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教研总结

2024-05-04

体育活动教研总结(通用8篇)

篇1:体育活动教研总结

体育教研的活动总结(精选6篇)

不知不觉中一个精彩的活动结束了,我们从中吸收了不少新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活动总结吧。一起来参考活动总结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体育教研的活动总结(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体育教研的活动总结1

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在这紧张的一学期中我学习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自己的教育观有了进一步的转变。在游戏中,幼儿兴趣浓、注意力集中、情绪兴奋、思维活跃,这些都可以成为产生创造力的积极因素。因此本学期,我们就如何通过体育游戏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进行了研究。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体育是基础,只有具备强健的体魄,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才能成为可能。体育游戏是一种最基本的幼儿体育形式,也是幼儿园活动的一项基本内容。在这种活动形式中,如果只是单纯的动作模仿、重复练习和用固定不变的规则约束幼儿,很难引起幼儿的兴趣,还会使他们变得机械、呆板。而一直以来,幼儿园的体育游戏活动不被重视,没有促进幼儿积极的发展。

为此,我园本学期在全园范围内开展了户外区域体育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感到,这是一种对幼儿进行多方面发展教育的好形式,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还可以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和创造游戏的不同玩法,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一、制订适宜目标与游戏内容:

幼儿期是发展动作的有利时期,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制订了发展幼儿走、跑、跳、钻、爬、平衡、投掷等基本动作及促进合作、在游戏中一物多玩等多种目标,并依此设计了《赶小猪》、《赛跑投篮》、《打狐狸》、《自选游戏区》等游戏内容。让每一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去,增强体质并在活动中积极交往、探讨新玩法。

二、材料的准备:

玩具的制作过程也是一个能让幼儿充分动手动脑的操作过程,通过制作并解决其间的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有助于培养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在游戏材料的准备也应视作游戏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玩具的制作材料及方法,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指导幼儿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如:有的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用废旧铁罐制作了拉力器,既结实耐用而且幼儿还特别喜欢;孩子和家长一起制作了沙包合作网、抛接器等,孩子游戏起来兴致更高了,而且在游戏时创造出多种不同的玩法,作到了一物多用。活动中,幼儿使用他们和老师、家长共同制作的玩具游戏时,显得格外高兴,也备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同时又拉近了家园的联系,使家长更深入的参与到班级的各项工作之中去。

三、在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活动的形式打破了班级的界限,幼儿自由选择的余地很大,适宜他们自由结伴,自由选择,促进了他们的自由合作与竞争意识。每组一名指导教师,有利于教师更加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以便加以指导。在游戏时我们注意引导幼儿灵活掌握游戏的玩法,启发幼儿多实践,在操作中通过模仿与竞争掌握基本动作的要领及又快又准的窍门。如在《赶小猪》的游戏中,我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发现握拍的方法、方向以及击球的力度、方向对速度的影响,是幼儿在简单的游戏中积极动脑,找窍门,想办法,发展了身体素质的同时增强了探索精神与合作意识。在活动中,幼儿应是主体。只有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边“老师让我这样玩”为“我要这样玩”,才能使幼儿真正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人。

自选区域游戏更是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在日常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讨论,启发幼儿一种玩具多种玩法。在教师的引导与幼儿实际操作下,幼儿提出了很多的建议。每次区域活动的时候,自选区域都是幼儿参与最多的地方,幼儿探索、尝试、创造玩具玩法,提高了幼儿游戏时的兴趣,创造力得到了发展。

由于区域活动是幼儿打破班级自由选择游戏的活动方式,既能使幼儿的动作得到发展,又能幼儿增强规则意识,同时又能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的兴趣很浓厚,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之中来。

户外区域体育活动在我园刚刚开展了一个学期,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活动形式的灵活性、多样性;又如:让幼儿更多、更充分、更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之中来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中不断的摸索经验,让幼儿在户外区域体育活动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体育教研的活动总结2

本学期,我班对幼儿的体育游戏进行了系列的研究活动。

如果说体育活动是面向全体,照顾绝大多数幼儿能力水平而进行的锻炼身体大骨骼关节和大肌肉群机能的泛化健体活动,那么体育游戏则是注重个体张扬,允许自由发挥,不求一致发展的侧重锻炼幼儿小肌肉群以及身体局部技能和关节精细动作等幼儿健体活动。从某种层面上看体育游戏更像是能全面发展幼儿身心的综合课程。因此,本学期我们更注重幼儿体育游戏的设计与指导。经过一学期的.研究,现将体会、经验小结如下:

在自编自玩体育游戏《好玩的球》的过程中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我班小朋友对皮球特别感兴趣,因此从幼儿的兴趣、发展需要和生活经验出发,我们生成了这一活动。

游戏玩法是幼儿游戏的主要动力。以往都是老师教授,全体幼儿机械的按同一个玩法游戏。这次,我们把游戏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放手让幼儿去想如何玩?都可以怎样玩?在幼儿自主的活动中,其个性的发展才是充分的、最和谐的。幼儿不仅从中得到了快乐,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带着小球去散步》、《我有一个大皮球》、《运西瓜》一系列活动中,幼儿感知了球的特性。在探索球的一物多玩的活动中,孩子们想出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拍着玩、踢着玩等方法,两脚夹着跳、两腿夹着走、碰碰球、传球等等。有时候,成人总是怕孩子不行、不会,其实如果放手让孩子去做,孩子的潜力是非常大的。所以,要充分相信孩子。要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获得有益于终身发展的经验,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他们才会感到真正意义的快乐!

