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两个必然真理性的再认识

2024-04-28

对两个必然真理性的再认识(精选7篇)

篇1:对两个必然真理性的再认识

对两个必然的再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第一章最后一句话是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一个半世纪以来,给了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以极大鼓舞,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经过逻辑概括的著名政治命题--“两个必然”理论.本文尝试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重新认识“两个必然”理论,阐释“两个必然”的科学性,探索实现“两个必然”的可能途径.

作 者:郑卫东 梁建峰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99级研究生,541004刊 名:社科与经济信息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AND ECONOMIC INFORMATION年,卷(期):“”(2)分类号:B0关键词:

篇2:对两个必然真理性的再认识

敬爱的党组织:

在第三次预备党员培训课上,政治学研究院黄红发教授为我们讲授了“对《***宣言》‘两个必然’的再认识”。黄教授首先回顾了《宣言》的基本内容,然后对“两个必然”思想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阐述了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对“两个必然”的再认识。通过黄教授的讲解,我深刻地认识到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化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应该看到,二战后,资本主义进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在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运行、管理机制作了不少的自我调节、改善,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仅能够容纳现实的生产力,继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显示了相当的生命力;而且,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它们在社会经济方面也采取了不少措施,调节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对生产力的制约。特别是它们吸收并利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没有预见到的。但是,当代资本主义的调整和发展,并没有使其固有的基本矛盾消失。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在所有制关系方面发生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变化,未来社会的“新因素”也在不可遏制地成长着,然而,从总体上看,西方发达国家生产资料私有的性质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二是有助于我们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众所周知,十月革命以来诞生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同马克思所预见的未来社会相去甚远,无一例外的都是原来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国家,没有经过充分的资本主义发展而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说,这些落后国家先于发达国家进人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胎胞里“成熟”地出现的,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划分社会形态时所始料不及的。正因为如此,***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属于“不够格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了中国必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并由此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就是说,我们要真正成为够格的社会主义,就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过程。

因此,作为预备党员的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长期共存性。从而,科学地把握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相互关系。我们必须大胆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尤其是它们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有益经验,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才能最终超过并战胜资本主义。

汇报人:党团范文网

2011年9月27日

浏览本文章的人还查看了入党思想汇报栏目如下文章

篇3:对两个必然真理性的再认识

中国卫生职业教育的兴起, 本身就是医学理性精神属性之必然逻辑性的展开, 与坚持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范式和医学理性精神教育息息相关, 故医学理性精神的泛化是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的活力因素。医学理性精神属于医学科学精神的范畴, 是医、护工作过程的精神基础, 与医德养成教育关联密切, 与医学应当相辅相成。面对守望生命的医学事业, 卫生职业教育的医学理性精神内涵包括学习理性精神和医学职业服务理性精神, 对高职医学生坚持高尚的和稳定的医学理性精神教育, 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 是卫生职业教育和工学结合办学属性之逻辑必然性的展开的基本要求。在新医改背景下和基于“工作过程”的卫生职业教育的范式教学模式下, 再认识高职医学院校的医学理性精神教育的品位建设如何开拓是一个现实命题。

当今过度医疗、看病难、看病贵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医疗消费不合理、医疗资源浪费、医疗资源共享缺陷的弊端已不是一般性的问题, 关系到现行社会医疗消费市场和各类医学教育是否公平、诚信、实用, 关系到医疗保健的公益性保障, 也关系到医疗消费者对医学理性的信任问题。在此种背景下, 医学理性精神建设正在成为当今医学领域, 特别是职业医学应当亟待探讨的问题, 同时医学伦理学的善良总原则要求树立医学理性精神, 忠实实践医学目的与公平、公正的医疗消费, 籍以保证医学服务的公益性取向。卫生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新兴的医学教育事业, 其生源质量较差, 毕业生工作能力受限, 但高职医学生接受医学理性精神培育的空间较大。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高职医学院校势必需要加大力气对高职医学生进行医学理性精神的培育, 再认识医学理性精神教育与医学职业行为培育的相容性方面的问题, 再认识坚持和弘扬医学理性精神建设与提高高职医学生职业成长性和医学职业服务境界的内在关系, 或许更有利于显现卫生职业教育改革的实效性。

