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统计、核算报表考核制度

2024-04-30

公司统计、核算报表考核制度(共10篇)

篇1:公司统计、核算报表考核制度

一、目的为了规范本厂信息管理,保证各类计划、统计、核算工作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避免过时或失真信息给决策造成误导,特建立本制度。

二、范围

统计、核算报表以~年本厂发布的《财务部上交报表清单》、《调度处上交报表清单》、以及质检、供销部门的报表清单为准,各环节原始票据以~年5月发布的《各环节票据说明及对帐时间安排》为准,还包括各部门临时要求的,有正式书面形式规定要求提供的信息资料。

三、报表要求

1、报表及时,按规定进度完成,以接受签注时间为准。

2、数据真实,不故意满报或虚报数据。

3、项目齐全,不遗漏统计项目。

4、数据符合部门间的进出平衡关系。

5、对分管的物资严格按实物状态和统计要求报表。

6、报表签批、审核手续齐全。

四、考核

1、报表及时性:延迟1天扣罚5元。

2、数据错、漏:一次扣罚5元。

3、故意满报或虚报致使数据不真实:一次扣罚10元。

4、统计员非主观故意隐瞒,造成漏报,次月主动纠正者,按数据错、漏一次扣罚;故意隐瞒,二个会计月度仍未纠正的,直接责任人就地下岗,并承担不低于10%的直接经济损失。

5、报表签批、审核手续不全的,接受部门可拒收,按报表延迟进行考核至收到合格报表为止;接受部门也可签收,但按报表数据错、漏一次考核。

6、考核结果由生产科综合统计和财务科每月6日定时提供,其他对口部门可在6日以前书面形式向综合统计举报报表(票据)质量。

本办法自即日起执行。

篇2:公司统计、核算报表考核制度

一、目的为了规范本厂信息管理,保证各类计划、统计、核算工作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避免过时或失真信息给决策造成误导,特建立本制度,公司统计、核算报表考核制度。

二、范围

统计、核算报表以xx年本厂发布的《财务部上交报表清单》、《调度处上交报表清单》、以及质检、供销部门的报表清单为准,各环节原始票据以xx年5月发布的《各环节票据说明及对帐时间安排》为准,还包括各部门临时要求的,有正式书面形式规定要求提供的信息资料,管理制度《公司统计、核算报表考核制度》。

三、报表要求

1、报表及时,按规定进度完成,以接受签注时间为准。

2、数据真实,不故意满报或虚报数据。

3、项目齐全,不遗漏统计项目。

4、数据符合部门间的进出平衡关系。

5、对分管的物资严格按实物状态和统计要求报表。

6、报表签批、审核手续齐全。

四、考核

1、报表及时性:延迟1天扣罚5元。

2、数据错、漏:一次扣罚5元。

3、故意满报或虚报致使数据不真实:一次扣罚10元。

4、统计员非主观故意隐瞒,造成漏报,次月主动纠正者,按数据错、漏一次扣罚;故意隐瞒,二个会计月度仍未纠正的,直接责任人就地下岗,并承担不低于10%的直接经济损失。

5、报表签批、审核手续不全的,接受部门可拒收,按报表延迟进行考核至收到合格报表为止;接受部门也可签收,但按报表数据错、漏一次考核。

6、考核结果由生产科综合统计和财务科每月6日定时提供,其他对口部门可在6日以前书面形式向综合统计举报报表(票据)质量。

篇3:公司统计、核算报表考核制度

(一) 财务报表重述范围和方法

为保证会计信息可比性和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更好地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 财政部于1998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 准则规定: (1) 本期发现的与本期相关的会计差错, 应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2) 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 如影响损益, 应直接计入本期净损益, 其他相关项目也应作为本期数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 应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3) 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 如影响损益, 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 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 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但由于按照一般会计核算惯例, 当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估计发生差错时, 企业无需追溯调整, 只需对会计估计变更及会计估计差错产生的影响直接调整当期的利润。所以, 会计估计成为上市公司在年度间调节利润的主要手法。因此, 财政部对原准则进行了修订, 并于2001年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会计差错更正》具体会计准则, 并要求于2001年1月1日起在所有的企业中施行修订后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会计差错更止》准则。修订后的准则加入了一个新的条款, 即企业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予以更正。这实际上是对转移年度间利润等行为的一种约束。2006年财政部重新发布38项企业会计准则, 定于2007年1月1日实施。有关差错更正的准则也做出了相应的修订, 准则名称变更为《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新修订的准则中不再提重大会计差错, 取而代之的是前期差错的概念。新准则第四章“前期差错更正”第十一条指出:“前期差错, 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 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省略或错报。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前期差错的更正方法: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 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追溯重述法, 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 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 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 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 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 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企业应当在重要的前期差错发现当期的财务报表中, 调整前期比较数据。