体育教研的活动总结3

学校体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渠道之一,多年来,我们体育组在学校领导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增进学生健康为指导思想,以全民健身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宗旨,用心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一、领导关心、重视

首先,我们认真学习《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和《中央七号文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三育并重原则,把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当作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认真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把学校体育工作列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评比、有总结。定期召开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研究讨论学校体育工作,做到议而有决,决而必行。

认真制定严格的体育工作管理制度,保证学生每一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把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主管领导,以身作则,经常听取和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反映,指导和监督学校的体育工作,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用心性。

二、认真贯彻体育课程标准,落实体育工作条例

认真贯彻体育课程标准,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做到教书育人,以德育人,以体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教学中,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加强基础教育,改善教学模式,力求创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潜力和水平,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制定好教育教学计划、单元和课时计划,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潜力。使我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更加规范化,教学方法多样化。选取贴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兴趣,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几年来我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了明显的转变。

三、认真抓好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一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课间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务必创造出自己的特色。课间操是反映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窗口,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小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在这个阶段更需要参加体育活动,透过课间操到达锻炼身体的目的,透过课间操来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和群众主义观念。如何上好每一天的课间操,怎样才能使学生既有兴趣又能到达锻炼身体的目的。我们安排了多次进行广播操的评比。

在课外活动中,我们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为指导思想,保证学生每一天都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并认真组织和辅导课外活动,构成了有布置、有检查、有专人负责的管理体系。

四、认真抓好社团的建设和训练工作。

认真抓好运动队的训练与管理工作。多年来,我校的运动队坚持常年锻炼,运动队的全体学生和辅导教师牺牲了很多的休息时间,经过刻苦的训练,使我校的运动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学期我们组将兴趣小组进行了合理的分工,顾晓兵和尹菊新老师带篮球队,邱江法带田径队,姚春美和夏兆平老师带跳绳,跳毽队,在训练期间遇我们遇到了不少的困难,然而我们没有放下,而是想办法去解决,尽全力做好班主任工作,家长及运动员的工作,充分调动运动员用心性,调整好训练时间,保证了训练的质量,此外我们组是按计划系统地进行训练,分阶段进行分析,总结原因,本学期实行了定期检查训练计划与阶段小结,老师们都能够相互支持配合。

总之,本学期体育教研组在各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大家去共同思考,如进一步吃透新课程标准,如何处理体育课个性是课余活动训练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教研组的资料库建设及提高教研水平和提升教研档次等。今后,我们组将不断总结经验,改善教研组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地开拓进取创新,力争做得更好。

体育教研的活动总结4

本学期我校体育教学工作从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出发,牢固树立了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进一步从观念上理解和认识了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思想指导下,我校体育工作始终把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心理做为工作的出发点。我根据学期工作计划的要点,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并取得优异成绩。现将体育工作做一总结:

一、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切实抓好体育教学工作

学习落实“课标”的教育理念,改革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这就需要每一位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反思,努力钻研,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标”精神,才能恰当地选用新的教法和新的学法。在教学中,各教师从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出发,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增强了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学质量,并做到经常性的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认识和掌握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新的规律。根据所制定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上好每节课。

二、常抓不懈,推动广播操和跑操活动

有效地开展广播操和跑操活动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抓好广播操和跑操活动更能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一学期来,体育组继续严格规范广播操和跑操的进出场纪律及做操质量,做到做操时静、快、齐,动作规范、美观,大大地改进了全校做操质量及组织纪律性。

三、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做好阳光体育活动工作

体育组组织一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跳绳、50米、坐位体前屈等项目的测试,经过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共同组织实施,积极发动全体适龄健康儿童踊跃参加体育锻炼,高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活动。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本学期的测试顺利进行,成绩优良。

四、举办校田径运动会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组人员及时下发通知,组织学生练习,连班加点地排秩序册画场地,准备器材,安排裁判,布置场地等等。在全校教师的协作下,最终顺利地完成了运动会工作。

五、抓好业余训练队伍工作,建设好体育社团

为更好地统筹安排各教师资源,做到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时间训练场地器材的落实,体育组在不同的活动时间开展了足球、男篮、女篮、田径、羽毛球、乒乓球、象棋等体育社团。本学期体育社团积极参加县体育节各项比赛,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主要基地之一。有计划正常地开展教研组活动,研讨教学工作,学校体育工作,交流思想,统一认识是搞好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

体育教研的活动总结5

多年来,我校在上级领导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逐渐改进办学条件和办学思路,以增进学生健康为指导思想,以全民健身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宗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一、领导重视

首先,我们成立了以主管副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和法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三育并重原则,把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当作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认真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把学校体育工作列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评比、有总结。

充分发挥学校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定期召开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研究讨论学校体育工作,做到议而有决,决而必行。严格按《暂行规定》配备体育教师,开足开齐体育课,主持和指导体育教师做好学校的体育工作,关心体育教师的思想进步,业务学习和生活。

认真制定严格的体卫工作管理制度,确保《体育教学大纲》的贯彻和执行,把贯彻体育工作条例与评先相结合,把贯彻体育工作条例与升级相结合。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把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作为评选先进班集体重要条件。主管领导,以身作则,经常听取和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反映,指导和监督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二、认真贯彻体育教学大纲,落实体育工作条例

