生会的最高权力机构。

第二条 吉林大学学生会主席团由在学生会内任部长及部长级以上职务的会员共同组成。

第三条 吉林大学学生会主席团实行主席负责制,主席团对学生会重大问题的决定采取表决制。

第四条 吉林大学学生会主席团的职权是:

(一)决定讨论修改本章程。

(二)监督本章程的实施。

(三)审议和通过重要提案报告。

(四)选举产生新一届吉林大学学生会主席团。

(五)主持吉林大学学生会的日常工作。

(六)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和调整吉林大学学生会各职能部门及提名、聘任部门负责人。

(七)领导、监督吉林大学学生会各职能部门开展工作,指导和协调吉林大学学生会的活动。

第五条 吉林大学学生会主席(1名),主要负责学生会对内对外一切工作的统筹领导,主持主席团工作,负责召集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联席会议,对外代表吉林大学学生会。

第六条 吉林大学学生会主席空缺时,由常务副主席暂时代理主席职务主持工作。第七条 吉林大学学生会秘书长(1名,由共青团吉林大学委员会指派专职教师担任),代表校团委具体指导吉林大学学生会的各项工作。

第八条 常务副主席(1名)、校区主席(6名)、副主席(若干名)协助主席完成工作。

第九条 根据校区工作需要,设立校区学生会作为校学生会分支机

构,接受校学生会的领导。各校区学生会主席兼任校学生会副主席。各校区学生会常设机构由各校区自行决定,各校区学生会主要干部变动必须及时报校学生会备案。

第十条 吉林大学学生会副秘书长(若干名),协助秘书长主持工作,直接对秘书长负责,必要时兼任部长级职务。第十一条 吉林大学学生会下设秘书部、维权部、宣传部、学术部、文体部、联络部、培训部、女生部、少数民族部。各部门由部长(1名)负责日常工作。

(一)秘书部

协助主席团处理日常工作;负责内部人事管理及办公室管理;负责学生会文件、会议记录的收集和整理,并编入档案;负责记录、整理学生会内部成员的工作绩效,进行量化考核;负责年终对学生会内部成员进行奖惩;负责编写《吉林大学学生会工作简报》;负责定期组织学生会干部的培训与实践工作;负责财务申报等工作。

(二)维权部

负责维护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与有关部门沟通交流,及时反映学生的意见、建议和要求,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影响力的特色活动。

(三)宣传部

宣传部下设媒体中心和网络中心,各设主任一名,由宣传部部长统一领导。媒体中心:负责学生会活动新闻稿件,会议材料等的编写和整理;负责传达党中央、团中央颁布的最新重要文件的精神;负责通过各种渠道向全体学生汇报学生会的工作动态;负责《吉大先锋》的撰写和编辑。

网络中心:负责收集、分类、整理,保存各方面活动信息;制作、维护学生会网站,更新信息;通过网络加强对外联系;为学生会宣传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四)学术部

负责开展演讲、讲座、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学术性活动,增强校园文化的学术氛围;负责吉林大学“先锋论坛”大学生辩论赛、成功人生讲坛系列活动和考研状元现身说法等活动的组织筹备工作。

(五)文体部

负责策划开展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繁荣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协同校体育教研中心组织各类赛事,负责各类大型活动的服务工作;与兄弟院校、校内外文艺团体进行交流与合作,增进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在特殊的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

(六)联络部

统筹学生会组织与校内外团体、机构的联络工作。负责与社会各界及兄弟院校的联系,接待来访、参观人员;通过各种合法、有效的途径拓宽学生会经费来源;有选择性的联系校企和校外优秀企业开展活动;负责吉林大学学生会主席联席会的组织筹备工作。

(七)培训部

以加强内部作风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具有内部培训,作风建设,经验借鉴,素质拓展等四项主要职能。通过本部及与其他部合作的各种素质提高活动,达到增强学生会内部凝聚力,提升学生会成员综合素质,改善学生会成员对外形象,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的目标。

(八)少民部

少数民族部,简称少民部,以“丰富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生活,维护少数民族学生合法权益”为宗旨,致力于搭建少数民族学生与学校之间沟通的平台,打造积极向上、平等团结的校园氛围,展现具有民族风情的校园文化。以“同乡会”为媒介,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的诉求,维护其合法权益。以“民族文化节”为窗口,传播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促进各民族学生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1]

