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课活动总结报告

2024-05-04

教研课活动总结报告(精选9篇)

篇1:教研课活动总结报告

教研活动总结

按照学期初的教学计划,4月21日到24日上午,我校小学部在侯校长的指导下举行了题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训练与养成的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分低中高三个年组进行,刘洪欢、王春丽、王艳梅、李娜、周伟峰五位教师进行了课例展示。每个教研组的成员积极参与集体备课,经过老师们课前的精心准备,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更有利于今后的学有专攻和教有所长,现对这次活动小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积极听课

本次展示课活动得到了校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我校侯瑞端校长虽然公务繁忙,但是都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关心教师成长,极大地振奋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活动期间,全校的老师积极前来听课,给讲课教师以极大的鼓舞。本次展示课活动,是我校教育教学的一个缩影,也是我校教学教研工作的又一次集中展示。像这样的活动今后还会继续开展,以促进全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师之间更广泛的切磋交流。

二、精心准备,亮点多多

上课教师精心选择课题,课前备课充分,设计合理,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并翻阅书籍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努力把最优秀的课堂教学展示给学生。王艳梅老师以她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及生活情境的设置,使原本枯燥乏味的习作课堂变得轻松愉快。刘洪欢、李娜、周伟峰、王春丽四位老师都能在深度挖掘教材、尊重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大胆创新。课堂教学中他们合理有效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巧妙设计各种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堂课学生都能热烈发言、情绪高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孩子们在轻松和谐中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研讨交流,共同进步

在评课、研讨交流的环节中,听课教师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就每节展示课值得大家学习借鉴的共同优点,以及这节课的某些教学环节的不足,展开激烈讨论,并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了广泛地交流。侯校长也针对本次教研主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看法,使教师们都能明确了今后努力的目标,并决心把这些经验运用到实践之中。

四、善思善学,苦练内功

我们年级的展示课活动虽然结束了,但课堂教学没有停止。一个优秀的教师,必是一个“会思考”的教师。所以,我们的反思没有停止,我们的交流、研讨也没有停止。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贵在得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会苦练内功,在锤炼中规范,在学习中积淀,在研究中提升,在竞争中成长,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谱写辉煌的篇章!

教研活动总结

二龙乡学校小学部

2015年4月

篇2:教研课活动总结报告

中国梦,我的梦

几年前我们以“读得准,写得好”作为标尺,推出了以重视英语言为特征的双语教学模式。在短短的时间里,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精神面貌更是焕然一新。渐渐地,外界的质疑也纷至沓来。在舆论下,我们也曾一度的迷茫。是啊,我们真的能传授给学生符合标准的英语吗?绝大部分学生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和外国人交流的机会,花大把的时间去学习英语,值得吗?

韩愈说过,名之所存,谤之所归也。舆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走得再远也不要忘记出门时的路。

提一个“傻”问题,英语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一种思维方式,它更是一对用于向西方世界延伸的触角。学过《做森林的主人》这篇课文吧。同样的,只有主动地去了解世界的人,才会成为世界的主人。

人们通常遇到的最大危险是什么呢?“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危险的本质在于你根本就不知道它的存在。遥想1000年前的东京汴梁,创造了一代灿烂辉煌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宋文化,成为世界政治、科技、文化、艺术的中心。这在《清明上河图》中就可见一斑。中国也曾因此一度的高傲和自负,认为无须向外国学习任何东西,从而造成了国运的衰败。满清的康雍乾盛世不也是这样吗?固步自封的后果差点让整个中华民族亡国灭种。所以人或国家要想生存、发展、壮大,就必须充分地去了解和学习其他的民族。长处为我所用,短处亦为我所鉴。这是长盛不衰的不二法门。

后来,世界的中心随着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而迁移到英国又到美国。但是发展之路,盈不可久。在这个难以颠覆的定律面前,我们就来看看美国,198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是美国的1/20,如今是一半,而且正在迅速地缩小差距。但是在美国的大街上,你要问中国,他们很多人会告诉你那是在东方的一个落后的小国,他们不屑于知道外界的任何事情。如果你想在学校里学习汉语仍不可能。即便到今天,汉语还是排在法语,西班牙语,拉丁语等语种后面的次要课程,只在午休时间安排简单的汉语自选课。西方学校不愿掌握难学的汉语,这透露了一个远更为深刻的问题:他们对中国无知,所以他们对中国的变化无所适从。在很多时间里,美国人的恐惧在于我们对他们的了解超过他们对我们!