认真贯彻体育教学大纲,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教会精神,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做到教书育人,以德育人,以体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刻苦钻研教材加强基础教育,改进教学模式,力求创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制定好教育教学计划、单元和课时计划,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使我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更加规范化,教学方法多样化。选择符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兴趣,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几年来我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了明显的转变。

三、认真抓好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课间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创造出自己的特色。课间操是反映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窗口,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中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在这个阶段更需要参加体育活动,通过课间操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通过课间操来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

如何上好每天的课间操,怎样才能使学生既有兴趣又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我们改变了做操的模式,采取了各年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每天的课间操,使我校的课间操向着娱乐化、趣味化的方向发展。

认真组织和辅导课外活动,形成了有布置、有检查、有专人负责的管理体系。我校经常开展各种类型的单项比赛和班级对抗赛,如:踢毽子、跳绳、迎面接力赛等。每学年举办一次校级运动会。

四、认真抓认真抓好运动队的训练与管理工作。

多年来,我校的运动队坚持常年锻炼,运动队的全体学生和辅导教师牺牲了很多的休息时间,经过刻苦的训练,使我校的运动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多次在我学区运动会上取得较好成绩。

总之,我校的体育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更加努力。

体育教研的活动总结6

6月18号下午,xx区体育学科师徒结对“第一小组”全体成员在北师大xx附属学校进行主题为“体育中考项目教材化”的教学研讨活动。浙江省特级教师,xx区中小学体育教研员曹强老师应邀前来参加活动。此次活动有三个议程:

首先,来自xx国际实验中学的朱老师,执教了一堂水平四8年级《排球——垫球》课。朱老师“立足学生”并按照《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指导纲要》一书的要求和精神,结合一节课的基本要求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在授课过程中,年轻的朱老师体现出扎实的基本功和职业素养。通过对墙垫球、移动垫球、垫球比准等一系列的组合和游戏,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巩固提高垫球技术的同时,发展了相应的判断、移动、合作等能力与素质,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打破了原有排球课堂只教“原地自垫球”(我区体育中考自选项目之一)应试局面。

接下来,全体学员来到会议室。朱老师对这节课的设计思路进行简单阐述后,大家便开始进行深入的研讨。老师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这节课谈了自身的看法。来自东北师大的于志明老师觉得课堂的组织队形——扇形,有些不妥,并给出了调整建议;xx中学的王老师对练习步骤的先后顺序提出质疑,抛出问题供大家研讨-------xx区学科带头人,第一小组组长赵明老师,结合省指导纲要里对一节课的基本要求,对朱老师的课提出了几点建议:

1、队列与准备操内容的选择有不妥之处,建议准备活动要为基本部分做铺垫,体现课是一个整体。

2、游戏的实效性,本节课游戏环节的设置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最后,浙江省特级教师,曹老师从“课程”和“育人”的理念下对这节课进行了分析。曹老师首先肯定了朱老师的专业素养,也针对这节课提出了几点建议:

1、创新意识,要求我们体育老师不能默守陈规,要敢于创新,只要我们的课堂是立足学生,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就是成功的课。

2、课程意识,不能为技术论,要善于利用技术的载体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3、单元意识,对一个技术的学习一定要有整体的思路,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让学生学习掌握。接下来,曹老师对前面几个老师提出的一些困惑做了一一解答,例如对准备活动是否在本节课一定要出现?对墙垫球应该出现在单元的第几次课?出现这节课的利与弊都做了深入的分析与解答。

最后,来自xx中学分校的xx区骨干教师华君老师,结合自己最近几次外出参加教研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感以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形式深入浅出的给所有教师做了一个“学习心得”交流报告。华老师分别从教师的语言上、学生的体能发展、组合练习形式等几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例如,谈到组合华老师认为:

1、组合练习必须是安全的,以不伤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

2、技能体能组合中,体能练习部分应该是有利于学生学习与掌握运动技能这一总体目标,等等。

勤奋、合作、创新是第一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坚守的承诺,正向组长赵明老师在活动结束中讲到,只要我们有一个勤奋好学的态度、团结合作的意识、敢于创新的精神相信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三年后必将硕果累累。

篇2:体育活动教研总结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结合体育教学的实践有的放矢地开展体育教研工作,提高我校体育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几年来我校体育教研工作却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需要完善的地方。怎样“教”、如何“研”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就我校体育教研工作现状进行浅显的分析,对如何开展体育教研工作,提高其实效抒发己见,意在与体育同仁切磋,以达抛砖引玉之功效。

一、我校体育教研工作的现状

1、对体育教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只要让学生练好测试项目就可以了,而把体育教研工作看成可有可无。认为开展体育教研活动费时、费力、费钱、不实惠;个别体育教师认为,开展体育教研活动会分散精力,只要抓好竞技体育项目的提高,在各级运动会上多拿几分,就名利双收了;更有人认为,体育教研工作是体育教研部门的事。

2、教研活动脱离实际,流于形式

以往开展各种形式的教改专题活动,公开课、观摩课、论文讲座等,这些活动在一定意义上讲给人以颇多教益。但也有一些活动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一是不切实际,针对性、指导性差;二是不研究主要问题,对重育体、轻育心;重于教、轻于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课内教学,轻非智力因素开发等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的不深入;三是不讲究效果。

