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多宗教和谐共处的典范

2024-04-16

多民族多宗教和谐共处的典范(通用4篇)

篇1:多民族多宗教和谐共处的典范

多民族多宗教和谐共处的典范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云南省丽江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民族宗教工作更是成绩斐然。美丽的丽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拥有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拥有各民族亲如兄妹的同胞情谊,拥有信教群众与社会各界的和谐共存,这一切为丽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008年,丽江作为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从诸多地级市中脱颖而出,为更多的人所关注。

来到丽江,最常见的莫过于身着艳丽服装的各族儿女在同一片蓝天下载歌载舞的景象;来到丽江,人们会告诉你同一家庭中存在不同的宗教信仰是常见的事情;来到丽江,你会发现,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和包容。在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的氛围中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丽江的一个显著特点,民族团结、宗教和谐是丽江稳定发展的根基。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金沙江中游,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和滇川藏大三角区域,全市共居住着26个民族,有纳西族、彝族、傈僳族、白族、傣族等。2008年,全市总人口11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7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9.03%。丽江市又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境内有佛教(藏传和汉传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还有东巴教、毕摩信仰、韩规信仰以及其他原始宗教。民族宗教工作呈现出“民族成份复杂、民族宗教问题特殊、民族宗教工作重要”三大特征。民族问题特殊,主要表现在全市境内居住着2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59.03%;民族宗教问题特殊,主要表现在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互相交织、民族问题与贫困问题互相交织、民族问题与农民问题互相交织。信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的信教群众达到11.97万人(不含原始宗教和民间信仰),占全市总人口的10.88%,依法登记的97个宗教活动场所分布于全市各(区)80%以上的乡镇。

丽江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始终把发展民族经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作为做好全市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宣传教育,深入贯彻民族宗教法律法规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三个离不开”的思想。2003年至2008年,在云南省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中,丽江市连续6年获得一等奖。2007年开始实施的云南省宗教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丽江市也连续两年获得一等奖。

和谐的民族关系既取决于开明的民族政策,也被所在地方自然环境因素所影响。因为分布在一定区域里的民族,实际上就是生态环境里的一个群体,它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空间来维系。实现民族和谐的基本前提就是确保边疆地区人地关系的和谐。丽江处于横断山脉与云贵高原交接地段,高山峡谷随处可见,海拔高差悬殊,千百年来众多民族在此区域交往,各民族选择了适合生存的地理环境。众多民族的形成是历史的选择,丽江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融合、交流,最终稳定下来。

纳西族东巴经《创世纪》记载:人类的祖先生下3个儿子,老大是藏族,居住在上头;老二是纳西族,居住在中间;老三是白族居住在下方。可见,同一地域内各民族长期生活在一起,交往密切。木氏土司在丽江统治470余年,对待民族宗教关系,采取各民族共同发展、各宗教兼收并蓄的原则。

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记忆名录”三项世界级桂冠的丽江市,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从宗教上看,有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有纳西族的东巴教、白族的本主信仰、彝族的毕摩信仰、普米族的韩规信仰,以及傈僳、苗等民族的原始宗教等,这么多的宗教形态和信仰能够和谐共存,这么多的民族能够互助互爱地和睦相处,得益于这里和谐的多元文化。

一位学者说:“丽江,是云南的一面最有代表性的多民族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镜子。” 民族团结、宗教和谐,使得这里能够形成互相尊重、“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文化局面。丽江拥有并接纳多种宗教,但没有出现过某种宗教占主导地位的现象。

丽江金山是以纳西族和白族为主体的民族乡。每年农历二月八日,在东山庙会前举行隆重的东山老爷庙会,附近的纳西族、白族村民不约而同前来参加,他们时而跳起纳西族传统的舞蹈,时而改跳白族舞曲;纳西族民众向白族本主东山老爷行礼叩拜,祈愿风调雨顺,六畜兴旺;白族民众也向纳西族三多神顶礼膜拜。这里的白族民众会讲流利的纳西话,与纳西族通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杂居的局面。有着两种以上民族成员的家庭,不以哪一种民族语言为主,而是各说各的语言,平等自由交流。