(九)女生部 第四章 基本制度 第一条 选举制度

本会实行换届选举制度。欲竞选者须先填写竞选申请表,写明相关信息,并准备竞选材料,按时参加竞选。竞选中须遵守相关规则。第二条 例会制度

根据工作需要,本会实行例会制度,即定期举行学生会全体会议;各职能部门定期举行部门工作会议。通过例会对以往工作做出总结,并对下阶段工作进行讨论,做出部署。

第三条 考勤制度

秘书部负责监督各部门人员的出勤情况,并将各部门出勤情况及时反馈给各部门负责人。

第四条 请假制度

会员应该参加的会议和活动,有正当理由不能参加的,应事先请假。各职能部门可具体规定请假事宜。第五条 考核制度

对于违反校规校纪或严重扰乱学生会正常工作秩序,影响学生会形象或工作不积极者,经上一级领导研究讨论,经半数以上同意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开除会籍等处分。第六条 监督制度

一、自上而下的监督

(一)学生会接受校党委的领导和校团委的指导。

(二)学生会主席团通过阶段性工作总结,监督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和各部门工作表现。

(三)秘书部通过学期末的干部考核、干事考评,实现对全体会员的督促。

二、自下而上的监督

(一)吉林大学全体教职员工、在校学生均有权监督校学生会的工作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及学生干部情况。

(二)会员发现上级领导有违反吉林大学学生会规章制度的行为时,可予以指正;情节严重者,可向校学生会主席团提交书面材料,反映情况。第五章 财务制度 第一条 财务管理部门

学生会财务由主席团总体管理、协调使用。秘书部负责具体事宜。第二条 财务主管范围

学生会的财务管理包括对校团委分配的资金和社会赞助资金的管理及使用。第三条 财务申报人

(一)由主管财务负责人(秘书部部长)主持学生会的日常财务的申报和审批工作,并由秘书部派专职秘书协助工作。

(二)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财务管理和申报,并汇总到财务主管负责人处。

(三)校区主席负责各校区财务项目的审查和申报,并汇总到财务主管负责人处。第四条 财务申报程序

(一)主管财务负责人、部门主管和各校区主席根据校学生会主席团的工作安排,结合实际做出预算,分别交由校学生会主席团审议。

(二)部门主管、校区主席在活动结束后,需将财务票据(须为正规发票并注明经手人)、结算详细帐目汇总到主管财务负责人处,并由校团委主管教师审核报销。

第五条 财务申报批准

(一)部门主管,校区主席申报的预算需要经过校学生会主席、秘书部部长分别签字后方可生效。

(二)举办活动如需提前垫付大额现金(500元以上),可以书面形式报告学生会主席、秘书部部长审议通过,由主管老师处支取现金。

(三)事态紧急,又无法找到校学生会主席、秘书部部长签字时,可由副主席直接告知校团委主管老师处,支取经费。事后必须以书面形式向主席团做出解释,秘书部存档。第六条 财务备档

财务预算、决算,在申报过程中均准备一式两份,秘书部负责统一备档。第七条 财务监督

(一)主席团监督学生会总体财务收支,监督学生会各部门及各项活动中的具体开支。

(二)秘书部委派专人具体负责学的财务审查工作。第六章 章程效力

第一条 本章程需经吉林大学学生代表大会到会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后方可生效。

第二条 本章程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第三条 为保证章程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对于本章程因以后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而需做出修改时,由吉林大学学生会主席团提出修改意见,并经吉林大学学生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更改。附则

吉林大学学生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一条 这里所称的突发事件是指未能及时准备相应的应对方案,国内外突然发生的严重破坏我国的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危害我国国家利益,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危害我国学生权益的事件。

第二条 吉林大学学生会秘书部应密切关注本预案中第一条中规定的突发事件的发生,并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学生会主席。

