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贫困妇女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2024-04-21

县贫困妇女儿童现状调查报告(通用9篇)

篇1:县贫困妇女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县妇女发展实施规划》和《县儿童发展实施规划》(府办[20xx]7号)文件精神,切实抓好畜牧系统的妇女儿童工作,促进妇女儿童权益和发展得到全面保障,我局结合实际,认真执行贯彻相关文件精神,20xx年妇女儿童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实施

对照自查:我局对妇女儿童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妇女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县畜牧局局长同志亲自担任妇女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局纪检组长任副组长,局办公室主任,局妇女主任等同志为组员具体负责实施“两纲”工作,并将其工作纳入年终工作目标考核,为“两纲”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两纲终期评估工作目标

积极认真落实“两纲”目标任务,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好实施方案,及时做到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总结。同时利用网络和现代化教育资源,通过集中学习、自学等方式努力提高女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参议事能力,现如今女职工已成为部门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各项指标均基本达到了两纲目标要求。顺利完成了我局所承担的“两纲”监测统计任务并及时上报监测统计表和监测分析报告和“两纲”终期评估报告,健全规范了生育、儿童等档案资料。当然,今年妇儿工作突出亮点不断创新,作为县妇儿工委成员单位,结合我局实际,将新的思想和理念融入到新编的妇儿两纲资料中,科学地编制实施“两纲”规划,并积极参与新“两纲”编制工作,及时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通过参与妇儿工委工作会议,及时学习会议精神,支持和配合好妇儿工委各项工作。

三、信息工作

以“三本台帐的.困难群众”为契机,深入基层调研困难妇儿情况。我局重视信息的上报,及时与县妇联保持联系,年内报送有关信息4条,并认真完成了县妇儿工委交办的工作任务。

妇女儿童工作不仅是妇儿工委的事,也是各成员单位应负的职责,我局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两纲”、“两规”的实施,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工作,为推进我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促进我县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发挥出应有的职能作用。

篇2:县贫困妇女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按照市会议精神,我县从四月中旬开始,对2001-2005年我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县政府对这次评估工作非常重视,,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成立了以主管副县长任组长的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经过主管部门的周密安排和综合协调,各有关单位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在预定的期限内顺利完成了评估工作任务,并撰写了《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中期监测评估报告》和《中期监测统计报告》。

我县共有人口近50万,妇女占总人数的一半,0-14岁儿童有9万人。2002年初,县政府制定了《乐亭县妇女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和《乐亭县儿童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既定目标任务,我们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形成了符合我县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整体工作格局。即:党委重视,政府协调,人大监督,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支持配合,广大妇女儿童积极参与的格局,有利地推动了规划的实施,妇女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到目前为止,妇女儿童《规划》中所涉及的各项指标大部分均已达到,仅有一小部分没有完成。全县妇女儿童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双提高”(妇女儿童地位提高和妇女儿童素质提高),“双促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的良好效果。下面将五年来我们的具体做法向各位领导做以简要汇报。

一、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奠定了妇儿工作的思想基础

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设计部门多、工作对象广、任务指标实、专业性科学性强,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为此,在工作中,我们不断加大政府干预的力度,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有政府把《规划》中涉及的指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合理安排,统筹兼顾,系统管理,并作到了“三个到位”:

1、领导认识到位。妇女是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伟大力量,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21世界的主人,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为此,县委、县政府把妇女儿童工作做为头等大事来抓,提高到战略的位置来认识,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到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了一名副书记和一名副县长亲自抓此项工作。各级领导把《规划》的实施作为自己任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密部署,真抓实管,同时注意摆正了三个方面的关系。即:摆正了完成《规划》与本地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与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关系;与提高全民素质的关系。为规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目标责任到位。明确目标,划分责任,各部门各单位之间可以减少互相扯皮,又有利于加强协作。工作中各单位从强化责任入手,把《规划》的落实纳入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目标管理考核范畴,明确规定把完成指标的情况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政绩的一项重要依据,并建立健全了妇女儿童的网络体系;即以卫生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局牵头的妇女儿童保健体系;以妇联、司法局、法院、公安局牵头的维权体系;以教育局、宣传部、广播电视局牵头的宣传教育体系;以人事劳动局、总工会、卫生局牵头的妇女就业与劳动保护体系;以农委、妇联、科技局、畜牧局牵头的帮扶体系;以县委组织部、妇联、教育局牵头的妇女儿童人才培养选拔体系。同时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如:每月的联络员例会制度、委员汇报制度、宣传制度、培训制度等。使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沟通密切配合,为落实《规划》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3、督导检查到位。为掌握全县《规划》的实施进展情况,便于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每年召开两次专门会议,听取各成员单位的工作情况汇报,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排部署。同时,县妇儿工委还成立了监测评估小组,每年对《规划》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一次自查评估。通过自查评估,使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工作任务,明确哪些指标已经完成,哪些方面和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便于研究制定响应对策,为《规划》的顺利实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齐抓共管,措施得当,确保了规划实施的整体推进

实施《规划》涉及到部门多,领域广。为使这些职能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规划》中指标凡是涉及两个以上的部门都做到了及时沟通、协调,共同完成,使各自一摊分条管理的工作真正符合妇女儿童发展的总体要求,使各“条”在“块”中结合,在妇女儿童身上形成综合效益。工作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部门配合,协调联动,全面实施“四大工程”

1、素质工程。五年来,为落实好《规划》,我们始终注意把提高广大妇女儿童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常抓不懈,并注意从基础抓起。为提高人口素质,县妇幼保健医院积极开展了预防神经管畸形项目;县计划生育局实现“四上门”服务制度,即:婚后上门传授优生知识,孕后上门指导孕期保健,产后上门讲解科学育儿及节育知识,术后上门开展生殖保健服务;县妇联还积极协调计划生育局、民政局、卫生局在全县开展“十万家长学三优”活动,先后组织了“读书

校舍、医院和卫生院以及卫生室,购置先进设备等,如今各大医院设备齐全,各卫生院都配备了各种医疗保健设施,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购置了b超仪和红外线治疗仪等先进设备。为妇女儿童保健提供了可靠的医疗保障。

2、实现妇女儿童生存保护环境的突破。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我们把妇女生存保护环境做为一项重要内容,积极加以改善。五年来我县的爱婴医院的建设已经达到了高标准,妇幼保健人员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通过举办孕妇学校,发放母乳喂养的宣传手册等,使“母乳喂养好处多”的观点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在有条件的分院、卫生院和县级医院设立了母婴室,不断加强对孕产妇母乳喂养的宣传指导。县委、县政府把乡村卫生室建设列入小康建设的规划中,要求与党支部“两室”建设一起布置,一起检查验收,使这些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规划》的目标任务,村村建起了活动室。同时我们把改水改厕工作也纳入重点难点工作之中,这项涉及千家万户,工作量大面广,最直接的阻力就是传统的陋习。为彻底改善妇女儿童生存环境,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改水改厕规划》,确定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并做为小康村镇建设达标的验收条件,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经过各级组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使这项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63.18%,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了80.65%。