邓小平总设计师用锐利的眼光看到了,教育必须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科技的发展,让太平洋变成了河沟。那么怎样的去处好邻居,做好生意,用既定的规则来理性的壮大自己呢?这就需要我们培养的人才要有更为开阔的视野。

因此,双语教学从一开始的用英语组织课堂,学习英语知识和对话能力,逐渐转型到了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营造多元素的文化氛围,比如异域的文化趣事和风俗等。向西方文化的借鉴和对比的更深处延伸。这样做既增加了教学模式的可操作和可复制性,又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难度。

在教学模式确定方面,我们也深入挖掘新的教学理念,确立课堂从直观开始,以抽象结束的基础,确定课堂“三多”的教学方法,即多演示多操作多表述。

多演示——建立表象。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呈现教学内容,使内容更加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易于接受。

多操作——丰富表象。使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有助于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和分析事物。

多表述——让思路更清晰。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离不开表象。学生操作并口述的过程,既是从已知到未知的探索过程,又是深化表象和优化思维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鼓励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智力差异,遵循“三问”的原则,即引领性的问题要问优等生,锻炼性的问题要问中等生,鼓励性的问题要问学困生。根据梯度不同,让学生人尽其材,各得其所。

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们理清了备课的脉络:这就是即将要实施“一备一加一减”

一备:

备课标,以数学为例,课堂需要体现哪些核心的理念。如何提供表象支持,如何关注算理,明晰算理,丰富学生的数感、数据统计观念、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和应用意识;如何关注问题,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把学生的错误变成资源,当成突破的关键;如何关注操作,帮助学生进行思考,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归纳、类比和证明。

备教材,教材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集合体。以语文课为例,本单元的重点在哪里?需要完成哪些具体的目标,如何使学生在对比和锤炼中提升语文素养,增加语言技巧的能力,进一步加深文学积淀?

备学生,教学过程的实施不是依据教材,而是要依据学生的可接受度;如何更好地来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如何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内容和方式,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运用生活经验来传授知识?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加,课堂要加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学生活动的比重。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让知识在已知的土壤上生根,每堂课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要给自己一个问题,一定要教吗?我们如果只给学生提供相关问题的情境,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自动生成吗?

增加更开阔的视野;通过东西方文化、科技和思维方式的对比,让学生知道世界是开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非止一条路,借鉴也是创新。

一减,减少对依赖,注重动手操作,注重能力培养,注重研究用最简单实用的器具产生最高的效能,逐步培养学生用模型化的思想来推导解决问题。

减少教师的讲解和说教,让老师和学生共同地去研讨问题,教师力求做个只用鞭子的牧羊人,尽量地只给学生提供肥沃的草场,让他们自己去吃草。在课堂上能真正地看到学生有深刻的思考,有激越的火花。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的梦,是民族复兴的梦,是百姓安居乐业的梦,这需要国民的共同努力。而我的梦,是依托国力和教育同仁的共同努力,能将视野更开阔的孩子输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他们的每一天都能从容的生活,充实而快乐。

篇3:教研课活动总结报告

一、精心设计

精心设计, 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教学设计, 就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 应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 确定教学目标, 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 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 分析评价其结果的过程。教学设计分为教学目标的编制、教材的分析和处理、了解学情研究学生, 教法的选择、教案的编写五个部分。尤其是上好第一堂课, 教师要注意服饰得体, 精神饱满, 并对课程的教学目标, 考核方式, 学习方法进行介绍。尽量使用简单的和学生熟悉的句型与词汇, 活跃课堂气氛, 从而树立学生自信心, 在学英语时候敢于张嘴练习, 增加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二、吃透大纲, 明确培养目标, 围绕目标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 只有明确目标, 教学设计才能有的放矢, 因此, 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特别用目标教学法时更是如此, 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三大类”。在实用英语教学中, A层次目标为提高目标, A层次班级的学生应达到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标准, 并争取通过四级考试, 并为专升本做准备;B层次目标为较高目标, B甲层次班级的学生应达到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标准, 并争取通过A级考试;B乙层次目标为基本目标, 学生应达到北京市口语等级考试的要求。实际教学中应围绕各类目标进行分类教学。

三、更新观念, 讲究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敢于交流, 敢于质疑。还要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在课堂中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老师还要专心倾听, 敢于抓住生成的问题展开教学。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性学习, 要采用多样评价方式,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 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也能够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思路, 从而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逐步养成与别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教给学生学会, 还要学生会学。下面重点谈项目教学法和翻转课堂:

1.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通过完成项目来进行教学。“项目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 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 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重点考虑如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何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项目式教学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本身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要完成一个项目, 必然涉及如何做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从已有知识和原理开始入手, 分析项目、找到解决方案。

2. 翻转课堂

在学习完网络课程, 也就是现在流行的MOOC后, 学生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 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资料。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翻转课堂的实质是: (1) 增加学生和教师互动和个性化沟通的方法。 (2) 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3) 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 而是身边的导师。 (4) 直接指导和建议式学习的混合模式。 (5) 翻转课堂让那些因病或参加活动的学生不会被落下功课。 (6) 翻转课堂的内容被永久保存, 可供查阅和修正。 (7) 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