(二) 财务报表重述信息披露要求财务报表重述信息披露要求的主要内容是:

(1) 企业会计准则中对财务报表重述信息的披露要求。1998年颁布, 1999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以及2001年修订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均要求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应披露以下事项: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金额。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规定:“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前期差错更正有关的下列信息:前期差错的性质;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和更正金额;无法进行追溯重述的, 说明该事实和原因以及对前期差错开始进行更正的时点、具体更正情况”。还规定:“在以后期间的财务报表中, 不需要重复披露在以前期间的附注中已披露的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的信息。”

(2) 关于重述临时公告的要求。证监会2003年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9号—财务信息的更正及相关披露》。其中, “第二条”指出“本规定适用于下列情形:公司因前期已公开披露的定期报告存在差错被责令改正;公司已公开披露的定期报告存在差错, 经董事会决定更正的;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第三条”符合第二条的公司应当以重大事项临时报告的方式及时披露更正后的财务信息。“第四条”更正后财务信息的格式应当符合中国证监会有关信息披露规范和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要求。“第五条”:公司对以前年度已经公布的年度财务报告进行更正, 需要聘请具有执行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更正后的年度报告进行审计。“第六条”公司在临时报告中应当披露的内容包括: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对更正事项的性质及原因的说明;更正事项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及更正后的财务指标;更正后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报表及涉及更正事项的相关财务报表附注以及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名称;如果更正后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加强调事项段、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则应当同时披露审计意见全文。如果公司对最近一期年度财务报告进行更正, 但不能及时披露更正后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报表及相关附注, 公司应就此更正事项及时刊登“提示性公告”, 并应当在该临时公告公布之日起45天内披露经具有执行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更正后的年度报告。更正后未经审计的中期财务报表及涉及更正事项的相关财务报表附注。“第七条”所指更正后的财务报表包括三种情况:若公司对已披露的以前期间财务信息 (包括年度、半年度、季度财务信息) 做出更正, 应披露受更正事项影响的最近一个完整会计年度更正后的年度财务报表以及受更正事项影响的最近一期更正后的中期财务报表;若公司仅对本年度已披露的中期财务信息做出更正, 应披露更正后的本年度受到更正事项影响的中期财务报表 (包括季度财务报表、半年度财务报表) ;若公司对上一会计年度已披露的中期财务信息做出更正, 且上一会计年度财务报表尚未公开披露, 应披露更正后的受到更正事项影响的中期财务报表 (包括季度财务报表、半年度财务报表) 。“第八条”更正后的财务报表中受更正事项影响的数据应以黑体字显示。“第九条”如果公司对三年以前年度财务信息作出更正, 且更正事项对最近三年财务报告没有影响, 可以不披露相关年度更正后的财务信息。2006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并于2007年1月30日实施。《办法》第四章“临时报告”第三十条指出: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 投资者尚未得知时, 上市公司应当立即披露, 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列举了二十项重大事件, 其中第二十项规定:“因前期已披露的信息存在差错、未按规定披露或者虚假记载, 被有关机关责令改正或者经董事会决定进行更正”。

