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客家人的民间信仰

2024-04-13

论客家人的民间信仰(通用8篇)

篇1:论客家人的民间信仰

浅谈客家人的民间信仰

政法095班 龚艳欢 2090611314

摘要:本文主要总结了一些客家人民间信仰的相关资料,包括客家人的宗教信仰,神明信仰和风俗信仰,理顺这些资料,对了解客家人的历史由来,以及客家人的性格、生活、均有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客家人 民间信仰 宗教 神明 风俗

一 什么是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是源自中国社会历史,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其他地方神灵崇拜为核心,缺乏统一信仰体系和宗教经典,具有地域性、分散性、自发性、民间性的非制度化的自然宗教及其相关信仰习俗。

二 什么是客家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分支族群,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从西晋永嘉之乱开始,中原汉族居民大举南迁,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土著居民杂处,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华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客家四州为梅州、赣州、汀州、惠州。福建宁化石壁是客家传说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被成称为“客家祖地”。

三 客家民间信仰概述

客家传统社会离不开民间信仰,民间信仰也总是以传统社会为依存;要理解客家传统社会,就必须理解客家人的民间信仰。而本文主要研究客家人的宗教信仰,神明信仰,风水信仰。研究这些—对了解客家人的历史由来,以及客家人的性格、生活、均有较大的帮助。

四 客家人的宗教信仰

客家人的宗教信仰,除传统的佛教,道教之外,还有以后从西洋输入的基督教与天主教。总的来说,客家人的宗教信仰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

1佛教

佛教在南唐天成四年(929年)由惠宽大师传入长汀。宋乾德二年(964年)又有定光大师来长汀传教。以上两师在民间传说中,为民驱除贼寇,护城解围;为农民祈祷求雨免除旱灾;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除去虎害,众称惠宽为“伏虎祥师”。

定光佛信仰于北宋初年起源于问西客家,大体上与闽西大量接受外来移民的 时间相一致,它是客家民系酝酿形成时期选择的主要意识形态,后来经由闽西客家的对外移民和对外交往传播至各客家住区,成为客家人最主要的民间信仰。民间较常见的庙宇,属于佛教范畴的庵寺,内置观音菩萨坐莲塑像。在龙岗地区,著名的有大鹏东山寺内的观音殿,龙岩古寺等。从民间这类庙宇的建造情形看,观音均为女像,说明龙岗地区客家人与中华各大民系相同,都接受了观音为女性的流传。观音菩萨,即观世音菩萨,至唐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而称观音,也叫观自在菩萨。本与大势至菩萨共侍阿弥陀如来,推行教化,后来被讹传为女像,变为妙庄玉女,故民间俗称观音娘。观音娘被认为是救苦脱难、普渡众生的万应菩萨。大鹏观音山上的龙岩石寺,内有一联曰“龙寺面青山,看三千世界,云路崎岖,平地有**,端藉慈航登觉岸;岩台澄皓月,听八百梵音,霜钟清澈,诸天留因果,应从苦海识菩提”,可知其慧风广及,法力无边,“有求必应”。祭祀观音娘无定期,祭时奉以素品,常为腐竹、粉丝以及葡萄、桃子一类的水果。

因观音庙不但供民间香客敬奉上香,也容纳各教人士朝拜,加上民间求签问卜者不少,故向来最是香火鼎盛的庙宇。建国后,因政府提倡破除迷信,民间祭祀活动有所疏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革”期间,观音庙寺甚至有的被毁,但80年代以后,庙寺多被修复,民间祭拜观音娘,求观音保佑的祀事又较普遍。

2道教

道教在客家地方之流行,与佛教可谓并行不悖。往昔医学幼稚,瘟疫猖獗,于是道士乃有建醮以祭祷瘟神之举。天花流行时则祭祷痘神,们瘟疫天花已千绝迹,但在乡间对安龙打醮、祈福、竖符、起土、安胎、驱邪、压煞以及以符水为人治病等项仍常有之。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客家是中原的后裔,道教之思想文化渗透在客家人的骨髓里。

3天主教

清顺治年间(1653年)意大利教士艾儒略到长汀,在老古井传教。

4基督教

清光绪十八年春(1892年)惠安周之德、陈秋卿等到长汀创教。

进入近代以后,西方宗教基督教在客家人居住的地区传播开来,不少客家人改信基督教。

五 客家人的神明信仰

客家信仰的神灵五花八门,真可谓“神佛满天飞”。其中既有“大路货”,更不乏来路不明(年代久远,来历烟灭)的数不清、算不尽的各路神灵。

对神的崇信,是客家民间的普遍现象。客地除了大大小小的寺庙外,各家也都置有神案佛完,供奉家中的守护神。客民外出,见庙就烧香、见神就磕头的也大有人在。一遇急难,更是祈神护佑,晨昏烧香不息。

每逢岁时节令或神诞日,动辄倾村出动,男女老少,进庙祭拜,抬着神像沿村巡行,昼夜举行祭祀戏剧演出,虔诚而隆重,甚至不惜个人钱财,毫不吝惜地奉献给神明。这种对神的狂热信仰,并非单纯个人行为现象,它是以家族为单位历代传袭下来的,也是以宗族为中心的村落,乃至某些区域整个客家民间的社会生活信念与行为现象。因此,它能充分反映客民群体的心理基础、文化层次与价值取向。

多神、杂神崇拜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客家人的寺庙,往往在主祀神之外,还有很多从神。从神也一同供奉在里面,充分表现出中国民间信仰的性质--多神教和偶像崇拜的色彩,而且大部分属于灵魂崇拜。客家地区民间地方神、乡土神主要信仰妈祖、三山国王及义民爷三种。长汀民间信奉神明不一定就是什么教徒,有些人见像就拜,不分什么教。仙佛同炉香在长汀是很普遍的,主要的有八仙,以吕洞宾为主,财神,阎王,玉皇大帝,文曲星(魁星),真君菩萨,门神,灶君,五谷大帝,释迦佛祖,西天诸佛,众菩萨等。

六 客家人的风水信仰

客家人崇信风水,每逢婚丧喜庆,盖房子、打灶、挖井、选坟地乃至于修桥筑路等,都要请风水先生堪地利,看风水,择良辰吉日。这种风俗,自古至今,长盛不衰。客家人对风水的信仰往往矢志不渝,规规矩矩遵行着各种风水规范。风水术之于民众是实用的工具,闽西客家俗语云:“山中少堆土,枉劳一世苦:罗盘差一线,富贵不相见。”民众按风水师的指引卜居相宅,一旦觅得地形、土壤、水质、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于人和植物成长的“风水宝地”,就在此蓄积生命能量,繁衍生息,使居家生活保持与环境的互养、相生、共存。因此他们对造坟、起屋的基

址很重视,认为坟地、房基选择得好坏对自己及后代的开运、兴旺、发达直接相关。

风水研究在客家风水文化研究方面,最初一般停留在坟墓和阳宅的风水层面的探讨上,随着研究的深入,客家风水信仰的根源、风水与地域社会、风水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问题逐渐受到了重视。在探讨风水信仰在客家地区风行的原因时,罗勇认为风水适应了客家先民求生存的需要,同时客家地区的地理形势为风水术的传播带来了条件,再加上宋明理学以及客家地区巫术的盛行,促使了风水术的蔓延。

参考文献:《论客家民间多神信仰及其文化源头》2002年第2期第42卷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客家民俗佛教定光佛信仰研究》谢重光

3《从客家族谱文献看风水信仰在民间的影响》社会科学论坛 > 2006年第18期《客家民间信仰》来源:鼎言商旅网 发布时间:2008-05-26

5《论民间信仰对客家传统社会的调控功能 》发表于 2008-3-11 18:21 6《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综述》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第32卷第3期 2010 5 7 《客家与风水术》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7《论民间信仰的正统化与地方化》 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第10期

篇2:论客家人的民间信仰

一点一横长,拿梯上屋梁,梯下一张凳,凳下一口塘。

谜底:(高)