二、卫生职业教育医学理性精神的基本属性

医学理性精神基本内涵是职业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行为中具有的医德理性的特定渗透、表达和反映的心理状态, 是医学目的之逻辑必然性展开的心理活动, 是医学随时代变迁、广大医疗消费群体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而适时自我审视、自我发展的必然属性。其属于医学科学精神的范畴, 是医疗活动的精神基础, 是以善良总原则和“救死扶伤, 实行人道主义”为前提的精神境界, 也是白求恩精神的内涵元素。笔者认为, 卫生职业教育医学理性精神是学习理性精神和医学职业服务理性精神的集合, 基本属性包括学习理性精神和医学职业服务理性精神, 是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倾向的综合体现。卫生职业教育坚持医学理性精神教育, 可以造就高职医学生的医德境界和职业成长性, 在一定程度上导向和定向卫生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培养高职医学人才。

三、再认识高职医学生建构医学理性精神的几个相关问题

1.再认识高职医学生对现代医学理性产生困惑的症结

目前, 三大因素困扰着高职医学生医学理性的建构:其一, 过度医疗、医疗技术主义的萌生与泛滥, 使“利润绩效”转嫁于医疗消费者, 造成医院公益性淡化, 有悖于医学理性和善良总原则, 引咎高职医学生对医学理性精神产生模糊认识。其二, “必需、够用”的教学理念束缚着卫生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属性的必然逻辑性展开, 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教学没有完全融入卫生职业教育教学体系, 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连受“挫折”, 知识体系的积累存在缺陷, 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理性精神混沌。其三, 高职医学院校建构主义理论缺陷, 不能有效地创设医学理性精神的教育情境, 使高职医学生对医学理性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存在局限性, 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同化、顺应和平衡学习理性精神和医学职业服务理性精神的建构。

沉思高职医学生对现代医学理性产生困惑的主要的社会背景, 需要再认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 多数高职医学生对卫生职业教育的地位和就业前景的担忧, 使其医学理性精神的自我建构和自我调控能力低下;二是, 医疗消费是商品消费的再认识进一步印证了卫生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医疗的商业化影响, 并由此引发诸多的现实医德问题, 高职医学生与医疗消费者一样, 对从医人员的医德境界和医学理性精神提出质疑, 而医疗机构并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尽快改善现实医德和医学理性的问题。三是, 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滥用对医学目的的异化, 并带来的道德和医学伦理难题, 使高职医学生与医疗消费者对医学目的产生了困惑, 同时对从医人员的形象建设和医院文化建设提出争议, 进一步对医学理性精神产生困惑, 而从医人员又不能时常自觉维护和履行医德规范及坚定医学理性精神。四是, 医疗机构及其从医人员医德不自律而蕴生的拜金现象、过度医疗、医疗技术主义、医学情感淡化、医院文化建设无序均为医学理性精神的惰性因素, 它们有悖于医学理性精神的真谛, 是坚定医学理性精神的系列障碍。

面对高职医学生对现代医学理性的困惑, 高职医学院校对高职医学生必须坚持医学理性精神的教育, 引导高职医学生认识和明确现代医学遭遇的医学理性和伦理道德困惑的根源在于医疗服务业忽视了对医学性质的认识、对病人是医疗消费第一因素的认识、对以人为中心的整体医学的认识以及对人文医学的认识, 籍以引导高职医学生自觉地接受医学理性精神的教育, 不断完善人格素质。

2.再认识高职医学生的学习理性精神对医学职业服务理性精神的制约

学习理性制约着高职医学生的学习困惑、学习挫折的转归, 是影响学习发展与医学理性精神问题的基本因素之一。学习理性精神的内隐与外显的实践,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职医学生学习心态、学习行为与医学职业服务理性精神建构的律正、医学伦理关系的协调与医学责任的归属问题。学习理性精神是自律学习行为、制控学习责任和界定学习价值的重要因素, 对高职医学生诸多的学习责任、学习困惑、学习挫折和学习心理障碍问题有一定的制约效应, 其终究要潜移默化为对医学职业服务理性精神的心理感应。面对卫生职业教育“淡化学科意识、知识体系弱化、注重技能训练”的不争事实, 积极倡导和督促高职医学生建构坚定的和稳定的学习理性精神, 会使其在医学专业知识体系的学习积累中处于优势地位, 进而对其职业成长性和医学伦理观念产生良好的启示作用, 对医学职业服务理性精神建构呈现良好的制约效应。

