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三大检索工具

2022-06-30

第一篇:国际三大检索工具

常用的期刊评价的检索工具专题

3、常用于文献评价的权威检索工具有哪些?

答:目前,大多数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将下列四种数据库作为文献评价的权威检索工具:SCI(科

学引文索引)、ISTP(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EI(工程索引)和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评价期刊最常用的检索工具: 美国《期刊引文报告JCR》、《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还有一些重要的检索工具也可作为文献评价的数据源:

国外文献检索工具---美国《科学评论索引ISR》、美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美国《艺

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科学文摘SA》、日本《科学技术

文献速报CBST》、俄罗斯《文摘杂志AJ》、德国《数学文摘Zbl Math》、美国《数学评论MA》、

法国《文摘通报BS》、美国《生物学文摘BA》等。

国内文献检索工具---《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I或CSCD》、《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索引》。

《期刊引文报告》(SCI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期刊引用报告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编制出版、国际上一种权威的

用于期刊评价的重要工具。JCR从1975开始,ISI在《科学引文索引》(SCI)年度累积本中,增加

“期刊引用报告”部分。JCR提供的信息包括:每种期刊在当前年被引用的总次数(Total Cites)、

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即该刊前两年发表的文章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次数(Impact Factor))、每

种期刊当前年发表的文章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次数(Immediacy Index)、每种期刊当前年的文章

总数(Articles)、每种期刊论文研究课题的延续时间(Cited Half-life)、每种期刊的引用期刊

列表(Citing Journal)、每种期刊的被引用期刊列表(Cited Journal)、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在

近几年的变化情况(Trends)、每种期刊的来源数据情况(Source Data)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的来源期刊由中国科技信息

研究所公布,作为该年度国内论文发表情况的统计依据。还有发表论文最多的高校、研究所、医

疗机构。国内影响因子最大的期刊等数据统计。每年选出1225种-1230种中文科技期刊之间,并且

是处于动态变化,每年都要进行评定筛选。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1版,1992年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

版,是从1•万多种中文期刊中筛选出131个核心期刊表(包括重要期刊表),计2156种核心期刊。

1996年8月出版了第二版(该书从我国10331种中文期刊筛选出1578种核心期刊),2000年出了

2000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

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

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该书所列的核心期刊通常也作为有关人员评价和选读高质量

论文的依据。

CA——美国《化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 ,简称CA)创刊于1907年,

是一种享有世界声誉的化学化工专业性文摘刊物,由美国化学学会化学文摘服务社编辑出版。

CA收录的文献以化学化工为主,是启开“世界化学文献宝库的钥匙”。CA收摘世界上150余个国

家的近16000种科技期刊,其中大约8500种为当年出版的刊物,其余5500种则为近五年内出版的

刊物。内容除化学化工外,尚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生物、医学、轻工、冶金、物理等。收录文献

类型有期刊论文、专利文献、学位论文、会议文献、科技报告、存档资料和图书(包括视听资料

等)。CA收录的各种资料,就文种而言,已达56种之多。据称,CA收录的文献,占世界化学化工

文献总量的98%,其中70%的资料来自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从文献内容看,CA收录的主要是

纯化学和应用化学各领域的科研成果和工艺成就,而不报道化工经济、市场、化学产品目录、广

告及化工新闻方面的消息。

CA检索系统无论从报道文献数量、编排体系、文献著录格式方面看,还是从文摘质量、索引体

系及其辅助检索手段上看,CA都独具特色。

SA——英国《科学文摘》英国《科学文摘》(Science Abstracts,简称 S A )创刊于1898年,

是由英国电气工程师学会编辑出版的一种科学技术领域内的综合性检索系统。

《科学文摘》各辑报道的文献来源于世界上约4000余种科技期刊、科技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

文和新书等出版物资料,年报道量达37万余条。主要报道物理、电子学、电子工程、自动控制、

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主要文献。现分为四辑,分别为《科学文摘A辑:物理文摘》、

《科学文摘B辑:电气与电学文摘》、《科学文摘C辑:计算机与控制文摘》、《科学文摘D辑:

信息技术》。

Pж——俄罗斯《文摘杂志》俄罗斯《文摘杂志》(简称Pж)创刊于1953年,由全俄科学技术情

报研究所编辑出版。

《文摘杂志》引用了世界上130个国家、用66种文字出版的 22000多种期刊,6000多种连续出版

物,10000多种图书,15万件发明证书和专利以及会议录、科技报告、标准等等。收录内容遍及

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工业经济等,年报道量10多万条。文摘内容一般比较详细,篇幅较长,有