3、教研活动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和总体规划 教研活动的随意性,导致活动缺乏实效性,这里最主要的问题是体育教研缺乏总体规划和有效的组织领导。往往存在自我封闭的“小教研现象”,校与校之间缺乏横向联系。

4、体育教研方式单一

以往,体育教研活动的方式常常是“一人讲、众人听”,“一人做、大家看”,只重视教师的被动参与性,而忽视教师的主体性和主动性。92%的老师认为:教研活动重要的是相互研讨,这反映出体育教师对教研组长“一言堂”、“独角戏”的教研方式很不满。

二、改变我校体育教研现状的对策

1、建立和健全教研网络,加强教研管理

学校要建立分管体育校长抓体育教研,教导处日常监督,教研组具体实施,形成学校-----体育教研组------教师三级教研运行机制。规定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评比、有交流、有总结、有表彰。制定完善的激励措施,实行负责制。课题责任到教研组,分课题责任到教师个人。

2、要提高对体育教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认识,首先是要提高校领导的认识,使其认识到开展体育教研活动,是深化体育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教师从教育型向科研型转化的有效途径,进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是提高教师的认识,体育教研旨在发动全体教师解决本校体育教学质量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努力探索素质教育条件下体育学科教学的特点和教学方法,认识不到这一点,参与体育教研工作就会被动、盲从,势必造成体育教研活动的形式化。

3、体育教研要真正在“研”字上下功夫

所谓在“研”字上下功夫,就是教师要明确研什么?怎么研?

从形式上说,应该变“单向交流”为“多向交流”。形成教师之间、教研组的多向交流渠道。从内容上说,要研究教育理论、教学观念,要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等等,而且要结合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去研究。体育教研是一项艰苦而繁重的脑力与体力劳动,需要体育教师长期的观察、思考、实践与论证,它绝不是凭空臆想,也不是对别人教研成果的任意裁剪和拼凑,它是体育教师将实践上升到理论的创造过程。在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都要注重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不断发现、不断研究,方能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教学与研究两翼齐飞。切忌“研”、“教”脱离或把体育教研看成是体育教学的附加,既不热心于集体教研活动,也不注重个人提高,满足于上好几堂课,片面追求轰动效应。

4、充分发挥教研网络的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通过这一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创设和谐民主的教研氛围,让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想,大胆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从而整体推动我校体育教研活动向纵深发展。

三、我校体育组教研的具体做法

1、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切实抓好体育教学工作。

体育组全体教师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体育课。首先,学期初本组成员能认真学习新课标,制定教学计划,严格按期计划上课,其次,重视备课,写好教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抓好学生的体育常规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有机地结合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喜欢体育课,重视健康,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2、多方努力,齐抓共管,推动了大课间有序的开展

学校的大课间工作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大课间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大课间更能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一学年来,体育组的四位老师团结协作,共同对大课间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改革,把跳绳、集体舞融入到大课间当中,每双周进行全校的性的跳绳测试,使其更有健身性和观赏性。在大课间的各项过程中得到了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大力支持。所以,大课间质量,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保证了学生以健康的身体进行学习、生活。艺体 “2+1”活动初具成效。

3、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登记工作。《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为顺利完成学体育《标准》测试工作,提高我校体育《标准》成绩,特制定了学校《健康标准》达标计划,四位体育教师能针对计划利用体育课时间对全校学生进了测试,并认真计算成绩填写学生体质健康卡,及时输入计算机上报国家数据库,全校及格率达到96.83%。

4、群体活动

为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除了对大课间常抓不懈外,为了给学生活动时间,锻炼的机会,本学期分别举行了跳绳比赛、长跑比赛、投篮比赛,召开了校级运动会,开展了阳光长跑等体育活动,通过以上体育活动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大大调动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他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与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团队意识。

5、训练方面

学校的排球队、篮球队、三跳队、田径队、乒乓球队的课余训练常抓不懈,有计划、有总结。刻苦训练,积极备战各级比赛。体育组的老师能牺牲休息时间一天四训,先后带队参加了区及以上组织田径运动会、排球比赛、三跳赛、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

6、教研方面

课程理念提倡合作,不仅是指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应是教师的教研方式。为了发挥团队精神,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互相取长补短,我们群策群力开展集体备课,使每个教师的个人优势被整合为集体的智慧,时时迸发出令人惊喜的创新思维和教学设计。这样既能让每位教师集中精力备精一至两个单元的课,又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同时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集思广益,“以思维碰撞思维,以智慧点燃智慧”,充分发挥教研组“群研智慧”,做到了资源共享。

7、学习方面

体育组教师能积极认真学习学校体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和通知。具体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通知。通过学习,全体教师明确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提高了对体育工作的认识,坚定了日常体育工作的信心。