3.再认识高职医学生医学理性精神的迷茫与医疗困惑的问题

当今, 高职医学生基于上述原因, 对医学理性精神产生了迷茫或困惑,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对医患医疗消费心态、医学人权的律正、医学伦理关系的协调和医学责任的归属等问题的判断。试想, 高职医学生在对医学理性精神产生迷茫的情境下, 面对诸多医学责任问题、医德困惑和医学伦理问题, 就不能表现出应有的医学理性精神, 不能把握医学理性精神制衡效应, 就会产生医疗困惑的心理阴影。这说明医学理性的迷茫与医疗困惑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后者是前者的归宿。

面对守望生命的事业, 高职医学院校对高职医学生重新提出、界定和审视医学理性精神是一个重要课题。

四、创设医学理性精神的教育情境是高职医学生建构医学理性精神的新起点

人们期望高职医学生拥有高尚的医学理性精神, 是医学的重要进步, 也是高职医学院校新的教学取向和教学潜能。这种教学取向和教学潜能需要创设医学理性精神的教育情境, 方能使高职医学生置于其中, 建构自己的医学理性精神, 为自己的顶岗实习、择业、服务能力和职业成长性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

1.师生共创和谐的学习理性的教育情境

教师在高职医学专业课施教中充分展现教学热情、教学情感、教学成果、教学有效感和教学品位, 可以创设教学理性情境, 引导高职生正确对待学习挫折,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情感、学习成果、学习有效感和学习品位, 籍以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理性情境, 形成培育和强化高职医学生学习理性的合力。

2.工学结合、院院结合, 共同创建医学职业服务理性的教育情境

工学结合、院院结合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教学改革, 可以结合案例教学, 超前性创建医学职业服务理性的教育情境, 提升高职医学生医学理性精神的建构效果。以工学结合为抓手, 培育医学理性精神建构的土壤, 是提高高职医学生医学理性精神境界的新起点。

3.实习带教, 创设医学理性精神的教育情境

临床实习的带教环节是创设医学理性精神的教育情境的有效平台, 注重实习带教情境培育高职医学生的医学理性, 是卓有成效的举措。面对医学服务工作情境, 带教医师 (护师) 以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情感体会, 可以直接将工作平台需要的医学理性精神施教于顶岗实习的高职医学生, 会收到现实的、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

4.社会舆论和顶岗实习创设医学理性精神的教育情境

过度医疗、医疗技术主义、转嫁医疗费用、看病贵、看病难等不满的社会舆论和救死扶伤、医者仁心、为患者排忧解难等满意的社会舆论与顶岗实习中的服务流程的训练, 从医人员的言行和患者的评议, 可以共同创设高职医学生的医学理性精神的教育情境。

摘要:卫生职业教育的医学理性精神内涵包括学习理性精神和医学职业服务理性精神, 对高职医学生坚持高尚的和稳定的医学理性精神教育, 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卫生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 是卫生职业教育和工学结合办学属性之逻辑必然性的展开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高职医学生,医学理性精神,高职医学院校,卫生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罗根海.评判中医药学需要科学与理性精神[J].中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3 (1) :13-15.

[2]孙奥丽, 孙永波, 陈红霞.医德养成教育和医学理性精神的思考[J].医学教育, 2004, 24 (6) :34-35.

[3]杜治政.卫生改革中的利益冲突与调节[J].医学与哲学, 2007, 30 (1) :3-9.

[4]林国生.“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成因及解决措施[J].学习与实践, 2006, 24 (1) :57-61.

[5]陈晓阳, 杨同卫.论医学的理性精神[J].医学与哲学, 2003, 24 (4) :35-36.