的文摘还附有实验数据和图表,综合性文摘还附有期刊主题索引和专利号索引,是一套完整的综

合性检索系统。 (近来也有些书中将其缩写为“AJ”)

CBST——《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简称CBST)1958年创刊,由

日本科技集团编辑出版,是目前国外三大综合性检索刊物之一。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有12个分册,分册间以固定颜色封面相区别。共收录世界上60多个国家、

20多种文字出版的一万多种出版物,其中收录期刊约12000余种(7000种日本期刊,5000种国外

期刊)。主要报道工科文献较多,此外还报道药学、环境与公害、管理与系统技术、能源、生命

科学等方面的文献。另外,它还收录了美国政府报告、大学学报、研究所报告、学会文集、原子

能报告、学术论文和会议论文等。

注:JICST——日本科学技术文献中心。

 BS——《文摘通报》法国《文摘通报》简称BS,于1939年创刊,由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编

辑出版。是目前国外三大套综合性检索刊物之一。

BS由四大系列70多个分册住组成,全部或部分地引用了世界各国出版的1300余种期刊,并收录有 会议资料、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专题论文、专利及图书等。所涉及的学科为:物理和化学、生命

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地球科学、信息科学;涉及的专业领域有:能源、金属和冶金、建筑和公

共工程、地质、气象、生物技术、基础和应用、无脊椎动物学、农业科学、热带医学等。各分册的

内容均按分类编排,辅助索引体系比较完善。

 BA——美国《生物学文摘》美国《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 ,简称BA)创刊于

1926年,由美国生物科学信息社编辑出版。

BA摘录的文献主要来自期刊,此外还摘录少量的论文集和新书。选用的期刊来自世界上110多个

国家和地区用20多种文字出版的期刊9000多种,覆盖面积相当大。BA虽是一种专业文摘刊物,但

它报道的学科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它将生物学广泛地定义为研究一切生命体的学科,重点放在生

命体的鉴别、内部过程、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等方面。故BA除包括传统的动物学、植物学

和微生物学等领域之外,还包括实验医学、农学、药学、生化、生态学、生物医学工程及仪器等

一些边缘学科或相关领域。BA是检索世界范围内生物学、农学、医学及相关学科的重要工具。

第二篇:信息检索工具的工作原理教学设计

《1.3.2 信息检索工具的工作原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网络技术应用(选修)》第一章 “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的重点部分,主要介绍了全文和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是深入了解信息检索工具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现有知识水平:在“各类信息检索工具”课上学生对目录检索及全文检索已有一定了解,同时在实践中也体会到了两者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探究两者是如何工作的,相信学生将会拭目以待,进一步去区别两者之间的不同点。

学生在《信息技术基础》中已具备一些基本操作能力如:抓图功能、Word的编辑等,使本课堂中活动环节顺利进行。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练操作信息检索过程。了解全文和目录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知道全文和目录搜索引擎的不同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过程体验全文与目录搜索信息的不同路径方法。通过检索工具原理介绍的过程,体验全文与目录搜索不同的工作方法。

(3)情感与态度。在信息搜索过程中体验计算机给生活带来的便捷。在信息搜索的过程中养成主动探究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理解全文和目录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五、教学难点

全文和目录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根据不同信息选择合适的信息检索工具。

六、教学过程设计

过程一:全文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创设问题情景:你有类似去杂货店买酱油的经历吗? 学生描述去杂货店买酱油的过程。

布置任务:查找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的比赛规则。 学生描述查找信息的过程。

与上述购物过程类比,讨论搜索引擎是怎样找到信息的。

展示全文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全文搜索引擎的特点(学生尝试归纳)

过程二:目录搜索引擎的基本工作原理。

创设问题情境:有去超市购物的经历吗? 学生描述去超市购物的过程。

布置任务:如何更快更好地找到提供NBA最新资讯的网站? 学生描述查找信息的过程。

工作原理:即总目录→专题目录→链接→网站。

目录搜索引擎的特点(学生尝试归纳)

过程三:两者比较。

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对比两种搜索引擎的不同

过程四:小结(展示知识体系) 过程五:实践练习

1、 请根据“曾经沧海难为水”这一诗句,利用搜索引擎找到该诗的著者及全文。要求提供所利用的查询工具及写明简单的查询步骤、结果所在的网址,提供著者、著者朝代及全诗。

2、请查找计算机病毒的起源,要求提供所利用的查询工具及写明简单的查询步骤、结果所在的网址。

(拓展)

3、春天来了,请给自己安排一个去周边的旅游计划。

第三篇:丰田三大工具重点总结

三大工具理论知识考试重点

1、 丰田三大工具具体有哪些?(顺序)

5W:为了找出问题的真因反复问5个回合的为什么; 可视化:能够一目了然的掌握情况;

A3报告:将问题分析,真因探求,对策以及执行计划用一张A3的纸简洁的总结出来的报告书。

2、 A3报告的编写目的?