四、所取得成绩和成果

五、所存在问题与不足

1、在工作中有很多地方缺少创新。

2、缺乏学习精神。

3、体育教师要求力度不够,没能严格要求学生。

六、具体解决措施

1、体育教师要多学习研究,敢于创新,加大工作力度,严格要求学生。

2、体育教师要积极与班主任老师配合,及时反馈班级学生的表现情况。

3、要及时认真反思,以便今后工作。

篇3:浅谈体育教研活动

在我们的体育教学过程中, 主要有三要素构成, 那就是学生、教师和授课环境, 我们体育教学活动的完成, 必须要把三者合理地结合起来。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多的是围绕着教师本人和课堂教学内容展开的, 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而在新课程下,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和核心, 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学生的实际展开,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主动探究, 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总之, 要保证学生的探究有明确的方向, 保证探究的有效性, 要不断地把握探究的方向, 探究的路线可以不一样, 但最终要达到同一个结果。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元素, 学生的表现推动着活动的逐步完善、发展。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一定要相信学生是有很大的潜能的, 只要我们方法得当, 就一定能给每一名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我在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 趣味性, 注重动作技能的训练, 注重挖掘一种器械的多种功能。

高中学生因为年龄的关系, 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是大不相同的, 高中的男同学, 身体素质在此阶段有了很大的提升,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展示自己的身体素质;而大部分女同学则缺乏锻炼的意识, 不愿意参加或者是能偷懒就偷懒。这时的体育活动如果要实现其锻炼的价值和目的, 一定要精心设计, 充分体现趣味性, 调动每一名学生参与积极性, 使所有学生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2. 环境感染, 利用体育课的大环境去感染学生的参与热情。

很多时候, 体育课学生参与的热情与课堂的环境氛围有着直接的关系。任何一个人都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所以在体育课堂上, 教师要善于营造大环境, 结合高中生的特点, 尽量多组织一些竞争性、团体性的活动, 尽量使全员参与。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学生很容易感受到活动的趣味, 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3. 课堂创新, 创新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很多时候, 有些学生对上体育课的热情不高, 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感觉到体育课太枯燥, 没有兴趣参加。事实上很多学生由初中阶段进入高中阶段对很多课程是有着很大的期望的, 特别是对于体育课来说, 初中阶段很长时间内是为了准备最后的体育测试而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考试科目的练习之上。进入高中阶段后, 学生很期望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既能收获知识, 也能愉悦身心。但是很多教师还是上固定的内容或者干脆让学生“放羊”, 导致学生越来越没有兴趣。在这样的情形下, 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利用现有条件, 勇于创新。我认为可以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1) 一物多玩, 即一种活动材料, 引导学生想出不同的方法。

(2) 一动多物, 即一个动作多种活动材料, 就是让学生在多种活动材料上做同一种动作。

(3) 一动多变, 即一个动作, 引导学生想出不同的玩法。

(4) 物物组合, 就是把三至四种活动材料穿插拼摆在一起, 引导学生创新玩法。

在这些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我们教师一定要注意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大胆创新, 在保证活动安全的前提下, 在实践中检验。这样既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5. 创设新课堂, 所谓的新课堂是指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

这就要求教师要做一名民主、开放、反思型的教师。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民主、开放、善于反思呢?我们以此展开了教研。首先, 要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平等的讨论空间;要为学生创设合作、体验、分享、探索、创新的实践空间。其次,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灵活转变角色。可以经过师生共同探讨, 创编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游戏。当一个新的体育游戏创编成功的时候, 教师要及时和学生一起实践, 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活动过程中,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活动伙伴, 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由于高中生的自尊心强, 一部分学生还有畏难心理, 因此, 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使用比较恰当的鼓励会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据调查显示, 有90%的学生希望受到教师的鼓励, 其中有25%的学生是非常希望得到教师地鼓励与表扬, 并表明, 如果得到教师的鼓励表扬, 那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地提高。故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经常使用鼓励, 但不能敷衍了事, 做到公平合理, 恰到好处。比如, 精神鼓励、特长鼓励等, 学生稍有进步就进行恰当地鼓励, 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鼓起学习的兴趣。在鼓励时, 教师要注意语言准确、幽默、恰到好处, 并要做到客观、公正、无私。最后, 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 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 然后根据以上的分析与讨论, 有针对性地教学, 做到有的放矢, 点燃学生的体育兴趣, 并加以培养, 使学生学有所成。从调查中得出, 在体育教学中, 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可谓是“教师”, 教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方式决定着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因此, 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改变教学形式, 加强自身修养, 成为学生愿意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

6.“实践出真知”, 这是我们教研教师切身的体验。

一个体育活动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教学内容的主体思路, 活动材料是否丰富, 组织方式是否灵活, 更取决于学生对活动的探究欲望, 以及合作的意识。所以, 我们所有的体育教师一定要有创新的意识, 要有大胆尝试的精神。现代教育的发展更多地强调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 与时俱进。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我们的学生也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改变, 没有一成不变的教育。因此, 我们每位教师在新课程的浪潮下, 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目标, 不断地在探究中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 相信最终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 也一定能提升我们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篇4:体育活动教研总结

关键词:主题教研;体育单元教学;篮球运球上篮;课例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4-0054-02

一、提炼主题,设计方案

主题教研活动的策划首先应明确教研主题,根据集体视导、课堂观察和教师交流中发现的问题,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问题作为研究活动主题,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是理清思路,找准切入点;再次是确定教研形式、时间、地点等。本次主题教研活动以篮球运球上篮课例研修为例,面向区域初中段体育教师。

