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生词语含义及造句

2024-05-03

毕生词语含义及造句(通用11篇)

篇1:毕生词语含义及造句

一、毕生词语解析

终生;一生。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卷二:“﹝ 朱寿昌 ﹞生母三岁捨去,长大,刺血写经,誓毕生寻访。”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一:“近数十年殿廷考试,专尚楷法……而士子举笔偶差,关繫毕生荣辱。” 贺敬之 《重回延安--母亲的怀抱》:“从‘这边’跨到‘那边’,是毕生中怎样的刻骨难忘的一步呵!”

二、毕生词语近义词

终生 [ zhōng shēng ]

全部 [ quán bù ]

终身 [ zhōng shēn ]

三、毕生词语造句

1、要成功一项事业,必须花掉毕生的时间。列文虎克。

2、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本深奥的书,我要用毕生的精力去读懂每一本书。

3、人生,往往一瞬间的曲解或任性,都可能造成毕生的遗憾。

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5、老校长把毕生的智慧和精力无私地献给了教育事业。

6、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艺之成,当尽毕生力。怕问路,要迷路。嘴勤不走冤枉路。

7、友谊是毕生难觅的一宗珍贵财富。

8、那些拥有过伟大激情的人们,毕生都感受着他们痊愈的幸福和悲哀。

9、居里夫人把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科学研究上了。

10、保密须毕生之举,泄密于一念之差。

11、6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可以自豪地说,我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到网吧里去了。

12、爷爷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

13、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

14、他用毕生的精力创作了这部不朽的巨著。

15、能够在这个舞台上演奏,是她毕生的梦想。

16、他以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给祖国而感到荣耀。

17、爷爷毕生致力于民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8、写这本书耗费了他毕生的精力。

19、去世的爷爷毕生忠诚于革命事业。

20、教书是他毕生最大的心愿。

21、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精力,真是死而后已。

22、老校长把毕生精力都倾注在教育事业上。

23、李老师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为教育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

24、为了这项研究,科学家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25、毕生保持求知欲,就一定能在自己的重大使命上成就一件事。

26、即使是最近的两颗星辰,他们之间也隔着毕生也无法到达的距离。

27、人生茫茫一场戏,演毕生旦净丑凄。

28、王老师诲人不倦的教学热诚,让学生们都刻骨铭心,毕生难忘。

29、而一个女人毕生可以依靠的,也不过只是她父亲与丈夫。

30、我将毕生威武放低,做块阶砖给你垫底。

31、朱执信毕生致力于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事业。

32、先验论者坚信毕生的心灵成长过程。

33、清代名儒阮元毕生倡言学术文化,文选楼是其重要的藏书处所之一。

34、有些人认为他们毕生的任务就是驱策他人。

35、由橡皮筏上观看鲸鱼是毕生难忘的经验。

36、最幻念的技术是缔制疫苗,只要注射一次,便能够毕生免疫。

37、每一天,我们似乎都失去一些毕生汲汲营营的事物。

38、室名别号所蕴含的意象,往往是文人毕生精神的寄托。

39、他毕生从事中华辞赋的研究和推广。

40、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罔极之恩,毕生难报。

41、众多宇宙中的生物,穷期毕生精力,也无法去了解宇宙的存在因素。

42、苏珊珊娓娓而谈,将毕生难忘的那个晚上所经历的一切都托盘而出。

43、儿时印象中的爸爸虽然总是喜怒无常,但有一件事我恐怕毕生难忘。

44、为此一言,多少枭雄俊客付出毕生心血寻找三书。

45、而两百年过去,每代族长倾尽毕生精力,至今毫无所得。

篇2:毕生词语含义及造句

一、布置词语解释

分布陈列;分布安置。《北史·宇文深传》:“年数岁,便累石为营,折草作旌旗,布置行伍,皆有军阵之势。”《左传·昭公元年》“为五陈以相离” 唐 孔颖达疏:“相离者,布置使相远也。”《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凡门客都布置显要,或为大郡,掌握兵权。” 犹措置,安排。《周书·韦孝宽传》:“所有经略,布置之初,人莫之解;见其成事,方乃惊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 理之 述完了这件事,我从头仔细一想,这 李壮布置的实在周密很毒。”

二、布置词语近义词

部署 [ bù shǔ ]

安顿 [ ān dùn ]

交代 [ jiāo dài ]

三、布置词语造句

1、那是一座庞大的建筑物,楼内厅堂沙龙,布置典雅。精巧盆栽,红紫夺目。

2、屋子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整理平整。

3、老师布置完了工作,让我们分头去准备。

4、灵堂布置得庄严肃穆,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

5、今天下午开班会,老师让我们布置会场。

6、这家茶馆门面不大,但是布置得很有特色。

7、假期坚持写日记就行了,不再另外布置作文。

8、新年的晚上,我们把教室布置得光彩照人。

9、村长召集村民开会,布置春耕生产。

10、在一阵地扎营的技术,不外是在该阵地布置作战序列的技术。

11、国务院召开紧急会议,布置北方各省的抗旱工作。

12、会场已经布置妥当,大会明天就要召开了。

13、这个房间的布置得很素雅。

14、我们家布置得既简朴又大方。

15、对于教师布置的课下阅读作业,也大多虚与委蛇,敷衍搪塞,不愿意认真地去完成。

16、昨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做得我昏头昏脑,直到晚上十二点才睡觉。

17、音乐会场面布置得非常宏大。

18、这间房间布置得真漂亮,很富有诗情画意,可以看出主人很有艺术修养。

19、生活像一栋你生活的大房子,它可能空虚无物,它也可能被你布置的丰富多彩。

20、我的卧室布置得很讲究。

21、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我搜索枯肠,但是想不出来。

22、哪怕我们不上网,也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23、广场上布置得一片火树银花,绚丽无比,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24、教育成就展览馆布置得十分成功,教具的安排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25、为了掩人耳目,他精心地布置了假现场,妄图逍遥法外。