一点一横长,拉刀到西洋,西洋饼好卖,两分钱一块。

谜底:(病)

一点一横长,一撇下南洋,十字对十字,日头对月光。

谜底:(庙)

一人桥上站岗,两人桥下乘凉。

谜底:(钟金红)

头上扫把,尾下跛凿,话等虾公你又揣唔着。

谜底:(虾公)

两兄弟,和和气,空肚去,饱肚归。

谜底: (挑水)

四支柱,八楼台,中间一个细秀才,十八满姑来送饭,拍手莲花笑路来。

谜底: (坐栏)

一支棍子五寸长,一头有毛一头光,盲曾入窿干干净,邦呀出来净净浆。

谜底: (牙刷)

半山岌上一增 。

谜底:(丘)

田,无风无雨水涟涟,只见乌鸦来食水,一只相公来耕田。

谜底: (墨砚)

青竹蛇,带笠麻,土狗子,地下爬。

谜底:(花生)

白盅子装白糖,大哥尝了细哥尝。

谜底: (母乳)

上树唔怕高,下树唔怕跌,剃巫毛,割无血。

谜底:(蚂蚁)

有肚无肚脐,有眼无眼眉,有翼无识飞,无脚走千里。

谜底:(鱼)

一阵雕子白蓬蓬,两支竹子押入窿。

谜底: (吃饭)

小小祝英台,眠倒等郎来,拦腰揽下去,二脚百呀开,慢慢积落系,尝倒味道来。

谜底: (筷子)

圆叮当,扁叮当,中间一条直骨镶。

谜底: (锅盖)

滞柬软,真真软,再利的刀子割唔断。

谜底: (水)

铜砂煲,铁更盖,十人见倒九人爱。

谜底: (柿子)

红丝线,吊绣球,姑娘见,口水流。

谜底: (杨桃)

脉个车子不走路,一边食来一边吐。

谜底: (水车)

脉个鸡来无毛生,脉个布来唔做衫,脉个池来无点水,脉个针来唔会尖。

谜底:(田鸡、瀑布、电池、金针菜)

脉个细细就生须,脉个终日门背企,脉个开花无结果,脉个马儿不吃草 。

谜底:(玉米、扫把、浪花、木马)

靓靓靓,火烧脚头柄,阿公翻哪转,输惹老命。

篇3:论客家人的民间信仰

客家人是汉族的一支卓越民系。据史学家考证, 客家先民本是古代中原一带的汉族居民。客家先民因为中原战乱而南迁, 先後迁徙到了赣江、泞江、梅江流域以及南方各省的山区。他们在那里披荆斩棘, 开山造田, 落地生根。相对当地原居民, 他们被称为客家, 后来也自称客家。

客家人在长达千余年的磨练中形成了在语言、民情、风俗、精神特质等方面有显著特点的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在长期的辗转迁徙中形成了吃苦耐劳、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勤奋好学、奋发向上的客家精神。这些就构成了客家文化的基本特点。客家文化也是在这个历史时期中不断渗入、融合到文学、音乐、舞蹈、雕刻、绘画等艺术之中其中包括闽西客家山歌。

山歌是客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艺形式之一, 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客家人的生活。其内容贴近生活, 语言生动, 情真意切, 神韵自然, 有人称它是中国民歌最华彩的乐章。客家山歌是客家人民祖祖辈辈在长期劳动生活中集体创作的民间歌谣。客家人把勤劳、坚韧、热情, 融入自己喜爱的山歌之中。客家文化精神哺育的客家山歌是中国民歌中最为深情、最为放达, 也最为卓越的歌种。客家地区的地形地貌的基本特征是多山, 而山歌之所以能产生并流行, 最为重要的客观环境就是因为有“山”。

闽西, 地处武夷山脉南段, 因其山峦起伏的地势、闭塞的交通环境以及特有的民俗文化, 闽西山歌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特点, 并形成了具有传统民俗风情的客家山歌体系。闽西山歌按音调特点可分三类:客家山歌、龙岩山歌、连城山歌。闽西客家山歌是指流传于旧属汀州府治的长汀、上杭、武平、永定、宁化、清流、归化 (今明溪) 等县和连城部分地区客家人聚居地的山歌[1]。

从大的方面说, 民间音乐的种种类型, 都综合体现出与具有共生性质的相关文化之间的“文化血缘”关系。正是这种与相关文化的同源构成, 使得民间音乐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也可以说, 文化构成了民间音乐的生态系统, 成为将民间音乐包容于其中的不可分割的外部框架[2]。

同理, 客家山歌作为民间音乐的类型之一, 也与客家文化密不可分。那么, 闽西客家人的民俗文化又是怎样与当地的山歌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呢?笔者通过以下两点分析, 并且以几首闽西客家山歌为例, 通过分析其歌词、节奏、音阶、调式、曲式等方面的特点, 从闽西客家山歌在闽西人民生活中的渗透等方面, 对闽西客家山歌与客家精神的联系进行探究。

首先, 闽西客家山歌除具有一般南方山歌在唱词句式、曲式结构、节奏等方面的普遍特点外, 在音乐上的突出特点, 就是在旋律进行中突出强调羽、商两音。由于其具有这些简单、易于传唱的特点, 使得闽西客家山歌琅琅上口, 并广泛地运用、融入于闽西客家人的生活、生产劳动、爱情中, 成为体现和传播闽西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儿时时常听见村里的长辈们茶余饭后、出门劳作时唱那没有伴奏但又动听的山歌。他们扛着锄头、牵着牛羊, 在田间地头劳作, 或在山野森林砍柴时都能够边劳作边唱歌。遇见谁家迎亲嫁女、子女上大学, 都会用山歌表达愉快喜悦之情。客家妇女不仅在做针线活时唱山歌, 而且在下橱时也唱山歌。从上述民间音乐与民俗之间的关系可知, 山歌已经融入到闽西客家的民俗中, 成为了闽西客家人民生活、生产、爱情里不可或缺的部分。如:

1.《黄连树上结苦瓜》

从音程关系上看, 这也是一首四度、五度相结合的五声徵调式山歌。节拍为2/4, 3/4。节奏也相对灵活。但根据歌词内容所显示的信息来看, 这首山歌的节奏较《山歌会唱大家来》应该相对舒缓。《黄连树上结苦瓜》是不断变化重复四句乐段。第一句为主题乐句, 而第二、三、四句是根据主题乐句作变化发展, 其结构图是:a+a 1+a 2+a 3 (4+3+3+2) 。类似这种结构的山歌, 在闽西地区比较容易找到, 其他地区较少[3]。

歌词如下:黄连树上结苦瓜 (哎哎哎) , 世上最苦穷人家 (啊) (哦) 。汗水洗身泪洗面 (咯) (哎) , 穷人长年受熬煎 (哦) 。

用平缓的四度、五度音程关系, 音调中突出re、mi、la这三个音。简单明朗的旋律线条, 琅琅上口。因此, 闽西客家人用这样明了的客家山歌来表达、倾诉自己的生活。虽然歌词中向我们传达的是关于“艰苦”的信息, 勤劳勇敢的客家人民却是乐观的, 他们用歌声来排解生活的压力。但同时也可以看出, 客家人以坚忍卓绝的精神和斗志开拓着自我的生存环境, 从而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

2.《留朵梅花等郎开》

这首歌从音程角度, 也是四度、五度叠置。音调突出的是do、sol, 羽调式。节拍为2/4, 3/4。节奏舒缓, 表情专注。从曲式结构看, 这是一首复合乐段曲式的歌曲, 其结构图是:a+b+a1+b1。第三、四句是变化的重复了一、二句, 并在第二乐句有半终止。

