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

2024-05-17

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共6篇)

篇1: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

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世界近代史

英文名称: Mordern History of the World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总 学 时: 72

讲课学时: 64

讨论学时: 4

习题学时: 4

学分: 4

适用对象: 普通高校本科生

先修课程: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一、课程简介

世界近代史是师专政史专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世界近代史是世界从地区间相互分散隔绝到形成统一整体世界的过程。是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历史。世界近代史的上限是1500年,下限是1900年。通过世界近代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与世界近代史有关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抓住世界近代史的本质、主要矛盾和重点。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世界近代史是给人文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世界近代史是人类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通过学习,要使学生立足于全世界全人类,从宏观的角度掌握1500—1900年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及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并向全世界扩张的历史,了解整体世界历史的形成,认识人类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三、教学基本要求

学习和讲授世界近代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同借鉴和吸收西方史学研究成果。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受传统理论和框框的限制,要突出世界近代史的主旋律,突出它的本质和精髓:突出资产阶级历史革命性,正是他们的活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使世界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同时也不忽视资产阶级的反动一面。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绪论:世界近代史通论

第一章 16世纪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商业革命

第二节 文艺复兴

第三节 宗教改革

第四节 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 16世纪中国和日本

教学重点:介绍西欧资本主义的扩张和发展,主讲三大事件:一是地理大发现,二是文艺复兴,三是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

教学难点:分析三大事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为何将1500年左右作为世界近代历史的开端;了解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增强全球意识;达到认识这些事件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巨大作用。

第二章 17世纪到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节 欧洲大陆的封建专制国家

第三节 欧洲启蒙运动

第四节 17到18世纪中叶的东方诸国

第五节 西欧列强的海外扩张及其后果

教学重点:第一,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二,法国和欧洲主要国家的封建专制制度;第三,明末清初的中国、日本;第四,西欧殖民扩张的两重性。教学难点:分析东西方社会差距形成的原因。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两大内容:一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准备时期,即革命的“前夜",西方国家处于上升曲线;二是东方及欧洲以外地区国家的衰落,即下降曲线。掌握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增强奋发图强和爱国意识。达到既知“西”又知“中”之目的。

第三章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1776——1849)

第一节 美国革命

第二节 法国大革命

第三节 拿破仑帝国

第四节 维也纳会议与19世纪前半期的革命运动

教学重点: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

教学难点:分析比较美国、法国、拉美和欧洲革命的共同特点及不同之处,总结出各个革命的性质、特点、成果和局限性。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容;了解并分析比较美、法、拉美、欧洲革命的特点及异同,总结各个革命的性质、特点、成果和局限性;达到深入了解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目的。

第四章 工业革命和国际工人运动

第一节 英国工业革命

第二节 工业革命的扩散及其影响

第三节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教学重点:一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二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教学难点: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科学分析。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英国工业革命及其在西欧北美主要国家的扩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了解和认识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增长历史哲学意识;使学生达到全面认识历史发展动因的目的。

第五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世界市场的形成第一节 欧美的民族民主运动、改革运动

第二节 自由主义思潮

第三节日本明治维新

第四节资本主义入侵下的亚非拉诸国

教学重点:一是德国统一运动、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二是日本明治维新。

教学难点:学术界尚未定论的重大问题,应向学生解释清楚。尽量利用最新科研成果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学生了解19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全球大发展时期;掌握英国议会改革、美国内战、德意统一运动、日本明治维新;增强世界一体化

意识。

第六章 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世界的整体化

第一节 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

第二节1 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欧洲的殖民帝国和亚非拉人民的反殖民斗争

第四节 世界的整体化

教学重点: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整体世界的概念。

教学难点:对垄断的评价。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的原因;掌握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力争达到对资本主义有较全面、客观的认识。

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名词解释:

圈地运动 倒幕运动 启蒙运动 拿破仑 俾斯麦 克伦威尔 林肯 萨拉托加战役 克里米亚战争 三十年战争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常识》 《门罗宣言》 明治维新 列宁主义 修正主义 开明专制 西进运动

简答题:

1、地理大发现的背景有哪些?(4分)

2、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是什么?(4分)

3、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是什么?(5分)

4、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是什么?(5分)

5、巴黎公社实行的革命措施是什么?(5分)

6、英国工业革命的后果是什么?(5分)

7、第二次革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分)

8、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上的变化有哪些?(5分)

9、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是什么?(5分)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球性资本主义市场的特点是什么?(5分)列举题(15分)

1、列举德意志统-过程中三次王朝战争的时间及名称(3分)

2、列举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艺术家及作品(6分)

3、列举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及其代表人物(6分)

4、意大利统-的三次王朝战争(3分)

5、帝国主义的特征(5分)

6、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5分)

思考讨论题1、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15分)

2、试比较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15分)

3、试比较俄日两国废除封建制,走向资本主义的异同(15分)

4、论述英国在近代史前期成为世界最强大帝国的原因,而它在近代后期衰落的原因又是什么?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式:世界近代史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后辅导答疑为辅。同时适当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等。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实例教学法为主。

八、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章节 教学环节 讲课习题课 讨论课 实验 其他 合计

绪论 4 4

第一章 4 4

第二章 10 10

第三章 20 4 24

第四章 8 8

第五章 12 4 16

第六章 6 6

合计 64 4 4 72

九、考核方式

专题作业与期终闭卷考试相结合十、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教材

《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参考书

(1)《世界近代史教程》,彭树智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斯塔夫里阿诺斯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3)《新编剑桥世界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4)《资本主义史》,(法)米歇尔?博德著,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

(5)《新教理论与资本主义精神》,(德)马克斯?韦伯著,三联书店1987年版。

(6)《法国革命史》,米涅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7)《旧制度与大革命》,(法)托克维尔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8)《论美国的民主》,(法)托克维尔著,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9)《拿破仑时代》(中译本),乔治?勒费弗尔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0)《美国史纲》,黄绍湘著,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11)《英国工业革命史》,林举岱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2)《日本近代史》,万峰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13)《英国史》,蒋孟引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4)《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长编》(第一卷),何宝骥、李应柴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5)《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长编》(第二卷),胡瑾、闵宝利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6)《非洲通史》(近代卷),艾周昌、郑家馨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7)《拉丁美洲史稿》(上、下、),李春辉著,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8)《拉丁美洲史稿》(第三卷),李春辉等著,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大纲制订人:史晓红 大纲审定人:

制订日期:2007-3-1

篇2: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

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

世界历史长河中的世界近代史 一.关于世界近代史的时段分期问题 二.学习世界近代史课程的基本要求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世界近代史的核心是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

同一时期东方的中国与日本 第一节 资本的原始积累

一.原始积累的本质 二.对农民土地的剥夺

三.地理大发现及其经济后果

1.地理大发现的动因 2.地理大发现的经过 3.地理大发现的经济后果 四.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帝国

第二节 文艺复兴

一、文艺复兴的概况

二、人文主义精神

三、意大利文艺复兴

四、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

五、文艺复兴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 宗教改革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二.马丁·路德与德国的宗教改革 三.德国农民战争

四.加尔文教与瑞士宗教改革 五.英国的宗教改革

六.天主教会的反宗教改革运动

第四节 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

一.资产阶级革命的概念

二.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成熟 三.尼德兰革命及其历史方位

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一.明代中国专制制度的强化

1.宦官专权与内阁纷争 2.土地兼并与农民起义

3.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缓慢发展 4.明代的海外贸易、海禁政策 5.西方殖民者的对华侵略

向会斌

6.文化与科技

二.16世纪封建统治下的日本

1.“战国”时代的政治概况 2.农工商业与城市的发展 3.丰臣秀吉重新统一日本 4.封建统治的强化 5.侵朝战争

第二章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革命前的英国社会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革命前的社会等级构成 3.清教运动

4.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与革命形势的成熟 二.革命的开始与第一次内战

1.长期国会开始阶段的活动 2.议员的政治分化 3.第一次内战

三.两次内战之间的政治斗争

1.第一次内战结束后的英国国内形势 2.长老派与独立派的斗争 3.独立派与平等派的斗争

4.独立派与平等派的重新联合 四.第二次内战与共和国的建立

1.第二次内战 2.普莱德清洗

3.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4.平等派起义 5.掘地派运动

6.政府爱尔兰和苏格兰 7.英荷战争

8.克伦威尔护国公制的建立

五.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光荣革命”

1. 1660年君主制复辟 2. 辉格派与托利派

3. 1688年“光荣革命”

4.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六.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初期发展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内阁制的形成