26、他发挥巧思,将家里布置得令人赏心悦目。

27、星期六,我做完了作业,然而爸爸却又给我布置了作业。

28、她的居室虽小,但家具和布置都很雅致。

29、为了布置会场,他忙得汗流夹背。

30、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求甚解的完成了,完成之后没有多少收获。

31、他布置工作,从来就是一板三眼,从不马虎。

32、节日的广场布置得非常漂亮,光彩夺目。

33、我只是把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草草地看了一遍,没留下什么印象。

34、班主任布置的任务他斩钉截铁地答应了下来。

35、这个花花公子从来不爱学习,他布置书房不过是为了装潢门面。

36、不管老师布置多少的作业,我们都要尽力的完成,要做一个好学生。

37、走进故宫大殿,金碧辉煌的布置就映入眼帘,让我难以忘怀。

38、新布置的橱窗五颜六色,十分吸引人。

39、学校校庆日,各展览室布置得井井有条,受到来宾好评。

40、尽管已经很晚了,可是我还是要坚持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

41、终于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我感到十分惬意。

42、你应该看看她如何为派对布置她的家里才对,她使出了浑身解数。

43、您可以花一些时间去会场看看,例如,重新布置现场摆设。

44、在这迷你盆景中,布置了许多小巧玲珑的假山假水,颇饶意趣。

45、在房间中布置一点绿色植物,更能显出一尘不染的脱俗感觉。

46、他后来对各项布置的胡乱更动,使德国海军参谋部忧心忡忡。

47、国庆节放长假,学校居然只布置了一堆作业,没有安排我们补课。

48、贝都因人的卡其布帐篷在爱丽舍宫的正对面布置好了。

49、我们也事不宜迟,马上开始调试设备,布置会场。

50、根据规范和规格要求,布置上系缆柱,导缆器,导缆孔等。

51、麦克阿瑟在敌后布置了大批的两栖登陆部队。

52、很悲欣,那教期教校为我们布置的英语写做课程学师很棒。

53、使用ACAD软件,对电梯布置图进行简单的更改。

54、该组定子叠片被布置成层叠或堆叠。

55、报警打印和数据收集都布置在中控室。

篇3:毕生词语含义及造句

我们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 一直比较重视语法教学, 在很大程度上对词汇教学有所忽略, 这使得无论是词语本体研究还是词语教学研究都显得比较薄弱。其实, 在掌握了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之后, 还应该有大量的词汇作基础, 尤其是词语的文化含义, 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学会汉语, 语法也才会管用, 这是因为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语法也只有依托词语才得以存在。

二、词语的语言意义与文化含义

英国著名学者杰弗里·N.利奇在其专著《语义学》 (Semantics) 里将词义分为七种类型:概念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主题意义。其中, 概念意义是语言交际中最基本的意义, 是进行语言交际的基础条件, 内涵意义是附加在概念意义上的意义, 他进一步指出, 内涵意义是“一个词语除了它的纯理性意义内容之外, 凭借它所指的内容而具有的一种交际价值”, 他把词的概念意义称为“理性意义”, 而把其余的意义统称为“联想意义”。“词语的这种联想意义实质上就是词语所承载的民族文化语义” (杨元刚, 2008) , 即词语的文化含义, 是“词在特定社会文化交际背景下所获得的意义” (苏宝荣, 1996) 。

词语的文化含义是如何进入到词语的意义中去的呢?大致来说有三种情况:

1、感情渗透

由于文化含义是“特定社会文化交际背景”下所获得的意义, 那么这意义必须是社会统一约定而成的, 而非个人的, 它的产生, 多数是基于对词语所指称的事物特性、特点进行的感情渗透, 如“狐狸”, 它的语言意义是:哺乳动物, 外形略像狼, 面部较长, 耳朵三角形, 尾巴长, 毛通常赤黄色。性狡猾多疑, 吃野鼠、鸟类、家禽等。正是聪明、警惕性高, 且多在傍晚外出觅食, 天明始归的习性, 给人来感觉不是善类, 所以才有“狐假虎威”、“狐朋狗党”“狐媚”、“狐狸尾巴”等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 在民俗文化中, 狐狸一直也是妖精的形象出现, 狐妖也成为庞大妖精群体中无与伦比的角色, 一直属于淫祀范围。

2、修辞手段

但在历史长河中, 中国人又赋予了词语所指称事物的引申、借代、象征意义。“不到长城非好汉”, 指的是不能克服困难, 达到目的, 就不是英雄豪杰, 而并不是指不登临长城就不是英雄的字面意思, “长城”词典释义为: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性防御工程, 始建于战国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连接原先秦、赵、燕北面的城墙并加以增筑, 通称万里长城, 后代多有增建或整修。它凝聚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坚强毅力, 体现非凡的技术成就, 所以《新唐书》中有“五言长城”——本意是称誉善于作五言诗的好手, 特指唐代诗人刘长卿。又有“自毁长城”, 指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坏自己的事业, 这是从长城的保卫义引申出的。人民大会堂的万里长城苏绣作品以及我国赠送给联合国的大型壁毯上的巨幅长城画像, 他象征的是古老而坚强的中华民族, 而并不单纯是中国的长城。

3、文学典故

还有的词语的文化含义与语言意义关系不是很大, 而是由谐音或者文学作品、典故产生。如“柳”, 本为植物名, 属落叶乔木, 又与“留”同音, 形态丝绦下垂, 彷佛是不忍离去, 暗喻离别。另有文学典故《诗经.采薇》又有“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南朝人费昶在其《和萧记室春旦有所思》:“水逐桃花去, 春随杨柳归。”而《三辅黄图》有言:“汉人送客至此桥, 折柳赠别。”等等, 于是, “柳”成为“离别”的象征, 获得了新的文化意义。谐音的还有“梨”与“离”, “鱼”与“余”。文学典故赋予词语的文化含义可谓蔚为大观, 如“红豆”表现“爱情”, “蜡烛”一词语的文化含义是“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是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化用而来。

三、词语的文化含义教学的重要性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 跨文化交际成功的一个核心和先决条件是交流双方在交流时使用的词语能够准确表达自身的意图, 并避免因文化的差异造成双方的误读, 但是, 这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引起误会和冲突的主要原因:

1、对相同词语, 相同事物, 因母语文化和汉语文化所赋予的含义、感情色彩不同或者部分不同, 在母语和汉语之间作比附, 比附导致对汉语理解和使用上产生偏误。

2、留学生已经把握汉语某个词语或某物的意义, 但在有时, 因为不知道汉文化背景和使用的特殊场合, 仍然用原义去理解这个词语或事物, 造成冲突。

上面两种情况造成的误读, 是就其整体而言的, 但是, 具体到某个词语、事物上时, 其误解主要的是体现在文化含义上。

我们再换一个视角, 语言并不是一个完全客观的符号系统, 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是文化的产物, 它一定同产生它的文化紧密融合、不可分割。人们在交际中, 也并不是单靠词语随意堆砌, 英国语言学家尼尔·斯密斯在论及语言交际的基本模式指出, 言语交际的基本模式必须包含说话人和听话人共知的因素:

(1) 一套语言知识 (一种语法)

(2) 一套非语言知识和信念 (一部百科知识)