第三条 吉林大学学生会主席根据实际情况,权衡事件的紧急程度,及时上报校团委,并召集学生会主席团会议,任命专门小组,对事件做进一步的调查了解。第四条 调查小组在最短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对事件的调查了解,向学生会主席团提交报告,报告要求符合事实,详细准确。第五条 学生会主席团紧急召开特别会议,由学生会秘书长(校团委教师兼任),传达校党委的指示精神及校团委的具体指导,帮助学生会主席团结合调查小组提交的调查报告,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六条 解决方案的内容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校规校纪,依据校党委的指示精神及校团委的指导方向,符合学生会的规章制度,同时保证方案适时适当,符合学生的根本利益。

第七条 学生会主席以最快方式,安排督促学生会相关成员,依据学生会主席团制定的解决方案开展最为有效的工作。

第八条 为谨慎起见,学生会成员应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及是非观念,在主席团未出台正式的解决方案前,学生会内部的所有部门及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就敏感问题在任何地点发布不负责任的言论,做出不合时宜的行为。第九条 凡违反本预案规定的学生会成员,报请学生会主席团给与相应处分。第十条 学生会成员依据解决方案开展工作的同时,应及时在同学中间宣传党和国家以及校党委的相关指示精神,配合学校的工作部署。

第一章 总 纲 第一条 组织名称

本会全称是“吉林大学学生会”。第二条 组织性质

吉林大学学生会是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校团委的指导下进行工作的学生群众组织。

第三条 组织宗旨 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第四条 组织原则

吉林大学学生会各级组织实行民主集中制。第五条 基本任务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执行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的有关精神,对全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宣传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第六条 工作目标

吉林大学学生会遵循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团结和引导广大同学成为热爱祖国、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求的合格人才,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努力打造全新的学生工作格局:

(一)校内相关部门与学生以学生会为组织媒介,定期沟通并积极解决问题的维权服务体系。

(二)积极参与学校发展建设,完善内部制度并严格执行的民主管理体系。

(三)多方联系、定期培训、定点认证的培训认证体系。

(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发挥社会精英群体辐射带动作用的社会沟通、互通信息、精诚合作的社会服务体系。

(五)定期组织、形成规模、打造品牌的文化活动体系。

(六)积极沟通、互通信息、精诚合作的交流合作体系。第七条 工作原则

忠于本职工作、相互尊重信任、积极参与策划、努力付诸实践、加强信息沟通、不断创新思路。

第八条 本会承认《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和《吉林省学生联合会章程》,并作为团体会员,参加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和吉林省学生联合会。第二章 会 员

第一条 会员的基本权利

(一)依据章程规定的民主程序,讨论和决定学生会重大事务。

(二)对吉林大学学生会的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实行监督。

(三)享有平等的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四)会员在遇到困难,受到侵权或不公正的对待时,有权请求本会的帮助和保护。

第二条 会员的基本义务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遵守国家宪法和其它法律法规,遵守校规校纪,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决议,维护学校和本会的荣誉和利益。

(三)勤奋学习,刻苦锻炼,积极进取,注重实践,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

(四)积极参加本会组织的各项活动。第三章 组织与职权

第一条 吉林大学学生会主席团为吉林大学学生会的最高权力机构。

第二条 吉林大学学生会主席团由在学生会内任部长及部长级以上职务的会员共同组成。

第三条 吉林大学学生会主席团实行主席负责制,主席团对学生会重大问题的决定采取表决制。

第四条 吉林大学学生会主席团的职权是:

(一)决定讨论修改本章程。

(二)监督本章程的实施。

(三)审议和通过重要提案报告。

(四)选举产生新一届吉林大学学生会主席团。

(五)主持吉林大学学生会的日常工作。

(六)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和调整吉林大学学生会各职能部门及提名、聘任部门负责人。

(七)领导、监督吉林大学学生会各职能部门开展工作,指导和协调吉林大学学生会的活动。

第五条 吉林大学学生会主席(1名),主要负责学生会对内对外一切工作的统筹领导,主持主席团工作,负责召集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联席会议,对外代表吉林大学学生会。

第六条 吉林大学学生会主席空缺时,由常务副主席暂时代理主席职务主持工作。第七条 吉林大学学生会秘书长(1名,由共青团吉林大学委员会指派专职教师担任),代表校团委具体指导吉林大学学生会的各项工作。