3、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突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家长教育观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新的“读书无用论”以及“只有高考一条路”等错误观念又有所抬头,实施《规划》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县妇联、教育局联合全县开展了“素质教育进家庭”活动,县妇联还结合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素质教育0岁抓起”的新思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引导广大儿童家长进一步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子观、人才观,努力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新型公民。

三、求真务实,扎实运作,推动了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

五年来,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规划》的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展顺利,妇女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达到了“四个优化”。

(一)优化的社会环境

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三个面向(面向领导层、社会、妇女儿童),加强宣传,营造了全社会都来关心妇女儿童事业进步发展的良好氛围,“男女平等、儿童优先”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只要是涉及妇女儿童的事,各级各单位都予以优先考虑。妇女儿童置身于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学习、生活、劳动,充分享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广大妇女学科学、用科学,努力为社会贡献聪明才智,儿童少年学文化、爱科学,长大立志成材。

(二)优化的育人环境

五年来,从硬件投入到基础教育投入,我们的育人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到目前,全县已经全部修建和改建了危房,破旧校舍已经不复存在了,由于生源的逐渐减少,各镇乡逐步在撤校合并,预计今年暑假后全面完成撤、并校工作。大力普及了学前三年教育,3-6岁儿童入园率达到93.2%,学龄前一年受教育率达到了100%,小学巩固率达到了100%,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9.2%,残疾儿童入学率为91.6%。各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齐全,初中全部普及了语音室、微机室,实验室、仪器室全部达到了二类以上标准。学校以净化、美化、绿化、地面硬化和校园文化“五味一体”的创建花园式学校充分发挥了校园环境的隐形教育功能,并全部通过了普九验收。由于公安、司法等成员单位的密切配合,加强了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我县未成年人犯罪率降至为0.023%。为了教育引导广大妇女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在农村,村村建立了妇女儿童活动室,购置了各类图书;通过“双学双比”各成员单位的密切配合,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充分调动了广大妇女学科学、用科技,靠科技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县共培养女农民技术员1280名,十万名参赛妇女掌握了2-3门实用技术和1-2门高新技术。在城镇,广大女职工积极参加“巾帼建功”竞赛活动,她们爱岗敬业,一技多能,成为企业改革的支持者和参与者。通过加大培养选拔妇女干部的力度,到目前全县县直大部分单位都配备了女领导干部,14个乡镇全部配齐了女领导干部,女领导干部中大专以上学历的达到98%。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参政议政能力也不断增强,(三)优化的就业环境

《规划》实施以来,社会各界积极为女职工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针对下岗问题,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对下岗女职工再就业实行减免税收等政策。为了使下岗女职工适应社会不同岗位的需要,掌握实际技能,县妇联成立了巾帼培训中心,各种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并和县劳人局再就业培训中心联合,组织下岗女职工参加培训,使广大妇女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为她们积极开拓就业渠道,教育引导下岗女职工转变择业观,下岗不矢志,鼓励她们自谋职业,闯出自己的新路子,使她们尽快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五年来共培训下岗女职工2000多人,全部走上了工作岗位,上岗就业率达到100%。

(四)优化的保护环境

在城镇企、事业单位中,认真贯彻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法》和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实施办法》,女职工“五期”劳动保护不断加强。每年,总工会、妇联会同妇幼保健医院和县医院为女职工义务检查身体一次;各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每季度为育龄妇女进行免费查体查病一次;在优化儿童生存保护环境中,通过加强孕产妇的系统管理,使孕产妇早期检查率、产前检查率和保健覆盖率均达到了100%,母乳喂养率达到了98%。每年“六一”节期间,卫生部门组织医疗技术人

员巡回全县,义务为儿童查体;通过实施改水改厕工程,全县农村卫生环境有了很大改观。

以上是我县五年来实施妇女儿童《规划》具体做法。五年的工作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要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妇女儿童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只有党委政府重视是不够的,还要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当然也离不开广大妇女儿童的积极参与。我们距离指标的全面完成还有一定的差距,农村自来水和卫生改厕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县委、县政府已经制定了五年规划,在今后的五年中,要千方百计,加强投入,使农村的改水改厕工程达到《规划》的标准。为了提高农村广大妇女的整体素质,下一步我们打算和农业部九亿公司联合,用赠电脑的形式在农村妇女中普及网络科技知识,让一些有能力上网的女能手女农民,通过互联网,学科技致富知识,掌握最新科技信息,并通过远程教育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提升生活档次,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女农民。随着我县经济情况的不断好转,县财政将继续加大对教育卫生的投入,我们有决心有信心一定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规划》制定的全部目标任务。

篇3:内蒙古贫困旗县农牧民现状调查

一、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一)贫困人口持续减少, 贫困发生率明显下降

2014年,内蒙古贫困线下(年人均纯收入农民2600元、 牧民3100元)贫困人口约117万人,较2013年减少约40万人左右,下降25.4% ;贫困发生率为8.7%,较2013年降低2.9个百分点。贫困发生率降低,贫困深度明显趋缓,贫困强度不断减弱。

(二)贫困旗县农牧民收入增长快于全区平均水平

2014年,全区57个贫困旗县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867元, 同比增加968元, 增长12.3%,高于全区农牧民11.0% 的平均增幅。其中,贫困地区农村牧区转移性纯收入( 以政府无偿扶贫或补贴为主) 增幅达21.3%,居工资性、经营性、 财产性等四项收入增幅之首,对57个贫困地区农牧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29.3%,仅次于经营性净收入51.2% 的贡献率,成为拉动贫困地区农牧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第二大因素。

(三)贫困旗县农牧民生活消费水平稳步提高

2014年内蒙古贫困地区农牧民生活消费支出8387元,同比增加775元,增长10.3 %, 生活消费支出呈现稳步上升态势。贫困旗县农牧民生活费支出增速比全区农牧民平均水平高出0.5个百分点。从消费支出分类来看,增长较快的主要是衣着类(17.0%)和交通通讯类(13.1%),说明贫困地区农牧民在满足了基本生存需求的基础上,用于满足发展和享受需求的消费增长明显加快。

(四)贫困地区农牧民生活品质明显改善

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全面展开,农村牧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使贫困地区农牧民生活品质大大提高。2014年,贫困地区农牧户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不断上升,计算机、冰箱、彩色电视机、摩托车、移动电话平均每百户拥有量分别为15.70台、80.72台、103.03台、 81.27台和200.99部, 直追全体农牧民,信息化步伐正在加快。

全区57个贫困地区农牧民居住条件也明显改善。人均居住面积达25.2平方米;居住在钢筋混凝土和砖木结构住户的比重达76.6% ;有自来水或深井水等安全饮用水源的农牧户比重达到80.9%。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特别是国贫旗县,2014年全区31个国贫地区自然村通公路的比重为87.8%,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通电的比重为99.7% ;通电话的比重为87.6%,提高0.7个百分点;便利乘坐公共汽车的比重达63.1%,提高5.8个百分点;通有线电视信号的比重达90.9%,提高8.2个百分点;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的比重达27.8%,也提高5.2个百分点。