四、研究学生, 了解学情, 做到因人而教

高职教育本身是提供“适合的”教育, 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因人教学。比如说, 艺术系的学生可以结合光和影处理技巧, 艺术大师的作品来学习英语。国际贸易系的学生课可结合对外贸易、营销等专业术语学习商务英语。对于重点培养英语听说能力的学生可做课堂影视模拟的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五、教师在授课后要有所反思

课堂教学中有所得也会有所失, 学生学习习惯的差异, 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参差不齐, 教师的教学设想与实际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 有时会觉得有不尽人意之处。因此, 作为教师要认真分析总结这节课的优劣,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从而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 以便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 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日益得到完善。

总结

总的来说, 课堂教学要让听者感觉到:精心设计, 有效控制;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积极尝试, 合作探究;师生和谐, 气氛活跃;行云流水, 如沐春风。这虽然有一定的难度, 但作为教育工作者这却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努力方向。教学是教育的中心, 而教学的关键就是上课, 所以上好每一节课是教师的责任。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学习, 不断探索, 不断思考, 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发挥最大效益。

摘要:高职院校实用英语必须走“以实用为主, 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改革的道路。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主渠道。本文着重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因人施教, 课后反思五个方面, 阐述了如何上好一堂课。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用英语教学改革,高职院校

参考文献

[1]龚绍文.如何讲好一门课和一堂课[J].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 1999 (2) .

[2]王向远.谈大学教师的“教学基本功”[J].北京教工, 2000 (6) .

[3]周明儒.谈谈如何搞好课堂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3) :50-52.

篇4:主题课例式教研活动探究

一、综合分析教学现状,提炼教研活动主题

综观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在教学时普遍关注传授新知的过程及其有效性,而对练习教学关注不足。在调研时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对练习设计的形式和方法、对练习设计的针对性和层次性等有一定的认知,但在具体操作时,却存在着新授课练习环节时间分配不足、练习形式单一(一般只有书面练习)、教师对学生练习反馈及激励评价不到位等问题。为此,我们决定以广大教师在课堂练习环节所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展主题课例式教研活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的有效性,进而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整体的有效性。

二、精准选择适宜的主题课例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个知识点,建立在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商的变化规律、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当学生学完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以后,便基本完成了小数四则计算的学习任务。但是,这个内容却是本单元乃至整本书的教学重点、难点,是学生最感困惑、最难掌握的内容。为此,我们决定以《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第一课时的练习设计作为我们教研活动的主题课例。

三、课堂诊断,发现问题的实质

在多次到多所学校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做练习时出现错误较多的地方有以下几点:第一,不能正确地移动小数点。通过移动小数点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数变成整数,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也都能顺利完成,但总有一部分学生忘记同时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或者被除数的小数点移动的位数与除数小数点移动的位数不一致。第二,在进行竖式计算时,数位对不齐。第三,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原来的小数点对齐。第四,验算时用商乘以移动小数点以后的除数,而不是乘以原来的除数。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错误呢?我们分析,学生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的算理不清楚,容易把类似的法则混淆在一块,造成法则运用的“负迁移”。比如计算算式7.98÷4.2时,学生通过移动小数点把除数变成整数后得到算式79.8÷42,但在进行竖式计算时:有的学生先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再移动小数点;有的学生将除得的商中的小数点仍与被除数中已划去的小数点对齐;等等。

四、以课例研讨的形式,针对实质问题展开行动研究

为了让老师们能真正融入教研的氛围,我们推选来自一线的莫婷老师执教这节研究课。大家先针对这节课中经常出现的以上问题,对这节课中练习的设计进行了深度的研讨,形成了以下课堂练习设计的思路以及具体呈现的方式和内容。

1.基本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0.12÷0.3=( )÷3

6.72÷0.28=( )÷28

0.12÷0.03=( )÷3

0.672÷0.28=( )÷28

(设计意图:由比较简单的题目入手,唤起学生对“商不变”性质的应用意识,这是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换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过程中,务必使学生牢记“商不变”的性质,并据此进行比较。)

(2)计算下面各题。(先估算,再用竖式计算)

4.83÷0.7 0.756÷1.8 0.196÷0.56

(设计意图:估算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有效方法之一。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将估算、验算等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逐步养成“估算—计算—验算”三种方法依次使用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学生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3)算一算,比一比。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与比较,加深学生对本课所学计算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第一组,改变除数中的小数点的位置;第二组,改变被除数中的小数点的位置。通过如此反复的变化、计算、比较,让学生充分体会“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运算规律及商的变化规律,进而激发学生对计算类题目的学习兴趣。)

2.解决实际问题

国庆节,老师一家驾驶轿车去岑溪旅游。轿车在路上一共行驶了1.6小时。梧州到岑溪全程约84千米。轿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想一想

4.21÷0.32=13……( )

(设计意图:当学生理解了除数是小数的计算题的算理、掌握了相应的计算方法之后,我们将习题延伸到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挑战性训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现实性、生活性与趣味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六、组织课后评课与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形成主题教学的改进策略

在组织教师进行课后评课的过程中,我们重点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第一,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怎样?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到了什么程度?第二,课堂练习有什么特点?学生练习的情况如何?第三,我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第四,平时自己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第五,这节课还有什么不足之处?你建议怎样改进?