篇4:对两个必然真理性的再认识

摘 要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在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理论。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对于我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两个必然” “两个绝不会”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1848年2月,马克思恩科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的结论,即“两个必然”。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之前,是决不会出现的”[2]。“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个重要命题,都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者存在内在的高度统一,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深刻认识二者的关系,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坚定共产主义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认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坚定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树立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过去,在“两个必然”的实现问题上,存在着一种盲目乐观的错误观点,认为资本主义马上就要灭亡,明天就可以进入社会主义。这种错误的观点不仅导致工作上的许多失误,甚至当社会主义遇到挫折时,人们就丧失了社会主义的信心,对“两个必然”的实现产生了怀疑。纵观人类历史社会发展的进程,我们可以看出,任何社会形态的更替,无论从奴隶制到封建制度,还是从封建制度到资本主义制度,都经历了错综复杂、曲折漫长的过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落后的剥削制度,创造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消灭阶级和阶级压迫,这必然是一个长期、艰苦和复杂的过程。其次,只有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时,资本主义的外壳才会被撑破,才会被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而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它向社会主义转变会触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必然会遭到阻挠和反抗,因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内在关系,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替代关系,坚定共产主义的必然胜利,同时又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复杂和艰巨的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马克思和恩科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过:“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3]。从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到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就是资本主义适应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特点。特别是二战后,由于第二次产业革命的迅速发展,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使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力、科学技术获得了新的很大的发展,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也得到暂时的缓和,这些无疑延缓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延长了资本主义的寿命;在另一方面,由于当代资本主义的这些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反而使之在新的基础上积累和加剧,也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因而也就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由于自身的矛盾发展而最终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必然性,这就为“两个必然”理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既显示了社会主义在全世界最终胜利的客观历史趋势,表明现代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创造的文明前提日趋“完备”;也反映了资本主义还有一定的生命力。俄国十月革命前夕,列宁曾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最完备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的入口。”“社会主义现在已经在现代资本主义的一切窗口出现,在这个最新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没前进一步的每一重大措施中,社会主义都直接和实际地显示出来”。但是,这种必然性的实现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也就证实了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的科学论断。

3.有助于我們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几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每一次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无不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无不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扥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甚至要经历反复、多次的复辟、危机和失败,而后才能站住脚。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是要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并且要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因此就不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社会主义只有在斗争中发展。20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主义的发展遇到了最大、最严重的挫折,即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这一度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了低潮。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这只是一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并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去古人的伟大事业。马克思、恩科斯在创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只是为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一般的原则和方法,而不可能提供现成的答案和固定的发展模式。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只能在摸索中前进、曲折中发展。因而出现错误、失败甚至是倒退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曲折,都改变不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消弱了,但人们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4]。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可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华民族为了实现自身的伟大复兴而做出的重大抉择,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也将是中华民族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4.有助于我们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马克思、恩科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时,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但是,革命的实践超越了马克思、恩科斯当年的预期。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并不是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的,而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中国和其他国家实现。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中国共产党坚持和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理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特别强调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合发展生产力。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深刻理解“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科学论断,正确认识二者现实与未来、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我们就会更加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坚信“两个必然”的科学性。同时,又会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防止盲目乐观和悲观失望两种错误倾向,正确认识当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科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科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篇5:浅析如何认识两个必然

《共产党宣言》运用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动力的基本原理, 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 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共产党宣言》已经发表一个半世纪多了, 资本主义一点儿灭亡的迹象都没有, 导致了很多人对这个理论产生了怀疑。

从科学的角度看, 《共产党宣言》发表后一个多世纪的今天, 资本主义仍没有灭亡也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而且资本主义发展到现在表面看上去依然繁华锦簇生机勃勃, 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 这虽然貌似没有证实两个必然, 但若经分析, 却也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两个必然的科学性和规律性。