1.体育单元主题教研活动目标:通过篮球运球上篮教材的课例研修活动,“以点带面”使参与教师能根据体育课堂教学的原则和规律,运用体育教学理论,剖析解决篮球运球上篮教材的疑难问题,创新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主题教研活动的对象与时间:区域内初中段体育教师近70人,总计用时两天。

二、教研员引导,突出校本教研

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教研员首先要组建教研团队,充分发挥区域骨干教师和学科中心组教师的作用,做好活动的相关准备,每个研讨组要有明确的负责人和组织者。

其次,根据教材单元计划要求,安排的课时计划呈相互递进关系,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的策略是建立在前一次课的基础上,如承担第二次课的班级先完成第一次课的教学内容,承担第三次课的班级应完成前两次课的内容。

1.篮球运球上篮教材课例理论专题讲座。确定篮球运球上篮教材为主题后,先由教研员给参研教师做题为《篮球运球上篮教材分析》的专题讲座,讲座包括运球上篮的技术构成分析、运球上篮教材的目标制定及重难点分析、运球上篮教材的教学方法、手段、运球上篮教材的教学注意事项等内容。通过讲座使参研教师在了解教材、熟悉教材后,能更深层次地挖掘教材的内涵,形成完整的教材体系,同时使参研教师根据已有教学经验,总结明确基本的教学思路,在备课中扬长避短,提高集体备课质量。

2.小组(片区学校)集体备课。活动对象为区域初中学段体育教师,按照区域特点和篮球运球上篮单元课次要求,共分三组。每组由两所高完中学校和两所初中学校组成,承担一课时教学内容,各小组进行集体研讨备课,并推选一名体育教师上课。在小组集体备课过程中,要求研讨小组教师畅所欲言,讨论中相互启发,拓宽思路。经过深入讨论,确定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以及最后上课展示交流教师。

三、联动展示,教学实践

观摩体育课堂教学是一种最直接的学习活动,是对课堂教学设计的直接检验,让听课教师带着任务去听课,在听课过程中更专心观察,认真思考。根据评课设计要求,把听课教师分为六组,每组确定学科中心组教师为组长,小组观察工作在组长分工下做好记录,为观课后有效的议课打下基础。

在篮球运球上篮教学观摩课中,确定从六个角度来评析课堂教学。第一组观察教学设计是否合理,重难点突破措施及教学步骤是否流畅。第二组观察课中的组织调动以及场地布置是否合理。第三组监测课的密度与运动负荷是否科学、合理。第四组则观察学生的学,学生的学练情况反馈、技能学习中是否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五组则观察课的开始和结束部分情况。第六组观察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教师的教态、语言、动作示范能力、讲解是否清楚。

四、名师引领,提升迁移

观摩篮球教材为主题的单元教学实践课后,首先组织各小组开展充分研讨,引导参与活动的教师加强自我反思。随后,小组推举教师代表分享本组教师的看法和心得。最后,邀请体育教学名师做课例研修的微讲座,引导体育教师如何围绕主题去研究自己的课堂、改进教学。

在篮球运球上篮单元教学活动后,各片区研讨小组根据体育课堂教学实践和研讨交流反馈,进一步完善篮球运球上篮单元教学设计,形成教学资源包,通过区域网络教研群共享。

开展体育单元教学主题教研活动,体育教研员要发挥体育骨干教师、体育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的引领、示范作用,将主题教研同常规体育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目标引领和任务驱动,组织策划以体育教材研究、集体备课、体育课堂观察、体育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为主要环节的教研活动,可以引导体育教师关注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从而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玉东.基于课例研究的实作式教师教育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0(5).

[2]王丽红.在主题教研中与教师共同成长——吉林省大安市基地教研工作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篇5:体育教研活动总结

在本学期中,体育教研组认真学习新课标精神,将课程改革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这学期本教研组加强学习,切实转变教学观念,以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抓好学习型教研的创建工作。本学期,本组订阅多种体育书刊、杂志、互相交流、学习。不断加强课堂教学研究,通过集体备课、观摩研讨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本学期共开设校内研究课4节,并不断规范“教学五认真”工作,抓好备课工作,包括课前准备体育器材教具等。注重发挥县校级优秀青年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帮带工作,积极鼓励进行高层次学历进修,积极撰写论文参加评比活动。

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本学期我组努力培养学生兴趣特长。本学期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广播体操赛”。本学期开展了校园乒乓球、拔河、广播操及冬锻三项赛,学生参与面广、质量高。

三、配合学校各项工作

我组认真完成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外,还能配合学校的各项活动,做好学生对体育的宣传工作。

篇6:体育教研组活动总结

兴华小学体育教研组活动总结

“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从这定位来看,“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离不开身体锻炼这一形式,而运动技能的学习是身体锻炼的载体,只有通过运动技能的实践与实用,才能达到体能的增强,技能的掌握和行为态度改变的目的,而丢掉运动技能教学的体育课将失去体育的根本,将丢掉学生的健康。目前,许多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一是搞花架子是成了活动课;二是不知道如何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去帮助、引导学生解决学习运动技能方法,也就是我做,你模仿。不能很好的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针对“利用体育游戏活动,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这一主题,我们教研组开展了主题做课,案例分析会等形式的教研活动,现总结如下;