2002年丽江撤地设市后,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按照“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带动、加快发展以水能开发为主的新型工业带动、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加快城镇化步伐带动、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带动”的“五个带动”思路,全面实施“旅游强市、水能富市、文化立市、和谐兴市、人才推动、全面开放”的“六大战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例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乡玉湖村围绕“生态立村、旅游富村、文化兴村”的发展思路,开发骑马、徒步生态旅游、当地民俗建筑观光等旅游项目,全村350多户少数民族都参与旅游业,走出一条民族文化旅游引领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使昔日贫穷落后的玉湖村成为文明、进步、发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典型。

植根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丽江市委、市政府确立“文化立市”战略,实施文化旅游先导战略,认真探索丽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因,深度挖掘丽江各个民族和谐相处的政治价值和文化内涵,用文化的力量、民族精神、共同理想、民族文化品牌及文化产业引领、支撑、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以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引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以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保障民族团结。着眼于挖掘、保护、传承、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丽江市委、市政府制定民族文化事业和产业总体发展目标和战略,加大对民族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每年筹措1000万元资金用于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同时,通过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推动纳西古乐、东巴宫、东巴谷文化生态旅游公司、玉水寨等一大批民族文化企业及文化经营户的发展壮大,形成了投资多元化、经营多样化、项目品牌化、产业互动化,形成以文化促发展、全民参与民族文化产业建设的良好态势。

丽江市委、市政府要求,处理民族宗教问题必须遵循“七个一”原则:

——“突出一个主题”,就是“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从维护祖国统一、社会稳定这一政治高度来认识民族工作的重要性,从提高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来加强民族工作。认识和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创新民族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提高驾驭民族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把各民族紧密团结起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

——“把握一个规律”, 就是把握民族问题的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五个特征,深化对宗教问题长期性、特殊复杂性和群众性的认识,增强忧患意识和工作预见性、超前性。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各民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使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相互亲近、相互交流、相互帮助,营造出民族团结和谐进步的氛围。——“坚持一个核心”, 就是把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核心, 通过发展来解决民族问题。把发展作为总揽民族工作全局的第一要务,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上,结合各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不同民族制定实施不同的方针和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60年的实践证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仅要保障各民族人民政治上的平等地位,而且要实现各民族人民经济上的平等地位。

——“坚持和完善一个制度”, 就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用法律保障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的正当权益。各级财政增加对民族自治县和民族乡的资金投入,采取多项优惠政策和措施,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加快发展。丽江的两个民族自治县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从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制定自治条例和一系列单行条例及地方性法规,使少数民族拥有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的权利,使各民族能按照自己的实际发展经济、文化、社会各项事业。——“把握一个大局”, 就是把握团结稳定的社会大局。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坚决反对分裂祖国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径,确保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政治局面。站在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高度, 始终坚持“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方针,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避免把所有发生在不同民族成员、群体之间的矛盾和纠纷都归结为民族、宗教问题,妥善处理民族地区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抓住一个关键”,就是抓住加快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这个关键。把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制定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的规划及政策措施。在民族干部任用中,严格按照“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解放思想,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迁就照顾等陈旧落后的观念,大胆地把优秀年轻的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到相应的领导岗位。

——“处理好一个关系”, 就是处理好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关系。按照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

风俗习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人士的作用,使少数民族信教群众和宗教界人士致力于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事业。

篇2:多民族多宗教和谐共处的典范

一、成都市浆洗街社区的基本概况

浆洗街社区位于成都市武侯区, 面积约0.4平方公里, 辖区内写字楼林立, 街道繁华, 交通发达。驻区单位9个, 其中部队单位4个, 医院1个, 学校1所。辖区内物管公司10家, 居民院落16个, 主要街道7条, 沿街商家店铺630多家。社区现有企交退管人员80人, 残疾人51人, 低保户70户, 社区党总支有党员128人。社区常驻人口3700户, 户籍人口总数7800人, 暂住人口1100多人, 社区内散居着50多个少数民族, 民族比例分别为汉族百分之四十, 藏族百分之四十, 其他民族占百分之二十。社区流动人口较多, 每年人均流量在100万以上, 居成都市第一。这既给社区旅游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 但也给社区管理、社会治安、社会稳定等工作增加了压力。