首先, 从最基础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层面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时, 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时, 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历史上的一定时间里是非常先进非常革命的, 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出了巨大的生产力, 改善了落后的生产关系, 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极大的推动了社会发展。但我们也不能忽视, 资本主义制度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少数资产者残酷剥削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基础上的, 资本主义越发展, 便越会加剧这种剥削, 劳动人民的财富越来越少, 而其劳动带给资本家的资本积累越来越多, 社会资本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之后, 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便由隐性逐步走向显性, 不可避免的凸现了出来。资本家为了让钱生钱, 不顾客观规律, 一味加紧剥削, 大量生产, 造成生产过剩, 从而引发经济危机, 这种经济危机的爆发已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周期性定律, 而且在经济危机期间, 总会有很大一部分生产力遭到破坏, 使社会蒙受巨大的损失。这就表明, 在取代封建制度时是先进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制度, 发展到一定阶段, 而不根据社会情况进行改进和调整, 就已经不能再继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了, 更甚至于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资产阶级的关系太狭窄了, 再容不下他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 实际上, 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 若要社会更好更快更健康地继续发展下去, 就要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消灭剥削和被剥削的阶级关系, 建立起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即共产主义公有制度。若不这样, 社会的发展智能裹足不前, 没有光明前途可言。因此, 马克斯、恩格斯得出结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第二, 从该理论提出的背景和社会形态看, 这个结论是针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提出的。资产阶级是一个群体, 是有意识有能动性的活的人, 因此理所当然会对该理论作出相应的反应。他们会在实践中和理论上发现马克思的理论是有合理性的, 当他们意识到了危机感, 但碍于其阶级立场又不能公然承认其科学性时, 便会一面强硬地抵制和反驳, 一面用改良的不触及其根本利益的方法来完善和做表面的修饰工作, 来缓和危机安抚大众。我们可以看到由于资产阶级在实施一些措施, 因而达到了暂时平复表层矛盾的作用, 为其生命的延续起到了关键作用。而现实中, 马克思所批判的那种肆无忌惮赤裸裸的剥削形态的资本主义社会也确实是灭亡了, 现在延续的是一个新形势、新面貌的隐性剥削的资本主义社会, 虽然其实质还是一样的, 但毕竟是一个感应到危机后经过很大改良, 具备了更多合理性存在的资本主义社会。从这个角度看, 马克思的学说也达到了改良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目的。

另外, 从历史发展来看, 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剥削社会制度, 灭亡虽然是必然的, 但却不是立刻、马上、瞬间的, 会经过一个相当漫长的衰落和垂死挣扎回光返照的过程。如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都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 而作为比前几种制度更具合理性的资本主义, 当然更不可能那么容易就消失。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也是这个道理。我们要有耐心和充足的心理准备, 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会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而共产主义的实现和发展壮大更是需要有一段艰难而长远的路程要走。资本主义虽相对于封建社会、奴隶社会来说是较为先进的社会形态, 但其本质依旧还是剥削性质的, 是统治阶级压迫、剥削、奴役被统治阶级的工具。只要存在阶级, 就存在对立斗争, 被统治阶级就一定会奋起反抗, 以争取自身的权利。因此, 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就是处于一个不稳定的地基之上的浮华大厦, 只要不改变其剥削的本质, 这座不稳定的大厦必定会遭受到轰然倒塌的命运, 因此资本主义必定会有灭亡的一天。或言之, 如果资本主义真的为了存在下去而改变了其剥削的本质, 他就不能被称之为资本主义了, 而是变为其他的社会形态, 也就是名存实亡的资本主义了。

总之,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快速并繁荣发展的今天, 虽然我们还会看到我们的发展在很多领域都逊色于资本主义国家很多, 也许我们还会在资本主义国家辉煌的成就面前为之赞叹,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丧失信心, 我们要坚信“两个必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 坚定信仰, 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共同为推动社会主义进步发展做出最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李辉, 许文贤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编写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第2版.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韩喜平, 庞雅莉, 穆艳杰主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导读[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7.

篇6:对“标准答案”的再认识

(一) “标准答案”与“自主阅读”间的矛盾

1.某实验初中的招生阅卷工作正在紧张而又有序地进行着。阅卷老师人人专心致志, 个个一丝不苟。整个阅卷室内鸦雀无声。忽然, 一位老师转过头与身边的老师低声嘀咕着什么, 一边谈论, 一边还不时看着手中的试卷, 看样子像是在谈论此份试卷答案正确与否, 接着又埋下头继续阅卷。过了一会儿, 又一位老师抬起头与身边的老师低语着, 继而又转向身边的其他几位老师, 看表情, 他们的谈论无结果。果然, 他又走向阅卷组长。组长底气较足, 声音洪亮, 只听见他说:“‘货郎书担’没这个词, 形容学习勤奋的, 更谈不上了。错, 错!我看这样吧, 我写几个成语在黑板上, 就以此为标准答案吧。”说完, 在黑板上潇洒地写下了五个成语:废寝忘食、孜孜不倦、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十载寒窗。阅卷老师见此放松地吁了一口气。