( 五) 医疗卫生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近年来,内蒙古加大投入, 加快推进农牧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尤其在贫困地区重点加大了投入,在提高农牧民健康水平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据对57个贫困旗县的监测调查显示,在所调查的村(嘎查)中,有卫生室的村占到83.5% ;有合格乡村医生(卫生员)的占79.7%。其中,31个国贫县因扶贫项目建设力度更大,已分别达到89.2% 和91%。

(六)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近年来自治区将改善农村基础教育设施条件、充实基础教育力量、加强农牧区劳动力技能培训等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来抓,贫困地区教育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一是学龄儿童在校率达96.8%。随着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政策的贯彻落实,贫困地区的学龄儿童在校率稳步提高,社会教育救助显著增加,因困失学儿童数量继续下降。2014年内蒙古贫困农村牧区学龄儿童平均在校率达96.8%, 其中7-12岁儿童为95.9%,13-15岁少年为98.4%。村内有小学且上学便利的占19.4%,村内无小学但上学便利的占44.9%,上学不便利的占35.7%,均比上年有所改善。 二是劳动力文化程度稳步提高。 内蒙古贫困地区农村牧区劳动力文化程度与全区平均水平相比, 虽然存在一定差距,但随着对农村牧区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和经费投入的增加,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也在稳步提高。2014年,国贫地区劳动力高中及以上学历占12.2% ,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初中占53.5% , 下降0.7个百分点;小学及以下占34.3%,下降0.5个百分点。 三是劳动力接受专业培训比例有所提高。2014年内蒙古贫困地区劳动力接受专业培训人数比例进一步提升,国贫地区由上年的20.1% 提高到23.6%。其中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由12.8% 提高到13.8% :接受非农业技术培训的由7.3% 提高到9.8%。贫困农牧户劳动力主要依靠政府和企业组织培训,参加培训的意愿比较强烈。

二、贫困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问题和不利因素

(一)“造血功能”略显不足

2014年,尽管全区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了12.3%,但进一步分析发现,其可支配收入四大项构成——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增长、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增长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7.6%、51.2%、1.8% 和29.3%。也就是说,贫困地区农牧民收入增长部分的近三成来自转移性收入。可见,随着自治区各项扶贫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扶贫资金投入的加大,贫困地区农村牧区转移性纯收入大大增加, 贫困地区增收主要来自各级政府的扶贫开发投入和各项惠农惠牧政策补贴等“输血功能”,相比之下,“造血功能”略显不足, 尤其是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更显不足,而贫困地区相对薄弱的自然条件,使其经营性收入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将出现很大波动,对贫困地区农牧民增收会造成极大影响。

(二)农村牧区真正务农务牧的劳动力匮乏

内蒙古农牧民生产经营性收入仍然在整体可支配收入中占大头,尤其是贫困地区生产经营性收入占农牧民可支配收入的六成以上。而目前留在农牧区务农务牧的劳动力大都在50岁以上,40岁以下年轻人或者外出打工,或者不愿意务农务牧,甚至根本不会干农牧活,农村牧区真正务农务牧的劳动力出现断档或青黄不接的状况。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一些农村牧区,特别是是气候、土地条件较差的地区已被“掏空”。如何培育“职业”农牧民已成为当前和今后的重大问题。

(三)诸多因素导致农牧民 “返贫”

多年来的扶贫开发努力, 使很多农牧民摆脱了贫困的困扰。但由于贫困地区较为薄弱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体系,仍有不少因素导致部分已脱贫的农牧民再度返贫。一是较恶劣的自然灾害。一场较为严重的旱灾、涝灾、冻灾、风灾、冰雹等自然灾害,都能使农牧民再度返贫。二是家庭成员生病或遇难。虽然农村牧区有了新农合,但一些医药费并不在报销之列,家庭成员中有生大病或遇难的,也会使其返贫。三是教育支出增加。农牧区的撤学并校,使很多农牧区孩子进城住校上学,有的家长甚至进城陪读,既减少了劳动力,又增加了开支。教育费用过高已日渐成为低收入农牧民返贫的重要因素。四是超生导致返贫。由于农村牧区一些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导致一家多个孩子现象屡见不鲜。孩子多了,各项开支迅速增加。此外,偷懒耍滑、赌博吸毒等恶习造成“返贫”,也不应忽视。

(四)思想观念落后,科技兴农意识不强

贫困地区由于交通和信息制约的影响,长期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加之文化意识跟不上形势,许多农牧民存在着封闭、保守的小农意识,认为农牧民就应该以种植业为生,而且“种在人,收在天”,生产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种植方法上,以原始的劳动力种植方式为主,收成好坏由老天决定。调查显示,大部分贫困地区村民以种植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由于思想观念落后,贫困地区生产经营方式还停留在较为原始的简单劳动上,没有想到如何用现代科学的种植技术和先进机械来提高产量和生产效率, 科技兴农意识相对较差。

篇4:县贫困妇女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这种低成本胎儿扫描仪由位于英格兰东北部纽卡斯尔大学的工程师研制。该仪器可以与任何计算机相连以显示胎儿的影像。

这是一款手持USB设备,大小近似于电脑鼠标,其工作环境与目前使用的超声扫描仪相当。工作原理是使用高频脉冲在计算机屏幕上构建胎儿图像。

不过,与大多数医院使用的造价在2万至10万英镑之间的超声技术不同的是,这款由Jeff Neasham和助理研究员Dave Graham研制的超声设备造价仅为30至40英镑。

因此,这款设备可以为那些在世界最贫困的国家工作的医疗队提供最基本的产前诊断信息,而有了这些信息就可以挽救数十万妇女和儿童的生命。

这款扫描仪通过了英国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医用物理学专家的全面测试。

虽然这款设备的输出功率仅为目前医院传统超声系统的1/10~1/100,但借助专业软件,它可以生成简单的有效图像。尽管这些图像可能达不到那些造价高昂的设备扫描所得到的清晰效果,但它可以为医务人员带来巨大的便利。

纽卡斯尔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声纳专家Neasham说:“在英国,对于这种有可能挽救生命的常规检查,我们已习以为常。但对全球许多其他地区的妇女来说,她们甚至都不能通过影像获知胎儿在子宫中的位置或发育情况等最基本的信息。”

“我们希望凭借超低的成本以及能在近十年来生产的任何计算机上运行,这款设备最终能使所有妇女都获得基本的产前超声诊断。”他补充说。

Neasham的初衷是制造出能负担得起的方便易用型设备,使其能够应用于发展中国家,以及英国本土的一些仍认为超声波成本过高的地区。

他说:“成本是关键。我们的目标是生产出价格相当于大多数社区助产士使用的手持多普勒设备(胎儿心脏监护仪)的产品。在价格为2万英镑的扫描仪被普遍视为低价时,完成这一目标实属不易。”

Neasham是一位水下声纳技术专家,他研制出了水下声纳成像系统和水下通讯与跟踪系统。他利用其在声纳信号处理方面的经验,在设计中将零部件和硬件成本压缩至极低的水平。工作原理是使用传感器手动在皮肤上进行扫描,与此同时计算机软件生成对焦图像。