(3) 董事会对重述的讨论。证监会2004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第三条“关于会计差错更正”规定: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稽核制度, 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对于日常会计核算中由于抄写错误、会计政策使用上的差错以及会计估计错误等原因造成会计差错, 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规定处理。公司经理层应向董事会提交有关书面材料, 详细说明差错的原因、内容和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董事会应对上述事项做出专门决议, 并根据有关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规定, 恰当地进行会计处理。公司监事会应切实履行监督职能, 对董事会的决议提出专门意见, 并形成决议。公司存在会计差错情形的, 应当按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 以重大事项临时报告的方式及时披露更正后的财务信息。上市公司不得利用会计差错更正调节利润, 如果公司滥用会计差错更正调节利润, 有关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4) 注册会计师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应对公司做出的会计差错更正处理与披露, 尤其是对会计差错更正的原因予以适当关注, 并恰当地表示审计意见。如果发现公司存在滥用会计差错更正的情况, 应当要求纠正, 公司董事会不接受纠正建议的,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其对审计意见的影响。自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发布之后, 2004年度上市公司年报披露中关于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处理问题与2003年有所不同, 主要差别在:与2003年度相同的要求是上市公司做出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或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 应根据年报准则的要求在年度报告中进行说明, 并在报送年度报告的同时向本所提交董事会、监事会和独立董事意见的书面报告, 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对上述变更、更正的有关说明。会计师事务所的说明应当包括:上述变更、更正的原因;具体的会计处理;如涉及追溯调整的, 对以往各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金额;如涉及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 是否就相关事项与前任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必要的沟通等;2004年度特别强调了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必须按照证监会19号编报规则的规定披露重大事项临时报告。根据该项要求, 上市公司在本次年度报告中因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对以前年度财务数据进行追溯调整的, 应当按照中国证监会有关规定 (即19号编报规则) , 在年度报告披露之前或于年度报告披露同时以临时公告的形式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情况进行提示性披露。这一要求是以往所没有的。

二、美国证券市场财务报表重述制度及其演变

(一) 财务报表重述规范

美国有关财务报表重述较早一些的法规是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 (APB) , 即FASB的前身, 在第20号意见书《会计变更》 (APB20:Accounting Changes) 中要求企业在发现并纠正前期财务报告的差错时, 重新表述以前公布的财务报告。APB对需要进行财务报表重述处理的“差错”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计算错误、会计原则应用错误、财务报告公布日已经存在的事实的忽视或误用。公众公司如果发现历史报表中存在足以引起投资者误解的差错, 需要对期初留存收益及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追溯调整, 并重编历史报表。另外《证券法》也规定如果公司合理预见重大差错的发现及更正事件将会对投资者决策或证券价格产生重大影响, 就应该及时进行披露, 不能以定期报告代替临时报告。

(二) 财务报表重述规范演变

为简化美国公认会计准则 (GAAP) , FASB决定完全废止第20号意见书和第3号公告, 而不对其进行修订, (FASB) 颁布了第154号公告《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 并以此代替APB (会计原则委员会) 第20号意见书和FASB第3号公告, 因此154号公告中的许多条款与20号意见书完全相同;其中包括会计估计变更的列报条款、报告实体的变更条款以及会计差错的更正条款。最新发布的规定是2005年5月5号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第154号《会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对APBNo.20意见书和FASBNo.3的取代》, 该准则适用于企业自行变更会计政策的各类情形;同时, 该准则还修改了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及其报告要求。如果企业自行变更会计政策, 则根据154号准则的要求, 企业应在适用的情况下对其前期的财务报表做追溯调整。而根据原20号意见书中的要求, 如果企业自行变更会计政策, 则在大多数情形下, 应将新会计政策变更所产生的累积影响数计入变更当期的净收益, 并以此进行确认。154号准则更增强了各会计期间财务信息的一致性, 使得财务报告的质量获得提高。154号准则对于在2005年12月15日以后起的财年所作的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有效。当然, 154号准则亦可提前采用, 并适于在2005年6月1日以后起的财年所作的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

三、我国财务报表重述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比较

(一) 发布时间比较

IAS8《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 1978年2月发布, 1993年11月修订, 1994年格式重排, 1998年、2000年对部分段落进行修改, 2003年12月再次修订, 对2005年1月1日或以后日期开始的报告期的财务报表生效。CAS28《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1998年6月发布, 2001年1月修订, 2006年2月15日再次修订后发布。新发布的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 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二) 概念比较

IAS8前期差错是指由于失败地运用或误用下述信息, 而导致主体前一期或前几期财务报表的省略或误报:财务报表批准发布时可获得的可靠信息;在编报这些财务报表时能够合理预期可以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这些差错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欺诈产生的影响。CAS28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 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