(3) 一套推理规则 (一种逻辑) 。

显然, 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 就是语言、文化知识和逻辑不断运行的过程。这三个特征也决定了外国学生想学好汉语, 同中国人进行交际, 单靠掌握“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的体系”是不够的, 他还必须了解“百科知识”, 并知晓“一套推理规则”。

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是重点教学内容,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特别是在初中级阶段词汇教学极为重要。汉语的词汇体现了语音结构和变化, 有些词语本身又体现了结构关系, 组成句子又有语法关系, 学习词汇的同时也可以学习语音和语法, 可以说, 词汇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留学生汉语的整体水平。然而, 词汇教学又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困难环节。难怪张志公先生指出:“任何一种语言, 在语音、文字、语汇、语法四者之中, 从教、学、使用的角度看, 相对的讲, 语汇是比较难的”。

1、词汇教学原则

词语教学应该在一定原则的基础上进行, 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对词语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假如不当的教学方法, 还会造成一知半解、语用不当甚至偏误化石化现象。

(1) 简明原则。教师首先要使用学习者已经学过的词语, 使他们能够接受, 避免用学习者不懂的词语来解释另一个不懂的词语, 这样会陷入后面的始终是对前面的不懂词的解释中, 另外, 教师用的语句也宜简短, 切忌用复杂的句子。

(2) 分阶段性原则。初级阶段词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掌握一批最常用的词语的基本意义和主要用法, 并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明白不同语言的词语之间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 中高级阶段就是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以及一些构词法, 加深学生对汉语词语“原义”的理解。

(3) 用法原则。从常用句式, 常用搭配, 常用语境等方面着手, 不仅使学生知道意思, 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用, 只学习词义, 但不知如何使用, 这只是知识的学习, 而非技能的掌握。

2、词语整体释义

就是将词汇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解释和说明用法。

(1) 直接法。就是用图片、实物等形象的手段或者直接用汉语来解释使学习者获得词义的方法。又可分为直观法, 如“门”、“钢笔”等等以及动物、水果、颜色等词语, 可以直接用实物或图片解释, 简单明了。

(2) 翻译法。顾名思义, 就是利用学习者母语对词语进行翻译或解说的方法。特别是初学者, 这一方法很重要, 直接、迅速, 但是, 局限性也很明显, 不同语言的词语之间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它们在搭配以及文化含义等方面存在差异。到一定阶段后, 要尽早摆脱翻译法, 用汉语去理解词语的含义。

(3) 文化含义解释法。注重文化含义的解释, 并将此与置于目的语文化环境和实际交际环境中帮助学生理解其文化含义和交际价值。

3、词语分析释义法

语素分析释义法。汉语以语素为基本单位,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 它具有自由性, 可以独立成词, 又具有活动性, 可以构成新词。正如吕必松先生指出:“长期以来, 我们基本上把词作为最小的教学单位, 一直不太重视语素教学, 其实汉语教学中语素教学是一个不该忽视的方面, 应该考虑把语素作为最小的教学单位。

目前的汉字教学偏重于汉字结构的教学, 对于汉字的字素、字义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所以汉字学习往往是被动的记忆和对形体、笔画的机械模仿。汉字难加大了词语学习的难度, 我们要解决词语难学的有效途径可以是语素教学, 汉语中约占97%的语素是单音节的, 他们组合成新词的能力很强, 而且其中许多是单音节语素本身是词, 所以掌握一定数量的语素和构词法, 就可以迅速地扩大词汇量。

从对外汉语教学对象来说, 大多数学生是成年人, 他们母语系统已经建立, 具有一定的语义推导能力, 引入语素分析教学法, 通过字与字的组合, 让学生在学会一个一个词语的同时, 学会词语的组合原则, 并且在掌握有限汉字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字义推导能力。

4、虚词教学法

虚词是表达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手段, 意义抽象, 不能单独成句, 也不能从客观世界中找到实例, 因而在虚词教学中不能就词讲词, 这样简单的几个字反而却解释的越来越复杂, 其实, 面对对外汉语教学对象, 他们本身已经具备母语语言系统的推导能力, 我们在讲解该词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使用的条件限制, 具体的位置, 搭配等强调过后, 再结合上下文语境或者情境语境进行讲解, 不仅对此词义理解, 而且对词语的运用也能较好理解。

虚词中有很多词, 尤其是关联词语, 很多时候不是单独使用的, 而是成对出现, 如:只有……才……, 因为……所以……, 不仅……而且……, 等等, 在教这些虚词的时候, 教师应该指明具体的搭配规则和使用情况, 有些还要强调其二者搭配不可替代性, 引起学生的重视, 可以有效避免学习中搭配不当引起的错误。

五、结语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词汇教学也是一种文化教学, 在词汇教学中要重视词语的文化含义。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 不仅要掌握词语的语言意义, 也要懂得词语的文化含义, 这样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准确地掌握汉语的语言和词汇。汉语的词汇意义又是丰富复杂的,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 要不断探索、改进词语教学法, 找出适合课堂、教学对象的词汇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孟子敏.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A].词汇文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8.

[2]高燕.对外汉语词汇教学[M].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张志公.语汇重要, 语汇难[J].中国语文, 1988 (1) .

篇4:哀求词语含义及造句

苦苦请求。 明 无名氏 《临潼斗宝》第二折:“论 展雄 英雄,不可力斗,只可哀求。”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 罗 在舆中,百般哀求,继之以泣。”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他的声音里流露出哀求的情绪。”

二、哀求词语近义词

央求 [ yāng qiú ]

央浼 [ yāng měi ]

恳求 [ kěn qiú ]

三、哀求词语造句

1、小王哀求妈妈带她去动物园玩。

2、敌人举手投降,向我军哀求饶命。

3、遇到坏人要和他斗智斗勇,哀求是没有用的。

4、她从不愿为个人的私利而低三下四地去哀求人,讨好人。

5、无论我们怎么哀求,妈妈始终守口如瓶,就是不告诉我们其中的祕密。

6、经过孩子的苦苦哀求,爸爸才答应带他到城里去逛逛。

7、无论小女孩如何哀求他,都不能打动他那颗冷酷无情的心。

8、经过他的再三哀求,我才同意他的要求。

9、即使别人苦苦哀求,他依然无动于衷,真是个铁石心肠的人。

10、哀求顾客帮你写顾客见证,要提供顾客见证,最好是名人见证。

11、他会苦苦哀求,直到她消尽怒气,直到她饶恕了他。

12、谁对穷人的哀求,充耳不闻,他呼求时,也不会得到应允。

13、经我一再哀求,爸爸才同意带我一起去。

14、小明用眼神哀求老师不要打电话给爸爸。

15、他向时光老人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做起,干出一番事业!