“正是我为人父的经验促使我开始这一项目。在我和妻子通过屏幕看到孩子时,我们意识到我们可以通過这种方式看到孩子是多么地幸福,于是我妻子建议可以利用我从事声纳研究的经验使这一应用更加经济实惠。”这位两个孩子的父亲解释说。

这款扫描仪由英国工程与自然科学研究理事会提供资助。扫描仪只需通过USB端口与计算机相连。

Neasham说在很多情况下这款设备可以作为医院现役高性能扫描设备的补充,但不能作为替代产品。

他说:“显然,这款扫描仪很可能应用于产科之外像胆结石或其他通过超声成像易于诊断的病症。我们已经获得了广泛关注并正在与很多商业伙伴就如何继续推进这项研发成果进行磋商。”

据联合国统计显示,每年有超过25万妇女死于怀孕及分娩并发症,其中99%的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研究人员指出,其中大部分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而缺少医疗设备是最重要的死因之一。

(责任编辑:李浩)

篇5:县妇女儿童两纲工作自查报告

自查报告

根据县妇联要求,我局扎实开展专项工作,不断教育引导广大妇女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统计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我局2020年妇女儿童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我局现有女职工***名,但局党组不以女同志少而忽视妇女工作,而是充分认识到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了对妇女儿童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为组长、其***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妇女儿童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一名通知专门负责机关妇女工作,负责组织女职工进行各类学习,并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局领导随时关心女职工的思想动态、子女成长情况,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女职工的思想工作,为统计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提升综合素质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更新思想观念。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庸懒散浮拖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认真组织全局女职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女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清形势、与时俱进。同时,加强对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学习、宣传、贯彻,树立男女平等的观念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引导女职工成为新时代的新女性。

2、加强普法学习,增强法制观念。认真组织全局妇女职工学习《妇女权益保障法》、《新婚姻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法》、《女职工劳动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等有关保护妇女儿童权益方面的法律、法规,增强女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3、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定期对女职工进行统计业务知识培训,让女职工积极参与局组织的各类业务知识学习、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专业知识学习。通过学习,女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并能从容应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三、开展多种活动

利用“三八”、“六一”等节日组织单位女职工和职工的子女开展活动,使女职工能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有放松的机会,同时教育培养孩子们有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县****局

篇6:县贫困妇女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报告日期:2015年8月25日

摘 要

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水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尊重妇女、保护儿童,是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准则。为促进XX县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协调一致,长期以来,我局高度重视“两纲要”的有效执行,妇女儿童参与教育的层面进一步拓宽。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我部门近年来两个纲要的实施进展情况、主要经验和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供可靠依据,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动两个纲要的全面实施和终期达标,促进妇女儿童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根据XX县人民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工作部署和“两纲要”的要求,近期,我局针对“两纲要”提出的总目标和各项具体目标,通过采取性别分析、比较评价、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相关数据和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实现“两纲要”实施的动态跟踪,就“两纲要”实施背景下妇女儿童的发展现状和各项目标的达标情况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并形成了《XX县教育局两纲中期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部门开展两纲中期评估工作情况, 第二部分是本部门承担两纲目标的进展情况及发展趋势, 第三部分是本部门实施两纲目标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 第四部分是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安排。XX县教育局两纲中期评估报告

2011-2015年,是XX县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关键时期,也是XX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

五年来,XX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有了明显进步,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为“两纲要”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全县各级政府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本部门“两纲要”的实施迈出了新的发展步伐,同时,随着各项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下,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评估过程及工作描述

根据XX县人民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工作部署和“两纲要”的要求,2015年,我局针对“两纲要”提出的总目标和各项具体目标,通过采取性别分析、比较评价、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相关数据和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实现“两纲要”实施的动态跟踪,就“两纲要”实施背景下妇女儿童的发展现状和各项目标的达标情况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

1、收集资料,做实评估基础工作。全面收集2011年-2015年“两纲要”实施前后和不同发展阶段,反映女性儿童发展状况与男性比较的基础数据,与妇女儿童发展密切相关的宏观数据,收集定量资料和统计数据无法反映或不能确切反映的相关的定性资料等。通过监测资料的常规统计汇总及专项调查,实事求是的收集了本次评估所需的调查或访谈资料,确保了整个评估有原始记录可查,估算、推算科学,分析评价准确。

2、强化职责,全面开展评估工作。由一名副副局长牵头、相关股(室)2 工作人员配合,确定监测方法,收集监测数据,负责做好中期数据统计监测报告;并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教育局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政策措施

1、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保障儿童的受教育权利。2011年,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XX%,小学六年巩固率达到XX%;初中学生净入学率达到XX%,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XX%;高中阶段毛入学率XX%。2014年高中毛入学率比2011年上升XX个百分点,小学在校学生同比增长XX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同比增长XX人。

(2)发展与规范并重,推动学前教育健康发展。通过加强县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我县学前教育规模稳步扩大,2014年,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XX%,比2011年上升XX个百分点;全县在园幼儿有XX人,比2011年增加XX人。

(3)残疾儿童入学人数提高。2014年,全县义务教育在校残疾儿童XX人,同比2011年人数有所下降,但依然确保了就读需求,学校确保了无条件接收,同时积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残疾儿童到XX特殊学校就读。

主要政策措施:

(1)加强农村中、小学基础建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近年来我局坚持“以县为主”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按照《XX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新建、改扩建了一批村级学校,基本实现小学低段就近入学;积极争取资金、项目改造了一批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水平稳步提升。2013年投入资金XX万元,实施了XX学校等10个中心校改扩建项目,2014年投入资金XX万元,实施了XX等8个中心校改扩建项目,另投入资金XX万元,新建 了XX等7所村小。

(2)扩大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范围、强化督导力度。落实“三免一补”政策,根据政策扩大“三免一补”范围。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都得了救助。为强化对“三免一补”工作的督查、督导,我局专门成立了“三免一补”经费督查室,确保了政策的落实。

(3)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机制。一方面各级学校定期不定期召开家长会或家长代表大会,加强沟通、协作,共同探讨教育问题。另一方面动员家长积极参与监督,听取家长意见建议;向家长宣传教育惠民政策、普及教育知识,强化家庭和社会教育。

(4)中小学校法制教育普遍开展,青少年法制观念明显增加。各校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法制副校长及公检法司人员来校开展普法知识讲座,选择典型事例、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举行青少年法律知识答卷、竞赛活动,使法律观念内化于心;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主题班队会,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增强学生在校“知法守法,做一个好学生”,走上社会“遵纪守法,做一个好公民”的法制意识。许多学校还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聘请离退休的老同志,让他们针对少年儿童的特点,开展以案说法,以事论理的法制宣传教育,适时开展对学生家长的法制教育。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两纲要”实施以来,本部门妇女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诸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的制约,整体水平与兄弟县及其他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教育差距较大,学生有季节性流失现象。二是教育资金缺口大。我县经济欠发达,财政增收困难,基建成本高,装备使用和维护成本高。

三是近年来虽然通过《十年行动计划》和“两基”攻坚计划的实施,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但教师工资、周转用房和村小校舍未全面改善,农村学校教师住宿条件极差,不利于教师的稳定。