(三) 处理方法比较

IAS8:企业应在发现差错的财务报表中, 采用下列方法追溯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重述差错发生期间的列报的比较金额;如果差错发生在列报的最早期间之前, 重述列报的最早期间的资产、负债和权益的期初余额。当以追溯重述法更正前期差错不切实可行时, IAS8区分了两种处理方法:如果确定差错对列报的某一期或某几期的特定期间比较信息的影响不切实可行时, 主体应当重述追溯重述法切实可行的最早期间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期初余额;如果在当期期初确定差错对所有前期的累积影响不切实可行时, 主体应当自最早的切实可行日重述比较信息, 采用未来适用法更正差错。具体方法如下:未来适用法 (Prospective Application) , 是指在会计政策变更后对交易、其他事项和状况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在受估计变更影响的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追溯调整法 (Retrospective Application) , 是指对交易、其他事项和状况采用一项新的会计政策, 使之如同该项政策一直在采用一样。追溯重述法 (Retrospective Restatement) , 是指更正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计时和披露金额, 使之如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CAS28: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 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 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 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 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当企业确定前期差错对列报的一个或者多个前期比较信息的特定期间的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时, 应当追溯重述切实可行的最早期间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 (可能是当期) ;当企业在当期期初确定前期差错对所有前期的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时, 应当从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切实可行的最早日期开始采用未来适用法追溯重述比较信息;当企业确定所有前期差错 (如采用错误的会计政策) 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时, 应当从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切实可行的最早日期开始采用未来适用法追溯重述比较信息, 为此在该日期之前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的累积重述部分可以忽略不计。就处理方法而言, 国际会计准则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没有本质的差异, 我国2006年2月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2001年准则中重大会计差错的概念, 取而代之的是前期差错的概念, 在处理方法上采用追溯重述法, 和国际会计准则已经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

(四) 披露要求比较

IAS8:对前期差错应披露:前期差错的性质;在切实可行的情况下, 应披露所列报期间对每一个影响的财务报表单列项目的更正金额, 如果IAS33每股收益适用于主体, 主体还应进一步披露前期差错更正对于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的影响;最早列报期间期初的调整金额;如果对某个特定期间追溯重述不切实可行, 应披露导致这一状况的条件和详情, 以及何时怎样更正差错的详情。CAS28: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前期差错更正有关的下列信息:前期差错的性质;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和更正金额;无法进行追溯重述的, 说明该事实和原因以及对前期差错开始进行更正的时点、具体更正情况。另外, 在以后期间的财务报表中, 不需要重复披露在以前期间的附注中已披露的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的信息。从披露要求来看, 有细微的差异, IAS8还要求披露在IAS33每股收益适用于主体的情况下, 主体还应进一步披露前期差错更正对于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的影响。从披露时间上看, IAS8要求对前期差错的列报要适用最早列报期间期初的调整金额, 即前期差错发生后, 公司要在差错后最早的报表中重述发生期间的比较金额, 并披露其受影响的会计报表单例项目的调整金额或更正金额。这样一来, 重述就不仅仅发生在年报中, 一部分重述就有可能发生在季报和中报中。

参考文献

[1]王啸、赵雪嫒:《会计差错更正问题初探》, 《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年第1期。

[2]汪祥耀、骆铭民:《中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比较》,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版。

[3]张为国、王霞:《中国上市公司中会计差错的动因分析》, 《会计研究》2004年第4期。

[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研究资料 (2004) 》,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5]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Astatement of Basic Auditing Concepts, 1973.

[6]An Analysis of Restatement Matters:Rules, Errors, Ethics, Forthe Five Years Ended December31, 2002.Huron Consulting Group, LLC.2003.