16、无论我们怎么哀求,妈妈始终守口如瓶,就是不告诉我们其中的秘密。

17、我哀求妈妈和我去商店逛逛。

18、我哀求妈妈给我买一件玩具!

19、于是,他们在苦难中哀求耶和华,他从他们的祸患中领出他们来。

20、尽管她苦苦哀求,他也没有手下留情。

21、因为那追讨流人血之罪的,他记念受屈的人,不忘记困苦人的哀求。

22、他象只受惊的免子逃掉了,再也不肯见她,无论她怎样哀求。

23、一只蝙蝠坠落到地面上来,被一只鼠狼捉住了,蝙蝠哀求讨饶。

24、他紧张地抓住她的手,带着恳切的哀求,紧紧地握着。

25、他们一个个表示悔罪,苦苦地哀求饶命。

26、二人心中大凛,急忙哀求放过他们。

27、那老者不住向张三哀求放人,以免误了拜天地的吉期。

28、当记者要离开的时候,薛阿姨拉着记者,近乎哀求地反复说道。

29、在这世界上,哀求别人怜悯只是缘木求鱼的愚蠢行为。

30、任随苦苦哀求主考官就是不准吴琛再进考场。

31、经过哀求,该嫖客将她重新送回了卡斯鲁厄的难民收留所。

32、我哀求地望着那个女兵的眼睛,希望她能同情我,过来阻止他们。

33、老董虽然很吃惊包乐天的口无择言,仍然哀求说。

篇5:悲痛词语含义及造句

伤心。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徐福 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於是百姓悲痛相思,欲为乱者十家而六。” 宋 苏舜钦 《哭曼卿》诗:“归来悲痛不能食,壁上遗墨如栖鸦。”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妾病始因弟亡母丧,悲痛过甚。” 梁斌 《红旗谱》五九:“ 张嘉庆 的泪只有向心里流着,说不尽的悲痛。”

二、悲痛词语近义词

哀悼 [ āi dào ]

沮丧 [ jǔ sàng ]

悲恸 [ bēi tòng ]

三、悲痛词语造句

1、当你觉得悲痛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命运,你残忍的诉说着我的悲痛。

3、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4、高尚的人总是默默地忍受悲痛。

5、在悲痛与虚无之间,我愿意选择悲痛。

6、听到父亲去世的噩耗,他悲痛欲绝。

7、我看见过挨饿的孩子。我看见过母亲和妻子们的悲痛。我痛恨战争。

8、人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瞻仰冰心的遗容。

9、人们怀着悲痛的心情,向周总理的遗体告别。

10、面对沦陷的祖国,他心中无比悲痛。

11、突如其来的噩耗使他陷入极大的悲痛之中。

12、一年之内,父母相继去世,她悲痛之极,泣不成声。

13、听到这个令他悲痛欲绝的消息,他掉臂不顾,扬长而去。

14、等他赶回家,母亲已去世三日,他悲痛至极,真有百身何赎之感。

15、得到母亲去世的噩耗,他极为悲痛。

16、熟料,意外降临了一场横祸,使她悲痛万分。

17、午夜梦迴,想起过去的种.种,他不由得感到椎心泣血,悲痛至极。

18、她听到儿子遭到车祸的消息,悲痛欲绝。

19、他们的离去让我们肃然起敬,可眼下的人们却悲痛欲绝。

20、和一位结交半个多世纪的良师益友诀别,悲痛之情是难以尽述的。

21、爷爷逝世了,全家都很悲痛。

22、她忍耐住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把小儿子又送上了前线。

23、那穿黑衣的少妇,文君新寡,还沉浸在悲痛之中。

24、那是个悲痛欲绝的时刻,可是姑娘们还是挺过去了。

25、老人今晨逝世了,噩耗传来,全家人十分悲痛。

26、一万多群众在江边悲痛吊唁在抗洪中牺牲的英雄。

27、她颔首低眉,脸上闪过一丝悲痛。

28、听到外婆过世的噩耗,顿时我泪如雨下,悲痛万分。

29、面对敌人屠杀刘胡兰的暴行,乡亲们个个悲痛欲绝,人人义愤填膺。

30、听到奶奶去世的消息后,她顿时泪如泉涌,悲痛之情难以言表。

31、就在妈妈悲痛欲绝的时候,连病带饿的弟弟也死在了妈妈的怀里。

32、麻木比悲痛更可怕,因为它是悲痛生长的土地上残留的花梗。

33、今天是世界音乐界的悲痛之日,灵魂乐的教父詹姆斯布朗与世长辞。

34、我想起,那都是为了我的离别,他才这样悲痛欲绝的。

35、他的去世,我是物伤其类,尤为悲痛。

36、遇上这种弥天大祸,老人悲痛欲绝。

37、我们应该化悲痛为力量。

38、对于女儿的惨死,她悲痛得捶胸顿足,令人心酸。

39、得知香妃香消玉殒的消息后,我很悲痛。

40、事已如此,覆水难收,你也不必过分悲痛。

41、看了这部电影后,感觉电影的结局或者是完美的,或者是悲痛的。

42、接二连三的悲剧,我们感到十分悲痛。

43、老母亲拿着死去儿子的照片,触目伤怀,悲痛不已。

44、周总理永远离开了我们,悲痛笼罩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45、他进去时悲痛失望,出来时老气横秋。

46、噩耗传来,我悲痛已极。

47、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

48、母亲的去世,使他悲痛欲绝。

49、母亲的去世使她悲痛欲绝,晕倒在地上。

篇6:保卫词语含义及造句

保护使不受侵犯或损害。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 仲庄 有刚勇,善谋略,保卫之功,次 瑊 之勋也。” 明 宋濂 《蟠松说》:“其封培也,有其素;保卫也,有其道,所以能上干九霄,下蔽万牛。” 《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它将加强人民的陆海空军,巩固国防,保卫领土主权完整,反对任何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

二、保卫词语近义词

庇护 [ bì hù ]

抵御 [ dǐ yù ]

维持 [ wéi chí ]

三、保卫词语造句

1、最大的荣誉是保卫祖国的荣誉。

2、二战时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四十九天,最终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3、一幢幢高楼大厦屹立在金沙江两岸,像是保卫钢城的威武士兵。

4、这桃树很大,如同一个高大的卫士保卫着我们。

5、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6、要走的东西会走的;不管你是否坐在那里保卫它,它仍然要走,肯定要走。