歌词:檀香烧尽变成灰 (噢) , 一心等郎郎唔来 (噢) (崖自) , 手扶栏杆督目睡哩, 梦中见郎心花开 (噢) 。

高山顶上一头梅 (噢) , 手攀梅花等郎来 (噢) (崖自) , 十朵梅花开九朵哩, 留朵梅花等郎开 (噢) 。

这首是闽西客家情歌, 客家山歌的一种。客家人的爱情也用山歌来表达。含蓄的传情达意是客家人对待爱情的特点。这首歌曲与大部分客家情歌一样为七言体, 隔句押韵, 表达了青年们对爱情的追求、对幸福的憧憬。在过去的客家民间, 唱情歌是年轻人的必修课。白天走在山上或旁晚坐在各家门前, 都可以对上那么一段。情歌似乎已经成为客家文化的一部分, 超出了它作为传达爱情媒介的本体作用。客家人结婚前或结婚后都会坚持对客家情歌的热情。

其次, 用方言演唱山歌, 正体现出了文化与音乐紧密结合的特点。闽西人在语言方面用的是客家方言。客家方言也是客家文化的特点之一。闽西客家人虽是客家, 却也在长期的演变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语言体系。客家人用语言仍然述说不尽自己生活中的点滴, 于是寄情于歌唱。客家方言演唱的客家山歌用艺术的形式, 传承着客家文化中客家方言这一文化的精髓。

唱山歌是闽西客家人重要生活方式之一, 过去闽西客家人特别喜爱用客家方言以歌会友。如现代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所说:客家人无论“白天相遇于山野, 黄昏围坐于村落”, 都必定要“两人对唱, 或多人对唱, 歌声大作, 调戏杂兴”。客家人出门即山歌不断, 或在居家生活中用歌抒发情怀;或在劳动生产中以歌排解疲乏;或在月色美景前借歌传情达意。正是因为人们爱唱、会唱, 并且以歌作为交流的方式之一, 因此, 用山歌体现并传播闽西客家文化就显得理所当然。

如:《山歌会唱大家来》

这是一首四度、五度相结合的五声徵调式山歌。音调以徵音为主, 音调中突出运用re、mi、la这三个音, 正符合了闽西地区山歌中, 旋律强调四度、五度关系的特点。由于它是3/4、2/4的节拍, 因此节奏丰富灵活。在曲式结构方面, 是明显的起承转合的简单的四句体。

歌词如下:山歌会唱大 (啊) 家 (格) 来, 高山顶上 (那) 搭 (呀) 歌台, 唱得鸡 (啊) 毛沉 (啊) 落 (格) 海 (咧咧咯) , 唱得 (格) 大 (啊) 家心花开 (哎咧咯) 。

歌词里有许多衬词, 这是闽西方言的显著特征之一。闽西客家山歌里多有这样的衬词, 并且是用当地方言加以演唱。更显现出客家文化的味道。

从笔者上面所举三首歌曲中, 可以看出, 闽西山歌通过对客家人民思想的渗透, 融入到客家人的生活中, 进而成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并对客家文化进行传播和传承。

音乐和文化永远是不能分割的整体。音乐通过文化得以体现出其价值, 而文化在音乐中得到升华。客家先民原居中原的黄河流域, 在客家山歌成型前, 其起源地的文化必然对其产生一定影响, 而客家山歌中的中原文化印记正是客家山歌形成的基础, 是中原文化在客家山歌中长期积淀的结果, 充分表现了客家山歌文化的渊源。

客家山歌与客家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 没有闽西客家山歌, 闽西的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就没有办法得到传播和传承, 而如果没有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做为基垫, 闽西客家山歌就失去了作为客家人古老精神依托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4:客家民间艺术风格的教学应用研究

[关键词]创作教学 客家民间艺术 教学应用

[作者简介]何小勋(1974- ),男,陕西眉县人,赣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美术教学研究;薛芳荣(1975- ),女,陕西宝鸡人,赣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实验师,主要从事美术教学研究。(江西 赣州 34100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9-0187-01

在高校美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创作”课程是联系基础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这两个环节的主要纽带。毕业创作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最主要的依据,在作品中应集中体现学生对美术学科基本规律的理解与应用,对风格语言的学习与应用,以及综合的审美感觉和表现能力。但是,现状并非如此。

一、当前高校美术学专业创作教学现状

在高校美术学专业的诸多课程中,创作课难教是多数教师的共识。艺术创作似乎没有太多具体的方法和明确的原则来对学生行为进行规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创作本身的主观行为特征以及艺术学科感性思维的直觉体验特征。所以,在许多人眼里,创作活动显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艺术创作的目的在于传达“不可明言之理,不可径达之情,不可视见之事”。学生的个性、经历乃至审美趣味差别很大,在相当程度上使得创作成为个人化的行为,教师难以具体地规范其构思及语言的应用。另一方面,在目前高校美术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学科专业课程基本上分为:美术史论及人文课程,以训练内容分类的技法训练课程和毕业创作(论文)。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一体系存在一些问题。

从毕业创作这个关键点分析,目前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习作化”倾向。在教学计划中以“习作”和“创作”来划分教学内容,目的在于强调“创作”的艺术学科创造特征。“习作化”倾向的问题在于逃避自主感受的表达方式,以简单题材的客观再现替代“审美意象”,忘记或者放弃主观情感在认识客观世界中的能动作用。“习作性”的创作倾向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主题,缺乏艺术语言形式探索。在这些作品中,更多的是单纯的写实或再现性技法的呈现,教师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理论与技能的综合修养。二是创作风格的“单一化”和“单向化”。由于平时大量的被动写生训练,学生作品的整体面貌相似。尽管题材和主题不同,但语言技法大同小异,缺乏个性。“单一化”或“单向化”的突出问题在于“抹平个性”和“语言套用”,个性差异在风格语言上的变化无从体现。同时,对“时髦”技法的表面追求,使作品情感空洞,缺乏个人感受。

二、“风格”养成教育的适用

面对创作教学效果的现状,笔者认为应从教学总体的思路上进行反思,克服目前课程设置中“各自为战”的“习作性”技法训练与创作脱节的现象,对学生实施“风格”的養成教育。实际上,专业美术学院的“工作室制度”和这一思路有相似之处。但工作室制度的“风格”倾向范围过于狭窄,所以,对一般院校的美术学专业而言还应着眼于大范围的“风格”教学。

“风格”养成教学在实践中有两个层次的应用:一是在基础课教学中以美术史上各类优秀的风格流派为主导方向,在技法训练中进行语言、形式乃至风格的摹仿与学习;二是在创作教学中结合以前的学习基础,应用恰当的题材,对适合个人的语言风格进行合理的摹仿、变异直至创新。

三、以客家民间艺术资源的应用为例

客家民间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生活基础,对艺术创作具有借鉴和启发作用。近年来,笔者结合所在地域的传统民间艺术——客家民间美术、音乐的丰厚资源,在美术学专业毕业创作教学中试验“客家民间艺术风格应用”教学,取得一定效果。

1.创作教学中“风格养成”的教学目标定位。毕业创作是美术学专业学生专业学习的标志性成果,是学生专业能力的集中体现。评价的核心指标是作品风格的有效性与成熟性。因此,学生作品风格的形成是创作教学的直接目的。但风格不是凭空产生的,决定风格形成的因素有两点:一是学习的对象,二是作者的个性及审美倾向。在笔者的教学试验中,根据学生情况和创作意图,选择当地资源丰富的客家民间美术为创作的学习对象。针对具体的客家民间艺术品,感受、理解、体验客家民间艺术的风格特征,包括审美内涵及具体的语言形式。审美内涵包括了作品本身的内容及具体时代文化背景等。语言形式包括线条、图案、结构、色彩等各方面,通过提炼、理解这些因素,以适合的题材来表达。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自我体会和理解,形成具有创新价值的作品。