四是教职工数量不足,学科没有完全配套,特别是数学、物理、化学、音体美、信息技术教师紧缺。村小教师紧缺。

四、对策与建议

(一)广泛宣传,强化措施,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一是通过新闻舆论、大众传媒,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儿童优先原则和“两纲要”的宣传。

篇7:县贫困妇女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中 期 评 估 报 告

XX县环保局 2015年8月20日

评估报告摘要

环境保护工作与妇女儿童权益紧密相关,XX

县环境保护局大力落实溪妇儿工委﹝2013﹞1号《关于印发〈XX县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年)〉监测指标体系和〈XX县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监测指标体系》(以下简称“两规”)工作任务,将“两规”环保目标与任务融入具体的环保工作之中,在保护和改善妇女儿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按照县妇儿工委的统一部署,我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妇女儿童发展实施规划(2011-2020年)中期目标完成情况,开展了评估,并形成了中期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分别从县妇女儿童基本情况,县环保局开展评估工作情况,县环保局承担“两规”目标的进展情况及发展趋势、实施“两规”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推动“两规”目标实现及本领域妇女儿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具体举措与安排,调整完善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监测指标体系的具体建议等方面汇报XX县环境保护局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完成情况。

评估主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局是XX县妇儿工委的成员单位,长期以来高度重视“规划”实施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环保目标任务如期落实。指派专人具体负责“两规”实施工作,将环保目标与任务落实情况作为主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的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专门制订了“两规”环保目标与任务实施方案,将其纳入每年局工作计划,并分解落实到各股室。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工作对策,定期检查目标和任务落实情况,及时督促和协调责任部门认真履行职责。

二、开展评估工作情况

按照XX县妇儿工委(溪妇儿工委【2015】3号)文件精神,我局积极安排部署,有序地开展了“两规”中期评估工作。成立了督导小组对相关股室和局属二级单位进行了中期督导检查,为评估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及时召开了会议,提出了具体要求,从部署、收集资料信息、报告撰写等,认真抓好每一个环节,按时完成评估报告。

三、“两规”目标进展情况

我局积极防治各类环境污染,为妇女儿童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切实履行“两规”赋予我局“积极防治各类环境污染,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妇女儿童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神圣职责,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开展工作。

1.妇女与环境

(1)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城区生活污水集中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步提升。饮用水源保护是我局落实“两规”的重点任务。为确保完成饮用水源水质保护任务,我局多管齐下保护饮用水源:一是建设污水截排工程并完善了污水管网,将污水截排到流域外;二是综合整治水源保护区内排污单位,限期治理或关闭了污染严重的企业;三是大规模清理水源保护区内违章建筑和违章网箱养鱼;四是加大水源保护区土地开发生态监察力度,强化水源保护区土地利用管理。

目前我县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良好,2014年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达到100%,达到“两规”标准。

(2)大气环境质量得到得到改善。随着我县工业化和城区化进程的加快,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增多,污染物排放量增大。特别是近两年机动车数量快速增加,机动车尾气污染日渐加重,我县环境空气承受的压力日益加重。针对环境空气总体质量呈下降趋势的现状,我局加大对环境空气污染控制力度,重点加强了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和工业废气污染防治工作。在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方面:与相关部门合作成立了专门的机动车尾气检测中心;在工业废气污染防治方面强化对废气排放大户的日常监管。

目前我县城区空气质量良好,主要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且主要污染物日平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90%以上。

(3)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为巩固噪声污染防治成果,我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格控制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生产经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努力为妇女儿童创造安静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在实施措施上,严格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合理公路沿线地区开发,避免在公路近侧布设居民区、文教区等噪声敏感区;严格控制发放《施工噪声许可证》;持续加大对建筑施工工地噪声污染的突击检查和执法力度,开展多次夜间排查;积极开展对KTV、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噪声排放的现场监督管理,对使用高音喇叭招揽顾客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在每年中、高考期间,还特别加强夜间噪声控制巡查,确保为学生提供安静的学习休息环境。

目前县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低于60dB,噪音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控制,环境噪声指数符合规定标准。

2.监测与评估

我局切实履行“两规”工作任务,积极与县妇幼儿工委相关单位配合,按时间上报环境数据,并按规定向妇幼儿工委提交年度加测评估报告。

四、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一是组织机构健全,经费保障落实。作为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成员单位,我局党组高度重视妇儿工作。一是安排了专人具体负责妇儿工作,确定了一名女同志为联络员,专门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宣传、统计,从组织上保障了落实工作有人管。二是安排专项工作经费,保障妇儿发展规划落实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是严格目标管理,完善工作制度。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两规”,将规划中的各项具体指标分解下达到相应的机关科室。二是坚持把贯彻落实“两规”纳入到党组工作的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建立联系制度。积极主动加强与区妇儿工委联系,主动接受区妇儿工委的检查指导。

(二)广泛宣传,提高素质

一是贯彻男女平等国家政策法规。以庆祝国际“三八”妇女节和“六一”儿童节为契机,通过学习规划、开办宣传专栏、组织知识竞赛等活动,积极倡导性别平等、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展示妇女儿童风采,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妇女儿童发展的良好环境。在我局负责的环境保护工作中,充分考虑妇女儿童的特点,为她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如加强高考的控噪工作。

二是多形式宣传规划。我局将妇女儿童发展事业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了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规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宣传活动。

三是加强环保知识宣传。一是利用局网站互动、接收群众来信来访和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等渠道,推进日常环境执法工作,解决妇女儿童关注的环境问题,为广大妇女儿童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与学习、工作环境,广大妇女儿童也由此加强了对环保工作的充分认识,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二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提高广大妇女儿童对环保的认识和兴趣。我局每年在“3.8”国际妇女节、“6.5”世界环境日、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活动中,不断支持和鼓励妇女儿童参与环保宣传。广大妇女儿童在这些活动中,学到了知识,增强了能力,提高了认识,培养了兴趣。

四是狠抓计划生育工作及宣传。将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党建目标管理,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全年无违反计划生育事件和计划外生育。

(三)针对目标,狠抓落实

一是扎实开展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完成“两规”环保目标与任务。针对两个规划中我局承担的目标,我局在认真研究实施“两规”的监测评估结果,充分分析存在的优势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抓准切入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切实履行“两规”赋予我局的积极防治各类环境污染,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妇女儿童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神圣职责,将工作落到了实处,有力地促进了实施“规划”环保任务的步伐。

二是切实关心妇女儿童身心健康。一是组织全体女职工开展 “庆三八活动”,使其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三八”节;每年组织妇女进行妇检,为广大妇女同志提供全面的卫生保健服务,充分维护妇女们的合法权益。二是庆祝“六一”儿童节,切实关注处于困境中的儿童群体。

五、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环保治理设施和资金投入不足。各乡镇由于环保资金渠道来源面窄,普遍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

2、农村面源污染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由于历史等各种客观原因,造成农村环保工作欠债过多,硬件建设、规划不到位。农业用药施肥的科学化程度不高,无公害农产品的推广难度大,乡镇生活污染形势严峻。