我们知道,在每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对某一个学科知识的理解速度和强度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如何让不同的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都能巩固知识、发展能力,这是我们设计练习题目的着力点。为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备学生,要用学生的眼光审视教学内容,充分感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在设计练习题目时做出多种练习设计方案的预设,并在课堂实施练习的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在准确判定的同时,及时调整并恰当选择适宜的课堂练习内容,给予学生所迫切需要的有效的引领和帮助,切实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升。

针对本专题主题课例的研讨,参与教研的教师通过课前研讨、课后听专家点评与执教教师反思以及再度集体研讨、互动交流,在如何体现课堂练习教学的有效性方面达成了共识,形成了以下主题教学的改进策略:第一,有效的练习设计是紧扣教学目标的练习设计。只有让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时,学生的学习才可能是成功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事先设计出各种任务,明确学生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为学生挑选出富有启发性、代表性甚至是挑战性的练习题目。第二,有效的课堂练习是分层递进的练习。在具体教学中,不同的学生获得同样的知识和能力所需的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课堂练习量的控制应该科学,练习题分布既要涉及各项知识目标,又不能因题量过大导致学生不能在课堂上按时完成,务必解决好学生在课堂上“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第三,有效的练习是与生活有机结合的练习。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感知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以上主题教学改进策略的指引下,每一位参与集体教研的教师通过观摩课例研讨和自我反思,对课堂练习教学都会有些许新的感悟。他们回到自己的课堂,再根据师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一定会有新的收获,这便从本质上促进了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

(责编 白聪敏)

篇5:公开课活动教研总结

二年级语文公开课活动总结

2017年11月22日上午第一节,第三轮语文公开课顺利结束了。学校重视教研工作,领导亲自抓,教研组明确各项工作,各位老师积极支持和配合,语文组教师通过观课、议课、集体研究等一系列活动,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智慧与挑战,处处散发着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息!老师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洪老师的课进行了综合评价:

一、教学基本功与技能方面

1、教态亲切、自然大方,精神饱满有激情。语言简洁、流畅、准确、生动,富于启发性。

2、板书字体工整,书写规范,设计合理、简要,有逻辑性。

3、专业基础知识扎实,驾驭教材能力强。

4、课堂教学组织有序,能灵活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应变与调空能力强。

二、教学目标方面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但是没有法制教育设置。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并体现学科特点。

2、教学重点、难点明确,并能抓住关键,以简取繁。

三、教学过程方法

1、教学思路清晰,内容的安排组合、衔接过渡、详略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落实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乐于探究,思维活跃,主动获取知识。

4、课中面向全体学生稍欠,没注意学生差异,部分学生没有收获和提高。但本堂课可视为一堂较成功的公开课。

篇6:语文教研课活动总结 2

本次如何培养初中生语文的自学能力教学研讨课,在学校行政的直接领导下,在全体语文教师的大力支持下,圆满结束了。此次活动的成功,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提早计划,任务到人,保证了活动有序进行。

根据学校教导处的指示,教研组及时制定了活动方案,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采用抽签的形式将任务落实到位,让大家有时间准备,保证了活动有序进行。

二、参与面广,体现了教研活动群众性的特点。

本次活动,在教导处的安排下,语文组教师都能积极参与,激发了大家对当前如何培养初中生语文的自学能力教学的思考和探索,体现了教研活动的群众性特点,促进了如何培养初中生语文的自学能力教学的进步。本方案制定后,在校语文教研组进行了讨论,整理各教师讨论意见如下:

(1)方案操作性强,基本体现了新的教学观,可以在学校推广尝试。

(2)组织好学生互评,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每次要求学生批改的内容不宜过多,注意由浅如深,逐步加大难度。

(3)考虑到如何培养初中生语文的自学能力教学的实际,完全放手让学生评改有些不现实,每学期组织1至2次为宜。

(4)如何培养初中生语文的自学能力评改还是应多种方式相结合,效果才会更好些。

(5)学生开展如何培养初中生语文的自学能力互评还可以采用小组阅读,集体讨论评改的办法。

(6)在组织学生评改如何培养初中生语文的自学能力前,对学生进行评改方法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7)学生评改如何培养初中生语文的自学能力的能力不高,只能试试看。针对教研组讨论意见,我对方案作了修改,并补充了两点说明:

1、生如何培养初中生语文的自学能力互评活动应坚持“先扶后放、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2、学生分组时,好差搭配,评改的如何培养初中生语文的自学能力最好是本小组成员的如何培养初中生语文的自学能力,以便评改过程中询问、讨论,有利于疑难问题的解决。