2.客家风格养成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客家民间艺术包括民间音乐、美术等形式。在笔者的教学中,以对民间美术品的利用为主,包括对木雕、服饰、建筑装饰的图案、色彩、造型的理解及应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以两个阶段来实施对“客家风格”的教学:第一,摹仿阶段。在摹仿中,切身体会对象的技术性细节和方法,从而形成自我的造型能力和审美素养。第二,变异阶段。变异是在摹仿理解的基础上(甚至在摹仿的同时),由于个人性格、审美观念及应用的差异,对原来作品特征的继承、变化和发展。在面临一个很有吸引力的作品时,欣赏者一般都会具有一种“投入”的欲望。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来看,“投入”意味着切身的认同与分析。在分析中因个人的兴趣、特长产生对原作的主动理解。在主动感受的引导下,会产生与原作“似与不似”的新的成果,这就是“变异”的目的。在变异的训练中,因为主观强调“变异”的目的,这种变异的目的和方向性更强,因此产生的作品体现了作者个人的审美倾向和形式价值。在变异的反复比较中,个人风格及语言的特征逐渐明确。摹仿与变异是艺术学习的必要途径。

3.“题材”应用与“风格”应用。在教学中,无论是“摹仿”还是“变异”,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学习的过程中,吸收对象在各个方面的语言,形成个人在创作过程中处理素材和表达情感的能力。在题材与风格应用的比较中,可以进一步体验艺术创作中主体与客体——即“自我”与“宇宙人生”的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在自主创作的阶段,学生面临的创作方向基本上有两个:一是在以往熟悉的“摹仿”基础之上的对客家民间艺术的“题材应用”;二是在“变异”的经验基础上的对客家民间艺术的“风格应用”。前者由于对客观再现比较了解,可以在自我感受的基础上,选取具有典型意义和符号功能的素材来完成具有历史文化背景和生活基础的主题再现。后者则因为在前期“变异”的练习中有了对主观感受表达方式的实践经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具体的客家民间艺术作品的主题局限,拓展语言的适用范围和表达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形式语言。在探索实践中,逐渐形成具有可靠的传统基础的个性化审美风格。

三、结语

摹仿是基础,在摹仿中催生了变异的可能性,并由此产生了创作的基本倾向:客观再现型的主题应用和主观表现型的风格应用。当然,再现和表现并非如此简单界定,但这个系统的创作学习过程是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培养程序。因为,无论是“摹仿”“变异”还是“题材借用”与“风格应用”,他们都具有一个来自于真实生活和历史传统之上的基础——客家民间艺术品,这些作品包容了具有广泛实践和情感基础的艺术活动的语言和情感,它不是个人凭空臆造的“无源之水”。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没有形式语言特征的“习作化”倾向和缺乏个人感受的“单一化”和“单向化”倾向。

[参考文献]

[1]叶夔.原诗·内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2]潘公凯.潘天寿谈艺录[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3]丁一林,马小腾.解构与重构[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3.

[4]叶子.黄宾虹山水画艺术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5]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6](瑞士)Heinrich Wolfflin.艺术风格学:美术史的基本概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篇5:客家方言民间经典童谣有哪些

砻 谷

砻谷窸嗦!大婆踏粄。无粄分,分个烂衫巾。塘哩洗,井哩荡,荡得一条大鱼王。头仔拿来食,尾子拿来讨婆娘。讨个婆娘高天天,炊的米饭臭火烟;讨个婆娘矮缩缩,炊个米饭子香馥馥。

这首童谣的意思无非是告诉人说:娶妻要娶有德的,不可以貌取人。唱的时候,大人的两手握着小儿的左右手,使他两只脚站起来,身躯一前一后的运动着。

禾毕子

禾毕子,嘴丫丫,上桃树,啄桃花。桃花李花畀汝啄,莫来啄涯龙眼荔枝花。龙眼要留来拐细子,荔枝要留来转外家。禾毕子,住在屋檐下,哥哥开铺城脚下。十日半月料一摆,手中扇子香桂花。禾毕子,满天飞,爷在荆州寄信来,劝郎莫打娇娇女。娇娇女,眼前花,风吹倒向别人家。

排排坐

排排坐,唱山歌,爷打鼓子涯打锣。新妇灶背炒田螺。田螺谷,刺到家官脚,家官呀呀呀,新妇哈哈笑。

小郎读书

白饭子,白珍珠,打扮小郎去读书。正月去,二月归,挑担箩夹等嫂归,归来花缸无滴水。鹅挑水,鸭洗菜,鸡公砻谷狗踏碓,狐狸烧火猫炒菜,猴哥偷食熝 疤嘴。

十八岁

十八岁,惊腻腻。一入间,食烟筒。吹乌火,食荔果。一上床,食冰糖。狗一吠,食猪嘴。鸡一啼,食猪蹄。食猪蹄,睡到半夜隔。番豆拿来剥,睡到临天光,猪肉鱼子蒸清汤。

菱角子

菱角子,角弯弯,大姊嫁在菱角山。老弟骑牛等大姊,大姊割禾做细唔得闲。放撇禾镰拜两拜,目汁双双流落田。

龙眼鸡

龙眼鸡,嘴威威,擎碗砾,过漳溪。漳溪人,作大福,偷人一只黄鸡谷。赶下山,山无路;走上树,树无杈。跌落深岩下,皮做皮,骨做骨,担过牛骨换猪骨。猪骨香,换子姜;子姜辣,接铙钹;铙钹响,换顶党;顶党乌,换鹧鸪;鹧鸪哗哗啼,满姑学做鞋。

这首童歌的含义是教小孩们自行交换物品是快乐的。

月光光

月光光,树头背,鸡公砻谷狗踏碓,狐狸烧火猫炒菜,田鸡食饭脚懒懒,老虎上山拗苦樵。

月光光,得人爱,狐狸烧火猫炒菜,鸡公砻谷狗踏碓,猴哥送饭用背背,田鸡婆婆抢老妹。

月光光,岭子背,鹅挑水,鸭洗菜,鸡公砻谷狗打碓,狐狸烧火猫炒菜,送饭送到岭子背。

捡到一个花老妹,搭佢亲个嘴。

客家民间童谣精选

赤梗子

赤梗子,赤丢丢,涯爷同汝下潮州。潮州有乜人?潮州有大舅。大舅打个银灯盏,细舅打个银灯心,上厅拨火下厅光,照见新娘排嫁妆。开开笼,开开箱,捡到槟榔四四方。琢兜爷食爷欢喜,琢兜哀食哀思量,琢兜嫂食嫂绣花,琢得哥食哥骑马。骑到哀姐门脚下,哀姐问汝爱齐呀爱粄?唔爱齐唔爱粄,总爱三抛彩线挂白马。

鸭嫲咖咖,嫁得邻舍;邻舍唔学,嫁得瓠杓;瓠杓舀水,嫁得酒鬼;酒鬼罗唆,嫁得猴哥;猴哥上桌,嫁得桌脚;桌脚落地,嫁得王阿二。

洗衣裳

月亮光光,打开城门洗衣裳。洗白白,洗净净,打发哥哥去学堂。学堂满,嫁笔管;笔管通,嫁相公;相公矮,嫁螃蟹;螃蟹瘦,嫁绿豆;绿豆青,嫁观音;观音下来拜四拜,黄狗咬倒观音带。观音带上有个钱,解下铜钱买黄连。黄连苦,买猪肚;猪肚薄,买菱角;菱角尖,买马鞭;马鞭长,买屋梁;屋梁高,买把刀。好切菜,好切葱,一切切倒手指公,一盆血,一盆脓。

蝉儿

蝉儿叫来唧唧唧,没爹没娘跟阿姨。阿姨吃的糯米饭,蝉儿吃得饭汤皮;

阿姨睡的高高床,蝉儿睡的烂眠床;阿姨着的多线衫,蝉儿着的烂蓑衣。

伯劳

伯劳母,嘴大大,有嘴说别人,没嘴说自家。

乌秋

阿啾箭,阿啾唧,上屋阿婆做生日,要去抑不给我去,害我打扮两三日。

萤火虫

萤火虫,找草丛,翻转屎窟,吊灯笼。

火萤虫

火萤虫虫,打你下来点灯笼。打一打,鸡蛋白;鸡一鸡,雉鸡;雉一雉,鸟哩翅;鸟一鸟,猫头鸟;猫一猫,金丝猫;金一金,藜瓜精;藜一藜,糖虱;糖一糖,糯米炒猪肠,闹死阎罗王。