3、一些部门和企业主对环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农业开发项目,如畜牧、水利、交通、文教、卫生等公益性建设项目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没有环保部门的审批许可手续,给生态环境保护留下了隐患。

(二)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全方位提高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的环保意识,使其能了解环保,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

2、加强与相关单位协作,形成合力,充分保障妇女儿童的环境健康。充分发挥多部门联合执法的优势,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打击力度,严格执法,重点宣传,加强现场巡查、监察力度,对违法行为严格依法查处,切实保护妇女儿童的环境权益。

篇8:县贫困妇女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一、贫困地区县域发展及金融服务基本情况

(一) 宁蒗县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 宁蒗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在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得到了快速发展, 特别是“十一五”期间, 全县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国民经济呈平稳较快增长, 经济总量跃上新的台阶,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末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5亿元大关,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795元, 五年实现翻一番, 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8624元和1938元, 2010年达到9592元和2387元, 扣除物价增长因素后实际增幅分别为10%和17%,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生活质量有效改善。

宁蒗是一个由原始共耕制、奴隶制、封建领主制等多种社会形态, 经过民主改革后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县份, 由于这一特殊的县情所决定, 加上地处边远贫困山区, 虽然通过近年来的努力, 全县经济社会发生了较大变化, 但宁蒗经济总量小, 发展基础差、底子薄, 贫困程度深, 与全省其他县相比, 整体经济差距还很大, 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绝对数位居全省129个县第110位。

(二) 宁蒗县金融服务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截止2010年末, 宁蒗县只有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四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计13个网点。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2342万元, 各项贷款余额50247万元, 存贷比例仅为22.60%, 2010年各项存贷款新增额分别为55561万元和16074万元, 当年新增存款投放当地贷款的比例为29%, 资金上存或外流现象严重, 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不足。按贷款五级分类口径计算, 2010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为1570万元, 不良贷款率为3.12%, 与往年相比处于较低水平, 自2005年以来不良贷款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资产质量不断得到改善。2010年末涉农贷款余额为42135万元, 占各项贷款余额的83.86%, 金融机构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较大, 支农服务功能不断显现。

近年来, 随着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 宁蒗县金融机构结合县情, 在信贷投放过程中, 开发出多样化的信贷品种, 积极推广扶贫贴息贷款, 林业贴息贷款, “贷免扶补”小额创业贷款等多种信贷产品, 努力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目前宁蒗县开展扶贫贴息贷款、林业贴息贷款、“贷免扶补”小额创业贷款的金融机构主要为农村信用社, 截止2010年末, 扶贫贴息贷款余额为2000万元, 林业贴息贷款余额2591万元, “贷免扶补”小额创业贷款余额372万元 (2011年3月末为677万元) , 小额创业贷款增长明显。

宁蒗作为林业大县, 林权抵押贷款的相关管理办法已经出台, 民众林权证基本到户, 交易平台已经建立, 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而无法开展, 如评估人员不具备评估资质, 无法评估, 抵押登记手续无法完成等, 加上保险公司对林业资产不开展保险业务, 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 致使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在宁蒗县迟迟难以开展。

(三) 宁蒗县农村信用社改革情况

1. 专项票据置换不良贷款处置情况。

宁蒗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于2005年12月1日获准认购专项中央银行票据1166万元, 开始了改革进程。按置换顺序, 置换不良贷款758万元, 占专项中央银行票据认购额的65%, 置换历年挂账亏损408万元, 占专项中央银行票据认购额的35%。对置换出的不良贷款, 宁蒗县农村信用社按照相关约定及要求, 制定清收计划, 全力处置, 尽力清收。截至2011年3月末, 专项央行票据置换资产处置金额656万元, 剩余102万元尚未处置, 专项票据置换不良资产处置比例达到86.54%;清收置换不良贷款194万元, 专项票据置换不良资产清收变现比例达25.59%, 清收已置换不良贷款均以现金形式清收, 没有以抵贷资产清收的情况。

2. 资本充足率。

2010年末宁蒗县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为10.39%, 达到了8%的监管标准, 资本充足水平和资本稳定性较好。2011年3月末农信社资本充足率为7.95%, 略低于监管标准。

3. 资产质量。

2010年末宁蒗县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为39776万元, 五级不良贷款余额为1313万元, 不良贷款率为3.3%;2011年3月末贷款余额45700万元, 五级不良贷款余额1305万元, 不良贷款率为2.86%, 比上年末下降0.44个百分点。以改革前的2002年至2004年为例, 不良贷款率 (四级分类) 分别为38.95%、34.86%、35.32%, 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 贷款收回风险较高。经过改革, 置换了信用社部分不良贷款, 使不良贷款得到有效控制, 不良贷款率逐年下降, 资产质量不断提高, 风险防范能力明显增强。

4. 贷款集中度。

2011年3月末, 宁蒗农信社单一客户授信集中度和最大十家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两项指标为27.57%和188.78%, 高于10%和100%的监管要求, 信贷资金投放不平衡、不协调, 可能带来潜在的坏账风险, 影响农村信用社的稳定发展。

5. 支农服务。

宁蒗县农村信用社结合我县实际, 适时调整信贷政策, 加大支农信贷工作。一是立足“三农”, 服务城乡, 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发展前景较好的中小企业给予重点支持;二是结合“惠农一折通”工作, 对信用好、经济条件好、惠农资金多的部分农户, 适时发放农户小额和农户联保等多种形式的小额信用贷款;三是大力支持特色农业、烤烟、林业等支柱产业及养殖业。2010年末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余额为35383万元, 占各项贷款余额的88.96%, 比年初增加15053万元, 增长74.04%, 农户贷款余额为20660万元, 占各项贷款余额的51.94%;2011年3月末涉农贷款余额为40291万元, 占各项贷款余额的88.16%, 较上年末增加4908万元, 增长13.87%, 农户贷款余额为22604万元, 占各项贷款余额的49.46%;支农服务功能明显。宁蒗县农村信用社改革前, 2002年至2004年涉农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分别为61.11%、87.40%、88.63%, 农村信用社一如既往地发挥支农主力军的作用, 支农服务强劲。

6. 盈利能力。

2002年至2010年九年间, 宁蒗县农村信用社税后净利润总额分别为-123、-142、-171、-120、-27、30、189、190、1148万元, 经过改革, 亏损不断减少, 并逐步实现盈利, 利润逐年增加, 经营状况不断改善, 但盈利水平仍有待提高。2010年末按照人行口径计算的资产利润率年度指标仅为1.79%, 低于该年度全国农村信用社平均水平0.01个百分点, 2011年3月末, 资产利润率为0.39%, 未达到监管指标要求, 但月度指标只能体现现行盈利状况, 不能说明整体盈利水平。

7. 股金结构。

2011年3月末, 宁蒗县农村信用社股本金总额2326万元, 投资股股金总额995万元, 占股本金总额的42.78%, 资格股股本金总额为1331万元, 占股本金总额的57.22%, 按照2011年末投资股与资格股占比分别达到80%、20%即为达标的考核标准, 宁蒗农信社为实现该目标尚需进一步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此外, 由于加大了资格股的清退力度, 2011年1季度农信社股本金总额减少了121万元, 股本金波动较大, 股金稳定性差。