通过学生互评如何培养初中生语文的自学能力活动,我有如下体会:

1、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减弱。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这在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式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学生为主体的如何培养初中生语文的自学能力评改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集体合作的优势,让学生在平等、融洽、自由的气氛中讨论、修改、评价同龄人的习作,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种由教师组织、指导,由学生既写作,又参与批改的“双向实践”活动,是对新教学观“活动化教学”基本理念的大胆尝试。学生如何培养初中生语文的自学能力互评活动,虽然只是转变学生传统学习方式方面的一个小小尝试,但却让我看到了转变学习方式获得的效果。

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实现教师的角色转变,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即教师不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容器”,而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在整个如何培养初中生语文的自学能力互评活动中,教师只在教室巡回,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解决,讨论也不能解决的,再向老师询问。教师退出评改主体的地位,只是集体评改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建议者,充当“主持人”的角色,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坪上中学语文教研组 2014年5月22日 坪上中学语文教研组“如何培养初中生语文的自学能力”研讨活动

篇7:城乡互动教研课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学水平的均衡发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按照小教部的工作部署,我校选派四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小教部组织的集体备课,10月27日在本校做了这次教研活动。

此次活动在中心校举行。由中心校四位骨干教师马丽、张文、李军、秦荣分别执教四年级数学《数学广角》、四年级语文《桂林山水》、四年级英语《Myfreends》、五年级科学《土壤里有什么》等四节研讨课。执教者紧扣课改精神,体现有效教学的理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随后,领导、老师们就 “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展开深入交流和讨论。老师们在心心沟通、情情交流的浓厚研讨氛围中,体验着职业成长的快乐。

“合作求分享、交流促发展”。教学研讨活动,以“实”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努力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效地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石咀中心校教导处

篇8:教研课活动总结报告

问题一:发言不主动

措施:事先安排重点发言人

一些教研组在评课时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们怕评不好, 或者是不愿“抛头露面”, 或者是出于其他种种顾虑, 大家你推我, 我推你, 谁都不愿发言。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可以在听课前就安排好重点发言人。最初几次活动可选择那些上进心较强的老师作为重点发言人, 之后可轮流安排每个教师作为重点发言人。重点发言人最好有发言稿, 至少应有发言提纲。这样, 通过重点发言人的榜样示范, 打破僵局, 以点带面, 营造“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的良好氛围。

问题二:话题散乱

措施:聚焦一个主题

一些教研组在评课时发言主动, 讨论热烈, 但不免东扯西拉, 话题散乱, 各种问题都触及了, 但每个问题都研究得不充分、不深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每次活动的主题不能贪多, 聚焦一个就行。教研组长在听课前口头或书面告知老师研讨的主题, 这样才能保证评课时话题集中, 对主要问题的研讨比较全面、深入。

问题三:一团和气

措施:一针见血揭出问题

有些评课者碍于情面, 怕得罪人, 也有一些授课者心胸狭窄, 听不得“逆耳之言”, 于是评课时“你好我好大家好”, 优点牵强附会一大堆, 缺点只字不提或轻描淡写。这样的教研组, 务必培养实事求是的作风。首先, 教研组长身先士卒, 评课时一针见血揭出问题, 为全组成员做好示范。其次, 积极开展自我批评, 要求每个授课者在评课时要做自我反思, 对自己存在的问题不饰美, 不隐瞒, 坦诚抛出, 虚心请教。第三, 要求评课者不能只是歌功颂德, 必须实事求是找出问题, 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问题四:苛求完美

措施:树立三种意识

在评课活动中, 有的评课者抓住授课者枝节问题不放手, 或者随意夸大, 将小问题说成大问题;或者任意拔高, 将偶然说成必然;或者“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由否定一点进而否定全部。对这样的老师, 教研组长应引导他们树立三种意识。一是学习意识:任何老师的课都有优点和值得借鉴的地方。二是辩证意识: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完美的课堂只存在于理想中, 一个教师, 不管他名气多大, 水平多高, 他的课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三是研究意识:评课者的主要任务不是评定课堂教学的优劣高下, 更不是定等级或打分数, 而是与授课者一起研究问题, 对其中有价值的做法进行拓展、深化, 对不科学的做法进行剖析、改进。

问题五:评课者误解授课者用意

措施:听、评课前让授课者说课或反思

评课中有时出现这样的情况:评课者对该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等不甚了然, 曲解授课者设计意图, 虽滔滔不绝却不关痛痒, 虽口若悬河却离题万里。要根除这种现象, 就必须在听课前安排授课者说课, 或者口头交流, 或者印发书面材料;也可以在评课前让授课者做自我反思, 梳理教学思路, 提出问题与困惑, 总经经验和教训。通过以上方式的交流, 评课者充分理解了授课者设计意图, 评课时才能做到“言授课者所思, 讲授课者所想”。