客家民间童谣推荐

月光华华

月光华华,点火烧茶。茶一杯,酒一杯,嘀嘀嗒嗒讨新妇。讨个新妇矮墩墩,蒸个饭子香喷喷;讨个新妇高喃喃,挑担谷子好清闲;讨个新妇笑哂哂,三餐唔食肚唔饥;讨个新妇嘴嘟嘟,欢喜食甜也食苦。食得苦,唔怕苦。唔怕苦,脱得苦,有福享。有福享,要回想。

月光光,好种姜

月光光,好种姜;姜必目,好种竹;竹开花,好种瓜;瓜会大,摘来卖。卖到三点钱,拿来学打棉;棉线断,学打砖;砖断节,学打铁;铁生鲁,学杀猪;猪会走,学杀狗;狗会咬,学杀鸟;鸟会飞,飞到哪里,飞到榕树下,捡到一个烂冬瓜。拿转去,食唔下,一泻泻到满厅下。

月光光,秀才娘

月光光,秀才娘,船来等,轿来扛。一扛扛到河中心,虾公毛蟹拜观音。

观音脚下一朵花,拿给阿妹转外家,转去外家笑哈哈!

月光光,秀才郎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黄,跳上床;

床无杆,跌落坑;坑圳头,看黄牛。黄牛叫,好种猫;猫头鸡,好种鸡;

鸡入埘,好唱戏。唱戏唱得好,虱麻变跳蚤。跳蚤跳一工,虱麻变鸡公。

鸡公打目睡,天龙走得脱。天龙走忙忙,撞到海龙王。龙王做生日,

篇6:论客家特色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4级植物保护学院(检验检疫方向)

高玉洁

3145104037

首先,何为客家,客从何来?普遍认为客家是汉族一支独特的民系,客家人来自中原为了逃避中国历史上五次大规模的战乱,他们从中原地区不远万里迁徙而来,因此被南方迁徙地区的人们称之为“客家人”。

客家饮食文化是指居住在闽粤赣边境地区的客家人在保留中原饮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迁移地的饮食特色发展形成新的烹饪技法和饮食理论,客家饮食文化的形成跟客家民系的形成分不开。客家民系作为汉族的一个重要分支,受汉族的文化影响颇深,但是被迫迁徙的客家先民又在迁移的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需要不断改变自己本民系的特征,其中饮食就是一方面。客家饮食有中原的影子但又不一样,这是共性与个性的区别。

一、客家饮食文化的特色

(一)食材

一道食物制作的基础是食材而食材的选择又恰恰可以反映食物的特性,食材的选择往往跟居住环境息息相关,从客家饮食的食材选择就可以看出客家饮食的独特之处。

1.就地取材,原汁原味

就地取材主要是因为客家作为中国的“犹太人”,长期迁徙移民成为历史发展的主调。原因之一是在迁徙的过程中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食用原材只好就地取材,原因二是客家人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南方选择在多山的丘陵山地地区定居,受到地形的限制,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食用原材。原汁原味是传承了中原饮食文化的特色,客家饮食中不讲究运用过多的汤汁作为调料讲求“饭有饭香,肉有肉味”。例如在食用长汀河田白斩鸡时客家人会把姜葱蒜盐捣碎熬制作为汤汁之用,但是在食用的过程中并不是把白斩鸡与之混合一起熬制,而是把熬好的汤汁用碗盛起,以便蘸食。

2.山珍海味,飞禽走兽

客家人居住在闽粤赣地区,该地区为山区以丘陵为主,气候为亚热带气候为主,阳光气温雨水都比较充足,所以动植物资源丰富,在客家先民初到之时,在食材短缺的情况下,动植物资源即成为可以利用的食材,这也造就了客家人吃野食杂的特性。养成食用老鼠干,蛇,鸽子等野生动物的习惯。但居住山区的客家人在海产品的选择较少,只有池塘样的鱼,对于海里的品种食用的较少,所以山珍海味中的海味就只是形容客家人爱吃野食而已。

(二)烹饪方法 1.以蒸煮为主,腌炸为辅

客家人大多以温和为饮食主调,认为蒸煮的烹饪方式不易上火,对身体更为有益。多食用捞饭和清汤,在生活有所改善的今天清蒸排骨,清蒸鱼也是经常食用。普遍认为煎炸之物不受欢迎,但是其实客家人在长期迁徙的过程中学习各种保存食物之法,而煎炸也是保存食物的一种方法,如长汀客家在过年的时候除了腌制肉类外,也用炸的方式把肉存储称为炸肉。所以客家并不是不存在煎炸的食用方式,只是较蒸煮之法为辅。

2.刀工朴实,切块粗大

客家话中有说只有小户人家才是小盘小块,而对于宗族观念强烈而又好客的客家人来说这是不能允许的,因为显得吝啬又小气。所以在客家宴客桌上盛饭菜的盘子和切块就显得非常之大。例如逢年过节中两道客家特色菜能看出来:梅菜扣肉,河田白斩鸡。“一盘0.5千克以上的整头白斩鸡,最多切成十余块,大块大块的,让人感觉实实在在;菜干扣肉中的猪肉,一块一般都有10-20克重。”[1]

(三)口味

口味是饮食的味道和对味道的爱好。口味的形成是漫长的过程,而一个地区一个民系口味的形成,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客家人饮食口味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中原时期,但随着客家民系的迁徙和环境的变化,客家人的口味也在发生着变化,最终形成了重盐、重咸、重熟的独特口味。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现在的客家人也许在特有的客家口味上表现的不那么明显,但是它依然不能掩盖客家独特口味,在客家饮食文化中的作用。

1.重盐

客家人素来以勤劳勇敢闻名中外。客家人每到之处多为还未开发的山地地区于是不得不承担垦殖的工作,巨大的劳动量造成客家重盐的饮食习惯。长期的劳作消耗,排除大量的汗液所以要补充体内的盐分。还因为古时贫穷的客家人多食用稀粥,盐可以帮助下粥。

2.重肥

客家人长期生活在耕地不足、土地贫乏的山区,粮食不充足,于是对于客家人来说充饥显得尤为重要,而饮食中肥腻就较为容易充饥,在上山下山的大劳动就不容易饿。闽粤赣山区较为潮湿寒冷,肥腻的饮食较能提高体内的热量,更好 的御寒。

3.重熟

客家人生活在多草木的山区,所以客家人不惜柴火要炮制香喷喷的饭菜,其中马尾松及其针叶是客家人最喜欢的柴火,而且火候越足味道越是香。综上所有特点客家菜中咸肥熟的梅菜扣肉成为客家人的最爱。

(四)饮食习惯

客家人吃饭非常讲究礼仪礼节。“在筵席中繁文缛节尤多,无论是座位的安排,菜肴摆放的位置,还是席间挟菜敬酒都极讲究规矩,处处体现出别等级、明人伦、昭穆有序的伦理思想。”[2]客家人习惯在相应的节气食用相应的食物,惊蛰客家人炒豆子,意为驱虫提醒人们做好灭虫除害的准备;冬至吃大补的猪蹄,入冬需要补充体力抵御冬天的寒冷。

二、客家特色饮食形成的因素

独特客家饮食文化的形成不是受单一因素的影响,它既传承中原饮食文化,又受迁徙过程中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更是在新时代大环境的影响下不断的追求完美。

(一)中原饮食文化的影响 1.中原文化的影响

普遍认为常年居住在交通不便的山区的客家人比中原人更像中原人,更好得保留了中原文化的精髓,而客家人保留的中原文化中的农业文明和儒家文化最为重要。这两种文化也体现在饮食上。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原主流文化重礼节,重道义,好客等都影响着客家饮食文化。首先体现在餐桌文明上,无论是上菜的顺序,入座的位置,敬酒劝酒都体现了长幼有序。都较之中原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在客家宴席中一定会邀请乡族中最年长,辈分最高者,并安排在宴席的最重要的位置以示尊敬。