篇4:工业统计报表制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布置2010年统计年报和2011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国统字〔2010〕87号)的要求,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对2010年统计年报和2011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进行了适当修订。

修订后的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主要包括:年报6张报表,定报5张报表。同2009年统计年报和2010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比,新增指标11个,取消指标55个。修订内容具体如下。

规模以上单位

(一)年报

1.取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减变动原因一览表》(B307表)。

2.将《工业成本费用》(B703表)并入《工业财务状况》(B103表),取消“新产品产值”、“利息支出净额”2个指标。

3.《工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B102-3表)更名为《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调整产品目录。

☞本表增加了烧碱(折100%)、初级形态塑料两种产品;取消了水泥熟料中立窑熟料、预热器窑熟料、湿法窑熟料、中空窑熟料、家用洗衣机五种产品。

4.《工业财务状况》(B103表)取消“现金及银行存款”、“内部往来资产”、“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内部往来负债”、“主营业务利润”、“管理费用”项下“税金”、“广告费”、“固定资产折旧”、“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应付工资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13个指标;增加“货币资金”、“银行存款”2个指标。

☞合并后的《工业财务状况》(B103表)包括166个指标,网上填报时间较长,企业在30分钟内及时点击“暂存”,以免数据丢失。

本表中“应交增值税”指标应严格按公式计算填列。计算公式: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

注意:此指标不含期初未抵扣数;填报应交数而不是实交数;填报累计数而不是当月数;计算结果为负数时按负数填报;出口退税是应退数而不是实退数。

5.《信息化情况主要指标》(B606表)增加“交易形式”、“电子商务交易金额”2个指标。

☞本表价值量指标不含“增值税”。

(二)定报

1.调整规模以上工业划分标准,由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提高到2000万元及以上。

2.将《大中型工业企业分行业总产值》(B202-2表)并入《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总值》(B202表),填报范围调整为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填报。

☞企业填报分行业小类工业总产值时,将全部工业总产值根据企业生产的不同产品分别计入该产品所属的行业小类(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划分)中。

3.《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总值》(B202表)取消“新产品产值”指标。

☞计算工业总产值时几点注意事项:实际销售平均单价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来料加工生产,按加工费收入计算工业总产值;会计上核算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成本时,其期末期初差额要计入工业总产值。

4.《主要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库存、订货》(B202-1表)调整《主要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库存目录》。

☞本表只填报企业自己生产的产品,各指标均不含外购产品;按《主要工业产品生产、销售、库存目录》填报。

注意:按目录规定的计量单位填报,企业的中间产品如果是目录产品也要填报本表。

5.《工业财务状况》(B203表)取消“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直接出口产品销售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工业中间投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境内股市本年筹资额”、“境外股市本年筹资额”7个指标;“存货”项下增加“原材料”指标。

☞本表企业网上填报截止时间推迟到月后15日12:00。

规模以下单位

(一)年报

1.《工业企业样本调查表》(B111表)增加“出口交货值”、“期末剩余订单额”、“利润总额”、“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生产能力(设备)利用率”和“下季度需增(减)员工数”6个指标。

2.《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B116表)调整产品目录。

☞本表增加了风力发电量产品,将“采矿专用设备”改为“矿山专用设备”。

(二)定报

1.调整规模以下工业法人单位统计范围,由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下提高到2000万元以下工业法人单位。

2.取消《个体工业调查表》(B214表)。

3.《工业企业样本调查表》(B211表)取消“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分类标识”、“投资收益”、“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个指标。

篇5:统计报表制度

统计报表制度

一、为规范公司各部门统计报表工作程序,建立此项制度。

二、各部门相关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A、财务部会计

1、负责监督、审核出纳凭证并逐笔登记入帐;

2、负责对生产原材料的进厂、消耗进行最后审核和汇总;

3、负责对设备、备品备件的采购及使用进行最后审核和汇总;

4、负责对应付款项、应收款项进行审核和汇总;

5、负责按税务、工商部门的要求进行税务登记、税务报表。负责对营业执照的年检、复审。

6、负责按照政府相关机构、行业机构的要求报表;

7、负责所有财务报表的制作和报送,具体包括:应收商砼款明细表、产品成本计算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

8、负责制作《材料入库明细表》。B、出纳

1、负责所有款项的接收、支出、登记。负责月终制作《出纳报告单》一并送交财务会计;

2、负责按月对各工程款项进行核对。包括:应收商砼款项和其他款项(包括抵押款和诉讼款项);