3.王权的衰落与议会权力的增长 4.辉格派的政治优势

七.17世纪英国文化、思想的发展

1.概况

向会斌

2.约翰·弥尔顿与詹姆斯·哈林顿

第二节 欧洲大陆的封建制度

一.典型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法国

1.法国专制制度的形成 2.波旁王朝早期的法国 3.投石党运动 4.路易十四时代

5.路易十五与法国专制制度化的危机 二.分崩离析与经济落后的德意志

1.神圣罗马帝国 2.三十年战争

3.“农奴制第二版”

4.奥地利君主国及其“开明专制” 5.普鲁士王国的兴起及其“开明专制” 三.封建农奴制的俄国

1.沙皇专制制度的确立与罗曼诺夫王朝的开始 2.等级君主制向绝对君主制转变 3.彼得一世改革

4.叶卡特琳娜二世及其“开明专制” 四.波兰、瑞典与丹麦

1.波兰的贵族专权和国家解体 2.瑞典、丹麦的经济、政治概况 3.北方战争

第三节 启蒙运动

一.启蒙运动的时代基础 二.启蒙运动的思想渊源 三.启蒙运动的发源:英国 四.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

1.伏尔泰与孟德斯鸠

2.狄德罗及“百科全书派” 3.让·雅克·卢梭 4.弗朗索瓦·魁奈

5.让·梅叶、摩莱里、马布利 五.启蒙运动的历史方位

第四节 17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东方诸国的衰落

一.明末清初的中国

1.明末农民起义与清军入关 2.清朝前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4.学术文化

二.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1.德川幕府的专制统治 2.幕藩体制下的日本社会 三.莫卧儿帝国

向会斌

1.莫卧儿帝国的建立 2.阿克巴与印度的统一 3.沙加汗“黄金时代”

4.奥朗则布与莫卧儿帝国的盛衰 5.文化和社会生活

四.奥斯曼帝国的强盛与衰落

1.奥斯曼帝国的对外扩张

2.奥斯曼帝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3.奥斯曼帝国的衰落

第五节 西欧列强的海外殖民扩张及其后果

一.荷、英、法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

1.葡萄牙、西班牙海上霸权的丧失 2.荷兰的殖民扩张 3.荷、英、法海上争霸 二.西方世界优势的形成

1.西方先进、东方落后局面的初步形成 2.西方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因 3.东方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三.世界地区联系的加强

1.世界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 2.全球均势的变化 3.全球文化的交流

第三章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1776—1849)

第一节 美国革命

一.英属北美殖民地

1.北美13个殖民地

2.殖民地的社会经济状况 3.殖民地的政治民主因素 4.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5.启蒙思想的传播 二.美国的建立

1.北美殖民地与宗主国矛盾的尖锐化 2.武装斗争的开始

3.潘恩的《常识》与舆论的变化 4.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三.艰苦的独立战争

1.艰苦的战争 2.法国的参战 3.独立战争的胜利 四.杰佛逊与民主改革

1.激进派与保守派的斗争 2.各州的民主改革 五.从“邦联”到“联邦”

向会斌

1.谢斯起义

2.从“邦联”到“联邦” 3.1787年《联邦宪法》

4.美国革命的性质及其历史方位

第二节 法国大革命

一.旧制度的危机与革命形势的成熟

1.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2.专制王朝危机的加深 二.三级会议与大革命的爆发

1.三级会议的召开

2.国民议会与三级会议的终结 3.攻占巴士底狱 三.“八九年原则”和旧法国的改造

1.“八九年原则”的确立 2.1791年宪法

3.立宪派的统治及共和运动 四.吉伦特派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反封建的政绩

2.共和国的成立和吉伦特派与山岳派的斗争 3.限价问题和疯人派运动 五.雅各宾恐怖

1.雅各宾政府对国家的民主改造 2.恐怖统治 3.镇压反对派 4.热月政变

六.热月党与督政府统治

1.终结雅各宾恐怖 2.“热月反动” 3.巩固统治的斗争

4.督政府的统治 七.拿破仑帝国的兴亡

1.“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 2.执政府

3.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及其矛盾 4.帝国的倾覆

八.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方位

九.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一般特点

第三节 维也纳会议与19世纪前半期的革命运动

一.维也纳会议及神圣同盟对革命运动的镇压

1.维也纳会议与“维也纳体制” 2.神圣同盟及其反革命活动 3.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 4.神圣同盟的瓦解 二.1848年革命

向会斌

1.革命的任务 2.法国革命 3.德国革命 4.奥地利革命 5.意大利革命 三.拉丁美洲革命运动

1.革命前的拉丁美洲 2.殖民统治的危机 3.海地革命

4.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的独立战争 ①墨西哥和中美的独立战争 ②南美北部的独立战争 ③南美南部的独立战争 5.葡属巴西的独立运动

6.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局限性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北美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与英国革命比较,有何特点? 2.评价1787年宪法。

3.评价法国大革命中君主立宪派的历史功过。

4.分析限价运动、疯人派运动与法国大革命进程的关系。5.论述雅各宾恐怖统治的实质和特点以及它的作用和结局。6.评价热月政变和热月党的统治。7.评价拿破仑。

8.分析维也纳会议总决议的本质及维也纳体制的格局特点。

9.分析路易·波拿巴当选总统的原因,评价路易·波拿巴及其政权。10.评1848年德国革命。

1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历史局限性。

第四章 工业革命·工人运动的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及早期社会主义运动 第一节 英国工业革命

一.英国工业的历史前提 二.工业革命的过程

1.棉纺织业中的机器发明

2.采煤业、冶铁业中的技术革新 3.瓦特的蒸汽机

4.工业革命的社会经济后果

第二节 工业革命的扩散

一.法国工业革命及其特点 二.美国工业革命及其特点 三.德国工业革命及其特点 四.俄国工业革命及其特点

第三节 工人运动的发展

一.工业无产阶级的产生 二.工人阶级状况

向会斌

三.三大工人运动

1.英国宪章运动 2.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3.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第四节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一.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发展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历史条件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3.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 4.马克思主义的初步创立 5.《共产党宣言》

6.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第五节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一.第一国际

1.五六十年代的工人运动 2.第一国际的成立

3.促进国际无产阶级联合的斗争

4.在国际内部反对蒲鲁东主义和巴枯宁主义的斗争 5.第一国际的解散 6.第一国际的历史意义 二.巴黎公社

1.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危机及其崩溃 2.3月18日起义和巴黎公社的诞生 3.巴黎公社的伟大创举 4.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 思考题:

1.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前提和影响。

2.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学说有那些特点和弱点。

3.19世纪前半期英、法、德三国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4.马克思主义得以产生的客观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有哪些?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

5.第一国际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有哪些主要功绩。

6.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它留下了哪些历史教训?

第五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世界市场的形成

第一节 19世纪中叶的资产阶级改革与革命

一.英国1824—1867年的改革

1. 19世纪初英国的经济状况 2. 托利党专政

3. 中等阶级的胜利:1832年改革

4. 19世纪50、60年代的英国工人运动 5. 议会与两党制

6. 工人阶级取得发言权:1867年选举改革

向会斌

二.俾斯麦与德国的统一

1.四分五裂的德意志 2.统一的道路

3.宪法纠纷与俾斯麦上台

4.三次王朝战争与德意志的统一 三.意大利的统一

1.四分五裂的意大利 2.统一运动中的两条路线 3.1859年对奥战争 4.加里波第的远征

5.意大利统一的最后完成 四.俄国1861年改革

1.俄国农奴制危机 2.废除农奴制的斗争 3.克里木战争

4.1861年农奴制改革 五.美国内战

1.北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南部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3.两种制度矛盾的激化 4.内战的爆发

5.《宅地法》与《解放宣言》 6.南方重建 六.日本明治维新

1.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2.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3.倒幕运动

4.1867—1869年的革命 5.明治政府的建国三大政策

6.明治维新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第二节 自由主义思潮

一.从人权理论向自由主义的演变 二.贡斯当的自由主义学说

三.边沁的功利主义和穆勒的自由学说 四.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五.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第三节 资本主义入侵下的亚非拉诸国

一.中国被打开大门

1.两次鸦片战争 2.外国资本的入侵 3.清王朝的屈膝投降 4.太平天国运动 二.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

1.法国的侵略

向会斌

2.法国的殖民政策

三.朝鲜危机与外国资本入侵

1.闭关锁国 2.李朝的改革 3.实学派思潮

4.法国和美国的侵略 四.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

1.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2.民族大起义 五.伊朗的衰落

1.沙法维国家 2.纳迪尔的统治 3.卡扎尔王朝 4.巴布教徒的起义 5.伊朗的改革运动

六.埃及与外国侵略者的斗争

1.抗法战争

2.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

3.列强的入侵和埃及的半殖民地化 七.资本主义入侵下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奴隶贸易