问题六:评课者思考肤浅片面

措施:听、评课前进行相关研究

在评课活动中, 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问题:评课水平远远低于授课水平。这是为什么呢?一般说来, 授课者对公开课是十分重视的, 为了上好公开课, 他会提前准备一段时间, 了解学生, 研究教材, 查阅资料, 反复试讲, 力争上出最佳效果。因此, 在该堂课所涉及的许多问题上, 授课者水平高于评课者是必然的。试想, 较低水平的评课者点评较高水平的授课者, 能给人多少有益启示?又怎能令人折服?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在听课或评课前引导或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研究, 如研读教材、教参、教案、相关理论文章, 研究相关音像材料, 了解班情、学情等。这样, 评课者才会具备与授课者进行对等交流的学术平台, 才不会说“外行话”。

问题七:领导占时过多

措施:教师展示为主

许多评课活动, 领导占时过多, 往往是领导讲, 教师听, 领导千言万语, 教师“万马齐喑”。我们反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满堂灌, 为什么不反对领导在评课会上“满堂灌”呢?这种领导评课的满堂灌至少有三大弊端:一是专业引领十分有限。领导不一定是教该学科的, 就算是教该学科的, 也不一定是水平最高的。二是剥夺了教师锻炼成长的机会。领导评得再好, 也只能代表领导者个人水平, 而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 主要取决于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一个称职的领导应该千方百计引导、鼓励教师自主研讨交流。三是打击了教师的研究积极性, 培养了思维惰性。一些教师虽有研究兴趣, 但苦于没有展示的机会;另一些教师本来就不愿意思考, 领导满堂灌, 他们乐得清闲。正确的做法是:增强专业人员的话语权, 教师展示为主;不一定每个参会领导都发言, 如果发言则以鼓励鞭策、宏观导向为主, 不要在细节上纠缠耽误时间。

问题八:主持人“再点评”水平不高

措施:找足亮点、矫正问题

主持人一般是教研组长, 也可推选其他教师担任, 还可由组内教师轮流担任。主持人的点评包括对该堂课的点评以及对评课教师发言的“再点评”, 而难点是“再点评”。再点评需要较高的研究水平, 较强的应变能力。再点评既要找准、找足亮点, 又要发现、矫正问题。就亮点来说, 可以从评课教师的知识功底、理论水平、评课内容、评课方法、言谈风度、人格魅力等方面入手。就问题矫正来说, 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偏离主题的发言要“拨偏返正”; (2) 对片面的观点要补充拓展使之全面; (3) 对肤浅的观点要补充深化使之深刻; (4) 对停留于感性认识的发言应提炼升华为理性认识; (5) 对空谈理论的发言应结合课堂实践落实到教学环节与细节之中; (6) 对错误的观点和不准确的材料应巧妙指出并即时矫正; (7) 对大家都感到困惑的地方应提炼成问题, 引导老师们思考; (8) 对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应梳理总结并鼓励老师们借鉴。

问题九:单向传输

措施:多向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反对信息的一味单向传输, 主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互动。同理, 评课活动中, 领导与教师、主持人与非主持人、教者与评者、评者与听者不应该只是“你说我听”的单向传输信息, 而应该让他们互动起来, 展开讨论或辩论, 在信息的交流与思维的碰撞中生成新思想, 发现新方法。

问题十:活动超时

措施:限时发言

评课活动常常超时。对此, 老师们深有感触。我们知道, 课堂教学忌讳拖堂。拖堂, 它剥夺了学生的休息权利, 是非正常的。同理, 评课“拖堂”也是不对的, 如果影响了教师吃饭和正常休息, 那也是不合理的。较好的做法是:限时发言。不论领导还是教师, 主持人还是非主持人, 授课者还是评课者, 根据其发言内容的主次轻重, 一律限定时间。要安排专人控制时间, 对有可能超时的发言者, 要采用口头或纸条等方式提醒, 对那些已明显超时仍滔滔不绝的发言者, 如果不是内容特别精彩或有其他特殊原因, 应该当场叫停。

问题十一:止于提出问题

措施:将有价值的问题课题化

评课活动中, 老师们提出了许多问题;评课结束, 这些问题也就“冷”在那里, 成了“永恒的问题”。正确的做法是:精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 把这些问题升格为课题。这里所说的课题, 不一定是国家、省、市、区、县规划课题, 主要是微型校本课题, 它可以是学校级别的, 也可以是教研组级别的, 甚至可以是由一个或几个老师承研的, 但不论微型到何种程度, 都应纳入教务处或教科室统一管理。只有这样, 评课中提出的问题才能做深、研透, 才能转化为课堂再实践的指导思想与推动力量。