3、负责罐车、泵车租赁明细表;当月交通违章罚款统计表;银行存款调节表;水电费统计表的制作和报送。

C、材料会计 负责每日对进厂原材料按品种分类进行统计。每五天降统计结果报送财务部会计。报表包括《原材料出入库汇总表》; 2 负责对原材料消耗量进行统计并按月将结果报给财务部会计。报表包括:《材料报表》、《库存原材料盘点表》和《理论与实际材料消耗报表》; 负责对设备、汽车配件、零部件及辅助材料的消耗进行统计,并按月将统计结果报送财务会计。报表包括:《月家柴油报表》、《月库存材料耗用报表》、《月材料出库汇总表》、《单车成本汇总表》; D、生产统计

1、负责对销售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按月报送财务会计,报表包括:《月销售统计表》;

2、负责按月对司机运输方量进行统计,并将结果报送财务会计。报表包括:《月司机方量报表》;

3、负责对运输车辆当月交通违章罚款情况、事故情况、出车率进行统计,并报主管领导。制作《月车辆事故情况统计表》。并报主管领导

E、办公室

1、负责对食堂花费进行统计并报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办公室。具体报表要求见《后勤管理员日常工作细则》;

2、公司办公用品报表。具体要求见《劳资、文员日常工作细则》;

3、饮用纯净水月报表。具体要求见《劳资、文员日常工作细则》;

4、办公用车油耗报表,具体要求见《车务管理员岗位职责》;

5、办公用车维修月报表。具体要求见《车务管理员岗位职责》;

F、经营部内勤:

1、《已完工程统计表》、《未完工程统计表》,对已完、未完工程进行统计,并报主管领导和财务部。报表中必须注明合同应汇款金额;

2、《月份抵砂石料情况统计表》,对抵砂石料的情况进行统计并报主管领导;

3、《每周工程信息用计表》,对每周的工程信息进行统计并报主管领导。要求每名业务员每周必须提供一条信息;

4、《月现金工程情况统计表》,对现金工程情况进行统计并报主管领导。

G、实验室:

1、《月份合格证发放情况统计表》,按月对合格证发放情况进行统计并报主管领导;

2、《月份质量事故情况统计表》,按月对发生的质量事故情况进行统计,并报主管领导。

三、工作要求:

A、财务会计

1、对出纳凭证进行监督审核,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

2、对材料的审核要做到帐物相符;

3、对生产统计的审核要做到帐实相符

4、要求报表在每月的28日前报交公司领导。

B、出纳

1、发生的每一笔款项都要记录在案,确保无差错;

2、《出纳报告单》必须附带记帐凭证;

3、对工程款项进行核对,要求做到帐帐相符;

4、每月月底前办理完罐车、泵车结算单,并转会计;

C、材料会计

1、对进厂原料按品种进行统计,要求每日统计、五天汇总,并报财务会计;

2、按月统计的项目要求27日前完成;

D、生产统计

1、对按月统计的项目要求在27日前完成;

E、其它

1、办公室、实验室的月统计表要求在27日前完成;

2、各环节的盘点工作从每月的25日开始进行,各部门可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盘点时间,部门经理必须参加;

3、盘点数据必须是真实情况的反映,对原材料的库存情况,尽可能做到准确,理论值与实际值不得出现大的偏差;

4、严禁弄虚作假隐瞒不报。如有人在数字上提出不合理要求。统计人员有权直接向公司领导反映。

5、报表上报财务之前,部门经理要进行审核并签字,注明日期。

四、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中建雅鑫混凝土有限公司

篇6:统计报表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公司统计工作,强化统计职能,充分发挥统计在公司管理中工作中的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立足现有条件,切实加强统计工作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统计

工作规范化,统计调查科学化,统计计算和输出处理现代化,统计服务优质化。

二、加强统计基础工作,不断建立健全统计记录,统计台账和统计资料管理及归档制度,确保统计数据准确可靠。

三、按照公司统计要求,明确分管领导,统计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并保持相对的稳定。其统计工作基本职责是:

(一)认真贯彻《统计法》,执行和落实统计调查任务。

(二)组织协调本单位承担的统计工作,负责统计报表的催报、送审和报送工作。

(三)在工作范围内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权,统计报告权和统计监督权。

(四)熟悉统计分类、指标含意、计算方法、统计编码,负责承担统计工作的咨询、指导。

(五)开展统计分析,为上级提供有决策依据的统计资料。

四、要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制定的报表制度和统计标准。准确、及时地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统计报表上报和统计分析任务,不得虚报、漏报、瞒报、迟报、拒报。