二、浆洗街社区和谐构建的经验探索

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近年来, 浆洗街社区通过采取各项有力的措施, 使社区的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为社区稳定与和谐奠定了基础。

(一) 三级网络运行机制规范了社区民族工作的管理

根据社区内民族地区驻蓉办事处较多, 居住相对集中等特点, 社区建立了民族工作“三级网络”机制, 形成了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民族工作协调小组、社区民族工作联络站三级工作网络。社区民族工作协调小组的主要职责是面对社区群众, 在向他们宣传政策的同时, 还要把在群众中得到的信息及时的反馈给社区, 这对社区的良性运转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这样的三级民族工作网络的建立, 大量减少了民族纠纷和突发事件的产生, 切实规范了社区民族工作的管理, 对于社区的长远发展非常有利。

(二) 流动人口的制度纳入促进了社区稳定

针对社区内流动人口多又乱的情况, 社区与各民族地区驻蓉办事处制定了定期联系制度, 每季度由派出所、社区和甘孜州驻蓉机构人员召开一次联席会议, 通报社区治安情况, 征求大家对社区治安的意见和建议, 并就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进行沟通协调, 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对于流动频繁的人员, 进行双向管理, 编写各类资料译成各种少数民族文字, 使他们了解各项和自己切身相关的法规, 尽快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中。

(三) 优质服务和文娱活动营造了民族团结大氛围

近年来, 浆洗街社区以优质的社区公共服务奠定了社区民族团结的坚实基础, 对于社区少数民族居民在成都的就业、子女入学、家庭生活困难等等问题, 社区总会优先考虑, 开展各种帮扶与捐赠的活动, 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同时, 在各种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期间, 社区会与西南民族大学以及各少数民族驻蓉单位进行联谊, 共庆民族节日, 使他们在活动中彼此熟悉又加深了友谊, 促进了社区的团结和稳定。

(四) 以法为准, 以人为本的原则妥善处理了民族纠纷

由于各民族成员不同的文化背景, 共处一个社区不了避免的会产生大大小小的民族纠纷。对于此类情况, 近几年, 浆洗街社区始终以法为准, 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处理民族工作, 在处理具体的纠纷中, 既注意把握大原则, 又充分考虑到民族的特殊性, 妥善处理了涉及少数民族人员因经济、治安等问题引起的矛盾纠纷, 增进了社区内民族团结。

三、浆洗街社区和谐构建中存在的难点

(一) 社区外来少数民族的周期性涌入

由于浆洗街社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 历来是西藏、甘孜、阿坝等地区少数民族人员来蓉居住和活动的主要区域, 所以外来人员流动十分频繁。据统计, 自2004年以来, 浆洗街街道辖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断增多, 2007年高涨到近100万人次, 如下图:

浆洗街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量示意图 (单位:万人次)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给社区稳定与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第一, 一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经常在街道乱设摊点或者无照经营, 不服从工商部门的管理, 给社区有序管理制造了一定的障碍;第二, 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以后, 由于语言和自身文化等原因, 找不到工作, 于是从事盗劫、抢夺、诈骗以及机动车砸车窗拎包等犯罪活动;第三, 这些流动少数民族的福利、医疗、社会保障及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享受不到。这些现象都给社区民族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压力。此外,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增多对宗教信仰有了更多的诉求, 但目前成都市清真寺数量较少, 也没有藏传佛教寺庙, 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少数民族群众宗教生活的需要。

(二) 民族纠纷与冲突

在城市的多民族社区, 既然存在多民族, 就必然存在民族问题。在浆洗街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交往中, 不时会引发一些民族纠纷和冲突, 虽然基本上没有因宗教信仰差异而产生矛盾, 但是在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融和。如一些汉族群众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不尊重, 表现出一些歧视少数民族、伤害民族群众感情的言行、出租车对藏族群众“拒载”的现象等等, 这些行为都严重伤害了民族感情, 容易引起民族纠纷甚至上升为民族矛盾。