高效沟通,解决问题, 培养人员逻辑思维,提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 A3报告定义?

将问题分析,真因探求,对策以及执行计划用一张A3的纸简洁的总结出来的报告书。A3报告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用于解决问题的A3报告;2)用于提案、讨论的A3报告;3)用于方针、进度管理的A3报告。原则上A3报告应为一页纸。

4、 集团推行三大工具的目的?

为了规范A3报告的书写方式,方便员工学习并使用A3报告,推动A3报告在全集团的应用和推广,培养各级人员运用A3思维系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在5why分析问题的时候要注意?

1)通常情况下,需要从问题发生的技术/失效链层面,检验确认层面,以及流程体系层面三分方面进行分析,必要时,可以只分析技术层面/失效链层面的原因。2)在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时,有可能会有多个原因,此时需要对多个原因再进行分析,并且找出每个原因的根本原因。

3)在书写5why时,对对象以及WHY的描述要尽量简明扼要,通常以“**怎么样”,或者“**发生了**”为形式描述。

4)在书写5why时,只记录现场发生的异常事实,忌不了解事实状况,凭自己的主观臆断瞎编乱写。在实施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三现主义。

5)对why进行分析时,应从5M1E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确认,以免漏掉相关原因要素,分析时对某因素进行确认时可以反过来问,因为“XX怎么样”而导致“YY怎么样”,看是否符合逻辑和实际情况。

6)对why进行分析时,应对“WHY”进行连续深入分析,直接可以找出防止再发生的对策时,才停止继续分析。

6、 A3报告的三种类型?

A3报告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用于解决问题的A3报告;2)用于提案、讨论的A3报告;3)用于方针、进度管理的A3报告。原则上A3报告应为一页纸。

7、 5W定义?

5WHY分析,又称“为什么-为什么”分析,五个为什么分析,是一种探索问题原因的方法和怎诊断性技术,被用来识别和说明因果关系链。对一个问题连续发问5次,每一个“原因”都会紧跟着另外一个“为什么”,直到问题的根源被确定下来。虽为5个为什么,但使用时不限定只做“5次为什么的探讨”,主要是找到根本原因为止,有时可能只要3次,有时也许要10次。

8、 A3报告的缺点?

因为是纸质版的资料,因而会涉及到保密的问题。虽然有许多防范措施。仍无法完全避免。

9、 可视化定义?

10、 丰田三大工具中每种工具的作用是什么?

①5why: 最简单、最直接找到问题真因的方法; ②可视化: 直观、具体展现问题所在的表现技术;

③A3报告: 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逻辑顺畅的呈现在一页纸中

11、 A3报告与PPT的区别?

12、 A3报告的优点?

1)整体看起来一目了然,避免讨论触及不到重点,停滞不前的情况发生;2)从整体角度来看,易于做出正确的判断;3)因内容便于理解,有利于获得对方的认可、同意;4)可以理清思路,把握事情的脉络,减少疏忽及多余的工作,能够快速地、扼要地得出正确结论,是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的最有效工具;5)易于得出解决具体问题的对策和方案;6)可自行掌握说明时间。在时间紧迫时,可针对要点进行2~3分钟的说明;时间充裕时,可进行一个小时的详细说明,此两种情况,都可对主要信息做出清楚说明;7)因为发放的是纸板文件,参会人员可将其带回本部门,便于在内部开展工作;8)能够夹在记事本中,随身携带,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拿出来进行确认。

13、 学好A3报告的三步骤?

实际上,要想写出一份合格的A3报告会很难,需要专项的训练:1)首先要学习问题、课题的具体表现技术2)其次要学习基于5W(5次以上why)的真因分析法3)再次需要学习『可视化』技术。 这些都掌握之后,即可制作A3报告了。

14、 鱼骨刺图与5W的区别?