第八条 常务副主席(1名)、校区主席(6名)、副主席(若干名)协助主席完成工作。

第九条 根据校区工作需要,设立校区学生会作为校学生会分支机

构,接受校学生会的领导。各校区学生会主席兼任校学生会副主席。各校区学生会常设机构由各校区自行决定,各校区学生会主要干部变动必须及时报校学生会备案。

第十条 吉林大学学生会副秘书长(若干名),协助秘书长主持工作,直接对秘书长负责,必要时兼任部长级职务。

第十一条 吉林大学学生会下设秘书部、维权部、宣传部、学术部、文体部、联络部、培训部、女生部、少数民族部。各部门由部长(1名)负责日常工作。

(一)秘书部

协助主席团处理日常工作;负责内部人事管理及办公室管理;负责学生会文件、会议记录的收集和整理,并编入档案;负责记录、整理学生会内部成员的工作绩效,进行量化考核;负责年终对学生会内部成员进行奖惩;负责编写《吉林大学学生会工作简报》;负责定期组织学生会干部的培训与实践工作;负责财务申报等工作。

(二)维权部

负责维护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与有关部门沟通交流,及时反映学生的意见、建议和要求,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影响力的特色活动。

(三)宣传部

宣传部下设媒体中心和网络中心,各设主任一名,由宣传部部长统一领导。媒体中心:负责学生会活动新闻稿件,会议材料等的编写和整理;负责传达党中央、团中央颁布的最新重要文件的精神;负责通过各种渠道向全体学生汇报学生会的工作动态;负责《吉大先锋》的撰写和编辑。

网络中心:负责收集、分类、整理,保存各方面活动信息;制作、维护学生会网站,更新信息;通过网络加强对外联系;为学生会宣传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四)学术部 负责开展演讲、讲座、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学术性活动,增强校园文化的学术氛围;负责吉林大学“先锋论坛”大学生辩论赛、成功人生讲坛系列活动和考研状元现身说法等活动的组织筹备工作。

(五)文体部

负责策划开展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繁荣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协同校体育教研中心组织各类赛事,负责各类大型活动的服务工作;与兄弟院校、校内外文艺团体进行交流与合作,增进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在特殊的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

(六)联络部

统筹学生会组织与校内外团体、机构的联络工作。负责与社会各界及兄弟院校的联系,接待来访、参观人员;通过各种合法、有效的途径拓宽学生会经费来源;有选择性的联系校企和校外优秀企业开展活动;负责吉林大学学生会主席联席会的组织筹备工作。

(七)培训部

以加强内部作风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具有内部培训,作风建设,经验借鉴,素质拓展等四项主要职能。通过本部及与其他部合作的各种素质提高活动,达到增强学生会内部凝聚力,提升学生会成员综合素质,改善学生会成员对外形象,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的目标。

(八)少民部

少数民族部,简称少民部,以“丰富少数民族学生文化生活,维护少数民族学生合法权益”为宗旨,致力于搭建少数民族学生与学校之间沟通的平台,打造积极向上、平等团结的校园氛围,展现具有民族风情的校园文化。以“同乡会”为媒介,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的诉求,维护其合法权益。以“民族文化节”为窗口,传播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促进各民族学生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九)女生部 第四章 基本制度 第一条 选举制度

本会实行换届选举制度。欲竞选者须先填写竞选申请表,写明相关信息,并准备竞选材料,按时参加竞选。竞选中须遵守相关规则。第二条 例会制度 [1]根据工作需要,本会实行例会制度,即定期举行学生会全体会议;各职能部门定期举行部门工作会议。通过例会对以往工作做出总结,并对下阶段工作进行讨论,做出部署。

第三条 考勤制度

秘书部负责监督各部门人员的出勤情况,并将各部门出勤情况及时反馈给各部门负责人。

第四条 请假制度

会员应该参加的会议和活动,有正当理由不能参加的,应事先请假。各职能部门可具体规定请假事宜。第五条 考核制度

对于违反校规校纪或严重扰乱学生会正常工作秩序,影响学生会形象或工作不积极者,经上一级领导研究讨论,经半数以上同意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开除会籍等处分。第六条 监督制度

一、自上而下的监督

(一)学生会接受校党委的领导和校团委的指导。

(二)学生会主席团通过阶段性工作总结,监督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和各部门工作表现。