(三) 社区内民族信仰与支持

虽然社区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带来多元民族文化共存的现象, 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互动很大程度上有益于民族融合, 但是我们也该看到, 每一种文化的个性决定了文化的排他性, 他们在日常交往中出现不同信仰和文化的碰撞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城市中各民族的融和本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期间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的碰撞摩擦如果不能得到正向引导, 会对社会主义和谐建设产生负面影响。所以, 如何保证各种民族信仰在社区内的求同存异, 这对于构建多民族和谐社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对城市多民族社区建设的建议及思考

城市多民族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 加强城市民族社区建设是进行全面的社会建设的基础, 也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少数民族群众利益的重要途径。

第一, 转变工作思路, 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行社区建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 大多散落在城市大大小小的社区里, 不便于管理和提供服务。社区管理者要转变以前的工作思路, 依托社区, 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建立起社区档案, 对每一个外来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办理暂住证和外来人口务工证, 来摸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民族构成、经济收入、就业情况等关键问题, 这不仅方便了社区的及时统计和有效管理, 而且还易于让相应职能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的适应情况, 从而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第二, 确立求同存异、融合共生的文化理念。通常, 整合一个社区的良好关系网络的是其社区文化, 城市多民族社区作为一个多民族的聚居体, 其构建更需要以文化建设为中心来开展。一方面, 社区要为具有不同价值积淀的各族居民营造一个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和谐文化氛围, 大力宣传“和而不同”文化理念, 以使社区居民逐渐树立起求同存异、融合共生的文化价值理念;另一方面, 繁荣本民族传统文化也不可忽视。在城市多民族社区里, 传统民族文化更是接受着现代化和他民族文化的冲撞, 那么在这样的文化软环境里保持本民族传统行为方式中的精华更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 建立和健全城市多民族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加大对社区基础设施的投入, 建议由政府组织提供一些公益性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如在社区内或者附近修筑清真寺、提供社区就业与培训等设施, 来满足各族群众多样化的基本文化需求;同时, 充分利用社区内机关单位、学校的现成资源, 为社区和谐文化构建提供物质支撑;二是多开展社区文化活动。除了各民族节日的大型节庆活动外, 还可以举办茶话会、健身操等多种活动, 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服务;三是建立自上而下的社区运作机制。由政府牵头, 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和社区非政府组织的中间作用, 并启用起少数民族干部, 有效避免在实际工作中, 干部和群众由于语言和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带来的矛盾纠纷。

总之,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应该始终以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为重, 兼顾民族文化、宗教信仰、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等等各方面的关系, 才能使城市民族社区的和谐构建变为现实。同时该看到的是, 城市多民族社区的建设工作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 需要我们在进行社会建设中不断的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全社会和谐。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个城市多民族社区——成都市浆洗街民族社区发展中探索经验的总结, 从而进一步认识城市少数民族聚居社区发展中的难点问题, 以此为基对城市多民族社区的和谐构建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这既可以为当地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也可以为其他城市多民族社区的和谐构建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多民族社区,浆洗街社区,少数民族

参考文献

[1]王跃翔, 卞莉.民族团结花绽放 (浆洗街道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系列报道之一) .武侯区新闻中心, 2008-04-08.

[2]贾秀兰等.成都市构建民族团结和谐社区研究——以成都市浆洗街街道社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9 (11) .

篇3:多民族多宗教和谐共处的典范

摘要:耿马县民族众多,宗教数量也多,各信教群众多聚居,成为多元宗教聚居区。论文研究多元宗教和谐状况,不仅有助于了解多元宗教背景下的宗教和谐关系现状,还有助于找出多元宗教共处机制,并帮助政府制定科学的政府措施。

关键词:多宗教和谐;耿马县;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B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41-01

一、耿马县多元宗教和谐状况

一直以来,耿马县 “多元一体、多元和谐”是多宗教关系的历史与现状。自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传入耿马地区以来,也有上千年的各自传播历史和数量庞大的信教群众。[1]在这上千年的传播共存过程中,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在耿马地区和谐共存,互相影响,共同维护了多宗教和谐的局面。