鱼骨刺图:是整理和分析影响质量(结果)的各因素之间的一种工具。形象地表示了探讨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有条理地逐层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原因-结果”“手段-目标”的关系,使问题的脉络完全显示出来。

鱼骨刺图是QC的一个手法,真正用途不是用于真因分析,而是给大家提示从哪几个切入点进行现状把握,它是一个提示性的小工具。在5why分析时不使用鱼骨刺图

15、 对策制定注意事项?

1)找不到真正的原因就不能轻易制定实施对策;2)对策要注意区分紧急对策及永久对策;3)要将追查真因得出的结论进行一对一的处理;4)与真因无关的内容不能随意自定对策;5)对策方案应尽可能地详细,禁止出现笼统词汇;6)要明确XX项目由谁在什么节点之前完成.

16、 5W分析的禁语(模糊词汇)?

模糊词汇:高效,浪费,不充分,不足,严重,非常,很快,大,小,差,好,多,少 等等

17、 A3报告的版式?字体?字号?

18、 思维关注的重点?

重点不是做什么,而是为什么做

19、 A3报告在需要强调的地方?

使用加粗字体、下划线

20、 A3报告图表的优先使用顺序?

折线图-条形图-柱形状图,原则上禁止使用饼图、雷达图,因为这样会影响空间利用率,且不便于明确与实际的偏差。

21、 为什么必须按照规范编写A3报告?

22、 PDCA循环含义?

PDCA是解决目前的问题,防止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PDCA的运用应为:Plan(指问题背景→描述问题→设定目标→真因分析→策划对策)→DO(实施对策)→Check(效果验证及评价过程)→Action(巩固成果)。A是下一个PDCA的开始,并不意味着无效果的重复循环。

23、 什么是直线型PDCA?

意指在策划和设计初期即考虑周全,一次性做好,避免反复的改善,丰田以前思路只要有60%的把握就开始做,然后不断完善,现在追求一次性把工作做好。

24、 可视化的注意事项?

无需查找,即可迅速掌握情况。

25、 PDCA流程的八个步骤? 1)步骤一:分析现状,找出题目; 强调的是对现状的把握和发现题目的意识、能力,发现题目是解决题目的第一步,是分析题目的条件。2) 步骤二:分析产生题目的原因; 找准题目后分析产生题目的原因至关重要,运用头脑风暴法等多种集思广益的科学方法,把导致题目产生的所有原因统统找出来。3) 步骤三:要因确认;区分主因和次因是最有效解决题目的关键。 4)步骤四:拟定措施、制定计划;(5W1H),即:为什么制定该措施(Why)?达到什么目标(What)?在何处执行(Where)?由谁负责完成(Who)?什么时间完成(when)?如何完成(How)措施和计划是执行力的基础,尽可能使其具有可操性。 5)步骤五:执行措施、执行计划;高效的执行力是组织完成目标的重要一环。 6)步骤六:检查验证、评估效果;"下属只做你检查的工作,不做你希望的工作"IBM的前CEO郭士纳的这句话将检查验证、评估效果的重要性一语道破。 7)步骤七:标准化,固定成绩;标准化是维持企业治理现状不下滑,积累、沉淀经验的最好方法,也是企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可以这样说,标准化是企业治理系统的动力,没有标准化,企业就不会进步,甚至下滑。 8)步骤八:处理遗留题目。所有题目不可能在一个PDCA循环中全部解决,遗留的题目会自动转进下一个PDCA循环,如此,周而复始,螺旋上升。

26、 A3思维的七个要素?

1)合乎逻辑的思维流程:80/20原则(帕累托图、擒贼先擒王);2)客观性:杜绝臆想、偏见和误解的成分(如设备故障问题-违章、维修、备件、采购等);3)结果和流程:丰田注重结果、也同时注重过程(解决冲压基础延期根本问题);4)综合、提炼和图形化:将问题报告绘制成图形简化文字(功能图、原理图);5)校准:团队之间相互评审、沟通(横向、纵向)(压力机自动化生产侧围问题);6)内部的相关性和外部的一致性:提出解决的根源问题(焊装自动料筐掉落问题);7)系统观点:从全局观点解决问题不能影响全局工作(涂装电泳后背门气室问题)

27、 A3报告问题解决类的核心是?

问题现状描述

28、 A3报告问题解决类主题选题方向是?

1)明确各种基准与现状的差距,量化地表现问题;2)课题选择方向:涉及到质量、成本、效率、安全、周期、改善;3)自我提出问题、上司指示、方针、目标、典型复发问题(日常发生的问题;顾客反馈问题;上级要求问题)。

29、 A3报告问题解决类背景描述是?