2.反对入侵者的斗争

八.资本主义入侵下的拉丁美洲诸国

1.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2.考迪罗的统治 3.英、美资本的渗入 4.墨西哥的改革 九.世界市场的形成

第六章 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

世界连结成为整体

第一节 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特点和影响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二.1871—1900年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 三.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1.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2.垄断组织的形成 3.各国垄断组织的发展

四.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历史方位

1.垄断组织只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开始成熟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垄断组织以为着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剥削性和侵略性的加强

第二节 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趋向

向会斌

一.自由主义、专制主义、军国主义的交错叠现 二.政治民主化的典型——英、法、美

1.英国的自由主义改革 2.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与发展 3.美国的两党制与政治民主

三.专制主义、军国主义的典型——德、俄、日

1.德意志帝国的发展 2.俄国的沙皇专制

3.日本走向近代化的道路

第三节 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思想

一.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二.尼采的维意志论

三.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新流派 四.德国的历史学派 五.奥地利学派

第四节 欧美工人运动·第二国际

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 二.第二国际的成立

三.恩格斯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 四.右倾机会主义的泛滥 五.第二国际的成就

第五节 1871—1900年的国际关系

一.普法战争后的欧洲新格局 二.帝国主义的矛盾 三.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四.“三C”与“三B”

第六节 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

亚非拉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一.亚洲诸国

1.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2.朝鲜人民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 3.印度的革命运动 4.越南的民族解放运动 5.菲律宾的民族解放运动 二.非洲

1.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狂潮 2.非洲各国反对列强侵略的斗争 3.非洲民族解放斗争的特点 三.拉丁美洲

1.美国势力在拉丁美洲的加强 2.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

3.巴西的废奴运动与共和国的建立 4.古巴独立战争

结束语 世界连结成为一个整体

向会斌

世界近现代史核心知识点

近代资本主义部分

政治篇: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原因:(1)、斯图加特王朝专制统治;(2)、新兴资本主义兴起,要求政治与经济权利;(3)、清教运动发展;(4)、苏格兰民族起义 过程:(1)、国王与议会额权力斗争(大抗议书);(2)、第一次内战,【1】新模范军,【2】独立派;【3】平等派;【4】马斯顿荒原战役、纳西比战役;(3)、第二次内战,【1】普莱德清洗;【2】掘地派运动;【3】护国公制度;(4)、1688年“光荣革命”;

5、1689年《权利法案》 影响:(1)、促进英国资本主义发展;(2)、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3)、对欧洲资本主义革命产生借鉴与推动作用

2、美国独立战争 原因:(1)、欧洲资产阶级思想与革命的影响;(2)、英国在北美殖民地的残暴统治;(3)、北美殖民地人民的自由与民主精神 过程:(1)、波士顿倾茶事件;(2)、莱克辛顿枪声;(3)、大陆会议与《独立宣言》;(4)、萨拉托加大捷;(5)、邦联条例;(6)、《联邦宪法》;(7)、三权分立制度

结果:

1、北美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

2、为北美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3、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4、推动了美洲各民族的解放斗争的发展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原因:(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2)、市民阶级兴起,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3)、波邦王朝专制统治的危机; 过程:(1)、三级会议;(2)、《人权宣言》;(3)、斐杨派革命时期(1791年宪法、法兰西第一共和国);(4)、吉伦特派革命时期(瓦尔密大捷);(5)、雅各宾派革命时期(1793年宪法,革命恐怖);(6)、督政府统治时期(热月政变);(7)、执政府统治时期、拿破仑帝国(打击反法联盟战争、拿破仑法典)影响:(1)、确立法国资产阶级政治与经济体制;(2)、在欧洲扩展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观念;(3)、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革命形势的深入;(4)、打击了以波邦王朝为代表的封建专制势力;

5、开辟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4、俄国农奴制改革 原因:(1)、农奴制统治陷入危机;(2)、俄国封建经济落后;(3)、罗曼诺夫王朝专制统治黑暗与腐败;(4)、社会矛盾激化,农民阶级分化严重;(5)、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过程:(1)、革命民主派运动;(2)、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奴身份、土地转换;地方自治权、司法改革)

性质与作用:(1)、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化措施;(2)、对农民的欺骗与土地、财富掠夺;(3)、没有触动沙皇专制统治基础

5、德意志帝国建立

原因:(1)、1848年革命的影响;(2)、资产阶级力量壮大;(3)、普鲁士在德意志诸邦中脱颖而出;(4)、德意志不统一的现状及其弊端日趋严重;(5)、资产阶级的宪法之争

过程:(1)、俾斯麦在普鲁士的专制独裁;(2)、对丹麦战争;(3)、对奥地利战争;(4)、普法战争;(5)、德意志帝国建立

影响:(1)、结束德意志长期分裂局面;(2)、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3)、改变了欧洲旧的国际关系格局;(4)、保留了大量封建统治残余

6、日本“明治维新”

原因: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与不断壮大;

2、德川幕府统治的腐败与黑暗;

3、日本社会矛盾激化;

4、外国入侵家中民族危机;

5、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与扩散 过程:

1、倒幕运动;

2、伏见、鸟语战役;

3、明治维新变革:【1】废藩制县;【2】废除封建等级身份;【3】土地改革;【4】殖产兴业;【5】教育与社会习俗改革【6】向西方学习,文明开

向会斌

化;【7】富国强兵

影响:(1)、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2)、摆脱了被西方殖民化的民族危机;(3)、保留了封建参与,助长了日本对亚洲其他国家的殖民侵略

7、近代后期欧美资本主义政治新状况

【1】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均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国际机器日益加强,国家政治结构不断完善、资产阶级民主进一步扩大。

【2】英国进一步完善其议会选举制,完善内阁制,发展以两党制为核心的内阁负责制 【3】国主要式发展并完善其两党制政府形式。联邦党与民主共和党―民主党与辉格党-民主党与共和党

【4】法国的多党政治,导致政治形势变化起伏,政府倒换频繁。

【5】德国强化其集权控制,《非常法》控制反对力量,限制社会民主工党;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6】日本进一步发展其天皇制,1889年2月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整体,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7】俄国完善国家专制统治,建立杜马制度,镇压国内资产阶级民主运动

经济篇

1、新航路与地理大发现

条件:(1)、航海技术进步;(2)、地理条件;(3)、商业进步;(4)、专制政府支持;

内容:(1)、迪亚士发现好望角;(2)、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3)、达·迦马地理发现;(4)、麦哲伦环球航行

结果:(1)、殖民征服;(2)、东西方文明交流;(3)、欧洲商业革命

2、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后半期英国为中心(英国的特殊性:

1、圈地运动;

2、海外殖民掠夺;

3、优越的地理位置;

4、手工工场的基础与技术积累)

标志性成果:

1、纺织工业(纺织技术进步,包括飞梭、珍妮纺纱机、骡机等)

2、采掘业、冶炼业(蒸气机、炼铁法)

结果:

1、英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大发展;

2、由英国向西欧、北美扩散,遍及欧美大陆的工业革命;

3、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对外殖民进程;

4、加速了欧美资本主义政治与社会进步

(2)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19世纪60-70年代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普遍使用为标志,使世界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标志性成果:(1)、内燃机发明,动力系统的一次革命。(2)、汽车出现,随之出现远洋轮船、飞机、拖拉机等。(3)、石油开采业发展。(4)、化学工业发展,化学产品大量出现;(5)、火药发明,运用于军事工业;(6)、钢铁工业发展,“吹气精炼”-“贝氏转炉”-“平炉炼钢”

特点:(1)、技术进步以科学发展为前提;(2)、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国同时发生;(3)、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后起国家出现跳越式发展。

影响:(1)、资本主义工业结果变化;(2)、工业生产规模扩大、技日趋术复杂、分工合作增加;(3)、生产与社会划分工进一步细化,泰罗制出现,资产阶级有序、科学管理。(4)、垄断产生。

3、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分析 【1】 美国式道路;【2】普鲁士道路

4、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与社会(1)垄断资本主义及其特点、影响 定义:垄断组织一般是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独占生产何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尔联合起来的垄断经济同盟。垄断组织包括托拉斯(若干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与相关企业组成)、辛迪加(同一生产部门少数企业通过联合控制销售、原料采购价格的联合)、卡特尔(生产同类产品大企业

向会斌

通过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生产规模达成协定后的联盟)、康采恩(共同依赖某一大金融集团的不同企业、公司、银行组成的联合)等