问题十二:经验教训束之高阁

措施:推广经验, 戒鉴教训

有的评课活动组织得相当精彩, 总结出了一些可贵的经验, 梳理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教训, 但评课活动一结束, 这些经验教训也就束之高阁, 没有充分发挥其实践价值。《尚书》云:“为山九仞, 功亏一篑。”推广经验, 戒鉴教训就是这最后“一篑”, 由于这最后一筐土石没有加到山顶而导致“功亏”, 实在可惜。如何推广经验?可以安排教师、班级试点, 由点到面推广;也可以全组连环跟进研究, 由浅入深推广。如何戒鉴教训?可以选择相同或相近内容, 由同一老师或其他老师再讲课, 教研组再评课, 如此循环, 直到问题彻底解决。

问题十三:活动成果未整理

措施:编写校本教研专集

许多评课活动, 会议主持严谨巧妙, 评课发言精彩纷呈, 经验总结典型性高, 教训梳理富有价值, 但未能在活动中认真记录、活动后精心整理, 评课结束, 一切也都烟消云散。其实, 教研组的管理, 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 不仅包括组织层面的文化管理, 还包括知识层面的文化管理即对文化产品的管理。较好的做法之一是编写校本课程。以评课活动为例:在听、评课过程中, 我们可以录音、摄像, 可以做听课笔记和评课记录;在听、评课结束后, 我们可以收集授课老师教案和评课老师发言稿或提纲等等, 这些资料经过适度加工, 系统整理, 就是极好的评课案例, 将某个阶段或某个方面的评课案例编辑成册, 就是富有借鉴与研究价值的校本教研专集。

篇9:在新课标下如何开展教研组活动

一、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

近年来,由于学校以年级组为办公单位,老师比较分散,教研组集中一次不容易,再加上学校把教研组活动时间与市区教研活动时间、备课组活动时间都放在一起,不被其它活动冲掉的时间很少。外面教研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基本形式是听一节或两节课,由一位专家进行简单的点评,再选择一位专家作一个讲座,而且时间较紧,匆匆忙忙的结束,主讲老师精心准备的内容讲不了,听的老师也体会不到报告的关键和目的,效果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加大校内教研活动的力度,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充分挖掘教研组集体备课的智能。

课堂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场所,是教师精心设计教材、充分展示备课构想的地方,对任何一个教师来说,花再多时间来研究课堂教学问题都不为过。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南京市区每次组织的教研活动都要开设研究课,由一到两位教师向大家展现他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为大家提供教学示范和研讨素材,但这样的大型活动一个学期一般也就是二到三次,而且每次评课也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想法,要想真正的研究课堂教学,各个学校的教研组和备课组应该是一个最小组织。要经常在一起研讨课堂教学问题,我们学校进行的组内公开课制度就是一项很好的推动研究课堂教学的措施,如我们在上三角函数的《任意角》时,提前一周在集体备课时,划分好课时,找出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制定学生需要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设计的问题情景,说明知识应用的典型例题等,然后个人在此基础上分别备课,做好课件,在上到这一课时,提前一天由两位年青老师先上,其他老师去听课,结束后大家再一起讨论,分析每个人的优点与不足,有人引入的问题情景好,如有位老师以扳子拧螺丝因方向不同,效果不一样,分别是拧紧和拧松,引入正负角,生动活泼,激发学生思考。有一位老师在画出多个210 的角,由于没有规定顶点和始边位置,样子多种多样,不方便观察和研究,引入象限角等,把两个人比较成功的地方一一找出,不足之处也找出,个人在他们上的基础上再进行二次备课,对自己的设计进行调整。第二天,大家上课后,再请一位年轻老师把他上课的详细教案和课件在修改后,发到备课组的公共邮箱,大家再提出修改意见后汇总给那位老师,请他再结合大家意见进行修改,这样形成一个备课组集体讨论一节课的教案。每个人在此活动中都得到了锻炼,业务水平有了提高,下次再遇到同样一节或类似的课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模式和框架。这种活动一学期下来,至少有十四五节比较理想的教学设计,这对每一位老师的专业成长都是有帮助的。

二、组织教学技能的比赛

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很多方面,如解题、命题、领悟教材、语言、板书、组织教学等,而说课是一项能比较综合反映老师的教学技能,外面的教学比赛、职称和招聘等都会设说课这一项。在校本培训时,一个学期可以组织一次教师的说课比赛,提前两天告诉老师说课的课题,请他们从教材的地位、作用、关系,学生的基础、能力、习惯等方面分析这课时的教学重点、及其原因,教学难点及其对策,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过程的流程,反馈通道的建立等写出个人设想,并在规定时间内向组内评委说课,评委为每位说课老师评出相应的成绩。因我们组举行过几次这样的比赛,每位老师对说课的要求都比较清楚,所以都能在较短时间内抓住关键,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构思,在参加职称评定时,我们教研组的老师在这一环节都能顺利通过。一位年青老师还代表我们区参加市里的说课比赛,获得一等奖。说课时,她以暗线的发现串联起知识的学习,得到评委们高度的评价。平时,我们多数人只重视知识这条明线,却忽视了掩盖在知识下面的这条暗线。这位年轻老师她却能把很平常的一节课《指数函数》理出两条线索,能透过这条明线分析到隐含在知识下面的暗线即方法这条线,并且指出要通过指数函数的学习,掌握研究一类新的函数的方法。如果同学真正领会了这种方法,那么后续的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的学习就会相对容易掌握。