7、只要一息尚存,我们就要为保卫自己而战。

8、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力量这就是他们软弱的原因。高尔基。

9、青年是的基石。青年是果实的保卫者,是使前史加快向夸姣的国际行进的力气。

10、抢险救人,保卫国家,不畏艰辛,唯解放军。

11、要选忠实可靠的人负责安全保卫工作。

12、朋友是抵抗忧愁、不愉快和恐惧的保卫者,是友爱与信赖的罐子。

13、这段时间,小区的治安不好,保卫人员加紧了防范。

14、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国家的钢铁长城。

15、保卫祖国领土完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神圣使命。

16、门口的保安叔叔在为我们做保卫工作。

17、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保卫祖国的锦绣山河而献出生命。

18、为了保卫祖国,他毅然加入人民解放军这支大队伍。

19、为了确保卫星发射圆满成功,科学家们制定了严密的计划。

20、我们要保卫胜利果实,不让敌人夺走。

21、人民军队对人民赤胆忠心,时刻保卫着祖国的安全。

22、保卫人民的安全是警察的职责。

23、青年承担着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重任。

24、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他毅然踏上了征程。

25、这学期,学校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26、英勇的解放军叔叔保卫着祖国的疆土。

27、保卫祖国的安全是人民军队的天职。

28、烈日炎炎的环境下,边防战士依旧保卫着我们的边疆,让人钦佩。

29、中国青年应肩负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伟大使命。

30、保卫祖国是战士的职责。

31、为了保卫新中国而牺牲的战士,值得我们替他们骄傲。

32、保卫地球的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33、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赴汤蹈火,我也在所不辞。

34、节日期间的治安保卫工作要大力加强。

35、黄河用铁一样的身躯保卫着中华民族。

36、这份文件通过它的长度成功保卫了自己不被阅读的权利。

37、远方的士兵默默无闻的保卫着祖国。

38、在千钧一发之际,我们要誓死保卫祖国。

39、保卫祖国,我们有一支无坚不摧的军队。

40、师严道尊,在这场保卫战中,我们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入侵之敌。

41、保卫国家领土要寸土必争。

42、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43、战斗囊也从运输船里踏步而出,枕戈待旦,为行动提供安全保卫。

44、我们只能用武器来保卫和平。

45、人民的军队在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着祖国的安全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46、增强国防观念,保卫美丽家园。

47、大地养活人民,英雄保卫祖国。

48、公路两旁的白杨树象保卫祖国的哨兵,伟岸挺立。

49、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50、残酷又训练无素的保卫人员射杀超过110个克什米尔人。

51、男女老少日夜守卫阵地,为保卫巴黎公社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52、为了保卫民主制度,四大洲都勇于在军备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

53、士兵们为保卫他们的国家英勇作战。

54、贯穿整个奥运会,我感觉异常紧张的并不一样的安全保卫类型。

篇7:文章标题常用词语含义

一瞥:对某方面事物或知识在极小的范围内进行扼要概括介绍的文章。

鸟瞰:就是某方面的事物进行概略观察所得到的东西而写成的文章。

管窥:谦指自己所写的文章, 犹如管中看物, 就某方面的认识看法不全面的见识短浅的文章。

絮语:谦指自己对某方面的见解或主张是属“啰嗦”话, 期待读者评说的文章。

面面观:将某方面的材料或事件多角度, 全方位地进行阐述、介绍的文章。

摭谈:将散冗于各类报刊资料中现成的事例或章句, 经过组合梳理而成的文章。

拾萃、集萃:将收集到的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加工而成的文章。

拾零:将零散于各类资料中的同类材料搜集整理、编辑成文。

篇8:变动词语含义及造句

变更着交替活动。 《国语·晋语一》:“上贰代举,下贰代履,周旋变动,以役心目。”按,贰,数词“二”。“上贰”指两手,“下贰”指两足。 变化。 唐 韩愈 《送高闲上人序》:“故 旭 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九:“万物之变动,造化之生成,所以资吾之用者亦广矣。” 明 袁宏道 《与曹鲁川书》:“既谓之禪,则迁流无已,变动不常,安有定辙?” 老舍 《二马》第三段八:“ 伦敦 的天气变动的不大,可是变动得很快。” 谓通达权变。

二、变动词语近义词

转化 [ zhuǎn huà ]

转折 [ zhuǎn zhé ]

更正 [ gēng zhèng ]

三、变动词语造句

1、不因小利益而耽误了大行情,不因小变动而迷惑了大方向。

2、新学期,有转出的,也有转入的,班级人数有些变动。

3、股价的短期变动与经济变化及公司业绩毫无关联。

4、低价格的股票,要比高价格的股票变动的幅度大。

5、这几天老师外出开会,课程表要变动一下。

6、真象翻天覆地的变动就快要临头了。

7、成交量可显示股价变动的情况,当成交量开始增加时,应加以注意。

8、房屋分配方案已经正式公布,木已成舟,不能再变动了。

9、班委的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动。

10、坚定不移:移:改变,变动。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11、一千来年的变动轨迹及其特征,荫麟的归纳就这样要言不烦。

12、动物穿这衣服都变成人了,你丫一穿上立马变动物。

13、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对于50多个用户,在用户的响应时间上并不会发生什么大的变动。

14、参加演唱会的人员已经确定下来了,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15、但是,一旦市场开始变动又往往会矫枉过正。

16、新年过后,爸爸的岗位变动了。

17、只要合理,怎样变动都可以。

18、如果强大,就可以把一切变动当作灰尘拂去。

19、据报导,高血压伴有胚胎性肾瘤的发病率变动极大。

20、数模转换器的信号无畸变动态范围得以提高。

21、负值的协方差就表示,二者反向变动。

22、利率的变动影响债券的价格而非息票。

23、英国及欧洲长期债券孳息微升,但美国则无变动。

24、由此产生的汇兑差额列作储备变动处理。

25、一段平静无事的时期之后就继之以变动剧烈的时期。

26、新的字和新的字义使英语处于不断变动的情况中。

27、就期货而言,一个点的变动等于2。5万韩元。

28、货币单位的购买力,决不会随著所有可买卖的货物齐一地变动。

29、文章对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具有理论和实用意义。

30、在驻厂监造过程中,要随时掌握和追踪钢管质量的变动情况。

31、而联合利华业务的结构性大变动则不在日程之内。

32、括号内的数字指与去年比较的变动百分率。

33、伴随而来的是人口流移,土地关系的变动,租佃形式的变化。

34、旅馆给我们来电确认所订膳宿不作变动。

35、客票出售后,如票价调整,票款不作变动。

36、通常实习期为3个月左右,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变动。

37、长江径流量变动对鱼卵仔鱼数量和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

38、协方差衡量的是两个变量一起变动的情况。

39、我们无法同意对合同工的变动和修改。

40、没人想破例变动他做出的最后决定。

41、海运价格指数是反映海洋运输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42、因此房价的变动使经济周期恶化。