成因:(1)、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大生产的普及,工业竞争加剧;(2)、资本主义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需要新的调解与控制方式,以攫取高额利润;(3)、垄断组织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特点:(1)、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程度不同,美国、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最快,垄断化程度最高,日本、俄国相对落后。(2)、各国垄断组织的分布相对不同,美国集中在钢铁、石油、汽车等领域,德国集中在采煤、化学、电气、冶金等领域,法国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日本集中在商业、金融、运输领域。(3)、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主要是从经济垄断最终走向政治垄断。

结果:(1)、积极效果是推进生产力更大程度的发展;(2)、消极结果一是垄断价格降低了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3)、加剧社会竞争;(4)、促使食利阶层出现;(5)、推动了世界范围更大规模的殖民扩张;(6)、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

思想与文化篇

1、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运动

原因:

1、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新生产关系的萌芽;

2、新兴市民阶级兴起;

3、人文主义精神的呼唤;

4、巧托复古的声名,表达资产阶级化的世界观

内容:

1、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文学:【1】但丁《神曲》;【2】彼特拉克《歌集》;【3】薄迦丘《十日谈》;艺术:【1】达芬奇《蒙娜丽莎》;【2】米开朗基罗《创世纪》;【3】拉斐尔《雅典学院》;【4】提香《圣母升天》;政治:【1】马基雅维利《君主论》;【2】康帕内拉《太阳城》;

2、尼德兰文艺复兴运动:伊拉斯莫《愚颂》

3、英国文艺复兴运动:【1】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2】莎士比亚《罗米欧与朱丽叶》;【3】托马斯·莫尔《乌托邦》【4】培根“归纳法”

4、法国文艺复兴运动:【1】拉伯雷《巨人传》;【2】笛卡儿《哲学原理》、《方法论》

5、西班牙文艺复兴运动:塞万提斯《唐吉炣德》 6其他学科:【天文学】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开普勒“椭圆轨道说”;伽利略“太阳中心体系”、布鲁诺“宇宙无限论”;【医学】维萨里“解剖学”、哈维“血液循环论”

影响:

2、启蒙思想运动

原因:

1、科学技术的重大进步与发展;

2、自然科学发展、进步;

3、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内容:

【政治理论】:

1、霍布斯《论政体》与《利维坦》,主张“自然权利说”;

2、洛克《关于政府的两篇论文》,主张“三权分立说”;

【社会理论】:(1)、伏尔泰《哲学词典》,主张君主立宪,倡导开明政治;(2)、孟德斯鸠《法的精神》,主张权力分治,相互制约;(3)、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与《社会契约论》,主张人民主权和民主政治;(4)、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马布利、摩莱里,提倡平均主义思想

【农业】魁奈《经济表》重农学派代表人,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大农业,允许自由竞争,实行单一税制

实践:开明君主制:(1)、普鲁士菲特烈二世改革;(2)、俄国叶卡特林娜二世改革;(3)、奥地利特莉萨与约瑟夫二世改革

意义:(1)、有助于改善欧洲各国的政治统治状况;(2)、有助于进一步发展和实践资产阶级的民主、进步思想主张;(3)、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专制君主制政权;(4)、在思想方法和世界观上存在严重缺陷,不相信大众和人民

3、宗教改革运动

原因:(1)、罗马教会的黑暗与腐败;(2)、自然科学进步下怀疑主义对天主教教条的挑战;(3)、市民阶级扩大,市民意识增强,民主国家意义增强;(4)、共同语言逐渐形成,教会垄断地位被打破;(5)、世俗君主政权不断强化

内容:(1)、马丁·路德与德国宗教改革;(2)、加尔文与瑞士宗教改革;(3)、英国的国教运动;(4)、法国的胡格诺教派运动

向会斌

影响:(1)、有助于资产阶级文化与宗教意识加强;(2)、削弱了天主教会对欧洲社会、文化的控制;(3)、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市民阶级的进一步发展;(4)、有助于欧洲王权的加强以及民族国家的形成

4、自由资本主义到进步主义到现实主义

(1)、政治学说与理论:斯宾赛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社会发展与生物进化的规律相同,保证人的政治自由,人类社会未来是静止的)

尼采的唯意志论(强力意志说,强力意志是生命的本能冲动,强者生存,意志是世界上的一切,超人将实现强力意志,不惜一切达到自己的目的)

(2)、经济学与理论:“德国历史学派”“旧历史学派”(代表人罗雪尔、希尔德布兰德、卡尼斯,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反对自由贸易)

“新历史学派”(代表人施莫勒、布伦坦诺、瓦格纳,主张伦理道德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强调国家施集体经济的最高形式,超越阶级且是抽象的,主张改善工人生活状况)又称“国家社会主义”、或者“讲坛社会主义”

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门戈尔,接受古典学派的经济自由思想,认为经济生活中存在着普遍规律,以个人心理动机分析经济现象,认为物品的价值在于其效用,稀少与效用决定了物品价值的前提条件,将割断价值与劳动的联系,抹煞了价值的社会性与历史性)

标志性事件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建立在雇佣劳动基础上的手工工场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转变,而手工工场只是资本主义萌芽的生产组织形式,其本质是对劳动力剩余价值的剥削。“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标志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主要是指这三项中国的发明传播到欧洲,推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制度。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标志:天文学革命(1543年《天体运行论》发表。)它揭穿了中世纪流行的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和所谓的“上帝赋予地球以特殊地位”的说法,摧毁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谬论,使自然科学从神学和传统的“地球中心说”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开始以人和自然为观察、研究的对象。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始的标志性人物: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其长诗《神曲》接露了教会的贪污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标志着揭开尼德兰革命序幕的事件:1566年的圣像破坏运动。该运动斗争目标首先指向了天主教会,是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第一次行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1640年11月英国新议会的召开。在新议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反对派”,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而限制王权实际上等于部分的夺权,已经开始具备了革命的含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之后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新时期的到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整个世界的要求,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在其影响下,欧美许多国家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汇成了一股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制定。《权利法案》的主要精神就是以明确的条文,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权等方面限制王权,同时将议会拥有的自由和权利用法律形式予以肯定。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地位的确立。因为从此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法律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农本思想向工商皆本思想的转变的标志:重商主义的推行。该政策的主要内容是:认为金银充足是国家富裕的标志;主张获得财富的手段是发展工商业,拓展对外贸易,奖励出口,减少进口,使金银流入而不流出,加紧殖民掠夺,其核心是大

向会斌

篇3: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

关键词:世界近代史,文献原件,历史地图,著作原文

目前我国高校的世界史课程较难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一种直观的认识,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如很难获取有关实物、语言障碍等等。在当前互联网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的大背景下, 世界史课程也可以尽可能多地使用更加直观的“教具”进行授课。在《世界近代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尝试着使用文献原件、历史地图和著作原文, 力图“用事实说话”,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什么是历史。以下就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几个实例, 敬请方家指正。

早在上世纪80年代, 北京大学齐文颖教授就曾提出“《独立宣言》是否是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的标志”这一问题。她的主要观点是:《独立宣言》所宣布的是13个国家的独立, 而不是一个美利坚合众国的独立。虽然《独立宣言》的标题上写有“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但并不能作“美利坚合众国”解, 一则由于这里的united第一个字母用的是小写而非大写, 再则当时美利坚合众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尚未出现。[1] (pp.206-218) 后来还有学者撰文指出当时流通的《独立宣言》的中文译文所存在的问题。[2] (pp.84-96) 但是许多《世界近代史》教材并没有对这些观点进行介绍, 因此如果教师对这些观点只字不提, 那么学生往往不会去质疑类似“《独立宣言》是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的标志”这样的“常识”, 进而丧失了一次独立思考和研究的机会。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 我从互联网上下载《独立宣言》原件的高清图片让学生观看。通过对原件中的两处“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的直接观察, 学生们捕捉到了一个重要信息, 那就是原件中的“united”确为小写而非大写, 因此不能与后面的“States of America”合起来译为“美利坚合众国”。再结合当时的许多历史事实, 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独立宣言》发表时北美13个殖民地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地图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并不鲜见, 但在讲授一些内容时如果能恰到好处地使用历史地图, 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德国统一”时, 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德意志分裂的基本情况。我所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观察神圣罗马帝国时期、莱茵同盟时期、德意志邦联时期、北德意志联邦时期和德意志帝国时期这五幅地图。通过对地图的比较, 学生们掌握了以下内容: (1) 从纵向上看, 德意志地区的分裂程度呈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 且领土逐渐减少; (2) 普鲁士在德意志统一的进程中不断获得领土, 而奥地利在此过程中不断失去领土。除此之外, 通过比较地图, 学生对这一节中的其他问题也加深了自己的理解。比如学生们都知道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德意志分列状况严重, 但是到底有多严重, 学生从教材里无法获得直观的认识。看过地图之后, 尤其是将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地图与德意志邦联的地图进行比较之后, 学生们就会发现, 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德意志地图犹如一床补丁套补丁的“百衲被”, 而经过拿破仑铁骑的横扫和维也纳会议的整合之后, 德意志地区虽然仍旧处于分裂状态, 但其分裂程度已大大减少了。诚然, 教材上对这些内容都有非常详尽的论述, 但指导学生通篇阅读教材起到的效果, 远远不如学生通过自己挖掘和掌握史实来的透彻。