首先要让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感兴趣,并逐步形成意识,养成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了解教材,精心设计,科学引导。开学以来,本组老师们通过集体备课、说课、讨论给每人上了一节试教课,有效益,也有许多的问题。户老师的课内容是《花样跳绳》(第三次课),教学过程清晰、有层次,能够一物多用、巧用、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是:学生创编跳绳花样和学生协调性的要求。根据目前新课改的主流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在学习方法的引导上,由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转变到“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学练、尝试,畅所欲言,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真正做到“ 善导”,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个性,学有创造。而要解决这一原理,关键还是要通过教师的“导”和教师的“擅变”,何为“擅变”,也就是教师的应变能力。

这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项目作为教育内容,创设师生共同学习、交流的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轻松、愉悦,促进了学生体能、智能、情感的全面发展。

篇7:中班体育活动的教研的总结

其次,可以使幼儿在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需求,以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确保幼儿每天早操锻炼20—25分钟为工作主线。培养与激发幼儿运动兴趣,让幼儿在浓郁的健身氛围中自觉地参加体育活动。培养幼儿精神饱满富有朝气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幼儿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方法。而且,运动能使骨骼强健,肌肉发达,

促进身体健康发育;运动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为大脑提供高质量的营养,使头脑更灵活,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

再次,户外活动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幼儿园内孩子交叉感染引发家长担忧,预防幼儿患病有何良计?对此,幼儿园方面和医院方面对广大家长提出了一些专业意见。“幼儿体质与家庭遗传有极大关系。在冬季,家长的养育方式又是习惯性地采取“捂”的措施,户外活动少,幼儿的抵抗能力自然不佳。”每天固定两小时的户外活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幼儿的健康,诸如在户外活动中,老师会为体质较弱的孩子们在背部事先捂上干毛巾,以防出汗弄湿内衣造成感冒。而且,“一旦班级出现病患,我们会及时通知家长回家治疗,对于整个班级实行隔离,公共玩具等则由保育员定时消毒。”

篇8:体育活动教研总结

浙江省五城区这次教研活动, 从组织者到上课评课教师、教研员, 再到观看交流学习的教师观众, 无不呈现出“自觉自愿”的主动性特点。这项活动是源于民间, 是自发主动奉献并能够有助于促进体育教师成长的具有实际价值和意义的, 深受大家喜爱和积极参与的教研活动。

耳闻目睹一位来自农村的年轻教师步行十几公里赶到活动现场, 自费来教研, 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和交流, 让笔者由衷地敬佩。有这种积极主动的精神和学习态度, 还有什么经验学不到?还有什么理论学不会?这样的教师根本无需担心其专业发展与成长, 随着工作阅历的积累, 定能很快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为我们国家的体育教育事业作出一定的贡献。相信, 我们国家会有一大批这样的年轻体育教师, 如饥似渴地探寻知识和学习他人丰富的教学经验。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 离不开这些有活力、有干劲、机智又灵活;有知识、有学历, 聪慧又敏捷的年轻教师。只有一批批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年轻人, 才能很好地发挥体育教学改革的主力军作用, 肩负起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任。

年过七旬本应幸福地安度晚年的董玉泉老师的身影同样出现在这次教研会场上, 让我着实感到吃惊、仰望和敬重。因为, 那是一个高大的身影, 一个无形中带给诸多年轻人不断进取、积极向上、不辞辛劳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精神力量。他在看评课环节, 依然和年轻人一样搬着小板凳坐在了方队之中, 聆听大家对课的点评, 笔者作为点评者之一, 生怕有认识上的不到位, 语言表达上的不得体, 评课全面性和深入性上的缺失。该活动让笔者领略到了他那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更感受到了一种能够鞭策笔者虚心学习不断提高的动力。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顺利和成功, 需要老一辈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在年轻人身上发挥传、帮、带作用, 使年轻人的成长少走弯路, 使体育新课程改革顺利推进。

二、“上评上评”阶梯式的教研模式实属罕见

(一) 一线教师上“研究课”。从活动现场来看, 笔者相信参与者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 做了充分的准备或深入的研究, 无论是从教学的组织形式, 还是创新方式上, 都可以反映出做了研究型备课的准备。尽管还有一些需要改进提高的, 但是, 从研究的角度来看, 越多问题的暴露不是一件坏事。假如从一节课上学习经验是一种提高的话, 从课的若干大小不等的问题中, 依然可以带来诸多启发, 可以避免自己将来在教学中出现类似的问题, 这何尝不是得到了学习和提高。

(二) 一线教师评“研究课”。本次活动上, 从几位评课教师的评课思路、方法和能力来看, 不但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 而且, 具有能够看出门道的看课技巧和评出水平的评课技能。看到和听到一线教师的评课, 可以说是让笔者彻底地改变了我过去的错误认识。以前听个别一线教师说, 他的理论基础薄弱, 需要认真学习很多理论知识。笔者就信以为真, 总认为一线教师好像都需要大量补充理论。实际上, 这样的认识是不正确的, 通过这次活动, 让笔者深刻地认识到, 体育教师不是真正地缺少理论, 有可能是未能弄明白那些“云里雾里”的理论或不知道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有可能是学了很多理论在教学中不善表达;有可能认为自己缺少理论是一种谦虚的交流等等。一线教师具有研究能力, 看过不少理论, 假如每一个拥有丰富理论知识的教师都能够有这样的平台和机会的话, 笔者相信, 都能够在看课以后, 看出真问题, 并站在一定理论的高度侃侃而谈。自己与一线教师比起来, 更应该向他们学习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 评课教师再上“改进课”。这个环节以前笔者从未看到过, 这个环节的安排, 不仅对这些评课教师是一种挑战, 而且, 通过当场作出的改进, 让所有看课的教师获得了交流学习的价值。不但看到了“研究课”的改进方案, 更学到了在此基础上的有效创新。这次活动中, 该环节中大家都看到了进步:“研究课”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的, 在“改进课”上更加活跃了;教法选择不够准确的, 在“改进课”上灵活适宜了;评价过程未能很好地把握的, “改进课”上做了有效的调整, 体现出了课堂评价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尽管“改进课”也并非尽善尽美, 但是, 这种形式和体现出的改进不但是一种大胆的创新, 而且, 让每一个参与这个活动的人都能够有着更大更多的收获, 几乎让每个认真学习和交流的教师包括笔者本人, 都能满载而归。