另外客家的许多传统的岁时是沿袭了中原的特色。如端午节吃粽子,重阳节饮菊花酒,春节大年初一早上吃甜食。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下客家宗族意识,祖先崇拜也颇为注重。客家人在祭祀时也沿用了中原祭祀的规格,每逢过年过节用鸡鱼肉作为三牲供奉在每家每户的灶头前。

2.中原思乡情结的影响

客家人从中原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苦而来。客家人的迁徙因战乱而被逼无奈的,客家人对中原的思念从迁徙开始就开始的。思乡情结除了表现在一些行为上在饮食上也有体现。客家人在没有同样食物的前提下发挥聪明才智追求相似度以解相思情,如典型的客家酿豆腐。中原人喜好吃水饺,而南方土地跟气候都不适于麦子的种植,于是客家人就想出了用豆腐切成块,再把剁碎的馅植入豆腐内,以取代饺子之用,客家人用这种方式沿袭中原文化寄托思乡之情。另外烧卖,粄子,除了原料的不同外,制作方法,食物形状都与中原文化如出一辙。除此之外,客家人在食物的形状上讲究“圆”这也是客家思乡情结的另一种体现,如客家牛肉圆,汤圆。在客家话语中年夜饭也称为团圆饭。

(二)迁徙地对客家饮食文化的影响

对于到底是中原饮食文化对客家饮食的影响大,还是迁移地迁入地的影响大,这是无法同一而论的话题。与中原影响不同的是迁徙地更多的表现在地理位置上的影响。只能说迁徙地对客家饮食文化的影响,一点也不亚于中原文化对客家饮食文化的影响。

1.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1)地形

客家在迁徙中选择了闽粤赣三地的复杂交界区。“这里不但有跨越赣南、闽西的武夷山脉,有横贯赣南的五岭之一的大庾岭和罗霄山脉,还有闽西境内的玳瑁山脉、彩眉山脉、博平岭山脉、松毛山脉以及五岭余脉。粤东境内的尚有项山山脉、阴那山脉、凤凰山脉、释迦山脉等。高峻延绵的山脉和低矮起伏的丘陵地带交结,形成了大小不等的盆地。总体来说,客家聚居地以山地为主,夹以河床谷地。”[3]

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客家饮食上形成因地制宜的饮食特点,除了食材,制作技法独树一帜外,更是形成一种食物多种做法的烹调方法,如鸡就有白斩鸡、盐焗鸡、盐酒鸡、三杯鸡;鸭有姜母鸭、腊板鸭等。一道菜由蒸、煮、煎、炸等多重技法,做成其中以梅菜扣肉为典型代表;而且因为信息的不通,更容易让客家人保持传统的饮食文化,有句话说“客家人比中原人更像中国人”。如上文所述客家饮食食材追求原汁原味,多食用野味,腌制品突出都是由于地理位置造成。

(2)气候

客家居住的南方闽粤赣地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温和少雨,夏季吹来自海洋的温润的东南风,冬季吹来自内陆的干燥的西北方。夏季湿润多雨的气候,造就了客家人喜食辣椒、姜、米酒等可以祛风除湿强身健体的食物。客家人特别的喜爱食姜,姜在客家人眼里素有“小人参”之美誉。在染风寒时要喝姜汤。在客家人的灶头上姜、辣椒是不能少的作料。气候的无常,环境的恶劣,导致客家人的对食物的冷热,性寒性温有明显的区别。于是客家人在饮食中就注重养生调理的功能。其中从客家非常著名的酿酒鸡,就可以看出这一特质。客家妇女生小孩后,坐月子时每天都要吃一只酿酒鸡,酿酒鸡由鸡,酿酒,老姜,成醋,鸡蛋,红糖等温补滋润之物制作而成的,性温热而祛寒湿具有补血化瘀,祛风除湿的功效,是大补之物。

2.当地人文环境的影响

客家人聚集的闽粤赣地区,历史上是百越民族的居住地,客家饮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土著居民和先搬来的民族的影响。其中表现在中原汉族因为居住在内陆没有吃海产的习惯,而当地的土著人因为居住在沿海沿河的地方,所以喜爱吃海产。客家人受其影响也慢慢有食用海产的习惯,鱼、龟、泥鳅被接受。

另外中原人是不吃蛇的,认为吃蛇是粗陋鄙人之爱。而闽粤赣地区由于蛇资源丰富并认为蛇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于是蛇慢慢成为客家人喜爱的食物。客家饮食文化中的食野,喜爱吃狗肉等都多多少少受到当地人文环境的影响。

客家人常在深山劳作,为了节省来回吃饭的时间,就早上进山之前就用荷叶包裹饭菜带进山里。另外客家人在做客的时候,因为心疼在家的老小,就把客桌上的好吃的用荷叶包裹带回家,这荷叶饭的习俗,其实也是受越人的习俗的影响。“绿荷包饭”来自越人的旧俗,这在被贬的唐代的诗人柳宗元的诗中就可以看出“青簪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圩人”。

三、余论

篇7:论法律信仰的培养[推荐]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8)

〖内容提要〗 文章认为,为何要培养法律信仰的原因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其有应然性和重要性,以及其是法治本身的需要;还认为,法律信仰的培养所面临的障碍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旧的法律观念的影响、立法的膨胀、司法体制弊端的存在、法律效益的低下以及法律工具主义思想的存在等因素的结合,因此,要将法治精神的建设同市场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增强社会公众的权利意识,消融国家优位的理念,树立起社会优位的理念,加强对国家公职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增强国家公职人员的守法观念。

〖关键词〗 法律信仰 信仰 培养 法治 法治精神

依法论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提出的,得到人民群众广泛支持,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治国方略和价值选择。像任何一个国家步入法治化一样,中国政府要步入法治化轨道,要建成法治国家,应具备以下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要有一套反映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制制度体系;另一方面是要有社会公众对法律秩序所内含的伦理价值的信仰,即社会公众对法律忠诚的信仰。如果说前者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后者就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关键和法治精神得以形成的关键。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了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和尊重,那么就是再多的再完善的法律制度也无法促成一个国家法治精神的形成,那么要建成法治社会和合理、公正的法治秩序也只能是一种空想。本文试就法律信仰的培养,推进法的精神形成的问题作以下几点探讨。

一、培养法律信仰的原因分析

1. 从历史角度看,培养法律信仰具有应然性和重要性。

法律信仰的产生并非是现代才兴起的产物,早在古希腊罗马的时期,就有了这一概念的雏形,随后经历了西方的各种宏扬法的正义的精神文化建设将其定形,如十二世纪中叶的罗马法复兴运动以及后来的人文主义者、自然法学派和启蒙思想家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罗马法基本精神的运动。应该说在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不管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法学家们,还是西方人文主义者、自然法学家和启蒙思想家,都是致力于培养社会公众对法律的崇高情感,即重视“信仰”的权威。然而,培养对法律的信仰有何重要性呢?对此,笔者将结合历史作如下的阐述:

第一,在古希腊罗马的时期,思维敏捷的法学家把法律提到伦理性的高度加以赞扬,认为“法律是善和衡平的艺术”;同时,他们十分重视从社会文化伦理角度解读法的精神本质,将其看成是深藏在实定法之后的最高价值主体,从而确立法律的至高天上的地位,并有利地保护了当时城邦自由民从事商品经济的活动。不容置疑,法学家们对法律的崇高追求并达到适应当时经济状况的需要,很大程度激发了当时城邦人民对法律的崇高情感,即对法律的信仰之理念。而这种信仰的产生,无疑促成了当时城邦社会法治精神的形成,加快了罗马城邦国家告别原始共同体的人治模式,进入依法而治的法治化的历史进程之中。