指导学生学会透过现象抓住历史事实的本质也是我授课的重点内容之一。在讲“美国宪法的保守性”时, 我所讲的重点内容是认为《1787年宪法》具有保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即宪法保留了奴隶制。许多教材在谈到这一问题时基本上都把保留了奴隶制作为“美国宪法具有保守性”的原因。这不是评价《1787年宪法》或者评价历史事件的正确方式。因为就美国宪法来说, 如果没有所谓的“局限性”的话, 不仅宪法的“首创性”无从谈起, 就连宪法能否获得通过并生效和美国的联邦制能否建立得起来都是一个未知数。因此我在这部分内容时我带领学生一起分析美国宪法保留了奴隶制这一历史事实。美国宪法为什么保留了奴隶制?第一, 当时美国南部的种植园奴隶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属品, 也就是说它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和古代的那种奴隶制不一样, 因为它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消费, 而是为了交换, 同时它给北方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原料。所以当时奴隶制不仅没有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而且还对它有辅助、配合和推动的作用。既然这样的话, 为什么要在宪法中废除它?第二, 在当时的情况下, 宪法也不可能做出这样的规定。因为南方各蓄奴州不可能同意联邦宪法中写入这样的条款。此外, 当时美国一共13个州, 批准宪法需要9各州同意, 而当时共有5个蓄奴州, 也就是说如果南方的5个蓄奴州不同意批准宪法的话, 宪法就不可能生效, 联邦也就无法建立不。联邦建立不起来, 所谓的“宪法的首创性、进步性”便是子虚乌有的空论。因此最后的结论是, 《1787年宪法》保留奴隶制, 既是合理的, 又是必然的, 不能也不应当用“保守”来形容之。

总之, 大学历史学专业学习的终极目标, 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态度, 即全面地、发展地、辩证地看待和处理任何问题。因此每一门历史学专业课的目标也应该为这个总的目标服务。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当尽可能多地利用课堂教学, 带领学生自主分析一些问题, 让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其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齐文颖主编:《美国史探研》,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

篇4: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

关键词:世界古代史(下);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290-03

《世界古代史(下)》(又称《世界中世纪史》、《世界中古史》、《世界通史(中古部分)》等),是大学历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上接《世界古代史(上)》(又称《世界上古史》),下启《世界近代史》,是《世界通史》大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自1994年从安徽大学历史学专业毕业分配到阜阳师范学院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该课程的教学工作,至今已近二十年。在长期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并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对于课程的教学有一些较为成熟的思考,也有一些较为有效的教学经验。下文对此做一粗浅论述。

一、从通史的高度统筹教学内容

在《世界古代史(下)》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通史意识,站在世界通史全局的高度对教学内容做出统筹安排。

首先,要根据《世界通史》大课程的设置目的制定课程教学目标。

我们知道,所谓世界历史,其实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即人类社会由低级、原始的社会形态不断向高级、文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纵向过程,以及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彼此孤立到逐步开放、不断交往,并最终成为统一联合的整体世界的(“地球村”)的横向过程。《世界通史》大课程的设置,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两个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换句话说,《世界通史》大课程就是要说明我们今天的高度文明且一体化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

因此,作为《世界通史》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古代史(下)》课程的教学自然要服务于这个目的。教师备课时不仅要了解并把握这个目的,而且要根据这个目的制定出相应的课程教学目标或教学主线——即课程不仅要说明人类社会在中世纪阶段社会形态的演进,而且要讲清此阶段各区域、各文明间相互交往的状况。只有这样,才能使《世界古代史(下)》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世界”或人类社会的中世纪史,而非国别中世纪史或区域中世纪史的简单综合。

其次,要将那些对世界历史的全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事件和文化现象确定为教学重点。教师备课时,要将中古(中世纪)阶段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给以恰如其分地定位。唯有如此,才能较科学地确定课程的教学重点,避免在教学过程中“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将一些低级趣味的人物、鸡毛蒜皮的小事大讲特讲,而将那些对世界历史的全局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事件和文化现象置之不顾或讲之甚少。

最后,要对中世纪时一些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进行贯通的考察。中世纪时的一些历史事件,通常有上古历史传统的影响,而对近现代的历史发展而言又往往成为新的传统力量。同样,中世纪的许多文化现象,也往往有其上古的渊源,并对后世具有重大历史影响。教师在讲述这些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时,就需要进行贯通的考察,而不能将眼光局限在中世纪阶段。这样做不仅可以大致说清这些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给学生以历史发展的整体映象,而且有助于与《世界通史》其他课程的相互衔接,符合课程本身的承上启下性。如讲述阿拉伯人的扩张,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列举出上古时期中亚、西亚和北非、东南欧这些地区所出现的跨洲际性大帝国,让学生理解阿拉伯帝国的出现,不仅仅是阿拉伯人武力扩张的结果,也有上古这些地区走向统一的历史传统的影响,且是这些地区走向统一过程的更高阶段。不仅如此,还要让学生适当了解阿拉伯扩张对近现代世界(尤其是西亚、北非)民族、宗教和政治格局的影响。又如,讲述中世纪印度的种姓制度,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上古阶段印度的种姓制度作一回顾,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中世纪时印度种姓制度所发生的变化(教学时间允许的话,对近现代以来印度种姓制度的发展和变化情况要作适当介绍)。此外,对于像印度教、天主教等中世纪其他重要文化现象,也都要做必要地贯通考察。当然,既然讲述的是中世纪史,教师在授课中还是要以这些事件和文化现象在中世纪阶段的情况作为主要内容,避免因涉及上古或近现代内容过多而喧宾夺主,影响教学效果。

二、以学生为中心选择教学方法

要搞好《世界古代史(下)》教学,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目的出发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只是也只能是居于“主导”的地位——主要任务是指导、辅导学生学习,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不仅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这既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由《世界古代史(下)》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课程内容不仅头绪复杂且年代久远(讲述的是人类在中世纪阶段的发展史)、时间跨度长(约1500年)、地域跨度较大(涉及世界亚欧非美四大洲),但教学时间很短(仅一学期约40-50学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有转变观念,给学生和自己正确定位,并选择一些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课下努力自学看书,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在《世界古代史(下)》的课堂教学中,如下六种方法:发讲义、做综述、开书目、讲信息、做比较、搞讨论,应该说较为符合上述要求,是可以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加以采用的。

所谓“发讲义”,就是教师将自己的讲义或教案在课程开始时发给学生(笔者的做法是将讲义挂在“网络硬盘”上,并把提取码提供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根据需要去下载)。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课程内容,并对相关问题做一些初步的思考,以便在课堂教学中或课下与教师展开交流。教师则可以借此在课堂上对讲义或教案中的一般内容不讲或略讲,而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教学重难点上,放在对学生的答疑解惑上。当然,实行了这种做法后,教师必须在每次上课前做非常充足的准备,且要有丰富的知识面和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以应对教学中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教师还要想到如下两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其一,学生有可能会发现并指出教师讲义或教案中存在的问题,如文字表述的不当、史实的出入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当众向发现问题的学生表示感谢并加以改正。其二,学生有可能会对教师讲义或教案中以及课堂上表述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并有可能会提出自己的看法。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在课下(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耐心地与学生展开讨论,直到双方能够达到一致。不过要说明的是,这种一致并不一定是学生接受了教师观点,如果经过师生之间的讨论,发现学生的观点更有道理,教师也应虚心地加以接受。

所谓“做综述”,不仅是指课程“绪论”部分对世界历史在中世纪阶段发展情况的概括介绍,也指课程各章开头对相关地区在特定时期历史发展大势所做的总体叙述。绪论部分的“综述”相当于课程学习的总纲,而各章的“综述”则涉及的是本章学习所要关注的重点。做这种“综述”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较为明析的线索,并培养学生总揽历史全局的意识和能力。