43、定价将视市场变动而有所调整,但不预作告知。

篇9:抖擞词语的含义及造句

一、抖擞词语的解释

亦作“ 抖藪 ”。犹搜索,寻找。《方言》第六:“铺颁,索也。东齐 白铺颁,犹 秦 晋 言抖藪也。” 郭璞 注:“谓斗藪举索物也。” 戴震疏证:“藪,亦作‘擞’。” 宋 刘克庄《沁园春·四和林卿韵》词:“抖擞空囊,存留諫笏,犹带虚皇案畔香。”《老残游记》第四回:“从上房里搜起,衣箱橱柜,全行抖擞一个尽。” 以手举物而振拂。

二、抖擞词语的近义词

兴奋 [ xīng fèn ]

矍铄 [ jué shuò ]

焕发 [ huàn fā ]

三、抖擞词语的造句

1、春风中,人们走进自然,放飞身心,精神抖擞着,筋骨舒活着。

2、观众台上满是一展歌喉的精神抖擞的老人们,操场也已被打篮球的少年们占据了一大半儿。

3、草坪中央还种着两棵挺拔,高大的鱼尾葵显得那样精神抖擞。

4、我们脱掉鞋迈进沙滩,那清凉的海风夹杂着一些咸的味道,扑面而来,让整个人都心旷神怡、精神抖擞。

5、玉米长得高高的,精神抖擞,像一个个守卫兵。

6、同学们都换上了轻便的春装,个个显得精神抖擞。

7、这时,黄土大地上的一切好像洗了一个凉水澡,显得精神抖擞。

8、春天让我精神抖擞,信心倍增,我加快了前进的脚步,准备去迎接新的学习任务。

9、群雁在霞光中抖擞着翅膀,悠然地从草地中飞起。它们排着‘一’字飞上天空,像出征的战士,呼喊着,歌唱着,声音里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10、荷叶田田,碧水湾湾,莲子抖擞,风送荷香,正是晚夏初秋时节。

11、踏出新一天的脚步,打开窗,举起双臂,伸个懒腰,抖擞一番精神。

12、忙碌的工友,累了,坐在老柳树下歇息片刻,便精神抖擞。

13、他使出一股犷野的力抖擞一下,大吼一声,把所有的房客吓得大叫。

14、望着每位精神抖擞,斗志昂扬革命老前辈的照片,以及那些代表着历史意义的文物,全员肃穆,肃然起敬。

15、伫立在房前的阡陌上,依偎在古老的木门旁,佝偻的父母才精神抖擞,笑逐颜开。

16、在西宁,终于为我的爱车换了前档玻璃,它又容光焕发,精神抖擞了。

17、围着营地抖擞抖擞精神,在隔壁帐篷要了一碗刚煮好的醪糟蛋汤喝下,总算让身体恢复了几分温暖。

18、穿过玉泉广场的道观,华山门前此刻已经聚集了数以百计的登山者,有的席地而坐、有的抖擞精神,都在为夜战做准备。

19、古城的斜阳仍高挂在苍山顶上,城墙上逆光下的女墙、旌旗更是威风抖擞,迎风屹立。

20、奋斗、坚持,潇洒地穿过驿站,挥一把汗水、抖擞精神再驶向下一个驿站。

21、一路美景,一路匆匆,当疲惫来袭时,听说前方还有以镜为名的海子,其倒影之美能称霸九寨沟,大伙又抖擞精神继续前行。

22、趁此时机,雨幕撩去,太阳光抖擞神威,喷薄光华,洒遍大地,火辣辣般,霞光万道,光芒四射,令炎热干燥,愈来愈甚。

23、父亲兄弟四人,个个走路脚底生风、精神抖擞,那吃起肉来如狼似虎,大有风卷残云、气吞山河之势。

24、大街上,店家一个个抖擞抖擞精神,拍打拍打到处的霉味,笑迎四方来客。

25、行至山间野陌,草木凋零,然而却远远地看到一丛丛金灿灿的菊花,正在那枯瘦的树木之间,开得火热,且精神抖擞着。

26、人们个个精神抖擞红光满面,面若桃花胜似桃花。

27、羊城的冬天,像春天一样,阳光灿烂,晴空万里,百花齐放,绿树精神抖擞,小溪缓缓流淌,湖水清澈见底。

28、湿巾擦擦脸,抖擞抖擞精神,拎起包包,跟随着一大波人,慢悠悠的下了车。

29、服务员又来了,精神抖擞地递上了两张讲究的菜单。

30、不料,女人兴致勃勃,抖擞精神,积极配合,男人却力不从心,久唤不起,勉强挥枪上阵,不一会却就铩羽而归,雨散云收。

31、出了观门,李白已经翻身上马,一手挽着马缰,一手掐着腰,顾盼自雄,精神抖擞。

32、李通则仍旧精神抖擞地爬着,仿佛很习惯这样的穿窬生活,我和大宝都是又累又饿,只机械地爬行,没心思说话。

篇10:丢失词语的含义及造句

失去;遗失。 老舍 《四世同堂》三:“ 北平若不幸丢失了,我想我就不必再活下去!” 爱新觉罗·溥仪 《我的前半生·太监》:“用这颗珠子做的珠顶冠,我曾经戴用过,伪 满 垮台时把它丢失在 通化 大栗子沟 了。”

二、丢失词语的近义词

损失 [ sǔn shī ]

丢掉 [ diū diào ]

丧失 [ sàng shī ]

三、丢失词语的造句

1、管理部门对仓库中的货物丢失承担全部责任。

2、我们的生活就像是在执行,思考是指南,没有向导,一切都会停止。目标将会丢失,力量将会消失。

3、然而,这项发明并没有丢失,美国儿童仍在这样做。

4、空气中游离着的却是忧伤的气息,我把自己丢失在了九月的暖风中,咀嚼着离别和忧伤,心痛到无法呼吸,任泪水肆意在脸庞流淌。

5、地上是厚厚的一层,现在的小伙帮们,都在忙着学习,也丢失了那幅孩子们在林间捡树叶嬉戏画卷。

6、在一个黄昏的时候把她丢失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那里只有一片黄昏留下的影子了。

7、他是个正值青春年少的青年,成天奔波学业,却没有丢失自己的一团热情之火。

8、黑暗,让我丢失了快乐,迷失了方向。

9、丢失的钱可以赚回来,同样丢失的自信也能找回来!