第二.在西方的罗马法复兴运动到后来的人文主义者、自然法学派和启蒙思想家所发起的许多运动中,以各种形式来(绝大多数是以法律的形式)提倡个性自由和解放、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反对和废除封建等级和特权观念等等,这一切无疑为后来的资产阶级的法治国理论奠定了基础。即使是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发起的以“信仰得救”信条的宗教改革运动,培育和传播了马克斯·韦伯称之为“资本主义精神”的新教伦理精神,这一精神高扬了“信仰”的权威和价值,因而这一信仰理念,又使广大宗教徒从等级森严的教会制度的统治中解脱出来,而自愿在当时已成为社会权威的象征--法律的支配下,即在信仰法律的观念的支配下积极投身于政治经济活动,这促成了西方国家法治精神的形成,从而进一步为近现代的资本主义法治战略的实施和实现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总之,纵观古希腊罗马和西方国家的法治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公众的法律信仰的培养对于其法治化的形成,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培养社会公众的法律信仰就能很好地促成一国法治精神的形成,从而达到一国法治化状态的确立。现在,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一方面需要自己的不断摸索,另一方面也需要从其他法治国家中吸取经验。而上述的古希腊罗马和西方对法律的崇高追求之情以及信仰之理念正是我们所可以借鉴的,这对于我国法治国家的构筑是不无裨益的。

2.培养法律信仰是法治的内在需要。

“法治应当优于人治”①.,这已成为定论,尤其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更需要法治。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一个国家法治应具备两方面的条件,其中社会公众对法律的忠诚的信仰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关键,因而,仅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肯定培养社会公众的法律信仰是法治的一种内在需要。

首先,我们讲一个国家要实现法治化,就必须有足够的社会公众对法律的尊重、认可和接受,没有社会公众的尊重、认可和接受,即没有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法律就会丧失稳定性,法律就会没有权威,犹如一纸空文,那么法治就会论为人治了。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讲,“法律能见成效,全靠民众的服从”,“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法治”。②其次,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是法治精神形成的重要保证,或者说是法治的“软件”系统设立的基础,其深刻反映了法治的内在意蕴、精神气质;反过来说,法治的这种内在意蕴、精神气质又是整个社会的精神、情感和意识的反映和表达,而构成整个社会的精神、情感和意识的,无疑是那生活干社会之中的全体社会公众对法律的普遍的、共同的精神、情感和认识,即对法律的信仰之理念。因而,从这一意义上讲,培养社会公众的法律信仰,有利于整个社会法治的精神的形成,从而有利于法治社会的构建。最后,从法治本身的内涵来讲,法治所要表达的意义是:法治是社会公众普遍具有的共同的一种精神和信仰、意识和观念,是一种典型的社会心态;法治的精神在于合法颁布的具有普遍性的法律应当被全社会尊为至上的行为规则。然而,这些“公式”所要成立的条件是社会成员对法律的信仰,没有社会成员对法律的信仰,这一切只能成为“空中楼阁”。诚如伯尔曼所讲,“所有的法律制度都不仅要求我们在理智上承认——社会所倡导的社会美德,而且要求我们以我们的全部生命献身于它们,所以正是由于宗教激情、信仰的飞跃,我们才能使法律的理想和原则具有普遍性。”①

二.培养法律信仰,推进法治精神形成所面临的障碍分析

首先,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旧的法律观念的影响,封建帝制的皇权至上,宗法、特权观念、专制观念、权力至上等与现代法治精神相悖的思想产物,即长久的封建人治传统的中国所构造的法律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在中国这种传统法律文化以皇权至上为特征的权力本位的价值体系中,法律被放在了次要的地位,只是“一直确认并全力维护专制王权的绝对至上性。”②这种权力本位的传统法律文化深深地影响着现代人,人们在权力和法律面前总会出现权力高于法律、法律低一等的认识,从而对法律失去信心和认同感,便不会自觉地寻找法律的保护,也更谈不上对法律的尊重和信赖了,法律就如一纸空文。伯尔曼也曾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③毋庸讳言,若真的如此的话,那不仅将对法律的培养造成障碍,同时也将给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造成极大的障碍,使中国法治面临被抛弃的危机。

其次,立法的膨胀,法律出台时间的缩短,使得法律价值很难转化为主体价值所追求的目标。据统计,自1979年到1993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订248部法律和有关法律方面问题的决定,国务院颁布了700多件行政法规;此外,国务院各部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也制定了数以千万计的行政法规、规章。④近些年来,立法的速度仍在不断地加快,法律、法规的出台一部接着一部,特别近两年,立法速度更是惊人,几乎每天都新的法律或法规的出台。这股汹涌的立法大潮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在市场经济下建设法治社会的“硬件”系统的逐渐完善,然而,另一方面却也给法律难以被信仰种下了隐患。这种法律、法规数量猛增的社会实践,使得社会公众对它们根本无法全面知晓,据有关调查的推算,公民对法律的认识程度只达到近几年法律制定总数的5%;再加上这些法律为适应经济发展,社会变化发展的需要,还要适时地对它们进行修改,使得社会公众更加无法知晓,更别说了解和掌握,就是一个专门从事立法工作的立法工作者也无法对它们作全面理解和掌握,那其实告诉了我们许多法律等于是虚设。也就是说,这种立法的膨胀状态,使作为客体的法律无法满足作为主体的社会公众的生活需要,从而造成主客体间的隔阂,其最终结果是导致社会公众由于对法律的陌生感而使法律信仰无从产生。

再次,司法体制存在着弊端,法律效益低下,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和组织的法律期望值。在我国司法体制中,公安制度、检察制度、审判制度等许多方面还不完善,法院的独立审判权难以行使,那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贪污受贿、徇私枉法、吃卡拿要、以言代法、办关系案、办人情案等腐败现象依然大量地存在。在司法实践中,诉讼缺乏其公正性,打官司褪变演化成了打关系,打官司成了完全是金钱、关系和人情的较量。一个同样的案子在不同地方、不同法院却得出了不同的结果;还有,有的当事人即使打赢了官司,其诉讼也难以得到实现,诉讼价值也难以得到实现,审判结果成了“法律白条”、“一纸空文”。这带给社会公众将是对法律后果的失望和缺乏信心,这样就会使他们萌发出“有法无法一个样”的心理模式。万一这一心理模式成为定势,那法律信仰的培养,法治精神的培育只能是一个“乌托邦”式的构思。

最后,法治理论中法律工具主义思想的存在,冷却了社会公众心中炽热的法律情感。法律工具主义论者认为法律只是统治者手中用于对社会进行有效而强力的控制的工具。然而,大家都知道,工具是一种没任何思维和良知的东西而已,它是一种静的没有活力的物品。如果说法律是一种工具的话,法律将失去其内在的价值和活力,失去其灵魂和良知,成为伦理价值缺失的残疾之物。当人们服从法律仅仅是因为害怕国家强制力制裁的话,那法律就无法成为人们信仰的对象。“一个法律制度之实效的首要保障必须是它能为社会所接受,而强制性的制裁只能作为次要的和辅助性的保障。”①

三、培养法律信仰、推进法治精神形成的对策分析

法律信仰作为现代法治精神的内核,其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同时又是人们有意识地选择和培育的结果。然而,大量的社会现实告诉我们现行的法律没有能够真正成为社会公众所信仰的对象,从而决定了培养社会公众崇尚法律的情感的艰难程度。可是中国要走向法治化,要建立成法治社会,就不得不对社会公众法律情感的培养,激发起他们对法律高度认同的热情,也不得不将法律作为整个社会所信仰的对象,从而以社会公众内心的原动力支撑起法治大厦的精神层面。为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增强社会公众的权利意识,重视社会主体的自我意识,这是培养法律信仰和培育法治精神的前提条件。社会公众的权利是一部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没有权利内容的法律就激发不了公众对它的渴望。应该说公众的权利意识和法律信仰是一种互相推动的关系,权利意识的增强必然会导致社会公众对法律的认同及法律所含的价值的褒扬,从而萌发了信仰的雏形;同样,采取对法律信仰的认同和鼓励也会引发起社会公众对权利意识的重视。我们说权利意识的培养主要在于主体——社会公众的自我意识的苏醒。然而,在现代社会实践中,立法者一直崇拜和迷信国家政权的强制与威慑,而忽视了作为社会主体的社会公众的主体性与自我意识。社会公众在国家的强制和威慑下,无可奈何地被动服从法律,逐渐麻木了其自主判断的思维,也逐渐泯没了其参与的热情,这样其