(一)信教群众互帮互助。耿马地区多山地河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交通十分不便。信教群众多分布在偏远山区或者边境线上,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在这种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信教群众除了原先的亲朋社会关系之外,还有一层宗教信徒间关系,在心理上相对亲近,在生活上能互帮互助,在经济建设上共同致富,来提高信教群众的生活水平。如贺派乡芒伟教堂修建时,信教群众就义务做工,免费为教会出力,还贡献自身的财产。

(二)宗教活动丰富多彩。礼拜、祭祀并不是唯一的宗教活动。[2]耿马宗教活动与生活密切相关,极大丰富信教群众精神生活,如开展朗诵诗歌、照顾孤寡老人、民族节庆等活动,防止在精神上出现空虚的状态。宗教不只是信仰虔诚,还要参与宗教活动中去,尤其是与社会公益事业相结合,参与到社会事务当中去,让宗教与社会能够良性互动,这也是宗教内部和谐的重要标志。

(三)同一民族、村寨或家庭中多宗教并存。耿马村寨呈点状分布在山坳间,村民多是有同一民族成员组成,有着共同的生活习惯、民族风俗和社会关系,能够容忍出现不同的宗教信仰。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共同存在于同一民族、村寨或家庭中,并一起过民族节日,有着共同的生活交集。有的家庭出现信仰两种宗教的情况,彼此信仰各自的宗教和遵从不同宗教习俗,这并不阻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如耿马“在一个家庭里面,出现一个信仰佛教、一个信仰基督教的情况”。这充分说明耿马县多宗教并存,信教群众互相尊重,共同生活,关系和谐的重要证明。

(四)信教群众遵从传统生活习惯。共同的生活习惯是同一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成为民族认同的重要部分,能够增加成员间的认同感和亲切感。耿马信教群众过春节、元旦节或者民族的泼水节、火把节等节日。通过遵从传统的生活习惯,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不同信教群众间都会有密切的交往,能够增加各自的了解,形成和谐的交往关系。

二、多宗教之间和谐关系影响因素

(一)宽容宗教政策。宗教政策对地区多宗教和谐具有极大的影响,决定着宗教整体环境的好坏。[3]我国实行宽容自由的宗教信仰政策,依法处理各类宗教事务,就能增进各宗教信众间的互信,依法依据、科学合理处理相互之间的各类事务,最大程度降低彼此之间的误解或冲突,增强信教群众间的联系与合作,形成社会主义和谐的宗教关系。

(二)相互交往。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宗教冲突都是由于误解、猜疑或煽动造成的,这是交流不畅、互相封闭造成的。如果各宗教信教群众间互不来往,对国家宗教政策和其他宗教习俗不了解,就会认为其他宗教或宗教习俗是“异端”。在不断加强经济交往、文化交往、人文交往和社会交往,可以通过面对面交流、做生意、参观民族节日、观看电视节目等交流形式,甚至不同宗教年轻人结婚等交流形式,密切信教群众之间的联系,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和了解,消除彼此的误解或猜疑。

(三)依法治教。法治治教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文明的标志,既是进入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又是多宗教和谐的重要体现。[4]用法治来克服在宗教管理过程中的功利化、短期化现象,扭转不适应科学发展的做法,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真正把宗教管理建立在法治化的基础上、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内。

三、实现多宗教和谐关系的提升路径

(一)坚持党委领导。宗教工作是全党的事业,宗教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宗教工作是党领导的社会事业,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完善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各负其责的统战工作机制,引导全社会共同支持和参与统战事业,形成推动宗教工作的强大合力。民宗部门要当好党委的参谋助手,协助党委把握方向、抓大事、出思路,加大工作指导和协调力度,担负起牵头协调和监督检查宗教工作的职责。

(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宗教政策,要认真执行《宗教事务条例》,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坚持独立自主办教的原则,妥善解决各方面的问题,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教育培养宗教界上层人士,保障其参政议政权利,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方针,对极少数蓄意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恶性事件的犯罪分子,要坚决依法打击;对境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进行的渗透活动,要坚决予以抵制;对打着冒用宗教名义进行邪教活动的,要坚决予以取缔。