【画外音】“货郎书担”说的是三国时董遇和哥哥离乡背井去外做生意, 货郎担一头装货, 另一头却是书。只要一有空闲, 便争分夺秒地读书的故事。这个词不太常见, 可见此考生平时阅读广泛, 知识积累丰厚。可就是这样一个“亮”词, 在许多阅卷老师面前竟被判了“死刑”, 并因此引出了绝对的标准答案。

2.午饭后休息时, 阅卷老师们聚在一起, 只听得其中一位说:“你说这样的考试公平吗?标准答案就锁定在这五词。最起码还有‘手不释卷’也表达了学习勤奋的意思呀!”“对呀, ‘韦编三绝’也是的, 它原来是说孔子反复阅读《周易》, 竟使皮绳断了多次, 后来用以形容人们勤奋读书学习。”另一位老师附和道。“阅卷组长还挺熟悉教材的, ‘标准答案’中的这些词都在教材上出现过。看来还是只有狠抓课本才行呀!”一位老教师感慨万千地说。“不, 我们不能拘泥于教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积累,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一位年轻教师激动地说。“那可怎么办?鼓励学生多读, 读来的知识却不能答卷!”“唉!对了, 我们可以这样, 平时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让他们广泛地读, 让他们自由地说。到最后复习时再给他们来个‘一锤定音’, 给他们标准答案。”“不错, 不错, 是个好主意!”大家纷纷称道。

【画外音】沐浴着新课改的春风, 老师们不再是教书匠, 他们在努力践行着新课改。可面临着考试, 面对着阅卷时的标准答案, 他们在思索、在探讨, 最终在新旧观念之间找到了第三条路, 想到了平时搞课改、复习搞应试的两全其美之策。

(二) 对“标准答案”的反思

通过以上的两个镜头, 不难看出“应试教育”给老师和学生带来的疑虑和担忧。对此, 广大老师应深入地进行自我反思。

1.老师, 你囊中羞涩吗?

自古以来, 老师就以“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出现, 被誉为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在学生的心目中, 更是知识的权威、知识的化身。而如今,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限于教材、老师。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都给学生敞开了知识的大门。于是出现了学生能答出“货郎书担”、而老师却视为错误的怪现象。一位任教五年级自然的同事曾对笔者发过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孩子懂得真多呀!”原来自然习题上有一道题:把闹钟放在哪里, 会听不到闹铃声。老师百思不得其解, 多处询问其他老师均不得知。最后无奈, 在评讲时想越过此题, 直接进入下道题。不料刚刚读题, 学生小王就举起手, 说老师漏了一题, 他知道答案, 是真空, 并拿出了依据——《小哥白尼》。是学生懂得多吗?不, 是老师懂得太少了吧!常见老师们苦口婆心地教导学生不要浪费时间, 要多读书, 扩大知识面。可又有多少老师在充分利用时间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信息时代的今天, 在新课程推行的今天, 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仅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拥有“活水”, 才能在学生面前永为人师。看来, 老师在提高业务水平, 加强理论修养的同时也该注重自身知识储备、丰厚文化底蕴啦!

2.老师, 你敢言吗?

镜头二中的老师不满标准答案, 他们还得知一些答案是正确的, 可为什么当时不提出来呢?集思广益, 大家说说议议, 也能将“标准答案”的杀伤力降到最低呀。平时课堂上, 总见一些老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 发表自己的见解, 可勇于举手者寥寥无几。老师们就不解, 就感慨:这些孩子是怎么啦?可又似乎发现:学生课堂上面对老师不敢言的情景与老师阅卷时面对组长的情景何曾相似呀, 记得一次听课调研活动中, 一位讲课老师用较快的语速、发抖的声音安慰学生不要紧张。自己的声音都发抖了, 这样的安慰有效吗?恐怕只能让学生听了更加紧张罢了。有怎样的老师, 就有怎样的学生。学生年龄小, 价值观还没有形成, 他们最爱模仿, 最容易接受心理暗示, 往往老师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及行为态度等对他们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见, 老师也该注意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人格素质啦!