二、做好贫困地区县域金融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社会信用环境差, 制约了银行信贷资金的投入

贫困地区信用环境不良, 群众信用意识淡薄, 还款意识不强, 县域企业普遍存在信用观念淡薄, 还贷意识差的现象, 企业恶意逃废和悬空银行债务, 致使大量银行信贷资金形成风险, 商业银行依法收贷效果差, 企业信用资源短缺以及地方行政干预, 对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 金融机构出于风险防范的考虑, “慎贷”现象普遍, 贷款积极性不高, 总的资金投放数量不大。以宁蒗县为例, 很多县域企业没有健全的财务制度、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率高, 还贷意识差, 个别企业主贷到款后寻求畸形消费, 不良贷款比率呈上升趋势, 金融机构不得不加大放贷审核力度。

(二) 金融机构数量减少, 县域金融出现萎缩, 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不足

经过前几年对机构网点的撤并, 目前宁蒗县金融机构只有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四家, 全县15个乡镇中的11个无常设金融机构网点, 金融服务只能采取流动服务的方式, 服务能力不足。金融机构数量的减少, 使地方企业贷款的渠道减少, 金融组织体系中机构“缺位”, 信贷资金运行主渠道“梗阻”, 向地方经济的信贷投入逐年减少, 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同时, 贫困乡镇金融机构的退出, 给扶贫资金的发放和支农工作带来困难。

金融机构网点撤出后, 宁蒗县农村信用社通过设立流动服务点在11个乡镇开展定期流动服务, 人民银行创新POS机终端服务的功能, 开展了惠农支付服务业务, 缓解了农村金融服务缺失的问题, 但农村群众享受基本金融服务的需求仍难以有效满足。

(三) 贷款权限的上收,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层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

由于贷款权限上收, 目前基层银行办理贷款要经过支行、市分行以至省分行多个环节的把关和审批, 一笔贷款从申请到办妥使用, 需要时间长、程序繁琐, 贷款时效性滞后, 难以有效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此外, “贷款责任追究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基层行的营销力度, 由于怕担风险、怕负责任, 基层信贷主管部门和经办人员的营销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较大限制。基于这些原因, 宁蒗有限的金融资源不能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所充分利用,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四)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下, 金融机构信贷规模受限, 难以有效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由于CPI高居不下, 市场流动性过剩, 通胀压力加大, 人总行在年内已经6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3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随着加息和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上调, 以及国家对开发贷款的限制要求, 银行资金面的缩紧给县域企业贷款带来更大的困难, 进一步加剧了信贷资金的供求矛盾, 对于目前正处于投资阶段的项目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特别是近期启动的重点项目可能面临融资困难, 从而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和改进贫困地区县域金融服务的建议

(一) 整治社会信用, 营造金融业健康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一是加大开展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宣传教育活动, 增强全社会的信用观念, 积极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和“守信获益、失信失利”的社会氛围, 树立企业、个人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环境。二是提升企业信用能力, 对恶意逃废和悬空银行债务或故意不履行合同的, 债权金融机构要积极收回债务;对拒不纠正的债务人, 要用法律手段维护金融债权, 依法追究逃废债单位和个人的责任。三是要打造浓厚的金融知识普及环境, 大力开展金融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加大征信知识宣传力度, 提高全民的金融素质。

(二) 调整金融机构布局, 适当增加营业网点或窗口, 解决金融服务缺失问题

首先, 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从县域信贷退出, 客观上为农村信用社让出了信贷市场, 提供了发展机遇, 农村信用社要通过调整网点布局, 适当增加网点, 弥补当地金融服务的“盲点”和“空缺”。其次, 要积极推进金融组织体系创新, 根据农村金融机构设立的新政策, 调整金融机构布局, 着力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缺位的问题。

(三) 继续完善金融机构信贷管理体制, 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完善担保体系, 建立多种类型的担保基金

首先, 要改进银行贷款授权授信管理制度, 适当扩大对基层行的授权、授信额度, 同时要改进贷款决策程序, 建立适合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信贷审批机制, 积极进行金融业务创新, 改善贷款方式, 推出适应中小企业发展、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金融新产品和新型信贷模式, 不断满足经济发展中多样化资金需求。其次, 建立约束与激励相统一的信贷管理机制, 提高信贷人员的信贷营销积极性, 合理确定贷款的正常损失率, 改变贷款“零风险”的过高要求, 按照责、权、利对等原则, 完善对信贷人员的激励机制, 以调动其开展贷款营销的积极性, 并以此来促进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第三, 完善政府型信用担保、中小企业、互助型担保、商业担保等三种模式, 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通过政府协调设立财政担保基金、担保机构、担保中介机构等, 促进贫困地区民间企业投资, 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积极协作和配合, 采用风险共担原则开展业务, 形成政府、企业、银行、担保机构“共赢”的信用发展格局。

(四) 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支持地方经济的关系, 人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 合理引导信贷政策与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

篇9:县贫困妇女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关键词]美国;贫困儿童;贫困家庭;救助措施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2-0053-04

美国是经济强国,但也存在贫困儿童问题。虽然美国历届政府都致力于减少或是根除贫困,但是收效并不大,美国贫困儿童问题依然存在。当前,贫困儿童问题已经成为美国政府关注的重点。本文将对美国贫困儿童问题的现状、原因及美国相关政府部门的有关对策作简要介绍与分析。

一、美国贫困儿童问题的现状

根据美国政府公布的最新数字,美国2005年划分的贫困线标准(FPL:Federal Poverty Level)是:单身人员年收入低于9570美元;两口之家年收入低于12830美元;三口之家年收入低于16090美元;四口之家年收入低于19350美元。根据这个标准,美国的贫困人口近几年基本保持在3500万人左右。在美国,如果家庭年收入低于贫困线标准,即为贫困家庭(Poor family)。本文把生活在贫困家庭中的儿童称为贫困儿童(Poorchildren)。

美国的儿童贫困化问题非常严重。弗罗里达州粮食部门的一位官员曾说:“儿童仍然是美国穷人中最贫困的群体。虽然在过去的30年里成年人的贫困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儿童的贫困状况仍然没有得到多少改善。”目前,全美18岁以下儿童共计7300万名,其中近1300万名儿童生活在贫困家庭,约占全美儿童总数的18%。在这近1300万名贫困儿童中,0~6岁学前贫困儿童约有500万名,约占全美0~6岁学前儿童总数的20%(全美目前共有0~6岁学前儿童2400万名)。

二、造成贫困儿童问题的原因

有调查表明,造成贫困儿童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如下。

1家庭收入低

儿童尚无独立经济来源,他们同父母一起生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家庭密切相关,家庭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的生活质量。经济上的拮据使贫困家庭面临着食物短缺、无法支付房租等多重物质生活困难,贫困家庭的儿童很难享受健康成长所必需的优质教育、医疗保健等服务。