(三)发挥宗教团体作用。成立了“伊斯兰教协会”、“天主教爱国会”、“基督教三自爱国教务小组”、“佛教协会筹备小组”等爱国组织,引导和发挥宗教团体的积极作用,引导信教群众在开展正常宗教活动的同时,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促进社会繁荣和谐。由宗教工作部门牵头,宗教团体全员参与,认真组织开展“宗教慈善周”活动,参与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

(四)加大宣傳力度。“不论那个宗教信众,都是耿马人民”。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文艺演出、发放宣传材料以及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信教群众学习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当学法、知法、守法、执法的公民。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宗教氛围,认识到宗教和谐的重要性,成为主流思想舆论。

参考文献:

[1]李守雷.社区视域下西双版纳传统社会宗教生态平衡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4(03)

[2]琚田路,孙琥瑭.宗教生态平衡评议——以云南江城基督教会和景洪基督教会为例[J].吕梁学院学报.2012(04)

[3]鲁艳.多民族杂居区民族边界与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4]郑筱筠,著.中国南传佛教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篇4:多民族多宗教和谐共处的典范

关键词:族际通婚,民族关系,木里,项脚乡

美国社会学家辛普森 (George Eaton Simpson) 和英格 (J Milton Yinger) 在研究中将族际通婚率视作衡量各族群之间社会距离、群体间的认同强度、人口异质性以及族群融合程度的一个十分敏感的指数, 另一位美国社会学家戈登在其著作《美国人生活中的同化》提出度量族群融合的7个方面, 其中族际通婚被视为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任何社会中, 婚姻都不是单纯两个异性的结合, 其背后一定蕴含着一整套的社会文化体系。可见, 族际通婚不仅仅是两个不同民族成员建立婚姻关系的个人私事, 更是涉及个人与民族之间, 民族与民族之间复杂的结合, 能够反映民族关系更深层次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各个民族之间文化各异, 族际通婚程度直接反映着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否, 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凝聚力。笔者试图通过对项脚村族际通婚的调查, 分析其对当地民族交往和民族关系的影响。

一、项脚村概况

项脚村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项脚蒙古族乡, 位于县境东南边缘。全村有6个小组, 9个自然村。境内有蒙古、藏、汉、彝等4个民族, 共270户, 1418人。

从民族分布看: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3%, 藏族人口占14%, 汉族人口占8%, 彝族人口占5%。由于项脚村地处河谷地段, 为保证耕地面积, 村民基本“围地而居”, 属于典型的“混杂居住模式”。

二、项脚村的族际通婚概况及特点

1、项脚村的族际通婚概况

项脚村境内一共有270户人家, 其中族际通婚的有88户, 占所有配偶夫妇的33%。通过对1990年到2010年的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和村计生专干处获得的资料分析, 族际通婚情况如表一所示:

以下为笔者选取的不同民族通婚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访谈个案:

案例一:蒙藏组合的家庭

丈夫:加某30岁蒙古族项脚村人

妻子:达某29岁藏族东孜乡人

加某主要从事测路工作, 在朋友圈里算是比较优秀的男青年。两人在县城打工经人介绍认识。恋爱结婚之后, 达某搬到项脚村生活。次年, 经她介绍, 她的表妹次某也嫁到项脚村来, 成了达某的弟媳妇。一个大家庭中有两个藏族媳妇, 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得非常和谐。由于丈夫常年在外打工, 孩子都由母亲和奶奶带大, 所以孩子既会说点藏语又会说点蒙语, 而通过与其他民族玩伴一起玩耍则学会了汉语四川方言。

案例二:蒙汉组合的家庭

丈夫:杂某31岁蒙古族项脚村人

妻子:杨某30岁汉族冕宁县人

杂某是村里公认手艺比较好的木匠, 他先后在雅安、射洪、冕宁县等地给人做家具, 在打工期间认识杨某, 两人自由恋爱, 结婚之后回到项脚村共同生活。虽然两人曾经因为两地相隔太远而遭到女方父母反对, 但是两人还是坚持走到一起。杨凤芝说自己刚开始来这里的时, 什么都觉得好, 就是受不了这里招待客人时喝的黄酒的味儿, 但是时间久了就适应了。现在杨凤之正孕育着他们的第二个孩子, 与夫家人生活得很融洽。