五、凡属上级下达的临时性统计任务,由统计员按照上级要求和统一标准,按时、按质搜集和整理提供公司基础数据。

六、统计报表必须经过单位负责人核实,主管领导核准、签字后方能上报。

七、对经主管领导核准的统计数据,任何人不得私自修改。如果发现有错报、误报应当责成有关人员和统计人员进行核实订正。

八、提供和公布统计资料,必须经主管领导核定和同意。

九、统计工作受到上级表扬的,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受到批评的,在考核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篇7:公司统计、核算报表考核制度

一.总则

为妥善保存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并规范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的标识、收集、编目、归档、贮存、保管和处理工作,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部门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的保存控制,也包括分供方的原始记录。

三.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种类、收集、标识:

1.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的形式由使用部门根据自身的需要制定,经工程部长审核其可行性后,交厂务经理审批其是否能正式使用。

2.对于已超出保存期的原始记录,由各相关责任部门负责销毁,工程部有权检查其是否按规定实行。

3.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的保管方式要便于存取和检索,保管设施应提供适宜的环境,以防止损坏、变质和丢失。

4.工程部规定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的保存期。

5.各部门需查阅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时,需向厂务经理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再向相关记录的部门负责人借记录查阅,各部门做好查阅记录。

四.各部门要做好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的填写和呈报工作,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的填写应准确,干净。不得在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上随便涂写。如记录时出现错误,在错误处划一杠,再填写正确数据,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涂写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以保证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的有效性。

批准

审核

编制

日期

日期

日期

文件编号

篇8:公司统计报表报送管理规定

一、目的为规范公司生产经营中的数据信息统计管理工作,保证各类统计、核算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避免信息过时或统计失真给决策造成误导,特建立本制度。

二、范围

各类统计报表、跟踪单等以2011年8月本厂实施的《各类上交报表清单》为准,各部门临时要求的报表以正式书面形式提供统计内容、格式等信息资料,经统计、生产部门确认后以确定格式填报。

三、报表填制及报送要求

1、各报表项目填写齐全,不遗漏统计内容。

2、数据真实,不故意瞒报或虚报数据。

3、数据符合部门间的进出平衡关系。

4、对分管的物资严格按实物状态和统计要求填报。

5、报表报送及时。生产日报表每天上午9点前报统计科,月度报表每月1日上午下班前报送统计科,以接受签注时间为准。统计日报表每天上午下班前以电子版形式发送财务科,月度统计报表每月2日下班前报财务科。财务科每月4日下班前完成月度结账、报表编制及生产经营情况分析。

6、报表签批、审核手续齐全。

四、考核规定

1、报表及时性:每延迟1小时考核责任人10元,延迟1天考核

责任人100元。

2、数据错、漏报一次考核责任人10元。

3、故意瞒报或虚报致使数据不真实:一次考核责任人100元。

4、报表签批、审核手续不全的,接受部门可拒收,按报表延迟考核至收到合格报表为止;接受部门也可签收,但按报表数据错、漏报一次考核。

5、各车间、科室每出现3次错误并经考核的,考核车间、科室负责人50元。

5、考核结果由统计科每月5日定时提供。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东营恒诚机械有限公司

篇9:农业机械化管理统计报表制度

农业机械化管理统计报表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

2010年12月

本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六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以及各单位的负责人,不得自行修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及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篇10:公司统计、核算报表考核制度

联社各部室、信用社、分社:

根据工作要求,同时根据新会计准则和统计要求,结合我县自身业务数据的管理特点、报表填报职责的分工、以及部门人员岗位调整等实际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内部协调管理和信息系统建设,切实提高报表数据准确性。现将信用社统计信用报表数据填报制度印发,请遵照执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提高内部风险管理水平,树立审慎经营、风险为本的管理理念,确保统计报表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结合我县业务系统特点及数据管理模式和本年部门人员岗位变动情况,同时根据新会计准则和统计要求,特制定本职责。

第二条 县联社按规定成立以理事长为组长的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明确统计工作归口管理部门、报表填制部门职责。统计报表责任人员必须按照本规定有关规定履行工作职责,确保报表的报送质量。

第三条 本分工职责适用于χχ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各部(室)、各信用社(分社)。