2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就业情况不乐观

相关调查表明,在父母没有完成高中学业的家庭中,有40%的儿童生活在贫困线标准以下;而在父母大学毕业的家庭中,只有3%的儿童生活在贫困线标准以下。有关父母就业情况的调查表明,在所有贫困儿童的家庭中,56%的家庭中父母只有一方全年从事全职工作,25%的家庭中父母只有一方一年中部分时间从事兼职或全职工作,19%的家庭中父母双方都没有工作。美国国家贫困儿童中心(NCCP:National Center for Children in Poverty)2007年11月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表明,如果父母受教育程度过低,即使全年从事全职工作,工作收入也不高,很难帮助儿童摆脱贫困状况。

3单亲家庭数量增加

由于离婚率、非婚生育率的持续攀升,美国单亲家庭数量迅速增多。因为绝大部分单亲家庭都只有一名成人拥有经济收入,所以大部分单亲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目前,美国的单亲家庭以女性家长占绝大多数,在这些单身母亲家庭中有55%的儿童生活十分贫困,而在双亲家庭中只有10%的儿童生活贫困。

4种族背景影响

美国国家贫困儿童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各种族贫困儿童占本种族儿童总数的比率差异明显(见表1)。

5移民数量增加

相关研究表明,在美国,生活在移民家庭中的贫困儿童越来越多。父母一方为移民的18岁以下儿童占美国儿童总人数的比率在过去35年中增长了3倍。目前父母一方是移民的儿童中有57%的儿童为贫困儿童。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移民受教育程度不高,通常收入较低。

6制度不完善

根据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的一项调查,在底特律拥有一个学前儿童和一个学龄期儿童的单亲家庭每年需要至少34000美元才能基本满足该家庭一年的日常开支,而这是一份每小时16美元的全职工作一年的收入总和。然而,密歇根州相关制度明确规定,以每小时7.15美元为最低工资标准,当单身家庭的父/母工资达到每小时9美元时,该家庭便不再符合享受公共医疗保险的条件:当工资达到每小时11.5美元时,该家庭便不能再领取儿童保育补贴。由于一系列诸如此类的严格规定,单亲家庭随着父/母收入的提高会失去许多重要的福利待遇,以至于即使单身家庭中父/母的工资达到每小时16美元,该家庭的生活状况也很难有所改观。

大量研究明确指出。经济上的困难与一系列不良的生理、心理发展结果息息相关,这些不良结果将制约儿童潜能的发挥,限制儿童未来的发展。在经济拮据的家庭中,父母在培养儿童时的投入十分有限,许多儿童因此无法享受同龄儿童所拥有的良好的早期保教服务、丰富的活动机会和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等。此外,经济困难还会使父母的压力增大,从而影响父母的育儿质量。压力过大还容易使父母心情沮丧、意志消沉或是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甚至会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众所周知,0~6岁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这个阶段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快速成长发育的时期,人的未来发展所需的各种能力、品质等大多是在这一时期打下基础的。经济上的良好保障、积极的早期学习经验和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保证儿童早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生活在贫困家庭的儿童来说,他们无可选择地承受着多重生存风险,成长压力更大。

三、美国政府解决贫困儿童问题的对策

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推行了许多针对18岁以下贫困儿童,尤其是0~6岁贫困儿童的救助行动,如最早的家庭救助项目“援助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计划”、针对儿童尤其是贫困家庭儿童的“贫困医疗补助制度”、面向低收入家庭的学前教育“开端计划”、“学校免费早餐计划”、亚历山大市学前教育社区网计划等。

在贫困儿童数量有增无减的严峻形势下,面对贫困儿童日益增长的经济、健康、安全等多方面需要,尤其是1300万名贫困儿童的教育需求,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力求解决学前儿童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增加儿童享受优质教育和其他服务的机会,以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1体察国民生活现状,重新审定国家贫困线

标准

美国国家贫困儿童中心副主任南希·金·考森在2007年8月召开的“美国贫穷测量听证会”(Hearing on Measuring Poverty in America)上承认,许多收入超过现定贫困线标准的家庭仍然面临着多重经济困难。她强调。在重新划分国家贫困线标准时有一个重要事实不容忽视,即各州和各地区之间的显著经济差异。以一个四口之家一年的基本生活需求为例,休斯敦市为36000美元,芝加哥市为40000美元,哈特福特市需要至少49000美元。因此,在重新界定贫困线标准时必须考虑地区经济差异这一重要因素。

2将对早期教育的投入与改善贫困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相结合

家庭经济困难是导致儿童贫困的首要原因。家庭经济没有保障,对儿童早期教育的投入就无从谈起。因此,若要增加贫困儿童接受早期教育的机会,改善其受教育质量,除了有针对性地增加早期教育投入之外,还必须加大力度改善贫困儿童家庭的经济状况。其中,帮助儿童父母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是提高家庭经济收入的有效方式之一。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采取以下措施用以帮助贫困家庭的父母有更多机会进一步接受教育:(1)增加向接受教育的贫困父母提供财政支持的途径。(2)为正在接受教育的贫困父母分担儿童保育费。此外,各州政府还制定并实施了多种支持性政策。比如,美国有36个州已经免除了贫困单亲家庭的个人所得税,有28个州为绝大部分贫困家庭免除了占家庭总收入10%的儿童保教费用。

3通过多种方式为贫困家庭父母提供援助

帮助父母就是帮助孩子。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对贫困儿童的父母进行援助:(1)将提高最低薪资待遇、调整税收制度和增加福利待遇三方面结合起来,从而增加父母的收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2)为父母提供身体和心理治疗机会。部分低收入者的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巨大的经济压力也导致他们心理负担过重。这严重影响了育儿质量和亲子关系。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治疗得到改善。(3)保证父母与婴幼儿相处的时间。高质量的亲子关系有益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因此美国政府致力于以制度形式保证父母与子女相处的时间,为建立高质量的亲子关系提供机会。

4增加贫困儿童及其家庭享受重要支持与服务的机会

儿童的健康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性条件,比如营养、健康、早期保育和教育等。为了让贫困儿童不输在起跑线上,美国各州政府积极采取措施,致力于让贫困儿童享有同其他儿童一样的教育机会和服务。美国80%的州为贫困家庭的儿童提供公共医疗保险服务;39个州认识到幼儿入园前学习准备的重要性,纷纷开展全州儿童入园前教育计划,等等。不过,这类政策还不完善,而且不同州和地区的儿童享受的支持与服务也有很大差异,因此保证让更多贫困儿童享受到重要支持与服务机会的制度与措施还有待完善。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贫困儿童全面发展

有调查显示。在近1/3的移民家庭中几乎没有14岁以上英语较好的人,近2/3的移民儿童不会说流利的英语。因此,设立多语种早教中心,聘请双语教师等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另外,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保证高质量教育的关键,但是美国现有的面向贫困儿童的良好师资非常有限,而且教师流动性很大,致使学生的成绩很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洛杉矶等城市纷纷制定并实施了为贫困儿童学校培训师资的计划,旨在促进贫困儿童全面发展,

上一篇:实在的近义词下一篇:“离家出走”记_小学写人记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