(四) 教研员等第二轮综合评课。这个环节安排得十分及时和必要, 不但体现出了层层递进的活动安排, 而且, 无形中让一线教师和教研员进行了评课PK。这次活动, 不但看出了教研员评课十分到位、全面和有深度, 更让大家发现, 几位评课的一线教师和教研员的差距不是十分明显。这更反映出了各区教研员平日对一线教师全面的指导和严格的要求。无论如何, 多轮评课远远高于单次评课所能达到的教研效果。

三、“解惑引领”答疑式的教研目标清晰呈现

浙江省五城区体育教研活动, 每届除了邀请浙江省教研员、市区教研员, 还会邀请一位省外专家或学者。被邀请的嘉宾, 不是“凑热闹”, 也不是“只观展”, 而是带着明确而艰巨的目标任务:给体育教师的教学问题“解惑”, 为体育课改方向“引领”。本届教研活动笔者作为被邀请的嘉宾之一, 参与了本次教研活动。

(一) 回答教师提问。首先, 要回答的是一个参与第一轮上课的教师提出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困惑, 又较为典型的问题。即, “当有学生练习中出现错误动作, 是集中纠正还是个别指导?如果是集中纠正困惑会耽误大家的练习时间, 应该如何处理?”这一困惑实际上从很多课堂教学活动中都能够看到, 一方面看到了该问题的存在, 另一方面也看到了任课教师的处理方法。在此笔者谈一谈个人的一点粗浅认识。

第一点需要明确的是, 要有允许学生出错的心理准备, 因为运动技能在学习过程中的泛化阶段, 就是学生容易出错的正常的学习阶段。第二点要把握的是, 不要一看到某学生出现错误, 无论错误大小都去反复纠正, 更不要仅仅看到极个别学生出现的动作错误, 而让全体学生集中起来看教师纠正某一个学生出现的问题。因为, 这样做既浪费大多数学生的时间, 又容易让那些本来是动作正确的学生, 又受他人错误动作的影响。实际上, 有的时候, 很小的错误, 或更为准确地说, 前期的很小的错误, 几乎不用教师纠正, 有的学生通过练习时间和次数的叠加, 小的问题就能自行解决。只有大多数学生都出现相同或不同的错误动作时, 才有必要集中纠正。因此, 既要明确该不该纠正或集体纠正, 又要把握好纠正的时机。

(二) 本次活动的感悟。通过看课, 聆听评课, 还有三点想法想与大家交流。一是“简单教材”如何教?二是“学法指导”如何做?三是“课堂评价”怎样把握?

1.“简单教材”如何教。似乎听起来不像是一个问题, 但教学中却有“简单教材复杂化的教, 把原本会的学生教成了不会”的现象发生。例如, “直跑屈腿跳高”这一教材内容, 就很容易出现这种教学现象。在体育教学中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需要把握的关键是: (1) 分清所要教的内容是需要以学为主的, 还是以练为主的。有些是通过练习提高基本运动能力的, 而有的是通过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的。分清这些, 才能够很好地把握, 如何教、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学成什么样、教到什么程度等; (2) 基于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简单的内容学生容易缺乏兴趣, 因此, 采取多样化的练习手段非常必要;甚至有时候简单的如“单跳双落”等内容的教学, 可以不太强调技术动作, 而是要锻炼学生如何跳得高, 如何跳得远, 如何跳得协调等。体育教学要能够与生活实际关联起来, 所以, 在教学设计的时候, 就需要抓住关键点, 灵活把握简单内容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2.“学法指导”如何做。过去我们更多地是谈教法, 很少谈学法。现如今我们不但要谈学法, 还要了解和把握如何在学生听讲、观察、练习等学习环节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 便于学生掌握好的学法, 提高学习效果。实际上, 当我们再次翻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的时候, 不难发现, 课程基本理念第三条写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是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因此, 在学生学习的时候, 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学法指导非常关键。而且, 有无学法指导其课堂学习的效果存在明显不同。假如学生不会听讲或不会观察, 会对下一个环节练习, 带来一定的影响, 可能练习活动很盲目。其实, 及时有效的学法指导, 就是学生在学习的时候, 如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 告诉学生该如何观察, 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 观察中思考什么, 甚至提出更为明确的“观察后提问”的要求, 能够提醒并激发学生认真有效地观察。

上一篇:【河东教育】2014年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教学设计 满江红(怒发冲冠)下一篇:热爱祖国国旗下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