所谓“开书目”,是指教师授课时应开出与本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目(或在具体讲授每一章时,列出与其内容有关的重要参考书目)。要说明的是,教师“开”书目,不能简单地开出一个书单就了事,而是有较高的要求:第一,要自己先阅读过所开的书籍,并能够向学生推介其中的重点书籍;第二,要能够为学生提供获取这些书籍的途径(图书馆、相关网站等);第三,要对学生提出阅读任务,明确要求学生自由选择书目中的几本书在课下作重点阅读,并要求学生看书时做读书笔记(可以采取适当方式检查并在平时成绩中体现出来)。不过,由于是学生是大一新生,教师要对学生作读书笔记给予一定的指导,要告诉学生读书笔记不应只是简单地摘抄,而应当能反映自己读书时的心得、自己对某些问题的见解和看法。

所谓“讲信息”,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讲清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和各章重点、难点问题的同时,要就一些与《世界古代史(下)》课程有关的学科前沿问题向学生适当介绍学术界的观点。这样做既可以帮助学生课后有重点、带着问题看书,又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和初步研究世界中世纪史的兴趣。不过,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应在平时多留心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动态,并在笔记本上做好记录,以便在上课时根据课程需要随时提取出来。

所谓“做比较”,就是在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将同一事物做古今的比较,或者将一些具有一定可比性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目的是找出其异同。《世界古代史(下)》课程内容涉及中世纪时亚欧大陆、中南非洲和美洲大陆上的诸多文明,教师在授课时恰当地运用比较法,尤其是进行中外的比较,不仅可以有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而且可以启发学生的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思考。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拿来进行比较的问题其实是很多的。这里仅以几个差异性比较为例,加以说明。如在民族大迁徙的浪潮中,中国和西欧都遭到的游牧、半游牧民族的巨大冲击,但中华文明传统并没有出现如西方那样的大断裂;又如,日本的封建化(大化改新)虽是受中国影响而发生的,改新后建立起来的国家体制显然也是学习或者说模仿中国隋唐制度的产物,但与中国封建制度相比,其有着自己鲜明的风格;又如,印度封建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土地经营体制,既不同于西方的庄园制度,也不完全相同于中国的个体家庭经营体制,而是“村社”的形式;又如,西欧和东欧在中世纪后期都有商品经济的大发展,但这种发展在西欧造成了农奴的解放,而在东欧却导致农奴制度的强化;又如,在英法两国,城市的发展推进了两国王权的强化和国家的统一,而在德意志和意大利,城市的发展却造成国家更加分崩离析;又如,中国和西欧在中世纪后期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和大规模远洋航海活动,但结局却有着天壤之别。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能够向学生作这种差异性比较,而且还要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做这样的比较。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能够在这些比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课下通过查阅资料以思考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从而深化对相关历史问题的认识。

至于“搞讨论”,也就是“讨论法”,在《世界古代史(下)》的教学中可以与“比较法”配合起来加以运用。例如,教师在做了上述各种差异性比较并让学生在课下思考差异的成因之后,就可以适时地搞一些课堂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觉得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讨论无法深入开展,也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以寝室为单位分组继续讨论,并作好讨论记录。需要指出的是,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自觉居于引导者的地位,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而自己则要耐心倾听,并在适当的时候发表意见供学生参考。教师应该认识到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日益多样化,今天的教师已经不是教学领域的绝对权威,在讨论中教师固然可以启发学生,但学生的一些思想火花也会引起教师对问题的深入思考,甚至可能会修正教师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所谓“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在《世界古代史(下)》的课堂教学中,除上述几种方法外,如提问法、练习法等,也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可以适当地采用。

不过,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还应该在课下就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交流,辅导答疑,并要鼓励学生对教师上课时提出的观点和看法以及上课时存在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是不成熟的见解。教师可以在下课时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与学生就一些问题进行探讨。这种课下辅导的方法不仅可以快速有效地拉近师生的距离,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思维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手段

在《世界古代史(下)》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学会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信息整合起来制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在电脑上播放,并通过与电脑相连的大屏幕展示给学生。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我国大学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笔者自2000年始至今,一直坚持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PPT)上课。以笔者的经验看来,在《世界古代史(下)》课程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至少有如下两大好处:第一,便于教学资源的展示。《世界古代史(下)》与其他历史学课程的教学一样,离不开史料的运用和相关的历史图片的展示,讲述当时的国名、地名也离不开历史地图。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而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却可以在讲到相关问题时通过超链接的方式调出事先准备好的文献资料或图片,操作十分便捷。第二,能够节约教学时间,增大教学容量。《世界古代史(下)》课程教学任务相当繁重,但总学时却非常有限(仅40-50学时)。在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板书和史料、图片(包括历史地图)的展示往往要占用大量课堂教学时间。而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却可以将课程的基本结构和其他过去需要板书的一些重要文字信息在课件上事先设计好,并将相关史料和图片也在课件上链接好,上课时只要点击出来就行了,这无疑会大大节约教学时间,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从而有利于课程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世界古代史(下)》的课任教师如能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势将对课堂教学有很大的改善。

不过,教师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手段,有三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要能够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以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手段,教师必须能够了解并熟悉多媒体设备的基本构成,掌握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如系统的开关、屏幕的升降、声音的调节、视频的播放等。否则,就有可能会在教学中出现不知所措的尴尬局面,既耽误了教学时间,又影响了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

第二,要能够自制合适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制作课件应该自己动手,最好不要假手他人。因为只有教师自己最熟悉课程的内容、结构、重难点、教学方法等;最知道课程有哪些重要文字信息需要板书,最了解在何处需要使用史料、图片、历史地图等。不过,制作合适的教学课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教师除了要掌握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外,还应该认识到:制作课件前要认真准备好课程需要的相关材料(讲义或教案、史料、图片、历史地图、视频等);课件内容不应该是讲义内容的翻版,而应该重点反映课程的结构、重难点、课程相关内容所需要的史料、图片、历史地图等;课件的界面必须做到简洁大方且固定不变,不应搞得花里胡哨,以致喧宾夺主;课件文字的色彩要根据课件界面情况而定,应与界面形成明显反差,以突出文字本身,但一般情况下,一个课件使用的文字色彩最好不要超过三种(标题、一般内容、重点内容各一色),且要固定下来,否则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课件画面的切换、文字的出现和图片的展示等确实需要有一定的动画,但要简单些,且最好不要有声音,以免分散了学生课堂注意力。

第三,要避免对多媒体技术的依赖。教师上课既要能够使用多媒体,但也不能完全放弃传统教学手段,要能够将两种手段配合起来并达到最优化,更要能够做充分的准备,以便在出现多媒体设备故障而又不能及时修好的情况下使用传统手段正常上课。教师在思想上不能简单地认为有了多媒体课件,就能将课上好,以致授课时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激情,只是非常死板地点击课件和念课件的内容。此外,教师授课时也不能为课件所束缚,眼睛只是紧盯电脑屏幕,而要注意学生的课堂状况,要对学生的课堂情绪做出及时的反映,否则课堂就会真正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师生之间不能形成互动,导致课堂气氛沉闷。

参考文献:

[1]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马克■.大学历史教学浅谈[J].历史教学,2001,(1).

篇5: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

高考命题对中学历史教学具有客观的评价作用和积极的导向作用。自恢复高考至80年代,历史科高考命题 的主要特征是采取闭券式知识型考试。命题范围“以本为本”,“以纲为纲”。试题类型以填充、列举、解词 、问答题唱主角。考查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列举、解词和问答题虽有测试归纳、综合、分析的功能,但由于 评分时按点记分,不管概念的正确与混乱,观点的清晰与含糊,表达有无逻辑性,只要有一个知识点,就给分 数。结果也变成知识点的考查了。

受高考命题的影响,在较长的时间里,中学历史教学“抓纲务本”照本宣科,师生追求单纯的知识记忆。 这与高校选拔、培养专业人才相矛盾,所以引起社会和教育界的关注,不断探讨中学历史教学和高考命题的改 革。

进入90年代以来,高考命题的改革和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切实加强了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以世界近代史高考问答题为例,分析比较一下,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高考命题的趋势,也有助于把握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的方向。

1979年试题:“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后果如何?”1983年试题:“科学共产主义 理论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创立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答案基本上是教材原文 ,按点记分。考查的范围仅限于教材的一章。均是浅层次、低要求的叙述题,只考查了知识的记忆能力。