描述问题的程度和重要性及为什么立项;

1)作者了解该报告的读者是否熟悉该专业知识;2)尽量用图、数据描述问题、发生问题的症状、时间等信息;3)问题是如何被发现的?相关方是谁?过去的经历、历史数据?

30、 A3报告问题解决类目标描述具备?

目标尽可能以量化方式来表现,并标明目标达成时间。1)明确该报告完成时间、问题解决项?2)比较的标准或标杆数据是什么?

31、 A3报告问题现状描述注意点?

识别问题、避免经验主义:在问题调查过程的第一步,你意识到问题可能是少的、含糊的你有一些信息,但没有详细事实,注意避免经验主义、先入为主;(2)把握现状、分析问题:过程的下一步是把握现状,为了得到一个更清楚的认识;(3)数据/事实论证、找出关键问题:①通过对标调查表、找出问题元素差异;②通过问题数据源、找出浮出水面的现象,分析发展趋势;③通过问题发生频次、找出关键问题;④通过问题结构分析、找出关键及辅助影响因素。 方法小结:①假如你是初学者,要还原流程、清晰原理(现地现物、know how、know who);②假如你是专家,坚决避免经验主义,用事实数据论证;③假如你是非专业,急需拓展你的知识面,对标很适合

32、 管理者的提问方向?

1)你是否有意将评审作为一种方式,来与团队成员或其他人,分享A3的收获? 2)你有没有抓住并沟通团队学习收获的关键细节?

3)你有没有考虑一系列广泛的潜在可能性,以及改变的后果并制定后续行动以诠释这一可能性?

4)你的A3主题是否成熟到展开一轮完整PDCA循环?你是否应该将你人员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

5)你的团队是否已获得A3思考的能力?团队成员是否能提出问题和想法,还是等待着分配任务?

6)问题是否重复发生?这表明问题没有从根源上得到解决。 7)员工遇到问题时,是否还是直接跳到解决方案?

33、 A3报告问题现状描述工具?

5W2H、调查表、条形图、柱状图、折线图、帕累托图、TRIZ

34、 A3报告5WHY分析的注意事项?

1)避免不自然的推论;2) 避免找原因牵涉到了人的心理3) 避免5why分析模糊、要充分、彻底;4) 注意层和层间的相关性、不要跳步;5)注意现象只记录事实 6)对分析的结果进行现场确认;7)5Why分析中1W必须对应问题识别描述的关键项问题 ;8)问题涉及相关方时将人员、机器、材料、流程、环境、检测等分析到底、管理问题符合法规、标准及体系;9)不能出现“预备—开枪—瞄准”式的问题解决思路,

35、 A3报告5WHY分析的因果追溯?

回答完最后一个为什么后,用“因为……所以……”的方式从最后 一个因果 关系向上追溯,检验整个问题查找过程的严谨性;

针对找到的原因制定好措施后,用“做了……就不会……”的方式,检验措施能不能排除找到的原因,从而解决目标问题;

36、 A3思维应用点检表

第四篇:【人力资源】三大绩效体系设计工具

明阳天下拓展

引言:人力资源管理正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而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更加受到企业的重视。一个企业的绩效考核方法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该企业在市场中的存亡。国内有学者提出,在某种意义上,企业管理就等同于绩效管理。因此,可见绩效管理的重要性。那么如何选择一个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法成为了一个难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关于绩效管理的绩效考核方法产生了。

过去,中国企业在绩效考核上关注的是以事为中心,认为员工和其设备、厂房一样,仅仅是一种创造利润的工具,忽视人会主动思考,有自己追求的特点。企业对于员工的管理方式仅仅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会设置种种条条框框来控制员工的行为。既不鼓励员工创新,也不允许员工犯错误。在这样的绩效考核下,员工往往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工作,认为老板搞绩效考核就是为了扣工资,少发奖金。这种考核思想,在当下的许多中国企业中依然存在,在笔者接触的许多企业的老板中,很多老板常常因为员工没有完成工作任务,而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律扣发工资或奖金。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欧美地区的许多企业管理者和学者都认识到人的因素的重要性,也因此产生了现代的绩效管理的工具方法,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MBO(目标管理)、KPI(关键绩效指标)、BSC(平衡计分卡)。 MBO(目标管理)、KPI(关键绩效指标)、BSC(平衡计分卡)这三种工具其实是最常用的绩效体系设计工具。要想切实地在企业中做好绩效管理,首先就是要依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好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然而,就是选择哪一种绩效工具呢?其实许多企业在设计绩效体系时,是没有详细考虑这些绩效工具是否适应该企业的实际情况的。那么这几种绩效设计工具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在运用它们设计绩效体系时应该如何选择呢?