(三)秘书部通过学期末的干部考核、干事考评,实现对全体会员的督促。

二、自下而上的监督

(一)吉林大学全体教职员工、在校学生均有权监督校学生会的工作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及学生干部情况。

(二)会员发现上级领导有违反吉林大学学生会规章制度的行为时,可予以指正;情节严重者,可向校学生会主席团提交书面材料,反映情况。第五章 财务制度 第一条 财务管理部门

学生会财务由主席团总体管理、协调使用。秘书部负责具体事宜。第二条 财务主管范围

学生会的财务管理包括对校团委分配的资金和社会赞助资金的管理及使用。第三条 财务申报人

(一)由主管财务负责人(秘书部部长)主持学生会的日常财务的申报和审批工作,并由秘书部派专职秘书协助工作。

(二)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财务管理和申报,并汇总到财务主管负责人处。

(三)校区主席负责各校区财务项目的审查和申报,并汇总到财务主管负责人处。第四条 财务申报程序

(一)主管财务负责人、部门主管和各校区主席根据校学生会主席团的工作安排,结合实际做出预算,分别交由校学生会主席团审议。

(二)部门主管、校区主席在活动结束后,需将财务票据(须为正规发票并注明经手人)、结算详细帐目汇总到主管财务负责人处,并由校团委主管教师审核报销。

第五条 财务申报批准

(一)部门主管,校区主席申报的预算需要经过校学生会主席、秘书部部长分别签字后方可生效。

(二)举办活动如需提前垫付大额现金(500元以上),可以书面形式报告学生会主席、秘书部部长审议通过,由主管老师处支取现金。

(三)事态紧急,又无法找到校学生会主席、秘书部部长签字时,可由副主席直接告知校团委主管老师处,支取经费。事后必须以书面形式向主席团做出解释,秘书部存档。

第六条 财务备档

财务预算、决算,在申报过程中均准备一式两份,秘书部负责统一备档。第七条 财务监督

(一)主席团监督学生会总体财务收支,监督学生会各部门及各项活动中的具体开支。

(二)秘书部委派专人具体负责学的财务审查工作。第六章 章程效力

第一条 本章程需经吉林大学学生代表大会到会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后方可生效。

第二条 本章程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第三条 为保证章程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对于本章程因以后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而需做出修改时,由吉林大学学生会主席团提出修改意见,并经吉林大学学生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更改。附则

吉林大学学生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一条 这里所称的突发事件是指未能及时准备相应的应对方案,国内外突然发生的严重破坏我国的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危害我国国家利益,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危害我国学生权益的事件。

第二条 吉林大学学生会秘书部应密切关注本预案中第一条中规定的突发事件的发生,并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学生会主席。

第三条 吉林大学学生会主席根据实际情况,权衡事件的紧急程度,及时上报校团委,并召集学生会主席团会议,任命专门小组,对事件做进一步的调查了解。第四条 调查小组在最短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对事件的调查了解,向学生会主席团提交报告,报告要求符合事实,详细准确。第五条 学生会主席团紧急召开特别会议,由学生会秘书长(校团委教师兼任),传达校党委的指示精神及校团委的具体指导,帮助学生会主席团结合调查小组提交的调查报告,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第六条 解决方案的内容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校规校纪,依据校党委的指示精神及校团委的指导方向,符合学生会的规章制度,同时保证方案适时适当,符合学生的根本利益。

第七条 学生会主席以最快方式,安排督促学生会相关成员,依据学生会主席团制定的解决方案开展最为有效的工作。

篇6:大学督学及大学督学章程

第期

.Vol.No.年

文章编号:

大学督学及大学督学章程

李子丰 徐红芳

(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研究所,河北秦皇岛 066004)

摘 要: 在大学设置专门的机构来督察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十分必要。首先介绍了督学的词义及起源。然后分析了我国大学督学(督导团)现状,发现当前高校的督学(督导团)只能协助教学质量科进行教学质量监督,起不到全面督察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作用。建议在大学内设置督学。虽然名称还是督学,但督察的范围却不仅限于教学质量,而是学校的全部党政工作,且有较强的执行力度,确保督察工作有序、高效的运行。最后,提出了大学督学章程。