篇8:论客家人的民间信仰

一、赣南客家民间鞋帽刺绣纹样的艺术符号

赣南客家文化的象征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少数中原人带来了中原文化,在与当地古越族人民相混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客家文化。民间小传统中的宇宙观是对和谐与均衡的追求,赣南鞋帽刺绣的纹样中,民间鞋帽文化的诸多纹样传达信息,明确观看图像的符号化。鞋帽的图案就是这样通过二维媒介建构的视觉符号集群。纹样符号化是事物信息的替代物,成了流通的符号具有群体性的共识。纹饰传达生活中的象征意义,在不同的群族其符号象征的“能指”与“所指”不尽相同。

赣南客家绣花帽定南地区专门为儿童制作,当地儿童逢年过节必戴头饰,是赣南客家人表达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吉祥如意美好祝愿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是充分展示家族富贵和外婆精巧手艺的唯一吉祥物。花帽形式多样:有虎头帽、莲花帽、铃帽等13种类型,为客家年节增添了吉庆祥和的热闹气氛。其中铃帽是客家旧俗外祖母给首次来访的外孙的见面礼,还有常见的有虎头帽,有辟邪的作用期盼健康成长。技艺传承至今最少有六百多年历史,绣工精细、技法多样、形式独特,帽上每个部分的每个纹样讲究的都是“吉祥”二字,遂称为“吉祥花帽”。赣南刺绣由于地理位置和粤北接壤,受粤绣色彩艳丽、构图丰满特点的影响。客家绣花帽的刺绣图案颜色非常有规律,以大红、水红、玫红为主色,黄、青、白、蓝色为辅。绣花帽刺绣图案仿生大自然具象的动植物,照剪纸纹样贴上帽子刺绣。象征的符号经常用于绣花帽的图案,客家人不但继承了中国古代中原的传统文化,也融合了当地本土的生活趣味。纹样的寓意表达了客女们希望生活幸福美满。蝴蝶和芙蓉的图案取意“蝶恋花”、公鸡鸣叫代表功名富贵、并蒂莲寓意情投意合等,取其谐音有吉祥福瑞的象征。这些大自然中常见的动植物都被记录在客家人的生活中。绣花帽的精致拼接制作中,采用废弃的布料,有效的利用物质资源。客家人生活朴素,客女们心灵手巧、能工善织的本领。

赣南鞋垫的刺绣样式构图有讲究,垫子前脚掌处和脚后跟处是用于刺绣花色,做工扎实耐用。鞋垫中间分割格局是足弓处不着于鞋垫可不费线材,鞋垫样式大方简洁。鞋垫里植物纹样较多的使用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较鲜明的色调线,鞋垫布料颜色大多用红色或浅色,色彩对比强烈。颜色的使用来源于吉祥喜庆的物象色。暗色调线使用概率小,黑白两色较少使用,黑色不讨喜,白色不耐脏。例如黄色表示向往光明,厌恶黑暗之意,可见客女们极强的生活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图案都是简单的有规律的十字绣花样,简练的造型、鲜艳的色彩、对称的图形等这些特征。其中八角花纹样是特有的视觉艺术符号,八个菱形花瓣状组成的典型几何纹样平面构成,这种菱形样式与战国时南楚一带的纺织品造型有关联性。有记载战国中期最受楚人偏爱的几何形纹是菱形纹,在纺织品上这种纹饰就成了题材经典。由菱形统摄,似乎楚人有意要把折线之美表现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以花为题材的鞋帽纹样仿生元素构成,象征生命的符号。在客女们眼里绽放的花季朝气蓬勃,能用吉祥的意象来掩盖人们内心的不安情结,表现出对大自然和生命信仰的一种美好向往。绣花鞋上的图案也沿用鞋垫上的平面构成花样,温馨的气息和熟悉的花色散发着客女们的贤淑。在过去赣南地区物质缺乏的环境里,鞋子和鞋垫都是自家手工制作,鞋垫让鞋的尺码更符合脚的舒适度和鞋的耐磨度。是母亲为家人做的生活必需品,姑娘为情郎做的定情之物,向亲友赠送绣花鞋垫作为礼物,这些都在传达着最美好的情感。绣花鞋垫的制作原材料用的旧报纸和废旧的布料,加上米汤用作涂料,用物理念和态度很是环保。刺绣的图形和用线色彩的仿象搭配很自然,经典纹样的流传又有喜庆祥和的象征意味。

二、赣南客家民间文化符号

赣南女红在用品上刺绣纹样较多,民间鞋帽的纹样大多有植物纹样、几何纹样、意象纹样等,纹样题材来源于客女们眼里多彩的大千世界。在当地道教和佛教非常兴旺,促使宗教符号在纹饰上运用较多,客家民间信仰的地方性还是流动的、策略性的,它在建构社会关系、促成人们的地方团结与认同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与意义。其实符号象征深层结构的基础是当地民间文化。刺绣简化的手法描绘物象,使画面富于平面感和装饰意味,用绣线勾勒出的形态具有浮雕的突显视觉效果。鞋帽上的图案纹样成了有思想的物体,让复杂的艺术形象变得简单而具体,不乏稚拙美。赣南客女们的积极、主动、自信融入刺绣技艺中,它不是一个单纯的重复手工体力活,而是能满足客女们的需求得到技艺认可的艺术活动,生命也在这些小小的绣品里获得了对世俗的超越。

女红在中国妇女生活中它象征着妇女的勤劳品性。一个女性的所有生活内容和她的精神追求几乎都通过“女红”这个文化符号表达出来。由善而美,美中有善的吉祥文化符号。手工制作的绣花鞋帽,能传达出人性的温暖和文化的文脉。鞋帽艺术品属情感的意象,是一种艺术符号所带来的寓意产物,能感受到赣南客家文化特征。艺术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鞋帽艺术是日常生活艺术化的典型。客女们的鞋帽刺绣艺术积极地、个性地、创造性地表达自己所有的感受与体验。从客家女性民俗上阐扬客家族群的心灵境界与生存经验。作为赣南文化一部分的女红刺绣艺术,客女们将自己对生活的提炼美一针一线地转化成花样图形符号。有绣上“步步高升”、“百年好合”、“双喜”等字样,有绣“正”字有辟邪的寄寓,有绣“回纹”希望平安归家等。图必有义,义必吉祥。赣南客家民间艺术与客家文化整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深刻的文化功能和审美功能。

三、赣南客家民间文化资源的保护

赣南客家文化受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影响,同时也融合了粤、闽、瑶畲土著文化。人的文化心理渗化与环境的影响注定了美的选择,艺术作品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一代代客家人不断延续和积累的艺术凝聚着客家人的情感和智慧。鞋帽艺术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为生活而艺术。在外来文化、商品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客家民间美术面临着消亡的危机。客家民间美术的诸多手工艺人日渐老去,手工工艺面对工业化和市场经济日渐失去竞争力。一些传统的优秀民间艺术在不同程度上被现代和时尚所隐没。在赣南客家传统刺绣图案和技艺的整体传承中,将符合现代审美意识的流行元素融入到作品的再创造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使其成为在传统文化上兼备赣南特色的艺术产业。

参考文献

[1]房学嘉.试论客家人之根(续)[J].嘉应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2]罗勇.关于赣南客家文化研究和利用的几个问题[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四期

[3]林爱芳.客家民间艺术品类论[J].文艺争鸣2005.6

[4]周建新.地方性与族群性:客家民间信仰的文化图像[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5第32卷第3期

上一篇: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捐赠天堂》教学设计下一篇:鼠李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