案例三:蒙彝组合的家庭

丈夫:森某33蒙古族项脚村人

妻子:伍某30岁彝族盐源县人

森某与伍某交往时, 伍某听闻森某家人对自己民族身份的不满后很委屈, 但两人还是排除阻力, 走到一起。结婚之后, 她决心通过自己的辛勤付出改变夫家人对自己的看法。她辛勤耕作, 发挥自己养羊的手艺, 渐渐消除了夫家人原来对她的偏见。现在育有一儿、一女, 生活十分幸福。2009年, 经伍某介绍, 她的表妹也嫁给了项脚村的蒙古族小伙。

2、项脚村的族际通婚的特点

通过对以上的数据分以及选取的访谈案例, 可以看出:

第一, 族际通婚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如下图所示:

第二, 族际通婚半径不断扩大, 外嫁到项脚村的女子涉及不同的村、乡以及县。

第三, 蒙, 藏, 汉族与其他民族的族际通婚数比彝族与其他民族的通婚数多。如下表所示:

值得一提的是, 通过笔者了解, 近年来彝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通婚情况已经明显改善。

三、影响项脚村族际通婚因素探析

马戎将影响族际通婚的各种因素归纳为三个方面:族群基本特征、历史关系特征和两族共处特征。其中, 他将族群基本特征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大类。根据这一理论模型, 笔者认为影响项脚村族际通婚的主要有以下四种:居住格局、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民族偏见消除。

1、居住格局

居住格局混杂有益于扩大各个民族与别族的接触范围, 族际通婚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项脚村“围地而居”的混杂居住格局, 使得各民族在有限的空间内交错居住在一起。邻里之间距离很近, 涉及婚丧嫁娶、农耕、修房等事项时, 互帮互助。这就为不同民族的男女提供了互相认识互相了解的机会, 从而大大提高了族际通婚的机率。

2、经济因素

第一, 封闭区域内各民族经济发展存在差异, 促使各民族之间互通有无, 增加族际通婚机率。项脚村由于自然条件限制, 村民主要从事农耕经济。而彝族在项脚村所拥有的耕地面积相对较少, 仅靠自己种植收获的粮食是不够吃的, 所以家里都会养殖家禽、饲养猪牛羊等。这种差异性促使这里不同民族之间互通有无, 增加了族际通婚的可能。

第二, 经济发展促进经济联系、加快社会流动, 扩大各民族成员的择偶范围。通村公路开通后, 外出务工、上学的人数逐年递增, 其中适婚青年占了绝大多数, 他们在新的工作、学习环境中与不同民族成员接触, 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这就相应扩大了择偶范围。确实笔者在走访中也了解到近年来外嫁到项脚村的女子越来越多, 其中彝族、汉族占绝大多数。

3、文化因素

第一, 语言障碍消除, 促进沟通交流。项脚村通用的语言是汉语四川方言, 且各民族会讲蒙语的人也已经占了绝大多数, 这就消除了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的语言障碍。

第二, 风俗习惯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有利于增强文化共性、促进文化认同。当地各民族成员在满十三岁的时候都要举行蒙古族“穿裤子”“穿裙子”的成人礼。蒙彝通婚家庭中办丧事, 都会请蒙古族的“打巴”, 彝族的“毕摩”来家里做法事。这样的现象在族际通婚家庭中很普遍。

以上四种因素共同促进着该地区族际通婚的发展。总的来说, 族际通婚直接受到不同民族之间关系融洽和谐程度影响, 可以说是民族关系和谐融洽的结果。

4、民族偏见消除

因民族矛盾形成的民族偏见会阻碍族际通婚。但是随着交往日益密切, 民族之间的偏见能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了解而渐渐消除甚至转变为相互认可。