目标管理(MBO)

MBO被管理学界喻为像哥白尼日心说一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管理工具,与学习型组织和企业流程再造(BPR)并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三大管理思想。目标管理(MBO)是由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1954年首先提出来的,并率先在通用电气公司(GE)实行,取得了巨大成功。MBO的特点在于以人为本,强调员工参与管理,能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它基于员工的所完成工作来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

我国很多企业在运用MBO时都陷入了一个误区:把目标管理用成了计划管理。一般都是企业老板制定目标,然后将工作任务强行分摊给各部门,部门再分摊到每个员工。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没有员工的参与。因而,目标难以得到认同,执行起来自然大打折扣。

在实施MBO上,我们在长期的管理咨询实践中,提出了“四个共”的思想,即共识、共担、共享和共赢。 共识就是上级和下属通过共同协商,就制定工作的目标达成共识,并签订契约,全力以赴地去实现目标。

共担是指为达成目标或者出现失误时,一起承担责任,并相互检讨。

共享是指团队成员间的信息、知识、技能和资源等完全共享,各自发挥自己所长,共同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通过共识、共担和共享,最终实现目标,形成个人与团队、团队与公司共赢的局面。

MBO有许多优点:

(1)目标管理对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对于那些在技术上具有可分性的工作,由于责任、任务明确目标管理常常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对于技术不可分的团队工作则难以实施目标管理。

(2)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由于组织目标的成果和责任力图划归一个职位或部门,容易发现授权不足与职责不清等缺陷。

(3)目标管理启发了自觉,调动了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由于强调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将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因而提高了士气。

(4)目标管理促进了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改善了人际关系。

然而,虽然MBO对于管理学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实际操作中,目标管理也存在许多明显的缺点,主要表现在: (1)目标难以制定。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内外环境变化越来越快,导致企业面临的外部可变因素越来越多,企业的内部活动日益复杂,企业活动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大。这使得企业原来的许多目标难以定量化、具体化;很多团队工作在技术上联系非常紧密,甚至可以说是不可分解的;这些都使得企业的许多活动制订数量化目标是非常困难的。

(2)目标管理的理论前提不一定在所有组织中都存在。目标管理得思想是基于人性假设Y理论,而Y理论对于人的动机作了过分乐观的假设,在现实中,许多企业对员工行为都存在监督不力的现象,而同时很多员工是具有“投机主义”心理的。因此,许多情况下,目标管理所要求的承诺、自觉、自治气氛难以形成。

(3)目标之间的权重难以确定。由于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企业往往难以确定目标之间的权重。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4)目标管理的协调成本比较高。目标管理要求上下级之间充分沟通,达成共识,而这个过程很浪费时间的。另外,每个部门、个人都关注自身目标的完成,很可能忽略了相互协作和组织目标的实现,滋长本位主义、临时观点和急功近利倾向。

(5)目标管理对管理者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在许多企业中,很多管理者难以充分提取下属的意见,专断独行,自大的现象非常普遍。

关键绩效指标(KPI) 关键绩效指标(KPI)被称为第二代目标管理,它是用来衡量某岗位任职者工作绩效表现的具体量化指标,是对目标完成效果最直接的衡量依据。关键绩效指标的制定是在公司高层领导对企业战略达成共识之后,通过价值树或者任务树或者鱼骨分析或九宫图分析法来分解成关键成功因素(KSC),再分解为关键业绩指标(KPI),再把KPI按部门和岗位向下分解,是自上而下的。制定KPI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引导经营管理者将精力集中在能对绩效产生最大驱动力的经营行为上,及时了解判断企业营运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采取提高绩效水平的改进措施。

确定关键绩效指标,要遵循SMART原则,即具体化、可度量、可实现、现实性以及时限性。

具体来看KPI有助于:

(1)根据组织的发展规划/目标计划来确定部门/个人的业绩指标

(2)监测与业绩目标有关的运作过程

(3)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发现需要改进的领域,并反馈给相应部门/个人。

(4)KPI输出是绩效评价的基础和依据。

当公司、部门乃至职位确定了明晰的KPI体系后,可以:

(1)把个人和部门的目标与公司整体的目标联系起来; (2)对于管理者而言,阶段性地对部门/个人的KPI输出进行评价和控制,可引导正确的目标发展;

(3)集中测量公司所需要的行为;

(4)定量和定性地对直接创造利润和间接创造利润的贡献作出评估。

但是,在遵循SMART原则进行KPI指标设计应用过程中,由于对SMART原则的理解偏差可能导致指标过分细化、关键指标遗漏与“中庸”以及考核目标偏离和考核周期过短等问题。同时,KPI虽然能够良好的突出公司发展的要点,并且实施成果导向的考核。但是在部门之间的平衡作用上效果不明显,忽视了部门间的关系与权重。而且,KPI的要素基本是相互独立的,没有体现彼此的联系,在时间的维度上也没有超前与滞后之分。它的分解与落实都是以既定目标为核心的,因而不能突出部门或个人的特色及职能。

平衡计分卡(BSC)

平衡计分卡(BSC)是由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和大卫·诺顿,在总结多家绩效测评处于领先地位公司经验的基础上,于1992年发明并推广的一种战略绩效管理工具。它与KPI最大的不同在于:BSC是以总体战略为核心,分层次、分部门不同设置的,更具有战略管理意义。

平衡记分卡包括以下六种要素:维度、战略目标、绩效指标、目标值、行动方案和具体任务,并且把对企业业绩的评价划分为四个部分:财务角度、客户、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它反映了财务与非财务衡量方法之间的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平衡,外部和内部的平衡,结果和过程的平衡,管理业绩和经营业绩的平衡等多个方面。所以能反映组织综合经营状况,使业绩评价趋于平衡和完善,利于组织长期发展。

核心内容:

BSC在理论研究上具有如下的优缺点。

优点: (1)克服财务评估方法的短期行为;(2)使整个组织行动一致,服务于战略目标;(3)能有效地将组织的战略转化为组织各层的绩效指标和行动;(4)有助于各级员工对组织目标和战略的沟通和理解;(5)利于组织和员工的学习成长和核心能力的培养;(6)实现组织长远发展;(7)通过实施BSC,提高组织整体管理水平。

缺点:(1)克服财务评估方法的短期行为;(2)使整个组织行动一致,服务于战略目标;(3)能有效地将组织的战略转化为组织各层的绩效指标和行动;(4)有助于各级员工对组织目标和战略的沟通和理解;(5)利于组织和员工的学习成长和核心能力的培养;(6)实现组织长远发展;(7)通过实施BSC,提高组织整体管理水平。

具体而言,BSC在中国的实施有着以下的困难和局限性:

首先,BSC的实施难度大。要求企业有明确的组织战略,高层管理者具备分解和沟通战略的能力和意愿,中高层管理者具有指标创新的能力和意愿;

其次,BSC的工作量极大。除了对战略的深刻理解外,需要消耗大量精力和时间把它分解到部门,并找出恰当的指标;

再次,BSC不适用于个人。相比较于成本和收益,没有必要把平衡记分卡分解到个人层面。对于个人而言,要求绩效考核易于理解、易于操作、易于管理,而BSC并不具备这些特点。

企业在使用BSC时要注意,其只适用于特定的组织:

(1)高层管理者有短期行为,或换了几任总经理仍然业绩不良

(2)缺乏有效的员工绩效管理系统

(3)对分公司业绩管理存在诸多问题:虚假利润、短期行为等

(4)希望实现突破性业绩

(5)需要转型或变革的国营企业

(6)希望实现长期发展,打造百年品牌 (7)规范化管理,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8)提高组织战略管理能力

(9)二次创业的民营企业

(10)希望对市场有更快的反应速度

综上所述。平衡记分卡作为企业的一种战略和绩效管理模式,它是欧美最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但它却不可能解决我国企业在现代企业绩效管理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分析与总结

在实践中,目标管理(MBO)、关键绩效指标(KPI)、平衡积分卡(BSC)实际上代表了不同的管理水平,这三者之间实际存在一个层层递进的发展关系。例如,企业要成功实施平衡计分卡,必须首先引入目标管理,将员工的工作方向统一到为达成公司总目标而展开,并且控制关键点。因为目标管理和关键绩效指标是实施平衡计分卡的两大基石。