第二章 部门分工与职责

第四条 风险管理部为统计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系统数据的收集、审核及汇总上报工作,对报表的规范性、完整性、及时性以及报表的平衡关系负责,填报人员实行A、B角制度,其中A角为: ;B角为:。复核人员:。

第五条 业务发展部、稽核审计部、财务信息部、监察保卫部、营业部及各分支机构等部门负责填制相关基础报表或提供报表相关数据,负责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实行A、B角制度。其中:稽核审计部A角为:,B角为: ;业务发展部A角为:,B角为: ;风险管理部A角为:,B角为: ;财务信息部A角为:,B角为: ;营业部A角为:主办会计,B角为:内勤副主任;各分支机构A角为:网点会计,B角为:社主任。

第六条 财务信息部(科技部门)负责央行数据大集中系统各种软硬件的安装、配置、维护和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系统管理员实行A、B角制度,其中A角为: ;B角为:。

第七条 统计报表中需要向联社各基层营业网点收集数据的,数据收集部门应向基层社明确数据收集、整理、报送的时间和质量要求。信用社(分社)负责人负责安排并督促填表人按相关部门要求填制、报送,不得拒绝和拖延,填表人要对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准确性负责,不得虚报、瞒报、迟报、漏报各项统计数据。

第八条 相关部门报表填制具体分工

(一)风险管理部

(一)风险管理部

1.G01附注第Ⅱ部分--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情况简表;

2.G01附注第Ⅶ部分--贷款分行业情况表(按贷款投向);

3.G01附注第Ⅷ部分--金融资产四分类情况表;

4.G11资产质量五级分类情况表(含第Ⅰ、第Ⅱ、第Ⅲ两部分);

5.G12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表;

6.G13最大十家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贷款情况表;

7.G16抵债资产账龄情况表;

8.G53分地区情况表Ⅲ部分--贷款行业情况简表;

9.G53分地区情况表第Ⅳ部分--五级分类情况简表; 10.S42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补充数据表(第Ⅱ部分财务包袱和不良贷款处置情况表中的不良贷款清收处置);

11.S48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五级分类表;12.S63-I大中小微型企业贷款情况表(月);

13.S63-II大中小微型企业贷款情况表(季);

14.S64-I小微型企业贷款分行业情况表(月);

15.S64-II小微型企业贷款分行业情况表(季);

16.S65-I大中小微型企业贷款分地区情况表(月);

17.S65-II大中小微型企业贷款分地区情况表(季);

18.S66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分地区情况表。

(二)业务发展部

1.G01附注第Ⅵ部分--各项垫款情况表;

2.G02金融衍生业务情况表;

3.G06个人理财业务统计表;

4.G14第Ⅰ部分最大十家集团客户授信情况表、第Ⅲ部分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情况表;

5.G15最大二十家关联方关联交易情况表;

6.S42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补充数据表(第Ⅲ部分贷款情况);7.S45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农服务情况季报表;

8.S60最大十家衍生产品交易业务情况表;

9.S61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统计表。

10.S62贷款按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执行情况表。

(三)财务信息部

1.G01资产负债项目统计表;

2.G01附注第Ⅰ部分--表外业务情况表;

3.G01附注第Ⅲ部分--存贷款明细报表

(一);

4.G01附注第Ⅳ部分--存贷款明细报表

(二);

5.G01附注第Ⅴ部分--人民币备付率报表;

6.G01附注第Ⅸ部分存贷款月日均情况表;

7.G03各项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情况表;

8.G04利润表;

9.G05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10.G14第二部分最大十家金融机构同业授信情况表;

11.G17银行卡业务情况表(分第Ⅰ部分和第II部分);

12.G18债券发行和投资情况表;

13.G22流动性比例监测表;

14.G23最大十家存款客户情况表;

15.G24最大十家金融机构同业拆入情况表;

16.G31有价证券及投资情况表;

17.G33利率重新定价风险情况表(第Ⅰ部分--交易账户,第Ⅱ部分--银行账户);

18.G53分地区情况表第Ⅰ部分--资产负债简表;

19.G53分地区情况表第Ⅱ部分--利润简表;

20.S41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状况表;

上一篇:论固定资产的风险管理下一篇:他误会了我的作文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