三、交流新教学技术的学习

现代教学中新技术的出现,给教师的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与时俱进,提高教学水平。我们学校从最初的胶片投影仪、实物投影仪,到电脑及与其相关的展台、电子白板、短焦投影等硬件的不断更新,再加上各项教学软件的出现,老师不积极参加学习,提升自身的水平,就掌握不了这些先进设备的使用方法,那么你的课堂效率、学生的参与程度都会下降。我们组在校本培训时,根据个人的特长,合理引导他们钻研新的技能。在个别老师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水平后,再由他们传帮带,培训其他老师。如,现在老师备课,很多都是在电脑上进行,然后打印或再制作成课件,这样电子文档的应用能力成为完成这项工作的关键之处。在数学备课时,数学的公式、符号、图形、表格等输入成为难点,每次都在插入中找,有些公式编辑器打出的符号也不便于编辑,整篇文档格式不一,打印的效果不好。这样既影响速度,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此,在教研组活动时,我对大家进行了这方面的培训,使我们组的老师很快学会用域代码和定义快捷键的方法进行输入数学符号和图形,把我定义的Normal文件传到他们备课的电脑中,并把其中的内容打印给每位老师,教给他们如何按照自己容易记住的方法在自己电脑上再进行修改,这样经过一周左右时间的适应,我们组每位老师的输入速度得到大大提高,大家再也不怕数学符号和数学图形了,而且打印的文档既美观又好看。此外,我们学校建立了数学实验室,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图形计算器和其他一些硬件和软件设施,这项工程的开展应该是走在全国各教研组的前列,最近还接待了全国许多同行的参观学习。目前,我们教研组正利用数学实验室,开展相互学习交流,我想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大家一定能得心应手,使数学实验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技能中再立新功。

四、加强教科研能力的培训

写专业论文对教师尤其是数学老师来说,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他们普遍感觉写专业论文很难,不知从何下手,甚至有畏惧心理,担心自己写的东西不能发表或获奖。长此以往,老师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也会影响到老师们的教学水平。为了调动本组老师撰写论文的积极性,我们请本组一位教科研比较成功的老师,现身说法,讲述自己是如何撰写专业论文的,由于是同组老师,经验传授的很直白,也易于接受。我们还请这位老师讲述了写论文的一些常用方法和技巧,如论文的格式要求,如何收集资料、分析概括别人的观点、阐明自己的观点,如何寻找理论依据,如何结合具体文章进行分析说明。使大家感到,原来写论文并不是高不可攀,自己平时处理教材的观点与方法也很独特新颖,只不过没有写出来,这样树立了全组同志的信心。结合学校举办的金秋论文比赛,全组20多人每人都积极主动的交了论文,还有几位平时几乎从不写文章的同志也主动提出要求,下次进行教研活动时,他们想把自己写的文章向大家做一个汇报,请大家提出修改意见,以此提高论文质量;一些老师准备向一些杂志投稿。还有部分年轻老师也制定了目标,争取每周写一篇自己的教学感受,以积累素材,一两个月写一篇比较有价值的论文。

五、学习研讨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由于平时忙于教学,关注学生比较多,对教材与习题研究比较深入,但对于教学改革的动态、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可能了解不够。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们每学期都利用活动时间,聘请研究这方面的专家给大家开设讲座,把这些新的理念和思想带给老师,以更新老师的观念,拓宽视野。如,在新教材开设初期,大家有时难把准编写的意图,对有些教学内容要达到的深度与广度理解不确切,我们邀请了教材组的一些专家来教研组开设相关的讲座,并与大家交流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树立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观念。在高考的改革中,为了帮助高三老师了解高考命题专家的想法,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我们请了多次参与高考命题工作和数学考试说明编写的老师来校和大家研讨交流,对我校高三的复习进行点评,找出其与高考的差异,让老师明确高考题的选择标准,这样在复习与命题时,老师选择的题目更加贴近高考。为了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学校还聘请了上海教学研究院的博士来向大家作老师专业发展的讲座,介绍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使大家都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些具体做法。

由于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充分发挥了教研组的集体智慧,调动了老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在短时间内使全组老师的教学技能得到长足的进步,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技能得到完美的改善和提高。同时,我们所做的工作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并且获得南京市先进教研组的称号。如今,教研组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已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

上一篇:方石小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下一篇:检察机关忠诚谱写的美丽人生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