但是,无论是目标管理(MBO)、关键绩效指标(KPI)还是平衡积分卡(BSC)都有其本身的缺点和局限性,它们所适用的公司类型和规模也是不同的。另外,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其有效性也有所影响。比如,某家企业,提到绩效考核,首先就想到必须给每个岗位设置KPI,于是往往把工作精力放在KPI如何设置得科学合理上,可是,问题就来了,人力资源部门不可能比各个部门的直线经理更了解如何设置各个岗位的KPI指标,直线经理如果以“应付”的态度来设置KPI,多数人力资源管理者是不容易辨别的。又如,某一家企业,80%以上的管理者都还没有使用KPI、BSC、MBO等工具的实践经验,企业却坚持要推行KPI考核系统,甚至只是在给管理者安排了一个KPI的培训课程后就马上开始实施。

其实,对于企业而言,没有必要刻意去追求或刻意模仿那些世界先进企业的绩效工具,关键是吃透企业自身的管理实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绩效管理工具。适合的才是最有效的。比如一家大型港资商贸零售企业,在外界看来是一个比较好设定KPI的行业,但是该企业并没有实施KPI考核系统,而是实施比较传统的工作汇报制度。该企业采用每周召开一次总结会的方式,会上每个人汇报上周的工作完成情况并制定下周的工作计划,周而复始,年复一年。该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比较深的体会是,他们的这种“周报”方式,比那些实施KPI的企业,员工的压力感明显要大很多,在整个公司的运营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对于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对于企业的绩效考核,不要盲目追风和刻意模仿,一定要深入分析每一种绩效考核方法,选择最适合企业的。

本文转自明阳天下拓展,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五篇: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优缺点

再贴现业务的主要优点是,它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者的作用,并且既能调节货币供给的总量,又调节货币供给的结构。再贴现业务的主要缺点是再贴现业务的主动权在商业银行,而不在中央银行,这就限制中央银行的主动性;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有限。繁荣时期提高再贴现率未必能够抑制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因为商业银行的盈利更高;萧条时期降低再贴现率也未必能刺激商业银行的借款需求,因为此时的盈利水平更低。而且再贴现率不能经常调整,否则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会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此外,再贴现业务的最大缺点在于它具有顺经济走势的倾向,繁荣时期的物价上涨使得再贴现票据的金额上升,货币供给增加;萧条时期的物价下跌,又使得再贴现金额下降,货币供给减少。货币政策因此可能在繁荣时期“火上加油”,而在萧条时期“雪上加霜”。

公开市场操作具有如下优点:第一,中央银行能及时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买卖任意规模的有价证券,从而精确地控制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和基础货币,使之达到合理的水平。虽然其发生作用的途径同再贴现率政策和准备金政策基本相同,但它的效果比这两种政策更为准确,并且不受银行体系反应程度的影响。在公开市场操作中,中央银行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实施货币政策。依弗里德曼之意,中央银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是“主动出击”,而非“被动等待”。第二,公开市场操作没有“告示效应”,不会引起社会公众对货币政策意向的误解,因而,也不会造成经济的不必要紊乱。这就可以使中央银行连续、灵活、不受时间数量方向限制地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而不会因为经济主体的适应性调整,造成经济运行的紊乱,即使中央银行出现政策失误也可以及时进行修正。这是具有强烈“告示效应”的再贴现率政策和准备金政策所做不到的。第三,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不决定其它证券的收益率或利率,因而不会直接影响银行的收益。另外,公开市场操作可以普遍运用,广泛地影响社会经济活动。据此,弗里德曼坚持主张中央银行可以用公开市场操作,完全取代法定准备金制度和进行再贴现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1)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实力;(2)要有一个发达、完善和全国性的金融市场,证券种类齐全且达到一定规模;(3)必须有其它政策工具的配合。如没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就不能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来影响货币供应量。公开市场业务最大的不足是缺乏这三个条件的国家不能有效地运用这个政策手段;此外,它的收效缓慢,因为国债买卖对货币供给及利率的影响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缓慢地传导到其它金融市场,影响经济运行。

与其它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存款准备金政策具有如下优点:(1)中央银行具有完全的自主权,它是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最容易实施的手段;(2)存款准备率的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迅速,一旦确定,各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都必须立即执行;(3)准备金制度对所有的商业银行一视同仁,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同样受到影响。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作用过于巨大,其调整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心理预期的影响都太大,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货币供给的工具,中央银行因此有将准备率固定化的倾向;二是其政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的影响。在商业银行有大量超额准备的情况下,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会将超额准备的一部分充作法定准备,而不收缩信贷规模,这就难以实现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给的目的。

上一篇:公鸡母鸡教学反思下一篇:公交服务调研报告

本站热搜