关键词:大学;督学;章程;教学质量;督察;督导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Supervision in University and Regulation of University Supervision

LI Zifeng XU Hongfang(Petroleum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066004, China)Abstract: It is necessary for universities to set up special agencies to carry out the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thoroughly.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meaning and origin of “supervision” and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tatus of university supervision in our country.The author found that supervision organizations in most universities just supervise teaching quality as assistants of teaching quality department, and it fails to supervise universities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supervision should be set in universities.The supervision or supervisors can monitor every aspect of the university work including teaching, learning, management and so on.Also enforcement of supervision organization should be stepped up, so the supervision could run orderly and efficiently.At las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regulation of university supervision.Keywords: University;Supervision;Regulation;Teaching Quality;Inspection;Supervise

二十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了加强对高校教学工作的实时监督,不断提高学校本科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很多高校先后建立了教学督导制度[1]。教学督导根据学校党政领导的授权,对所属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及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评估与指导。但现有的大学督导只是对本科教育教学的督导,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有必要在教学督导团的基础上设立学校的督学-学校工作的总督察,对高校整体工作实行全方位的督察[2]。督学的词义和起源

督学在辞海中释义有二,一是清代提督学政或督学使者的简称,是主管教育的部门中负责视

察、监督学校工作的人员;二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各级教育行政机关皆置督学,以视察所属教育行政机构及学校的工作[3]。现在,督学是指负责教育行政机关中视察、监督学校工作的人员。也指由政府按法定程序聘任,依据教育法律法规监督、检查、指导、评价教育工作的人。为了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督,各高校根据需要也适时的在校内设置了教学督导机构,如督导团、督学组等。

现代教育督导制度起源于法国,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我国教育督导制度起源于清代,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4]。如清小说《儒林外史》第八回:“蘧公子道:‘家君做县令时,晚生尚幼,相随敝门伯范老先生在山东督学幕中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 李子丰,男,1962生,1992年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获博士学位,现为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井工程及油气井杆管柱力学。E-mail: zfli@ysu.edu.cn。

第卷

第期

.Vol.No.年

月我国大学督学现状

我国大学督学制度最主要的职能部门就是大学督导团,督导团的工作就直接决定着督学制度在本校的落实情况。通过对不少高校督导团的工作进行考证,总结如下。1.1 大学督学的产生和组成

大学督导团成员人数为8-15人,一般是由各个院系领导进行推荐,然后由教务处汇总上报给负责教育工作的副校长,由校长或主管教育工作的副校长负责聘任。1.2 大学督学的任务

(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随堂听课、督导各学院的教学活动)对本科教学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

(2)协助学校管理机构(教务处、学生处)对本科学生出勤和考试进行监督和指导。

(3)利用督导工作的经验在各项重要会议中提出问题并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4)随时向教务处反映在督导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3 现今大学督学的现状及优缺点

上海某大学自2003年开始试行督学制度,并多次对督导团工作条例进行了系统的修改;湖南某大学自2003年开始试行督学制度,并对督导团工作进行了详尽的总结;东北某大学自2003年开始试行督学制度,并根据相关规定制订了工作条例等等。综合上诉几所大学的督学制度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得出结论:当今大学督学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帮助,具体有以下几点:

(1)通过督导团的检查,保证了课堂的出勤率,维持了考场的秩序。

(2)督导团对教务处的意见反馈有助于教务处对教学质量进行评测,并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督导团的工作总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校领导建议。

尽管,我国将督学运用在大学教育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就当前水平来说,我国的大学督学制度还仅仅停留在起步阶段,很多相应的合理措施还尚未配套,导致有许多漏洞出现[5,6]。