10、其实,我们抱怨的越多,内心的痛苦越多,抱怨的越少,乐观就会越多,当把抱怨当成一种习惯了,那也就是丢失了整个世界。

11、生活亦是如此,如果你只对它的残缺抱以失望,看不到希望,那么就意味着你的灵魂已经丢失了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

12、手里一份细雨,还有一份凋零,错过的是信念,丢失的是泪水,还有一份憔悴,藏着无奈的心情,放下最后的等待,只是为了一个改变,只是为了一个相信。

13、漆黑的夜里你独自来闯,伸手不见五指也让你找不到方向。请你不要到处乱跑,更容易丢失方向。

14、迷茫的森林里丢失了方向,请你不要大喊失望,更不能让泪水淹没了本来就模糊不清的眼睛,静下心来思索,相信你很快就能够看到来时的痕迹,走出那片深邃的迷茫。

15、夜幕低垂,我独自徘徊于红尘一隅,用颤抖的双手,捧起那些所谓的曾经,寻觅那过时的记忆,让我明白,原来你的爱,丢失是一瞬间,寻回却需要一辈子的时间。

16、分析着别人的位置,想着自己所在的位置,理解着话语的丢失,自问着事迹的漂泊。

17、故事每一天开始,人生每天开始剧终,只是一个分手,一个断梦,每天哭泣自己一分钟,只是思念不丢失,泪水说再见,重逢的容颜,消失了最真的爱意。

18、古槐树,阳光透过花叶洒落一地的碎影,像那些丢失的记忆。

19、在老年时,会有许多闲暇的时间,去计算那过去的日子,把我们手里永久丢失了的东西,在心里爱抚着。

20、迪拜的治安很好,做生意很有安全感,货物堆放在室外过夜根本不会丢失,街上你也很少看到有荷枪实弹的保安或者警察。

21、我们错过的已经太多了,丢失的也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22、丢失的无法找回,除了不能归还的酮体,你依然留下了风景,在心里。

23、夕阳与晚霞同照,一个丢失故乡的人,无言地看着故乡的老屋。

24、感悟的心,总是丢失人生的命脉,回首人生的善良,只是爱情盲目。

25、看人,别看的太真,毕竟别人不是自己,看事,别看的太计较,毕竟自己不是别人,世界变,自己变,人生变,唯一不变的是时间还走,岁月丢失。

26、从童年走向老年,从老年走向童年,人在矛盾中对视着人生中的经验,却丢失了许多赖以生存的年华。

27、柔和的春风,明媚的阳光,失宠的繁花,飘飞的柳絮,让我重新找回丢失的灵魂。

28、人可以输,也可以无缘,但是不能太懒,忘了昨天的人,没有明天,丢失人生的路,就好忘记最初的相信。

29、一辈子,总有一段时间属于自己,一生,总有一段努力,总有一段丢失,让自己刻骨铭心,路自己选择,人自己做,那么自己的事业自己改写。

30、人穷了没事,只要努力就好,人苦了没事,只要有信心就好,不窝囊就好,不丢失人格就好。

31、看,时间已经丢失在春天,而未来还有秋天,我们的路还要走下去,不要因为夏天的丢失,而一直保护冬天的味道。

32、一路走来,丢失了太多幼时的幻想,青春的理想,秋天的收获。

33、女人要为自己活着,不管人生精彩与否,都不要在爱情中迷失自己,丢失自己。

34、话多了自然会失去自己的诺言,而事多了自己丢失自己的誓言,不要轻易的说话,不要轻易的等事,话是自己最好的衣服,而事能陪伴一世回忆。

篇11:毕生词语含义及造句

长期以来, 外语学习者一直关注着自己所说所写的外语是否正确, 是否符合语法规则, 但是在实际的交流中, 他们发现自己不仅应该说正确的外语, 还应该说得体的外语。所以, 近年来, 随着双语词典编纂事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焦点转向对双语词典编纂特别是词语释义编纂的研究上, 而作为语言学一个较新的分支, 语用学也开始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下,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在语用学及语用信息的视角下研究双语词典的编纂。但是不同的学者对语用信息在双语词典中的应用有不同的看法。传统观点认为双语词典与语用学从本质上讲是相互矛盾的, 因为双语词典所关注的是静态意义, 而语用学则以动态意义为研究对象[1]。然而大部分学者对语用信息在双语词典词语释义编纂中的作用还是持乐观态度。骆世平 (2001) 强调在双语词典中, “适当的语用说明对成功的交流具有不可估量的指导作用”。黄建华 (1997) 认为“词目的翻译不仅要做到语义等值、语体等值, 还应该做到语用等值”。语用学原理在双语词典编纂中的应用可以突破双语词典在词语的释义和用法说明以及例证选用等方面的局限性, 并导致双语词典编纂的理念和模式更新[2]。研究语用学原理是否可以应用于词典编纂学特别是词语释义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这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语用学的作用, 而且可以发展甚至创新词典编纂学。所以本文以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为切入点, 深入探讨语用学对词典编纂中词目释义方面的影响。

2 语用学应用于双语词典词语释义的必要性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 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3]。由于源语和目的语的地域文化存在着差异, 所以源语和目的语词汇也会有不同的语用意义, 即两种具有相同表面形式的词不一定具有同样的语用意义。例如, 汉语中的“你吃了吗”表现的是语言的一种寒暄功能, 是人们打招呼的一种方式, 而在英语中“Have you eaten?”是一个问句, 并且需要对方作出回答。另外, 一种语言的词语可能有多种语用功能, 而这些语用功能并不可能全部为其他语言使用者所知。例如, 英语中的“Excuse me”既可以用来表达自己的歉意, 又可以吸引别人的注意以寻求帮助。

人们在实际的人际交流过程中常常会因为语用信息的不完整将母语词语的语用意义转移到目的语上, 造成语用失误。作为了解目的语的一种重要途径, 双语词典必须要发挥好其中间桥梁作用, 而就现状来说, 大多数传统的双语词典还只是关注词语释义的正确性, 没有具体的语用信息来确保词语运用的得体性。词典学不是发生在真空中的脱离现实的活动, 它是现实世界情景中的交际行为[4]。所以这就要求双语词典编纂者在进行词语释义过程中要尽可能增加词语的语用信息及语用意义, 以避免词语运用中的负迁移, 从而减少语言学习者的交流障碍。

3 会话含义和合作原则及其对词语释义的启示

英国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在其著作Semantics中将语言的意义分为七类, 他认为词不仅有其概念意义, 还有内涵意义, 然而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关注的是词的概念意义和搭配意义, 忽略了其内涵意义。所以, 作者希望借助语用学来帮助完善词典词汇释义方面的编纂工作, 使词典真正做到为民所用。本章将基于会话含义和合作原则来探讨如何完善双语词典的使用。