3.标准答案, 你还好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词汇丰富。前面阅卷时仅将五词确定为标准, 而视其他于不顾。这样的答案标准吗?这样的阅卷公平吗?这样的考试有意义吗?词汇尚且如此, 阅读不提更罢。俗话说: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历、家庭环境等不同带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同。可他们的感受都是基于生活、发自内心的生动的、真切的话语。在不违背正确价值导向的前提下, 能说他们错吗?一位上三年级的侄女曾在一次考试后哭泣着来找笔者。原来试题中有一道是:学习了《守株待兔》一文, 你明白了什么?侄女没有按老师讲的标准答案答题, 写出了自己的理解:守株待兔的人太死板, 不灵活。却被无情地打上了红“X”, 并扣去了5分。孩子还这么小, 就被剥夺了发表独特见解的权利。真不知这样心中只有“标准答案”的老师在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时是从何谈起, 又是从何做起的。在《荀子·子道篇》中有一段记载:“有一次, 孔子分别向子路、子贡和颜回提出了同一个问题:‘知者若何, 仁者若何?’子路对曰:‘知者使人知己, 仁者使人爱己。’子贡对曰:‘知者知人, 仁者爱人。’颜回答曰:‘知者自知, 仁者自爱。’”同一个问题, 对象不同, 答案各异。孔子对他们的回答都给予了肯定。相形之下, 距孔子二千五百年之后的我们是否有些汗颜呢?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该思考了:标准答案, 你还好吗?

篇7:对“翻转课堂”的再认识

也有把翻转课堂理解为它的下位概念——基于视频等数字化资源的翻转课堂。这虽说不影响实验者的实践, 但限制了其对翻转课堂的多元创意。

我们注意到, 先驱者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并没有把他们用视频帮助缺课学生补习功课称作“翻转课堂”, 而是把“翻转课堂诞生”定位在一个简单的发现:“只有学生卡壳了, 需要我特别帮助时, 才是他们真正需要我现身的时候。他们不需要我一直都留在教室里, 对着他们喋喋不休地讲着课程内容, 他们自己就能学习课程内容。”于是, 他们创意出事先录制讲课视频, 让学生在家观看视频, 课堂上“帮助学生厘清他们不懂的内容”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被媒体冠之以“Flipped Classroom”报道后, 才有了“翻转课堂”的译名。

不过, 他们认为,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一定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于是, 提出翻转学习 (Flipped Learning) 的概念, 并且赞同拉姆齐·穆塞莱姆的表述:翻转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 它把直接教学从集体学习空间转移到个人学习空间, 从而把集体空间变成一种动态的、交互的学习环境, 教师在学生运用概念和创造性地参与科目学习的过程中给予指导。

这个定义清晰地描述了翻转课堂的形式和师生在翻转课堂中的定位。但是, 旁观者色彩浓重。微课程教学法把回溯翻转课堂历史与前瞻世界教育发展走向联系起来考察, 侧重于本质属性描述与追求目标的表达: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习知识主要在课外, 内化知识、拓展能力主要在课堂”为基本结构的学习方式 (或曰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形态) , 其目的在于发展应对未来挑战必备的核心素养。

这一定义, 更便利中小学教师理解翻转课堂的操作模式, 把握翻转课堂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的方向, 从而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结盟”, 与应试教育“分道扬镳”。具有本土化色彩。

至于翻转课堂是否翻转了教学流程、师生角色、教学理念, 我们不难从下面三幅图中看出端倪。

由图1可见, 翻转课堂仍然遵循从学习知识到内化知识的一般规律;图2表明, 师生角色并没有颠倒 (“翻转”本义) ;图3反映, 教学理念呈现变化、发展、更新的趋势, 但不是新旧理念的颠倒关系。

上一篇:机械工程系生活部工作计划下一篇:同乐会策划书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