(1)适用范围不合理。仅仅将督学试用在本科教育上很难发挥出督学制度的优越性。

(2)隶属关系不合理。由于大部分督导团隶属于教务处或教学质量监督科,导致许多建设性的措施未能及时反映到校领导,在汇报工作中出现了一定的臃肿性。

(3)督导团成员的构成不合理。大部分大学督导团的成员有一半是在岗行政人员,由于行政隶属关系,很多意见就这样淹没在督导团内部。

(4)执行力度不够。由于督学集体的决定只能起到建议的作用,使得督导团的内部工作总结变得影响不大,从而削弱了督学的作用。大学督学章程

3.1 大学督学章程

鉴于此种情况,设计了一份能全面督察学校党政工作的大学督学章程。

(1)大学督学的宗旨

督促和检查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发展规划的落实情况。

(2)大学督学级别和隶属关系 无行政级别,归校长直接领导。(3)大学督学的督察范围

除校党委、校纪委本身之外的一切事物,包含教风、学风、考风、学术风气、教学质量、校园环境、校园文明等等,是学校的总督察。

(4)大学督学的人员构成

大学督学由20-30名教授构成,其中,50%为在岗平民教授(不包含在岗校院两级党政机关人员和系正副主任),50%为退休返聘教授(返聘教授没有官帽负担)。

由督学组成人员选举正副主任督学各1名。若主任督学是返聘的,则副主任督学必须是在职的,反之亦然。

(5)大学督学组成人员的基本条件

人正、誉好、力强、健康、敢说、敢做、敢当、大局。

(6)大学督学人员的产生办法

全校教师民主选举,个人同意,校长聘任。第一,选举办法。①网络实名公开选举;②学校将符合条件的平民教授和返聘教授放在网上,供投票;③全体学校教职工(在职的和返聘的)每人都用自己的工号实名投票;④任何人都可以实时查询投票计票结果和什么工号把票投给了谁;⑤无特殊情况,教职工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满额投票(选足人数),不然年度考核按不合格记;⑥为了消除领导的导向作用,投票顺序为:平民教职工——科级干部——处级干部——校领导;⑦按选票多少,逐个征求是否愿意当督学,直至满额为止。第卷

第期

.Vol.No.年

第二,为了对校院二级机关及各系主任实行有效的监督,不能逐级推荐,不然推荐上来的,多是溜须拍马的,督学就成拍学了。

(7)大学督学工作时间要求和待遇

在岗教师履行督学的时间不小于机关正常工作时间的25%,返聘教师履行督学的时间不小于机关正常工作时间的60%。正副主任督学履行督学的时间不小于机关正常工作时间的50%。在岗教师补贴教分,返聘教师补贴现金。

(8)大学督学的办事规则

直接和间接监督管辖内的事物,简单的问题可以直接发令纠正,复杂的问题可以反映给有关部门解决。只要是督学集体名义提出的处理意见,行政部门无正当理由否决的,在一周内,就应该批准生效,不得拖延。

(9)大学督学的任期

任期三年(与中层干部一致)或与校领导任期一致。

(10)大学督学的非到期卸任 由于个人原因(健康、生活安排和其他原因)可以提出辞职,或经督学成员集体开会提议免职,校长批准。

3.2 大学督学章程特点

同现有的各高校督学工作规程相比,此大学督学章程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督察范围为学校的整体工作;(2)督学归校长直接领导;

(3)督学成员的产生方式由全校教职工民主选举产生,校长履行聘任手续;

(4)督学成员的构成为在岗平民教授和退休返聘教授,禁止在岗行政人员参加;

(5)督学的工作时间有硬性要求;

(6)督学集体的决定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确保了督学制度的执行力度。结论

(1)高校教学督导对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保障教学质量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2)现有的各高校督学工作条例、督学规程、规范等对各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严重的局限和缺陷,不利于更好的发挥督学的作用。

(3)新设计的大学督学章程实行民主管理和

教授治校,可以有效地督察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参考文献

[1] 王国军.谈高校督学的为与威[J].中国高等教育, 2010,(13, 14): 24-25.[2] 杨颖秀, 郭莲荣.督政与督学相结合——中国教育督导

制度的显著特色[J].教育科学, 2005, 21(2): 37-40.[3]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 上海辞书出

版社, 1979:1668.[4] 张闻.一位督学的日记[J].教育, 2008,(7): 28-29.[5] 胡晓敏.浅谈高校教学督导工作运行的基本原则[J].教育探索, 2009,(8): 74-75.[6] 陈铁山.杨雪.论高校教学督导体系的整体构建[J].现

上一篇:大学生久久找不到合适工作,能怪谁呢下一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