1989年试题:“根据美国独立后到内战前,内战结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初期的主要史实,说明美国 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发展成为帝国主义大国的?”1990年试题:“结合13世纪至20世纪代英国经济和阶级关 系的变化,分析英国议会和政党政治的变化。”高考命题出现“大跨度、高概括”的特点。命题向考查思维能 力为主过渡,命题改革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进入90年代以来,在继续保持“大跨度、高概括”优点的同时,出现了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的问答题 ,如1991年试题“以英法关系”论证帕默斯顿名言的材料论证题。

近二年则进一步出现理论性问答题。如1993年试题:“简述工业革命的后果,并据此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 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有哪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从中各举出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试题注重考查审题能力 和理解能力。考生由于审题能力差,不理解题中“19世纪70年代以前”和“据此”二字的暗示,把三次工业革 命的后果或工业革命前发生的历史事件全答上了。命题对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有很强的区分度。试 题在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方面也颇具特色,试题范围涉及教材第七章至第十五章的重大历史事件;概念涉及对“ 世界政治领域的进步历史潮流”含义的理解及其与工业革命的因果联系。对考生的理论素养要求是很高的。

1994年试题:“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革命高潮很快还会到来,无产阶级将 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 。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方式的程度’。试结合19 世纪50、60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原因和性质,阐述对恩格斯这一结论的理解。恩格斯观察 历史的着眼点是什么?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这一命题是几年来对《历史科考试说明》能力 要求体现得最充分也是对史论要求最高的一次。不但要求考生知道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还要运用这些观 点去认识历史现象,并用史实论证、辨析观点的正误。试题在转述了马、恩预言及恩格斯修正自己预言的言论 ,接着一连三问,首先要求分析19世纪50、60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原因和性质,并根据这一分 析判断恩格斯的结论是否正确;第二、指出恩格斯观察历史主要着眼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即恩格斯修正原先 结论的根据;第三、要求对恩格斯修正原先结论认识的总结,说明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评论的对象又是 历史唯物主义创始人马、恩的言论,渗透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教育及要求以发展的观点看待马克思主义。这 正是我们在新在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所需要的。

上述分析表明:历史科高考命题改革,问答题已由一般──综合──情境──理论,这种发展向人们昭示 “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由以考查记忆能力为主发展到以考查思维能力为主”。这种变化是中学历史教学 改革深化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必然推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高中世界近代史教学来说,以 下几方面尤为重要。

一、世界近代史教学要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建立以重大历史事件为主体的历史系统,使学生在处理 具体问题时,能正确地在立体系统中实现知识定位和思维定向,从而有效地避免学生割裂历史联系,孤立地掌 握历史知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现象。

世界近代史自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起至19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止,主要内容是资本主义发展史 。它以1871年巴黎公社为界,分为自由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两个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史、国际工运史、民族解 放运动史三条互为因果的线索构成世界近代史的知识框架。另外,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争霸斗争及其经 济政治实力的消长,导致国际关系政治格局的变化。其知识结构从时序角度可划分为“两期”、“四段”:从 内容性质的角度可划为“四线”;从主线角度分析是英、美、法、俄、日、德、意七国发展史。可采用序言课 和图示教学法,使学生掌握世界近代史的知识框架。

世界近代史知识结构教学,要从宏观的角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客观的 全面的科学分析,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对自由资本主义的成长,要肯定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进步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和新生事物成长的曲折性;美国独立战争的正义性;法国资产 阶级革命的`人民性。正是由于新兴资本主义制度促成了工业革命的产生,促使资本主义飞跃发展,促使60年代 美国内战和俄、日、德、意资产阶级改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终于在世界范 围内胜利确立。这样分析有利于吸取资本主义进步的、合理的“一切文明成果”,发展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另 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用社会主义 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主义的兴起是合乎规律性的历史过程。

同时,要着重揭露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掠夺罪行。资本帝国主义对亚、非、拉美地区的殖民掠夺和 奴役,造成亚、非、拉美反殖、反帝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帝国主义争夺殖民霸权和瓜分世界的斗争 ,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其次,要进行专题历史系统归纳、分析、比较,确定类似历史现象的同异点。

二、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紧扣教材,加强理论教学。1995年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公布的《考试 说明》,在历史学科的九条能力要求中,对基本理论的考查要求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即“初步运用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行基本理论教 学,要紧扣教材,“寓论于史”,在“高、深、新”上下功夫,交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如:要求回答“英 美法俄日德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分为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英美法通过暴力革命,俄日德意通过改良走 上资本主义道路。)止于此,只能说是知识的分析对比,如进而点明历史规律中“渐进与飞跃”构成历史多样 性的发展过程,就交给了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再如:“1794──18法国”一节教材,涉及马克思主义“个 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的观点。依据教材逐项分析拿破仑上台的历史条件、政权的内政外交,得出拿破仑政权的 资产阶级军事专政实质的结论。这样讲解虽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但只能说是知识的分析综合。如转引 恩格斯的一段话:“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 ─这是一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交给学生议 论,教师点明:恩格斯的这段话提出了“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原则。”分析任 何历史人物都要从当时的时势或物质条件分析。这样,就把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思想方法交给了学生, 他们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能正确的分析或解释了。平日备课如能深钻教材,严格遵循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 要求。挖掘理论内涵,在理清史实的同时,提炼出该给学生讲述的一定广度深度的理论内容,追求“高、深、新”,并不是高不可攀的。

篇6:《世界古代史》教学大纲

《世界中古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

适用对象: 历史学专业普通本科生

洛阳师范学院教务处 二OO九年六月

《世界中古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世界中古史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

总 学 时: 54 讲课学时: 54 学 分: 3 适用对象: 历史学专业普通本科生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课程性质: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普通本科生专业课程必修课。

课程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世界通史的构成部分之一。时间上,自公元5世纪延续至16世纪;空间上,涵括欧亚大陆的主要地区。本课程通过对中世纪各地区历史的叙述,勾勒历史延续发展的大致轮廓,了解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制度,观察文明演变的轨迹。我们将分析和讨论那些重大或者并不重大的事件、人物、制度、生活与精神,提出或解释历史研究中的诸多问题。因此,这里既有历史文献的阅读理解,也有观念理论的讨论分析。在阅读和讨论中,希望大家对中古史能够产生某些兴趣,关注某些问题,了解某些学术态势,并进而有某些研究的思考。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中古史”概念;中古欧洲新格局;中古西欧封建社会及其制度以及基督教文化;俄罗斯和东欧文明;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教;中古时期的印度;东亚中、日、朝中古社会状况。

教学难点:中古欧洲新格局的形成;西欧庄园制、农奴制、封君封臣制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中古西欧基督教文化。

三、教学基本要求

1、世界中古史是历史学本科生一门基础性必修课程,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尤为重要;同时,还要求学生了解世界地理、文化、宗教、制度等知识,加深对世界中古史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学生利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课堂以老师讲授为主,并与学生讨论以及读书报告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好的课堂氛围;同时培养学生积极走出课本、教室,关注网络、新闻等现代媒体,了解当前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国际重大事件,从专业学科角度出发分析其背景,从而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的感性认识。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适当布置一定量的讨论题和思考题,它是本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以便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办公时间:星期三下午:5:20-6:20 办公地点: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教研室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导论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世界中古史的概念,时间划分,学术界的争论。学时:2 讲授内容:

一、世界中古史的一些问题

二、时间和空间:世界中古史的讲授范围

三、世界中古史研究动态

本章阅读书目及材料:

刘新成,“日常生活史与西欧中世纪日常生活”,《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彭小瑜,“近代西方古文献学的发源”,《世界历史》,2001年第1期。米辰峰,“马比荣与西方古文献学的发展”,《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

思考题及练习重点: “中古史”的概念及时间划分

第八章

欧洲的新格局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西罗马帝国的瓦解和残留,蛮族国家的建立,法兰克王国、罗马教皇和拜占廷。

学时:4 讲授内容:

第一节

日耳曼民族的迁徙

一、西罗马帝国的瓦解和残留

二、蛮族入侵和蛮族国家

三、拉丁教父的遗产

第二节

法兰克王国、罗马教皇和拜占廷

一、墨洛温王朝

二、加洛林王朝

三、罗马教皇和拜占廷

四、皮朗命题 本章阅读书目及材料: 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钱穆,《国史大纲》;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云南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齐思和,“匈奴西迁及其在欧洲的活动”,《历史研究》,1977年第3期;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新约:福音书》;《法兰克人史》;《英吉利教会史》;林中泽,“圣经中的魔鬼及其社会伦理意义”,世界历史,2004年第4期。《查理大帝传》;《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徐家玲,《早期拜占庭和查士丁尼时代研究》;陈志强,“拜占廷《农业法》》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6期。

思考题及练习重点:

1、查士丁尼的贡献。

2、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和发展。

第九章 中古时代的伊斯兰世界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伊斯兰教的兴起和阿拉伯帝国的兴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学时:9 讲授内容:

第一节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

一、伊斯兰教产生前的阿拉伯社会

二、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

三、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圣战

第二节 哈里发国家的统治

一、麦地那哈里发国家

二、倭马亚王朝

三、阿拔斯王朝

第三节 伊斯兰教的发展

一、哈瓦立及派的兴衰

二、什叶派的演变

三、逊尼派思想体系的确立

四、苏菲主义的禁欲倾向和神秘色彩

五、奥斯曼国家的兴起

第四节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繁荣

一、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演进的社会氛围

二、文学

三、历史学与哲学

四、自然科学 本章阅读书目及材料: 《古兰经》;《穆罕默德》;钱志和、钱黎勤,“中世纪哈瓦利吉派的历史命运”,《宁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加文·汉布里,《中亚史纲要》;许序雅,《中亚萨曼王朝史研究》;伊兹科维兹,《帝国的剖析:奥托曼的制度和精神》艾哈迈德·艾敏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希提,《阿拉伯通史》;王家瑛,《伊斯兰宗教哲学史》。

思考题及练习重点:

1、穆罕默德船里伊斯兰教的背景。

2、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3、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成就及贡献。

第十章 西欧和拜占庭封建社会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西欧封建制的发展,庄园制、农奴制封君封臣制,十字军东征以及拜占庭封建社会的发展。

学时:6 讲授内容:

第一节 庄园制、农奴制和西欧封建制的发展

一、庄园制度和农奴制度

二、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封君封臣制度与西欧封建国家的政治

一、封君封臣制度

二、封君封臣制度与国家政治的发展

第三节 拜占庭的国家和社会

一、拜占庭封建国家政治的形成和发展

二、拜占庭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拜占庭文化 本章阅读书目及材料:

赵文洪,“中世纪西欧的平等观念”,《世界历史》,2004年第1期,40-48。马克垚等,“马克• 布洛赫《封建社会》中译本出版笔谈”,《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4期。马克垚等,“欧洲封建政治史研究”笔谈,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陈文海,“中世纪法兰西王室徽章研究——百合花象征主义的神学渊源及内涵”,《历史研究》,2000年第5期。程汉大,“

12、13世纪英国法律制度的革命性变化”,《世界历史》,2000年第5期。蔺志强,13世纪英国的国王观念,世界历史,2002年第2期。侯树栋,“从古法到神法——中古后期南德农民法律意识的变化”,《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思考题及练习重点:

1、庄园制度和农奴制度的形成。

2、封君封臣制的形成及影响。

3、十字军东征的影响。

第十一章 朝鲜和日本的古代文明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朝鲜国家的形成和朝鲜李朝的党争;大化改新;幕藩体制的行程及影响;日本中古文化。

学时:6 讲授内容:

第一节 朝鲜 一、三国时代

二、统一新罗

三、高丽王朝

四、李氏朝鲜

五、李朝的思想

第二节 日本:从上古到室町时代

一、从上古到大和王权时代

二、古代国家时期(6世纪——1192年)

三、中世(1192——1573年)

第三节 江户时代的政治和文化

一、江户幕府和幕藩体制的成立

二、天皇与幕藩体制

三、江户时代初期的对外关系

四、17世纪到18世纪初期的经济发展

五、享保改革

六、18世纪中期以后的日本

七、天保改革

八、开国和幕藩体制的崩溃

九、江户时代的文化 本章阅读书目及材料:

《日本书纪》;《古事记 》;徐建新,“古代日本律令制国家的身份等级制”,《世界历史》,2001年第6期。郑显文,“律令体制下的日本神祗祭祀”,《世界历史》,2004年第2期。

思考题及练习重点:

1、朝鲜李朝党争的后果。

2、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3、幕藩体制的形成及影响。

第十二章 公元4——15世纪的印度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笈多帝国和戒日帝国的兴衰,印度教的兴盛,种姓制度的发展和强化,德里苏丹国时期的统治,印度文学艺术。

学时:9 讲授内容:

第一节 笈多帝国

一、帝国的建立

二、社会经济发展

三、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

四、婆罗门教转化成印度教

五、帝国的灭亡

第二节 戒日帝国及其后的地区性王国

一、戒日帝国的兴衰

二、封建分裂局面在全印的发展

三、封建土地关系的发展

四、7—12世纪的经济状况

五、佛教的衰落和印度教的兴盛

六、种姓制度的强化

七、穆斯林的入侵

第三节 德里苏丹国

一、王朝更迭

二、统治体制

三、宗教政策

四、土地政策

五、13—15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

六、封建压迫和人民起义

七、苏非派与虔诚运动

第四节 文学艺术

一、笈多帝国时期的文学艺术

二、地区语言的形成和7—12世纪文学艺术

三、穆斯林王朝统治在文学艺术方面带来的变化 本章阅读书目及材料:

《大唐西域记校注 》;刘欣如,“南亚种姓制中的社会流动性”,《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4期;《薄伽梵歌》;《薄伽梵歌论 》姜景奎,“一论中世纪印度教帕克蒂运动”,《南亚研究》,2003年第2期;“再论中世纪印度教帕克蒂运动”,《南亚研究》,2004年第1期。《印度文化史》;《高级印度史》。

思考题及练习重点:

1、印度教和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2、德里苏丹国时期的土地政策。

3、中古印度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讨论一:东方与西方:世界历史的整体性

第十三章 俄罗斯和东欧文明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东欧诸国的起源和发展;莫斯科公国的形成和发展;君权至尊理论与世界观念;14到16世纪的艺术文化。

学时:6 讲授内容:

第一节 东欧诸国的起源和发展

一、地理、民族与早期历史

二、封建经济和文化

第二节 基辅罗斯和莫斯科公国

一、罗斯文明的自然和社会基础

二、蒙古人统治的遗产

三、沙皇专制统治的逐步形成

第三节 俄罗斯文化的传统形态

一、东正教和拜占庭的影响

二、君权至尊理论与世界观念

三、14到16世纪的艺术文化 本章阅读书目及材料:

《往年纪事》,《罗斯法典》;朱寰:“莫斯科国家封建土地制度的变革”,《历史研究》,1984年第2期。许桂敏,“

16、17世纪诺夫哥罗德封建土地占有形态特点”,《世界历史》,2000年第3期。刘祖熙,“中世纪斯拉夫文化刍议”,《世界历史》,2001年第5期。刘祖熙,“论波兰传统文化的特征”,《世界历史》,2004年第2期。

思考题及练习重点:

1、蒙古人统治对俄罗斯的影响。

2、俄罗斯君权至尊理论与世界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第十四章 中古西欧的基督教文化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12世纪的文艺复兴;教士特权和修会制度;国家和君主制度的强盛;中国和西方发展路径的变化。学时:6 讲授内容:

第一节 12世纪的文艺复兴

一、教会改革 二、十字军运动

三、翻译运动和法学的复兴

四、阿贝拉尔和埃洛伊丝

五、大学的形成

六、大学与中世纪社会

第二节 个人意识的沉沦和觉醒

一、基督教世界的结构

二、教士特权和修会制度

三、西欧国家的成长

第三节近代的曙光

一、国家和君主制度的强盛

二、西欧封建社会的解构

三、中国和西方发展路径的变化 本章阅读书目及材料:

陈文海,“中世纪教廷‘封圣’问题研究---对‘封圣’过程的非宗教层面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刘新成,“超越的悖论——试析西欧中世纪修道院改革运动”,《世界历史》,2001年第3期。刘城,“中世纪天主教信仰的仪式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张学明,“论中古基督教之异端”,《世界历史》,2003年第5期。彭小瑜,“历史语境中的宽容(一、二、三、四)——12世纪西欧教会法论异端和绝罚”,《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6期。

思考题及练习重点:

1、中世纪大学的社会地位与中世纪社会的关系。

2、教士特权和修会制度对社会的影响。

第十五章 中国的封建社会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中国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唐宋元明时期中国的发展;中古世界的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

学时:6 讲授内容:

第一节 中国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一、中国封建制度的发展

二、少数民族内迁及其后果

第二节 唐宋元明时期的中国

一、唐宋时期政治概况

二、经济的发展

三、思想文化的转折

四、元朝的统治

五、中央专制集权制的强化

六、商品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中古世界的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

本章阅读书目及材料:

徐善伟,《东学西渐与西方文化的复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王国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思考题及练习重点:

1、民族大融合及其后果。

上一篇:五年级上册的寒假生活的读后感作文600字下一篇:制定个人的应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