笔者在访谈过程中了解到, 在解放之前, 项脚村的彝族因土地较少经常去其他村民家里偷粮食, 这就造成了当时彝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矛盾, 使其他民族对彝族产生了明显的民族偏见。先辈们都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与彝族通婚。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各民族之间交往日益频繁, 年轻一辈人对传统观念渐渐淡化, 现在彝族与其他民族的通婚情况已经有所改善。

四、族际通婚对当地民族交往与民族关系的影响

马戎教授提到说族际通婚是衡量民族关系最重要的指标, 认为民族间的通婚情况是测度民族相互关系和深层次融合程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笔者通过深入到项脚村进行田野调查发现, 族际通婚在语言使用、风俗习惯、民族节日等方面对当地民族交往和民族关系有重要影响。

1、语言使用多元化

不同民族成员之间因语言不同必然遇到障碍。项脚村的先辈们更倾向于族内通婚, 语言不通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项脚村的通用语言是四川方言, 此外, 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多是本地蒙古语, 村长王某说现在这里的其他民族已经能够讲80%以上的蒙语。案例中提到蒙藏组合家庭中达某和次某他们两人之间交流还是习惯用藏语, 他们与夫家人之间则是说汉语四川方言和简单的蒙语。族际通婚家庭的孩子一般都会两种语言, 甚至更多, 这对营造两个民族不同文化彼此的认同提供了很好的氛围。

随着族际通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民族之间的语言也更加多元。在一个家庭里, 有人说蒙语, 有人说藏语, 有人说汉语, 这样多民族语言的交流与交融, 既促进家庭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感情, 拉近彼此民族之间的距离, 消除民族隔阂, 也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播。

2、风俗习惯多样化

在族际通婚家庭中, 双方民族成员由于民族风俗习惯的差异会产生矛盾与不和谐。但是婚姻双方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和沟通, 对彼此的民族文化有了一定了解, 这种不和谐和矛盾就会自然消除。

笔者访谈过程中的一位受访者, 杨某讲述说自己刚到项脚时, 因为花钱请“打巴”跟自己的丈夫发生矛盾。但是在这儿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 认识到打巴在蒙古族祭祀活动上的重要性, 跟自己汉族的“先生”、“和尚”地位是一样的。现在每当家里有什么不顺时, 她都会自己提出请“打巴”来家里做法事。蒙彝通婚的家庭的孩子往往都会举行两次成人礼, 既要兴蒙古族“穿裤子”“穿裙子”的仪式, 女孩儿还要兴彝族的“换裙”仪式。

3、民族节日频繁化

加某家平时都按照蒙古族的生活和习惯去生活。但是如果妻子娘家有重大节日, 比如:藏历新年。加某一家人会带着丰厚的礼品到妻子家中去, 与亲家一起庆祝节日。蒙古族过“打靶节”亲家人也会过来一起庆祝。

族际通婚使各民族不同成员感受到了不同民族节日的风情, 进一步促进了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如果各民族能够处理好民族节日, 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 达到共享的文化。因此就能够深层次的促进民族的和谐发展。

总之, 项脚村的村民们虽然是不同民族, 讲不同语言, 有不同生活习俗、民族节日, 但是他们通过自由婚姻、共同生活在一起, 进一步了解了其他的民族的文化, 使得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呈现良好发展的趋势, 促使项脚村的各民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共融。

五、结语

综上所述, 正如马戎教授提出的那样, 族际通婚是族群关系融洽和谐所带来的结果, 但同时, 族际通婚又可以通过结婚之后双方家庭之间的相互往来, 反过来增进族群间的交往和友谊, 因而成为今后促进族群关系进一步融洽的原因。历史上族际通婚就是中国历朝历代民族融合的重要手段。项脚村多民族格局中的族际通婚促进各民族和谐共融的现象使我们高兴的看到族际通婚有利于民族关系往和谐、团结的方向发展。而良好的民族关系是国家具有强大凝聚力前提、是各民族走上共同繁荣的基础。因此, 研究族际通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戎, 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M].天津出版社, 1997.

上一篇:校园安全定期检查和危房报告制度下一篇:八小治理教育收费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