3.1 会话含义

在日常交流中, 说话者的很多信息都不是直接传递的, 也就是说说话者某一话语的语用信息不是单纯通过该话语的字面意思获取的。在此情况下, 作为信息接受者的听话人需要根据相关的语境因素进行推理, 由此获取字面意义以外的交际信息。该信息就是一种隐含的语用信息, 可简称“含意”, 它是一种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5]。会话含义是语用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给语言事实提供一些重要的、功能方面的解释, 它不是从语言系统内部即语音、语法、语义等去研究语言本身表达的意义。而是根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 解释话语的言下之意, 弦外之音[6]。所以会话含义具有语境依赖性, 这就要求词典编纂者必须从实际出发, 以交际为目的, 联想到与词语所在文化密切关联的内涵意义, 将词语的内涵意义加入词典中, 以帮助读者在理解词语概念意义的基础上更好的领会词语的内涵意义, 使读者全方面深入了解词汇, 避免语用失误, 达到交际的目的。

3.2 合作原则

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同样, 在言语交际中, 会话并不是靠说话人杂乱无章的语句堆砌出来的, 它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并且都是根据双方会话的目的或交流的方向, 在一定语境下提供会话所需的话语或信息[7]。所以, 话语是否具有会话含义是根据其是否遵守合作原则推导出来的。合作原则是语言学家Herbert Paul Grice (1975) 在他的著作Logic and Conversation中提出的, 他对合作原则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并提出了四条准则。下面, 本文作者将结合其他学者的看法以及合作原则的每条准则对词典词语释义的编纂提出自己的看法, 不当之处, 敬请方家指正。

1) 数量准则

(1) 所提供的信息是交际对方需要的;

(2) 不要提供交际不需要的信息或者减少提供信息

总体而言, 合作原则的数量准则关注的是交际所需的信息量。从双语词典词语释义编纂的角度来看, 编纂者提供的词义同样不能多于也不能少于词典编写目的所要求的信息量。不同类型的词典有不同类型的编纂目标, 同样也对词义的编纂有不同的要求。如像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之类的语文词典对词语解释有着更高的数量要求, 它要尽量表现词语的各种语用信息, 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该词汇。而像成语词典或者同义词、反义词词典之类的专门词典要求进行词语解释时只对其某一方面的知识进行解释, 不需要解释其他无关的知识。所以, 在双语词典词语释义的编纂过程中, 不能一味地追求信息的泛而全, 忽视其实用性, 否则语言学习者在选择或使用词典时没有针对性, 只能一味地通过词典了解词语的含义而不能真正意义上讲这些词语用到实际交流中。所以, 词典编纂者应该正确把握词典编纂中词语含义的信息量, 一方面方便读者查阅, 另一方面可以指导读者在实际交流中做到自然、得体。

2) 质量准则

(1) 不要说虚假的话语或者提供虚假信息;

(2) 避免提供缺乏足够证据的话语或信息。

所以, 质量准则要求话语具有真实性。同样, 词语释义关注的是对应词的质量, 它要求词典编纂者对所选词语释义及用法说明的准确性。但是, 作为文化的一种体现, 语言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所以词典编纂者在寻找对应词时可能会存在词汇空缺的现象。为了遵守质量准则, 词典编纂者必须找到合适的提供对应词的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 质量准则要求词典编纂者在理解源语词汇含义及源语文化的基础上, 在目的语文化中寻找相应的对应词, 使目的语不仅在词语的概念意义上与源语一致, 而且在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意义上也做到等值, 或者通过描写、解释的方法解决词汇空缺的问题。另外, 孤证不足信, 质量准则要求词典编纂者要确保词语释义的可靠性。应当以来自多方面的、不同系统的可靠材料作为依据, 保证词典的正确性[8]。韦氏3版的编者要求一个词至少必须经过一年左右时间的普遍使用并获得一个明确的意义之后才能进入词典。西班牙科学院词典的编者规定至少能从3个作家的作品中得到印证的词或词义才能收入词典[8]。总之, 在数量准则的基础上, 词典编纂者应尽可能提供更多的语用信息, 确保释义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以帮助读者避免交际中的尴尬处境。

3) 关联准则

交际中提供的话语要准确并且需要具有相关性。

关联准则关注的是话语的相关性, 所以词语释义最重要的是做到与词目本身相关, 要对词目进行准确解释, 对普通性词目进行一般解释, 对特殊词目如方言等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解释。同时, 为了避免文化差异产生的交际误会以及语用失误, 关联准则要求在对词语进行释义时, 一方面提供词语的一般语用规则, 指导读者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用法;另一方面考虑词语典型的语用意义, 从而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说话人的内涵意义。

4) 方式准则

话语交际要做到简洁, 条理清晰, 交际中避免使用晦涩难懂或者引起歧义的话语。

方式准则关注的是交际中所提供的话语或信息是否简单易懂。首先, 双语词典具有针对性, 词典编纂者所提供的释义应根据不同的对象做不同的调整。例如, 为外国人编写的双语词典, 释义用词难度不能太大, 可以集中力量用一些简明词语释义, 并且提供丰富的语用信息, 但要注意其规范性;其次, 在对词语进行释义时应尽量做到简明有条理, 按类别或其他方式进行释义, 以方便读者查阅;最后, 词语的释义要避免有歧义, 注重词语释义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 结束语

双语词典主要是面向需要学习或者使用某种外语的普通读者, 所以双语词典不但要帮助读者理解, 更要帮助读者表达。双语词典的编纂, 尤其是词语释义方面的编纂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本文仅仅从合作原则这一方面出发探讨了双语词典词语释义编纂方面的问题,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由于语用学信息变化幅度大, 不容易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规则, 而且词典编纂工作量大, 所以在引入语用信息方面还应该多做一些努力。将语用学运用到双语词典的编纂中, 一方面可以提高词典编纂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改革和创新词典的编纂理念和模式;另一方面可以运用合作原则解决词语释义信息量和质量的矛盾, 提高读者交际能力和效率。总之, 在语用学的指导下, 不仅是在词语的释义方面, 在词典编纂的其他方面也将获得飞跃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康慧.双语词典中语用信息的取舍[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2010 (5) :121-123.

[2]胡开宝, 张柏然.论语用学原理在双语词典编纂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2) :49-52.

[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3.

[4]兹古斯塔.词典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63.

[5]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54.

[6]李燕.语用学在双语词典编纂词语定义中的应用[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4) :59-61.

[7]Cruse, D.Alan.Meaning in Languages:An Introduction to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355.

[8]李明, 周敬华.双语词典编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16.

[9]Leech Geoffrey.Semantics[M].London:Penguin, 1974.

[10]Herbert Paul Grice.Logic and Convers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上一篇:伊尔施街举办2018军民迎新年联欢会下一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